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苏轼10篇

康震苏轼篇1

2、《苏东坡》。作者:李诗英。简介:叙述了这位文坛巨匠自宋仁宗嘉祐二年应科举出仕,至宋徽宗建中***元年病逝,四十四年间,仕途坎坷颠踬,而文苑成果丰硕的命运遭际。

3、《苏轼传》。作者:王水照,崔铭。简介:本书将苏轼一生的经历与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为编织,那感人肺腑的诗词后面是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诗词则是诗人人生荣辱的心迹袒露。

4、《漫话东坡》。作者:莫砺锋。简介:该书描述了东坡的***治功绩和文学业绩,还广泛涉及东坡人生中琐细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生活、喜怒哀乐、平民朋友等。

康震苏轼篇2

[关键词]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效果

当下,我们身处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话语权;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又为每个人话语的传播提供多种途径。例如大热的微博,给每个有表达欲望的主体予平台,让“微”博出现了“亿”家争鸣的“盛况”。我作为微博的使用者之一,以相对客观的看客心态面对各色声音,甚至是针对同一件事不同主体发出的各异形色的言论,不禁开始思考,这些“声音”几分真?几分假?亦或根本不存在真假,而是叙事主体的不同,或者是同一叙事主体的不同叙事视角影响了叙事的效果。

任何叙事主体,也就是任何人,都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受到年龄、性别、经历、环境、教育等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加上主观视角的变化,导致最终所叙事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叙事本身就是主观性较强的活动,客观事件的最终呈现必然有一定的缺陷。

显然,在电视节目中,亦是如此。例如央视10套科技频道的品牌栏目《百家讲坛》,把许多学术界的著名人士推向台前,将晦涩难懂的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将深奥的国学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播给普通受众,深受他们喜爱,曾经一度掀起“国学热”。从另一个角度看,虽说是“学术”界“著名”人士,也不能免俗,也天生具备人性局限。国学不像数学、物理,一是一,二是二,很多命题都是被无数实践检验过的真理,里面是严谨的逻辑关系,首先,我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离我们当今社会十分遥远是客观的现实,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所谓历史,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几千年前的客观事件;第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因为年龄、兴趣、经历的不同,在面对同样的历史资料时,也必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第三,主体不同的叙事视角也会影响事件最后的呈现效果。例如,《百家讲坛》的教授主持人,在和志同道合者私聊时,其所述事件可能是最真实的主观理解;在给学生讲课时,他自然会以老师的视角,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用教学技巧来保证教学效果等等各类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呈现。当他在电视前做节目时,受到的制约最大,这时他以一个主持人的视角,为了节目效果,为了收视率,他的话语权所受限制最大,可能叙述时会夸张,或者有意隐藏、避开某些敏感部分,使所叙事件离真实又远了一步。第四,作为受众,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接收同一件事又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历经各道卡,我们通过电视得到的历史、国学,究竟还剩多少客观的真实?

以《百家讲坛》苏轼系列节目为例,主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康震,第一章节,苏轼少年成名。康教授讲:苏轼和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进入科考第二关――礼部考试时,所写文章,得到了主考官、当朝的翰林学士欧阳修的大力赞赏,同时也得到其他几位副考官的认可,稳拿第一。康教授说:“欧阳修拿起笔来,准备给他(苏轼)点第一名,这笔拿起来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活思想,琢磨着这文章写的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曾巩也是唐宋家之一,我欧阳修教出的学生写的文章,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那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的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说我们师徒之间互相窜通,?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梆梆梆!老头给这篇文章点了个第二……”康教授的这一段,以主持人的视角,在叙事的过程中,为了易于理解也好,为了使故事更具可听性也罢,用了大量的心理描述,来解释大文人苏轼的文章为何没有得到应有的第一名。显然,康教授对于欧阳修,当时的心理描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作为一个主持人,为了节目效果,在叙事时也可能加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对“苏轼科考没得第一”这件客观事实,赋予了更多的色彩,比如这样描述可以更加渲染苏轼的才华横溢和他与欧阳修之间的传奇故事,而这些主观赋予的色彩很可能并不存在。难道苏轼当时科考只拿第二真的是这个原因吗?欧阳修当时的心理活动真的是如此吗?至少我对此持保留态度。再谈其对叙事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作为受众之一,节目进行到这时,由于康教授变身为康主持人,他的叙事视角的改变和叙述方式的趣味性,我本能的反应是质疑:你怎么知道几千年前的欧阳修就是这样想?苏轼没得第一真的是因为这个吗?而有的受众可能会持相反态度:原来苏轼没得第一是因为这个,太可惜了!欧阳修怎么能这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谁也没办法回到那个时候和欧阳修聊一聊,只能是通过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当时的资料文献,以还原相对的客观,去想象当时的情景。

再例如纪录片,应该相对接近真实,但同样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首先纪录片所拍摄的不可能是一个事件的全部真实,可能只是事实的一个或者多个角度,这和拍摄者的兴趣、思想、教育等有很大的关系,拍摄主体以个人的某个视角为基础,会尽可能多的去呈现他想要的部分,而较少的呈现或者直接略过他不要的部分,加上后期的剪辑、制作、配音,最后的成品很可能会与客观事实稍有差距。

不止以上所举两例,以此类推,任何节目形态都不可能呈现绝对意义上的客观事实,任何叙事主体――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视角必然导致有差异的效果呈现。因此,从传播主体的视角出发,我们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新闻人的责任,应该尽可能客观的呈现相对的真实;以受众的视角,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新闻”,我们应尽可能多的掌握新闻资料,尽量还原事件原貌。

康震苏轼篇3

关键词:豪放词风;艺术手法

要论述这两位豪放词的大家,首先就要探讨一下这个不同于传统宋词词风轻柔婉媚的词派的发展演变史。豪放词派在北宋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豪放词派首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宋初的范仲淹出,豪放词才真正成为文人词的一种自觉的创作倾向。北宋后期,神宗朝的改革家王安石步武范仲淹,从理论角度向"词须合乐"的世俗观念发出了挑战。他说:"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宋赵令田寺《侯鲭录》)这句话是"以破为立","豪放派"的创作纲领,已然音在弦外。他提出的理论***了词体,打破了"诗言志"而"词言情"的题材分工,冲决"诗庄词媚"的风格划界,松开了束缚着词的音乐枷锁。王安石,以《桂枝香・登临送目》、《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之类刚健亢爽的怀古咏史词显现其***治长才,豪杰英气。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以上就是宋词豪放词派的发展特点,下面就对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豪放词家风格的异同做一个整体的对比。

一、苏词与辛词的相近之处

苏轼和辛弃疾是两宋词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乃至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在两人的词中,都可以看出浓烈的奔放的豪情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苏词与辛词的差异

苏轼和辛弃疾出生相距百年,-个生活在北宋,-个生活在南宋;-个科举出身,文名满天下;-个行伍出身,英名丧敌胆。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两个人.有着如此迥然各异的生活经历,却又同属豪放派词人,那么究竟如何来看待这两位词人的差异呢?

