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会计论文

外币会计论文第1篇

关键词:计价货币选择;交易成本;市场需求;工具货币;宏观经济***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099-05

中***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走向了新的起点。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全世界传递的过程中,国际经济往来中最主要计价货币美元和欧元经历了剧烈的汇率波动,因此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和贸易伙伴都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等周边国家,人民币除了可直接用于购物、刷卡、消费和结算外,部分银行机构还同时挂牌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等国际货币的牌价。把人民币作为主要的计价货币和结算手段,可以有效地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的往来。

从货币的职能上来看,一国货币只有成为区域内贸易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充当着交易的媒介和计价的单位,才有可能成为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实现货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关于计价货币的选择,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Grassman(1973,1976),Grassman认为在进出口贸易中,交易双方一般倾向于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这就是著名的Grassman法则。一般而言,出口企业把商品销售到海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货币的计价形式:出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生产者货币计价(producer's currency pricing,PCP);进口企业所在国国家货币计价,即当地货币计价(local cur-rency pricing,LCP);第三国货币计价,即工具货币计价(vehicle currency pricing,VCP)。究竟应该采用哪种形式来计价,纵观现有的货币计价理论和模型,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对货币计价的理论从交易成本、商品的市场需求、工具货币的选用和宏观经济***策的实施几个方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相关的研究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参考。

一、以交易成本为角度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文献研究从货币是交易中介这个角度来人手,认为货币可以为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焦点集中于交易的成本、货币币值的稳定性和货币的保值增值能力。Swoboda(1968)率先开拓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在没有美国公司参与的情况下,美元仍然会在大部分国际贸易中充当中介货币。Swoboda还指出如果某一种货币有很好的流动性,而没有较高的交易成本,那么这种货币往往会被选择成为国际贸易中交易的中介。而工具货币的发行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数额是较大的,而且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也会有大量的该国货币在交易。

McKinnon(1979)也同样认为具有较低交易成本的货币是极有可能被认定为商品和货物的计价货币。以相同的货币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进行计价,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的可比较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国际交易市场的透明程度。对于选择美元作为大部分商品交易的工具货币,McKinnon认为可能是来自于人们长期使用美元而产生的习惯。

Magee和Rao(1980)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来分析计价货币的问题。他认为在分析不同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程度前提下,可以区分强势货币与弱势货币。如果国际贸易发生于具有较低通货膨胀率的发达国家和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计价货币的选择往往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当然,贸易的双方可能还是愿意选择第三国的货币作为一种中介货币来计价。Krugman(1980)认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中成为一种强势货币,就很少有公司会有动力去寻找另外一种货币作为替代的计价货币。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交易的成本在增加,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

Engel(2005)在变动价格和固定价格两种情况下,提出了出口企业选择定价的静态模型。他认为出口企业选择所在进口国家货币计价和东道国货币计价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变动价格的情况下,如果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小于进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变化程度,那么选择出口企业的国家货币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决定。Engel(2006)提出了一个选择计价货币的模型,认为价格黏性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与价格灵活变化时对计价货币的选择结果是类似的。

Gopinath,Gita,Oleg Itskhoki和Roberto Rigobon(2009)在Engel(2006)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态货币选择的模型。他们在局部均衡的状态下,讨论了一个公司不同时期货币的选择。在这里,一个公司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函数用∏(ptlst)来表示,pt代表一系列用美元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st指的是一系列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商品的需求状况、成本、竞争价格和汇率等等。他们认为计价货币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这些因素,可以把这些因素认同为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交易成本。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假定价格可以随这些因素做出迅速的调整,那么,公司期望的用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价格是:

p(st)=arg max∏(plst) (1)

而用生产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表示的价格是pI=pt-et,这个价格由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和一些汇率变动的因素et来决定。他们认为这些因素服从于随机游走会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商品的价格。

Goldberg和Tille(2009)从贸易数量与计价货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而言,越大规模数量的交易倾向于选择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货币的选择取决于出口企业与进口企业反复的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是大部分的交易都选择了进口企业东道国的货币来计价。当然,这样也有利于交易数量的增加,实现更多的利润。

二、以市场需求为特征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这一部分的理论大多产生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而在选择计价货币的问题上就显得更为复杂化了。大多数文献在考虑选择合适货币计价前提下,进一步讨论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McKinnon(1979)认

为在价格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之间做出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公司出口的产品是有差别的,那么在制定市场价格时,出口企业一般是不愿意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对于选择计价货币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的考虑来自于为了避免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自己国家的货币来计价。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用本币来计价的不确定性更多地由产品的成本和公司所在的市场环境所决定。另一方面,如果出口企业更多地考虑价格的不确定性,那么选择计价货币可能需要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

在这一时期,Donnenfeld和Zilcha(1991)提出了进出口企业计价货币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他们提出的这个模型是在进出口企业获得最优利润的情况下来讨论的,这个模型与Gio-vannini(1988)提出的计价模型是非常类似的。如果外国商品的收益曲线是凹状的,那么Donnenfeld和Zilcha认为选择国内货币表示的价格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那么以进口国家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在价格升高的情况下需求并不会大幅度地下降,这样导致了利润的提高。进一步而言,如果在进口国家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商品出口数量的增加是不可能弥补价格降低所带来的收益的。因为,商品的需求数量在较低的价格区间时对价格的变化程度是不敏感的。这样,越频繁的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只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在不断地降低。所以,两国之间货币汇率的频繁波动只会导致进口国家企业选择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

Viaene和de Vries(1992)从战略贸易的角度考查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在他们提出的模型中,认为如果选择出口企业所在国家的货币,可能是来自于出口企业在交易中所占的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由于出口企业是一个垄断企业,在海外市场没有大量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出口的商品有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的原因。这样,出口企业在交易的双方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选择出口企业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2)运用了NOEM模型来分析出口商品计价货币的确定。这个模型的一个主要的假设是商品的价格黏性,假定出口商品以进口国家货币来计价对于汇率的变动会保持在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样,出口商更多关心的是商品价格对于成本和需求量的敏感程度。当然,如果在出口商品有显著差别和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是愿意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另外,在平分海外需求市场的前提下,Bac-chetta和van Wincoop还认为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风险是可以通过选择计价货币来极大程度的降低。这个模型中所指的计价货币更多指的也是一种工具货币。币值则取决于所有商品所属不同国家的货币平均水平。他们讨论的货币平均水平指的更多是一种货币联盟的概念。如果出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的计价货币由生产者来确定,而进口商品形成的货币联盟计价货币由进口国家来确定,那么商品的市场很容易被进口国家的市场所控制。

