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据10篇

议论文的论据篇1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论据提炼 方法指引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的确,真实、典型的事实论据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然而素材是多面而立体的,需要取舍、提炼。因此,如何把素材提炼成论据,并发挥论据的作用,这是议论文写作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存在的弊端

议论文讲究的是提出论点后要摆事实,讲道理,这里的摆事实就是陈述论据,但学生作文中常常有用例不当的情况出现。比如:(1)选材陈旧,老调重弹:与磨难有关的必谈司马迁,与好奇心有关的必谈牛顿;(2)叙述过多:议论文中叙是议的基础。论据具有单一性,论据的陈述就是为了证明观点,而叙述过多便模糊了重点,没有了指向性;(3)所引用的例子与主旨有关,但是陈述的角度失当。而这些问题,都与学生不知如何提炼论据有关。

二、方法指引

首先,要注意素材的积累,因为只满足于写作文时翻查资料或考前背背素材是无法做到灵活运用素材的,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思考他们的生与死、得与失,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如今,高考作文趋向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洞察生活。因此,除了融合历史,丰盈文化底蕴之外,还要注意引入时代活水,把握时代脉搏、针砭时弊,做到“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例1: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生悲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凰、日以运兮”的无奈,“燕雀乌鸦、巢坛堂兮”的愤懑,令他只有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无愧于天、无愧于心》)。

点拨:考生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论据陈述采用了人物自己的诗文,诗文的引用准确、恰当,做到了“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子大全 读书之要》),可见考生非常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熟知他的诗词,理解他的情感。

例2:九十年代的美国给了我们答案。当时前苏联解体,两强格局不复存在,美国为自身利益在全球不断挑起事端。海湾战争,出兵南联盟,东南亚驻***……世界在不停地流血,因为一只孤独求败的霸王龙无人可挡,甚至无人敢制约其锋芒。科威特人谈美色变,经济被摧残的窘境危害至今,他们的鲜血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多么需要制约与平衡(《发展与制约》)。

点拨:考生非常熟悉当代历史,世界时事,所以才能把平日了解的事情通过回忆、抽取、概括综合成一段精练、有力的论据。其次,论据要能体现中心,第一从形式上扣中心,形式上扣题。文段中多出现关键字或与关键字内容相似的词。有意识、有目的地向论点靠,使得论据阐述的指向明确。第二在论据的陈述上体现主题、中心,用具体的词句表达题意。

例3:屈原不从众,他便让汨罗江水都随他澎湃千年、滋养千年。那时,怀王的身侧已无他的立足之地了,身后是郑袖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身前是令尹子兰的肺腑之言。他不能从俗,他便行吟泽畔:“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他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啜其糟而哺其醴,他只好指天则问:“指九天以为正兮,其惟灵修之故也。”不!他还不愿随众而降,只好举身赴清流了。他没有从众,他是他自己,他也是我们的先祖。时至今日,还有谁不从众?方文山,那个钟情于诗情画意的男子。他用笔勾勒那素胚花,即使笔锋由浓而淡,那韵致也通过麦克风为江山染上印迹;他用眼看穿千里之外,即使只寻得一行青苔,也绿了那江南两岸;他用心感悟东风,在这荒草蔓烟的年代,让那浓词艳句都黯淡了颜色。还好,他不从众,他用自己的独特坚守为我们奉上了诗情如风(《不从众,做自己》)。

点拨:作者列举了屈原和方文山的例子,每一个事例中都嵌入了关键词“不从众”,在屈原的事例中为了避免重复,选用了与关键字内容相似的词“不从俗、不同流合污”,很有针对性地扣了题。众的表现是“郑袖、令尹子兰”、“浓词艳句”,做自己的表现是“行吟泽畔、指九天以为正兮,其惟灵修之故也”,以及经过痛苦思虑之后的“举身赴清流”。最后,考生不忘用很精练的语言表达了做自己的意义。“他是他自己,也是我们的先祖”,“他不从众,他用自己的独特坚守为我们奉上了诗情如风”,用具体的词句去展现题意。还利用同类互补深刻剖析,重点是证明一个规律、一个真相。筛选这类论据,在论据的陈述上取粗不取细、取共性不取个性。取粗不取细是指概括的度,取共性不取个性是指概述的角度。还要选择适当的句式形成排比。

