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诗篇1
边塞、战争诗是指以歌咏边塞***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边塞、战争诗以其悲壮、雄浑的境界,令人感喟不已。近几年高考试题常涉及边塞、战争诗,其命题的着眼点主要在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分析这几个方面。鉴赏这类诗,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意象
抓住边塞、战争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意境的开拓,体察景物及其地域特征。如借“大漠”“长河”“落日”等描绘塞外景象的雄奇壮美,借“金鼓”“旌旗”“烽烟”等展现边关战事的激烈壮观,借“大雪”“秋月”“黄草”等抒写戍守将士的悲凉愁苦。抓住典型意象,以之作为切入点,就等于找到了解读边塞、战争诗的一把钥匙。
二、知人论世
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如盛唐诗人王昌龄曾被贬为龙标尉,丰富的边塞生活激荡着他的诗情。他从不同视角深入思考边塞战争,尤其把笔触深入到士卒身上,开掘出征人戍士最普遍、最真切的情思,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了解了作者的这些背景资料,有助于考生解读他的诗歌作品。
三、掌握思想感情
边塞、战争诗常见的情感: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对帝王穷兵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贪功的怨恨,有惊异于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可使考生在解读边塞、战争诗时,辨明差别,有的放矢。
四、体味艺术风格和技巧
边塞、战争诗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雄壮慷慨,有的委婉清丽等。考生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深刻体味,才能准确领会边塞、战争诗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边塞、战争诗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等修辞手法来丰富内容,强化情感,考生要认真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艺术效果。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帐 夜
吴兆骞①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作者因科场案而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这里指作者所居之地。
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以“望蓟门”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紧扣“望”字来写的。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八成阳。
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描绘壮士的英雄群像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①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②。
昔日长城战③,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②临洮:古县名,是长城的起点,是历代经战的战场。③长城战:唐开元二年,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王唆与薛讷等合兵拒之,大败吐蕃。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1.本诗在构思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首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争诗篇2
一、昆夷之患 猃狁之难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四夷并侵,猃狁最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戎狄寇掠,乃人犬丘,杀秦仲之族”等等。可见,周朝时期戎狄、猃狁对中原地区的侵掠战争,几乎从未停歇过。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内侵迁徙所造成的“边患”,周室频频发动抵御战争亦就势在必行。除此外,当时的周王室也常常发动与淮夷、徐夷、荆蛮等南方地区的扩张战争。正由于这样频繁不断的内外战争,使那些成年累月服兵役的士卒忧伤而厌战的情绪不断的浓重。
如《小雅·渐渐之石》采用全景式描绘手法,详尽道出出征途中自然景物的不断变化:“渐渐之石,维其高矣”,“渐渐之石。维其卒矣,”以地形变化渲染山高水长、风雨交加的征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战士们行***的艰险劳苦,作战的危险紧张,以及他们义无反顾的悲壮心情。《小雅·渐渐之石》三章诗反复诉说“武人东征,不皇朝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皆写东征将士辛苦不止的苦恼。全诗情调雄奇沉郁、慷慨悲壮。
《邺风·式微》一诗是厌倦征戍的士兵们控诉国君惨无人道的怨歌,同时也借控诉国君反映了征战生活的艰难痛苦:“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寥寥十八个字将从役者的悲惨遭遇和深沉怨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小雅·何草不黄》反映了经久不息的征战生活使士兵们愁怨交加。当时“四夷交侵,中国皆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的社会现实,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全诗四章,皆以征途中所见景物如枯草、虎、狐等起兴,渲染岁月迟暮、万物凋零的生存环境,接下来便抛出一连串愤怒的询问:“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人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既描绘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征战荒野的凄惨***景,也反映了这种生活对人性的彻底摧残。
《毛诗传》说:“《采薇》,遣戌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戌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小雅·采薇》是一首边防戍卒归乡途中所唱之伤悲之歌。诗中反复诉说战争生活的艰辛,餐风宿露,吞咽野菜,“一月三捷”居无定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士兵愈加思念家乡渴望与亲人团聚。然而“日归日归”,却总是不能归去。于是,他就更是“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疾”。不过,终于有一天,他盼到了回家的机会。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他感慨漫长的征役岁月,万般辛酸涌心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身心俱疲。感伤时事,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悲哀。繁重的徭役与兵役,不仅给服役者本身带来体力与精神的双重痛苦,而且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生产与家庭生活。
