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诗篇1
我诞生在20世纪初,因家败父亡,我成了一个贫穷的孤女,而当时的中国又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时代,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这些痛苦不能不感染着我,使我感到寂寞、苦闷、愤懑。我要倾诉,要呐喊,要反抗。因此我拿起笔,要把笔作为投***。我为人生、为民族的***,为国家的***,为人民的民主,为社会的进步而从事写作。――【中国】丁玲
我初习写作时还是个孩子。那时候,我想当一名古典舞蹈家。可天有不测风云,我的舞蹈课停止,又似乎被另一种激情所控制,便拿起笔来开始写作。这种激情可以翩翩流露于笔端,跃然纸上。这是对生活的赞叹,一种活生生的再创造。――【南非】纳比娜・戈迪默
写作是由不得我的事。好比我长了一个疖子,不等疖子熟,就非得把脓挤出来不可。――【英国】格林厄姆・格林
艰难的行***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北征》【唐】李益
出征的战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豪迈的志向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南宋】岳飞
威武的列阵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孙同甫赋壮语以寄》【宋】辛弃疾
紧张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惨烈的战场
边庭飘u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
――《燕歌行》【唐】高适
悲壮的牺牲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陇西行》【唐】陈陶
雪夜的追击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描写战争的诗篇2
一、王维边塞诗的内容分类
(一)战争类
战争类的边塞诗在王维所创作的诗词中占据主体地位,有描写危险战争场面的,体现边关战士勇敢杀敌、不惧生死,想要报效国家的英雄气概.比如从***行燕支行等,这些边塞诗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不会直接描写具体的战争,而是利用侧面刻画、紧张气氛的烘托等方式来叙述战争场面.比如陇西行当中,通过对士兵飞速报告***事情况的动态化描写,来体现战争的紧张.此外,战争类的边塞诗也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即诗中含有诗人强烈的个人理想主义,大部分战争最终都获得了胜利,并且所有战士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特别是在燕支行这首诗中,王维更是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完全的战士形象,虽然体现的豪情壮志、慷慨淋漓,但整体显得过于夸张,少了一丝温情感.王维在亲自抵达边塞后,对塞外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因而开始揭穿并批判***队当中赏罚不明以及有功不及时奖励的弊病,体现对战士不公待遇的同情和不满,也更加关心边塞战士的情感世界,比如从***辞行陇头吟等.其中在陇头吟中这样写道:“关西地区的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再如老将行中,形象生动的总结了老将英勇壮烈的一生,青年参***勇敢善战、中年战绩赫赫却从没有得到任何赏赐、晚年为了国家重新披上战衣.整首诗流露着浓浓的悲凉之意,表达了王维对老将的深深同情.
(二)送别类
送别类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王维送别亲人和朋友远赴边疆时所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亲人和朋友去边疆的深切祝福以及对他们在边疆报效祖国的美好期望.比如在送陆员外送元二使安西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崔三往密州觐省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等.这些送别类的边塞诗存在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边疆地区的景色的描写,借此来体现路途的辛苦,并且诗的结尾都是对朋友或亲人的祝福和鼓励,表达作者希望他们能够建功立业.由此能够看出,王维创作的送别类边塞诗过于相似,并且诗的形式也如出一辙,都是描写景色及抒发情感、遥祝和寄托的创作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类边塞诗的情感真挚程度,因而其成就也不是太高.但这些诗词中却也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送别类的边塞诗对于边疆景色的描写的确体现了边塞地区雄伟壮丽的风光,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与众不同的边塞风景***.
二、王维边塞诗的审美艺术表现
(一)通过边塞景色表达审美意趣
使至塞上是王维刚到两周河西时所创作的边塞诗,诗中这样写道:“乘坐单车想去慰问边关,途径的属国已过居延.向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达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经到达燕然.”该首诗中的前两句表述的是此次出行的阵仗,即交通工具是单车,出行目的地是边关,途中经过居延,并且根据大雁北归能够判断出当时是夏季.看似平淡的表述,实际上诗人想要表达的是独自上路的无助和落寞.后两句是王维最擅长的创作手法,即以诗作画.茫茫沙漠一眼望不到边际,晴空万里却看不到一丝云彩,只有天上的一缕狼烟,在诉说着战争故事.转眼间到了傍晚,长河中倒映着红日.这其中,王维使用了对比方法来构***,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比.其一是形状上的对比,广阔的沙漠与一缕狼烟.狼烟是孤单的,而沙漠则是宽广无边的,一小一大的形状比较,让一缕孤烟更加醒目,沙漠更加广袤.其二是颜色的对比,沙漠的金黄色、天空的浅蓝色以及落日的火红色.蓝天下,一轮火红的落日垂在河上,在河面留下血红的倒影,为沙丘穿上了金色的外套.不同色彩之间彼此映衬,画面颜色凝重,反面衬托出边塞夜晚的凄凉,进一步表达出王维受朝廷排挤而难以诉说的情感.
