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1
关键词: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张力
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被宋代的欧阳修称赞不已,尤其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欧公一直想要模仿超越,却难以达到其境界,最后l现在这些寻常字的背后是“造意者为难工也”。纪昀评这首诗“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侯,‘自然’二字不足以尽之。”殷[更是把常建捧得相当之高,《河岳英灵集》中描述常建地位与左思、鲍照并列。众人的评价都很高,那么常建的这首诗歌的魅力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是因为这首诗歌本身饱含了无限的张力。《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中物象颇多,如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等。那么,在这些物象的背后,诗人的情感又是怎么流动的呢?
首联,清晨,正是一天的早晨,一个人静静地走进古寺。心里可以说是宁静,即使是满满烦忧,也会受到古寺的静穆氛围而逐渐消散。古寺,给人的感觉是悠久,是寂静,是肃穆,是庄严的,是让人敬畏的,是可以涤荡心胸的。所以有些人有了烦恼就会到寺庙里呆一段时间来沉淀自己,使自己更冷静地看待问题。来到古寺,周遭的一切都是宁静的,受到了刚升起的太阳的照射。扫去昨夜的黑暗,扫去昨天的过去,光辉万丈洒满整个古寺,自然也不会遗漏高高的树林。正因为是古寺,所以必然会有高林,这不仅是古寺古老的原因,更是因为寺院需要高林。高林在佛法中有着庄严之意。也正因为有了高林,使得光辉普照,佛光万丈,使古寺更加庄严。
颔联,走进古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发现了一处幽僻之处。这处地方,幽静,弯弯曲曲,必然是一处清静之地,也肯定会是一处礼禅的好地方。于是,怎么也停不下脚步,走着走着,发现弯曲的小路确实别具风格,原来通向了禅房。而正因为是清晨,人必然不多,所以诗人才能一个人静静地欣赏幽处的风光。古代寺庙本就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所以禅房的地理位置必然是相对隐蔽幽寂的。走在幽径上,看到了禅房。禅房的周围是花木相互隐映。花木有着佛法高深的含义。而禅房自然要在高深的地方,一来可以显现佛法高深,二来也是礼禅需要的寂静之处,可以助于礼禅之人。因为幽径的相称,使作者心里必然是静的。
颈联,在这样一片区域,本就宁静。忽然听到鸟鸣声,这清晨本就有许多小鸟的叫声,但在这样一个清寂的环境中,这样一个肃穆的氛围里,听到了鸟鸣,怎么能不让人想到,这是因为鸟的欢悦才会鸣叫。好的山水,好的景象,加上古寺的清静,此情此景,鸟儿怎么能不欢欣鼓舞呢?寺庙一般都需要傍山而建,选址必然是远离人家的山域,没有嘈杂的人群,鸟儿自然是安全的。古寺里的潭也是静的,因为清晨的缘故,更是因为古寺的原因,一个外在的安静,加上内在古寺的幽寂,让人的心也不得不停下来,暂时抛弃烦恼与忧愁,使人心里空澈明净。诗人一路走来,看到的人不多,这份安静也足以使内心归于宁静。
尾联,一切都变得静悄悄的,没有了鸟鸣,没有了声响,归于寂静。此时,内心是宁静的,而传来的钟磬音,似乎打破了这份宁静,却又把这份宁静推向极致。只能听到杳杳钟声,不正是周遭静寂所致吗?从清晨踏入古寺,到听到渺渺钟声,使得内心得到了涤荡,忘却了尘嚣。
诗人没有在诗中提到早课诵经声,却在末尾提到钟磬音,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僧人们该起来诵经了。晨钟暮鼓,早晨的钟声是提醒僧人们要起来做功课了。到了末尾钟声响起,诗人这么一路走来,都没有听到钟声,说明诗人到寺院的时间特别早,在僧人早课之前就在寺院里了。所以,诗人在寺院见到的一切,心里的感受都是在几乎无人或者人特别少,环境又特别清幽的情况下所看所感的。
诗人的心境是宁静的,在这个环境中,诗歌里呈现了一个大世界与一个小世界,也呈现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和一个单纯的世界。
所谓的大世界,又是小世界,所谓的小世界,也是大世界。外在的世界,自然界的一切,寺院的一切都是外在的世界。这里花草树木呈现了许多的元素。然而它相对于人心而言又是小世界。人心包罗万象,承载了许多东西,好的、坏的,都包罗进来,这样人心相对于古寺又是大的了。而从形状上看,心远远小于古寺。这里就出现了大世界与小世界的冲突与融合。是大世界吞没了小世界,小世界也消融了大世界,相互补充,相互弥补。
同样的道理,古寺外面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形形的东西可以说是无所不有的复杂世界,却让人们相互争夺,相互计较,让人们变得复杂。而古寺则相对单纯,只有涤荡人心的钟声、寺庙、佛像等。古寺里的一切,目的都是让人消除烦恼,忘却贪欲,达到静心养性的目的。因此,古寺相对寺外而言就是一个单纯的世界。同时,古寺相对人心也是这样的。人心因看得太多,想得太多又吞噬了单纯,变得复杂起来。古寺相对于人心的复杂,单纯与复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古寺的单纯让诗人的内心澄澈明净起来,单纯的世界帮助复杂的世界变得更加透彻明净。
诗人,走了一圈下来,心也静了,道也悟了,可以说是明心见性,更加明了禅的深透含义了。所以,这首诗歌既是一首情思饱满的诗,又是一首哲理性极强的诗歌。这就是这首诗歌的张力!而这一点正是使它能够脱颖而出,人们争相模仿超越却难以复制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陶文鹏.论常建诗歌的境界[J].社会科学战线,1990(2):251.
[2]杨霖.唐宋诗学转关视野下的常建诗歌论[J].安徽文学,2015(5):2.
[3]徐磊.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禅意解[J].教研天地,2015(1).
[4]王薇.《题破山寺后禅院》文化解读探微[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12).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2
二佛寺原名鹫峰禅寺,位于合川县涞滩乡渠江西崖鹫峰山上。建筑群披山带河,重峦叠翠,飞檐翘角,隐现于云烟之中,蔚为壮观。寺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建筑群有灵宫殿、天王殿、玉皇殿、韦驮殿、大雄殿、国母娘娘殿、观音殿;下部建筑只有二佛殿,全为摩崖造像区。上部寺院占地5346平方米,下部占地1800余平方米。据明正德十三年《重建鹫峰禅寺记》碑文载:“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梁涞滩镇曰鹫峰,盖其二佛也。其刹去城八十里许。”唐广明二年(881年),黄巢农民***占领长安,僖宗李儇逃到成都避难,曾派使者到二佛寺“祈祷”,足见其佛寺在晚唐时即负盛名。后经历代培修,至宋绍兴二十六年(1158年),已有“殿楼九十有九,宿僧九佰九……”。宋末经兵燹,殿廊倾秃。
明化年间,经僧人募资培建后,其刹雄崎川东,与成都之大慈寺、重庆之崇胜寺并称。明孝宗下诏“令天下废 寺”,二佛寺受到毁灭性破坏。清康熙、乾隆年间,虽曾多次对二佛寺进行培修,规模又有发展,但嘉庆初年和咸丰十一年(1861年)对农民***之“清剿”,又使二佛寺受损坏。?二佛寺现有的建筑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局部重建培修的。上部各殿,原有佛像数百尊,“”中被捣毁殆尽。下部二佛殿为三檐歇山式建筑,全殿为摩崖造像龛窟。造像密集于北崖、南崖、西崖三面,石刻总面积约700余平方米,共计218龛,造像1670余尊,最大者高12.5米多,最小者只15厘米不等。主座佛(即二佛)面北背南垂坐,通高12.5米,头高2.75米,头围6.32米,面宽1.75米,肩宽3.6米,头盘螺髻,面部丰满,袒胸束带,左手抚膝,右手作法指状,衣褶流畅,雕镂精细,有肉质感。造型采用以体为主和线面高度结合的表现手法,具有东西方艺术相融合的特点。其余诸佛围绕主尊佛环拱屏列,呈佛主说法***状,布局奇特。再就是宗教故事人物造像,人物形象极富现实 社会的生活意趣,是西方佛教传人中国以后的汉化表现。
? 二佛寺上部现存碑记24块,其中明代3块,清代19块,民国2块;下部范围内存碑记27块,其中宋代4块(皆造像刻记),明代7块(摩崖5块,石碑1块,造像刻记1块),清代14块(摩崖2块,造像刻记1块,石碑11 块),民国2块(石碑、摩崖各1块),总全寺共存碑刻题记51块。其他文物有:“大佛禅林”石坊,高约8米,宽约6米,三间四柱,上方浮雕双凤朝阳,下方浮雕二龙戏珠,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铁钟1口,高60厘米,口径40 厘米,盔形,有铭文,民国7年(1918年)造;石香炉1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 米,四边有浮雕***案,明成化年间造,镌有题记。
? 1955年6月,涞滩二佛寺被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南海导游词 ·重庆都市游导游词 ·导游词三峡工程导游词 ·神农架导游词。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3
【关键词】中国园林;禅宗;艺术;意境
梁启超曾说:“佛教是自信而非迷信,是积极而非消极,是入世而非厌世,是兼善而非独善。”季羡林先生曾强调:不了解佛学,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也精辟地说:“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在反观中国文化史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禅”的力量、“禅”的存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人类文化中,每一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中坚思想”。佛道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便是中华文化的“中坚思想”。佛教是一个集宗教、传统、艺术于一身的独特宗教流派,尤其是它对中国的艺术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其生根、成长的过程中完成了与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中国化佛教和禅学,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禅是中国佛教十宗之一的名称,但其引用,并不局限於宗教。禅在中国词人画家之中,已经成为通用的习语。禅的风趣,自魏晋以来,弥漫在中国的诗词与文评之内。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的艺术和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书法、绘画、制造工艺、纺织、建筑等的精美在世界上都冠绝一时。但是禅仍是中国美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一千多年来,对于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都产生了莫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指自然之天;第二,指超自然的至上神;第三,指自然运行规律。佛家所追求的是一种超凡脱俗、恬静无为的境界,其在自然的审美上表现得淡漠、空幻。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艺术境界追求上明确主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审美意象,生成艺术生命。它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综合了自然山水、花木、道路、建筑艺术以及文学艺术等人文因素,从而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完美地阐述了“天人合一”。