苏轼(1037-l101) 生活在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外患频仍的时期。当时在我国北部地区契丹族建立的辽***权和西北地区的***项族建立的夏***权日益强大,不断派兵到宋朝边境地区进行掠夺和骚扰。软弱无能的宋王朝步步退让,先后同他们订立屈辱和约。苏轼一贯主张加强边防抗击侵略者,他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出发,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在《阳关曲》词中,就有"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之句,而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句,这些语词句都表达了作者要战胜敌人,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辛弃疾( 1140-1207) 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当时民族矛盾尖锐,祖国***,而南宋统治者却歌舞升平、不思进取,这是一个十分需要英雄,却又无法给英雄提供舞台的时代。辛弃疾和苏轼不同,他并非通过科举考试致仕,而是早年参加了抗金斗争,有着"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经历。辛弃疾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治抱负和偷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不相容,使他***治上屡遭打击,报国无望,只能把一腔热血化作篇篇诗作。

1、创作思想不同

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若用两个字来分别概括苏轼和辛弃疾,苏轼应该是"儒臣",辛稼轩是"武将",虽然他一辈子都未真正带兵打过仗。苏轼很好的体现了宋代文臣的儒雅风范,诗文天下,在他的性格特质中有着像李白一样的浪漫气质,在他的词作中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不管是《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以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眼光去观照世界,思想透露着哲学或宗教的时间观和世界观。但辛弃疾不是,虽然辛弃疾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世家,但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的动荡使他非常务实,有着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精神。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点校万兵的将领、迎击敌***的统帅。刘过有句诗形容他是"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这是一个典型的孔武有力的英雄形象。这种气质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则处处体现出了武将的眼光:他写的词中境界往往极为开阔,很少有像苏轼"金波玉绳"、"清风凉夜"、"滴漏"、"绣户朱阁"等细腻典雅的意象,而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气象,"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才是经纶手"的博大气魄和"点校长松十万兵"的战略眼光。可以说苏轼的词作受欧阳修、晏殊等北宋文臣典雅、凝练、精致的风格影响很深,而辛词的豪放有点唐代边塞诗人的粗犷味道。而且辛词的用典中用事典很多,人物、历史的回顾往往体现出稼轩强烈的现实主义意识。与苏轼有那么多参禅悟道、健康养生的文章不同,辛弃疾留下的文章几乎都是积极干预现实的,如他的《美芹十论》、《九议》、《御盗刮子》等,突出体现了他的理***、治***的才能。

2、表现手法不同

苏、辛二人并称,但苏、辛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创作思想,而这两点自然又离不开二人不同的艺术手法作为载体。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一,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的词一向是以豪放著称,而文坛又习惯把他和李白相联系起来,不仅是因为他和李白一样的旷达乐观,也因为他们的诗词中随处可见的丰富神奇的想象和神奇的夸张。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苏轼的词作更显达观和超脱。

第二,在语言上,苏轼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人词,有时也运用民间口语,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创作主张。首先,他既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用词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又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经历、体验以论说形式表现于词中,这正是典型的"以文为词"。对于这位词人来说,凡是可以写进其他文学样式中的内容,也都能够将其写进词里。其次,辛弃疾创造性地"以文为词"还表现在他时常将古人的散文语言直接用于词中,因而辛词的语言更加精炼。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俚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比苏轼更进一步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如《卜算子・漫兴》:"千古李将***,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用典虽有"掉书袋"之嫌,却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有一种历史的厚度。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以古论今,蕴含丰富,贴切巧妙,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而且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综上所述,苏轼、辛弃疾虽同属豪放派词人,但苏轼以诗为词,词中多体现出一种壮志难酬之后的开阔胸襟,在豪放中蕴有清旷之意,较偏于洒脱疏朗,旷达雄放;而辛弃疾以文为词,词中多是抒发词人无从报国的不已壮志,则在豪情之外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繁盛和辉煌的豪放词派。这两种豪放词风的不同体现正是词人不同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的写照。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苏轼着一身白衣,举一杯清酒,酣畅狂饮;而辛弃疾则身着战袍,手执铜板琵琶,悲歌嗟叹。

3、艺术风格不同

在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三、形成苏词与辛词不同的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二人风格相异的深层原因:

1、文学艺术的不断新变和发展

词从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婉约词到豪放词再到英雄词的大致发展历程。词是随着燕乐的传入由诗体嬗变演化而来,产生于隋唐之际,在晚唐五代迅速发展成熟,并开始形成浓艳柔媚的传统。

北宋初期的词,仍受唐五代词影响,上承南唐遗绪,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南唐冯延巳词作为"娱宾遣兴"之用,词风典雅雍容,这非常适合北宋官僚士大夫的口味。以晏殊、欧阳修为首的宋初文人词多是一些宴饮歌乐之余"聊陈薄技,用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题序)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习惯于选择近乎诗体的词调来填词,多写即景抒情的短调小令。

康震苏轼篇4

【关键词】古文教学;比较方法;应用

【中***分类号】A1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教材所选篇目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难免具有狭隘性。那么,怎样改变这种两难的局面?我个人认为,采用比较阅读法能使学生轻松进入课文情景,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一、运用比较法于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更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可尝试将《召公谏厉王弭谤》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熟读这两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两文用两个课时完成,课前让学生自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正式上课的主要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课时:找出两文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先秦历史散文,叙事简洁,重在记言,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都关心国家大事,劝谏国王纳谏,都善于辞令;都运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不同点: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成就

有了第一课的基础再让学生进行人物分析,学生就能很快地将两篇文中四个重要人物的精神面貌进行比较彻底地分析。在评价历史人物成就环节上,教师提问:“如果对象错位,结果会怎样?”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开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邹忌讽谏的方式、语言等比较合适,结果很有成效,但也不能否定召公进谏的动机与艺术。因为厉王是一个刚愎自用、暴虐凶残的人,无论进谏者的语言如何委婉、动听,他都听不进去。

二、运用比较法,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人物身份相近,性格却截然不同。运用比较法就能够更快更准地把握他们的性格不同之处,从而取得更好的鉴赏效果。如:在鉴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把杜十娘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进行比较。可发现:

相同点:

1.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受蹂躏侮辱的弱女子;(杜十娘是青楼名妓;琵琶女是京城有名的歌妓)

2.都聪明,美丽,温柔,善解人意;(杜十娘是当时花魁;琵琶女则“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3.都一度名震京城;(“众人只为一睹十娘风采”;琵琶女“一曲红绡不知数”)

4.结局都凄凉不堪(十娘被再转卖,因此看破世情人心,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愤而投江自尽;琵琶女则只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不同点:

琵琶女:软弱、怯懦、逆来顺受,对于自己丈夫的行为只能忍气吞声,自怜身世暗自神伤。

杜十娘:向往有尊严的生活,渴望能堂堂正正地生存;对社会现状有觉醒,敢于挑战,勇于抗争,有主见,宁死不屈。

通过比较,学生在以后的文学作品阅读中,就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人物欣赏,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提高人物分析水平。

运用比较法鉴赏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众所周知,个人的经历往往会对他的文学作品产生深厚的影响。现就以教学苏轼词为例来谈点感受。

苏轼在创作《水调歌头》时41岁,当时由于与当权者***见不合,作者被排挤到密州当官,心情很抑郁,于是借思念其弟的思绪来抒感。词的上阕一开始便是问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暗指朝廷,君主的居地,更是苏轼实现抱负的场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显露出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远离天上宫阙的生活也蛮自由的。下阕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别离,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的思想是豁达的,虽然被贬,怀才不遇,但他需要自我解脱,多少包含对朝廷的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就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看出此时他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赏天上明月。词里虽然有各种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心理是健康的。可以说,此时的苏轼希望、理想尚存,他仍期待着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是我从多年教学中积累的心得,能让学生轻松自如地进入课文的情景中,达到欣赏的目的。现教材选用的古文比较少,运用比较阅读法还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谓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参(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康震苏轼篇5

【案例背景】“长文短教,短文深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方法。《记承天寺夜游》是篇小品文,自然应该是短文深教。这篇文言文,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传达出微妙复杂的心境。此文深教的着眼点,我定位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教学预设时,课堂程序主要设计为三个大环节:一、读顺(读得通顺,力求字正腔圆);二、读懂(扫除文字障碍,读懂字面意思);三、读透(走近苏轼,体会苏轼微妙复杂的心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读透”这一环节。为了引导学生读透课文,我采用品读文章重点词句和引入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本以为,课堂会循着我的预设思路有条不紊地开展,但是,在课堂教学时,意外却不期而至。

【案例描述】课堂进入了“读透”这一环节时,为了引导学生读懂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我作了如下设计。

文章中,作者发出感慨,哪一句直接表明他的感慨?关键是哪个字?

