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篇1
关键词:刘禹锡乐府诗民俗婚恋新变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独具特色的诗歌大家,其诗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艺术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开拓新领域,辟出了新的天地。正如卞孝萱先生所说:“刘禹锡诗的题材广泛丰富,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前朝史事;是时事***治,还是个人经历;是风土民情,还是山川景物,都有所涉及……诗人的喜悦和悲哀、爱慕和憎恶、歌颂和讽刺,都鲜明、自然、真切地流于笔端。”①在其留存的100余首乐府诗中,就体现了诗人追新求变的不懈努力。统观其乐府诗,我们看到诗人以其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不断拓展新的题材领域,使乐府诗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感染力。特别是在表现民间生活习俗、反映生产劳动、描写婚恋风情等方面,更是取得了超越前人的突出成就。
首先是刘禹锡着意于尚俗求新,转向民俗题材,为乐府诗开辟了新境。罗宗强先生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曾指出,中唐诗人“一变盛唐诗歌那种风骨远韵、那种多层意境、那种理想化的倾向,而转向尚实、尚俗、务尽”。②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荆楚巴蜀等地20余年,足迹遍及贬所的山川原野,使他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底层的生活,感受到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并在创作时,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借事言志,表达久藏的心声。诗以言志,歌以咏言,这是诗人作诗的用意,刘禹锡也不例外。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认识层面,就不能发现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实诗中借以言志的民风习俗才是诗歌的核心价值,它体现了乐府诗题材的新变,开创了新的境界。如其《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采菱曲》、《采莲曲》六朝已有,但内容多为艳情,表面咏采莲,实则咏采莲美女。所以,多以浓墨重彩描绘采莲女的艳丽和荡漾情思。如鲍照《采菱曲七首》中的二首:“睽阔逢暄新,凄怨值妍华。秋心殊不那,春思乱如麻。”③诗中突出表现了对佳人的相思情怀,采莲劳动反而成了衬托的背景。刘禹锡突破古意,从正面来描写采菱女的纯朴本色和整个采菱场面。如对采菱女描写:“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表现了她们的活泼、质朴和勤劳。同时也写了采菱劳动的紧张:“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这与前述乐府诗中的写法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是乐府创作中的可贵突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把武陵民居的特色和地方风俗与风情都摄入了诗中:“家家竹楼临广陌”,“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武陵竹楼,是武陵最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采菱时节,这里商贾云集,酒家里食客通宵欢饮,踏歌相应,真实地反映了沅湘一带的生活风情。在诗的最后四句,诗人虽然流露出客寓他乡的伤楚,表明了用心之所在,但诗的深层价值自是不言而喻的。
民俗风情是最具有特色和生命力的诗歌创作素材,刘禹锡的乐府诗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就是能善于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并将民俗世象作为诗歌意象进行创作。如《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鬣动,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龙舟竞渡是朗州五月五的重要节俗。关于龙舟竞渡的缘由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大。如《隋唐嘉话》卷***:“俗五月五日为竞渡戏。自襄州以南,所向传云:屈原初沉江之时,其乡人乘舟求之,意急而争前,后因为戏。”又《乐府诗集》卷九四记:“……《荆楚岁时记》云:‘旧传屈原死于汨罗,时人伤之,竞以舟楫拯之,因以成俗。’《岁华纪丽》云:‘因勾践以成风,拯屈原而为曲’是也。”④刘禹锡对屈原素怀崇敬之情,因此特别关注竞渡节日。诗人以竞渡为描写题材,对节日民俗进行了生动描绘。端午节的沅江两岸,彩旗招展,观众如云,龙舟竞渡是节日的传统活动。竞赛时,但闻鼓声雷动,江面上,各路竞渡彩舟破浪疾进,奋勇争先,比赛场面盛大而热烈。“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可见竞渡是一项广受民众喜爱的民俗活动,场面才会如此欢腾痴狂,节日的气氛也才如此热烈。诗的最后两句或许蕴涵着诗人身世际遇的深意,但诗中所写的竞渡民俗风情,才是最值得肯定的价值。
刘禹锡对湖湘一带的踏歌习俗也作了反映。如其《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又如《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是巴蜀民间习俗,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边走边唱,踏地为节。诗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青年男女在月夜之下,踏歌传情的地方风俗,为乐府诗注入了民俗风情的新意。
