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内蒙古篇1
(一)从蒙汉关系切入对内蒙古地区进行社会变迁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蒙汉关系入手,来展现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特点以及蒙汉关系的演变与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闫天灵的“论汉族移民影响下的近代蒙旗经济生活变迁”通过研究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经济观念的影响来关注蒙古族的社会变迁。他指出,汉族移民强化了蒙古族经济上交换的观念,同时由于汉民的垦地使得蒙古族尽管占有着地租,但却失去了对土地的利用优势。另一研究者关爱则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汉民和蒙古族牧民农牧关系的对立到互补的转变,来展示蒙汉关系的演变。韩满都拉则通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农牧关系的变迁,来探讨蒙汉关系的演变,以及在市场机制下农牧发展的选择趋向。
(二)语言学角度对内蒙古地区进行社会变迁的研究这部分文献主要从语言使用的演变与交融角度来展示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包智明教授的“变动中的蒙民生活———三爷府村实地调查”、孙东方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和苏德的“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研究等,分别从语言的使用和教育学等角度来分析了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与语言变迁,从而折射出其社会变迁。在包智明教授的研究中,通过实地调研,指出蒙古族民族语言使用和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的变化,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在苏德的研究中,指出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外”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蒙古族的社会变迁。
(三)家庭、婚姻、亲属角度的研究郝亚明的“乡村蒙古族婚姻的现状与变迁———基于内蒙古东部的村落调查”一文,就是以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四个不同类型村落资料的横向比较以及对1996年调查数据与2005年调查数据的纵向对比,展示了蒙古族东部乡村地区的婚姻现状与变迁。马威的“北方蒙汉边际地区的轮养制研究”,通过比较闽台与北方地区汉人社会的轮养制家庭模式探讨汉人社会“大家族”理念及其在现实中的适应性调整。通过对农耕地区蒙古族“轮养制”家庭研究,探讨国家力量影响下,族群碰撞带来的周边民族亲属观念、家庭制度、社会组织变迁,讨论蒙古族在遭遇汉文化影响的同时,如何基于本民族文化来理解、接受并适应性重建自身文化传统。研究指出,在中国北方蒙汉边际地区,汉民所独有的家庭轮养制被蒙古族人民所接纳,并得到因地制宜的改造与应用。那顺巴依尔的“内蒙古牧区亲属制度变迁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亲属制度的变革,包括,蒙古族亲属的称谓、范畴及其社会文化变革的研究,指出这种变迁的动力来源,即包括汉民的移入,也有国家体制更替和变革的影响。
(四)体制***策与社会结构角度的研究对体制与***策的研究,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已有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过去历史阶段的社会研究,另一类是对现代社会的研究。对历史阶段的社会研究包括娜仁其其格的“近代内蒙古行***建制变迁特征研究”,萧凌波的“清代东蒙地区对华北平原水旱灾害异地响应方式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王利森的“清代前期鄂尔多斯、归绥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变迁研究”,珠飒的“喀喇沁札萨克衙门档案与移民史研究———以早期汉族移民管理与移民稽查制度为中心”,王建革的“农牧交错与结构变迁:清代内蒙古地区的农业与社会”等。这些学者分别从建制变迁、灾害响应方式变迁和稽查制度以及社会结构变化等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演变。对现代社会的研究包括郝亚明、包智明的《体制***策与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付桂***的“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生态经济模式构建”、“内蒙古城乡差距缩小的路径选择:制度创新”,苏浩的“内蒙古城乡差距分析”,丛志杰的“内蒙古就业结构转型:轨迹、特征与对策”等。他们分别从体制***策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提出了相关的结论与应对策略。
(五)移民与人口研究移民与人口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按照研究的时间维度分为历史与现代。对历史上移民的研究包括任馥瑛的“晚清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研究”,王铁钢的“清末民初达尔汉王旗汉族移民问题研究”,白玉双的“清代喀喇沁蒙古人的北迁及其影响”,胡日查的“清代汉族移民在阿拉善和硕特旗的开发活动———以阿拉善左旗蒙古文档案为中心”,杨青的“民族学视角下的移民问题研究———评《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张士尊的“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刘忠和的“‘走西口’历史研究”等;对于移民与人口问题的当代与现状的研究包括包智明的“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包智明、孟琳琳的“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荀丽丽,包智明的“***府动员型环境***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包红霞、恩和的“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研究”等。这些研究分别从生态、环境、***府与市场等角度对人口迁移和移民做了详尽深入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内蒙古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时期,主动迁移和被动移民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影响。
(六)消费与城乡差距研究消费与城乡差距这一主题的研究,包括曲莉春的“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比较研究”,斯琴的“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预测”,赵瑜的“内蒙古牧民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任雪娇的“内蒙古农民生活消费研究”,付桂***、齐义***的“城乡统筹视阈下内蒙古城乡差距变动分析”,金凤的“内蒙古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等等。对于消费与城乡差距的研究,在四个数据库以“内蒙古消费”和“内蒙古城乡差距”进行检索,分别检索到了505条和73条。从数量上要多于除艺术类的其他主题的研究,究其原因,一个是主题研究的多学科性,另一个是主题设定的普遍性与流行性。这些研究分别以定量和定性方法角度,采用实地研究和二手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的消费与城乡差距进行了全方面的比较和梳理,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消费与城乡差距的独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七)民俗与艺术研究在中国知网的4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内蒙古民俗”检索到172条“,内蒙古艺术”1318条。但是,若以“内蒙古社会变迁”为主题进行检索,则数量并不多见,可见的包括张永妍的“蒙汉调音乐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变迁”,马辉的“源于自然主义的鄂伦春民族工艺品研究”,白兰、照查、塔明的“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视点透视”,白萨茹拉的“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研究”,穆乃胜的“浅析二人台的产生与发展”等不足10篇。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民族特性和学科特性。蒙古族以擅长歌舞著称,因此,对其音乐、舞蹈等的研究必然不会少,但是由于学科所限,这些艺术和民俗的研究,往往以事论事,很少能够上升到社会变迁的高度。因此,才会出现两种数量的强烈对比状况。
(八)其他主题的研究在检索中,除了上述主题研究外,还可见其他主题的零星研究。比如,关于内蒙古地区的脱贫增收问题,主要有张艾力的“多维文化视角下蒙古族聚居区贫困问题探析———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为例”、“多维文化视角下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问题的***策选择———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刘海池的“蒙古族聚居区反贫困攻略中的生态移民──以通辽市为例”。另外,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对内蒙古金融的影响等方面的论著,这些研究偏少,行业特色明显且不多见,在此不再赘述。
二、已有研究文献的特点
