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诗词篇1
01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适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02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03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04
《十五夜*》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05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06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07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08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09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0
《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1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2
《中秋登楼*》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3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14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5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中秋的诗词篇2
关键词:秋意象 古典诗词 审美
所谓意象,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 对于秋,文人们似乎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骚客以秋景入诗,抒发自己无限的感慨,涌现出不少咏秋的佳作名篇。因此,在初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秋意象文化的内涵,对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诗词意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的意义。“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秋”这一意象非常深广,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有不同的内涵:
一、秋意象意味着恬静、闲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是妙手偶得之笔,是不经意间的“绝妙恒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诗人所见之“菊”,是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陶渊明爱菊,是爱菊之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更是因为菊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句中,“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至此,“秋菊”意象就寄寓了诗人弃官归隐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
二、秋意象意味着离别怀人、羁旅思乡。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
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借描写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
三、秋意象意味着时光易逝、仕途失意、怀才不遇。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此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王绩面对“树树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田园牧歌式的晚秋之景,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在归隐后从田园生活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明自己身处乱世、前途黯淡的孤独抑郁之情(《野望》)。
四、秋意象意味着对人生认识思考的承载。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这样刻画深秋月夜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自述囚居生活像幽闭深院的梧桐,孤苦寂寞,毫无自由。可贵的是,李煜接着不再对周围的环境做具体逼真的描绘,而抽去了意象和时空的特定内涵,对时空和个人情感进行了超越,慨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把个人的“身世之戚”普泛化,从人生悲欢的角度对自我无法排遣的苦痛进行了抒发。李煜词从一己遭遇出发,清秋意象熔铸的是个人痛彻心扉、长歌当哭的亡国之恨。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称:“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同时,这首词却“又概括出、升华到人生悲欢离合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从个人情感中提炼出人类社会整体的情感价值,引起了历来多少读者的共鸣”。
五、秋意象意味着奋发进取、豁达乐观。
[赏]宋人苏轼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析]荷花枯了,荷叶凋零,也谢了,但即使冬天快要到了,仍然有果实累累的丰收。苏轼以此来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古代诗词作品中,诗人常借助于一些原型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原型意象是民族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是民族心灵发展历程中的驿站。原型批评的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意象是“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聚物”,“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参考文献
[1]杨艳梅 论宋词意象的文化品格.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2]陆玉林 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郑张清 词人与秋的不解之缘――解读悲秋词.读与写杂志,2008,(1)。
中秋的诗词篇3
雨,率先进了长短句,在向晚的天光里,开始潇潇地下,细而疏,薄而凉。打在残荷上,淋在蕉叶上,滴进檐下竹制的灌漏中……于是,温庭筠念着梧桐树,数着三更雨,“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李易安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巴山夜雨涨秋池时,李商隐问“何当共剪西窗烛”;范仲淹谙尽孤眠滋味,愁情烦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纳兰容若问“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梦也何曾到谢桥”。
