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诗句大全篇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前言】
《采莲曲》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言绝句圣手”。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这里代指莲花。)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就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注释】
⑴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这里指荷叶像裙边一般
⑵芙蓉:即荷花,又名莲花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荷花诗句大全篇2
古诗教学的目标显然不能满足于儿童大体理解诗意,会读会背这个层面。儿童在诗意理解层面已经没什么难度的古诗,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古诗教学的理想境界呢?笔者认真钻研教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尝试着对教学问题进行梯度设计,不断引领儿童登攀思维和情感之山,让儿童体验古诗学习的真趣味。
梯度一:聚焦画面,体验古诗意境美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经过适度预习,对理解古诗的意思不是难事。教学中,我放手让他们自己读诗、说诗意。在此基础之上,我启发他们思考:诗人杨万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色彩怎样?给人怎样的感受?我们知道,古诗教学中,引导儿童凭借诗中熟悉的意象进行再造想象是很有必要的。显然,这个问题,比起要求学生说说诗句表面意思要更加有挑战性。他们一开始只能比较笼统地说出西湖的清晨,荷叶碧绿,荷花盛开,很美丽。
学生们并不能一下子就在脑海中构成西湖的鲜明形象,我也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启发他们进入情境,进一步想象:现在,我们就站在西湖边上,举着相机,不想拍摄一两张特写画面吗?靠你最近的那朵荷花什么姿态?稍微远一些的那几片荷叶大小、绿的程度有怎样的不同?这次,学生们纷纷积极调取记忆中的荷叶、荷花、湖面的意象,并且根据诗中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形成了更具体的形象,从而想象出了诗中描绘的意境――
呀,离我不远处的那朵荷花多娇艳!粉色的花瓣水润润的,在西湖的朝阳中,显得格外迷人。再细细欣赏,竟然看到娇嫩欲滴的荷花花瓣上还沾着些晶莹的小露珠,又给了这荷花不少活力。衬着这朵花的碧玉盘呢,默默地立着,心甘情愿保护着荷花,并不想争功……不时,飞来一只蜻蜓,纤细而美丽。――韩豫凡
我看到的是一朵洁白的荷花。此时,在清晨的阳光中,它已经完全绽放,片片花瓣那么舒展,那么通透。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慢慢在空气中飘荡。再看那花瓣中间已经挺立的花蕊,嫩黄嫩黄的,小小的莲蓬已经长出来了,真让人喜悦!靠近的几片荷叶,有的圆圆的,绿得油亮;有的荷叶边还有些卷曲,还有些黄绿色,显然是新荷……――巢申睿
显然,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儿童聚焦于古诗中描绘的景物,启发儿童愉快地“再造想象”,于是,诗中清新、鲜艳的西湖莲荷***在他们的小脑瓜中鲜明地活动起来。在接下来的配乐朗读中,学生们对诗美妙的意境感悟也就更深一步了。
梯度二:比较阅读,体会古诗用词美
当学生们进入诗歌意境,主动品读之后,我并没有满足于此。接着,我自然地挑起课堂学习的矛盾点:古诗题目分明告诉我们这是首送别诗,回顾我们以前积累的送别诗,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一时间,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在经典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味诗人那旷达的情怀;他们在“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中,体会诗人深挚的送别情意……
课堂中,我不留痕迹地引导儿童进行“比较阅读”,继续引领他们攀登学习古诗的精神之山。充分比较、思考之后,我提出这个问题:杨万里既是林子方的上级,更是林子方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畅谈保卫国家、抗金建议。林子方现在要离开当时的都城临安,杨万里一点都不留恋吗?挽留朋友的意思表现在哪里了?