其次是刘禹锡着力于对陌生领域的开掘,在前人极少涉及的陌生领域,开辟了表现农业劳动的新路。刘禹锡长期生活于远州贬所,对现实社会感受最深,对农村生活也最熟悉。所以,他所描写的农业劳动也最真实生动,不仅是乐府诗中所绝无仅有,甚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也几乎未曾涉及。如其《插田歌》: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时,对农民插田劳动很感兴趣,亲临观察,心有所感,而自创新题,写下了这首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诗歌。在乐府诗中,像刘禹锡这样直接描写劳动场景的不多,大多是以描写田园生活和农村风光来抒发闲适情调与隐逸意趣。因此,诗人如此详细地描写农民的田间劳动,写农家苦中作乐,边插田边唱俚语小曲,相互嬉戏调笑,表现了田家的劳动热情和乐观生活态度。诗歌还写了农田耕作和水稻种植技术,以及对农田水渠灌溉水平也作了描述。这实在难能可贵。
《畲田行》是刘禹锡对巴蜀山区畲田风俗的形象描写。畲田是一种原始粗放而具神异色彩的耕种习俗,宋人范成大在《劳畲耕序》中说:“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侯,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⑤刘禹锡在诗中对这种耕种习俗进行了描写:“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巴蜀山区环境恶劣,百姓生活艰辛,在贫瘠的山地上耕种,唯有靠天吃饭。所以,农民不得不寄望于神灵的保佑,由此而形成了敬奉神灵的世俗观念。畲田是大事,事关年成,自然要祈求于神灵。先是钻龟卜卦,卜算阴晴,祈求上天普降甘霖。如卜得雨卦,就在下雨前砍倒树木荒草,然后点火焚烧。并以火光逼走老蛟,以爆竹惊走山鬼。“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最后再“下种暖灰中”,即在暖灰中掘坑播种,以使庄稼茁壮生长,获得好收成。在乐府诗中描写古老的巴蜀畲田风俗,刘禹锡应该是值得敬重的开拓者。其后在《竹枝词》其九中,他还写有:“长刀短笠去烧畲伤。”可见刘禹锡对畲田习俗有很深的印象和兴趣。
在巴蜀荆楚的荒僻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但各地的风俗却是形形,令人惊奇。刘禹锡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将其入诗,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内涵,而且为人们认识少数民族风俗打开了一扇窗户。如其《莫徭歌》,写莫徭人与中原迥异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莫徭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爱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莫徭人有独特的市易、婚姻、居住、耕种、夜渡等生活习俗,令人不得不感慨于民俗的神奇多姿。又如《蛮子歌》,写蛮族的风俗习性:“蛮语钩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诗中对蛮人的语音、服饰、生活习性和民族祭祀习俗等都有形象生动的描写。把少数民族独特的习俗作为乐府诗的主题,这是刘禹锡最突出的贡献。
再次是刘禹锡以欣赏的心态和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巴蜀荆楚的婚恋习俗。刘禹锡笔下的女性,或朴实善良,真挚热烈;或大胆率直,淳朴忠贞;或婉转细腻,哀怨凄楚。其诗风格轻快清丽,自然而富有情韵,一扫六朝浮艳之习,让人神驰难忘,留下甜美的遐想。如《踏歌词》其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声。夜下的春江大堤,月色朦胧,年轻美丽的少女结伴而行,不时以动听的情歌和优美的舞姿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她们踏地而歌,以传情思;振袖而舞,以表爱意。但唱尽新词,唱到“红霞映树”,也只唱来阵阵鹧鸪声,却也没有唱来心目中的情郎。这种独特率真的求爱方式,展现了荆楚少女追求自由和幸福爱情的鲜明个性。荆楚少女特别重义多情,渴望真爱。一旦找到自己喜欢的情郎,她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敞开少女的心怀,在歌中尽诉情思;以女性的轻柔曼舞,来表达对情郎的向往之情。如:《踏歌词》其三所写:“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荆楚少女是以歌舞来表达爱意的,她们追求自由恋爱,只要彼此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就是爱的婚床,就可相携欢会,共度良宵。这就是荆楚少女独特的求爱方式。
以歌舞求爱并非荆楚之地所独有,巴山青年男女也有踏歌传情求爱的习俗。如《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春风杨柳,江水碧绿,歌声悠扬,在这美丽宜人的景色中,少女的春心为歌声所摇荡,她们向往甜美的爱情,可男子却用情不一,心思难以捉摸。诗歌以谐音双关语,形象地表现了怀春少女的微妙心态,确实是一首清新优美的情诗。然而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表现少女初恋的喜悦,也不是对情郎感情的疑虑,而是她们求爱的表达方式,即传统的踏歌习俗。把别具风韵的巴山婚恋习俗保留了下来。
女性对爱情最执著,也最容易受到心灵的伤害。当青春消失、容颜不再,就会被薄情郎冷落或抛弃,给她们留下永久的伤痛。如《竹枝词二首》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看到满山的山桃红花和奔流不息的蜀江春水,女子不禁触景伤怀,愁思萦绕于心。女子的初恋,犹如奔腾的江水,一无反顾。而男子却像红花,红艳一时,很快就凋谢了,给女子带来无尽的愁思和忧伤。类似的诗歌还有如“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竹枝词二首》其四)“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浪淘沙九首》之四)“当时初入君怀袖,岂念寒炉有死灰。”(《秋扇词》)等。这些乐府诗借景言情,随物感兴,反映出女子对爱情的寄望与痴情,对薄情郎变心负情的幽怨和懊恨。在乐府诗中,能以如此清新明快的笔调,表现民间的婚恋风情,而且道风俗而不俚,言情爱而不艳,确实为乐府开辟了一片清新雅致的新天地。正如瞿蜕园先生所说:“尤足见禹锡之留意地方风土,而能得六朝民谣之真谛,为唐代诗歌物开一境界。”⑥
注释:
①卞孝萱、卞敏:《刘禹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⑤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⑥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刘禹锡的诗篇2
【关键词】桃花诗 讽刺 “刘郎” 苏轼
【中***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109-01
