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的诗意篇1
例如:“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这是晏殊词中经常流露出来的一种极富人生哲理的人生态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则流露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意境。诗人借登乐游原抒发了自己壮士迟暮之感,也强烈地宣泄了对国事盛衰之悲。诗人以其独有的才华和灵感将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幸人生,妙笔生花成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夕阳”不仅是指落日这自然景物,还暗指诗人生当晚唐,目睹乱世,深患国家之内忧外患,曾想展一己之才,匡世济民,可惜其一生命运坎坷,至暮年都未能如愿。当然,这首诗千百年来撼人心弦,不是因为它的写景和诗人的自我伤感,而是因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升华的境界,给人一种哲学上的意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不仅抒发的是人去楼空的感慨和深重的乡愁,更是作者对自己以前那种狂放不羁、荒唐无常生活的终结。据说,崔颢早年好赌酗酒,更被世人不齿的是他择妻也以貌美为标准,且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而晚年的崔颢,“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其标志就是这首连李白都自叹不如的《黄鹤楼》。此诗之所以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轴之作,盖因作者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手,特别是后四句中“晴川”和“芳草”对仗工整,而“日暮乡关”和“烟波江上”又很随意,读来让人不仅想起汉末狂生祢衡被杀此地的警世典故,更顿生空茫之感及不如归去之叹。这种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结构体制,便于表现高唱入云的雄健气格,也使全诗意脉贯通,形成清拔俊秀,寄情高远的超妙仙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把羁旅在外漂泊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马致远最好的作品,都写于一种“夕阳”与深秋的背景中,《天净沙·秋思》亦如是。这首小令名作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就其作品内容本身而言,简简单单,普普通通,重要的就是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作用。夕阳西下使枯藤、老树、昏鸦这幅昏暗的深秋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试想,在深秋村野***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在夕阳残照的荒凉古道上,孤独的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是何等的凄美与悲凉啊!这首小令不仅写出了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之苦,而且透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而“夕阳西下”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孤立之意。赏吟完一曲《秋思》,让人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啊!
“黄昏鼓角是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城楼》)这里的“黄昏”在诗人的笔下是何等的悲凉,那惆怅的意境,感伤的格调反衬出诗人在国土沦陷后的悲痛情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诗人由眼前的“日暮”景象,想起自己漂泊异乡的处境,把思乡的情感和“日暮”的景象糅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惆怅孤独的画面,深刻地展现了游子思乡的凄恻之情,给读者的心灵蒙上一层淡淡的惆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以苍劲的笔触,深沉的情怀,勾画出边塞黄昏时特有的气象,给人一种雄厚的力度,有力地表现了壮士们防守边塞的艰苦和坚持抗战的决心。
当然,描写黄昏的诗句也并非都是苍茫、悲凉的,与之相反,也有格调清新、奋发向上的诗句。例如,徐元杰的:“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湖上》)诗人笔下的“夕阳”,简直是一幅诗的画卷。夕阳西下,箫鼓声声,人们驾着归船,一片欢歌笑语,整个境界开阔明朗,表现了劳动归来时的欢快、喜悦之情。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又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恬静幽雅的***画:斜日柔光,细草青青,黄犊鸣叫,一片清淡的春色。
“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欧阳炯《南乡子》)则呈现出另一种情趣:日暮江亭,春光碧绿,池塘中鸳鸯戏水,远山近水,斜晖脉脉,整个大自然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怀。
秋夕的诗意篇2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秋夕的诗意篇3
