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10篇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1

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科技论文,人生观。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科技论文,人生观。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科技论文,人生观。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科技论文,人生观。一切景象,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科技论文,人生观。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科技论文,人生观。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2

摘要:《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篇散文中,史铁生叙述了他十五年来在地坛流连的所见所思所感,全神贯注的书写自己的苦难,充满着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同时,这些思考又是与残疾紧密相关的。本文就是以《我与地坛》为切入点,来解读疾病对史铁生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史铁生;疾病;创作;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最初发表在1991年的《上海文学》的第一期上。发表之初,作家韩少功盛赞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1]韩少功这番话虽不免有过誉之嫌,但已经充分说明了《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重要意义。自《我与地坛》发表之后,一度被主流文学忽视的史铁生也开始进入我国的文学史谱系和文学批评家们的视野。[2]与此同时,《我与地坛》更是令众多评论者笔耕不辍,研究者从各个角度来挖掘它的内涵。本文就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我与地坛》为例,探讨疾病与文学的关系。

一、疾病释义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作《疾病的隐喻》谈到:“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早或迟,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王国的民。”[3]

另外,在文学世界里,疾病常常成了社会中某种缺失状态的展示。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所谓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物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等)体验,缺失即没被满足。”[4]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可能遭遇比如生活的不幸、爱的失落、事业的失败等,当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痛不欲生、失魂落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缺失性的体验。就像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这里的穷就理解为作家的一种坎坷、困顿的生活遭遇不同的问题,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穷”就是人处在一种缺失状态,由此而形成了一种缺失性体验。

疾病是我们不愿意去正视的问题,但是又是注定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只要有生命存在,疾病就是一个永恒不断的话题。疾病在给人的身体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人的精神、心里蒙上了阴影。病人会不由自主地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心里郁结,这种心理总要通过什么方式宣泄出来,文学就是最好的宣泄方式之一。这就涉及到疾病很文学的问题。

二、疾病与文学

文学是真善美的艺术,而疾病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厌恶甚至是死亡,二者之间本应该是有着相当距离的两个话题,但是,纵观文学长廊,众多作家都会或多或少是与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文学自古以来就存在一种所谓的“疾病情结”,中国文人有欣赏病态西施的传统,有一种趋近于“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的审美情趣,《红楼梦》中“泪光点点,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惊风”的林黛玉,这一形象成为至今难以超越的经典。外国文学史上也是一样,托马斯.曼曾经在《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应恰如其分》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尽管这疾病是那样威胁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智力,他的天赋却是和这疾病紧紧地联在一起并且染上了它的彩……这一切,都与他的疾病息息相关。[5]这也就是说,他对癫痫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分析并最终加以肯定。

并不是说所有的疾病患者都能成为一个作家,但是,毫无疑问疾病对于优秀作家具有着某种价值,在中国,许多知名作家也都身患疾病,作家本身就是一个病人。像鲁迅、巴金、郁达夫、以及本文提到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他们本是疾病缠身,所以,在他们的作品当中,疾病就成了他们创作的体验性资源,甚至可以说,疾病贯穿于他们的大量创作当中。

三、疾病与史铁生

首先、疾病引发作家创作动机

“职业在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给自己的大半生这样的一个定义。史铁生的创作和他的自身的残疾密切相关。史铁生因残疾“走”进地坛的,进而静下心来在地坛中沉思写作。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中谈到:“有着痛苦的疾病体验的作家,才能沐浴着痛苦的光辉,揭示出神秘的生命之乐趣。”[5]在这里,史铁生生命的了乐趣是什么?写作。既然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要好好活下去,要为活着找一个理由,那就是写作。史铁生也曾坦言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6]1972年因病致瘫到2010年作家逝世,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同时,也正是创作带来的成功,减缓了他疾病带来的痛苦与绝望,让他暂时停留在人生又一次重生的轻松当中。

其次、文学是作家的一种宣泄方式

1、宣泄了作者个人心中的郁结

《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谈到为什么要写作,就是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6]。因为身体残疾,史铁生在现实的世界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觉得自己的存在几乎没有价值,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苦闷的心理状态。这种苦闷积聚在心里,压抑了许久,感情不能平复,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通过文学创作才能宣泄或转移心中的郁结,在宣泄过后找到一种平衡。

2、宣泄了作为患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据史铁生的朋友说:“刚得病的那几年,有人嘲笑他的腿,他说他恨不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和那些人同归于尽。”[7]《对话四则》里也谈到:“差不多所有的人都会称赞你的坚强,但是有一个前提:你不要试***成为他们的女婿;如果你爱上了一个姑娘,你会发现最好的方式是离开她。”[2]这个说法就一定程度上传达了社会对残疾人的那暧昧不明的心理,既同情你,又排斥你。所以,残疾人和正常人那个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

结语

残疾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幸的,史铁生也不例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并非完全不幸。史铁生是命运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家,他从自己的伤痛体验出发,创作了散文《我与地坛》,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疾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史铁生,但给他带来伤痛的同时又造就了史铁生,成就了史铁生。

参考文献

[1]韩少功.韩少功随笔[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2]刘锡庆.当代散文的标准是什么[J].文艺报,2005.

