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1
古文中有些表示地名、人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名、官职等专用词语及所引用的诗词名句,一般都不需要翻译,也不必翻译,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拿下来。如《湖心亭赏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可译为“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又如,《三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译为“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词语替换法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在翻译时,最好选用现代汉语中能与之对等的词语来替换,也可以在单音节的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字,使它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这样就解决了译文上的难度。
如《伤仲永》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中“收”可解释为“聚”,这就可以用“团结”一词来替代;“养”加上“赡”字,组成双音节词“赡养”就比较通俗易解了。
三、词义解释法
在理解古诗文名句中,要把握关键性词语予以解释。如《观潮》中“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字,就可以结合原文中解释为“景象”,可翻译为“钱塘江的涨潮,是天下壮伟的景象”、“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这种词语,如不解其意,翻译就无法进行。
四、省略添补法
文言文中,句子或短语中的某些成分及介词常常省略,数词后面不带量词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为了使翻译的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句式的规范,在翻译时,一般应根据添补完全之后的内容来翻译,即凡是省略的词、成分,都要添补上去。
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时要补上“桃花源中的人”和“渔人”。再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时要补上被省略的量词,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五、句式调序法
在文言句式中,一些特殊句式往往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不同,如:状语后置及宾语前置等倒装句式,在学习翻译这类特殊句式时,要根据现代表述的习惯,处理好句式中的语序关系。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相与步于中庭”,动词的限制成份“于中庭”在翻译时应从动词后面调整到动词前面,译为:(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再如《陋室铭》的结句“何陋之有”,译时就要将宾语“何陋”调到谓语“有”的后面,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六、删除虚词法
文言语句中,有些表示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如助词“之”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如“何陋之有”),或作为取消句子的***性的标志时(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意义,翻译时就可以删略不译。
七、词语瞄准法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翻译,只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瞄准句中的重要词,重点突破,就基本上能保证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何蒙”,此句中的“及”只有理解为“到……的时候”才算正确。
八、“互文”理解法
古诗文中,常常会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在翻译这类诗句时,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充分感悟其上下句的内容互相渗透交错、互为补充的特点。
如《木兰诗》中的“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不能翻译为“将***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而应翻译成“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次的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这样,就会避免对古文内容产生误解的现象。
又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译成“不因外物(好坏)或喜,不因为自己的(得失)或悲”,就曲解其意了,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才符合文意。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诗句,只有理解为“连将***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否则,就无法理解。
九、繁句简缩法
古诗文中有些语句较繁琐,翻译时可以用简笔译出。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2
实词即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具有实在意义的词。在初中文言文里,大多数的词是实词,但这些实词又往往是同学们阅读文言文时的拦路虎。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在迅速弄懂实词意义的基础上,顺利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呢?下面,结合部分文言文篇目谈谈翻译实词的几种方法。
一、加字法
众所周知,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了词总量的绝大多数,而古代汉语则以单音节词为主。要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就需要把这些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实现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词后加一个最贴近原词意思的字。
例如: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
在保持原词意思的基础上,“游”可以加字为“游动”,“细”可以加字为“细小”,“碍”可以加字为“障碍”。全句可翻译为:(河中有)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延伸: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期”可以加字理解为 ,“醉”可以加字理解为 ,此句可翻译成: 。
二、换字法
换字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来调换古文中对应的某个词,使之表达出与原词相同的意思。
例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余”“立”“左右”“质”在现代汉语中分别有“我”“站”“旁边”和“询问”之意,此句用换字法可翻译为:我站在旁边侍候,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延伸: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善”在现代汉语中 ,此句可翻译为: 。
三、字形分析法
从造字方法上看,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少部分是会意等其他造字方法造的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会意字是由意旁构成,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或有表意作用的声旁)和会意字的意旁,就可以得出汉字的本义。因此,在翻译实词时,也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字形来把握它的意义。
例如: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叩”是形声字,“口”是声旁,“身”是形旁,从能表意的形、声旁中可以分析出该词本义为“躬身发问”,引申为“请教”之意。此句可翻译为: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延伸: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绝”是 字,它的意旁是“ ”和
“ ”,表示 的意思,从而引申为 。此句可翻译为:
。
四、成语推敲法
成语推敲法就是借助与实词相关的成语的意思来推敲实词的词义。由于成语是汉语词汇有的一种长期沿袭使用的固定短语,它里面的词义一般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当我们要解释某个实词时,可以先联想与此词有关的成语,再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推敲出该实词的词义。
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要译出“阡陌交通”的意思,我们先可以联想到与“通”字有关的成语,如“四通八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我们由此可推断出:“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延伸: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请用成语推敲法翻译“德馨”的意思。(要写出大致的推导过程)
以上方法是初中生在翻译实词时运用最普遍的方法,只要我们反复揣摩、多次练习、不断积累,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探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注]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饴:通“饲”,表示“给人吃……”的意思。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
值永嘉丧乱( ) 传共饴之( )
二小儿往食( ) 席苫( )
还吐与二儿( ) 辄含饭著两颊边(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于是独往食,辄合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3
一、译书的缘起
译书并非始于近代。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这是中国第一次外来文化大输入。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笔者注),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此,两汉之际,大月氏等国的不少僧侣直接来华传教译经,使佛经以口授的方式逐渐在中原地区传播,并引起当时社会的关注。东汉定都洛阳,统治阶级上层中已有人开始信奉佛教。据传东汉明帝时派蔡愔到大月氏求佛经,后来蔡愔与大月氏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一起回到洛阳,并用白马驮回了一些佛教经典,在洛阳城西兴建了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马寺。至桓、灵帝时期,西域名僧安世高、支谶等都先后到洛阳,翻译佛经多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西行求经的人很多,大量佛经被翻译过来。唐时佛教继续发展,译经事业达到超出前代新的境地,唐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后译经75部,1335卷。故后秦名僧***摩罗什、南梁真谛和唐玄奘,被范文澜先生并称为中国佛学的“三大译家”。汉唐时期的译著以佛教为主,兼有其他各教。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人,但“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发展也愈益充分”,[1](P419、455)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末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标志着第二次外来文化的大输入。在耶稣会传教士中,利玛窦堪称杰出的代表。他入乡随俗,将基督教与儒教相联系,以耶补儒,以儒证耶,力求说明基督教与儒教的一致性;他还“以学术为媒”,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去争取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展示西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借以抬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结果,利玛窦等人顺利地进入了中国士绅、官僚社会。可见,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主要是以知识传教为手段打开中国大门的。利玛窦用中文撰述和译书不下20种。在天文、历算方面,译有《圜容较义》、《乾坤体义》、《天主实义》等书,介绍了宇宙体系;在数学方面,译有《同文算指》、《几何原本》等,此为明清之际输入中国的第一部数学著作和笔算著作;在地理方面,译有《万国舆***》、《万国***记》,为西方地理知识传入中国之始,由此丰富了中国人的世界地理知识;此外,他译的《西国记法》是第一部用中文撰述有关心理学的著作。
除利玛窦外,还有其他一些传教士,如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金尼阁、艾儒略、邓玉函、汤若望、南怀仁等,均从不同角度译著了西方***治、哲学、文学、物理、气象、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此外,一些中国学者参加了耶稣会士的译述工作。当时的译书办法是中西结合,即由西方人口述,华人笔录。在这些中国学者中,徐光启于1605年开始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翻译科学著作不下10种,著名的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李之藻不仅与利玛窦等人合译了《圜容较义》、《同文算指》等,还编有《天学初函》收西人译著19种,为最早的一部关于西方学问的中文丛书;杨廷筠与艾儒略合译的《职方外纪》,为明清之际综合介绍世界地理各书中最为翔实的一部。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译书的主要动机是传播宗教,因为作为执行教会组织指派任务的传教士,自然是以传教为最主要的目的。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其社会意义已远不止于宗教,而是西方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传入。欧洲传教士递航东来,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二、近代译书的变迁
作为第三次外来文化大输入重要渠道的近代译书,开始于鸦片战争前后,战前为少量译书,战后为大量译书。近代译书的发展,大体上分别由教会、***、民间三方面力量相互交替进行,其主次地位,在不同时期依次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后的译书,基本上是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19世纪60年代以后,为教会出版机构与***出版机构并峙,但以***译书机构为主;19世纪末开始,民间商办出版机构空前兴盛,私人译书成为主体。
(一)传教士的译书
明末清初的译书活动,由于罗马教廷的内部纷争及清初的闭关***策被中断了数十年。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不过,这些传教士已不属于天主教耶稣会,而是属于基督教新教。第一个来华的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他于1807年到达中国。此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华。自1808年起,马礼逊等人开始翻译《圣经》,直至1823年,一部中文全译本的《新旧约全书》终于问世。这是第一次完整地将《圣经》译成中文,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意义。除了翻译《圣经》以外,传教士在译书方面的另一项工作是编译各国史地和制度方面的书。主要有:米怜编《全地万国纪略》、麦都思编《东西史记和合》、裨治文编《亚美理哥合省志略》、郭实腊编《古今万国纲鉴》、《大英国统志》、《万国地理全集》、《贸易通志》等。这些早期新教传教士的译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不能与以后的译著相比,但这是近代译书的开端。这些译书成为日后林则徐、魏源等人了解世界的重要资料来源,同时也为后来的译书打下了基础。
早期传教士的译著,多由教会自办的印刷机构出版,最初在中国辖区之外开办。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并且允许外国人在这些口岸传教。于是,传教士便将活动基地从南洋迁到中国的口岸城市,此后又陆续组织了一些团体,专门从事编译出版活动。至19世纪末,教会主持的译书机构约有十余处,著名的有:
墨海书馆。其前身系英国伦敦会在马六甲等地办的印刷所,1843年迁入上海,主办人麦都思。译员有伟烈亚力、慕维廉、艾约瑟等传教士,中国译员有李善兰、王韬等。该馆以出版宗教读物为主,50年代后陆续出版少量的科技书刊约30余种。其中艾约瑟与李善兰合译的《重学》、艾约瑟与张福德合译的《光论》、韦廉臣与李善兰主译的《植物学》为近代中国最早、最系统的学术译著。
美华书馆。美国长老会办,1844年在澳门设印刷所,第二年迁入宁波,取名“华花圣经书房”。1860年迁上海后改名为美华书馆。该书馆设备精良,技术先进,规模较大,最多时有工人200余名,至1913年前后50年发行书40万册。美华书馆所出书籍,除了宗教读物外,也有不少科技书籍,如:《格物质学》、《代形合参》、《八线备旨》、《地理全志》、《五大洲***说》等,许多书籍被教会学堂采用为教材。
广学会。初名同文书会,1887年成立于上海,1895年改名为广学会,是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最大的出版机构。1897年广学会自称,数年来“编印各书籍八十九种”。近有学者估计,从1887年至1911年,广学会共出书461种,其中宗教书籍与非宗教书籍约各占一半。[2](P554)广学会不仅所编史地、理化、宗教、伦理方面的书多被当时学堂所采用为教科书,而且编印的一些***治书籍对当时思想界的影响相当广泛。有如林乐知的《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等风行海内,朝野争读。
近代西方教会译书的目的,其初衷仍然是为宣传宗教,他们夸耀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成就,是想“利用西方科学的威力来支持并抬高西方宗教的地位”。[3](P673)然而,历史早已翻过了旧的一页。与此前相比,传教士东来的背景更为复杂,除宗教的动因外,***治的动因是一个重要方面。在近代,传教士是以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先头部队出现的,而在荷***实弹的侵略者到中国后,不少传教士扮演了帮凶的角色,充当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鹰犬。但是,武力上的优胜,并不等于信仰上的征服。传教士们继续沿用传播科学的方法,以作为他们在中国活动的媒介。所以译书的内容,开始还是以宗教和少量自然科学著作为主,数量不多,发行不畅,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少数教民及上层官僚士大夫中间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逐步推广到***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日益扩大。可见,传教士的东来,确曾使中国人民的苦难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加重,但受西学东渐潮流的驱使,传教士在其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长期采用了学术为媒的手段,却在客观上传播了科学这一真正的福音。
(二)***译书
鸦片战争前后的译书以传教士为主,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士逐渐转为***为主。清***府的***译书活动始于1839年,当时作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在广州雇佣一批翻译人员,从事翻译西书和报章上有关洋人的言论,以作为情报,除了自用,还抄送同僚参考,有的还直送京师,进呈御览,并译有《各国律例》、《四洲志》等书。《四洲志》在闭塞已久的社会中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大势的窗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后来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入一些其它资料,编成《海国***志》于1844年出版,被视为有关西洋最权威的编著,在中国、日本广为流传。
尽管近代中国***译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间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同文馆又称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1862年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外语学校和翻译机构。该馆没有印刷所,出版中文译著。同文馆历年编译了有关语言、西洋制度、历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26种。从译书数量上说,是除江南制造局以外,由***主办的最大的译书机构。由于该馆以培养外交译才为主,因此,译书内容以世界知识,包括各国历史、国际法和有关时论为主,自然科学的译著也有一些,但数量不多,并且在晚清学术界影响不大。
***译书机构中,历时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该馆由曾国藩奏请,于1868年6月正式开馆,译员由中外学者共同组成。中国译员有徐寿、华衡芳、舒高第、赵元益、徐建寅、李凤苞等,外籍译员有傅兰雅、林乐知、金楷理、伟烈亚力等。与同文馆相比,由于宗旨的不同,江南制造局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据该馆自编的《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至1908年的40年中,共译书158种,其中史志、公法、教育方面的书18种;***事方面的书32种;商学书8种;科技书90种;附录10种中,除每年4册的《西国近事汇编》外,其余仍为科技书籍。
自中央设馆译书后,沿海地区相继仿行。主要有上海、广州的广方言馆、天津机器制造局、天津水师学堂、福州船***学堂、北京海关税务司等。这些机构均招收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与制造、驾驶技术并译刊西书。直到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还奏请设立江楚编译局于南京。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译书系统。
梁启超认为:“中国官局所译者,兵***类为最多。”[4](P449)尽管梁氏所说难免过于狭隘,但***译书还是有所侧重的,主要以应用科学为主,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只有外国历史、地理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书受到重视。这和当时的国内需求和朝廷的***策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强调的是“中体西用”。然而,“西用”一旦被引进国内,就必然会与封建主义的“中体”发生矛盾,并且终将瓦解和突破“中体”。这一客观发展趋势决不是封建官僚们的主观意志所能够转移的。
(三)民间译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商办民间私家出书剧增,译书不再由***译书机构所专营。由于甲午战败,国运艰辛,救国之士从日本的崛起中,感到了西洋文明的力量,更欲从译书中寻求救国之道,使得这一时期的译书活动,呈现出比以往更为绚丽的色彩。到处兴起的译书社团,表明了译书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译书内容由自然科学扩展到社会科学。
1897年10月,梁启超在上海开办大同译书局,为维新派的编译机关,由康广仁为经理。梁启超在《大同译书局叙例》中说:“本局首译各国变法之书,及将变未变之际一切情形之书,以备今日取法;译学堂各种功课,以备诵读;译宪法书,以明立国之本;译章程书,以资办事之用;译商务书,以兴中国商学,挽回利权。”这就明确规定了大同书局的译书范围。
1897年2月,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稍后设编译所,由张菊生主持。所译书籍,除有各种教科书及一般科学著作外,有相当一部分***治、法律方面的著作,其《严译名著丛书》饮誉全国。
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接着又成立了科学书译辑社、湖南译书社等,仅1901至1904年间,就译出各国史志以及哲学、法***、教育、外交、兵制、农***、矿务、工商、理化、卫生等各类书籍533种。[5](P101)值得一提的是译书汇编局,这是中国留学生第一个译书机构,所译书籍多为***治方面。冯自由称《译书汇编》“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万法精神》、斯宾塞《代议***治论》等,促进吾国之民权思想,厥功甚伟。”[6](P144)
私家译书最著名的要数严复和林纾二人,世称“严林”。严、林都是坚持用古文进行翻译的大家。严复的译书在思想界所起的作用最为深刻,他的功绩在于第一个较为系统地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方***介绍给中国读者。严译《天演论》为当时的思想界敲响了救亡***存的警钟。林纾是第一位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人,他共译作品184种,包括美、英、法、俄等许多国家的文学名著。1899年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由福州索隐书屋刊行,此书出版后,一时“风行大江南北”。“严林”的译著不仅在思想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近代西学东渐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除了严复、林纾外,著名的译者还有梁启超、王国维、马君武、朱执信等人。
