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诗大全篇1
关键词:李白;乐府诗;阴柔美;创新
乐府者,是我国传统的经典诗歌,源于汉代乐府机构演唱的乐歌,之后经魏晋一直延续到南朝,并出现了大量的文人模拟之作。不管是乐府机构演唱的乐歌还是文人的模拟之作,都可以统称为乐府。在众多文人拟乐府中,李白的乐府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李白的乐府诗颇具“古韵”
乐府诗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李白生活的唐代,都是一种经典性的作品,超过了文学本身的价值。经典难以超越,但却可以将它的精华延续下去。李白的乐府诗继承了乐府诗的形制、题材等,古典意象丰满,颇具“古韵”,延续了一种典雅之风。李白的乐府诗不管是在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还是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都收录了一百多首。根据现在的研究统计,具体数目为:前者中收录149首,后者中收录159首,约占李白现存诗歌总数量的七分之一。可以判断,李白实际创作的乐府诗数量更多。就创作拟乐府的数量来看,李白似乎要比鲍照、谢眺、萧衍这些以拟乐府著称的诗人都要多,并且不减乐府的“古韵”,颇具乐府的古雅风貌。在这些乐府诗中,李白大量地使用乐府古题、旧题,包括汉魏古题《长相思》《怨歌行》《少年行》等,南朝旧题《乌栖曲》《大堤曲》《乌夜啼》《夜坐吟》《上云乐》等。从而,李白乐府诗的题材和内容也与古乐府有很多相似之处。李白的一些乐府诗,如《于田采花》《王昭君》《东海有勇妇》《秦女休行》等篇,从题材、内容、立意、语言上纯粹是拟古。所以说,在文人的拟乐府中,李白的乐府诗是非常像古乐府的。胡震亨《唐音癸鉴》说“李白诗祖,宗汉魏,下至徐、庾、杨、王亦时用之。”
二、李白的乐府诗具有阴柔美
李白是一位以豪放风格为主要特征的诗人,难以置信的是李白诗歌在阳刚美的主体特征下,也有一部分诗歌具有阴柔美,其中主要是他的一部分乐府诗歌。继承汉魏乐府的风雅传统是李白乐府的主要特点,不过李白也有18首清商曲辞,这些具有南朝乐府柔媚的特色。如,李白模拟的《大堤曲》就是以宫体而闻名的梁朝简文帝萧纲的原创之题。清代王琦在李白《大堤曲》一诗下按曰:梁简文帝作《雍州十曲》,内有《大堤》《南湖》《北渚》等曲,其源盖本于此。实际上,仔细统计《乐府诗集》《李太白全集》所收录的乐府诗,以女子为题材的有三十多篇,除了少数篇章是纯粹拟古、贯穿古雅精神以外,其余的都是极富阴柔美之作,尽显女子风情。李白以女子思夫为主题的乐府诗写得婉转清丽,非常动人。如,这首《捣衣篇》:闺里佳人年十馀,颦蛾对影恨离居。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万里交河水北流,愿为双燕泛中洲。君边云拥青丝骑,妾处苔生红粉楼。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此诗虽然牵涉了戍边,但颦蛾、玉手、红粉楼等具有暗示意义的词汇堆砌浓密,使诗篇显得纤弱、妩媚,尚有南朝萧纲等人宫体乐府的遗风。从此,可以看出李白的诗歌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阴柔美是李白乐府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
三、李白的乐府诗创新意识强烈
李白的乐府诗虽然“古韵”浓厚,但新风也很明显。如上面的《捣衣篇》,虽然尚有南朝遗风、与宫体乐府难以撇开关系,但其中的婉转流畅、灵活的典故、鲜活的意象,在文人拟乐府中却是只有李白一人可为。再如,在题目与题材上,李白的乐府诗内容更宽广了。与南朝的宫体乐府、艳体乐府相比,李白的《玉阶怨》《春日行》《妾薄命》等乐府诗具有明显的揭露、映射现实的创作意***。最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怨歌行》,作者自注曰:长安有内人出嫁,友人命代为《怨歌行》。内人出嫁也就是改嫁,在这首乐府诗里李白的笔触直接接触到了底层社会现实。在写法上,李白的乐府诗最大的特色是白描,像以上那首《捣衣篇》中繁缛的辞藻堆砌是少数。来感受一下李白的《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如果与南朝萧纲的《大堤曲》做一个对比,李白乐府诗的变化是巨大的。至于说李白的乐府诗《子夜吴歌》,写法的变化就更大,其三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首乐府由创作手法的变化,发展到了思想内涵、诗歌境界的更大创新。
李白是大量创作乐府的诗人。李白乐府诗在继承乐府诗传统的同时,又能变创其体,可谓是厚古不薄今,是独具特色的李家之一体。李白乐府诗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在基本风貌上古雅本色,在风格上具有阴柔美的一面,在创作的主观意识上创新强烈。
参考文献:
[1]于晓蛟.李白李贺乐府诗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2
关键词:李白 古典文学 庞德 误读 文学理论
引言
诗人庞德是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引申了“诗歌意象”的理论,为文学作品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意象文学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风格,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庞德的意象派作品中汲取了某些中国古典诗词诗歌的写作形式及特点。他在长诗《诗章》中阐述孔子学说,在1915年出版的《中国》中收集并翻译了十几首中国古诗。此外,庞德还曾对古代文学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等进行文学阐释。
《华夏集》是庞德的代表作,里面收录了我国古代文人诗词作品108首,其中以李白的作品最多占据诗歌全集的十一首之多,主要是解读我国古代诗人的诗词作品,学者对于《华夏集》这一文学作品的误读现象所产生的争议问题一直存在。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华夏集》这一作品都存在着误读的现象,并因此产生了许多的争议。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深入,这些争议的趋势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学者对于《华夏集》作品的误读是无法认同的。但是有些学者则普遍认为,《华夏集》中庞德产生误读这一情况,并不能将其当做是错误,因为不同的文学背景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误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文化背景与文学创作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华夏集》中,庞德眼中的李白诗歌究竟是怎样的表达形式,以及他解读的“失真”为文学交流产生了何种影响和客观作用,是本文中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华夏集》中李白诗歌误读的内容阐述