[3]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谭光辉.症状的症状:疾病隐喻与中国现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3

关键词:史铁生 散文 生命

多年之前,当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以及《秋天的怀念》进入尚在中学阶段的我们的视野中时,除去闲云野鹤般的语言文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眷与悔以及他坐在轮椅上残破的躯体。

时至今日,再翻看史铁生的作品集,却仍能在其中看到满纸的生命脉动,这些有韵律的符号,似有着非凡的魔力,牵引着笔者去探寻作品本身更加深层次的涵义。

一.命运的追问

细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惶”的“呆想者”,就是这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人,用尽了一生去探索一件事,便是命运。

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太多的思索,多到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史铁生是一位哲学家胜于作家。在他看来, 既然“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而“命运”又让自己只能是其中之一, 不可以调换, 那么就只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就如《好运设计》一文中,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想象着来生,他将此世未了的愿望全部付诸于来生,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畅想的生命历程中。但却忽地笔锋一转,将看似圆满无缺的命运填入了波折与插曲,最终得出了“上帝爱我”这种形而上的终极结论。

命运的两端是生死,史铁生对生死的的感悟已入至臻之境,很少有人能将整个生命历程看得如此的透彻。在诸多篇目中都提到的“荒芜的古园”中,史铁生通过对莺飞草长、四季变幻的观察体味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自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通过不断的问自己,史铁生了解到了生存是为了什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淡漠生死、空灵清秀的语言下面,隐隐的展现着史铁生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能够和医生拿生死开玩笑,其实表明了在认清死之后,在了解了为何而生的时候,史铁生反而对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面对绝境,史铁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史铁生探寻生死的过程,是其作品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的过程。如果将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对比着看,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的小说是在追忆过往,而散文则是在总结人生。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从《我与地坛》到《扶轮问路》,史铁生一边回忆,一边总结,逐渐的将命运赋予的意义捋清,用文字撰写了历程,用记忆填充了人生。

二.信仰的阐释

二十一岁以后的史铁生,是背负着苦难命运的史铁生。通过作品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运动,喜欢健壮身躯的男人,在突然丧失了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时,从濒临崩溃,到再获新生,支撑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仰。

信仰是史铁生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他认为信仰是在苦弱无助的时候的希望,或者说是在苦弱无助时候对“神”的求助。在《山顶上的传说》中,史铁生表达了对“神”的释义,即“什么是神?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对信仰的感悟是通过长期患病的痛苦体验到的,在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前,史铁生感悟到的人生总是充满苦难,但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在面对同一境遇时,你可以把它当做苦难,也可以说它是幸运,问题是没有更大的苦难作比照,你就体会不到这种境遇是幸运还是苦难。关于这层意思,史铁生是这样表述的,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想通了上述道理,史铁生发现,自己的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自己的苦难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幸运;自己既有苦难的时候也有幸运的时候,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所以,史铁生说:“抱屈多年,一朝醒悟:上帝对史铁生和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在《昼信基督夜信佛》的序中,史铁生曾经说有人问他到底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他不好回答,说他是基督徒会得罪佛教徒,说他是佛教徒会得罪基督徒,那么就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祖吧。这真诚而又略带诙谐的话,笔者认为其实是向读者阐述一个观点,那就史铁生真正信仰的,不是简单的宗教,而是救赎自己认知与灵魂的过程,无论是那种精神引导,只要能从中得到***自身困境,都是史铁生认为的信仰。正是这种认识,让史铁生从残破的身体和思想中走了出来,重新定位了人生目标,站在了比身体健全但灵魂残缺的人更高的位置。

三.生命的羁绊

亲人、朋友、医生和邻居,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是身边周围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是地坛包容了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史铁生。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让史铁生能在残酷的命运打击面前缓过神来,继续向前。

母亲是史铁生着墨最重的人,无论是著名的《我与地坛》,或者是《秋天的怀念》以及《合欢树》,都能从中看到史铁生对母亲特殊的情感。在史铁生刚刚残疾的时候,脾气暴躁,很难从现实的悲痛中走出来。身为母亲,她是比儿子更难过的人。结果史铁生在暴怒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多年之后,当史铁生有了成就的时候,却没有办法跟母亲一起分享喜悦,笔者认为,史铁生在散文中描述的最大遗憾,莫过于苦命母亲的早早离去。毫无疑问,母亲离去的痛,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不可承受的痛。妻子陈希米是上帝在史铁生绝境中的一大馈赠,史铁生对此也是心怀感激。

朋友是史铁生创作的又一大支撑,上学时候的同学,一起插队的知青,同一时代的知青,都成了史铁生的慰藉。《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扶轮问路(代跋)》中有过充分的描述。在最初生病的日子里,史铁生的朋友们几乎整日围绕在他的身边,打消他对疾病的疑虑;到后来双腿瘫痪后,朋友们对史铁生的照顾又是无微不至,在青岛,为了一起坐硬座火车,刘树纲愿意将他背着进车站,史铁生看到背完后他苍白的脸,心存感激。双肾怠工后,孙立哲带着史铁生游遍美国,一边游玩一边闻史铁生的尿观察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各种各样的朋友的关怀,让史铁生的艰难的人生变的通畅了许多。

医生是史铁生一生中绕不开的一群人。史铁生曾经笑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许多医生与史铁生成为了朋友,这些人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延续,多年的交往,医生的留走,也让史铁生感受到了存在的无常。还有史铁生的邻居们,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史铁生的邻居们给过史铁生巨大的精神支撑,《合欢树》中,邻居们对重返故居的他的热情款待,让史铁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持续关爱。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如果史铁生是一个文化符号,那么地坛就是印有这个符号的地理坐标。沧桑的古园,包容了史铁生的颓废与无助,给予他灵魂淬炼与深邃。地坛与史铁生,一个荒芜,一个残破,但两者的结合却创造出了新生,史铁生在地坛获得思想的成长,地坛因史铁生再次显耀。正是地坛,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多出了一位纯粹的作家,让读者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清澈的精神体验。

四.结语

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四年了,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也已出版。留给读者的精神宝藏就此打住。百余篇作品,是史铁生对其一生的凝练与结晶。在这些作品中,透露出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的思考,对人的本质的探索。这些充满智慧色彩的思考成为了往后人们在阅读史铁生作品时最在意的地方。

“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作品中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在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生命的意义后,史铁生在文中表现了对命运安排看似的妥协,他认为智力、相貌、体魄都是天生的,后天无力给予改变。但笔者觉得,这种看似的妥协更突出了史铁生不屈的人生品格。在信仰中,他信神,更信精神。他将自己内在的不屈隐藏在了看似虚渺的基督与佛陀中。他崇拜卡尔・刘易斯,也愿意赦免服用禁药的约翰逊;他坐着轮椅打球,希望和高手过招,不愿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一起。他既爱名将们雄伟的体魄,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竞争。这种与史铁生文字淡然的不匹配体现了史铁生残躯下仍然燃烧着的希望竞争的心。

史铁生的散文,包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占卜,他通过散文的抒发,表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文人在面对困苦时的抉择。其文章蕴含的书卷气息以及人生哲理,值得当前读者积极品味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好运设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2]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廖健春.解读史铁生的散文[J].芒种,第449期

[6]张渝生.论史铁生散文的终极追问与世俗情怀[J].江西社会科学,2007.