例4:当拿波伦与反法同盟互相厮杀时,难耐对手时,欧洲民族国家正飞速形成,欧洲正向着近代文明飞奔,然而当他横扫欧洲时,欧洲大陆却尽是鲜血与啼哭;当成吉思汗与南宋相对时,两方安抚百姓,招揽民心,中华大地欣欣向荣,然而当忽必烈带着铁蹄统一中国时,却只剩人分四等的荒谬与汉人无以为家的凄凉;李自成起兵西北时万民欢腾,夹道欢迎,待到杀入北京功成名就时却得八十天梦辞京城的结局,众人皆说起残暴,却忘记了明朝廷与其相互制约的作用。相互制约时,各***其利,一心向上,个体的发展共同促进整体发展。一旦大包大揽,必将贻害整体,停滞不前(《发展与制约》)。

点拨:取粗不取细表现在:写拿破仑时就只要交代他与反法同盟厮杀和横扫欧洲两个不同时期,欧洲民族分别是飞速形成和尽是鲜血和啼哭,至于拿破仑是如何厮杀等细节没有交代。取共性不取个性表现在陈述时突出“相互制约时,各***其利,一心向上,个体的发展共同促进整体发展”这个主旨。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构成凝练的风格,排比的句式构成有力的气势,详尽的论据使文章极具说服力。最后,根据题意找出材料与话题的内在联系,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调整论据陈述的角度,详略安排得当。

例5: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远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我说,双赢的智慧不在于永远向前,而在于以退为进。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李密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他双赢的智慧。他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词,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以退为进的智慧》)。

议论文的论据篇2

【论文摘要】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议论丈的丰富就是论据充实。充实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打动人 说服人。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使议论文论据丰富起来,除了多阅读外,还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要利用课内材料 ;其次,要联系个人实际,写熟悉的内容;第三,要关注社会现实;第四,应选择对比事例。

丰富,是文章感染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体对丰富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论据要充实。充实的材料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要打动人、说服人,并避免空洞的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在中学生的议论文中,内容单薄、材料不充实是一大弊病,那么,怎样使议论文论据丰富起来呢?“腹有诗书气自华”,自然,多读书,多读课外书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而除此之外,中学生还可 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充实材料:

一、 要利用课内材料

语文课本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利害关系,最终说退了秦师 ,这可用于智慧的力量方面的论据; 《勾践灭吴 》中的勾践 ,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可用于在逆境中奋起方面的论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自认为比徐公美,当认识到不如徐公之美时,立即进行了反思,并获得了启示,这个故事可H{于人要善于自省,贵有自知之明等方面的论据;《触龙说赵太后 》中的触龙,迎难而上,婉谏成功,可用于劝告的语言艺术方面的论据课本中的文章不仅提 供了丰富的事实论据 ,还提供 了丰富的理沦论据 ,如在 《劝学 》中,对学习方法的阐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师说》中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拿来主义》中对文化遗产继承创新的态度,等等 ,也都能很好地武装学生的思想,并充实写作内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同样的例子可以重复地灵活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不同的观点。

另外,课内义章的作者也都有着丰富的背景,如徐志摩、海子、川端康成,等等,他们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书,他们的作品 、人生经历等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二 、要联系个人实际 。写熟悉的内容

中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很难写得精彩,这就是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写作时应尽量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这样才能因感而发,有话可谈,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

在《巴尔扎克葬词》中,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评价和赞扬来 自他对巴尔扎克其人及作品的熟悉; 《灯下漫笔》是鲁迅对中国人的精神 、民族灵魂进行 了深刻反思的结果;聂绀弩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在《我若为王》一文中进行尖锐地批判。这些作家之所以写得精彩,写 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中学生也有自己的生活 圈,也有自己熟悉 的文化 、生活内容,只有写 自己熟悉的内容才能有话可说 、有感可发,才能写得 自然 、精彩 、深刻 ;才能去除那种无病、扭捏做作之态。如有的中学生本来对某个历史人物缺乏了解,但写作时却以此人物为例,结果要么事例单薄,不足以证明观点,要么弄混事件,贻笑大方。

三 、要关注社会现实

好的议论文是有现实 意义的 ,是针 对当时社会 中的现实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在2o08年高考全国卷和其他省份的作文题中,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热点,这更提醒中学生要做到 “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现笔者以课本中的例子加以实践说明。如《师说》针对的是 自魏晋以来一直影响到唐代的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压 抑庶族寒门,反对从师 学习之风而提 出的从师而学; 《拿来主义》针对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社会上对文化遗产所持的全盘继承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提出了批判的、继承 的观点 ;何满子 的 《剃光头发微》,则写于1983年,讲的是掌权者如何用好手中权力的问题。这些文章之所以写得深刻 ,就是因为作者关注 了他们所处的时代 ,针砭 了当时的社会 弊端。