(二)通过边塞故事抒发审美情感
相对于王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来说,他的边塞诗通常会利用动态化的描写来突出阳刚之气,因为描写战胜需要进行动态化的烘托,否则将无法表现出刀剑齐动、铁骑驰逐的壮烈场面.若是将使至塞上视为一幅恬静的画卷,那么王维创作的陇西行则是一幅让人震撼的动态画面.诗中写道:“告急的***使跃马扬鞭,一走就是十里,一扬鞭就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使,他传来加急的***书,报告匈奴大***已将我大唐西域重镇酒泉全部包围.在收到***书后,抬头向西望去,只见漫天飞雪,望断关山也看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中的烽火早已中断.”王维在创作这首诗时,题材选择的角度极其独到,并没有像其他边塞诗人那样直接描写战争,而是通过报送***书这一片段来间接的描写.王维立足点既不是***书被送出之前边关遭受围堵,也不是***书送到后派遣援***,而是精细到快马告急这一微小的片段.他利用工整对仗的词句,通过夸张地语言描写出了***书送到途中的焦急、忐忑的氛围,根据漫天大雪中断了烽火信号,来突出快马传书的迫在眉睫.而对于战争的详细情况,则让广大读者自己展开想象.王维利用“烽火”“快马”“漫天飞雪”等意象,将读者带进了战争局势紧张、忧愁压抑、大雪纷飞的情景中,通过实景来体现虚景,让有形与无形有机结合,让具象和抽象深度融合.这种巧妙的构思,独特而细致,真正让他的边塞诗成为了一幅艺术作品,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三)通过边塞音乐体现审美理想
王维在音乐方面具有深厚的天赋,创作过程中不仅有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能准确地控制有限的音响,善于利用声音来描绘画面,体现生动的战争场面.比如从***行这首诗,就是一首集聚各种声音的边塞诗,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各种声音在耳边回响.其中这样写道:“阵阵的号角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的准备出发.敌***已经吹响了胡笳,战马嗅到战争的气息也兴奋地叫起来,双方都在争抢黄河.太阳落到沙漠的边地,战士们的厮杀声弥漫在整个沙漠中.战士们消灭了敌***,擒获了首领,将绳子套在他们的脖子上带回来献给天子.”该首诗中出现的吹角集合、战马嘶吼、胡笳悲鸣、马蹄踏水、硝烟拼杀等多种声音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不仅展现了战争的艰辛,也歌颂了战士们勇敢拼搏、浴血奋战,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据听觉的多种感受来描写战斗的场景,每个场景之间的衔接变成叙事过程.这样的创作视角,与众不同、充满创意,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无限的意境.王维年轻期间曾担任太乐丞,当他达到河西时,对边塞风土民情,特别是音乐方面,有着独到的角度和想法.大部分的边塞诗一般将“羌笛”赋予“强烈的思乡”含义,但王维却另辟蹊径,在其创作的凉州赛神这首诗中,他真实地描写了羌笛在边塞风俗民情中的作用.诗中这样写道:“凉州城外街道上行人不多,百里以外的烽火台依旧能够看到虏骑所到之处飞扬的尘土.塞神的边塞***士敲鼓吹乐,与城东骑射一绝的大神共同比赛.”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中迎神赛会的场景,通过对乐器声音的直接描写,让其成为读者眼中的客观对象,不仅体现了边塞生活,同时又描写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人赞叹整首诗的韵律之美.
描写战争的诗篇3
论文摘要:晚唐国运将弛,士气日丧,诗歌题材与创作倾向趋于嘲云戏月,刻翠粘红,轻视社会民生等问题的真实反映;艺术上,追求字句的精雕细刻,“观唐诗至此间,弊亦极矣 (辛文房《唐才子传》)。于渍在晚唐后期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能一反当时浮艳雕饰的诗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弊病及边塞问题,现实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相对于前人,有一定的突破。
于演(832一?),字子漪,籍贯不详,曾寓居尧山附近。其先京兆 (今陕西西安)人。会昌时,为乡贡进士。流寓河南、江苏等地,曾远赴边塞。咸通二年 (861)登进士第,坎坷仕途,官终泗州判官。其诗质朴无华,明快直切,一反当时浮艳雕饰的诗风,并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辛文房指出于演等晚唐诗人 “能反棹下流,更唱痦俗”(《唐才子传》)。
一、笔写现实歌民病——揭露社会黑暗的诗
1.“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反映贫富差距,显示社会不平
于演生活在晚唐,在当时创作倾向趋于嘲云戏月,刻翠粘红,轻视社会民生的大背景下,尽力摆脱诗歌对仗、平仄、用韵等形式上的束缚,远承《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取杜甫、元白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着重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揭示社会矛盾,做到了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自居易 《寄唐生》),语言质朴无华,锋利尖刻。
于溃生活在社会下层,对于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实有深刻的体会,在其作品中,往往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对这一主题进行集中的反映。代表作品有《富农诗》、《拟古讽》、《古宴曲》、《山村叟》、《苦辛吟》、《季夏逢朝客》等等。《古宴曲》一诗通过贫富生活的强烈对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荒***生活。
开头四句,不直接写人,但写了上朝的气派,下朝的喧闹,读者可以从中推想出身处其中的人过着多么奢华的生活。接下来两句是通过写侍女的娇艳来写宴会的盛况。下一句笔锋一转,写出了一个有强烈对比性的画面:“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最后四旬写只知享乐的富豪,从高楼向下望见那些肩挑柴薪的穷人,竟不相信他们也是生活在长安的人。此时用空间上的高低显示出富豪与百姓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将全诗推到了全新的境界。展示了上层官僚养尊处优的生活之后,又进而揭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极端空虚与愚昧无知。最后从富豪的角度写出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讽刺其无知,也能在其中看到作者的“一把辛酸泪”。