Bacchetta和van Wincoop(2005)认为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也会影响计价货币的选择。当商品的需求有很高的价格弹性,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消费者愿意接受的货币来计价。他们同时还指出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还希望在同行间得到一种“联合效应”。这里的“联合效应”实际上是由货币所带来的价格波动、海外需求市场变化和交易成本变化的综合效应。

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时,为了避免受到其他市场的“联合效应”,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一种工具货币来计价。Goldberg进一步提出“羊群效应”与“联合效应”都会影响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选择,而“联合效应”是“羊群效应”的基础。计价货币产生的“羊群效应”可以从企业的收益和产品成本两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当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时,会导致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一起发生移动。因为产品价格在降低的时候,也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在降低时,计价货币的选择必须要让边际成本降的更低以实现一部分利润。

三、以工具货币为核心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

从前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商品的计价货币,选择的是出口企业所在国家货币,或是进口国家的货币。但是,一些知名的国际贸易事件选择的计价货币却是第三种货币,即工具货币。很多年来,英镑和美元一直都充当了国际贸易中的工具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大部分商品都是以美元来计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能够正确地选择计价货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汇市场所带来的风险。

Friberg(199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国际贸易顺利展开的时候,应当选择非交易双方的第三国货币作为计价货币,这也就是工具货币的概念。他认为国际贸易双方在考虑选择计价货币时,更多关注的是双方国家货币汇率的波动性。假如工具货币对于交易双方的货币都很少出现波动时,那么选择工具货币可能会是国际贸易往来中的最佳选择。

Johnson和Pick(1997)从出口商品竞争的角度阐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模型。他们认为如果出口企业有权力控制出口商品的定价而实现价格歧视时,那么这个企业会面临着来自同行的竞争。进口国家同行的出口企业如果不以进口国家货币来对出口商品进行计价,那么是无法确定出口企业的海外市场商品需求量的。所以,对所有商品实行相对较为统一的定价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同业竞争者选择工具货币来定价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

Rey(2001)认为选择一种恰当的工具货币可以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他的研究通过两国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工具货币来对商品进行计价。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越为激励的竞争条件导致了出口企业推出了差异化较小的产品,这样,选择工具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成为他们最优的选择。这也是美元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原因。Goldberg和Tille(2008)认为在区域内部选择一种中心货币作为工具货币,可以加强经济区域的***策协调,增加国家的社会福利和抵御国际资本的冲击。

四、国家宏观经济***策影响下的计价货币理论

各个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策,或是国家之间形成的货币合作联盟关系,对计价货币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Devereux,Engel和Storegaard(2003)在商品价格黏性的基础上,运用一个两国的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汇率内生性的变化。他们的结论是汇率

的波动取决于两国各自货币***策的稳定性和外汇***策的稳定性。这样,进出口双方选择计价货币时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货币***策国家的货币,而不愿选择具有不稳定货币***策的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Goldberg和Tille(2005)认为在选择计价货币时,会产生“羊群效应”。他们认为如果生产者的目标在于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那么“羊群效应”很可能在发达国家内部体系发生,大部分国家都会选择币值稳定的货币。模型通过商品的边际成本和汇率的协方差来阐述这个思想。这个所谓的“效应”是由边际成本所导致的,因为由于商品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动往往会导致货币的币值出现震动的现象。Gold-berg和Tille(2008)提出了一个分析选择计价货币动因的模型,他们认为“羊群效应”对于出口企业选择计价货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部分企业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会更多地考虑宏观经济***策稳定的国家货币。另外,币值较为稳定的货币一般来自于一定的经济区域组织,这些区域的国家在宏观经济***策协调机制、国家的社会福利和防止国际经济冲击方面都有一定的协调合作模式。区域经济***策对于中心国家的货币***策则显得非常敏感,这样,中心国家的货币***策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区域内部企业计价货币的选择。

Annette Kamps(2006)认为欧元成为其区域内部主要的计价货币,其原因来自于欧元区***策协调的一致性。虽然欧元作为一种计价货币的地位还不如美元,但是欧元区货币***策的一致性和多样化的产品差别让欧元的优势凸显了出来。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向全世界出口产品,欧元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出口商品的主要计价货币。Annette Kamps(2006)以美元为计价货币,提出了出口定价模型的一般模式,并且运用到了以欧元定价的出口商品定价和欧元定价的进口商品定价模型中,得到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他提出的基本模型形式是:

usdexit=β1+β2shexusit+β3eurinsti+β4euro intit+β5rauexi+β6usexvolit+βtu sinfit+β8fmdumi+β9usdpegit+uit (2)

其中,i=1,…,30,t=1,10,uit-vi+eit,vi对一个国家的随机影响,而eit是一个白噪声的残差。usdex是某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商品的比重;shexus是某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占该国出口商品的比重;eufinst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欧盟的25的成员国以整体单位出现来进行统计;euroint也是一个虚拟变量,其数值取1是代表自2002年以来正式引进了欧元,并且执行了统一的货币***策。Annette Kamps引入虚拟变量的目的是为了证明Bacehetta和van Wincoop(2005),Goldberg和Tille(2005)得到的“羊群效应”的结论,也就是货币区比起***的国家而言,各国企业更加容易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计价货币。

rauex是一个国家出口的差异化产品占全部出口产品的比重;usexvol代表汇率变动所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u sin f指的是某国货币***策的稳定性;fmdum是一个虚拟变量,代表了可以通过外汇的远期市场来回避风险;usdpeg也是一个虚拟变量,数值取1时表示某国货币不可能盯住美元来决定该国的币值。可见,该模型试***说明货币***策、经济区域和外汇市场对计价货币选择的作用。

Obstfeld和Rogoff(2002),Devereux和Engel(2003),Corsetti和Pesenti(2005),Devereux Shi和Xu(2008)计价货币的选择是对两个贸易国家货币***策最优化的选择。基本的原则是企业在选择货币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货币***策较为稳定的国家货币,因为稳定的价格是对有效市场运作的一种表现。

