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1
一、树立跨文化的谈判意识,正确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客观地说,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间商人的文化敏感意识及相互对不同文化的宽容与理解,但是仍有许多人因低估文化对谈判方式的作用而对此缺乏重视,从而导致国际商务谈判的失败。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加强跨文化谈判意识,正确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在需求、动机、信念上的不同,学会了解、接受、尊重对方文化,切不可片面理解在自己国家里得到认可的东西在其他国家也同样行之有效。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国际谈判者要灵活多变,使自己的谈判风格和策略适应不同的文化。如果与注重礼仪的法国、日本、英国人谈判时,必须注重衣着与礼仪,显示己方的教养与风度。而面对一些不太讲究衣着的国家的谈判人员,便装也可参与正式的商务谈判。要想得到德国谈判对手的青睐,就必须和他们一样对谈判进行充分周详的准备,胸有成竹,井井有条。
二、宽容和接受不同文化
国际商务谈判中必然要遇到不同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是有很大差异的。
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容忍分歧和不稳定,考虑安全,避免冲突。而有些文化则对此不容忍。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不同的商务文化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有些人坚持的原则和礼俗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不可思议的,千万不要妄加评论对方的文化准则,同样也不要让对方来评判自己的价值观,而且这样很容易引发尖锐矛盾。当不同文化在谈判场上碰撞时,要学会尊重和宽容,哪怕在极其微小环节上都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要做到愿意并且有能力做到文化间视角的转换。跨文化的行为并不意味着要简单地去适应对方,或者把他方文化的形式和方法照搬过来。关键是要学会用他人的眼光来看问题。谈判中要做到“知其习性,以引导之”,学会入乡随俗,这是谈判的秘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文化冲突再所难免。最好的方法就是谈判中要宽容对方文化,接受对方文化。比如,你在英国说英语会比说汉语容易交流,外国人来到中国说汉语不仅有利于交流,还会感到很亲切。这样就会缩小心灵上的距离,克服文化障碍,促进双方的了解,产生亲切感,容易引起共鸣。
三、应用约哈里窗口理论克服文化沟通障碍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和哈里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了一个名为“约哈里窗户”的理论。约瑟夫和哈里认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成败与否,人际关系能否健康发展,求职就业是否马到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自我暴露”。对每一个人来说,他都存在着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别人了解,而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仅仅自己了解,却从不向别人透露的“秘密区域”;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求知区域”。这4个区域,就是“约哈里窗户”。应用约哈里窗口理论可以有效减少跨国商务谈判中的沟通障碍。充分交流而不会成为谈判障碍隐患的只有开放区域。为了顺利实现谈判目标,必须与谈判对手紧密合作,扩大开放区域,同时缩小盲目区域和秘密区域。可以通过自我透露和反馈来实现这一目的。自我透露就是坦率地向谈判对方提供自己的信息,以减少秘密区域,而来自对方的反馈信息可缩小盲目区域,两者相互作用可以逐渐缩小未知区域。
四、敏锐洞察谈判对方的文化标准、社会风俗和禁忌
谈判时,我们要敏锐洞察谈判对方的文化标准、社会风俗和禁忌,并且要随着他们的更新而不断改变。
人们在国际商务谈判前,应该尽量了解谈判对方的风俗习惯和禁忌。但是要了解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难度很大,而且有点不现实,所以我们可以组织一个谈判团队。把公司的主要合作国分配给不同的人员专门研究,这样在谈判中,人员不仅会分出主次,而且会更加专业。这样了解的情况会比较详细。
在与外国人交往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与禁忌,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的讲究而使对方不愉快,甚至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进程。例如,日本人不喜欢谈判中有律师参加,他们认为带律师参加谈判,一开始就考虑日后纠纷的处理,是缺乏诚意的表现。当合同双方发生争执时,日本人通常不会选择诉诸于法律这一途径,而是愿意坐下来重新商量;而西方人则与此不同,他们对纠纷的处理,惯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良心的道德的作用。例如美国人在进行商务谈判特别是在国外进行商务谈判时,一定会带上律师。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我要征求律师的意见”。知道这些,我们就可以在谈判时不为美国人的话而心存芥蒂,避免与日本人谈判时带律师。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2
摘 要: 周作人散文中有着大量的鬼神书写,20世纪20年代周作人退守书斋后,更偏向于民俗意义上的谈鬼神,这类鬼神散文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对鬼神的书写,尤其以希腊诸神的讨论最瞩目。周作人谈神说鬼的目的不仅在于娱乐和审美,而且是期待艺术、知识及人本精神的影响,从而达到人世间的“美化”。
关键词: 周作人 鬼神 民俗 希腊神话
1934年4月5日林语堂在主编的《人间世》半月刊创刊号上发表周作人两首《五十自寿诗》,以“街头终日听谈鬼”、“谈狐说鬼寻常事”,沉湎于自己的园地,明确了“鬼神”这个意象在自己创作中的地位。其实,周作人对“鬼神”题材的爱好由来已久,以1929年《伟大的捕风》的发表为界,周作人的鬼神书写呈现出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如《谈鬼论》所述,在这两个阶段,他谈论鬼神的两种立场不同的爱好:一是文艺上谈鬼,一是民俗学上谈鬼,即象征意义上的鬼神和民间意义上的鬼神。特别是1929年闭户读书之后,周作人创作的大量“文抄体”散文更偏向于在民俗意义上纯粹的谈鬼神,这类鬼神散文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对于鬼神的书写和民间鬼神崇拜的思想。也因为周作人的“趣味主义”,与早期“浮躁凌厉”的鬼神散文着力于改造国民性的功用价值相比,这类散文中的谈神说鬼是为了娱乐和审美价值,鬼神书写的本质是美化人世间,这是周作人一生坚持的一项“胜业”。
一、“谈狐说鬼寻常事”――民俗意义上的谈鬼神
1929年后,周作人开始谈论纯粹的鬼神,他立足于民俗学和人类文化学角度,于1930年到1944年间创作了《说鬼》、《鬼的生长》、《河水鬼》、《花煞》、《刘青园与〈常谈〉》、《关于祭神迎会》等散文。其中,写于1931年的《鬼的生长》不仅有代表性,还是1931年周作人尝试新文体即“抄书体”的第一批试水之作。之后,他关于民俗想象类的鬼神散文多用抄书体。这些散文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别人材料堆砌的抄书体,实则有着“自我”的存在。比如《鬼的生长》一文中,周作人先是一本正经地求之于杂著,分析人是否会在死后生长,尤其在文章的后半段大量引用了《望杏楼志痛补编・乩谈日记》中关于鬼的世界的记录。这些民俗知识的介绍的确给文章增添了趣味,但是周作人的这些“文抄体”散文并不是简单地记录鬼的种种情状,或者简单地堆砌材料,他走的是传统随笔的写法,即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思路随心所欲地选择和把玩别人的笔记材料。他在《谈笔记》中就说过:自己是“把看尺犊题跋的眼光移了去看笔记,多少难免有龃龉不相入处,但也未始不是一种看法,不过结果要把好些笔记的既定价值颠倒错乱一下罢了”[1]。《乩谈日记》实在是记录早逝的子女通过“扶乩”告知亲人自己阴间的生活聊以安慰在人世的老父。文中描写的鬼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也有婚姻嫁娶生产生活,鬼与人获得了精神世界上的互通,生与死的间隔被“扶乩”填平,在世的亲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这固然是迷信活动,但是周作人却对这些迷信活动予以了同情和理解,如上文所述,他谈民俗意义上的鬼神终究是为了探究人心谈论人情,他始终相信鬼后有人,鬼神的形象始终只是人情在异界的投射。