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诗词篇1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词
1.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2.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4.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5.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7.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8.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9.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10.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独拥寒貂犯霜晓。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星星空满鬓,因谁有。
11.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3.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4.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5.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1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8.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9.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20.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有关月亮的唯美诗句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4.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6.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举杯邀明月。
7.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8.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3.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1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5. 一盏明灯照亮岁月的葱茏月光映着孑然的身影伴着满天闪烁的星星。
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
1. 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4.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5.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6.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7.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8.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9.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0.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1.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12.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月亮的诗词篇2
【关键词】:诗词意境 文人墨客 诗中明月
月亮,因其皎洁清白,高悬空中,自古就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尤其是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早在《诗经》的《月出》篇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句子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这一轮明月,照彻了古今的文坛。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既把月亮当成客观的自然之景来描绘,又把它当作主观的情感载体来表现。因而寄予在古诗中的“月”之上的,往往是较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月怀乡、思人念远;有寄情明月、聊以遣怀;有寄托祝福和期望;也有借明月表达理想和情操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代的另外两位诗人,并称王孟的孟浩然和王维,二人诗风相近,都极成功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
【摘 要】:在我国诗歌的这片原野上,流淌着一条银光闪闪的月亮河。这条河,从《诗经》这眼汩汩的泉水中流淌出来,流经唐宋,流过明清,一直流淌至今,历经二千多年,从未干涸。在这条河中,澎湃着无数月亮的名诗佳句,闪烁着许多不朽的动人篇章。
【关键词】:诗词意境 文人墨客 诗中明月
月亮,因其皎洁清白,高悬空中,自古就充满浪漫和神奇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联想。尤其是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早在《诗经》的《月出》篇中就有“月出皎兮”的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句子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这一轮明月,照彻了古今的文坛。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既把月亮当成客观的自然之景来描绘,又把它当作主观的情感载体来表现。因而寄予在古诗中的“月”之上的,往往是较为丰富的内涵:有对月怀乡、思人念远;有寄情明月、聊以遣怀;有寄托祝福和期望;也有借明月表达理想和情操的。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代的另外两位诗人,并称王孟的孟浩然和王维,二人诗风相近,都极成功的描绘了幽静的景色,反映自己宁静的心境。 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月”所寄托的情怀却不相同,孟诗中更多的抒发孤独凄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弥漫于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的淡淡愁绪。而王维诗中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恬淡、闲适、安详和宁静的情怀。
表达祈福和祝愿。如谢庄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句,都传达出一种期盼和祝愿。这种思想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最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更伟大、更豁达的美好愿望。
宋代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中秋词《木兰花慢》中独辟蹊径,表达了别具一格的味道。在中秋节,他不思乡,不怀人,也不悼古,而是对月亮的运行进行科学幻想,对月亮的神话传说驰骋想象。“飞镜无根谁系?”月从海底经过,那会水的蟾蜍不用担心,但是不识水性的玉兔怎能安然度过?在雄伟奇幻的想象背后,隐藏着词人的哀伤。在词中,作者以皎洁的明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
在古典诗词中,月的自然属性比较淡化,诗人写的不是月的形体,而是以我观物,化物为我,物的感情就是诗人的感情。所以,月亮代表的情感就是作者的情感,这样情景交融,人月合一。月亮的形象走入诗人的笔端,大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月亮带上了美丽的光环,让波光迷离的月亮河长流不衰、奔腾不息。
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和“风鸣两岸夜,月照一孤舟”;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月”所寄托的情怀却不相同,孟诗中更多的抒发孤独凄凉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弥漫于空旷寂寥的天地之间的淡淡愁绪。而王维诗中表达出的却是一种恬淡、闲适、安详和宁静的情怀。
表达祈福和祝愿。如谢庄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诗句,都传达出一种期盼和祝愿。这种思想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现的最淋漓尽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种更伟大、更豁达的美好愿望。
月亮的诗词篇3
关键词:意象;月亮的意象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春夜,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掩映着杏花疏影;秋夕,霜月临江,皓皓皑皑,波心犹如跳着万点银烛,大江上下都是明月。于是,以月为主题的诗歌散文便屡见于文史;以月光为主题的歌曲更让人耳熟能详;还有,还有,以月圆为引子而盼望团圆的人生悲喜剧......