因关了离愁,夏日的那枚杏黄月,也渐渐淡了、瘦了,发出泠泠镀银的冷光。月如钩时,李煜无言独上西楼,离愁别绪“剪不断,理还乱”;落月成孤倚时,容若回首“回廊一寸相思地”,叹息“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月明之夜时,李白遥想今夜州,伊人闺中独看,“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王建思量“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江南,冷月无声时,姜夔念念不忘二十四桥边的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杜郎怅惘“玉人何处教吹箫”。
水,倒是如二八的佳人出落得越发清秀、如玉温润。有诗为证,王维在辋川闲居,写诗赠裴秀才:“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秋水不但如玉,还浸染天光,雾色。宋代周密说:“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范仲淹在《苏幕遮》中云:“秋色连秋波,波上寒烟翠”;《滕王阁序》更是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到了李贺的《唐儿歌》中,秋水,则成了清朗男子的一双明眸!宋代诗人王观的妙笔更是生花,“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纯净之美,到了极致。
中秋的诗词篇4
关键词:古诗 欣赏 教学 语言
诗词即用凝练而高度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语言和其它文学样式相比较,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引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我们在教学当中可按三个方面去把握:①分析关键词的作用;②理解关键句的含义;③品味诗歌的整体表达和情感流向。
下面我们看看刘禹锡的《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它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有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一词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的更准确的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或达到的表达效果去给学生讲解,分析。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同时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又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不参悟诗人的那种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去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把握诗歌情感流向的关键我以为还是要从语言入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最能说明这一点。诗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历来被大家推崇。但是,“绿”字好在何处?除了动感,其实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出了诗人思念家乡,归心似箭的情思。在时间的流转中,漂泊的旅人对亲人的思念甚是迫切。他们的思念在时间里日益加重,在作品中,他们往往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消解。再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下江陵》)”,看起来像是描写夹岸风景,而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孤寂忧愁之感,凄凉哀怨之思。这是因为“猿”这个意象本身的原因。古诗中“猿”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当中,分析诗歌语言的时候要善于化大为小,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也要善于应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诗歌语言风格及特色,我们可以用清新、绚丽、明快、含蓄、沉郁等词去分析,这样既可以做到不失其偏颇,也能更好的把握住诗人的情感流向。
诗歌语言的教学当中,除了上述之外,在鉴赏诗歌语言时,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诗歌语言结构一般情况下有这么几种:①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倒装也被称为“倒文”,它主要是为了压韵,或为了照顾对仗。但颠倒之后,往往起强调作用;②叠词对句。叠词对句的使用能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起到强调语意的作用。③特殊结构。古诗词中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特别是动词的省略常常会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古诗词中连用多个意象名词时,往往省略常规句中的动词,这样会使描写更加富有意境。这里面也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绿”字,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不但具有了动感,而且还把诗人的某种情怀也呈现出来了。
中秋的诗词篇5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以勒中学657200〖HJ1.0mm〗
【摘要】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自从战国时期楚人宋玉《九辩》之后,悲秋便成了古代诗文中最常见的情调。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文人墨客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可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之传统,认为秋色宜人,甚至认为秋天比初春还要美好。在他的《秋词》中,他用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景象,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诗作正是诗人事途坎坷、遭遇贬职之时的大作。在如此遭遇的人生道路上,还有这样宽阔的胸怀,豁达的胸襟,刘禹锡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更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哲学家。他以雄浑的气势,壮丽的意境,唱出了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心境喜秋意象精神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文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构成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常常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作者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古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则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我国古代的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诗人对外在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的所见所感之后,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正如刘禹锡将晴空鹤飞冲天这一动人景象的所见所感,融进自己宽广的胸襟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因被贬职而丧气的伟大诗人,也看到了一个积极进取,凌云壮志的精神领袖形象。