[7]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第207期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4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遭遇

身体残疾后的精神复苏史,如何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强大的精神,

以及支持他精神超越的背后力量

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首先

用音乐、***片和声音将学生带入

到对于史铁生命运遭际的感慨及

对其毅力的钦佩情绪中。然后引

导赏析景物描写的文段,体味作

者细腻的语言及情感起伏。接着,

过渡到本文的高潮,即对母亲情

感的品味、揣摩,感受母爱的付

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最后

思考“地坛和母亲的关系”,使学

生经过情感洗礼后回归对人生的

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

对生命的感悟。

2.体会母亲深沉伟大的爱及

其对作者的影响。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神秘花园》,伴

随低沉舒缓的钢琴曲大屏幕,依次

展示史铁生的一组照片和一段颁奖

辞,教师深情朗读下面内容。

①***中的这个人是十八岁的史铁

生,这是当年他下乡时的照片,照片

中的他怀里抱着一头小牛犊,健康而

快乐。

②这是三年后的史铁生,他不

幸地坐在了轮椅上,再也站不起来。

他曾无数次地捶打着自己,失声喊

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③这是十五年后的史铁生,他依

旧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脸上却洋溢

着灿烂的笑。此时的史铁生已经走

过风雨,浴火重生!

④这是获奖时的史铁生。

⑤这是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时的颁

奖辞,颁奖辞是这样写的:“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

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

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从“残缺”走向“丰满”,从“苦难”走向“欢乐”,他

一定经历了精神的炼狱,一定承受了破茧而出的痛苦。

在走出痛苦的路上,有谁为他指点迷津?有谁给予了他

爱和帮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我与地

坛》吧!

二、赏析第一部分关于地坛的三段景物描写

1.从文中找出集中描写地坛景物的三个片段。

明确:(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自在坦荡。

(2)蜂儿如一朵小雾……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

不息。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满园中播散着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

2.从这三段中任选其中的两段有感情地朗读,边读

边思考作者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明确:第(1)部分运用了排比句式“剥蚀了……淡褪

了……坍圮了……散落了……”,写出了地坛的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因为双腿残废而“失魂落魄”。所以读这段

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语调是低沉、苍凉的。

第(2)部分写到的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尤其对蚂

蚁和瓢虫的描写更是精彩,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

物,蚂蚁并没有想透什么,而作者却想透了什么:一是人

应该活着;二是死是顺其自然的事。这两个问题的彻悟

正是缘于他看到了这番生机勃勃的场景。一个厌恶生命

的人,他是绝不会留意其他生命的生存状态的,所以作者

内心其实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眷恋。那么我们读这段

时应该是轻快的、充满活力的。

第(3)部分写到了“地上的坎坷”“雨燕”“孩

子”“古柏”等等,这些事物都不为环境所困,依然活

得乐观、坚韧、坦然,活得灿烂。此番景象已告诉了作者

“人应该怎样活”。因此我们读这段描写时应该是苍凉

而有力的。

3.小结:通过朗读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地坛就是

史铁生的精神家园,为他医治精神的创伤。地坛给予了

他无声的帮助,给他无声帮助的还有一个人——母亲。

三、体味第二部分母亲的情感及母亲对作者情感的

影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对母亲的描写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个段

落,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教师配乐示范朗读一段。

(3)学生展示:配乐朗读。

2.体味摹写

在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仅有一句话:“出去活动活

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即使这句话也有着欲

说还休的深意,更多时候,母亲都是默默地、一声不响地

帮儿子。无言不是无情,她无言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要说

的话,现在我们就把她要说的心里话写出来吧。

(1)请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填写下面内容。

在我—————————————的时候,她本想

说:“ —————————————。”但是她忍住了,没

有说。因为她知道:“———————————。”

要求:所写话语尽量取自原文,引号内的内容采用第

一人称。

例如:在我心情苦闷要出去的时候,她本想说:“不

要出去吧,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我不知道你一个人在

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但是她忍住了,没有

说。因为她知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担心而阻止儿子

出去,如果让他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他会更加苦闷

的。”

(2)分角色朗读所写内容。

3.小结:是的,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都埋藏在了心

里,包括她自己的病痛。在史铁生因失去双腿而痛苦的

时候,母亲的肝病已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可她却对儿子瞒得紧紧的,只字未提。母亲无言,无言

中却蕴含着太深厚的爱,承受着来自儿子的加了倍的痛

苦,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教会了儿子怎样活。正如文中所说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

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四、哲理思索

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母亲,为什么题目是“我与

地坛”?

明确:史铁生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地

坛和母亲。地坛使他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给了他第二

次生命,所以地坛象征了母亲。“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

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车辙与脚印互相交织覆盖,他的每

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完成的,都伴着母亲的精神帮

助,所以母亲就是虚化的地坛。地坛和母亲没有语言的

表白,史铁生却从中读出了内涵,汲取了力量,使自己的

精神从苦难中站立起来,对人生有了全新深刻的认识,他

是一位真正的精神巨人!