五、简评

综观西方学者关于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论述,各国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计价货币的选择及其产生的影响,这无疑会推动计价货币选择的经验研究。显而易见,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而言,货币计价选择理论是促进一国货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以上理论的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及启示:

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大部分文献得到的结论是在进出口贸易中,贸易双方为了避免货币汇率波动风险而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一般都愿意选择进口国家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当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企业选择自己的货币计价是很容易避免货币贬值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以国外需求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出发点,众多学者讨论了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需求变化程度以及成本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价格对需求和成本的弹性敏感程度较为明显。所以,计价货币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出口企业国家货币,进口企业国家货币还是工具货币。当然,当国外需求对出口国家的价格较为敏感时,计价货币应当由出口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来确定,而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选择相同的货币可能是一个最优的决定。但是,如果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选择本币计价的可能性也会越高。另外,如果出口企业面对海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推出了有显著差别的产品,在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倾向于选择进口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外币会计论文第2篇

关键词:货币***策;会计信息可比性;应计异象

现有研究表明,货币***策的变动能够影响企业管理者的经济预期,进而调整财务策略和会计***策来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货币***策冲击(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利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工具调整货币***策,当预计经济过热时,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等紧缩的货币***策来给经济降温;反之,则通过宽松的货币***策来刺激经济。频繁的货币***策变动给本文研究宏观经济***策变动与企业微观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研究契机,故本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

1货币***策的传导渠道

信贷配给理论认为,货币***策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是货币***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Bernanke等,1992;Kashyap等,1993;Bernanke等,1995)。货币渠道表现为利率和汇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货币***策趋紧时,银根紧缩将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钱雪松等(2015)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已经在发挥作用。而信贷渠道则表现为资产负债表和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货币***策趋紧时,投资、总需求下降,银行放贷意愿也随之下降,信贷约束条款更趋严格(Gertler等,1994),银行将要求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确保其贷款的安全性。郑***等(2013)认为,信贷渠道是中国货币***策对经济实体发生作用的重要传导渠道。但叶康涛和祝继高(2009)和罗荣华等(2014)的研究却表明,银根紧缩时,银行的信贷决策并非主要服从于经济目标,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较低,银行未发挥出有效的监督作用。金鹏辉、张翔、高峰(2014)研究发现,在宽松的货币***策环境下,银行会放松贷款审批条件,从而承担过度风险。现有文献研究货币***策的传导机制主要集中于货币***策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对货币***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刘剑和胡跃红(2004)系统梳理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策传导机制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文献。他们总结到,西方国家股票市场主要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流动性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传导货币***策,研究这五种渠道,不难发现,无论哪种渠道都会使股票市场价格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上升,并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Baker和Wurgler(2002)根据市场择时理论研究发现,在股价较高时,企业会择时性地进行外部权益融资,当货币***策宽松而股价上涨时外部权益融资可能就会发生。Almeida等(2004)发现,当企业外部债务融资受限时,外部权益融资和内部权益融资成了唯一的替代。张西征(2012)、马文超(2012)和马文超和胡思玥(2012)研究发现,货币渠道下的货币***策会对企业融资产生显著影响,但并不直接体现于企业的银行债务融资,而表现为资本市场的权益融资,进而形成一种债务融资替代。刘星、陈名芹和李宁(2015)研究发现,货币***策宽松时,企业更容易取得再融资资格,而当货币***策紧缩时,企业更愿意通过发放现金股利取得再融资资格。既然货币***策可以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策就自然会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货币***策首先会通过货币渠道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基于Friedman(1961)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货币***策趋紧时,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导致股票投资者持有的货币量减少,进而持有的非货币资产在其持有的总资产比重中占比提高,出于动态平衡的目的,股票投资者更可能出售包括股票在内的非货币资产以获取货币资产,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与此同时,货币趋紧时的利率上升,也会使股票价格下降。Sprinkel(1964)和Hamburger和Kochin(1972)等的研究表明,货币***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关系,货币***策的变化会导致投资者在货币与股票之间进行替代,从而引发股票价格的波动。Thorbecke(1997)发现,货币***策从紧时期,股票回报呈现下降趋势,而在货币***策从宽时期,股票回报则呈现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Lastrapes(1998)的拓展研究表明,货币***策的变化能够解释股票回报波动的大部分。王曦和邹文理(2011)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也存在着这一现象,即宽松的货币***策导致股票价格上升,紧缩的货币***策导致股票价格下降。货币***策还可以通过信贷渠道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Yuan(2005)认为,在货币***策从紧的情况下,知情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获得外部信贷融资,被迫降价出售股票等非货币资产以换取现金,非知情投资者也会因为无法正确判断知情投资者出售股票等非货币资产的原因是融资不足还是获知了坏消息而不愿意接盘,导致股票价格持续下降。Florankis等(2014)研究发现,当货币***策从紧时,中央银行会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基础货币,此时,商业银行将被迫提高信贷标准、降低信贷额度和提高保证金率等,从而提高了股票投资者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这将促使投资者尤其是杠杆投资者由于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而被迫降价出售股票,其他投资者也因不知情而不愿接盘,导致股票价格发生短期暴跌。代冰彬和岳衡(2015)的研究也表明,货币***策紧缩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此外,也有部分学者研究货币***策趋紧时,银行信贷融资的其他替代。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研究发现,在货币***策紧缩期,非国有企业可能采用更多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张梦云等(2016)研究发现,货币***策紧缩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明显由银行贷款转向债券融资。