1.古文人的"悲秋"情结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只要提到秋,无不与悲、愁、怨、失落、感伤、凄凉拉扯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悲秋之作,留给后人们慢慢咀嚼、品味。这样,我们这些后人只要读到古人作品中的悲秋之作,心中自然就会产生很多不平的怪味,于是,悲从心起,也跟着古人一道玩味一把悲秋的情结。
如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所作《秋兴》组诗,就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从整体上看,诗人身在夔州,却想着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在内容上,组诗的第一首首联就用"玉露调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来描绘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1]?。
又如孟郊《秋怀》其二,诗人用饱含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境的凄凉哀愁,反映出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世态人情的冷酷。"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此句从月写起,既是兴起,又是比喻寄托。古人客居异乡,一轮明月往往是倾吐乡思的旅伴,"无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诗人却感觉连秋月竟也是脸色冰冷,寒气森森;与月为伴的"老客"--诗人自己,也已一生壮志消磨殆尽,景况极其不堪。"老客"包含着他毕生奔波的失意遭遇,而一个"单"字,更透露着人孤势单,客子畏惧的无限感慨。"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此二句,字面明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实际上诗人是悲泣梦想的破灭,是为一生壮志、人格被消损的种种往事而感到寒心。且着一"滴"字,写露喻泣,使诗人抑郁忍悲之情跃然而出;又着一"梳"字,写风喻忆,令读者如见诗人转侧痛心之状,都是妥帖而形象的字眼??[2]?。
又如晚唐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整诗写了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描绘出一副深宫生活的***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画天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道出了三层意思:一、古人说腐草化萤,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的作用是挥风取凉,而秋天是不象夏天一样的炎热了,所以古诗常以秋扇比喻弃妇。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天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边的牵牛、织女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看出,她的满怀心事都在这个举目仰望的动作之中了。
另外,还有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赠少年》中写到:"秋风叶下洞庭波",他化用了《楚辞》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根"。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写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句以塞上秋景作背景,以蓬、雁自比。游子见枯蓬随风飘荡,会产生身世浮沉之感;望秋天大雁南飞,常引起思乡之愁。盛唐诗人张籍也曾在《秋思》中写道:"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蓄,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3]?。
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象这种因"秋"而伤、悲、怨、恨、愁的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这就更能说明"秋"这一文学意象都成了古代文人墨客们倾诉愁绪的最好方法,或者说最常用的方法。他们一旦因个人的遭遇或是说国家的灾难,还是人民的疾苦而产生浓烈的情感,就是大量使用"秋"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把自己的悲秋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于是,便有了众多诗人的悲秋情节。
2.刘禹锡与众不同的秋感
诗歌的创作在很多时候,都是诗人用来明志的一种解脱方式。因此有"诗言志"之说。那么对于唐代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伟大诗人刘禹锡来说,也不例外。但是诗歌的创作过程又有别于其他文体,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创设有效的意境,这种意境又往往借助客观的物象来表达。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或者是"借物抒情"。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以象为寓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的一个载体,其作用便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而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意象这一手法在诗中体现的作用就有了"言不尽意,立象尽之"的说法,使难抒之情,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多样,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读者可能会难以逐一辨析,于是,诗人索性把一篮子多维的"维生素"奉献给读者,读者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回味。
诗人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司马时写下了著名的不朽诗篇《秋词》,来作为他对秋的不同感受,是难能可贵的。当时,正是作者参加王叔文改革朝***失败的时候。各种宦官、藩镇、官僚势力把持朝***,他们强烈反对改革,导致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的失败。于是,顺宗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虽然遭受严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一反常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力作。赞美秋天胜过春日的早晨,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和斗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便直言千古悲秋之老调,毫不隐讳。
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则一反千古悲秋之反调,盛赞秋天的美好,并采用第一人称手法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作不妥协斗争的韧劲儿。