联系实际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它能使读者由衷地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当今是一个信息手段多样化的社会,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报纸、杂志这些传统的媒介 ,也可以通过MP4、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来了解社会。只要有选择性地把这些内容写入文章中,就能使自己的文章有思想,有真知灼见,有现实意义。

四 、选择对比事例

议论文的论据篇3

摘要《票据法》第十八条被认为是我国《票据法》中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条款。立法对于“返还利益”范围的界定颇受争议,笔者试从票据法的立法精神出发对其做出评述,并对利益返还的具体问题发表看法。 关键词票据利益返还公平 通说认为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是指:票据上的权利因消灭时效完成而归于消灭,或者因怠于为权利保全手续而归于消灭时,持票人得向因此而实质上获得利益的出票人、承兑人,在其所受的利益的限度内,请求偿还该利益的权利。 《票据法》第十八条关于“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之规定被认为是我国《票据法》中的“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条款。 对于出票人、承兑人返还何种“利益”,立法与理论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对于法律条文的评述,离不开对于立法的整体把握。 一、“返还利益”范围界定 理论从出票人、承兑人的角度出发,认为票据权利义务已因票据之短期时效而消灭,所有违公平者不过是出票人、承兑人未履行实现票据所载之金钱利益却因票据基础关系获利。故只需出票人、承兑人返还所受之利,公平即可实现。若因赠与等事由,出票人、承兑人并未获利,未构成不公,当然不承担返还义务。 而法条则从持票人的角度出发,也未必不合事理。等价有偿乃是公平的当然之理,持票人支付对价,乃是因为信赖出票人、承兑人能实现票据所记载之经济利益,正是这种信赖,票据才得以存在和流通。虽然票据权利因票据之短期时效而消灭,但是无论出票人、承兑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出票、承兑,一旦其出票、承兑即表示其愿意承当实现票据所载之经济利益之义务,并应在精神和物质上做好准备,在持票人已支付对价的情况下,其不可能也不应将希望寄托于因票据之缺陷而免除其义务。只有出票人、承兑人履行其应履行之义务,对持票人做出相应给付,公平才得以实现。 应该说理论和法律条文的这两种不同的认识从逻辑上讲都没有错,而且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而言,选择理论所划定的利益范围更为妥当。 一国的法律首先是一国的法律,然后才可能成为世界的法律。特定法律条文的规定,不仅要看其自身的完备与否,而且要看其与与社会之现实,立法之整体精神协调与否。 我国并非是一个成熟的信用社会,票据功能的发挥仍然受到许多限制。而《票据法》的立法精神是维护金融稳定竭力保障票据支付功能的实现。 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票据种类中就可以看出,在我国汇票没有无记名汇票、本票没有商业本票、支票没有远期支票,为了金融的稳定,票据的信用功能和融资功能被限制,而票据的支付功能则是现阶段当之无愧的主要功能。 从立法关于时效的规定之中更是能直接感受票据立法崇尚稳妥,重视票据所载之经济利益现实实现的倾向。 《票据法》不仅在十七条做出持票人对汇票、本票的出票人、承兑人的权利期限为两年,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为六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为六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为三个月的规定;更是动辄以取消承兑人的追索权乃至付款请求权为胁,力***通过四十条、五十三条、七十八条、九十一条将持票人对付款人的提示承兑限制于一个月内、将见票即付的提示付款限制于一个月内,将本票的付款期限限制于两个月内、将支票的提示付款日限制于十日内。 而厉行短期时效,限制票据之流通,催促持票人尽快实现票据权利以至于牺牲票据信用功能之发挥,都是为了保障票据支付功能的实现,实质上也即是保障持票人得以实现票据所记载之经济利益。因为票据关系虽然在形式上***于票据资金关系,但是票据权利的实现实际上离不开票据资金关系的稳定。票据流通的时间越短,居于资金、债务、信用协议、无因管理、交互计算而发生的票据资金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就越小,持票人实现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因为短期时效,若使出票人、承兑人得以拒绝承担付款义务,持票人由此不能实现票据所载之经济利益,显然和票据法的趣旨想背离。 从票据基础关系特别是票据原因关系来看,由于利益返还请求权对于持票人利益的保护,由于权利无法实现而引起的经济纠纷也将减少,票据原因关系也因此更加稳定。 此外,与一般的理论认为利益返还请求权会阻碍票据流通的看法不同,在《票据法》奉行短期时效制度,特别是限制持票人追索权的情况下,利益返还请求权条款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立法的严苛,增强了持票人和潜在的票据主体对于票据的信心,从而有利于票据的流通,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的实现。 综上所述,“利益返还请求权”条款关于利益返还的界定与票据发展的现状、票据立法总体是相符。研究者从理论上对于利益返还范围之界定的确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想在立法上有所变更的话,恐怕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这一小部分,甚至需要涉及我国票据法发展的整体战略。 二、利益返还相关问题 (一)未支付对价条件下的利益返还 持票人并不总是在支付对价的情况下取得票据的,继承、赠与等情况下持票人也可能取得票据。 对于持票人未支付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情况,依据《票据法》第十条二款规定的“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的精神,对于未支付对价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的利益返还请求权权利应当做出相应的限制。具体来说,就是只有对于票据权利超过时效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未支付对价持票人才可向出票人与承兑人主张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这样既减轻了出票人、承兑人的负担,也有利于培养持票人遵守票据规则的意识。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与短期时效制度 有研究者担心立法对于利益返还的界定会使短期时效制度毫无意义。 短期时效制度作用在于控制票据流通,维护经济的稳定,而非损害持票人的利益。利益返还请求权在维护持票人的利益的同时,其行使以票据权利超过时效消灭为前提。这意味着当持票人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时,其所持有的票据的承兑、支付、结算、信用等功能已经完全丧失,票据已然退出市场,不会引起流通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利益返还请求权的移转。如果允许利益返还请求权作为一项能自由流转的财产权,将会引起票据市场的混乱。故将利益返还请求权作为法定事由发生时持票人享有的具人身性的财产权,在一般情况下禁止其流转,应为适宜。当然,可以允许继承等少数例外作为补充。 三、结语 笔者认为,法律规定之好与坏的标准不在于其是否符合某种理论抑或是某种国际趋势,而在于能否适应一国法律整体发展状况,故笔者对《票据法》第十八条之规定总体持肯定态度。 当然,从来没有完美的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总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情况之产物,颇受争议的《票据法》“利益偿还请求权条款”更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注释: 何抒,李前伦.论票据法上的利益返回请求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参考文献: 张文楚.票据法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董慧江.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02(2)