本质地看,中国古典园林是寄托了人类高尚审美情感的精神居住。这种深层次的居住现象高度地融涵了主体与客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因此,古典园林绝不仅仅是负载着狭义使用功能的物质空间场所,而成为与审美主体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文化共生体。园林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内涵,物境被情境化了,客体打上了主体的烙印。园林不再是身外之景,而成为内在主体精神的外在显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园林迥异于西方园林客体化、对象化、注重形式美等外在性特征,而体现为超越主客体差别、注重意境美、注重精神超越等本体性的生命终极关怀。禅的精神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与园林相关的重要美学范畴、艺术命题,还是园林的造园意匠、审美境界,都因为禅学精神的存在而焕发出空灵隽永、幽妙洞达的艺术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等方面尤其深深地留下了佛学的烙印,不仅寺庙园林如此,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亦然。佛教和禅学通过“教”与“禅”两大方面与中国古典园林发生了形式上和意境上的关联,对古典园林的诸多美学范畴、艺术命题、造园风格、设计手法和审美境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禅与寺院园林
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禅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寂静的园林环境,起到了自然纯化的作用。佛经中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有七重树林、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天上飘落下许多曼陀罗花,色彩缤纷的奇妙之鸟发出婉转优雅的鸣声。佛画中的极乐世界也是重楼华宇、回廊殿阁、虹桥碧波,廊外有山林美景,天上有吉祥天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核心,寺庙园林则是秉承此核心的理想天地。中国佛教寺院,不仅为僧众修持之所,甚至兼具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经济、旅游的多种社会功能,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文学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禅宗与寺庙园林同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唐代佛教禅宗兴盛,寺庙兴造融合于自然山水中,成为主要风景园林。这时期形成了所谓“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既是佛教圣地,又兼具优美的风景。南宋迁都至临安后带来了在西湖风景区兴建寺院发展自然环境的高潮,归隐寺、净慈寺、余杭径山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名列“禅院五山”,可见当时的风尚是禅寺与山水密切结合。“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一独特现象,一般理解为:寺院建造在山里面主要是为了求佛门净地的修行环境不被尘俗纷扰。然而从禅的精神实质来看,这样理解还不足以把握这一现象的深刻内涵。彻底中国化了禅佛教,是融合了庄、玄精神在内的,绝对排除分别取舍和人为造作,纯任本心本性的适意的人生哲学。古代僧人巧妙地利用山体形态,借助水面和树木等自然景观的要素,甚至凭借人力开凿、挖池、植树,使之山麓周围的寺院能够处于审美价值较高的环境中,潺潺细流,青青幽竹,郁郁松柏,无边芳草,与喧闹市井生活相比,展现了清幽、寂静、安详、平和的功效。佛寺恰能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导引人们进入禅境。
佛寺是宗教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美仑美奂的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出家僧众的生活和修持的场所,同时还肩负着社会责任。佛寺的文物、艺术宝藏成为了艺术陈列馆;佛寺中教化及安扶作用又成为香客的“心理诊所”;佛寺在非常时期往往又担当了慈善、救济的社会功能,成为安全岛、避风港;佛寺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镇,在对外交往中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寺院园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园林的偏爱,更是为佛教的济世本怀所设立的,将佛寺园林当作桥梁,摄引人们步入禅的境界。禅者面对青山绿水,在有形的物与无形的心之间苦苦参究,探究人生宇宙的本色,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种超然物外,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意识和人生态度。禅宗旨在追求一种纯任自然的理想人格,认为真如遍在,在自然之中就可以感受到息息搏动、充盈饱满的生命活力。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取超悟,追求一种自然适意、浑然天成的闲适情调。
2.禅学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代帝王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饶有趣味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与佛教发生的关联,既涉及***治,又涉及信仰,还涉及哲学美学;既有国家因素,又有个人因素;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中国的多数帝王在宗教***策方面一般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教权不能高于皇权,宗教生活不能干扰或破坏国家的***治生活。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帝王真心皈依佛门,如南朝的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同泰寺,唐宪宗礼迎法门寺佛骨舍利,清顺治帝出家五台山等等。还有一些帝王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如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尼姑庵并由尼姑抚养成人,武则天曾于感业寺戴发修行,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和尚等等。
帝王们有时是从“教”的角度去认识和对待佛教的。有时,是从“禅”的高度去体认佛学的。正因如此,佛教和禅学必将深入地渗透到皇家园林中去。禅宗对皇家园林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皇家园林中佛教性质建筑的介入、佛僧的介入以及游园审美与参禅悟道的统一上。这表明,禅宗的文化影响力已突破了寺庙的范围,进而深刻而久远地渗透到皇家私家园林的各种活动中。
3.禅学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影响
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出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在禅境濡染下,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园林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情为主、景为客、情景相融、相辅相成,构成园林艺术的原质要素。王维辋川园、白居易履道里宅院、庐山草堂、苏轼雪堂、狮子林、沧浪亭皆与其有关。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社会机制和精神机制的运转不是那么随心所欲,入世难免受挫失意,退而隐居又需忍受清寒寂寞之苦,如何才能实现进退自如、出处一致的理想人生境界?禅宗哲学,为士大夫解决这一困窘提供了捷径。禅的核心精神就是不要人受具体事相的束缚,不需向“外”寻觅,而要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中无执,在内心超越一切分别、取舍,达到一如之境,则行住坐卧的平常生活无不中道。这里面含着微妙的精神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是不借助于外在对象而获得的内心平衡,完全是自我调适所致。以这种哲学处世,文人士大夫就可以在立足内心安适的基础上,齐一仕隐、出处、平衡青云之志与放逸之情。他们身处朝市,也不防心定神闲,不受束缚,由此,以抒情写意为追求的园林情趣产生,有城市山林之感的市中宅园普遍兴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士大夫的园林,是他们出世与退隐之间的调节场所。在一所简单的宅园中,聚拳石,环斗水,悠然自足,自得其乐,既逍遥尘俗之外,又免去山隐之苦。这些抒情写意,小中见大的园林,成为士大夫精神活动的自由天地。所谓“心外无法”,“不假外求”禅理中的自然,是立足于心性之间的自然。所以“自然”之心才能获“自然”之境。禅把束缚归之于心灵的束缚,要人通过回归心灵的自然清净的本来状态,来获得彻悟的自由。
禅学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过如此深广的影响,但由于明清之后佛教的衰落,使其只剩下一具躯壳以迎合世俗百姓求神拜佛、趋吉避凶的功利性心理需求;加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被动接受和主动吸纳,致使包括禅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被进一步冷落;***后我国文化界对禅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冰冻期,中国禅学思想文脉当然不可能得以有效地延续,更不用说“禅与中国古典园林”这样的专项性研究课题了。而导致禅学不为今人所熟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哲学、艺术、以及园林思想史上的重大缺憾!