民国以后的译书种类、数量愈来俞多,内容更加广泛,包括***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并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个译书群,如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半农、沈雁冰、郭沫若、陈望道、郑振铎等。尤其是以陈望道《***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给中国思想界带来新的生机。在此前后,译有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雇佣劳动与资本》、《***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自叙》(即初版序言)、《无产阶级专***时代的经济和***治》、《苏维埃***权当前的任务》、、《俄国******和无产阶级的任务》、《国家与***》、《伟大的创举》等。这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发表,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路经多歧,千回百折,但总的方向是与世界日益接轨,向着近代化的目标艰难而又不可阻挡地前进,这其中,译书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一是加速了西学东渐的步伐,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转型。清末西学东渐,大体上可以说有三种途径:学堂讲学;出洋考察或留学;译书。然而,无论是请人讲学或留学考察,其成果终归落实于文字。来华任教的讲义又翻译成书,如傅兰雅、丁韪良等人授课用书均刊译本;考察官员及留学生,凡较用功者均有译著。译书在西学东渐中首当重任。随着近代译书事业的发展,西学东渐以其排山倒海之势,锐不可挡,而西学的传播与扩展则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变迁的关键动因。鸦片战争之后,大量刊行的西方史志类的译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著名人物、国际交往惯例等,使中国对外部世界有了比较切实的了解,也为中国适应新的世界环境提供了具体而有参考价值的知识。在西学的影响下,摆脱传统的桎梏,睁眼看世界,从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形成了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知识阶层。如严复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使许多人对当时的民族危机更加感到触目惊心,提高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觉悟程度;另一方面又从西方输入了进化论的观点,使许多人从封建主义的世界观束缚下摆脱出来,开始接受资产阶级世界观。正是这样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第一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热潮,中国传统的封建士大夫阶层开始了向近代转型的历程。
二是促进了社会整体结构的新陈代谢。首先,自鸦片战争开始的大量西方知识的译介,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的起点,在此期间,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由地理而推及其它,程度不断深入,范围逐步扩大。如,西方近代天文地理学知识日心说、地圆说等的输入,就打破了千百年来所形成的自我封闭的文化优越感与一成不变的夷夏秩序,既是对封建社会的某种大胆否定,又是认识新世界的过程,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内部的新陈代谢。其次,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近代官办、民办企业相继建立,而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雇佣劳动、市场经济这些资本主义的苗也跟着破土而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应运而生;同时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引进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设备、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再次,在西学的冲击下,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西方新知识和新型思想方法的冲击和启发下,几乎一切中国传统学科都经受了一番改造;各种新式学堂的创办,教师和学生的迅速增加,留学生人数日增等等,这些无疑是封建文化的异***。
三是导致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启蒙和建立。有学者统计,仅自1860年至1900年的40年间,就有555部西方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其中哲学社会科学123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字、教育等;自然科学162种,含数学、理化、动植物学等;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等;其它45种。[2](P11-12)随着这些西技、西艺、西***的传入,在西方文化的启迪和催化下,中国近代的思想家和学者参合中西,推动中国的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哲学、***事、教育等领域相继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革,一些崭新的学科,诸如经济学、***治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和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西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也相继在中国出现,从而建立了中国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四是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了思想***。伴随着新式人才的出现、各种新学科的建立以及新的思想、新的信息的传入,陈腐的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出现了新的社会风尚、新的价值观念、新的人生道路。在社会风尚方面,有如服饰的改变、发式的改变、礼仪的改变、婚俗的改变,等等;在思想观念方面,“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观念,“商战为本”更新了“重农抑商”观念,“义利统一”更新了“重义轻利”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容置疑地起着“开启民智”,促进中国***治格局向近代化发展的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心理机制的更新,逐渐形成了求新求变的***治气候,从而客观上对唤起中国人的觉醒,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和民主***的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近代译书也带来一些消极后果。译书的内容是多样的,学理的输入是庞杂的,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府主义、国家主义、虚无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神学、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向中国渗透;同时也带来了帝国主义所卵翼的以奴化思想为特征的***文化的泛滥。但从总体上看,西学东渐主要地还是输入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打破了封建士大夫的愚昧的麻木,使中国逐步汇入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2]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4]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4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必须理解文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
一、文言判断句特点及翻译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主要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文言判断句的特点是主语和谓语直接相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文言里的“是”多作代词),而是借助语气词,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的。文言判断句主要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一)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1.用“……者,……也”的。(者,表停顿;也,表判断。翻译时,“者”和“也”都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上“是”。)
例如:(1)夺项王天下,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
――《鸿门宴》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师说》
2.单用“者”或“也”的 。(“者”和“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
――《游褒禅山记》
(4)粟者,王者大用,***之本务。(粮食,是君王治天下用处最大的,是***治上的根本事务。)
――晁错《论贵粟疏》
(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项脊轩志》
(6)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力量雄厚了,就是您秦国力量的削弱。)
――《烛之武退秦师》
(7)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
――《石钟山记》
3.句尾用“者也”的。(“者也”同样不译,也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8)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
(9)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
――《晏子使楚》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系”等表示判断,有的还要用语气助词来加强判断。判断句中的“乃”“则”“即”“皆”等副词,皆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只是”。
例如:(10)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
――《汉书・谷永传》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岳阳楼记》
(1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13)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我侯嬴只是东门的守门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
(14)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态的……)
――《病梅馆记》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论语・为***》
(1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你是一只忘恩负义的狼,一旦飞黄腾达便无比猖狂。)
――《红楼梦》
(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判断句中的“为”也兼有系词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例如:(1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安葬的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五人墓碑记》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像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鸿门宴》
(四)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句中的“非”也兼有系词的作用,可译为“不是”。这是“非”的最常见的用法。
例如:(19)拾视之,非字而画。(拾起纸片一看,上面不是字而是画。)
――《促织》
(2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六国论》
(五)用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例如: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
(2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
――《赤壁之战》
(六)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动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表示判断。翻译时,只须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例如:(23)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豪杰。)
――《赤壁之战》
(24)秦,虎狼之国。(秦国是虎狼似的国家。)
――《屈原列传》
(2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
――《鸿门宴》
二、文言疑问句特点及翻译
文言疑问句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主要区别,一是疑问词不同,一是语序的不同。文言疑问句一般都含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语气副词,但所用的疑问语气词和现代汉语疑问句全不相同,所用的疑问代词、语气副词、固定结构,除个别的,也不相同。文言疑问句的翻译一定要把语气译出。文言表示疑问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单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恶等)。
例如:(1)座中泣下谁最多?(在座的人中谁落泪最多?)
――《琵琶行》
(2)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给这好郎君,以后你想怎么办?)
――《孔雀东南飞》
(3)吾子其曷归?(您大约什么时候回去呢?)
――《左传・昭公元年》
(4)然明谓子产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胡为?”(然明对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毁掉?”子产说:“为什么?”)
――《新序・杂事》
(5)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
――《鸿门宴》
(6)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师说》
(7)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愚公移山》
(8)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懂得您的用意呢?)
――《齐桓晋文之事》
(二)单用疑问语气词(乎、欤(与)、耶(邪)、哉、诸等)。
例如:(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断定它有或没有,可以吗?)
――《石钟山记》
(10)况草野之无闻者欤?(何况那些在乡间没有名气的人呢?)
――《五人墓碑记》
(1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因为割地贿赂秦国吗?)
――《六国论》
(1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文人画家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种程度啊!)
――《病梅馆记》
(1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给庄子,有这回事吗?)
――《庄暴见孟子》
(三)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4)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玉毁坏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季氏将伐颛臾》
(15)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五人墓碑记》
(16)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
――《石钟山记》
(17)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现在越国已经降服了,您还有什么要求呢?)
――《勾践灭吴》
(四)语气副词与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同时用。
例如:(18)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难道王侯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触龙说赵太后》
(19)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如今您的恩惠足以达到鸟兽身上,而功德却到不了老百姓身上,又为什么呢?)
――《齐桓晋文之事》
(2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师说》
(五)单用否定词。
例如:(2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我的和氏璧,可以给他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老了,还那么能吃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用固定结构。
例如:(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论语・学而》
(2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盗吗?)
――《晏子使楚》
(25)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任随心意决定去留?)
――《归去来兮辞》
(2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季氏将伐颛臾》
(27)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为什么一定要君王劳神费心,代行百官的职责呢?)
――《谏太宗十思疏》
三、文言被动句特点及翻译
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在文言文中有“遭受”的意思。其句式的实质是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被动句的翻译一定要把有关对应的词语译为“被”。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构成方式。常见的有如下形式。
(一)“于”字式
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例如:(1)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那么,现在那些达官贵人,一旦犯了罪要受到惩罚,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的人所收留……)
――《五人墓碑记》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过,又不被时下所约束,来向我学习。)
――《师说》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往往是由细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伶官传序》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然而***队被陈涉打败,土地被姓刘的人夺走。)
――《汉书・贾谊传》
(二)“为”字式
用“为”“为……所……”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伶官传序》
(6)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鸿门宴》
(7)今为速往,恐为操所先。(现在如不赶快前往,恐怕就会被曹操抢先。)
――《赤壁之战》
(8)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侯嬴(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别人杀害。)
――《信陵君窃符救赵》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这样做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鸿门宴》
(三)“见(受)”式
用“见”“见(受)……于……”表示被动。例如:(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而被猜疑,忠诚却遭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屈原列传》
(11)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都昏醉,我一个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列传》
(12)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永远地被有道德修养的人取笑。)
――《庄子・秋水》
(1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来受别人的控制。)
――《赤壁之战》
(四)“被”字式
用介词“被”表示被动,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先生被捕,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五人墓碑记》
(1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业绩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成为过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无标志式
动词本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含被动意味。与现代汉语句式相同。
例如:(1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
――《六国论》
(1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
――《屈原列传》
四、文言省略句特点及翻译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有以下六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永州的郊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有白色的花纹,碰过的草木,全部都会死去。)
――《捕蛇者说》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中,公乃入。”(沛公对张良说:“……估计我回到***营中,你再进去辞谢。”)
――《鸿门宴》
(3)(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亲手抄录,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人家……)
――《送东阳马生序》
(4)(曹刿)问:“(公)何以哉?”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问:“(您)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曹刿论战》
例(1)承前省;例(2)蒙后省;例(3)自述中省略;例(4)对话中省略。
(二)省略谓语动词。
例如:(5)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士兵的勇气便会减弱,第三次士兵的勇气就会消失了。)
――《曹刿论战》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中间,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而及时改正。)
――《论语・述而》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上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8)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子丹到荆轲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六国论》
例(5)、例(6)、例(7)省略谓语动词;例(8)省略动词短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例如:(9)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尉官拔出宝剑,吴广奋起,夺过杀死尉官。)
――《陈涉世家》
(10)每字为一印,火烧(之)令(之)坚。(注:“令”省略兼语)(每个字做成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坚固。)
――《活板》
(1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项王说:“真是壮士!给他一杯酒。”于是左右就给一大杯酒。)
――《鸿门宴》
2.省略介词宾语。
例如:(12)竖子不足与(之)谋。(这小子不值得同共谋大事。)
――《鸿门宴》
(13)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向详细说了听到的事情。)
――《桃花源记》
(14)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拿往柱子上撞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例如:(15)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杞子从郑国派向秦国报告。)
――《之战》
(16)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希望让能补充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触龙说赵太后》
(17)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回到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例如:(18)将***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将***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鸿门宴》
(19)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现在把钟磬放水里。)
――《石钟山记》
(20)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非心服也。(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的原因,被他的***威所迫罢了。)
――《赤壁之战》
(21)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一百金把它买到。)
――《荆轲刺秦王》
(22)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有时早上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
――《三峡》
(六)省略分句。
例如:(23)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游褒禅山记》
五、文言变式句特点及翻译
所谓变式句(又叫倒装句),是比较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有些句子的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其句式的实质是文言里的句子中的成分出现了倒置现象。今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要求翻译。文言句式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四种。
(一)主语后置(或曰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愚公移山》
(2)甚矣哉为欺也!(做这种骗人的事太过分了啊!)