议论文的论据篇4

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少,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不丰富,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与不良诱惑的影响,误入歧途。议论文阅读不只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重点在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文的完成倾注了作者对事件的观点与看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对事件的论述过程中,不断发现事物新的闪光点,引发作者新的思想共鸣。所以,学生通过阅读议论文,能体会作者论述思维的严密性、结构的紧凑性,从而形成逻辑思维的思考模式;通过阅读作者给出的论据,引发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发现自己与作者观点的不同之处,从作者的角度重新认识作者所表明的观点,丰富了自己的思路与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议论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议论文写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备技能,所以,学习议论文写作也就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成功地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就要先学习他人议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这些方法的获得无疑需要通过议论文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他人的议论文,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发现看问题的新角度,发现看问题的新思路,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写作思路。议论文阅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议论文阅读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议论文阅读,高效吸取阅读所带来的精神财富。下面是我对议论文阅读教学几点新策略的归纳。

1.系统地理解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只有明确了议论文的结构与内容,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真正掌握议论文的知识,完成议论文的阅读。议论文构成的三要素有: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议论文的论述中心,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是支持论点的资料,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主要有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论述语言不同于描写类文章和抒情类文章,要做到准确、严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培养学生议论文文体的阅读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固定,议论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大方向也随之确定。在进行议论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比如:(1)学会提取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某一段的分论点。(2)根据作者给出的论点及论据,补充新的论据以支持作者的论点。

3.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各个击破

议论文的论据篇5

本文以2012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题为例,简述议论文文体的完形填空题的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以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结构为解题的突破口议论文是作者通过提出论点,阐述事理,发表见解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体的完形填空也是如此。

1.首句关键,论点明确

议论文,绝大多数都把文章的首句作为文章的主旨。作者通常用来提出通篇文章的主要论点,然后分段就论点提出论据和说明。

The concept of solitude (独处) in the digital world is almost nonexistent.