刘禹锡诗集中写到桃花的作品达二十七首之多,这近三十首言桃的作品是借桃来传达刘禹锡所要表达的情感,《旧唐书》记载了刘禹锡被贬之后借草树来表达情感:
禹锡积岁在湘、澧间,郁悒不怡,因读《张九龄文集》,乃叙其意曰:“世称曲江为相,建言放臣不宜于善地,多徙五溪不毛之乡。今读其文章,自内职牧始,安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州,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辞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嗟夫,身出于遐陬,一失意而不能堪,矧华人士族,而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
刘禹锡的两首著名的桃花诗即是借写桃花来表达对打击永贞革新的权贵的嘲讽: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以上是刘禹锡有名的两首惹祸的桃花诗,刘禹锡写这两首桃花诗用意极其深刻:“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刘禹锡利用桃花还有恃暖花开、花期短这一特点来象征某一类人,他们趋炎附势,最后还是没有好下场,这是刘禹锡对排挤自己的权贵的轻蔑。从这两首桃花诗中也可以看出刘禹锡那坚定、不畏强势、敢于斗争的乐观个性。“尽是刘郎去后栽”、“前度刘郎今又来”这些斩钉截铁的语句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尤其是“刘郎”这一称呼几乎成了刘禹锡的代称了,对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影响颇深。
关于“刘郎”这一呼谓学术界已有讨论,有以下几种情形:神话中刘晨的称谓;三国时刘备的别称;汉武帝刘彻的指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借指;代称作者所述之人等。白居易与刘禹锡关系甚厚,在他的作品中多用“刘郎”指刘禹锡,如他的《酬刘和州戏赠》:“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双蛾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早春同刘郎中寄宣武令狐相公》:“梁园不到一年强,遥想清吟对绿觞。更有何人能饮酌,新添几卷好篇章。马头拂柳时回辔,豹尾穿花暂亚***。谁引相公开口笑,不逢白监与刘郎。”《忆旧游(寄刘苏州)》:“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旧游之人半白首,旧游之地多苍苔。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修蛾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六七年前狂烂熳,三千里外思裴回。李娟张态一,周五殷三归夜台。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赖得刘郎解吟咏,江山气色合归来。”在白居易那里,“刘郎”差不多专指刘禹锡了。
首先,苏轼对刘禹锡两首桃花诗中“刘郎”一词的接受表现在苏轼本人诗词中“刘郎”一词的运用。
苏轼诗中有“刘郎”称谓的有二十一处之多,苏轼集中的“刘郎”显然有多种指代,如指刘禹锡、刘姓朋友、所述之人。
如苏轼的《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后栽。”《人娇(王都尉席上赠侍人)》:“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于中更一枝纤软。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密意难窥,羞容易见。平白地为伊肠断。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在苏轼的这两首词中,皆有刘禹锡两首桃花诗的痕迹。
其次,苏轼对刘禹锡两首桃花诗中“刘郎”一词的接受还表现在继承了刘诗中“刘郎”一词原有的意思。
在刘禹锡诗中,“刘郎”一词已是具有坚定、不畏强势、敢于斗争品性的一类人了,所以在刘禹锡笔下“刘郎”一词是褒义的用法。苏轼继承了刘禹锡的这一用法,无论是指刘禹锡本人还是指自己的刘姓朋友或是所要写之人,都是表达对对方的一种赞赏之情,是对对方人品个性的一种评价。
苏轼对刘禹锡的为人是称道的,苏轼学刘诗,在宋代文人的笔记中是有记载的,宋代文人邢敦夫曾有一把扇子,扇上题有苏轼的一首诗,黄庭坚看到此诗后以为是刘禹锡所作,可见苏轼学刘禹锡已达到了神似的程度了。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影响着苏轼,刘禹锡的个性特征也自然深深影响着苏轼。苏轼评价刘禹锡:“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苏轼更写一文《刘禹锡文过不悛》来赞赏刘禹锡狷洁的个性。其实苏轼本人也是一位个性狷洁的人。黄庭坚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刘禹锡与苏轼有着共同的特点:好骂。其实也就是说刘苏二人喜欢在作品中用到婉曲的方法来讥刺时人、时***或时事。
苏轼与刘禹锡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刘禹锡因为参与王叔新运动失败而流放,苏轼因为北宋新旧***争而遭贬。在贬所刘禹锡表现高昂的斗志,苏轼在贬所也是旷达超然。苏轼接受刘禹锡诗,刘禹锡的人生遭际一定会对他产生具大影响,刘禹锡那砥砺不屈的人格的魅力对苏轼也有影响。苏轼诗中的“刘郎”与刘禹锡诗中的“刘郎”一样都是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畏强势、敢于斗争的品性。
参考文献
刘禹锡的诗篇3
刘禹锡为官一生,清清白白,他关心黎民百姓,要求革新,因此得罪了权贵宠臣。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谪到大江北边的和州当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傲岸不俗,不买他的账,便多方刁难。知县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便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在这样的环境里,刘禹锡写下了《陋室铭》。
