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成语篇1
关键词:细节;心理;命运
Есин在《Принцыпы и приёмы анализа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细节描写的: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帮助我们理解景物、人物肖像、行为和心理变化,他既是艺术整体的一部分,而他本身也是微小的形象[1]。所以在每一位作家的笔下,没有哪一处细节是多余的,它们都是在向读者传递着某种重要的信息。
(一)景物描写中的细节描写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酝酿了十年之久才完成的小说。在这篇小说中,肖洛霍夫在描写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多次巧妙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乍看上去漫不经心的小说开端,其实是作家精心安排的情节。文章开篇第一句话:“Первая послевоенная весна была на верхнем Дону на редкость дружная и напористая.[2]”小说开篇就交代了与索科洛夫相遇的时间与地点,寥寥数笔就将作者的视线定格在特定的事件――война上,自然而然地唤起读者某些联想,奠定了作品沉重、灰暗的基调。作者接下来所描绘的春景并不同于以往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而是一派衰退、破败、灰暗的景色。“的河岸”、“泥泞的道路”、“干涸的河流”、“倒下的篱笆”、“破旧的木船”“浑浊的河水”,无一不表现出战后百废待兴,民生凋敝的景象。作者在这里借用了感官描写“От воды тянуло сыростью терпкой горечью гниющей олысхи”。这里指的是赤杨树腐烂后散发出的苦涩味道,但是我本人认为,在这里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一方面,是写树木本身的味道。另一方面,作者之所以选择用“горечь”这个词而没有选择其他描绘味觉方面的词,是由于这个词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痛苦”。作者通过这个词真正想传递出的信息是:战争给这片土地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苦涩与悲伤,以及人们内心无法抚平的伤痛与创伤。
肖洛霍夫在小说中多处穿插了细节描写,如描写对岸集体农庄板棚里闲置的吉普车:На той стороне в колхозной сарае нас ожидал старенький видавший виды《 виллис》,“видавший вид”是主动形动词的过去时形式,原形是видать вид意为“饱经世故,阅历丰富”。这里也可以理解为“饱经沧桑”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应当是一辆经受过战争洗礼的***用吉普车,多次经受了***林弹雨的考验。推物及人,那么驾驶它的人更不知出生入死了多少次,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士们更不知冒死拼杀了多少回。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苏联人民为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作者用看似朴素的笔触描写与战争无关的外部环境,但恰恰表现的是战争刚刚结束后的冷清之景。孙美玲也曾指出:在真正的故事开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两种基调:战争和春天,死亡和生活。[3]“交通阻塞倒霉的日子”“说话人身上的士兵服装”“饱经沧桑的吉普车”以及刚刚走过的路途上所经历的种种艰难,这一切都唤起了读者对于一年前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悲惨时日的回忆。
(二)人物肖像描写中的细节描写
作者对小说中人物外貌的描写虽然用了寥寥数笔,但却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讲述人的眼睛观察到的索科洛夫是一个背有点驼的高个子,说话嗓音低沉,而他手中牵着的小男孩,照身材来看最多只有五六岁。男人的手“又大又硬”而孩子伸给“我”的手却是一只“嫩红而冰凉的小手”,男人的穿着邋遢不整洁,而孩子虽然穿的简单却表明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这种平行的肖像描写,始终是互相对比的,在反差中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与疑问,也唤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肖洛霍夫在这里还着重刻画了两人的眼睛和目光。对小男孩的描述是“глядя мне прямо в глаза светлым,как нёбушко глазами чуть-чуть улыбаясь”。这里描写小男孩的眼睛,没有用“небо”而是用了它民间常用的指小表爱,近似摇篮曲式的形式“нёбушко”,他就像珍贵的宝石一样,像晶莹无暇的金刚钻一样,在这一段文字之中闪闪发光。而关于索科洛夫的眼睛的描写:第一处“Видали когда-нибудь гдаза словно присыпанные пеплом……”“присыпанные пеплом”原意是“仿佛覆上了一层灰烬”。如果说小男孩的眼睛是晶莹剔透的,那么索科洛夫的眼睛就是灰蒙蒙的,浑浊而沧桑的。生活中的苦难早已使他本来明亮的双眸暗淡无光了。“пепло”在这里意为“灰烬”,一次次的打击将生活中残留的希望一点一点燃烧殆尽,最后只剩下了灰烬。第二处:“Искоса взглянул я на рассказчика но ни единой слезинки не увидел в его словно бы мёртвых потухших глазах”。意为“死气沉沉的眼睛里,却看不到一滴眼泪”。读到这里,索科洛夫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在我头脑中出现的是一位饱受战争摧残,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俄罗斯普通男人的形象。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向我们说明:生活无论何时都无法彻底抚慰战争给苏联人民内心带来的创伤。生活不可能使他忘掉自己的遭遇,也不可能补偿他所承受的可怕损失。他那“充满绝望的忧郁的眼睛”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会让人反思战争,无论什么性质的战争,都会对人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伤痛,战争的胜利也不能抹去战争给人的心灵带来的阴影[5]。
对小说主人公“手”的刻画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小说开头对小男孩手的描写是“розовая холодная рука”。而小说最后出现的是“розовая рука”。在过渡中,作者去掉了“冰凉的”这个修饰语,肖洛霍夫通过这样一个细微的变化来告诉读者:孩子的小手变暖了,爱的关怀和慰藉是可以战胜生活的苦难与孤独,使人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肖洛霍夫也多次提到索科洛夫的“手”,并且通过不同的修饰语来说明同一双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Большая чёрствая рука――тёмные руки――большая твёртая,как дерево,рука.作者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向我们透露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在与“我”打招呼的时候,索科洛夫向我伸出的是一双“又大又黑的手”,向“我”讲述自身遭遇时将一双“黧黑的手”搁在了膝盖上,最后同“我”告别的时候,向我伸出一只巨大的、像木头一样坚硬的手。作者由最初对这双手的颜色、大小的描写到后来的质感,这双手已经不是一双普普通通的手,而是一双充满力量的手。正是千万双如此坚硬的手才使国家免受外族蹂躏,正是千万双如此坚硬的手才在战争的废墟中重建了美好生活。这双手,不仅仅属于索科洛夫一个人,也属于整个顽强不屈的俄罗斯民族,支撑起俄罗斯民族头顶的那片天空。
(三)结语
肖洛霍夫没有延续苏联时期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的传统,而是从平凡的细节着手,揭示了苏联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肖洛霍夫也没有描写苏***的英勇和人民胜利后的喜悦,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和胜利后的艰辛、不幸和眼泪。通过对索科洛夫形象的塑造,展示出苏联普通人的魅力,也使索科洛夫的形象成为世界文学画廊里的光辉人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Есин А.Б. Принципы и приемы анализа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M]. M.:Наука,2002.ст.75.