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
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
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
夕阳白发待归鸦。
这首七律,是老舍1945年底在四川北碚写的,是老舍用来结束其自传性散文《八方风雨》的一首诗作。《乡思》诗题直接道明诗歌的中心思想,即表达对故乡的思恋。首联以一问句开篇,诗人自问天地“茫茫”,“何处”能“话桑麻”。“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见于晋朝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以及唐朝孟浩然诗《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桑麻”二字,使人联想起田园村居生活的恬淡舒适、怡然自得,但此时的诗人却在广阔天地之中,茫茫四顾,没有可以闲话农事的归处。首联后半句立即给出了原因,国家此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而能“话桑麻”的“家”也自然难以幸免。这两句从小处入手,感慨不知“何处话桑麻”的愁思满怀,自然过渡到对国家、故土山河破碎的慨叹,从而奠定了全诗伤感悲苦的忧国忧己之思的感情基调。
在抒发黍离之悲后,诗人进一步联想到自身。“一代文章千古事”化用自杜甫《偶题》诗的起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丕《典论・论文》曾言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老舍随后就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他不求文坛一逞,“余年”的“心愿”仅仅是求得“半庭花”,求得安居乐业而已。“半庭”字面含义即指方寸庭院,在古诗中常指向悠闲自在的家居、隐逸生活,如唐朝唐求《题杨山人隐居》中“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的庭院小景;以及宋朝刘过《好事近》中“谁斫碧琅轩,影撼半庭风月”的夜月庭落,无一不描绘着安逸闲适的怡然生活。“半庭花”的意象,可谓含意深远。
颈联中诗人由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进一步展开他的想象,似看到了北国故园的凄冷景象。“西风”、“霜天”是凄凉、苍茫、惆怅的代名词,象征着哀痛、悲凉的游子漂泊情怀;“碧海”源自古籍《十洲记》中“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此外,“珊瑚”、“羚角”等意象无一不营造了一种清冷、凄婉的氛围。此联两句有义山体遗风,大量运用“西风”、“碧海”、“北岳”、“霜天”等片段意象,创造一种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诗人驱遣自己的想象,使故国山河的实情实景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避免作正面抒情,而借助于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思。抒情婉曲见意,具有李义山“哀感沉绵“之风。
尾联中,诗人由想象回归现实。于是,在秋日的夕阳下,诗人发出无以排解的思念家乡的慨叹。万般无奈,只有任夕阳斜照自己的华发,翘首仰望日暮归巢的老鸦。诗人心中的无限悲苦、无限酸痛,借助于上联的“西风”、“霜天”和此联的“夕阳”和“归鸦”等典型景物表现出来,将他因国破家亡而悲愁难解的感情,有层次地投射到一幅秋晚的屏幕上,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创造出一个别有洞天的诗的意境。此联上句“乡思”与诗题相呼应,道尽思乡之“无限”,一句“夕阳白发待归鸦”更是道出了诗人乡思的惨痛与愁苦,深情绵邈,悱恻之至。
《乡思》全篇,诗人遥想北方故土的破碎凋零,于哀苦凄清的虚幻情境中借助典型景物委婉抒发沉痛的故土之思,最终却只能在秋日斜阳下目送老鸦归巢,而自己不寄望文传千古、只愿独得“半庭花”的“余年心愿”也只能聊寄己心。全诗感时、抒怀,莫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情致深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首先是构思缜密,情致深蕴。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致力于婉曲见意,有义山之风;大量运用联想与想象,虚实结合,创造幽深的境界;组合典型意象,寓情于景,情境交融,这是老舍旧体诗深受吴梅村影响的一种表现。吴梅村的诗具有“遗民”心态的沉郁自伤,善于将叙事、抒情、写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情景结合,情事结合,互相渗透,创造“意与境浑”的境界。老舍深得吴梅村之神髓,《乡思》中虚写“西风”、“碧海”、“霜天”,实写“秋日”、“夕阳”、“归鸦”,在景物里,寄寓自己的情怀,看似写景叙事,其实景语皆情语,感情伤感哀婉、深蕴沉痛。其次,长于用典,化用古诗。《乡思》巧妙运用古典诗歌,如“一代文章千古事”,反其意而行,使抒情写志更有感染力。
秋夕的诗意篇4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秋夕的诗意篇5
2、夕桐:出自诗句“满目夕阳凝睇久,桐花飞落钓鱼舟”,夕指和睦、吉祥如意、长寿之义。桐指健康、美丽、富贵吉祥、荣华富贵。
3、涵秋:出自诗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取此名寓意温柔如水,佳期如梦。
4、星繁:出自诗句“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寓意繁星明丽,辉煌夺目。
5、绿绮:出自诗句“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大意为用作人名寓意绿绮本义为古琴,寓意容貌俊美、多才多艺。
秋夕的诗意篇6
