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篇1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翻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卖炭翁原文篇2
一、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遭遇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诗《卖炭翁》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老翁形象,他靠烧炭卖炭为生,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对这位老翁在“南山中”烧出一车炭,准备上集市去卖时的心理描写,他身上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饥寒交迫。但他不愿天晴,只盼天气更加寒冷,为什么呢?“心忧炭贱愿天寒”,原来他在担忧炭价,只有天气奇寒,一车炭才能卖到一个好价钱,他也就能买到“身上衣裳口中食”了。作者通过对卖炭翁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揭示了人民悲惨的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歌《观刈麦》中也有同样写作手法的运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农民踏着烫脚的土地,背上忍受着炎阳的烘烤,汗流浃背,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正在“虎口夺粮”。真“不知热”吗?否也。明知酷热难耐,却又“但惜夏日长”,农民只想着能尽快割完小麦,诗人通过这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更突出农民夏收的繁忙,心情的焦急,结合后文“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令人心酸的场景描写,诗歌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沉重。
二、建功立业又思乡怀人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词《渔家傲》上片写景,下片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复杂的感情,词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和“万里”在数字上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乡愁为何如此浓重?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这句意思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便无从谈起,而要取得胜利,凯旋而归又谈何容易?战争旷日持久,将士离乡背井,戍守边塞,凄苦孤独,这又怎能不产生思乡之情呢?爱国激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了词人与守边将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
三、旷达的心胸与热爱生活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篇咏月,上片借月抒写志趣,“我欲乘风归去”写出了词人想乘风飞向月宫的愿望,这种脱离人世的念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他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更重要的是他对现实的不满。人世间的烦恼,不如意使他产生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的念头,这也是苏轼道家思想的反映,然而这毕竟是一种愿望,词人并未“乘风归去”,而是静心思考。“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月宫虽幽静,但却清寒,并非理想去处,美中仍有不足,这坚定了词人留在人间的决心,于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秋月夜,月光如水,词人翩翩起舞,心情愉快,还是人间好啊!上片写出词人既留恋人世又向往月宫的矛盾心情,但这种心情的矛盾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积极用世的思想。
四、壮志难酬的感慨
同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十句,前九句全是梦境,意境雄奇:有紧张有序的***营生活,也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更有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位意气奋发、豪情万丈,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的将***形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词人盼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但在当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苟安***的压制下,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可怜白发生”一句收束全文,全词内容由梦境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是词人一种沉痛的慨叹。正如陆游词《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中“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样,纵有凌云壮志,无奈“***暮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深刻反映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五、闺中的愁思
卖炭翁原文篇3
一、古代心理文化
在一些古诗文的内容中还体现出了古代的心理文化,特别是一些将作者内心情怀表达出来的文本,学生通常都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而感受到古代文人内心的情怀和他们的风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这样一个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对古人的一些典型心理状态以及古人的价值观念进行更好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古代心理文化教育渗透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文本核心思想的理解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文内容时的一个难点,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古文人的心理状态不够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的认知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强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古诗文的有效教学。对于一些非常典型的古代心理文化,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这方面背景知识的认知,教师可以找出相应的文本范例来进行教学。比如,古代酒文化在《醉翁亭记》和《水调歌头》中很好地表现出来;还有隐士文化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陶渊明的隐士情趣在他的《归园田居》中就反映出来,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将一种淡泊名利的高雅之情表现了出来。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选择一些课外的古诗文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古代心理文化的认知得到拓宽。比如,古代的民间艺术文化和民间文学:介绍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的《口技》,还有具有浓郁民歌气息的《木兰诗》。这些内容都值得学生去认真学习,也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渗透的优质素材。
二、把握精髓
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懂得把握其中的精髓,不仅要了解古诗词和诗人的精神,还应该品味诗词中的古典韵味,从而使自身的文化气息得到提高,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作用。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方式的变化来更好地体会和品味诗词中的情感。对于古诗词中的情感,教师通过节奏、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和品味,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对《渔家傲•秋思》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就要引导他们体会词中征夫的艰苦生活和将***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卖炭翁》的教学,对于诗歌中描写的卖炭老翁为了将炭卖一个好价钱,大雪天早早起床烧炭卖炭,最后却被抢走的辛酸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卖炭翁的艰难和辛苦进行体验,了解当时平民百姓的悲惨情况以及当时社会对平民百姓的压榨,最终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创作诗词时的心情。又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词时,该词表现出的忧愁之情学生都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怎样借助景色表达自己的忧愁之情进行思考,使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体会诗词情感,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介绍创作背景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创造出来的优秀作品,所以,这些诗文中就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特殊的情感。想要对古诗文的主要内容还有诗文所表达出的情感进行更好的了解,教师就应该将文章创作的背景内容用合理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出来,在这个教学的环节中,针对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师可以借助背景介绍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了解作者创作时代环境的同时,明确这个时代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比如,在教学《武陵春》这首诗时,为了将南宋慌乱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就要着重介绍作者李清照在后期的生活状况,所以,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对作者借助诗歌表达出的凄凉之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而在对比不同环境和文化发展路径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柯鹏飞 单位: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卖炭翁原文篇4