我先抛出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找出了答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关键字是‘闲’。”接着,我引导学生体会“闲”字的内涵。先让学生给“闲”字组词,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闲”字所传达的情感,它和哪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接近?这个问题有难度,学生的回答虽有些意思,但都与文本隔着一层,未能真正讲透。

见此情形,我开始引入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1.背景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明白苏轼历经生死大劫,在黄州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2.苏轼写于黄州的词句(旨在让学生感受苏轼在黄州寂寞、凄凉的心境)。3.苏轼的儒家理想(旨在让学生明白苏轼有***治上的远大抱负,有着坚守精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苏轼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寂寞和凄凉)。

这种心情下,如何理解苏轼月夜游寺的行为?

接着,我把学生引回到文本,提出以上疑问,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一种排遣、发泄。”我补充:“文中苏轼的心中充满了忧伤凄凉,抒发了贬谪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学生感受到了苏轼忧伤、寂寞、凄凉的心境后,我便接着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我引入资料:儒道的隐逸观(旨在让学生感受苏轼的旷达乐观)。

被贬于黄州困苦境遇中的苏轼,传达给我们的情感仅仅只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吗?

同样,我把学生引回到文本,又提出疑问。于是,就有一些学生回答:有喜悦之情,我感受到了苏轼的旷达乐观。见学生循着我的引导答出了我所需要的答案,我很高兴。于是,我对“闲”字进行了小结:“‘闲’既表明自己有着闲情逸致,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从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旷达乐观。”

就在我准备再通过品读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描写景物的句子来进一步感受苏轼的心境时,课堂出现了意外。有学生举手说:“文章中,读不出苏轼悠闲喜悦、旷达乐观的一面,相反,文中苏轼的心境是忧伤悲凉、郁愤难平的,作者含蓄地发着心中的牢骚。”

我一愣,忙请他陈述理由。这位学生是班中的语文尖子,知识面广,文本也钻得深,曾一集不漏地看完康震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苏轼)》节目,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他说:“苏轼是个旷达乐观的人,比如《水调歌头》这首词就体现了他的豁达。但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中,他传达出的心境是悲楚辛酸、郁愤难平的,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是出现在文章最后的,是全文的中心句,最能传达作者情感。“闲人”什么意思?“闲人”就是不能为世所用的人,苏轼有才华难以施展,有抱负难以实现,他以“闲人”自诩,不是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吗?”

话音刚落,班中立即响起了一阵掌声,好多学生点头赞许。确实,他分析得挺有道理,回想自己研读课文时,不也认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吗?只是后来看了教学用书和相关的资料,才把苏轼在文中体现的心境理解成: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知人论世”是一种解读的方法,“着眼于文本”更是一种解读的方法。于是,我决定调整教学内容,循着这位学生的发言继续深入下去。我说:“刚才好多同学认为文中作者的心境是忧伤悲凉、郁愤难平的,他抒发的只是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而没有传达出悠闲喜悦的心境,没有表现出旷达乐观的情怀。那文章传达出的作者的心境究竟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抓住关键的字句进行分析。”

学生再次朗读,几分钟后,开始发言。

生1: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的。文中的环境描写,色调幽冷,虽富有诗意,却给人以凄清寂冷之感。如果作者要表达自己悠闲喜悦的心境,那画面的色调应该暖色一些。

生2:我认为作者的心境应该是悲凉孤苦的。“念无与为乐者”,表明作者的心是孤独的,既然是孤独的,又能有多少快乐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不寻别人只寻张怀民。只因张怀民与他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同病相怜,互宽互勉。

生3:我认为作者是有欣喜之情的。至少他看到皎洁的月光是高兴的,“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一词,直截了当地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生4:我认为作者有一颗闲适的心。文中的环境描写语言优美,意境空灵,如果没有一颗闲适的心,又怎能描绘出如此至纯至美的画面呢?

…………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临近下课,我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文章传达出的情感是微妙复杂的,既有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不过,‘赏月的欣喜’与‘漫步的悠闲’这两种情绪是淡淡的,是短暂的;‘人生的感慨’与‘贬谪的悲凉’则是作者的情感基调,是自始至终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当然,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只要有理有据,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案例反思】

课堂教学要重预设。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教师上课前至少要明确6个问题:1.这节课我要教什么?2.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的教学程序如何安排?4.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什么方法?5.每一个环节中,师生如何互动?6.学生学这篇文章会遇到哪些困难?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情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做了精心预设,通过品读文本与引入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作者的心境。在这过程中,我受《教师参考用书》和一些习题的影响,把作者的心境理解为“人生的感慨、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并想尽方法把学生朝这个方向引导。其实,只要学生感受到作者寂寞、凄凉、忧伤以及自我排遣的心境就行了。再者,引入的资料多了一些,使学生在没有读懂文本之前,就已有了一个横在他们与文本之间的结论。

康震苏轼篇6

关键词:课堂效率;教学优化;途径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非常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才能形成语文能力的规律,所以文字信息量很大。如果按部就班,篇篇精讲是不可能完成教学进度要求的,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高标准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谈谈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以情激情,进入预设意境

早在南朝,刘勰就将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了,他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将感情凝聚在一个个的文字中,运用一定的技巧将之传达出来感动读者。而读者要做的是能通过琢磨面前凝固的文字,感受其中涌动的感情。对老师来说,除了担当普通读者的任务,还要作传递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来投入文字的世界,获得经过自身的思考而过滤得来的成长体验,所以,要做好这个关键的桥梁角色,就要把文章中的情先由自身深切感受到了再来考虑教的艺术,即教者需自己入境先感动起来。语文教育是语言的教育,也是情的教育,从情出发的语文课堂能更顺利更自然的达到预设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文本,从听、说、看等角度调动学生多种的感官,恰到好处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新教材在编选上已很侧重情感性,其名篇精粹,无不是“文质兼美”、情深感人。

二、首尾呼应,优化课堂结构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必须强调耗时最少,而使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应最大,教师反馈信息应最及时。因此,我们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如写作中的首尾呼应能让行文显得愈加紧凑,语文课堂设计也可以通过首尾照应,抓住学习目标的这根“红线”优化课堂安排,使得一些旁逸斜出的无关痛痒的课堂语言不再出现。使45分钟的课堂时间更加有效。比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我先提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坡是什么样的人?请给他加个定语。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其的了解,纷纷发言,不乏理解深刻全面的说法。但大多数同学仅仅局限于诗人词人的身份和豪放的词风,甚至还有一个同学讲苏轼是一个“虚伪”的人。在讲授完本词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的文字资料(事前发的预习讲义),我还介绍了周国平和林语堂眼中的苏轼形象,之后,再次抛出这个问题,大多数同学的回答与开始大不一样,定语多了,看苏轼更立体了。感觉他们更走近了苏轼,而那位同学也主动修正了自己的看法还为自己之前的认识的浅薄道歉。此问题在开头的提出和课堂末尾的提出发动了学生的思维并积极聚焦,使得他们集中精力阅读相关资料来完成自己的回答。

三、钧连积累,训练板块意识

在平时的接受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往往只是整个语文系统中一个个点,要想让学生能将点连成段,继而为面做准备,就不能孤立的讲解,就文本而文本。所以,所以老师要选取可能钩连的角度进行教学,逐渐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板块意识,每学到某个知识点能够自己钩连相关内容,从而能够自主自由并有序的展开拓展阅读,久而久之,点成面,就将整个高中的话文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到了高三就轻松得多了,无形中课堂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比如学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钩连《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以及《传记选读》中有关苏轼的作品资料等,学到《鸿门宴》可从作品所表现的人物角度进行钩连,同时研习《史记》中《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另外还可从作品主题角度,从某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从培养某种情感的角度(苏教版的必修和选修这个角度体现的非常好),从某个训练点的角度来钩连。