在我国古代描写秋景的诗词中,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尤为著名。诗人通过寻常典型的景物、朴实凝炼的语言、萧索鲜明的画面,渲染出一派凄清幽静的晚秋气氛,含蓄地烘托出天涯游子的彷徨和愁思,不愧为“秋思之祖”。
但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天净沙・秋思》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无论是意境的蕴藉、语言的锤炼,还是画面的选择,都有它的文学渊源。
唐代顾况在《过山农家》中写道:“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这首诗中,诗人对画面的选择既寻常又典型。他用“板桥”、“泉声”暗示“山家”;用“茅檐”点明“山农”;用“焙茶”、“晒谷”既再次点出“山农”又道出秋景;而“人渡”、“日午”则更说明了农家农作之忙。这一个个典型的画面到了马致远的笔下,“板桥”变成了“小桥”、“泉声”变成了“流水”、“日午”也成了“夕阳”,画面更显精致,气氛也由欢快转为萧瑟。语言上,《过山农家》的前两句连用了六个词组,把六种不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用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这也直接启发了《秋思》的创作。马致远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连用九个词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九种不同的景物更加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而且音节更加谐婉,画面色彩也更加鲜明,这就是诗人创新的功力所在了。所以王国维称赞《秋思》“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过山农家》虽与《秋思》在选材、取景、语言上有承传,但其情调、意境却迥然不同:前者愉悦、开朗、向上,后者伤感、凄清、低沉。若要看情感、意境上的过渡,则有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此诗着重抒发了天涯游子的行旅之苦,表现了一种伤时感事的郁郁情怀。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更是暗扣诗题“早行”。能把景与物、物与人关联得如此融洽、自然,实不多见。不难看出,温庭筠的这首《商山早行》与后来马致远的《秋思》,无论在主旨、意境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只不过马致远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罢了,把远离故乡的行人变成久羁天涯的断肠人,时间也从清晨移至傍晚,让西下的夕阳代替霜晨的晓月。另外,他又加了一个道具――瘦马,让它伴着西风,在荒漠古道上踽踽独行,这就把景色衬托得更萧索,心绪也更愁怨了。
从“日午鸡鸣”到“鸡声茅店”再到“夕阳西下”,它不仅反映了文学创作上的承传,更是中国古典诗词精品叠出的重要原因。
秋夕的诗意篇7
【作者】:无名氏——《杂诗》
【内容】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赏析】:
写西北边地羁旅的乡思在唐诗中是大量的,有些诗什么都讲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凉啊!河上的暮角声多么凄厉啊!我的心儿忧伤,多么思念我的故乡啊……等等,可你只觉得它空洞。然而,有的诗──譬如这首《杂诗》,似乎“辞意俱不尽”,你反而被打动了,觉得它真是充实。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这组对起写景的句子,其中没有一个动词,没有一个形容词。到底是什么样的“暮角声”?到底是何等样的“旅人情”?全没个明白交代。但答案似乎全在句中,不过需要一番吟咏。“无定河”,就是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中的“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今陕西北部,它以“溃沙急流,深浅无定”得名。“赫连台”,又名“髑骼台”,为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的“京观”(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土丘)。据《晋书》及《通鉴》载,台凡二,一在支阳(今甘肃境内)、一在长安附近,然距无定河均甚远。查《延安府志》,延长县有髑骼山,为赫连勃勃所筑的另一座髑骼台,与无定河相距不远,诗中“赫连台”当即指此。“无定河”和“赫连台”这两个地名,以其所处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古来战争的联想,就构成一个特殊境界,有助于诗句的抒情。
在那荒寒的无定河流域和古老阴森的赫连台组成的莽莽苍苍的背景上,那向晚吹起的角声,除了凄厉幽怨还能是什么样的呢?那流落在此间的羁旅的心境,除了悲凉哀伤还能是何等样的呢?这是无须明说的。“暮角声”与“旅人情”也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情”因角声而越发凄苦,“声”因客情而益见悲凉,不明说更显得蕴藉耐味。
从第三句看,这位旅人故乡必在函谷关以东。“函关归路千余里”,从字面看只是说回乡之路迢遥。但路再远再险,总是可以走尽的。这位旅人是因被迫谋生,或是兵戈阻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流落在外不能归家呢?诗中未说,但此句言外有归不得之意却不难领会。
秋夕的诗意篇8
关键词:夕阳;意象;中外诗歌
从古至今,人类对滋润万物生长的太阳有着无限的遐想。为此人们敬仰、崇拜太阳,太阳于是成为世界各民族神话中最具普遍性的意象。而夕阳承袭了太阳的光辉,作为太阳的一种呈现形式,太阳形象的一个侧面,成为文人们情感观照的对象。诗人们大量将夕阳嵌入作品,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照、艺术造诣,中外诗歌中的夕阳意象呈现了各自独特的意蕴,当中所揭示的中外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值得探究。