五、诉诸笔端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先生不幸逝世,这个与疾

病奋斗了一辈子的勇士曾用笔写下了无数的铮铮誓言。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5

关键字:生;死;母爱

史铁生,一九五一年生于北京,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一九六九年到陕西延安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史铁生因积劳成疾下肢瘫痪,转回北京住院,从此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种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史铁生曾说过:“ 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我不信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道出了史铁生当年的心声,我们眼中坚毅伟大的作家毕竟也是个普通人呀!他曾一次一次地想到死:“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处于绝境的史铁生的心理历程是非常漫长和复杂的。他认为生和死的关系,好比因与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先有因。但死只是瞬间的事情,而生却要曲折漫长得多,只有先想通死,才能逐渐想透生,史铁生想通了死,想出的结果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他对生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的磨难:当他在古园的矮树丛里明白了死是必然的、不必急于求成的道理后,他下了决心要“试着活一活看”。“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是不是?”正是因为他很好地做到了冷静思考、坦然面对生命,才使他顽强地走了过来,而没有鲁莽地选择死亡。这些让我联想到了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蹈海自杀 ……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

史铁生为什么要选择写作呢?他是这样说的:“作家是两个被人看重的字,这谁都知道。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由于地坛给了他灵感、智慧和力量,他终于成功了,他用纸和笔在报刊上撞开了一条路,之后他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并且出了名,这时他却有了一种恐惧感,他恐惧文思枯竭,恐惧身体垮掉的那一天,他又想到了死。那么为什么他还是想活下去呢?此刻,他对生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为了有一点意义而活着,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东西在涌动:欲望。也正是欲望是支撑人活着的原始动力。既然活着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要活出一点价值来,那么活着就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为了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这是史铁生人生的一次重大突破与飞跃。正因为有过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才有了他写作中的宁静和执著,才有了他说到生的时候,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谈笑风生……所以我们才能从史铁生的文字里解读到冷静和坦然。

参透了死亡,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好好活下去。人活着需要支撑,一个残疾者跋涉在人生路上比常人更需要有力的支撑。母亲、大自然、在地坛中出没的草根就是史铁生坚强心志的力量之源。

在我们的生命里,母爱好象空气一样平淡,只有在感冒时才能发现她的存在;母爱象水一样平凡,只有在干涸时才觉察到她的可贵,母爱象日光一般平和,只有在阴雨的夜晚才能体会到她的慈爱与光明。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通过满怀觉悟的写母亲对自己的爱表现了母爱的至高无上。首先,母亲的爱是无言的、坚忍的。母亲在遭遇到儿子“长到二十一岁时突然截瘫”命运打击的时候,她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且她默默地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难以想像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我们每个读者都不会忘记他母亲送他去地坛时的姿势,都能够理解他母亲那“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的心情,都能够在眼前再现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情愿瘫痪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母亲的坚忍不拔,默默承受而永不屈服。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的美德;其次,母亲的爱是通达的、睿智的。母亲是通情达理的,她对儿子的爱,首先表现在对儿子人格的尊重和理解上。她从不追问儿子一些“不宜问”的事,也从不阻拦儿子出去,甚至鼓励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因为她明白,必须让儿子懂得“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得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然而,在当时情况下,这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所以作者设想过母亲在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中,度过无数难熬的白天。正是母亲如此通达的爱,才使儿子最终走上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另外,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哪个母亲愿意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慢慢凋零?但是有时,她也不敢直说出来,怕刺激了孩子。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我们应该为这一细节而感动,那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母亲一生是短暂的,她似乎只是为了奉献才到这个世界上来走过四十九个年头。她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而当儿子终于顽强地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并且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之路时,她却悄然逝去。在文章里作者表达了因自己的不幸冲昏了头而对母爱熟视无睹的忏悔:“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懊悔之情溢于言表。下面作者写到“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相信任何人读到这里眼眶不会不湿润的,所以作者泣不成声地说:“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这种母爱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只是给予不求回报的爱。

我想表达自己对《我与地坛》的理解,那种感觉正如史铁生所说的那样,“尽了浑身力气仅仅表达了它的很少的一部分,我觉得心里永远存在一些巨大的迷惑,简直是说不通也说不清楚的。”但我依然尽自己的努力勾画出史铁生的心灵轨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浅显的理解它,才能够更加贴近史铁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小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6

天色灰蒙蒙的一丝活气也没有,我有气无力的倒在沙发上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变得沉静了,仿佛把心交给了史铁生,与他一起在那个不热闹的地坛旁边一待就是十五个春夏秋冬。自己仿佛看穿了什么,渐渐的身子正了,人却变得既恍惚不定又庆幸着什么。他的故事占满我的脑子是不是的就会浮现出儿子与母亲的情感纠纷,我有些乱了,就靠在沙发上小寐。

我渐渐地被大脑支配仿佛自己就是史铁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那个废弃的古园,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一次次的和死神对话,站在那棵大树下,望到了母亲找我脸上露出的焦急神色。我还是打败了自己的心想通了拒绝了死亡要好好活,对得起母亲。是她用爱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而后,一对老夫妇,一位唱歌的青年,一名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弱智女孩和她的哥哥。无数次给我鼓励,给我生命的海洋,给了我重生的机会,坚强得走过来。

梦醒了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像莫泊桑那样割喉自尽,没有像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妻子一起结束生命,这些死是对自己对生命的轻视与不负责任,对父母的不孝。留下的只有可怜罢了!