2货币***策与会计信息质量

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发不同的货币***策变化,在不同的货币***策下,微观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又会有何不同呢?现有文献关于货币***策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货币***策与信息披露质量、会计稳健性和盈余管理等几个方面。李志***和王善平(2011)研究发现,货币***策趋紧时,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获得了更多的银行借款,银行借款的利率也较低。饶品贵和姜国华(2011)、程六兵和刘峰(2013)、李连***和戴经纬(2016)研究了货币***策与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货币紧缩***策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稳健的会计***策可以削弱货币紧缩***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且这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冯展斌、杨兴全和李庆德(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紧缩时期,银行的信贷风险急剧上升,银行会加大对企业事前的资信调查,事后也会更深入地对债务企业施加监督治理,增强对企业盈余质量的识别,管理层盈余操纵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会显著升高,盈余操纵行为显著减少,企业也有动机提供高质量的盈余信息,从而显著改善企业的盈余质量。而王铭利(2012)、陈耿和包燕萍(2014)、尤苒(2015)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当货币***策从紧时,企业会有较强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汪猛和徐经长(2015)的研究结论可能意味着,货币***策趋紧期间,未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企业会有更高的会计信息质量,而有更多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企业,其会计信息质量可能相对较低。朱焱和孙淑伟(2016)研究发现,当货币***策从宽时,公司债利差会显著降低,而且该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其公司债利差越小,即融资成本越低。刘朝阳和李秀敏(2016)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扩张期,信贷水平与经济状况适应,利率处于低水平,高质量信息博弈力量占优;经济平稳期、信贷扩张、利率高企、低质量信息博弈力量占优;经济萧条期,信贷紧缩,利率处于高水平,在经济状况和严格的会计监管双重作用下,高质量会计信息博弈力量占优。

3应计异象的成因

在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所依据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因而,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取得的超额回报也是资本市场众多异象中的一种。在这一领域中,Sloan(1996)率先提出“应计异象”问题,即投资者依据会计盈余对股票定价时,无法区分应计项目持续性与现金流量持续性之间的差异,对应计项目持续性的定价过高,而对现金流量持续性的定价过低。按照现有理论,应计异象的成因主要有有效市场理论与非有效市场理论分别两种解释(李远鹏等,2008)。有效市场理论解释应计异象的主要代表文献是Fama(1970)、Khan(2008)和Drake等(2009)。应计异象的非有效市场理论解释的代表文献是Lev和Nissim(2006)的信息成本论,以及Hirshleifer和Teoh(2006)和DellaVigna等(2009)等的有限关注理论。国内学者对应计异象的研究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李远鹏等(2007)和李小晗等(2011)。李远鹏等(2007)研究发现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掩盖了应计异象。李小晗等(2011)发现,当投资者对盈余信息解读所付出的关注程度更高时,不存在应计异象,而当投资者处于有限关注状态时,产生应计异象。已有文献表明,国内外学者对货币***策与微观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学术视野以及更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但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于微观经济个体针对不同的货币***策而采取应对措施及其经济后果,尤其是通过调控会计信息质量改变投融资环境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的研究较少涉及。尽管已有研究文献对货币***策与信息披露质量、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缺少公司间的横向比较,都忽略了投资和信贷决策除了依赖投资或信贷对象一家公司的会计信息外,更需了解与投资对象同类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的事实,因而不能很好地解释会计信息质量在货币***策与微观经济行为中发挥的作用,不利于发挥货币***策对经济体系的调控作用。因而,我们需要对货币***策、会计信息可比性及其资本市场定价这一亟待开发的领域展开系统深入研究。

作者:张姝玉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03).

[2]金鹏辉,张翔,高峰.货币***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银行业整体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02).

外币会计论文第3篇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现行汇率法;时态法;现实选择

中***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于1995年7月颁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外币折算”是在充分借鉴美、英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采用了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并存的方法。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报表折算中规定了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是现行汇率法。本文将从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的比较中探讨哪一种方法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一、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先后曾出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现过现行汇率法、时态法等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人们普遍认为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不能恰当地反映汇率变动的会计影响。而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基本上可归入时态法之内,于是对外币的报表折算方法最优选择争论的焦点,就集中在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之间。

(一)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是198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52)提出的。这种方法是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除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所有者权益按历史汇率折算外,将外币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项目都以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各项目按交易或事项发生日汇率折算。

(二)时态法。时态法是1927年美国会计学家伦纳德・洛伦森在其研究报告中针对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不足而提出的。197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8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8)要求采用了这一方法。时态法的理论基础是:外币报表实际上是将外币报表按一种新的货币单位重新表述的过程,只是计量单位的改变,而不是改变被计量项目的计量属性。为了保持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基础,对各项目应分别按其计量所在当日的汇率进行折算。

二、国际会计准则对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的规定――两者的对比

国际会计准则外币报表折算中分别就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进行了规定。

(一)国际会计准则21号规定外币折算现行汇率法的基本规则

1、国际会计准则21条第30段说明了在对并入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的国外实体的财务报表进行换算时,报告企业应采取下列程序:(1)国外实体的资产和负债,无论是货币性的还是非货币性的,都应以期末汇率进行换算;(2)国外实体的收益和费用项目应以交易发生日的汇率进行换算。除非国外实体是以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货币进行报告的。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和费用项目应以期末汇率进行换算;(3)所产生的全部汇兑差额应当计入权益,直到净投资被处置为止。

2、为便于核算,通常使用接近交易发生日的汇率,如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平均汇率可以用于该期发生的所有外币交易。但是,如果汇率波动很大,那么在一个期间使用平均汇率是不可靠的。

3、任何汇兑差额可以直接记入“外币折算准备”。

4、国外实体的财务报表的换算,导致了由以下事项形成的汇兑差额的确认问题:(1)按交易发生日的汇率换算收益和费用项目,按期末汇率换算资产和负债项目;(2)对国外实体的期初净投资进行换算所采用的汇率,不同于以前对它报告时所用的汇率; (3)国外实体中权益的其他变动。

(二)国际会计准则21号规定外币折算的时态法的基本规则

1、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1)货币性项目按照期末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应以期末汇率予以报告;(2)以外币历史成本计价的非货币性项目应采用交易日汇率予以报告;(3)以外币公允价值计价的非货币性项目应采用确定价值时存在的即期汇率予以报告。

2、收入和费用类项目。按照交易发生日的现行汇率折算,除了那些与按非期末汇率记录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外,这些项目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折算时的汇率进行折算。

三、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比较分析

(一)对现行汇率法的评价。赞同现行汇率法的人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并且由于采用单一汇率对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折算,等于是对各项目乘上一个常数,使折算后的外币报表各项目仍然保持原外币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由此计算出来的各种财务比率,较为真实地表述了原外币报表所反映的财务成果。

现行汇率法无异于假设以子公司所在东道国的当地货币表述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都将承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子公司存货、固定资产等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该方法显然与这种经济现象不符。按现行汇率对所有资产、负债项目进行折算,对于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折算后的数字既不是现行重置成本,也不是现行市价,仅仅是历史成本与期末现行汇率这两个不同时点上数字的简单乘积,其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二)对时态法的评价。时态法是在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基础上,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从会计计量理论上完善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这是时态法最突出的优点和最显著的特征。时态法不是对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发展。