[2]转引自俄罗斯文学选集[M].张建华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2
关键词:《三国演义》;语言;艺术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不仅承袭了《三国志》中的大量历史事实,也借鉴了里面的许多的精彩故事与事件。但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并不能代替庄重肃穆的历史。据此,在创作过程中,《三国演义》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精彩艺术情节,运用语言艺术的优美布局,让读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与文学的海洋之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是秉承着诉说历史的庄严郑重与严谨仔细的态度,使自己的语言带有独特的史家气派和大家风范,又运用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技巧,体现了奇特的阅读效果,也塑造出有别于其他系列小说的审美形象。
1语言的简单精炼美
想要使小说的语言都彰显着史学家的庄重气质,那就少不了文言风格的堆砌塑造。文言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占据着正统语言的地位,也是代表上流社会的权威语言,可以说,庄重、高雅、崇高、肃穆是其主要的特点,《三国演义》篇幅多是类似文言风格的过渡性语言,这让作品具备文言的端庄和凝重的特点,同时,由于《三国演义》来源于广泛的民间三国故事,在作品中又含有白话小说的特征,语言清晰明白,通俗易懂。但是,《三国演义》的这种语言运用风格相比于后期的白话小说,史笔成分与文言特色较为突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炼。《三国演义》精炼简单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文中的故事情节的描述上。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连绵不断、异彩纷呈的战争是难以避免的,应是这类作品着力描述的内容。对于文学中的战争场景展现,必然是刀光剑影、千***万马攻城略地等的着意刻画,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万马齐喑的恢宏场景。包括一些闻名天下的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刻画战争场景的时候,往往采取的是精雕细琢,在细节的描绘上尤为注重。然而,在《三国演义》大大小小的上百次战争描写中,作者没有精细加工,着力渲染,而是承袭传统文言的创作风格,更倾向运用简单凝练的语言来描绘战争场景。例如:“程远志勃然大怒,遣副将邓茂上前迎战。张飞手握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第1回)”两次连续的厮杀,就有二人丧命于此。两场扣人心弦、精彩绝伦战斗场面描绘,在文中竟用了不足白字。像“挺丈八矛直出”写出张飞的气势如虹,威猛无比;“纵马飞迎”写出关羽的武艺高超、神武英姿。“手起处,刺中心窝”写出动作的刚猛迅速;“长刀起处,挥为两段”写出动作的不拖泥带水、快刀斩乱麻。这两个规模不大的战斗场面,虽然描绘文字极少,但文学的艺术效果却得以彰显,呈现出人物鲜明的特征与战斗的场面,紧张的战斗气氛和强烈的动态视觉效果跃然于眼前。在《三国演义》里,令人拍案叫绝的战争故事情节随处可见。这些战争情节的共同特点便是简单精炼。不繁冗拖沓、不渲染铺排、不连片赘述,只寥寥数笔就能描述战争故事,既能取得肃穆简单的说史成效,又能展现具有通俗性的文学色彩。
2语言的神异色彩美
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不仅保留了创作语言上的说史的简单肃穆特特点,还与时俱进,发扬了文学语言创作的“能动”精神,使小说在刻画人物上具有了神异与神圣之美。
2.1凸显人物神威与神异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第1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赵云)(第7回)”虽然描述二人相貌大为不同,但都从某一侧重点进行描述:描述了他们魁梧的身材、男子汉气魄和英勇战姿。言简意赅,凸显了他们的威风凛凛的雄姿。这是一种语言描绘的技巧。武将身上一般也具备以上特点。可见,这种表达方式没有求刻意追求人物某一特点,而把重点放在了彰显人物英勇的神威,流露他们矫捷、刚猛的英雄战姿。在描述谋士文臣上,运用了同样的方法。文中把诸葛亮打造成聪明天机,聪颖过人;通晓阴阳,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形象,俨然一位世外仙人。鲁迅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意思是运用了太过神奇的写作技巧,实在是过分的夸张了,其人被过多赋予神话般色彩。然而,小说中描对诸葛亮的描述,还是非常精彩的,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隆中对、七擒孟获等都是广为熟知的故事情节。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描述战事的历史故事,还不如说是一部描绘英雄故事的神话。因为很多人物被描述得超群神异、灿烂夺目。现实表明,《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虽然以传奇色彩的表述语言为基础,但是,它并没有显出轻浮、过于呆滞、死板的迹象。相反,刻画人物或情节简单精炼、活灵活现。在语言中表现人物特点的同时,还寄托了肃穆的崇拜,以此产生令人折服于敬慕的传奇效果。
2.2彰显帝王的神圣和庄重
战乱纷争时代,宣扬符合历史潮流的文韬武略,这是符合“载道”精神的。同样,在战争来临的时候,让帝王们显得更加神圣和庄重,明确历史正统主流思想的主旨。在描述与刻画这方面时,《三国演义》的语言也会呈现出神异色彩美。东汉末年,皇权没落,各地群雄纷纷而起。小皇帝虽然继承了皇位后,但事实上只是个傀儡。然而他毕竟是皇室血脉,他的地位还在。因此,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经历。同样,小说在描绘曹丕出生时,以“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来形容,并指出“此天子气也”。在描绘刘禅的身世时,指出其母“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出生之时,有“白鹤”、“高鸣”、“异香满室”。通过传奇的笔法让故事更加神秘生动,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特点。《三国演义》不只是描绘皇帝,也描述了英雄刘备、曹操与孙权。他们之间的***事、***治与外交纠纷,都与他们的机会、胆量、才能、胸怀密不可分。不过,《三国演义》语言常常运用“天命”的示意牌,来昭示他们的命运前途。逢凶化吉、转危为安、由弱变强乃至于君权在握,都是“天命有归”,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小说语言就是运用这些神奇的故事彰显刘备的皇族气势,渲染了一种对天降皇权,***权神授的合理性的安排和气氛。
3语言的文白相间美
文言是封建社会的书面语,白话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口头语,二者使用的场合存在明显差异,一般不交叉重叠使用。作者却深受中国古代散文写作的熏陶和影响,开创了借用古代散文典范的语言来进行通俗小说创作的先河,用简要凝重的语言描写来替代规范的文言文,呈现出“文白夹杂”的特点,实现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艺术转换。文白语言的相间运用使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各异,书中对许多绝对重量级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运用这一简洁凝重的语言特点来介绍,以此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例如曹操的出场: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曹操之父),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描写惜字如金,没有应用繁冗的词汇去修饰,完全“直抒胸臆”,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描绘出曹操“有权谋,多机变”的性格特点,刻画出曹操足智多谋的形象,惟妙惟肖。又如张飞痛打督邮,刘备阻止时:旁边转过关公来,曰:“兄长建许多大功,仅得县尉,今反被督邮侮辱。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不如杀督邮,弃官归乡,别***远大之计。”虽然关公也曾“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但是他终究不是学富五车的文人雅士,在当时紧急情况之下,实难说出典范的文言,如此“文白夹杂”的话语,不仅条理清晰,而且平易近人,符合关羽的性格特征。况且所说的“吾思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一句,比兴娴熟,算得上标准的文人雅语,又能体现出关羽其实是有文言功底的。此文白语言的使用也符合关羽的身份。总之,《三国演义》有着数不胜数的精彩陈述对白和故事情节,也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正是《三国演义》小说语言别具一格的运用,才使得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所以,小说《三国演义》语言的精炼、神异与文白特点,不仅开辟了历史演义小说语言运用的先河,也为其他系列小说语言的使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3
