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儿童故事10篇

经典儿童故事篇1

古时候,广州城外有一眼泉水,名为“贪泉”。相传,人喝了贪泉的水,就会贪欲横生,贪得无厌。有一位新上任的广州刺史,偏偏不信这个邪。他路过贪泉时,不但捧起泉水痛饮,还放歌言志,表明决不改变清廉为官的初衷。后来,他从广州离任时,果然和来赴任时一样,身无长物,两袖清风。可见,贪心与否,全在人本身的品性。民间故事中,贪心往往是灾祸的根源,贪心者更是遭人唾弃……

变婴孩的老太婆

很久以前,有对老夫妻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俩都非常怀念年轻时候的日子,每当看到年轻的小伙子或姑娘,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叹息道:“唉,岁月不饶人啊!”

一天,老头子和往常一样,拿着砍刀上山打柴去。打好柴,老头子觉得口渴难熬,可巧,旁边有一股泉水在叮叮咚咚地淌着,他连忙走过去,捧着泉水就喝起来。老头子喝完水,无意中低头一看,水中有个小伙子的倒影。这是谁呀?老头子左右张望,除了自己,周围什么人也没有。再仔细一看,呵,这不是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吗?老头子高兴极了,背起木柴,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家去。

老太婆听到动静,迎到门口,却见一个小伙子正对着自己笑。老太婆认了半天,终于认出来了,“呀,老头子,你怎么成这个模样了?”

“我喝了山中的泉水,就变年轻了。”

“太好了!明天我也去喝些泉水,变得和你一样年轻。”

第二天,天还没有透亮,老太婆就上山去了。老头子留在家里等着。可是从早上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下午,老太婆还是没回来。老头子担心了,急急忙忙上山去找。

不一会儿,老头子就来到了泉边,找来找去,就是不见老太婆的踪影。老头子垂头丧气地坐在大石头上,望着泉水发起呆来。“呜哇……”这时,大树底下传来了婴儿的哭声。老头子顺着哭声奔过去,只见老太婆的衣服里正躺着一个婴孩。

老头子问:“是你吗,老伴?”

婴孩不会说话,只是望着老头子点点头。

经典儿童故事篇2

怎样为幼儿选择阅读文本,是摆在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目前,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其一,借“重传统文化”之名,各类经书粉墨登场,有人甚至为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儿童读经运动”。其二,借“重世界经典”之名,大量翻译***书占据了幼儿阅读市场。

陈鹤琴先生高度重视幼儿故事读本的选择和创编工作,曾与张宗麟先生合作撰写了《幼稚园的故事》一书,深入分析了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文本的特征,阐述了优秀故事文本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他还与钟昭华先生一起编写了一本《儿童故事》。依据陈鹤琴先生的观点,我们试着对以上两种倾向作简要分析。

一、从幼儿兴趣看文本的适宜性

陈鹤琴先生提出,故事文本必须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他在《儿童故事》“卷首语”中指出,文本要“适合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内容儿童化”,特别强调“人物情节要在儿童经验范围以内”。故事文本要真正走进幼儿内心,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其内容必须与幼儿生活有关联,否则便会产生隔阂,影响其阅读兴趣。那么,“儿童读经运动”倡导者所推崇的“四书五经”与幼儿生活有什么关联呢?刘晓东教授曾经指出,一百多年前就有外国学者非常奇怪,为什么中国人给孩子们读的是远离生活的经书,而拒绝从“猫”“狗”等贴近其生活的内容开始。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兴趣的重要,认识到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能够激发其内在需要。然而,倡导“儿童读经”的核心人物王财贵先生却在《儿童读经教育手册》中否定了“教材要依儿童的理解能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他能懂的才教给他;教育的目标是遵循实用原则,也就是他生活上有需要的才教给他;教学方法要顺应儿童的兴趣,有兴趣才学得好”等原则,这显然是逆潮流而动。综观那些经久不衰、能够赢得儿童“欢心”的故事文本,都是紧扣儿童心灵、吻合儿童生活实际的。陈鹤琴先生改编的儿童故事,几乎都是以儿童喜欢的动物为主角,以游戏活动等为内容的,充满了童趣,其中《拔萝卜》《猴子学样》《三只熊》等作品至今依然深受欢迎。教育有其内在的、不可违背的规律,四书五经之类的文本不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在民国时代即遭禁止,今日“卷土重来”相信也免不了再次被淘汰的命运。