接着"晴空一鹤排云上",让我们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的气概,于是诗人便有了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以便有了诗的末句"便引诗情道碧霄"这种妙愁。其中"晴空"一词即描绘了秋高气爽的秋天特色,它是春天多风沙,寒意尤存所不能比拟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搏击长空,作者的用意是可想而知的。这便是这首不朽之作的精华之所在了。
从诗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奋力搏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便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面对纷繁复杂的官场唱出"秋日胜春朝"的不朽战歌。
从诗歌的立意来看,诗人一反古代诗歌"悲秋"传统之主题,,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这恰恰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背景、性格是分不开的。他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于是诗的立意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新颖,而且十分深刻,也就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这里所说的是诗人的《秋词》(其一),主要借秋气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另外,还有《秋词》(其二),借秋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两首诗都一反过去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在诗人眼中,他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着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了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秋词》诗的主题思想。
两首《秋词》主题虽有相同之处,但各写一面,既可***成章,又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则以风景见长。《秋词》(其二)中,前二句写秋色,诗人只是为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伤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就该诗的艺术手法而论,它属于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总之,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和色素,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秋天,草木枯萎,万物萧条,在多愁善感的文人笔下,便具有愁肠九曲的秋意,诗人一扫千古陈说,拓展出崭新的意境,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对于《秋词》其一来说,诗人一开头就用常理展开议论,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写出了秋的意境,秋的特色,在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一种悲凉,是一种寂寞,秋是悲的象征,是孤独、寂寞、惆怅的载体,但接下来,诗人却大胆而充满豪情地道出对"秋"的理解,对秋的追求:"我言秋日胜春潮"。在作者心中,它是美的季节,远胜过繁花似锦的春日,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乐观心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诗的三、四句,便神来一笔,将其转成高亢的秋歌。通过秋天"一鹤凌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而又富有活力的秋景***。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所含的哲理,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而这种气概和情操正是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表现,再次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读此诗,可贵之处在于诗人敢于打破自古悲秋的习俗,尽管字里行间透着仕途的不如意,但毕竟拥有"晴空""碧霄"等亮点,又何必因遭贬谪而沉郁呢?且着一"胜"字,更显示了诗人内心的一股激情,一份豪迈:仕途坎坷,诗情仍在!在情感中寄托自己的壮志,又何尝不是成功呢?诗人内心的豪情与悲愤尽在这爽朗之中。
此诗虽是在萧瑟的秋天所写,却没有那种淡淡的哀愁,而是一语道破"秋日胜春朝",诗人的这种表现,折射的是其豪迈自负的心境,被贬后却丝毫没有悲哀、怅惘,在这天高云淡、鹤群南飞的秋日,却把诗情引向碧蓝的天空,表现出诗人那博大豪迈的心境,不为世俗所累的超脱天然,真是令人叹服。
诗歌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后人们读来是一种励志怡情的美好享受。
刘禹锡的诗,除《秋词》二首外,还有《始闻秋风》也是一首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从"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的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读到这些,颇有点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着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了骏马、鸷雕那种"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的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让人们感到,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一展骥足,奔驰疆地;或展翅蓝天,搏击长空。"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时节,安能激壮心",正是秋风使它们心动、神惊,是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秋是美妙的,秋是神奇的,它赋予万物以活跃的、饱满的神韵。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唤起诗人的激情。是诗人对秋的喜爱,也是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体现??[4]?。
此外,还有如《秋风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诗都是表现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诗。
?
参考文献?
[1]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2007年?
[2]洪宗礼编,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2007年?
[3]萧涤菲程千帆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1983年?
[4]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5]于非编,《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6]王力张万起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版,1998年?
[7]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版,1992年?
中秋的诗词篇6