一、意象的涵义
“意象”的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意象的推重,是因为“言不尽意”,直抒胸臆的语言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用意象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 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是以象寓意,“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见于象中。
二、月亮的意象
中国人爱月亮。月亮可以说是中国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仰望长空,皓月千里,于是所有的人对月亮产生眷恋,产生了永远不能解开的情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已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那么都有哪些题材的诗与月亮这一意向紧密相连呢,又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怀呢?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一)月亮的边塞意象
自古以来,征战不断;王朝更替,物是人非;明月成了许多征人吐诉忧伤的对象,也成了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那首《出塞》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历史的见证人。此类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
(二) 月亮的思念意象
我们知道,每当月亮圆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团圆”这个字眼。其实月亮本属于宇宙里一种普通的星星,但是它却成为人们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早已被认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当然与中国古文化的流传有很大的关系。在人们眼里,因为有文化的衬托与对月亮的定格,于是它就被人们认为是团圆的象征。从古至今就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和亲人、朋友团圆。只有对着异乡的明月寄托其思乡之情,月亮是他们倾吐情怀的最好对象,所以月亮在诗人的笔下也就成了“人化”的事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诗人李白“举头望明月”时,心中感慨万分,流露出无尽的思乡之情。我们读之也会产生共鸣,在异乡的亲人及朋友也会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不在家乡的游子。就让这一轮明月传递彼此间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单纯的客观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再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明月是恋人之间思念之情的纽带。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宋朝词人苏轼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是他思念兄弟的寄托。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三)月亮的情爱意象
爱情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月光之柔与恋人之柔情,和谐交融。月朦胧,人朦胧。 “月”的意象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间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的享受。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光的美好,衬托情人约会的美好,是一种多么甜美的画面。至于独守空闺的女子,更是借明月这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韦庄的词中写道“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吐露出女子与心上人离别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 “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晏几道(六么令))又为读者点明了情人幽会的地点环境。云中之月,月下之花,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呈现出一种令人心醉的独特的月夜意境。由此可见,月是美好人儿的知心朋友,是明月把他们的感情联结起来了,故而人们把促成男女好姻缘的人称为月老。
月,伴随了人类文明历史,见证了人类文化的盛衰,装点了普通人的生活,走进了寻常人的家庭,也具有了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方面的特点。月亮成为了“人化”的事物,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公众”意象。淡淡的月光世界不仅仅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意趣,也反映出中国文人的心象构成。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月迹》
[2][明]王廷相《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见于《明代论著丛刊》,台北伟文***书出版社1976年版
月亮的诗词篇4
关键词:“月”的意象;涉月诗;象征意义;月亮崇拜;意境
中***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16-02
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如静态的明月、清月、圆月、残月、微月、孤月、烟月、风月、霜晨月、琼枝碧月……;动态的有月出、月涌、月朝、月夕、月旦、月塑、月徘徊、月舒波、月自明、月笼沙、水中月、江浸月、月下飞天镜……;在不同的时间有古月、今月、春月、秋月、晓月、秦时明月……;在不同的地点有林月、松月、江月、海月、湖月、池月、关山月、闺里月、春庭月、娥眉山月郎、春江花月夜……,真可谓“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
月亮崇拜――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始选择
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虽然我们现在确认上古初民对月亮的情感心绪和崇拜动机,似乎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古至先秦两汉,人们确是把月亮作为神灵来崇拜的。《礼记・祭法》云:“夜月,祭月也”。郑玄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礼记・祭义》云:“祭曰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透过这种视月亮与金神的祭礼,便可发现一种显明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态,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渴望与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渴望与需求,使这种月亮的祭礼逐渐转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习俗,在中华民族中保存下来并且世代相传。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就有了拜月的风俗,但还没有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到了隋唐时代,则已完全成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古今***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奇袭,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普泛化程度。如果从描写拜月这一习俗现象的诗作来看,更可见拜月习俗的广泛性。这一习俗在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梁录》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元明戏曲中亦有反映,如《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美好的爱情生活,《拜月亭》中写王瑞兰拜月烧香,祝亲人安康,夫妻团圆等等……,现在看来这种习俗是缘于原始初民处于自然混沌状态时,由对自然界的无知,依赖,将自然中的月亮想象为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的加以崇拜,从而导致某些神秘的信仰。月亮崇拜成为一种表现在华夏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行为与意念,而人们对月亮的畏惧、敬仰与崇拜等感情又显然与遥远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渊源。
涉月诗――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
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深意长。沈约的《登台望秋月》堪为咏月名篇:“隐言崖而半出,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入清硝之玲珑。间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联想丰富,深切动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真挚生动。沈期的“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温庭筠的“玉楼明月长相忆”,韦应物的“西楼望月几回圆”,悬想委婉,耐人寻味。品尝这些诗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写重重离情,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今日的对比,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月亮――丰富象征意义的载体