陈鹤琴先生认为故事文本“切勿带着很多道德训义。儿童听故事就是为着听故事,不是为着受道德的训诫”。而《儿童读经教育手册》却宣称:“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众所周知,经书属于化,刘晓东教授指出,“化要想成为儿童生命和生活中的内容,那么它就必须与儿童的天性相符合,否则就不可能为儿童的生命所真正接受而成为儿童生命中充满生长力的成分。强行灌输给儿童的那部分化只能败坏儿童的生活,是使儿童的生命发生异化的外部干扰因素。”因此。不以儿童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只会让儿童徒增恐惧,“轻便地吸取人生智慧”恐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陈鹤琴先生还提出,幼儿特别喜欢“富于本地风光”的故事,因为幼儿熟悉本土故事的题材,具有与之相当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容易对故事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他对幼儿故事“本土化”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某些幼儿园一味追捧从国外引进的故事文本,同样有失偏颇。

二、从幼儿语言经验的生成看文本的适宜性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听故事时“有了兴趣,无意之中就学习了很多语言”。那么读经是否有益于幼儿语言发展呢?《儿童读经教育手册》中有这样的表述:“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文句,要通通含混过去”,并且认为“这样是大有功效的”。果真如此吗?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在接受信息、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文本所涵载的信息与儿童原有的语言经验、认知经验、情感和动机等因素相互作用,发展出新的语言经验和认知经验,成为其下一轮学习的基础;文本内容与词句是否吻合儿童语言水平与语言学习规律,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习得。很多“儿童读经运动”的倡导者也承认,由于“经”的主体是四书五经,还包括《道德经》等成人也望而却步的艰涩文字,因此他们也担心儿童会“学而不化,难以为续”,于是提出先让儿童学“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以奠定读经的良好基础。那么,儿童读“三百千千”的情况怎样呢?据报道,一名四岁女孩学念《三字经》,念到“苟不教,性乃迁”时屡屡记不住,于是干脆把这句经文改为“狗不叫,猫就叫”。在“庄严”的读经活动中,这样的改编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也恰恰说明了经书的语言与幼儿格格不入。

陈鹤琴先生特别指出,幼儿故事的词句“不要失却‘儿童化’”。给幼儿的语言文本应符合其语言表达与理解特点,否则会造成语言传递和语言接受的“信息差”,使传递和解读活动失败。杨实诚先生认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词语要能为儿童所理解,所乐于接受,易于激励儿童去联想有关的具体形象。比如描写气候,一般会采用“风和日丽”或“雷电交加”之类的词语,而儿童文学可能会用“暖洋洋的太阳”“蓝蓝的天空”或“雷公公在发脾气”之类的词语。因此,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是对儿童文学语言上的要求。如,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Kitty猫,作者对其外观是这样描写的:“3个苹果那么重,3个苹果排起来那么高”,这样的语言正是儿童所能理解的。而经书文本中,即使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三百千千”,也与幼儿的语言有很大的距离,幼儿解读这样的文本,不只是“学而不化,难以为续”,根本就是“隔靴搔痒”“过而不入”。语言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文本语言只有与儿童原有的语言经验相结合,才能促进儿童不断产生新的语言经验。读经倡导者所尊奉的“多念多反复乃至于会背诵”“只要能背,不

