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观察作文篇1
第一步:以观察室内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第二步: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初冬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片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初冬树木的变化,然后写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一阵秋风刮来,树叶沙沙直响,几片黄叶飘飘悠悠掉下来。
我往地下一看,爸爸昨天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今天又撒下许多树叶……”有的学生还能与其它树进行比较,并写进心里想的话。如:“……只有松树、柏树,它们不怕寒冷,还那么青绿,屹立在严寒之中。我想我也要像松柏那样,不怕寒冷……”
写动态片断,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写“春雾”片断,向学生提供观察提纲,提醒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①太阳出来前后,春雾怎样?(形状、颜色、飘动)②春雾中的景物和人们怎样?通过仔细观察,大部分学生能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如:“春天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门,一股寒冷潮气迎面扑来。原来天下大雾啦!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地上的一切都蒙住了。公路上,人们在雾中行走,真像电影里的神仙在天际遨游。不远处的自行车,只听到铃声,却看不到影子。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车灯,不停地按着喇叭缓缓前进
第三步: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在指导观察人物外貌时的做法是
(1)教给人物外貌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外貌主要特征;②按一定顺序写;③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外貌写具体。
(2)人物外貌素描。由教师或选班上一位学生当模特,用教师教给的写法,进行素描,然后上台念给同学听,进行评价。
(3)猜谜活动。选校内一名教师或班上一名同学进行具体描绘,不要写出名字,写好上台念,让同学猜他(她)是谁,猜对说明写得好。
指导写人物行动时的做法
(1)教给人物行动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主要动作;②按人物动作先后顺序;③准确选择动词。
(2)由教师演示动作,如批改作业,炒鸡蛋等,让学生素描。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
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开辟两种渠道,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训练,使小学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过程,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内容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第四,创设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五年级四班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们见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有的同学以《奇怪,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颖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转贴于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三)分清三个阶段,遵循作文训练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即低年级说写提早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突出三个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在作文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1)细致地观察;(2)有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片断训练 基本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学生基础不牢,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结合新课标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改进作文教学的措施,在实践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些有效的、适合于本地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
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我经历了由旧人教版、新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这几个不同版本的教学,通过对比,我觉得还是原大纲对中年级作文的要求,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原大纲规定,中年级开始命题作文,着重以片断训练为主。教材对三四年级的习作编排也是主要以片断训练为主,习作要求往往是截取事物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一个特点,或是事情的场面、一个情节等,不要求写出完整的开头和结尾。可新课标却取消了片断训练,从三年级刚开始接触作文,就要求学生进行篇章的练习,没有了循序渐进的过程,三至六年级的要求几乎是一样的,这样一下子拔高了作文的难度,使学生觉得作文高不可攀,从而产生了畏惧感。而且学生每次写作文都形成了老套路,没有创新,因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从三年级就开始写,所以到了高年级无论你再怎么要求,他们也只能是老马走老路。
实践证明,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为在教材没有涉及片断训练的情况下,三四年级老师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片断的训练。
片断训练应该有针对性,不能盲目进行,要有计划地训练作文基本功。利用教材,授之以课文中所蕴含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强化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在教每册教材之前,要认真研究课文中新出现的方法,分项拟好训练计划。进行阅读教学时,揭示给学生,让他们学有所依,写有所据,并逐项落实。片断训练应为综合训练服务,为作文的综合训练降低难度。如分别进行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对话片断练习,到综合练习时,学生就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行动特点,具体描绘出人物的个性。
那么老师应如何进行片断训练呢?