一、启发式教学的涵义
"启发"一词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教学格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南宋教育家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合称为"启发"或"启发式",其原意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要造成学生一种"愤"、"悱"状态,才去启发他。
因此,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用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总之,只要是贯彻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质疑探究启发式教学、情感启发式教学、媒体启发式教学等等。
启发式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它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于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实施启发式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思维,教师怎样做到:重在点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法,还必须要遵循一些原则:(1)在教学观上,确立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主要是依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教学相长;(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消积的接受知识,而是依靠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增加创造力;(3)在教学手段上,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的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4)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视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即新课改中的三维度),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三、实施启发式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对教师与学生的各方面语文素质要求都很高。
1、对教师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水平和文化素养,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其次,要有责任感和乐教的心理品质,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再次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素养和教学机智,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尊重学生***、自主、富有个性的学习,把学生从"满堂灌"和繁重的课业负担的重压下***出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在实践活动中学习。
2、对学生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加学习的责任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对学习上的问题要勤于思考和探究,处于愤悱境地;其次,是学生要站得高看得远、树雄心、立壮志,产生既旺盛又顽强的斗志,而且还要有充沛的精力来调动自己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把繁杂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
四、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启发式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孜孜以求的互动、合作、交流过程。现代教学思想确立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引导者",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即为"导师"是引导学生去攀登科学知识高峰,寻"幽"探"宝"的"向导"。正如钱梦龙先生讲的"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1、质疑探究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就是要教师巧妙质疑,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的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学生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孔乙己》时,我要求学生找出最能刻画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同学们很容易就准确地找出了"挪"、"罩"、"摸"、"张"、"显出"、"恳求"等词,体会了鲁迅的锤炼词句的特色,这样相机的教学就使语文知识的教学有的放矢,将单项的课堂教学延伸到多项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于是再进一步提问:上述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一个能在科举制度中爬上去的人打一个未能爬上去的(孔乙己),在本文中有何深意?这些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各抒己见,广泛讨论,思想非常活跃,多向思维得到了训练,破除了以讲代想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新的知识与能力。
对初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要理解文章的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新版七年级教材文言文文章比例增多,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如果不准确的解决问题,将会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卖油翁》时,只向学生提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卖油翁的"微颔"去评论康肃公陈尧咨射箭的本领呢?进而引导学生回答:(1)因为他们都精通某种技能;(2)他们都有娴熟的技巧。再问"他们高超的本领、娴熟的技巧是怎么得来的?"这样学生就会得出如:"经常练"、"熟悉"的答案,于是本文的主题"熟能生巧"的成语就得出来了。通过质疑探究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寓意,由启发引导而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比教师直抒寓意的效果要好得多。正如《礼记・学记》说:"道而弗牵"、"开而弗达",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富有启发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质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可见教学中启发方式是不拘一格的,正是"教亦多术,运用在于人。"
2、情感启发式教学
作者缘情而发,教师应披文入情,并且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一诗中作者这样写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我当时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不正是为了天气越寒冷炭越能卖上个好价钱吗?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卖炭翁的多少辛酸和痛苦啊!难道当时社会上只有一个卖炭翁吗?卖炭翁的遭遇正是千千万万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缩影!"这种情感启发式教学激起了学生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的不满。
3、媒体启发式教学
卖炭翁原文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师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1、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备课,教师可以准备有利于教学的相关资料,并利用多媒体便捷和清晰的字幕来代替板书,可以节省大量用于解释和板书的时间,使学生精神更集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接触更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地阅读课文,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
2、丰富了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将文字、***形、***像等创新地整合起来,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出客观事物,呈现教学内容。这样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技术通过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赋予了语文课堂教学更大的开放性、民主性,这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多媒体技术拓宽了语文学习渠道,它使学生不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来学习语文,还可以在因特网这个无限广大的课堂里自主学习。每位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受同班同学学习进度影响,多角度、多层次、可重复、可选择地利用已有的软件和题库,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教师也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个别指导,调控学习。所以,多媒体技术不仅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而且为学生学习语文开辟了新天地。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多媒体提供的现象清晰、直观、生动,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间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呢?