时态法的实质在于,只是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这是其优点所在。但同时,由于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使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因而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之间不能保持原子公司外币报表中的财务比率和关系。另外,时态法要求将折算调整额直接计入损益表,外币报表折算研究在浮动汇率制下,在汇率剧烈变动时,会使跨国公司的报告损益比那些只从事国内经营活动的公司显得更加多变。

(三)争论的焦点――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从理论上说,时态法在概念依据的明确性上是优于现行汇率法的。从时态法的角度来看,汇率的选择以外币交易发生时不同项目的计量属性为依据,它保证外币报表折算与外币交易折算在方法上的一致性,都遵循了时态原则。因而,时态法被认为是为解决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法。然而,时态法却面临着来自实务界的很多批评:很多跨国公司抱怨时态法使跨国的报告收益比单纯从事国内经营活动的公司显得更加复杂多变。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时态法下折算差额计入了当期损益,因此使得跨国公司的合并利润更加多变,进而影响了跨国公司上市股票的价格。

四、我国外币折算方法的现实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规定,“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从上面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可知,尽管我国新准则中对外币折算方法的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出使用何种外币折算方法,但是仔细分析其中的规定可以明显看出,实际是规定了外币报表折算应当采用现行汇率法。由于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进出口公司也越来越多。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时态法会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从目前国际外币折算方法的选择情况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普遍接受母公司理论。因此,如果采用母公司理论,不但在国际上具有通用性,同时也适合我国跨国公司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所以为适应母公司理论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需要选择时态法进行报表折算。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运用这一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27号――合并财务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也基本是运用母公司理论。而且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有关子公司的外币业务、交易是遵循时态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为了保持一致,折算汇率的选择也应以外币交易发生时项目的计量属性为依据,即采用时态法。

第二,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非常优秀的跨国公司,但这些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大都局限于销售母公司的产品、汇回货款并向母公司分利的情况,只是相当于母公司在国外的延伸。而且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是一个属于资本稀缺的国家,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公司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数量不会在其总资本中占很大比重,不适合用实体理论,因此也应采用时态法。

第三,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对汇率的管制仍然很强,汇率剧烈变化幅度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在实务中给时态法的应用又添加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因为多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金融秩序稳定,国家外汇储备非常雄厚。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人民币一直坚持不贬值,这都使我们充分相信,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不会发生剧烈波动。因此,我国的跨国公司采用时态法进行外币报表折算,就不必担心由于汇率变动对公司报告损益产生重大影响。

五、结语

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界甚至会计界对母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关联公司的界定都还是模糊不清的,对外币报表折算的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还是比较生疏的。因而,由于现行汇率法是单一汇率法,方法简单、方便,因而在我国较多采用,对于现行汇率法的基本特征和适用范围却了解的不够深刻。但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时态法将会被更多地利用。

(作者单位:山东财***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文.国际会计学――解读国际会计准则.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外币会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外币报表折算 选择原则

一、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全球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跨国公司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跨国公司从很大程度上使资源、人才、技术得到更加优质的配置,让资源的利用得到优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国内上市,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让国际投资者获利良多。此外,国内许多企业也去境外成立公司,与国外企业在各个领域开展良性竞争。联合国贸发会公布的《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跨国公司日益激增的影响力。

经济全球化的盛行,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提升公司的财务监管力度刻不容缓,因此对于外币报表折算,企业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完善。一方面,由于公司的股东不再仅仅是国内的股东,更多的外国人也积极参股,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范围因此变得更为广泛;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经营还要面临文化差异、地理人文差异、制度差异、***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要求跨国公司更为有效地编制外币报表折算,从而让决策者更好地去管理公司。这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要想更好地编制有关的合并会计报表,就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一直是企业财务会计的重点研究问题,对于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术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时至今日,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计量为基础的时态法;另一种是现行汇率法,这种方法着重强调汇率的上下浮动对投资净额所产生的影响。这两种方法虽然在跨国公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在全球经济化的趋势影响下,跨国公司对于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二、多维理论视角下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

(一)外币报表折算基本方法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单一汇率法,即现行汇率法;另一种是多种汇率法,它涵盖以下三种方法:时态法、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法、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1.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将现时汇率作为外币报表的主要折算汇率,它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当日的汇率来对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进行换算,而所有者权益部分通过历史汇率进行换算。对于利润表中的收费和利润科目,以确定科目时的汇率为基础,以此来进行外币报表的折算。

2.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这种方法指的是将资产负债表分成两类,一类是流动项目,针对流动性的资产或负债科目,折算时要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进行;另一类是非流动性项目,针对非流动性资产和负债科目,折算必须要知道对应项目计入账目时的历史汇率,以此来进行换算。对于实收资本等权益类的科目,以交易发生当日的汇率作为基础进行换算。从收益类的科目来看,只有两种情形要按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进行核算,一种是固定资产折旧,另一种则无形资产摊销。收入类的其余各个科目则要按照确认时的汇率进行核算,由于收入和支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很频繁,所以这些项目也可以按照整个报告年度的平均加权汇率进行核算。

3.区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法。这种方法通常指的是以资产负债科目受汇率变化与否为依据,将这些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指的是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所代表的资产或者负债通常以货币形态出现,一般采用现时汇率进行折算。非货币性项目就是除去货币性项目的部分,通常是用初始入账时的汇率进行折算。对于权益部分,以历史汇率进行核算。

4.时态法。这种方法很好地借鉴了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的不足,在时态法中,应用现时汇率法的项目包括库存现金以及一些应收应付科目。以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通常用历史汇率折算,用现时汇率折算的一般是按现行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

(二)多维理论视角下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

对于外币报表折算这一课题,一直以来都广泛的被认为是会计领域的一大难题。在实际操作方面和会计理论方面都面临许多挑战,实务烦琐、理论复杂。我们应当建立在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相关的外币报表折算问题,从而加深我们对报表折算问题的了解,有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报表折算方法。