“月亮”这样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物实属罕见,在诗人词人的笔下,它既是一个具有凡胎俗骨,情感灵性,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又是超脱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几千年来,不论是游子,还是妇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委婉柔弱的情调。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这类象征意义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玉楼明月长相忆”,“西楼望月几回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把种种丰富复杂的感情寄托于明月,把它当作知己,道出了心灵当中的隐秘,因而也就赋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义。
其二,象征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德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换无穷的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画出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之时的奇妙景色,正是“荷风送香气,竹滴清露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没有比这样的描写更真实的了。“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组。”从月升到月落,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在王维笔下,月更是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月”给人美的感慨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体的,它所包含的各种意蕴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
月亮的诗词篇5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译文】
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问一问。人想攀登明月难啊难,月亮却老跟着人走。
月亮如飞天明镜,每天都照耀着红色宫殿,云雾散尽,月亮皎洁的青辉流满天空与大地。只看到每晚月亮从海中升起,怎知她每天拂晓时从云间山后消失。
春去秋来,月亮上的白兔总在那里捣药,月宫里的嫦娥与谁作邻居?现在的人有谁见过古时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人。
古人和现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地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没有改变的。只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时候,月亮的青辉总映照在金酒杯里。
【经典背后】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的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的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涵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月亮的诗词篇6
关键词:诗词鉴赏 月亮 意象
所谓意象,《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据前人解释:“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古诗中,一些字眼是含有固定意象的,“月”便是如此。
月亮,早已成为民族感情的载体,她空灵、清澈、高洁,又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意象。但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不尽相同:或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愁,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思索社会人生的感悟。自然事物“月”经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必然打上各自情感的烙印。现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咏月古诗词,浅析“月”的常见意象,不揣浅陋,聊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辽阔之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遥望天际,寒星垂挂,无边的原野格外辽阔;近看江中,急湍奔流,倒映的月光在动荡喷涌,月夜原野辽阔的静和江流奔涌的动这一壮阔飞动的景象,形象鲜明地突现了出来,使诗情更加浓郁,境界更加阔大。月夜的壮丽景色诉诸笔端,壮志豪情“意”于心中。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的还有边塞诗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丰腴的意境,唐代高适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以月为意象,创设了开朗壮阔之意境。
二、闲适之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古诗文中营造美丽画卷,月亮是不可或缺的主角,这类月亮我们称它为闲适之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在《鸟鸣涧》中让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春山宁静,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具有同样意象、意境的还有辛弃疾《西江月》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而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那份悠闲自在的月则是另一番“但使愿无违”的心“意”吧!当坡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绰约妩媚的姿影时,整个身心都陶醉了:感觉到自己“飘飘乎”、“羽化而登仙”。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三、思念之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蕴含思乡念友之情,或是寄托亲人的苦苦相思,或是饱含眷恋故国深情。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再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是写出了少年李白眷恋巴蜀大地的深情;还有抒发相思怀人之感的古诗词,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等。最让人割舍不下的是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望月思故国的那种痛楚情愫。这些都是诗人望月怀亲、思乡念友、怀念故国的一往深情。
四、孤苦之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等是事物的同质异构。但在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之月;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苦之月;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苦楚之月;有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悲戚之月。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这些意趣蕴含的意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五、怀古之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不关人间事,依旧月缺月圆,而人世间早已是充满了无数的悲欢离合。面对它,诗人发出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明月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人,目睹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王昌龄的《出塞》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用“秦汉”修饰明月,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连成一体,把对国运衰微的感慨自然寄托在“明月”中,战乱思良将,国难怀故人啊!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本来是无声的,可词人用“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这样的神来之笔,月就有情感、有声音了:她曾目睹了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如织,笑语欢声,美人吹箫。而今玉人不在,湖水冷冰,怎叫人不伤感!
六、祝福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人生却是短暂和渺小。在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引发了人们的理性思考。
月亮是亘古不变的象征。“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对普天之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月亮的诗词篇7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生读),轻轻地读(生读),柔柔地读(生读)
师:有人说,《望月》所望的月亮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在江中,一个在诗中,还有一个在心中。(课件显示: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浏览课文,找出“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分别在哪儿,然后完成课堂作业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
生:先写江中月,再写诗中月,后写心中月。(随机板书)
师:跟她一样的举手,孩子们,你们很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已经迅速地把握了《望月》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原来《望月》是先写“江中月”,再写“诗中月”,最后写“心中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整个阅读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孩子们,这叫整体地读,明白吗?