1、巧用电教媒体,诱感体验
①借助音乐,引感共鸣
鲁迅的《故乡》,融合作者丰富的、真挚的感情,文章朴实、凝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离开故乡的恋恋不舍的感情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在讲课时,可以先请学生欣赏歌曲《故乡的云》。当学生们心醉神摇于故乡时,教师顺势导情:“故乡,这个令人感怀的名词,多少文人骚客歌咏过它,多少人产生过‘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的慨叹。鲁迅先生18岁离开故乡求学,探求救国救民的良药,很少回到故乡,对儿时的伙伴有着深深的怀念。阔别故乡二十年后,但故乡已不是记忆中的美丽故乡,小伙伴也变得面目全非。作者悲凉感愤于故乡的一切,一年后写下了经过艺术加工的短篇小说《故乡》。”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师启发下又产生了不解与疑虑,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
②显示画面,撞击情感火花
语文课不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有发挥这种功能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来说,入选为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文章,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要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可通过显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撞击出情感的火花。
2、妙用电教媒体,剖析重点难点
①借助幻灯,点明文章题旨
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实物投影等较为简易的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以收到理解全文主题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卖炭翁》一课,可以用PPt制成四幅幻灯片:白发苍苍的老翁满面尘灰地烧炭,十指黑黑,衣着单薄;深雪寒天中,饥寒交迫的卖炭翁伛偻着身子蹲在泥中牛旁卖炭;两个太监骑在马上,驱赶着卖炭翁走向皇宫;卖炭翁伤心无奈地将不能御寒充饥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瘦弱肚瘪的老牛瞪着白眼呆呆地看着。上课时先让学生看投影说故事,讲出四幅***所表现的中心意思,然后进入课文朗读、赏析教学过程。
②利用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计算机CAI课件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质量坚固,工艺精巧,就要分析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制作特征。但是学生,甚至教师连石拱桥见也没见过,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课本上虽有一幅插***,却无法与其他拱桥比较,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于是巧妙借用《中国石拱桥》的CAI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此外还附加一些思考题。学生们一边听着缓慢的、充满感情的解说,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比较、分析等过程,学生们终于得出结论:中国的石拱桥优美、坚固、精巧,中国人民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性的人民。
3、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写作兴趣
①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因生活而充满生机和活力。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
如在植树节指导学生写作《植树》的过程中,可以作如下设计:在优美动听的《春天的旋律》音乐声中,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朱自清《春》一文的录音和画面,课堂上听到了“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气息。当学生身心置于自然之春的意境时,接着向学生播放一组男女老少植树忙的情景,把一幅幅声音、***像、颜色交融,人与自然内和谐一体的阳春植树***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它们身临其境,心听其声,唤醒起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栽种心中一片绿的行动。
②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
卖炭翁原文篇6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教师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而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达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语文知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要启发学生懂得:人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们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否则将会空虚和枯燥无味!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悬念激趣
在古典章回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用“且听不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这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课书,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精神、音容笑貌,就不能像描写“背影”那样更想往下看,品味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学生的求知欲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三、情感激趣
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感必须披文人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那么就是只看见徒有迹象而死板的符号,怎能接授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为什么呢?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四、媒体激趣
所谓媒体启发,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启发,如电化教学、是脑、幻灯、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文并茂,形声结合。试想,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会更佳。又如在教《小石潭记》时,如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果用电视录象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更有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对比激趣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以《故乡》一课为例,课文对闰土形象的描写,可采用对比启发,分析时,教师提问: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红和圆实的手”,说话滔滔不绝,说的都是海边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夹着“皱纹”,“松树皮的手”,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一个“木偶人”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多子、兵荒、苛税等原因造成的。这样一对比启发,学生对课文理解加深了。