1.合并报表理论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同样也受合并报表的理论的影响。目前,合并报表理论被公认有三种核心的理论:第一种是所有者观,这种观点一般应用于合并会计报表,这种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会计主体承载着所有者的财富资源,不重视控制权,它突出的是编制报表的目标是为了让公司股东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信息,而将公司现阶段所拥有的财富资源向母公司汇报。第二种观点是实体观,顾名思义,这种观点是从企业实体的层面进行分析,它的核心观念是强调企业内所有股东的权利平等,虽然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在投资数额上不同,但不能用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少数股东和控股股东。应该一视同仁,应该把少数股权和企业的经济相联系,不能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两者应该属于同一个经济体系,计价的方法、利益的共享都应该相同,实体观就要求我们做资产负债表的合并时需要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第三种观点是母体观,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出发,来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重视母公司的利益,母公司的经营状况在编制会计报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子公司的地位与之相比则显得低微。依据母体观这一观点,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净收益一般指母公司的所得收益,而将少数股东权益视为母公司的负债部分。

如果从所有者观的观点出发,很明显时态法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可以很大程度地为母公司的所有者提供具有决策价值的信息,但所有者观却没有重视财务杠杆的作用和控制观念,所以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母公司的观念的核心是突出母公司的主体地位,因此时态法是母公司的首选。首先,在时态法下,母公司的报告货币对子公司的报表进行等额表述的首要计量方法,体现了子公司的资源利用效率。但是,母公司观的逻辑性不够格严密,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公司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力度也大大降低,联合不断加强。合并会计报表的实体观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突出会计主体的***性是实体观的核心观念,要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突出各个公司的原貌,以同等的条件看待各个股东。

2.会计计量理论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会计计量一般是用来衡量企业的整个资本运作过程,在会计信息体系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本质上来看,用新的货币把原先的外币报表进行重新地翻译必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会计计量模式必然会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把各种会计计量模式和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

(1)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从受托责任观的角度来看,为了使责任各方履行义务的情况得到充分反映,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往往是最佳的计量模式。在此计量模式之下,公司需要以历史汇率这一和历史成本紧密联系的汇率来使得计量模式保证连续性,而现时价值一般是由货币性项目所表示的,因此现时汇率是外币报表折算的最佳方法。这样一来,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是传统历史模式下较为适宜的方法。

(2)现行成本计量模式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从决策有用观的层面来看,现行成本计量模式更具有深远的影响。现行成本计量模式下,各项数据信息所表示的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各项会计科目的价值。一般这种情形下,我们需要使用现行汇率法,这样在进行外币报表折算时,才能让计量属性保证一致性。然而,从目前的情形来分析,利益各方复杂的关系都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计量模式的选择。此外,经济、文化、***治等因素同样对模式的选择有影响。另外会计本身的因素同样限制着计量模式的选用。因此可以看出,计量模式必须要经过多方面的统一协调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虽然现行成本模式在理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前景广阔,但就目前来看,资产的种类繁多、性质特征也相差很大,大面积的推广现行成本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大的会计环境的发展之下,也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公司应该选择综合性的混合计量模式,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混合计量模式下,毫无疑问时态法最能反映汇率和计量属性的统一性。

从上述论证可以得出,仅仅从理论角度分析,会产生很多矛盾的地方。从合并报表的角度来看,实体观念是现行汇率法的基础,而时态法更能与母公司的核心思想相吻合。再从会计计量理论来看,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相比似乎更能与混合计量模式相一致。从最后的结论来看,通过不同的理论分析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与此同时,在编制外币折算报表的时候,上述理论都可以成为指导依据,其中每种理论之间也都有相互复杂的关系,但是每种理论的成立都有他自身的先决条件,理论体系的相对不成熟使我们应当从实务操作的方面进行分析,为将来的外币报表折算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策略

(一)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因素

1.与我国现实环境的适应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我国经济已经正式与世界接轨,迎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我国企业的数量每年都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在风雨中不断成长,这就对我们的外币报表折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各方面制度***策的改变,人民币汇率逐步与世界经济市场接轨都给刚刚走向正轨的国内企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外汇风险严重地冲击着国内企业。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来看,许多金融工具没有完全开放、会计人员的经验不够丰富、各方面能力也有待提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从而使得我国的跨国企业应对复杂环境的挑战时总显得不够成熟。

2.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适度性。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我们必须对国家自身利益的维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国际惯例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当前经济状态。因此,在引用国际惯例的时候一定要适度,既要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又要保证世界经济体系的有条不紊。

(二)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近期对策

通过分析外币报表折算时的影响因素,并与我国的目前经济发展现状相互结合,在我看来,现行汇率法是我国现阶段在编制外币折算报表时应当选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和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不仅顺应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与会计理论相符合,与现阶段我国会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相适应。

(三)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远期对策

现行汇率法是现阶段最能与我国经济相适应的,但这仅是一种短期的策略,随着我国各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理论体系逐步走向完善,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让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

四、结束语

本文先是阐述外币报表折算有关的概念以及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框架。然后重点分析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以及它的选择原则。再从合并报表理论、会计计量理论这些不同理论视角下对外币报表折算的选择进行详尽地分析。最后在这些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的未来外币报表折算提出建议。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邢钟文.对完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建议[J].会计师,2013(04).

[2] 张***媛.外币报表折算及境外企业合并实务探讨[J].会计之友,2013(08).

[3] 杨雪健.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分析和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2(03).

外币会计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加工贸易,出口,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升值概述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1美元兑人民币从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以8.0702起步,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7年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1%。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到2010年12月23日,美元兑换人民币中间价为6.6466。

一国货币的升值意味着与它相比较的那种外币的贬值,表示一定数量的本币可以兑换的外币数量比之前增加了。自从汇率改革以来,人们持续不断地对汇改的利弊进行讨论分析,尤其关注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对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论文,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等利润微薄而我国又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二、汇率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及广州加工贸易近些年的状况

汇率作为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素,对进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理论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1、马歇尔-勒纳条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指出:一国货币相对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情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假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用Dx表示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表示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则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会改善贸易收支;当︱Dx︱+︱Dm︱=1时,货币贬值不发生作用;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会恶化贸易收支。贸易收支通过货币贬值得到改善的必要条件是:当︱Dx︱+︱Dm︱﹥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J曲线效应。本国货币贬值后,初期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出口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者顺差减少,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一段时期(往往是6至12个月)之后,经常项目收支才渐趋改善;再经过一段时间(往往是1.5至2年后),经常项目收支的改善达到峰值,然后再度趋向下降论文***。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情况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呈现“J”的形状。而货币升值情况下,经常项目收支变动则刚好相反,表现为反向J曲线效应。