【赏析: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炫目的课件演示,一开篇,就直接告知文章写三个月亮,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完成课堂练习。这样以练导学,简洁了当,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习得整体阅读的方法。】
二、抓结构,巧引读,渐入意境
师:有了整体地读,我们可以细致入微地读。谁找到了江中月?
(生读第一段)
师:大家看,这就是文中出现的江中月。(课件出示以“江中月”景色为背景的整段话)请大家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这段江中月,读出你对这一段文字的感觉来。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出你对这一段的感觉来。
(一生读文)
师:读得真好,月亮是安详的,他的朗读就像月亮一样安详。
师: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就在那艘江轮的甲板上,面对这样一片江天月色,你置身其间,请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明亮、皎洁、柔和、宁静)
师:孩子们,面对这么一片江天月色,有人感受到的是宁静,有人感受到的是柔和,有人感受到的是皎洁。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觉。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走进这一片江中月。
(生配乐齐读)
【赏析:紧扣“感受”,引导朗读,“导”的方向十分明确,读的目标也就显得集中。让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体验,进而点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觉”,巧妙地为体会“千江有水千江月”多元阅读方法作了铺垫。】
师:多么安详的月光,多么清幽的月色,多么宁静的月夜!孩子们,这就是作家笔下的江中月。既然是江中月,它一定跟江有关。请大家在这段文字中找一找,出现了哪些带江的词语。找到一个框出一个。
(生找、框,一生讲自己所找的词语:长江、江面、江水、江两岸、江天交界处)
师:(课件显示)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怎么读呢?带江的词老师读,其余的文字你们来读。咱们配合着通过读,来体会江和月的关系。
(师生互读,然后互换角色再合作朗读)
师:孩子们,你们看,此时此刻,月和江之间可以分开吗?(生:不能)此时此刻,江和月可以分开吗?(生:不能)是的,此时此刻,月亮、月光和月色早已经融入了(生读长江里),早已经融入了……(师指课件中圈红的字,学生逐一续读)这样的月,我们才把它叫做江中月。
师:孩子们,其实你完全可以想象到,在这样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月亮照亮的一定不止是一条江、也许是两条,也许是百条,也许是千条和万条。孩子们,你们看,月亮出来了,月光和月色融入了(生读:长江里)如果长江是指一条长长的江,月光已融入了(生:江面)……(生根据师的板书续读)这就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一片江天月色,来好好感受这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美好境界。(师生再读第一段)
【赏析:“作者思有路,尊路识斯真”,从查找“带江的词语”入手,就抓住段落结构之支架,也就抓住了文本之思路。因为此时的江与月已经浑然一体,不可分离。抓住“带江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引读,师生合作,角色互换,让学生在反复回旋的读、悟之中,品味文本优美精练的语言,逐渐进入江月一色、清幽旷远的意境。这样学生对江和月的密切关系就有了形象而深刻的体会。再从“一江月”联想到“千江有水千江月”,使学生思维的视野,更为广阔,同时,又在体会“千江有水千江月”阅读方法方面打下了基础。】
三、抓“诗眼”,细品读,感悟心境
师:这真是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好一轮清幽旷远的——(生:江中月!)谁找到了诗中月?(生读诗句,课件出示文中的六个诗句)
师:咱们一起来读这六句诗中月,边读边体会。在这几句诗中都嵌着一个“月”字,然而,当你仔细体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诗人望月的心情和感受是不一样。(师生互读)
师:请在每一句诗中找出一个动词,圈出来,请你借助这个动词来体会诗人望月时的心情和感受!
师:好的,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你找到的是哪个动词?
生:我找到的是呼。
师:他找到的是呼,呼喊的呼,直呼其名的呼。作者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直呼月亮(生:白玉盘),大声地呼(生:白玉盘)。对着夜空呼(生:白玉盘),是嚷嚷的呼(生:白玉盘)。
师:不对啊!它不是叫月亮吗?你怎么叫它白玉盘啊!