管懂不懂”,实际上使语言与理解相分离,缺少了“理解”这一台阶,幼儿如何逾越经验之间的距离呢?又如何像读经倡导者所希望的那样让经书内容能够“日后一一从头脑中蹦出来”呢?同样是文本,幼儿解读与其生活相关联的文本是主动索求,轻松理解,积极建构语言和经验。读经书则是糊涂记下,千辛万苦,很难获得语言和经验。这是“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陈鹤琴先生在编撰《儿童故事》时,也引用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但他都根据中国儿童的发展特点,对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尤其是语言作了大量的改动。陈鹤琴先生说:“这里的故事没有一个是从原文直译出来的,个个都是重新写过、编过的。国外的情形与本国的不同,为适应中国儿童的心理,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中的情节是特别选择,特别叙述的。”今天当我们再思考该如何运用国外儿童文学文本的问题时,陈先生的做法仍值得借鉴。

三、从对幼儿身心的影响看文本的适宜性

陈鹤琴先生阐述了故事的价值:使儿童愉快,涵养性情,引起儿童想象,培养表达能力,学会随机应变等。㈦读经倡导者却认为:“幼儿将文化经典智慧烙在脑细胞的无意识层,以后进入思考发育期,就以才能、性格表现出来。”“儿童诵读经典将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存入脑中,不但可以美化身心,而且可以改变气质,净化灵魂,优化品格。儿童诵读经典时,不强求他理解,只要他当儿歌或广告词来念,自由自在、愉快自然地多读几遍,如此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脑内充满知识,心情平静,心中充满爱与温柔,右脑充分开启,情绪智商全面提高。”

强迫幼儿小小年纪就去读与自身生活距离很远的经书,并期待着这些经书内容有一天能“以才能、性格表现出来”,这真是异想天开。语言发展本与整个身心发展相一致,幼儿不懂的文字难以真正进入幼儿心灵,又何来“美化身心”呢?儿歌是经大浪淘沙,为一代代儿童口口相传的“珍品”,艰涩的经书和儿歌是两码事。能为儿童诵记的广告词大多也是因为内容是儿童熟悉的,所以才引起了儿童的兴趣。儿童被迫去死记硬背那些他全然不理解的文字,这样的文字难免会变得面目可憎,又怎么能让他们产生“爱与温柔”的美好情感呢?

经典儿童故事篇3

世界上较为发达的国家,几乎都在国家层面,从时代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美国的“阅读优先运动”,芬兰的“学生阅读工程建设”以及日本“儿童阅读日”等。同样,我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视,不管是***,还是学者,都为此不懈努力。如朱永新教授倡导的“书香校园”构建等。但小学低段儿童还处于思维发展和阅读能力建构的起步阶段,缺乏自身***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的能力。因此,对这个特殊群体,除了施以系统、严谨的课内阅读教学外,我们应当积极联结生活,引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引入生活清泉,消减阅读距离感

经典文学作品反映作者对生活的追问和思考,寄托作者超越现实生活的思想情感。我们只有怀着生活之心细细品味、慢慢斟酌,从生活出发寻求与作者沟通交流的契合点,才能读懂经典,发现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趣,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小学低段儿童基本上还处于形象认知阶段,直观感性的生活表象是学生认识世界、熟悉生活的基本载体。阅读不仅作为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且还是读者特有的一种审美体验活动。小学低段儿童如果没有从生活本源出发,确实难以理解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超越生活的思想认知。因此,要在小学低段儿童中开展“亲近经典,培养阅读”的活动,语文教师必须引入生活这一汪甘甜的清泉,将经典作品或情节生活化,将抽象的人物形象具体化,让儿童觉得阅读经典就如生活般美丽、自然。例如,为了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寓言中的故事展现出鲜活的生活背景,缩小寓言故事与小学低段儿童的生活差距。在引导学生阅读完“狼来了”这一则故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谈谈“阅读完这则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也可以请学生讲讲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类似事件,以此巩固寓言故事中所蕴藏的生活哲理。