这是该完形填空的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而正是这句话,提出了全文所要论述的论点:The concept of solitude ... is almost nonexistent. (在数码技术的世界和社会中,独处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论点十分明确,因此,以下的文章就围绕nonexistent而逐步提出论据的。

2.逐段论证,相互印证

我们通常说,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论据形成一体,相互支撑,使文章脉络清楚,更加富有逻辑性。

第二自然段:The desire to be connected has brought solitude to a(n) 39 as weve known it...从“被联系”的角度论述“独处”的终结。

第三自然段: Most developed nations have become 43 on digital technology simply because theyve grown accustomed to it, and at this point not 44 it would make them an outsider. 45, many jobs and careers require people to be 46. 从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人依赖于数码技术进行工作的职场生涯进而论证。

第四自然段:I suppose the positive side is that solitude is still possible for anyone who 48 wants it... 以作者个人对connection的反面观点进行论证。

3.得出结论,首尾呼应

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是围绕论点The concept of solitude ... is almost nonexistent而提出的论据,到第五自然段:Attitudes towards our connectedness as a society 54 across generations. .. Regardless of anyones view on the subject, its hard to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55 daily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全文的最后一句话则是结论:Regardless of anyones view on the subject, its hard to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55 daily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文章的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二、以论点――论据――结论为主线

1.抓住首句,理解文意

对于议论文文体的完形填空,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首句是做好试题的关键。一般议论文的主旨句都是每个自然段的首句。

2.理清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论,推出答案

理清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论是做好议论型完形填空的关键。一般来说,能说明论点主要内容的答案可以在论据中得到印证,并且论点里的某些答案也可以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论点和论据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议论文的论据篇6

议论这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散文中的作用

前几节课王老师主要讲解了叙述这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诗歌、小说、戏剧,尤其是在散文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议论这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散文中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散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辅助方式则有描写和说明。今天我们讨论的跟议论有关。那么,我们现要解决的是,什么是议论?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达方法,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通常由三要素组成,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论证,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证明论点的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同时,根据论据,论证的类别,我们又可总结出议论方法,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在说理性的文章中,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周密;在记叙文中,议论是由叙述和描写引发出的对事物的感想、认识和评价。所以,我们可以说,议论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那么,散文又是什么呢?王老师在课堂上,从散文的概念及其嬗变历程开始讲起,从散文概念首创于佛门译经到北宋时期沈括成为佛家以外最早使用散文一词的人,从南宋人邓肃到现代朱自清、老舍,当代贾平凹,详细地论述了散文在我国历史上的每一步的发展史。最后,总结出散文是一种非韵、非对偶的文体。人的发现,个性的张扬,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情思,语言文字优美。

散文中有议论,即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而不是议论文。但同时它和一般性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又有所不同,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换句话说,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即语言、结构驳杂,思路开阔,但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引发出读者的思考。

议论文的论据篇7

议论文是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文体,它用来发表意见、阐述道理、分析问题。议论文通常含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行文过程的特点是"文道并进"。特别是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议论文通常是以短小精干为主,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议论文的特点有所取舍,进而体现出教学的高效性。一、 明确论点、寻找论据

论点是论文作者在最鲜明的提出自我见解和主张的话语,好的论点的提出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一句完整的话语,在语文课本中的议论文的论点都是段落开始或者结尾。论点是学生掌握文章的抓手也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关键。实事论据是语文课本中经常使用的事实论证方法,所选的实例通常是真实、典型、新鲜的特点。

在教学的时候是论点到论据的顺序进行,在教授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是正好相反,教师要提供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学生的"心动",才能让学生的更好的完成写作,因为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人的观点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不能偏激的规定某一论点写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教师在备写作素材的时候要"合时"和"合事",还要"动得了心"学生感兴趣才会关注才会深入的揣摩思考与领悟。例如,在讨论时下学生中比较流行的"穿越体"时,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当堂读一段穿越体的文章后学生更是兴趣盎然。然后教师再通过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的引导,使之"心动",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此可见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现象和实例,只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心动。教师在这里要备实例,要经过筛选、分类和归纳,最重要一点是要"鲜"只有这样学生们才有话说。二、 抓特殊句式,理顺行文结构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语义来实现的。句子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的符号,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其特点,在议论文中为了加强语气通常采用的是反问、设问、感叹的强烈意义表达的句型结构。议论文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大众化的写作思路现在高考中已经是很难出彩的,所以教师要在和学生共同探讨中发现既符合规律又独特化的写作思路。路德庆认为,"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议沦文写作的基点,应放到怎样说清说透道理这一点上"。现在的学生写的议论文有着很多的逻辑漏洞,这有应该如何解决呢?