因此,中国传统园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由此而表达的文化内涵。对待中国传统园林,既不宜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以简单的否定,也不宜只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做一些盲目的模仿或随心所欲的组合。我们应试***从佛道文化中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园林的哲学意蕴,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的优良传统以及开拓新时代的中国园林发展思路,从而积极探索中国传统园林的哲学意蕴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的先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朱立元. 《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 上海文艺出版社
[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张浪.《***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任晓红. 《神与中国园林》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6]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 《中国园林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社
作者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4
【关键词】南唐帝王,南唐禅宗,传播
【中***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4—0022—06
在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专制的皇权统治下,任何宗教的传播都深受***治的制约,受着帝王信仰倾向的直接影响,“释、老之教,行乎中国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释道安曾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不论是正史还是佛教徒都对佛教依赖于皇权***治的现实颇有体会。纵观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史,其在中国汉地的传播与当时的皇权统治密切相关,凡是得到统治者支持时,便是其大力发展期,而诸如“三武一宗”灭佛时代则几乎让佛教徒的传教事业覆灭。所以,皇帝的态度对佛教传播至关重要。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南唐禅宗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活动。
五代十国时期是佛教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禅宗在南方诸国鼎盛局面的出现,与这一时期南方诸国相对承平的***治形势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帝王对佛教的利用崇奉关系密切,而作为南方强国的南唐则尤为明显。南唐皇帝不仅利用佛教加强自己的统治,还狂热地崇奉佛教,有时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国君的奉佛行为为佛教徒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南唐境内不仅有文益禅师创立了法眼宗,还有来自境外的其他各派禅僧频繁到此驻足参学,南唐禅宗因此出现了彬彬之盛的局面。
南唐***君主李界,就成长于佛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据史书记载,李异的父亲李志,做徐州判官时,就喜读佛书,常常到佛寺中游息,被时人称为“李道者”。后李志去世,李昪的姐姐出家为尼,成为孤儿的李昪曾托身于濠州开元寺。这种家庭的熏陶和童年的经历对李彝的影响应当是非常大的。成年后,李昪辅佐杨吴,吴定都广陵,李昪在建业修建豪宅,宅邸建成后,李昪设无遮大斋七会,为累死的工匠荐福。在他的晚年曾迎请大兴寺桑树所生木人于宫中虔诚供奉。礼佛、荐福是列祖李昪的主要奉佛行为。
南唐***权传递到二三代时,国主奉佛的心理和举动更加强烈和明显,陆游《南唐书·浮屠传》有载:“及元宗、后主之世,好之遂笃。”李璟李煜父子二人和佛教结缘固然是出于家族传统,但还有来自个人心性的原因,喜欢清修是他们向佛的根源所在。“璟天资高迈,始出阁,即就庐山瀑布前构书斋,为他日闲适之计。及迫于绍袭,遂舍为开先精舍”。筑书斋就是为了日后过闲适清幽的生活作打算。李璟登上帝位并非出自本心,他曾在22、24、25岁时三次固辞太子之位。后主李煜作为李璟第六子,本和皇帝无缘,自幼喜欢诗文书画,加之宅心仁厚,天性澹泊,所以“平生喜耽佛学,其于世味澹如也”,但是“先帝弃代,冢嫡不天。越升非次,诚非本心”。李煜乃李璟第六子,当时太子宏冀与皇叔景遂争权夺势,宏冀鸩杀景遂,不久宏冀也辞世。在众兄早亡的情势之下,无奈的李煜登上了皇位。
崇奉佛教的国君都有一个共性:本人对佛教极为笃信,李璟李煜和他们的先人一样,曾亲作佛事,如李璟奉佛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喜欢阅读佛经和诏请高僧讲经两方面。据史书载李璟喜欢《楞严经》,曾命冯延巳为该经写序,序言:“首楞严者,自为菩萨密因,始破阿难之迷,终证菩提之悟。然则,阿难古佛也,岂有迷哉?迷者,悟之对也。迷苟不立,悟亦何取?是故因迷以设问,凭悟而明解。皇上聪明文思,探赜索隐,云散日朗,尘开镜明,以为大赉四方,未为盛德。普济一世,始日至仁,或启佛乘,必归法要。”浮屠传僧人玄寂博通经藏,李璟保大年间曾被诏请人宫讲解《法华经》。
李煜的奉佛比之其父更胜一筹,他亲做佛事,跪拜佛像,据史书载: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他还曾手书金字《般若心经》一卷,赐宫人乔氏。他还写有《看经发愿文》,发起誓愿。延请高僧讲经也是他笃信佛教的体现,僧玄寂曾被后主召入宫中,口说《华严经·梵行》一品。金陵被围,南唐国运命悬一线,后主仍在净居室闻听僧人德明、云真、义伦、崇节讲解《楞严经》《圆觉经》。
作为统治者,南唐三代君主不仅诚心信仰佛教,亲作佛事,还从经济、***治上大力支持佛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佛教传播和发展的措施,使得南唐禅宗形成了融洽、稳定的传播环境。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大事建寺度僧。以金陵一地为例,烈祖李异时新修的佛寺有净妙寺等,重修(建)的佛寺有月灯禅寺、方乐院、开善道场(南唐舁元中徐德裕重修,后主又改为开善道场);中主在位期间新建的佛寺有杜桂院,重修(建)的佛寺有隐静院、慈相院(南唐保大十二年重置,元治平二年改慈相院)。
至于后主李煜的建寺度僧,史料的记载更为详细,南唐开宝二年(969年),后主普度诸郡僧,曾在宫中造佛寺十余座,出金钱募民及道士为僧,都城至万僧。宋人王栐的《燕翼诒谋录》中对南唐的广度僧尼有明确记载:“江南李主(李后主)佞佛,度人为僧,不可数计。太祖既下江南,重行沙汰,其数尚多。”后主还对愿为僧者进行奖赏。除大事度僧外,后主还广修佛寺。开宝三年春,后主命境内崇修佛寺。后主曾在宫中修建永慕宫、又于苑中建静德僧寺,钟山建精舍,御笔题为“报慈道场”。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5
关键词:赵朴初;赵州禅师;吃茶去
中***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6)01-0026-05
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1907-2000),斋号“无尽意”,人称“赵朴老”,不仅在佛学上造诣深湛,而且在书法和诗词上堪称圣手。终其一生,赵朴老对赵州从谂禅师都非常佩服,在《赵朴初韵文集》[1]中留下了不少体悟和赞叹赵州禅师“吃茶去”的诗词。
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的公案非常有名。据说有两位参访者慕名来到赵州禅师晚年驻锡的观音禅院,赵州禅师问:“上座曾到此间否?”其中一位回答说:“不曾到。”赵州禅师对他说:“吃茶去。”再问另一位:“那一人曾到此间否?”另一位回答:“曾到。”赵州禅师依然对他说:“吃茶去。”观音禅院的院主大惑不解,于是就问赵州禅师:“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赵州禅师喊了一声:“院主。”院主随声答应了一下,赵州禅师对他说的仍然是那一句话:“吃茶去!”[2]88
这则公案充分体现了禅宗丛林中“禅茶一味”之旨。赵朴老非常喜欢这则公案,将其奉为参禅悟道的典型,对之屡致赞叹,时常形诸自己的吟咏之中。
一、赵朴老对赵州禅师的服膺
丛林中盛传“赵州八十犹行脚”之语,这无疑是对赵州禅师勤于参访善知识的称扬和赞叹。赵州禅师髫年出家,足迹所至,遍及南北,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参访的公案。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领袖人物,赵朴老巡游各地,时常会想到这里曾经是赵州禅师的云游之地。
譬如,赵朴老在游览峨眉山时,曾经模仿赵州禅师不到极处。1960年11月,赵朴老视察四川等地的佛教状况,趁机游览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至半山而回,写下《忆江南・峨眉山纪游》五首,其五云:“天下秀,低首让峨眉。极处赵州登不到,我今亦复半山回。此意几人知?”作者自注云:“赵州禅师礼峨眉,至放光处,不登塔顶。僧问:‘和尚何不到极处?’师云:‘普贤法界无边。’”[1]91彼时赵朴老不过53岁,尚属强壮之年,因此其游览峨眉至“半山回”,绝对不是什么体力不足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他想到了赵州禅师参礼峨眉的典故,领悟了赵州禅师所说“普贤法界无边”的玄旨,于是放弃了登峨眉山必至塔顶的执著,随缘而止。我们说,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固然属于“普贤法界”,但是,赵朴老为了佛教、为了众生而奋斗终身,又何尝有一时或一地不行于普贤境界之中呢!古德云:“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也许,这就是赵朴老当年在峨眉山上实地参悟赵州公案的体悟吧!
