励志的诗句10篇

励志的诗句篇1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古代励志的、优美诗句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1、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题赠〈中学生〉》

1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1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6、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0、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2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2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励志的诗句篇2

夜静寻诗味,闲谈仔细评。

共怜秋月老,山塘翠已深。

陶承说:“当时的情景,确实使我们两人沉醉在自然的环抱里,我还不懂诗,但诗的调子,至今记得,可能有记错了的字。”这里,可以看到这一对青年夫妇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对自由劳动和生活的渴望。可是,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他们这样,于是只好走上改造社会的路。

后来,陶承在欧阳梅生和两个儿子欧阳立安、欧阳稚鹤先后为***献身之后,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自己带着一子一女仍然奋斗不息,工作不止,并且还学习写文章、写诗。在延安的时候,怀安诗社的成员***、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续范亭、李木庵、熊瑾玎和钱来苏等***前辈,热情鼓励和指导她读书、写诗。陶承偶有所得,便拿着诗句去求教这些老同志。而这些老同志总是不厌其烦、字斟句酌地为她修改诗句。有一次,谢觉哉为她修改了一首短诗后,还写了这样两首诗赠给她:

本来战斗即欢娱,

战斗欢娱哪样多?

夫是英雄儿好汉,

一同血染旧山河。

鬓云欲堕眼微花,

历苦茹辛哪样差?

撇却针头拿笔杆,

要将余力献中华。

这首诗使陶承受到很大的教育和激励。她说:“捧着这首富有教育意义又有鞭策的诗,我领会到谢老所寄予的希望,觉得应该积极为***为人民工作、劳动;更要勤学苦练,才对得起那些为***事业而牺牲了的***。”

谢觉哉是1925年就参加中国***、被***赞为“报国多方笔一枝”的老一辈***家,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他那不平凡的经历,给予陶承的亲切关怀,激发了陶承对他的爱戴和崇敬之情。1945年,谢觉哉生日时,陶承写了几首诗表示祝福,其中一首是:

南山松柏寿公公,

白发童颜不老松。

葡葡美酒欢乐乐,

***胜利享大同。

另一首是:

辛勤***逾六旬,

多福多寿多子孙。

代表民情申正义,

光明社会乐长春。

谢觉哉读后,哈哈一笑,并把它们夹在一本书里收藏起来,同时还写了一首诗答谢:

算寿今年六十二,

力不如人吃尚饕。

翻天覆地斗争海,

自愧浮沉等一毛。

绛仙家世垂名久,

教子艰难不愧陶。

女诫而今呈异样,

勤劳战斗又挥毫。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谦虚地述说自己,后四句是对陶承的赞扬和鼓励。陶承读后,更增添了她写诗的勇气和兴趣。

1947年春,派兵进攻延安。陶承随***疏散,过黄河到河北,住在建平乡下的一户农家。其时,窗外有一株玫瑰花,繁花压枝,芳香四溢。堂屋的梁上有一个燕子窝,一双燕子飞去飞来。过了些日子,陶承发现只剩下一只燕子了。联想到丈夫梅生已为***献身,触景生情,她写了一首《孤燕诗》,送请谢觉哉指正:

梁上有孤燕,晨去暮归来。

不知说何事,喳喳费我猜。

玫瑰红朵朵,青春能几回?

回忆当年事,悠然令人悲。

对这首诗,谢觉哉评价很高。他曾说:“梅生、陶承都是贫苦的孤儿,对旧社会只能怨恨,没有留恋,他们真挚的爱情,发展而成为巩固***斗志的纽带,因而培养出***的后代,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当时,谢觉哉从陶承手中接过这首诗吟诵了几遍,沉思不语。陶承以为他像往常一样,在琢磨要为她修改某字某句。沉默了一阵后,谢觉哉用肯定的语气说:“诗,贵在一个‘真’字。这首诗,有真情实景,写得不坏呵,不要改了。”

谢觉哉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首新诗送给陶承:

问燕子:燕子!你没有伴侣吗?为甚独自一个地飞?

燕子答:我不知道。我为甚没有伴侣?我又为甚要伴侣?

问燕子:你失去伴侣多久了?是去年?是前年?

燕子答:我不知道。我每年每天仍是和我的伴侣在田野里飞,我们的翅毛多么黑,腹毛多么白,唱的歌多么嘹亮,有趣得很。但一回顾,没看见我的伴侣,我的美丽不如前了,唱的歌不好听了,我很悲哀!

问燕子:那你找个伴侣好了!

燕子答:我不知道。我不见我的伴侣,我的美丽不如前了,唱的歌不好听了,我很悲哀!但我每天仍是和我的伴侣在田野里飞,我们的翅毛多么黑,腹毛 多么白,唱的歌多么嘹亮,有趣得很!

问燕子:蠢材,你的话我一句不懂。

燕子答:你才是蠢材,你的话我一句不懂。

燕子展开两翅,轻松地向田野里飞去了。

这使陶承受到很大的安慰和激励。

在这之后不久,人民开始在东北、华北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中央机关渡河东移。对此,陶承以高昂的笔调写了几首《红云曲》:

朵朵红云直向东,

荷花出水满池中。

迎风姣艳清香意,

白藕连心味更浓。

朵朵红云直向东,

黄河对岸炮轰轰。

消灭刘戡几个旅,

人民***队是英雄。

朵朵红云直向东,

传来捷报喜重重。

狂潮灭封建,

南北东西正***。

陶承的这几首《红云曲》的起句都是“朵朵红云直向东”。谢觉哉觉得这起句很美,便结合当时大好的***形势和陶承及其他一些老战友新近的趣事(如1947年,陶承的儿子应坚从内蒙古赤峰来信,说他已结婚。陶承把这一喜讯告诉了谢觉哉,并把儿媳称为“娇客”),也用“朵朵红云直向东”作为起句或第二句,写了8首诗送给她:

朵朵红云直向东,

捷书日夜电传中。

天欲曙时千户启,

人来苏望九州同。

朵朵红云直向东,

翻身土地尽归农。

支援前线需粮草,

连朝瑞雪兆岁丰。

朵朵红云直向东,

春寒展翼作征鸿。

鲈鱼莼菜江南美,

大豆高粱塞北丰。

朵朵红云直向东,

陶家阿姐喜重重。

迎来娇客含羞语,

快绣衣巾裹玉婴。①

朵朵红云直向东,

据鞍顾盼让钱公。

奚囊中贮诗千首,

黑水湾头唱大风。

朵朵红云直向东,

三哥老去尚英雄。

自家制曲自家唱,

赛过云端斩孽龙。②

刘家嫂嫂腹中难,

朵朵红云直向东。

准备香汤和襁褓,

啼声初试过平型。

林公黄姥总从容,

朵朵红云直向东。

有似云端菩萨现,

左携玉女右金童。

当时有几位老战友做诗,偶然也引“朵朵红云直向东”这一句作开头,为此,谢觉哉风趣地对陶承笑吟了两句诗:

陶娘妙句安天下,

个个红云曲唱来!