从客观角度来看,庞德对于李白诗歌作品的错误解读,具体集中于诗歌《古风》《长干行》《送友人》《别友》《天津三月时》等方面,其中引起中西方学者最大争议的莫过于诗歌《古风》和《长干行》两首诗歌。以下笔者对《华夏集》中,庞德对这两首诗歌的误读之处作一简要论述。
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作品风格特别饱满豪放,用词华贵高雅,在我国诗坛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庞德对于李白的诗歌作品表现出来了浓厚的兴趣,只不过所受到的文学熏陶不同,因此出现了对于李白作品的解读存在着误读现象,从文本层面表现出来了一些错误。例如诗歌《古风》出现了大量的表层解读,对诗歌作品的语境有所误读。诗歌中最后两句是这样的:
黄狗空叹息,绿珠成衅仇。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这行诗歌中实际上表现出诗人李白的悲怀感伤情绪。“黄狗空叹息”这一句暗指在秦始皇死后,宰相李斯被秦二世杀死,死之前对着他生前最喜爱的黄狗摇头叹息,幻想可以再带爱犬陪伴子女外出打猎,深刻表达出诗人李白对于黑暗官场的无奈之情。“绿珠成衅仇”,指的是石崇爱妾绿珠善于乐器演奏,这引起了同僚孙秀的嫉妒,求而不得,长久下去变成深深的恨意,便想着要滋事杀掉石崇,捕快到了石崇的府门前时候,石崇告诉绿珠,事端原因皆是因为她才起,绿珠哭着告诉石崇,要以死效忠石崇,故当场跳楼而死。而在后两句,诗人李白又引出仕大夫范蠡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范蠡泛湖”的典故,与前文中的两人进行对比。诗句中,李白实际上是描写了三个不同的人在官途上的曲折艰难,这是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提倡人应该学会知足常乐,在适当的时候抽身隐退,过简单的生活也是一种心情,如若不然,很有可能最终面临着“黄狗空叹息,绿珠成衅仇”的悲惨结局。
诗人的本意如此,但是庞德在《华夏集》中对于此两句诗歌的解释却是不同的,使人完全看不出诗人的原意,导致诗歌的寓意完全被覆盖。庞德解读后是这样的:一群黄狗在向着他们通过狂吠进行警告,对于他们来讲,那个叫做绿珠的姑娘只能为他们带来仇恨,在他们中间有个叫范蠡的人,他独自携带着他的情人离去,只见到他独自一人驾着轻舟,身边的情人长发及肩,笑意翩翩。体现出的是极富个人主观色彩的文学核心价值理念:对于该诗歌中李白所寄托于文字层面的思想,庞德未曾进行深入地探究,也没能在根本上进行诗歌典故的剖析,而是单纯地从诗歌原本停留在表层文本间的意思,进行了解读保留,体现着浓郁的诗歌文学的清新追求。在庞德的解读中,也描绘了那幅尽情享乐的画面,但是却没了李白诗歌的最初构想,由此不难看出,庞德单纯依据文本产生误读的事实。
在诗歌《长歌行》中,李白所刻画的是一位痴情妻子,她在战争期间的内心世界。“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问谁凌虐,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不过经过庞德的解读,他将一名痴情女子的内心独白解读成为了一封家书的性质。不仅如此,庞德在解读《长歌行》正文时,将原有的诗句进行了拆分,有例为证,诗文中“荒城空大漠”这一句子,庞德在解读时将其分成苍天,古堡,大漠三个断句。这种拆分的方式,完全破坏了作者李白所要表达出的那种冷凄的荒凉感和萧条意境,使得整篇显得都不连贯。庞德对于李白诗歌所产生的类似误读之处,多有存在。评论家们对此却有褒有贬,各执己见。
二、《华夏集》中对李白诗词误读原因剖析
本文对于庞德《华夏集》中误读李白诗歌作品的事实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做出具体的解释。庞德之所以误读李白的诗歌作品,究其原因,在于其自身并未对中国的历史环境进行深入地了解,缺失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就会导致在解读过程中漏掉很多有用的信息。不仅如此,庞德是将李白的诗歌作品转换来解读,语言之间的转换,肯定会存在着误读现象,而且,庞德的出发角度主要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是否能接受,所接受的范围等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导致诗歌解读结果的不同。因此,在中国文学学者看来,庞德在《华夏集》中存在着误读现象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学者和读者却是很能接受这种现象。庞德误读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误读主体庞德自身因素,其次是误读对象读者群体因素,再者是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文学理解与认同因素。
首先,来自于作者自身因素,误读主体缘何会对李白的诗歌解读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层次,这首先要从其文化修养来入手。大家都知道,在接触李白诗歌开始的时候,庞德对于中文的认知近乎为零,而且他所解读李白诗歌的基础源自于前诗人厄内斯特的笔记。可以说,庞德解读李白的诗歌作品已经是第二次解读,所以庞德对于李白作品的误读便有了解释。其次,庞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导致其误读的原因。他处于新诗运动时期,他本人非常喜欢意象诗歌,意象诗歌尤其强调朦胧的美感,并热衷于对朦胧美的创造,因此,对于具象文字的解释便不是很重视,这和提倡美学的读者有了共鸣。庞德为了追求朦胧美的创作,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时,对其诗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拆分,这样的结果带给人的是原有诗歌意境破坏、音韵、神韵不在等情况。而庞德本人对此也进行了解释,他是过于追求意象诗歌的创作,没有盲目地推敲诗歌涵义,而是把握其更多的细节,将作者的思路和感情进行压缩。。
其次,来自于误读环境因素。古典文学理论曾指出:“文学的接受是发生于特定的环境之下,因此在现实中必然会留下时间空间的烙印。”庞德创作《华夏集》时处社会动荡时期,该时期民众饱尝动荡生活的苦难,心理情绪十分脆弱,因此大批读者在诗歌阅读方面,均充斥着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这种社会背景下,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也难免受到影响。庞德在对于李白诗歌的选择上便形象地阐述了这一特征,诸如其选择《长歌行》《古风》《别友》等诗歌,均是描写离别愁绪的作品,良好地阐述了庞德和诸多社会民众的内心痛恨情绪。在大的背景环境之下为读者构设了一个消褪内心愤慨的文字空间,恰如其分地将读者的阅读接受体验予以了满足。