二、巧设问题悬念,提高阅读兴趣度

对儿童来说,感兴趣或者好玩的东西,他们便爱不释手;而对不喜欢或缺乏兴趣的事情,他们往往会无条件地排斥和厌恶。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儿童花费一定量的时间来完成。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往往比较短暂,加上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又比较抽象难懂,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低段儿童如果没有得到外界的持续刺激,很难真正实现“亲近经典”,达到培养阅读兴趣的目的。问题是指引人类不断前行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经典文学作品的特殊性,设计出一个个能够诱发起学生阅读动机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阅读、不断探索,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假如狐狸和猫同时遇上猎狗,你们猜猜谁最后不会被猎狗咬住呢?”这样,为学生制造了认知冲突,诱发他们阅读“狐狸与猫”故事的需要和动机。在引导学生阅读“灰姑娘”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孩子们,我们今天要阅读的作品是‘灰姑娘’,但老师不明白:为什么故事中的小女孩会被叫做‘灰姑娘’呢?而且灰姑娘的家人那么坏,她又为什么会变得那么漂亮,而且还与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陷入迷惑状态,急切地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便顺水推舟,拉上学生一把,共同进入“灰姑娘”这一故事的阅读之中。

三、妙用声音***片,深化阅读体验情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不仅能够将平淡无奇的教学内容转换为视听结合的内容,而且能够获取前所未有的教学信息,加强教育教学之间的经验交流沟通。因此,经典文学作品很多也得益于此,在网络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存在空间,电子版文本格式、各种宣传片、人物形象***、经典解析等都是其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小学低段儿童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好玩、好奇、活泼的天性仍未褪去。如果单纯地以书本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会由于枯燥和无趣使他们无法提起兴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输有关经典的有趣***片、小品表演视频以及动画宣传片等,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捧起书本,渴望进一步了解其详细的内容。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网络上丰富的素材,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片,符合文本内容的剧情,孙悟空独特的声音等,让学生或观赏,或猜测,真正地走入文本;也可以根据文中的一定情节,请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在观、听、读和演中体验经典的美。

经典儿童故事篇4

儿童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正如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所说“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未来生命的一部分。”是啊,儿童文学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文学的有趣、善良和诗意都会留在孩子的记忆深处,成为永不磨灭的东西,伴随孩子的成长。一个从小读过纯真美好、善良、温暖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孩子,长大后也慢慢学会大度宽容、诚实善良,一定不会成为一个自私冷漠的人。经常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孩子的心灵更加丰富敏锐,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对生活的感悟更深切,写出的东西往往更有灵性,人际交往能力更强。

阅读儿童文学不仅对孩子成长有重要意义,对成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成人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读到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需要、享受和感动,也可以重新找回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比如在阅读***画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时,我们无不被书中美丽的爱情所吸引,会从中得到满满的感动。书中的虎斑猫活了一百万次,从不惧怕死亡,每次死时,它的主人都哭得很伤心,它却从不哭泣。只是在它心爱的白猫去世时,它哭得昏天昏地,哭了一百万次,最后倒在了白猫的身边,再也没有醒来。读到这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落泪,都会掩卷深思: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亲人,好好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阅读《木偶奇遇记》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逃学贪玩的经历,从而找回久违的童真童趣,感到无比快乐。很多时候,阅读优秀的童书确实很满足,很感动。

成人阅读儿童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儿童的内心需要,从而更好地与儿童沟通交流。现实生活中,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很小,社会经验不足,就要听从大人的安排,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事情,只要没按大人的意愿做事情,就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是好孩子,就会批评孩子。***画书《发脾气大叫的妈妈》一书,相信每个家长看了都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那个一大早就发脾气大叫的企鹅妈妈吧。生活中的家长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再加上琐事太多,工作繁忙,确实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更多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叫。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我们的孩子多么可怜,才知道大人的大叫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是呀,无助的孩子会吓得魂飞魄散,不知所措。相信每个成人看完后,都会深刻反思的,都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改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相信成人看了《爱的教育》一书,都会喜欢这样一个温馨的故事,会自觉地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会让身边的孩子们感动地读着而成长,让孩子学会懂得爱,学会怀有善良。如果成人读过《小淘气尼古拉》《淘气包埃米尔》《小飞侠彼得潘》等故事,肯定不会出现对淘气的孩子痛下毒手(用针扎孩子、用胶布封住孩子的嘴、猛扇孩子的脸)的事件,因为成人通过阅读可以知道,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是孩子真性情的流露,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应该正确引导,而不能盲目认为是孩子不良情绪的流露,是故意与自己作对,认为他们都是坏孩子,便采取极端的手段教育孩子,甚至***孩子。