通过文献梳理,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主题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的阶段性非常明显。正如文章前面检索的情况,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研究更多是2002年至2012这10年的研究,虽然在之前也有一些研究,但是并没有出现这10年研究的繁荣。二是研究主题的多样性。基本上对于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的研究,在对内蒙古地区的研究中也都有所体现,甚至由于本地区的特殊性,其研究主题会更丰富于其它非少数民族地区。三是研究学科的多样性和交叉性。对内蒙古会变迁的研究,既有社会学的研究,也有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甚至是金融学等的研究。这些学科通过各自的学科角度与研究方法,关注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四是研究时段的既定性。对于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从时间维度上看,基本上处于两个阶段的研究,一个是清代内蒙古地区的研究,另一个则是现代与现状的研究,对于其他时段的研究非常稀少。这种状况与内蒙古的历史有关。在元明时期,内外蒙古并没有出现内外蒙古之分。五是研究方法的丰富性。既有实证性的个案研究,也有二手文献研究。这些研究相互对照映衬,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展现内蒙古地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地区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面貌。六是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集中性。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发现对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的研究,其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大多是各地区的民族类院校,有不少研究者本人就是蒙古族学者。而一些综合性机构及其研究者并不多见。七是各项研究缺乏对话。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其它研究,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都缺乏必要的对话,基本是出于自说自话的状态,各自的研究对他者来说,缺乏一定共识的达成。这种共识的缺乏一方面由于学科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内蒙古地域的辽阔,任何学者都不可能熟知每一个地区和角落。八是对比研究较稀少。由于学科和地域限制,各个研究对话的缺乏也导致了对比研究的可行性。另外,由于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各个地方差异也比较明显,也是造成对比研究较少的原因之一。九是对内蒙古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社会变迁的研究成果较少。尽管在文献搜集过程中,可以见到一些关于内蒙古地区资源开发的文献,但是,大多数的研究是片段性的,或者是从经济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等论述了资源开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很少文献涉及到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开发与社会变迁的交互影响。
三、结论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2
一、《蓝色的蒙古高原》的情景
美内蒙古大草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令人向往。古往今来,许多作家都对其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歌颂草原的美丽迷人。古代诗人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原的勃勃生命力。著名作家老舍在《草原》里,写出了草原的辽阔无边,写出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淳朴美。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也以画面的方式展现了草原的风貌。草原的山,连绵不断,气势磅礴,与草原融为一体,无论东部还是西部,都命名大青山。大青山与草原一样,给了牧民生活的美丽环境、美丽家园,成为牧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山周围是一望无尽的辽阔的草原,一只只大雁在空中飞舞,其雄伟的姿势如蒙古族骑兵。于是歌曲就如诗般地倾泻而出:望不尽连绵的山川,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这场景中,大雁般的蒙古包是草原中的灵气,给了草原生机勃勃的活力。接下来,歌曲吟唱道:勒勒车赶着太阳游荡在天边, 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你给了我希望。这一小节,画面把镜头对进行了切换,由远景切向近景,由抽象切向了具体。虽然勒勒车已成为牧民过往的生活工具,但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它象征着牧民和平温馨的牧歌般的生活。正是这种意义上,太阳也被勒勒驱赶着,日子在牧民的生活中是主动的,是积极向上的,是快乐的。生活在草原的男男女女无拘无束,快快乐乐,具有浪漫的传奇,普通的敖包也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这一段,也仿佛是一幅剪影,形成了动与静的结合,大自然是静态的,其中的人物是动态的,表现了牧民生活的悠闲自由。这两小段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及对草原的无限深情,而这种深情是每一个牧民,每一个生活在草原的人对家乡的热爱, 由此, 歌曲进一步升华,从远古到今天,你就像不灭的信念。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土地爱的深沉。正是由于对草原的热爱,它成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信念,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身在何处,即使无法用母语来诉说,对家乡的爱已融入到骨髓里。
二、《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色彩美
这首歌曲也在词中描绘了内蒙古的色彩美,展现了蒙古高原的美丽,尤其是歌词的第二段,作者更充分而准确地使用了色彩的形容词。最有代表性的是蓝色,正像歌曲的题目所示的蓝色的蒙古高原。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文明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伴随的是环境的污染,空中的雾霾。这更让人想到草原的蓝天,碧空如洗,上面漂着朵朵白云,与草原上的蒙古包、一群群羊遥相映衬。蓝色也是蒙古族崇尚的色彩,在蒙古族的信仰里,蓝色代表的是宽广的胸怀,代表的是的长生天。因此,在重大和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爱穿蓝色的蒙古袍。在尊贵的客人到来时,蒙古族人民会敬上哈达,哈达分白色和蓝色两种,要把蓝色敬给最尊贵的客人。正因如此,歌曲中才自然而然地吟唱轻轻牵走记忆的长线,漂泊的白云唤起我眷恋。然后想到了阿妈亲切的背景,想到了她日夜的操劳,想到了至亲至敬的人,啊我蓝色的蒙古高原, 你给了我希望。这一段, 作者通过写白云、写蓝天,描绘出草原的色彩,而通过阿妈的身影,为这种色彩做了情感的注脚。阿妈是中国普通百姓的一员,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一位,她们辛苦的劳作,培育了一代代新人。她让我们联想到中国文化中的很多母亲,烛光里的妈妈孟母三迁等等。中国古代文论中认为,好的作品要写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作者在这里,也暗含对母亲的歌颂,更把蓝色的蒙古高原象征着祖国母亲,这是梦里出现的故乡的容颜。歌曲在这里情感进一步升华,引起每一位读者的共鸣。它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赤峰地区、内蒙古地区,而是升华到祖国母亲。歌曲以象征性的色彩表达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言近而旨远。
三、《蓝色的蒙古高原》的诗意美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3
“马有马心,人有人心,马心通人心,马也会想家。”2016年9月19日晚间,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现身天津,在南开大学开讲“母亲的草原”,倾诉“原乡”情。
一切都似曾相识
席慕蓉1943年出生于重庆,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她是台湾现代散文家、女诗人、知名画家,曾于东海大学美术系任教。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后引起轰动,热销致短时间内重印6次,风靡华人圈。
近些年,席慕蓉常常回返大陆,在各种场合演讲中尤喜谈草原故乡。对于久居南方的席慕蓉来说,远隔千里的蒙古高原一直是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情思。1989年,46岁的席慕蓉才第一次见到内蒙古大草原。在那里,她追寻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流。天空、草原、牧民……故乡的一切都强烈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
记者近几年数次接触席慕蓉,无论是公开的演讲还是私底下的讲述,她的主题永远是“原乡”―那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当我第一次踏上草原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好像来过!”席慕蓉说:“我觉得我走在自己的梦里,一切都似曾相识。”
一段时间以来,席慕蓉一直在为这种感觉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直到2014年10月,有三位医学家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潜藏在人类大脑深处的海马回掌管着人们的空间认知,这样的认知是祖先留给每一个人的生命密码。