二、久戍征伐 追忆室家
《邺风·击鼓》描写的是卫国将士南行征战出师时的内心情感冲突。《诗经原始》中的解释:“然细玩诗意,乃戍卒磋怨之辞,非***行劳苦之诗。……久而不归,故至暖怨,发为诗歌。始序南行之故,继写久留懈散之形,因而追忆室家叙别之盟。言此行虽远而苦,然不久当归,尚堪与子共期偕老,以乐承平。不以诸***悉回,我独久戍不归,今竟不能生还也。”诗人以一个“独字”表现了其内心对“土国城嘈”者的羡慕。正是这个“独”字使诗歌“怨”的主题显得更加突出,为诗歌后三章诗人感情的进发作好了铺垫。“我独南行”和“与子偕老”的矛盾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从征将士出征时的“死生之思,室家之念,绊结愁叹”,最终转化为对幸福生活的绝望。令读之者为之动容。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说明了诗人内心对此次出征前景的担心。“爱居爱处,爱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则更为具体地说明了诗人当时真实的心理活动。丧马走林是战争所带来的凄惨景象。《左传》宣公十二年亦有这样的记载:
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肪。赵旎弃车而走林,屈荡搏之,得其甲裳。……赵旗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
在预见到战争的残酷之后,诗人主要抒发了对心上人的思念。“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出征之前与家人共度幸福生活的誓言,诗人用这个相爱的人共同拥有的典型场景表达了对其心上人的思念。诗人不仅要独自南行,而且生死未卜。“于磋阔兮,不我活兮。于磋询兮,不我信兮”则抒发了不愿与家人分离的呼喊。在此次分离之后,相隔两地,生死难测,以前与家人的誓言也不能实现了。
诗人以“我独南行”的“独”字表达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这种感觉的在诗人心中不断膨胀,他看到了战争中残酷血腥的场景一弃车走林,或许就此与家人分隔两世。先前与家人相约的誓言还在耳边萦绕:无论是相隔多远,即使是生死之际都不会离弃,但现在却要远离家人,独自面对残酷的战争,生死难料。由此,诗人以“于磋阔兮,不我活兮。于磋询兮,不我信兮”两句无奈的感慨将对亲人思念与不忍离去的痛苦之心情抒发到了极致,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渴望回家的愿望。
三、征夫归来 悲怆无奈
《幽风·东山》呈现给我们的是残酷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长期的战争生活给诗人的心灵带来沉重的负担。诗人在期望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抒发了对这种生活的怀疑。诗人通过对比将一种期待而又不确定的心情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首先抒发返乡途中的悲凉和告别战争的喜悦。“我东日归,我心西悲”,持久而残酷的东征已经抹杀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如诗歌下文所描述的那样,战争不仅可能造成家园的荒芜,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亲情的疏离。荒芜的家园与正常的家园的对比,将诗人悲喜交加的心情具体化。第二章描述了无人看管,庭院荒芜的场景,而第三章则描述了妇人在家,庭院整洁。苦瓜丰收的场景。
诗人在寻找他失去的家园记忆。荒芜的场景是诗人不由自主的想法,但马上将这种念头打消。用美好的场景代替战争给家庭和他所造成的创伤。诗人试***寻找往日家庭的美好生活,也是在找回他所失去的幸福时光。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想,截然相反的场景正是诗人惘然心情最为贴切的反映。接下来诗人用最热情的笔调描述了过往的幸福时刻,但诗人随即用怀疑否定了他将要面临的美好生活。诗人对结婚场景的叙述,并不是为了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而是以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转变来控诉战争给家庭和人性所带来的创伤。
战争的结束给生还的诗人以希望,但面对回乡的路,诗人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生活在等着他。这种悲喜交加的心情被诗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战争诗篇3
关键词:《董术战争》;英雄史诗;女性形象;质疑
中***分类号:I207.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62-01
一、《董术战争》版本及故事梗概
《董术战争》是东巴古籍文献中的重要作品,也是纳西族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在通行于世的有关《董术战争》翻译整理本共有六种,即:①《东岩术岩―黑白斗争的故事》,周霖译,赵银棠翻译,1957年刊登于《边疆文艺》,1984年收入《玉龙旧话新编》,(下文统称为“赵银棠本”);②《东埃术埃》,和牛恒读经,和志武翻译,1962年记译于中甸县白地甲水村,后收入和志武翻译的《东巴经典选译》,(下文统称为“和志武本”);③《懂术战争》,和芳、和正才讲述,李即善、周汝诚翻译,上下卷,1964年丽江县我文化馆印,(下文统称为“石印本”);④《黑白之战》,杨世光整理,1980年载于《玉龙山》,(下文统称为“杨世光本”);⑤《替身到场・董神与术神战争之经》,和云彩读经,和明信翻译,1984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翻印,(下文统称为“和明信本”);⑥《董术战争》,和士成解读,和力民翻译,1989年载于《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三),(下文统称为“和力民本”)。
二、《董术战争》之“英雄史诗”质疑
英雄史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其所叙述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这一特殊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自身利益或抢夺私有财产而引发的战争。战争中胜利的部落英雄是史诗所致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学界将《董术战争》称之为纳西族的英雄史诗,毋庸置疑,在很大程度上,它肯定是具备英雄史诗这一文学体裁的相关特征。首先,《董术战争》的主要内容是描述的两个原始部落之间为争夺私有财产(“日月”“神树”这些都是私有财产的象征)而引发的复仇战争;其次,作品中也重点刻画了两个部落首领米利董祖和米利术祖,最终也以英雄人物米利董祖的胜利为终结;再次,大致也描述了董母和术女作为战争牺牲品的悲剧命运。
(一)女性形象之“董母”
《董术战争》中共描绘了两场战争,第一场是术儿安生迷吾被董子阿璐设置的陷阱所杀,米利术祖为子报仇,率大***攻打董部落。第二场是董子阿璐被术女麦达苟沐命诱惑至术部落惨遭杀害,引发米利董祖的复仇之战。
“董母”就是第一场战争中董部落的真正主角,她是董部落首领米利董祖的妻子次早金母。在术部落备战进发之前,米利董祖和次早金母都有恶梦的征兆,便彼此商议对策,最后决定,“美令东主说:‘要趁术鬼千万兵马还未到之前,我要暂时回避到天国;东子阿璐呀,舅父在海国,躲到海底去。东家千千万万的人马,都躲到高山深谷中;所有的金银和财宝,都要藏到山间岩洞中。’” “次早金母回答说:‘世上有九十九祸事,从来不兴有妇女的灾祸;地上有七十七各仇人,从来不兴与女人结冤仇,女人家是不兴杀死的呀,就让我来守家看寨门吧。’”(和志武本)
(二)女性形象之“术女”
“术女”是术部落首领米利术主的女儿,是第一场战争中术部落的真正主角。当术部落的首领们对董母的拷问得不到任何有效回应时,“术的千千万万的精兵和良将,面对高山和大海,无计可施。术主的女儿牟道格饶纳姆说:‘我穿上金衣和银衣,吹起黄竹的笛子,弹起黄竹的口弦,猎狗的心思,专念着猎物,男人的心思,专念着女人;董若阿璐呢,诱不到他不罢手,我能把他诱出来。请能干的术兵和术将,返回术地吧。虽说用的是美人计,但这同样也证明了,术女是一个美貌、自信、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女子。她主动请战,显示了她的自信和勇敢;以美人计诱惑董若阿璐,既显示了她的美貌过人,同时亦证实她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女子。