再如,赵朴老曾赋《赵州塔》一诗,真切地表达了对赵州禅师的景仰和崇敬之意。1986年5月,赵朴老到河北赵州县考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观音禅院,赵州禅师晚年曾驻锡之地,宋元时规模宏大、食指浩繁的丛林道场柏林禅寺,在经历了千数百年的风雨、硝烟与人事代谢之后,已经鞫为赵州县城之外的茂草,成为当地农民耕垦与放牧的地方,唯留下一座古塔,孤零零地矗立在夕阳残照之中。赵朴老睹物思人,诗思骀荡,仿佛看到了当年“杰出丛林”的赵州禅师,不胜感慨:“寂寂赵州塔,空空绝依傍。不见卧如来,只见三瑞像。平生一拂子,何殊临济棒。会看重竖起,人天作榜样。”[1]404对诗中“瑞像”,朴老自注云:“赵州参南泉。泉云:‘近从何处来?’师云:‘从瑞像来。’问:‘还见立瑞像无?’师云:‘不见立瑞像,只见卧如来。’”[1]414彼时赵州禅师虽然只是一个小沙弥,但已经在机锋迅捷中应答酬对自如,应答得体,由此可知其平生的机敏与智慧。如今朴老来游其人之化城,想见其人其事,既无法见到有“古佛”之称的赵州禅师,又不能拜访像南泉普愿那样的善于接引众生和教化弟子的大德高僧,只是在那座孤零零的宝塔之中,看到依然尚存的三尊佛像而已。经过了“”的残酷破坏,佛法凋零;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又怎能不令身为中国佛教领袖的赵朴老陡然生起对古代高僧的思慕之情呢!对诗中“拂子”,朴老自注云:“师寄拂子与王公云:‘若问拂子何处来,但云老僧平生用不尽者。’”[1]414寄拂子与王公,事在赵州禅师一化将毕、行将入灭之际,寓有赵州禅师嘱托王公护持佛法之意。朴老赋诗引此,显示出他对在赵州大地上重新出现像赵州禅师、临济禅师那样伟大高僧的殷切期盼。
又如,赵朴老曾在为恢复重建后的柏林禅寺殿堂撰写的联语中称述赵州禅师,希望柏林禅寺能够重现赵州禅师驻锡此地时的盛况。在赵朴老的关心和护持之下,经过净慧长老的多方筹谋和惨淡经营,柏林禅寺最终从茂草丛中得以恢复,崔嵬殿阁又重新展现出美轮美奂的雄姿。1992年柏林禅寺普光明殿落成,赵朴老应邀撰写楹联,挥笔写下:“本分事接人,洗钵吃茶,指看庭前柏树子;平常心是道,搬砖盖瓦,瞻依殿里法王尊。”自注云:“‘以本分事接人’、‘平常心是道’、‘洗钵盂去’、‘吃茶去’,皆赵州语。问:‘如何是佛?’答:‘殿里底。’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问:‘人王尊耶?法王尊耶?’答:‘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1]755从对仗工整的字句中,从运用巧妙的典故中,我们可以很自然地体会出朴老对赵州禅师的景仰之意,体会出朴老希望荣任柏林禅寺方丈的净慧长老继承和发扬赵州禅师禅风的殷切盛情。1995年柏林禅寺观音殿落成,赵朴老再次应邀撰联:“大悲水饶益众生,信有胜因成就菩提果;海潮音返闻自性,当知是处不异赵州禅。”[1]755他希望,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在礼拜观音菩萨的同时,也能对赵州禅师的禅法有所领悟。
赵州八十犹行脚,凡是在中国历史上佛法兴隆之地,几乎都留有赵州禅师曾经参访的佳话。赵朴老对《赵州语录》非常熟悉,曾对其进行过专门研读,对留存下来的赵州禅师的参访经历无不了然。同时,他作为中国佛教的领袖人物,为了恢复和振兴佛法,巡游过许许多多的已经恢复的寺院和有待恢复的旧址。这些巡游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为朴老印证赵州禅法的良好机缘,使他对赵州禅师的服膺之情升华为充满禅悦和法喜的华美诗篇。
二、赵朴老对“吃茶去”的参悟
与同时代的临济义玄禅师以峻烈的机锋棒喝著称于世有所不同,赵州禅师非常善于从运水搬材等日常生活的“本分事”上指示参学者体悟“平常心”,因此展现出亲切、朴实、自然而又不失绵密细致的特色,这种禅风在“吃茶去”的公案中有着非常充分同时也是比较集中的体现。赵朴老对赵州禅师的禅风十分欣赏,深有体会,因而也很擅长在寺院用斋、人际交往和著作题词等琐事中参悟赵州禅法的宗旨。
赵朴老为人谦虚、平和,自弱冠慕道,即蔬食终身,即便是寻常茶饭,他也能从中参悟出赵州茶的禅味来。1959年,赵朴老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者,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考察当地佛教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运用诗词创作代替日记撰写,最终写成了十四首《忆江南》,其中有《碧山寺午饭》一首,就很好地展现了他从寻常茶饭中参悟出的赵州禅师的“禅茶一味”之旨。朴老词云:“清凉地,清福属僧家。至味蔬羹香积饭,深禅盐笋赵州茶。心地发奇葩。”[1]56五台山由于海拔较高,山顶长年积雪,四季清凉,故而又称清凉山,因此我们可以将词中所说的“清凉地”视为赵朴老对五台山的称谓;又,僧人断除尘缘,出家修道,灭除了世俗生活中的无边烦恼,心得清凉,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词中“清凉地”视为赵朴老对佛教寺院的尊称。由于这顿斋饭是在五台山碧山寺吃的,我们有理由认为词中的“清凉地”同时兼有这两层意思。出家修道,可以享受佛法的清凉,故说“清福属僧家”。僧家的饭食称为“香积饭”,典出《维摩诘经》,因维摩诘居士到香积佛国请饭供养佛及众僧,后世遂将僧人饮食称为“香积饭”,汉僧自南北朝以来即行蔬食,并形成饮茶的习惯,遂有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响彻丛林,故而赵朴老称自己在五台山碧山寺吃的这顿斋饭为“至味蔬羹香积饭,深禅盐笋赵州茶”。禅宗乃“心地法门”,若能于日常蔬食中“明心见性”,即为“顿悟成佛”,是为“心地发奇葩”。很显然,赵朴老在这首词中对碧山寺吃斋的参悟非常符合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宗旨。
赵朴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大力推动中国佛教的对外交往,亲手缔造了中日韩三国之间的“黄金纽带”,他在人际交往中对“吃茶去”的禅意也有深刻地领悟。1980年11月17日,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贯首秦慧玉长老以朝礼天童山祖庭的名义率众来华,事后在赵朴老的陪同下参访各地,二人多有唱和之作。期间在上海玉佛寺,秦慧玉长老为玉佛寺书写了高青邱《寻胡隐者》诗堂幅,又书写了摺扇数柄,分赠同人,赵朴老分得一柄,上面书写的正是赵州禅师“吃茶去”三字,也有人分得的扇子上写着“双龙争珠”四字。赵朴老对此颇有感悟,于是就写了两首诗送给秦慧玉长老。其一云:“随缘文字留珠玉,展扇闻声唤吃茶。渡水看花无一事,春风送到法王家。”[1]302高清邱,即高启(1336~1373),字季迪,元末明初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因避难移居于吴淞清邱,故而号清邱子,明洪武元年(1368)入朝,授翰林院编修,纂修《元史》,未几辞职归里,以设馆授徒为业,洪武六年(1373),因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为当时著名的诗人,其《寻胡隐者》诗云:“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3]676语句虽然浅显,但却别有深意,如同禅诗一般,因而甚得禅师们的厚爱。秦慧玉长老为玉佛寺所书的堂幅就是这首诗。秦慧玉长老作为日本佛教界的著名高僧,其书法颇受人们的珍爱,而秦慧玉长老也十分慷慨,经常将自己的书法随缘赠送,得之者莫不视为珠玉。赵朴老得到的这柄摺扇,上面书写着“吃茶去”三字,朴老展扇之际,仿佛听到赵州禅师的这声招呼,因而感到无比地亲切,他真实地体会到,中国佛教界与秦慧玉长老为代表的日本佛教界的交往,就如同高启诗中所谓的“渡水、看花”一样,实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外面虽然是冬天,但大家一起在佛教寺院中品茗谈禅,就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们说,赵朴老与日本友人之间这种融洽自然交往中所蕴含的浓浓禅意,正是赵州禅师“吃茶去”三字所唤起的。
赵朴老德高望重,又很乐意与人为善,因而有不少著述家都希望获得朴老题词,以便借重其言。如,著名的茶叶专家陈彬藩先生将自己谈论茶叶的论文结集为《茶经新篇》,由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于1980年底正式出版。1982年,陈先生有缘拜会赵朴老,就拿出自己的这部著作,请赵朴老为之题词。赵朴老欣然命笔:“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1]354题词中所说“七碗”,出自唐朝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年。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饮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赵朴老依据此诗认为,饮茶七碗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饮茶一壶能够获得真正的旨趣,如此看来,与其忆持百千首偈颂,还不如像赵州禅师那样说一声“吃茶去”。赵朴老运用题词,很巧妙地将人们对茶叶的关注引向对禅的体悟,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茶艺的品位,而且有助于破除人们对茶叶享受的执著,从而保证中国茶艺的健康发展。上世纪初,净慧长老受命到河北赵州主持恢复和重建柏林禅寺,为了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他重印《赵州禅师语录》,为此特地请赵朴老题词。就在1992年的春节这一天,赵朴老题写了《敬题》一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及千言,不如吃茶去。”[1]580赵朴老意在告诉人们,赵州禅师住世时通过慈悲化导和方便接引,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佛教的经论虽然有万语千言之多,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吃茶去”这则公案。这既是对《赵州禅师语录》的概括,又是对众多佛教经论的鉴别,具有将“吃茶去”的禅法视为“终南捷径”的意味。
寺院用斋、人际交往和著作题词,都是非常普通的日常事务。赵朴老从这些日常事务中参究“吃茶去”的禅意,可以说深得赵州禅师重视“平常心”和“本分事”的真髓,体现了这位大德居士对禅宗心法的深刻而透彻的领悟和体会。
三、赵朴老对“吃茶去”的运用
赵朴老作为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领袖,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经常以此为契机,大力向社会各界推广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希望藉此给人们带来些许禅法的清凉。