周作人通过这一历史悠久且富有意味的形式窥视背后的人,感受人情机微,那么反过来通过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的“鬼神”形象,我们可以窥视到周作人自己的灵魂。正如曹聚仁所说:“周作人‘谈狐说鬼’给人一副厌世冷观的表象下,仍有‘冷灰底下燃烧着’的‘炎炎之火’。”[2]周作人通过赋予这些鬼个性化的特征,这些个性往往包含他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真挚深沉的情感。也就难怪“河水鬼”《水里的东西》如小孩一般喜欢三五成群地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不仅没有阴森诡异之感,反而不管男女老少,都呈现出可爱的模样,这是因为周作人希望人能够恢复最本真的原初状态,这是周作人人生观和审美观的体现。民间的迎神赛会上的“活无常”和“死有分”本是素衣高帽、披散着头发、口吐长舌的鬼使,在周作人的笔下却和鲁迅笔下一样成为戏谑化的形象为百姓所娱乐,不仅有大小男女,还有家属随行,这些别具人性人情的形象,呈现出周作人特有的审美艺术情趣。写鬼固然是周作人最感兴趣的,但是他描写的神也不在少数,其中占了一大部分的是民间神。他描写江西地区的“咕咯菩萨”,是描写江西地方特色的一个缺口,他描写被称为航海者保护神的划水仙,“披发赤足,一手高举持一圈”的朱天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灶神、土地公……这些鬼神缺少了宗教神灵的色彩,却充满了人间生活的气息,周作人是用@样温情脉脉的眼光关注人间世事的。但是,像“雷公”、“谷神”等篇目,却成为周作人批判传统文化中对恐惧和残酷不遗余力描写恶习的一个切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在1945年之后迫于生计卖文为生,但依然创造了大量写鬼神的文章,篇幅极尽短小,内容多是迎合***治,总体艺术水平不高。虽然是“戴着镣铐起舞”,“卖文偷生”的周作人借着谈民俗中鬼神对生活中的一些陋习和弊病还是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照。
中国古代鬼神不分,谈鬼就是在谈神,站在民俗研究的立场上,周作人虽然谈鬼神,但是站在科学主义的立场上,他并不相信鬼神。鬼神作为客观存在物是假的,但是他承认人类观念中万物有灵论的客观存在。“鬼神生于人山,不可斥以为无,亦不可执以为有”[3]。老百姓的鬼神观念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发展,对这些由鬼神观而发展出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仪式,周作人还是相当感兴趣的。《谈虎集后记》载:“我是不相信有神与灵魂的,但是宗教的要求我也稍能理解,各宗的仪式经典我都颇感兴趣。”[4]因此,他并不反对以民俗的形式谈论鬼神,而将谈鬼神作为知识阶层娱乐与教化的工具,企***从鬼神世界里寻找“鬼里边的人”,从而了解平常不为我们所知道的人情。他之所以对旧生活里的迷信怀有一颗同情和宽容之心,是为了从传统文化中探寻一条符合人情人性的能够使“平民”获得发展的道路。
二、期待人世间的美化――“谈鬼神”的审美意义
周作人杂学丰富,他不仅对民俗学所知丰富,还对希腊和日本的鬼神涉猎颇多,如果说他谈中国的鬼神侧重于人神――“鬼”的话,那么他对国外鬼神的关注,就更侧重于高于精神的存在――“神”。受安特路朗人类学的影响,在国外诸神系中,周作人对希腊神话尤其感兴趣,毕生躬耕于希腊神话的翻译工作。希腊神话的爱美主义和人道主义影响着周作人,与中国鬼神信仰的阴暗和功利形成鲜明对比。
周作人认为“希腊尚美,人体之美,归之于神”。因为神与人同形同性,神的正义、光明、爱与美实质上是原始初民所想象的理想人类的特质,神是人的化身,但是比人更超能,更充满力量,更美丽自然。希腊民族是一个追求“美”尤其是“人之美”的民族,因此,希腊宗教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质在于,它是由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发展起来的,这些人贴近生活经营世事,自觉地将原始神话中的恐怖和黑暗的成分驱散掉了,“他们不能容忍宗教中之恐怖与恶分子,把他渐益净化,造成特殊的美的神话,这是他们民族的一种成就,也是给予后世的一个恩惠”[5]。在周作人看来,希腊神话的这种“美化”世界的传统,给予了一代又一代希腊人去追求爱与美,理性与光明,对爱与自由,这是一种激励人积极向上的力量。与之相对比的是中国鬼神信仰,固然某些民间鬼神有娱乐滑稽的作用,但无论正义还是邪恶,中国大部分的鬼神故事描绘的都是“充满恐惧的世界”。如“花煞”是在新婚之时会祸害新人乃至其家人重病的鬼;“僵尸”按照凶险程度划分为“红僵”和“白僵”,很多记载还不厌其烦地详细描写僵尸吃人的情状;“雷公”击恶人明明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但是占据视野的大多是恶人惨状的描写,而且无论生前如何,雷击而死的人都会被归于恶人。中国民间文化中那些残酷和丑的因子肆虐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周作人引介翻译希腊神话,神能够拯救被恐惧和残酷荼毒的国民,使得人心向善与向美,与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大力宣扬“人的文学”的主旨是相一致的。
神与人同形同性,除了不可超越的“神”形象之外,还有大量对“人神”――俗人间世界英雄们的描写,这是古希腊人为了使神更贴合现世人的生活而创造的,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既然“神便是完全具足的人,神性便是理想的充实的人生”[6]。那么人在F世生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神,这条追求的道路必然会是曲折而漫长的,期间必将会有种种磨难,但是希腊人积极求生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淡化了苦难和死亡的恐惧,相比之下,中国鬼神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却透露出一股非人格化的味道,这种精神枷锁一样的鬼神信仰对于“平民”的人生更多的是消极作用。钱理群认为:“要从‘普通人民怎样活着’的客观考察中,探索一种最适合自己主观性发展的理想的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周作人民俗学研究的重也所在,他的真正兴趣所在”[7]。
三、结语
对“国家治乱”、“生民根本”的关怀是周作人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在思维的洪流之中,它偶尔会峥嵘嶙峋,偶尔又会被深深埋没,但是始终矗立在那个位置上,永恒不变。因此,和书写现实紧密联系的谈鬼神,始终牢牢占据着周作人的创作位置,正如钱理群所说:“世上不理解于此,以为周作人动辄谈鬼,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这种南辕北辙的‘误会’是可悲的。”当他对文化批判意义上的谈鬼感到绝望,便转入民俗学上的谈鬼,以这看似“虚空的努力”隐晦的关照现实。一个具有自由主义的五四文化人,在***的大时代面前进退维谷,退,似迫不得已,又不甘寂寞;进,曲折坎坷,徒增无奈,不如在文艺上去推崇爱的美的鬼神论,将“美化精神”和人本精神的血液输进古老国民性改造的“胜业”之中,乞求人的光明、自由和理智。“两个鬼”的斗争终究以“绅士鬼”占据上风,他的创作也从披露式的讽刺走上了亦庄亦谐的微讽,从“浮躁凌厉”走上专慕“平淡自然”的境地。但是,一个对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状态有着悲观结论的理性智者,怀着从“谈鬼”中获得的苦果埋首于读“经”时,又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平淡自然的心境呢?他所坚持的以科学和艺术改造国民性的“立人”之路,怎么可能是寂寞地枯坐在“苦雨斋”中能够实现的呢?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作人的平淡自然的小品文中总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这是作者的清明理性和内心苦闷斗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周作人.谈笔记・秉烛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130.
[2]钱理群.曹聚仁与周作人[J].曹聚仁研究(试刊),1999(4).
[3]周作人.读鬼神论,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1.
[4]周作人.谈虎集后记・周作人散文全集(第4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34.
[5]周作人.希睹之徐光・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2.