古诗中最为丰富的美育因素就是诗人的情感了。可以说,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教学中的第二梯度问题的抛出,激起了儿童不断探索、体验的热情。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认为杨万里对好朋友林子方的送别之情有的,只是这种感情被藏在诗句中了。请大家留意一下古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此时,杨万里实际上想说的话是:林子方啊林子方,你看看,西湖已经到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啦,你还是不要离开这里,留下来吧!――周山岳
我也在诗句中找到了送别情,它的确是深深藏在诗句中,这也是杨万里写诗的巧妙吧!跟他不同的是,我在最后两句中找到了这种感情的流露。诗人表面上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实际上想说,林子方的事情就像这莲叶和荷花一样,纯洁又动人……――刘晔
与其他送别诗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们的思维再次被激活。课堂上,他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令人欣喜!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古诗朗读较先前第一个板块,多了不少离别的不舍与愁绪。诗歌的意境与内涵,与儿童的情感世界自然链接,诗歌学习的趣味也就悄然而至了。
梯度三:文献阅读,品味古诗情意美
古诗流露的情感往往更加含蓄。让今天的儿童真正品味其中千年的馨香,那将会是多么的诗意和浪漫。课堂中的第三梯度教学设计,我引入了关于这首古诗的文献阅读――
这首诗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隐喻,也可以说,作者的巨大深意,隐藏在了描写西湖美景的绝妙诗句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好好读读古诗中一些关键词语的隐喻之意:“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则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六月中”指朝廷;“天”指皇帝;“日”也指皇帝;“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映衬,在太阳下,靠近皇帝的意思;“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同学们,林子方年轻有为,皇帝很欣赏他,将他边连升三级外放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对此,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然而,杨万里则不这么想,但又不好明说,在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
聪明的你,这首诗的隐喻之意到底是什么呢?
荷花诗句大全篇3
一、 略读全文,感知季老“荷花情结”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我认为散文学习贵在读。这篇写景状物散文,以荷的生长过程为线索。初读课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长过程,从而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由听天命——灰心——微有希望到令人灰心——狂喜——大快人意。从播种开始,季老就倾注所有的关爱去关注生命的萌动和生长。季先生是学问家里少见的多情之人,他喜爱动物花草,“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如果粗读全文就主动告诉学生季老是“多情”之人,就像吃着半生的米饭,没有嚼劲儿还会消化不良。先让学生略读全文,从荷入手,以荷为媒介,整体感知内容,就可以顺理成章分析其中寄寓的情感态度——季老对荷的真情。
二、赏读荷韵,体悟季老深沉哲思
所谓“赏读”,就是要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语句、重点词语反复揣摩,从字里行间体悟作者的思想内核。世上爱荷的人很多,写荷的名句也数不胜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季老在荷上想抒发怎样的哲理之思呢?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具体描写荷生长过程的段落分析,抓住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仔细品读,如:“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对荷花的漫长期待,季老经历了四年失望与希望,虽然过程艰辛、漫长,但是开放的荷花呈现了热烈、旺盛的生命姿态。作者面对荷花的生命力,由衷地发表对生命的感慨。所以季老赏荷,赏的是荷的生命力,正是如此,季老对荷才有如此难以割舍的情感。
赏读文章时,还有一个方面不能忽略,就是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即读文章时对照作者的生平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意蕴。季老在他的散文集《牛棚杂忆》中回顾了自己期间的经历。在期间,季老除了被批斗、审讯以外,还被迫进行劳动改造。荷花艰辛的生长历程,正是作者生长历程的真实写照。荷花热烈、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也是季老的生命姿态。这样,荷与人就有了密切的联系。我们也对为什么作者着力描写荷花生长过程有了真切的体悟。这样的荷花叫 “季荷”更亲切。
三、品读诗句,感悟季老淡然心境