1990年8月,全国性的茶叶社团组织中华茶人联谊会获准成立,赵朴老专门为之题诗表示祝贺,于是便产生了《贺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之庆》这首诗:“不羡荆卿游酒人,饮中何物比茶清?相酬七碗风生腋,共吸千江月照心。梦断赵州禅杖举,诗留坡老***花新。茶经广涉天人学,端赖群贤仔细论。”[1]536诗文大意乃是劝诫人们,不要羡慕荆卿终日以酒与人相互交游。为什么这样说呢?朴老为此设问,各种饮料之中,什么饮料比茶叶还能让人保持头脑的清醒?喝酒多了烂醉如泥,而喝茶多了不仅产生飘飘欲仙的,而且还能继续保持头脑清醒。当年赵州禅师举起禅杖,招呼参访者“喝茶去”,由此唤醒了愚痴的迷梦;坡煮茶时看到茶***翻腾如花,顿时大受启发,诗思如涌泉一般喷薄而出,帮助他度过了艰难的流放生涯。茶叶杂志的编撰涉及到水土、气候、土壤等各种自然因素及栽培、松土、除虫等各种人为因素,因而需要诸位执事人员下大力气进行专门深入地研究。赵朴老的这首诗提到了赵州“吃茶去”,自然会引发饮茶者对这则公案的关注。
1992年6月,赵朴老南下广东,考察深圳佛教,虔诚的佛教居士、香港影业大佬、嘉禾公司的创办人蔡永昌先生与夫人嵇慧枫女士闻讯前来拜会,赵朴老以所携雨花石及绿牡丹茶叶相赠,并赋诗云:“志公说法点顽石,赵州谈禅待吃茶。千里赠君兼二妙,金陵灵气洛阳花。”[1]590志公,即南朝梁陈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他弘化金陵,由于善于讲经说法,曾感化得顽石点头,因而使南京的石头都沾染了佛法的灵气;而赵州禅师在与人谈禅的时候,经常指示参访者“吃茶去”。朴老自北京远来深圳,决定将两种奇妙的宝物同时赠予二位著名的护法大居士,即意味着听法开悟的南京名石雨花石和荣华富贵的洛阳牡丹花。此二物即便名贵,但对蔡氏夫妇这样的人家来说,却也谈不上什么稀奇,但经过赵朴老这么引经据典的开示解说,顿时具有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教意义,而赵朴老的诗文和书法亦足以传世不朽,而且其间还寄寓着赵朴老对于他们在参学和护持佛法时勇猛精进的殷勤期盼,必然使蔡氏夫妇铭感于心,甚至可以起到千经万论都难以企及的鼓励作用。
1994年3月底,赵朴老南下金陵,晤会来宁探母的星云大师,期间也乘机与江南的高僧大德聚谈,共商中国佛教的发展大计。4月4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的方丈安上大和尚前来会晤,顺便给赵朴老带来了碧螺春新茶。平素喜欢饮茶的赵朴老对此十分感激,他特意赋词答谢安上大和尚,调寄《忆江南》,词云:“殷勤意,新茗异常佳。远带洞庭山色碧,好参微旨赵州茶。清味领禅家。”[1]647赵朴老并于词下自注云:“茶叶即摘、即焙、即用,味特清纯。怀素帖:‘苦笋及茗异常佳。’”[1]648清明节之前采摘焙制的苏州名茶碧螺春由于产量极低,因而十分珍贵,安上大和尚对赵朴老极为尊重和爱戴,故而赠之与赵朴老。赵朴老是精通此道的行家,他从这“即摘、即焙、即用”、“味特清纯”、“异常佳”的“新茗”之中,立即感受到了安上大和尚的殷勤情谊,终于找到了那种置身风景如画的洞庭山中的感觉。他心领神会地告诉送茶人:正好可以通过品味这种茶香,来参悟赵州“吃茶去”公案的微妙意旨,如此清香之味绝对领袖禅家群伦。在笔者看来,这末后一句“清味领禅家”,既是对安上大和尚所送新茶碧螺春的欣赏,更是对赵州禅师“吃茶去”的赞叹,同时也含有与同参道友相互激发精进、共同策励道心的诚挚之意。
1997年11月14日,赵朴老来到无锡小灵山,考察大佛事宜。小灵山在唐宋时期有一座祥符禅寺,香火十分兴盛,但元代以后就湮为废墟,如今古寺重光,住持大和尚茗山长老拿出题名册来请赵朴老留下墨宝,赵朴老挥毫立就:“昔来叹坏空,今来喜成住。欲招唐宋贤,来此吃茶去。”[1]716赵朴老以前也来过这个地方,当时目睹一片荒墟,令他感叹世间诸法皆为无常,凡有所作,莫不归于坏灭与空无;但如今故地重游,却见到殿堂崔嵬,名蓝又一次重新建成。朴老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召集唐宋时代的高僧大德与贤士大夫,一起到此吃茶,同时参究“吃茶去”的禅意!茗山长老曾在武昌佛学院从学于太虚大师,是人间佛教的忠实实行者。赵朴老“到此吃茶去”的词意,透露出他对茗山长老恢复名蓝古寺的充分肯定,对群贤毕至此地以重现唐宋时期辉煌的期许和信心。
自赵朴老入灭迄于今日,已经有15年之久。赵朴老在世的时候,还很少有人会将饮茶和参禅联系起来;如今,“禅茶一味”的说法被广为接受,成为禅客和茶人共同享用的精神财富,正在帮助尘劳中的人们清除内心的烦恼和疑虑。赵朴老所撰写的这些关于赵州禅师“吃茶去”的诗词,无论是在唤醒历史记忆上,还是在推广宣传禅学上,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吟咏赵州茶的诗词寄托了赵朴老的无尽禅意。
参考文献:
[1] 赵朴初. 赵朴初韵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6
如此重要的禅宗,最根本的精神就保留在《坛经》里。后世禅宗无论怎样发展,都能在《坛经》中找到其原型。所以,阅读《坛经》,是了解禅宗的必备工作,也是让我们学会融入社会,平心静气的一件乐事。记得有位大学老师曾说,他无论去哪里出差,都要带上一本《坛经》,我想,这就是其魅力的最好证明吧。
历史上《坛经》的版本有好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有四种:法海本、惠昕本、契嵩本和宗宝本。法海是慧能的大弟子,他根据当时六祖讲经的记录所写的原本,被发现在敦煌石窟里,目前藏在大英博物馆。唐代时,惠昕和尚因考虑到“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对法海本作了一些删改。其刻本早已失传,只留下抄本保存在日本京都的兴圣寺里。禅宗发展到宋代,僧人契嵩又根据《曹溪大师别传》出了一个契嵩本,这也是后来宗宝本的原型。最后元代光孝寺的宗宝和尚在前三种本子的基础上总结出宗宝本,错误少,概括性强,文字流畅优美,可读性强,便成为明代以来最为流行的本子。尽管这些版本因误抄错传或人为添加而存在着个别字词或者故事详略上的种种差异,学界在孰是《坛经》最初的原本等问题上纠缠不休,但却并不影响我们阅读《坛经》。因为考证是一回事,而领悟佛法,指导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新出一书,白色封面上只写着贾题韬讲《坛经》六字,外加上古红章一枚。感受设计的朴素大方之余,以为上古也跟风出版了某位学术超男超女的“讲坛纪要”,其实不然。作者贾题韬(1909—1995)乃当代佛学大家,也是中国象棋理论的奠基者。他出生于清末山西省赵城县罗云村(今洪洞县赵成镇),村民大多为贾姓,世代耕读。其父贾人俊曾任教于西北大学,后来又任山西省解县税务局长,治家严谨,训子有方;其母笃信基督教,乐善好施,贾题韬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贾题韬自小聪慧,爱好象棋,十六岁在太原市象棋比赛中一举夺冠,十八岁考入山西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教逻辑学。1938年抗战,几近而立之年的贾题韬弃笔从戎,变卖家产,组织了一支约300人的学生抗日游击队,转战于霍山汾水之间。第二年年底,他因病离开山西,到往四川,自此再未回到过这片古老的土地。
在这本书中,贾老的演讲按《坛经》的品目分十个章节,每一章节之下又各立小标题,譬如“四谛法和三世因果”、“十二因缘”、“直了成佛”、“《金刚经》”、“佛性本无南北与世间法”、“参禅和轮刀上阵”、“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涅盘经》和不二法门”、“妙心比天大”、“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家一样可以修行”、“不怕吃亏和直心是道场”、“我就是真如”、“凡圣两忘,体露真常”等等,这些题名作为《贾题韬讲》一书的要点总结,犹如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所在,将《坛经》乃至禅宗的基本精神及修行门径一一指明。
作为现当代禅林里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贾题韬对禅宗十分肯定,他认为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禅宗,没有禅宗就没有中国佛教。在本书前言中他写道:“讲学术,讲文化包括佛教文化,都不应抹杀时代、地域、民族这些现实的存在。……用这种方法来看,说禅宗乃至天台、华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产物,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在唐末至五代之后,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和核心,那段时期的中国,禅宗就代表着佛教。……不了解禅宗,就没有资格说了解中国文化。”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7
前不久,少林寺网站被“黑”。黑客恶搞方丈悔过书《本寺特此公示释永信大和尚悔过书》,假冒释永信名义对少林商业化表示愧疚和悔过,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近日来,有报道说泰拳来势凶猛地喊着“灭少林”,“下战书”挑战中国功夫,甚至直指方丈释永信。佛门清净地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铺天盖地般的指责,善良之人不禁慨叹:和尚得罪谁了?
生存与发展
少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又名僧人寺。寺院早期主要的作用是存放经书,作为中外交流的场所。在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数次朝代更替,曾一次被废,二次被焚。时至今日,当年的皇室、君主俱已化作历史的尘埃,而曾经作为皇家寺院的少林寺却依然屹立于嵩山,并被誉为“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足见其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并遵循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虽然少林寺早在1978年就被***选为首批开放景点,但人们对少林寺的了解大多源于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的放映。在此之前,少林寺只是一所破损的寺院,占地二十八亩,十几个和尚,大半都是老人。《少林寺》的放映使少林武功成为卖点,为少林寺带来了生机。