第一,提供素材。在习作课上,教师提供一定的实物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写段。例如:写静物时,可搬一盆花来;写跳绳活动时,可先组织跳绳比赛;写人物的外貌时,可指定一个学生或老师自己当模特;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时,老师可随机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观察。
第二,指导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感知活动。指导观察活动首先要在观察前向学生交待清楚观察的对象、范围和任务,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感知清晰。比如:学了《放风筝》,老师可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指导观察“跳绳比赛”。在观察之前提出以下要求:仔细观察人物的整体形象及表情、动作、速度等方面,并引导他们细心体会,准确描写。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规律,逐步具有***的观察能力。指导观察方法首先应教会学生有序观察,譬如方位顺序、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时间推移顺序等。如:学了《三味书屋》,可让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其次要教会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使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再次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辨析特点。比如: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时,以老师为模特,让学生抓住老师突出的、不同于他人的一两个特点来观察,不要面面俱到,这们写出来的人物肖像就不会千人一面了。
第三,指导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每两周就应该进行一次正式的写作训练。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指导。
在上写作教学课前,要精心拟定写作训练目标,认真设计写作教学计划,以避免写作教学中无序、随意等问题的出现。拟定写作训练目标和设计写作教学计划,既要具体,又要有针对性,密切结合学生实际,以便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上写作指导课时,教师要紧扣作文教学目标介绍写作知识,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讲解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但是学生对于这些经常性强调的写作理论知识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如何让写作指导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我的教学体会是,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如果能把写作理论指导与教师“下水”作文结合起来,就能使写作指导课堂“活”起来,使写作指导课上得更有效果,更有意义。老师要告诉学生写片断尽管文字不多,但也不能东拉西扯,叙述要明白,条理要清楚。要把观察到的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另外要写得集中,要突出一个方面来写,要避免在一个片断里写几样事物,那样容易分散,给人印象不深。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写片断虽然内容简单,但语言运用上应当严格要求,要准确、通顺、生动。
从三年级开始,一定要通过片断练习,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的基本功,为写整篇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丽远.浅淡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贵州***协报,2010.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4
录像指导作文教学整体构思 小学作文教学已达以非改不可的境地。我们从1986年开始,将录像用于作文指导,从形象感知入手,注意教学大纲对各年级作文训练重点的不同要求,创设适宜学生写作的学习气氛,并努力从宏观上形成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构思. 一、作文教学的纵向系列 所谓“纵向”,是指对小学作文教学不同年级阶段的不同要求而言。小学作文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二年级为说话写话阶段;三年级为片断训练阶段,四年级为篇章的单项训练阶段;五年级为布局谋篇的综合训练阶段。 (一)形象教材与片断训练 小学语文大纲要求,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因此,(五年制)三年级的作文训练就是以段为训练重点的。我们依据文字教材的编排顺序录制了一系列的形象教材,让学生观察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写作。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渡船”时,根据本次训练的要求,摄制了三个相对***的片断,让学生观察后,进行写作。第一个片断以“渡船的样子”为题,要求学生写渡船的长、宽以及外形特点;第二个片断以“船夫的外貌”为题,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第三个片断以“船夫划船”为题,要求学生具体描写船夫划船的动作和神态。前面两个片断是静态描写,第三个片断是动态描写。 (二)画面意境与作文中心 根据录像画面的意境 不训练学生学会抓住作文的是中心在指导四年级“赞美一样事物”的作文时,我们将州宾馆的假山摄制下来让学生观察后先说后写,由于录像画面从自然美的角度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因此学生在表达时都能紧扣这一重点,中心的表达也就比较明确了。 (三)录像线索与布局谋篇 五年级的作文是布局谋篇的综合训练.在指导学生写动物时,我们按一定的线索;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录制了《小白兔》、《小花》等录像片,并以此为教材,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如何布局谋篇,经过一段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作文教学的横向结构 所谓“横向”结构,就是作文教学中的“观察——口述——写作——议改”四个环节。在作文指导中,我们把“看、说、写、议”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并力***以此形成作文录像指导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程序。 (一)展示画面,指导观察 观察能力是作文能力的一个基本因素,在指导学生写《连珠塔》这篇作文时,我们要求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下到上地观察。学生结合录像片观察时,就能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和顺序,写起来不仅条理清楚,而且生动具体。 (二)凭借画面,启发口述 口述离不开观察。口述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写打下基础。因此,我们的录像教材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创设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的气氛。在指导学生写《假山》这篇作文时,有位同学是这样说的:假山矗立在一个大花瓣的水池中央。假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山中有一条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的羊肠小道,一直伸向山 顶。山上有两个山头,各有其名,一个叫宝塔山,山顶有一座高 耸入云的宝塔,像一枚正欲发射的火箭,直刺蓝天:另一个叫 喷泉山,喷泉喷得水花四处飞溅,如烟,如雾,如尘,在阳光的 照射下形成了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真是美极了。 (三)面对画面,依画写作 在指导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时,首先用录像教材给学生展示:雪山消融——江河解冻——大雁归来——蓓蕾 初绽——百花盛开——农民春耕等几组形象生动的画面,让 学生观察口述,然后依据画面内容写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 不但条理清楚,而且内容具体,语盲生动形象,从整体看作文 水平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对照画面,评议修改 评议、修改就是让学生对照画面,互相评议修改作文.在评改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在指导学生评改《我爱家的红江桥》一文时,我们选了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根据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评议、修改。同学们在肯定两篇作文优点的前提下,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篇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提C了各自的修改意见.因为有具体画面作为依据,讲的道理很能服人。 三、纵横线索与整体思考 ^年的录像指导作文教学实验,我们着重从宏观上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要求,在实验中,我们遵循小学语文大纲甲基本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感知——思考——表达”这一主线.我们把录像指导作文教学的基本结构——看、说、写、议——四个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思来看待,生从评议作文中心入手,表达自己的思想,五年级则要求学生 对作文的整体提出修改意见,在评议作文的教学中,积极活跃的思维气氛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也受到了启迪,发展了个性特长。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5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指导;探究