成人阅读儿童文学,可以更好地给孩子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做童年阅读的点灯人。孩子很小,不知道哪些童书适合自己阅读,往往都是在大人的建议下阅读的,这就需要成人给孩子推荐童书。若大人没看过几本童书,就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书,经常有家长给孩子买很多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比如给小学生买中国四大名著、诗词鉴赏和外国经典名著等,这些书太深奥了,买的再多都没有用,孩子太小根本看不懂,不感兴趣,是不会看的。要给孩子推荐书,大人自己先要了解哪些书是优秀的经典的,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是孩子感兴趣的书。只有自己亲自读过才能筛选出适合孩子读的书,才能把有价值的书推荐给孩子看,就像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提到过“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李利”那样,因为他使“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要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把一本本好玩又深含意蕴的书带给孩子,点亮让孩子长大的灯,使我们的孩子徜徉在知识海洋中,阅读经典,朝着经典的方向慢慢走去,成为一个个诗意、优雅的人。

成人不仅推荐给孩子优秀的童书,还要把孩子带到儿童文学的情景中去,引领孩子感受到儿童文学的真善美,让孩子乐在其中。让孩子爱上阅读。这要求家长们要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可以晚饭后拿出经典的***画书,与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的阅读方式是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孩子仔细看***,家长有感情地朗读文字,注意朗读的速度不能太快,要和孩子看***的速度一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故事的温暖,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成长。要求教师也要在自己的课堂上,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优美的儿童文学作品,把经典童话种入孩子的生命里,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童话的美丽与伟大,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成人阅读儿童文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自己,真心希望所有的成年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老师和为儿童文学工作的人)都能静下心来,挤点时间,好好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都能像梅子涵老师那样倾力推荐经典,切实做一个点亮儿童阅读心灯的人。

经典儿童故事篇5

关键词:经典诵读;儿童;健全人格

女儿诵读经典已有数年时间,在她身上出现的许多可喜变化更加坚定了我带她在诵读经典的路上坚持下去的信心。

一、经典诵读,开发记忆,开启智慧之门

1.诵读经典,提高儿童记忆速度

在我们诵记的过程中,《三字经》的诵记时间最长,《弟子规》读本内容多于《三字经》,但诵记时间却只是其一半而已,而《古诗词70首》诵记就更加容易了。现在,她背诵一首稍复杂一点的七言绝句也只需我领读一次,自己重复三两次即可记熟。这个速度让我惊叹,前后相比,判若两人。可见,诵读经典对开发儿童记忆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诵读经典,锤炼记忆精准度

经典读本短小工整的结构特点要求精确记忆。即使对古代经典没有深入了解的人也知道这些文本篇章短小,却寓意深刻。尤其像《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读本,常常单字成义,前后语意贯通,背诵时不可少一个字,不然意义就不完整。经典读本的节奏音律感要求精确记忆。经典读本一般都有对仗工整,节奏优美,音律和谐的特点,背诵起来朗朗上口,丢字加字都会造成音律节奏的混乱。正是因为经典读本这些特点,所以对提高儿童记忆的精准度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诵读经典,提升儿童的语言修养

在诵记《三字经》的时候,我没有给她说过其中的含义。到了《弟子规》的诵记,她自己就有了这方面的要求。因《弟子规》的内容与她的学习生活联系极为密切,所以将内容大概简洁地说给她听,能听懂多少,不作强求。但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她的身上时时出现诵读对她良好的影响,所以我觉得经典中的很多内容贴近儿童的天性,儿童自会在诵读中悟得,从而提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诵读经典,培养读书习惯,掌握知识内涵