最后,来自于读者群体因素。经历了十九世纪的文学变革,大多文学作者会将注意力放在文字创作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于读者的影响方面。,因此,文学作者在进行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读者的感受放在首位,甚至是以读者的接受程度作为自己创作的指标。庞德解读李白诗歌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读者这种期待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庞德提取中国古代诗歌中较多的意象因素,并试***通过文学创新将其展现在世界读者面前,虽然最终中国文学学者难以接受,但是一些文学学者和读者却认可了这种漏洞颇多的解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学家看来,诗人庞德《华夏集》所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误读问题并非不可原谅,他们所关注更多的是庞德的文学创新这一事实。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包容、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下,才促使了诗人庞德,鼓起勇气展开了对中国诗仙李白诗歌作品的演绎。语
参考文献
[1]普雷明格等.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M].普林斯顿,1974.
[2]唐旭.李白《蜀道难》的艺术表现特点探析[J].语文建设,2013(17).
[3]祝朝伟.构建与反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美)庞德.众树歌唱[M].叶维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钟华.以《将进酒》为例谈谈翻译的三个标准[J].语文建设,2013(08).
[6]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森.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7]丁建元q外国精美散文读本[M]q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3
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中国诗词大会”这个电视节目火爆全国,学校对于古诗特别重视。班里的同学们一时之间都对古诗情有独钟,常常摇头晃脑地引经据典,用“古诗迷”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我也迷上了一本关于古诗的书——《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这本书带我穿越时空,来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繁盛、最著名的唐朝。不仅陪伴我欣赏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还游历了许多著名的山水风光,娓娓讲述了一个个关于诗人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小故事。
其中,有几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书中记载:李白,字太白,其诗作气势磅礴,豪迈大气,是唐朝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当时,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的老人家贺知章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与他结为“忘年交”,对李白的诗作赞叹不已,称呼他是“谪仙人”,认为李白是一个从天上降落人间的仙人,只有诗仙才能写出这样的旷世佳作。于是,李白“诗仙”的雅号便流传开来。两人常常相聚饮酒作诗,有一次因为没带足酒钱,贺老先生竟然取下皇帝***的金龟来作抵押,闹出了“金龟换酒”的趣闻。
不过,大诗人李白也有自叹不如的时候。有一次,他途经黄鹤楼,登楼远眺诗兴大发,想题诗一首。忽然,他看到楼壁上已经有一首写黄鹤楼的诗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正是崔颢所写的《黄鹤楼》。李白一看连连摇头叹息,无法下笔。可他又不服崔颢比他大诗仙写得好,便在旁边题了一首打油诗:“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呵呵,原来大诗人李白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4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知识丰富的同学。
2、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生平,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巩固诗歌的学习:
1、回到《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体会李白诗作特点的表现,点到为止即可。
2、体会诗歌的意境,开展朗读竞赛,(评价要求为在读出瀑布磅礴的气势同时,读出语言的描绘的魅力。)
3、背诵积累古诗。教师点拨:读背无定法,只要能表现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就是最好的。
(五)课外积累展示: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所知道的课外的李白的古诗。(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
(六)、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过渡语:同学们,古诗不仅能读、能诵,还能唱呢!听——
1、学生学唱古诗《望天门山》。
2、反复六遍后,请已经能背诵的同学表演背诵,介绍经验。
3、学生自由背诵或唱诗,及时反馈背诵情况。
(七)、激发学习热情:
导语:看着同学们如此热烈地背诵,老师也不禁有些技痒了,我也来背一首李白的诗给大家听,好吗?