[6]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03.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3
关键词:鬼见愁;聊斋;草堂;纪晓岚;周作人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03-02
孔夫子曰:“子不语怪、力、乱、神”。①然而中国历史上,恪守教化的文人,一边将孔孟圣贤书作为金科玉律,一边“阳奉阴违”将鬼怪捧为文章“座上客”,清代刘青园的《常谈》有云:“鬼神奇迹不止匹夫匹妇言之凿凿,士绅亦尝及之。”②瓜棚下把酒海阔天空,火炉边促膝细话家常,齐志怪,晋搜神,唐传奇,明清两记体小说一时反生,出了个“鬼痴”蒲松龄,且姑妄说之,亦“姑妄听之”③,听之且笑之,笑之可教之。况且帝王将相,尚且“不问苍生问鬼神”,何况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鲜有不耳濡目染,道听途说的。茶棚瓜架,酒馆摊头,最是滋生这些奇奇怪怪好故事的土壤,从百姓口中到文人笔下,从古籍杂谈又回到民间,循环往复,形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鬼文化”,当真是鬼趣横生。
一、“鬼见愁”的文学形象与民间风俗
通常人们用“鬼见愁”形容特别棘手的事或特别难对付的人,然而《毗婆沙论》中提到:“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名为鬼。”④可见鬼其实胆子可小,愁的东西可多了。
遇神怕神。且不说位列仙班的道教三清,单是钟馗⑤,神荼、郁垒⑥这些专司捉鬼甚至吃鬼的小神,就够他们哆嗦一阵子。《山海经》中就好好描述了一番神鬼的生存世界。
遇人怕人。民间传闻人怕鬼,但其实鬼更怕人。因此门神的传说就由神荼、郁垒变成了关公、李元霸、秦琼、尉迟敬德等,正好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中《董天士遇狐女》⑦篇托借狐女之口,讲述这些异类害怕的五种人:凶暴,术士,神灵,有福,有德。神灵和术士可以收服他们,所以要躲避;凶残暴戾因为气焰太盛要躲避;有福气走旺运的又要躲避,有德之人有正气的还要躲避,做人不易,做鬼更难。其中核心,恐怕在一个气字。最搞笑的一定是《搜神记》的《宋定伯卖鬼》⑧。自从这缺心眼的鬼透露了鬼怕唾沫之后,《太平广记》⑨、《露书》⑩、《金壶七墨》{11}、《聊斋志异》等书中均提到这个情节,可谓屡试不爽,简直比道士手中的灵符还有效。
民间贴“门神”的习俗,正好是应着震慑“鬼”的神人而来,以便将“鬼”当在门外,求家宅平安。因此历代司门神之职的,也是上述几位“凶神恶煞”的“鬼见愁”了。
而老人家常言“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亦是教人从小便要做个正人君子,身正不怕影子斜,正气凌然的人,连鬼都敬畏三分,哪敢惹上你。
遇鬼怕鬼。鬼死了会变成聻,正是鬼最怕的东西。
《五音集韵》{12}解释说:“‘聻’,人死做鬼,人见惧之;鬼死做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不少文人的志怪小说里都用到了这个桥段。《聊斋志异·卷五·章阿端》说:“人死为鬼,鬼死为聻。鬼之畏聻,犹人之畏鬼也。’”袁枚在《子不语·城隍杀鬼不许为聻》{13}中,十分清晰的盘点了鬼的三种“人生”。规规矩矩的鬼可以轮回;不能轮回的再死一次变成聻,前往鸦鸣国。罪无可恕的,被打得魂飞魄散。
因为鬼最怕聻,所以道士驱鬼念的口诀就是这个聻字。但是民间道听途说,把这个聻字听成了贱{14},误传为鬼怕下贱的东西,所以用脏东西来收鬼,比如狗血,屎尿,给小孩起个贱名,鬼就不会把小孩抓走。虽然是以讹传讹,却成了一种习俗。
鬼对桃树有恐惧,桃木克鬼的观念,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山海经》。与桃树桃木有关的记载,还是同神荼、郁垒分不开。道士抓鬼多用桃木剑,旧时门上贴桃符,家里有桃木梳。现今,我们能够形象看到的,要算林正英引领的香港僵尸电影中神乎其神的茅山道术,其中桃木剑必不可少。
此外,柳枝,桑枝,大蒜,亦是让鬼头疼的植物。所谓“柳枝打鬼,越打越矮”,不知出处,但民间传闻已久。鬼怕大蒜,我尚未从文学作品里翻阅到,但民间有此风俗,茅山术中也有提及,无独有偶,西方鬼怕大蒜却有耳闻,《德古拉伯爵》中便有教授用大蒜与大蒜花作为制服吸血鬼的工具。
鸡啼也能让鬼胆战心惊。《子不语》中写道:“忽鸡叫一声,两鬼缩短一尺,灯光为之一亮。鸡三四声,鬼三四缩,愈缩愈短,渐渐纱帽两翅擦地而没。”{15}此情此景顿然爆笑,鬼做到这份上,实在是不做也罢了。
二、“鬼”背后的百姓心理
文人谈鬼,除了小说笔记,还有诗文绘画,待到宋朝时期,说话艺术流行开来,鬼故事更被搬到戏台上,编成戏剧,演了一出又一出,更加广为人道,使得鬼文化从民间走上文学之路,又回归到民间,一人信,十人传,百人听,从而形成了一种民俗。
人们为了驱鬼避鬼,往往从典籍中寻找方法,民间不少风俗皆与文学形象中鬼所害怕的东西相关。“鬼见愁”的神、人或物器,都成了百姓的福祉。王安石《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已经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用“桃符”辟邪已经相当普及了。
民间喜欢论说鬼神,多数是茶余饭后的闲话家常,谈的多是传说故事,,借此打发无聊的光阴,说点刺激吊人胃口,搞点噱头,既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又能够宣泄抑郁的心灵。
与儒家礼义廉耻的条条道义、佛教南无阿弥的精妙佛理、道教天师执位的鬼画符相比,妙趣横生又让人提心吊胆的鬼话对百姓来说更贴近生活。
中国人不知神而先崇鬼,商代开始已经祭拜祖宗,到了周朝已有疑天思想。老百姓对所谓的圣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对发生在身边、流传于口头的鬼魅形象、志怪故事却深信不疑。传统的劳苦大众从生活中走来,社会生活既不会滋生唯物主义哲学家这样深度思想的土壤,也不能提供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反而清明节的祭祀,春节的炮竹,除夕夜的压岁(祟{16})钱,都成了承传文化的印记。
三、“鬼见愁”背后的文人心态
文人们则大不同,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里,关于鬼的文化可占了不少比重,闲谈戏说更是数不胜数,有文人搜集民间怪谈而来,也有源自西域边疆的传闻,更有部分文人即兴创作或有目的的杜撰。
周作人曾说:“我们喜欢知道鬼的情状和生活,从文献、从风俗上各方面搜求,为的是可以了解一点平常不易知道的人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鬼里边的人,反过来说,则人间的鬼怪伎俩也值得注意,为的可以认识人里边的鬼吧。”{17}恐怕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所以尽管孔老夫子教条在先,历代文人也不管不顾,不断的评鬼、谈鬼、说鬼。正如周作人所言:“觉得那鬼是怪有趣的物事,舍不得不谈。”{18}
大抵是文人说鬼,其意不在鬼而在人。谈狐说鬼,意于见人心阴晴;搜奇志怪,旨在探世道幽明。鬼道通人径,鬼是恶的虚怯的不好的合集,雷同人中的“小人”,“鬼见愁”的,自然是人应该拥有的正面力量了。
干宝写《搜神记》志在猎奇,袁枚的《子不语》玩味鬼事,游戏居多;蒲松龄写《聊斋》,写尽人鬼风流,笔调却是晦涩的,态度消极,意在讽世;纪晓岚写《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典型的劝善惩恶,强调因果,态度积极,旨在劝世。鬼怕节妇是为了褒扬贞节烈女,怕孝子是为了推崇孝义,多数着眼于道德训诫。
周作人在点评刘清园《常谈》时,写道:“……唯晓岚旁征远引,劝善警恶,所谓以鬼道设教,以补礼法所不足,王法所不及者,可谓善矣。”{19}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鬼见愁”出现,可相通的是,“鬼见愁”基于现实而来的,注重讽刺比喻,鞭笞惩戒,强调因果,甚为玩味。可见“鬼见愁”在维护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方面有着一定的用途,为维系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与善良,它甚至比法律更具有震慑作用和约束力,比儒家孔孟的仁义礼教更深入人心。
鬼神之事,且不论有或无,都已经深深的印刻在中华文化的血肉里,依旧跳动着其独有的脉搏,尽管声音虚无,形容迷幻,却都生鲜的活在人们的耳目之中,活在民族的血液和信仰之中。中华民族可以没有,却不会没有鬼神信仰。鬼文化,如同一个从远古走来的符号,浅吟低唱着旧时风情,该忌讳的,该祭奠的,随着生命的延续,民族的传承,千古之前的传说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注释:
①《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②(清)刘青园.《常谈》卷一:“鬼神奇迹不止匹夫匹妇言之凿凿,士绅亦尝及之.唯余风尘斯世未能一见,殊不可解.”