一、小说《永别了,武器》的象征艺术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聚焦于爱情和战争两大主要内容,反映了一战期间战士们怀有的厌战情绪。《永别了,武器》也是海明威对人们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文本的素材来源于作者自身参加一战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所以小说中描写到的突出社会问题和场景的选择都具有真实性,彰显出浓厚的时代气息。虽然海明威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但他并不会采用神秘主义创作技巧来展现和揭露人们的心灵世界,而是运用了形象化的场面描写、象征性的自然景物以及细腻的描写人物的性格、语言等。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个遭遇了现实打击和折磨的人,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气。虽然小说中充满了冷峻的叙述语调,但是细细读来却没有任何的僵硬感觉,反而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主观感受。探究文本中的艺术魅力,最鲜明的亮点在于象征叙述技巧的运用。海明威指出,象征手法包含了现实主义的所有内在特征,所以他在文本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这些象征的事物都来自于海明威自身的生活经验,因此,小说也被赋予了现实的意义。在小说中即使是对自然中的景物进行象征性的叙述,也并不是随意地进行无边渲染,海明威严格地根据故事内容的发展需求使故事情节和象征手法的运用结合在一起,从而赋予其更加深远的内涵。《永别了,武器》正是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经验进行象征描写,使文本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二、自然环境的象征意涵
(一)雨象征死亡、痛苦
只要读过《永别了,武器》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共同的认识,即下雨就代表着一种灾难或者是死亡的降临。在小说中,“雨”涵盖了诸多特殊的意义,这个意象几乎贯穿于故事发展的始终,成为小说主题内涵的指引。但是“雨”却具有苦难和死亡的象征,暗示着主人公厄运的即将开始,所以文本中每出现一次“雨”,就代表痛苦的开始,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也拉开了帷幕。小说中描写到凯瑟琳即将分娩的时候,外面的天气虽然是暖和的,但是雨却要来临了,在这一处描写的“雨”,就意味着厄运正在向这对苦命的恋人席卷而来。雨象征着死亡和痛苦,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绝望,所以凯瑟琳自己也意识到不幸的开始,她告诉亨利,她很害怕雨,甚至她看到自己死在了雨中,凯瑟琳明确地表达了雨与悲惨命运的关联,虽然亨利尽可能消除她的这种念想,但是雨却一直带动了故事情节朝着高潮发展。最后凯瑟琳因为难产而死,小说描写了亨利在雨中潦倒地走向宾馆,小说在结尾处借助雨来宣示着女主人公的死亡事实。事实上,在文本中海明威通过雨象征了许多事物,例如亨利的妻子死亡后,海明威并没有对他的情感进行详细的描述,而是通过“雨”这一个象征性意象来暗示亨利内心中的巨大痛苦。因此,小说的结尾部分没有对悲伤、大哭进行任何的描写,而是呈现出没有声音的雨水,雨水无情地浸透了主人公内心中的悲凉和痛苦。雨的象征手法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其实就已经使用了,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了在冬季来临的时候,雨就没有停止过,霍乱也相伴着雨一起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虽然瘟***最后得到了控制,但是部队里却死掉了7000人。在小说的开头部分,首先就把死亡和雨联结在一起,文本中没有出现过任何对死亡的感情表达,这种叙事手法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也频繁地使用到,并运用“雨“这个象征物来全部概括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二)高山象征和平、幸福
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不仅对雨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还运用了高山、河流等意象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象征物,这也是构成小说独特艺术性的一个关键部分。其中高山就多处出现在不同的情节中,高山在文本中象征和平与幸福,代表了主人公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小说在开头部分就描写主人公居住的房子外面能看见远远的高山,在河里静躺着许多晶亮的石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小说首先为读者描述了一幅祥和、美丽的生活画卷,并告诉读者他们希望在高山上过着安宁的幸福生活,那里有令人向往的高山和安稳的生活,但是安宁的生活始终都是短暂而又迷人的,不久之后爆发的战争瓦解了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就好像是主人公亨利说的,他很想再一次去奥地利,返回自己久违的故乡,再登一次哈尔兹山,从中可以看出在亨利的心中高山已经成为了他最为渴望的宁静地方,因为他认为,高山象征着和平,在那里没有残酷的战场,是一片宁静、祥和的乐土。在《永别了,武器》的第三十八章中,描述了亨利与凯瑟琳两人在异乡的高山上过上了短暂的美好生活。海明威再一次把人们心中向往的幸福与高山联结在一起,但是每一次的欢乐生活时光都是有限的。高山在文本中所包含的象征意涵正是彰显出海明威对战争给予的思想态度,从而使小说内容充满了更加深层的内涵和折射出人生的真谛。
三、动物的象征意涵
(一)骡子象征无奈的从***者
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开头部分,我们可以透过主人公亨利的视角看到从***部队赶往前线的场景描写。在海明威看来,战争中充斥着炮声、尘土等,所以他对一战期间的场景进行了毫无掩饰的叙述,从中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亨利所处的社会环境,更是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和残酷。海明威从侧面对战争的情节进行了描述,叙述到在前往前线的路上有许多装载了弹药箱子的骡子,似乎这样的描写会让许多读者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产物,在西方社会被认为是低等的动物,长期以来都得不到人类的肯定。正因为骡子是杂交出来的,所以它的出生就注定了一生的坎坷和悲惨,而最惨痛的无疑是它不能繁殖后代,这一后果也是杂交导致的,是无法被更改的,这不禁让读者对骡子油然而生些许的无奈和感慨。骡子出生后就遭遇了鞭笞和***,它只能无奈地承受这一切,而海明威之所以安排骡子来装载弹药,其用意正是通过对骡子的特征和命运的描写来象征士兵们相同的命运,这一点从士兵们的对话和表现出来的厌战情绪中就可以得到印证。事实上,亨利也是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士兵,他的命运遭遇就如同骡子一样,不能自己做主,他参***并不是由于对于胜利和荣耀的渴求,也并不把将士作为自己的事业去执著地追求,他们的命运是被逼迫的,就好像骡子一出生就遭到了强迫一样,所以文本中描写了骡子的场景,也正是对亨利真实内心世界的展现,最后亨利也没有践行作为一个士兵的责任和义务,他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必然的,就如同骡子一样出生就丧失了繁殖的能力,所以从无声无息的骡子身上,我们也可以透过其看到亨利掩藏在心中的无奈和怅惘。
(二)蚂蚁象征卑微的忙碌者
蚂蚁往往用来象征人的卑微,有时候生命本身就很渺小,很脆弱,就好像是携带着露珠而摇摇欲坠的草叶,一只屡屡爬行的蚂蚁,微小得几乎让人看不见,只要用微弱的力气就可以让它丧命。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亨利也因为受够了战争的艰苦,决定放弃战争,要永远地放弃武器,抛弃战场,选择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爱情。爱情能给人一种心理的安稳感觉,当人饱经风霜,重回爱情的怀抱时,就能再一次地感受到身体的温暖和心理的安慰,对于亨利来说,他早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战争,只有爱情才令他向往,在爱情里,他不仅能拥有一个安稳的庇护场所,也能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和支持。当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时,他和凯瑟琳也坠入到甜蜜的爱河之中。但是仅凭他一人之力就好像是无力挣扎的蚂蚁一样,所以当***警要逮捕他的时候,他毅然地决定带着凯瑟琳逃往瑞士,两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瑞士度过了几个月的幸福生活,灾难又一次来到他们身边。凯瑟琳因为难产而去世了,这就宣告了亨利所有的希望和幸福全都消失了。所以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中,亨利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的恋人、朋友相继地离去,结果是这样,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有的一切都无奈地摆在自己眼前,此时此刻的亨利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处境就好像是蚂蚁一样,失去了和命运抗争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他和凯瑟琳为了追求安稳的生活而不惜逃亡,甚至与蚂蚁一样频繁地搬家,整日整夜地无法安稳,然而还是无法逃离悲惨的结局。海明威正是借助蚂蚁这一象征物来说明亨利代表的不仅仅是作者自身的生活命运,也是被战争破坏的整个人类的悲惨遭遇。
四、结 语
总之,在《永别了,武器》中,无论是对自然环境的象征,还是对动物的象征,都是海明威为了进一步揭示主题和展现时代思想而采用的叙事手法。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海明威无疑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把整个时代的人们精神世界全部都展现出来,并发展了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永别了,武器》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在于海明威对象征手法的灵活运用,这些象征意象包含了深刻而又丰富的意涵,使文本的主题内容更加生动,并有效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解读《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意义,便于我们探析小说的中心内容,正确地把握主题内涵,并深切地领悟到海明威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突出海明威反战的呼声以及和平的呐喊。
[参考文献]
[1] 李晓珍.存在・虚无・探求――再读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04).