当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作文要求就会提高。由一二年级的看***说话作文转变为真正的学生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又称三年级学生的写作为“起步作文”。因为没有任何写作方面的经验,所以,学生写起来总是会对作文心生畏惧,老是感觉无从下笔。那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迅速提高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感觉到写作的好处,并且自觉地去练笔,去尝试写作,我想,不久的将来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提升。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以为,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学会认识事物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事物就必须要学会观察,没有对事物进行直观、感性的认识,就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了解和认识整个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让他们自己亲自去接触事物、观察事物、了解事物,才会对事物做出真实、有效的判断,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资料,写起文章来才会感觉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写出的作文才会真实、感人。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章,就要先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在讲授《石榴》这篇课文时,我不是让学生先读课文,而是让他们先认真观察石榴的***片,然后告诉学生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景象,包括石榴花的颜色和形状,石榴子儿的形状等,让学生对石榴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细细品尝,从而增加学生对石榴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石榴》这篇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怎样对水果进行描写等。讲完课文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特征,掌握写作技巧。
二、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出好作文的基础和条件,没有想象力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气。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仅要加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还要重视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要想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根据自己玩玩具的过程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给学生展示一些好玩的玩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想象玩具也是有生命的,想象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让学生给它们编出好玩的故事来。并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各抒己见,把故事编得生动、有趣、完整。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主想象的空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引导和锻炼,写作兴趣浓厚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三、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由此可见,平时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化学量子结构告诉我们: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因此,词汇量的积累可以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质的提高。但是,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耐性,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的鼓励和引导,督促他们从小养成爱学习、勤积累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储备量。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每天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教师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适当的加以引导、指正。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和资料。比如,《古诗词阅读》《唐诗三百首》《儿童诗歌》等,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并学会运用。为了调动学生的背诵热情,我定期在班里举办“小小读书会”和“经典诗歌朗诵”“成语故事接龙”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累热情和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优美语言词汇的运用能力和印象。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以外,我还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去积累。比如,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查阅各种资料,通过旅游和实验,留心观察并记录。这样学生的见闻广博了,积累丰富了,语言宝库充实了,写作障碍减小了,作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词汇积累丰富了,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吗?如何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进行写作就显得尤为关键。第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提出很多要求,比如,字数不能少于多少字,写作范围必须是某某方面的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种种限制,加重了学生的心理畏惧感,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第二,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或者家里,他们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去挖掘题材,给学生创设情境,演绎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第三,引导学生抒发创作情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抒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布置《说说心里话》《老师,我想对你说》等方面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习惯,同时要不断讲解修改要点和方法,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文采。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6
当了教导主任,主抓语文教学工作,我更多的任务是听课、与教师一起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指导吧。在作文教学上,我除了抓作文兴趣小组的训练以外,更多地是在延续我的作文序列化训练实验。
90年代初期的一年春天,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搞作文教学研究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内容,是在全县范围内搞“作文教学巡回讲座”,我承担了第七册作文辅导的任务。按理说,这个任务对我来讲,不算什么,只要把自己实验过程整理一下,提出各个单元的教学建议就可以了——每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我都有实验记录的,而且,我可以根据若干年来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正,提出注意的问题。但是,教研室主任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要讲清楚各个阶段的作文教学特点。
特点?啊,中年级,观察作文,先观察,在写作,我自己始终这样做的,不仅我可以,我校中年级老师也是这样做的。而且,效果很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一年多跟老师一起研究的经历,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这个“特点”的要求,引发了我对高年级、低年级的思考。
高年级作文教学什么特点?低年级什么特点?特别是低年级,低年级我没教过呀?