关键词:唐宋诗词;节气; 景物;闺怨;思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节气,唐宋诗词中多有记载和描写,“节序词不仅在数量上于词林蔚称大宗,亦为词家创作的重要题材。”[1]节气为诗词创作提供了素材,而诗词创作也为这些节气平添了诗情画意。
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
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诠释着节气的独特美景与气质,将一幅幅节气的画卷铺就在我们眼前,展现诗情画意的岁时雅趣。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初绽的春意散发着活泼的气息。正如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整首小诗歌清新活泼,嫩芽、归雁、游鱼都在这天迫不及待地想与春天接触,“游鱼迸冰”展现了冬末立春之时的勃勃生机。立春,是冬春的分界点,“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冬天还意犹未尽,春天已悄悄到来,冬雪与春花的融合之美在立春时节完美地展现着。春季是生命的初绽之时,而夏季则是万物的繁茂之节。“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江南的农历四月已进入“小满”,绿意盎然,烟雨蒙蒙。而到了夏至,“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这时,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竹和荷花昭示着盛夏的到来。炎热的夏季过去,便是凉爽的秋天了。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云:“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总会让人感受到“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桐月明中。”(刘翰《立秋》)的凉爽与明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冬季给人沉寂、萧寒之感,但“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在冷寂的冬日中正孕育着新春的力量。
“客观世界孕育了自然美,又促进诗词作家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创造出色彩纷呈的艺术美。”[2]在唐诗宋词中,节气不再仅仅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们已被赋予了审美的情趣与雅致。
二、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状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对各个节气中的农事生产和生活也有较多的描绘。如梅尧臣《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春雷响,惊蛰至”,人们进入了春耕季节。“农事不可迟”表现了节气之于农事的重要性。为不误农时,“农夫”、“蚕女”、“牧童”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劳动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杨万里《插秧歌》)诗歌向我们展现了“小满”时节农事劳动的紧张、繁忙。
在唐宋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各个节气的农事活动,还可以了解到不少有关节气的生活场景。如:?刘辰翁的《鹧鸪天(立春后即事)》:“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立春,代表着春天的降临,春色虽然未满人间,但人们“换桃符”、点“灯球爆竹”,热烈地迎接新春的到来。
在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清明”最受文人的青睐,清明时节的活动也总是被写进诗词当中,因为它不但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包含着很多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正如韦庄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诗歌描绘了一幅“少女秋千***”,着实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唐宋诗词中,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清明活动都得到了再现。
三、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情
借景抒情总会出现于唐宋诗词的创作中,面对各色景物,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展现着四时景物的特色与变迁,也总会勾起敏感女子的伤感。春燕秋叶、秋雨冬霜都会引发女子的闺怨情怀。对于情感细腻的女子而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浸润着她们的酸楚孤独。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春分时节,百花齐放,风光旖旎。但女子却无心欣赏这盎然的春意,诗人用“新燕成双”、“薜荔依墙”、“莓苔满地”与女子的孤身一人形成对比,显出了女子的孤独。用“敛皱眉山翠”表现了闺阁女子的蹙眉愁容。春光虽好,但女子心里却有万般孤独,春分时节万物成双的景物不但没有使她感到愉悦,反而更显她的孤寂。
春色满园的生机让闺阁女子感到自己的孤独,但待到春意渐消时,她们又对春天的逝去感到悲伤。“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清明、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两个节气,雨水打落春花,催促着春天离去。“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更深的情。”[3]李清照借花寓情,表现了女子看到暮春落花时,不禁自伤薄命,感叹青春易逝,芳华不再的悲伤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夏末秋初之时,闺阁女子已心怀愁绪。处暑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马上就要进入深秋。“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仇远《处暑后风雨》)深秋虽未至,但一场秋雨一场凉,此时暑意已消,纨扇已无用处。窗外的疾风急雨不禁让女子忆起欧阳修笔下凄凄切切的秋声,与心中的悲凉相互唱和,显出几分悲苦与寂寥。
于内心敏弱者,春盛也愁,春逝也怨,夏去也忧,又逢寂寥凋零的秋,更添新愁。“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到了“白露”,湿气渐重,露水的寒凉让身着单衣的女子感到冷意,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进屋。一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把女子心中对独守空闺的寂寞与胆怯展露无遗。
唐宋的诗人、词人用二十四节气中景物的特色来述说女子的闺怨,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景与情对比、或情与景照映。闺阁愁怨在节气之景中得到抒发,也为节气增添了一些细腻、柔软的人文气质。■
参考文献
[1] 黄杰.宋词与民俗[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 赵爱平.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03): 8-9.
中秋的诗词篇7
关键词:《秋颂》;美学价值;赏析
中***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前言
诗歌《秋颂》是英国诗人济慈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其向读者描述了一个丰收、温暖的季节。在济慈所创作的众多诗歌当中,大部分诗歌得到人们的赞赏和肯定,《秋颂》就是其中一首,广受人们的喜爱,济慈笔下的秋天,显得格外温暖、可爱,堪称不朽之作。