[2] 张仁霞,戴桂玉.语料库检索分析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应用――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05).
[3] 曹波.多棱镜: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叙事结构[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1).
[4] 孙晓曦.浅论美国文学作品的“战争”永恒主题――以《永别了,武器》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23).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4
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2、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二、论述题
1、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参考答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都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画,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记事记言声情并茂。
2、简述《春秋》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1)《春秋》的编订,有总结历史经验、为执***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2)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3)它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3、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左传》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君子曰”中表露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其辉煌业绩;(2)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残暴荒***行为、列国间地频繁战争;(3)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但也有一些宣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其历史局限。
4、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参考答案:《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其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如的“崤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左传》所写人物众多,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等,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或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或通过补叙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或以对比设法刻画人物,或以细节描写深化人物性格。最常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画。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尤其人物语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5、简述《战国策》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得斗争及其有关谋议或说辞。在对列国统治集团间那些权谋、谲诈、角逐、战争、残杀活动的记述中,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与残忍,也表现了作者对权谋的推崇。在对诸国频繁的战争、苛重徭役及草菅人命的描述中,反映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此外,还记载了许多***治开明、坚持正义、反抗****的君主、卿相、士人、下吏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贵士倾向及对勇敢、正义和进步意识的歌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的人生观。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5
一词一世界,一课一天地。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执教的《聂将***和日本小姑娘》一文。
《聂将***和日本小姑娘》一文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品读***将***的和蔼可亲、至仁至义、维护和平等品质。
在熟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疑问。经过整理,得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课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日本人称聂将***为“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于是,我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讨论研究这个大问题。
师:现在谁能说说从哪里能看出聂将***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轻轻地读一读,好好地品味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是每一个字。
(学生仔细读课文,并在重要字词旁写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后,看学生情况而进行交流)
生:我从“立即”一词读出了聂将***对日本小姑娘很友好,可能聂将***这个时候也刚从战场上下来,但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否受伤,而是将小姑娘放在了第一位。可见,这是一位大仁大义的将***。
生(上学期摔坏了胳膊):从第三自然段中的“先”“包扎得很好”等词句可以看出聂将***是一个很细心的人,“马上”还能说明他懂得如何关心孩子。
师:去年你爸爸也是这样照顾你的,所以你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一处,是吧?
(该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点头)
生:“慈爱”“亲切”是神情描写,表现了聂将***是个和蔼可亲的好将***。
师:你抓住了神情描写,真不错!
生:课文中还有直接描写聂将***神情的词语,如“和蔼”“和善可亲”,从这可以发现他是真的关心日本小姑娘。
生:我还发现课文中用了好多动作描写,如第三自然段中的“拉”“用”“喂”,第五自然段中的“照了相”“放”等词语,这些都能看出聂将***舍不得两个小姑娘。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神情、动作等描写能够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透过这些描写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地把握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生:“聂将***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这句话中的“小”字也能体现聂将***对两个日本小姑娘的细心照顾。
师:怎么看出来呢?
生:小孩子吃饭用小勺,而当时的部队条件那么差,找一把小勺子应该是有难度的,但聂将***还是为了给小姑娘喂饭特意找到了小勺子,可以体会出聂将***是非常真心,而且是细心地关心小姑娘。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一个小小的“小”字,让学生体会到了聂将***的细心、真诚。学生通过朗读,将人物的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将自己的领悟表达出来,与课文语言擦出了情感的火花。而这一切,无需教师的繁琐分析和滔滔讲解。】
生:我认为文中还用了一处侧面描写,从“美穗子的表现”以及“跑前跑后、拽、亲热”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聂将***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生:对,我也这样认为。他把日本孤女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疼爱,美穗子也当他是亲人了。我想,聂将***是一个大人物,他有好多事情要去做,美穗子来烦他,他却一点儿也不生气。
师:这里我来给你解说一下。当时正值抗战时期,聂将***正在指挥作战,他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更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作战方案,可美穗子却在他的身边“跑前跑后”,势必影响他,而他也不嫌烦。你想说这个意思吧?很好,你读出了一位侠骨柔情的好将***。
生:课文的最后一段,40年后的美穗子来中国看望聂将***,可见聂将***的深情厚谊让美穗子永远难忘!
生:我从这几个动词中能感受到聂将***的伟大:“抱起、看到、找、拉过、拿过”。这些可能都是很平常的动作,但平凡中才是真的伟大,极其细微的动作中饱含着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日本孤女的深情厚谊。
生(是我班文笔非常好的一位小女孩):还有一处细节描写,就是两处出现了梨子。第一次是因为梨子,美穗子相信了聂将***;第二次出现梨子是聂将***防止小姑娘路上渴,但我觉得更应该是因为梨子的特殊情缘,聂将***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做架设中日友谊桥梁的使者。聂将***真是一位维护世界和平的好将***。我觉得这一处值得我们写作时用以借鉴。
(教室里想起了学生们的掌声,我也对这位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只要用心读课文,你就一定能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头脑!那么,老师这里有个疑问: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是那么残忍,聂将***这样做是不是……
(学生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同桌之间又有了讨论)
生:在《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知道了侵华战争不是日本人民的错,而是日本***的罪过。
生:文中第五自然段聂将***的话中有“决不以”“至仁至义”“奋斗到底”等词语,我知道聂将***是想告诉日本人: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日本***,而不是日本人民,我们不是与日本士兵和人民为敌。同时,他还表明了要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和平抗战到底的态度。
师:你能把聂将***的说话口气读出来吗?
(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一位深明大义的聂将***,一位誓为中华民族的***而坚决战斗到底的好将***!一起来读!