1、教师声情并茂地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学生指正。
2、鼓励背诵李白的名作《将进酒》。要求积累一句、两句均可。
3、师生共背《将进酒》。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课后继续背诵,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
六、设计意***: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岐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既要鼓励学生的***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5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保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6
关键词:谢I诗风;清新;绮丽;诗歌范式
中***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11-03
作者:温长青,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河南,安阳,455000
文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那些在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总是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那些领一代的诗坛骄子,也必然会自觉地对前代诗人的诗风有所接受。同一般读者单纯的审美消费的阅读不同的是,那些诗人读者,由于自己富有审美创造经验,又被赋予了审美创造使命,所以他们的审美感受会更深刻、更具有启发性。易言之,这些诗人读者本身也许并无专论,但因为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在对前人诗作的审视借鉴中,便往往会得风气之先,在诗歌创作上比较全面地接受前代诗人,进而从某种程度上超越当下的诗歌理论和舆论,甚或成为新的诗歌范式的先声。现在我们来讨论李白、杜甫对谢I诗风的接受,对他们阅读谢诗时的审美感受及在诗歌创作中对谢胱 诗风的接受做一大概的观照,就基于此。另外,从谢I诗风接受史来看。李白、杜甫以他们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其审美接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选取诗风这一重要侧面比较李白、杜甫对谢I诗风接受的异同,期望能更清晰地凸现出谢诗接受史的发展流脉,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作为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I不仅在“竟陵八友”中最为突出,而且也是齐梁时期最为突出的诗人,对山水诗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摩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这就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如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逋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诗人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将眼前层出不穷、清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完美的***画,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声音和春天的气息;而这明媚秀丽的景物又与诗人思乡的情思自然融合,显得深婉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他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也写得非常出色。诗中以归流、归舟与旅思、孤游之间的相互映衬与生发,突出地表达了诗人倦于羁旅行役之思和幽居远害之想。其语言之清新,构思之含蓄、意境之浑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再如《游乐田》:
戚戚苦无惊,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茵阁。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不仅情景相生,错落有致,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而且在声调与语言的运用上也很有特色:语言清新晓畅而又富有思致,音韵铿锵而又富于变化,尤其是“戚戚”“阡阡”“漠漠”等叠音词的运用,更增强了形象性和音韵美。流动的声音之美同诗中充满动态美的山水景色相配合,使画面更加细腻秀美、清丽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总之,如果用“清丽”一词来概括谢I诗风,应该说是比较准确的。
面对谢I其人其诗这个巨大的历史存在,李白、杜甫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我们知道,一般而言,人们对待诗歌的阅读态度有两种,即读者的态度与学者的态度。一般的读者阅读诗歌,更多地是一种单纯的审美消费,他们会从阅读中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并进而使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其态度一般说来是无功利的。而学者的阅读诗歌则不同,除了同一般读者一样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外,他们又总是自觉地以比较全面客观甚至不无挑剔的态度来对待诗歌,以求得对诗歌有一个公正的评判。李白、杜甫读谢诗的态度自然更要复杂许多,因为他们即诗人,而且又都是伟大的诗人,他们在阅读谢诗的时候,审美消费与审美创造往往潜在地交融着。当然,二人还是略有区别。“青莲目无往古,独三四称服(谢I)”,形之词咏,李白是更倾向于读者态度的: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I北楼》)
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I》)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I诗。(《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三山怀谢I,水澹望长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我吟谢I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风雨。《酬殷明佐见赠王云裘歌》