“品读”,主要抓住诗句“池花对影落”。 池花,是指水中的莲花。此句描写的是落花,花瓣接触水面,二者合为一,画面宁静而优美。荷花凋零是自然规律,而此时面对生命的消逝,它的凋零之姿却是平静、从容、洒脱。淡泊是一种态度,对生命的消逝尚能看透,那么,还有什么能使你烦恼呢?这样我们好像豁然开朗,不会为很多东西所累了,比如名利、荣辱。晚年的季老已经达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境界。在他的《九十述怀》中,他说,
“我常拿陶渊明的四句诗当做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爬格不知老已至,名利于我如浮云’,或许能道出我现在的心情。”
耄耋之年的季羡林已经阅尽人间春色,沧桑世事历练。这种生命格调是很难模仿的。此外,文中还有写波斯猫扑入水中的小插曲,波斯猫的动反衬大自然的宁静,衬托作者参透“池花对影落”境界后的超然;以波斯猫无“理”的求索实际它追寻的只是月的虚影,是虚幻的与“池花对影落”的 “影”相对。形象地说明上文“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的疑问。在表达理趣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荷花诗句大全篇4
【关键词】《西洲曲》 译文对比 选词用字 细节呈现 形象构建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精致流丽,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情人的苦苦思念。《荷塘月色》中引用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四句,是全诗最为动人的四句,清新含蓄,符合《荷塘月色》全文的朦胧隐约之美。
朱自清先生通过对《西洲曲》的引用表达了现实无法逃避的苦闷。清华园的荷塘里荷花也已盛开,和《采莲赋》还有《西洲曲》里的景色相似,却没有游人来这儿划船采莲,嬉戏或相思。白色恐怖下的荷塘,再美也不会滋生爱情。文中引用的一赋一曲,一个表达爱情的喜悦,一个表达爱情的痛苦,然而这都与眼前的荷塘月色无关,作者本是为了逃避现实的烦闷才出门散心,却还是由荷塘想起现实的残酷。因此,翻译时需贴合诗意,表达人物的相思之苦,相思愈浓,爱情愈烈,与现实的对比愈发鲜明,作者的苦闷愈能体现。
朱纯深先生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均对文中引用的《西洲曲》诗句做出了翻译,为使下文表达方便,将两篇译作简称为朱译、杨译。译文如下:
朱译:
Ballad of Xizhou Island
Gathering the lotus, I am in the South Pond;
The lilies, in autumn, reach over my head;
Lowering my head I toy with the lotus seeds ;
Look, they are as fresh as the water underneath.
杨译:
West Islet
When they gather lotus at Nantang in autumn;
The lotus blooms are higher than their heads;
They stoop to pick lotus seeds;
Seeds as translucent as water
两个版本的翻译各有妙处。下面,本文将从选词用字、细节呈现和形象构建三个方面对译文进行对比赏析。
一、选词用字
《西洲曲》这一曲名,朱译为Ballad of Xizhou Island,杨译为West Islet。Ballad指歌谣,民谣。《西洲曲》本是民歌,后收入乐府诗集,并不是特意为唱歌而写的诗,因此这里译为ballad无误。Island指岛屿;islet指小岛。“洲”是水中高地,诗中西洲和江北为同一处,即女子的情人所在的地方,“洲”在江中,可想面积不大,因此将西洲译为West Islet更合适。
“采莲南塘秋”里的“莲”,朱译和杨译均为lotus,莲花。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的梦境,只有梦境里才会一片纷乱,将从早到晚的相思和一年四季的相思混淆。因此,此处“采莲南塘秋”与上文“出门采红莲”并不在一个地点。在梦里,随着地点的变化,时间也由盛夏变成秋季。“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地点都在南塘,环境不变且动作连贯,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三个动作才是互相承接的,因此“采莲”所采的应该是莲子而非莲花,应译为lotus seeds。
二、细节呈现
《西洲曲》景物描写细致入微。“莲花过人头”一句,虽只是描写环境,却没有单独写莲花高几尺,而是以女子的身高作比来形容莲花的高度,有人面莲花相映红之意。“莲花”一词,杨译为lotus blooms;朱纯深先生译为lilies。lily指百合或百合类植物,一般不用于指莲花。这里朱先生应该是考虑到睡莲为water lily,且西方文化里的百合花和此诗中的莲花文化意象相似,都寓意纯洁美好,所以用了lily而不是lotus,来暗指少女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这一处的归化即保留了原诗的蕴意,又能帮助西方读者加深理解。“过人头”,朱译为reach over my head,杨译为higher than their heads。二者相比,higher than只是客观表示空间上的高,reach over 则更为形象生动,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莲花慢慢生长的样子,更有生气。因此“莲花过人头”一句,朱译较好。
诗中“低头弄莲子”一句,杨、戴将其理解为采莲女弯腰去摘采莲子,译作They stoop to pick lotus seeds,属误译,莲花已过人头,莲子又怎会需要弯腰去摘采呢?“弄莲子”,朱译为toy with the lotus seeds。Toy with意为摆弄、拨弄,描绘出女子心系情人时无意拨弄莲子的姿态。
三、形象构建
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苦苦思念情人的少女形象。杨、戴却译为they,即一群人,将全诗主旨理解为青年男子和女子一起采莲游玩,这种理解应是承上文《采莲赋》中的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描述而来,误以为两者所描述的场景相似。然而《西洲曲》和《采莲赋》虽都写采莲,其主旨和内容却并无相似之处。《采莲赋》是一群人的嬉戏和情愫,是甜蜜而喧闹的;《西洲曲》是一个人的相思和惆怅,是痛苦而安静的。此处杨译应为误译,与原诗中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更是有违作者引用此诗的目的。