在进入高中第二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出现了议论文,也让学生自己学者写作议论文,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却很难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分析其原因大部分是对论点进行的自我演绎,没有能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叙述的文章大部分还是只从论点、论据、论证的方面罗列。逻辑情况的不严密是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所以在行文结构中,要从第四个方面"释疑"来从新进行行文。教学中的立证是我们以前强调的,现在的"释疑"是我们要在行文中注意的,从读者的角度写还有哪些问题是应该澄清的,只有这样的文章在逻辑上才是严丝合缝。三、 找对写作对象和目的

现在的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写的议论文完全就是演绎,没有特点的读者和受众。这对于学生来说写了文章并不解决任何的问题。有语文教育学家就提出了在社会中写作的任何文章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写给一定的群体,解决一定的问题。在学习写作的时候也是要有明确的目的。首先要想一下这个文章的的受众是谁,要处理什么问题,把这个定好了行文的语言和措辞都会有一定的改变。同样是谈"包容"在给国内各族群众来看就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如果受众是其他国家就应该谈论求同存异、相互尊重,营造和平的国家环境;同样是谈努力学习,在学习较好的同学来说是要在扎实的功底下的创新,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来说就要持之以恒、善于积累、循序渐进。只有文章有着明确的论点和写作对象。文章才可能有的放矢,有的话说就不怕写不好议论文。四、 总结

议论文的论据篇8

1.在语文复习时首先要明确复习的要点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及按要求补写论据。

(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

(4)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论证思路的理解。

(5)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6)词、句含义的理解和体味。

(7)论证方式的辨别。

(8)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的实际运用。

(9)议论文语言风格的体会。

2.然后梳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点

(1) 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文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分类: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4)议论文的结构: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证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5)论证的方法: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3.进行一些专项训练,突破议论文阅读的能力点

一般来说,议论文阅读考查学生两大方面的能力:一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二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即迁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复习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训练时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多做一些知识点的变式训练,以培养迁移能力。以论点为例,我们不仅要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规律(按特点找,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按位置找,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所在),还要知道近年来考查的各种题型,有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有的要求找出中心话题。如:论据的考查,不仅要知道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有什么作用,我们还要做一些变式的练习,要求补充适当的事实或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或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等。再如对词句含义的理解有这样几个出题的角度:理解加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关键词句的细微差别,找出前后照应的语句,对某句话的品析等。我们了解这些出题的角度,并通过对它们的变式训练,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3.2 做一些概括要点的训练,以培养概括能力。一般地来说,应学会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辨认(即全文的中心句,各段的总起句、总结句,还有过渡句,对事例进行概括分析的句子等),对文章标题的分析,对文章所举的现象或事实的概括分析,来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要点进行归纳的做法是――平时可做一做这方面的练习以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一般的做法是:先摘录要点(摘录出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然后筛选主次,最后归纳(可以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同时还……”的句式来表达)。

3.3 多做一些揣摩语言划分层次的训练,以培养分析理解能力。议论文作为一种说理文体,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要准确、鲜明、生动、概括性强。把握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的词语。分析语句中的关键词,分析语句中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分析语句中表示指代性的词语,根据上下文分析某些重点语句,这些都应作强化训练。

议论文的论据篇9

(一)说明

说明是解说事物、事件和阐述事理的表达方式,这是公文常用的表达方式。说明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准确、明白,做到通俗易懂,语言平实。常用的说明方法有: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数字说明、对比说明、举例说明、比喻说明、类比说明、***表说明等。下面就统计公文中常用的说明方式作简要介绍。

诠释说明。亦称定义说明,即用简洁明确的语言,科学揭示概念、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包括内涵和属性。如***《办法》对“公文”涵义的诠释。

分类说明。是对文中有关事项按同质性原则分类进行说明。如***《办法》中对文种适用范围和公文格式的分类说明。

对比说明。又称比较说明。是对具有可比性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照的说明方式。这种方式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广泛应用。

举例说明。就是用典型的事例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明确化。公文中反映工作成绩的内容经常应用这种说明方式。

数字说明。就是运用确凿的数据说明事物和道理,给读者十分具体的印象。这种方式在统计公文中也广泛应用。

(二)叙述

叙述是一种叙说、介绍人物经历情况和事物发展过程的表达方式。叙述通常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的基本要求是主线清楚。“一线到底,万变不离其宗”,交待明白,详略得当,起伏有变。按语言详略分,叙述方式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按结构形式分,叙述有纵叙、横叙。

概括叙述。也叫“简叙”、“略叙”,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物的基本物征和情况等作概括的介绍。

具体叙述。也叫“详叙”、“细述”。是用详实的文字对人或事物的全貌和事件的具体过程作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多用具体叙述,公文中则很少使用。

纵叙。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或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来叙述。纵叙按时间顺序,又分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横叙。即按事物的空间位置来叙述。横叙中又包括平叙,即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