(三)女性形象之“董女”
“董女”色爪苟母命是董部落首领米利董主的女儿,出现在第二场战争的最后,当术部落重要人物肯都呆由未被擒获时,她主动要求去抓获肯都呆由。董女这个形象在一些版本中有提及,但关于她擒获肯都呆由的故事情节,只出现在了“赵银棠本”中。
“米利东主的女儿色爪苟母命看守在黑白交界的地方,听说术的肯都呆由还没有找到,就说:‘白鹿引黑虎,我不是怕黑虎的白鹿;小雀引饿鹰,我不是怕饿鹰的小雀;我去找肯都呆由,肯都呆由一定会被我找到。’”(赵银棠本)在第二场战争中,董部落将所有的术族重要人员都消灭了,却唯独找不到最恶毒的肯都呆由。董女明知对方是凶残的敌人,却主动要求去擒获敌人,并最终成功。这是一个多么勇敢而又聪明的女子。她与术女一样,是运用美色和计谋将敌人擒获的,但董女却更胜一筹,因为术女面对的是年轻善良毫无心机的董子,而她面对的却是术部落里凶残成性而又老谋深算的肯都呆由。不论如何,她们都是聪明而勇敢的女性。
四、结语
《董术战争》虽然在描绘的中心题材上符合英雄史诗的特征,是以部落战争为中心;同时在揭示妇女的悲剧命运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英雄史诗的特征,例如,董母作为战争的牺牲品被留下独自应战,术女为了部落利益的爱情悲剧。但是,在最重要的英雄人物的刻画上,显得过于单薄。作为英雄史诗,《董术战争》应当着力刻画的是米利董主,但是,在第一场战争中,他却带领部落成员躲了起来,留下妻子独自应战,英雄形象顿时黯然失色。第二场战争虽然以胜利告终,但整个过程的作战,极力描绘的都是优麻战神的作战,并没有只言片字涉及米利董主的英勇作战情节。
总而言之,作为英雄史诗,《董术战争》在中心人物英雄的塑造上,显得极为薄弱,在揭示女性的悲剧命运上,也并不是很明显。作品非但没有显示出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高大形象;反而,从侧面衬托出女性形象的伟大,这一应当在英雄史诗中,被忽略被贬低的形象,无形中成为作品的亮点。所以,笔者认为《董术战争》被称之为英雄史诗,这一性质值得质疑,对于它的性质界定还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英雄史诗的一般定义》[J] 普罗普 民族文学研究 2001年1月
[2]《谈少数民族英雄史诗》[J] 陶立 民族文学 1982年第11期
[3]《南北方英雄史诗比较》[J] 杨丽珍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89年第6期
[4]《南方少数民族英雄史诗》[J] 巴莫曲布嫫 中国民族文学网 2005年
[5]《论北方民族的英雄史诗》[J] 郎樱 社会科学战线 1999年第4期
[6]《论纳西族英雄史诗
[7]《英雄史诗主题思想的形成》[J] 陈烈 民族文学研究 1998年2月
[8]《英雄史诗中的妇女问题》[J] 赵云芳 民族艺术研究 2004年1月
[9]《纳西族文化中的女性意识》[J] 蔡维琰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
[10]《论东巴教的女性崇拜及演变》[J] 和钟华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1年第4期
战争诗篇4
一、比较之中看情节
《芦花荡》一文的故事情节从老头子接受护送两个女孩子的任务开始,到后来其中一个女孩子在过鬼子封锁线时受伤,老头子设计痛打鬼子为大女孩报仇,整个故事的发展一脉相承,前因后果的关系还是很明晰的,按照孙绍镇先生在其作品中所说的“事件之间要有因果关系,才能算是情节”的观点,这篇小说存在经得起推敲的情节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但与大多数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比较起来,《芦花荡》的故事情节分明要舒缓得多。
不妨重温《变色龙》一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是这篇小说的特点。再看《项链》一文,跌宕起伏,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是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与此相比较,《芦花荡》的情节就显得舒缓得多,甚而没有十分明显的故事高潮,一切都在作者的轻松描绘中自然展开。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淡化故事情节,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恰如茅盾在评介孙犁时所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 孙犁先生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巧,在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中传达主人公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
二、矛盾之中看人情
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人情美。
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有着丰富战斗经验、水上能耐超群,精明能干、智勇双全的老***英雄。除却这些,这一人物身上打动我们的似乎还有些隐藏在文字背后、更深刻细腻的东西,是什么?“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点是人物难以揭去的标签――但自信源于本领高强,自尊源于责任心强,这似乎还是老头子“英雄”的一面。
欲解释这里的矛盾,还要联系前后文来思考。文章写至大菱受伤老头子极度内疚的心理时有这样一句话:“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关注到这样两个细节,我们再来理解老头子的三个“不怕”,再来看顶着密集的火力还要“柔和”地说,就不难理解:这“不怕”中有一个老通讯员的自信,更多的是对年轻女孩子爱美之心的体谅,是对两个饱经战乱之苦的女孩子的呵护和安慰;这“柔和”中更多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无比温柔的疼爱!而正是这种对待亲人般的呵护让老头的形象在自尊、英勇之外更多了人情的一面。
三、还原之下看写景。
《芦花荡》一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八处之多,每一处的景物描写作用不尽相同,却无不诗味十足,呼之欲出。
文章开头最惹人眼球的景物描写是那句“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狠狠的”不止芦花荡的苇子,还有藏在芦花深处的***队伍,往上“钻”的也不止是苇子,还有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与此相似的还有文章结尾,老头子痛打鬼子后,一眼望到的“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洒”,这迎风飘洒的、鲜嫩的是芦花,更是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姿态,更是这姿态必将换来的无限美好。孙犁的作品特别注重在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传达深意,他的《荷花淀》中也不乏这样的描写。
透过“迎着阳关舒展开”的荷花,看到的是白洋淀人民高涨的***热情,透过字面看昂扬在孙犁作品中所有景物姿态背后隐喻的意思,还原给文章更添了艺术的魅力。
战争诗篇5
想起抗日战争,无数的人死在万人坑;
想起苏德战争,无数的人被饿死、炸死……
野蛮的侵略者,你该满足了吧,
你终于夺去了万人的生命,终于夺去了昔日的阳光。
你把孩子从童年的睡梦惊醒,
却听不见那孩子的啼哭声,
却看不见那失子母亲的绝望。
为何?将冰冷的子弹装入***膛,
为何?将无情的炮弹射向民居,
为何?将血红的***刀再染血迹。
收起你沾满罪恶的双手吧,
湛蓝的天空早被你染得血红。
你认为你是世界的主宰吗?