2.《秋颂》诗歌鉴赏
诗歌《秋颂》是诗人济慈留下的最后一首诗,该诗的创作正是诗人生病期间,当诗人走进庭院,秋日夕阳余晖洒在田野之上,显得格外温暖,此时,身患重病的诗人也感觉到一丝丝温暖,不禁提笔描绘如此动人的秋色。诗人笔下的秋色主要以喜悦、温暖的色调为主,对秋季早晨雾气缭绕的景象,和黄昏时分暮霭笼罩着整个大地的景象,进行生动的描绘,将秋天具有的特色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1]。秋天是成熟、丰收的季节,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突出了这一点,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因此,诗人将求和太阳这两者比喻成密友,生动形象,引人无限联想。诗人在诗歌中描写道“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好塞进甜核”将秋天独有的特色渲染纸上,把秋天的景色传递给读者。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仅在于描写秋的景色,还对太阳进行描绘,将太阳和秋做生动形象的比喻,展现给读者一副动感的画面,当人们阅读诗歌时,眼前不经浮现出一副热闹、充满活力的画面,令人陶醉。
3.《秋颂》的美学价值赏析
英国诗人济慈的《秋颂》堪称佳作,在诗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例如韵律美的角度、意象美的角度以及修辞美的角度,从这三个角度进行细细赏析,可了解到《秋颂》美学价值所在。
3.1韵律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英文诗歌多采用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凸显出发音规律,《秋颂》也不例外,诗人在书写诗歌《秋颂》时,巧妙的采用了抑扬格五音步。在诗歌的第一节就对秋色进行大胆的描写,诗歌一开头就写到“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将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秋和太阳比喻成为密友,富有活力,接着,诗人的笔墨转向了藤蔓的屋檐,从布满青苔的老树转向了一派秋意盎然的田野,一幅幅秋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诗歌的第二节中,诗人主要对人们丰收时的热闹场面进行描写,展现出一幅喜悦、欢乐的景象,画面生动又温暖,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画上,诗人对人们劳动的景象进行生动的刻画,通过人物形象来突出秋天特有的丰收景象。在诗歌的第三节当中,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秋天的景色,将人与大自然的声音相结合,表现了”秋的声音”,表面上传递给读者的虽是一副热闹的景象,但是映入耳帘的却是阵阵凄凉[2]。
诗歌《秋颂》灵活的运用了抑扬格五音步的书写方式,在每一节的书写中都表现出了秋天不同景色,使诗人的笔墨带动着读者的眼睛不停转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深深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情感。
3.2修辞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离不开修辞手法,诗歌《秋颂》也不例外,在诗歌当中大量采用修辞手法,将秋的景色描写的生动唯美,充分表现出了诗歌的美学价值,与诗人对秋的喜爱之情。在诗歌中,首先巧妙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将毫不相关的事物相互结合,例如,将秋和太阳比喻成密友,原本秋这一词对读者来说具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感觉,但是诗歌这样一写,使得秋立即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诗歌更加温暖、亲切[3]。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灵活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弥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等等,诗歌将秋的景象拟人化之后,使诗歌更加独有情趣美。最后,诗人还运用了疑问句式,即“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似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正在和秋窃窃私语,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不舍和希望得到秋的回答的急切心理。
修辞手法是诗歌《秋颂》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本诗正因为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那个修辞手法,才表现出诗歌的生动形象,令读者感受到秋的独特之美,更为陶醉。
3.3意象美的角度进行赏析
从意向美的角度对诗歌《秋颂》的美学价值进行赏析,可从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上最赏析。在本诗当中,不仅仅是韵律美和修辞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意象美更是令读者难以忘怀,意象美是本诗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西方诗歌多偏重于细致方面,但是《秋颂》一诗则与其他西方诗歌不同,其将嗅觉、听觉以及触觉三者结合于一体,对景色进行描绘,不但将西方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出来,而且还传递给读者视觉意象的效果[4]。在诗歌当中,嗅觉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当中,诗人在诗中写到“Drows’dwiththe fume of poppies”,当读者看到这一句话时,眼前自然而然出现罂粟花的画面,并从田间飘来一阵阵花香,嗅觉意象油然而生。声音意象主要体现在第三节当中,诗歌第三节中描写了羊群、蟋蟀、燕子以及蠓蚋等,动物的叫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立即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羊群、飞虫、知更鸟、燕子以及蟋蟀等众多动物声音的聚集,在秋日的阳光中相互鸣叫,勾勒出一幅热闹的秋景***,但是人们隐约感受到鸟儿悲伤的鸣叫声,似乎在叹息着秋日时光即将逝去,迎来寒冷的冬季。动物叫声相互交错,营造了一个具有色彩美和意境美的秋天景色。
至于触觉意象,则是贯穿于整首诗歌当中,在诗歌当中,诗人济慈多处采用触觉短语和触觉词汇,例如:winnowing wind、load and bless、sound asleep,borne aloft等多个触觉性词语和短语,当读者阅读到此处时,有身临其境之感,秋天不再是抽象化的秋天,而是可看得见、摸得着的秋天,加深了读书对诗歌的印象,并且诗歌的价值在此得到进一步提升[5]。此外,在诗歌《秋颂》当中,诗人济慈还巧妙的营造了味觉意象,在诗歌的第一节当中就体现出这一点,“ripeness to the core”这个短语的使用使读者似乎品尝到秋天成熟水果的甘甜,读者似乎在一边品尝着水果,一边欣赏着硕果累累的秋色,在这些味觉意象的作用下,使读者顿时产生了秋天的渴望。
意象美是诗歌《秋颂》最大的特点,诗人为读者打造了嗅觉意象、声音意象以及触觉意象等多个意象,使读者在阅读中深深享受到秋天的美景,尽情陶醉在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突出了本诗歌的艺术价值。
4.讨论
诗歌《秋颂》作为英国诗人济慈成功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将秋的景色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出了本诗的韵律美、意象美以及修辞美,从而充分体现出了《秋颂》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J].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9(07):380-384.