《富农诗》则刻画了一个为富不仁的吝啬鬼形象,诗的开头有一段小序就点出了富农虽 “集粟万庾,马牛无算”却 “生不遗,死不赠”的特点。诗中 “骨肉化饥魂,仓中有饱鼠”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十分形象地刻画出了富农生性吝啬,坐视同族亲人饥饿而死而不伸出援手的丑恶嘴脸。结尾表达愿望:谦让礼义之风在四海之内盛行起来。此处刻画的富农形象与大多数作品中冷冰冰的富家人有所不同,形象比较丰满,生动传神。他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却对钱财有一种病态的重视,成为金钱的奴隶,让人觉得他既可恨又可怜。作者把富者和贫者的关系拉近了一些,他们是血脉相连的同族之人,可由于一贫一富就会有一方是“骨肉化饥魂”,一方是 “仓中有饱鼠”的结局。让读者更深一步体会到贫富的差距带来的不公是多么严重。
《山村叟》、《苦辛吟》、《边游录戍卒言》、《子从***》等都是通过对比,表达了爱憎之情。对世间种种不平的描写几乎没有任何的渲染与夸张,让人们在朴素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件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2.“空有花如面”,“独自盘金钱”——从女性角度揭露社会不公
于演对封建社会的女性寄予了更深刻的同情。在他的四十五首诗歌作品中女性题材就有十题十一首。《里中女》是通过农家女和富家女的巨大差别为贫家女子鸣不平的。诗的前四句以池中鱼不知海水深来比喻穷乡僻壤的女子无从想象富贵人家的生活。“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指穷苦人家的女儿辛辛苦苦在窗下织布,织成后统统交给富人,因此捣洗衣料都成了富家的事。接下来将采桑女的种种美好资质和她们的贫苦生活作对比:桑下女天生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因为生活贫苦,只能见到野蒿制成的簪子,见不到精致的束发工具;桑下女有西施之貌,却幽处野里;有韩娥之音,而湮没无闻。此诗与一般的同情贫女的诗作不同,诗中没有因为里中女贫困就对她一味地赞扬,而是指出了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即里中女不是天生纯朴,富家女也不是生来尚豪奢,而是环境使然,导致他们之间不同的原因是财富对人纯洁心灵的腐蚀。与之相似的还有 《织素谣》。《织素谣》以民谣的形式通过对贫女和歌妓的对比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贫女夜夜操劳,辛苦织素却衣食无着,而由于 “五侯”过着奢靡的生活,所以以声色娱人的歌伎可以 “一曲古凉州,六亲长血食”。诗的最后两句以讽刺的口吻劝贫女画眉学歌来抨击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荒***生活和堕落的社会风气。
《越溪女》和《拟古意》则是通过对女子不幸遭遇的描写寄寓感慨。《越溪女》描写了贫富不同的两个越溪女的不同遭遇。诗先以西施故事开头,然后说明贫富越溪女都曾是 “浣纱伴”的事实,后来由于贫富的差距曾是江边浣纱伴侣的富家女子转眼间嫁入豪门,自己由于身处贫困,“空有如花面”而无法有美好的婚姻。此处有 “苦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之意,通过对越溪女的经历的叙述来抒发 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因身处下僚而无法施展长才的愤慨。《拟古意》中借写一位女子虽然貌美却没有适时出嫁,寄托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其中的 “国色久在室,良媒 亦生疑”。写得十分传神,隐含怀才不遇的苦恼心情。两首诗中的女主人公身上都有作者的影子,她们都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由于家中 “基业薄”等原因 “嫁尽绿窗人,独自盘金线”,使得 “良媒亦生疑”,而诗人虽然登进士第,才高八斗、壮志满怀,但是一生奔波,却从未得到重用,他的失意可想而知,用没能出嫁比喻自己才高而未得到重用十分贴切。
《宫怨》一诗叙述一个少年时备受家人宠爱、天真烂漫的大家闺秀,后来被选入宫、寂寞终老的不幸遭遇。《青楼曲》则是描写倡女所思不见、青春渐老的苦闷。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女子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边塞作品中的 《恨从***》、《辽阳行》等篇章是通过思妇角度写战争的罪恶的。
二、墨洒边塞寄深情——于演边塞诗的特色
1.“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对战争本质的揭露
晚唐时期,由于连年的内外战争,卫国立功的英雄气概已经相当淡薄,但于演边塞题材的诗却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战争中真实的苦难,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识。
于溃现存作品中有 12首是关于戍边征战的诗歌,它真实地反映唐朝国力渐衰而造成的领土丧失,尤其是对战争中为邀功求赏而穷兵黩武的将***进行了控诉。《塞下曲》开篇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边塞***画,在一个清冷的早晨,在荒凉的边塞只有~支***队驻扎在那里。黄沙漫天,士兵们穿着沾满黄沙的盔甲还在沉睡。“黄沙披甲卧”不仅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辛,也暗示出了边境战事的紧张。诗的三四句尤其震撼人心:“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意谓战斗还未正式开始,乌鸢已为可以啄食战死者的尸体而相互庆贺了。诗没有描写交战的双方和交战的具体情形,而是跳出战场,在 “战鼓声未齐” 之时就预见到了战争可怕的后果——在一阵阵战鼓声厮杀声中,夹杂着受伤者的呼号和牺牲的士兵在临终前的惨叫,最后只有遍地的鲜血和尸体。在这样的战场中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唯一高兴的大概就是喜食腐肉的乌鸦和鸢了吧。“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两句写尽战争的可怖和荒谬。“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写的是即使战争胜利了,边将获得了千古美名,付出代价依旧是最普通的士兵。“卫霍徒富贵,岂能清乾坤”两旬直奔主题,显示出质朴、激愤、冷峭的特色。指出只依靠像卫青和霍去病这样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将领能使国家清平吗?这首诗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普通士卒的巨大牺牲。即使战争胜利了,结局也不过是像卫霍这样的将领却可以凭借战功长享富贵。看似有些消极,可结合作者身处的社会现实来看,这种想法是真实而又有普遍意义的。作者能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黩武战争进行谴责也是可贵的。