就这样,我为自己确立了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小学各个阶段,作文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我查阅了当时能够看到的杂志(也不过是学校订阅的十余份刊物)和教学大纲(90年代初起年开始,教学大纲作了修订)认真地回顾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首先对自己的中高年级作文特点进行研究。
在自己进行的中年级作文教学实验和实践过程中,我觉得,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我主要是在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先观察,然后,说一说,写一写。为什么这样做呢?我再次认真地阅读教学大纲,从中找到了这样的内容:从三年级开始的中年级主要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观察周围事物能力的培养,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从“有的可写”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经验是:观察了,然后才有的可写。
修订的大纲里面对中年级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
从语言表达来看,中年级学生的表达属于说话型,即:不怎么讲究表达技巧,主要把观擦道的内容和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通顺明白就可以了。鉴于中年级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很完善,因此,训练中年级学生观察作文时,多采用先说后写的方式。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7
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作文题材要符合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的需要和动机。
我们知道,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许多子系统,诸如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的系统,心理能力训练的系统,思想内容积蓄的系统以及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在这些子系统中,儿童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系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线。从哲学角度看,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属于手段和形式的范畴,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活动,它属于动机和内容的范畴。动机决定手段,内容决定形式。每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有相应的语言形式和手段。因此,在小学各个阶段教学生哪些表达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首先不是决定于语言文字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而是决定于学生从事哪一类语言活动,发展哪一种语言的交际功能。
小学阶段可以分为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由于主导活动不同,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其有较明显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的活动和游戏活动,也从事简单的劳动和人际交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周围世界形成初步的、带综合性的认识,并掌握最简单的学习工具和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复述教材和看***作文,而应该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听广播、看电视,阅读儿童报刊、童话故事和浅显的科普作品,参加各种自我服务劳动,兴趣小组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变化的一般知识,初步形成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在此阶段,讲童话故事、写童话体习作最能激励学生的作文动机。通过丰富的想象,儿童把自己喜闻乐见的各种动物、玩具和文具人格化,并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描绘它们的所作所为,用夸张的手法去展开故事的情节,以充分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
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也从事一定的人际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对周围世界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和遵守《小学生守则》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因此,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生活领域的知识,充实他们的常用词汇,一是要加强习作和各科教学的联系,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认真积累在语文阅读、自然常识、音乐、美术等科目和课外活动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专门名词,二是进行专门设计的观察习作(也称素描习作),即以实物、音乐、表演、***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形成表达的愿望。
高年级学生除了系统学习书本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和校外活动,人际联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经常根据形势确定一些带有综合性的教学主题,或者随机确定一些主题。前者可以相对稳定,如“热爱故乡”“绿化校园”等,也可以随形势确定,如“庆祝北京申奥成功”“迎接世界杯环境保护日”等。要鼓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在活动中主动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学写各类记实作文,同时恰当地进行想象作文。
二、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作文训练的形式和培育创造力的要求
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交际需要概括,而人的思维可以实现这种概括。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也应兼学其它各种简单的实用文体。他们的作文能力可以有多种,但概括起来是两种;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前者包括选题、审题、产生材料、选择材料等具体能力,后者包括安排文章结构、选词、造句等具体能力。在这两种能力中,前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它的心理机制是将鲜明的表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以及正确地运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各种不同的作文训练形式,以逐步培养各种作文的智力技能和创造技能。
小学低年级主要进行想象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记实作文,重点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
低年级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包知思想、意向、情感、需要等)的主要心理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用神话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他们固有的特点。因此,低年级要发展儿童初步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心理形式既不是复述,也不是看***作文和观察作文,而是创造型的想象作文和童话体作文。通过童话作文,可以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技能,包括在头脑中有目的地产生丰富的表象,确定表象之间的联系和积极地变换表象结构。童话体作文教学,应着力培养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小学中年级主要进行记实性的观察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重点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
在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不断加强,能通过观察比较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点。观察力的发展也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逐步取得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中年级是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此外,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虚构”,而是教会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中年级要发展儿童比较系统地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功能,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即以实物、音乐、表演、***画、语言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起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情致,形成表达的愿望。儿童需要观察,犹如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因为儿童靠观察去认识周围世界,观察为儿童的思维、想象活动积累了表象。有许多创造发明就是在实际观察中,从某一现象中得到原型启发而成功的。所以,通过观察存储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步骤。在观察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获得丰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该典型表象。