(生齐读)
生:第二自然段聂将***的话中出现了三个词语:“杀害”“受害”“伤害”。课前我查了字典,“杀害”是指杀死、害死;“受害”是指遭到损害和杀害;“伤害”是指受到损害。从这三个词语可以看出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聂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自己的善良和仁厚去对待这两个失去父母的孤儿的。
师:又是一位会学习的好孩子,你养成了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从大家对你的崇拜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以后大家都会像你一样的。
生:我认为课文的最后“聂将***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中的“大批、各地”等词也能说明发动战争不是日本人民的意愿,日本人民也是向往中日和平的。
……
整节课学生围绕着一个重点问题,通过自学、讨论、交流,从文中找出了表现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走进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感悟了人物的内在品格,从而使聂将***的高大形象栩栩如生地刻在了学生的头脑中。整个过程,学生的心灵被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思想触动着,有所感悟和思考,并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6
[论文摘要]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的《达洛卫夫人》两部作品在结构,语言,写作技巧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两部作品在意识流写作手法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文艺批评界公认的两位意识流写作大师,而《尤利西斯》和《达洛卫夫人》分别是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也是最为成功的作品。两部作品在结构、语言、写作技巧方面都有很多的异同点。
一、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
1.在创作结构上
这两部作品在创作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以一天为框架。《尤利西斯》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斯蒂芬、布鲁姆和其妻子莫莉。故事分别以斯蒂芬和布鲁姆18个小时内在都柏林的生活和内心活动为两条线索,把他们过去的经历和精神生活纳入无秩序的流动中分别表现了出来。这样的故事虽然仅仅发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面,但是它所描绘的是整个的现代意识和现代经验,它深刻反映了爱尔兰的***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景,也反映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被刻画成为一幅“现代人灵魂的全***景”。与之极其相似的是伍尔夫的这部《达洛卫夫人》,故事分别以议员的妻子克拉丽莎和退伍***人赛普蒂莫斯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在6月的一天15个小时内的生活和内心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治和经济状况,与《尤利西斯》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2.在写作技巧上
两部作品除了都具有短暂的时间跨度外,他们又都是出自具有“反叛”精神的勇于尝试的现代主义作家之手,因此也就都很具有实验性和现代性。和传统的注重情节和外部描写的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都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写,注重内心写实,都运用了典型的意识流的写作技巧,在这两部作品中都看不到复杂的故事情节,细致的人物和环境描写”。最早提出“意识流”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他说:“意识从来不会被分割成碎块的形式出现,链条或系列等表达方式无法描绘意识的本来面目,意识里面没有任何可以连在一起的部分,因为它流动着,因此用“河流”或者“流水”来形容应该更加自然贴切,因此我们把它称为思想流、意识流。在《尤利西斯》和《达洛卫夫人》中,人物的心理和意识活动已经不再是一种描法,不再是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的一种艺术效果,而是作为具有***意义的表现对象出现在作品中。人物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活动几乎成为作品的全部内容,而情节则极其淡化,隐退在小说的语言后面。
3.在作品的含义上
和形式,写作手法相似,两部作品的含义也很接近,都是描写的战后人们焦躁、恐惧、沮丧的心理状态。《尤利西斯》中的各个人物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布鲁姆是某广告业务的承揽人,他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是个软弱而卑微的平庸之辈;布鲁姆的妻子莫莉是个放荡不羁、耽于***的***;而私立中学的历史教师斯蒂芬则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蔑视传统势力,精神上无所寄托,抱着虚无主义的态度到处流浪,在这个世界上他感到十分的孤立,只能在酗酒,***妓和打架中寻求刺激,他在精神上的困顿和空虚使他苦苦思索,不断的寻求精神之父。小说中的这三个主人公无不是战争的牺牲品,他们经受了战争的打击过后,精神空虚、沮丧、找不到精神的最终去向,只能在混沌的现实中活得庸庸碌碌。
在《达洛卫夫人》中,作者分别通过议员夫人克拉丽莎和退伍***人赛普蒂莫斯的眼光描写了经过战争的创伤的世界。战争过后的英国资本主义秩序操纵在统治阶级的手中,身为议员妻子的达洛卫夫人却深感到自己自我的缺失和世界的冷漠,她无法融入她丈夫的圈子,却不得不在那个圈子中周旋交际,这些使她陷入一种极端的寂寞感中。和间接受到战争影响的克拉丽莎相比,赛普蒂莫斯是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不同程度孤独、恐惧的极端象征,他在战争中身感灾难的悲怆,在他那迷乱的幻觉中,战后的和平生活依然充满了罪恶和屠杀,赛普蒂莫斯的心理创伤就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上是笔者所以观察到的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但是存在相同点的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二者有着很多的差异。
二、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
第一就是语言的差异,和乔伊斯的美学观点相关的是,乔伊斯认为无论是粗俗的还是粗野的,只要是能真实的反映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就是美的,也就是艺术家该尊重的。他热中于是表现人的丑陋和罪恶,因此使用的语言也就相对粗俗。例如,在第一章中,当壮鹿马利根问斯蒂芬为什么不高兴的时候,斯蒂芬答道:“你说,他妈妈挺了狗腿了……”在《尤利西斯》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在《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使用的语言的确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唯美主义倾向,和女人的温婉柔和有关”。
虽然两部作品都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技巧,都运用了内心独白,但是二者的内心独白却有很大的不同。所谓“内心独白”就是无声的语言意识。在内心独白的运用过程中,作者或叙述者退居幕后,一切皆由人物的意识来表现,使读者感到真切深刻,感觉好像可以直接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内心独白又可以分为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多采用的是直接内心独白,即把一个人物的内心感受,某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某一段的内心变化用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采用以人物本身为基准的人称,不搀杂叙述者的介入,仿佛人的意识活动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尤利西斯》中,乔擅长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情节,而转而用第一人称来进行心理叙述。这里的人称很自然的由他转到了我,很自然的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关于意识流的语言方面的另外一个不同就是《尤利西斯》的开头经过了一段情节的叙述,虽然不长,但是并不像《达洛卫夫人》那样开篇就直接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最后的一个不同是笔者认为在这两部作品当中,虽然表达的主题十分类似,但是作者在选取人物方面却是十分的不同。相比较来看,《达洛卫夫人》中的克拉丽莎和赛普蒂莫斯就相对典型化,一个是议员的妻子,一个是疯癫的退伍***人,并不是普通人的形象,而是一个社会的特例。
两部作品有很多方面的相似之处,但是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它们二者又分别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展现给读者,读这两部惊人之作,使读者在二者的异同之比较中获益不少,通过比较,可以更加熟悉意识流作品的写作技巧,也能使我们对意识流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乔伊斯.尤利西斯(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7