这对陶承写诗,又是一次热情的鼓励。

1948年谢觉哉生日时,陶承又向他写诗祝贺,谢觉哉也写了几首诗答谢,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学诗姐妹多英俊,

谁是今日袁子才?

陶娘一语妙天下,

个个红云曲唱来。

这亲切、动人的诗句,又使陶承在写诗时受到莫大的鼓励。

陶承对包括谢觉哉在内的许多老同志热情鼓励她、帮助她学写诗、写文章之事,永记心中,终生不忘。在上世纪80年代,年逾古稀的陶承,曾对一位朋友说过:“在延安,谢老、徐老、董老、林老等为我改过诗文。今天能勉强写点东西,都是与老同志的鼓励与帮助分不开的。”回忆及此,她还专门写了这样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

四十年前学写诗,

怀安诗社十老师。

延安窑洞歌吟日,

烽火关河战乱时。

徐林董续传风范,

谢李钱熊命课题。

励志的诗句篇3

"古人留给我们什么呢?古人留给我们的,有价值连城的古董,那是无可比拟的艺术品;古人留给我们的,还有枯燥乏味的文言文,那是同学们最恨的东西;古人留给我们的。更有无数谜题,引发科学家的探索。

古人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但是能表现出古人的智慧及高尚精神品质的,是诗!诗,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诗中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被掳后的宁死不屈让人们赞叹不已。从这句诗中可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以及文天祥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强烈爱国情感。诗中友谊""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我们读出诗人与友人汪伦之间的友谊至深至纯,也可以读出诗人对游人的恋恋不舍之情。诗中哲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了新事物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达出作者远大的理想与志向。诗中勤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激励人们,让人们知道只有勤奋,能吃苦,才能有所成就。这句诗被一个个未来的栋梁之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诗,是人们寄托感情的阶梯,使人们写出自己所想,作出自己所感。诗,为当时的社会推出无尽的人才,也为今天的我们引出无尽的栋梁之才。"

励志的诗句篇4

一、问渠哪得轻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经典诗句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它在内容上最具心灵性,形式上最富有审美意味,是文学的精华和灵魂,它充满人生的哲理,富含了生活的思索,对人生的感悟,闪耀这智慧的火花。当可爱的孩子欣欣然张开纯善的眼睛,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一种正确的德教引领!教师适时适当适量的引用诗句来教育学生,将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教学工作中,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意志不坚定时,我就会送给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仞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鼓励他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当学生畏难怕苦,我就送他“攻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来勉励他刻苦钻研;当学生自卑低落时,我会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激励学生!当学生信守承诺,我就会表扬他“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斤轻”;当学生在解决难题,超越自己时,我就会送给学生“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披荆斩棘,赴汤蹈火”,学生便会雄心大起,勇气十足……

每每这个时候,我感到师生的心都是相通的,不需要再多的言语。为了构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和情感认同,作为教师大量引用诗句,带领孩子遨游在经典诗文评价的世界里,生命的质量在逐步提升!真可谓:问渠哪的轻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句蕴含着道德价值观,在解读诗句、感悟、鉴赏中构建正确的道德体系不容忽视。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将古诗名句或者学生熟悉上口的诗句,经过加工形成实效的评价语言,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比如:自修时间,有些学生爱说话、做小动作,我会悄悄在他作业本上写下:小苗正在成长,请勿打扰。学生会可爱的伸出舌头,写道:小苗马上喝水,咕咚咕咚!我们会心一笑,在这种细雨无声的引导和教育中,孩子改正了错误,他的回答也令我十分感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关系也在一次次的交流和感动中加深。学生总会在日记本上告之我她们的心事,当好友间争执导致的烦恼与不和,我便会写道:琐碎小事伤和气,真挚友谊太可贵,可知宽容是美德,何时能够手相牵?不久孩子便会手牵着手来到我的面前一起微笑!孙志诚个子生长不正常,班里学生喊他小个子,他极为自卑,总是闪躲别人的目光,我试着给予他增强自信的机会,课前5分钟演讲,他始终没有同意,我便每天写上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连续了16天,他终于回复道:天生志诚必有用!那天的演讲获得了热烈地掌声,而后的日子他经常微笑着言语:浓缩的都是精华!自信地回归,让我深刻地感到了诗化德教评价的优化作用。

当我们与学生一起流连在感情丰富、含义隽永的诗句中获得力量时,当我们与学生一起叩问一首首含有不朽的诗魂时,能不满含感激和赞美吗?当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品格、感悟生活美好的同时,能不授受那珍珠一样水晶一样的纯真馈赠吗?当美好的诗句浸润孩子心尖的时候,请看:罗锐玲递给口渴难受的李阳一个梨子解渴时, “谢谢”“不谢,赠人梨子,手有果香” 对话竟是那么平淡和温婉!孩子没有觉得什么,在一旁的我确感动无限!

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法国的教育家普斯朗格认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一句句以德为内涵的评价语言,联通了师生之间爱的问候,当这爱的言语相互交流,便将人文点染!孩子的诗心在胸中荡漾,从而内化为创造性思维,诱发出自身的创造能力!如今评价语言成为了师生交流的习惯,我们的孩子也腹有了诗书。当我评价“我从你的文字里看到了你的智慧!”孩子回复“您的表扬带我进入甜蜜的梦乡!”;当我写到“你的成绩青云直上,赞叹!”学生会回复“您的师恩难忘,感恩!”一种感动如暖流般无处不在;当我翻阅《比赛》感言,却有了意外的惊喜:

两队相争,必有输局,全力以赴,虽败犹荣。

――陈蕊楠

示弱也是种智慧,示弱,不是懦弱;示弱,只为保存实力;示弱,不是卤莽,示弱,只为厚积薄发;弱更是大的智慧

――黄轩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轻轻擦去汗水,我们微笑着歌唱。

――吴梦婷

励志的诗句篇5

关键词:新学堂歌;古诗文;儿歌

年已古稀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带着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带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儿歌的创作当中,她选择了一些中国优秀的古诗词并谱曲,我们把它叫做“新学堂歌”。该部歌集中的古诗歌言简意赅,意境优美,是学龄前儿童学习古典文化的优秀启蒙知识,大都取自小学课本,其中包括:孟浩然(唐)《春晓》,王维(唐)柔情似水的《相思》《游子吟》,杜牧(唐)《清明》,骆宾王(唐)童谣诗《咏鹅》,白居易(唐)民歌《长相思》,北方大漠豪情《出塞》,南方小家碧玉《江南》,气势磅礴的《登鹳雀楼》《长歌行》《三字经》《弟子规》等著名古诗词。《新学堂歌》从欣赏、教育等各个角度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和修为,使儿童哼着曲调轻松地背诵古诗词,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一系列作品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古典韵味,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

一、诗词解析

(一)诗词的选择

从2004年至今,谷建芬创作了30多首《新学堂歌》,那优美的旋律、古典韵味的风格很快就打动了无数孩子们的心,走进了校园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新歌,让儿童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文化。

在谷建芬看来,中国古代诗词有着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教育意义。譬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给人以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游子吟》一诗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等。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传世经典,必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幅景物的描述,都会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明白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二)诗词的分类

1.学堂乐歌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这些都称为少儿的百科全书,它们涵盖广泛,影响巨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被世人所公认,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选择吟诵演唱这些诗歌。

2.田园风情篇:《咏鹅》《一字诗》《江南》《元日》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瑰宝,它以洗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赢得世世代代人民的喜爱,许多作品在语言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3.亲情友情篇:《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清明》《登鹳雀楼》《静夜思》《游子吟》

这些诗词表达了浓浓的母爱,深深的友情,倦倦的思念等,从中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简单的诗句揭示深刻的道理。

4.励志成才篇:《悯农》《明日歌》《出塞》《长歌行》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诗词当中励志成长的内容比比皆是,我们的先者用催人奋进的格言和诗词告诉后来者,如何的励志,如何的树立信心,正所谓“忍常人所不能忍,方成常人所不能成”,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国之栋梁,励志成才的必由之路。

二、音乐本体分析

(一)旋律特点

从旋律进行形态,旋律本身的展开手法,乐句或乐段之间的衔接手法等方面,具体详细的揭示旋律的艺术特征。

1.旋律进行形态

⑴平直进行,此手法简洁朴实,与起伏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字诗》 描写一渔翁泛桨钓鱼,满心欢喜场景。诗作者用了十个“一”字 错落有致却含义不俗,曲作者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音调更加接近生活中的对白。

⑵线型进行,主要指向上或向下的直线型进行。

《相思》这首诗是描写一女子倚于树下思念在边塞出征丈夫的情景,音乐充满相思之情,歌曲中采用婉转上行的线型进行,同音的使用紧接下落的音阶,好似女子的思绪飘荡一样,飘向远方的亲人,再回到内心的思念,准确的表达了歌词的内容。

⑶波浪型的进行,通过不断的上行与下行的交替,形成跌岩起伏的旋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不断的上下行级进或跳进形成了连续的波浪式进行,使得音乐委婉动听,音乐性极强,体现了儿童抒情歌曲的鲜明特点。

2.旋律的展开手法

⑴重复手法是最简洁又行之有效的发展手法,应用及其广泛。

《清明》第三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完全重复,第四小节前面与第二小节重复,经过两个四分音符转折之后,稳定的落在徵音上,形成前紧后松的一个乐句。

⑵紧缩手法,是复调音乐中对主题进行变化发展的一种手法,在儿童歌曲的单旋律中也有所应用,它是将原来的材料加以简化的一种手法,经常是节奏的紧缩处理。

《长歌行》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紧缩处理,节奏缩小了一倍,然后舒展开来,体现了对比中的高度统一。

⑶移位手法,是将前面出现的材料在另外的高度上再现,可以是严格移位也可以是自由移位,其特点是保持材料统一的同时增强了旋律进行的色彩对比。

《出塞》第三小节是第一小节的重复,第五小节是第一小节的上五度移位。

⑷倒影手法,对主题进行变化发展的一种手法,在作品单旋律中也有应用,它是将前面的材料以某一个音为轴进行倒影处理的一种展开手法。

《长相思》第二小节是第一小节的倒影,轴音是徵音,使得倒影后的音程关系与前面保持了一致,同时又增加了新鲜感。

3.旋律的衔接手法

⑴鱼咬尾衔接法,包含两种具体衔接的方式,一是用共同音来衔接,二是前一个乐句后面部分的乐汇,在下一个乐句的开头部分重复使用。

《悯农》每句的句末音是下一句的开始,形成非常平稳的衔接。

《春晓》第五小节是第二句的第一小节,是前面第一句第二句的变化重复,节奏稍作变化衔接却十分自然,这是第二种鱼咬尾的衔接形式。

⑵平稳进行的衔接法,是前句的落音与后句的开始音之间是二度级进或三度进行的衔接,这种衔接法听起来自然平稳,流畅,歌曲中常见。

⑶跳进式衔接法,是与平稳进行式衔接法相对的,指前句的落音与后句的开始音之间是超过四度的跳进式进行。

《江南》第一句的落音与第二句的开始音是下行大六度跳进,准确地塑造了活泼风趣的音乐形象。

⑷加花过渡衔接法,前乐句的尾音不是单音,而是形成一个小华彩,加花后与后面的乐句对接,在丰富旋律同时还起到一种过渡作用,增加了乐句间的流动性。

纵观歌曲,就会发现在众多的旋律中总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旋律音组在不同的歌曲中多次出现,这是在特定的音阶基础上形成的旋律构成原则,从本质上反应了谷建芬儿童歌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吟诵念白的语言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诗歌丰富多样化音调现象的概括和抽象。

(二)和声层面

从音响感知的角度来说,《新学堂歌》的和声语言单纯、明朗、简练、充满童真童趣的色彩性。和声进行横看像是中国五声性,纵向遵循着传统西洋大小调的写作手法。强调正三和弦,以功能和声为基础框架(T―S―D--T),融入各种装饰性的手法,伴奏音型符合儿童旋律的风格特点,以平稳的线条性的和声进行为主。

