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管理篇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生产力核心要素。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正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2012年1月***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自此中央及地方各级***府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高度重视。事实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府全程参与的过程。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细则的部署,从制度的监督管理到考核方案的实施,都需要***府的参与配合,并在不同环节担负着制度设计者、利益协调者、监督管理者、秩序规制者、违法制裁者等多种角色。而***府的不同角色、不同职能与功能的交织重叠导致了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经济及公共服务领域常出现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等“三位”现象,如:“越位”表现在干预市场过多、涉水社会事务包揽过多等,“缺位”表现在水环境资源保护不足、涉水市场事务监管不力、公共服务供给不够等,“错位”更多表现为权责不清、履职不到位等。这些都直接反映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府职能的转变远没有到位,特别是***府在水资源管理中公共服务职能重心的调整与转移问题。同时,在两型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多元社会需求的不断产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也要转变模式,加强水资源的服务型管理,科学配置***府职能。因此,笔者在强调***府职能转变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梳理了现阶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府职能转变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了有助于***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夯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顺利实行的社会根基。
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府职能是一切***府行为的逻辑与现实起点,***府行为贯穿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府职能定位的准确性、职能范围的合理性和履行方式的恰当性都将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能否有效落实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过程就是***府职能转变的过程。
1.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2013年1月2日***办公厅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的责任主体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本质上仍是行***区域分割管理体制,存在诸多体制,包括流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区域管理上的“城乡分割”、功能管理上的“部门分割”、依法管理上的“***出多门”等,这一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各级***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在管理模式上,各级***府仍采用分散管理体制,沿袭以往的组织管理与机构部门,人、事、财、物关系难以理顺;在管理理念上,各级***府多以行***规划指令为主,市场参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仍停留在形式上;在管理职能上,***府职能交叉、重叠,“***府失灵”行为时有发生;在管理方式上,***府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渗透,非常“实干”和“全能”,结果“事事关心,事事难顺心”。可见,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阻碍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进程,使得***府工作效率低下。因此,迫切需要转变***府职能,而水资源作为社会的一种公共资源,水资源管理不需要“实干、全能”型***府,而需要一个善治的有限***府。
2.中国水市场体系建立的需要如何协调***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系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效率。一般来讲,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牵涉到供水、用水到管水整个水资源消费链条上的诸多利益主体,利益主体的公平由***府来保障,效率由市场来体现。目前,***府已经完成了三条红线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此时***府应该站在市场运行圈外,肩负起监管者的职能,拾遗补缺,引导市场协调好红线控制下的水资源管理。然而,现实是***府既当“运动员”、“教练员”,又当“裁判员”,过多干预水资源管理中市场运行过程,混乱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关系,***府市场关系处理依然停留在口号与文件阶段,结果导致市场发挥作用太少,公平与效率失衡。因此,要动态调整好***府与市场能力权衡中的***府职能边界,努力转变***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角色,明确***府的市场功能,真正向市场放权,做好每个阶段的角色工作,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健全我国水权制度体系、水资源补偿机制、水市场交易体系与监管体系等,这样才能促使水生产要素及水资源价格真正反映其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才能真正实现市场机制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充分发挥。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的需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重在“三条红线”的有效控制与制度执行。2013年公布的《考核办法》和2014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突出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然而,2013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结果却令人惊讶,面对我国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水灾害频繁的严峻水情,全国30个区域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及纳污指标竟全部合格,这不禁让人对三条红线的目标任务和考核体系持怀疑态度。此外,从甘肃、广东等省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情况来看,***府所构建的考评体系及执行监管还比较薄弱:考核内容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细则;考核指标不够完善,缺乏考核关于执行能力指标等;考核问责力偏弱,规范和约束性不强,易流于形式;考核依据不足,管理监测信息技术落后,考核评估方式不够灵活,并且考核依据的公信度偏弱;考核保障措施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落实情况,也反映出***府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执行能力不足。从现有考核来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体系关注的重心是“三条红线”指标完成情况和制度落实情况,是对数据和进度的考核,而不是对用水满意程度的考核,违背了民生水利的根本。因此,需要通过***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来推进社会全面参与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府职能转变的困境分析
1.思想观念的制约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水利发展,人们已意识到我国水资源管理正由以刚性特征的机械行***组织管理向具有灵活特征的适应性管理转变,引入市场机制调节水资源管理。然而,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时,由于传统治水思想和行***管理观念的根深蒂固,部分地区并未真正理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内涵,简单地认为只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安排与目标完成,仍是按照长期以来的水行***管理的惯性思维和惯来组织、安排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特别是部分行***人员惯性思想观念严重,又缺乏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担心权利分解与下放,结果造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表面看似严格,本质上却未发生根本变化,阻碍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变革及***府职能的转变。
2.制度创新与供给的滞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水利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而这一管理过程更是一个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的过程。一方面,中央***府在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与制度设计完成以后,相关实施细则是由各级地方***府安排,这就使得水资源管理落实的制度供给明显滞后于制度需求,出现制度“延迟”;另一方面,在落实过程中,新制度规则与原有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否具有兼容性,加之原有制度依赖和体制锁定下的各利益主体博弈导致新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也会带来制度“延时”。同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在我国水资源危机突出下提出的,属于需求诱致性制度供给,这一制度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所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求问题[8]。因此,现阶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供给的滞后特征对***府落实水资源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适时出台急需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制度,又要及时发现制度需求和制度安排,才能保证水资源管理制度解构与制度重建间的平衡,提高落实效率[9]。
3.职能转变囿于机构改革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一个可观察的事实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仍是在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涉水机构部门组织下落实的。而现有涉水管理机构部门则面临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利边界模糊、人财事物关系难以理顺等改革困境,这些势必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事实上,根据我国***府职能的历次转变可知,每一次职能转变都是以机构改革为切入点,通过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压缩编制等方式来寻求***府职能优化,而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水资源管理***府职能的转变现状。因为每一次职能转变都是伴随着组织机构被简单机械地“分开—合并—再分开—再合并”的循环过程,并未真正对***府职能与权力格局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与设计[9],从而导致职能转变流于形式,不利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4.***府公共服务职能被弱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准公共物品的水资源要发挥其基础性公共服务作用,这些公共服务一般是通过***府行为来体现的。然而,***府公共服务职能往往被弱化[10],表现在:一是***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如水利建设投入支出不足或资金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二是公共服务职能范围模糊。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府主要是做好顶层设计和监管考核等管控工作,借助社会各界力量来落实水资源管理,但事实却是***府分不清服务职能范围,大包大揽,“三位”现象与“失灵”并存。三是公共服务主体单一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是一项社会化运动,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此时***府不应该也不能仅成为水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因此,要想实现“三条红线”目标任务,缓解水危机,就要强化***府公共服务职能,争取广泛的公众参与,这也是“服务型***府”的基本要求。
5.***府自利性普遍存在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府是责任主体,是所有涉水公共事务管理者及公共服务职能的提供者,具有明显的公利性。但同样地,***府也是水资源管理的一种社会组织,这类组织是由不同的利益主体组成,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行***权力行使权,此时***府就变成某一群体利益的代表,具有自利性,寻求自我服务和自身利益最大化,深刻影响着公共利益的维护、增进和分配[12],而现阶段水资源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特点更加剧了***府自利性膨胀与蔓延。正是因为自利性普遍存在,在水资源管理时,国家一再强调要协调好中央***府与地方***府、***府职能部门与地方***府、职能部门间及地方***府间的关系,平衡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用水冲突和水污染冲突,促进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统一。