我要告诉你,
生命是上帝给予的,
战争诗篇6
论文摘要:“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杜甫用他的诗歌既记录下了乱前唐王朝对外族***权的侵略,也记录下了乱后各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权对唐王朝的侵扰一一这些构成了杜甫“诗史”的核心点。
内蒙古大学的高建新认为:“在杜诗众多的创作中,可以真正称得上是‘诗史’的篇章并不多,算起来也只有那些写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反映了唐王朝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作品。”①实际杜甫诗歌中称得上“诗史”的篇章要比高建新说的多。杜甫一生亦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他为了避乱四处奔波,到他临死时战争(“安史之乱”后各地 大小***阀的叛乱)仍未消停,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写下了《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其中有句道:“战血流依旧, ***声动至今。
一、杜诗中写到的安史乱前唐对其他民族***权的侵略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在天宝一于载(751),鲜于仲通征南诏,高仙芝击大 食,安禄山讨契丹,结果无一不败。
杜甫反对侵略作战,在诗中对唐皇的好大喜功的开边***策进行了谴责。尤其是《兵车行》,此诗钱谦益认为:“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此诗叙南征之苦。”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 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沪南。……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二、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病,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 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
《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 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默武。《杜诗详注》引《杜臆》:“《前 出塞》云赴交河,《后出塞》云赴蓟门,明是两路出 兵……当是天宝间,哥舒翰征吐蕃事”杜甫沉痛地 说到:“君己富十境,开边一何多?”(第一首)“杀人亦有 限,列国自有ho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第六首) 发出了反战的呼声。
三、杜诗中写到的其他民族对唐的战争及侵扰
1.北胡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本质是种族的斗争。据《资治通鉴》记载,“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余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者,胡言壮士也。.
身陷叛***之时杜甫写下了《哀王孙》:“长安城头头白乌,夜屹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杜甫很清楚叛乱的是胡人,这是民族战争。至德元年(756)十月,宰相房馆自请统兵收复京都,不久便大败于陈陶斜,死伤四万余人。这时杜甫沦陷在长安城中,听到这一消息,便写了《悲陈陶》、《悲青坂》两首诗。诗人痛悼阵亡***,希望官***早日平定胡人叛乱,收复失地。
杜甫在诗中一般用“胡”“戎”等指称安史叛***,如“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悲陈陶》)。有些诗则直接提到了安史叛将的名字,如“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塞芦子》)“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人早期诗歌中对异族多只用一个字来称呼(“胡”字最多),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对异族的称呼频用两个字了,如“揭胡”、“胡虏”、“群胡”等,这无疑显示了诗人对异族作乱者的蔑视与愤激的心情。
2、回纶的趁火打劫
为了平叛,唐王朝借回绘兵助战。回绘兵与其说助战,不如说是趁火打劫。陈寅悟认为,“回纶(即***族)自肃宗以后最为雄大,中国受其害甚巨。”例如,宝应二年(762),回绘助唐平史朝义,“回纶入于东京,肆行杀略,死者万计,火累旬不灭。”如此事件不止一桩。
杜甫在《北征》中写到:“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绝。…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很明显杜甫是反对借回绝兵的。
杜甫在《留花门》中写到:“花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网。……胡尘逾太行,杂种抵京室。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这首诗杜甫作于乾元二年(759)秋。“花门”就是指的回绘(《钱注杜诗》谓: “盖花门在回纶东南,置堡于此,所以为控扼也” 杜甫对他们没有好感,心存戒备,这从杜诗的遣词造句及语气中看得出来。《杜诗详注》引范柠说:“此中国何如时也。读‘胡为倾国至,数语,可以鉴《春秋》会戎盟戎之义矣。谓子美为诗史,岂不信哉。”
3吐蕃的入寇
吐蕃对于唐代中国为患其实最大,原因一是时间长,二是祸害剧烈。安史之乱时,吐蕃就趁机在乱中得了实惠,占领了河西大面积领土。陈寅格谓:“唐代中国所受外族之患,未有若斯之久且剧也。”
杜甫进了四川之后,间断过了些平静的生活。但是,安史乱虽然逐渐平息下去,吐蕃趁机频繁侵扰。据《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大***联络了杂居陇右的边疆民族吐谷浑、***项、羌,大掠奉天、武功,渡过渭水,进逼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吐蕃不久侵占长安。后终于被郭子仪平定。
杜甫于广德元年((763)冬在梓州写的《冬狩行》就提到了他听到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杜诗详注》引黄鹤注:
“当是广德元年冬梓州作,是年十月,代宗幸陕,故云‘天子不在咸阳宫。’梦弼曰:时章弈大阅东川,公诗讽其多杀,兼勉其攘外寇以安王室也。”章彝此时对国家存亡不置于心,反而举行狩猎玩乐,杜甫是非常焦急的,但他不敢明说。诗末反复咏叹:“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呜呼,得不哀痛尘再蒙。”
杜甫还在广德二年春写下了《伤春五首》,作者自注道:“巴间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己收宫姻。”记一了广德元年冬吐蕃陷京师,皇帝幸陕之事。“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其五)从字里行间来看,诗人心情是极为沉痛的。另外《收京》,《巴西闻收京胭送班司马二首》也写到了此事。
战争诗篇7
关键词:古代战争文化;《诗经》;《荷马史诗》;差异性
中***分类号:I20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4-0188-005