我想只对人来说,人生仅此一次,我们难道要随意的去玩弄么?还是要好好把握。人生难免多坎坷,但这不能顺理成章认为是逃避的理由,人生何来风平浪静?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磨练,学会心疼自己。尊重生命是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最基本感谢父母的方式。

我与地坛读后感450字(二)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7

【关键词】命若琴弦 生活 人生 心如莲花

一、 在死亡的边缘线上冥思苦想

想到史铁生就会想到《我与地坛》。在荒草淹没的地坛里,哪些年月,一颗绝望的心,我想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随同这些荒草渐渐枯萎,要么在次年的春天随风重生。而如何选择,这是一个没法选择的问题。

我想象不出史老摇着轮椅艰难地在地坛里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的寻觅会是多么的不知所措,在那些痛苦的日子里,他是怎样和地坛的荒芜对话,怎样和地坛的寂寞对话,怎样和身边的死神对话,然后,又怎样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又是如何的豁然开朗。但是,我明白,在那些岁月里,要选择活下去对于一个绝望到想死的人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未来靠脚是走不出来了的”,在那座废弃的故园里,史老长时间的***呆默,经常执着的思考关于生和死的问题,最终才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想在那座废弃的故园中,史老经历了痛不欲生的思想斗争才涅槃重生,而地坛在这场与死神抗衡的战争中也功不可没。就像他自己说的:“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在这里,地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座古老宅院而已,而是史老与心灵对话的一片静土,而是生存与死亡斗争的一块场地,而是重生向死神默哀的一个坟场。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需要这样的地坛。那些被生活苦苦压迫而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朋友们,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而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没有很安静的很跟自己的心灵对过话,哪怕只有一次。”但是,我这里说的地坛不再单单指那些高墙垒筑的宅院,而是人的心灵静土,它照样可以是喧嚣尘世中一个安静的角落,它还可以是你和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坦然的姿态,它也可以是《命若琴弦》里老瞎子琴中那张名不副实的药单。只要,它能让你安静地跟自己的心灵对一次话,它便可以是你“心中的地坛”。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如果在绝望的时候还有一个支点,活下去便有希望可言。史老在最困苦的时候,地坛出现了,安静的氛围让他敞开心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要是没有琴中那张药单,他肯定不会活到第1000根弦断的那一天,小瞎子要是没有1200根断弦的期待,他也不会有自己的未来。所以,“心中的地坛”其实就是一个可以让你在绝望的时候还可以说服自己的“支点”。

让我们再回到《我与地坛》: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二、在活着的时间流里追寻真谛

决定不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这么多年,史老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为什么活着?怎么活?活着的真谛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史老曾经为之困惑,而是芸芸众生一直都苦苦追寻解答的难题。即便在双腿残废的早年,史老也未能明白,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当年在地坛里有过他车辙的每一个地方,同样也有过他母亲的脚印;他曾经承受的困难,在他母亲那里都加倍的在承担。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而活,因为,活着还有一种责任。我们对我们的家人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关心爱护自己的所有朋友的责任。为了这些义不容辞的责任,活下去便是唯一的选择。

活着,还要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能让我们活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加有价值。当史老翻开往事的时候,看到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才发现,每走一步都是在走回去的路。那些日子默默陪他承受不幸的母亲,那对他亲眼看着从中年步入老年的情侣,那个很爱唱歌的小伙子,那个走几步就偷偷喝酒的老饮者,那个朴素优雅的女工程师,还有他那个总是困闷的长跑朋友,还有那个弱智的女孩儿和他的哥哥。当然,还有这个他永远也忘记不了的地坛。要是没有地坛,要是没有母亲,要是没有那些曾经陪伴他在地坛的朋友,他不会有今天。同样的,活在当下的所有朋友,不管生活多么的艰难,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些曾经陪伴你走过风风雨雨的家人还有朋友,他们都需要你勇敢地活着、好好地活着,这是他们对你的期待,也是你应该对他们负起的责任,也只有这样,你活着才会更加幸福更加有价值。这就是我们活着的真谛,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三、在思想的彻悟国度心如莲花

当你明白你活着的意义的时候,你是否肯定能活的如愿以偿呢?未必,因为人类有一种似乎永远都摆脱不了的恐惧--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寻!

就像史老所说的:“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当你在追名逐利的人际圈深陷,当你在尔虞我诈的名利场沦落,你是否想过回头,是否想过停止,是否问过自己是否真的值得,是否真的幸福?史老也曾经为之惶恐,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走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这里的“人质”两个字非常贴切,人其实就是被欲望抓起来的“人质”。人要是被欲望抓起来当了奴隶,就会失去理智,就会分不清楚是非黑白。其实,大多数的人一开始都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而在外奔波忙碌。可是,当有点小成就得时候,往往就开始迷失自己,就会忘记自己的初衷,也就成了欲望的“人质”。所以,这个社会上有了犯罪,有了监狱,同时也有了丑陋。但是,有几个能在欲望萌生的这个时候醒悟?后来,史老明白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这个世界上所有正被欲望奴役的“人质”们,你们是否明白了呢?“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欲望是为了活着”。当你这样去想,并且去深思的时候,你就不会再被欲望所奴役,那个时候是你在奴役欲望,那个时候你就不会再走火入魔。做到心如莲花,拿得起放的下,只有如此,你才会真正的幸福。

四、 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史铁生《我与地坛》的千千情节展开探索之路。理顺了史老文章里的一些 哲学 道理,关于生与死,关于痛苦和孤独,关于责任和感恩,关于欲望。用史老的话来说:“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去选择。当你真正做到心如莲花的时候,你会变得轻松,你不会再被欲望所奴役,你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参考 文献 :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8

浇注铁水的工人手端的盛满铁水的浇注勺分量不轻,加上铁水,最少也得七八十斤。负责浇注端勺工人的胳膊上永远伤痕累累,旧伤未去新伤又来――保护措施再严密也是。

我想,我之所以对一个我不了解的行当产生如此观察兴趣,因为等一个人,受冥冥中某种宿命驱使等待一个人,等待某一日一定会出现的某个人的文字。然后,我在深夜扒着窗户看一间小工厂的铸造车间,昏黄的灯光,刺眼的铁水由白炽到通红,逐渐暗红最后慢慢黑下去。

透过那间铸造车间的破玻璃,我发现浇铸工作大多都在夜里。白天,那些工人一般都是蹲在车间里做砂模儿,一个,一个,排队一样摊在车间的地上。

我总是这样理解这个世界:越是处在生活最逼仄角落的人,他向四周看的空间维度越大。可,很少有人去看,为何呢?衣食压迫着。可我等待的那个人是个例外,他所过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一个社会,思想中贫与富的裂变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智慧与本能的绞杀时刻都存在着。

这种存在是考量一个人的标尺――作为能站立“人”的标尺。

没有了思考与朴实劳动的社会,容易沸腾――如同血管里流着的温暖的血液,倘若失去了气压就会开锅一样!