6.***府职能转变的长期性***府职能转变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先后对***府职能配置进行了七次较大的调整,职能转变的重点按照***治型***府—经济型***府—服务型***府轨迹演变,从“全能型”***府向“有限型”***府转变[15],直接影响并推动了水资源管理中***府职能与***府行为转变。然而,我们也清楚认识到现阶段水资源管理仍存在***府职能转变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变化环境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充斥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有自然不确定性(如气候变化、水旱灾害等),也有社会不确定性(如经济发展、区域发展等影响),更有人为不确定性(如管理、执行、监督等环节),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也就意味着***府职能转变的长期动态性[16]。
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面对上述职能转变困境,在新的水利改革形势下,继续推进***府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的职能转变,对有效落实管理、提高管理执行力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找准推动***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1.通过制度创新创造***府职能转变的良好宏观***策环境制度创新是***府职能转变的主要途径[17],而管理制度体系是***府职能履行的规范体系。作为水利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应着力解决影响水资源有效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优化机构设置,促进***府职能向创造良好的***策环境转变[19],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制度供给滞后和职能囿于机构改革的困境。这就需要突破现有水资源管理理念,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一是打破现有水资源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理顺最严格水资源全过程管理的各部门、各层级的关系,优化、调整或重组组织管理机构;二是积极转变***府管理职能,推进***事分开、***资分开,确定好***府的职责和权利边界,统筹安排“人、财、物、事”,理顺各级***府、部门间的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三是***府职能转变应建立在法治和责任基础上,应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运行;四是处理好“三条红线”制度与制度间的内在关系,做好体制机制及各项制度衔接和配合,提高管理的执行力;五是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强化管理机构对初始水权的科学配置、对水资源宏观规划与总量控制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修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落实方案和指标分配,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更加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
2.通过水市场培育创造规范有序的水资源管理市场经济环境欧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市场手段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且有效手段,水权、水价与水市场体系建立能够提高水资源管理与配置效率。因此,在理顺***府与市场的关系时,要明确***府在市场运行中的职能与角色,促进改革去“消除市场所遗留的一些干预、扭曲,让资源由市场配置”[20],促进市场信息完善,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最大限度地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创造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决定作用。首先,改革和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及与之相适应的水价管理体制,建立基于“全过程成本”(包括前期开发、中间使用和后期补偿)的水资源产品定价方法,构建多层次的科学水价体系、水资源税费体系和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真实反映水市场供求关系和水资源价值。其次,促进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水权流转机制形成。建立产权明晰、***资分离、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水权制度,健全水权再分配机制,规范水权交易规则、交易程序及审批制度,减少微观经济指标的审批,强化公益性、社会性规则的审批标准,不断完善水权交易监管体系。第三,推动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探索生态补偿向生态共建共享转变之路,创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模式及监管问责机制,积极引导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域生态建设活动,合理制定水生态共建共享补偿标准,确保水生态质量。最后,建立健全与***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府在水利投入中主体地位,明晰各级***府事权划分和投入重点,不断创新水利投入方式,扩展公共财***对水利的投入渠道,完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策与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总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府职能主要体现为建立市场、监督市场、引导市场与参与市场
。
3.通过多元化主体参与促进***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施需要全社会参与,强化多维社会化管理,因此水资源管理的***府职能转变就应着眼于民生,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服务监管体系,提高***府监管能力与公共服务力。这里借鉴广东省做法,将公众参与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监管体系,规范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明确了考核方式、考核主体和对象及考核结果的运用,构建公开、民主和透明的监管考核过程体系,确保监督与考核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做到:一是考核主体的多元性、代表性和广泛性,保障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二是公众参与监管考核的方式要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提高考核公信力;三是合理建立符合地方水情的监管考核评估指标,充分发挥***府、公众、民间机构等多方的沟通,既要考虑易操作的量化考核指标,还要考虑能落实的体现制度建设、***成效的定性考核指标;四是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增加公众满意度,从而避免公众参与流于形式。此外,在公共服务职能范围上也要有所区分,在多元化主体参与下,各级***府应侧重于水资源公共管理服务***策制定与制度供给,满足广大用水主体的间接公共需求,如宏观经济稳定、良好市场运行环境、社会秩序等;其他主体则在***府供给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用水主体的某种直接需求,提供直接公共服务。总之,应着力形成***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整体合力,全力构建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公共服务考核与监管体系,推进***府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真正做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水于民,履行服务***府的职责。
严格管理篇2
1、村集体财产指村集体所拥有的房屋、土地、场地、店面、林地、林木,水库鱼塘,交通工具、机械设备,价值较高的其它财产及办公用品。
2、村委处置村集体财产中不动产及资源性财产,必须报镇***、***府研究并经审批。其它资产价值1万元以下的报蹲点领导审批并经村委集体研究。未经审批村委不得擅自处置任何资产。
3、对村委的土地、场地、林地、水库、鱼塘等资源性财产不得拍卖,只能采取租赁、承包、入股形式处置,并按法律要求签订相关合同,签订期限较长的租赁、承包合同,原则上每五年协商一次价格,价格参照同期镇同类项目均价。对林地进行租赁承包,必须在经营期限内确保经济效益增长1.5-2倍;开发水库鱼塘的,5年内维持原承包价格,5年后再另行协商承包价格。
4、对土地、场地、店面等可能规划重新建设的,合同原则上采用一年一签。其他视实际情况而定。
5、对村集体所拥有的林木、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进行处置,可采用公开拍卖的形式,但必须履行报批程序,并由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负责组织实施。
6、严格控制村集体林木采伐。因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重点工程项目、新农村建设导致资金缺口无法解决,需砍伐林木的,必须在项目和建设完成后,根据实际资金缺口申报审批,严禁以项目为借口套取采伐审批,用于村委行***开支和其他开支。
7、如遇国家、***府建设需征用村集体资产,村委必须无条件服从。
8、所有合同签订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严禁将土地临时使用权以长期形式签订。
9、对村集体财产的处置必须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严禁暗箱操作,发现未经请示擅自处置、低价变卖、利用职权从中渔利等行为,追究村主要领导的行***领导责任,严重的追究纪律法律责任。
10、村委干部参与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经营,未经公开招投标形式取得的,一律按论处。
11、村主要领导要确保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任期内村集体资产增长情况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
严格管理篇3
关键词:安全管理 制度 提高 管理水平
中***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c)-0205-03
1 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
1.1 安全管理及安全管理制度概述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项管理,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可以说,只要安全管理做到了位,企业就不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为生产经营活动立下了赫赫战功,更是为树立和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管理重在人、机、环、管四个要素,人又是非常核心的要素。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故,有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要实现安全管理,管好人是重中之重。要管好人,安全管理制度是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安全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等,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充分体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安全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安全制度。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切实严格执行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的几率就会减少。反之,会出现职责不清,相互推委,安全生产工作就会出现无人负责,无法顺利开展的被动局面。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责任制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达到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要使安全工作得到提升,就要对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控制,运用精细管理的思想,细化每个工作步骤。通过事前制定标准,事中控制过程,事后评价考核,实行对安全生产的全天候、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
1.2 安全管理制度的分类