1.平行和弦

体现出一种和声前进的惯性、趋势。如《悯农》

2.线性和声

追求旋律的线条性,着眼于声部的横向运动,听众可以从声部的线形规律上感受到和声和曲调的变化。

主和弦分解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活泼欢快。《村居》

句中的长音以主、属持续音的使用保证了装饰化和声的传统功能性质。

上下两声部为同向的运动,伴随同向下行的运动,力度逐渐加强。二度的持续下行构成线条型的和声。

反向的线形运动在力度表达上更为鲜明。《赋得古原草送别》

三、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音韵语调的契合

如《春晓》这首歌曲中,谷建芬老师将音乐的风格把握的很到位,技术上显得圆熟,炉火纯青,特别注意语言音调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春晓》的歌词是一首唐诗,儿童背唐诗的语调很自然地被作曲家捕捉到,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旋律音调与语气的一致性。而在旋律进行中,作曲家运用装饰音强化了语气的趋势,既美化了音调又强调了语气,获得了很好的演唱效果。如“春眠不觉晓”的“眠”字倚音的处理用了个#FA,“花落知多少”的“花”字用了个MI/RE的装饰音处理。

如《一字诗》这首诗词中,仅仅四句诗人陈沆就用了十个“一”字。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个挑战,因为要迎合诗歌的念白和吟诵性,曲作者用了“同音反复”的手法,不破坏诗词的韵味,较之来讲还是很成功的。

(二)诗词意境的音乐勾勒

如《登鹳雀楼》三拍子的节奏不同于其他儿童歌曲的演奏风格,三位领唱者一同出场,合唱团配和声,第一段结束后,歌曲的速度、轻快的附点音符的加入改变前段的风格,形成对比,最后又回归到最初的速度力度节拍节奏,在悠扬的曲风中结束。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告诫我们世人要有雄心斗志,拼搏奋进的精神。

如《静夜思》一首描写作者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曲作者在创作之际,也配以当时情景:在一轮明月下,一名身着舞裙的演员拉着小提琴带我们进入静夜思的主题,上奏的音阶,渲染了一种幽静的场景,四位清亮的领唱者进入,小提琴做以副旋律的伴奏,合唱团加入,好似思绪的波动。结束部的时候小提琴的游走把思绪飘扬到思念家乡之中,伴随童真的小孩子朗诵床前明月光这首古诗词。天真稚嫩的声音更加加大了人们的思绪向往,沉寂在无线的遐想之中。曲调委婉动听,引来听众浓浓的思乡之情。

《出塞》是一首边塞诗,主要以描写边疆的***旅生活与***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地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歌曲首先是以琵琶出场,由慢到快渐渐进入创造氛围,舞台上大气的京剧花脸映入眼帘,大切分的音符,与每句的末句字形成对比,第一段音乐结束之后,快速的八分音符加密了音乐的节奏,琵琶也随之加快,渲染气氛。

《新学堂歌》是部历史,它保存着我们祖先灿烂的文化;它是本教材,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它是一个世界,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度过。我们看到,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新学堂歌》的创作已结出累累硕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承文明塑造灵魂,《新学堂歌》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也期待着《新学堂歌》能够真正地长在孩子们的心窝里,唱响在祖国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徐婷婷.浅谈新学堂歌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J]. 黄河之

声. 2009.(7)

[2]朱光潜.诗论[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3]谷建芬.新学堂歌(古诗文少儿歌曲演唱会)[DVD].上海: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9.

励志的诗句篇6

一、讲故事,引人入胜

一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生命的真谛。因此,在话题作文中,根据要求恰当讲述一些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等,会使文章引人入胜。例如在写以“勤奋”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讲述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匡衡“凿壁偷光”;苏秦“引锥刺股”;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口含石子五十年如一日苦练演讲口才的故事等等。在写以“好奇心”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讲述牛顿在果园里看到苹果落地而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也可以讲爱迪生看到母鸡孵蛋自己也去尝试的故事。

又如以“追求”为话题作文,可以引用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只鹤在河边觅食蜗牛,忽然有只美丽的天鹅来到它的身边。鹤从来没有见过天鹅,就问:“你从哪里来的?”天鹅说:“我是天鹅,从天堂来的。我住的地方美丽无比,金碧辉煌……”鹤听得不耐烦了:“你只要告诉我,天堂里有蜗牛吗?”“恐怕没有。”天鹅耸了耸脖子说。“那我就不想去了,我只在乎有没有蜗牛可吃。”鹤果断地声明。这个故事的主题是“追求”,可用来阐述追求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追求某种需要重要得多的观点。

中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如果能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各种类型的故事,在写话题作文时恰当引用,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写作文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负担”。如果话题是“立志”,可以讲这样一个小故事:在非洲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他卖的气球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一天他在街头叫卖,旁边坐着一个非洲小男孩,他托着双腮,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老人的气球,突然小男孩问了老人这样一句话:“你说黑色的气球能不能飞?”老人沉思片刻回答说:“黑色的气球也能飞,气球能不能飞不在于它外表的颜色,而在于它肚子里是不是有一股气。”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能否对社会有责任有贡献,也不在于他的肤色、高矮与家境,而在于他肚子里是否有一股气。如果同学们从小就有胸怀远大理想的志气,克服苦难的勇气,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朝气,你也就能“飞”。

二、引名言,别开生面

名人名言往往能体现出名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耐人回味,引人共鸣。如能置名言于篇首,或置名言于文中关键处,就能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如谈“爱”的话题时,可引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爱是美德的种子”;法国雨果的“人生是花,而爱是花的蜜”;印度泰戈尔的“爱是理解的别名”。谈“理想”,可引用的“理想,就是为了生活的理想”;法国蒙田的“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向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谈“自信”,可引用马克思的“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法国大仲马的“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谈“立志”可引用徐悲鸿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法国福楼拜的“最贫的是天才,最贱的是无志”等名人名言。

在引用名人经典名言的同时,对一些凝聚集体智慧的谚语、成语、格言、俗语、座右铭等,也可以恰当引用。因为这些名句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灵感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高尔基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尔顿以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他们的话,指出了名句在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在话题作文中善于引用名人名言、成语、格言、谚语等,常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文章别开生面。但是,引用名言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名言要忠实于原文,不可随意改动,特别是对一些经典著作中的语句的援引,更应准确无误。另外,对于一些名句,也不必过于尊崇,名句说一,我们就不能说二,这也不是对待名言的正确态度。有些名句中包含的哲理就是有局限性的。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说,它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从反面来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也并非站不住脚。所以,对于一些名句完全可以重新解读,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推陈出新。

三、写诗句,文采斐然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李***道在北京作学术报告时,引用了杜甫的名句“细推物理须行车,何用浮名伴此身”,表达了他忠于科学探索,不为浮名所累的科学精神。在话题作文中引用诗句,更能增强表情达意的功效,使文章文采斐然。例如一考生在话题作文《欲望》一文的结尾写道:“‘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大自然生生相息,而多少人却由于物欲膨胀而落下千古骂名。追求物欲的人啊,请卸下你沉重的背囊,去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去‘领取而今现在’。要知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是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短短一句话,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诗、朱敦颐的词,以及古楹联。又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这些句子除了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偶等修辞方法,列举祖国的名山河川,写得具体形象,气势磅礴。