内心里我一直关注这个人,不仅仅因为他的文字,更多地把他作为一个目光能及的风向标,仿如久航海际颠沛的人对陆地的某种渴望。瞧见了鸥鸟自在翔飞,我知道,淡水不远了。

一年前或者更早时候,北京作协还是中国作协,有个作家声明,呼吁关注拮据的史铁生先生。感叹透析费用之重与这个社会对思想者之漠视。我的一个朋友跟史先生较熟,某一次酒后,一桌人一起骂街,钻出酒店,我在停车场塞给我那个朋友不多点儿钱,想我那个朋友见史先生的时候顺手给他。

一个月不到,再聚,那2000块钱又回到了我手里。朋友说:掏不出来呀,在他的面前,那股子劲儿压得你掏不出钱来,一掏就成了亵渎――除了对他本人,还有文字。

空气一下子僵住。

一个人说:我最近有了个小情人儿。

一个说:今儿这白菜不错,青口的。

一个说:前儿个,我们老爷子找了律师,硬要跟我脱离父子关系。

任何一个话把儿都没有下文,四个老爷们,加起来接近200岁,谁都不再言语,喝酒,喝酒,喝酒。

对翻砂的窥探给了我某种神谕的暗示。当我已成人,坐在办公室百无聊赖用无所谓轻佻的心性翻书,忽然撞见了那篇《我与地坛》。看过那文字之后,我把史铁生与翻砂工联系在一起――勤恳,隐忍,咬紧牙关劳动是对铁般重压的朴素回答。

一个人,当他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伤口――没有办法选择,只能,只能依靠发声减轻痛苦。是一个方向,歌唱是另一个方向。如同一块来自岩石的铁的选择,要么经过高温铸造成锅,要么等待锈蚀风化成颗粒。地坛中的祭坛每年只有一个主祭,其余的人,任怎么努力都上不去,高贵人心中的祭坛也是吗?

那是我另外一个波谷。镶嵌于我生命中的某个人突然离去,处理完他的事情,觉得生命一下子空了。抄起一本书,想借助某种力量让自己睡去,躲开一会儿是一会儿,像小时候那般,无论多么愁苦,一觉醒来霞光满天。鬼使神差,还是那篇《我与地坛》。我押着自己走进去硬读那些文字,像狗伸出舌头去舔一只手。上下左右,唯恐落下每一道细碎纹路。一舔一舔的重叠中,我能感到自己有了体温,团揉的硬纸一样,由僵硬逐渐平复到柔软。

阅读量少的缘故,北京的作家群离我很远。这种远也有好处,逼迫我在有限的文字阅读中凭直觉迅速作出判断,这种判断反过来又会指引我下一个波次的阅读。

对于阅读,你得承认有一个由细到粗的过程。涓涓细流急速地流动,跳跃于崖隙。而后舒缓,而后平静如大湖。这是一个由狭小到开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我们懵懂时候引以为骄傲熠熠生辉的作家,总会逐渐黯淡消失,如夏日跳跃于玉米秧之上的萤火。人生的阅历会帮助我们把很多貌似凛然巨大不可僭越的文字打成零件状态,一大片开阔地,只剩下野花般伶仃的一些,等待我们重组。上帝对文字的公平之处在于:他派遣了一大批写字的到人间来,这些人也的确兢兢业业,留下了很多很多文字,可,大多都是草稿。真正往纸上誊写的时候,你才会发觉:思考的人,离上帝更近!

史铁生先生是一个,是离上帝最近的人之一。

离我们所消费的这个年头就差一次日升,确切点儿说,他同我们一起迎接了这个新年。可,没舍得花,没等到太阳升起,走了,一个人,摇着轮椅,如同他年轻时候追问未来在哪儿,进地坛,让妈妈苦找。

一个北京人走了。那个北京人爱听半夜下夜班呼号着回家的小伙子,爱听晌午磨剪子磨刀,爱听礼拜天邻家剁肉馅儿。

这是一个生在北京的人,他到陕西延川插队的时候,我落生。

或许他是踟蹰一步三回首,或许他是充满浪漫蹦跳着,那时候,他有双腿,跟我们一样。

1974年,我挎着书包上学。他回来了,陕西的黄牛一样默默咀嚼,有风沙的划痕,有岁月的火迹,有荆石的擦伤,还有双腿,可不大管用了。

偌大的北京,蝉鸣浩大。谁会在乎一个年轻人,一个黄牛一般沉默无息吮伤的年轻人!