安全体现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现设备、工艺、电气、土建等各专业的管理。其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维修制度、事故隐患与排查制度、工艺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人员行为安全管理、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特种作业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厂区交通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等。安全管理不但要从手段和技术上,使物处于安全状态,更是要通过制度来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在人、机、环、管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斩断事故发生的各个链条,进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过程的法宝,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安全生产职责。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使全体从业人员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以及“由谁来干”,有利于避免相互推诿,有利于实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规定了生产操作时应“怎样干”,有利于提高操作水平和技能,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建立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企业明确规定了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的具体方法、生产的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企业能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秩序。企业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药机制,能有效制止违章和违纪行为,激励员工自觉、严格地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利于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2 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1)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性不强。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目的是要让员工学会、读懂,并严格执行。但是,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针对性不强,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几百万字,作为企业的员工真的会去熟记于心吗。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司王浩水司长曾经讲过一个案例:他曾经到一个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企业负责人拿出一大本安全管理制度,但一尘不染,当即问他,这么厚的管理制度,大家都熟记于心了吗,都能熟记于心吗,我看这么新,估计束之高阁很长时间没有看吧,说得这位企业负责人“无地自容”,连忙承认确实没有熟记在心,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认真整改。
(2)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形式,内容空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近年来上至国家,下到各企业集团、个体企业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为搞好本单位安全工作,在消化吸收国家、部委下发相关安全文件、安全条例、规章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量安全文件和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追根求源,就是在制定制度时重形式、轻内容,重制定、轻操作。
(3)安全管理制度面面俱到,操作性差。
现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谓是面面俱到,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文件、标准等要求的要一个不漏的制定,别家企业有的也要仿照制定,唯恐差缺。其实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炼,在于实用、在于有用。当然国家要求的基本制度,适合企业自身的其他制度,必须制定,且应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4)安全管理制度来源于上级,吸收不好,转化不细。
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稳定,事故指标连续趋好,这与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分不开。在事故发生后,从国家层面连续不断地出台安全文件、安全标准,无疑为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此,企业在这些制度、标准出台后,往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消化吸收,并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初衷看,肯定是非常好的,也是必要的,但从实际来看,企业在吸收和再制定过程中,存在吸收不好、转化不到位的现象。这样一来,企业职工就对安全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5)安全管理制度仿照其他企业,照搬照抄,不切合实际。
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般不是“闭门造车”而来的,往往会到其他企业进行考察和学习,初衷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实际上,可能没有认真地分析企业间的时间、空间差异,就盲目照搬照抄,存在不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可能性。
2.2 安全管理制度在宣传贯彻上存在问题
(1)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制度制定的再好,若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理解,也就无法落到实处,无法顺利执行。因此,安全管理制度若要得到员工的认同、理解,教育和培训显得格外的重要。但实际情况,往往不令人满意。制度后,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或宣传的力度不够,有的只是在报纸上走走形式,没有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真正的理解和认同,员工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吗?答案是明确的,不可能实现不折不扣的执行,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有必然的趋势。
(2)宣传、教育形式单一。
制度出来后,要得到广大职工的遵守,除了要强化教育力度外,教育培训方式也必须多样化,简单的形式得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输便捷,可供宣传教育的手段非常多,不仅要利用好传统的宣传手段,更要利用好现代的宣传方式。形式多样化,更能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能让员工在不经意中获得相关信息,且记忆深刻,员工也才可能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3)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
安全制度“只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安全制度人人平等。但是,安全制度的培训教育一定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在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受教育和培训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且在分清对象的基础上,分重点进行教育和培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分管理层、技术层和操作层进行分期分批地宣贯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
(4)宣传、教育形式主义严重。
制度要深入人心,只注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宣传教育和培训过程中,不能只就制度而制度,一定要从制度制定的背景、来源,以及结合没有执行这些制度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宣传和贯彻,还可以辅以必要的考试来检查和督促宣贯的效果。只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的教育和培训,一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且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和疲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费力不讨好”,后患无穷。
2.3 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1)领导没有以身作则,带头模仿作用未充分体现。
对于各项制度,首先应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实施和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更是离不开领导层的“以身作则”。这里指的领导,不仅包括高层,更包括中层和基层领导,甚至班组长。实际情况,往往不容乐观。领导的带头和模仿作用十分见效,但不“以身作则”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因此,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地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为广大员工树立榜样。
(2)学习、宣传不够,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不理解、不知情。
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法宝。但是由于宣传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认同,往往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罪魁祸首,这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因此,制度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职工理解和认同。只有职工学懂了安全管理制度,知道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才会主动去遵守和执行,才会有效地避免事故,有效地为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3)责任心问题,认为不严格执行也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责任心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了责任心,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在安全生产上会无穷后患。责任心注重细节,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也必须注重细节,细节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条件,那些“大而华之”“差不多”思想的泛滥,必将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责任心的养成,在于平时的积累,在于做事的态度,在于素质的提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集团、一个个体企业,一定要重视教育,注重责任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发达、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经久不衰。
(4)由于人的经验、懒惰、逆反、侥幸等心理,故意不严格执行。
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和千差万别的习惯,对事、对物、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也会千差万别。管理制度对于个体的人来讲,由于经验、懒惰、逆反、侥幸心理的影响,确实存在对制度执行的差异,认为过去的经验、不严格按照制度也没有发生事故,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忽视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虽然,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一旦事故链条被全部接通,事故的发生肯定就是必然的,因此一定不能报有侥幸心理,认为这次未发生,下一次也一定不会发生,那就大错特错了。
(5)人的素质较低,无法完全落实制度。
人的素质有高有低,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工作能力的大小,但不应是不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的借口。但人员素质的低下,确实有可能导致安全管理制度的不严格执行,尤其是企业承包商外聘的相关人员,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物质精神需求较低,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认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认识不到危险有害因素,工作常常是我行我素,不按照有关的规定和制度办事,无法完全落实相关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务必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不厌其烦地讲解制度、规定,让他们真正懂得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内容,并严格执行。
3 如何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1 安全管理制度在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1)安全管理制度应精炼,且具有可操作性。
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约束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办事的程序,因此务必做到精炼、精简,容易理解,利于操作。制度要有层次,要分类别,既要顾及全面,也要分清主次。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在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真空,不留死角,力求做到不交叉、不重叠,责任明晰,职责分明。注重岗位职责,不管个人喜好,只要你是这个岗位,就应当履行这个职责。务必实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过程一视同仁。
(2)安全管理制度要切合企业实际,不能照搬照抄。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特点。企业务必根据装置要求、工艺要求、人员结构、原料性质、产品性质等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绝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
(3)安全管理制度应严谨,决不能模棱两可。
制度既然是约束人的安全行为,规范做事的程序,务必要做到科学、严谨,经得住推敲,经得住考验,决不能这样也可,那样也行,这是制度能严格执行的前提条件,否则既不能约束人的安全行为,也不能规范做事的程序,还会适得其反。