[2]刘炳善等.英国文字简史[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5(11):35-36.
[3]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J].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16(12):129-130.
中秋的诗词篇8
学生在初中虽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词,但对如何鉴赏诗歌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形成一定的鉴赏诗词的能力,而高中语文必修的第一单元便是诗歌单元,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诗歌鉴赏方法,以期快速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如在教读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长沙》时,笔者给了学生如下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抓意象,悟情感;
知人世,析背景;
明手法,品语言。
一、抓意象,悟情感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所谓“意象”就是附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就能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如《沁园春・长沙》中所描绘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万类霜天”,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但毫无过去一般的写秋的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而是大气、壮美,表现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抓意象,悟情感。
二、知人世,析背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伤春悲秋,秋天在诗人笔下大多涂上了凄凉、萧森的色调,传达给读者以无限的悲伤。比如杜甫写秋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等,无不透露着秋的萧飒与悲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枯藤、老树、昏鸦为我们营造了秋天傍晚的凄凉景色,表现了浓郁的羁旅之愁。那么诗人为何有如此多的愁苦呢?这就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写诗的背景来分析,杜甫亲身经历安史之乱,目睹国家由盛而衰,人民流离失所,而自己“入朝见妒”,以致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理想难以实现,只落得只身“飘泊西南天地间”“每依北斗望京华”, 有家难回,报国无门,贫病交加,看到落木纷纷,如何能不伤怀?而马致远是一个飘零异地的天涯游子,见深秋之景,自是抒发凄苦之情了。
为何笔下的秋景会如此大气磅礴,如此绚丽多姿?还是要结合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生平来解析,也就是所谓的知人世,析背景。不仅是伟大的***家,同时也是一位很有自己艺术风格的诗人,他的词情调慷慨激昂,风格豪迈爽朗,他的人更是有襟、大气魄,所以他笔下的秋景才会如此壮美,充满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基调。正是符合了“以我观物,则物皆有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因此,诗词鉴赏中,知人论世是不可忽视的极重要的一环。
三、明手法,品语言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含蓄凝练,不平铺直叙,以其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因此,写作诗歌往往借助各种手法,并且讲究炼字炼意。各种手法中,最常用的便是借景抒情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方为诗歌的大境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就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结合。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教读的过程中,笔者先对如何鉴赏诗歌景物描写进行了归纳:
写景的顺序: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仰视到俯视或者从下到上、由近及远、有俯视到仰视,也就是写景要有一定的顺序。
写景的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反衬等。
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这首词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见“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观“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写景层次井然,大气磅礴,囊括万象。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静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为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万山红、漫江碧,色彩绚丽,充满生机,以乐景衬乐情,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
另外其语言也运用得极为传神,比如说“层林尽染”的“染”字,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出层林仿佛人工染过一样,“鹰击长空”长空的“击”字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之势,“鱼翔浅底”的“翔”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那种状态,这首词的语言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传神的动词运用更能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品味优美传神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这是阅读诗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中秋的诗词篇9
一、联系比较,深刻理解文本
古诗词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如表现手法、意象、题材等方面有着异同点。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联系比较方法,引导学生展开类比迁移,找出诗歌间的共通性与相似点;感受诗歌的多样化与差异性,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联系比较则包括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同类比较即将相同风格、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特点。异类比较即将风格、内容各异的古诗词加以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绚丽多姿。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一剪梅》时,可将这首词与作者的其他词进行对比阅读,如《声声慢》,让学生了解到随着作者经历的增加和时间的流逝,在看到相近或相同的景物时,所流露出的心绪则有所不同,而这些心绪情感流露于笔下则形成文字。若我们仔细品读这些文字,充分发掘各种信息,就算不了解背景知识,还是可由文字自身来发掘古诗词的涵义,提高鉴赏能力。