――《卖柑者言》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a.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即“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3)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石钟山记》
(4)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天气很冷,砚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能放松抄写工作。)
――《送东阳马生序》
(5)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寡人之于国也》
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即“疑问代词+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7)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
――《鸿门宴》
(8)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鸿门宴》
(9)子何恃而往?(您凭什么前往呢?)
――《为学》
c.通过“之”或“是”(即“宾语+之或是+动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懂文章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师说》
(11)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烛之武退秦师》
(12)俗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是说我啊。)
――《庄子・秋水》
(1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这次出兵难道是为我吗?为的是继承先君建立的友好关系。)
――《左传・僖公四年》
(14)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
――《季氏将伐颛臾》
(1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只要推举出有才能的人,我得到就重用他们。)
――曹操《求贤令》
2.介词宾语前置。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即“疑问代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6)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
(17)不然,籍何以至此?(不是这样的话,我凭什么误会到这种地步呢?)
――《鸿门宴》
b.非疑问句中,“以”有宾语(即“名词或数量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18)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怒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吧。)
――《诗经・氓》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论语・为***》
c.方位词,作介词的宾语(即“方位词+介词”式),宾语前置。
例如:(20)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限制性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而修饰性的定语常放在中心词之后,后者则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都有词语作标志。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四种格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能的三个子孙。)
――《愚公移山》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想找个的人,也没有找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的石头,到处都是。)
――《石钟山记》
2.“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4)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魏忠贤这场祸乱中,的官员,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中,有几个人呢?)
――《五人墓碑记》
3.“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例如:(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的庙堂[指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处在的江湖 [指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王。)
――《岳阳楼记》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的爪牙,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心专一[的缘故]。)
――《荀子・劝学》
4.“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的格式。
例如:(7)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于是替长安君配备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触龙说赵太后》
(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刀和箭头,用它铸成金人,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过秦论》
(9)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的四周有十几亩土地,院子里还有草屋。)
――《归园田居》
(四)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或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大多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都要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因此称它为“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介词结构“于……”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少数则只能作。
例如:(1)青,取之,而青……(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比蓝草]更青……)
――《荀子・劝学》
(2)得双石……([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石头……)
――《石钟山记》
(3)人固有一死,或重,或轻。(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有的人死得。或译为“人总有一死,有的重,有的轻”)
――《报任安书》
(4)公与之乘,战。(庄公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交战。)
――《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乎……”后置。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如:(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荀子・劝学》
(6)生,其闻道也固先,吾从而师之……(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老师。)
――《师说》
例(6)“乎吾前”也可译为:在我前面出生的人,而句中的“乎吾”今译时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补语。
3.介词结构“以……”后置。翻译时,多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7)为坛而盟,祭。(筑起高台盟誓,[用尉官的头]作祭品。)
――《陈涉世家》
(8)掭,不出。([用尖草]搅动,蟋蟀仍不出来。)
――《促织》
【备考训练】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的正确解释()
A.这个人一定有利用我来欺骗陛下的意***。
B.这个人一定有认为我欺骗陛下的想法。
C.这一定是有人利用我来欺骗陛下。
D.这一定是有人认为我欺骗陛下。
2.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
③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④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烈(注,人名)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汉书・疏广传》)
3.从令纵敌,非良将也。(《三国志・曹彰传》)
4.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北史・裴侠传》)
5.闻太子所欲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庄子・说剑》)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①?”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②”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2.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桀(夏桀)其孰为此?
2.何谓得之于心?(元好问《射说》)
3.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使尧在上,咎繇(人名,法官)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刘向《说苑・理***》)
5.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宋史・徐责力传》)
6.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庄子・说剑》)
7.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唐・孙樵《书褒城驿壁》)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选择题。
1.“然而可得并者,***恶故也”的正确译文是()
A.然而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是因为那些地方***治不好。
B.然而却能够取得那些城高人众二者并具的地方,说明魏国***治不好。
C.然而那些地方能够被兼并,是因为那些地方***治不好。
D.然而却能够兼并那些地方,说明魏国的***治不好。
2.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一项是()
A.过北郭骚之门而辞。B.造于君庭。
C.齐必侵矣。D.请而反之。
(二)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同“纠”,聚集)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刘向《说苑・理***》)
3.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使力也。(《汉书・丙吉传》)
4.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5.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后汉书・朱晖传》)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
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3.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二)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魏泰《东轩笔记》)
2.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选择题。
1.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不余欺也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多于市人之言语
2.与“美哉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大王来何操
C.甚矣,汝之不惠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与“后有老父遗剑于路”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死生,昼夜事也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C.石之铿然有声者D.刑戮是甘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玉之贱,人民是宝。
2.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其李将***之谓也?(《史记・李将***列传》)
4.不识吾子奚以知之。(《孔子家语・颜回》)
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苏轼《放鹤亭记》)
7.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5
关键词:浅析;移动互联时代;云翻译;特点;趋势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不同语种人群问即时通讯中语言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的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模式,无法同时解决翻译服务成本高、质量低、即时性差等核心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器翻译技术通过对短句、长句片段、词汇、人名等数据的深度挖掘,辅以翻译统计学原理,对于词汇或短句的翻译已经达到了精准、快速的程度。但是对于整句,尤其是长难句的翻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无法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其根本原因在于机器翻译无法综合、归纳以及理解自然语言中的语法、句法、情感等语境规则,因而难以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翻译模式与技术。云翻译应运而生,将语言信息服务的技术进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 云翻译的概念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的概念在不断升级,语言翻译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效率等都发生着巨变,机器翻译、语义检索、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语音识别等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取得了重大进步。特别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在语言翻译中的应用,使得翻译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云计算是一种通过 Intem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在翻译行业的运用是通过提供资源合理配置的服务平台,容纳多人同时工作,以更低的成本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目的。运用云计算技术的翻译方式简称为云翻译。云翻译平台,就是基于云平台的协同翻译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将分散的语言服务资源进行集中、组合与分配,开发提供丰富的软件技术产品服务,通过云到端服务模式满足各类语言应用的需求。云翻译平台不仅融合了先进的计算技术、语言处理技术,并且能实现协同翻译,即将多名空间上分散的翻译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完成一项翻译任务,以提高翻译的效率。
3 云翻译平台架构
3.1云翻译架构
云翻译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即时翻译系统,分为两大模块,由云用户端与云服务器端构成,云翻译的系统架构如*** 1所示 。
云用户端包括云用户端输入模块和云用户端传送模块。云用户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云用户端翻译请求,包括用于输入需翻译的原文、选择翻译语种;云用户端传送模块通过通信网将云用户端的翻译请求传送给云服务器,接收云服务器反馈的翻译信息;云用户端输出模块用于输出云服务器反馈的翻译信息,包括输出译文。
云服务器包括云服务器数据库、云服务器标准数据库、云服务器临时数据库、云服务器传送模块、云服务器检索模块、云服务器更新模块。
云服务器数据库储存翻译检索应用程序、寻求人工云服务端帮助,存储多语种字、词、句的原文及对应的译:艾资料。云服务器标准数据库储存包括建立云服务器数据库时由人工录入的能想到的正确无误的全部字、词、句的原文及对应的译文资料。云服务器临时数据库储存由云用户端输入的而在云服务器标准数据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原文链接译文和云用户端请求人工云服务端翻译的译文。云服务器传送模块接收用户端的翻译请求,并传送给云服务端和接收人工云服务端译文并传送给用户端。服务器检索模块,包括从服务器数据库中检索需翻译的原文链接的译文。服务器更新模块将储存在服务器临时数据库中的字、词、句转移储存到服务器标准数据库中,同时更新维护服务器数据库中的翻译检索应用程序。
3.2 语料数据云存储
云数据库模块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技术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访问,针对数据的分布异构性、非确定性、海量、动态变化等特点,通过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对大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向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云翻译系统在存储语料数据时,首先会将英文与自然语言进行数据捆绑的方式一一捆绑,并存放在以这两种语言为原语言的数据库中,然后再按照字段长度分类排序存储。首先云翻译系统中每张表都会通过行键按照一定的范围被分割成多张子表,而这些子表都会被多个子表云服务器管理。
云服务器数据库模块为系统提供高容错的功能,提供对数据的高可靠、高并发并行存取访 问特性。解决了传霸统数据库高并圈发读写速度 慢 、支撑容量有限、扩展性差、运维成本高等问题。
3.3 语料数据匹配
为了高效地利用在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处理,云翻译系统采用基于云计算的并行编程模式,将任务自动分成多个子任务,通过映射和化简两步实现任务在大规模计算节点中的调度与分配。云翻译系统在庞大的语料数据库中处理语料数据时,英文语料数据库是作为云翻译系统的一个大型的数据中转站,系统会基于用户所使用语言去寻找相对应的英文译文,再通过英文译文搜寻用户需要的译文。当系统搜索到的语料数据所存在的译文有多种翻译形式时,系统会自动分析译文的调用频率以及上下文语境,优选出最佳译文进行调用,从最优化译文所存在的歧义问题。
4云翻译的特点
4.1简单易用
相比传统计算机翻译软件,云翻译平台简单易用,因为它不需要部署,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干活了。还有一点,云翻译平台通常是将项目、人员、语料等进行模块化管理,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权限控制,也就是专人做专事。
4.2不限时空
云翻译平台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工作,不高兴了可以在家办公,如果你喜欢网吧的氛围,到网吧去翻译也是可以的,反正是***进行的,不像以前想换台电脑工作,还得先把数据拷过来。
4.3团队合作
云翻译平台有一个先天的优势,那就是适合团队协作,项目经理给译员分发任务,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共用记忆库和术语库,确保同一个项目的译文风格和术语保持一致。甚至有些云翻译平台还提供***沟通的工具,比如译马网即将上线的项目聊天室,允许同一项目的项目经理和译员之间可以随时就翻译问题进行沟通,让团队协作更加顺畅。
4.4安全省心
云翻译平台,由于数据全部存放在云端,用户不需要操心硬盘会不会坏掉,数据会不会丢失,因为作为平台方,数据都会定时备份的。用户只需要将精力全部投放到翻译本身,数据安全的事情就交给平台方吧,而这也是云翻译平台的价值所在。
5 云翻g的发展趋势
5.1应用环境将更加完善和成熟
随着经济全球和各国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翻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翻译行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为云翻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环境。同时,“大数据”、“语言资产”及“知识管理”等理念,为翻译大数据和语言资产积累做好了准备,为云翻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翻译业务平台、工具到内容三个要素的出现将加速翻译行业的融合,使用户、业务和译员都形成大数据,而其中的纽带将是三个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内容”即真正的翻译大数据――云端翻译记忆库,为云翻译发展提供了数据基础。
5.2与其它云服务创新融合
全球化进程决定了语言服务在各行各业中的必需性和重要性,随着语言服务行业与其它行业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集成语言服务将成为其它行业平台实现全球化的驱动力。云翻译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商业、传媒业、教育业、服务业等跨区域发展较为突出的行业,这些行业中都有都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云服务平台。这些云服务平台具有独特的品牌号召力和传播力,但往往局限于特定几个语种,不同语种间有大量重复的同质服务和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云服务平台要继续发展,需要打破语言障碍。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必然推动云翻译与其它行业云服务创新融合,为用户提供无缝、个性化的通用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获得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市场。
5.3智能化发展
基于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智能化将成为云翻译的发展方向。未来,跨地域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云翻译协同翻译平台的出现,将提供更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当用户需要语言服务时,可以一键连接云翻译平台多语言呼叫中心,随时随地畅享远程电话翻译、视频会议同声传译、移动终端随身翻译等全方位的语言服务;也就是说,用户从此无需提前预约翻译到现场,云翻译就能带来成本与效率的双赢,让跨语言的沟通随时随地、毫无障碍。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语言间的经济文化需要相互交流融合,大大推动了翻译行业的长足发展。云翻译将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语料库、术语库、机器翻译等引入翻译行业中,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效率,使短时间处理大量文字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唐智芳,于洋.“互联网 +"时代的语言服务变革[J].中国翻译,2015,(4):72-75.
[2]余正红,伍永豪,邓娟,王俊.基于Hadoop与XMPP的云翻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2):239-242.
[3]张培蓓,光 峰.云翻译项目及其质量管理刍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155-158.