然后,他挣扎着学习站立,用文字更确切些说用思考击败弃世的想法。一次一次,最终吹鼓了自己,变成一个漂亮的气球挂在生活的门框上。

一个没有壮举可也没有怯逃的人,删减到极,剩下一个名字和一座叫作地坛的公园。

一个没有双腿讨厌墙的束缚而又承认墙的存在,承认灵魂之于认知先导的存在的人,剩下那么多文字,湮没在中国深不见底的文字海洋里,激不起哪怕一朵浪花。

如果我的判断成立,我觉着王小波和史铁生是北京作家中卓尔不群的两位。我所说的卓尔不群在于文字中思考本身的重量。两人的暗合处在于通过自身体验写作,与文字一同站立。一条巷道直通他们的内心,深邃、幽暗、曲折、湿漉漉。初踏文坛的他们的文字看上去都有些粗粝,最少要比翻砂工所用的砂子粗,不能顺着指缝儿流。捧着,捧着,你会觉着那些字慢慢燃起来,酒精般的淡蓝火苗跳跃,不太烫,时候稍久,点燃你。

这个季节,如果你能在北京转上一圈儿,抬眼望望天空,晨昏的时候,你会看到斑斑点点的乌鸦。多注视一会儿,那些乌鸦多少会让你产生某种敬畏――只与灵魂有关的敬畏。它们不因高楼过多侵占了飞翔的天空而懊恼,也不因今夜无树可栖而忧愁。北风中,悠悠地飞,带着思考一般地飞。那是一种不甚美观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黑色大鸟,它觅食于人群之外城市之外,孤傲,自尊,飘忽得令人不得不充满敬意⋯⋯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9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是有点无法相信,那个一直生病着却一直生活着的史铁生,就这么走了。

我不习惯。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描述史铁生,我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温暖。

是的,温暖。

我看过一张史铁生的照片,照片上他在笑。我很少看到有人能笑得那么温煦,那么满足,那么从容,又那么坦荡。这是一个自称“职业是生病”的人,他活着的时光,有一半是在各种各样的病中渡过的。但是,你从他的眼中,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自怜或自伤。

读史铁生的文章,如同造访一个宽厚的兄长。你贸贸然敲门,他微笑着出迎,一点儿也没怪你的唐突。他请你坐下,围炉温酒,邀你共饮。那酒,是经他多年酿造并多年珍藏的老酒,绵柔醇厚,回味悠长。

三杯下肚,你俩开始无话不谈。

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但并不教训人。他只是娓娓而谈,谈自己的经历,谈他对人生的思考。他坦然地剖析自己,并不回避曾有过的无奈、愤懑和绝望。他用自己的苦难,来观照宇宙的荒诞,因自身的残缺,理解世界的不圆满,进而去领悟个体人生的有限和生命宇宙的无涯。

他的话,能在不知不觉中熨平你心灵的皱褶,驱散你灵魂的忧伤。那种温暖,让你欢喜,也让你落泪。就像每一次我读《我与地坛》中写母亲的那一大段,总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想到的第二个词是“深邃”。

很少有人能像史铁生这样,对生死参详得如此透彻。他以自己刻骨的体验,全面地,深切地追问人生、社会、宇宙和苍生。他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他的灵魂却在畅游八荒。

所以我常想,上帝毕竟还是仁慈的。他虽然收走了史铁生的双腿,但是却给了他一座地坛。

就是在地坛感应下,他苦苦思考着人与神,善与恶,爱与性,命运与希望,苦难与信仰……他的思索如此深沉又如此睿智,让人不能不为之着迷。我读他的《病隙碎笔》,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本来似懂非懂,百思不解的问题,在他的点拨下大彻大悟。

我想到的第三个词,是“超然”。

他一生疾病缠身苦难不断,可是他的思考决不只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关注的不是肉体的痛苦,而是灵魂在对抗世界的荒诞时的孤苦无告。他的身体是残缺的,可他的思想却无比健康。

也许正是这种残缺,使他放弃了世俗的功利,转而思索全人类的苦难?我有时甚至会残忍地想:也许,正是为了让他能在这滚滚浊世中保持高贵,以便为人类静静地思考,上帝才在给他智慧的同时夺走了他的双腿?

可现在他走了。

他的人已如木柴燃完,可他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却如火种般保留了下来。人类的文明,正是在这样不断的薪火相传中,一步步走向辉煌!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篇10

但是,他----史铁生,留下的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却从未停止,即便是现在他已经悄然长逝,即便是现在他已回归母亲的怀抱,即便是现在他已经摆脱了肉体的束缚,成为了精神世界的永恒……这些都不能妨碍我们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让我们继续思考下去,继续冥想下去,继续去剖析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无奈。

世人对于死亡的思考是不会停止的,只要生命存在这个世界上一天,便会有很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去思索去探求,希望能够将生命的本质和内核一点不剩地挖掘出来,只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金钱遮蔽了人们广袤的视野,使人们的思想变得过于狭隘和片面乃至于偏激,很少有人能够像史铁生那样专注地思考生命的得失,季节的轮换,草木的荣枯,宇宙的发展和消亡,也许因为他双腿瘫痪,他才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一连15年天天造访地坛,也便是在地坛,他得出了“死是一件不必过于着急的事情,它是一个必然会来临的节日”这样富有理性思维的结论,也是在地坛,他完美地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从一个自暴自弃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富于盛名的作家,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有多么不易,他有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善良是母亲让他明白到“人道这个世界上一遭,绝对不能白死,至少我还有我母亲和妹妹”,是的,他还有他的母亲和妹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现代人动不动就要死要活,这是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史铁生是求生,是艰难地求生,这是生之不易;而有些人是求死,是虚假地求死,这是死之虚伪。

史铁生曾经梦想过自己有托马斯。刘易斯那样矫健的身躯,可以进行那样挥汗如雨的长跑,他认为那是生命的奔走,是超越肉体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奔跑,是燃尽生命也要获得胜利的一次豪赌,但奇怪的是,史铁生在奥运会上看到了偶像刘易斯惨败,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反而认为“人都是不健全的,生命也是这样,赢要赢得干脆,输要输得磊落。”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俯仰之间无愧于天地”吧!