战争始终贯穿着人类社会整个历史,也是各类文学作品重点表现的主题之一。因此,若要穿越时空洞悉古代战争的文化特征,研究与战争有关的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这不仅因为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人物和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与纪实性的史料比较而言,文学作品更能集中体现作者对战争的态度、立场等核心文化因素。《诗经》和《荷马史诗》分别是古代东西方诗歌艺术的瑰宝,皆为人民集体创作、由后人收集整理而成,时间跨度长、创作群体庞大,两部作品中都有与战争有关的诗篇,这些诗篇其实就是这些诗歌所属民族对战争的认识和态度,是其战争文化内核的集中反映。比较这两者中的战争诗歌,可以窥见东西古代战争文化的异同,为东西方现代战争指导思想、手段运用、战争策略等方面找到若干历史文化依据。
一、《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述略
《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在数量、篇幅、文学特征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首先,在数量和篇幅上,《诗经》中的战争诗数量较多,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根据王宗石先生的观点,《诗经》可以分为三部分:《国风》、《雅诗》和《三颂》。[1]1其中,与征战行戍相关的诗歌共有四十余首,具体分布在:国风之部中的征人差役诗(9篇)、征人差役家属诗(10篇),雅诗之部中的周族历史诗(8篇)、***事狩猎诗(10篇)等,三颂之部中的《周颂》、《鲁颂》和《商颂》中相关的诗篇等。这些诗章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先秦时期华夏内部及其与“四夷”之间的***事冲突及社会各阶层民众在烽火遍野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其风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雄壮激昂的英雄战歌;二是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2]如果以战争背景为标准来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是与殷商有关的战争诗;其二是与周王朝有关的战争诗;其三是描写周王朝、诸侯国与四夷之间的战争。相比之下,《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虽然只有《伊利亚特》一首,但是篇幅远比《诗经》中的战争诗要长,长达24卷,约15,693行,各卷的长度从429到909行不等,其“历史背景是旷世十年、规模宏大、给交战双方造成重大创伤的特洛伊战争”。[3]前言1-5因而后世藉此得以了解公元前12世纪末发生在爱琴海的特洛伊战争。
在文学特征方面,《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也有很多差别,主要表现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诗经》中的战争英雄形象是婉约、静态的。诗句没有将士奋力拼杀、流血献身的壮举,也无将帅身先士卒的表率。但是战马的精良和弓箭的佩戴却尽显将帅的威武和战士的豪情。这充分体现了东方人性勇武仁厚的含蓄美。《伊利亚特》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侧重对唯勇至上的阳刚美的渲染。与《诗经》中婉约、静态的描写相比,《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刻画强烈而鲜明,是一种直接、动态的描绘。动作的勾画、声音的宣泄使得战斗英雄鲜血淋漓地闯入读者眼帘。
二、《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折射的中西古代战争文化差异
1.保家卫国与暴力扩张:战争目的的异同
任何战争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目的,一般来说,战争的目的大多有两种,或保家卫国,或暴力扩张。透过《诗经》和《荷马史诗》可以看出:西方的战争偏向于暴力扩张,而东方的战争则侧重保卫家园不受侵犯。
《伊里亚特》中所述的特罗伊战争的导火索是特罗伊王子强行抢掠了斯巴达王之妻海伦。而希腊人早已觊觎特罗伊城内肥沃的土地、大量的财宝、艳丽的女人、大批的奴隶和成群的牛羊。理所当然,以统帅阿伽门农为首的希腊联***以夺回海伦为借口,发动了一场血腥的暴力战争。这场战争目的昭然,在诗中随处可见。例如,希腊联***在洗劫特洛伊港城克律塞后,统帅阿伽门农分到的战利品中便有该城祭司的女儿,祭司带着黄金想赎回女儿遭到了阿伽门农的拒绝,激怒了神射手阿波罗,阿伽门农担心遭到报复,决定归还祭司的女儿,他说:“……不过,你们得给我找一份应该属于我的战礼,以免在所有的阿耳吉维人中,独我一人缺少战争赐予的荣誉——这,何以使得?你们都已见了,我失去了我的战礼。”[3]第一卷5在古希腊人的眼里,战利品正是战争赐予他们的荣誉。这种裸的暴力掠夺也恰恰反映了古希腊人嗜血好战的精神。
从《诗经》所反映的情形看,耕地的破坏或被侵占是导致战争的根源,除了偶尔为之的武力扩张外,多数战争都因侵犯土地、保护土地而起。如《大雅·江汉》:“……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抒发了武士们征伐淮夷,保卫土地的决心。然而,由于周人生活在广袤的黄河流域,生存空间相对比较宽松,战争的主要目的仍旧是保卫他们赖以生存的耕地不受蛮夷入侵。人们内心厌恶战争而又不得不战,这种战争多是被动的。因而《诗经》中的战争诗无不充斥着“征夫怨”、“思妇恨”的反战情绪。
2.尚武与嗜血:战争审美的异同
战争诗篇8
让战争在双人床外进行
躺在你长长的斜坡上
听流弹,像一把呼啸的萤火
在你的,我的头顶窜过
窜过我的胡须和你的头发
让和***在四周呐喊
至少爱情在我们的一边
至少破晓前我们很安全
当一切都不再可靠
靠在你弹性的斜坡上
今夜,即使会山崩或地震
最多跌进你低低的盆地
让旗和铜号在高原上举起
至少有六尺的韵律是我们
至少日出前你完全是我的
仍滑腻,仍柔软,仍可以烫熟
一种纯粹而精细的疯狂
让夜和死亡在黑的边境
发动永恒第一千次围城
惟我们循螺纹急降,天国在下
卷入你四肢美丽的漩涡
台湾左翼评论家陈鼓应认为:此诗读后感到颇为蹊跷,作者为什么要把和战争扯在一起呢?烽火连天,“诗人”却安然于床第之间,只顾片刻的色欢,即使***和发生在周围,皆与我无关。这给人的感觉是:他的生命中只有性。钱学武持相反意见:《双人床》用“弹性斜坡”比喻女性身体,“跌进你低低的盆地”和“卷入你四肢美丽的旋涡”比喻,用的是隐喻式的语言,占的分量不多。更重要的是,诗的主题非描写,而是透过爱情和战争的对比,以强调个人对群体的关怀。写是为了不忘社群,故的描写很重要。这是余光中关心社会、介入时代、表现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代表作。另一些诗评家,对此诗也十分赞赏,如旅居美国的奚密评论道:“字面上,诗说的是以来逃避战争,但是通过夸张、对比和反讽的手法,它真正要说的是逃避之无力与无效。别忘了整首诗是以祈使句的语气来陈述的,它代表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臆想,一个知其不可的恣态。”最能把爱情与战争、创造与毁灭、群体的命运与个人的陶醉熔冶在单一的意象之中!……小世界有的是爱情与安全,大世界却充满了战争、流弹、和死亡。余氏能够从个人的小世界,影射到大世界,以小世界和大世界对比,进而暗示大世界笼罩着小世界。总之,《双人床》通过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和平的追求。连也不能“忘我”进行,还要担心外界的炮火焚毁后的败井颓垣,难道不值得同情吗?