四、有效提问,力求四两拔千斤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可否自始即不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选取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带动学生对全篇文章的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思考、研讨、探究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会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主动搜索理解文本的隐含信息,这样的激发比老师将教参上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要有效的多,学生在积极主动中获得的知识比被动的接受也要记得牢深。问题的设计要精心准备抓住文章的“文眼”、线索、主要人物等来提问,并且要有适当的趣味性。

五、慎用多媒体,凸显特色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视像时代的审美消费习惯也多少对教育的领域施与了影响,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电影、电视、摄影、互联网等媒介的机械性复制所形成的商品化生产,正在营造着一个视像时代“读***”的氛围,并促成当代社会审美文化消费的蓬勃发展。多媒体等技术在当代教学上的应用空前频繁,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利用文本、***形、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使阅读内容的呈现从单调的文字平面叙述转变为多样化的直观生动的形式,从而改善大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学生理解、探究、想象等阅读活动的开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大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教学容量大,知识的密度高,它可以通过导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使语文教学跨越课堂,跨越学科,走向知识的综合化道路。所以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时间分配。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所以不可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不能舍本逐末,要遵循适用、适度、高效的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讲解技巧提问艺术,史洁莹、刘小乐,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康震苏轼篇7

命运这东西,我没明明白白想过,也很难想得明明白白。昨天回家路上,发现一棵行道树被砍了,一堆人围着看,我和同学也近前去凑热闹。“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年轮啊!”“哦,它一年长一圈,这弯曲度、疏密度跟它的阳光照射、雨水什么的有关系。”年轮记录着一棵树的命运。命运是被用来记录的,只有在生命停息的一刻,命运才完整。

命运,卜命运行的痕迹。分开看,命即生命,是我们身体内在的东西;运即运行,是我们生命的运动与行走。虽说命运无常,但并非不可把握和改变。只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永不放弃,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可能会出现生命的奇迹。甚至恰恰因那苦难和悲凉,才会铸造我们生命的辉煌,我们的命运才会成为绝响。

我不禁想起了豪放词人苏轼。是什么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我想应当是黄州――他的贬谪之地。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经历,才有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千古绝唱,有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人生况味,有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光辉皎洁……“乌台诗案”将苏轼的命运降到冰点,可他强大的内心让这个冰点如此绚烂。

超越了“运”的华丽转身,真可谓人间之绝美,往往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弯道超车,在谷底升华,却能让人生升华到极致。树的命运记录在年轮上,那是有休止的圆,因为树没有思想。对于人,我更愿意相信,命运是无休止的射线,没有终结,没有极限,没有完美,直到死亡。所以对于坏命运的抗争,对于好命运的追求,脚步都是停不下来的。

听说沙漠中有种叫骆驼刺的植物,根下部分达十几米。还有种叫荆棘鸟的动物,一生只停下来一次,那一刻便是死亡。这样的生命在命运的牵引下,难道不是一个紫色的灵魂吗?当被问到“你射进的众多球中,哪一个最好”时,球王贝利的回答是“下一个”。这样的生命年轮已经在延伸拉长。

命运是生命运行的痕迹,是自己踏过的足迹。不可预测,不可终止,无论如何都要向前,这样才能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然后升腾起一个神圣而高贵的灵魂。

精彩简评

康震苏轼篇8

陆游在蜀八年,对蜀地了解甚深。在他眼中,蜀人勤劳智慧,蜀地民风淳朴,经济繁华,不论是蜀人的方言、饭蔬饮食、生活方式等风俗民情,还是蜀地的自然景观、奇花异果等所见所闻,陆游均了解颇多。《老学庵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共记载了105则蜀地的人事物景,内容丰博有趣,语言简洁典雅,读之久久耐人の丁1疚闹饕从蜀人的风采、蜀地的经济发展、蜀地的文化现象三个方面论述分析,并以《入蜀记》作补充比较,以冀还原陆游眼中的蜀地风貌。

一、民风民情

在陆游看来,蜀地民风淳朴,认为“蜀俗厚”。《笔记》卷九记载,“成都士大夫家法严”,可见蜀人严于律己的性格特点;另卷三记载了蜀人杜起莘入朝为官、蜀士何道夫奇文、施浑甫其弟代官的三则故事,赞美了以杜起莘为代表的蜀人心胸宽广、宽于待人的性格特点。陆游说,“可见向来风俗之厚”,这再次点明了蜀地民风淳厚,有力地辩驳了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说蜀人:“尚奢靡,性轻扬,喜虚称”的偏见。

陆游也大加赞美了蜀人的勤劳智慧,蜀地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时时都有奇思妙想:孟蜀时,周世宗想攻取蜀地,蜀地的兵将把面捏成斧子的形状,是一种奇思;蜀人上山砍柴,先把柴锯成短粗状的木头,捆在一起拉回来,再用斧头劈开后才供烧火,是一种奇能;《笔记》卷一记载了蜀地一种竹炭――易燃,无烟,耐久,利于炼铁,是一种奇物。另外,蜀人在生产生活中处处有着智慧的光芒,在东汉卓文君的故里临邛(今四川邛崃),有一种“瓦棺”(卷五),具有保全尸体骨骼经久不坏的特点;而在汉嘉古城(今四川雅安市北),当地人民也运用智慧发明了一种灯盏――夹灯盏(卷十),这种灯盏具有省油的功能,可见蜀地人民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

然而,往来于川峡之间,陆游也曾感叹蜀地的民生艰难。《笔记》卷五载忠州在陕西,万州在重庆,白居易曾叹二州繁华,但陆游过此二州时,却不复往日繁华,变成最为穷陋的地方;《入蜀记》(卷六)也说两州每年收粮之少仅比得上吴中的一下户而已,县令之职也常空两三年没人到任,陆游对此充满了同情。宋朝虽然有着便利的水运,但疏浚河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笔记》卷二录其家乡镜湖侵耕殆尽,阆中南池也成为平陆,修成坟墓,成都摩诃池、喜州石堂溪的情况也很严重,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陆游对此充满了忧虑。

二、风采人物

陆游赞美了蜀人勤劳淳朴,更清晰地记录了蜀地许多风采人物,借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和爱国之情。陆游欣赏豪放洒脱的苏轼;羡慕建功立业的武将;赞扬爱国之情的奇人等。《笔记》中提到苏轼的多达24则,多表现苏轼的豪放洒脱、与人交善和诗学成就等;也有记载吴d、曲端、胡世将、李顺等受蜀人瞻仰的大将;此外还以小说笔法写了几则奇人奇事,表现了时人憎恨***求荣的秦桧、童贯等奸贼的强烈情感。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诗歌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尤其是他高蹈远引的坡仙风格,广受世人喜爱。《笔记》卷十也说,建炎(宋高宗赵构的年号)以来,人们非常崇尚苏轼的文章,而蜀地的文人在当时尤其喜爱苏轼的文章,陆游引用了谚语一则:“苏文熟,吃有肉。苏文生,吃菜梗”,来表现这种情感。

苏轼不受拘束,享受天人统一,心与道冥的思想世界。《笔记》卷五、卷九和卷八中皆有他的诗词,多表现豪放旷达的心胸,如“汉家将***一丈佛,诏赐天闲八丈龙”等。另一件生活小事也体现了苏轼的豪爽,他曾与苏辙同时被贬,相逢路上,买饼充饥,苏辙嫌它粗恶,吃不下去,苏轼吃完了还有心情开玩笑,大笑着离开(卷一),足以见他在逆流中宽广的胸襟气度。陆游选择坚定自己的理想,坚持爱国的信念,不受艰难时运的影响,也是受了苏轼这种旷达胸襟的影响。