公文的叙述形式多用概括叙述和顺叙、平叙。

(三)议论

议论是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观点、辩明是非,借以说服人的表达方式。使用议论时,要做到立论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符合逻辑。公文中较少使用议论,只在说理和论述观点或在说明、叙述中插入评论时,使用议论表达方式,且公文中的议论要少而精。

议论三要素。完整的议论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构成。论点就是在论证中要确定的观点。论据就是证明观点真实性或者正确性的道理和事实依据。论证即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叫“证明”。

议论文的论据篇10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一直是对高中生语文掌握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议论文的写作难度对他们来讲是非常大的。 如何选出正确的论点,并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有机地组合起来,把文章变得血肉丰满,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笔者在总结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细致的调查,发现现在的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议论文的写作知识普遍掌握不足.这里包括议论文的概念、种类、特征和议论文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及其基本的结构,最后是对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式不够了解等。

(二)审题立意能力缺失.高中生对于如何提炼议论文的论点能力不足,审题立意的水平普遍不高

(三)知识存储量不够。高中生在写作议论文时,总是喜欢无中生有地编造故事,而且编造的几乎都是统一模版,以写关于坚持获得成功的文章,正面例子几乎都是司马迁、蒲松龄、爱因斯坦等的事例,反面的例子则集中于幼年方仲永和晚年的牛顿等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中生知识存储量少,平时不注意积累,导致在写作时缺乏必要的事实或者理论来支撑。造成了写作论据陈腐呆板,甚至于所用的例子与论点完全不匹配的现象出现,只是为了满足字数的需要,而生搬硬套,严重影响了文章的质量。

(四)议论性文字缺乏。现在的高中生在写作议论文时经常是单纯地将论点和论据堆积在一起,中间并没有采用一些分析性的文字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缺乏利用文字去分析论据涵义的能力,使论证和论据割裂开来,致使整篇文章逻辑混乱,说服力不足。

(五)经常跑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可以说是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高中生在写作时对文章缺乏正确的评价能力,导致论点发生偏移却无法察觉。

以上这些问题导致了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难的局面,不仅使他们的议论文写作用例呆板、沉滞,理论阐述无力;并且在论点和论据的联系上缺乏分析性的文字,使论证偏离论点,造成文章前后分离,辞不达意。

三、提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题目。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高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议论文写作题目。教师在议论文写作的选题方面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题目最好是限制在高中学生的知识范畴和认知特点之中, 这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第二是从心理方面来说,所选的议论文写作题目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规律, 高中生的心智发育比较成熟, 对外界事物普遍具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并在内心期待自己可以用成人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选择富有个性化和思辨色彩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重效率。在对议论文进行讲评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高评课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到在讲评具有明确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其次要在选择范文时挑选兼具思想深度和内涵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思考范文的优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三)要扩大他们的阅读面。现在的高中生由于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导致他们的阅读面狭窄,影响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想在这有效的时间内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就必须要将语文的阅读效率真正地提升上来。

1.立足课本。课本素材是学生最常接触的。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的精挑细选的兼具文字与思想之美的优秀文章。要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仔细的阅读,提取其精华。

2.鼓励课外阅读。要鼓励学生在课外扩大阅读面,以弥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和延续,这样不仅能够夯实基础知识,深化课本内容,而且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和个性化议论文的写做也是很有益处的。

(四)仔细讲解议论文写作策略。要求他们在写作之前要仔细地进行审题。教师需要根据高考考试的范围来加强对高中生的议论文审题训练,要教导他们学会审题,了解审题的步骤和关键要素。例如材料作文不仅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倾向,弄清出题者的考试意***;还要透过表面材料,挖掘深层涵义;而命题作文则要先分析命题的语言结构, 找出题目的重点所在。

结论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就一定要从他们的认识规律出发, 注重写作全过程的教授;另外教师在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时要注重将限时与非限时二者相结合;片段与全篇相结合;欣赏和修改相结合,通过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德,议论文写作的三步走

[2]杨成章,《作文教学原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议论文的论据10篇

学习

月球的故事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月球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月球的故事传说,儿童月球故事。进入2009年之后,非洲的足球悲剧不断递增。今年3月底的周日本来应当是球迷的节日,可在西非的科特迪瓦,欢乐却演变成了一场惨剧,造成22人死亡。不过,这只不过是非洲足球悲剧

学习

材料员考试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员考试10篇,内容包括材料员考试题型有哪些,考材料员的考试题库。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