首先,叙事题材的真实性。海明威从18岁当了一名《堪萨斯市星报》的见习记者开始,新闻记者的生涯就一直伴随着他,新闻式的写作也就逐渐开始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中,更多的题材来自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如描写战争题材的《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呜》,描写斗牛题材的《午后之死》、《打不败的人》,还有描写渔猎题材的《老人与海》、《大双心河》。这些作品以其生动新奇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从这些作品中,海明威真实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也得到了最具艺术力的表现:战争中九死一生;古巴钓鱼、非洲打猎;热爱拳击、不肯认输。没有如此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深切的人生感悟,就很难写出这些引人人胜的文学作品。“作家的任务是把真相告诉人,他忠于真相的标准应当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创作出来的作品应当比任何实际事实更加真实”。新闻的本源是真实的,真实与新鲜是新闻文本层的生命。海明威将这种题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将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如小说《在异乡》中,作家通过一个身在异国他乡饱受战争痛苦的年轻美国士兵的视角,以冷峻简约的叙述描绘了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揭示了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在现代荒原般的现实社会中的迷惘、痛苦、孤独、失望等精神状态。
其次,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杰出小说与拙劣小说的差别主要不在于故事题材上,而在于讲述的方式或方法上”。海明威的小说主要采用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线性结构的叙事模式指按照时间的次序,以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小说叙事。这与新闻叙事的顺序模式基本相同。都是以简洁、清晰的语言反映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以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游击队的协助下完成了艰巨的炸桥任务,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来叙事,描写了三天中发生的故事。这种线性的流动的叙事模式在小说中制造悬念,显示叙事的张力和动态发展过程,能够控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欣赏的心理需求。
再次,简洁凝练的叙事语言。海明威“不惜伐倒整座陈词赘言的森林”,“通过疏疏落落,经过锤炼的文字,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将大量的内容潜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就像冰山有八分之七隐没在水面以下一样”。‘骥文学作品语言的言简意赅主要体现在人物对话的直白、叙述语言的朴实。
对话是海明威语言风格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海明威常用凝练的对话来描写和表现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客观地“展示”具体的事物和过程,看不到主观的评论或者抒情的成分。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描写了一对美国青年男女在一个西班牙小站喝酒、候车。男人设法说服姑娘去做一个小手术,当姑娘站起来,走到车站尽头时的对白:
“我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到处逛逛。”
“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是我们的了。”
“是我们的。”
“不,不是。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
这段对话没有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姿态,也没有对语言的修饰,而是通过简短明了的对白,以最精练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让读者看到了“八分之七”:姑娘不愿回忆过去、也不愿谈论未来的紧张焦虑的痛苦的心理状态。作家不加任何修饰和改变地把人物对话原原本本地描绘出来,不带主观色彩,没有感情流露,也拒绝评论。这样简洁含蓄的人物对白可以使读者在深层次上读懂人物心理、把握人物个性。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8
关键词:《孙子兵法》;英译本;霍姆斯;***里;历时性描写研究;翻译学
中***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1)04-0187-05
霍姆斯(J.Holmes)于1972年提出了翻译学的理论框架,把翻译学分为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纯理论研究又分为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里(G.Touryl对霍姆斯的翻译学框架进行了阐释,认为描写翻译研究是翻译作为一门学科的关键。描写翻译学主张原著不是翻译过程中唯一的中心,翻译是一个众多变量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译者、读者、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对翻译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该理论主张采用描写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翻译现象及功能。具体而言,以现实的翻译现象(包括翻译行为与翻译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客观描写与分析,探究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探讨译本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归纳出特定历史时期与文化系统中制约与影响翻译的因素。翻译描写可从共时性与历时性两个视角展开,其中历时性描写适用于研究同一原著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多个译本。跨越百年,有33种英译本的《孙子兵法》英译历程,很适合采用历时性描写方法来研究。
一、对《孙子兵法》英译历程进行描写性研究的必要性
问世2500年来,《孙子兵法》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公认为最富哲理性的兵法,其思想已超越单纯的***事领域,深入到***治、外交、经营管理、体育竞技等各个方面。《孙子兵法》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并掀起了全球的“孙子热”。本文试***将百余年间出现的33种《孙子兵法》英译本,根据历史阶段进行划分,探寻特定历史背景下译者的意***,并总结各个阶段译本的共性,归纳出译者翻译策略选择及其变迁。全面客观地描写《孙子兵法》英译历程,将有助于我们真正了解这部伟大兵书英译事业的重大意义。
二、《孙子兵法》英译历程的描写性研究
(一) 《孙子兵法》英译历程的分段描写
我们将《孙子兵法》英译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挑选出各阶段具有典型意义的译本加以考证与研究。
第一阶段:1905年-1910年
这一时期产生了两种英译本:1905年卡尔斯罗普,(E.F.Calthrop)的译本(1908年修改后再版)与1910年翟林奈(Lionel Giles)的译本。卡尔斯罗普是一位当时在日本学习的英国上尉,最初他选用的底本是日文“十三中文底本进行重译,新增吴起兵法,并附加了较详细的英文索引。英国汉学家翟林奈批判卡氏译本,认为其“不能处理孙子兵法中各式各样的难题……这个译本不仅有严重错误……而且省略也比比皆是,难译的章节还被有意曲解或一带而过。因此在1910年,翟林奈选择清代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作为底本,重译了《孙子兵法》。其译本是汉英对照,基本遵循中文版式并分段编号。译文与注释同页编排,注释紧跟译文之后。翟林奈还逐一介绍了各位注家,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译文严谨通顺,行文流畅,富有韵律,至今仍为经典之作,对孙子思想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以上两个译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由于译者身份不同,所以翻译目的不一。卡尔斯罗普在重译本序言中指出,他对这部兵法的关注跟“最近的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有关。日俄海战中,日本海***司令东乡平八郎随身携带《孙子兵法》,他在布阵和实战中借鉴了孙子“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作战思想。开战前日本战舰就集结于作战海域,组织演习,最终将远渡重洋、疲惫不堪的俄***舰队一举歼灭。卡尔斯罗普看到了日本人灵活应用《孙子兵法》的效果,因此有意将该书介绍给英国***方。而翟林奈是位汉学家,他出生于中国,受其父亲汉学家翟理思(HerbertA.Giles)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具有扎实的汉学功底与严谨的治学态度。1900年在大英博物馆东方印本与写本***书部就职,负责管理东方书刊与手稿。他对卡尔斯罗普译本的质量非常不满,遂决定重译。他翻译《孙子兵法》并非受到战争历史背景的影响,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
第二阶段:1943年-1969年
这一时期共产生六种英译本。二战期间,马切尔・科克斯(El Machell-Cox)与萨德勒(A.L.Sadier)各译了一个版本,但由于译得仓促,且随意调换章节,所以质量不高,发行量也不大。郑在1945年出版了中国人的第一个英译本:《兵法――约公元前510年成书的***事指南》,不过因为“郑对英文知之不多,所以其译本没有太大价值”。1963年,台湾出版了葛振先(chen-Sien Ko)翻译的《孙子兵法》中英文对照本。同年,美国准将塞缪尔・格里菲思(samuel Griffith)也出版了一部英译本。该书风靡西方各国,当年就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代表翻译丛书,此后多次再版,曾连续100多周成为亚马逊网站上榜畅销书,并取代了翟本在整个西方世界的权威地位。1969年,台湾出版了唐子长编译的《孙子重编:中英对照本》。该译本与葛振先译本境遇相似,发行量有限。