“原来我们的乡愁是有科学根据的生理上的乡愁,这是解决我的疑惑的最好的证据,原来在我的海马回里,还包括我的先祖的一层一层的记忆。当我站在‘父亲的草原’上,面对高原原貌的时候,我觉得好像一泓清泉,解我心里面的渴。所有祖先曾经见过的草原,他们所有的资讯,在我到了草原的那一刻醒了过来,我走在祖先的梦里。”2015年10月,席慕蓉同样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中如是说。
因为这个缘故,席慕蓉应著名歌唱家德德玛之邀创作了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歌词里写尽了席慕蓉作为一个游子的心声。
2005年,席慕蓉又做了一件被人称之为大胆的事。她带着81岁高龄的同族诗人叶嘉莹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使叶嘉莹成为家庭里第一个踏上蒙古原乡的人。短短8天的行程里,席慕蓉与叶先生东上大兴安岭,西到巴尔虎草原,还登上了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一路上叶先生神采奕奕,诗兴大发,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口占绝句一首。“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护我更如佳子弟,还乡从此往来频”“伫立中区还四望,天穹低处尽吾乡”……一路上,席慕蓉被叶先生的诗人风范深深吸引。“最佳勇气奖应该颁给叶老师”,席慕蓉如是说。
“看到叶老师第一次来到蒙古高原的模样,我想到了自己。”席慕蓉说道:“当我第一次踏上原乡,与族人低头叩首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小族群的一份子,虽然共同怀着对祖先的愧疚和思念,但内心却有一种幸福感。”
2015年7月,席慕蓉在草原见到了青铜时代游牧民族为了纪念男女英雄而留下的鹿石纪念碑,它告诉后人先祖曾经怎样生活过。
“我要把这个写出来,在见到鹿石时,我感到诗来找我了。”久未写诗的席慕蓉这样说。
在母亲的草原上遇见铁蹄马
2016年4月27日,席慕蓉首次参加了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公祭仪式。她告诉记者,为了参加这一盛典,自己五天前专程从台湾赶来。她称,20世纪90年代当她第一次来到成吉思汗陵时,第一感觉是,跪下去、跪下去,告诉祖先这个远方的孩子回来了。
席慕蓉透露,在中国台湾地区,和她一样的蒙古人约有400人,每年到了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公祭这天,总会自发地在家中对着祖先朝拜。这一次能来这里亲自参加祭拜仪式,是第一次,也圆了自己的梦。
除了草原和人,席慕蓉多次提到草原上的马。她认为,草原上的马也对自己家乡的方向十分敏锐。
此次天津演讲,席慕蓉又特意以“在母亲的草原上遇见铁蹄马”为题开讲。“马和草原似乎有一种注定的联系,这让牧人即便在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普及的今天,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马匹。”席慕蓉演讲中展示了自己在寻访蒙古高原的旅程中所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岩画、雕塑……饱含着游牧民族对自然的敬仰。
“草原上的马对自己家乡的方向十分敏锐。”席慕蓉说,20世纪60年代有一匹被送去越南的战马,花了不知多久的时间回到了乌兰巴托,瘦骨嶙峋、浑身是伤。见到主人后,大颗的泪珠滚出老马的眼眶,主人与它“抱头”痛哭。
席慕蓉还讲到,同时期一位蒙古画家来到越南,一匹又脏又瘦的蒙古马慢慢向他走近。画家知道马在说:我知道你是从蒙古来的,你可不可以带我回家?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4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下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总人口1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为了充分发挥人文民俗优势,着力提升地区民族文化软实力,2003年,我们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旗”口号,全力实施思想道德铸魂、人文遗产保护、文化精粹抢救、文学艺术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五大工程”,先后荣膺“中国苏力德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敖包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歌舞之乡”和“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四项桂冠。
在加快民族文化大旗建设过程中,乌审旗始终遵循“经济是根、文化是魂”的发展理念,突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建设主题,依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将文化产业与工业、城镇和农牧业并列为四大产业,坚持“四轮驱动”,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同频共振。几年来,我旗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丰富文学艺术创作,建立中国书协乌审旗创作培训基地等五个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和培训基地,设立萨冈彻辰文学艺术奖,创作推出《敖包相会》、《苏力德乡韵》等一批知名文艺精品,促使民族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繁荣发展,全力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典范。乌审旗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是举世闻名的“河套人”的故乡和“独贵龙”运动的策源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根据地和***区之一,1997年我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旗”。
近年来,我们通过每年举办“敖伦胡日呼”文学集会等活动,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来乌审旗实地考察调研,百余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的2000 多名记者聚焦乌审,8个国家和地区、27家国内民间文艺团体来我旗进行文化交流,乌审旗的知名度、美誉度、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高,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文化“圣地”、环境“高地”和投资“洼地”。“敖伦胡日呼”汉意为“大众聚集”,是乌审旗群众性民族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体盛会,也是历史与文化积淀的结晶,它体现了蒙古民族特有的热情、豪迈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凝聚着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祝福草原、共建美好家园的时代特征。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民间艺术家,我旗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当初只是以演唱、诗歌朗诵、演讲以及演奏民间乐器为主的单一文艺集会活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在内容、形式上都有了拓展和创新,已由当初单纯的文艺竞技比赛活动发展成为了群众广泛参与,融草原那达慕、文化物资交流会等众多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体活动。“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之所以延续发展至今,主要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传承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近年来,乌审旗通过举办 “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对加强旗内外文化交流,传承保护民族优秀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境内一些蒙古族手工艺品制作、蒙古族语言传承、长调民歌、蒙古族口头诗等完整保留。二是发挥了蒙古族群众文化活动的“领航者”作用。几年来,在“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的影响下,乌审旗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先后组建了53支“文化独贵龙”、62支“马头琴文化独贵龙”、70余人的业余马头琴乐团、23支民间文艺团体(组合)和6个民间文化组织,100多位农牧民业余作家出版专著、诗集280多部,录制100余首原生态民歌。相继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敖伦胡日呼” 之乡、“蒙古族民间诗歌(口头诗)之乡”称号,被中国民协授予 “中国马头琴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博物馆”和“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三是突出了特色主题,群众参与率高,辐射范围面广。
我旗已举办 “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十三届,每届都各具特色,主题突出。特别是在近三届通过与草原那达慕等活动的结合,有上万的当地及周围农牧民参与活动,直接带动地方经济收入近亿元。目前,“敖伦胡日呼”文艺集会成为了鄂尔多斯高原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艺术品位最高的群众文化艺术盛会,并受到了国家文联和自治区文联的表扬。2007年,乌审旗文联就“敖伦胡日呼”应国家文联之邀参加了全国基层文联经验交流大会,并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5
在第2组课文中,写的都是关于思念家乡的文章,每一句都是那么的精彩,那么的令人感动。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么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到自己的家乡去吧!