一、夕阳的自然特质
(一)以夕阳点明特定时间。
太阳的光色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朝午晚各有不同。太阳从未改变过,改变的只是地球的位置、人类的感知。傍晚时分,太阳不再直射大地,地面温度逐渐降低。于是在人们心中,夕阳便成为是远去的太阳,只保存了太阳的余热,而不再有左右万物生长的温度,徒留给人们些许余温,支撑起明日光明重来、大地回春的希望。这是大自然的景象,是时间的车轮在行进。这点中外都一样,用夕阳来表示时间,中国诗歌中最早涉及夕阳意象的文本可追溯到《诗经.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将“日之夕矣”作为天近黄昏的一种具体征象点明时间。
(二)以夕阳的自然美构塑某种特定氛围或意境。
夕阳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有时它还如一个鬼斧的画工,山川草木都在它的映衬下尽显其色。夕阳的自然美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毫无疑问的,很多中外文学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赞美了夕阳的美丽与和谐,用它来建构自己诗中的意境。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开放的时候》里说“***画里有四月间落日时候的黄昏,有壮丽的燃烧在空中,燃烧在天上的摇曳下沉的落日的万道金光”。歌颂了黄昏落日的壮美,营造了一种豪迈的氛围。东晋谢眺的《晚登三山 还望京乡邑》:“白日丽飞甍,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以夕阳衬托春日暮景,色彩鲜明清晰,洗练流丽,呈现了令人陶醉的神采。可见夕阳意象在诗歌中对气氛和意境的构成,显出了极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二、夕阳意象之生命感悟
(一)家国天下,个人本位――家国情结与个体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文人墨客有根深蒂固的爱国情结,他们往往把个人理想抱负和悲喜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1.报国豪情与忧患意识。
家在中国人心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所谓有国才有家,为此诗人们总怀着一腔报效国家的赤诚,常把豪情壮志,建功立业的志向寄托在洪波涌动的夕阳落日之中。曹植《野田黄雀行》中“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表达了要用有限的生命建立不朽功业的壮志,涌动着一股英雄的慷慨豪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杀敌气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的文人墨客总对国事表现出极大关注,将国家命运的沉沉浮浮渗入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斜照残阳总能唤起他们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担忧民族生存和发展前途的忧患。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斜阳草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面对残阳,诗人哀今追昔,纵有满腔热血却已无用之地。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人们在人生中遭遇坎坷和挫折,不能及于理想和目标,内心的焦虑和忧患可想而知。
2.羁旅愁绪和乡国之思。
羁旅在外的游子长期漂泊,比起常人,他们要遭受更多的人情冷暖,往往有更多的愁绪,当面对即将沉入黑暗的夕阳,再想到自己漂泊的辛酸和愁苦,对家国深沉的想念之情便油然而生。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借深秋夕阳来渲染萧瑟悲凉的气氛,融情于景,衬托出漂泊者的愁绪,将情思从天涯引向渺远的故乡,使思乡之情得以无限深化。
而在西方,文人强调个体意识,注重理性和人本精神。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以我为中心,他们目睹夕阳西下,更多的是劝人惜时,及时行乐,充分肯定纯美的爱情、真挚的友谊和欢快的青春,注重追求个人幸福,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观点。西方人也会因夕阳概叹时光易逝,死之将至,但并无悲观绝望之感,而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或是有在生命逝去之前定要尽享人世美好,以达到不枉来人世一趟的宏愿。
(二)伤时迟暮,光明重来――感伤美与崇高美。
夕阳意象是视觉***画和形象,更是诗人们寄托情感的载体。中国诗人常将夕阳当作短暂人生的参照物,很多时候赋予夕阳伤时感世的情绪。夕阳西下就意味着黑暗到来,死亡和终结,常为生命将逝生出无限感伤和惆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里夕阳表明人到暮年,过往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借此抒发内心的无奈感受。
在外国,夕阳景象的壮美引发了诗人的崇高之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美国女诗人狄金森《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认为日落象征的暮年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夕阳呈现崇高美。外国诗人多讴歌落日的壮丽崇高,把它看作希望的象征,预示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一生乃至新时代的来临。夕阳是即将失去,也是重新开始的象征。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循环往复。