于溃抨击边将的诗句也很有特点,如 “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边游录戍卒言》),“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陇头水》)等,而 “自是爱封侯,非关备胡虏”(《古别离其二》)两句撕掉了边将的虚伪面纱,揭露了他们参战的目的不是“备胡虏”而只是 “爱封侯”。
《古征战》则是对战争的发动合理性的深深质疑,诗尖锐地指出了统治者发动战争的原因,不是为了抵御外辱,不是保境安民,而是为了满足个人贪婪的欲望。《古征战》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统治者,对他们无止境的贪欲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2.从不同角度切入边塞问题
“空闺主”的凄怨。《恨从***》借刻画思妇懊悔的心理状态,表现晚唐人民对兵役的不满。“都万骑”与 “出重围”本是应该让女主人公感到骄傲的事,可诗中用厌恶的语气说出,可见这首诗的怨已经超出了闺怨范围,是对征战的完全否定。《辽阳行》说丈夫从***的地方在那里呢,自己宁可随丈夫到处征战,同生共死,也不愿独守空闺。在这首诗中,战争的责任完全在统治者身上,是战争破坏了闺妇的幸福,反映出了晚唐由于连年的内外战争,百姓的厌战之心十分强烈。诗通过闺中思妇真切而深沉的哀怨,揭露了边将从***的丑恶动机和无辜百姓的厌战情绪。
双亲的悲痛。《子从***》以戍边***士双亲的口吻,将乡中丁与从***儿作对比,写出人民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合家团聚、安居乐业的渴望,而《寒食》一诗是从侧面描写从***的年轻人战死沙场导致的悲剧画面,诗写的是寒食节年轻女子扫墓,白衣老人出猎,而联想到青壮年多死于战场,只剩下老弱妇孺的悲凉情况。战争带来的苦难在战场上是直接的流血与死亡,在家乡,在亲人心中则是那种岁月消逝也减轻不了的痛苦和想念。
戍卒的怨愤。《边游录戍卒言》、《戍卒伤春》、《戍客南归》三首诗都是从戍卒角度写战争的苦难,也可以看成是一部戍卒生活三部曲。
描写战争的诗篇4
豪情壮志篇
从***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辣评
《从***行》的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但两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出塞》描写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很久没能回到家乡。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边关,就不会让敌人的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入侵。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血腥残酷篇
己亥岁感事
曹 松a
泽国江山入战***,生民何计东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辣评
古代战争以取敌首级之数来记功,《己亥岁感事》描写战争造成了残酷杀戮,人民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的沉痛呼告。
壮志未酬篇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辣评
描写战争的诗篇5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操纵派理论旗手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该理论打破了原语文本的神圣权威,提出翻译就是对原语文本的改写,并将译本置于译语社会文化系统中进行动态研究,探讨影响译者改写原作的操纵力量及译本在其中促进的文化互动。
本文即以改写理论为基石,并以庞德诗歌译作《华夏集》为个案,采取理论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分类描述和对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内容和形式两大层面深入透析庞德如何受目的语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制控,造成了诗集中有意误译、个性化翻译、增删、改写的创造性叛逆,以期对这部译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 庞德 改写理论
改写理论由作为后现代翻译理论旗手的勒菲弗尔提出,他视翻译为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的改写,事实上,读者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并不能直接接触文学文本,所以文化的传递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以改写形式出现的文本完成的。也正是改写的文本才使原作在译语文化语境获得再生,广为流传。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是英美诗坛20世纪初叶现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1912年,庞德和几个英美诗人在伦敦发起了“意象派运动”,成为英美现代诗歌的先驱。《华夏集》是庞德在 1913 年获得厄内斯特 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 1853—1908)的中国诗遗稿后,整理出版的一部译诗集。《华夏集》开篇之作《诗经·采薇》中士兵的怨声载道就给整部诗集定了悲哀基调。经叶维廉先生考证,费氏笔记在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中指出这是一名将***以参战士兵的口吻写的一首鼓舞士气的诗歌,旨在让其担负保家卫国的责任。而庞德却对这首诗中部分细节进行了有意误译使其成为了反战诗,比如: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牧騤騤。
这一部分描写的是战事的吃紧以及将帅车马壮观的装配使战士有了高昂的斗志。战士的思家之苦和保卫祖国的矛盾心情交织在一起。费氏笔记清楚地记录着:
What is that blooming flower?
Whose is that chariot? That is our general’s.
The horses are hitched already to the chariot; they seem to be vigorous.
How dare we repose? We must conquer the enemy even three times in a month.
Those four horses are tied; they are very strong. (Yip, 1969: 170)
费氏笔记可以说是原文的忠实再现,而庞德的处理是这样的:
What flower has come into blossom?
Whose chariot? The General’s.
Horses, his horses even, are tired. They were strong.
We have no rest, three battles a month.