朱译将最后“莲子清如水”一句译为Look, they are as fresh as the water underneath。我们在用look这个词时,一般是提醒别人看某一事物或场景,而诗中的女子是独自一人在思念情人,周围并无旁人,因此可以将这句译文理解为女子希望情人此刻陪伴在自己身边,自己就能和他分享生活的点滴,给他看自己手里把玩的莲子像池水一样青翠欲滴惹人喜爱。此译文完全切合原诗蕴意,并点明了原诗主旨,以免西方读者将这四句仅当作是对采莲这一风俗的描写。相比之下,杨译的Seeds as translucent as water略显平淡,不够出彩。因此,人物形象构建方面,朱译更佳,杨译与原诗不符,应为误译。
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版本的翻译均有其精妙之处,但朱纯深先生更甚一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虽同为翻译大家,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在此诗的翻译上却未能完全再现其风韵。一方面是因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由于诗歌形式独特,表述凝练,音乐性和模糊性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中国有不少学者认为,诗歌玄妙精微,是经不起翻译的。但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诗歌翻译将是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需仔细斟酌,准确表达原作主旨。
荷花诗句大全篇5
文/海 涛
小吃风味
烤羊肉串是******族的民间传统风味小吃,既能做街头风味快餐,又能上台面,做席上待客的美味佳肴。
其实正宗的烤羊肉串和烤全羊差不多,关键的差别在于烤制规模和具体方法。烤羊肉串色泽焦黄油亮,肉质鲜嫩,味咸辣鲜香,孜然的香味浓郁,不腻不膻。
来历传说
根据我国专业研究人员对古文献的研究发现,烤羊肉串用的烤炉、铁扦和扇子,早在一千八九百年前,在我国内地就已经存在。在《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两帧石刻***像,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了烤肉用的扇子。这也说明,最起码比这更早的时间里,我国地处西域的少数民族人民已经吃烤羊肉串了。
在寒冷的冬天,大家围在烤肉的火槽前,既可以靠火槽里的炭火取暖,又有喷香的肉串解馋,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吃完烤串,把空扦子交给老板,然后按照扦子数目付账。
如今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等地,烤羊肉串有了一种新形式,当地人叫它“米特尔喀瓦普”,意思是“1米长的烤肉串”。
这种烤串确实名副其实,扦子大约有七八十厘米,肉块儿大,立着在馕坑里烘烤,一次能烤出十几串。味道也不错,而且这样吃更过瘾,因为这一串足有那种小串的七八倍之多。
另外,还有一种“肚子烤肉”,非常难得。所谓的“肚子烤肉”,就是把羊肚洗干净,然后把剔下来的羊肉塞进去,再倒点盐水进去,搅拌均匀,最后把口系牢,埋进已经烧热的沙子里烤。
这样烧烤,这羊肚就相当于锅。
这种烤肉更香,因为只有这种肉,才有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而且其独特滋味是其他烹饪方法所无法取代的。
酒之诗词――《念奴娇》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江南美丽风景总不断地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许多骚人墨客对江南风光都赞誉有加。姜夔这阕《念奴娇》亦是,我们由这阕词之前的小序便可得知姜夔对此地的喜爱,“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足见诗人觉得江南荷塘景色十分迷人,仿若仙境般,于是情感融于景色之中,透过文字来盛赞此地。
荷花诗句大全篇6
1.理解“诗意”发生、形成的美妙过程,懂得文学创造来自生活的道理。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观察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3.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预习导引]
1.目标点击
(1)继续培养在规定的时间里阅读比较长的文章的能力。
(2)激发仔细观察身边事物、展开联想、想象的兴趣,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2.学法指导
(1)调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本内容。
(2)充分发掘文本资源,准确、快捷地筛选信息,处理信息。
(3)在生活中运用课文教给自己的学习方法,尝试观察、联想、想象和写诗。
(4)学习作品的主人公写观察笔记,积累生活素材。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名绍钧。语言学家、教育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起,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1930年到开明书店任编辑。“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参与创办、主编或编辑的杂志有《苏州评论》、《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等,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2.背景材料