③文史知识.程章灿引坡强人说鬼。
④《法苑珠林》卷六.凡夫白话译“婆沙论中,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名为鬼.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故名希求也.”
⑤(宋)沈括.钟馗:《梦溪补笔谈·杂志》“唐人吴道子题画锺馗像,略云:明皇梦二鬼,一大一小.小者窃太真 紫香囊及明皇玉笛,绕殿而奔;大者捉其小者,擘而啖之.上问何人,对曰:‘臣钟馗 ,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后世***其形以除邪驱祟.”
⑥神荼、郁垒.先秦《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⑦(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
⑧(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
⑨《太平广记》,宋人编的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⑩(明)姚旅著.露书.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当地人记当地事的一部类书,内容丰富多彩.共分十四卷.
{11}(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金壶浪墨·卷一.记录陈在横遇鬼,“再啐缩其半,三啐则随之毁灭”.
{12}《五音集韵》金韩道昭所作的一部韵书.“‘聻’,人死做鬼,人见惧之;鬼死做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贴于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
{13}《子不语·城隍杀鬼不许为聻》“城隍置所焚牒于案前,瞳目厉声曰:‘夫妻一般凶恶,可谓一床不出两样人矣,非腰斩不可.’命两隶缚鬼,持刀截之,分为两段,有黑气流出,不见肠胃,亦不见有血.旁二隶请曰:‘可准押往鸦鸣国为聻否?’城隍不许,曰:‘此奴做鬼便害人;若作聻,必又害鬼,可扬灭恶气,以断其根.’两隶呼长须者二人,各持大扇,扇其尸,顷刻化为黑烟,散尽不见.”
{14}中国文化常识.
{15}(清)袁枚《子不语·卷八·鬼闻鸡鸣则缩》:“忽鸡叫一声,两鬼缩短一尺,灯光为之一亮。鸡三四声,鬼三四缩,愈缩愈短,渐渐纱帽两翅擦地而没.”
{16}小鬼的一种.
{17}周作人《苦竹杂记·说鬼》:“我们喜欢知道鬼的情状和生活,从文献、从风俗上各方面搜求,为的是可以了解一点平常不易知道的人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鬼里边的人,反过来说,则人间的鬼怪伎俩也值得注意,为的可以认识人里边的鬼吧.我的打油诗云,‘街头终日听谈鬼,’大为志士所诃,我却总是不管,觉得那鬼是怪有趣的物事,舍不得不谈……”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4
一、了解文化差异,避免交际误区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 Lure)”。这种失误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下面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1.打招呼
中国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2.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比如:小孩子对爷爷奶奶直呼其名,是得体、亲切的,而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e。比如:Mr Smith、MrsSmith、Miss Alice等。
3.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会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他们只要微笑并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o long、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二、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英语格言警句
英语中的格言警句精辟深邃,能阐发真理,应用在英语教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引发学习兴趣,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谈谈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用在词汇教学中
例如学time这个单词时,通过组词造句,进行惜时勤学教育,可引用下面警句:Time is money.Time is life.Everything has its time and that time must be watched.(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万物皆有时,时不可失。)Time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还可收集有关时间的谚语,配合英文诗“I try”和“Do my best”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结合书面表达训练,运用格言警句详述写作内容,译释成语故事,写日记,编写好人好事的生活短文。由认识到提高,由理论去指导行动,既可提高思想觉悟,又可提高写的能力。
3.结合课文教学和阅读指导,也可使用一些格言警句,进行启发式教学。例如教“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时,用诗词中的警句“Nothing is hard in this worldif you dare to scale the heights.”(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使用格言警句去指导活动,让学生在耕耘中收获(EarlySOW,early now.),在游泳中学会游泳(He learns swimmingby swimming.)
三、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如"name,old,dog,pork,
beef,look out。breakfast,takeaway food,sports,Christmas”以及表示颜色的词等。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四、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5
一、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四、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1、中秋节的由来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1、设计别致、精______月饼***案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2、同学/:请记住我站域名/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一、实施成绩:四年级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小学学校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了解起源中秋节的月饼
(4)了解诗歌的中秋节
三、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良好的协作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训练去收集信息,能够处理信息。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个活动更多的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幸福。
3.通过显示,演讲和其他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活动:四(2)班
活动时间:三月到五月
过程:
开放班有活动确定研究主题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谈
老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中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为中秋节的传说是多方面的,你想知道什么?