我的家乡在广阔的内蒙古,我家住在内蒙古的一的地区——海拉尔,海拉尔位于呼伦贝尔,如果你去到我家,你会看到那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有那鲜鲜的牛奶呢!
你快来吧,我们蒙古欢迎您!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6
关键词:农业税;内蒙古地区;公共产品供给
2006年1月1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干群关系,改革的成本是对本已脆弱的西部县乡财***产生较大冲击。农业税的取消是***和国家为农民办的意义及其深远的一件好事,然而由此却使得内蒙古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新的困境,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的状况如果不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内蒙古地区的长远发展。
一、内蒙古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省区。平均海拔高度1千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区常住人口2413.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33.68万人,乡村人口1165.47万人,比2007年下降2.8%,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48.3%。2008年全区农牧业增加值达906.98亿元,同比增长7.5%;全区畜牧业产值达699.63亿元,同比增长6.59%;畜牧业占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8%;农区畜牧业占全区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0%。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被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3个,小肥羊、小尾羊和蒙牛、蒙羊、蒙祥等一批“蒙”字号打头的企业已经成为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排头兵和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一)内蒙古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内蒙古自治区至今仍有部级贫困县31个、区级扶贫开发县29个,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旗县总数的30.7%,28.7%。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县域经济不发达、农业经营结构单一,所经营的农业基本上还是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没有多种经营的追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在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农业仍属于粗放经营,一些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和***府给农民的优惠***策所得到的一些实惠,降低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纯收入;乡镇企业发展程度有限,有一些还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为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或为战备的需要由国家在当地建立起来的。总之,内蒙古地区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缺乏一种发展的内在动力,县域经济很难被带动起来。
(二)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匮乏
首先,取消农业税后第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加剧了县乡财***收支矛盾。据了解,西部乡镇80%以上的财***收入来源于农业税及其附加。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内蒙古地区县乡财***自给度进一步下降,县乡***府的运转将更多地依赖于财***转移支付。再加上,财***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够,直接导致内蒙古地区有些乡镇连基本办公经费都难保证;其次,取消农业税后,内蒙古地区乡村债务危机问题也比较突出。据统计,2004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县乡两级累计债务总额高达惊人的278.6亿元,旗县平均负债2.2亿元,乡镇苏木平均负债0.43亿元。此外,一些贫困地区县乡***府的领导出于***绩考虑,根本不顾地方财力,盲目投资搞建设,部级贫困县清水河县举债斥资61亿建新城区,结果最后成了一堆烂尾楼,致使已经满目疮痍的财***雪上加霜。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供给资金匮乏的必然结果。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生活水平,农业的前途命运正在因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而遭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内蒙古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表现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2006年末,全区只有25%的乡镇地域内有火车站;50.3%的乡镇地域内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11.7%的乡镇有公园,51.1%的乡镇有综合市场,20.1%的乡镇有农畜产品专业市场。全区只有12.3%的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13.1%的镇的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20.3%的镇有垃圾处理站;4.3%的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4.9%的村有沼气池,8.8%的村完成了改厕。
2、农村教育水平落后。教育是西部地区脱贫致富的战略性因素,然而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一直以来都是***府工作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内蒙古地区648个乡镇中,只拥有职业技术学校106所,而且,中小学的辍学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16.3%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较为薄弱的现象也很严重,生师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但由于财***原因,有一些地区竟然取消了乡下办学,致使农民子女上学难。据调查教育收费仍然是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3、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落后。目前,内蒙古地区的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人员服务能力低、业务水平差,专业人才缺乏;大多数村级诊疗室无医疗设备,仅能诊治一般小病。农民看病难、确诊难、治愈难、买药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2006年末,内蒙古自治区还有22.5%的村没有卫生室(站、所),23.7%的村没有具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71.7%的村没有具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而且,农村医疗机构的收费也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使得农民有了病对医院和卫生所望而却步,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医院,这样小病也就熬成了大病。
4、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落后。内蒙古地区农村机械化水平低,耕种土地效益低下。2006年末,全区农牧业技术人员6.59万人,占农牧业从业人员的0.87%。主要农用机械全区共有大中型拖拉机7.88万台,小型拖拉机96.06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8.55万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96.10万台,联合收割机0.55万台,每户占有机械的比率分别只有2.4%,3%、2.6%、3%、0.2%。而且农民缺乏有效的生产经营信息,在选择所种农产品上还存在着盲目性。
二、内蒙古地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解决途径探析
(一)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体系
在内蒙古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乡镇***府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在短时期内***府不能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广泛的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和融资渠道,积极引进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使企业、个人等各类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在一起,参与当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中,从而逐步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制度;与此同时,应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府供给主体的供给职责,按比例合理负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既可以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意愿,又能适当减少***府的财***负担,同时还能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只有各个供给主体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功能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才能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激励机制可以鼓励社会各微观主体向非***府组织捐赠,提高其资金筹集能力;在公共物品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最终确保农民得到最多的利益。
(二)加强地方***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能转变
目前自治区乡镇一级普遍存在“小***府,大机构”的状况,机构规模膨胀、财***供养人员过多,呈现典型的“吃饭财***”特征,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使乡镇***府职能切实转变成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从而降低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改善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不足、效率低下的状况;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合理界定各级***府的财权和事权,杜绝上级***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将公共产品供给责任转移或转嫁给各级地方***府的现象;上级***府应该明确乡镇***府对提供当地公共物品的职责,并监督乡镇***府履行这一职责的效果;同时,各级***府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府官员“人民公仆”的意识,必须认识到***府的职责在于全力为农民搞好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建设资金的管理,监督供给资金使用情况,防止农村有限的公共产品资源流失。
(三)统筹公共产品的城乡共享
目前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城乡差别而表现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的城乡的不公平性显得尤为突出,长期以来重工轻农的***策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城市实行的是***府主导的供给制度,而农村在很大程度上却实行的是农民为主的“自给自足”型供给制度。这种制度的直接结果就是城市居民的公共产品供给几乎由国家财***全部包下来,而农民的境遇却与之有着天壤之别,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城市与农村之间供给的公共产品不均衡、不协调,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从数量上、质量上都优于城市公共产品,存在公共产品的不足和缺失,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向农村的地区公平的转移支付力度,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原则要在兼顾纵向和横向公平的基础上,考虑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投入,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另外,需要统筹规划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系,构建非歧视性的均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推进城乡公共产品的有序转移,实现公共产品资源的共享。
(四)发挥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
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为的是农村、农业的发展,造福的是广大农民兄弟,应当使广大农民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和实施过程当中来。首先,这就要求各级***府在制定农村公共供给决策时要从注重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防止无效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和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产品。其次,要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定期将收支情况公之于众,赋予农民对决策者和实施效果的监督权力,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官员的损公肥私造成的公共资源大量流失,并且可以使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得到保障;与此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要求农民要承担对于已经建好的公共物品进行维护的义务。再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民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国家的资源分配中,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弱,只有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关***策法规,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合法、应有权利,才能切实保障农村公共物品的有序供给(本文所有资料数据均来自内蒙古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第二次全区农牧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参考文献:
1、刘朝春.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J].云南行***学院学报,2006(2).