(三)相思无尽,赤诚表露――含蓄情思与直白倾诉。
夕阳渲染的美景总能勾起人无限的遐想和思绪,中外诗人常借夕阳表达心中的相思和爱恋之情,但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体现了中外诗人各自的社会氛围和情感意识。王维《秋夜独坐怀内地崔兴宗》“日夕方高秋,思自整羽翮”,夕阳西下,黑夜将至,思绪如长了翅膀般翩飞,足见思念之深。但虽示思念,表达却较为含蓄内敛,体现了中国文人传统的古典意蕴。西班牙诗人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是珊瑚似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他笔下的夕阳显得美好热情,欢畅美丽,用来比喻心中的爱人,流露出满腔的赤诚爱恋。对爱人的倾诉单纯直白,体现了外国诗人直书其事的情感意识。
三、中外夕阳意象艺术内涵探析
天下夕阳是同一个,亘古不变,只不过欣赏角度不同,寄托的情感也就不一样,这是由于中外诗人所处社会历史文化、***治、经济及所传承的传统不尽相同。中国古代的诗人秉承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特质,强调天人合一,胸怀天下、家国和谐的观念无可撼动。且中诗讲求含蓄有味,托物寓情,文已尽而意有余。而外国诗人以“我”为重,注重追求自身幸福,诗作虽也托物寓情,但总是直抒胸臆,热情直率,这也是他们的民族特质使然。但外国诗人体现的夕阳意象较少且单纯,因而反映的情感也大不如中诗丰富。不同诗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创作个性、诗风及其所追求的理想无不镌刻着国家、民族的痕迹和历史文化的风采。在中外诗人眼中,夕阳成了永久吟咏的对象和情有独钟的情感符号,夕阳意象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夕阳亘古凝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给人们带来了充分的想象,使人着迷、赞叹,亦使人感伤,这些差别都是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内涵的不同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张晗,夕阳意象美学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2】李书仓,天下夕阳望相似,中外诗人别样情――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的伤时情结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01期
秋夕的诗意篇9
1、人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我也可以这样说:“一年之美在于秋。”
2、瞧,那枫树叶火红火红,红得发光,红得鲜亮,在秋风吹拂下一个劲儿地飘舞,在夕阳照耀下一个劲地笑,在人们的称赞中一个劲儿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资。望着火红的枫树,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3、我置身于那些随风盘旋着的秋叶之中,也情不自禁地旋转了起来,我兴奋地喊着:“我爱你——秋叶。”小树林也快活地传出了声声回音……
4、我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红的那样光亮,红的那样热烈。我走进枫树林,捡起一片枫叶,细细观察。这片枫叶好象一个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张开的小手掌。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仿佛自己是这里最漂亮的,可却又悄悄的为枫叶添上了一丝美丽。我又瞧了瞧枫叶,这片枫叶的颜色可真漂亮,它是大红色的,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漂亮。
5、瞧,那枫树叶火红火红,红得发光,红得鲜亮,在秋风吹拂下一个劲儿地飘舞,在夕阳照耀下一个劲地笑,在人们的称赞中一个劲儿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资。望着火红的枫树,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6、清晨,我来到公园。发现公园里的树木没有往日那样苍翠茂盛了,树叶落了一地。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便迎风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叶,有的已经枯萎了;有的是刚落下的,还隐隐透着一丝绿意;还有的是几天前就已经落下的,被虫蛀了好几个洞。
7、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8、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落叶更美丽。我爱秋,更爱秋叶。
9、清晨,我来到公园。发现公园里的树木没有往日那样苍翠茂盛了,()树叶落了一地。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便迎风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叶,有的已经枯萎了;有的是刚落下的,还隐隐透着一丝绿意;还有的是几天前就已经落下的,被虫蛀了好几个洞。
10、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
秋夕的诗意篇10
一、教材分析:
《蝉》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二、剖析诗意: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三、作者介绍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四、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五、艺术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蝉》这首诗,学生自由读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了解作者资料
(三)学习这首诗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乞巧》
一、教材分析:
《乞巧》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朝诗人林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
二、剖析诗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②,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③。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诗意: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三、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四、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五、艺术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能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并且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民间故事,学了两篇《牛郎织女》的课文,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有关。
(二)解题
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这首古诗的题目《乞巧》,怎么理解乞巧。
(三)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古诗
2.区别“宵”和“霄”
《乞巧》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你发现是那两个字?
看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肖”字,只是部首不一样,一个是宝盖头,一个是雨字头)
“肖”表示他们的读音,知道宝盖头和雨字头代表什么意思吗?(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两者的一样的最好,不能回答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拨,得出:“今宵”是今天晚上的意思,“碧霄”是碧绿的天空)
3.全班齐读古诗。
(四)、切题导入,学习《乞巧》
1.课件出后资料,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3.同桌结合资料理解诗的大意
4.指名说诗的意思
5.根据诗意想象乞巧的场面
有三、四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从哪些字看出的?(理解:家家、几万条、尽)
世上的红线是穿不完的,诗人用一个“尽”字表明了家家户户的女儿们都在对月穿针,场面异常热闹
(五)、设置情境,感受诗意
1.据说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波光粼粼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要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值得***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如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偏偏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古代的女子针线活做得好课时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知道原因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一起来到这场景中(随机问学生:姑娘,你在月下干什么呢?)
4.师:不论陈家的姑娘还是王家的姑娘,或是李家的姑娘都在穿针引线,这正是——姑娘们来读——,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课件出示: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学生齐读)这是怎样的盛况啊,民间《乞巧歌》这样唱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生齐读)
5.师: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乞巧的人群中去,眼望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
6.师询问学生的心愿(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什么?)
7.学生齐读全诗
8.小结:诗人先写了“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生背第一句);再写了七夕的热闹场面——(指名生背第二句)
六、总结:
古诗之中包含着美好的愿望或者意境,还要同学们细细体会,多多琢磨,课下大家还可以在多找一找古诗中包含着民间传说或者神话古诗的古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