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历来很有争议,这究竟能不能单独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学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作者就此现象,通过一些实例,来简单说明,在古汉语中确实有状语后置的现象,并与容易混淆的补语和定语后置作一个比较。
关键字:状语后置 补语 定语后置
汉语的词序一般是固定的,一个句子基本是按“(定)主(状)谓(补)宾”的顾序来安排的。但是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需要,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把谓语放在主语前的叫谓语前置,把宾语放在谓语前的叫宾语前置,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的叫定语后置。那么,有没有补语前置?没有,因为如果把补语放在谓语前,就成了状语。有没有状语后置?目前语法学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说有的,举出了一些例句,认为符合这种情况的就是状语后置;说没有的,认为一旦状语放在谓语后面就成了补语,正如补语放在谓语前就成了状语一样。而笔者则认同有状语后置的说法。
一、什么是状语后置
所谓状语,就是附加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成份,用来表示性状、程度、范围、时间、处所、肯定、否定等。杨春霖在《实用古汉语教程》中给状语后置的定义是:用“以”和“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古汉语中这种介词结构却常常放在谓语后面作补语。但是在理解这个所谓“补语”的成分时,我们应当把它认为是状语,在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把这个部分提到谓语之前。因为我们说的是状语虽然后置,但仍为状语,与谓语仍存在修饰、限制关系。即语序虽改变,但原有的语法结构关系及语法意义不变,是句法内部的易位即成份变位,因而状语后置是属于句法内部的成份易位。
看以下一些例子:
1.例1
(1)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吕氏春秋・察传》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北冥有鱼》
(3)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钓于蹼水》
(4)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鸩,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苇苕。《荀子・劝学》
(5)吾闻秦***围赵王(于)钜鹿。《史记・项羽本记》
以上五个例子中着重号标志的介宾结构虽然都在宾语之后,却都起着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功词谓语的作用,是典型的状语后置。④⑤两句省略了介词“以”和“于”,如果补上就更清晰明了了。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是这样的词序:
(1)齐桓公于鲍叔闻管子。
(2)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3)往矣,吾将于涂中曳尾。
(4)以发编之,(以)苇苕系之。
(5)吾闻秦***(于)钜鹿围赵王。
这些例子可以说是介宾结构的后置状语。
2.例2
(1)破操***必也。《资治通鉴・汉纪・赤壁之战》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3)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孟子・离娄下》
这些词虽然在谓语之后,但并不是用来说明谓语的,而是着重修饰、限制谓语的,之所以放在谓语后面,一是强调突出谓语,二是习惯使然。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在古代汉语中,状语后置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二、状语后置与补语以及定语后置的比较区分
1.与补语的比较区分
状语后置之后与补语很容易混淆。但是状语后置与补语虽然在形式上很容易混淆,但是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1)君美,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
(2)夫物盛则衰,乐则悲。《淮南子・道应》
(3)沛公欲王。《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几个例子中的部分都是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的,①句中“甚”用来补充说明“美”的程度,②句中两个“极”用来说明“盛”和“乐”到达的程度,③句“关中”前省略了介词“于”,整个介宾短语补充说明“王”的范围。
结合以上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状语后置和补语有以下一些区别:第一,状语后置和补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还是有差别的,状语后置在动宾之后,而补语则是必须紧紧粘连在动词之后;第二,从作用上看,状语虽然后置,但仍然是修饰、限制它前面的动词(动词与状语之间隔着名词宾语),阅读时只有将后置状语提到动词之前,句子才更为通顺;补语是补充说明动作的,即使语序不变动,也不妨碍理解。
2.与定语后置的比较区分
有时候定语后置也容易与状语后置发生混淆,但实际两者的差别较状语后置与补语的差别要大很多,是很容易区分的。看下面这个例子:郑人有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有个买鞋子的郑人”,中心词是郑人,“买履”是郑人的限制词,是定语。很明显,这种中心词和定语之间的颠倒,有突出定语的作用,本句有突出这个郑人行为的作用。为了比较状语后置与定语后置之间的差别,再看以下几个例子:
(1)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阿从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后汉书・方术列传》
(3)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杂篇・列御寇》
这三个例子中的“喜方者”“可服食益于人者”“曹商者”分别是中心词(名词)中庶子、方、宋人的定语。从位置上来说,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较难区别,因为都在中心词之后,特别是都在动宾之后。但是它们之间也有两个不同之处:
第一,凡定语后置,大都有“者”字作为标志,而状语后置则不带“者”之类的虚词;第二,用还原法可以区别,定语后置还原到中心词(它前面的名词)之前,就会文理通顺,而状语后置只有提到动词前才能使语句畅通。掌握了这两个特点,不仅能很好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而且能够使译文更加准确通俗,接近现代语序。
三、状语后置的意义
从上文的例子可以看出,状语后置在古汉语中是十分普遍的。纵观古籍,从时间上看,上始先秦,下至明清,都有状语后置这种用法;从文体上看,无论散文,还是诗歌,也均有这种用法。因此笔者认为,“状语后置”这一概念是必要的。明确地提出“状语后置”这一概念,对于阅读、理解和翻译古典作品,分析古汉语中的句子结构,都有极大的便利。阅读古代作品时,可以根据状语后置的语法特征,知道哪些词语是后置的状语,因而能自觉、有意识地运用状语后置的规律,把它们的语序调整到谓语之前来理解,就很容易弄清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会更加准确。分析古汉语句子时,也可以运用这一概念,迅速找出句子中谓语的状语,帮助我们弄清句子结构。所以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状语后置呢?它在语法功能上有什么作用?我们从还原后的状语和没有还原的状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还原后的状语作用一般,并不突出。而状语后置使句子的重心后移,有突出和强调状语的作用,使它的限制作用大大加强。同时与现代汉语中的句子做过比较后,我们也很容易看到,除了语法功能上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在修辞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春霖.实用古汉语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肖列文.论古代汉语中的状语后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6(2).
[3]荆贵生.试论状语后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作者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