2、兰晓红.方天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热点透视,2007(3).
3、杨文,.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10(3).
4、李重照,杨荣海.后农业税时代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研究――以云南元江县咪哩乡为实例[J].昆明学院学报,2010(2).
5、任慧成,宋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管理观察,2009(4).
6、邴志刚.缓解县乡财***困难的思路与对策[J].地方财***研究,2005(3).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7
一、深刻领会《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
***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这在我区历史上是第一次,书记、巴特尔***都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一)从出台过程看,《意见》体现了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对内蒙古的关怀是一如既往的。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的领导下,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上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内蒙古发展得到中央的全力帮助,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和谐的景象,为祖国建设、边疆安宁和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模范自治区”;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被纳入12个西部省区市之中,并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受益最多、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5年内蒙古东部地区被正式纳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规划,使我区再次得到国家战略的支持、惠顾,极大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经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提出,***、***批示同意,《意见》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副***对《意见》制定给予了具体指导,要求国家***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支持。2010年,***、来内蒙古视察,分别向中央提出加快研究支持内蒙古发展的建议。去年8月,国家***会同43个部门组成调研组,在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科学论证,形成一系列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意见》初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与“十二五”规划作了衔接。今年六月十五日,***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了《意见》。可以说,《意见》从酝酿起草、制定、通过,自始至终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和关怀,体现了***中央、***对内蒙古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
(二)从出台的时机看,《意见》具有指明方向的深远意义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我区实现了快速发展。从2000年到2010年,自治区经济总量由1539亿元增加到1165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70美元。地方财***总收入由111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提高2.5倍和1.7倍,达到17698元和5530元,由全国第29位和第22位上升到第10位和第16位。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是内蒙古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目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迈向新的十年。如果说,前十年强调快速发展,那么这十年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出台《意见》,这对内蒙古下一步发展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支持,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的机遇。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对于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奋力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前列,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从内容上看,《意见》为内蒙古发展做了整体规划、给足了***策动力
《意见》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11个部分,共50条。第一层次,即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总体上阐述了实施意见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层次,即第二部分到第九部分主要任务和直接相关***策:包括八方面内容,一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二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四是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五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七是不断深化扩大开放,八是努力构建和谐稳定边疆。这是意见中的主要内容,所以《意见》开始被称为“国八条”,共有37条。第三个层次,即第十部分加大***策力度:包括六方面宏观支持***策,产业***策、财税***策、金融***策、投资***策、国土资源***策和工资收入分配***策。第四个层次,即第十一部分全面落实各项任务,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做好指导协调。
从以上结构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几乎将内蒙古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部纳入国家***策层面,而且既有宏观的定位,又有微观的项目,这是以往其他省市也难以达到的境地。在《意见》制定过程中,自治区领导及有关方面多次与中央领导和调研组汇报沟通,阐述我们的观点,表达我们的关切,提出我们的请求,现在看来,基本上得到了采纳。所有关系内蒙古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意见》中都有充分的反映,许多希望解决的突出问题、实施的重大项目都有了明确的意见,一些方面还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完全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四)从指导性上看,《意见》是内蒙古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提出了“五个有利于”的重大意义,即有利于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形成我国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优化提升经济结构,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深入理解这“五个有利于”,必须从国家和自治区两个层面来把握。
从国家层面看,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诞生地,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发展;作为祖国北部边疆和首都“护城河”,内蒙古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防线,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关系到全国特别是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从自治区层面看,内蒙古发展中存在一些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内蒙古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问题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我们要正确认识区情,我区欠发达的区情还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决策的基础、依据。还要区分增长与发展的不同,我区GDP到了全国15位,处于全国中列,但发展水平距全国中列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帮助和支持力度。
二、全面理解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
《意见》分别提出了我区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描绘了内蒙古今后5年、10年的宏伟蓝***。
1.到2015年
交通、能源、水利、农牧业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基本形成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产业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区明显好转,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3%,森林覆盖率达到21.5%;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实现预期目标。
2.到2020年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内部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草原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内蒙古新局面。
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主要从基础设施、经济实力、民生、生态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阶段目标基本上与我区“十二五”规划目标一致,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具体讲: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电力外送能力显著增强,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总体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5年超过2万亿元,进入全国2万亿元俱乐部。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比全国规划高出7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完全可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显著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超过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00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10万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3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总人口控制在2520万人以内。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达到国家对我区的要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3%,森林覆盖率达到21.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亿立方米以上。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05亿亩。