《一个少年的笔记》生动地呈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精神世界。一池荷叶荷花、三棵老银杏和墙上爬山虎的脚,引起了少年的联想、想象和思考,从而找到了“诗的材料”,下定尝试作诗的决心和悟出了生活要脚踏实地的道理。
3.题目解说
文章借用“一个少年的笔记”这一形式,以孩子的语气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这样的文学样式写儿童作品,通俗生动,可读性强。
4.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
[教学过程]
一、速读全文,扫清课文中的字词障碍
1.字音认读
胸鳍(qí)漾起(yàng)枯萎(wěi)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舒坦:心里感到很舒服。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二、课文内容讲解
1.写作提纲
2.课文内容讲解
全文以小标题为标志自然分为三篇相对***而又相互关联的短文。
(1)《诗的材料》
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1段从整体上描写荷池。先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接着写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然后用“有的”一词领起的排比句描绘了荷花的各种花姿。第2段紧承上文写白荷花的姿态,用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比,说明满池荷花美丽如画,用“那画家是谁呢”含蓄地指出大自然就是最高明的画家。第3段写“我”观荷时的想象,“我”仿佛成了一朵荷花,和满池荷花融为了一体,在迎风舞蹈。第4、5段写“我”从“醉荷”中回到现实,联想起以前观赏牵牛花和看金鱼的情景,和今天观赏荷花一样,也是物我两忘,遐思翩翩。第6段点题,说明这种来自生活的美的体验就是诗的材料。
(2)《三棵老银杏》
记叙了“我”和表哥关于诗歌《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的谈话,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和表哥虽不懂什么叫诗,但不约而同地有了作诗的冲动,准备尝试写诗。
第二部分(3~8段)介绍表哥的四句诗及三棵老银杏树。
第三部分(9~15段)表哥谈自己的诗《三棵老银杏》的创作思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12段记叙表哥的话,说诗歌接下去要描写村子里新栽的小树,描写小树的长势,描写村子未来的美景,绿树环绕、绿阴遍地,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安逸舒畅:13、14段写“我”在表哥的启发下产生的联想:远近的乡村都藏在树的海洋里,但这三棵老银杏树就像一个特别的标记,让人一下子就能认出自己的家。15段描写表哥的话,再次点明我们两人关于诗的理解完全相同,都想到用“三棵银杏树”来表现对家乡的爱。
(3)《爬山虎的脚》
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叶子颜色的变化及分布、“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特征,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排列得均匀、整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5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综合来看,三篇短文分别描写“美景触动诗情”、“真情营造诗境”、“用诗心去观察”,从诗意的产生、形成及作用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一个少年对文学创作的实践和思考及其精神世界的成长。
3.句段品鉴
(1)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态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品析:这句话采用设问的手法,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各具形态,各具个性。要想学习写作,就应仔细观察每一个事物的独到之处,并能准确地描写出来。
(2)我觉得这种情形是诗的材料,可以拿来作诗。
品析:“这种情形”指“我”看到美丽的荷花、牵牛花、金鱼,陶醉其中,浮想联翩的情形。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作为写诗的材料,只要你侧耳细听,仔细观察,并能展开想象,就可以进行创作了。
4.写法探究
(1)联想想象,丰富美丽。如《诗的材料》一文,作者由荷花的多姿多态联想到隔壁张家挂着的四条齐白石老先生的画;由荷花迎风舞蹈联想到电影《天鹅湖》里许多天鹅齐舞蹈的场面;进而由观荷“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在自然的联想之中又产生了美好的想象,在想象自己是荷花、牵牛花、金鱼的文字中,充满了一个阳光少年的清纯、开朗和活泼的美丽情怀。
(2)语言充满情趣。如《三棵老银杏》中,两个文学少年就诗歌创作的话题谈得这般投机。朴实流畅的对话,没有深奥玄妙的大理论,有着对诗歌创作的初步感悟——“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不懂得什么叫诗,没关系,作几回就懂得了。”即作诗要敢于尝试。少年的交谈,还闪烁着联想、想象的火花,饱含着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对诗歌创作的浓厚兴趣。