生:(大声说道:想要到)课件中秋节的照片。
师:看这些***画,刚才大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开始,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中秋节文化,关于中秋节的事。你想知道些什么?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6
【关键词】异地通婚 女性 社会适应
一、研究缘起
异地通婚是祖籍地不同的男女缔结的婚姻。异地通婚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外交手段,被称为“和蕃”,如西汉的王昭君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的松赞干布。现代社会,异地通婚也不断增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异地通婚成为常态。通过异地通婚,促进了各地之问的联系和交流。不同地区的人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各自优势互补;同时从遗传学角度讲。异地通婚的人遗传基因迥异,所生育的后代可以遮掩彼此有害基因,实现有利基因互补,相对父母双亲而言,异地通婚的人的后代体力、智力更呈现优势,达致父母优势遗传基因的强强结合。但是,不同地区风俗人情不同,出生、成长在不同地区的人缔结婚姻后,也会面临诸多问题。由于中国传统习惯是女性跟随男性迁入男性的居住地,因此较男性而言,异地通婚的女性遇到的问题更多。学界对此研究较少,笔者试***对异地通婚的女性的社会适应进行研究。
社会学对社会适应的界定。“适应行为”在《社会学词典》中的界定为:个人为适应社会环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适。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人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有所明确,在社会交往中采取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行动。人的一生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郑杭生认为,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具有整合、交流、导向以及继承和发展等基本功能。笔者是从社会学层面考察异地通婚中的女性的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女性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对自身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实现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平衡。从具体内容看,异地通婚中的女性的社会适应包括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以浙江省W市为例,通过对异地通婚中的14位女性的深度访谈获取资料。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文献资料是交换和储存信息的专门工具或载体,它包括各种书籍、报刊、档案、信件、日记、***像等。文献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分析文献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深度访谈是社会学定性研究的一种技术手段。“所谓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所指的主要就是半结构式的访谈。”深度访谈的分析路径如下:
对个案访谈的“信息码”分类编码:(1)案主码,用访谈对象姓名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作案主码;(2)类别码,深度访谈内容分三类: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用访谈类别的汉语拼音的声母作类别码,语言适应为“YYSHY”、人际关系适应为“RJGXSHY”、文化习俗适应为“WHX-SSHY”;(3)话题码,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如A表示话题1,B表示话题2,以此类推。完成“信息码”分类编码后,进行访谈个案的汇总编码,如与语言适应(YYSHY)相关的访谈对象李华璐(LHL)对于话题1的陈述编码为:YYSHY-LHL-A。
三、异地通婚中女性面临的问题分析
穿州过省的异地婚姻是奢侈的。与同地域婚姻相比,人情往来的交通费、礼俗开支、亲情联络的长途电话费等都要倍增。除此之外,异地通婚中女性在语言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文化习俗适应等方面都会面临诸多问题。
1 语言适应
任何有效的沟通,都需要相同的知识背景、相同的思维方法、相同的价值观念,否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样的问题时,很难达到完全沟通的效果。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后的家园;伽达默尔认为世界本身体现在语言中。
有的异地通婚的女性不敢开口说话。语言的不通加大了她们在本地生活的不便。语言不通,沟通有障碍,会带来许多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容易因被人看不起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再不敢开口说话以至于造成恶性循环。语言不通导致与别人交流减少,更让她们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另外,语言不通会让她们对社区服务设施了解甚少,不能获得有效社会服务。
作为外地媳妇,我总会觉得自己有点不一样,因为自己是B省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害怕被歧视,害怕被骗,觉得没有安全感。特别有时候我出门在外。别人说我不像W人,因为我说不来这里的话,所以觉得别人总是会用很奇怪的眼光来看你。我也不敢上街区,因为语言的不通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在工作方面,我一直都很相信自己的实力,但由于语言的限制,我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打一些小工(YYSHY-WHF)。
异地通婚的女性不敢开口说话,究其原因,一是她们习惯生活在自己的群体中,交往的对象往往是外地人,在家中也很少与本地人交往;二是她们害怕自己的口音被本地人嘲笑,很多外地妇女不愿意被本地人认出她们不是本地人。许多异地通婚的女性即使在迁入地居住了十几年生活上已经融入到这个社会了,但是她们还是讨厌被当作外地人来看。
有的异地通婚的女性通过个人努力学会了本地方言。同时伴随相关劳动技能、社会资本等因素的积累,提升了自身人力资本,获得了本地人身份认同,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现在我在这里呆了十几年,也学会了这里的好几种语言,简直是个W通了。我找到了许多生意来做,与本地人的交流也频繁了。我现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W人(YYSHY―HLM)。
我从来没有想到c这样的小镇会有这么多的方言,什么W话、M话、J话、M话,实在太多了,而且每一种话又完全不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听也听不懂,因为这跟普通话一点都不一样。我本来也不好意思开口的,后来没有办法,就叫老公教我。其实后来认识的朋友也帮了我很大的忙。虽然现在我的本地话说得不错,可是还是可以听出来有外地口音的(YYSHY―ZLH)。
2 人际关系适应
异地通婚的女性进入本地的生活圈,她们对周围的环境不清楚,人际关系处理存在困难。人际关系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这包括各种各样的关系。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很多异地通婚的女性总觉得被排除在社交之外,也许经过多年的与本地人的共同生活之后,人们还是对她们有所保留,并不认为她们是其中的一份子。她们离开家乡进入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生存环境,她们失去了原本熟悉的关系网络如社区和亲属的帮助,她们的交往对象十分有限。笔者访谈中获悉异地通婚的女性在嫁入W市的前一两年中总是更倾向与同是外地人的女往,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部分原因是因为她们害怕本地人对她们不理解和歧视。
刚嫁入W市的时候对我来讲,身处在W的大环境里是一种折磨,我总
觉得自己被孤立着,其他人都用特殊的眼光去看我。慢慢的,我变得很不自信,不想出门,甚至走在路上都要低着头。一直以来,我在这里本来有一位好朋友,可一次误会使我们不再来往,在这里我就觉得更加无助了,每次都在想妈妈都想着回家。我开始对任何事情都产生怀疑,我怀疑周围人善意的接近,我无法融入她们的集体中(RJGXSHY- LMQ)。
随着异地通婚的女性嫁入迁入地时问的增加,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也在不断扩大。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和本地居民交往,在频繁的交往中会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进一步建立新的社交网络。新的社交网络又会成为新的外在资源,帮助她们更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因此,她们对丈夫的父母亲和亲戚有了更深入了解,彼此来往的频率也大大提高。在迁入地居住时间越久,她们与邻居关系越为融洽,甚至还和本地妇女成为好朋友。即便这样,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也是有限度的,她们的社会交往网络还是不能和本地妇女相提并论的。
我的朋友中外地人和本地人都有的,都差不多吧。但是,跟我最好的一位与我一样的朋友是s省人,因为我们认识得比较早。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就认识她了,直到现在我们的关系也很好。在这里也有关系挺好的朋友,但都没达到要好的地步(RJGXSHY-HQJ)。
我老公鼓励我出去到别人家里玩,其实我们村有挺多像我这样的从外省嫁到本地的人,她们在这里的时间比我早很多,所以认识了很多本地妇女,在她们的帮助下我慢慢地学习这里的语言同时通过她们认识了很多本地人。我现在的朋友有好几个,没事的时候我们约出去玩,打打牌,吃吃东西。自己的交际对象扩大了很多(RJGXSHY-MQL)。
3 文化习俗适应
婚姻是文化融合的产物。虽然影响婚姻缔结的因素不同,匹配婚姻、梯度婚姻、资源交换婚姻等都对婚姻做了诠释。最终将两个性格迥异、生活经历不同的男女粘合在一起的是文化,是在相同价值观和相同的教育背景之下产生的对生活的共同感知。婚姻最核心的粘合剂是文化认同――包括生活习俗、、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格调品味等综合因素在内的文化认同。
风俗习惯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是道德观念、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产物,具体体现在饮食、服饰、婚丧嫁娶、节庆礼俗等多方面,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等。