第二阶段目标是第一阶段目标的巩固和发展,从内蒙古发展基础和趋势看,只要我们按照《意见》确立的方针、***策去落实,也一定能够达到。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意见》提出了“五个着力”的指导思想,即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意见》提出的这“五个着力”的指导思想与“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高度一致,内容基本相同。所以,理解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区获得后发优势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坚持做大总量和调整结构并举、在增量中调整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富民强区之路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促进就业创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制度措施,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各族人民。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近年来,自治区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投入越来越大,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是我们今后发展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要克服民生工作中存在的简单化倾向,既要在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上取得突破、把实事办实,还要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把好事办好。各级各地作规划、上项目、搞工程,都要进行民生效益评估,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关切和承受能力,兼顾好群众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各级***府要认真履行协调利益关系的重要职责,统筹协调好地方、企业和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切实保护好草原生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内蒙古是以草原著称的地方,草原生态不仅极其重要而且非常脆弱,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好草原生态。保护草原不是不要发展、不搞工业化,把发展停下来保护生态既不可能,也不利于生态保护。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把保护草原生态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统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牧区工业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必须要可持续,不能搞“有水快流”,要集约发展,不能搞“遍地开花”,要依靠科技,不能搞粗放开发,要加强管理,不能搞无序乱开乱建。
4.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
坚持走符合我区区情的城镇化路子,科学制定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努力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色,推动东西部及各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辐射带动西部盟市发展,共同建设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推动产业的再布局、再集中、再集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加快东部五盟市的发展,加强东部盟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交通、市场对接,主动融入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发展。扩大盟市间联合协作,跨地区优化配置资源,集中打造区域合作中心,形成整体发展优势,加快全面振兴步伐。
5.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稳步推进经济、***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扩大市场空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6.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维护我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体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确保祖国北疆长治久安。紧紧依靠群众开展维稳工作,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维稳主体作用,持续不断地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保持我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三、准确把握我区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意见》对内蒙古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作了清晰明确的阐述,即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准确把握内蒙古在全国大局的战略定位,对于全面深入学习领会整个《意见》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几个定位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构筑“两个屏障”、打造“四个基地”、构建“一个桥头堡”。这几方面的定位是内蒙古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意义非凡,作用巨大。
(一)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森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草原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线。目前,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有效草原10亿亩,其中70%不同程度存在退化和荒漠化。内蒙古境内大面积的沙漠和荒漠化土地,对整个北方特别是京津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保护、建设好内蒙古的生态屏障,不仅事关内蒙古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维护“三北”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国家从发展大局需要出发,支持内蒙古切实保护和修复大草原,加强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大力改善沙漠、荒漠化土地生态环境,为国家生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建设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构筑我国北方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外接俄蒙,地近京畿,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虽然内蒙古民族团结基础很好,社会总体稳定,但各种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内蒙古的渗透和***活动,内蒙古维护民族团结、北疆安宁、社会稳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家支持内蒙古全面建设坚实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同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民族***策,大力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切实增进各族人民福祉,筑牢我国北方安全屏障,建设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边疆稳定的民族自治区。
(三)打造“四个基地”
打造能源基地。从资源条件看,内蒙古煤炭储量、风能资源均居全国第一,太阳能总辐射居全国第二,此外,还有比较丰富的天然气、煤层气和石油资源。2010年内蒙古生产原煤7.87亿吨,居全国第一;火电装机容量6458万千瓦,居全国第三;外送电量居全国第一;风电装机968万千瓦,居全国第一。据国家能源局预测,到2015年国家需求原煤40亿吨,主要靠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提供交易量;国家电力目前是9亿千瓦,预计到14亿千瓦后趋于稳定,而内蒙古的蒙西、蒙东都在国家规划的大型燃煤坑口电站区域内。因此,内蒙古建设部级能源基地既有条件,也有市场需求。
打造新型化工基地。内蒙古最具备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氟化工、硅化工的条件,尤其是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区按照“基地化、大型化、煤电化运一体化”的原则,在煤制甲醇的基础上,建设了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以及煤地下气化、煤提锗、褐煤提质、焦煤综合利用等新型煤化工重大示范项目,多数已建成并成功投料试车,有些技术已经成熟。国家限制煤化工项目,原因是甲醇产量过剩、项目投资大、首套装置有风险。但内蒙古已经有示范成功的项目,既然成功,就完全可以就地扩能放大,大量消化过剩的甲醇。我区计划到2015年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优、门类最全的新型煤化工基地。
打造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从资源条件看,内蒙古十种有色金属矿产储量2540万吨,其中铜、锌、铅、钨、钼、锡等有色金属均居全国前十位,由于勘察程度低,这些储量还不足以反映全貌。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13名院士曾向中央建议,将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麓纳入国家有色金属接续基地,加大勘察和建设力度,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认可。目前,内蒙古十种有色金属已经形成了180万吨产能,下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比如,蒙西的煤炭富含氧化铝,我区已经掌握了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技术,并且成功进行了产业化示范,内蒙古蒙西地区的电厂每年产生1180万吨高铝粉煤灰,历年积存量已经超过5000万吨,按照50%的氧化铝含量计算,仅历年积存量就可以提供2500万吨氧化铝的资源量,而蒙西煤田高铝粉煤灰的理论蕴藏量超过150亿吨,相当于全国铝土矿资源量的8倍。利用高铝粉煤灰,既实现了粉煤灰的回收利用,又可以形成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预期在下一个五年,全区的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产能将会倍增,建成采、选、冶、加一体化的国家特色有色金属基地。
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00亿斤,每年能为国家提供200亿斤以上商品粮,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7大粮食净调出区之一。目前正在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能力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将达到500亿斤,提供商品粮300亿斤。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目前牧业年度能繁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以上,年产肉、***、绒分别为230多万吨、900多万吨和7300多吨。在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内蒙古拥有蒙牛、伊利“两杯奶”,鄂尔多斯、鹿王“两件衫”,小肥羊、小尾羊“两只羊”等全国知名品牌,在全国有一定份额,还有生物发酵等产业,形成了600多亿元的产值。在国家的支持下,一定能够建成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在这四大基地的基础上,内蒙古还将大力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业和稀土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既进一步扩大地区经济总量,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又为国家能源、矿产、食品安全提供保障,更好地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大局,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四)构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意见》提出大力实施沿边开放战略,而向北开放是沿边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又是向北开放的主体。从向北开放的条件看,对俄蒙两国虽然出口市场潜力不大,但进口资源潜力巨大,建成能源、资源进口稳定的陆路通道,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内蒙古内连八省,外接俄蒙,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具有对外开放、对内合作的独特优势。内蒙古口岸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年进出口货运量达到3500多万吨,进出口值100多亿美元,新设的甘其毛都、策克等口岸过货量正逼近或超过满洲里和二连等传统口岸,这表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完全可以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发挥内引外联的枢纽作用,构建面向北方、服务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8