从上边所引诗句中,我们看到,李白对谢I其人和谢I其诗,自始至终沉浸于审美情感体验当中,爱其诗与爱其人融汇不分。作为一个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阅读谢诗时似乎总处于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动之中。
杜甫则不同。作为一个饱受战乱之苦,一生大部分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身上具有更多的冷静气质和理性色彩,因此在审美阅读时能暂且剥离谢I本人而只以其诗本身为认识对象,进行前审美阅读;又能进一步观照这种审美具体化,以这种审美阅读活动为认识对象进行反思性阅读,即后审美阅读:
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
谢I每篇堪讽咏,冯唐已老听吹嘘。(《寄岑嘉州》)
很明显,杜甫读谢诗是带有一定的探讨研究性质的,某种程度上要抑制对诗的情感反应和冲动,以免影响到对谢诗审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评论。而李白则差不多纯属感情用事,是无暇甚至也不屑细加揣摩的。
正因为李白、杜甫对谢诗的认识态度与方式有以上的不同,便导致对谢诗的文学价值的鉴别接受也有相异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谢I的诗既吸收了谢灵运诗作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又避免了它的晦涩平板,作品中有许多传神的刻画和新颖的意境。例如前文所引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联,实乃千古名句。作为“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写下无数描写祖国山水壮美的诗篇的李白,对谢I诗歌的喜爱和推崇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李白主要是根据自己在阅读鉴赏时的愉悦程度对谢诗进行文学价值判断,与其说他是在谈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在谈自己的愉悦,或者说把自己的愉悦转移到谢I诗上去了: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口楼 饯别校书叔云》)
诺谓楚人重,诗传谢I清。(《送储邕父之武昌》)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
李白称赞谢诗“清”,而对其“绮丽”的一面似乎有些不以为然,故又拈出―“真”字阐发补足“清”意。在李白的诗中,讲到“清真”“天真”“全真”的地方不胜枚举。有着儒道兼取思想倾向的李白,是把“真”与道家的“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真”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人的天然素朴的本性。所以清真者,清新自然之谓也,也即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意。不过,李白一方面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当指南北朝时期在文学创作中愈趋愈极的文学语言文字化和诗文辞赋骈丽化的倾向,对当时文人创作或铺列锦绣、雕绘满眼,或力求古奥、故为诘屈的现象,李白曾直斥为“雕虫丧天真”),而另一方面又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对诗风既清新又绮丽的谢I大加推崇,似乎已微露自相矛盾之处。而李白赞清斥丽的更深的自相矛盾之处,则体现在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上。实在讲,他的诗作绮丽的诗句也并不少: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急。(谢I《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胱《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李白《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I》)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绮霞。(李白《落日忆山水》)
万里绮霞合,一条江练横。(李白《雨后望月》)
可见,无论就整首诗或联句,李白都有比谢I绮丽的在。那么,李白这种诗歌理论与创作上的矛盾又怎样解释呢?我们认为,这是当时的公共期待视野与李白个人期待视野断裂错位的表现(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期待视野是有公共期待视野与个人期待视野之别的)。早在陈时,反思齐梁诗风的呼声已日盛,隋灭周、陈,曾发文告欲剪灭之。至初唐陈子昂与“四杰”高唱复古,彻底击溃了齐梁浮艳的文风,确立了初唐风骨兴寄、清新刚健的诗风。李白正当此际,鄙视“绮丽”不过是当时公共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而已。虽然这种公共期待视野不可避免地以潜隐的方式影响到了李白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和对谢胱诗风接受的深广度,但李白毕竟是伟大的诗人,凭着自己既往的审美经验,凭着审美直觉和自觉,他并没有完全摒弃“绮丽”之美。而是在审美创造中合理地接受了“绮丽”之美。他在理论上追求清新自然之美,在创作实践中又以对“绮丽”之美的合理接受,开拓了诗的境界,丰富了诗的形式,革新了诗的语言,既承继了陈子昂诗作的古质浑朴、风骨峭拔的长处,又纠正了他不用通俗语、玄远艰深、议论过多的缺陷,把诗歌创作朝着意境清新、形象生动、接近口语的方向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李白个人的期待视野并未受到完全的限制,他的天才诗人的创作实践正打破或者说拓展着当时的公共期待视野,为谢诗的更全面深入接受开启了大门,这是十分难能的。
而杜甫呢,则是以个人的期待视野在引导着公共期待视野。如果说李白是靠他的审美经验。不自觉地为谢诗的全面接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杜甫则是完全自觉地在引导一个更为合乎文学的文学性(艺术价值)的公共期待视野的形成。杜甫自然也是推许“清”的:
更得清新否?遥知属对忙。(《寄高适岑参》)
***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春日忆李白》)
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酬薛十二》)可以看出,杜甫论诗,“清”与“新”常相连属,“新”就把“清”的特殊价值阐发出来了。如果说李白的“真”主要是个认识论范畴,那么杜甫的“新”则主要属美学范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倾向的杜甫,既能继承前辈诗人对南朝文风的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而对于文学遗产的认识又比他的前辈诗人更深刻全面些,因此他对古今问题的看法也比较正确一些。初唐陈子昂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李白也讲:“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他们都是以复古为号召,却没有能对古今问题提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观点。“不薄今人爱古人”的杜甫,却能意识到正是由新旧对比导致的诗风演变构成了当下诗歌文学性(艺术价值)的基础,这是相当深刻的。因此杜甫是完全接纳“丽”的,他认为“清词丽句必为邻”,清丽相合是有一定必然性的,贸然割裂二者是不妥当的:
绮丽玄晖拥,笺诛任旷驰。(《八哀诗・寄张九龄》)
新文生沈谢,异骨降松乔。(《哭王彭州抡》)此处“新”是包含着“丽”的。于是杜甫便自觉地把对“丽”的认可贯彻到诗的创作中。我们不妨引一段前人的评论: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7
一、读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联作者
重要作家、作品都列入了初中生应掌握的范围,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初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我们不但要熟悉,而且要理解这些名家名作,掌握好写作技巧。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陶渊明、谢灵运、谢眺、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同为边塞诗,高适、岑参的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而宋代范仲淹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我们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熟悉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比如杜甫的“三更、三别”就是其忧国忧民情怀的展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则是自己被贬时期心情的写照。
例如: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 ***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三、看注解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
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四、析意象
古诗中,有些意象具有某些象征意义,我们应仔细去品味。如“杜鹃”,在古人的眼中,它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白的《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里的“子规”便是杜鹃,“子规啼夜月”充满了无恨哀愁,渲染了空寂荒凉的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杜鹃,无一不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鸿雁”,则是信使的象征。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其中的“雁”,即“鸿雁”,就是信使的象征。“梅花”,在古人的心中,则是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卢梅坡的《雪梅》,“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是陆游的梅花,表达的是一种清高、孤芳自赏的情感。其它的,如“松”,象征着坚强,“鹤”象征着长寿,“竹”象征着正直、虚心;“寒蝉”象征着凄凉。
五、品意境
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华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意境。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8
关键词:版本异文;正确解读;李颀诗歌;变易缘由
中***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1)04-0149-04
囿于现存唐人诗集的版本异文,导致很多诗歌出现误读现象,偏离了作家的真实旨意。以李颀诗集为例,不同时代版本存有很多差异。《全唐诗》辑录的李颀诗歌字句、题名皆存在问题,今人若以此去解读诗歌,难免南辕北辙,背离了李颀的创作心态。本文考核《题公山池》、《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诸本差异,以期正确解读李颀诗歌,解决相关问题。
一、《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应为《无名
上人东林禅居》
首先,从李颀诗集的流传版本来看:《全唐诗》等所录诗名《无尽上人东林禅居》,误,当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宋刊残本《文苑英华》卷二三五题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南开大学善本书库藏明隆庆元年(1567)《文苑英华》刻本卷二三五亦题《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又据国***善本部所藏李颀诗集最早的版本,即明正德乙亥(正德十年,1515)刘成德刻本《李颀集》三卷,亦做《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还可据《唐诗品汇》知其诗题为《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嘉靖十六年(1537)序刊本《唐诗品汇》卷十一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明万历年间汪宗尼校订《唐诗品汇》本,亦题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而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唐诗品汇》则改“无名”作“无尽”,故不能简单以高棵《唐诗品汇》编撰年代早于李颀刻本而据此断言诗题为“无尽”。
故以宋本《文苑英华》、明《李颀集》、《唐诗品汇》所录为据,李颀原诗当为《无名上人东林禅居》。
诗名变易为《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始见于明。明铜活字本《李颀集》乃作《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异于前本。后来之本或阙字存疑,如嘉靖庚子(1540)朱警《唐百家诗》本作《无名上人东林禅居》,北京大学古籍特藏库凌登瀛刻本《李颀诗集》作《无上人东林禅居》;或延续明铜活字本作《无尽上人东林禅居》,如明胡震亨辑《唐音统签》、清《全唐诗》诸书。
梳理此诗版本异文,可据此得悉李诗中的无名上人为神会弟子,《宋高僧传》卷十七有《无名传》。无名师从荷泽神会,“得会师付授心印。”无名于天宝八年出家,其《无名和尚塔铭》记载“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至于方广大乘,沤和波若,投针彻底,游刃皆空。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盖真解脱人也。”神会大师天宝四载人住东都荷泽寺,天宝十二载被诬聚徒兴事而贬谪荆州,无名在洛阳求学于神会当在天宝八载至天宝十二载间,“自此志历四方,周游五岳。”当时,李颀辞官再隐颍阳故里,常游走洛颍,参谒大德,写了数首与僧侣酬唱之作。