(3)观察细致,描写生动。如《爬山虎的脚》一文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在不同生长阶段颜色的变化:刚长出来时,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就变成嫩绿色,长大了就更加新鲜了;还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在静态、动态下给人的不同感受:那些叶子铺在墙上“均匀”、“没有重叠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尤其是爬山虎爬墙的情形“触”、“巴”、“拉”、“贴”、“爬”,有动感,有力度。
5.难点探究
《爬山虎的脚》、《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三篇短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文章内容上看,《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两篇的内容都与写作有关。《诗的材料》写自己从生活中、从美丽的大自然中发现写作材料的体会:观察大自然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就是写诗的材料。可是,光有写诗的材料,没有大胆尝试的勇气,也是写不好诗的,于是,《三棵老银杏》就针对这一话题,以两个少年聊天的形式,探讨了这一问题。两个少年聊天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既谈到“诗不一定要诗人作。咱们学生也不妨试作”的大胆设想,也具体地讨论了以“三棵老银杏”为题的诗歌应该怎么往下写的计划,言谈中还透露出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要由眼前的事物想开去,要联想和想象事物的发展状况,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要考虑主要事物与背景的关系等等。不过,重点还是要由写诗的冲动和尝试的胆量。这样看来,《诗的材料》和《三棵老银杏》两篇短文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从表面上看,《爬山虎的脚》既不是与前两篇文章同时写的,内容上又没有谈及与写作有关的事,作者怎么会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呢?可是只要仔细地想一想,不难发现这个材料也是暗合在写作这一话题里的。看到美丽的爬山虎,不由得想要看看它们是怎样爬上墙的,就会去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观察的内容与思考的结论自然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了。另外,爬山虎的攀援过程也能给人以启迪:做什么事都应该像爬山虎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有了这些体会,就很容易联想到,写诗也是如此,做人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三篇文章也就统一到一起了。
[考点指津]
例:作者所说的“诗的材料”指什么?在古诗词中我们常常把它称为什么?
考点说明:此题意在考查对作者描绘的美景的理解,同学们应该仔细体会作者描绘的景色。
名师点拨: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展开想象仔细体会作者描绘的情景。
参考答案:看到的美景和陶醉的神情,意境。
[课后习题讲解]
第一题:作者站在公园的荷花池边,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联想到以前也有过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牵牛花,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条金鱼的情形。
第二题:美丽的大自然以及观察美好的景物时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情景交融的情形就是写诗的材料。
荷花诗句大全篇7
开学了,我又一次走进了风景如画的校园,坐进了书声朗朗的教室,但我的思绪不时的漫过校园,飘落到那美丽的微山湖上,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暑假里到微山湖游玩的情景。
记得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大舅带着我和哥哥、姐姐去微山湖采莲蓬。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上了一艘小船,在船上搭上了临时帐篷,就向湖里出发了。小船一路前行,人坐在上面,真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船只刚进入荷花区,我就被荷花、荷叶簇拥了。向远方望去,几乎看不到头,铺天盖地,满眼绿色。这时我想到了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细雨濛濛的天空中有几只鸟儿在飞翔,莲叶间一群群游鱼在自由的穿梭,使湖上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时我好像忘记了风雨,忘记了寒意,全身心的融入到美丽的景色中。过了一会儿,细雨越来越密,整个微山湖面上笼罩了 一层薄烟。忽然一阵微风拂过,湖面上荡起了一层层的微波,放眼望去,那满湖的荷花忽然变成了无数个美丽的莲花仙子,她们披着绿色的纱衣在翩翩起舞。泛舟湖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种仙境。当我的手触碰到荷花的那一瞬,我感觉自己也是一位仙人了,和她们一起并肩起舞。
“该回家了”。大舅的一句话把我从仙境中拉了回来。在返航的归途中,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清新的空气充满了鼻腔。我想如果城市里的空气也像这里一样,该多好呀!望着雨中的微山湖,我久久不愿离去。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景区大门上的一句诗:“微湖碧水甲天下,湿地红荷誉中华”。
雨中的微山湖,真美!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微山湖!