生:月亮洁白无瑕!就像一块巨大的玉盘!(课件出示:呼月)
师:当你呼着白玉盘,呼着蓝天上白白圆圆的月亮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
生(安详、平静、兴奋、高兴)
师:是的,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呼一呼白玉盘!小时不识月,
——生:呼作白玉盘。(重复练读)
(接着运用此种方法,学生分别找出第二句的“问”,第三句“疑”,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不同的心境,进而反复朗读体会)
月亮的诗词篇8
中旧人的节庆,往往都要假借一个主题来热闹一番,其中把星辰月亮也派上用场,乞巧七夕情人节是以牛郎织女星为主、中秋佳节则非月亮莫属,十分明月五分秋,自古中秋月恒明,如果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好像这个节令就失去了意义,无论如何,此夜总要“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
但是,一出好戏如果主角能出场、一席盛宴如果主菜没有上桌,那不是大煞风景,令人遗憾吗?以月亮为主题的庆赏中秋,如果此夜没有月亮露脸捧场,那又将如何呢?
所谓没有月亮,如果只是被云遮住,虽然忻时望而不见,还可等待云移月现,再见清辉:如果此夜风雨凄清淅沥,那必然大为扫必,人们仰天叹息,一定深感遗憾、无奈,甚至埋怨天公不作美,把诗情画意的中秋之夜糟蹋得凉飕飕、湿淋淋、冷清清、静悄悄,真令人扼腕。可不是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之夜看不见月亮,也是非常自然的天象,一心赏月的人也许感到失望,但是没有心情赏月的人却毫无感觉、钻进电影院的情侣也不会觉得惋惜、相约在公同河滨幽会的恋人反而感谢云层挡住了月光、打麻将开派对的好友倒可以专心玩乐、开车赶路的行旅也不用分心探头赏月招惹危机、做父母的也可以催促孩子们早点就寝……
不过,古谚曾经说过:“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又云:“雨打上元灯,云遮中秋月。”“闷闷中秋云罩月,晓哓元夜雨打灯。”好像中秋和元宵这两天的气象是相通的,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大煞风景了,这两个节日最忌阴雨、偏偏同时来个云遮雨打,羞月熄灯,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宋太子赵元俨却有名句说:“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这显然是要和大众唱反调了。
事实上,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密云盖顶的天象是很稀罕的,除了秋雨肆虐,中秋之夜风雨交加的机会是非常难遇的,所以中秋月亮纵然被云遮霾挡,过了若干时辰,肯定会云移箍散,或从云缝中露脸、或于云幕后偷窥、或在云海里浮游、或处磐空中裸展,所以古人为了赏月,必须“莫惜三更坐,赏月夜眠迟。”宋代计人叶梦得撰《石林诗话》中就有一段待川的故事:“晏元献留守南郡,王君玉为府签判。尝遇q。秋阴晦,既至夜,公己寝,君玉密使人以诗呈公。诗云‘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清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用诗句激发长官赏月的兴致,以弦管吹开浮云见月亮,这真是一段千古佳话。
很多人都有等待拨云见月的经验,虽然云层重叠,夜色凄迷,嫦娥似被绑架,一时不知所在,但是依然不肯罢休,踌蹰恭候,非要等到月亮露脸,才心满意足。当年刘禹锡也在秋夕待月到半夜,次日写了一首诗寄给白乐天:“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门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后来白乐天也回了一首诗给他,遂传为诗坛千古佳话。
当然,任何人都希望中秋有月,如果遇上无月中秋,也只好概括承受。词人辛弃疾有几句佳构:“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的想象力完全合乎天文科学,地球是圆的,这边见不到,另一边自然可以看到,犹如此夜倘若广州无月,而北京则可能皓月当空,清辉普照也。初唐诗人李峤就这样吟过一首《中秋月》:“桂魄上寒空,皆肓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说得一点儿也不错。
月亮的诗词篇9
一、意象
意象,简单的来说就是作者借此来传情的某个事物、场景或者情景。它的目的是借物抒情,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在不断的积累中,在古典诗歌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稳定意义的意象。某一事物在诗中出现,它往往就是在借此传情,然而,如果我们不加注意的话往往会轻易放过哪些极有意义的词汇。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常见的意象,明白他们的意义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一首新诗的意义。这里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月亮”,在古典诗歌中月亮出现的次数非常多,月亮或缺或圆,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圆”意味着家人的团圆和相聚,所以月亮经常被用来表达对家人对故乡的思念,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传唱至今;还比如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虽然还没有说故乡,但我们看到他在写月亮,我们就知道这场景是触发了他的乡愁的;还比如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不如此。因此,睹物思人,看到月亮就思念家乡,这成了中国人惯有的思维习惯,在古典诗歌不断的运用和强化中,月亮具有了稳定的象征意义,成了一个常见的诗歌意象。当然,这个意象的意义得以发展,由月亮想到家人想到团聚,因为想到了团聚,所以又很自然的令人想到写作者眼下的情景,那就是:孑然一人,孤独的望着家乡的方向。所以,月亮有时候也被用来衬托孤独和寂寞,尤其是“缺”月,更暗合了不能团聚只能孤苦一人的凄苦状况。所以李白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煜在他的《虞美人》中则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但能够将月亮与思念完美结合的还得是李白,最为经典的是他的那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亮不仅是自己思念之情产生的触发点,他还想到朋友对我的思念,想必也是要看月亮的,于是,我将这片相思寄予明月,那么,等朋友孤独想家的时候举头望月,就能看到我对他的思念了。这想象具有时空的相对性,是非常跳跃的思维。
除了明月意味着相思,还比如杨柳意味着送别。最早的例子出现在《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杨柳的婀娜之态来比喻分手时的缠绵不舍,这一意象也被广泛的使用,终于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了。比如王维在诗中就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他写柳,看似在写景,却已经暗含了送别之意。在学习古典诗歌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就让他们掌握了解读诗歌的密码,对于学习新的诗歌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帮助。