在话题作文中,为印证、补充、对照自己的本意,援引诗文名句,可分为明引和暗引。引用时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处和来源,是“明引”;不明白指出的是“暗引”。引用诗句,必须准确理解诗句含义,不能牵强附会,断章取义,要使之与自己文章的语境、风格相协调,才能收到以一当十之效。例如在以“关注”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学生把视点聚集在“美中撞机事件”上,在文中引用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诗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诗句巧妙地写出了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的沉重阴影刚从中国人眉宇间散去,“美中撞机事件”的悲痛之情又涌上中国人民心头。这一引用紧扣题旨,情真意切,富含文化底蕴,令人击节赞叹。另外,也可以化用诗文名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情,属于“旧瓶装新酒”。如在写“环保”话题作文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仿《清明》)。作者仿陈子昂和杜牧的诗句,对环境污染进行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发人深省。这是在仿名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到对“名篇”的仿作。化用诗句(篇),应注意选取最佳诗句(篇)。取法于上,保持高起点。同时,由于原作为读者所熟知,读来如故友重逢,分外亲切,易唤起好感。“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要想在话题作文中熟练恰当地引用、化用诗句,平时就要注意熟背大量诗词。例如作家梁衡写《跨越百年的美丽》时,写到居里夫人淡漠名誉,说“她漫把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写完了才悟出是从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词句中化出。如果没有多年背诵柳词的积累,是很难产生出这样的灵感的。

励志的诗句篇7

--

·关于爱情:

无论多美的开始,都会慢慢走进平淡。真正的爱情是理解和包容,在每一次的艰难里患难与共,在每一次的喜悦里默默相视,在每一个日子里惦念关爱,在每一天的一粥一饭里咀嚼岁月的滋味,在一丝丝白发里默默续写无言的忠贞。

真正的爱情,是窗前守候的一盏灯光,无论多晚,都把你回家的路照亮。

真正的爱情,是用一生的唠叨书写的无字文章,单独的一句也许没有意义,当你读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唠叨已经成为你生命的组成部分,就像你的血液和心脏。

·关于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是在春天为你送来阳光,不是在顺风里将航灯点亮。

真正的朋友是在冬天为你甘当太阳,是在夏季为你遮一片荫凉。

真正的朋友是在漂泊的海上,用爱为你导航。

·关于红颜:

茫茫人海,不必泅渡,远远地感受已是如此美丽。

过去的岁月,因为不可追而富于一种忧伤之美;未来的日子,因为不可知而富于一种神秘之美。因此,生活不如多些随意,多些随缘,日子也许会灿烂如花。

也许不必寻求刻意的相聚,只要心中永存一份温暖的感激,于不经意间,将高尚和美好的情绪悄然传达给对方,互相鼓励着、关怀着、牵挂着,使彼此都日趋完美和高尚。倘若有一天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再次邂逅,只需轻轻地询问一句“你还好吧?”,这已经足够。

·关于诗歌:

诗文之美,在魂魄,在真诚,在气势,在音韵,在于是否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诗之为诗歌,顾名思义是可歌之文,讲究音韵和谐之美,让人通俗易懂,通过诗歌阅读吟唱净化心灵,激励人生,宣泄感情,引发共鸣。或委婉,或激昂,或于抑扬顿挫里窥视乾坤,或于轻言细语里抒发感情。

励志的诗句篇8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让学生诵读背诵,然后讲讲大意主旨即可。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诗歌教学就成了背诵课。而我每回教诗歌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情态、理解与满足的笑脸,我就感到很欣慰。在此,想谈几点诗歌教学的尝试。

1.尝试通过捕捉意象来理解诗歌主旨

理解诗歌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不用教学参考书也能猜出八九成来。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其中“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有的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成一幅***画,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幅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也一样,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其中“骑”“ 啊,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

2.尝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的意象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也就是让学生去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李贺的《南园》诗中的意象作出如下推测:吴钩——武器,关山五十州——国土,凌烟阁——建功立业,万户侯——国家栋梁之才;作者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做国家栋梁之才。这个主旨就显而易见了。学生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作如下推测:结庐***——僻静,采菊***——悠闲,飞鸟***——自由。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是什么就易如反掌。

3.尝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励志的诗句篇9

1988年5月,“三北”地区少年儿童***书馆工作协会委员会发出号召,要在华北、西北、东北三个地区开展“爱我中华,爱我三北”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我接受了竞赛书籍编写的任务。1990年和1997年出版了《大同美》和《大同风采》两本书。近10年的编书历程,我接触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并深感收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1、广收遍求

当时,三北地区少***协会要求编书的条目是:地理概况、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名优特产、历史沿革、城堡建置、历史人物、光辉足迹、城乡新貌等。从它的涉及内容来看,当属地方文献范畴。为了掌握这些庞大的文献,我采取了三个步骤:

1.1广查文献 我先后到首都***书馆、北京***书馆、承德***书馆、大连***书馆、山西省***书馆、大同市档案馆及各县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将有关大同的一切文献从古至今全部收集起来。这些文献大都没有标点符号,古体字和繁体字,有时为了一个字,或者加注一个标点,也要三番五次地查考工具书、求访专家,苦苦推敲,以求搞懂、搞准确。

1.2走访专家 在大量史书里和《大同府志》、《云中郡志》、《朔平府志》、《朔州志》、《应州志》、《浑源志》、《蔚州志》、《恒山志》以及各县县志里找不到的文献,就需要采访专家学者。这些人的知识非常丰富,对他们首先要尊重,要拜他们为师,问之以礼,动之以情,说明来意,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之乐于提供文献,解疑释难。

1.3实地考察 史书记载的文献和专家学者提供的文献是否准确无误,还有待于进行实地考察核实。有的文献,是史书无载、专家不知的,需到实地考察。只有反复查阅文献,反复考察、反复核实,得来的东西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资料翔实,出言有据。

为了广收遍求,多年来我足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终于得到了内容丰富的文献瑰宝。这些瑰宝囊括了佛教、道教、儒教的寺庙、道观、碑文、题刻以及山川地貌、特产美食和风俗民情;从历史人物足迹的细致描述,到城堡建置、边陲防务的详瞻记载;从昔日的“茶马互市”,到今朝的招商引资......可以说是涉及广泛,应有尽有。