把残酷的战争和剧烈的并举,以蒙太奇的手法使二者互为穿插的作品,还有《如果远方有战争》:
如果远方有战争,我应该掩耳
或是该坐起来,惭愧地倾听?
应该掩鼻,或应该深呼吸
难闻的焦味?我的耳朵应该
听你喘息着爱情或是听榴弹
宣扬真理?格言,勋章,补给
能不能喂饱无餍的死亡?
如果有战争煎一个民族,在远方
有战车狠狠地犁过春泥
有婴孩在号啕,向母亲的尸体
号啕一个盲哑的明天
如果一个尼姑在火葬自己
寡欲的脂肪炙响一个绝望
烧曲的四肢抱住涅
为了一种无效的手势。
如果,我们在床上,他们在战场
在铁丝网上播种着和平
我应该惶恐,或是该庆幸
庆幸是,不是肉搏
是你的在臂中,不是敌人
如果远方有战争,而我们在远方
你是慈悲的天使,白羽无疵
你俯身在病床,看我在床上
缺手,缺脚,缺眼,缺乏性别
在一所血腥的战地医院
如果远方有战争啊这样的战争
情人,如果我们在远方
战争诗篇9
在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即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两部史诗都与特洛伊战争相关,史诗中的神话色彩迤逦迷离,英雄故事激荡人心。它为亚历山大大帝喜爱,也为普通公民喜爱。
相传《荷马史诗》是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编订的。为什么是一位盲诗人做了这件事?这像一个谜。更大的谜还是: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那场特洛伊战争?甚至,到底有没有特洛伊古城呢?
史诗讲述的特洛伊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0世纪还没有文字,相传发生在此前200年的战争,更没有文字做出任何记录。那么,史诗讲述的发生战争的地点――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境内),有没有特洛伊古城呢?土耳其境内毫无这座城市的踪影。
史诗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根据历史上真有过的历史事实所写成的宏伟诗篇才叫史诗。虽然《荷马史诗》两千多年来不断为欧洲文学家、哲学家所推崇,但没有任何足信的证据可以证明特洛伊战争是一场历史上真有过的战争,欧洲史学家就很难承认《荷马史诗》是史诗,只能说它是神话。
它到底是史诗,还是神话?长期以来,欧洲人还是期望能找到这座无影无踪的特洛伊古城。旷日持久的寻找特洛伊古城的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心。我不清楚最早的寻找始于何时,但知道直到19世纪中叶,考古学家亨利希?谢里曼凭着对《荷马史诗》的兴趣,仔细研究了史诗中提供的一切细节。他深入土耳其海岸,想像着当年的希腊联***该从哪儿登陆,而特洛伊城该建在什么地方才最有利于打击来自海上的力量?最后,他把寻找的范围确定在土耳其达达尼海峡主要港口查纳卡累附近。尽管两千多年来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已经使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亨利希・谢里曼自我感觉那消失了的特洛伊城在一天天向他靠近。终于,亨利希・谢里曼确认,特洛伊城就埋在位于查纳卡累港口以南约40公里处的地下。
发掘开始了,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揭开了特洛伊城神秘的面纱。对特洛伊遗址的发掘从19世纪中后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在30米深的地层中,发现了分属于九个时期的特洛伊古城。
最早的城堡是公元前3000年建的,那么它几乎与古埃及的第一座都城孟菲斯建于同一时间(虽然规模不能相比)。公元前13世纪到前12世纪的特洛伊,是一座相当富有的城堡了,它的城池相当坚固,难怪希腊联***一连攻打了9年也无法把它攻破。这座著名的古城遗址,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各国公民瞩目的旅游胜地。
欧洲文学之母
古希腊人认为战争起于争端。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希腊神话的创作者便聪明地先创造了一个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她手里拿着一个刻有“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决定去制造一场争端。
故事说珀琉斯与女神忒提斯举行婚礼,把所有的女神都邀请了,偏偏漏掉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厄里斯便在婚礼开始时偷偷地溜了进去。“金苹果”是个利益的象征,厄里斯悄悄地在盛宴中仍下了那个“金苹果”。果然,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争起来了。
于是,色彩斑斓的婚礼,女神厄里斯的“阴谋”,三个女神为一个“金苹果”而争得不可开交……绚丽的画面,精彩的构思,接踵而至,一场将发生的特洛伊大战便由三位女神争“金苹果”拉开了序幕。
三位女神争执不下,只好请从小亚细亚来参加婚礼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公断。说是公断,三位女神都对帕里斯王子使了类似贿赂的伎俩,许诺事成后会给帕里斯最大的报酬。赫拉许诺助他成为国王,雅典娜许诺助他成为伟大的英雄,阿佛洛狄忒许诺助他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丈夫。帕里斯受到利益诱惑,也卷进了这场利益争端的漩涡。帕里斯在三种诱惑中选择了美女,便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
阿佛洛狄忒于是帮助帕里斯把美丽绝伦的斯巴达王后海伦拐走了。这件事使全体希腊人感到屈辱,希腊各部落公推阿枷门农为统帅,组成联***,决定攻打特洛伊。
公元前12世纪,希腊联***渡爱琴海,逼近特洛伊。特洛伊国王的长子赫克托耳率领特洛伊人出城迎敌,于是有了希腊联***与特洛伊长达十年的战争。
《伊利亚特》并没有描写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只是描写了战争第十年最后二十多天的事情。这个通过集中描写精彩局部来表现整个战争壮阔景象的方法,一直在世界上很多大学的课堂里被反复称赞。故事首先突出了联***主将阿喀琉斯是一位无敌英雄,他在战斗中俘获了一位美丽的特洛伊女子。联***统帅阿伽门农却抢走了主将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琉斯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便愤怒地退出战争,于是联***节节败退。