作者简介:
高崇阳(1980),男,山东章丘,汉族,硕研,讲师,空***后勤信息化.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6
宋元时期的泉州,东方第一大港口城市,迎来送往“市井十洲人”的同时也汇聚了一批掌握双语或多语的翻译人员――“通事”。通事本属品级较低的吏员,但在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混血儿或回人。诸如母亲是泉州人,父亲是来自异国的行商。
通事资格的获得,需经过专业考试,授职后又细分为从事口译和笔译工作。三次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就是一名明代译字员,而他本身也是***。有的通事时常从事间谍工作,暗中深入外国朝贡使团内部,以探听夷情。
刺桐城的市井百态
城内房屋多由木材和竹子搭建,墙屋密集,街道狭窄,每到夜晚,夹道灯笼点起,稍不留神就容易引起大片火灾。城东门外,也就是蕃商的聚居地,则有成片的花园,他们将从国外移植而来的奇异花卉栽满田地庭院、屋顶阳台,屋舍则建于花海之中,俨然花园别墅。据说这一风俗是阿拉伯商人带来的。
外国商人通常会在刺桐城各城门口附近的市集挑选购买商品,再转销他国。据记载,刺桐城内曾分布着丝绸市场、香料市场、牲口市场、谷物市场、海物市场、花果市场、书籍市场、珠宝市场等。城内散布着规模巨大的手工业作坊,数以百计的男女在其中生产金属制品、陶瓷器、丝绸、纸张等物品。
未载入史册的使节秘事
166年,古罗马安东尼诺皇帝派使团由海路来到岭南,向汉朝贡献象牙、犀角、玳瑁。不过,没有任何一个拉丁语文献记载此事,而且这些使节所携带的礼品,并非罗马特产。许多学者怀疑这个使团其实是地中海东岸地区商人为捞取好处冒充而来。他们携带的那些礼品,大概是在东南亚版本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淘来的。
麒麟与长颈鹿
在20世纪70年代,南京太平门外明魏国公徐Y墓中出土了一件素缎天鹿纹补服,其补子的纹样竟是一只回首卧姿的长颈鹿。原来榜葛剌(今孟加拉)是郑和下西洋必经之地,与明朝往来密切。1414年,榜葛剌国王遣使来到中国,向明成祖进献“麒麟”。当时的宫廷画家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了这一盛景,***中所绘“麒麟”其实是产于非洲大陆的长颈鹿。
“愿将一片新叶,揩掉你的眼泪”
鉴真东渡是海上丝路史上的一段佳话,在东渡过程中他也因天气炎热而双目失明,让人惋惜。奈良的唐招提寺至今珍藏鉴真坐像。17世纪80年代的一个初春,日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仰望鉴真瞑目盘坐、面带微笑的塑像,当时正值新叶初长,阳光映照嫩叶,折射在他双目失明的双眼,宛如垂泪。诗人感慨系之,遂赋俳句一首:“愿将一片新叶,揩去你的眼泪”。
无聊吗?来玩麻将吧
所有人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事迹,可据说“麻将”这个喜闻乐见的民间活动,就是在郑和下西洋途中发明的。长年海上航行,许多将士无聊、思乡,甚至都得了病。郑和灵机一动,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案,如代表太阳的“红中”,代表白昼的“白板”,代表桅杆绳索的序号的一至九索,代表船舱上装水的竹筒的一到九筒……
自从有了茶,咖啡算个啥
由于海上丝绸之路,16世纪后欧美人民得以喝上了茶。桂冠诗人写诗赞美:“这饮料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幸福,它增加了我们的智慧和愉快的欢呼。”西班牙爱茶,法国爱茶,葡萄牙的皇室也爱茶。听说曾经有皇族因为一日饮茶杯数太多,连着兴奋了三天三夜都睡不着觉。而18世纪的英国和美国家庭普遍把茶作为饮料。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应该称为“茶叶之路”。
爱美女人,爱丝如命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贵妇们对刺绣与丝绸的热爱可谓狂热。身着刺绣服装、脖缠刺绣披肩、手拿刺绣手帕,口袋揣刺绣名片,参加宫廷刺绣匠师组织的刺绣协会……无论高矮胖瘦,都要把自己包装成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自诩为东方美人而大肆炫耀。据说路易十四及其女儿都爱刺绣,当爹的还会贴心地帮女儿挑选***案……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7
有时亮,有时灭
又像节日的小灯泡
星星迷惑地俯视这仙境般的奇景
怀疑是不是姐妹们跌落在红尘
……
悠扬低回的音乐伴着艺术家曹雷深情朗读的《萤火虫》,人们似乎漫游在爱丽丝寻梦的仙境之中。这是日前举办的吴钧陶文学翻译学术研讨会上一个温馨的场景。诵读者情不自已,谛听者感同身受,被艺术家魅力的嗓音所感染,更赞叹诗歌的创作者吴钧陶。
吴钧陶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审,诗人,翻译家。他是出版界的前辈,曾任上海太平洋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编辑。自1952年在太平洋出版社编写出版新少年传记丛书《高玉宝传》至今,半个多世纪的煮字生涯,呈献给了读者千万余字的文学作品。2003年,吴钧陶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2年获“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
亦苦亦甜 诗意人生
1927年4月11日,吴钧陶出生在安徽贵池一个儒商家庭。从青少年时期试学写诗,此生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懵懂时的理想放飞,多少有点家学渊源。吴钧陶的祖父吴藩,15岁考取了秀才,后来又中了举人。外祖父王静甫曾经就读于安徽高等学堂,善撰诗联,著有《藕塘诗联稿》。母亲王秀岑也曾在安庆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就读。上辈的学识与涵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顽童时长辈吟诵的童谣、千家诗,他听着学着哼着,虽不懂音韵格律,更不谙才情诗意,但诗中描述大自然的景物,朗朗上口、反复吟诵的诗句便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了。
15岁那年,吴钧陶因***结核性痔漏住进了怡和医院。不曾料想,就此离别了求知的学校,踏上了漫漫寻医路。六年中,他承载的是二千多日患病***的痛楚,身上破裂过七个流脓的创口,看过二十多位医生,遍尝五六十种药物,受用五六百次针剂,无奈接受的是一千多日的卧床禁令。
我真想仰天长啸
再也耐不住了
再也耐不住了
我恰像笼中的小鸟
怎禁得失去自由的烦恼
我要挥动久垂的翅膀
我要挣脱重重的桎梏
我要头也不回
直冲云霄
蜷缩在病榻之上,吴钧陶充满了困苦和绝望。对病痛的无奈,对失去自由的怨愤,文艺少年仰天长叹,发出了填膺的呐喊。
当西药终于治愈了吴钧陶的顽疾,他才真正体味到人生不完全是苦,是难,还有甜的味道。新中国成立之年,吴钧陶走出了囚禁的斗室,和所有志向青年一样,拥抱阳光,激情地投入工作,快乐地潇洒人生。
因为生病,吴钧陶没有接受系统的英语学习,但他接触英语还是比较早的。1935年,在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北区小学读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接受了英语课程的学习。初中上的是林语堂编的英语教科书,可惜只学了二年。为使自己喜欢的英语不再荒废,也为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胜任编辑岗位的工作,他报名参加了英语补习班。授课的是一位名叫克莱顿的外籍老师,原来在上海的英文报馆工作。吴钧陶坚持了两年多的学习,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外籍老师为鼓励他,同时也有意撮合这位学习认真、清新俊逸的学生,让他与未曾谋面的一位董姓姑娘通信。董姑娘曾在克莱顿先生那儿补习英语,在吴钧陶进补习班之前去了香港。从董姑娘回信中得知,他父亲是一位教授,要去美国大学教书,全家要移民美国。
1982年5月24日,时隔近30年,董女士从美国来上海,与吴钧陶夫妇见了一面。倾注于笔端的友情,耄耋老人依然吟诗抒怀。
新月的船载来
你昨夜的祝福
东风万里带来
你慰藉的温暖
……
我将托飞鸟带给你
我的欢唱
我将凭流云寄给你
心的飘扬
……
“人们需要诗歌,不但炎黄子孙需要,全世界的圆颅方趾的族类都需要。”吴钧陶在思索、感叹之余,将思维的表达、情感的波澜赋予了诗歌这门艺术形式,以诗言志。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诗意倾注于笔端,宣泄于纸上,即使因诗致祸,在所不辞。吴钧陶曾经写过一首《悼亡婴》:
才生,就死
结束于刚开始
你(刚能用这样的代名词)
只在生命的琴键上
铮然一弹
就一星火花一般
消失在谜的黑水潭
还来不及使人悲伤
因为未曾拨动心弦
未曾激起情感的漪澜
却只教人面壁联想
对大千世界感到迷惘
碧空是这样渺远
生命是这样无常
吴钧陶早年生病,经常会对生命、人生、地球、宇宙等遐想连篇、反复思考。“人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的诗中有很多反映这方面的内容。《悼亡婴》一诗的主旨是感叹人生无常,生命短促。但就是这首短诗,却被上纲上线,判为“反诗”,被诬陷为“反右运动还没开始就结束了”。1958年,吴钧陶被戴上了“”帽子。“”中,又受此牵连被关进了绍兴路74号的“牛棚”,后又被下放到奉贤“五・七干校”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译诗译文 润物无声
人生是一出悲剧
因为最后的结局是死亡
但是如果愁眉苦脸地过一生
那是更大的悲剧
虽然历经坎坷、饱经风霜,但诗人依旧那么豁达、开朗。1971年8月,吴钧陶结束了“五・七干校”的劳动,来到了天山路上的燎原化工厂。虽然还是作为劳动改造的对象,但他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从此以后,可以每天回家睡觉了。
对文字的钟爱,使吴钧陶渴望能再次提笔写诗、著书、翻译文学作品。家里的藏书,历经多次磨难已所剩无几,特别是外文书籍。幸运的是,吴钧陶竟然翻出了抄家时被遗漏的工具书,商务印书馆旧版的《英华大词典》和一本1962年出版的《鲁迅诗歌注》。久旱逢甘霖,是天意还是馈赠,吴钧陶难抑内心的激动。于是,作为改造对象的他,每天回家的那份“享受”,全部奉献给了鲁迅诗歌的翻译。
翻译鲁迅诗集,吴钧陶还是比较累的。一则时间久远,很久没有动笔了,其次也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参考,再加上把一种语言的意义、韵味和形式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把中文诗歌翻译成英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钧陶认为,虽然如此,但为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诗歌,尝试一下总比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来得好。为了追回逝去的时光,为了忘却苦难的现实,吴钧陶伏案书桌,长夜漫漫,寄情于文字书稿之中。一字一句,反复推敲,仔细斟酌。1971年下半年至1973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吴钧陶翻译完成了44首鲁迅先生的诗歌。1981年,在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前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吴钧陶的《鲁迅诗歌选译》。
鲁迅诗歌翻译之后,吴钧陶一发不可收,又选择了杜甫诗的翻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使吴钧陶感受到了大地回春的那份期盼。在译诗的海洋中,他放飞心情,纵横驰骋,自由翱翔。
嗜书如命的吴钧陶,一辈子与书、与纸打交道,编书、译书、读书、藏书。他自号“纸囚”,自封“一世”。说自己“一辈子以纸墨为伍,甘愿画地为牢”,也风趣地说自己像英国女王一样,可以“一世”。不过他的王国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片文字罢了。他曾戏仿唐刘禹锡《陋室铭》写过一首《纸囚室铭》:
楼不在高,有光则明。年不在轻,有劲便拼。室名纸囚,作茧缚身。四壁立书橱,开门锅碗瓶。谈笑有家人,往来须蛇行。可以看电视,读圣经。有巴士之乱耳,有卡拉为近邻。差胜亭子间,赛过石库门。主人云:乐在笔耕。
除了写诗译诗,译书、译文也是吴钧陶生命中的一部分。早在1955年,平明出版社、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就出版了吴钧陶翻译的《圣诞欢歌》和《错箱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吴钧陶进入了创作、翻译、出版的丰收期。“花甲之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剪影》,“古稀之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幻影》。另有一本散文集《留影》,与前两部诗集构成了“影子”系列,也已出版。吴钧陶还有一部尚未出版的诗集《心影》,凝聚了他数十年创作的重要诗作,近百首的汉语十四行诗。著名诗人屠岸曾高度评价道:吴钧陶的《剪影》是心灵之梦的侧面;《幻影》是心灵之翼飞跃的具象;《留影》是心灵的颤动向大地的投射;《心影》则是吴钧陶所有“影”的集中和概括。此外,吴钧陶翻译的《杜甫诗英译一百五十首》《唐诗三百首新译》《狄更生诗选》以及《错箱记》《圣诞故事集》《维莱特》《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等一版再版。
进贤进能 雨露之恩
对自己能走上文学之路,吴钧陶一直感恩于巴金先生和他的兄弟李采臣。
那是病后不久,吴钧陶捧着自己试译的稿本以及在病后倒出的《药渣》(《留影》中综述自己在病中那段刻苦铭心、难以忘怀的经历)来到平明出版社,巴金先生破例收下了这个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但励志竭精的青年。
正是怀着这份感恩的心,吴钧陶一辈子坚守在编辑的岗位上。不仅翻译出版了书籍,还为读书人和写书人架起了彩虹,做起了嫁衣。1993年4月26日,吴钧陶在《新民晚报》上,为年近九旬的孙大雨教授呼吁。孙先生1930年耶鲁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国,曾在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任职。1984年,后的老教授枯木逢春,十年孤灯陪伴,从事诗体翻译并修订了八部莎士比亚诗剧。只可惜因为订数不足,仅出版了《罕秣莱德》和《黎琊王》两部。吴钧陶得知此消息后,积极呼吁。不仅如此,当他看到孙先生长达400多页格律体的《离骚》译诗和长序、详注,钦佩感慨之余,投书《新民晚报》“夜光杯”,撰稿《丝将尽,泪欲干――为孙大雨教授书稿呼吁》。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1996年,孙老先生尘封已久的《屈原诗选英译》得以问世。复旦大学教授、丰子恺之子丰华瞻曾经撰文:这次有机会阅读孙先生的《屈原诗选英译》,使我较多地了解孙先生。屈原的《离骚》《九歌》……等,我年轻时在父亲的教导下读过。将这些作品译成英语,并不容易。孙先生有深厚的国学底子,所以能挑起这副重担。译成英诗,首先要确切理解原文。其次,既然作品古雅,翻译时用的英语也要“古雅化”。这一点,孙先生是做到了的。
吴钧陶曾说:我能够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是因为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也希望能够同样地帮助别人,成全别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河北教育出版社有意邀请吴钧陶主编“世界文豪书系”《马克・吐温卷》。当时他并不想接受,一则自己年岁已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主编十九卷的文集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自己能力也有限。但经不住出版社编辑三顾茅庐,温柔敦厚的吴钧陶最后还是接受了这项庞大的工程。至此,古稀老人在编辑的生涯中再次奠基,开始了新的里程。搜集马克・吐温的全集,吴钧陶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当时,国内有关马克・吐温的原著不多,更不要说全集了。没有当今互联网的便利、快捷,吴钧陶只能从书店、***书馆、藏书楼乃至地摊、旧书店中寻觅“马克”。虽小有收获,但距离全集的编撰还相差很多。当吴钧陶收到所托的老朋友潘庆z从美国购回最新牛津版的《马克・吐温全集》时,如获至宝,如释重负。
最终编就的《马克・吐温十九卷集》包括马克・吐温的短篇、中篇和长篇故事、游记、小说、人物传记、散文、杂文、正论、哲理文论、自传、演讲和书信等。如何选择合适的译者,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虽然,吴钧陶过去一直从事编辑工作,认识一些译者,也对译者的翻译作品有所了解。但面对卷帙浩繁的庞大工程,他还是仔细排摸、遴选,认真组建一支优秀的译者队伍。《马克・吐温十九卷集》不仅聚焦了叶冬心、钱春绮、***廷、彭嵋森、夏平等译坛老将,吴钧陶还将目光锁定在黄福海、杨幼玲等译苑新秀上,积极举荐,提携新人。