再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加以对比。由体裁上来看,《渔家傲》是宋词,而《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小令。尽管这两首词都以“秋”着眼点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但有着不同的主旨。其中,《渔家傲》描述的是塞外***旅之思乡感怀,表达了边关将士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怀;而《天净沙·秋思》却着眼于游子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借景抒情。写作特色:在《渔家傲》中,写景与抒情有机融合,使建功立业、思乡之苦、爱国情怀的渴望相交融,形成了悲壮苍凉的情调。同时,通过苍莽悲凉的意境展现了崇高的壮美感,其风格悲壮苍凉,开豪放词派之先河。而在《天净沙·秋思》中,尽管全词仅有28个字,但构思巧妙。词人选取了秋季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勾勒了秋郊夕照***,营造出一种苍凉、萧瑟的意境,衬托出游子思乡的凄楚孤寂。在此词中,既写景,动静相衬,还写人,借景言情;既用景点染“秋”,还用景体现“思”,从而化景为情,使情由景出,将“秋思”描绘得无比凄凉,极具艺术感染力。
二、诵读想象,体悟意境与情感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诵读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感知力。而由古诗词本身来看,艺术感染力强,审美价值高,具有语言美、音律美。如诗词语言或抑扬顿挫、或明快轻松,适于诵读。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学生诵读,使其感受古诗词的语言之美、形式之美、情境之美,并在诵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同时,在品读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另外,在诗词中,意象往往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在诗词作品中,意象是以个体形式而存在的,通过不同意象组合成整体,形成诗词意境。而这些意境往往给想象提供了空间。因此,若想理解诗词,我们需抓准诗词中的意象。而要想领悟诗词的意象,透过意象发掘诗词情感与内涵,则需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诗词空白加以填补,体会意象所展现的整体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中秋的诗词篇10
一、精心咀嚼文字,赏析古诗词的语言美
中华古诗词以凝练的语言、深刻的内容、深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获得了巨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并不需要象古文一样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这反而会破坏了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的意境美和韵律美,而应该让学生对关键字句进行反复赏读、探究、体味,才能让学生深刻地从古诗词优美的语言中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陋室铭》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再对课文中的重点片段、字词进行咀嚼,以求重点理解。如文章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以“不在高”、“不在深”来比“陋”,用仙和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只有让学生理解词境、解词意后才能在古诗词的语言美中体会作者的人格美、个性美。
二、展开联想想象,体会古词诗的画面美
联想和想象是理解、所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古诗词通常充满着诗情画意,但诗词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它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具体事物的描绘融入自己的感受中,丰富其内涵,才能把握诗中的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也才能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义旨。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田地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在哭泣”。并在引导学生全面的描述诗词的画面的同时,逐渐地把脑海中的想象画面变得充实、丰富,逐步在想象的画面中理解到诗词所散发出来的内涵。再例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西湖美景的***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感受风景绮丽的湖光山色,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体验,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诗的美,集中体现在意境上。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需要我们去了解、去领会。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着力于整体感知,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中,一开始就形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而“我言”却让诗人阔大的胸襟将诗词表面镀上的一种不幸的色彩轻松得以轻松溶解,展现的却是诗人非凡的自信。“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学生只有在理解了原文的意思,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能体会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虽然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只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体会,情景交融,才能感受到文中的意境深沉高远,从秋天的生机和素色中领略作者的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四、引导学生主体,品味古诗词的真善美
凡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古诗词,都应当是真、善、美的三位一体。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迫于中考的压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把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词化解成一道道枯燥乏味的试题,时常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感悟,长久下去会导致学生丧失创造力与想象力,无法品味古诗词的优美。因此,教师要深掘诗歌中各种美的对象,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评价古诗词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