从很大程度上讲,异地通婚中的女性的文化习俗与迁入地的文化习俗没有很大差异。但是,异地通婚中的女性会有文化认同问题。随着社会流动,迁入地的异地通婚中的女性本身持有的文化属性随着社会流动出现了分离或者重构。刚刚嫁入迁入地,她们会对陌生的事物、现象感到新奇,异常兴奋;但是过了新鲜期后,有些女性会在情感上觉察到被疏远、轻视、感到愤懑或是产生优柔寡断、灰心丧气、失意悲痛或者孤独的感觉,进而产生思乡之情。她们会认为自己与现在所处的文化格格不入,她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异样文化的存在。她们与其他人的交往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倾向与同是外地嫁入本地的妇女交往,她们认为彼此有共同的经历所以更容易进行交流。经过在迁入地居住几年,她们会对迁入地有更多了解,但是她们仍然不能融入迁入地。她们可能感觉非常寂寞,有强烈的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感,思想难以集中,整天都想给家人写信或者通话,甚至痛哭不已,即使是现有亲人的安慰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缓解她们内心的孤独感。但是她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和学习后,会慢慢熟悉新环境的风俗习惯、语言、食物、服侍等,会发现异文化中不仅有优点,也有缺点。她们会主动接触当地的人,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更多地与当地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她们会慢慢适应迁入地的风俗习惯。
我在这里其实还挺适应这里的环境的,但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是这里的人几乎不吃辣的。当他们看到我往饭里加一大勺的辣椒酱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很奇怪,我对他们不吃辣也觉得很惊奇。由于我和婆婆家的人是在一起吃饭的,他们没理由只为你一个人煮饭,所以我所吃的菜里都没有辣椒酱。我知道他们不太喜欢我放(辣椒酱),所以我就改了。你知道这有多痛苦吗?不过后来我也就习惯了。我用了大概一年时间来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其实改变饮食习惯并没有你想想中的那么难,我只觉得在开始的时候难以后也就习惯了(WHXSSHY-JLR)。
我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挺多的,如语言、宗教等,我原本是信基督教的,但嫁到这里后随婆家信仰了佛教。虽然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觉得都是可以解决掉的。这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WHXSSHY-WJF)。
四、提升异地通婚中女性的社会适应的建议
首先,提高语言沟通能力。语言沟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提高理解别人语言的能力,二是提高自己表达语言的能力。对于异地通婚中的女性而言,应尽量多地争取机会与本地人沟通,了解本地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参与本地人的讨论与交流;同时,多抽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多样兴趣爱好,参加趣缘群体来交流信息、结交朋友。同时大众传媒(包括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应开设方言节目,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将方言寓教于乐。
其次,熟悉异地的文化习俗和礼节。对于异地通婚中的女性而言,初到一个新地方,应尽快熟悉那里的习俗和礼节,知道如何待人接物。社会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个人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自尊、真诚与信心,而且个人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具备重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俗话说入乡随俗,饮食、服饰、节庆礼俗等问题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步适应。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会发现几乎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吃、穿、住、行。异地通婚中女性不应该沉浸在对其他文化的不满和排斥上,应该积极地向当地人学习了解本地的饮食、服饰、文化习俗和礼节等,以便于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族和汉族来说,***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立玉,王红卫.实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 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8
关键词:谈判;跨文化;国际商务;多元化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亲密,越来越多的合作成为人们的需求。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必要,我们称这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国际商业活动,而谈判早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进入了21世纪的中国已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但是它不能取代在国际商业活动中的直接接触和面对面谈判。
二、商务谈判的文化背景
国际商务谈判受到***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是最难以控制,导致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谈判风格的商务人士受到很大影响(冯涛,2013)。因此,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是关键,同时要知道不同的地方的业务谈判风格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事方式。
国际商务谈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差异,它会导致文化冲突,甚至发生实质上的冲突。美国的***治家和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写道,时间就是金钱。全球列国的商务人士想补充一点,意识到文化差异和敏感问题等于钱了。文化影响从决策最基本的管理风格开始。随着国际业务关系的增长,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商务谈判将会提升其比率,这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从目前的国际情况看,中国已然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转移核心,更多的资金流将流向中国。面对来自不同的国籍、民族和教育文化背景的商务伙伴,首先我们要有充足的信心及决心来应付文化冲突带来的潜在影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都可能为国际商务谈判画上句号。因此,谈判的过程及计划应该被密切的关注,通过有备而来解决突发的状况,并且用中国特色的文化魅力去感染对方,同时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对于相关的细节做出细致的讨论,避免由于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合理谨慎的处理双方的分歧,尽量做到零误解,这才是国际贸易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特征
首先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是文化因素,包括语言和沟通。在世界上大约有3000种不同的语言,在一些国家中几种语言同时存在,如:加拿大有两种***语言,即法语和英语。语言被称为文化的镜子。语言本身本质上是多维的。这不仅是口头语言,也包含非语言,例如手势、和目光等。语言的掌握必须超越技术能力,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只能在上下文中理解的单词和短语。这样的短语是文化的载体,它们代表一种文化已经发展到观看人类生存的某些方面的特殊方式。做国际生意意味着将接触到越来越多与不同的语言,与越来越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人接触。了解文化差异存在只是步骤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学会处理成功和不成功的国际商业交易之间的差异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能够有效地沟通,必须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信息。
其次就是是非语言沟通。这往往不是你说不出来,而是你不去说。眨眼、一个微妙的手势,揉揉下巴都可以是有意义的口语信号。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些行为能够帮助你沟通感情,甚至是意味深长的停顿,也成为了非言语交流的一种形式。在商务谈判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沟通,也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表现方式和内涵有很大的不同。根据身体语言学的视***,眼睛是沟通的主体器官,其他人盯着你看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在中美人士交谈时,互相直视显示“尊重”。在南欧却有攻击性的含义。谈判就像一首旧的歌曲“每一个微小的举动之意义是无止境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就是风俗习惯。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习惯,也就是说人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你期望的行为类型,没有对礼节和习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你就有可能把你的公司形象及业务关系放在风险之中(李品媛,2003)。对当地的风俗习惯的良好学习和磨练可以让你脱颖而出并带来附加价值,因为第一印象的元素成为了入门卡。许多有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士都会告诉你“入乡随俗”,了解常见礼节的基本知识,避免周围的任何风险。然而社会在发展,风俗习惯也正在发生的变化,必须仔细的观察识别,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这在跨文化谈判中成为了风向标。