关键词: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
中***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57-03
劳动力外出就业是农村牧区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主要途径,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内蒙古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首位。但是农村牧区劳动力隐形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妨碍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加快,大量的农村牧区的劳动力由传统的农牧业部门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本文就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略加探讨。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府逐步放宽了对农牧民进城务工和居住的限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式的就地转移。1980年至1989年间共转移5308万人,年均约531万人。1984年***颁布了《关于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落户问题的通知》,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在国家的***策松动和强大的内外部的冲动和拉力作用下,内蒙古也不例外,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格局也发生变化。非农业劳动力到1985年比1978年增加了11.5万人,非农劳动力占农村牧区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3%上升到8.5%,①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量是上升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施行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策、人们的意识还没有真正的觉醒、城市体制的变动较晚、吸收就业的能力有限等,这些都妨碍了劳动力的转移。所以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只能是短期、短距离的流动,人口转移的规模较小,增速也慢。
(二)20世纪90年代
这一阶段国家进一步调整了***策,从限制逐步转向承认、接受和鼓励他们流动。1993年,十四届三种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有序流动。”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思路,提出“立足农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小城镇”的主张,同时“鼓励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由于这些***策,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到2000年的时候已达到107.2万人,占农村牧区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7.3%上升到2000年的17%,增加了9.7个百分点。
(三)2000年以来
2000年以后,对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策导向发生了更积极的变化。2001年,第十个五年计划主张改革城乡分割状态,取消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形成统一的城乡人口流动机制,鼓励劳动力的流动。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2002年中共中央二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对进城务工农民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策措施。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农民工为城市创造财富、增加税收,已经是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和不合理收费,健全法律、法规,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鼓励农民进城。要求各地城市***府把农民工的子女教育、职业培训、劳动保障及服务和管理费纳入正常的财***预算。这些***策规定的实质就是公正对待进城务工农牧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2006年颁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策体系。
在国家***策的推动下,内蒙古***府也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战略重点加以重视。2004年,按照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切实做好农牧民劳务输出统计工作报告通知》(内***办发[2004]3号)的要求,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劳务输出统计监测工作方案》,并以农牧业厅名义下发各地,要求各地农经部门做好每季度及年报工作,及时上报劳务输出情况。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下发了《人民***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工作意见》,强调各级***府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作用,创造更好的***策环境,取消一切不合理的***策性限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在全区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创造条件推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府联合下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要以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为农村牧区减负增收,帮助农牧民加快发展。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为5529.5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036.78元,比2005年增长了2倍。但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理想,2005年工资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所占比例为9.4%,2010年为11%。这些数据远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1)。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总体现状
1978年―2010年,内蒙古地区人口总量从1823.4万人增加到2472.2万人,平均每年的增速为1.0%。从人口的城乡分布来看,这一时期城镇人口也在起落波动中增长,从1978年的397.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372.9万人;乡村人口从1978年1425.9万人增加到1981年1457.7万人的最高峰后,中间虽有波动,但总趋势是下降的,到2010年下降到1099.3万人;城乡人口比例由1978年的1:3.58变为2010年的1:0.8,城镇人口首次超出乡村人口,但跟发达国家比起来城市化程度还不是很理想。2010年内蒙古乡村劳动力资源为806.43万人,比1999年的686.93万人增加了119.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0.86万人。但2010年农牧民家庭人员劳动力就业情况来看,就业劳动力人数为5309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0.6%;而农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393.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540.63万人,在有限的耕地面积情况下,农业从业人员增长势必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长。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外出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及文化程度
年龄结构来看,外出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根据2010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外出劳动力年龄结构(表1)可看出,转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的年龄集中在21岁―30岁之间,占51.11%。数据显示,在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是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主力***。
从文化程度结构来看,2010年全区农村牧区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2.8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只占13.42%(看表2),农村牧区的中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说明市场需要的是素质较高或有一定专长的人才。但是,大部分高素质的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村牧区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二)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部门分布
近些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鼓励下,内蒙古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确实得到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大部分农村牧区劳动力还是在从事农、林、牧、渔业,而转移的劳动力从事的主要行业也是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商业饮食行业等。如表3所示,全部农村牧区劳动力的87.76%都集中在农、林、牧、渔业上,而一小部分转移的劳动力也都从事着采矿、制造业、建筑、运输、餐饮等非技术性行业。
(三)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点和去向分布
从劳动力转移的地点来看,大部分劳动力还是在乡内就业,这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回流现象有一定的关系。其次就是在省内县外就业和跨省就业了,分别占3.5%和2.71%。总体上还是以省内转移就业为主(见表4)。
从外出就业的去向来看,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主要以地区级城市和县级市为主,在地区级城市和县级市就业比重达到53.31%(如表5所示),可看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以农村牧区转到城市。
(四)外出务工对增收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逐年提高。2009年平均月收入为1384元,比2003年上涨了74.4%,名义工资年均涨幅9.7%。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农牧民纯收入的增长,并且工资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据统计,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纯收入为5529.5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036.78元,占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是2005年以来最高一年。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回升,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再度回升(如***2所示)。总体来看,随着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其对增收的贡献也越来越高。
――――――――――
注 释:
①内蒙古农调队.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2.17-18.
②蔡.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挑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
参考文献:
〔1〕内蒙古农调队.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2002.
〔2〕龚敏健,黄晨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8).