现任方丈释永信于1984年回到少林寺任“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这些年来,他花了很大气力在少林寺的发展上。放眼世界,如今的少林寺可算是最受大众媒体关注的宗教场所之一。就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而言,在大陆数以十万计的宗教场所中,或许没有能超过少林寺的。以少林功夫为核心品牌,少林寺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少林功夫在海外的弘传,使其成为代表当代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符号之一;而国际社会对少林功夫的肯定,更常常出人意料,如普京总统到访少林寺,国际足协***对少林寺方丈的邀请,等等。
在少林寺蓬勃发展的同时,很多人也因此指责释永信的商业化发展模式,这主要源于现代化过程中大众对宗教价值的期望。当今世界,宗教与经济的结合,特别是与地方旅游业的结盟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内,从顶级的宗教文化名胜,到县一级的自然风景区,以宗教场所为噱头,圈起卖钱,已经成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普遍模式。这虽然对宗教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宗教要想生存、发展,必须顺应形势。如今,一味的隐居深山、孤芳自赏,绝不会为宗教带来希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行了较大动作的深化改革,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崭新局面。少林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可厚非。
当然,但凡改革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弊端,少林寺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并不见得就是十全十美。但是,笔者认为,同时下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钱’规则”、“没钱别得病”、“房地产泡沫”等实质性问题比起来,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这点“没损人,却利己”的事,实在是不值得各大媒体花费精力来进行大肆抨击。
真实与谎言
少林功夫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一种人体形态文化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过去我们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认识少林功夫,通常称为“少林武术”。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觉得“少林武术”一词无法包含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宗教文化价值,因此需要重新确立“少林功夫”这一新的提法,正确诠释少林功夫的完整内涵。2005年,“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少林寺申报的是‘功夫’,而不是武术。”对此释永信方丈解释说:“功夫是修行,是参禅。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申报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才是有价值的。”
与小说及影视作品所描述的不同,真正的少林寺应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将习武看作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提倡“禅武合一”。在少林寺,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即武是禅的表现,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是武的精神本质,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也就是禅道。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正因为禅宗没有把武技看得太重,而是以禅定功夫为根基,泯灭争强好胜之心,屏弃尘俗纷扰之念,才使得武僧们习惯于在心静如水、无患无虑的状态下练功,往往得以步入武学的较高境界。
泰拳作为泰国的传统拳术是一种为格斗而生的传统搏击技术,发展至今已极具杀伤力。在泰国拳风鼎盛,有一种说法“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可见拳斗在泰国普遍流行的程度。每当有寺庙盛会或重大庆典,拳赛都将是必备的节目。拳师在拳台上竭力搏斗,置生死于度外,往往以性命作为赌注。
泰拳与少林功夫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有人却偏偏要将二者放在一起,声称泰拳五大高手挑战少林,少林拒绝应战;而后,峨嵋派又站出来表示要应战云云。我们且不论少林功夫与泰拳就搏击来说谁将更胜一筹,单凭这不着边际的事件本身就已令人心存疑问。而事实也于近日终于大白于天下:这是一场2009年年初就获得中国***批准的商业比赛,民间人士根本不能参赛。而泰拳高手也从未发出挑衅言论、***也未收到任何民间的应战申请,甚至连“挑战书”原文也没有任何人真正见过。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8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佛教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心理根源,佛教因不断适应社会而长期存在。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魅力深厚、境界玄奇,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生命周期较长,不易进入衰落期。广东的南华寺、光孝寺、庆云寺、开元寺等著名寺院自然不必多言,其宗教、历史、旅游功能与地位早已稳固。而且广东尚有许多寺院也历史悠久、地位颇高,需要并且值得大力开发,有持续开发的巨大潜力。比如:云浮新兴县国恩寺始建于唐代,与六祖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韶关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圆寂以及辑录《法宝坛经》的圣地。现有地位与知名度虽并非很大,却足见其可以开发的提升空间。再如:肇庆四会市六祖寺,虽重建于2000年,却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慧能得五祖弘忍衣钵后,遵师命“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指今怀集县,会指四会市),慧能隐藏于此16年。六祖寺于2011年还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可见,六祖寺开发旅游的潜力不可小视。
佛教文化旅游具有客源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策的落实和国内旅游的兴起,广东佛教文化旅游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旅游界和佛教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开发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大批游客以赤诚的信仰参与了形式多样的佛教旅游活动。时至今日,佛教文化旅游可以促进国内外游客更加全面认识禅宗文化,让更多游客关注和向往广东,不断扩大客源市场。首先,广东本地居民多有到寺院还愿、上香、踏青、赴庙会等习惯,这是稳定的客源。其次,可以吸引省外、境外的游客。由于慧能创立的南禅后分为五派:河北临济、湖南伪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即所谓“一花五叶”。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曹洞宗、临济宗盛行于日本;云门宗及临济宗更远播于欧美。信徒遍布世界各地,这是广东佛教文化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优势条件。再次,广东的特殊区位也有利于形成广阔的客源市场。广东背靠祖国内陆,毗邻香港、澳门,面向东南亚,通往世界各地,随着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旅游区的建立,广东可以充分发挥“口岸、通道、窗口”的区位功能,必将为包括佛教文化旅游在内的广东旅游业建立广阔的客源市场。
佛教文化旅游具有良好保障。
一方面,广东在***策上大力支持发展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旅游业。2009年,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旅游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提出将广东建成“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同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试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试点地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参与旅游休闲活动。为推动旅游业发展,2005年以来,广东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国际旅游文化节,逐步树立了“活力广东”的旅游形象;2008年以来,广东先后在国恩寺、南华寺、光孝寺、六祖寺成功举办了四届禅宗六祖文化节,禅宗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这些举措有利于广东旅游业登上新台阶,是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旅游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对外旅游交往最多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广东旅游业实现了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旅游活动的线路设计、观赏内容、休闲娱乐、吃住购物、交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已经非常健全、完善,足以保障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的旅游交通能力很强,民用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轻轨、地铁等,极大地提升了主要城市、主要区域、全省范围、环珠三角、泛珠三角、粤港澳台以及境内外的交通能力,为发展佛教文化在内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