小学高年级主要进行实用型的记实作文,同时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技能。
高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此外,高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人际交往开始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因此,要发展他们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作文训练应该从观察作文转向实用型作文,包括写中心明确的记叙文,写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写各种应用文和读书笔记,其间,也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适当地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或者鼓励学生在前述文体中展开想象。写各类实用文必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技能以及发散思维能力。
各年级的作文训练形式和培养创造力的目标:
附***
三、根据培育创造力的要求科学地确定小学作文教学的序列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造力的含义和突破口
所谓创造力,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可以是新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作品(包括创造性作文)等等。它的最本质含义就是“新”,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新”是对人类社会来讲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通常将这一层次的创造力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力”;第二层次的“新”是对社会某一个特定群体来说是新的,而对于社会来说可能并没有新的含义,通常称之为“群体比较的创造力”;第三层次的“新”是对每个个人自己来说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而并不要求其他,通常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层次的创造力可以相互转化。小学作文教学要培育的,主要指第三层次的创造力。我们判断学生的习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是以他个人(或同龄儿童)的经验和知识范围为依据的,只要能摆脱常规经验和现成答案的影响,***体验,***思考,表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的习作就算具有创造性。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突破,以实现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目标。
1.在作文命题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写简单的研究性文章。
2.在作文材料来源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除了对现实的记实作文外还应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3.在作文体裁上强调学生的创造力,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方法。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8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过渡到书面作文本身就是迈过一大“门槛”,教学中,我们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作文中的畏难情绪,于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作文指导中导入环节不容忽视,笔者就十分重视利用导入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故事导入。故事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上作文课时,我把收集来的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写下来。学生听完故事,在小组内尝试复述,谈谈感受,然后再把故事写下来,如果能加上自己的体会就更好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训练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自己编写故事内容。故事作文让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既感受到了作文的乐趣,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2.活动导入。三年级学生爱动手、好奇心强,开展一些易操作的活动往往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作文课上,我会选择一些趣味小实验、简易小制作、开心小游戏等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有了参与,学生就有了体验,有了想法,在活动后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活动体会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在作文时学生就有话可写,并乐于写了。
3.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作文导入时适当使用音乐、***片、视频等来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和直观感受。如播放一些教育警示短片、观看几幅有启发意义的***片等,引导学生说说、议议,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
二、引导观察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其中“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告诉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多么重要。赞可夫说过:“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重要门径。在作文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接触身边的事物,才能更加深刻细致地感受我们生活的世界,才能获得真实具体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在写作文时就不会出现文思枯竭、选材匮乏的现象。例如《燕子》这篇课文中,作者观察了燕子的外形特征、飞行以及停歇时的姿态等,体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也注意观察一种小动物,试着观察它们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等,并把它们的特点表现出来。学生颇受启发,写出了如《机灵的小乌龟》《我家的“花花”》等生动有趣的作文来。再如学习了《石榴》课文后,我让学生观看石榴园的资料***片,并拿来实物,让学生观察石榴的外形、颜色,以及石榴籽的形状等,并品尝其味道,这样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初步懂得观察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教师在平时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注重渗透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1.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观赏一处景物,我们可以按照方位顺序,从远到近,或者从近到远;观察一个实物,可以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等。2.抓住主要特征观察。世上万事万物各具特征,我们观察时应该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花儿在不同时期开放的姿态是不一样的、蝙蝠的眼睛是“瞎子”、猫的眼睛和兔子的眼睛是不同的颜色,猫的胡子和尾巴有着特殊的作用等等。通过观察,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三、指导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三年级作文教学开始就要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丰富的词汇、语汇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教学中,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与督促相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量。
1.多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博览群书,让他们在书海中陶冶情操,丰富认识,增加体验,同时积累大量优美的语言文字。教师可以推荐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学生朗读、背诵,并学习运用。平时还可以利用班队课、阅读课,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一系列活动,既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积极性,也促进他们对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经典语段;习作起步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4-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习作经验,常常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这一现状迫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陷入沉思: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写作文,会写作文甚至爱写作文呢?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文质兼美,意境隽永,尤其是其中的经典语段更是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的最佳范例。于是我做了《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的小课题研究。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那么怎样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呢?