最后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展国际业务,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与人的联系与接触。例如,在日本职位和等级观念意识非常强。当您与日本代表进行谈判时,考虑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的头衔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澳大利亚人的谈判通常是由决策者带领的,所以对方也应该是一个决策者。否则,他们会感到不愉快,甚至取消了协商。最典型的例子也许是法国人,他们天生博大的胸怀,与法国谈判,不仅可以谈业务,还可以谈社会历史发展等人文因素,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平淡、乏味的。在21世纪初,法国对社会科学、文学和科学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吕维霞,2003)。因此法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优越感,甚至有点自负。因此,与法国商人谈判的应该是专业人士,谈判过程应该是不卑不亢,而且谈判人要相当熟悉的产品。如果对产品知之甚少,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企业,也不能获得法国人的尊重。显然,文化价值对经营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在进行中。两种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差异要时刻在考虑之中,像美国和中国的显著差异就在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种社会关系的驱动给人们的合作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态,2003)。
日常生活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业务往来,更体现在交易过程中谈判的风格与策略。曾经有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加拿大代表要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准备在中国设立生产与销售的分公司,开始的时候中国公司似乎是热情蛮高,当他被公司派遣到公司总部参观和谈判时,几天的行程让他感到有点受了冷落,他有点失落。后来咨询了一位中国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才知道,在中国文化中年龄和经验受到高度的重视,而他只是太年轻,使得这种文化的传统观念对他产生了排斥,直接对业务往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结论
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关系的日益多元化都显示出文化变量因素会直接影响国际谈判,文化性的差异也对国际商务产生独特的影响,这是业务核心总很具挑战性的元素。其中语言、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教育和社会机构等是一个社会特定的环境,能够为对不同行为模式的沟通提供基本的模式和渠道,国际谈判需要从事实文化和知识的解释两个方面入手,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它诠释了经验的重要作用。国际商务谈判完全属于一种跨文化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是由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为了经济上的共同利益积极开展的经济活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为国与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提供了便利,但是文化差异也应该越来越值得重视。从解决文化差异做引导解决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发展问题,有助于中国的招商引资,甚至是开辟国外市场,促进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在世界的范围内扩大中国的合作伙伴,实现多国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9
从这一期起,本刊推出特色栏目“琴心诗语”,拟在《文化风情》采访的文化名人中,选择适合于《文化交流》杂志的题材适时刊载,以飨读者。
我曾几次访问过一位白衣布履的智者,他就是来自台湾的著名学者、禅人、文艺评论家林谷芳先生。他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绘画、文史哲各大门类,在台湾被称为几十年来唯一持中国牌的文化标杆。
少年时泛舟湖面,一曲空灵笛乐触发了林谷芳的生命情思。如此这般不可思议之因缘使得音乐最终成为林谷芳生命观照中的焦点。三十多年后,他出版了著作《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结合美学与中国经典乐曲,将音乐与人了一次对接。
音乐是流动的,音乐中充盈着太多的文化情思
王明青:今天,我想从您的《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谈起,切入点就是谈中国的传统古典音乐。
林谷芳:我对中国文化的不可思议之因缘也是天生的。比如从小对诗词里面的哲思、对绘画都非常熟,最不熟的就是音乐。
王明青:音乐在中国文化中跟您结缘最晚,可是影响最深。
林谷芳:我对中国文化的许多诠释,很多是来自对音乐的一个观照。这也跟音乐这一门艺术的特质有关系。譬如说,我们很难在嗅觉上面做出非常多大块的文章来,可是眼就不一样了,你看书画世界里面,有多少的论述,多少生命的寄托。我们在音乐中可以看到非常多文化情思的延伸,因此音乐,在这个诸多艺术里面,是个非常特殊的艺术。要么你不接触它,一旦对它有感觉的时候,它对你的触动往往会较其他的艺术更广、更深。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我在储备了一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之后,接触到音乐时候,非常震撼,我在《谛观有情》里的序言写到,我为什么后来会做这样一个中国音乐的研究集结?其实是在回报三十年前的翻转生命的一次感动。那么一路走过来,这几年虽然有一个时期,我把重心放在文化评论、禅艺术跟禅修行的体鉴跟研究上面,但是谈到音乐,总还是回到生命最光彩、最亮丽、神思最驰骋的一段时间。
王明青:您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等多方面,您出过《画禅》等很多专著。谈到音乐,虽然跟您结缘最晚,却是您生命的一次翻转。这个词本身是很有颠覆性的。音乐跟您接触虽晚,您现在做画论也好,做禅茶或做一些修行的讲座,您往往会不自觉地又回到音乐这个范畴,它的内涵给我们很多思考。
林谷芳:是的,音乐是流动的,音乐是一个更本质的触动。你去看一个人,讲什么大块文章,不如看他听什么样的音乐,音乐绝对比文章更接近他心灵的深处。所以透过音乐来解读中国文化,比较不容易迷惑在论理的假象里面,比较容易触及到中国文化的深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在这么多的艺术中间,有些艺术往往把焦点着重在某一个阶层。举个例子来讲,我们谈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史,所谈的画基本上都是精英的画,不是学院画,就是文人画,不容易谈到民间美术。当我们回到民间美术的时候,我们多少都只是发现一个存在的状况或者偶尔稗官野史的一点小小记载,它里面不会有过多的美学论述。可是音乐不然,一方面你一定要接触到像古琴这样的文人音乐,这里面有很多的琴论,很多的琴思,还有很多的琴书;另一方面中国音乐十分之九是民间音乐,你又必须接触实际中传承的,无论是音乐的形式、内容乃至情怀,所以你比较容易对这个人文音乐雅俗兼具、一体齐收,不至于像某些艺术上雅非俗或者俗非雅,这个全面性的观照使我们了解乃至体鉴这个大文化的时候不会过于偏颇。
音乐充盈着太多的文化情思。声情与词情并重是中国声乐的一个特色,中国歌乐跟西洋声乐在积淀上是不同的,中国歌乐文学性很浓,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对诸多艺术的深刻影响,那文学里抒发的尽管很多是内心的一种咏叹,但更多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文化情思。中国音乐为什么不会出现像巴赫这样的一个抽象性的音乐,而更多像《春江花月夜》《月儿高》这样的情景交融的音乐,你在这里面就很容易看出音乐的特质来。
在音乐中,我们如实观照自我、观照历史;
让音乐联接历史人文,乃至生命情性
王明青:老师刚才谈到,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不仅要看他看什么书,而是要看他听什么音乐。我知道在老师的生命中,有三首音乐很打动您,《月儿高》《二泉映月》和《潇湘水云》。尤其是《潇湘水云》,潇湘它本来就不是居于庙堂,是一种属于平民的、乡野的。那是一种中国文人喜欢的天人合一的气场。这其实也表达了您的一种情性:我居庙堂之高,也忧其民。
林谷芳:这首曲子吸引我,其实是因为它里面呈现的两个中国音乐和中国艺术的观照。从今天传统的中国文化来讲,一个像儒家的情怀,一个像道家的情怀。当我们的生命,透过音乐与我们胸中的波涛相互呼应的时候,其实融于大化了。你才晓得在这样一个水云激荡之中,人世之间也有它可以放怀、也有它可以长啸、也有它满头风雨之痴的地方。
从曲风来看,这首曲子有一种大气,这种大气就是把《潇湘水云》与胸中波涛合一,它不是居在斗室里面自怜自艾的东西。
王明青:在江河之中,上善若水之中化解这些恩怨。
林谷芳:对,我常常讲它就是中国式的交响乐,你看这首曲子有它迷人的地方。《潇湘水云》这首曲子,在明代最重要的古琴流派虞山派的曲谱不录它,原因是因为它的音节繁复,太幽微了。至于《二泉映月》,其实它触到了我们文化心灵的深处,唤起个人记忆的感叹。在音乐中,我们如实观照自我,观照历史。
王明青:老师刚才谈到打动您的音乐《二泉映月》,上次平湖秋月晚会上闵惠芬老师的一曲《二泉映月》让很多人难忘。我记得她去台湾演出的时候,她专门想听您对她的评价。
林谷芳:我想她去台湾,希望听到我对她的评价,这不止是文化生态里面所谓的一个演奏家和评论者之间的关系,它更多的是像我们在习禅时一个印证的关系。
王明青:其实老师过去的评论是很辣的。很多人说林谷芳老师平时非常和善,但评论起来却是字字珠玑,入木三分,可以见骨见血的。
林谷芳:看过我评论的人知道,我评论包括音乐评论不会带任何煽情的字眼,这也可能是功力比较老到的地方。
王明青:这跟您追求的温润似乎有点二律悖反。
林谷芳:我们在学佛的时候,当然要体会众生跟我们之间无尽因缘的关联,但在教学的时候,我常讲天道无情、佛法无情,不能拿佛法当人情,我们不能拿评论当人情。我们在这里坚持无私就好了。当然我写评论的一个原因,刚才讲了,除了印证一个演奏家生命境界之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希望从这里梳理出,或者呈现出一种我心目中中国文化或中国音乐的美学慰藉。我们常常讲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一个评论者只谈热闹,那你就不要评论了。评论者在一个众生喧嚣之中,要冷眼旁观。我在这里面告诉你什么是门道,你当然可以有不同意见,可以跟我不一样,但是你也必须以门道来对我。
艺术是生命的显现,映照着生命的情怀。正是由于中国音乐的雅俗兼济以及它的生命性、生活性,我们才得以由无形的音乐窥见如实的自然万物和人世际遇。乐为心声、心随乐动,让音乐联接历史人文,乃至生命情性!