2 整理加工

2. 1构思 通过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分门别类,加工筛选后,编成《大同美》一书,书中分《漫游大同》和《漫话大同》两部分,在这两部分里设有14个纲目、42个子目和352个细目。漫游大同部分,包括吃、住、行、游、购、娱;漫话大同部分,讲古论今,使人乐在其中。这样,使读者在了解大同时,感到内容多而不乱,条目杂而不繁。

2. 2以情趣引人 《大同美》一书是将地理、历史、景观、民俗、美食、人物等熔为一炉,如贮百宝,如数家珍。对各个门类都要进行追根溯源和旁证博引,既阐述了历史的来龙去脉,又说明了今朝的发展变迁,这就要求必须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做到既通俗易懂,又不失真实,达到激励后人之良好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观点,使其陶醉于祖国壮丽山河和博深文化之中,领略其中情趣。

2. 3以诗咏景 古城大同在历史上吸引了许多帝王将相、名流学者。这些名人之所到,有的御题额匾,有的修城建庙,有的铭刻碑记,有的登临赋诗,形成了有景必有诗,无诗不成景,以景成诗,以诗建景的特色。书中描述景观的同时,借鉴了古典章回小说中“有诗为证”的艺术手法,在各个景观中,引用了著名诗文,使读者在览胜咏诗之际,能将景观和诗文交相辉映,别有情趣。

2. 4语言生动 在书中白话文的基础上,借鉴了古典诗文的语言形式,融进了大量的韵文句、排比句、骈文句、对联句、顺口溜、方言快板句、唱词句以及文艺界流行的“舞台术语”。争取达到语言生动、文采出众、简洁明快,好记好懂、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良好效果。

3 利用地方文献,宣扬祖国文化

1900年《大同美》一书出版之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山西日报》和《大同日报》的评论文章给予了高度赞扬:“实用价值大。该书既可作为大同的旅游指南,又可作为史地知识读物,它不仅是对本地读者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教材,也是对外宣传大同的教材。”“这实在是为古城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由于地方文献能够反映一个地方事物的真实面貌,很容易引起本地共鸣,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大同美》有其明显的现实价值。

3. 1是进行家乡教育的好教材 《大同美》一书出版后,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化局、大同市广播电视局、大同日报社、大同电视台和大同市少年儿童***书馆联合举办了《大同美》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参赛者共有3000多人。市委领导对此事给予了很大关注,他们亲临赛场,主持颁奖,对我所做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我“再写本旅游方面的书,通过旅游架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兴同富民,让大同经济来个飞跃!”在众人的支持下,我又在《大同美》基础上历经八年的艰苦努力,于1997年11月出版了《大同风采》。《大同风采》出版后,当地的各种媒体和省电视台也予以评议、播放和报道。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雁同地区广大读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熟悉了家乡,鼓起了爱大同、宣传大同的热情和振兴大同的壮志。

3.2是大同的旅游指南 《大同美》一书编著过程中,得到大同旅游局和恒山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书中专门设置了“导游集锦”和“旅游指南”两个纲目,为大同的旅游业作了大量宣传,既方便了导游,又方便了游客。

3.3是对外宣传大同的教材 为了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大同风采》专门在序言和目录中用了英汉对照,以便让更多的外宾和外省外市的朋友了解大同,热爱大同,吸引他们来大同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洽谈业务、投资合作,把大同建设得更加美好。

励志的诗句篇10

关键词: 高适 诗歌 典故人物 心理机制

用典,是中国古诗词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文心雕龙·事类》释用典曰:“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①典故既述说历史,又蕴涵丰富复杂的意义内涵,因此自古以来备受文人青睐。唐代以后,用典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一种习惯。高适是唐代颇负盛名的边塞诗人,同时也是唐玄宗时期重要的******大臣。“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②,然而高适早年却仕途蹭蹬、怀才不遇,寄居梁宋、混迹渔樵的经历使诗人常借历史人物直接或间接地表现自我的意识与情感,这在其诗歌中典型地表现为大量使事用典,尤其喜用含有历史人物的典故。

一、高适诗歌典故人物的类型

高适诗歌中的典故人物颇多,据粗略统计不下5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同一历史人物在其诗歌中被反复征引的情况。在众多的历史人物典故中,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一)建功立业者

建功立业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追求,高适认为“圣代即今多雨露”③,自信能够在这个开明的时代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他常用历史上建立不朽功勋的人物比拟自己,表达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高适将自己比做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田家春望》)又将自己比做曾为刘邦说齐七十余座城池的高阳酒徒郦食其;“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宋中别周梁李三子》)还将自己比做曾经令洛阳纸贵的晋代文学家左思。这些诗歌用典故人物自拟,都表现出高适对功业的积极追求。

《旧唐书·高适传》称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②在高适的身上,有着浓厚的侠义精神,他崇尚节义、尚勇好武、希望仗剑行天下。高适的这种追求,使他对慷慨为国、献身边陲的英雄形象多有赞美。高适在诗歌中写道:“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直接歌颂豪侠少年驰骋疆场、抗击胡寇,建下赫赫功名。除此以外,高适还在其诗歌中反复引用古代英雄人物的典故,用以抒写内心的豪壮之气与悲慨之情。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惟昔李将***,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塞上》)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治远见、爱国情操与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诗歌。“惟昔李将***,按节出皇都。”用汉代名将李广典故。李广历守陇西、雁门等地,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令匈奴心惊胆战。诗人身处关外,心忧边疆,在陈述消极防御作战与一味和亲都非边境安宁的长久之策后,慨叹世无李广那样的将领镇守边疆、彻底击败胡兵,赢得边境的安宁。同时表达自己虽然怀有感奋之心,却仗剑难行、请缨无路,只能空自嗟叹。在高适诗歌中,李广、卫青、霍去病等汉代名将的典故频频出现。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燕歌行》)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蓟门行五首》其一)

“忆昔霍将***,连年此征讨。”(《登百丈峰二首》其一)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送浑将***出塞》)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

高适用李广、卫青、霍去病等汉代名将典故表达对建立丰功伟绩的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追慕或者借这些英雄人物的英勇无畏、爱恤士兵批判当今将领骄纵而不体恤士兵,抒发了内心的豪壮之气与悲慨之情。