3、广州2005年至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状况。

2005—2008年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统计

 

年份

实绩(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合计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2005年

1593628

175247

1418381

17.74

-5.47

21.42

2006年

1814869

208965

1605904

13.88

19.24

13.22

2007年

2022533.74

245761.49

1776772.25

11.44

17.61

10.64

2008年

2223313

283237.89

1940075.33

9.93

外币会计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加工贸易,出口,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升值概述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1美元兑人民币从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以8.0702起步,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7年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1%。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到2010年12月23日,美元兑换人民币中间价为6.6466。

一国货币的升值意味着与它相比较的那种外币的贬值,表示一定数量的本币可以兑换的外币数量比之前增加了。自从汇率改革以来,人们持续不断地对汇改的利弊进行讨论分析,尤其关注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对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论文,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等利润微薄而我国又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二、汇率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及广州加工贸易近些年的状况

汇率作为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素,对进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理论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1、马歇尔-勒纳条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指出:一国货币相对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情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假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用Dx表示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表示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则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会改善贸易收支;当︱Dx︱+︱Dm︱=1时,货币贬值不发生作用;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会恶化贸易收支。贸易收支通过货币贬值得到改善的必要条件是:当︱Dx︱+︱Dm︱﹥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J曲线效应。本国货币贬值后,初期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出口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者顺差减少,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一段时期(往往是6至12个月)之后,经常项目收支才渐趋改善;再经过一段时间(往往是1.5至2年后),经常项目收支的改善达到峰值,然后再度趋向下降论文***。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情况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呈现“J”的形状。而货币升值情况下,经常项目收支变动则刚好相反,表现为反向J曲线效应。

3、广州2005年至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状况。

2005—2008年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统计

 

年份

实绩(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合计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2005年

1593628

175247

1418381

17.74

-5.47

21.42

2006年

1814869

208965

1605904

13.88

19.24

13.22

2007年

2022533.74

245761.49

1776772.25

11.44

17.61

10.64

2008年

2223313

283237.89

1940075.33

9.93

外币会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

中***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其影响之一就是增强了世界各国持有人民币的信心,意味着境外投资者开始或继续持有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组合的可能性将有所提高。但这种资产组合的价值会随人民币汇率变动而改变,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变化。境外人民币持有者会将更多的关注置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和对汇率的预期上,以随时调整手中持有的人民币资产数额以规避风险、获取利润,而这一行为又会反向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拟对人民币汇率、汇率预期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总结这三者间的动态关系。

一、文献综述

在货币国际化研究领域中,一部分研究内容涉及到货币国际化与汇率或汇率预期的相关关系。Frankel(2011)在考察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国际化过程后提出,对该货币的信心、该国经济力量大小和金融市场发展是决定货币国际地位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而信心的衡量标准则是该货币汇率的长期趋势、汇率变动等。李稻葵和刘霖林(2008)通过计量研究分析得到,经济发展总量、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水平、汇率升贬值及波动幅度是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内在因素,只有汇率波动较小并于长期内都有升值趋势的货币才更易被接受作为国际货币。冯涛和魏金明(2011)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的决定因素,得出稳定的汇率水平可能使该货币获得垄断地位的结论。Shams(2002)在分析货币国际化条件时从贸易角度入手,指出贸易逆差更有利于货币国际化,而贸易逆差的形成则部分依靠于汇率上升。而赵然(2012)运用DGMM和S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对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则得出了相反结论,他认为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汇率波动对货币国际化程度不再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到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或汇率预期的关系,也有诸多文献涉及到。姜波克(2005)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汇率制度提出建议,认为在初级阶段应保持汇率稳定,中间阶段增加汇率浮动弹性,成熟阶段资本账户下自由兑换。Cheung等(2010)从中国国际资产和负债的货币构成两方面出发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前景,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人民币汇兑时的汇率波动风险。翟爱梅(2010)建立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点,并在结论中指出我国会面临持续的汇率升值压力和波动杠杆效应,这一现象并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应采取措施缓和杠杆效应对升值的不利影响。沙文兵和童文俊(2014)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境外人民币存量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两者间具有同向关系,即一方数值增加(减少)会引起另一方数值增加(减少),其中境外人民币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引导作用更为突出。蒋先玲(2012)根据货币需求和货币竞争替论建立了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汇率是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通过分析表明境外人民币需求在长短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具有不同的敏感度。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间的相互关系,而忽略了汇率预期在中间的桥梁作用;其次,涉及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文献目前绝大多集中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不多见;同时,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成果中,几乎忽略了复杂经济条件下非线性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基于这三点,本文拟构建MSVAR非线性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三者间在不同区制下的不同相互作用效果。

二、理论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成为跨越国境,在国际上普遍作为计价、结算和***储备的货币。这也就意味着随人民币国际化的逐步深入,境外投资和交易者会持有大量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由于买卖交易的不断进行和投资风险的改变,境外人民币存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势必引起离岸人民币供需的波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与在岸市场不同,并非由***府管制制定,而是靠供需结构决定,自然供需结构波动的产生将会带来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上下浮动,使境外人民币持有者形成新的汇率预期。通常情况下,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其应用于计价、结算和储备的范围则更广,境外持有者的持有意愿也就更为强烈,例如美元。根据供求曲线,当需求增加,曲线右移时,会形成新的汇率价格,这一价格会高于原始价格。也就是说,理论上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会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或形成升值的汇率预期。但如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受阻,境外投资者减持人民币计价资产,供给曲线右移,新的汇率价格则会低于原始价格,导致汇率下跌或形成贬值的汇率预期。

而从汇率角度出发,当汇率始终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时,升值的人民币汇率预期会普遍存在,短期内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偏好会增强,加大人民币资产持有量。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存量和流量增加则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当汇率出现持续贬值的状态时,汇率预期也随之消极,境外持有者为规避风险,及时止损,可能开始减持人民币资产,离岸市场人民币存量的减少可使人民币国际化遇阻。