主编全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从书集内容的搜集整理、译者队伍的组合筛选到文章风格的统一、体例规范,全集审校、统筹和总序的撰稿,吴钧陶殚精竭虑,七度寒暑。2002年,《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天道酬勤,2004年,吴钧陶藉以此书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书奖。
吴钧曾是叶君健翻译《安徒生童话集》的责任编辑,他自喻为书中的丑小鸭,也曾梦想变成白天鹅,展翅飞翔。可惜现在老了,名正言顺地变成了一只丑老鸭、跛老鸭。如今,刚过了米寿之年的老人依然居住在西区常熟路一隅。二三十平米的房间被书架、书橱、书柜所占据,只是书架上的书比以往少了很多。1996年,吴钧陶曾获得首届上海***书节组委会授予的上海十大藏书家荣誉称号。老人说,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书已经把家里的地板压的变形变脆了。“我老了,地板也老了,都不再能承受那么重的负荷了。大多书我都捐了,送人了,让它们有更好的去处。”不再是满屋的书籍,琴瑟之乐的欢颜也被钢琴上供奉的祭果所取代。风雨同舟走过了大半辈子的老伴杨昭华因病仙逝,撒手人寰。一曲《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金丝银发),这给夫妇俩留下美好回忆和深刻印象的歌曲,曾经在翻译家协会的年会上联袂演唱过,如今也只能留在老人无尽的思念之中。
“海水退潮,在沙滩上留下许多皱纹;生命退潮,在身躯上留下许多皱纹”。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8
[关键词] 理雅各;《易经》;翻译;文化传播;易学思想
[中***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2―0126―07
Abstract:James Legge's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Changes aroused much attention and criticism after its publ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nsmitting The Book of Changes to the West, his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has been a milestone, inspir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who were and are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ancient classics in many ways. The essay intends to probe into James Legge's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per se, including his academic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the motivation of translating The Chinese Classics including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asic texts and other reference books,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the forma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so as to interpret his thoughts on Yiology.
Key words:James Legge; The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Yiology
理雅各与《易经》及其英译研究自其《易经》译本问世以来便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评论,至今不息。在《易经》西传史上,理氏的《易经》英译及其对《易经》的研究是里程碑式的,在多方面启示着后来从事典籍研究和翻译的中外学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费乐仁称赞他和卫礼贤为“攀登汉学中喜玛拉雅山的巨擘”[1](P21-57)。本文拟围绕理氏《易经》译本本身进行系统考察,主要包括理氏英译《易经》的学术准备、英译包括《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之动机、英译《易经》的底本及其相关参考书考辨、关于理氏《易经》英译的评析、理氏《易经》英译本的体例、译本特点,旨在探析其易学思想。
一理雅各英译《易经》的学术准备
及其翻译动机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的求学生涯中,有三件事对他日后的工作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一是翻译布恰南(George Buchanan)著作。为了练习拉丁文,他翻译布恰南的著作。在此期间,理氏已经形成追求知识、专心向学的学术习惯。[2](P26-27)二是评注解经的原则和批判性方法。在阿巴甸(Aberdeen)皇家学院(King’s College)求学期间,他除了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之外,还进一步学习了希伯来语,并“深入学习”(higher study)《新约》,掌握了评注解经的原则和批判性方法,这些方法日后对他解读中国典籍非常有帮助。[2](P31)三是中文的学习。1838年,他在伦敦开始学习中文,老师为修德(Samuel Kidd,1799―1843)神父,那时用于中文教与学的读本极为稀缺,其教学材料包括由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编撰的《英华字典》及其《新约》汉译本、一本《论语》手抄本和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编写的汉语宣教小册子。中文的学习从此永远改变了理氏的人生轨迹[2](P31),为他日后翻译《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和撰写与中国密切相关的文章奠定坚实基础。
理氏对中国古代典籍的兴趣与探索始于少年时代,当时他已接触到米怜(William Milne)从中国寄来的中国典籍。[3](P43)而且他一直都在思索怎样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并坦言他是以哲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认为中国了不起,从而想了解其语言、历史、文学和道德与社会形态,以满足其好奇心。[4](P194)
他具体思考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1)语言问题:汉语按什么原则形成,经历了什么变化?(2)历史问题:中国有据可查的历史可上溯到何时,中国人源于何处,他们与其他种族和国家间的关系如何,其语言和文学如何相互反映?(3)宗教和伦理问题:中国主要不同的宗教和伦理体系的状况如何?(4)中国社会、道德和***治问题:中国人口如何,***府体制如何,如何维护司法公正,中国各省与的关系如何,鞑靼人与中国人的关系如何,中国人实际崇拜什么,他们的实际道德规范是什么,他们的智力活跃到何种程度? [4](P194-195)
这些可谓理氏在翻译《中国经典》时的学术动机。正是因为想解开这些谜团并找到相关答案,理氏开始关注中国典籍。中国典籍一直被视为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必经之路,其中最集中、最权威的中国典籍便是《十三经》。于是,对理氏而言,翻译《十三经》便是其最佳选择。因为理氏认为“懂得中国文学的人,才能理解中国。”而且理氏深信“如果他不能掌握中国人的经典书籍,不能通过深究中国圣人所设定的思想范畴,那么他就无法认为自己有资格从事目前的(传教)工作。”因此,他开始了毕生的任务,开始研读孔孟之道和其他中国典籍,最终向世界贡献出两套颇有价值的译本:(1)《中国经典》译本,包括卷,每一卷都有中文原文、英文译文、批判性和解释性注释和长篇绪论(prolegomena);(2)穆勒(Max Müller)所编辑出版的《东方圣书》中的六卷译本及其他一些篇幅稍小的著作。[5](P29)
另一方面,理氏翻译《中国典籍》主要是出于传教动机。理氏是职业传教士,他力***通过介绍、翻译以及研究中国典籍来襄助他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他坚信如果将儒家著作及其注疏全部翻译并出版的话,将大大促进未来的传教工作。[5](P40)
费乐仁指出,这些想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方方面面的义务就成了理氏一生的第一(或原)推动力。古往今来,没有哪位西方学者能够像他这样研究范围如此之广的儒家经典,而且出版译作或评论如此之多。[4](P195)
二理雅各英译《易经》的底本
及其相关参考书考辨
在英语世界,首部权威的《易经》译本由理氏完成。[6]理氏将《易经》等中国经书统称为《中国经典》(Chinese Classics)。他认为,这些经书是理解中国人心灵的钥匙,并努力通过系统“破译”的方式,将中国经书呈现为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理氏翻译《易经》时采用的底本为朱熹的《周易本义》。理氏将“传”从“经”中析出,也主要受朱熹的影响。在英译《易经》的“序言”里,理氏说他本打算将朱熹著作和宋代其他一些理学家著作的部分章节翻译出来附在《易经》译本之后,但因篇幅所限而只在必要处随文附注,以阐明文王和他儿子得自数字和易爻的教诲。[7](Pxvi)
另据白寿彝的《周易本义考》,朱熹采用吕祖谦的《古周易》本作为底本,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区别四圣作《易》的差别性,抵制时人以传解经的风气。所以他认同《周易》应当恢复到郑玄、王弼以前经传分离的古本的主张。[8](P58)
另外,朱熹的《周易本义》分十二卷,即《易经》分上、下经和《易传》七种共十篇。萧汉明指出,十二卷本《周易本义》的特点是:(1)吕祖谦《古周易》中经传分离,因此《易经》恢复到了郑玄、王弼之前的面貌,有利于理解经传文辞的本意,可以克服分经合传所造成的种种弊端;(2)在注释方面,朱熹注重经文与传文的差异,将卦爻辞与传文进行有区别的诠释,可以历史地看待四圣作《易》的不同思想状况,避免了以传解经所造成的抹杀时代差异的弊端;(3)朱熹注意到经传的卜筮功能,他认为时人看占筮不雅,总是尽力回避,而这并非《易经》本义;(4)朱熹的诠释文字力求简明以与《易经》易简之理吻合,因为先儒解《易》甚多,不必过分解说,而且他主张随经句分说,不离经意;(5)《周易本义》的注释体例方面,朱熹注经文的体例主要重卦体、卦变与卦德,其次为卦象。[8](P59-61)
与理氏《易经》英译本对照阅读,可以看到萧汉明提到《周易本义》的五个特点中,其中前四个特点理氏都吸收了。这部分解释了理氏为什么选择朱熹的《周易本义》作为自己翻译《易经》的底本。
通过通读理氏《易经》英译本,可以梳理出理氏在翻译《易经》时主要中文参考书目有:《御制周易折中》(李光地主撰,1715年刻本)、《御制日讲易经解义》(牛钮撰,1682年刻本)和朱熹等宋学家所著的易学著作。
那么,是理氏先考虑到要将“经”“传”分开而选择了《御制周易折中》,还是理氏先读了《周易折中》,接受了其中的易学观点之后才认为“经”“传”分开是理解《易经》的关键?对此,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周易折中》是理氏翻译《易经》时最主要的中文参考书。理氏选择《周易折中》作为翻译《易经》的主要参考书,也许有两个原因:首先,《周易折中》是当时最权威的《易经》诠释集大成的著作;其次,《周易折中》尊崇朱熹的《周易本义》,而《周易本义》也确实能体现理氏所提倡的理解《易经》要“经传分离”的思想。
理氏反对分传附经,不仅因为《周易折中》如此,还因为《日讲易经解义》也持同样观点。《日讲易经解义》是日常讲课的材料,语言比较浅近;概括了历史上诸儒对《周易》的解释,综合了卦、爻的变化理论,探讨了易理宗旨及其与社会现象的联系。理氏认为《日讲易经解义》对他理解和翻译《易经》而言,其意义之重要并不亚于《周易折中》。[7](Pxx-xxi)
稍次要的书目包括阮元编纂的《皇清经解》(Explanations of the Classics, under the Imperial Dynasty of Ts’ing)、《十三经注疏》以及包括《史记》在内的《二十三史》(The Twenty-three Histories)。[7](P129-134)
再次要的书目包括(1)“四书五经”中的著作《诗经》、《尚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左传》、《孝经》以及道家经典《道德经》;(2)郑玄、虞翻、王弼和陆绩的著作;(3)唐代易学家中,理氏主要引用了孔颖达、崔憬和侯行果的易学著作,吸收了他们的易学观点;(4)宋代的易学家中,理氏主要征引了刘牧、王逢、欧阳修、周敦颐、邵雍、程颐、张载、王宗传、项安世、郭雍、朱熹,其中最重要的易学家则是程颐和朱熹;(5)元明清三代的易学著作中,理氏主要征引了元代的王申子、胡炳文、吴澄、俞琰;明代的蔡清、余本和陆振奇;清代的李光地和顾炎武等。
理氏主要参考的西文文献有两种:雷孝思等译的拉丁文《易经》译本和麦丽芝译的英文《易经》译本。另外尚有几篇《易经》外文译文,包括刘应(Claude de Visdelou)附于宋君荣的《书经》译本后的《易经概说》(Notice du Livre Chinois Nommé Y-king)。[9](P399-436)理氏在“前言”第7页注释中提到刘应的《易经》译本和柏应理《中国哲学家孔子》中的《易经》。[7](P7)与刘应一样,柏应理在1687年出版于巴黎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中也翻译了《易经》中的第十五卦《谦卦》。该书是他与殷铎泽(Prosperi Intorcetta)、鲁日满(Francisci Rougemont)和恩理格(Christiani Herdritch) 等耶稣会士合作译就的。理氏也提及晁德莅(Angelo Zottoli)的拉丁文《易经》译文,该译文(Mutationum Liber)约100页,发表在晁德莅的《华文进阶》的第三册中,出版于上海。晁德莅翻译了其中的1-6卦和15-33卦。[10](P520-619)理氏提到晁德莅的译本相对雷孝思的译本而言有很大的改进;除上面提到的一些卦之外,晁德莅还翻译了《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序卦》和《杂卦》。不过,其易学观还是直接接受了传统的易学观,例如对于《易经》的形成,他的观点就是:伏羲画卦,文王系辞,周公重卦和孔子作《十翼》。[7](Pxviii)拉古贝里(Terrien de Lacouperie)与道格拉斯(R. K. Douglas)合译的《易经》英译本也是理氏参考的译本之一,尽管他认为这一译本很多方面不完善。[7](Pxviii-xix)此外,理氏还引用了毕欧(Biot)翻译的周易(Le Tcheou Li)、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的《中国人的神学观》(A Dissertation on the Theology of the Chinese: with a view to the elucida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term for expressing the Deity)、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华英韵府》(A Syllabic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梅辉立(William Frederick Mayers, 1831-1878)的《中国辞汇》(The Chinese Reader’s Manual: A Handbook of Biographical, Historical, Mythological, and General Literary Reference, 1874)、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所著的《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20)和路易斯(George Henry Lewes)的《哲学史:古代哲学》(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cient Philosophy,1871)。另外,他还提到穆勒(F. Max Füller)所主编的大型丛书《东方圣典》的十六卷和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等。