By heaven, his horses are tired.(Pound, 1915: 5—6)
他有意把费氏笔记中“hitched”“tied”误译成了“tired”,并增添了“by heaven”这一呼告语,以此说明就连将帅的马匹都已经疲倦了,更何况是参战的士兵呢?庞德有意误译和添加无疑就是为了增强征战士兵的悲苦心境。纵观这几句,不难发现庞德都是用现在时态来表述的征战之苦,而除了第三行的“were”之外,这样处理与前边的“tired”形成对比,意在强调战马“曾经”很强壮,但久而不归的频繁战事把它们消磨得也没有了活力,清楚表明了士兵对战争的抱怨,这样更容易引起处于战争氛围中人们的反战共鸣。
庞德在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有意误译和改写加重了战争造成的凄惨景象,一幅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士兵怨声载道的悲凉、凄惨景象和情调被庞德更加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来。该诗集震撼了受到战争冲击的欧美人的心灵,在他们心中产生了共鸣。
《华夏集》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为中西学界所关注,中国的大部分译界学者将目光聚焦于其中的语言错误,从而将之打入冷宫。本文跳出了从微观语言层面评估《华夏集》的窠臼,采用了理论与个案、描述与解释方法,独辟蹊径在改写理论视角关照下从内容和形式两大层面剖析了该诗集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而得出结论,认为 20 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以及译者主体庞德自身的诗学理念和文学翻译思想共同作用造成了诗集中的增、删、改与个性化翻译。这部诗集在此得到了合理、公正的解释。
参考文献:
[1]Pound Ezra. 1968.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 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卞之琳.人与诗:亿旧说新[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描写战争的诗篇6
本文旨在阐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史诗性的品格及其形成原因。文章首先论述《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征,然后从《三国演义》一书所展示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以及众多智勇超绝的历史英雄等方面,阐述《三国演义》史诗性的品格的生成特点。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史诗 品格
我国古代在叙事史诗的创作中没有产生过象西方《伊利亚特》、《奥德赛》那样的宏篇巨制。但《诗经·周颂》的一些诗篇已呈现出史诗所特有的崇高风格,还有司马迁的史传作品,通过人物活动的描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也已具有史诗的性质。到后来的宋元讲史,其体制的阔大,人物性格的鲜明,情节的曲折动人,就更具有史诗的风格了。在这样一个深厚的文学传统的根基上,加之“吾国人具有一种崇拜古人之性质,崇拜古人则喜谈古事,”[(1)],于是到明代便产生了《三国演义》这样“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大型史诗性叙事作品。
一、《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征
所谓史诗性作品,必须具备史诗内容和史诗形式。就是说,它必须描写具有全民族性和时代意义的重大题材,展开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广阔的社会面貌,反映整个民族的命运,它所描绘的事件和人物不是片断的、单调的,而是极为纷繁而多样的。因而它的结构必然是宏伟而严整的,气势必然是雄浑而壮阔的,画面必然是广阔而立体的。这样的作品,才可以称得上是史诗性的。《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文学史上少见的史诗性作品。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三国时代的重大历史变革以及这个变革时代的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揭示出东汉覆灭、三国形成至消灭的远因和近因,总结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生动具体的再现,使《三国演义》必然地具有了壮阔的场景、博大的艺术时空,数百个历史性人物包括英雄与小人,生活、驰骋于这个艺术大世界里。从时间上,它涵盖了三国一代近百年的斗争历史;从空间上,它从辽阔中原,写到东吴、西蜀,乃至南方蛮荒之地;从事件上,它反映了三国兴亡的重大史实;从人物上,它叙及各个阶层的人物,包括封建帝王、文臣武将、平民百姓、医家隐士,乃至各类女性。《三国演义》的体制结构是恢宏的,容量是巨大的。它具有史诗的基本风格与气魄。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的特殊性,有助于史诗性作品《三国演义》的成功。因为三国的历史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品格,诚如王大错所说:“有史以来,以汉末三国之局为最奇,亦惟三国人才为最众,三国之贤奸邪正别白最为显著。故夫四千余年之历史,当以三国为关键而代表之。”鲁迅先生也说:“三国底事情,不象五代那样纷乱,又不象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的材料。”[(3)]《三国演义》将三国的历史奇局,众多英雄的智术武勇以及英雄们施展身手的广阔时空,艺术地传奇式地立体地搬上小说的殿堂。这种特定历史主题的文学性展开,使文学作品具备了涵融历史兴味与时代感的史诗审美特质。
由于史诗多表现英雄创世的重大显赫行动与业绩,因而常常带有传奇性与神话色彩。作为英雄传奇的《三国演义》就极富于这种传奇性与神话色彩。虽然《三国演义》从总体上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但实际上它也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英雄史诗。它的表现历史材料的同时,运用史诗式的超现实的手段表现某些超现实的内容,如刘备的跃马檀溪、访水镜庄、三顾茅庐,关公的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玉泉山显圣,诸葛亮的空城计、八阵***、擒孟获等。通过这些传奇事迹的叙述,展现三国英雄的超人特征,其中大多杂有传奇色彩、神话意味、宗教意识,甚至有些篇目简直可以看作神话,如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过程中,伏波显圣、山神指迷、入山求草、祝出甘泉等故事便可作如是观。所以毛宗岗说:“每读《西游记》,见孙行者三降妖;读《水浒传》,见公孙胜之斗法,以为奇幻。不谓《三国志》中已备《西游》、《水浒》之长矣。”[(4)]”“且《西游》好处,《三国》已皆有之。如哑泉、黑泉之类,何异子母河、落胎泉之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之类,何异牛魔、鹿力、金角、银角之号。伏波显圣、山神指迷之类,何异南海观音之救。只一卷‘汉相南征记’便抵得一部《西游记》矣”[(5)]。***的看法虽不免有些夸张,却是很有见地的。
二、战争场景的审美化
西方古代的英雄史诗常常以战争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通过战争的激烈冲突展现主人公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力量。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成为史诗的极好素材。正如黑格尔所说:“战争情况中的冲突提供最适宜的史诗情境,因为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动,因为在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6)]又说:“在战争中主要兴趣在于英勇,而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既不宜于抒情诗的表现,也不宜于用作戏剧的情节,但特别宜于史诗的描绘。”[(7)]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的“战争情况中的冲突”以及“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是特别适宜于史诗描绘的对象。《三国演义》正是在这方面最充分地表现出它特有的史诗美质。与西方史诗的战争描绘相比较,《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则更富于审美韵味。《三国演义》绝少正面去表现血肉横飞的战争恐怖和目不忍睹的惨象,更多的是展现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或表现运筹帷幄的奇谋巧思,或偏向于用写意传神的手法表现英雄人物的“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智谋和武勇,是三国战争描写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战争审美生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但不宣扬好战,而是表彰非战争的和平慈爱的正义思想;它真实具体地展示战争的全过程,但侧重点却放在外交智谋的较量上,形象地体现“上兵伐谋”的兵法观。从《三国演义》的战争中,我们每每看到人类智慧的闪光,而不是血淋淋的恐怖与残酷。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近距离地体味人类心智带来的审美愉悦;而对于残酷的厮杀打斗,则让我们作远距离的观照,给我们展示勇武与力量的阳刚之美。