二、《题公山池》诗题存疑、文字有讹
《题公山池》诗题存有版本异文,有“公”和“公”两种情况。南宋刻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五诗题作《题公山池》;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南开大学藏嘉靖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卷二十、金元好问《唐诗鼓吹》(清顺治十六年陆贻典刻本)卷四、元郝天挺《唐诗鼓吹集注》(南开大学藏至大元年(1308)刊本)卷四、元杨士宏《唐音》(民国十二年沔阳卢氏慎始基斋影印明嘉靖本)卷八皆作《题公山池》。杨士宏曾说:“柳子厚亦有送《上归淮南序》,未审即此公否?”“公”、“公”是版刻误笔,还是别有内情,留存方家考定。
《题公山池》一诗字句之版本异文极夥。《全唐诗》录如下: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祗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其一,第二句“开士”两字早期版本皆作“开山”,改易为“开士”则体现追求协韵的诗学观。
宋、元无“开士”之说,《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唐诗鼓吹》、元郝天挺《唐诗鼓吹集注》、元杨士宏《唐音》皆作“开山”。明铜活字本《李颀集》卷下、《唐诗品汇》卷八十三、胡震亨《唐音统签》卷八十三亦作“开山”。
“开山”易为“开士”始自明人。明李攀龙《古今诗删》卷十六、《唐诗选》卷五改为“开士”。
其二,宋元《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唐诗鼓吹》、《唐诗鼓吹集注》第四句皆作“清池白月黠禅心”,《唐诗鼓吹集注》、明铜活字本《李颀集》、明钟惺《唐诗归》作“清池白月照禅心”,而《唐诗品汇》、《古今诗删》、《唐诗选》、《唐音统签》、明陆时雍《唐诗镜》卷十六作“清池皓月照禅心”,清人多承袭“清池皓月照禅心”;“片石孤峰窥色相”有人曾作“片石孤云窥色相”,纯为后人生造。“孤峰”易为“孤云”始自李攀龙《唐诗选》,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力挺此说,非议“孤峰”,至清《唐诗别裁集》、《御选唐诗》亦袭是说。
将“开山”改为“开士”体现了追求协韵的诗学观。“山”为“十五删”上平韵,归人平声;而“士”属“四纸”上声,划为仄声。就此诗而言,首句第二字为平声,下旬第二字依照常理当为仄声,运用“山”字致使上下两句平仄不协。然原诗早期版本皆作“开山”,所以元好问、郝天挺对“开山”之说虽存疑虑,注作“开山疑作开士”,但却未加更改。可元好问、郝天挺的疑问在明代却被士人信以为真,强将“开山”易作“开士”。王世懋较早主张改易此诗。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忽于“远公遁迹”诗第二句下一拗体,余七句皆平正,一不合也;“开山”二字最不古,二不合也;“开山幽居”。文理不接,三不合也;重上一“山”字,四不合也。余谓必有误,苦思得之日:“必开士也。”易一字而对仗流转,尽祛四失矣。余兄大喜,遂以书《艺苑卮言》。王世懋改易原诗,受到了乃兄王世贞的赞许,世贞亦采纳是说。他曾说:“‘远公遁迹庐山岑’,刻本皆言开山幽居,不惟声调不谐,抑意义无取。吾弟懋定以为“开士”,甚妙。盖言昔日远公遁迹之岑,今为开士幽居之地。‘开士’见佛书。”
与王氏兄弟学术理念相近的李攀龙,重视诗律的音调与韵致,其《三韵类押序》云:“辟之车,韵者,歌诗之轮也。失之一语,遂玷成篇,有所不行,职此之故。”正如王世贞《古今诗删序》所述:“于鳞之所取,则亦以能工于辞,不悖其体而已,非必尽合于古”。李攀龙选辑古诗,圭臬分明,尤为注重诗歌法度与修辞的揣摩,故《古今诗删》、《唐诗选》均将“开山幽居”易作“开士幽居”。
不少人对李、王改易诗句表示不满。胡震亨论
云:“弁州公以开山声调不协,欲改为开士。此元人郝天挺《唐诗鼓吹注》中说也。吾谓远公即指公,开山即就上庐山衍下做到山池上,意义实然。虽不叶,不可改也。不然,一人耳,既拟之远公矣,复泛称为开士,可乎?”方弘静亦云:“二王以‘开山’为‘开士’似得而绎之,未然。……题日山池,‘开山’非误。”胡震亨编撰《唐音统签》时博观群书,又参考朱警《唐百家诗集》中《李颀集》,见到此诗较早底本,故对王、李改易原句,颇为不屑。方弘静也出于恢复原貌的心理,对王世懋、王世贞的改易提出异议。
然胡、方感喟之言并未引起明人反省,不少士人还是出于律诗结构整饬、平仄协韵心理将“开山”易作“开士”,“‘开山幽居’为‘开士幽居’,愚窃谓此相校雠,差觉胜耳。”明人力求以律诗标准严格要求唐诗,甚或篡改字句,亦可从何良俊一番评论得窥其旨。何氏云:“五十家唐诗李颀《题公山池》‘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孤云’改作‘孤峰’,‘皓月’改作‘白月’。夫既言片石,又日孤峰,不免叠床架屋。若‘白月’则前无所本,只是杜撰。以启后人换字之端。盖唐诗为庸俗人所改,如此类甚多。其疑误后学,可胜道哉!”何氏论语有失公允,他对宋、元、明初诸本所录“白月”视若无睹,斥为“杜撰”;又纯以律诗圭臬衡量,矫枉过正,宁守偏执不去查证,也坚持陋见,以伪作真。岂不知,正如杨士宏《唐音》所论:“此篇粗看似音律参差,句法错杂。详玩乃见古朴处,不得不如此自是老态。”
“清池白月黠禅心”易为“清池皓月照禅心”,其文字变异亦有轨迹寻绎。宋元文献典籍更接近李颀诗歌原貌。尽管王安石、计有功、元好问、郝天挺在诗题上存有差异,但诗句皆作“清池白月黠禅心”,而不是“清池皓月照禅心”或者“清池白月照禅心”。王安石、计有功接触到李颀诗集的较早版本,而宋本在宋室南渡后不幸散佚。明人辑录李颀诗歌时,是否依然是王、计所见的宋本很值得怀疑。现存李颀诗集最早版本为正德乙亥(1515)刘成德刻本《李颀集》(现藏于国***善本部),刘成德当时只据残缺录本辑录李诗八十七首,亦未得李颀刊本;朱警刻《唐百家诗集》所用的李颀诗集之底本为宋本,周勋初指出:“嘉靖时期朱警刻《唐百家诗集》,其行格也是半叶10行、行18字。朱氏序言中说,各家诗集均以宋本为底本。后人当然不能贸然断定他是根据书棚本重刻的,但推断其中有不少本子原出陈起父子所印的宋本,当去事实不远”。朱警《唐百家诗集》所用底本如源于南宋陈起刊本,在时间上不及王安石、计有功所见宋本,似应以王、计“白月”为是。
撇开版本问题,后代为何全盘接受“照”字而舍弃“”字呢?钟惺曾引谭云春语:“人知下旬‘照’字妙,不知‘窥’字尤妙”,前人对“照”的欣赏虑及它所创造的意境及韵致。佛家颇喜用“照”字,常譬镜喻谓人窥见清净本性,洞然照见众生本心。“”字略显朴拙,似无“照”字富有韵意深远、灵巧空明之感,故后代选诗全部延用“照”字,不再关心宋元版本原作何字。“白月黠”而易作“皓月照”,也具有词语甄择的因素。正如前引何良俊所语,他舍弃查证,先客为主,无睹宋元明初诸本所录“清池白月照禅心”,竞言之凿凿古无“白月”只有“皓月”。
如果不厘清《无尽上人东林禅居》、《题公山池》两诗版本异文,则很容易造成理解障碍,难以辨清诗题中的人物、无法正确解读诗句之意。
其一,分辨版本异文,可从中知悉后人传抄、引用前人时诗句具有重新考订、融入个人诗学理念的倾向。士人选诗既有保持原貌、探求本来面目的心理,亦有发挥主观能力、加以窜改的一面。他们对前人诗句重作判定、甄择,或者以自己诗学标准衡量前人诗句。就李攀龙、王世贞而言,他们严格秉承律诗圭臬,恪守韵律和韵致的诗学标准,乃至强加改易前人字句。倘若学识有限,则贻误后人,反弄巧成拙,离原诗走得越来越远。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9