在征引文献时,理氏当然尽可能地征引了最具价值的中西文文献;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的是,理氏也疏漏了一些文献,这些文献本可以使他的译文更臻完善。例如中文的字书《尔雅》、《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均未加以参考。其时,邵晋涵(1743―1798)的《尔雅正义》、郝懿行(1755―1825)的《尔雅义疏》,这两本著作集成了清儒已有的研究成果,极具参考价值;另外,就《说文解字》而言,当时已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理氏也未加参考。再者,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对《易经》中的虚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11]707-708理氏也未参考。
当然,今天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并不是对理氏的《易经》英译或中国典籍的英译求全责备,而是想指出:如果理氏能吸收清儒的已有研究成果,那么他的《易经》英译也许会达到另一个高度。
三关于理雅各《易经》英译的评析
理氏翻译《易经》时,他认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几乎没有哪部典籍比《易经》更难翻译。[7](Pxiv-xv)别说是在理氏的时代,即便是现在,要完全理解《易经》也绝非易事。在理氏的译本正式出版之前,西方已有两部全译本:一是雷孝思1736年翻译的译本,1834―1839年才由东方学家莫耳(Julius Mohl)编辑出版;二是麦丽芝1876年翻译出版的英译《易经》。即便如此,理氏在翻译《易经》时依然困难重重,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易经》的理解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易经》经传是否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经和传究竟有何区别,《易经》又是如何形成的?这类问题至今还无确论。而且,经学家或易学家一般都只解释自己能理解之处,而回避其不解之处,或将未解决的问题留待后人解决。对理氏而言,既然他要翻译全书,那么所有这些问题,他都无法回避。其次,对于关键性的术语,那时并无规范译法,如书名的翻译,卦名的翻译等等,都得由理氏首先解决。有论者认为,经典文献的翻译中,重要概念的翻译不能仅靠查辞典或孤立地从某个句子来分析,而应从辞源、文本、历史语境和译文语境等综合考察,并且儒家典籍最早的成书时间相距理氏时代已经两千多年,因此儒家典籍中许多基本语汇的译法是有原创性的,这无疑是翻译的困难所在。[12](P57)最后,能供他参考的译本很少,因为此前《易经》在西方的译本只有两本,一为拉丁文,一为英语。
理氏《中国经典》问世后,不断得到学界肯定。理氏逝世后,其教友艾约瑟(Joseph Edkins)在《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曾高度评价理氏的译著《中国经典》,认为这种工程实为罕见;对想了解中国文献的人而言,接触理氏的译本是最实在的事。[14]湛约翰曾在《中国评论》(China Review)上撰文评论说,理氏翻译的《中国经典》标志着汉学史的一个新纪元。[11](P1)中国学者王韬是理氏翻译中国典籍时的主要助手之一,认为理氏注全力于十三经,贯串考核,讨流溯源,别具见解,不随凡俗;西儒见之,咸叹其详明该洽,奉为南针。[15](P181)
有多方面原因表明理氏胜任这一项翻译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点:(1)他的特殊教育背景和严肃的学术态度支撑他能勇敢地面对理解上的困难和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与他早年曾在《圣经》注释方面下过比较深的工夫是分不开的;[16](P66-68)(2)理氏选定《御纂周易折中》和《御制易经日讲经义释义》为基本参考书,在遇到疑难时能够广泛参考各类中外文文献,以得到较为通达的解释和译文;[12](P710)(3)理氏此前二十来年的《中国经典》翻译经历让他能够较好地把握《易经》的英译;(4)自1854年他第一次翻译《易经》到1874年他第二次翻译《易经》,他感觉自己掌握了理解《易经》的线索(clue)。
当然,理氏译文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刘家和与邵东方认为,由于理氏尚未全部通解《尚书》,所以其译文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两类来讨论:第一类是因误解经文或旧注而产生的问题;第二类是因接受中国传统注释中的错误而重复其误解。[11](P712-719)岳峰赞同刘、邵二氏观点,但他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1)《易经》原文本身很难理解;(2)理氏对理解原文或注释的语言时有失误;(3)理氏接受了中国学者的一些错误注释。[17](P172)这些原因无疑在《易经》的翻译上同样适用。下面试举例说明,必要时也可能与其他译文并置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问题。
关于这一卦的翻译,有六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推敲。
一是“师”的翻译。从译文可见,译者首先采用音译方法将“师”译成“Shi”,所以“师卦”也就成了“The Shi Hexagram”;然后,译者将正文中的“师”则译为“The host”。“host”在英语中有“army”(即“***队”)之意[18],因为“师”在本卦中大都训为“众”,如朱熹《周易本义》说:“师”,兵众也[19](P38);而成语中也有“兴师动众”之说。可见,理雅各在翻译“师”这一术语时,兼采了音译与意译的方法。
二是“贞”的翻译。“贞”字在卦爻辞中出现频率很高,因而“贞”字是理解《周易》卦爻辞的钥匙之一。而且,“贞”的翻译问题其实在多种译本中均存在。很多西方易学家采用《御纂周易折中》,接受其中的易学思想,尤其是朱熹的思想,所以大都将“贞”训为“正”或“正固”[19](P16),所以就将“贞”译为“firmness and correctness”[7](P57),理氏便如此处理。当然,有学者认为“贞”的本义是“卜问”,李镜池力倡此说。[20](P26-34)
第三是对“师或舆尸”的翻译。关于这一句,黄寿祺、张善文认为是“兵众时而载运尸体归来”,其中“或”表示“有时或然之辞”,“舆尸”表示“以车载尸,喻兵败”。[21](P54)与此类似,李氏将“舆尸”训为“运送伤亡者”。[20](P18)高亨将“舆”训为“以车载之也”,“尸”读为“啤保表示“筮遇此爻,***队出征,或载贫归,是凶也”[22](P94)之意。而理氏将其译为“the host may, possibly, have many inefficient leaders”,似乎受程颐的影响,因为程颐在《程氏易传》中将“舆尸”训为“众主也”。[23](P86)由上述分析可知,理氏因为参考的旧注本没有理解正确,所以导致翻译错误。
第四是“田有禽,利执言”的翻译。理氏译为“birds in the fields, which it will be advantageous to seize (and destroy)”。黄、张二氏将这句话解释为“田中有禽兽,利于捕捉”,[21](P54)理氏的翻译跟他们的解释最接近。不同的是,黄、张二氏认为“禽”泛指“禽兽”,而理氏则认为“禽”只指“飞禽”。“言”字均被视为语气助词。
第五是“长子帅师,弟子舆尸”的翻译。李氏认为“长子:犹言长官,是指挥作战的;弟子:犹言副官,是管后勤的,负责指挥运送伤亡者。”[20](P18)高亨则认为弟子即次子,与长子相对,[22](P94)且他在《周易古经今注》中的解释也颇为类似。[22](P143)黄、张二氏则解释为:“委任刚正长者可以统帅兵众,委任无德小子必将载尸败归。”[21](P55)理氏将“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译为“If the oldest son leads the host, and younger men (idly occupy offices assigned to them)”。一方面,他没有将“舆尸”的意思翻译正确;另一方面,“长子”与“弟子”的意思也较模糊,不像高氏、李氏、黄氏等人解释那么明确。
第六是“大君”、“小人”的翻译。按高氏、李氏、黄氏等的理解,“大君”即为“国君”或“天子”。本句中的“***承家”则表示国君对臣子的赏赐,功大者则可以有自己的封地而成为诸侯,而功小者也可以受邑而成为卿或大夫等。因此,大君就类似于“king”、“sovereign”或“emperor”,而不是“the great ruler”。 “小人”在文中翻译成“the small men”显然不合适,因为“the small men”表示的是“小个子的人”。语言通常有表层意思,也有深层意思。作为外国人,理氏有时难以进入中文的深层结构以发掘其深层意义,可能因未能摆脱字面的束缚而产生貌合神离的浅层翻译。这里的“大君”和“小人”即存在这一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见,理雅各的翻译大部分还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理解与当代易学家的阐释颇有相合之处。这是值得肯定的。当然,因为身为外国传教士,在翻译当中,有一些疏漏,也是难免的。
四理雅各的易学思想
为便于梳理出理雅各的易学思想,有必要先介绍理氏《易经》英译本的体例,列表如次:
一、序言
(Preface)
“序言”部分提到他首次翻译《易经》是在1854年,1855年译完,译完后因自己感觉没有把握住《易经》的精髓而搁置;1874年第二次翻译《易经》。这一次,他理解到“经”与“传”要分开,这是正确理解《易经》的第一步。在这一部分,他提到他主要参考的中文文献是《御制周易折中》和《御制日讲易经解义》以及朱熹和孔子的著作,西文文献(《易经》译文)是雷孝思、麦丽芝、晁德莅、拉古贝里等人的《易经》译作。
二、前言
(Introduction)
“前言”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易经》的著作年代;第二章论述“经”的主题,包括《易经》的作者及其编纂等;第三章论述“传”,主要包括“传”的性质、“传”的作者及其编纂等。
三、经
(The Text)
“经”按中国易学传统分为两部分,上经始于乾卦终于离卦;下经始于咸卦终于未济卦。
四、传
(The Appendixes)
“传”部分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彖传》,第二章是《象传》,第三章是《系辞传》,第四章是《文言》,第五章是《说卦》,第六章是《序卦》,第七章是《杂卦》。中国的易学传统一般是将《彖传》上下、《象传》上下和《文言》上下附在各卦的后面,而理雅各则认为那样做不能正确理解《易经》。
需要指出的是,为方便读者理解,理氏添注了大量详尽而有益的学术性注释。理氏翻译中国典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注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从篇幅上看,与《易经》译文的篇幅可能相当。他的注解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注解可能横跨3至4页,而且都以厚重的中外文文献为基础;并且在注解中,他并不是一味接受中国易学家的观点,而是对这些观点有修正、有发展。他往往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注释的:一是随文附注(running commentary)[2](P371),二是运用括号。这类注释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注释难以理解的字词;二是科学考证;三是提供背景。目的均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典籍。理氏译著中的长篇绪论和随文附注对于读者研读中国典籍是大有助益的,因为理氏在其长篇绪论中给读者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典籍知识,从中国传统解经的浩瀚书海中理出了完整合一的头绪[24](P371-372),这也是费乐仁最认可的翻译模式,即在译著中有意识地诠释、解义和加注。[25](P99-110)
正因为如此,理氏的译本让人读起来就像读原著。难怪《中国评论》(China Review)会评论道:“当这些译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感觉就是中国读者面对着这些典籍的感觉。”[5](P213)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译文冗长影响了阅读感受。一般的阅读经验是,如果正文中以括号等形式添加的阐释性文字过多,阅读往往不顺畅,严重者则难以卒读。
综合分析理氏《易经》英译本,其易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他主张将“经”、“传”分开,排斥分传附经。在“序言”中,理氏明确表示,要正确理解《易经》,必须将“经”、“传”分开;从“传”的语气和风格来看,有足够证据证明“传”的绝大部分不是孔子撰写的,可能只是编者(们)在一些段落以“子曰”开篇,以引起儒生的重视。
1874年,他第二次翻译《易经》时,他认识到正确理解《易经》的第一步就是单独研究“经”,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7](Pxiii)《御制周易折中》就是将“经”、“传”分开这一点,对理氏理解《易经》具有直接的启发,因而他基本上接受了这一观点。
尽管理氏认为《易经》的“经”和“传”要分开,但是他认为完整的《易经》还是包括“经”和“传”两部分,而不能将“传”舍弃不要。为此,他批评了拉古贝里,因为拉古贝里的易学著作中只涵括了六十四卦这一原始文本(the primitive text),而将公元前1200年以降的文王、周公、孔子以及其他人所系的解释和注疏完全弃置一旁。理氏指出,如果将文王、周公和孔子所系的解释和注疏从《易经》中拿开的话,那么剩下的就只是伏羲的卦画而已,那么也就将整个《易经》从中拿开了。[7](Pxix)
二是他质疑孔子做十翼的传统观点。他认为,如果我们完全熟识十翼的语调和风格,那么便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十翼大部分不是孔子做的,而是后来的编者在一些段落前冠以“子曰”。[7](Pxiv)
三是他认为宋易并非源于《易经》本身,而是源于十翼,尤其是《系辞传》。正因为如此,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易更多表现为道家思想,而非儒家思想。[7](Pxvi)
四是他合理扬弃西方的《易经》翻译。即便是他认为麦丽芝和拉古贝里译本中古怪的理论而使其译文一无是处,但通读理氏《易经》英译本,读者还是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他对这两位译者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理氏的评注中,随处可见他将麦丽芝的译文与自己的理解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自认为合理的翻译。理氏对雷孝思的译本推崇备至,认为是他所见过的最好的译本,是他主要参考的西方译本。
五是他对传统易学的怀疑。理氏虽然极其推崇《易经》内涵中的智慧,但经常怀疑它是否能起什么实际作用,又怀疑作易者在传授其哲学时,恐怕是以神喻作为借口的。尽管后来的学者批评理氏英译本“冗长”(wordy)、“呆板”(stiff)、“乏味”(prosaic)[26](P327),但在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易经》译本问世之前(1924年),理氏译本无疑是西方接受最广泛的译本。即使有了卫礼贤的译本,它仍是西方学者研究《易经》的必读译本之一。
五结语
理氏《易经》英译本的出版,在英国《易经》研究史中有着重要地位,此后《易经》英译者和研究者均借鉴其译本。英译世界的一些“占筮”(oracle)书所用的《易经》引文许多都选用理氏的译作。[27](P193-194)沈仲涛(Z. D. Sung或Shen Chung-t’ao)的中英对照本《的文本》(The Text of the Yi King 是对理氏《易经》译本的重新编排和改编,初版于1935年(1975年台湾再版)。欧雷蒙(Raymond van Over)编辑出版的英文版《易经》(I Ching)就完全是以理氏的翻译为基础的,其标题就是I Ching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aymond van Over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 by James Legge。该书基本上就是理氏1882年的《易经》英译本版本,只是编辑者对理氏的编排进行了调整。翟楚(Ch’u Chai,1906―1986)和翟文伯(Winberg Chai)编辑出版的《易经》便是由理氏翻译的,而他们编辑了该译本,并撰写了“导言”和“学习指南”。[28]
理氏《易经》英译本在英语国家的经典地位,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卫礼贤德译《易经》再由贝恩斯女士(Cary F. Baynes)转译成英语才有所改变[29](P8-9),可见其译本影响之大。
[参考文献]
[1]费乐仁. 攀登汉学中喜马拉雅山的巨擘从比较理雅各(1815-1897)和尉礼贤(1873-1930)翻译及诠释儒教古典经文中所得之启迪[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 2005, 15(2): 21-57.