荷花诗句大全篇8
自从有了女儿Angel后,顿时改变了我原来的生活方式。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疼爱,多了一份难以割舍。在伴随女儿的成长中,也有了更多的育儿感受。 我曾多方查看关于0-3岁的潜能教育问题,特别是有关经典诵读的话题。最初给女儿读《三字经》、背唐诗,是为了提高她的记忆能力,让她从小感受嘴型的变化,为今后的发音打基础。虽然是学理科的,可我始终对经典古文、诗词很感兴趣。我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粹,不仅能修身养性,更能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带着这种理念,女儿Angel一出生,我便坚持利用每次的哺***时间给她背唐诗,念《三字经》及世界名著。由于自己对诗词的偏爱,***文并茂的《唐诗三百首》始终不离手。时间长了,最初的十几首唐诗连顺序我都记下了。婴儿的感知能力比我想像得高很多,没想到平时一次次的诵读会带给我如此的惊喜。惊奇大约在Angel一岁多时,我经常迎面抱着她背唐诗讲故事,一天我照例抱着Angel慢慢地自言自语“春眠不觉……”,这时我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继续念“处处闻啼……夜来风雨…”花落知多……”,我清晰地听到“鸟……声……少”。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接着我又说了十几首,An-gel正确地说出了每一句的后2个字。400多个日子的耕耘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这让全家人兴奋不已。
自此,全家人再也不反对我的经典诵读教育方式了。女儿在慢慢长大,我陪着女儿也在不断地学习、进步,因为我要在教女儿前先背会每一首诗词,还要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好在女儿的不断提问中一一解答。最初的背诵是机械的,而女儿现在已经对诗句的内容很有兴趣了,只要你说出诗词的名字,她便能熟练地背出70多首唐诗。
一次傍晚陪女儿到海淀公园,那天的天空格外晴好,夕阳西下,公园的湖水映在晚霞中。3岁多的女儿这时忽然自己吟诗一首:“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好美的诗句!女儿用带着稚嫩的声音诵读,更觉诗句的经典之处!
荷花诗句大全篇9
传说荷花姑娘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为玉姬羡慕人间成双成对、男耕女织的勤劳生活,对比之下,看出了天宫的空虚和寂寞。她在河神女儿逢莱尼的陪伴下,偷偷地打开了南天门,悄悄地飞到西子湖畔,这两位天宫仙女看到这明镜般的湖水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凡间的青山,便跳入美丽的湖中洗澡。谁知天快亮了,逢莱尼要玉姬赶快回到天宫,玉姬哪里舍得这美好的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恼羞成怒,顺手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还恶狠狠地骂道:“你要脱尘绝俗,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天界。”从此这洁白无瑕的仙女就化身为美丽的荷花。
佛经中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孩,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生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所经历的辉煌。美好的传说,更增添了莲花的神秘色彩和人文底蕴。
上了中学才知道,莲,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之厚爱有加,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渗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古人为之取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芙蓉、菡萏、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从这些美丽的名字中,可见看出古人对于莲的喜爱程度。
莲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使用很多的一个独特审美意象,人们用它来寄托各自复杂的心绪和情感。咏莲佳句,这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可谓俯拾即是。出自汉乐府的名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此句生动地描写了采莲人面对丰收景象愉快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杨万里《小池》),新荷在水面上才露出一点嫩绿的尖角,就已经有戏水的蜻蜓轻盈地停立在上头。这句诗描绘出情趣盎然的荷池小景,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心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生动地描写了西湖的夏日景象:荷叶一碧万顷无边无际仿佛接到天边,映着红日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别致,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动人***景啊!