(4)安全管理制度前应充分征求意见。
安全管理制度在前,应向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征求意见,并在收集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讨论、研究,把符合的意见写进制度。制度正式后,需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一旦正式实行后,就应当不折不扣的执行。
3.2 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要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制度已然制定,决不能束之高阁,一定得让职工学习、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折不扣的执行。为了让广大职工理解和认同,制度的宣传贯彻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宣传贯彻的方法和形式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强化,注重内容的同时,注重外在形式,采用寓教于乐、案例结合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和宣贯工作。
3.3 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必须重视,才能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使各级管理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领导是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要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务必齐抓共管,照章办事,坚持原则,做严格执行制度的典范,给员工树立榜样,做到上行下效,才能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3.4 安全奖惩制度应做到奖罚分明、奖罚及时
安全绩效考核一定要奖罚分明、奖罚及时,严禁奖罚失衡、时效滞后、避重就轻、考核不公和尺度不一。企业务必按照奖惩的相关条款,进行及时有效的奖罚。
3.5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持续、持久、固化
制度一旦,务必持续、持久执行,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严格,明天松懈,这边严格,那边松懈,更不能“搞运动”,一定把制度进行固化,在执行上一视同仁,并逐步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
3.6 安全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情况发生了变化,制度也会存在过时或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状况,因此,制度一定要与时俱进,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旦存在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一旦与国家新的制度相抵触时,务必进行及时的修订和完善。
4 结论
总而言之,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安全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安全制度的好坏以及安全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而关系到企业的整个管理水平。只要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必定能实现安全生产,获得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业绩,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毛海峰.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严格管理篇4
“严格管理”与“关爱职工”,这两者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是不可协调的矛盾。严格管理强调的是“刚性”,而关爱职工则强调的是“柔性”。从现行的管理方法来看,我们可能更多强调刚性,比如:实际工作中,对职工发生的违章违纪,大多都是通过考核来处理的,最终忽略了柔性。
先说“严格管理”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面所说的“规矩”其实就是“规章制度”。作为一个单位,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行事的原则和依据。就拿我们大修段来讲,有许多都是事故发生经验教训的总结,还有不少可以说是凝结着血与泪的教训。正是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才形成了我们这些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有了,下面就是严格管理的问题了。无数的事故案例已经证明,对违章违纪不执行考核,就相当于纵容,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管理不严格,运输安全便保不住,甚至连自身安全都受到威胁,关爱又从何谈起?“7.23”铁路交通事故中,那么多无辜生命一刹那间被无情夺取,如果当时严抓严管严考核,那便可阻止这场惨剧发生。这场事故的发生同样给我们铁路蒙上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阴影,多少铁路人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付出的劳动成果就被这样一场本就不应该发生的事故所否定。脱离严格管理和安全保障,于人、于己都是灾难,关爱将无处实施。
再说“关爱职工”
严格管理管的是人身,而关爱职工管的是人心。如果一个单位只有严格而没有关爱,那么这个单位一定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单位。比如广大职工的诉求得不到重视,困难得不到解决,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难以得到发挥,规章制度最终难以落实。对于职工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想方设法解决,对于那些因***策、资金等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职工,向他们讲清道明,取得谅解,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职工最担心、最烦恼的就是反映的问题既不解决也无回复,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如果真是这样,职工便感觉不到温暖,长此下去,心寒了,思想上便会迷失方向。当然关爱职工的案例在我们单位也有很多很多,比如送清凉送温暖、为职工过生日、探望病重职工、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百师带徒、尤其是前段时间为8对大修青年举行的“浪漫手牵手”集体婚礼、青年相亲会以及这次开展的“严格管理与关爱职工”为主题的面对面谈心活动本身无一不显示出了对职工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关爱。
当然,这些关爱也都是以制度约束为前提的,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不考核也是不现实的,但考核要有侧重点,对故障考核要轻一点,对重复发生的故障考核要重一点,对违章违纪考核要轻一点,对惯性问题考核要重一点,还要做好被考核者的思想***治工作,讲明问题的原因、危害、后果及考核的依据,使被考核者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像现场工人中常说的一句话:“领导把我当人看,我就把自己当牛干;领导把我当牛看,我就什么也不干。”
严格管理篇5
关键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改革发展;江西省九江市
0引言
长期以来,受到粗放式用水、无序化用水、污水肆意排放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并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认识人与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关系,持续推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走人水和谐发展之路,才能有效缓解水问题。为此,2012年***印发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2013年***办公厅印发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的对象、内容和程序,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强力保障。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近年来,九江市作为江西省绿色崛起的“双核”之一、长江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根据《江西省人民***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及《江西省深化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强化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水资源管理创新改革,开展了比较富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九江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6'—116°54'、北纬28°41'—30°05'。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长江水道与京九铁路构成的“黄金十字架”的中心,北京、上海、重庆、广州4大城市经济圈的交会点。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为长江黄金水道沿岸10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的沿江对外开放和外贸港口城市,具有经济交流中转城市的战略地位。总面积为18823km2,山地、丘陵、平原、湖泊皆备,其中山地占16.4%、丘陵占44.5%、湖泊占18.0%,俗称“六山二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多年平均气温为16.0~17.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20.6mm。
1.2水资源概况
九江市水域总面积为3301km2,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修河、潦河(下游段)、博阳河、武宁水、东津水5条河,且均汇入鄱阳湖,雍容调蓄后由湖口流出汇入长江。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4.4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260m3(按2011年全市人口统计),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48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值为3700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排全省第六位(不含过境水)。呈现水资源总体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水资源质量较优的特点。
2主要做法
九江市紧紧围绕“三条红线”及“四项制度”的要求,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深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2.1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市委市***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自2015年起,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单项考评实施细则中明确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市***府领导亲自安排部署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工作,以市***府名义下发《九江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要求各县(市、区)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将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落实责任,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2015年7月,市委市***府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市水利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设区市中为第一个。
2.2从细从实,制度先行
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各地完善并落实了取水许可、排污口设置、水资源有偿使用、用水计划、数据统计、资金投入、节水载体建设等相关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将制度从墙上下地,将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形成可操作性的工作实施方案,化为实际行动,注重工作实效。如制定了《九江市水利局关于落实深化全市水利改革工作任务分工》《关于加快推进九江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九江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九江市水权试点工作方案》等。
2.3主动谋划,改革创新
将水利改革任务纳入市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台账,市委改革办公室按月进行督办销号。近年来,在水权制度建设、河长制、规划水资源论证、县级水资源公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纳入***府考核、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改革任务上大胆探索,积累经验,如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级新城区规划水资源论证,推动编制全省首个县级水资源公报,自主开展水权改革试点,推动有条件的县(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
2.4夯实基础,人才引领