学习

讲诚信的事例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讲诚信的事例10篇,内容包括现代讲诚信的名人事例有哪些,中学生讲诚信的事例300字以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的重要准则。只有时时处处讲诚信,才能赢得周围的人的信赖,才

学习

爱是责任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爱是责任10篇,内容包括爱是种责任范文,爱是责任的开始文案。闯过了险滩,前方又是湍流。躲过了暗箭,明***却指在心口。为了心中的执着,流着血也要往前走。如果天有眼,会看到付出的所有。如果天有爱,不会再让壮志难酬。

学习

康震苏轼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康震苏轼10篇,内容包括康震苏轼词十大最美巅峰之作,康震苏轼的10首词。4、《漫话东坡》。作者:莫砺锋。简介:该书描述了东坡的***治功绩和文学业绩,还广泛涉及东坡人生中琐细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平民朋友等。5、

学习

安全预评价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预评价,内容包括安全预评价内容的口诀,安全预评价结论实例。工作任务分析法13)因果(鱼刺)***分析法B.2能够提供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2)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3)事故树分析4)逻辑树分析5)风险矩阵评

学习

走进高一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高一10篇,内容包括走进高二1000字,走进高一话题作文。举手投足间,均飘散着高一强有力的气息。是的,我已落入了它的怀抱,我已进入了它的生活。我的高一展***正在眼前一步步扩展。我亲密地拉着它的手,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杂

学习

经典诗词朗诵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诗词朗诵10篇,内容包括朗诵稿件十篇,经典美文朗诵3分钟十篇。指导老师:梁宝权

学习

关于春天的文章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春天的文章精选20篇,关于春天的文章100个字。Thedogwoodbud,palegreen,isinlaidwithrussetmarkings.Withintheperfectcupascoreofclusteredseedsarenestled.One

学习

国际贸易试题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试题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自考本科试题,国际贸易术语期末试题。为了经济发展要追求最大限度的贸易自由,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目标要限制或禁止某些国际贸易,两者之间存在冲突。亚历山大o基斯说:”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

学习

祝福妈妈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妈妈10篇,内容包括最好的祝福写给妈妈,祝福妈妈词。我爱我的妈妈,我愿我的祝福伴随妈妈生命中的每一天!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东城小学三年级:明祺祺

学习

事业单位出纳述职报告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事业单位出纳述职报告,内容包括机关单位出纳述职报告8篇,事业单位出纳年终总结7篇。回顾既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年时间,感觉到这是我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收获最大的一年,企业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相当强的工作,作为财务人员,必须掌

学习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工厂安全管理制度10篇,内容包括工厂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工厂高配室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不断壮大,自备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然而,自备电厂企业生

学习

高中议论文大全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议论文大全10篇,内容包括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高中议论文教学。二、提高议论文阅读答题效率大有可能虽然阅读理解现代文难度很大,而且初中学生阅读能力不够理想、感悟能力有差别,但阅读能力不是不能提高的,也不是完全靠自悟

学习

艺术价值议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价值议论文,内容包括艺术追求更有魅力议论文,关于艺术欣赏的优秀议论文。

学习

议论文的写法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议论文的写法10篇,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写法和范文,事业单位议论文写法。二、道理论正反概括出论点后,便进行道理上的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必须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谁也不能否认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吧。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学习

正确消费议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正确消费议论文10篇,内容包括理性消费作文1200字议论文,正确消费观念议论文。三聚氰胺事件后,卫生部公布《生***》等66项新***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新国标”中,***蛋白含量从此前的每100克生***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

学习

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10篇,内容包括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赏析800字,拒绝平庸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劝学》有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然他物何以愿为我所用?盖因其腹中有物,非空也。人,只有自我修行,价值昭彰,才可求他人赏识

学习

高二语文议论文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高二语文议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二期末作文议论文,高二语文议论文大全。因此,散文化议论文也最能体现出文学性。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能展示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最能见出考生的文学功力和文化底蕴。而且语文阅卷老师也大都

学习

护理会议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会议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护理会议论文的标准格式,护理论文交流会发言。随着人们对遗产的认识的加深,遗产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在不断的得到扩展和深化,如从考古遗址、文物古迹、纪念物、建筑遗产、城市遗产到文化遗产、文化景观

学习

高考作文一枝独秀 ――散文化议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作文一枝独秀 ――散文化议论文,内容包括高考作文一枝独秀,独善其身议论文作文素材高考版。散文化议论文最受高考作文青睐。纵观高考作文,历年高分满分作文90%都是散文化议论文。当然我们不是以高考作文来衡量(也无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