苏轼有一颗爱才之心,曾大力提拔后学之士。卷十写苏轼曾阅览李D的诗文,李D应举落第后就决意仕进,苏轼惜其“万人敌”之才,助他著书写文,有所成就,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也有一颗爱人之心,赠赵德鳞诗(卷五),与客交友(卷九),与友别离(卷六),与友吃饭(卷七),展现了苏轼平易近人的一面。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一不对陆游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陆游敬佩那些英勇不凡的将领,不论是《笔记》卷九、卷五中记载的农民起义的倡导者王小波、李顺,卷三、卷五记载的抗金名将曲端、吴d,还是卷六记载的受蜀人敬仰的胡士将和成都帅张真甫,这些人物身上的传奇色彩和个人魅力,都让陆游钦佩不已。

另外,《笔记》中的一些奇人奇事也表现了陆游的忠贞爱国之情。例如,青城山隐士上官道人,敢于戏谑秦桧的蜀人任子渊(卷二),龙破瞿塘峡峭壁颂词的奇闻,读来大快人心,亦有言外之意,大概是嫌恶那奸佞之人。又同卷“张枢密子功”条,载张涛入蜀四年,***绩颇著,从蜀地回到朝堂后却被闲居十三年,尽管尚有老骥伏枥的抱负,然报国之志也只有愤于书海。这种同辈人暮年的悲哀,只有陆游才能体会,只有陆游讲述出来才更加动人。

细致观察生活时,不乏凡人琐事,包括入蜀做官的沈约文(卷一)、被赐丝鞋的蜀将吴珙(卷二)、路遇奇人的先太傅(卷五)、李白的诗风(卷六)、蜀人石耆公的回忆(卷七)、与范成大为成都的一所亭子取名字(卷五)、“谢景鱼涤砚法”(卷一)和“谢景鱼以名人手简换浮碳”(卷六)之事。陆游有一个文学的创作原则,“杂取种种,合成一人”,其笔下的这些人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陆游――为了梦想而奋斗,为了生活而拼搏,为了人生而努力。

三、繁荣经济

人口的大量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蜀地经济的繁荣,蜀地的农业、印刷业、丝织业、运输业在宋代经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入蜀记》中记载了大量渔业、运输业、小城镇专业市场经济的繁荣交易,这些都在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记》中也记载了蜀地便利的交通,如成都贵族妇女出行皆乘牛车(卷六)、陆游入蜀几番船运等。另外,蜀人有着精湛的织锦工艺,《笔记》(卷二)中曾把遂宁的越罗与会稽的尼罗相比较,越罗更好,不愧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这些都促进了蜀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蜀地繁盛的经济和园林技艺的发展,使种花、赏花的风气盛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园艺经济,蜀地当时以成都海棠为园艺经济发展中心。而《笔记》中记载了较多陆游于巴蜀、吴越、荆楚等地见到的奇花果树,陆游所见的这些奇花因与众不同的特征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成都多奇花,如一株极尽葱郁的百合花皆并蒂(卷三)、像是垂丝海棠的小桃花(卷四)、开花时声如破竹的奇异木莲(卷四)、在成都出现过的唯一海棕(卷五)。海棕是椰木的一种。成都也多植荔枝,荔枝也一度成为蜀地重要的果树经济来源,且荔枝的嫁接技术还传到了陕西等地。陆游非常喜欢荔枝,他在成都任职时,一旦看见荔枝成熟了,就要和同伴上山游玩,尝荔枝之鲜美,叹大好之河山,极尽畅快;除了荔枝,陆游也喜梨,“美梨,大入升”《入蜀记》(卷六),“红梨不存矣”(卷四)。美、大、红等字从外形、颜色、感觉等方面写出了陆游对这种梨的喜爱和难以再见的惋惜。可见蜀地奇花异果繁多,物产丰富,不愧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蜀地繁华可以从一些节日风俗得到验证,每逢节日,陆游总会出门和百姓一起游乐。《入蜀记》中记载了蜀地的三种风俗节日:中秋观月放水灯、重九登高赏菊和七夕乞巧玩游戏。除此之外,《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载了三种蜀地的节日:浣花节、上元节和成都药市。浣花节,即四月十九日游浣花溪,祭祀冀国夫人,《笔记》卷一载浣花草堂这处风景名胜,每年到了这一天,杜甫都要游玩浣花溪,与百姓一起参加这最为盛大的民间活动(卷八),得到无限的乐趣;上元节,即元宵节,素来有元宵点灯结彩的节日传统,田登作郡(卷五)一则故事后来延伸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展现了社会等级的压迫性;成都药市,宋代成都药市一年举行三次,二月八日、三月九日的“观街药市”和九月九日“玉局观药市”,其中以重阳玉局观药市最盛,《老学庵笔记》卷六中更正了这一次药市的时间和名称。药市在当时已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商业集市,从《入蜀记》(卷四)中药物分用,也可以看到城镇经济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陆游常常乘船航行于长江一带,船运出入四川也是非常通用的方式,因此常见击鼓、划龙舟、表演等节目,这种击鼓行舟的方式在《入蜀记》中展现得最多,如《入蜀记》(卷五)[二十七日]就说闹腾腾的击鼓拍橹,使得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都激情澎湃,拥挤着看热闹的人层层围叠像是一堵城墙。发达的水运交通不仅使人口流动速度加快,而且促进了商品的快速流通,为蜀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缤纷文化

陆游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展现了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归其一处,便是蜀地文化包罗万象,而又缤彩纷呈。蜀地以其优美的地理风光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滋生了与众不同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宗教文化、官制文化和地理文化。细察《笔记》,语言类9则,饮食类3则,工艺类7则,官制类4则,僧教类5则,景观类8则,共36则。

(一)语言文化

北宋建都开封,宋人往往以开封和洛阳作为当时的标准语音,而陆游却觉得蜀地的语言多有奇特。例如,“呜呼”是蜀人赞叹好的人和事物,“噫嘻”是鄙薄不好的人和事物(卷十);“虏子”(卷十)是蜀人对在蜀地做官的北方人的贬称;“火山***人”(卷十)是南郑人以火山作为***人的名号,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形成的语词;“老子”(卷一)是南郑人称呼父亲的俚语。“气风者”(卷三)指疯子。陆游更举出了一些诗学典故,来表达蜀地语言的奇特之处。例如,苏轼是四川眉山人,用乡音入诗“一朵妖红翠欲流”,陆游开始不理解鲜“翠欲流”是什么意思,后来问蜀人始知翠是指色彩鲜明的意思;卷八中载花蕊夫人的《宫词》:“红锦泥窗绕四廊”,陆游也读不通泥窗是何解,后来在蜀地生活后,才知道泥窗又叫糊窗;《笔记》卷二中又载黄庭坚词“爱听临风笛”,陆游久居蜀地,才明白俗本把笛改为曲是不符合诗人原意的,把笛读为独是四川人语音相混的语言现象,可见只有在蜀地生活过,了解蜀地语音,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二)饮食文化