1.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丰富语言
处于三年级年龄段的孩子特别爱动、好玩,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爱说、想说,喜爱表达,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闻和表达心中的感悟。这些合适的语言从哪儿习得呢?当然应该在阅读中习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跟着作家学习遣词造句。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作者用一就话来表达对自己母校的赞美和怀念。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像作者一样赞美我们我们的学校。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小学。"学生们就会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农民工子女)小学。""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干净整洁的)小学。"接着我又叫学生夸赞我们的家乡重庆,学生们就说出了这样的句子:"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座美丽山城。"最后又叫他们夸赞自己想夸赞什么就夸赞什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中像这样的经典语言很多,如第二课《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中的"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第四自然段中的"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只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模仿,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悟了。
学生不但要学会表达心中的感悟,还要学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物。我在教学这一段时,不仅让学生背下这些语句,而且让学生练习像作者一样描写校园里的景物。
2.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观察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习作要求中段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就是将习作表达的视野引向生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发现与探索自然。三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说,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周围的事物,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仔细观察,在他们的心中观察就是看一眼,当然就很少有新奇的发现,更没有想表达的冲动。要想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老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老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学生观察方法呢?当让步是习作指导时的空洞说教,而是在阅读教学利用可课文经典语段,引导学生揣摩,感悟作家观察事物时所用的方法,并拿来用在自己的观察中。
3.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构段方法
三年级观察作文篇10
关键词:小学习作;三年级;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学写作文,会感到困难、吃力、束手无策,教师也感到很棘手。但只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传授恰当的写作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可见有了兴趣就有写作的动力。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比如,小学生比较喜爱、熟悉小动物,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安排学生一次习作,讲清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有重点地观察这种动物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到作文课时,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的兴趣瞬间就能提起来……老师对学生习作里用得好词好句、好段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一丁点儿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作文的内容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观察的指导途径很多,例如:课内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再者根据训练的需要指导课外系列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思考,选取材料。
无论是看***学文还是阅读课文,都可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观察的顺序:水面――海底――沙滩――海岛上,告诉学生这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再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侧重点:水面主要观察了颜色及变化来表现其美丽的特点,海底主要观察了海洋动物的样子及活动来说明西沙群岛的富饶,海岛上则是抓住树多、鸟蛋多、鸟粪多来表现起鸟多。在教学之后,及时让学生练习。再如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按时间顺序来观察和描写景物,以及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特点的方法。教学后教师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使他们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所熟悉的景物。提起植物,小学生脑海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如果要将平时所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极多数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有的会觉得无话可说,有的三言两句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要细心观察缩写的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特征;再看颜色、枝叶及生长环境。接着,安排好写作顺序。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习作的快乐。
四、拓展阅读,教学生学会积累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教师怎样教学生读书积累呢?教师可以介绍相关书目给学生读,如《格林童话》、《中国成语故事》、《伊索语言》以及一些本年段的优秀作文等,引导学生认真地读,反复地读,直到把它读懂。学生阅读时需要在书中画出关键词语和精彩的语句。并把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都摘抄下来,丰富他们的词句库,胸中有积蓄,以便在习作中能随手拈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读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想法,让他们想清楚,理清楚,再写下来,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谈点体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书读多了,积累的多了,练笔多了,作文才能写得好。
五、结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年级观察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