经典诵读可以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女儿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读的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大: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动物植物,古代的人物故事,现代的科技文明……她都有兴趣。阅读量的逐渐增大,使她各方面知识也增长了不少,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多了些轻松和愉快。

四、诵读经典,培养性情,塑造健全人格

1.孝爱父母,尊敬长辈

孝爱父母,尊敬长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让这种美德继续在中华民族后代子孙中传承下去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更是一种责任。“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诸多传诵至今的名句,《弟子规》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做人的基本规范,儿童诵读这些经典,其中人物、故事、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

2.与人为善,快乐童年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专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等是独生子女性格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而经典读本中处处渗透着“与人为善”“兄友弟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道德,这些道德原则也会在儿童诵读经典时得以默化,约束儿童行为,塑造儿童道德品质。

3.“仁爱”之心,伴随成长

诵读经典,让儿童在经典的思想和操守中浸濡,让“仁爱”思想影响儿童,让我们的下一代能以“仁爱”应对未来的不测变化。在她的童年里,虽然没有钢琴,没有舞鞋,但在经典的滋养中,她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叶蓉蓉.小学“中华经典诵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杜艳玲.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经典儿童故事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世界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的内涵

小学语文老师要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阅读,才能将其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不是随意拿来一些儿童读物强行塞入课堂,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要注重与实际课程相辅相成,具有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文学观。例如,我们可以从已读的大量经典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筛选对照课本内容,搜集一些相关作品,同时也给自我一个理解积累儿童文学,丰富自我内涵的机会,内化为儿童文学的教育能力。就拿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编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主要故事情节是,曾被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后,通过校长的引导和培养,从一个淘气古怪性格的孩子,转变为乐于助人与其他孩子和谐互助的好孩子,大家一起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一故事的寓意很深刻,也体现出了新课改理念下,老师应该懂得尊重关爱。

二、清晰形象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艺术都具备形象性的特征,儿童文学是将知识、娱乐、教育融为一体,利用形象的表现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智力,同时还陶冶了情操。举例,“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借助拟人手法,用生动的语言让故事更形象。儿童文学有别于生物课本中,某一物种的具体发育过程的客观描写,也区别于成人文学对一些事物的大思想观,它是从儿童的视角来探索世界,描画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象,并把知识性熔铸于形象之中。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儿童文学这一特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观感读感去还原形象。

三、关注媒体对儿童文学热点作品的推荐

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在选择儿童文学作品时,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儿童***书馆、儿童书店,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浏览、查阅、关注、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拥有了强大的自信储备,我们就可以更高效的选择适合教学的儿童文学作品,老师再加以有效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四、结合儿童文学开发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儿童文学发展的主旨是,以善为美。借助生动简短的故事传递给读者做人的道德。由于儿童思想稚嫩且不够成熟,儿童文学故事大多传递的是基本道德,以适应儿童的阅读理解。举例,国外经典童话“绿野仙踪”,主要内容是主人公多萝茜被旋风吹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她认识了三位性格有缺陷的朋友,而后互帮互助与恶魔斗争,获得胜利的故事。这个经典童话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儿童文学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是比较单一浅显的道德教育,区别于复杂的成人文学。我们要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以及高尚人格的培养。

经典儿童故事篇7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师范特质 课程改革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27

Abstract In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or Teacher Training), specialized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mainly intended to develop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ers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reform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course,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professional teaching with vocational training through scientific positioning and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s, as well as appropriat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normal students' disciplinary literacy, and by means of increase in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eir vocational skills and thus overall enhance their teaching competence for this course.