(二)穷而后达者

高适“以功名自许”,他曾积极热情地谋求仕进,以期创下不朽的功名。开元二十三年朝廷下诏:“其才有霸王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④高适踌躇满志地入长安应征,本指望“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但这次求仕却以失败告终。长安失意之后,高适长期客居梁宋,“以求丐取给”②,生活十分拮据。高适志不得遇的遭遇与古代怀抱宏大但无人赏识的历史人物有着相似性,因此在其诗歌中典故人物最多的是古代那些志不得遇的人,他常在诗歌中用志不得遇的典故人物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或借对志不得遇的古人的同情纾缓自己内心的忧郁。

“忆昔鲁仲尼,栖栖此经过。”(《宋中十首》其六)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自蓟北归》)

“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古歌行)

《论语》中记载:“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候乎?’孔子曰:‘非敢为候也,疾固也。’”⑤孔子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治理想东西奔走、栖栖遑遑席不暇暖,他是古代志不得遇的典型。高适在鲁国游历时,自然想起千载之前孔子的遭遇,再联想到自己,自然容易惺惺相惜。“长剑”指战国时期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在初投孟尝君门下时,冯谖并没有受到孟尝君的重视,反复“弹铗而歌”后虽然孟尝君满足了其愿望,但仍没有发现其才能,而且其他门客讥讽其“贪得无厌”。高适用冯谖的典故表达自己与冯谖一样有着深藏不露的才能,却无人重视,只得失意而归。“洛阳少年”指汉代贾谊。《汉书·贾谊传》记载:“贾谊,洛阳人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⑥贾谊身负奇才、忧国忧民却遭谗受贬郁郁不得志,高适用贾谊自比,表达自己心怀壮志、无路请缨的愤懑。

在饱尝了仕途艰辛和世态炎凉后,高适没有对仕途绝望,而是渴望再次跻身仕途功成名就。于是,高适常以古代历经磨难而终成大业的历史人物安慰和激励自己,这些“穷而后达”者反复出现在高适的诗歌中,如苏秦、蔡泽、范雎、朱买臣、主父偃等。试举数例: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行路难二首》其二)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咏史》)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别蔡山人》)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九月九日酬颜少府》)

在“穷而后达”的典故人物中,苏秦出现的频率最高,在高适诗中多达十余处,且用意十分明显。高适以苏秦早年困窘深受世人鄙弃的遭遇自比或比况他人,以苏秦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了自己的***治抱负来自我勉励或勉励他人。这类诗句在其诗歌中频频出现: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酬裴秀才》)

“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酬庞十兵曹》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别韦参***》)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诗题青玉案,衣赠黑貂裘。”(《奉酬睢阳李太守》)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别王彻》)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战国策》记载:“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下,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路,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⑧苏秦后来发达后,回忆自己的艰难历程,曾说:“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睢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⑧苏秦早年困窘、志不得遇的经历与高适早年求仕失败回归梁宋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苏秦的遭遇感受最能引起高适的情感共鸣。《别王彻》中“季子多黄金”的典故也是有关苏秦的,但这句诗却为评者所诟病,《沧浪诗话·诗评》评此两句云:“金多何足道,又甚于以名位期人者,此达夫偶然漏逗处也。”⑨严羽从“黄金”的本意理解诗句,认为这有损高适位高而声重的名誉,但实际上这句话仍出自《战国策》中有关苏秦的典故:“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见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⑦苏秦发达后其嫂一改之前倨傲的态度而为谦卑之状,主要在于苏秦的仕途顺利。因此,高适诗歌中的“季子多黄金”也是借用有关苏秦的典故表达希望朋友仕途顺利的衷心愿望。

(三)贤臣良吏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东平留赠狄司马》)、“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同顔少府旅宦秋中》)心在青云,致身高位,是高适及盛唐文人普遍的理想。高适的这种理想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获取功名富贵,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致君尧舜的高尚理想。高适早年长期不遇,甚至为生活所迫躬耕田亩,这种生活使高适对民生疾苦、现实生活都有着较深的体会,“永愿拯刍荛,孰云甘鼎镬”(《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强烈的忧民之情使高适常在诗歌中咏叹民生疾苦。高适的这种忧生之嗟使他对历史上关怀民生的良吏多有称颂。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寥无此人。(《宋中十首》其九)

宓子昔为***,鸣琴登此台。琴和人亦闲,千载称其才。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登子贱琴堂赋诗三首》其一)

宓子贱是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国君主曾任命其为单父宰,派他去治理单父,《韩诗外传》卷二记载:“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⑩宓子贱治理单父采取仁***手段,因此深得孔子的称赞:“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⑤此后宓子贱便成为古代良吏的楷模。高适在这两首诗中引用宓子贱的典故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现实“寂寥无此人”的慨叹。高适在诗中多次称赞宓子贱,如《同群公秋登琴台》中“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中“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观彭少府树宓子贱祠碑作》中“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等。在对宓子贱的称颂追忆中表达诗人对良吏的渴望,对民生的关切。高适希望自己的朋友从***能够如宓子贱一样实行仁***,如《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用宓子喻友人施行仁***,爱惜人才。

二、高适诗歌典故人物运用的心理机制

从以上对高适诗歌典故人物的分类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高适在其诗歌中运用的典故人物数量极多,而这些典故人物相当一部分属于穷而后达者,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如苏秦、鲁仲连、蔡泽、冯谖、范雎等。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期,在这个变幻纷纭的历史时代,人才的重要性愈见突出。招贤纳士、笼络人才是统治者重视的问题,可以说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时代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人才的被发掘被重视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功成名就之前,大多士人都经历了长期的屈居下潦、辛酸受辱的生活,但即便如此,有志之士往往能忍辱苟且、不断地积极奔走奋斗,最终达志成名。这种先穷后达的经历对沉沦社会下层但又胸怀大志的士人有着极大的诱惑与激励,“一些具有远大***治理想的人,总免不了发思古之幽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伟绩对后人必有激励作用,而后人与前人相同的或不同的遭际更是激发诗情的直接因素。”{11}这种心理机制极为符合高适早年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高适“务功名,尚节义”,却“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长期的困窘潦倒使高适在感情上易于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如苏秦、范雎等人产生情感共鸣,遍干公侯,笑谈以取卿相,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使得谋略被采用而跃居高位。事实证明,高适以穷而后达者自励是正确的,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文人中极少的位居高位而显达者。

高适诗歌中典故人物还有一部分属于为官勤勉、关怀民生或建立不朽功勋者,如宓子贱、贾谊、卫青、霍去病等。这些典故人物的运用体现了高适积极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心理。高适以“功名自许”,在他的心目中,宓子贱是贤臣的典范,贾谊是忧国爱民的忠臣,卫青、霍去病等是建立***功的代表,这些人物都是高适所追求模范的历史人物,高适以这些历史人物自励,期望自己也如他们般为国分忧或建功立业。事实证明,高适后来的确做到了。当高适身居高位后,他非常关注民生疾苦,“累为藩牧,***存宽简,吏民便之”。②晚年做彭州刺史和蜀州刺史时,高适在诗歌中写道:“驱传及远蕃,忧思郁难排。罢人纷争讼,赋税如山崖。”(《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表现出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高适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有关历史人物的典故,而这些历史典故人物的运用,反映了高适以功业自诩的心理机制,现实遭遇使其壮志不遇,但高适却又能在这些历史人物中寻找到心理的慰藉与激励,即便长期沉郁下潦,但始终积极奋进,终于身居高位,实现了早年的宏志。历史人物典故的运用,使高适的诗歌呈现出质实深沉、古意苍然的风格。

注释:

①范文澜注,刘勰.《文心雕龙》(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14.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高适传》卷一百一十一,北京:中华书局第,1975:3331,3328,3325,3328.