[2]Norman J Girardot.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26-31.
[3]James Legge. Notes of my life[M]. 转引自岳峰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专门史, 2003: 275.
[4]Lauren F Pfister. Clues to the lif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an sinologistsJames Legge (AD 1815-1897)[J]. Journal of Hong Kong Branch of Regional Asiatic Society, 1990, 30: 194-195.
[5]Helen E Legge. James Legge: missionary and scholar[M]. London: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905: 29-40.
[6]李伟荣. 麦丽芝牧师与英语世界第一部《易经》译本:一个历史视角[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3):11-12.
[7]James Legge tr. 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es. Vol. 1. confician analects,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M]. London: Trübner & Co. 1861: xvi, xx-xxi, 7, 129-134.
[8]朱熹. 周易本义[M].济南:齐鲁书社,2003: 58-61.
[9]Claude de Visdelou. Notice du Livre Chinois Nommé Yking, ou Livre Canonique des Changemens, Avec des Notes. In Antoine Gaubil. Le Chou-king: un des Livres Sacrés des Chinois, qui Renferme les Fondements de leur Ancienne Histoire, les Principes de leur Gouvernement & de leur Morale[M]. Paris: N M Tilliard, 1770: 399-436.
[10]Angelo Zottoli, Mutationum Liber. In Angelo Zottoli, Cursus Litteraturae Sinicae[M]. Shanghai: Missions Catholicae, 1880: 520-619.
[11]刘家和, 邵东方. 理雅各英译《书经》及《竹书纪年》析论[J].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0, 71(3): 707-708.
[12]熊文华. 汉籍翻译大师理雅各. 英国汉学史[M]. 北京:学院出版社,2007: 57.
[13]Joseph Edkins. Dr James Legge[J]. North China Herald, 1898-4-12.
[14]John Chalmes.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J]. China Review, 1886, 15(1): 1.
[15]王韬. 送西儒理雅各回国序. |园文录外编[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181.
[16]Lauren F Pfister. The Legecy of James Legge[J].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1998, 22(2): 77-82.另见Norman J Girardot.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17]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专门史, 2003: 172.
[18]http:///dictionary/host, accessed on 2012.3.1.
[19]李光地主纂,刘大钧整理. 周易折中[M]. 成都: 巴蜀书社, 2010: 38.
[20]李镜池. 周易探源[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8: 26-34.
[21]黄寿祺, 张善文. 周易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54-55.
[22]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M]. 济南: 齐鲁书社, 1998: 143, 194.
[23]程颐. 程氏易传[M]. 济南: 齐鲁书社, 2003: 86.
[24]Lauren F Pfister. Meditating Word, Sentence, and Scope without Violece: James Legge's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al Confucian Hermeneutics[A]. in Tu ChingI ed. Classics and Interpretations: The Hermeneutics Traditions in Chinese Culture[C]. New Jers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371-372.
[25]Lauren F Pfister. Reassessing Max Weber's Evalu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A]. in Jon Davies and Isabel Woolaston eds. The Sociology of Sacred Texts[C],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3: 99-110.
[26]Derk Bodd. A Review 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he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ion. Rendered in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Foreword by C G Ju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50, 70(4): 327.
[27]杨宏声. 本土与域外:超越的周易文化[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 193-194.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9
关键词:辽代文学;作家文学 ;妇女文学; 口头文学; 契丹文文学
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辽朝与中原王朝间有过多次战争,也有过长时期的和平相处与友好往来关系,双方在经济方面相互交流,在文化方面相互吸收。当时还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契丹族,更多地接受中原和江南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
一、辽代社会背景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不久即立孔庙,亲临祭祀。太宗耶律德光灭晋入汴,将晋方伎、百工、***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等悉送上京,北归时以中朝文臣冯道、和凝、李等从行。圣宗耶律隆绪以后,国势日盛,与宋盟好,使命交通,往来频仍,并且在国内实行科举考试,汉文化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朝廷刻印颁行《五经传疏》、《史记》、《汉书》等汉文典籍,民间也贩入许多书籍。兴宗重熙间曾诏译群书,萧韩家奴将《通历》、《贞观***要》、《五代史》等译成契丹文字。
辽朝(907~1125年)是契丹族统治者在祖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建立的***权,与五代同始,与北宋同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72~926年)建立产生于氏族公社制废墟上的奴隶主新兴王朝以后,积极向南扩张,进入汉族地区,加快向封建制的过渡。辽与中原王朝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彼此之间虽然发生过一系列战争,也有较长时期的和平相处与友好往来。宋代文学家苏辙即承认:/自景德至今百年,自古汉、番和好所未常有。因而辽兴宗致宋仁宗书有云:/封圻殊两国之名,方册纪一家之美。辽道宗致宋神宗书亦云:/虽境分二国,克保于欢和;而义若一家,共思于悠永。与此同时,汉文化与契丹文化之间也经历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辽朝上层统治者衷心倾慕中原文明,积极汲引中原文化。阿保机建国不久即修建孔庙,命皇太子春秋释奠,并亲临祭祀。太宗耶律德光(902~947年)灭晋入汴,实有意于君临中原。后迫于形势北归,先将晋方伎、百工、***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等悉送辽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又以中原文臣冯道、和凝、李等从行,可见对中原文明的重视。圣宗以后,辽朝国势日盛,与宋盟好,使命交通,来往频仍。并且实行了科举取士制度,汉文化的影响愈加深广,辽朝文化亦日益繁荣。正如辽史#文学传序所述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鎔鎔崇儒之美。但是由于兵火散亡和民族歧视,加上有辽一代书禁甚严,国既丘墟,史亦芜絈,是以/典章文物视古犹阙,文献无征十分严重。因而辽代文学可以说在较大程度上是一代散佚了的文学。但是当时少数民族作家空前活跃,如果从先秦文学算起,却为我国三千年的文学发展史所仅见,因而辽代文学堪称名副其实的多民族文学。
二、辽代文学特点
《辽史·文学传序》说:“太宗入汴,取晋***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景宗、圣宗)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崇儒之美。”明确指出大量吸收中原文化对辽文化发生的深远影响。
辽代文学深受先秦以来特别是唐宋文学的影响。唐宋文学家在辽朝影响较大的是白居易和苏轼。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寓居后唐时自署乡贡进士黄居难字乐地,耶律隆绪在所作诗中称“乐天诗集是吾师”,并亲以契丹大字译白氏《讽谏集》,令群臣诵读。苏轼的作品亦深受喜爱,他的《眉山集》问世不久,范阳书肆便有了翻刻本,当时人就指出:“子瞻名重当代,外至夷虏,亦爱服如此。
契丹原本通行汉字,建国后又相继创制了契丹大、小字,以后契丹字和汉字同时并用。写作诗文,一般使用汉字,也使用契丹文字。辽代文学中,汉文文学和契丹文文学同时并存。近几十年来,契丹文哀册、墓志和铜镜刻诗陆续发现,解读工作也取得很大成绩,萧韩家奴和耶律固是写作契丹文文章的大手笔。寺公大师的《醉义歌》,原本是一首用契丹文字写的长篇诗作。耶律楚材译写此诗在序中称誉作者“长于歌诗,其旨趣高远,不类世间语,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反映出契丹文学和汉文学的密切关系,同时表明契丹诗歌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辽代契丹族妇女文学的蓬勃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北方游牧民族妇女的地位较高密切相关。比如据记载,匈奴族妇女/行则在***中主营落、辎重、畜牧,不妒而甘服勤劳,蒙古族妇女其/义务是:赶车、将帐幕装车和卸车、挤牛奶、酿造奶油和格鲁特、鞣制和缝制皮毛。正因为北方民族妇女对于社会生活包括家务劳动、生产活动、甚至对外征战有着广泛的参与,才使她们拥有颇高的社会地位,这是中原的农耕民族妇女所不敢望其项背的。而契丹族妇女,在北方民族妇女中则尤为典型。这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都可以得到证实。比如在辽代契丹妇女的墓葬中,曾经出土墓主手边放置的匕首,还有的契丹妇女墓葬发掘出全套的马具和成组的兵器,这些葬品当是其生前使用的。至于载入史册的具体事例,也很多。其实契丹贵族妇女不仅禀有崇武尚勇的精神,也颇具工诗善文的才情。由于社会地位较高,贵族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也较多,因而她们当中不乏聪敏秀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萧观音、萧瑟瑟、耶律常哥以及晚近发现的秦晋国妃萧氏等,其文采风流,便不让须眉。
辽代的契丹文文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直到金人灭辽以后很久,金廷国史院的契丹字书写官还例应考试契丹字五、七言诗。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四月方规定/国史院专写契丹字者罢之,十二月则/诏罢契丹字,契丹字在金朝***从此才正式停止使用。尽管如此,在这以前金世宗曾经承认:/契丹文字年远,观其所撰诗,义理深微。可见辽、金时期用契丹文撰写的诗作当为数不少。契丹字的创制,在辽代初期。辽朝建立以前/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立国后,神册五年(920年)正月命耶律突吕不、耶律鲁不古始制契丹大字,其后又命耶律迭剌制契丹小字,大字以汉字隶书之半增减而成,小字则主要仿照回鹘文制成,从而改变了民族发展史上刻木为契的状况。从契丹大、小字创制到停止使用,前后长达三百年的时间,此后在中亚的西辽国仍然继续使用。契丹文字在文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写作和翻译诗文。辽史中常有某某工辽、汉文字或辽、汉文章之语,都是指擅长以契丹文和汉文写作。而耶律倍、耶律隆绪、耶律庶成、耶律良、萧韩家奴、耶律固、寺公大师等,都是重要的契丹文作家。至于辽代今存的契丹文作品,以墓志一类应用文字为主;而今存契丹文诗歌,有铜镜所存契丹文诗作。比如吉林大安出土的诗镜,背面铸十六个契丹小字,乃是一首四言诗,二、四末字押韵;原朝鲜王室博物馆藏七言诗镜,背面铸二十八个契丹小字,一、二、四句末字韵。可见押韵规则与汉文诗相似,说明了汉语格律诗对契丹语诗歌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某些共同性的语言现象。至于寺公大师的长篇诗作醉义歌,则堪称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现存元耶律楚材的汉文译作,载于湛然居士文集卷八。诗的开头称:/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来报今重阳。吟貌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敛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醉义歌是一首吟唱醉中真义的歌行体长诗。作者的身份已难以确知,从诗序大师的称谓看,大约是一位著名学者或僧、道宗师。作者贤而能文,长于歌诗,诗名/可与苏(轼)、黄(庭坚)并驱争先。从诗的内容看,作者则是一个遭受排斥而远谪他乡的人。诗的开头八句,叙述重阳佳节的早晨,在本该与亲朋好友置酒高会的情况下,诗人/敛衾默坐,黯然神伤,内心的寂寞可想而知。次写正在诗人感叹自己幽居独处的时候,东邻携酒来茅屋,尽扫诗人孤苦伶仃的愁绪,使酒量不高的诗人不由不开怀畅饮,从而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和不幸。接下来诗人表白平生并非没有志同道合的友人,可惜由于自己天涯沦落而彼此隔绝。幸好/山溪幽隐潜修真的/南村农丈人与诗人心灵相通。农丈人/旋舂新黍爨香饭,一尊浊酒呼予频,于是诗人/欣然命驾,前去做客。从/穿村迤逦入中门,老幼仓忙不宁处。丈人迎立瓦杯寒,***自供山果醋。扶携齐唱雅声清,酬酢温语如甘澍的生动描绘中,使读者感受到农丈人一家的纯朴好客和温暖可亲。为了开解诗人,农丈人推崇诗人鬓发乌亮、年富力强,意为这是东山再起所需要的;诗人则安于把闲散的农丈人作为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感于农丈人以黄迟暮之年为自己释怀解愁,诗人宣称/请君举盏无言他,与君却唱醉义歌,以回答农丈人的殷殷劝慰。
诗人认为,荣禄多变,人生如寄,与其追求虚幻的东西,不如寻找醉中的佳趣。/农丈人,千头万绪何时休,举觞酩酊忘形迹,这就是诗人回答农丈人的解愁良方。诗人醉中的议论,显然受到了道家、佛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万物一齐思想的影响。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庄子,主张人应该按人类的自然本性去生活,荣辱、贵贱、福祸、成败等等都是相对的、虚幻的东西。梦里蝴蝶典出庄子#齐物论第二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以指喻指,亦出庄子齐物论第二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诗人据此提出梦里蝴蝶勿云假,庄周觉亦非真者胡为一指分彼此,胡为一马奔西东,这种取消主义的观念,显然与道家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思想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诗人所以会与庄子的人生态度产生强烈共鸣,这并不是偶然的。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68年),名周,为战国时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生活年代比孟子稍晚而略早于屈原。庄子曾任蒙城管理漆园的小吏,其后隐居陋巷,困窘中以编草鞋为生。楚威王闻其贤,派人以重金聘其为国相而不就,声称/我宁愿游戏污渎之中,无为有国者所羁。这种不求闻达、适己任性的人生态度,与寺公大师当时的思想状况十分契合,因而诗人在醉义歌中以庄子的哲学观念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就不奇怪了。当然诗人所汲取的,既有来自汉民族典籍中的思想资料,也有取自辽朝统治民族契丹族的价值观念。如/泰山载斫为深杯,长河酿酒斟酌之的宏大气魄,四时为驭驰太虚,二曜为轮碾空廓的出奇想象,陶陶一任玉山颓,藉地为茵天作幕的苍凉格调,都与契丹民族劲健尚武、豪放不羁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至于诗的意象旷阔雄奇,艺术风格壮浪恣肆,则是文如其人的最好体现。它们给中国诗歌史增添了新的因子,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整合更新、优势互补进行了可贵的创造。醉义歌的契丹文原作,能把如此充沛的情感、丰富的内容和缜密的思想天衣无缝、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为读者了解和认识契丹文字的表达功能提供了可靠的范例,特别是在契丹文作品传留极少和难以解读的情况下确使后人大开眼界,看来金世宗所说的契丹文诗作义理深微云云当属不妄。这里顺便指出,醉义歌所以能够笔意纵横,华实并茂,与翻译者耶律楚材不无关系。耶律楚材不仅是元初的***治家,曾经仕为中书令,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诗人。诗人译诗,可谓当行本色。
三、辽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为研究辽代境内各族文人的艺术成就,通过大量历史材料的查阅和对比分析认为:汉族的代表人物有梁援和马人望、张孝杰、张琳等;渤海族代表人物有王继远、大公鼎裴等;契丹族则有耶律倍、耶律良、萧孝穆及道宗宣懿德皇后萧观音等。本文对他们的生平及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探讨和评论。同时分析了辽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
辽王朝统治时期,辽宁境内各民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和学习,文化方面表现出了以汉族传统文化为主体、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的时代特点。同时各民族都涌现出在文学艺术方面卓有成就的文士和文学家,各族文学艺术家的成就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辽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组成的一部分,辽代文学的大发展,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辽代与当时的大宋王朝抗衡很多年,文学艺术得到蓬勃发展,为我国今天文化大繁荣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贾鸿恩;李俊义;;辽萧孝恭萧孝资墓志铭考释[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2]杨宝忠;汉语俗字续考(之一)──利用文献材料考释俗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王昊;;由《辽史·地理志》看辽代地名命名方式及其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1期.
[4]刘浦江;《金朝***制》平议——兼评王曾瑜先生的辽金史研究[J];历史研究;2010年06期.
[5]王善***;辽朝横帐新考[J];历史研究;2009年02期.
[6]刘浦江;再论阻卜与鞑靼[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篇10
与朱元思书
一、 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
(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阅读探究
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
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
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
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①
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
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
③
自然声音奇。
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6.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
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三、拓展延伸
1. 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
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
2.
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
文言词语
1.
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
3.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
4.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
5.常规词语
【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逾(yú)
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道】思想、学说。【患】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交往。【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执,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望,声
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或】有时。【斥咄(duō)训斥,呵责。【色】表情。【恭】恭顺。【至】周到。【复】回复,回答。【俟(sì)】等待。【欣悦】高兴。【卒】终于。【获】收获。【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小箱子。曳,拖,拉。屣,鞋子。【穷冬】隆冬,深冬。【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僵劲(jìng)】僵硬。【媵(yìng)人】这里指服役的人。【沃灌】浇洗。【衾】被子。【拥】围裹。【覆】盖。【寓】寄居。【逆旅】旅店。逆,迎。【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yè)】光彩照耀。【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慕,羡慕。艳,欣羡。【奉】供养。【不若】不如。
二、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
(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
(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a.叩问之难。b.旅途之难。c.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什么?
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
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
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
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7.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
①
欧阳修画荻习字。②
王冕僧寺夜读。③
杨时程门立雪。④
匡衡凿壁借光。⑤