早在2010年机构改革调整时,市***府就批准市水利局单独设立水资源科、水***监察支队、***策法规科。2011年11月,市***府又批准市水利局成立九江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并将其确定为有5名编制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3年及2015年,市水利局通过市***府人才绿色通道专门录用了多名硕士研究生从事水资源相关工作,充实了水资源管理力量。目前,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水资源股(办公室)、节水办公室等水资源管理机构,从事水资源管理的人员共70余人。2015年,市水利局又通过“外引内培”的方法加大管理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成立了以院士为主导的水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九江市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和《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培训奖励暂行办法》,为水资源管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继续再教育平台。
2.5科学规范,加大投入
九江市注重水资源费征收的同时,特别注重水资源费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江西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使水资源费使用有效合理。水资源费使用金额及用途列入了年度财***预算。近5年来,累计下达水资源费600多万元,全部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仅2017年就下达超过200万元用于市级水资源公报和旬报编制、水功能区及界河监测、水权试点方案编制等,占全年市级水资源费征收总额的90%。各县(市、区)也加大了水资源管理的经费投入,如水资源公报编制试点县投入20万元用于编制水资源公报、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县投入30万元用于编制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此外,市财***每年安排50万元院士工作站经费。
3主要成效
3.1“三条红线”年度目标完成良好
近年来,全面完成了“三条红线”年度目标。特别是2015年,覆盖市县两级的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力推进,通过运用责任考核机制,促进市县两级联动抓落实,***府、企业、公众三方合力促实效,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及水功能区达标率逐年提高。
3.2水资源管理改革攻坚任务破局显效
认真贯彻***的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和新任务,整合市直相关部门力量,在多领域、多方面探索水资源管理改革。水权制度改革自主建设、县级水资源公报编制、新区规划水资源论证等一批水资源管理改革事项稳中有进,不但激发了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的改革创新活力,而且为构建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综合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3.3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水文章,在抓好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水生态文明乡(镇)、村试点建设和自主创建,逐步构建起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全覆盖的水生态文明格局。大力推进九江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启动了首个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甘棠湖、南门湖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东津水库—竹坪河水系连通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起河河连通、河湖连通的活水系统。
3.4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加强
推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通过开展水库水环境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利、环保等部门联合***检查,开展入河排污口水利、环保、建设、农业等部门联合整治,增强了部门间推进水资源保护协调配合力度。从2012年起,对全市39个重要水功能区、12个重要饮用水源地、12个主要界河断面和25座重点水库开展了水质动态监测,按月水资源质量月报,实现了对重要水体水质状况的动态跟踪掌握。完成重点入河排污口的普查登记并编制名录,实行动态化管理,不定期开展摸底复核,同时严格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维护水环境良好状态。
3.5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贯彻节水优先方针,以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为示范,以机关节水载体建设和节水宣传为抓手,以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为导向,推进重点用水户开展水平衡测试,水资源社会管理水平和公众自觉节水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和节水型机关、企业、小区。
4体会与思考
从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提出,无不体现新时期下中央对生态、对水生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高度重视。自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开展年度考核以来,各级在水资源管理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各地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由于水资源是一种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资源,也就决定了水资源管理工作是一种长期性、持续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仍然要从思想认识、基础能力建设、制度体系建设、考核等方面持续深化水资源管理工作,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向纵深。
4.1深化认识,推进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
适应新常态下水资源管理新要求,推进水资源管理基础能力建设。一是重视队伍建设。以充实壮大队伍为关键,以加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加大水资源管理业务培训为途径,不断提升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二是加强水资源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推进计量设施设备、***监测点、水环境检测中心、基层特别是县一级水资源监控软硬件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三是强化地区水资源管理联动机制。把水资源保护作为地方生态保护重点,推进水利、环保、建设、农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污染共治。四是稳定资金投入。规范水资源费的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水资源费在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在部门及地区间的合理、有效配置。
4.2统筹兼顾,强化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全面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各类水资源管理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更为细化、操作性更强的配套法规,逐步形成对各类上位法的有益补充。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规范并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研究制定并出台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下水保护、节约用水等地方性法规,拓宽并细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覆盖面。重点解决省市县三级、部门之间水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中存在的缺失和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明确规定各级事权。
4.3科学谋划,有效发挥考核精准导向作用
突出水资源管理年度工作任务,发挥考核精准导向作用。一是按照分阶段、分步骤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各级水利发展“五年规划”任务及目标、水资源管理薄弱事项,制定科学、严谨的地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实施方案。二是适时出台年度考核实施方案。围绕发挥考核对各地年度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推动及导向作用,适时出台考核方案,为考核责任主体有效完成工作任务提供指导与基本遵循。三是要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市县两级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对考核成绩突出的予以一定奖励,推动形成各级水资源管理工作合力,增强积极性、主动性。
5结语
九江市水资源禀赋较好,但仍需要通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补齐思想、制度、能力上的短板,持续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环境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陈雷.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J].中国水利,2012(10):1-6.
[2]陈明忠.强化顶层设计细化落实措施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中国水利,2012(24):5-7.
[3]程晓冰,石玉波,练湘津.以点带面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中国水利,2014(15):4-6.
[4]孙晓山.对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3(23):21-23.
严格管理篇6
---读严格管理就是大爱有感
不可否认,爱是人类的灵魂,无爱的人类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但是用何种方式来正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无论是和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俨然成了我们大部分人的基本方式,上述还是好的,但如果我们成了“无原则”、“好说话”的代言人的时候,也就无从谈起严格管理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古训现在是至理明言,相信以后也还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严格管理都是正确的,同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严格管理,才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社会负责。做为一名机务工作者,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误人子弟“。严格要求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机务工作者的期望。
当然,严格管理要有艺术性。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严格是不需要艺术的,只要我们认真起来就可以了,没有其他的要求,如果这样事情也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有些认真惟我独尊和独断专行,不设身处地[,!]的为团队着想,不去体会团队成员的思想感情,只凭主观印象,这样做的结果将造成团队凝聚力受损,甚至团队的消亡。
我们以前经常说,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诚然,这种方式诠释着爱的播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更是团队合作的“至尊宝”,也是成功的秘诀。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是基于自己现有的工作经验作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决定,其必然性必定带有一定主观性,融入了个人的价值与情感,由于工作经验和阅历等方面的内在因素,其作为也各有不同。广泛和狭隘、灵活和古板、全面与片面,等等这些,基于此种情况,要善于从整个团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去接纳、去尊重每一个人。从以上来看,欣赏是用爱心来严格。
严格管理篇7
【关键词】社团登记;管理工作;严格;建议
一、前言
自***的十五大以来,培育与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成为了***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一大落脚点,在此背景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部门给相应的社团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在社团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管理工作自身有效性的发挥,同时也使得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无法充分实现自身功能与价值发挥。因此,当前,严格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凸显重要。
二、当前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1.社团登记存在着随意性过大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登记工作的过程中,要求社团管理部门要严格的按照法定程序来实现对社会建立资格的审批,只有社团自身的条件能够满足法律程序,才能获得合法地位。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登记工作显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实现对社团资格的一一审查,整个程序的审批随意性过大。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团体的创建并没有按照要求实现具体的学科划分,致使社会团体性质不明;第二,并没有按照社会团体这一行业的相关规定对社会团体登记的资格进行有效的审核;第三,以部门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团体的设立,并且强调要按照上下对口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团体的建立;第四,很多时候在开展登记工作时,都会将发起人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当做是重要的标准,缺乏公平合理性,且违反了相应的规定。以上登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致使当前社会团体部门冗杂,对社会的贡献被弱化,且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对相关管理工作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管理力度不足