卖炭翁原文篇7
【关键词】教学;情境;想象能力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言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人、自然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
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象,而想象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训练学生感知事物应做到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是日月星晨、风雨雷电,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二是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对客观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积累。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要求学生一是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二是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记下来。在储备了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后,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出现时,这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
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象,用短文再现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插***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如有学生写道:
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微醉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二)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更色彩鲜明。
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要求学生刻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
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道:
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象,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发展趋向。
训练举例:“卖炭翁”的炭被抢,他悲愤交加,离开“宫市”后将向何处去?请续写结尾。
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写:
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
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道路。
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卖炭翁原文篇8
论文摘要:探索了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认为可分为四种:诗史互证、多重证据法、 科学 思维法、从文化的视野视察文学,并对此分别加以阐述。
陈寅恪学贯中西,博通今古,是20世纪
一、诗史互证
陈寅恪治学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是文史会通,用文学作品阐述 历史 知识,用历史知识解说文学作品,这个方法又可称为诗史互证。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可以视为诗史互证法的滥觞,而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宋代的黄宗羲。明清之际,钱谦益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完成了《杜工部诗笺注》,将传统诗史互证正式确定下来。与传统诗歌笺释中注重章句训释、注疏不同,“诗史互证”着力考察、挖掘诗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或从诗中发现历史,这就使诗具有了裨补史阙的功效。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缘起》中这样说:“盖牧斋博通文史,旁涉梵夹道藏,寅恪平生才识学问固远不逮昔贤,而研治领域,则有约略近似之处。”这里,他明确指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对钱谦益有直接的继承性。
诗史互证是陈寅恪解读、笺证唐诗的重要方法。如《卖炭翁》的小序说:“苦宫市也。”关于宫市之事,史籍记载很多,陈寅恪择录几条供读者参证。第一条出自:“昌黎先生集外集陆顺宗实录壹”,第二条出自“同集柒顺宗实录贰”,第二条论述宫市最详细。陈寅恪在引录后指出:“此篇所咏,即是此事。退之之史,即乐天诗之注脚也。”确实,结合韩愈的这段历史记载来读自居易的《卖炭翁》,就更能看出该诗高度的真实性。接着,陈寅恪又引《旧唐书·张建封传》一段作为“当日士大夫同恶宫市弊害之事证”,引《容斋续笔》《旧唐书·代宗纪》及《南部新书》有关记载说明“自天宝至大历至贞元五六十年间,皆有宫市,而大历之际,乃至使郇谟哭市,则其为扰民之弊***,已与贞元时相似矣。”至此,陈寅恪已为读者勾勒出唐代宫市的基本面貌,这对阅读自居易的《卖炭翁》是大有裨益的。
不只唐诗,《论再生缘》以及《柳如是别传》也都是他诗史互证方法的典范之作。他认为,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在正史 文献 当中无迹可寻,而诗文往往可提供时、地、人等方面的记录,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
二、多重证据法
陈寅恪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称王国维的研究方法是“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就是多重证据法,其实也是陈寅恪本人的实践的方向。
这种方法运用到诗歌的解读中,又可化为古典(古籍中的出处)与今典(当时事实所指)的关系问题。陈寅恪十分讲究诗歌“古典”与“今典”的训释,从两个层面来诠释同一符号的双重意义,并以此钩沉出不同层面背后所依托的文化关系。
他在《读(哀江南赋)》中精辟地指出:“古事今情,虽不同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也。”
这里说的就是文学创作中古今相通、“古典”与“今典”妙用的情形。陈寅恪认为在解释诗词时,“古典”并不难理解,只要懂得用何典故及典故出自何处,就不难理解诗人的用意。但要理解“今典”则不容易,因时过境迁,今人已很难理解诗人当时的具体情境和具体人事,所以常会导致对古人作品的误解。他在《柳如是别传》中说:“解释古典故实,自当引用最初出处。然最初出处,实不足以尽之,更须引其他非最初,而有关者,以补足之,始能通解作者遣词用意之妙。”
陈寅恪进一步指出:
“凡诠释诗句,要在确能举出作者所依据以构思之古书,并须说明其所以依据此书,而不依据他书之故。若仅泛泛标举,则纵能指出最初之出处,或同时之史事,其实无当于第一义谛也。”
其实,陈寅恪更重视诗中的“今典”,即当时的事实,因为这对理解诗词的含义及诗人创作的动机更加重要。他在《柳如是别传》中通过对钱谦益和柳如是二人的生平与创作关系的分析,对相关的文人生平创作及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反清复明活动的考证,洗刷了过去人们对柳如是的不实之词,也对钱谦益的降清给予具体分析,甚称善于运用“今典”的典范。
三、科学的思维方法