本阶段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特点,有的英译本带有浓厚的***事色彩,翻译目的在于指导当时西方***事界对战略战术的调整。二战后局部战争不断升级,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西方***事理论和实践暴露出自身局限性。西方一贯强调要在武器装备和兵力数量上占据优势,不太重视谋划与灵活运用战略战术。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被技术装备处于劣势的中朝***队挫败,60年代又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沼,这表明“以力取胜”的作战原则归于失败。格里菲思致力于寻求对付游击战与小规模战争的“正确作战方针”,他曾仔细研究的游击战理论,并认为其理论来源就是《孙子兵法》。他的译本从***事战略的高度很好地诠释了孙子思想,论述了孙子战争观,并讨论了《孙子兵法》与思想的关系,而在翻译策略上具有明显的归化倾向。
第三阶段:1983年-1988年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间文化交流也随之加强。这一阶段的四种英译本均在美国出版。1983年,詹姆斯,克拉维尔(James
ClavelI)编订再版了翟林奈的译本。1987年,陶汉章将***所著、袁士槟教授英译的《孙子兵法概论》得以出版。1988年,R.L.Wing和托马斯・克里利(Thomas Cleary)的译本也先后出版。
本阶段《孙子兵法》英译现象具有两个特点:翻译目的从上一阶段的***事研究转变为普及中国文化与古代哲学思想。上世纪80年代,《孙子兵法》开始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克拉维尔认为:“孙子思想对我们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和平。”其译本基本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他是以翟林奈译本为底本,但删去了大量汉字与注释,并加了自己的评注。其注释多从人文角度出发,着重于译文的通俗性,使得西方读者更易于接受。克里利则是一位东亚语言文化哲学博士。此前他翻译了大量道家与佛教著作。他特别强调这部***事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并将《孙子兵法》与道家思想联系起来探讨。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的一种新尝试,说明西方学者不仅重视《孙子兵法》的***事价值,也关注其哲学价值。②中国人自己出版了高质量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并且采用异化法来诠释这部中华典籍。袁士槟教授英译的《孙子兵法概论》曾被列为80年代最畅销的***事理论书籍之一。
第四阶段:1991年-2010年
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文化,对中华古典文化的解读、研究与应用逐步得到发展。《孙子兵法》的精辟哲理与基本原则被西方各国广泛采用,取得了巨大成就。短短20年间,共出现21种英译本,它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1972年,西汉简本《孙子》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1993年,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 T Alyles)以它为底本,出版了《孙子兵法:第一个含有银雀山新发现竹简本的英译本》。该译本完善了通行本的译文,并补充翻译了新竹简本中未见于通行本的部分。安乐哲还详尽讨论了《孙子兵法》的历史背景以及该书与其他中华***事和哲学著作的关系,并试***解释中西方人生观的差异性。
1993年,拉尔夫-索耶尔(Ralph D.Sawyer)出版了《武经七书》英译本――《古代中国的七部***事经典》,其中包括了《孙子兵法》。该译本着重于***事策略的应用研究,广泛探讨了从商朝到战国时期的战争模式、战略战术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索耶尔参考了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与中国***事科学院吴如嵩教授新发表的研究成果。该译本注释将近百页,资料详实;另外还提供一百页左右的历史相关信息,不足之处则是译文中误译稍多。
1999年,加里,力口葛里亚蒂(Gary Gagliardi)出版了《兵法:孙子之言》。他花费25年的时间认真研读《孙子兵法》及先前所有英译本之后,才开始动手翻译。加葛里亚蒂追求准确地理解《孙子兵法》原文中的每一个汉字。他先将汉字逐字译为英文,然后再逐句进行英译。该译本采用汉英左右对照的排版,便于读者完整掌握字句的确切含义。其译文流畅,加注极少。这种一丝不苟的翻译态度以及异化的翻译策略,说明西方学者越来越重视《孙子兵法》的原文本内涵,希望做到真正深刻地理解原著。该译本被视为指导其他亚洲语言著作英译的范本,2003年获得“***出版商多元文化非小说类***书奖”,此后多次再版。
2002年,曾与导师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s)共同翻译过《红楼梦》的英国著名汉学家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也出版了一部《孙子兵法》英译本。其译本字句精练、阐意完整,体现出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同年,美国丹马翻译小组(Denma translationgroupl出版了另一部英译本。他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历时10年,其译本特点突出:丹马翻译小组选择典型的异化翻译策略,使得译文在形式上极为接近原文。它文笔简洁,西方读者初读起来有些晦涩,在汉字与英文之间貌似留有一一对照的痕迹,并且不在正文中加注解释。其文体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目的是尽量保留原文本的风貌,朗读起来颇具中文的韵律感。作者在序言中表示,希望读者在反复诵读中,将声形意都印入脑海,体会原文的优美绵长。虽然译文正文显得有些过于精练稀疏,但丹马翻译小组在译文后补充了许多材料,包括3篇评论,并就文本意义与历史时代、中西方世界观逐一展开讨论。此外,他们还在译文后将注释汇总,用长达100页的篇幅来逐句解释。他们着重强调哲学思想,而非实用性意义,并专门设立了相关网站。在英译过程中,他们不时将部分原文与自己的译文提供出来,邀请全世界的个人研究者参与讨论,给出建议,并对自己最后的翻译选择做出阐释。这样充分调动了英语读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群策群力地深入挖掘原文本的意义。
2007年,汉学家维克多・默尔(Victor H.省略)等。
总结起来,本阶段《孙子兵法》的英译现象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特征。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①译者精心选择原文版本,希望更深入地掌握与挖掘最新的权威文献史料。例如安乐哲与加葛里亚蒂等均选择银雀山简本作为底本,而索耶尔则从《武经七书》入手。译者们选择新的原著底本,从文献学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孙子兵法》的英译研究。②译者们吸收了国内外孙子兵法研究的新成果,用于指导英译研究。例如索耶尔参考了吴如嵩教授的研究成果,而林戊荪先生也是在吴教授的中译本基础上完成英译工作的。⑧大多数西方译者逐渐认识到了中国古籍文化的艺术价值与不朽魅力,其翻译不再为了迎合英语读者,一味采用归化策略。而是追求让译文保留原文风貌,并通过撰写大量评论、注释、附录予以补偿。这样既详尽介绍了相关历史背景、人物故事、提供了必要的文化信息,又凸显出中华文化特性。④华人学者开展了大量《孙子兵法》的英译工作,并日益获得西方世界的认可,这样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避免了文化失真。例如黄昭虎先生的英译本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就很是畅销。⑤许多译者借助研究孙子兵法的专业网站来调动西方读者阅读和讨论的积极性,这同样促进了专业研究的深入开展。例如Denma翻译小组一方面凝聚了多名成员的辛勤努力,另一方面也汇聚了许多读者的智慧与见解。
(二) 《孙子兵法》英译历程的发展脉络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孙子兵法》英译本的全面历时性描写,我们描绘出《孙子兵法》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大致面貌。这一历程跨越105年,涵盖33个译本,其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下表所示的6个方面(参见表1)。br>
表1显示,百余年来因为不同时代的泽者各自身份有所不同,翻译目的与策略选择也有差异,这使得《孙子兵法》英译本呈现出逐步变迁、日渐繁荣的景象。在这一漫长演变过程中,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变化,导致了译者的文化立场发生转变,使得新译本除了准确体现其***事哲学思想之外,还越来越能表现出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9
关键词: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战争观念;异同
中***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64-02
本文试***就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和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规》作一比较,探讨研究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战争观念的异同,以及它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进行文学研究,认识社会,丰富我们的思想,提升心智能力,都有着价值和意义。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并没有消失。一个不能彻底废止战争的世界,怎么能抹去人类对暴力、死亡与恐惧的记忆呢?而且不仅仅是记忆,通过识别战争的疯狂使命、肮脏利益和血腥代价而警示世人,更是文学之所以不断参与其间的重要原因。
下面,我们就在这两部作品入手,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
《西线无战事》和《第二十二条***规》相同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首先,作品中表现出的反战主题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可以从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性的角度两个方面来认识。虽然许多时候,战争的结果比战争的起因要复杂的多,要有意义的多。但是,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平民死亡,人格戕害,尊严漠视,心理贬斥,精神污损,经济灾难,环境破坏,历史,人文文化景观的毁灭残缺以及各个方面的灭绝性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史的趋势看,由战争到冷战,由对抗到对话,由混战到和平,建设美好的家园,是人民共同的心愿。反战似乎是战争文学永恒的主题。