车胤囊萤夜读。
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
《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
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
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
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
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三、拓展延伸
1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
(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
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 文言词语
1.
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2.
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
3.
一词多义【以】
①全石以为底(把 )
②卷石底以出(而 )
③以其境过清(因为 )
【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 )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能)
4.常规词语
【篁(huáng)竹】竹林。【珮(pè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卷(quán)】弯曲。【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通透,有“照”的意思。【布】散布,铺开。【佁(yǐ)然】呆呆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势】姿态。【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过】过于,太。【乃】于是,就。【余】我。【隶】随从。【从】跟从。
二、阅读探究
1. 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
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
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隔篁竹,伐竹取道。
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游鱼 、 鱼影 、 日光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水
,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
鱼静态的句子:
佁然不动。⑵
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
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
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
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
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
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水的清。
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
闻水声,如鸣珮环。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似与游者相乐。比喻:①
闻水声,如鸣佩环。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
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 。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
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溪源流
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势)
(气氛感受)
1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三、迁移拓展
19.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
作者为了摆脱***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
20.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①
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②
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③
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岳阳楼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
1.范仲淹,自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写。
(二)文言词语
1.古今异义
【守】
古义:做州郡的长官。今义:看护,把守。【制】古义:规模。今义:多指制度。【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薄】古义:迫近。今义:多指不厚的,浅显的。【去】古义:离开。今义:由某地到某地。【惊】古义:起,动。今义:指受惊吓。【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景物、景
观。【集】古义: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义: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国】古义:国都、国家。今义:多指国家。【空】古义:消散。今义: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心】古义: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义:多指心脏。【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微】古义:无、没有。今义:小的。
2.一词多义【或】(1)有时。(2)或许。
3.通假字【具】通“俱”,都。【属】通“嘱”,嘱托。
4.词类活用【先】在……之前。【后】在……之后。5.成语【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兴,起。【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万千,没有穷尽。【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6.常规词语[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越]到,及。[明年]第二年。[***通人和]***事顺利,百姓和乐。[盛状]盛景,好景色。[浩浩汤汤(shāng)]
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涯]边。[晖]日光。[则]就是。[大观]雄伟景象。观,景象。[备]详尽。[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因战国屈原作《离骚》而得名。[览]看,欣赏。[得无]莫非,岂不是。[***(yín)雨]连绵的雨。***,过多,过甚。[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排]推开。[曜]光辉。[形]形体。[樯(qiáng)]桅杆。[倾]倒。[楫]船桨。[催]折断。[冥]昏暗。[斯]这。[谗]说坏话。[至若]至于,又如。[万顷]极言其广。[锦鳞]美丽的鱼。[芷(zhǐ)]芷草。[汀(tīng)]小洲。[郁郁]形容香气很浓。[长烟]大片的烟雾。[一]全。[璧]圆形的玉。[何极]哪有穷尽。极,尽。[偕(xié)]一起。[宠]荣耀。[把]执,拿。[临]对着。[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二者]指上文中的两种心情。[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庙堂]指朝廷。庙,宗庙。堂,殿堂。[进]指在朝廷做官。[退]指不在朝廷做官。[归]归依。
二、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
“宠”:提升;“辱”: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
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情两幅***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由白天到黑夜。
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
“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7.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
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题]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2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23.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延伸拓展
24.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2003年中考题]
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5.“***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2003年中考题]
(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围绕***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
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
例:***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绩卓著,有积极的***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6.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理想?
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则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然
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醉翁亭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谓](1)称作,叫作;(2)是。
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
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尤]尤其。[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回]曲折、迂回。[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开]这里指消散。[辄(zhé)]就。[意]情趣。[寓]寄托。[霏(fēi)]雾气。[归]聚拢。[暝(míng)][晦]昏暗。[芳]香花。[发]生长、开放。[时]季节。[负]背。[伛(yǔ)偻(lǚ)]驼背。[洌]清澈。[肴(yáo)]荤菜。[蔌(sù)]菜蔬。[杂然]纷纷地。[陈]陈列,摆放。[丝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指音乐。[弈]下棋。[酣]尽兴地喝酒。[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已而]不久。[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述]记述。
二、阅读探究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
5.
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
(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
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8.
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
写山和泉有什么作用?
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绍了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
10.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为文末设伏。
11.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2.以简短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
13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14. 第二段在描绘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抓住了不同时令景物的各自特点。
15.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分——总。先写山间之景,再写景中之乐,强调了“乐亦无穷”。
16.第二段把山水之乐具体化(总收之笔)的句子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时的欢乐心情。
17
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18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四层: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19
“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老人、小孩。借代。
20.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
21.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22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3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4.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山间野味,取之于当地。揭示宴酣之乐采自山水之乐。
25. 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26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太守与宾客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
27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照应上文什么内容?暮而归。
2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乐,层层加高,突出了太守之乐。
29.太守所醉、所乐的是什么?
太守被贬,但仍励精***治,***绩卓越,使得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因此太守“醉”于其中,也乐在其中。
30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什么?
醉能同其乐。
31.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励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32.“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
(1)寄情山水之乐;(2)***绩卓著之乐;(3)与民同乐之乐。
33.本文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悠然自得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三、拓展延伸
34.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的为官原则,请联系本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我***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员和***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的宗旨,像欧阳修那样,把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我***作为无产阶级先进******的执***地位。郑培民同志就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
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五、 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马说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袛(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于奴隶人(指马夫。
奴隶,仆役)之手
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于槽枥(喂牲口用的槽)之间
不以千里称(著称)也
故虽(即使)有名马
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泛指粮食)一石
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也
是(这样)马也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且(犹,尚且)欲与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达到)
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
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食(通“饲”,喂)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本领)
鸣之而不能通(通晓,懂得)其意
执(拿,握)策(马鞭)而临(面对)之
其真无马邪(通“耶”,吗)
其真(果真)不知(识别)马也
(三)字形字音袛(zhǐ)
骈(pián)
枥(lì) 粟(sù)石(dàn)
一食(shí)
食(sì)马者
而食(sì)也
外见(xiàn)
二、阅读探究
1.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伯乐。
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1段看是:伯乐不常有;从第2段看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第2段看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马也。
4.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表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
5.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
6.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
7.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
8.第3段痛斥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不知马”表现)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11.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样的见解?统治者应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12.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说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
13.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作者的郁愤之情。
1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三、延伸拓展
15.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16.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五柳先生传
1.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见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
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A
字音:辄[zhe]
箪[dan]
俦[chou]
觞[shang
]
B
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异义: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一词多义:
①以: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
②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
③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
④其: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⑤如:…的样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像,亲旧知其如此。
词语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朋友。
③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②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倒装句: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于贫贱”“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翻译: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满井游记
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A
字音:廿[nian]
靧[hui]
鬣[lie]
罍[lei]
蹇[jian]浃[jia]
曝[pu]
呷[xia]
堕[hui]事
B
词语:
稍和:略为暖和。
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
堕事:耽误公事。
古今异义: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一词多义:
①.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
②.为: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是,人为刀,我为鱼肉。
③.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
④.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限定关系,以,郊田之外;代词,未乏知也。
⑤.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
词语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者”。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
省略句: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省略主语“我”,即偕数友出东直。)
译: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便)同几个朋友出了北京城东直门,到了满井。
②柔梢披风。(动词后省略介词“于”,应为“柔梢披风”,“于风”作“被”的状语,又构成状语后置。)
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
判断句: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不受拘束流连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间的,恐怕只有我这种清闲的官吧。
翻译: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