社团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是确保社会团体有序开展工作的基础性前提,只有管理工作的力度过硬,才能确保社会团体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然而,从当前社团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看,由于对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且深刻的认识,致使管理力度不足,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部门无法实现自身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管理工作上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社团登记管理部门自身的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团体发展形势下的要求
首先,相应的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部门的发展形势。当前社会团体作为***府职能承担的一大主力***,在***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发展迅速且不断壮大,但是登记管理机构很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次,管理人员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个人的素质不达标,无法实现这一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最后,当前,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充足的经费做支撑,进而无法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2)相关***策法规无法满足当前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及***府职能的转变,都促使社团管理工作面不断拓展延伸,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都使其没有制度可依。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方面的制度法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尚未实现完善与更新,致使无法为当前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3)尚未实现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
基于当前社团管理工作面的广泛性,要想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要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进而才能确保管理的力度与效率。但是,当前社团管理部门尚未实现与相关业务部门、挂靠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的紧密合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进而致使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4)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团体本身的结构就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进而“***企不分”问题等使社会团体失去本身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很多社会团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行业的要求实现规范的运作。而当前社团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依旧被传统的管理程序所束缚,进而致使管理效果差,无法确保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民***社团登记管理部门未来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
1.要针对社团成了必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在***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团体作为***府职能的转接部门之一,其的建立需要有着一定的功能与价值,进而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做出自身的贡献,进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动力。因此,这就要求民***社团登记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社会团体建立的价值与意义,明确其是否满足国家与***府对于的要求。针对学术性团体不断泛滥的现状,需要实现对其的合理分科设置,按照学科分类的基本要求实现科学的学科划分,进而确保边缘性社会团体的建立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能,同时为新兴的社会团体指明方法方向。此外,针对专业性强的社会团体,要使其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责,需要立足于培养社会高精端人才,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对于社会福利性团体要从贡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角度出发,使其能够在公益事业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与作用。
2.要按部就班的实现准入流程的审核,确保符合法定程序
社会团体的建立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确保在法律程序上符合相应的要求,才能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因此,在实际开展登记管理工作中,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准入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核,需要对于其开展活动的依据、宗旨、人员资格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所开展的活动以及相应的组织人员完全符合法律条款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团体的建立能够在满足合法化的基础上,在社会中本着自身的原则与宗旨,全心全意的为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
3.要确保登记手续符合流程
严格社团登记管理需要实现对社会团体登记手续的有效审核,确保所有的手续符合规定,一般情况下,这一程序内容为:首先,要具备发起这一团体的相关手续;其次,要具有相关的许可手续,且要具备相关的筹备手续;再次,要经过登记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最后,要具有社团成立手续的证明。只有具备如上五道程序,才能实现对社会团体社会地位的认可。
4.要实现登记过程的规范化
在落实社团登记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登记流程的规范化,具体要求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使用统一且规范的登记表格,实现登记填写上的规范化;第二,要求社会团体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要完整且必须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第三,登记审批手续、批准公文、相应资格证书等都要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第四,用来归档的所有资料都需要符合归档档案资料的规范化要求。
5.推进社团登记管理机构建设的进程,实现相关***策法律的完善
针对当前社团管理部门建设上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人员配备上以及资金投入上给予***策扶持,针对当前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问题,实现进一步的建设,进而针对社团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打造专业能力素质过硬的队伍。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要实现对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确保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6.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监管力度,并要实现对相关工作的有效指导
在制度体系的建立上,需要社团管理机构按照现有法律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以确保监管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依。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指导确保当前社团登记管理部门能够理顺现存的关系,进而顺利的实现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下,作为***府职能承接的主要部门之一,社会团体的建立需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要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求。而这就需要社团管理部门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针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实现对社会团体登记的严格管理。同时,要实现对社会团体行为的有效管理,确保社会团体在获得合法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与价值,进而在实现严格社团登记与管理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前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严格管理篇8
关键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探析
1概况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1208km2,人口76万,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是一座宜居宜业、加快崛起的现代化滨河城市。以盛产铁矿石为名,依托资源开发起步,因矿而起、因钢而兴;同时,深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工矿型城市转变。已连续10年居河北省县域经济首强,在第十五届(2015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47位。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6117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29134万m3;2014年全市总取水量21182万m3,其中农业用水7702万m3、工业用水10080万m3、生活用水2850万m3、生态用水550万m3。“十二五”期间,迁安市以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水资源监控体系为中心环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效显著。
2以“三条红线”为抓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2.1强化取水许可,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红线
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策,限制高水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完成首钢迁钢等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工作,共审批取水量3228万m3。建立了计划用水制度,每年年初用水单位申报年度用水计划,唐山市下达年度用水指标,以此作为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解,确定每个用水户的年度用水指标,下达到用水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利用取水计量设施、远程监控系统跟踪考核企业用水量,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十二五”期间,唐山市批准用水量114812万m3,实际取水量为107198万m3,未突破上级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
2.2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
“十二五”期间,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和健全了节水管理网络和机制,建设工业、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建设节水型社区,实现了全社会自觉节水。涌现出了首钢迁安***、九江线材有限公司、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工业节水示范典型,同时做到了典型引路带动全市工业企业整体推进,实现了“污水处理回用,废水零排放”目标。工业上的循环用水、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对高耗水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最大限度提高用水效率,降低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措施,共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5667hm2。在居民生活用水方面采取定量和超量加价的措施,建设明珠花园、燕阳小区和怡秀园的生活节水示范区。预计到“十二五”末,万元GDP取水量降至23.1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到13.3m3,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