Key words Children's Literature Course; teacher-training quality; course reform

儿童文学作为一个有别于的相对***的文学门类,在当代儿童的生命成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已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儿童文学作品大量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小学语文课文的基础文本,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也占一定的比例,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阅读主要构成也为儿童文学佳作。在高等院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和语文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中小学语文教师人才,学生只有通过儿童文学的系统学习才可能具备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能力。儿童文学课程带有综合性的特征,包含了基本理论、文学史、作家作品研究等学科知识,是一个熔文、史、论等不同内容为组合要素的指控系统,这就使儿童文学的教学客观上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安排少的矛盾,如果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策略运用不当,容易陷入教学的无序状态,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和语文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教学内容科学定位,改革创新,增强课程的师范特质,通过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具备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的未来中小学教师。

1学科素养与课程设计

儿童文学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学生今后从事儿童文学教学的基础,师范生要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儿童文学的特质,扩大儿童文学的阅读面,具备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儿童文学的课程由基础原理、文体知识、文学史三大板块组成,这三个板块的知识都是构成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的基本面,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作出科学的定位,进行统筹安排,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使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1)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是学生踏进儿童文学殿堂的敲门砖,是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的根本,具有核心地位,必须为教学之基本点,只有讲清讲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的阐述要引领学生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层次分类、儿童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儿童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规律等。通过形而上的学习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儿童文学文本,分析儿童文学现象,具有区分儿童文学优劣作品的判断力。

(2)文体知识为课程设计的另一中心环节,讲授时要讲出不同的儿童文学文体特有的文学魅力,使学生能把对文体特征的理解运用于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形成文学教学的特色,并在儿童的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些体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儿童文学的文体种类不少,但在中小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是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这应是教学的重点。讲述时,应重在揭示每种文体独有的“儿童文学”特质。例如,儿童诗歌中的儿童情趣与诗歌美感如何结合;童话的想象夸张与作品的区别;寓言如何借助设譬立喻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寓意;儿童故事富有童趣的情节创作技巧体现在哪里;少年儿童小说如何展现成长主题;儿童散文如何运用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使情趣与理趣相结合等等。教师只有把握住每种文体最富有“儿童文学”特色的艺术表现,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鉴赏水平。

(3)文学史是儿童文学学科的脉络,必须顾及,但要重点突出,避免铺陈无度。文学史的教学不宜细讲精讲,对儿童文学发展概况的梳理以粗线条为主,不要求学生对文学史的细节“死记硬背”,只要求学生能掌握儿童文学史的大致历程和儿童文学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在引读经典作家作品,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帮助他们吸纳中外儿童文学经典的营养。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难以在这一教学板块中对经典作品做非常具体细致的赏析,为了弥补此不足,笔者认为在基本原理和文体知识的教学中应当尽量选用经典作品作范本进行分析,讲出特点讲出品位,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触摸经典,感受经典,使整门课都散发着经典的魅力。

2教学能力与课程实践

2012年,***颁发了中小幼教师的《专业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能力为重”的专业发展基本理念,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能力要求,同时,在“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要求加强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能力培养。“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当重视个人经验、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结合起来。”①培养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其核心就是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儿童文学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修养,更重要的是还要把学生的文学素养转化为教学能力,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范应用性的引导,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1从阅读鉴赏能力到阅读指导能力

在对儿童文学的系统学习中,师范生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会得到培养和提高,但是,如果不把阅读鉴赏能力提升为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能力,那么,就不能说是具备了儿童文学的教学能力。因此,我们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指导能力。

例如:开展课前演、讲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训练。我们可以在课前给予学生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儿童文学作品,根据所选的作品,确定作品的聆听对象为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童,然后练习为此年龄阶段的学童讲演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寓言、童话,诵读儿童诗歌、儿童散文。这是师范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基本功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学会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并学习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形神兼具、声情并茂地为儿童讲演儿童文学。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指导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笔者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的实践训练。笔者精心挑选10部左右的儿童文学名著,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同学完成一部作品的精读。在每次上课时,安排一个小组,让他们用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全班同学“导读”一部经典名著。“导读”环节包含了作家介绍、故事简介、精彩片段演绎、阅读指导等四个步骤,并要求学生就相关内容完成PPT的制作,运用多媒体手段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此“作业”时,需要细读文本、查阅资料,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挑选、细品作品“片段”并进行“排演”,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展开阅读指导。通过这样的模拟实训训练,既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增加了作品积累,增强对儿童文学的阅读体验,又让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经验,为以后进行儿童文学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2从文本审美能力到文本写作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以理论作为师范生跨入儿童文学殿堂的奠基石,在理论的引导下,充分的作品鉴赏能提高学生的文本审美能力,而这种儿童文学的审美能力不仅仅要转化为阅读指导能力,还要通过写作训练,提升为儿童文学文本的写作能力。通过创作的体验,师范生能更充分深入地感知儿童文学的创作特点,提高对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和教学设计能力,以及对中小学生作文的指导能力。