陈寅恪非常注重史料的原始性,并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以选择、分析、运用。这种善于运用材料并提炼出新见解的能力,一向为人称道。陈寅恪在《冯友兰
这种例子在陈寅格著作中不胜枚举,如《柳如是别传》对钱谦益的评论。钱氏始为东林***魁,后又逢迎马士英、阮大械,南明王朝倾覆时投降清庭,名节有亏,以至于士林史乘有“自汉唐以来,文人之晚节莫盖,无如谦益之甚者的恶评。
陈寅格并不否认这一点,但他主张作具体分析,钱谦益的“污点”降清,也是因“其素性怯懦,迫于事势所使然,若谓其必须始终心悦诚服,则甚不近情理’。钱谦益、柳如是在南明王朝苟延残喘之际,每天“阮意游晏”,陈寅洛也不否认,但他分析,钱谦益与阮大械同为文学天才,两人也有“气类相近”的一面,且柳如是和阮大械皆能度曲,其中也不乏“赏音知己之意”,不必只以“谦益凯相位”一单一方面来看待。
卖炭翁原文篇9
[论文摘要]多媒体具有刺激效应、优化效应、创新效应。正确运用多媒体,合理利用多媒体集形、声、色、情、知、意为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应,能有效的促进语文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都装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了教室,打破了沿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谈。”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风采和魅力,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语文教师更是对它情有独钟。但是,我们不必讳言,由于各种原因,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应,促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如下几点拙见:
一、发挥多媒体的刺激效应,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多媒体的利用可以有效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刺激强度和频度,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白居易的《卖炭翁》时,由于很多学生对烧炭劳动的艰辛知之甚少,不能产生对卖炭翁的同情心理,达不到与作者感情共鸣的目的。我用多媒体展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学生在***文并现,声情并茂中体会白居易语言的精致,同时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苦难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这样一来,既教育了学生,又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空洞的“说教式”上课所不能企及的。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地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有些地方是“妙不可言”。这时,单纯凭借语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师可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多媒体传授给学生。例如,在《瀑布》一文的教学中:插***上的瀑布长长的,白白的,笔直的落下去,为什么说它像“一道珍珠的屏”?又为什么说它“如烟、如雾、如尘”?如果学生平时没有看见过瀑布,没有关于瀑布的感性认识,教师说破嘴皮也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瀑布的录相一放,学生一下就明白了:站在瀑布脚下仰望,那流淌的瀑布加上青山绿树的映衬,确实像“珍珠的屏”;瀑布倾泻下去,在风的吹拂下,在艳阳的照耀下,飘飘洒洒,如尘土飞扬,击打在水潭里,升起的水雾如烟----这是不言自明。总之,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以其超越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等许多优势而大有用武之地。
二、发挥多媒体的优化效应,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开发,多媒体有利于教与学的愉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激情引趣,拓展思维,自主学习上。如在教《桃花源》一文时,可播放有关陶渊明的介绍资料和桃源美景的录像资料,学生即能披文入境,悟情抒情。
让学生乐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就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我们现在有些语文老师所上的语文课,方法陈旧,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听。多媒体能弥补这一缺陷,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在教《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时,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南京大屠杀》的片段,让学生坚信南京大屠杀是血写的事实,激发学生对日本***国主义者的切齿痛恨。有了这一感情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文时,对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歪曲日本侵华的历史,制造种种谎言的做法,义愤填膺,这样一来,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堂课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气氛活跃,连平时不爱听讲、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且振振有词,有理有据。我原来在教《变色龙》一文时,总爱在分析完课文后问一句:为什么奥楚蔑洛夫对狗和受害人的态度一直在变来变去?这说明了什么?应者寥寥。后来,我运用多媒体技术,用漫画的手法将警官先生时而骄傲无比时而诚惶诚恐的丑态夸张的表现出来。学生感受很深刻,话也就多起来了。
三、发挥多媒体的创新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志在北师大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专门阐述了创新教育的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创新教育是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对于教育者来说有两层意思:一是教育方法要创新,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永远也不会有奇迹产生。二是要学生学会创新,教育学生大胆思维、存同求异、发展创新。
卖炭翁原文篇10
撇开现在中国富人穷人的纷争不说,我们不妨看一下中国千年来,或贫困或富裕的阶层他们的生存状态是如何的。
唐朝算是一代煌煌天朝了吧,当时最为骄奢***逸的是“宫中”,例如白易居在其《红线毯》中说,“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宣州的红先毯来得既温且柔,结果是“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遍阅白氏的乐府诗集,富人还真远不如“宫中”来得气派。
贫富于权力王法之前一文不值还在吴思的《潜规则》中显露无疑,吴思说,他曾经见过明成祖朱棣的一道圣旨,说的是“那***家每年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件,他怎么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铺面之家,不分***民人家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钦此。”有这样的圣旨,管你是北京城里富甲一方的商贾,还是做血汗小本生意的走贩,甚至是天桥卖大力膏丸的,只要是官府来勒索,你一律只有乖乖地奉上,皇上分明说了,“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拿了打了宰了,岂敢抗争?