我认为史铁生不仅是一位作家,它更像是一位哲人,是超越了柏拉***和苏格拉底的中国哲学家,尽管他研究的哲学领域只限于生与死的对立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包含了宇宙万物存在与发展,消亡与重生的终极关系,体现了任何哲学体系的思想精髓,然而又推陈出新,尽管不能自成一个体系,但是我还是想将他对于生死的哲思命名为铁生主义,因为有了铁生主义,我明白了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用唯物和唯心这两面旗帜来区分,因为生死问题早已超脱了物质与思想的界限,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10篇

学习

小足球赛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小足球赛10篇,内容包括足球大赛美篇,足球赛美篇标题。在守门员的左边,坐着一排观众。看!他们神态各异:最左边有一个抱着小弟弟的男孩,他们哥俩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足球飞来的方向,连他们家的小花狗也赶来凑热闹,躺在主

学习

纸鹤叠法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纸鹤叠法10篇,内容包括纸鹤叠法,纸鹤的叠法大全解。想成为大红大紫的明星的我,常常把一些可以公开的小小愿望记载在千纸鹤里面,就像写作文一样整整齐齐地写在叠千纸鹤的小纸张上面,再加上我的名字,把纸张叠成一个小千纸鹤,叠完一

学习

春节灯谜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灯谜10篇,内容包括春节灯谜大全附答案,春节的十个灯谜。二、活动目的:为了推进文学社不断成长,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活动氛围,加深成员间的感情交流和知识性探讨,增强社员的团队意识,特在此元宵佳节策划开展喜乐元宵

学习

重阳节的佳句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重阳节的佳句10篇,内容包括重阳节祝福佳句,重阳节的好句十个字。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祝我最敬仰的人,重阳节快乐!重阳节到了,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份问候,老朋友就像一杯陈年老

学习

西瓜的说明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西瓜的说明文10篇,内容包括西瓜的说明文500多字,西瓜的说明文500字以上。4、用手摸瓜用手触摸如果感觉瓜皮光滑说明这个西瓜很甜,如果瓜皮很粗糙说明瓜不好。5、用手指敲击挑选西瓜的时候用手机敲击几下,如果感觉明显的震动说

学习

三年级观察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观察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三年级观察作文100篇,观察橘子作文三年级。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

学习

五四团总支申报材料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团总支申报材料,内容包括优秀团总支申报材料范文,五四红旗团小组申报材料模板。在社区内积极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同时,社区团支部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优势,与驻社区单位积极联系和沟通,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方式

学习

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10篇,内容包括小荷才露尖尖角全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整首诗。中午,我们就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有关赞美荷花的诗句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

学习

断章卞之琳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断章卞之琳10篇,内容包括断章卞之琳原文最新,断章卞之琳原文。在诗的领地内,形而上层面的哲学观念,离不开形而下画面中的人物风景意象。全诗两节,主要意象“你、桥、风景、人、楼、明月、窗子、梦”互相关联转换,手法一如南宋杨

学习

医生思想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医生思想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医生工作计划及个人发展规划,医生个人年度计划汇总7篇。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

学习

描写战争的诗词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战争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关于南诏天保战争的诗词,跟战争有关的诗词。4、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奏凯歌。——于谦《岳忠武王祠》5、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英语心得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心得10篇,内容包括英语每日一练心得,英语线上培训心得。在语言学习中,积累是十分重要的。我有许多个便于携带的英语积累本。我碰到新的我认为有用的单词后,会查字典了解它的所有用法并将其不同的意思和例句记录下来,有空的

学习

绿色环保小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环保小报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绿色环保小报,绿色环保小报简笔画。6月5日当天,省环保局、市四大家领导、各区、县(市)***府主管领导、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市环保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代表、演出人员等1200多

学习

我的家乡内蒙古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家乡内蒙古10篇,内容包括我的家乡内蒙古,我的家乡内蒙古介绍。(三)家庭、婚姻、亲属角度的研究郝亚明的“乡村蒙古族婚姻的现状与变迁———基于内蒙古东部的村落调查”一文,就是以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

学习

我与微信的故事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微信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我和微信的故事简短,微信的十个故事。我以智能手机微信软件为载体,发挥微信的群聊功能,组建班级群聊,将班内孩子爸爸、妈妈圈入群中,定时播放(每周一晚6:30)一期“小蚂蚁故事微电台”(时长8钟左右),给孩子

学习

我与妹妹10篇

阅读(17)

作为一起长大的双胞胎之一,我感觉我的身份不是我自己。我只想成为我自己,而不是道恩的双胞胎姐姐。我们居住的小社区里,妹妹是唯一“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俩经常被人捉弄。因为妹妹的特殊身体状况,我们从没有什么朋友。我开始讨厌妹妹,竭力

学习

我与祖国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祖国10篇,内容包括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十篇,给祖国的一封信十篇。站在迎风舒展的国旗下,凝望着那血染的一块鲜红,凝望着她与朝阳一同升起,我心潮澎湃,荡起了赤子英烈保家卫国的回忆。那“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汉朝名将

学习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春天有个约会10篇,内容包括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歌曲,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家豪。

学习

我与经典同行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经典同行10篇,内容包括我与经典同行作文,我与经典同行20字。还有时,经典是一面镜子,告诉我做人的所有纯洁美好的品质。岳飞《满江红》里,“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懂得珍惜时间,少年年轻力壮时不用功,等到头发都白了只能悔

学习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内容包括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作文600字。“明天”,拆开就是“两个人一起见证日月交替带来的变化”。跨越时间的界限,我和明天的自己促膝而坐,击掌为盟,一起许下未来的期愿。

学习

我与苏步青的翰墨缘

阅读(20)

春宵寂寂,在晶莹温馨的台灯下,相册中一幅苏步青正和笔者谈笑风生的黑白老照片,又勾起我对既是著名数学家,又是诗人的苏步青院士(1902-2003)的忆念。诗人国学底蕴深厚廿多年前,有一回,我受大同大学校友会的委托,去探望恩师施蛰存先生,见先生书斋

学习

我与冬储大白菜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冬储大白菜,内容包括回忆北京冬储大白菜,八十年代冬储大白菜。上中学时,家里人口多,每年的大白菜少说也有八九百斤。所以每到秋天,天气凉了,家中买大白菜之前父亲便带着我和大哥挖菜窖。上世纪60年代北京的楼房很少,周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