《三国演义》所写近百次的大小战争皆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道理:运用智谋,是在战争中获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因之《三国演义》的战争往往以大量笔墨展现由于智谋的正确实施而引起战争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从而使人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与美感蕴涵。小的战例且不说,仅就影响三国大局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而言,这些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谋的运用。小说用“计”、“智”等字样作标题的回目,达到二十八回之多,如“孔明用智激周瑜”、“群英会蒋干中计”、“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诸葛亮智算华容”等等。而在实际的描写中,几乎从开篇第一回到终卷第一百二十回,通篇都闪耀着智慧的灵光,这恐怕是《三国演义》充满“魔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西方史诗一样,《三国演义》也将主要篇幅用来写战争,但排斥对残暴惨景作正面细致的描述,所谓“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这一点又显异于西方史诗。《伊利亚利》第二十二章对阿里契斯杀死赫克托耳及其侮尸行为,写得十分细致具体,读起来令人毛骨耸然,不寒而栗。《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则使人读起来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受。“赤壁之战”用了八回的篇幅,可谓非常具体了;在战争中曹操损兵折将,败得很惨,应该说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但作者没有让我们感到惨不忍睹、毛骨耸然。这是因为书中的主要笔墨没有放在刺刀见红的具体打斗上;除了表现巧计迭出的奇谋智术外,又插入许多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描写,使紧张恐怖的战争气氛得以缓解,变得不那么紧张恐怖了:周瑜舞剑而歌、假呕假寐,孔明借箭与鲁肃泛舟对饮,庞统于深山草屋间挑灯夜读,曹操于月明星稀之夜横槊赋诗等。这些场景,极富于抒情性,给杀机四伏的战争场景增添了清新轻松的气氛,因而战争被赋予了艺术审美的韵味。
《三国演义》在表现武力的较量时,则极力展示人的力量的崇高与壮美。试看两个打斗片断:
却说夏侯chún@①引***前进,正与高顺***相遇,便挺***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chún@①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chún@①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chún@①左目。chún@①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士见者,无不骇然。(第十八回)
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望诸心窝刺来。褚弃刀将***夹住。两个在马上夺***。许褚力大,一声响,拗断***杆,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第五十九回)
以上两个片断,一个写夏侯chún@①“拔矢啖睛”,展现了超人的勇猛顽强精神;一个写许褚裸衣斗马超,两虎相搏,勇武超绝,简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擂台赛。通过这样激烈的搏击、冲突、对抗,充争展示人的力量的壮美以及武力的阳刚之美。作者是以一种叹赏和崇敬的心情来描写这种武力冲突的,将力的较量客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站在观众席上去领略、去观赏人类力量所具有的美,从而激起勇敢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小说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三英战吕布、孙策大战太史慈、张飞大战马孟起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战争是极其残酷的,但如此艺术的战争描绘,则使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特殊的力的壮美与崇高,一种审美与诗一般的精神。
三、雕塑审美的人生
由于汉末变乱打破了旧有封闭秩序而使社会格局呈现出物竞天择各逞其能的开放型竞争新态势。举贤任能、择主而事的人际环境,在《三国演义》里达到从未有过的理想境界。时势选英雄。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的连绵不断,筛选出曹操、刘备、孙权三支地方劲旅;曹、刘、孙三方又皆以全力网罗智谋超绝之士,一时间造就了许多出类拔萃、可歌可泣的谋臣武将。这些史诗般的英雄,以他们的卓绝才能创造了史诗般的英雄业绩。《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雕塑了他们审美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和传统史诗是一致的。
塑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史诗的中心任务。不少史诗甚至就以英雄人物的名字而命名,如《奥德赛》、《罗兰之歌》、《熙德之歌》等。史诗英雄往往成为某种精神和民族理想的寄托和象征。果戈理说过:史诗“永远是把重要的人物作为主人公,这个人物和很多的人物、事件与现象发生联系和接触,必须能够环绕他描绘他的整个时代。史诗不能只写出几个特征,而是要包括整个时代;史诗的主人公必须能够按照当时人类的思想、信念和意识的样式去进行。通过这个人物,整个世界的宏伟壮阔都生动地显现出来了。”[(8)]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诸葛亮便是这样地显现了整个世界宏伟壮阔的史诗性英雄人物。
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模式而起身于平民的刘备,初时毫无凭藉,自从陆续得到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这样一些第一流的大智大勇之士的辅弼,终于建立了蜀汉帝国,与雄踞中原的曹魏和江东的孙吴相抗衡。刘备一生爱民惜物,抱定救国扶危、报国安民的方针,以“仁义”治天下。他将恢复汉室的功业追求与个人的德行修养统一于一身,成为圣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体观了人民对于封建仁君的热切向往。