〔3〕蔡.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挑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王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9
2008年11月,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成果展。期间,一位青年艺术家在中央展厅主展台上向人们热情洋溢地展示着内蒙古的民俗剪纸艺术,引来围观者啧啧赞叹。这位青年艺术家便是段建。段建,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家,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和林格尔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工艺美术大师,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副***、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副***、和林格尔剪纸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剪纸高级创作研究员。
段建自幼受家乡独特的原生态剪纸艺术熏陶,拜老一辈民间剪纸传承人为师,积淀了深厚的民间剪纸文化涵养。多年来,他以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为背景,以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原型,将现代艺术审美内涵和表现完美地融合于深厚的传统剪纸艺术中,创作出大量风格独具、反映草原风情的剪纸作品。他的草原风情系列作品剪风犀利劲爽、清新明快、刚柔相济,达到了单纯凝炼、粗犷厚重、超逸飘然、意趣深邃的艺术境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其中,《春到草原》、《草原雄鹰》、《草原骄子》等,曾荣获多项奖励和荣誉。这些作品以动荡而流逝的瞬间状态集中表现了运动和力量的视觉美感,充满生命张力、充溢着浓烈的草原独特生命气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新时期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里程碑。近年来,他的草原风情剪纸已被作为礼品送往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许多博物馆(纪念馆)和社会名流收藏。在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段建精心设计并组织剪制了巨幅剪纸《赞歌》,在纪念堂举行了捐赠仪式,被纪念堂永久收藏,表达了2300万草原儿女对同志的无限热爱和思念之情。段建先后赢得了多种荣誉称号,1996年,段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的草原风情剪纸被选录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国家邮***局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化名家”邮票工程,剪纸邮票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3年,段建被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组委会授予“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2004年,段建被中国剪纸艺术之乡邀请展组委会授予“十大神剪”称号,成为中国当代剪纸界的代表人物之一。2005年,段建被内蒙古文联、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内蒙古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等部门联合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称号。2006年,段建被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组委会授予“剪纸艺术杰出贡献奖”。
为了抢救、保护民族剪纸艺术,多年来,段建自费搜集整理散失在民间的优秀剪纸作品,发现了张花女等一大批杰出的民间剪纸艺人,整理出数万幅珍贵的原生态剪纸作品,并出版了《内蒙古剪纸赏析》、《和林格尔剪纸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和林格尔》等多部剪纸画册、文集。其中《和林格尔剪纸集》荣获199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呼和浩特市市长特别奖。有20余篇论文、文章在《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剪纸育人、传承文明》等论文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及国际剪纸研讨会(北京)等各类学术会上发表,《论和林格尔剪纸》被中国剪纸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集收录。在和林格尔县委、***府的支持下,段建组织、协调成立了自治区第一个旗县剪纸组织――和林格尔剪纸学会,并担任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协会同仁克服重重困难,抢救、挖掘、保护县境原生态剪纸传承人和珍贵剪纸遗存,取得了卓越成绩。由此,和林格尔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成为我区唯一的因剪纸而被命名的部级艺术之乡。2006年9月到2007年4月,在县委、***府的支持下,由段建具体开展组织、协调、送审和林格尔剪纸“申遗”工作。2007年5月,和林格尔剪纸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府审议公布为我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和林格尔剪纸被国家文化部、***公示、公布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和林格尔剪纸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不久前,和林格尔剪纸文化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和林格尔剪纸和其他部级剪纸代表名录联合打包代表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段建创作的《草原放歌》等三幅剪纸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作者单位:内蒙古文联)
我的家乡内蒙古篇10
一、“三农”问题的实质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工业化、城镇化问题,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在“三农”问题当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收入。然而,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其核心就是要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即为了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要减少农业种植业劳动力的数量,提高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二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即要吸收改造传统农业的先进要素,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生产率,进而也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率。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首先是一个工业化问题。一方面,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减少与有限的农业用地相结合的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来反哺、武装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第二,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又是一个城镇化问题,它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不断转移的过程。因为,提高农民收入的前提是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包括医院、学校、水电供应、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改善。然而,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只有当这些设施在满足了一定规模的人口时,其投资才具有经济效益,才有投资主体愿意投资。可见农村与农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城镇化的过程。
二、内蒙古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现状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投入以及相关***策均偏向于城市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策的影响,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护不够,造成了农村牧区与城市相比,在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就农牧业来讲,多年来,由于自治区财力不足,对农牧业的投资水平较低。2003年全区地方财***支农资金支出为35.5亿元,仅占全区地方财***总支出的7.55%。由于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生态建设和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扩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普遍落后是引起农牧民贫穷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此外,全区的信贷支农也不尽人意。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城市里的高效产业,导致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而且农牧民由于本身收入水平的低下,缺乏更多的积累资金投入到农牧业中。
(二)农村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
由于长期的城乡分割,城市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而农村却是由农牧民办教育,造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在这里基本上流于形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虽然内蒙古自治区也培养出了很多农业方面的人才,但大多数却流出了区外,所剩的少部分也选择留在城市,并没有真正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由于农业措施的不完善,使得真正从事农业的人才极为缺乏,尤其是发展农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三)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低,城乡之间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组合,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还没有走出靠天吃饭的时代,农业生产仍然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单家独户生产,形不成规模效益,工业化水平很低。而且,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度低,过分偏重于中间环节,产前和产后环节的发展严重不足,造成农产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另外,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连接城乡产业纽带的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少,全国372户部级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仅有12户(2003年)。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占83.81%,第二产业占6.47%,第三产业占9.72%。与全国同期相比,第一产业高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个百分点。这就充分表明,内蒙古农牧民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赖于传统农牧业,还未摆脱农田的束缚。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的十六大提出一个战略思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笔者认为,内蒙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那么,具体到这里的“统筹城乡”思想,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如***所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机制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农村、城市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是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根本动力,释放了农村与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潜在需求。由于自治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要进行农村、城市的同时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是在农村。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和运转―――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的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导致对农村工业投资的增加,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由于市场需求规模与范围的扩大,从而刺激了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与城市工业(城市改革)的发展。由于工业化的深入,专业分工提高,生产者之间必然要求聚集,而且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消费者也会在空间上聚集,从而促进了城镇化进程―――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城镇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品需求、服务需求、非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加剧城镇化进程)―――城市非农产业发展,城市非农产业与农村非农产业联系密切(加速农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交织在一起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聚集经济效益把二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互动发展,实现乡村人口和劳动力的产业或乡城转移,才能解决“三农”问题。单一的工业化道路或单一的城镇化道路是行不通的。
虽然上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是解决我区“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在应用这一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人口的城乡转移过程中存在的来自于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体制、观念等制度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障碍
针对这一点,就要从根本上触动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发展制度,畅通生产要素的流通渠道:
1.户籍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改变户籍管理制度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职能,使其只是作为反映公民的居住状况和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另外,在人口统计上,要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区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办法。
2.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对于刚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是要取消和纠正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策和乱收费;二是要积极地发展各种劳动中介组织,加强信息服务,健全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其次,他们还关心进入城镇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例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是要坚持家庭养老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
二是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制度,如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土地制度改革、乡***企业改制等方面
针对这一点,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据2004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显示:内蒙古共有1035个乡(镇),由于小城镇规模小,聚集效应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制约着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因此,今后要把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地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要把引导乡***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小城镇的基础夯实。
2.土地制度改革。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配置农业经济中的土地资源。一是农户对土地资源具有充分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数量的选择权;二是土地也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充分流动,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如租赁、招标、抵押等。对新建城市和城市扩大规模所需的土地,要通过征地形式收归国有,其农民尽可能转成城市居民,并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解决农民生活问题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的家乡内蒙古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