《陋室铭》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他的《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极富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白居易曾尊其为“诗豪”,并与其交往甚多。说到他们的交往,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罢官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席间白居易赠刘禹锡一首诗,对他仕途坎坷深表同情和安慰,也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刘禹锡写了一首酬答的诗。这首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使用。
在我国古代诗坛上,刘禹锡之所以能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是与他早年所悟的禅意分不开的。小时候,刘禹锡曾随父亲在嘉兴居住一段时间,经常去吴兴拜访著名禅僧皎然和灵澈。据刘禹锡的《澈上人文集纪》中记载,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颇深。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片言可以明百意”是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坐驰可以役万景”是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精巧自然,另一方面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刘禹锡的诗篇4
[关键词] 刘禹锡 迁谪文学 豪放 新风貌
迁谪文学较早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迁谪诗人是屈原,他那凄恻的怨愁、沉痛的忧惧和极度的愤忿,为后世的迁谪文学奠定了传统的基调。怨愤精神是屈赋的灵魂,是迁谪文学共同的普遍特征。尔后千年中,迁谪诗文多出此范围。直至刘禹锡出现,始以另外一种风貌面世。刘禹锡以豪迈乐观的精神,创造了迁谪诗歌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打破了迁谪文学沉湎于幽怨、孤愤的套数,开辟了迁谪诗歌写作的新路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刘禹锡能以豪放风格打破迁谪的怨愤传统呢?
一、坚持理想,不改初衷
刘禹锡自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不凡的抱负。而饱经磨难的少年生活锻炼了刘禹锡的意志和毅力。刘禹锡小时候身子虚弱,家里的人常常要抱着他四处求医问巫,服石吞药。而稍值年长,便能自读医书,琢磨处方、磨炼体质。他聪明好学,不仅攻读儒家经典,对诸子百家也有广泛涉猎,他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为以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年科场得意,作官之后,又深得执***者的信任和重用,他抱着施展宏志的愿望,积极参加王叔新集团,竭力想刷新***治,但是“永贞革新”终于以失败告终,遭到了“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的谪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刘禹锡没有灰心丧志,他在《陋室铭》里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有悲而不哀,有怨而无悔。
在贬谪遐荒的漫漫二十三年里,刘禹锡难免有过感伤和忧郁,但他从不降心辱志,而是能在思索中积极振起,并对现实人生和***治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诗人在贬谪生活中更多的学习了屈原“苏世***”、“横而不流”、“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刚强精神,刘禹锡坚持理想、自强不息的精神个性在他的晚年表现得更为突出,为求在垂暮之年还能有所作为,他格外珍惜这稍纵即逝的时光。他在《赠乐天》里说:“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他不以“晚达”为憾。但求身如冬青,沐风栉雨,不改苍翠之色。刘禹锡的一生始终坚持理想,至死也没有改变过。
二、刘禹锡的豪放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理性认知基础上,有着严缜的社会生活逻辑,经得起哲理和生活的同时考问
他是离现实人生最近的诗人。对***治斗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表现了清醒的理性认识。比如,刚遭贬谪,他就在《桃源行》中借渔人的形象揭示了“桃花溪满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的污浊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否定了桃花源避世、遁世的文化传统。他的人生态度最少偏执,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保持积极进取的锐气,又保持着相对开朗豁达的心态。
中国古代的谪臣都面临生活环境的巨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自然很难把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状态调整过来,不是忧郁生病就是愤懑而死。西汉贾谊贬为长沙太傅,追怀伤悼,为寿不长;南朝江淹贬官吴兴三年,畏惧忧戚,泣下沾襟;初唐名相张九龄罢为荆州长史,有瘴疠之叹、拘囚之思;平日豪气万丈的李白,一旦长流夜郎,也“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韩愈更是一贬而准备就死,凄楚地嘱咐侄孙“好收吾骨瘴江边”。而刘禹锡则尽可能地把自己融进当地的百姓与民俗中去,努力地去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去体验当地人民的思想感情。他在朗州写《武陵观火诗》,在连州写《插田歌》等都表现出他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他感受了当地百姓的欢乐与苦楚,这样他内心的孤独感就被减弱或消释了。
三、“天与人交相胜”的哲学认知是刘禹锡思想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他豪壮诗风的思想基础