音乐有时代的烙印,雅俗共举是音乐的基本特征;
不同乐器的演奏,其中性格是明显的
王明青:我们谈到音乐,您看中国每个朝代,比如唐朝,霓裳羽衣、唐宫艳舞,音乐也非常炫丽;到了魏晋,文人雅士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甚至是仰天长啸。宋朝追求天人合一……不同的时代,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会从不同角度出发,音乐有的时候也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林谷芳:对,音乐会有时代的烙印。礼乐作为一个仪式性的音乐,放在跟个人修养或者国家的统治有关的时候,起的是一种仪式性的作用。礼乐不是天天听,它是一个庄严的仪式音乐。
我们在谈文化建构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是所谓精英的阶层,另一个是平民的阶层。这两个阶层的东西都要照顾,没有平民的广阔基础,这个金字塔高不起来,但是没有上面的精英阶层对美学的浓缩提炼,这个文化高度也起不来。回到前头,我们谈到中国音乐的时候,所谓的雅俗共举就是这个原因。
王明青:也可以大雅大俗,也可以曲高和寡,也可以是体现百姓风情的一些基本的民歌民谣。
林谷芳:因为这些东西都有它在生活、生命上的功力,比如我们谈到雅的东西,不外直接指某些社会阶层,我们指的是经过提炼的东西,经过提炼之后,它的特色就是非常的精炼与鲜明。民歌通常非常的淳朴自然,那这两个东西都是生命需要的。一个代表的是生命的直接的生活悠游,一个代表的是你的观照跟高度。刚才提到为什么音乐在理解中国文化上会有它得力处?因为谈音乐逼得你不得不雅俗共举,你谈音乐放掉古琴也不对,放掉民歌也不对,必须把握音乐的这个基本特征。
王明青:老师在经过这么多年编撰了《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将每种音乐用不同的代表人士来概括很有意思。您常常说琵琶代表侠客,古琴代表高士,二胡是常民。
林谷芳:这不是我在附会。一是它们历史中发展出来的角色;二是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强调艺术就是生命的显现,所以乐器自然带有生命,它主要的生命性格是明显的,而且我们晓得中国乐器的音色独特性很强,它就容易映对某种生命情怀。譬如说在西方的乐器里面,我们在管弦乐队可以看到铜管、木管跟弦乐,它每一组音色差异不大,你就不能够非常明显地去对应单一乐器鸣奏出来的独特音色。它即便是作为一个独奏的音乐,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生命属性的一个对应。
王明青:我们讲究中国音乐的特殊性、专属性,它体现每种乐器的特质,同时每段音乐有它的旋律、音质。音乐强弱停顿,是要很准确的,该到位得到位。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篇10
关键词:武汉形象;世纪转型期;池莉
武汉,坐落于九省通衢,东西南北交汇之处,多元化的合流构筑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武汉”的土地上孕育并接纳了许许多多以此生长或来往的名家,在他们的笔下,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学形象也呈现着多元化的状态。
(一)世俗之城:世俗和驳杂交织融合
武汉被称为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它的城市文化被深深打上了世俗化的烙印,武汉的城市规划散漫,拥挤。方方的小说作品《风景》中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汉口河南棚子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一家人就这样在狭小的空间里挣扎殴斗。河南棚子就像深深地烙印一样,跟随一辈子。而与这迥然不同的是水果湖,水果湖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种地域名片式的观念同样出现在池莉的小说《不谈爱情》里。
汉口的花楼街更是似乎成了小市民的出生地。在池莉的小说《不谈爱情》中女主人公吉玲是一位生长在花楼街的女孩,于是身边的人们总是通过对地域的感知来评价从这个人地方出来人的形象,空间赋予的意义,像镣铐一样限制着人们的生活。
武汉的河南棚子、花楼街等历史留存下来的城市空间,在现代社会中仍未改变其原处的文化代码――俗,这个“俗”的地方养育着“俗”的人,这是武汉人根深蒂固的看人标准。
1.小市民
在名家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同样带着不可避免的“俗”字。在方方创作的小说《风景》中,父母对待女儿的打骂就像畜牲一般,言语也极尽呲劣。作品《落日》中将两个儿子拉扯大的祖母,却在未咽气的时候让儿子们送到了火葬场,方方小说里的市民题材将犀利的笔触探入小市民的心里,突出了小市民的本质一面――“俗”,庸俗粗俗。与方方竭力批判市民之“俗”不同的是,池莉虽在其作品中不避讳小市民的俗气,但她更让我们在俗中看到一份无奈及小市民在无可选择下的生存之坚忍与乐观。
池莉的小说《生活秀》让人们知道了武汉有个吉庆街,吉庆街有个卖鸭脖子的来双扬,来双扬是吉庆街的偶像,她也与吉庆街一样有着强健而坚韧的生命力。所以,来双扬可以成为吉庆街乃至武汉城市的精神象征。
2.城市语言
方方的《落日》所表现的正是这种纯正的“汉味语言”。他们的语言没有“阳春白雪”的韵味,也谈不上豪言壮语的崇高,有的只是“板眼”(本事),垮下(板起冷起绷起)“不消”(不需要,不值得),晓得(知道)“莫”(不要),么(怎么),太(奶奶),几多(多少)。苕(蠢)等典型“汉味”词语组成的“汉味语言”。当这些“汉味”十足的语言经由人物之口倾泻而出时,“汉味语言”明快,辛辣,幽默,谐趣的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味语言”中充满粗俗的俚语,最常用和最通用的是“”。在池莉的小说中,就有大量的这样的武汉的市井俗言俚语。“”于这些长江边上长大的人看来,并不是用来骂人的,它表达的是一种语气,一种习惯用语,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武汉人性格中粗野的这一面与这座城市的”码头文化”息息相关。
池莉小说中的武汉书写渗透着浓重的世俗气息,城市空间所负载的历史之“俗”可以透过人物的肌肤浸入他们的骨髓,让人物无法挣脱“俗”的枷锁。
(二)褪变之城:商埠小镇幻化国际之都
武汉为九省通衢之所,鱼龙混杂,小商业异常繁盛,出现了“汉正街”“吉庆街”等适应小市民生活的所在。小说《风流巨贾》描写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青年个体户陈思翮岳彩云和陈思翮电大同学上官虹,以及其他几对情侣的悲喜剧,解读了面对汹涌澎湃的商业大潮,人们价值观、道德观的转变和更新,小说生动地写出了1980年代初汉正街“个体户”创业经商的不易,竞争的残酷无情。其中写道:“汉正街是古汉口的脊梁。”并引用了《汉口竹枝词》中的句子:“九分商贾一分民”。经商讲究的是精明,所以天下人都知道武汉人精明:“天上九头有鸟,地上湖北佬。”《风流巨贾》中主人公那句“针尖上削铁”的生动比喻,还有那句“一根镢头把,插在汉正街,三年也会成精”的传神夸张,都非有亲身的体验不能道出。
(三)精致之城:骨子里透着的对生活的热爱
池莉的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或者就好》中写道:夏天晚上“武汉市人最爱的菜”一是鲜红的辣椒凉拌雪白的藕片,二是细细的瘦肉丝炒翠绿的苦瓜,三是筷子长的鲦鱼煎的两面金黄又烹得两面金黄又烹了葱姜酱醋,四是卤出了花骨朵朵的猪耳朵薄薄切了一小碟子。汤呢,清淡,丝瓜蛋花汤。汤上漂一层小磨麻香油。
而在《生活秀》中作品借着书中人物之口对武汉地区的小吃文化做了总结:老通城的豆皮,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启恒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X,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这就是武汉人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有滋有味的世俗生活。这也可见武汉人对于享受的热爱和那份精致。
武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武汉人独特的性格形成了浓厚的汉味风俗民情。如池莉的小叔中有关武汉嫁娶风俗的描写,表现出武汉人爱面子,爱显摆的特点。如《太阳出世》中描写赵胜天和李小兰结婚的迎亲场面:目前武汉市最流行最时髦的迎亲交通工具是“麻木的士”,即好酒的汉子们踩的人力三轮车。小轿车曾经流行过一时,但很快被“麻士的士”所淘汰。因为小轿车显不出结婚内容。而这样一种爱显爱现的性格也表达着武汉人对自我本身的一种丈量,一种赋予生活的自信和安乐。
《水在时间下》这部作品里关注到了武汉的汉剧。汉剧早期称为楚腔楚调,是湖北地区的主要戏曲戏种,方方在这部作品中以汉剧传统剧目《宇宙锋》为引线,讲述了一代汉剧名伶一生的悲欢离合,这一剧目是武汉人民最为熟知的剧目之一。在《汉商》中,小说的开卷就就用到了黄孝花鼓调:妹妹送我下汉口,七送八送到码头。千言万语还不够,泪水又像河水流!船老大唱到这里,富贵和狗娃也扯着嗓子加入:妹子妹子莫要愁,哥哥发财带你走,穿绫罗,喝香油,坐轿子,住高楼~~~这段话将湖北地区特有的地方剧种,浓郁的地方特色很好的融为了一体,这也是武汉这座城市热爱生活,寄情于歌的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发有.90年代小说的城市焦虑[J].渤海大学学报.2008(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谈谈我知道的风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