二、思想情感
古代士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虽然有迂腐的地方,但是其道德追求却正是今天我们所最缺少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融入与诗歌中的正能量,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认识并接近他们伟大的思想情操。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美的追求精神,到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品质,这都是我们民族的力量所在。这些可歌可泣的思想情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也正是传统文化最大的价值意义。现在的学生让无厘头彻底瓦解了他们的思想,没有有力量的价值观念,对崇高的思想表现出令人寒冷的不屑和反感,这是让我们这些教育者最担心的事情。
在传统文人那里,诗就是用来表达志向和抱负的,是文学的正统,在他们心中,诗是创作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古典诗中,他们寄予了太多的仁义忠信和人生理想,也寄予了他们对国家的耿耿忠心以及为天下请命的决心。古代知识分子有自己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操守,他们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和国家的荣衰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今天的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三、美感
月亮的诗词篇10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哲学;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在哲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借古诗词,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使其与哲学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巧借古诗词学习辩证唯物论
高中哲学主要有两大模块四个单元,学生首先涉及到的哲学知识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生初次接触到哲学这门学科,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认知,有一定的难度,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容易出现认知上的瓶颈,制约学习的发展。这时可借用古诗词对其进行引导,拓展思维。例如结合资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这句古诗是学生普遍熟悉的,课堂上可从熟悉的事物着手,加以引导利用,让同学们合作探究,为何“月是故乡明”?你是否有相似的感觉?是先有月亮再有对月亮意识,还是先有意识再有月亮?通过探究分析“月是故乡明”不是客观事实,是诗人自身的主观感受罢了。审美活动也是认识(意识)活动,自然也遵循认识(意识)的一般规律。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是先有物质,再有意识,因而选B答案。这样一来,使学生从古诗中掌握哲学原理,点燃辩证唯物论的第一把火,照亮学习的道路。
二、巧借古诗词学习认识论
认识论也是学生不太好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理解时,之所以不易深入,主要是因槠绞敝皇茄习,没有深入社会实践,感觉得获得的知识均来自书本,来自己教师的讲解,故对实践决定认识,没有切身深刻的体会。教学中可以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强调的是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实践。在认识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材料加以深化,加深了学生印象,进一步地掌握了哲学原理。
三、巧借古诗词学习辩证法
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辩证法与认识论很不好区分,教学时要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巧借古诗词弄清楚联系的观点
教学中针对此观点可以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的人间疾苦声。”***府工作人员用这首诗鞭策自己,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探究,然后解析这首诗从“萧萧竹”联想到“疑是民间疾苦声”,体现的是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D比较接近题意,A和B与这首诗无关,C是错误的观点。通过分析古诗词,突破联系观的理解。
2.巧借古诗词弄清楚发展的观点
在理解发展的观点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后,笔者提问学生: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3.巧借古诗词弄清楚矛盾的观点
学习矛盾的特殊性的观点时,可以引用“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从哲学角度分析可得知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今后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四、巧借古诗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利于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发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进行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诗词中荀子把君王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船和水的关系,是想告诫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就要对老百姓施行仁***,要通过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的方式,赢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通过更多古诗词的运用,使学生受到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借用古诗词,帮助学生对哲学原理和方***的理解,深化认识,更好地记忆与运用,从而点燃学习哲学的火把,照亮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德珍.哲学课堂因古诗词而灵动[J].新课程(中旬),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