阿伽门农不得不向阿喀琉斯赔礼道歉,但也无济于事。阿喀琉斯不肯出战。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眼见希腊人将要全***覆没,感到十分痛心,在劝告阿喀琉斯出战未果的情况下,借了阿喀琉斯的甲胄出战。
联***以为是阿喀琉斯出战了,士气大振,帕特洛克罗斯率***攻到了特洛伊城下,但他在激战中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杀死了。好友的死,使阿喀琉斯非常悲痛和懊悔。他重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替好友报了仇。
9天过去了,特洛伊年老的国王普里阿摩斯突然独自来到阿喀琉斯营中,哀求阿喀琉斯把赫克托耳的尸体归还他,因为那是他的儿子。阿喀琉斯被这位父亲感动,将尸体交还了他,并答应休战11天。10天后,特洛伊人悲痛地埋葬了赫克托耳。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希腊人用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伊城。但记得想出木马计的那个人是谁吗?他就是《奥德赛》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他在《伊里亚特》史诗将要结束时,就有了最智慧的出场。这时,希腊人洗劫了特洛伊城,并放火焚毁。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了,另一位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则在回国途中开始了新的传奇经历。
《奥德赛》叙述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将士们都纷纷回到故乡,只有奥德修斯回航不顺。他的漂流历险竟然长达10年,但《奥德赛》同样没有从奥德修斯回航说起,一开始就讲他第10年飘流到斯克里亚岛,受到当地国王的款待,他向国王讲述了自己离开特洛伊以后的9年间,在海上漂流的遇险经历。这个结构再次使奥德修斯的历险过程集中而精粹。
他到了巨人岛,几个同伴便被巨人吃了,他被独眼巨人关在山洞里。他设法刺瞎了巨人的眼睛,逃出山洞。又到过风神岛、喀尔刻女巫岛,游历过地府,到过海妖盘踞的礁山等等,不管经历了什么,他就是想返回故乡。终于只身逃到斯克里亚岛国的国王这里。国王听了大为感动,派了一只船和许多水手送奥德修斯回国。
这期间,希腊百余名贵族以为奥德修斯已经死了,纷纷来向他美丽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他们霸占了奥德修斯的宫殿,终日宴饮作乐,并都企***夺取他的家产和王位。奥德修斯回国后,乔装乞丐,与儿子一起,设计杀死了***谋夺取他妻子和财产的一百多个求婚者,与妻子团聚。
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再次看到,人类的史诗多起源于战争传奇。《荷马史诗》更将希腊古代神话与特洛伊战后几百间流传在民间的英雄故事融为一体。约在公元前8世纪由荷马整理加工成演唱本史诗形式。
《荷马史诗》塑造人物的功力是非凡的,掩卷之余,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骄横傲慢的阿伽门农,轻薄无能的帕里斯,美丽得让人无法评价其心灵的海伦,爱子至深的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当然,最难以让人忘却的还是三位英雄人物:阿喀琉斯血气方刚而单纯,是力量的化身;赫克托耳是一个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家园,战死沙场;奥德修斯则是个大智大勇,百折不挠的英雄。
除了英雄人物以外,史诗加入的大量希腊民间传说中的神灵也个性纷呈,是拟人化的。古希腊的宗教属于多神教,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古希腊人把许多自然现象理解为神力的作用,凭借丰富的想像赋予人的形象,产生了各种自然神(如日、月、海等等)和关于神的故事,所以具有神与人同性同形的特点,诸神与人一样,有感情,有需求,有人类的正直、勇敢、残忍、妒忌等品性。
但希腊神话中的神,看起来比人更聪明、更有力量,能主宰人类命运,而且长生不老,这是神与人的不同之处。有时神也和神对抗、打仗。这便透露出希腊普通人的聪明机智和对神的反抗意识――既然神的力量很大,普通人没有力量对抗神,那就让神与神去互相厮杀――体现出希腊神话的进步性。
没有国界的人类精神
《荷马史诗》以宏伟的规模和高度的艺术造诣,广阔地反映了古希腊时代经济、***治、***事、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感情。生动地勾画出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民族发展的壮丽画卷,为希腊民族谱写了一页光荣的***历史。
不仅如此,它的内容超出了描写希腊的范围。小亚细亚拥有比希腊更早发展起来的农业文明,史诗通过远征特洛伊的战争,把笔触伸展到了西亚,融会了当时欧亚两洲发达地区的璀璨景象。
有人认为,《荷马史诗》把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双方都加以歌颂,称赞双方都是好样的,反映了古希腊没有道义是非的战争观念,把战争当作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因此认为这是《荷马史诗》的一个缺憾。我不敢赞同。
我认为,发生特洛伊战争的那个年代正是希腊民族部落发生大迁移的时代,由于相互诸邦之间的争斗,参战双方都产生了对各自英雄的歌颂,对勇敢精神的崇拜,乃至对敌方英雄人物的敬佩!这其实反映了希腊的民族精神:不管是哪路英雄,只要体魄强健、武艺高超、作战勇敢、并在战斗中为集体立下了功勋,都要加以歌颂。虽然希腊联***攻打特洛伊的战争,已超越国界,但作者去理解和敬佩各国、各部落的英雄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对民族荣誉的捍卫,以及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这不对吗?这不仅不是《荷马史诗》的缺憾,而且,《荷马史诗》以怀讴歌的爱国精神是超越国界的,是一种人类精神。这种爱国精神,与对个人性格、感情的理解与尊重,共同激荡在一部史诗中,均突破了狭隘性,在人类精神境界的开拓发展中,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说,《荷马史诗》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确实,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仅就两部史诗融会了绝大部分的希腊神话而言,这些神话一再成为后世文学家们创作的题材。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就说自己的作品只是“荷马盛宴的残渣”。维吉尔、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歌德这些享誉世界的文学家们都从《荷马史诗》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还深深影响了亚历山大大帝。