在唐代的文学家中,刘禹锡是少有的思想深刻的诗人。唐代的诗人多,思想家少,而刘禹锡恰能二者得兼。且其理论水平之高,历代公认。他所提出的“天与人交相胜”的哲学命题,闪烁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火花,达到了柳宗元《天说》所没能达到的认识水平,也超过了韩愈的思想高度。他在《因论》七篇中又着重从事物的两个相反的方面探讨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更为系统地阐扬了事物因果相关、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点。这样的思想认识,使他善于对纷纭复杂的事物作全面深入的观察和冷静、周全的思考,不孤立静止和偏激地看问题。他能从消极不利的现实中找到积极有利的因素来慰勉激励自己,以此淡化他对困厄穷愁的伤感,开阔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在诗中表现出一种通脱达观的态度。如他的《秋词二首》其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两首诗充分表现出刘禹锡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诗人在春与秋的对比中,独具慧眼地发现了秋目的佳处,从而唱出了这意气豪迈的秋之颂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使人们获得一种豪壮深刻的美感享受。
而在天人关系中,他特别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人能胜于天者,法也”。这种思想认识给他的人生启示大概是不屈于环境的压力,强调人的主观战斗精神的重要性。《砥石赋》中“雾尽披天,苹开见水。拭寒焰以破眦,击清音而振耳。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表现出一个士人君子自信、旷达、傲骨铮铮的大丈夫之风。尽管诗人的艺术风格从根本上讲是植根于时代土壤的,社会斗争和自然环境无疑要在诗人的性格特征和诗歌风格中打下烙印,但诗人的风格特点最终取决于诗人的个性特征。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主观战斗精神的作用,这是刘禹锡豪壮诗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以新变为特征的中唐诗坛上,刘禹锡正道直行,素以***不偃著称。他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豁达乐观的情怀,豪劲坚忍的气质,通脱圆融的态度,超然自适的心灵,来面对多舛的命运,克服忧患,自我拯救,从而看到了生命中更多的美丽,开创了贬谪诗豪壮劲健的崭新风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刘禹锡这一诗歌风貌的底蕴,正是一种源于苦难现实并对现实苦难有所超越的精神,它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治理想的执着追求、生命力的坚韧不屈,从而也展现了历史重压下人性的顽强。
参考文献:
[1]萧瑞峰.刘禹锡诗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旧唐书•宪宗纪上.
刘禹锡的诗篇5
关键词:鸿儒 白丁 处世哲学
刘禹锡托物言志的铭文《陋室铭》凝练、清新、字字珠玑,像一首精粹的哲理小诗,令人百读不厌。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显现出作者身分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作者在《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一诗云:“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此情此景堪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有人会说,刘禹锡是故弄高雅,他“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兼任州刺史时,和州的策知县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他的居住标准,最后让其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里居住吗?这时,他尽管有功名,但不成了名符其实的“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吗?
是的,物质条件简陋,但这更易凸显了刘禹锡品德的高尚,他基于此写出的《陋室铭》这篇不朽之佳作,也张显了他的处世哲学。刘禹锡尽管在物质条件上堪称“白丁”,但在精神追求上他却是“鸿儒”,且与“鸿儒”结交甚密,尽人皆知的就有柳宗元、白居易这两位文学巨匠。
一、刘柳同病相怜
刘禹锡(公元772年)长柳宗元(公元773年)一岁,同科进士,且都参与了唐顺宗(李诵)时以王伾、王叔文为首的***治革新运动,在地主阶级保守派的腐朽势力和革新派的进步势力的***治斗争中,刘柳都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革新运动被镇压而失败后,二人同样被长期贬官在远州。他们在***治上有同样的被压抑的苦恼;在哲学思想上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朴素唯物论的观点;而在诗歌创作上也有共同之点,即长于用清峭明秀的风格来写景抒情,且在他们的这一部分诗里,都蕴藏着对当时***治的不满和抑郁幽愤之情。
就拿他们因革新运动同时被贬来说吧,二人一同上路,不免推杯换盏,想到同心好友不久即离开,相聚无定期,二人心中既感伤又悲凉,柳宗***先做了一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诗云:
十年憔悴到秦京,不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读了柳宗元的诗,刘禹锡内心怎能平静?“同是天涯沦落人”,况且还是知己挚友,怎能对自己的前途不感到担忧,对朋友的离别不感到悲伤?于是立即做了一首奉酬诗《再授连州到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想望长吟有所思。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宗元见了刘禹锡的诗,好像看到了大雁南飞,听到了长猿悲鸣,再想想自己的身世与友人的别离,不禁肝肠寸断,于是又做了一首《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与其分别,不如解甲归田,若是皇帝开恩,赐我们做个“邻舍翁”,挚友终日相守足矣。不求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知己成邻里,白丁也心甘。多么低廉的要求,多么质朴的话语,怎能不使朋友潸然!写完此诗,柳宗元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做了一首五言绝句,题为《三赠刘员外》,诗云:
信书成自娱,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歧别,何年待汝归。
前诗中尽管条件十分低微,但对于被贬之人也算是奢求了,这些柳宗元心知肚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海浮沉怎能尽如人意?于是更加担忧二人的相聚无期,发出“何年待汝归”的慨叹。柳宗元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事变迁何人能料?人生短长谁人能测?果然,柳翁的担心变为了现实,他到柳州才过了四年,就病逝在那里,二人这次的分离竟成了诀别。
元和十五年(820),刘禹锡来到当年二人相别之地,想起昔日之情,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赋诗投湘水以吊。诗云: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骓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骓灭如流电。
千里江篱春,故人今不见。
二人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马嘶骓鸣不肯前行,至今回声荡漾在耳畔;滚滚的湘水依旧,往日的知音却不在,滔滔的湘水怎能载得动这痛失亲人的悲愁?诗文娓娓叙来,情真意切,足见故人挚友的情意似水流长。
从以上两人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窥见两位“鸿儒”的交往何等深沉。下面再看刘禹锡和白居易的晚年之交。
二、刘白莫逆之交
刘禹锡和同年出生的白居易因一次偶然相遇交上了朋友。刘禹锡晚年,迁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他与白居易有更多机会在一起谈心唱酬。对***治已经感到厌倦的白居易很同情刘禹锡的遭遇,写了不少对他满怀同情的诗。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罢官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赠诗一首: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这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既是白居易对朋友仕途坎坷的同情和安慰,也是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悲愤。
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和委婉的赞扬,刘禹锡写了一首酬答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不为自己的厄运而悲,能为他人的成功而喜,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表现了十分豁达的胸怀。他诗中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格调高昂,催人奋进,历代为人们所称道。白居易称其为“诗豪”,看来也毫不夸张。
到公元836年刘禹锡迁升为太子宾客之后,他和白居易更是往来频繁、互相唱和、情意深厚,世人把他们合称“刘白”。他们的唱和之作,白居易曾编撰成《刘白唱和集解》。
刘禹锡一生都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哲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和柳、白有共同的遭遇和不幸,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同时他们都为中唐诗歌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姜晓东.刘禹锡传[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刘禹锡的诗篇6
春姑娘来了,她带来一阵阵温馨的风,吹绿了公园里的山,吹绿了公园里的水,给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带来了一片生机。溪水岸上的柳树绿了,她飘扬着缕缕枝条,高兴地向人们招手,报告春的到来。道路两旁的花儿醒了,有的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含苞欲放的花蕾们像含羞的小姑娘似的,向人们频频地点头,好像向人们问好;有的含苞欲放,像抿着小嘴的孩子调皮地向外面张望。还有的月季、牡丹和玉兰陆续开放,她们和飞来飞去的小蜜蜂们,都高兴地欢迎游客的到来。公园广场上的刘禹锡高大的雕像,迎着春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一群群的游客们幸福地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春姑娘刚刚过去,夏天来了,公园里顿时变换出一道道美丽的景色。亭子旁边的各种树木枝繁叶茂,把一片片绿荫洒向大地;放眼四望,到处是百花怒放、香气袭人。蝴蝶姑娘兴高采烈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有时,她们还趴在刻着刘禹锡诗词的石碑上,好像在细细地阅读刘禹锡优美的诗句呢!树上的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快地在枝头跳来跳去,好像经不起夏天阳光的照射,在火热的天气里兜风乘凉呢。这时,有好多放了假的同学们在树下一边享受着阴凉,一边欣赏、品读着刘禹锡赏心悦目的诗句。
秋天到了,凉风习习,黄叶飘飘,天上的太阳在蓝蓝地天空向人们微微地笑。这时,经历了酷暑炎夏的人们,都消闲地在公园里的羊肠小道上自由地漫步。他们观赏着路旁的红叶,指点着近处刻着刘禹锡诗词的碑文,讲述着几千年前刘禹锡的故事。树上的知了们也在一阵阵地吟唱,他们好似背诵着刘禹锡的优美诗句,享受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啊!
北风吹来,天慢慢的冷了。突然的一天,漫天下起了大雪。刘禹锡公园里地一切都披上了银色的外衣。楼台亭阁笼罩在茫茫的雪花之中,但那红色的、蓝色的挑檐在雪花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好看。路边的松柏树像一个个老人似的站立在两旁,他们好像在欢迎游园的客人,也好像在为人们站岗。天晴了,火红的太阳露出了笑脸,远远望去,红红的太阳,雪白的景物,蓝蓝的天空,这真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时,不由得会使人想起写的《沁园春雪》的景色来。我们再抬头仰望,几层楼高的刘禹锡雕像,神采奕奕,仰望天空,高高地举着手中的大笔,好像又要写出歌颂祖国山河的优美诗句呢!