蜀人饮美和营养,菜系中的川菜尤为出名。陆游在《笔记》中提到了两则东坡先生“发明”的文人菜:盘游饭和牛酥煎落蕊。盘游饭,又叫团油饭,这种食物类似于今天的什锦饭或盖浇饭,流行于唐宋岭南地区,是一种风味饭品,供富家女子做产妇时补充营养,《笔记》卷六又转述了盘游饭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牛酥煎落蕊,即东坡炸牡丹,所谓牛酥,是把煮沸的牛奶晾凉,揭去凝在表面上的一层奶皮,煎成油,再把鲜花的花瓣扯下,一片片地加以油炸,当作赏春应景美食。除了文人菜的雅致,亦有平民菜的可口,《入蜀记》因日记其事,细微之处便更加可考详实,河蟹鱼产、菱藕水产和野生动物资源等产量颇为可观。陆游曾记鱼类做法:烤鱼、炸鱼、熬鱼汤、蒸黄花鱼等,很是美味。《入蜀记》(卷五)中记有芦服,即萝卜,常言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又有小人参之称,虽吃得清淡却是吃得健康。另外,《笔记》卷六中记载了雪蛆这一药材,雪蛆不仅有治内热的功效,且是四川峨眉山的一种珍味,具有滋补的功用,但离雪后就会死去,要求把握时间对其进行加工保存。由此可见蜀地菜品之丰,制作方式之精,@样独特的饮食文化可谓实至名归。

(三)工艺文化

蜀人不仅勤劳智慧,而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更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纯粹的工艺制品和工艺制作方式,形成了蜀地特有的工艺文化。例如,桂府面具,因样式繁多,制作精巧,在宋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连京城举行“大傩”这种大型活动也要到桂府进面具,后来有人以此为业,一值万钱,这种手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而且提高了“桂府面具”这种工艺品的审美性;成都铜鼓,因制作工艺考究,铜鼓的花纹精美和珍贵,具有珍藏价值;《入蜀记》中还曾记陆游在江渎北庙见过女子梳同心髻的发式,在鄂西、巴蜀地,这种同心髻只限于未婚妇女使用,而已婚妇女多用青布裹头,蜀地有着精湛的刺绣文化,却用素布包裹一头清秀而美丽的头发,可见蜀地女性尤为勤劳朴素,心性纯洁。

(四)宗教文化

宋代统治者皆多信仰,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四渎野祭,一视同仁,大力提倡。宋儒对民众的态度也比较宽容,陆游在《入蜀记》中瞻仰了吴越入巴蜀的27处神祠、记述了五处祭祀祠庙之事。以江渎庙――宋代祭祀水神的场所为代表,陆游细观江渎西庙的牛车(《笔记》)、江渎北庙的妇人汲水卖酒情况、江渎南庙刻碑去滩害的记述(《入蜀记》卷六),可见庙宇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有利于物质经济的发展。由庙宇衍生出的宗教文化,可见于《笔记》卷二梓潼神的神明文化和求签问卜的占卜文化,蜀僧吃饭的时间(卷三)、青城山寺庙的情况(卷四)、师塔的僧葬方式(卷九)、庙宇盛会的场景(卷九)等宗教文化……在陆游的眼里,这些不仅是宗教文化,更是蜀地特有的精神文化。陆游的好奇心使他无时不在观察蜀地这个奇妙的世界,蜀地的美和神秘,使他深迷的同时深化了爱国之情。

(五)官制文化

宋代的选官制度总体上承袭唐制,但始自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采取措施逐步削弱了百官嗔Γ加强了中央集权,出现了重文轻武的局面。由于“蜀道难”,蜀地形成了***的官制、兵制和科举考试制度。例如,蜀地汉人买卖官位有史已久,南宋朝廷独在蜀地设立制置使,成都士人学舍冠亚诸郡等***治措施,都为蜀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地理文化

山水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人文风景,超越自我的想象。陆游震撼于气象轩豁的泸州风光(卷三),感叹于高大修伟的后妃壁画(卷五),流连于神奇奥妙的邛州天庆观和鹄鸣山(卷六),惊奇于成都的石笋石、海眼和石犀(卷六),更悲愤于兵家必争之地的剑门关和潼关。剑门关因险要的地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陆游在诗歌《剑门中道遇微雨》中也感叹了如此险要竟能屡屡攻破的愤慨。天险并非胜战的决定因素(卷七),人的能动反应才是推动或阻止事物的发展主要因素。可见陆游为朝廷的做法感到气愤,又为不能实现抗金之志和爱国抱负而悲哀无奈。

康震苏轼篇9

宋代是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年代,诗词、散文、绘画、、书法群峰并峙,各领千秋。宋代书法在书法史上,又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代。宋代一改唐代以严格的法度作为书法评价标准的风尚,将尚意抒情作为时代书法的主流。这一时期,大家辈出,佳作纷呈,创造了书法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本文旨在通过对宋代书法尚意抒情作一简单的梳理和解读,以期更为深入的领悟宋代书法尚意抒情的真谛。

本文拟分作六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对尚意抒情主张的提出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探讨宋代书法尚意抒情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列举宋代尚意抒情的几位代表书家。第四部分则阐述宋代书法尚意抒情的具体体现。第五部分对宋代尚意抒情书法和晋、唐书法进行比较。第六部分阐述宋代尚意抒情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尚意抒情;苏轼;无意于佳;意趣;

一、宋代书法尚意抒情主张的提出

从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到宋初,“尚法”书风一直沿袭下来。有法可依固然使得书法有了规矩和标准。但是,书法毕竟是人类精神的产品、艺术的创造,过于严谨的法度必然会限制人的创造性。宋初的书坛,缺乏引领时代风气的书法大家。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感叹当朝没有可以与前朝书法大家相抗衡的书法家。

在唐代和宋初尚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书家们难以摆脱和超越唐代趋以极致的法度。到了北宋中期,苏轼主张观念的提出让宋代书坛有了新的活力。他注重对内在精神的把握,寻求一种突破。他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在无刻意雕饰的创作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才是完美的,不重全面完美而强调个性的张扬与发挥。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流露。苏轼提出了 “点画信手”到“无意于佳”的随心任性的创作理念。他又素尚老庄之自然,以自然为艺术上最高之境界。在《苏轼全集》里面有很多论断说明苏轼对自然、意趣的追求。如《书张长史书法》云:“张长史草书必醉,或以为奇,醒即天真不全。”在醉的状态下张旭书就得草书有天真烂漫、自然天成之妙。《跋刘景文欧公帖》云:“此数十张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画,皆有自然绝人之资,信天下之奇迹也。”可见苏东坡对自然意趣的重视和强调。所以在《跋王巩所收藏真书》中,他提出:“僧藏真书七纸,......其为人镜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措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把自然观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把追求点画的技法上的精力转移到个人意趣的追求上来。这就是宋代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后,寻找到的自己的时代书法路径——尚意抒情风格。

浙江大学古典学博士后张传旭认为:“紧跟着晋唐这样一个文艺繁荣、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要想在艺术上自成一家,有所突破,那必须独辟蹊径。所以最早是由苏轼提出了尚意的口号。”在《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看来,苏东坡就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他的光芒其他人无法代替。他把词从诗的附庸地位中***出来,开创了豪放词派,使宋词得以和唐诗、元曲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他的书法更是北宋四大家之首,开创尚意书风。

二、宋代书法尚意抒情形成原因探微

宋代书法尚意风格是汉字完型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中国汉字从创始起就与世间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古文者,仓颉所造也,金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汉字的造型与审美意蕴为书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书法到了晋代,出现尚韵的特点,韵即风韵,神韵,气韵,其实就是追求一种潇洒飘逸的风格,目的在于抒发情怀,文人墨客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各类书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唐代的尚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法到了唐朝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境地,强大的唐王朝也希望书法有一定的体制和法度,形成一整套有章可寻的规则,从而更能满足其歌功颂德的需要。唐人尚法,汉字到了唐朝已成定制,形成自己完整的模式,书法以汉字为依托演进的基本结束,所以到了宋朝,在没有新的字体出现的情况下,宋人或仍袭旧人活在唐人的阴影里,或另辟新径。于是他们绕开唐人森严的法度,转而追求书法艺术的情趣为主旨,求意而不拘法。宋代书家开创了书法尚意抒情的一代先河。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宋朝尚意风格的形成乃书法演进的必然趋势,必然结果。

宋代尚意风格的形成,是与宋朝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宋朝国力不强,危机四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整个国家处在战争的阴影下。宋朝***府避战求和,妥协退让,国家的羸弱给人民投下阴影,而宋朝***府对文人采取开明态度,宋太祖留下不杀文臣的遗训。在这样一种文化宽松但国家实力不强的双重环境下,宋朝书家们不可能像唐代那样沉浸于法度,端庄静美的楷书已不再能满足他们表意的需要,而行草书因其挥洒灵活而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故宋朝行书最盛。此外,宋朝建立后,宋统治者们特别是赵匡胤害怕重导唐的悲剧,为了防止藩镇割据和地方专权,他们围绕着分权采取了一职多人的设置办法。所以宋朝大兴科举取仕,招揽人才,官员人数猛增。知识分子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艺术的繁荣。宋代这种***治策略的改变,影响了宋一代历史文化的发展,在当时朝野文事风气很是兴盛,寻常百姓之家也以沾染艺事为雅。所以国学大师钱穆说,宋代是中国艺术的“平民化”时代。在书法上尚意抒情,在历经唐代书法高峰后又自树一帜!