③本文所引高适诗歌皆引自孙钦善.《高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④孙钦善.《高适年谱》[J].北京大学学报,1963(6):59.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5,42.

⑥(汉)班固.《汉书·贾谊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2221.

⑦(汉)刘向.《战国策·秦一》[M].卷三,济南:齐鲁书社,2005:24,25.

⑧(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M].卷六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5:1785.

⑨(唐)严羽.《沧浪诗话》[A].(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700.

⑩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M].成都:巴蜀书社,1996:158.

励志的诗句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励志的诗句10篇

学习

我和我的三个姐姐10篇

阅读(20)

三姐没出国以前,由于医术好,人也不错,担任着医院的副院长。退休时医院要返聘她,被她婉言谢绝了。三姐早就想出国闯闯,也想在退休后,圆了自己这个梦。想想三姐打小命运坎坷,五岁的时候,不小心眼睛受了伤,影响了视力。为这事三姐很是痛苦,可是她又..

学习

钗头凤陆游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钗头凤陆游10篇,内容包括陆游钗头凤词十首,钗头凤陆游上下篇的内容。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2、赏析(1)《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

学习

小学教研组活动总结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研组活动总结,内容包括小学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范例。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

学习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10篇,内容包括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原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意义。孟磊:性格有一点点变态的博士(但是绝对不能过于变态)王强:性格莽撞的成功人士校长:相貌老实,内心非常狡猾的一个专业搞笑人才。幕启,播放音乐(先

学习

三尺讲台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三尺讲台10篇,内容包括三尺讲台寄语,三尺讲台的精彩演讲。2007年,我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了讲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了,我才真正领悟到讲台赋予教师的重任,真正地感悟到平凡岗位上也有风霜雨雪。过去我只看到教师

学习

仓央嘉措诗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仓央嘉措诗集10篇,内容包括仓央嘉措诗集原文,仓央嘉措诗集字帖。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仓央嘉措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

学习

珍惜当下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珍惜当下10篇,内容包括珍惜当下心得一句话,珍惜当下的深度解析。时间或许很无情,他从不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发生改变。他就好像是水一样,走过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像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水,水往低处流,一般的水,都不会回流。时间依旧像

学习

刘禹锡的诗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刘禹锡的诗10篇,内容包括刘禹锡的诗风格,洞庭湖诗刘禹锡。首先是刘禹锡着意于尚俗求新,转向民俗题材,为乐府诗开辟了新境。罗宗强先生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曾指出,中唐诗人“一变盛唐诗歌那种风骨远韵、那种多层意境、那

学习

广告英语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广告英语10篇,内容包括日清广告英语,广告英语文章1000词。一、英语广告的特点1.巨大的社会功能与效应。我们评价一个广告的成功与否,通常会选择从社会效应的角度来作出判断。它就好比商品的商标,是广告人做出的赌注,可以说,成败

学习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0篇,内容包括读书使人更高的名言警句,古人谈论读书的名言警句。3、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

学习

难忘的一天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难忘的一天10篇,内容包括那件事让我难忘作文十篇,难忘的一天10个字。记得有一次元旦节,老师帮我们准备了一个舞蹈“快乐宝贝”。其中就选了我,我感到非常荣幸!~!~!开始出发了,我心里非常的紧张又害怕,心想:如果,我把动作忘了怎么办呢

学习

春天的花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的花10篇,内容包括春天的花的美篇,春天的花是唯美的。听,春雨来了!它落在湖面上,拨动了春姑娘的小提琴;春雨落在屋檐下,叮叮咚咚,打起了春姑娘的小腰鼓;春雨落在树丛里,敲响了春姑娘的小铜锣,在叶心汇成一口小巧玲珑的小潭;春雨落

学习

纤云弄巧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纤云弄巧10篇,内容包括纤云弄巧原文,田慧纤云弄巧。

学习

你有一封信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你有一封信10篇,内容包括最新一期你有一封信,你有一封信完整篇。这等壮志豪情,《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满纸皆是。他们饱蘸热血,书写“托孤书”“无字书”“就义书”……写满了对信仰的矢志不渝。英雄之奉献牺牲不敢忘

学习

关于秋的诗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秋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秋的诗句100个,带秋的诗句有哪些。关于秋季的词语秋;秋天;秋日;秋季;金秋;三秋<书>(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九秋<书>(九秋风露);劲秋<书>(悲落叶于劲秋);雁天<书>;旻天<书>;旻序<书>(请尊对旻序,高宴有余欢);阴中<书>(秋为

学习

人生格言励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格言励志10篇,内容包括人生格言励志短句,人生格言励志文章大全。3.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4.态度决定命运。5.量变引起质变,知识重在积累。6.有怎样的开始,就有怎样的结束。7.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8.当你能梦的

学习

学校励志名言模板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励志名言模板,内容包括学校文化墙励志名言,汪曾祺学校励志名言。5、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选集》6、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

学习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月的诗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月诗句古诗,关于十一月的优美诗句古诗。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

学习

描写草原的诗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草原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草原美景的现代诗句,老舍笔下描写草原的诗句。1古人描写草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草的情感古代文人墨客对小草的描写作品不计其数,笔者只撷取几个典型诗句即可窥见人们在小草上寄寓的复杂情感。

学习

庐山的诗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庐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庐山诗句大全100首经典,庐山的诗句苏轼。4、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5、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

学习

清明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诗句10篇,内容包括清明诗句100首,清明诗句文案。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2.借问:请问。3.遥指:远远地指着。[简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

学习

七夕诗句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七夕诗句10篇,内容包括七夕诗句全文,七夕日落诗句。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5、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7、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