2.3限制区域纳污,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
“十二五”期间,对全市入河排污口完成了登记建档,规范管理。共登记入河排污口7处,批准年入河废污水排放量3515万t,实际年均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3100万t。同时督促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废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推行废污水零排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达到设计能力,全年正常运转,城市废污水得到了回收、处理和回用,实现了达标排放,使河流水体水质全年优于Ⅲ类标准。
3多措并举,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
3.1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利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府统一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健全管理考核体系。建立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机制,使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科学推进,坚持吃深、吃透中央、省特别是唐山市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迁安实际,集中社会各方面智慧,制定下发了《迁安市加快水务改革发展意见》,为今后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确保了科学实施、可持续发展。同时,研究出台了《迁安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为水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广泛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大节日,通过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形式,全面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使关注水利、支持水利、投身水利事业。
3.2新理念,强化投入,全面开创水利投入新格局
抓征收促投入。积极将水利专项资金列入财***预算,水利规费做到了应收尽收、应缴尽缴。抓配套促投入,对下达的水利项目,本级资金足额配套。抓开放促投入。牢固树立用全社会的钱兴办水利的理念,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放开水利建设投资市场,其中总投资130亿元的滦河综合开发工程,就是唐山市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百年工程。同时,实行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即将土地出让收益计提资金、水利基金和水利规费征收资金等全部纳入年度财***收入预算,按照财***综合财力和年度水利发展投资需求,逐年加大对水利的投入。
3.3规范程序,狠抓管理,大力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
按照“惠及民生、着眼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抓好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滦河综合开发项目。紧密结合防洪安全、水利发展和产业转型,启动实施了集河道治理、湿地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于一体的滦河综合开发工程。突出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水土流失治理、河防度汛等工程建设。狠抓质量建设。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制度和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3.4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建立健全适应科学发展的水利发展体制
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全市涉水事务全部由水务部门负责管理,实现全市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并有序运行,取水许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资源费征收等各项制度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探索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管理有责,使用有权,投入有利,明晰产权,实现责、权、利统一;同时,依据《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验收办法》要求,对全市水利工程确权颁证。发展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为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将全市19个乡镇水利站合并为8个区域水利站,按***策落实了编制、经费、人员和车辆,有力推动了基层水利事业的发展。积极落实河北省人民***府《关于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意见》,全力推进水价改革。
3.5依法治水,严格***,保障全市良好的水事环境
严格管理篇9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精细化管理; 目标; 责任; 考核; 兑现
企业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做好目标责任管理是基础,而做好目标责任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严格量化奖惩兑现”,即确立目标、严格奖罚。对于一直采用粗放管理的煤炭企业来说,完成此项工作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完成企业预算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笔者以多年的工作实践,就煤炭企业目标责任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思路,与大家探讨。
一、什么是目标责任管理
目标责任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一种管理制度。尽管国内外对目标管理的定义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管理,即围绕确定目标和以实现目标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这种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活动的目的性,重视未来研究和目标体系的设置;强调用目标来统一和指导全体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以保证组织的整体性和行动的一致性;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系统整体管理,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目标要求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以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强调根据目标成果来考核管理绩效,以保证管理活动获得满意的效果。
目标管理的核心是:让员工自己当老板,自己管理自己,变“要”为“我要干”。
目标管理的作用:一是通过目标连锁体系使个人和部门的责、权、利明确、具体,消除“死角、暗区和交叉带”,促进分工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二是通过上下沟通,使个人目标、团体目标和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促进全员参与,增进团结,既避免了本位主义,又能集思广益。三是通过授权、分权和自我管理,既提高了成本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又提高了员工素质。四是通过人人制定目标,迫使每个人为未来做准备,防止短期行为,有利于个人和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五是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目标,能够客观、公正地考核绩效和实施相应的奖惩,便于对目标进行调整及对目标的实施进行控制。
总之,目标管理在实现效率提高的同时,提高了员工素质,增进了企业内部团结。
目标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五个程序:一是制定目标。制定目标包括制定企业的总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要制定完成目标的标准,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二是目标分解。建立企业的目标网络,形成目标体系统,通过目标系统把各个部门的目标信息显示出来,就像看地***一样,任何人一看目标网络***就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遇到问题时需要哪个部门来支持。三是目标实施。要经常检查和控制目标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看看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偏差。四是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对目标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考核,目标完成的质量可以与个人的升迁挂钩。五是信息反馈及处理。在考核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在进行目标实施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在实行考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和反馈。
二、关于目标考评机制下的压力问题
近几年来,公司在成本目标管理工作过程中,坚持年初高标准制定目标;年中、年末认真考评目标,考评后严格兑现奖惩,进一步加大了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压力,增强了全公司发展的动力。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上级给基层的压力太大,使基层的工作很难做。但笔者以为,如果对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势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理解,就会深刻地领会企业领导层的意***。笔得所在的企业领导在各类有关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虽然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仍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做大做强的发展任务非常重,并且“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逼人。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面对全体职工家属的期望,大家的压力很大。只有把这种压力变为动力,把企业所给的压力变为各单位各部门发展的自觉行动,才是处理这种压力的唯一正确选择。目标管理考评机制就是煤炭企业实现这一战略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三、考核和评议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
就目标考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评价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主要方式,但这对全面了解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是不够的。在目标管理中引入评议机制,实行评价的多元化,建立考核和评议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利于克服目标考核的局限性,也有利于在目标管理中贯彻群众路线。
实行企业集团公司领导评议各单位、各部门,充分发挥了煤炭企业******在目标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企业目标管理工作的主体是领导层,这一主体作用体现在目标的制定、督促考评和奖惩等各个环节。其中,考评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行领导评议,一方面领导可以根据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基础条件、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绩效等各方面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相互比较中对每个单位、每个部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分类定位;另一方面由于评议采取的是无记名的划票分类方式,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人为因素影响,而且体现了集体领导、集体评议、集体评价的指导思想,更好地确保了领导参与目标考评的客观、公正和准确性。近几年来,企业都要组织多次由领导层带队,侧重点不同的现场督查考评活动,使领导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
四、严格奖惩,实行末位淘汰
根据目标考评的结果进行激励,是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以严格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是一个目标管理周期的最后环节,但激励得当,对保持目标管理的严肃性、对下一轮目标管理周期的运行,将起到重要的强化作用;反之,目标管理意识将逐渐淡化,目标管理的推动作用将逐渐减弱。企业的奖惩激励机制包括大张旗鼓奖励和严格惩戒、实行末位淘汰制度两个方面。在奖励方面,对考评结果排序靠前、完成目标任务突出的单位、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对连续获得先进的单位主要领导授予“优秀领导干部”称号,并根据情况在干部管理中予以提拔或重用;在惩戒方面,坚持批评后进和末位淘汰制度。
实行批评后进和末位淘汰,有利于调动更大范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据有关机构测算,一般情况下,对工作结果仅进行表彰先进,可以调动1/3左右、最多不超过1/2人员的争先创优意识;其他1/2―1/3人员局限于保持现状、完成任务、不出差错的工作标准,而且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因为各种原因不思进取,支差应付,即使受到上级的善意提醒也是振振有词,归因于客观情况,而实行末位淘汰,可以对后2/3的人员起到推动作用。其中最后的近1/3人员因为处在后进的边缘而发奋***强、力***远离末位;其余靠近后1/3的人员,也因为后1/3人员的努力前进随时可能使自己顺延坠入后1/3而不敢懈怠。这样就可以更大范围地调动绝大多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能。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对整体推动力而言,抓末位比表彰先进的推动力更大。