如果说刘备以“仁”为其显著特征,那么诸葛亮则是以“智”为其主要特点的。毛宗岗称他为“智绝”,是非常恰当贴切的。没有诸葛亮的超卓智慧,就不会有刘备的成功,甚至刘备永远只能在失败的痛苦中挣扎,在无边的暗夜中跌跌撞撞而看不到光明灿烂的前途。诸葛亮早在他隐居隆中的时候,就已经料定天下三分的可能和必然性,并为刘备指明了方向。出山后,帮助刘备迅速扭转局面,摆脱困境,连连取得重大胜利,直至建立蜀汉***权。他是一位真正的超人,举凡兵法奇谋、行***用兵、外交应付、治国理民,乃至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不精通谙熟。智慧如此,实在只能存在于艺术审美的彼岸世界里,是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智绝”同样具有超现实性特征的典型,还有被称为“奸绝”的曹操和“义绝”的关羽。对于“三绝”,作者是唯恐其不“绝”的。就是说,诸葛亮必须具有最高的神灵般的“智慧”,曹操必须“奸诈”到极点,关羽则必须“义”得令人感伤,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至于有几分生活真实,几分历史依据,那是次要的了。对于诸葛的“智”、曹操的“奸”、关羽的“义”,我们不能也不必要去作现实的或历史的论证,实际上它们是为适应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而创造出来的,无论其美丑善恶,都达到了理想的高度。卡西尔说:“为了要达到最高的美,就不仅要复写自然,而且恰恰还必然偏离自然。”[(9)]“三绝”形象偏离了自然,超越了现实,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获得了审美的效果。智绝、奸绝、义绝,是诸葛亮、曹操、关羽形象经过长期发展完善而形成的理想状态的艺术造型。
较之诸葛亮和关羽这类正面角色,曹操形象则具有另一种特殊意味。奸绝曹操,是一个被不断“丑化”的艺术典型。当然,说他被“丑化”,是以生活经验而论之,这样看,曹操奸诈至极,丑不可言,令人生厌。但艺术审美世界到底有别于现实生活世界,当人们欣赏艺术进入艺术审美状态时,往往忘却自我和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尽管只是智暂的相对忘却)。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时空,则具有了审美的性质。这就是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的:“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得非常的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就化成美了——这就是点金术,这就是仙法!”[(10)]艺术魔杖的碰触,可以使生活的丑升华为艺术美。卡西尔也持类似的观点:“虽然某些对象本身看上去可能是讨厌的,但是当观看它们在艺术中最维妙维肖的表现时却会引起我们的快感。”[(11)]曹操形象的特殊审美意味之根由,大约就在这里。这是因为作品的描述中,往往以嘲弄或批判态度表现生活的丑,实际是让生活的丑充分亮相,彻底曝光。这本身是对丑的否定,对美的肯定,从而满足人们嫉恶扬美的心理要求。而且,“丑”越是表现得充分,就越能产生这种审美效应。“奸绝”形象的审美意味正是由此而来。
所以我们认为,《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是一种审美的创造,包括反面丑角形象在内。这种审美创造的最高旨归就是充分展开人类美或丑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假丑恶并建立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三国演义》通过这种审美创造,充分地展示了人物的超人力量和超自然的特征。
注释
(1)吴沃尧:《两晋演序》,转引自《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732页。
(2)王大错:《考证三国演义序》,转引自《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522页。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页。
(4)毛宗岗:《三国演义回评》,第九十回评。
(5)(6)(7)〔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6、127页。
(8)转引自易新龙《〈战争与和平〉和〈三国演义〉史诗风格比较》,《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描写战争的诗篇7
关键词:《兵车行》 女性社会地位 艺术手法
《兵车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之一,其中所描绘的“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句,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千古长叹。《兵车行》是杜甫于中唐时期所做,诗中充分的展现了当时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父亲、母亲、妻儿奔走相送,深刻的刻画了一家顶梁柱不得不投身***中的悲凉气氛。其深刻的思想和高潮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其千古传唱的重要原因。而在这首诗歌中,也同样在侧面上反映出当时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同时作者也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出发,指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一.《兵车行》的艺术表达手法
1.寓情于叙事描写,水融
车轮滚滚而尘漫天,战马嘶鸣而声暗暗。诗歌开头就为我们描绘了出征之前贫苦百姓被迫离开家乡、走向战场的喧嚣画面。征人衣甲陈旧,妻子丁宁哭嚎,老者默默而不语,哭声云霄。诗人用铺叙渲染的手法,通过平白的叙事描写,将其情感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于我们眼前,字字句句都饱含诗人对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以及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颇有《木兰诗》中“***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的情感表达特点。
2.真实自然,贴切传神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完成了对“征人”出征过程中,妻儿老小奔走哭号画面的描写之后,仍然不能一吐胸臆,直观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于是进一步采用“目见耳闻”的艺术构思形式,通过和“征人”之间的言语交流,借“征人”的嘴说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的悲惨境遇,充分展现出作者对战争破坏人们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无奈之情,极大的提升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境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兵车行》中女性社会地位的体现
我国传统思想中,重男轻女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同时也造成了若干悲剧。客观上来说,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在我国的古代婚恋习俗上还是在一系列的文学表述中都有着集中的展现。与此同时,这种思想也对现代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在当前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市场,尤其是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养儿防老思想尤为严重。特别是男孩是家族香火的延续、男孩是养老的手段等等,都在客观上反映着我国传统重男轻女这一封建思想。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唐王朝,由于连年的战争对生产、生活的迫害,这一情况反而有了一定的改观: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诗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同时诗人又进一步解释,青海头白骨无人收,连年征战所导致的男儿战死随处可见,虽不说是十室九空,也只有健妇锄犁了。而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是广大人民群众心灵受到严重摧残的结果、是封建王朝对百姓荼毒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连年的征战耗光了唐王朝的生命力,一方面导致国库空虚、百姓劳役沉重,另一方面大量的青壮年战死,也对当时的社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迫害,大量的耕田荒芜、百姓食不果腹。实际上,《兵车行》中所描述的重男轻女思想的改变,也同样是这一情况的集中展现,大量的青壮男子投身战场而百战未归,妇女成为主要的劳动力。这种情况下,妇女地位的提升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描写战争的诗篇8
一、《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性