莲花清纯可爱,亭亭净植,人们还用它来形容女子的温柔可人。“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清・朱彝尊《越江词》),自从西施在越江采莲以后,当地的女孩,便全都是美貌如花了;“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那娇美的芙蓉就像她的面容,那纤细的柳叶就像她的眉毛。作者描写唐玄宗思念杨贵妃,于是看到芙蓉就想起她的面容,看到柳叶就想起她的眉毛。在这里作者用芙蓉比喻贵妃的美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竹林传来一阵喧闹,那是一些洗衣女洗完衣服归来,莲叶纷纷摇动,那是渔舟顺流而下,打破了荷塘的宁静。在这里,作者通过对美好生活***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安静纯朴的生活理想及对官场的厌倦。“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崔雍崔兖》),秋天里阴云密布,不肯散开,秋霜也来得晚,只听得雨点落在枯荷上的声音。这里,作者描绘了一幅清疏秀朗的秋亭夜雨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旅宿怀友之情。“昔日芙蓉花,今日断肠草”(李白《妾薄命》),今日看到芙蓉花,却徙增伤感,犹如看到断肠草。物是人非,顿生凄凉之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芙蓉从清水中挺拔而出,天然地没有任何修饰。这句话后人常用来形容文章或事物浑然天成,质朴纯真。在中国古人中,把莲推到极致地位的,那就是宋代的周敦颐了,他的传世名篇《爱莲说》应是咏莲之绝唱了。语出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则成为后人一直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和人格理想。
其实,莲的一生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一生:它用袅娜可爱的茎叶,娇嫩雅致的花朵,沁人肺腑的清香,给人类增添了一份美丽的色彩和可人的温馨;它用成熟的果实(莲子)和根(藕)给人类奉献着美味佳品。人类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莲而又多了一份诗意和美妙。
朋友们,让我们全身心地去爱莲吧!同时,也让我们做一个具有莲那样美好品质的人吧!■
临杰寄语
看得出来,作者真正喜欢莲的人。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莲的热爱。文章开头,引用趣谜,勾起读者兴趣,之后又把关于莲的传说娓娓道来,语言细腻而优美。作者流畅地把莲花的特点一一铺陈开来,文章中不断地引经据典展示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大量引用诗词也为文章增加了浓厚的书卷气息,同时把莲花的特点更生动具体的呈现给了读者。
荷花诗句大全篇10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精华。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诸多古典诗词文本,以其精美的文学样式、丰富深邃的情感内涵、深刻的思想内涵、亦真亦幻的画面等,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理解、感悟、背诵、默写它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主动受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人文品格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等的熏陶,在中国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哺育下健康成长。故此,我想从科学性、情境性、全面性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高效古典诗词阅读课堂的体会。
一、科学预设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题材丰富,风格众多,难易不同,内容不同,意境不同,艺术形象千姿百态。教学时,应充分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储备,把握不同古典诗词内容的深浅因素,科学预设教学目标。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江南》(“江南可采莲”)时,教学目标可如此确定。
1.认知下列生字:“采”“莲”“何”“戏”“间”“江”“可”“叶”“鱼”“西”等。
2.熟读、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3.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说这首诗歌美在何处。
但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则应如此确定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及其代表性词作。
2.说说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首词改写成记叙文或者写景抒情的散文。
二、将情境引入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既要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还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把握古典诗词教学的难度、广度、深度和节奏,采用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快速激发学生诵读、理解、品鉴、背诵、默写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请看我执教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时的几个教学片断。
1.情境导入
课前,将从网络上***的4-6张以荷花为主题的***片制作成PPT幻灯片,并打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的字幕,再插入贾鹏芳的二胡独奏《睡莲》为背景音乐。上课伊始,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上述幻灯片供学生观赏。如此,学生在欣赏美丽荷花画面、美妙音乐《睡莲》的同时,必定会随着PPT画面的翻转、音乐的旋律等仔细观看甚至低声吟诵这首诗歌。这个情境导入环节大约需时3分钟。
2.情境探究
鉴于课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文的下方配有美丽的荷花***片之缘故,阅读鉴赏时,教师无需另行设置情境,只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意弄明白下列几个问题就行:(1)从诗歌的意思看,荷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2)诗歌下面的荷花画面与诗歌中的哪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是一致的?(3)如果我们把诗歌中的第一句改成“毕竟西湖二月中”,是否可以?理由是什么?(4)请问,这首诗歌哪两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快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诗句。在正常的班级中,完成上述情境探究环节,大约需时20分钟。
三、全方位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元素
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可谓篇篇都是流传广远、脍炙人口的,集高品位的文学艺术与丰富美丽的思想内容于一体的文学艺术载体。因此,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读与理解诗歌中的生字、生词,还要引导学生按照古典诗词固有的节奏与韵律进行吟咏、诵读,感受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鉴赏其美丽的画面与意境,还要借鉴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元素,熏陶学生美丽的灵魂,以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古典诗词的文化品位,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美好情操,做一个“文也彬彬,质也彬彬”的有用人才。
比如,教学《江南》(“江南可采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山水田园诗时,应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先人在古典诗词中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景,是我国古代美好生态环境的浓缩。但是,近年来,由于有不少的人违背生态发展的自然规律,对我们的地球母亲进行了贪得无厌的过度开发与索取,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这种破坏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将来就只能在古典诗词中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山水风光了。如此,则让上述古典诗词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