战争诗篇10
关键词:三吏三别;杜甫;诗歌赏析;爱国情怀
中***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24-01
一、“三吏三别”的创作社会背景
公元758年,为了平息安史之乱,以郭子仪为首的九位节度使,率大***围困安禄山的安庆绪侵占的邺郡,本已胜利在望,但是到了翌年春天,史思明的援***到达,在敌人的夹击之下,唐***大败。郭子仪等率残部退守河阳,并且到处抽点新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返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目睹了四处抽丁的现实,有感而发,写了一组诗,是为三吏。在途中,杜甫亲见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见到了一个个新丁被迫离家从***参战的无奈,诗人从他们的分别之情中经过艺术提炼,写了另一组诗,是为三别。“三吏三别”是两组***但是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品,诗人皆是对途中的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分别写了抽丁补充兵员时各地景象的三吏和亲人分别的苦痛的三别。
二、“三吏三别”赏析
1.反映抓丁充***,民不聊生的三吏。“三吏”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是杜甫途经新安、石壕、通关的所见所闻,诗作充分表现了抓丁充***导致的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的惨状。杜甫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忽然听到兵吏点名抓人的声音,就问为什么要按照户籍册点名,难道是县城太小已经没有壮丁可以充***了吗?作为一个县城,能够把所有的壮丁全部抽走充***,足见战争的残酷无情。杜甫用这样一句反问的艺术创作手法,将战争对生命的漠视、战争造成的民不聊生的惨状全部问了出来。兵丁回答昨天下了命令,如果没有壮丁就点刚满十八岁的中男去充***,结合前面的壮丁已无,现在中男再去,整个县城中剩下的就都是老弱妇孺了。虽说劳役不重、官***正义、长官如兄,但是战争所造成的人员锐减的事实却无法否认,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现实却无法抹灭。杜甫继续西行,来到了石壕村投宿,却惊闻兵吏夜间捉人。老翁听到后***逃走,老妇身着破烂的衣服出门查看,看到兵吏后悲生感叹,自己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其中一个托人捎信来,说其他的两个最近战死了。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为战争导致了家破人亡,当一场战争能够逼迫着老翁听闻抓丁***逃跑、家中三儿两儿战死、家中儿媳妇出入无完裙的境地之时,还何谈战争正义不正义呢?杜甫虽没有单独抒发自己的同情之心,但是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他对战争的痛恨。老妇主动要求去做早饭的爱国心却无法将老年丧子的悲痛消解,天亮时独与老翁别的残酷现实又让这样一个个普通的家庭雪上加霜,空留满怀的悲叹!在见到了如此悲惨的现实之后,杜甫发出了“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的感叹。这句感叹不仅表现了杜甫对于唐王朝正义战争的关切,更多地却展现了杜甫对于战争来临、国破家亡的惨状的无奈,只能叮嘱将领慎重用兵,让官兵和黎民百姓减少伤亡,让更多的人可以回家团聚。
2.反映离别之苦痛的三别。“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组诗是从离别的角度诉说战争的残酷,表达杜甫对人民的同情。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新婚本是洞房花烛夜的喜庆时刻,但此时却成了春宵一刻悲万分。新郎马上就要奔赴战场了,临别之时,通过一大段的赠别劝勉、悲痛哀怨的自述,表现出了一个独自承受着命运的苦难却又以国事为重的果敢坚毅的妇女形象,通过这种自述深刻表达了战争的无情及其给人民所造成的巨大的灾难。《无家别》写的是一个家乡破败无以为别的重被征召的***人,面对着村中百户各奔东西的惨状,诉说着对战争的痛恨。离别之时亲人相送实为常理,但是一个破落的村庄不用说是亲人就是乡里乡亲也无人可送,通过这种有违常理的现实的描写,便将战争所造成的“千里无鸡鸣”的社会惨状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当一个从***的人已无家可别之时,谁能说战争不残酷无情?年老的人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在战争年代,当子孙都已战死之时,能上战场的,也就只有这老翁了。一个平日里拄着拐杖的老人此时要上战场,这种事情说出来都让人悲痛不已,怪不得连同行的士兵都唏嘘感叹不已。当战争已经到了让中男和老翁、老妇都要奔赴前线的时刻,战争的惨烈及其给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由此便可一览无余。
三、杜甫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人民无尽的同情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饱含着对国家的爱和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一个身处战乱的诗人,眼中所见的都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如何不让他感到悲痛与无奈?这两组诗诗人极少作为主人公去发表议论和感叹,却像一个讲述故事的人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慢慢诉说,将诗人对于人民的无尽同情倾注其中,在感时伤怀的心境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通过这种细细诉说的方式,将历史通过诗作的方式保留下来,让后人于唏嘘感叹中了解那段残酷的历史,难怪后人给杜甫的诗冠以“史诗”的美誉!
参考文献:
[1]沈荣森.从“三吏三别”看杜甫忠君观念[J].杜甫研究学刊,2001,(4).
[2]喻文辉.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J].文学教育(下),2012,(12).
[3]蒋和森.论“三吏”、“三别”[J].文学遗产,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