所以,虽然实行末位淘汰有些“残酷”,但却有利于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和谐发展。同时,末位淘汰并非是“一定终身”,而是“能上能下,上者能下,下者能上”的制度。按照严格奖惩、有情操作的原则,一方面根据考评结果慎重决定对干部的评价和安排,并非简单地批评和免职;另一方面,近几年一批曾经受到批评和调整的干部由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而又重新重用调整到新的领导岗位。这些领导干部在新的岗位上带领所在单位、部门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的在目标考评中又走入了先进行列,受到了表彰。
五、确保目标管理的公平性
企业参加目标管理的单位、部门每年在几十个以上,有矿井单位、地面单位,有生产单位、经费单位,还有职能处室。这些单位、部门间不仅大小不同、职能各异、年度承担的重点任务差别很大,而且即使同一类单位、部门之间,各方面情况也相差很大,如矿井单位规模有大有小,地面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工艺、流程不同,各处室担负的职能不同。如何把这些不同的单位、部门放到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体现目标管理的公正性呢?一是如上面所述,引入评议制度,坚持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就像评价商品价值的方式一样,虽然各种商品的形态不同,但可以把商品分为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抛开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衡量商品的价值量来评价商品的价值及价格,以使各种商品内在价值可比。二是制定目标和考评时区别情况、分类对待。在确定具体指标值时,又相应地考虑各单位、部门的差异。三是注重考评分组。首先将二级单位与机关处室区别对待,然后以矿井生产单位、地面生产单位、经费单位三类分别分组确立考核指标项目,同类单位也要根据不同的规模、生产状况的不同、所在地区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指标值。这样考核评分更加令人信服,更加尊重客观实际,也就是能让人“跳起来、够得着”。不尊重实际的确定考核指标,只能对企业发展带来不良的后果,指标高会出现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或者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指标过低会出现管理松散、放纵自流或者发展缓慢、停步不前。
六、重点考评
目标是目标管理活动的中心和总体方向,决定着工作的导向和考评的具体标准。企业按照“注重全面、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全公司的各项主要工作均纳入目标管理,力求目标考评更加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在考评时体现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全面评价。因此,在目标管理的内容上,涵盖经济指标、***治素养、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突出考评经济指标目标。
煤炭企业目标责任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各个系统,需要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执行,完成此项工作不仅需要正确的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自上而下的高度统一的管理理念。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做好目标责任管理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严格管理篇10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感。局***对职责范围内的***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负责,成立了***风廉***建设领导小组,纪检委书记、副书记、纪检干部为成员。同时,明确了分工,工作领导小组抓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工作。二是认真学习,加强自觉感。利用***会、局长办公会、周五***治学习时间,结合典型案例,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提高认真履行***风廉***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三是目标分解,形成压力感。结合工作实际,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任务目标分解,使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落实到每一位副局长和科长身上,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使每一位同志都有监督的责任。四是完善监督,树立权威感。在实行责任制伊始,就把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作为一个关键环节来抓,着重抓上下监督、社会监督,严明***治纪律,树立责任制的权威。
一年来,他们在贯彻***风廉***建设责任制工作中,将夯实基础,严格管理,作为抓好***风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认真落实***风廉***建设责任制。抓基础管理,倡导勤俭,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符合区委、区***府要求的精神,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比如:对车辆管理实行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定期发放油票,节约了修理费、汽油费、保险费等开支;建立了购买物品逐级审批、客饭招待审批制度,切实把各种费用降了下来。其次,狠抓基础管理。基础管理绝不是小事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教训太多了,特别是在*局,资金往来多,个别科室权力大,容易出现问题,狠抓基础管理,防微杜渐,树正气、形成良好的风气是非常重要的。今年以来,他们按照从严考核、强化监督、狠抓追究的原则,重新制订了***风廉***建设措施,明确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在此基础上,层层签定廉***建设责任书,所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建立了廉***档案。再次,抓管理与责任制的密切配合。一方面夯实基础,严格管理能够很好地促进***风廉***建设责任制落在实处,责任制落实得好,也必然带动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抓基础管理不是忽视落实责任制其它重点。而且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言行上的表率作用,是夯实基础,严格管理,落实责任的关键。
基于上述想法,*局从三个方面加强了管理,促进了***风廉***建设制度和规定的实施。
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自身免***力
过来,由于该局工程建设任务较多,全局干部职工忙于工作,在***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方面坚持得不好,以致于一部分同志出现了以工代学的倾向,就此大家提出了许多加强学习的意见,认识到必须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今年以来,领导班子根据这一情况及时做出加强***治理论学习的安排。
今年2月底,区领导干部会议后,*局***召开专题会议,*书记向***委员传达了领导干部会精神,并对今年的***风廉***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进一步贯彻区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月*日,该局组织全局***员、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共*人召开了***风廉***建设工作推动大会。会议学习传达了*书记、*书记讲话、《*区建设工程项目监督及违规行为处理的规定》、《关于违反行***审批规定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关于行***过错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办法》等文件以及《*局*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意见》精神。最后,*书记还就***员管理和廉***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此基础上,*局完善了全局学习制度,特别是对两个“条例”的学习和***课教育等都列出了详细的计划,明确了目的和要求,各项学习活动由各支部进行责任分工,局***进行检查、督促,形成了学习、检查、交流的格局。从3月份开始,*书记等***成员分别给全局***员上了***课。另外,该局还及时组织广大***员收看了市委组织部录制的《****课电教》教育片,全体***员干部深受启发。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提高了大家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自身免***力。
二、强化监督意识,加强对***员干部的管理
在实行责任制伊始,*局就把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作为一个关键环节来抓,着重抓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严明***治纪律,树立了责任制的权威。在内部监督方面:首先是加强了财务审计。对各基层科室的帐目帐务进行了审计,促进了资金合理运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个别科室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进行了整改。通过财务审计的落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节约了大量资金。加强财务审计的真正意义还不在钱上,重要的是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节俭成了风气,这才是他们落实***风廉***建设责任制的根本需要。其次是及时排查隐患。根据区稳定工作会议要求,****高度重视隐患排查工作,***成员坚持了定期深入基层科室向干部职工中征求对领导班子以及本科室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并坚持定期向区里报送统计报表和稳定排查情况。一年来,未发现隐患、基层干部职工上访以及违纪***员干部。在外部监督方面:一方面是对服务做出承诺。按照区纪委的要求,在区电视台就办事时限、办事制度等公开作出了公开承诺,公布了举报电话。另一方面是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为进一步接受监督,4月月份,邀请11名社会监督员召开了座谈会,向他们积极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5月份、10月份还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函140余份,征求到意见或建议11条。再一个就是积极推进***务公开。今年是*局工程项目最多、建设面积最大的一年。*工程、*工程和都被列为了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10件实事之一。在工程建设中,*局本着工作公开原则,对所有的工程项目、设备的采购都进行了公开招标,避免了“暗箱操作”,确保了工程质量,树立了*局形象,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三、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执纪行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发[*]2号文件精神,*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关于整顿机关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进行行***效能监察的实施意见》。各***科室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查找了***、服务和其它工作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具体的落实整改上,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进一步缩短群众等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投资*万元对电脑等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并对*大厅进行了扩大改造,重新整合了办事程序,设置了透明式窗口和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真正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另一个是加强软件建设,规范***执纪行为。进一步完善制定了首问制、***务公开、监督制约和用户评议等制度,在职工管理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要求各基层科室都规范了文明用语,并同“办事制度、办事时限、收费标准”等上墙公开、接受监督。在*大厅设置了咨询处,每天由一名副科长负责解答群众咨询。同时投放了对工作人员的意见箱,推行及时、延时和上门服务,赢得了*公司等外地企业的赞誉。通过开展效能监察,房管局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一年来,未发生一起被群众投诉事件,也没有发生违反纪律规定和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
一年来,*局***深深体会到:***风廉***建设责任制是一项长远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制度,全面落实***风廉***建设责任制对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年来的工作,他们认为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抓责任制必须在难点、热点问题上下手。难点、热点既是棘手的问题,也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只有在这些问题上下手才有说服力,这也是领导班子战斗力与凝聚力产生的一个方面。一个领导干部光洁身自好,两袖清风,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敢抓敢管。他们在工程建设及*招标时,脱人、找路子要业务的不少。一把手态度坚决,排阻清障及时有力,使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