刘禹锡的诗篇7
刘禹锡是所谓“永贞革新”的核心成员之一。要对“永贞革新”做出恰当的分析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如果最简单地加以描述,那就是:其***王叔文利用顺宗皇帝对他的信赖,聚集了朝中一群年轻官员组成一个***治集团,试***大规模地革除弊***,结束唐王朝所面临的衰乱局面。这些人资历浅、根基薄,原来的官位都不高,却雄心勃勃,作风激进,树敌甚多,而顺宗皇帝又是一个不能说话的瘫痰病人,所以这场变革很快就彻底失败。结果是顺宗将帝位让给儿子李纯(宪宗),王叔文被杀,刘禹锡、柳宗元等参与者被贬斥到边远地区担任闲职,号称“八司马”。历史上对这些人的批评很多,譬如大文豪韩愈就一直持反对立场,但至少从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情况来看,他们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治活动是抱有理想精神的,说不上有多少个人的权力意***。
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辗转于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长期与中央朝***相脱离。直到敬宗宝历三年(827年),才由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遇搭到白居易。白居易在“永贞革新”时才是一名校书郎,职位很低,离***治漩涡也比较远。他到了宪宗元和年闻任左拾遗,写下大量讽喻诗(主要有《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对朝廷***治提出激烈的批评,使权贵切齿扼腕。后来被人以“越职言事”的罪名排挤出京,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他的处境有了改善,但他的性格却变得圆滑起来。为了回避官场矛盾,他一度自求离开长安担任地方官职,先后后为杭州、苏州刺史。苏、杭号称天堂,在这里担侄地方长官还是颇为愉快的。也是在宝历三年,白居易结束在苏州的任职返回洛阳,途经扬州。刘禹锡和白居易早先都曾任职于京城长安。他们应该是相识的,但并无密切的交往。在经过漫长的宦海沉浮、仕途奔波之后,到了55岁时相聚于扬州,两位诗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酒席上,白居易感慨万千,即席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二十八”是刘禹锡在家族中的排行,唐人习惯用排行做称呼):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中对刘禹锡的不幸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但白居易显然不愿意对导致这一不幸的***治原因多加评议。只说他命运不济。“亦知合被才名折”是带有安慰的话:多才的人总是招人忌恨,难免因才而受损,然后再推向不平和惋惜的结论:二十三年,这也受折太多了(刘禹锡自贞元二十一年遭贬,到宝历二年共23年)!
刘禹锡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上面一首诗的应答(“乐天”为白的表字)。开头两句紧承白诗的结尾,总括自己在“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遭到放逐的遭遇。而紧接着二句,则和白居易的态度完全不同。“怀旧空吟闻笛赋”借用向秀的典故:魏晋之际,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无辜杀害,其好友向秀一次经过嵇康旧居,闻笛声而思故人,写下了充满悲愤之情的《思旧赋》。而刘禹锡所要表达的,就是对王叔文被杀的愤慨和对他的思念。“烂柯人”的典故出于志怪小说集《述异记》:相传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观看两人下围棋,一局棋方终,斧柄(柯)已经烂了,回到家乡方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同代人早已死尽。作者借这个典故比喻世事多变,自己长期贬谪在外,重回旧地,恍如隔世。在这里作者完全不顾王叔文是“千夫所指”之人。也根本不为往事感到后悔,显示了刚强的性格。
刘禹锡的诗篇8
刘禹锡少年时就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一生积极进取,勇于实现自己的***治理想,无论在朝还是被贬,他都丝毫不与权贵妥协。他入仕后,努力为革新出力,为百姓谋利,为国家尽责;被贬时也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生活艰难,他与朋友唱和成为一代文豪;缺医少药,他自读医书成为良医。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里,他以豁达面对生活,以傲然面对权贵,以真情面对朋友。
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年轻时的刘禹锡就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出身儒学世家,自己又勤学苦读,使刘禹锡“弱冠即有文名”,并且22岁就考中进士。但当时的唐王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已是一个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颓废朝廷,他入仕之后积极进取,想要改变朝廷现状,得到了王叔文的欣赏与提携。贞元二十一年唐顺宗即位,改元“永贞”。在新皇的支持下,以王叔文为首发动了一场力***复兴的革新运动,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参与其中,他支持新***,着手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可是这场运动没过多久就以失败告终,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被贬的行进途中,又接到朝廷的圣旨,加贬为朗州司马,并且下诏“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他关注底层百姓,进行改革,每遇灾荒都上书请求减免赋税。在朗州任上他写下了《砥石赋》,其中“雾尽披天,萍开见水。拭寒焰以破毗,击清音而振耳。故态复还,宝心再起。即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感利钝之有时兮,寄雄心于瞪视”,让人看到了他百折不挠的劲节、待时而起的雄心。
二、不与权贵妥协的勇气
刘禹锡忠心为国,却无端被贬,并且一贬再贬,他却不与权贵妥协。当和他命运极为相似的柳宗元在寓所写下了一些阿谀权贵的书信以期回京之时,刘禹锡却是宁折不弯。遭受了十年的磨难,终于迎来了返还的机会,但是十年的艰辛并未磨去他的锐气,回京后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玄都观中灿烂的千树桃花比喻朝廷中红极一时的当朝权贵,“尽是刘郎去后栽”充满了讽刺,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意味,更表现了他不畏权贵的风骨之气。
三、豁达、乐观的品质
遭受贬谪的文人,他们的人格中流露出的首先是凄怨的忧伤。在困境中能保持豪迈达观、积极向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比如和刘禹锡并称的柳宗元,史书说柳宗元是一个性格执着激切的人,简而言之就是褊狭、想不开,47岁死在寓所和性格有极大关系。刘禹锡在“巴山楚水凄凉地”被弃置了二十三年之久,为什么却在群星耀眼的中唐诗坛赢得了“诗豪”的称号?因为他在命运沉沦中释放出了生命本质中积极向上、乐观豪迈的品质。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彻和达观,既劝慰自己,也劝慰朋友,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面对世事变迁、宦海沉浮,应有豁达胸襟。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四、与柳宗元真挚的友情