“文包诗”,顾名思义既有“文”,又有“诗”。“文”为“诗”的补白,“诗”为“文”的中心;“文”因“诗”起承转合,“诗”因“文”水到渠成。“诗”有魅力,“文”有张力,诗文珠联璧合中显示出编者的独具匠心。
课本中精选的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都特别讲究含蓄,一唱三叹,余味无尽;它们往往借物言情,寓情于景,诗情画意高度融合。这些诗词既是名家名篇,又符合各学段孩子的学习及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感动的故事,读来兴趣盎然。
编者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生动活泼的故事,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故事中,其中,“文”由“诗”演化而来,是对“诗”背景、大意等的描述,“诗”是对“文”的升华。让平实浅显的故事来引导我们学习古诗,化难为易,大大降低了学习古诗的难度。文中所包的诗也往往是我们似曾相识或早已背熟的,特别能够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为自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李广射虎》就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讲述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中的故事。课文具体生动地叙述了李广将***一次夜巡,在朦胧的月光下,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他误以为有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李广将***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共四个自然段。
课文由介绍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开篇:“林暗草惊风,将***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引出“飞将***”李广,并介绍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引出诗中的故事。
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课文第三段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月色朦胧”,“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渲染出当时恐怖的气氛,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那真是“林暗草惊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从“猛然间”“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等语句能体会到李广将***机敏、神勇、果断的性格特征。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李广将***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他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课文的第四段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段落。第二天,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呀!大家全都惊呆了。”为什么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呀”“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让我们体会到人们惊讶之余对李广将***的赞叹敬佩之情。想想深深扎进石头的白羽箭,士兵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的情景,更让人增添几分敬佩之情。再回到诗中――“没在石棱中”,我们就能体会到“没”字用得何等巧妙、传神!
李白的古诗大全篇10
尽管只有20分钟的车程,可毕竟是头一回离开居住了二十四年之久的绵阳市城区,而且是去朝圣千百年来被世人久久称颂,在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心境是异样的激动。难以表述的言语和那些感动,时时地涌入心怀,我只能静静地走近李白,走进他闪耀了千余年的诗歌里,读着真实的李白和他那璀璨的文字。
李白故里位于江油市青莲镇,地处绵阳与江油两城市之间。青莲左有濂水环绕,右有涪江环抱,山水灵秀,仙气飘渺的意境。再加之沿途那一律白墙红(或黄)木,三角形瓦砾屋顶,以两层楼居多的颇具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更给了这个在唐代就是古绵州的重要城镇,添了几许古老而神秘的色彩,也增了不少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拄着拐,在母亲的搀扶下,踏上了这片充满古代诗歌气息,一代“诗仙”的故地。走在由长方形石块铺就的平整的路面上,这里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少有的一份宁静,绿树,翠竹,石条小路都静静地躺在那儿,偶有古筝弹奏的带有古代韵味的乐曲,时时扣击着清净的耳畔,落入了闲来自得的心灵。
走近李白,更多的是要走入太白碑林,去觅寻他光辉闪耀的文字,让心久久地徜徉于诗歌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感动中。太白碑林分为地碑、圆柱碑和石碑三种,均由古今历朝历代书法家,为李白诗词挥毫所著。穿行于这片诗歌的园林间,用心去谛听那些久远了的声音,在这个心绪浮躁的年代里,唯有在这里,才能很冷静地去品读“诗仙”的心音,这些熠熠生辉的诗词,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留于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穿过碑林,拾级而上,我来到了有三层楼高,木质结构的太白楼下。小憩片刻后,素来永不言弃的我仍然决定爬上塔楼的最高层,去一览全景。太白楼的楼梯,是只能容一人行走的极窄且陡的通道,母亲在前引着我一路小心翼翼地攀爬着,终于到了最顶层,登高远望,整个青莲镇的美景尽收眼底。只有在登上太白楼的这一刻,我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盛唐诗歌的塔尖中,回溯远古,耳边似乎被那些抑扬顿挫的诵诗声所占据,所感染。
走近李白,自然要去他的居住之地游览一番。走过长长的石条小路,我来到了李白的故居,走进千年的历史,那些班驳的碎片依然闪烁着其独特的光辉,许多的尘埃落地,可思想和感动犹存。那青油灯和纸、墨、笔、砚构成的书房,其深邃的寓意有着怎样的广袤空间,那些构筑李白一生的情感文字,就是在这里孕育,并牢固地根系这方土壤。这些诗歌的情怀,并没有因年代的远去而沉寂,而消失,而是因了其璀璨的光芒,更加明媚地走进今天,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白的古诗大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