在宋代的尚文***治环境影响下,宋人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宋人在艺术上多才多艺的个人素质,也为其书法尚意提供了可能。宋朝书法家中,更多的是书法家与画家、词人、诗人、文学家等诸多身份兼而有之,这种艺术成分的多元并存,也为宋朝的尚意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如苏黄米蔡等书法家同时又是画家,词人,诗人,文学家等。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他不仅认为书画与诗歌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是修养是提高书法的重要途径!因此,宋朝书家与前代书家在自身修养与素质条件上更胜一筹。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不仅书法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精通国画诗词,米芾自创的“米家山水”画风追求潇洒抒情,这为他的尚意书法有着积极的影响。宋人注重文化的修养无疑这对尚意风格的形成大有裨益。

宋初太宗赵光义爱好书法,淳化三年,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刻成《淳化阁帖》十卷。帖学盛行,书家们重行草书。但是这部选本一半以上为二王法书,其中掺有伪迹和摹本,作品大都比较秀逸。秀逸淡定的书风抒发不出书法家内心的情感,书家在书写作品时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要表达抒发,但是前代书家提供的帖大都平和法度森严,满足不了书家的需求,这也为宋代的尚意抒情书法提供了因素。既然秀逸的书风无法让书家们完全抒发自己的情感,加上外部的社会环境,书家只能摸索自己的书法道路,这同样为书法尚意抒情提供了因素。

三、 宋代尚意抒情的代表书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父苏洵并称“三苏”。他才华横溢,在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他认为无意之作往往胜过有意之作。以我书意造本无法,摆脱超越法度的拘囿,随心任性地创作为上策。“意”是对蕴涵于书法艺术形象中的精神意蕴的强调,注重通过书法的形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联想,具体到苏轼的书法创作中就是不以追求技巧、功夫的深厚,法度形式的谨严工整为宗旨,而是以崇尚学问、才气,超越技巧法度的束缚,强调“中得心源”,以神造形,以意生法,充分表现其内在的情感意趣为佳境。

苏轼的《梅花诗帖》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途中,过春风岭,难以言表内心的愤意和无奈,于是纵情恣意,书写了一生中唯一可信的狂草大作。

苏轼在尚意书法中,字形取横势,章法自由平稳,结体朴实自然,笔画厚重,意趣横生。细观苏轼的书法,笔画由轻灵走向厚重,形成了平稳中见险绝,深厚中藏散淡的书法情态。字里行间都充满着自己的感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宋洪州分宁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幼敏悟,读书数过辄成诵,加上勤奋好学,课业精进。治平元年赴礼部试,举进士,调叶县蔚。苏轼曾见其文章,以为“超逸绝尘,***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宋史本传),声名日震。黄庭坚是一位富有创造精神的书法家,无论是行书、草书、楷书,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苏轼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宋朝受苏轼尚意书风的影响下,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精沉猖拔的笔力,左放右敛的体势,和贯如顶针的行气,无不表现于其书法创作上。而一些个点画的随便与略不经意处,均虚之以神行,稟意超然,不就时俗,恰又体现出他“尚意抒情”的书评观!黄庭坚的书法作品《诸上座帖》、《花气薰人帖》、《李白忆旧游诗卷》等无不体现鲁直的尚意创新书风。

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无碍居士,家居道士等,湖北襄阳(今襄樊)人,居徙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又称“米南宫”。北宋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书法极富天真率意的特性,他的艺术道路又不同于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求意,而是能集古出新,他开辟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另一条道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据《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米芾传》载:“(米芾)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视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类似的传闻非常多。这种性情决定了米芾强烈的个性,这与他在艺术上强烈地追求摆脱羁束的叛逆精神和力求惊世骇俗出人意表的行为是相符的。

苏轼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黄山谷称米芾书法:“如快剑(石斤)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同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山谷对米芾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了。他在系统与创新中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走的是一条集古出新的道路。米芾曾不无自豪地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是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为祖也。”他始终对自己高度个性化的风格保持着追求,这个风格主要可以从他用笔的特征和章法上来概括。在用笔上,米芾多以侧笔为主。侧笔是相对于中锋用笔而言的,它使笔毫欹侧于纸面并与用笔的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笔锋较外露,故能使线条造成爽利峻拔的感觉。米芾将侧锋用笔用到了极致。他又强调笔毫运动方向的多变,追求笔触的变化多端,即“八面出锋”,他在《海岳名言》中用“锋势备全”来注脚这个“八面”,这是相对于欧、虞、柳、颜等人单调贫乏的“一笔书”而言的。米芾还喜欢大量的提按顿挫的动作,而且这些动作的幅度往往都较大,富于跳跃性。这一点也是与他的“八面出锋”紧密相关的。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米芾在书法史论上提出了“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的尚意书论。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王安中追随苏轼的尚意书风,在书法创作上加入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情怀。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陆游追随黄庭坚的书法尚意风格,注重创新潇洒奔放。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吴琚,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节度使。吴琚好书画工诗词,尤精翰墨,孝宗常召之论诗作字。《江宁府志》云:“琚留守建康,吴琚字帖,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酷爱古梅,日临钟(繇)、王(羲之)帖。”擅正、行草体,大字极工。吴琚毕生都用力于米书,追随的米书的尚意书法风格。吴氏学米书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吴琚的运笔较米书内敛,落笔沉雄,稍运即止,结体八面呼应,看上去十分舒服,即所谓“俊俏”之意。书法作品有《杂诗帖册》等。

四、宋代书法尚意抒情的具体体现

(一)偏重帖学、重行草书

宋代帖学大行天下,《淳化阁帖》的刊印使帖学在宋代更加流行,因其收入的行草书较多,书家在模仿时行草书占其多数。在抒发感情时行草书更加能抒发书家的内心感情,再加上宋代楷法不精的情况下行草书更加流行于宋代尚意阶段。现在我们所见的宋人书法作品中行草书占了多数。

宋代是帖学大行的时代,书法的尚意抒情更是将帖学起来,加上行草书更能将书家的感情尽情抒发,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宋代书家的作品很多都是行草书作品。像尚意抒情的提倡者苏轼,它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米芾的《蜀素帖》、《紫金砚帖》、《论书帖》、《多景楼诗册帖》、《珊瑚帖》、《研山铭帖》、《三帖卷》、《寒光帖》等。他们几位都是尚意抒情书法的代表,无一例外,注重帖学,喜爱行草书。 (二)尚意取向导致了学习方法的三个倾向:

1.不重楷法,但以意主

晋人遒美,唐人圆劲,至宋则笔画稍形靡弱、柔怯。一些诗稿、尺牍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如文彦博《三札卷》、《内翰帖》、欧阳修《自书诗文稿》、王安石《过从帖》、《楞严经旨要卷》、林逋《三君帖》等,无不如此。再看杜衍《宠惠珍果帖》,用笔浅近,怯软无力。杜衍自言:“老来多病,不能书,故信笔乱写耳。而苏东坡说:“正献公(杜衍)晚乃学草书,遂为一代之绝。清闲妙丽,得晋人风气。”唐人完善楷法,将其发展到极致。宋以来楷书渐衰微,书法家内心充满了对于自身楷书水平的极端不自信。书法家在书写楷书时有行书笔法,似已成特色。如苏轼《表忠观碑》黄庭坚《王纯中墓志》。书家在书写时不注重“法”而是向“意”过度,以“意”为主。欧阳修提出书法“要在自适而已”,苏轼提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米芾提出“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康震苏轼篇10

餐厅里零零散散地坐着吃早餐的顾客,当我买完咖啡转身之际,一名年轻人走了过来。“早餐现在还有吗?”“有啊,不过我们只剩下香菇鸡肉粥套餐和田园脆鸡堡套餐了,您要哪款?”点餐员问。年轻人犹豫了一下,突然冷笑道:“鸡肉能吃吗?”点餐员显然被他的表情刺激到了,惊讶地说:“怎么不能吃呀?!”年轻人摇摇头走开了。点餐员小声和同事嘀咕:“那个人真奇怪!”

我不禁对这一幕感到震惊,因为前两天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刚刚就近期中国百胜鸡肉原料供应的一系列事件向消费者致歉,而这位点餐员面对顾客关于鸡肉食用安全的质疑却一片茫然。我想,近日进行类似咨询和质疑的不止刚才这年轻人一个吧?十个?百个?千个?万个?我不知道全国各地到底有多少,而每一位摇头走出的顾客都将成为一个负面信息散播源。是啊,苏敬轼确实向全体消费者道歉了,可是这些每日接触顾客的点餐员、保洁员等一线员工却使这道歉变成了一纸空文!正当我沉思时,点餐台的对话打断了我的思路:“还有两个小时才能下班啊!”“每天站4个小时挺累的,每周还得来4天。”我忽然意识到,这些人都是兼职员工。

肯德基对兼职员工是怎样培训的?这些兼职人员是怎样通过面试进入肯德基的?一位曾经在肯德基做过兼职的朋友小华对我讲述了她的经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康震苏轼10篇

学习

安全预评价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预评价,内容包括安全预评价内容的口诀,安全预评价结论实例。工作任务分析法13)因果(鱼刺)***分析法B.2能够提供危险度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2)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3)事故树分析4)逻辑树分析5)风险矩阵评

学习

有趣的广告词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有趣的广告词10篇,内容包括夸张有趣的广告词,有趣的零食广告词。索溪之名,最早见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XX年)。据民国《慈利县志事记》载:宋真宗祥符三年,慈利蛮相仇杀,治澄州知州刘仁霸宣鼓谕解之,乃筑武口、安福、杨泉、

学习

表白的话语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表白的话语10篇,内容包括求婚表白的话语,群里表白的话语。3、想你想的睡不着觉,念你念的心怦怦直跳;恋你恋的鬼迷心窍,爱你爱的快要死掉!4、在我绝望的时刻我真的不愿去想我只想忘掉一切。5、曾经迷惘的心中,是你牵引我走出寂寞

学习

外婆的水好多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外婆的水好多10篇,内容包括写外婆的散文100篇,外婆的文章简短。(二)外婆很少来上海,喜欢呆在北方,种她的小麦,种她的玉米,和外公一起过着简单的生活。妈妈让她来上海住,外婆总是说:以后吧,麦子还没有收呢!外婆好像有干不完的活,一会儿

学习

怎样折千纸鹤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折千纸鹤10篇,内容包括折千纸鹤的100种方法,有腿的千纸鹤折法。黑色千纸鹤——黑色是庄重的象征。兰色千纸鹤——兰色代表忧郁,宽广。有海一样的胸襟和天一样的豪情。兰色也通常是具有诗情画意的们最喜欢的颜色。绿色千

学习

表达心情不好的句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表达心情不好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心情不好的句子发朋友圈,形容心情不好失落的句子。3、日升日暮,花谢花开,遇见的,离去的,记住的,忘却的转身就流逝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4、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

学习

普通话教案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普通话教案模板,内容包括普通话备课教案模板,普通话优秀教案模板范文。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了创造力的“六***”,其中之一就是“***嘴巴,使学生能谈”,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气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那

学习

爱是责任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爱是责任10篇,内容包括爱是种责任范文,爱是责任的开始文案。闯过了险滩,前方又是湍流。躲过了暗箭,明***却指在心口。为了心中的执着,流着血也要往前走。如果天有眼,会看到付出的所有。如果天有爱,不会再让壮志难酬。

学习

讲诚信的事例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讲诚信的事例10篇,内容包括现代讲诚信的名人事例有哪些,中学生讲诚信的事例300字以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一个人的品德的重要准则。只有时时处处讲诚信,才能赢得周围的人的信赖,才

学习

材料员考试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材料员考试10篇,内容包括材料员考试题型有哪些,考材料员的考试题库。第一步:界定问题。首先必须针对作答要求中的问题,界定其所指向的特定问题。第二步:在给定材料中查找相关问题的阐述。根据问题在给定材料中寻找与此有关的段

学习

月球的故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月球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月球的故事传说,儿童月球故事。进入2009年之后,非洲的足球悲剧不断递增。今年3月底的周日本来应当是球迷的节日,可在西非的科特迪瓦,欢乐却演变成了一场惨剧,造成22人死亡。不过,这只不过是非洲足球悲剧

学习

议论文的论据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议论文的论据10篇,内容包括议论文论据是什么,2021热门议论文论据必背十篇。一、存在的弊端议论文讲究的是提出论点后要摆事实,讲道理,这里的摆事实就是陈述论据,但学生作文中常常有用例不当的情况出现。比如:(1)选材陈旧,老调重弹:

学习

走进高一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高一10篇,内容包括走进高二1000字,走进高一话题作文。举手投足间,均飘散着高一强有力的气息。是的,我已落入了它的怀抱,我已进入了它的生活。我的高一展***正在眼前一步步扩展。我亲密地拉着它的手,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杂

学习

江城子苏轼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江城子苏轼10篇,内容包括江城子苏轼朗读,苏轼经典江城子。(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苏轼明月几时有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明月几时有10篇,内容包括苏轼明月几时有讲解,苏轼明月几时有原文。词的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来得自然,写月儿照遍了华美的楼阁,低低地照进了雕花门窗,照着那心

学习

水调歌头苏轼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水调歌头苏轼10篇,内容包括水调歌头苏轼100首,苏轼水调歌头诗词10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学习

苏轼之词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之词10篇,内容包括苏轼最著名的十篇诗词,苏轼写的十篇传记。二人在宋词的发展上,虽说柳永属婉约派的代表,苏轼属豪放派的代表,但都作出功不可没的贡献。两人既然是不同派系的代表,他们的词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风格形式等

学习

赤壁怀古苏轼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赤壁怀古苏轼10篇,内容包括苏轼20首经典诗词赤壁怀古,赤壁怀古苏轼简介。明代张綖称:“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又据《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中说:“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

学习

卜算子苏轼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卜算子苏轼10篇,内容包括卜算子苏轼讲解完整版,卜算子苏东坡写的。

学习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篇,内容包括苏轼简介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诗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坡仙”这篇传

学习

苏轼文论中的自然观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文论中的自然观,内容包括苏轼自然观的形成,苏轼文论中的自然之理。苏轼作为宋代多能多产、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自然观思想可以看作是对老庄思想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对平淡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