我还曾去过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乔家在清康乾盛世时已是巨富,其大院三面临街,孤零零立在闹市中,尽管当时周围不过是些低矮的平房,但乔家大院仍被建成一座为全封闭的十余米高的城堡,富裕的乔家子孙就被巨大的财富压垮,守着惊人的财富住在这样的活死人墓中。乔家和绝大多数晋商一样,其发迹史相当青白,其子孙也笃守仁义,乔家也许经得起商海的惊涛海浪,但却经受不起官患的巧取豪夺,经受不起周围仇视的目光,一次次洗劫一次次***,终于让乔家衰败不堪,最终只有这阴森的大院飘散着当时繁华的一缕烟云。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什么富裕群体,能够从王法,从仇恨中幸存下来。所谓富可敌国,也许其悲凉的本意,竟然是说,太过于富裕,就成为国家的敌人了吧?而一旦成为国家的敌人,不仅财富,连身家性命都朝不保夕。
就是在20世纪初期,一些漂流下南洋的华侨,终于落叶归根回到故土等待老死,但他们竟然在生育他的这片土地上,必须倾其所有,建筑高墙森然,配备了了望台、射击孔、轻重武器、探照灯和电网的碉楼,将自己的余生就禁锢在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富丽监狱的碉楼中!究其原因,一怕官府二怕匪患。这些悲剧式建筑,竟然在百年后的今天,因为其仍然或屹立在山冈上,或散落在田野村旁,或罗马式、法兰西式、意大利式、德国碉堡式,竟然成为现在子孙欣赏欧陆风情的佳境。当年以在异国漂泊寂寞的血泪筑就在本国惊惧中苟渡余生的碉楼,演变到子孙眼中的云淡风轻,岂一个贫富的黑色幽默可以阐述!
如果说“仇富”由来已久,那么就不难理解,在富人们缴税不多时,一时间群情激愤的文章如何生产出来。但所谓“仇贫情结”倒还是一个新鲜的称谓,日前也有文章说,中国社会不仅要警惕“仇富“,更要警惕“仇贫”。据说现在中国“仇贫情结”愈演愈烈,这和“仇富情结”相应成趣,如此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是不被仇恨的呢?想必并不存在一个不富不贫的中间阶层,即使存在,他们也会因遭受来自更上层富人的白眼和更下层穷人的鄙视之夹板气而尴尬万分。一些文章上言之凿凿的“仇贫”,实在有浓烈而言不及义的愤青味道。
何谓仇贫?有人愤怒地将其归结为长期处于贫困中的中国社会曾有过根深蒂固的“仇富情结”,突然因道德的沦丧这种心理走向其反面。 据说复旦大学新生丁玮的父亲因早点摊被取消,筹不到儿子的学费而“引咎”自杀是“仇贫”所致。据说对“现代化”、“城市化”的简单崇拜。“穷怕了”,以为高楼、广场、绿地、大马路就是“现代化”的标志,就是“与国际接轨”,指望着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现代化”自动地连带改善穷人的生活等等,也是“仇贫”。据说为维护自己的“视觉”特权。对某些衣食无忧的“体面人士”来说,开小店、踩三轮、住破屋这些穷人的生活***景,妨碍了自己的出行方便不说,光是看着就不顺眼、不舒畅——这绝对不是猜测,许多小商铺被一股脑拆除、擦鞋女之类被四处驱逐,唯一的“罪名”就是“有碍观瞻”,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也是“仇贫”。
甚至据说日益强烈的对下层人士的不信任,诸如小商小贩多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穷人中偷盗、***、欺诈等恶习的比例更高等等,也是“仇贫”。
然后就有人悲鸣,说与“仇富情结”一样,“仇贫情结”也是可怕的,甚至更加残忍——只为自己的“视觉舒畅”而不顾他人死活。它泯灭了社会的道德关怀,扩大贫富之间的物质与心理鸿沟。一个族群***、缺乏同情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对于仇贫的说法我尤感莫名其妙。复旦大学新生丁玮的父亲因早点摊被取消,筹不到儿子的学费而“引咎”自杀,那个摊点被撤是哪个富人所为,还是官府所为呢?现在因铺天盖地的城市绿地、照明、广场工程而将贫民窟拆了去,将沿街叫卖的小贩赶得惊惶万状的,是腰缠万贯的富人能做到的吗?将所谓盲流抓上卡车,劳役后遣送回农村的是富人吗?如若中国的富裕群体还不享有如此大的神通和能力,那么是谁在制造仇贫悲剧呢?