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宏观规划开发战略。
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结合地理区位优势、佛教文化地位、社会发展条件、自身实际情况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开发,构建有广东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体系。一方面,要规划建设世界性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广东佛教圣地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宗教地位和信仰地位。要根据全省佛教圣地的特点,整合优势,统一规划,避免各自竞争和重复建设,采取大区域、大策划、大营销的开发对策,有重点、有区别、有特色地开发。既要继续唱响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肇庆庆云寺、潮州开元寺等重点寺院的品牌,又要加大对新兴国恩寺、四会六祖寺、梅州灵光寺等传统寺院的宣传营销,还要支持深圳弘法寺、顺德宝林寺等新兴寺院的开发建设,最终构建广东佛教文化旅游的大体系、大品牌、大产业。另一方面,要将佛教文化旅游纳入区域旅游整体规划。佛教文化旅游相对特殊,有其单调的一面,若过于依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恐怕难以吸引更大的旅游群体。因此,要将佛教圣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实现资源互补、联动开发,打造更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
如:韶关提出以大南华和大丹霞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战略,既要以南华寺为中心,打造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佛教圣地,更要高起点规划,将南华寺与丹霞山以及曹溪温泉、马坝人遗址、小坑森林公园、***源县瑶乡风情等资源整合开发,把南华寺———丹霞山区域打造成为粤北旅游核心,乃至世界级旅游品牌。
(二)准确定位开发功能。
由于佛教文化资源自身具有特殊性,在旅游开发实践中,一定要正确定位佛教文化资源的宗教功能和旅游功能,实现佛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保护宗教功能。佛教圣地是僧人修行弘法的殿堂,是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如果失去了宗教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根本谈不上发展文化游。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必须保护寺院的宗教功能,严格遵守佛教修持仪轨,保护佛教的意境和风格,尊重佛教信众,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防止因游客过多而损害文物和影响佛教文化传承。近年来,韶关南华寺改变了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六祖真身的做法,在六祖殿外设立隔栏,只让游客在殿门口观看,以此保护六祖真身和保持宗教神秘性。另一方面,发挥旅游功能。佛教圣地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宗教文化,不仅具有弘法传教的宗教作用,而且具有了可开发的、“优游”教化的旅游功能。佛教徒往往出于虔诚,不辞千里前来烧香拜佛、求法朝圣,一般游客也会前来领略佛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洗礼。开发佛教文化旅游,应全方位、多层次建立产品系统,实现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开发,发挥佛教圣地的旅游功能。目前,广东一些著名寺院都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充分体现了旅游功能与价值,但是,有些寺院(如:国恩寺)尚有待开发与营销。
(三)紧扣禅宗开发产品。
广东是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与兴盛地。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应该挖掘禅宗文化的特色,打好禅宗品牌,提高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品位。第一,开发圣迹游,设计禅宗文化旅游线路。一方面,整合广东省内佛教圣迹。如联结慧能出生和圆寂地新兴国恩寺、受戒地广州光孝寺、主要弘法地韶关南华寺、藏身地四会六祖寺以及其他地方,设计“六祖圣迹旅游”。另一方面,加强省际之间的协作。可以考虑与省外有关地方共同打造一条内容丰富、文化深厚、价值重大、可游性强的佛教旅游带,广泛招徕海内外佛教朝觐人士和文化旅游者。第二,开发体验游,注重特色鲜明的修禅旅游。禅宗思想注重心法,讲究在“优游”中顿悟,从走路、望水、听溪、观风、洗心、托钵等活动中,感悟人生真谛。这需要围绕禅宗文化主题,结合景区不同特点,开发一些有别于其他旅游活动的特色产品,注重体验性旅游。第三,开发专项游,设计“名山名寺组合游”、“宗教祈福朝圣游”和“禅悦禅修深度游”等一批经典禅宗文化专项旅游。2011年,为扩大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的影响,更广泛地弘扬六祖文化,组委会特别推出“禅宗祖庭参访学修体验之旅”,从四会六祖寺出发,途经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参访的袓庭有:南华寺、福严寺、南台寺、三祖寺、四祖寺、五祖寺,最后到达武汉灵泉寺,举行祈福活动。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9
五台山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部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部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篇10
人气看点:中国第一个以船***为主题的博物馆
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文化的发祥地。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此创办了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备的造船工厂,并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富国强兵”的一系列活动,培养了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批仁人志士。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福州马尾建船***的辉煌只延续了四十多年,但是它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而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的中国船***文化博物馆正向人们讲述着这样一段历史,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中国船***文化博物馆是依山而建,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的现代化建筑,它分为序厅、船***概览、船***教育、船***工业与科技、海***基地五层。馆内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片和模型,还有各种仿真场景,并运用了光、声、电等现代化手段向人们展示中国船***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地址: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
交通:公交线路:37路、37路假日区间、73路、73路“两马航线”定时班车到“马尾区委”站下;58路、116路到“船***文化博物馆”站下;131路到“港口路”站下。
自驾车:沿江滨东大道一直往东(马尾方向),行驶到昭忠路路口(由江滨大道进入马尾区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进入昭忠路,前进100米左右即到本馆。
联系方式:0591-83988805
票价:15元/人
开放时间:9:00-17:00
西禅寺
人气看点:唐朝古刹,禅意深远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依靠西郊怡山之麓,巍峨而壮观。唐朝古寺西禅寺原为王霸仙人修道的场地,到了唐代咸通八年改建佛寺,立寺距今已有1130余年历史了。佛殿斋堂在松林和荔枝树掩映下,别有古韵。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观音阁以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6座,占地7.7公顷。大雄宝殿,佛相庄严,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新建的华严三圣佛殿,新铸3尊大佛,左文殊骑狮,右普贤驮象,形象逼真。这里的释迎牟尼卧像是全国最大的玉佛之一,身长4米,重10吨。藏经楼中藏有清康熙御笔的《药师经》等众多珍贵的文物经卷。而寺里的报恩塔为国内最高的石塔,高67米,15层。西禅寺还有白龟吐泉的遗址、唐代开山祖师懒安禅师塔内真心铭碑、五代慧棱法师塔、唐代七星井,以及弘一法师放生池碑……都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地址:福州市西郊的怡山凤尾村