从人性的角度,法国作家雨果把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雨果告诉人们,无论人们情不情愿,无论人们是回避或者厌恶战争的存在,但是,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不以人们的意志而总是在不合适宜的时候出现。在正义的战争中,保家卫国,抵抗侵略,英雄主义,建功立业,渴求功名是人本性的组成和内心需求,所以文学史上许多可歌可泣,壮烈殉国,英勇就义的民族英雄,慷慨捐躯者比比皆是,我们呼唤,赞美那些英雄的存在,歌颂他们的功绩美德。在非正义战争中,参战者的生命意识,危机意识,求生本能,悲剧情怀,无比悲怆的反映在文学里。
其次,对战争血腥和残酷的描写相同。在《西线无战事》十二章里,雷马克花费大量的篇幅,描绘他眼中,他自己笔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托尔斯泰笔下的恢弘壮阔的气势,没有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壮丽画面,“有的只是毒雾硝烟,断肢残骸,以及战壕中的血泊,胸壁上的脑浆,树枝间的肠脏”。雷马克所描写的是亲身的经历,目睹的真实。《第二十二条***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驻扎在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南八英里地中海中的皮亚诺扎岛的美国空***飞行大队为题材,同样鲜活的展现战争的血腥恐怖。赫泽尔还是个孩子,就被战争推向了前线。除了硝烟焦土的战争场面的恐怖血肉横飞,生命伤害之外,两部作品都把笔触探入到人们的灵魂和心理深处,描绘刻画人们在战争中遭受的生理之外,而负载的沉重的心理、精神、灵魂之内在的灾难。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卷首写道:这本书既不是一种控诉,也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叙述那一代人,他们即使逃过了炮弹,也还是被战争毁灭了。笔者认为,这种毁灭,除了肉体的摧残之外,就是人性的毁灭,精神的摧残,心理的折磨,是一种更加深重的痛苦。海勒的《第二十二条***规》用夸张,调侃的笔调,描写了一群神经错乱的疯子,战争狂人,精神症患者,梦游者,,偏执狂。从另类的角度阐释解读了战争对心灵,精神,意识,心理,意志,人性的摧残与泯灭。
其三,人物设置相同。两部作品都设置了相对意义上的正面形象,反面形象,所谓的正面形象大致都是一些可怜的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灰色的人物,普通人物,小人物,是反英雄的形象。所谓的反面形象,都是一些战争狂人,丧失理智,丧失感情,丧失人性的杀人机器,拟或是领导集团,拟或是指挥机构。第一类人物如《西线无战事》中的保罗,克罗普,米勒,恰登,卡特等。《第二十二条***规》中的尤索林,丹尼卡医生,温特格林,萨普森,斯诺登等。第二类人物如《西线无战事》中鼓吹沙文主义的坎托列克,和他背后的民族主义,***国主义,***主义。《第二十二条***规》中的卡思卡特上校,德里德尔将***,佩克姆将***,谢司科普夫将***等。
因为国别,地域,观念,审美的趋向的差异 ,两部作品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对战争评价不同。从整体意义而言,《西线无战事》多从爱国,和平的角度描述战争。《第二十二条***规》多从闹剧,发财阐释战争。《西线无战事》虽然有战争间隙的为了补充给养,为了求生,拟或是为了恶作剧的偷鹅烤鹅,身体泅水过去和女人幽会,但是更多的是用客观,冷静,朴素,平和的语言,从正向价值表现对生命的珍视热爱,对和平生活的憧憬盼望,对故土家乡的思念依恋,对战争带来的创伤损害的诅咒痛恨,对未来理想安宁生活的诗意的希冀怀想。而《第二十二条***规》则是用嘻笑怒骂的语言,阐释战争的实质状态。下层士兵怪异疯癫,互相猜忌,暴躁任性,冲动好斗,上层官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真是一个疯子充斥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从而评判战争无非事实上是当权者玩弄的***治阴谋,实施经济利益的攫取,是一场伤害人类生命为昂贵代价的闹剧,滑稽剧。
其二,在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上,两部作品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文学的本质是要展示人性的深刻,人的存在状态,人的情爱,由此展示人的灵魂最深沉最多样化的运动。《西线无战事》描写青年们在***国主义,爱国主义的鼓吹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被动的卷入战争后,为了活命,身不由己的一如上膛的子弹,离弦的飞箭,迅猛堕落为战争狂人,杀人机器,恶魔,刽子手,罪犯,成为所向披靡的好战分子。而《第二十二条***规》天然保持高度的背离状态,保持高度清醒的理智和理性。他们中的许多人,有意识的装病,装疯,躲藏进医院,消极怠工,消磨时光,逃避战争,即便在战场上,他们挖空心思,千方百计,躲避危险,放空炮,表现出强烈的厌战情结。在对待女人,对待爱情,对待性的描写上,《西线无战事》用欣赏,美好的笔调,写出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在泅水约会的美好的期待,还是对姑娘们娇好的面貌,窈窕身材的描写上,还是和她们情意的交融,都表现了生活美好,爱情幸福的理念。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十二条***规》却是对男女之爱极尽揶揄,丑化,在战场上的美***官兵,都是一群追腥逐臭的好色之徒,个中的女性,都是一群贪恋钱财的。人性的恶劣,肮脏,丑陋,一览无余。在对生命的态度上,《西线无战事》写出了对生存的无望无奈,一个一个的死亡接踵而至,渴望生命的美好而不得的悲怆悲壮。《第二十二条***规》着重描写尤索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惧怕死亡,竭力躲避死亡,千方百计逃脱死亡阴影的笼罩,在千方百计,费尽心机的努力后,终于还是完成了浪漫的逃离。
描写战争的成语篇10
一、国外英语文学的特征
1.注重人物的内涵和心灵美的描写。不同于中国汉语文学对人物的描写集其宠爱于一身的特点,即在中国文学中正面的主角一定是善良的、美丽的,没有缺点,在国外英语文学中更注重对人物全面的层次描写,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是长得不漂亮的,也可以有缺点,以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例。文中对jane的塑造是立体的,她长得并不漂亮,没有地位没有财富,身世凄惨,成长坎坷,感情路也不平坦,但她对人生、对挫折有着自己的看法,从未妥协。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可以佐证:if godhad gifred me with some beauty andmuchwealth.i shouldhavemadeit ashard for you to leave me asitisnowformeto leave you.i amnottalking to younow through the medium of custom.convenionalties,nor even ofmortal flesh……还有一段是jane和罗切斯特的对话,“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这段描写也写出了女主角的一种恋爱观,即在不偏离道德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平等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 本文由收集整理
2.受作者本身影响很大。文学不是主观凭空创作的,但或多或少会受到作者价值观念和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文中上一节已经讲过《简爱》的写作背景,在此不予重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gone with the wind》中的写作背景是南北战争,是因为作者小时候就很喜欢听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同样作者以《飘》命名,寓意南方的奢华被北***洗劫一空,一切随风飘去,充满了女性的独特视角和伤感,以及对南方的同情,这是因为作者是一个地道的南方人,她生长的城市亚特兰大正是南北战争中南方***队最后的据守防线。
3.注重文字的推敲和语言的和谐。外国英语文学虽然不像中国古文诗歌一样要求押韵,平仄相宜,但也注重对文字的推敲。以一首小诗为例,“iquarreled with my brother,i do not knowwhat about.one thing led to another andsome how we fell out.the start of it wasslight,the end of it was strong,he saidhe was right i knew he was wrong.”这是一首英语入门的小诗,如果对诗进行仔细的拆分不难得出结论,以每两小句为一节,结尾单词形成押韵,如brother发音与another发音的元音部分等等,需要读者好好揣摩。这首小诗中还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此外,在英语诗歌中还包括双生、叠韵等表现手法。诗歌只是文学中仅小的一部分,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4.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国外英语文学题材多样,有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有荒诞派小说《甲壳虫》,有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等等,但无论题材的多样性还是取材的广泛性,文学创作的重点更多地突破了单一的传奇式个人英雄主义,着重于不同社会层面形形色色的人物。
二、运用这些文学特征的意义
1.反映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样以《简爱》为例,文中所写的背景并不是空穴来风,正是基于当时英国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对男人服从,没有思想的背景,作者化名为男性写出了广大女性对于旧观念、就制度的抵制,渴望婚姻的平等与幸福,给千万妇女以精神上和思想道德上的指引。
2.尊重历史,认识更透彻。文学是对生活的艺术化加工,在文学中能反映生活也能为更好地生活提供参考。正因如此,文学才有了传承和学习的意义。以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漂亮朋友》为例,对小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不啻杜洛瓦的卑鄙手段,有的人对那些愿意与他为伍的上流太太小姐同情等等。但是,首先小说立意深远,重在通过小人物暴露当时社会新闻界的黑幕,莫泊桑在巴尔扎克《幻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战争的成语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