我们仍然不妨看一看过去,白居易的“卖炭翁”是小学生都能琅琅上口的,那么一个衰迈的老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结果呢?却是“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时间过去了千年,卖炭翁的悲剧是否就杜绝呢了?我更担心,昔日卖炭翁的“泥中歇”,变成了现在的“随地违章摆摊设点”;当时宫中还有绡绫之类点缀,变成了没收小贩的三轮车水果蔬菜另加罚款。
我们也不妨看一看现在,关于农民的状况呢?李昌平在《我向***说实话》一书的前言中说,有许多次,农民哭着给他下跪,求他救助失学的孩子,求他救救生病的父母,求他帮助老实人伸冤。李昌平已经记不清农民给他下跪的次数。前言的最后一行文字是:“我现在忏悔我的过去。我怕忏悔迟了,上苍不再原谅我。”是什么导致曾经强悍的、无数次揭竿而起的中国农民经常长跪不起呢?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贫困?或者仅仅是因为富裕群体的“仇贫情结”?用财富多寡来解释这样的悲剧显然是可笑的。所谓弱势群体,在中国也往往并非老弱病残所致,而是其作为生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了威权的剥夺和侵害所致。
因此,不管是“仇富情结”还是“仇贫情结”,在强权面前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如果说有,那不过是祭品中的牛羊还是鸡鸭的差别,不过是案板上的大鱼和虾米的差别。祭品是不能免于恐惧的,那威权的一刀下来,种种争论仇贫还是仇富,都显得和谁该先拉出圈栏一样可笑。而福布斯榜单带来的恐惧,多少和谁是肥羊的恐惧有些类似,未被搜寻到的肥羊和瘦羊们暗自松了口气。
在相信仇贫和仇富没有意义之后,我还相信福布斯排行榜也仅仅是个游戏。据说《亚洲华尔街日报》在2001年还排出过千年全球最富50人,中国有6 人上榜,他们分别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忽必烈、明朝太监刘瑾、大贪官和珅、清商人伍秉鉴和民国的宋子文。《亚洲华尔街日报》还说,如果按征服土地来计算,在职业一栏是"征服者",财富来源一栏是"掠夺"的成吉思汗可称"天下最富"。当时,蒙古人打下了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明武宗年间太监刘瑾被处死后,人们从他家中搜出黄金3360公斤、白银725万公斤。明末国库仅得200万公斤白银。
清朝的和珅被查出贪污白银达2.2亿两。伍秉鉴则是是十三行的买办,他继承了当时只有少数人能获准经营的丝绸和瓷器生意,身家至少有好几百万银元。 而宋子文在20世纪40年代甚至可能当时的全球首富。上述中国六大富豪,没有一个是真正从商的,五个是官宦,一个极端依赖官宦。从这个传统来看,福布斯2002中国富人排行榜的失真度可能是非常高的,因为最富裕群体绝对不是穷到除了钱一无所有的富翁。
看来福布斯榜单可以收场了,仇富仇贫也可以收场了。中国正致力于致富,但更深的忧虑阴影在我心中无法化开。中国早在宋朝就有发达的契约制度和一个羽翼丰满的工业***所需的技术和商业知识,但一流的技术和中国人天生的企业家气质却不能演绎出现代文明。甚至我们习惯认为凋弊不堪的清王朝,在1840年的时候其gdp占全球总量的28.7%,而当时位于次席的印度,位居第三、四位的法国和英国三国累加起来,其gdp也仅仅占全球总量的26.5%!看来一个国家的富裕和强盛之间,竟然有深深的鸿沟,忘记这样的鸿沟是极其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