除持续的升值贬值状态外,汇率在一定时间内也有上下波动的可能性,频繁而剧烈的波动会影响投资者对汇率预期的判断,使其无法预测未来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此期间并不利于投资者购入人民币计价资产,因此境外人民币存量中排除贸易过程中人民币结算部分,其作为投资工具增加的可能性很小。而已经持有人民币资产的境外投资者中,风险偏好者可能会保持观望态度,继续持有手中人民币资产,风险厌恶者则会抛售其持有资产。总体看来,理论上,汇率大幅波动既不利于升值的汇率预期的形成,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负面影响。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

1.人民币国际化测量标准。针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衡量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国际化小组(2006)提出了以美元为基准(100)的国际货币化指标体系,并以此测算出人民币国际化值为2;英国渣打银行(2012)选取三大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新加坡、伦敦为研究对象,以人民币存款、点心债券和存款证、贸易结算和其他国际付款、外汇等变量为基础,编制了人民币环球指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2)以人民币国际计价支付功能和国际储备功能为测算基础,编制了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RMB intemationali-zation index)。但这三者均未能满足对样本容量的最低要求,不足以支持本实证研究的进行。考虑到近年来,境外人民币存款发展迅猛,其规模大小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直接挂钩,同时具有***长期持续公布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选择以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测量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外币会计论文

学习

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10篇,内容包括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回放完整,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课堂实录。1、培养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爱护公物的习惯。2、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学习

去年的树读后感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去年的树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去年的树读后感100个字,去年的树读后感300字左右。不是我·

学习

你不是我的月亮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你不是我的月亮10篇,内容包括你不是我的月亮语录女生版,你不是我的月亮散文。3、她以为那是她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然而月光太亮,终究冰凉。——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4、我伸出双手,想要触摸那遥不可及的月亮,就像是碰触

学习

技术经济学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经济学论文,内容包括技术经济学论文1000字,技术经济学论文。关键词:农机企业;技术经济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进行目标分析,是分析评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以往研发失败的农机新产品中,很多是因为目标分析不明确导致的。对目

学习

荷花颂10篇

阅读(31)

又是一个夏天。美人蕉披上大红袍子,穿上了黄色上衣,骄傲的扬起了头等着人们的啧啧称赞可我,却只是贪婪地吮吸荷花的清香,欣赏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我也记不清是哪一位诗人曾这样赞扬过荷花: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

学习

夜书所见古诗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夜书所见古诗10篇,内容包括夜书所见古诗儿歌,夜书所见古诗词大全及赏析。作者: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讲历史人物故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讲历史人物故事10篇,内容包括美女讲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完整版。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生尚处于少年时期,他们

学习

李白的古诗大全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的古诗大全10篇,内容包括李白的古诗大全小学,李白关于春天的古诗。一、李白的乐府诗颇具“古韵”乐府诗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李白生活的唐代,都是一种经典性的作品,超过了文学本身的价值。经典难以超越,但却可以将它的精华延续

学习

班规大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班规大全10篇,内容包括班规大全50条字数相同,班规大全40条初一。一、班级规划的概念班级规划是以班级内外部情况、三年规划总目标、班级阶段性目标为基础,分别从班级文化、班风、学风、班级制度、班级组织、常规管理、班级素

学习

我的家庭生活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家庭生活,内容包括我的家庭故事父母篇,我的幸福家庭日记。我对她们说“这有啥呢?去年以来,我就在家专门伺候老婆了!”因为老婆除患有糖尿病外,还有手指不能“沾水”的怪病,所以,去年我“金盆洗手”,谢绝外面的聘请,不再“打工”

学习

秋夕的诗意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秋夕的诗意10篇,内容包括秋夕的诗意内容和主旨,秋夕的诗意有哪些。“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不仅抒发的是人去楼空的感慨和深重的乡愁,更是作者对自己以前那种狂放不

学习

非主流伤感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非主流伤感10篇,内容包括早期伤感非主流语句,非主流伤感独白。3、不要以为对着你笑的人就不会背着你哭。4、呆呆地,望着电脑,手起指落,不知道在敲打什么,只是茫无目的,敲打着零碎的文字,敲打着零碎的思想,敲打着零碎的时间。什么时

学习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语文考题分析,班级情况分析五年级语文。本次五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全乡参加考试人数为人,实考人数为人,及格率为%,均分为,最高分是分,最低分是分。二、试卷特点这次的语文试卷分五大块:能拼会写

学习

画山绣水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画山绣水10篇,内容包括画山绣水为什么写那么多故事,画山绣水教案。富有韵律的叠词美作者还运用叠词使文章充满音韵美,与“画山绣水”相互映衬,如“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一句,用“碧绿碧绿”写水之绿,用口语化的“瞧瞧”引导读

学习

保险公司会计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保险公司会计论文,内容包括保险会计论文题目及答案,保险公司会计实习论文。2007年,由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对各国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面临近60年来最为严重

学习

外币业务工作计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外币业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外汇业务发展规划,外汇业务工作思路。原有的江苏省外币清算系统包括外币同城清算系统、外币会计核算系统,分别为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人民银行江苏省各地市中心支行的同城外币票据交换业务

学习

房地产会计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会计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房地产的会计论文题目,关于房地产的会计毕业论文10000字。3.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是以整个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编制工作。投资和筹资活动也是以一个企业单位为基本的单位,而

学习

高级财务会计论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财务会计论文,内容包括关于高级财务会计的3000字论文,高级财务会计论文800字。主要包括我国理论界对高级财务会计的界定、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发展与学科地位、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等。特别是对高

学习

绿色会计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会计论文,内容包括绿色会计论文参考文献范例,绿色会计毕业论文题。(一)绿色会计产生背景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人口剧增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紧张、环境

学习

新会计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新会计论文,内容包括新会计投稿范文,新会计论文怎么写。会计创新,又称会计再造,是依据当今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信息经济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传统会计的扬弃,构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和信息化相匹配的数据处理、存储

学习

英语会计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会计论文,内容包括英语会计论文怎么写,会计英语毕业论文范文。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它既不是单纯的英语教授,也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以实践练习为主,让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

学习

碳会计论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碳会计论文,内容包括碳会计和盈利能力论文哪个好写,碳会计论文投哪个期刊。2.1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在我国目前的法律里,对低碳经济体系的构建方面还没有与之相应的法律条文相匹配,这就导致了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的核算和计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