所谓史诗性作品,必须具备史诗内容和史诗形式。就是说,它必须描写具有全民族性和时代意义的重大题材,展开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广阔的社会面貌,反映整个民族的命运,它所描绘的事件和人物不是片断的、单调的,而是极为纷繁而多样的。《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文学史上少见的史诗性作品。《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三国时代的重大历史变革以及这个变革时代的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揭示出东汉覆灭、三国形成至消灭的远因和近因,总结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三国演义》的体制结构是恢宏的,容量是巨大的。它具有史诗的基本风格与气魄。
因为三国的历史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品格,诚如王大错所说:“有史以来,以汉末三国之局为最奇,亦惟三国人才为最众,三国之贤奸邪正别白最为显着。故夫四千余年之历史,当以三国为关键而代表之。”由于史诗多表现英雄创世的重大显赫行动与业绩,因而常常带有传奇性与神话色彩。作为英雄传奇的《三国演义》就极富于这种传奇性与神话色彩。
二、战争场景的审美化
正如黑格尔所说:“战争情况中的冲突提供最适宜的史诗情境,因为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动,因为在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三国演义》正是在这方面最充分地表现出它特有的史诗美质。与西方史诗的战争描绘相比较,《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则更富于审美韵味。《三国演义》绝少正面去表现血肉横飞的战争恐怖和目不忍睹的惨象,更多的是展现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智谋和武勇,是三国战争描写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战争审美生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但不宣扬好战,而是表彰非战争的和平慈爱的正义思想;它真实具体地展示战争的全过程,但侧重点却放在外交智谋的较量上,形象地体现“上兵伐谋”的兵法观。从《三国演义》的战争中,我们每每看到人类智慧的闪光,而不是血淋淋的恐怖与残酷。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近距离地体味人类心智带来的审美愉悦;而对于残酷的厮杀打斗,则让我们作远距离的观照,给我们展示勇武与力量的阳刚之美。《三国演义》所写近百次的大小战争皆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道理:运用智谋,是在战争中获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因之《三国演义》的战争往往以大量笔墨展现由于智谋的正确实施而引起战争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从而使人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与美感蕴涵。
三、雕塑审美的人生
由于汉末变乱打破了旧有封闭秩序而使社会格局呈现出物竞天择各逞其能的开放型竞争新态势。举贤任能、择主而事的人际环境,在《三国演义》里达到从未有过的理想境界。时势选英雄。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的连绵不断,筛选出曹操、刘备、孙权三支地方劲旅;曹、刘、孙三方又皆以全力网罗智谋超绝之士,一时间造就了许多出类拔萃、可歌可泣的谋臣武将。这些史诗般的英雄,以他们的卓绝才能创造了史诗般的英雄业绩。《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雕塑了他们审美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和传统史诗是一致的。塑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史诗的中心任务。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诸葛亮便是这样地显现了整个世界宏伟壮阔的史诗性英雄人物。
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模式而起身于平民的刘备,初时毫无凭藉,自从陆续得到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这样一些第一流的大智大勇之士的辅弼,终于建立了蜀汉帝国,与雄踞中原的曹魏和江东的孙吴相抗衡。刘备一生爱民惜物,抱定救国扶危、报国安民的方针,以“仁义”治天下。他将恢复汉室的功业追求与个人的德行修养统一于一身,成为圣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体观了人民对于封建仁君的热切向往。
如果说刘备以“仁”为其显着特征,那么诸葛亮则是以“智”为其主要特点的。诸葛亮早在他隐居隆中的时候,就已经料定天下三分的可能和必然性,并为刘备指明了方向。出山后,帮助刘备迅速扭转局面,摆脱困境,连连取得重大胜利,直至建立蜀汉***权。他是一位真正的超人,举凡兵法奇谋、行***用兵、外交应付、治国理民,乃至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不精通谙熟。智慧如此,实在只能存在于艺术审美的彼岸世界里,是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的。
描写战争的诗篇9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奥得修斯》突出了希腊印象奥得修斯的智慧,并通过他讲述的惊心动魄的漂流经历,展现了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时候的神话。《奥的修斯》前半部分写海上遭遇,富有浪漫色彩;后半部分写家庭生活,富有现实色彩。如误入巨人岛,用智慧杀死独眼巨人??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将他的大勇大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当他回宫后并不是毫无防备的扑入妻儿的怀抱,而是仔细拟订了向求婚的贵族子弟们复仇的计划。
史诗展现的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既陌生又羡慕的时代。对英雄的重视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英雄的交锋包含着最独到的理解、最大的温柔和最极端的残酷。如得胜的阿可琉斯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拖在车后,绕城示威。但在9天后特洛伊的老王前来哀求归还尸体时,他被这位老人的哀伤打动了,将他儿子的尸体还给了他。特洛伊人悲痛而隆重的埋葬了自己的英雄。同时这个时代也让现代人困惑不解:人像牲口一样被屠杀和买卖,女人被当作财产一样转让,神与神之间彼此猜忌和互相斗争。
史诗的结构异常精美。两部史诗的时间跨度都长达10年,但前者只描写了4天的战斗、21天的埋葬仪式和26天的空闲时间共计51天;后者也只集中描写了41天的活动。与主题有关的事件构成核心故事,其它的社会活动、贸易往来、宗教活动和生产作为穿插。
描写战争的诗篇10
从 ***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意译】
边境上有突厥侵扰,报警的信号已传递到了长安,可自己只是一介书生,没有驰骋疆场的能力,这使我心中的激奋之情一时难以平静。 出征的将帅领了兵符,辞别京城长安,率领一旅骁勇善战的骑兵,奔赴抗敌前线,去围攻突厥***队的***事要塞。
其时大雪纷飞,遮天蔽日,***旗上青龙白虎之类的***案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各种声响与雄壮的进***鼓声一起在沙场上空回荡。艰苦激烈的战斗生活,增添了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我宁愿做一名下级***官,为保卫边疆驰骋沙场,也不愿做一个置身书斋皓首穷经的书生。
【赏析】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年),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年仅31岁、时任崇文馆学士的杨炯,面对此情此景,慷慨激昂、热血奔涌,愤然写下了《从***行》。全诗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洋溢着乐观进取的精神,颇可代表初唐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