交通:市区乘坐公交车 606、812、813、7路、14路、38路、9路、33路、27路可以到。
票价:20元。学生票10元,年票30元
开放时间:7:00-18:00
温馨贴士:6月下旬到8月是最佳旅游季节,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寺内满园荔枝飘香。站在寺内的拱桥上观赏塔影湖光,秀色宜人。
开元寺
人气看点:铁佛藏经双瑰宝,芝山古刹溯萧梁
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距今近1500年,是福州现存最为古老的寺院。原名为灵山寺、大云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笔画凝重挺拔。寺中的铁佛殿内有一尊省内最大的铁佛,称“阿弥陀佛”,趺坐于莲花台上,法相庄严。铁佛高5.3米,头部实心,身躯空心,人立其肩上,伸手摸不到头顶,估计重量达10万斤以上。而灵源阁则立有一尊空海铜像,只见大师身着布衣,一手握禅仗,一手拿念珠,脚登草鞋,背负草帽,双目平视,一副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神态。开元寺现存建筑除铁佛殿、灵源阁外,还有毗卢阁、宝松纪念堂、地藏殿等。虽然开元寺曾因大火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但现存的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寺庙建筑仍有其独特的历史韵味,成为了人们释放心灵的休息之所,也有许多信徒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前去顶礼膜拜。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开元路78号
交通:市内乘坐19路公交车可到达寺院门口,乘坐117、129路公交车到“鼓东路”下车亦可步行到达开元寺。
票价: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8:00-18:00
华林寺大殿
人气看点:千年古寺,风韵犹存
被誉为国宝的华林寺,建于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昔日的华林寺内有文昌祠、普陀岩、正殿、法堂、祖师殿。明正德年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后又增建了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僧舍等建筑物,规模逐渐庞大。华林寺是长江以南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如今仅存的大殿为单檐九脊顶抬梁式木构建筑,高15.5米,面积574平方米。八架椽屋,共用18根柱子支撑,柱子以上全由斗拱支撑,颇具唐宋风格。华林寺的独特之处更在于整个架构中没有用到一颗铁钉。寺庙合理稳定的四方框架结构使大殿经受了千年风雨的考验,至今仍保存完好。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风格使华林寺在唐宋时代的木构建筑中独树一帜。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
交通:市区乘802、902、729、19路等到“屏山站”即可。
票价:2元
开放时间:8:00-11:00;14:30-17:30
金山寺
人气看点:福州唯一的水中寺庙
金山寺始建于宋代,由于寺庙建于离岸二三十米的浮礁之上,四面环水,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玲珑精巧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分外别致。寺庙主要建筑物有观音阁、大悲楼、金山塔及东、西厢房。塔后有大悲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室名“怡怡斋”,明抗倭名将福州人张经,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右室名“借借室”,相传明嘉靖年间,爱国学者林龙江在此著书立说。他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是向附近村民借来的,因此得名。站在乌龙江边远眺金山寺,寺庙建筑与近水远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色彩层次感丰富的美景。金山寺规模虽小,但胜迹颇多。塔寺四周仍可寻见古时八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踏踪觅迹,访古探幽,别有情趣。
地址:福州市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
交通:可乘818、810路公共汽车到达洪塘下车,再搭车前往。或在市区乘旅游专线巴士到金山寺;也可乘815路等公共汽车到洪山桥头,再乘的士前往。均要到达金山寺渡口,再坐小木船泛舟而至。
票价:船票加门票5元/人
开放时间:全年
崇福寺
人气看点:暮鼓晨钟静人心
崇福寺旧称崇福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有灵活多变的园林穿插其间,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意境深邃。崇福寺与日本佛教界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日本长崎圣寿山亦建有一座崇福寺。该寺始创于明崇祯八年,尊福州崇福寺为祖庭,曾来华寻根认祖。走进崇福寺三大殿,规制风格独特。前为弥勒殿,奉祀弥勒佛,旁边还有四大天王。正中为大雄宝殿,后殿供奉千手观音。左右钟鼓楼对称而建。三座殿堂巍峨宏敞,檐角高翘,斗拱宏大,这在古代木结构建筑中也算得上是精致罕见的了。每当漫步在树木成行的清静石路上,感受着崇福寺美妙而浑厚的晨钟,感受着我佛慈悲为怀的宽襟,顿时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郊北岭象峰南麓
交通:在市内乘坐68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华塑二厂站”下车可到崇福寺。如果从福州火车站出发可乘坐“火车站--崇福寺”的中巴到崇福寺。
林浦古村
人气看点:隐藏于市的静谧古村
林浦可谓山好水美,闽江环绕门前,面朝鼓山,三重山三重水,历代显贵迭出。宋明两朝,林浦文风昌盛。林浦村头,有原建于明朝、皇帝赐建的“尚书里”石牌坊。这个显赫依旧的石牌坊记载了明朝林元美及其子孙“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荣耀。街市中有一木牌坊——进士坊,记录了林浦林氏家族历代进士之名。林浦村最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墙刷白灰,梁柱漆黑色,意为历代为官清明廉洁,“一清二白”。村内还有宋代行宫——泰山庙,与鼓山隔水相望。行宫庄严肃穆,威武雄壮。墙上人物花卉浮雕栩栩如生,屋顶丹凤朝阳、双龙戏珠,维妙维肖。大殿画栋雕梁,翘角飞檐,***案精美夺目。古树、古宅、古桥、爬满老房子的牵牛、悠闲的人们,构成了古村淳朴的景象,展现其独特的人文风光。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东北部
交通:可从台江乘坐969路中巴车在“濂江站”下,或福州市中心南门乘803路公交车在“黄山站”下。自驾车则从福州出南城门过白湖亭收费站两公里处,从黄山村路口拐入大约两公里到达林浦村口。
三山两塔
历史上福州曾是一个多山的城市。千百年来流传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民谣。福州城内有奇美秀丽的于山、乌山和屏山,乌山在西,于山在东,屏山在北,使福州成为一个“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格局。而乌塔、白塔分别屹立与乌山和于山。
镇海楼
人气看点:东南第一名楼
镇海楼原名“样楼”,始建于明初洪武四年,为中国九大名楼之一。此楼雄峙屏山之巅形势险要,上下两层,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南能镇海,北可防陆,故改名为“镇海楼”。镇海楼曾是福州的最高楼,也是城正北标志性的建筑物。古时登上镇海楼可远瞰闽江口乃至东海,所以过去海船夜航进闽江口,都以此楼为航标。从屏山公园入口处到屏山顶的镇海楼有一段风景优美的山路。沿着弯曲的山间小道拾级而上,花草树木葱郁。三五结伴,在这山间小道走走停停,谈笑风生,总会让人倍感心情愉悦。镇海楼曾经九毁九建,经历岁月沧桑。如今的镇海楼一如往昔,气派非凡,只可惜登楼一眼望去是高楼林立,挡住了闽江口的美景。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屏山顶上
交通:前往屏山公园可乘9路、19路、54路、129路、102路、111路、78路、80路公交车在“龙腰站”下车,也可乘10、65、107路公交车在“屏山公园站”下车。
票价: 15元/人
开放时间:9:00-17:00
温馨贴士:上镇海楼可从免费开放的屏山公园进入,进入镇海楼景区则要买门票。景区每天仅限1000名游客,超过规定人数就不允许进入。超过16:00,不再售票。
昙石山文化遗址
人气看点:文明的摇篮
昙石山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作为福州十大名片之一,距今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征。遗址为长条形山丘,面积5000平方米。临靠闽江,高出水面10-20米,周围是闽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及低山丘陵,文化层堆积中包含大量的贝壳,是典型的史前贝丘陵。自1954年考古发掘至今,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等文物,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陶灯就是在这里重现光明。徘徊在昙石山遗址,仿佛穿越了神秘的时空隧道。古人的文明在昏黄的光线中交错闪现。昙石山人在此繁衍生息,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在这里,我们走进了历史,能感受到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古代海洋文化。
地址: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330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