刘禹锡与柳宗元是一对年龄、遭遇都极为相似的朋友,他们一并进士及第,从此相识相知而成莫逆之交。刘禹锡、柳宗元这对少有志向,为了匡扶大唐社稷、救生民于水火之中的朋友,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治集团。改革失败后,两人一同被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从此,“刘柳”跌至***治漩涡的深渊,也让两人年轻时的理想一步步走上破灭。元和十年他们一起被召回京,又同时再次被贬。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有记载:刘禹锡与柳宗元于元和十年同被召回京城,不但未被起用反而再度遭贬。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贬至柳州,而刘梦得远谪播州时,不禁大哭起来:“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于是,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朋友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从自己心底涌出,刘禹锡百感交集,遂有《重答柳柳州》、《三答柳柳州》。他们别情依依,彼此倾诉着、安慰着,抒发着郁结在心头的离恨和患难与共的情意。这一次被贬,柳宗元在柳州呆了4年,后发疾病死在寓所,享年47岁。柳宗元油尽灯灭,客死柳州任上后,刘禹锡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然后又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并收养了柳宗元一个儿子。可以说,没有刘禹锡,也就没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
总之,刘禹锡一生命途多舛,但不管是少年得意之时还是中年贬谪之中或是老年回京之后,他始终坚持理想,得志之时为百姓谋福利,失意之时也能乐观面对生活。他在***治、文学、哲学以及医学方面都有颇多贡献,因此他的人格为后人所敬仰。
参考文献
[1]刘禹锡 刘禹锡集整理组 点校 卞孝萱 校订 刘禹锡集.中华书局。
[2][后晋]刘煦 旧唐书.中华书局。
刘禹锡的诗篇9
在中唐的名诗人中,元稹是鲜卑人的后裔,白居易是龟兹人的后代,刘禹锡则是匈奴人的远支。祖籍河南洛阳的刘禹锡,出身于诗礼簪缨之族,家学渊源、名师指点加之刻苦自励,他成长为一位胸怀鸿鹄之志的青年才俊。贞元九年(793年),21岁的他通过礼部考试进士及第,接着通过“博学鸿词科”这一皇帝亲自制举的特别考试,随后于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也就是通过了吏部举行的选拔考试,较杜牧两登科第后自诩的“两枝仙桂一时芳”还多出一枝。“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败,民生凋敝,唐帝国如日中天已成往事,现况是江河日下弊病丛生。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锐意革新,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成了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共同拉开了“永贞革新”的生机勃勃的序幕。然而,这场***治革新不及半年便黯然落幕,原因是革新的对立面拼死反对。顺宗先则因病内禅,随后突然崩逝。暗箱操作上台的宪宗李纯登上权力顶峰刚过三日,对革新派的打击就如雷电骤至:王叔文贬为渝州(今重庆市)司户,翌年赐死;其他被宋代王安石誉为“都是天下奇才”的八位骨干分子无一幸免,均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刚过而立之年的刘禹锡,官阶由独当经济财***重任的正四品上的朝廷大员,直线降黜为从六品下无职无权且非正式干部编制的“朗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如扬波击浪的征帆突然被风暴掀翻,如振翅长飞的鹰隼突然被暗箭射落;而朗州的山山水水,则有幸陪伴了不幸的诗人整整十年艰难岁月。
苦难对于有志之士是磨刀石也是试金石。朗州十年,刘禹锡创作了200多首诗词和30余篇文赋,不仅占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强,而且有不少佳篇胜构,蔚为他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秋词》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秋词》一共两首,中学语文课本选的是其中一首,另一首是这样写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在第一首诗中,“自古”与“我言”对举成文,相反见意,是中国古典诗论所谓的“矛盾逆折”,西方现代文论称之为“矛盾法”、“抵触法”或“反证法”。悲秋,不分族别也不分国界,是普遍的共有的人性人情。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散文《秋》,将孤独寂寞的悲秋之情,写得哀婉之至;美国现代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在《我的客人,十一月》中,也说秋天是“秋雨绵绵的晦日”;在中国,秋天,特别是深秋的萧条肃杀,总是引起多愁善感的文人的愁苦之情,而许多文人往往命运多舛,于是“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的一个母题,也成了中国文人诗歌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早在屈原的《九章》中,凛冽的秋风至少就有三处起于纸上。“秋冬之绪风”,“悲秋风之动容兮”,“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因为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历来宋玉就被认为是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实在是后人上错了香火。直至刘禹锡之前,文人们的咏秋之作无非天下一统、舆论一律地悲秋,总得有人出来抬抬杠、唱唱反调,尽管众士诺诺,终于一士谔谔,“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位唱反调的持不同诗见者,就是被白居易赞誉为“诗豪”的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篇10
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23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的不公正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贵幸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到最后的一个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荫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声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选自《读行天下》,张放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1年,有删改)
鉴赏空间
《陋室铭》仅仅81个字,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刘禹锡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文章读来自然流畅,让人回味无穷。而范君问先生的《陋室吟》里的二胡声,则引领着我们进一步探求一代诗豪刘禹锡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陋室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