文本写作能力的训练方式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课堂上的即时小创作,也可以是课后的作品创作;既可以是***创作,也可以是集体创作;既可以是全篇创作,也可以是续写、仿写等。行之有效的写作训练是结合儿童文学的文体教学内容展开的。每一种儿童文学的文体都有其***的文体特征,虽然所有文体的写作都要突出“童趣”,但写作训练应根据文体特征灵活开展。例如:诗歌写作突出“想象性”与“故事性”的结合;童话写作突出“夸张”手法的运用和“拟人形象”的塑造;寓言写作突出故事与道理的链接等,只有抓住文体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在学生完成创作后,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习作,这又是一个“批改作文”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的核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②综上所述,在儿童文学课程改革中,应改变只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陈旧观念,把专业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儿童文学”课程的师范特质为导向,对课堂教学内容构成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程的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师范生的儿童文学学科素养,有效提升师范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整体发展。

注释

经典儿童故事篇8

音乐精灵莫扎特

毋庸置疑,莫扎特是神童,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他6岁就创作了第一支小提琴奏鸣曲,8岁谱写了第一部交响曲,11岁写下了第一首钢琴协奏曲,12岁又完成了一部可爱的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

然而,他更是个“音乐的精灵”,一个在音乐中肆意徜徉、挥洒自如的精灵,一个在生活中饱受困顿和病魔纠缠的精灵。在如烟花般短暂的35个年头里,他将才华和绚烂延续至生命的最终一刻,创作了600多首不朽的经典,其中包括22部传世歌剧,如《费加罗的婚礼0、《唐璜》、《魔笛》等。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莫扎特身上,处处体现出艺术家的天性:天真、单纯、敏感、多情。莫扎特就像孩子般充满好奇,全然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似乎永远也不想长大。

神童与顽童

《神童莫扎特》这部多媒体儿童音乐剧,讲述的是一个神童与顽童的故事。德国汉堡儿童剧团将国外音乐剧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将古典音乐与现代戏剧相结合,发挥了独具匠心的创意。该剧集歌剧、戏剧与音乐会等多种元素于一体,自始至终贯穿着莫扎特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他6岁时创作的《摇篮曲》和《F大调小步舞曲》,以及35岁时耗尽生命所创作的《安魂曲》。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神童莫扎特》正是以此独特视角切入,选取他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点,以小见大地来展现他非凡的音乐天赋。我们跟随剧情追溯到小莫扎特6岁时,看他如何接触音乐、沉迷音乐、创作音乐,也看到他身上作为伟大音乐家潜在的资质:聪颖、坚韧、有毅力。

《神童莫扎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以莫扎特和姐姐娜纳的口吻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与小观众形成心灵上的互动。另外,主创人员还精心设计了游戏互动环节,小观众们可以跟着“莫扎特”一起做编曲游戏,当一回“小小作曲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莫扎特的故事和音乐中去。

感悟纯真与美好

如此别致的音乐剧,使孩子们在音乐与故事中积极地聆听、主动地感悟。平时颇有距离感的古典音乐,这会儿显得格外平易近人,将动听与美妙扎根于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经典儿童故事篇9

[关键词]儿童电影 经典回顾 经验教训

1918年,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很快就得到了中国电影界的反响与重视。1922年。由但杜宇拍摄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顽童》上映,拉开了中国20世纪儿童电影的序幕。在以后78年的风风雨雨中,中国诞生了300多部儿童电影。成为20世纪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中国儿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中国20世纪儿童电影作为一种电影艺术,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治文化的干预,也经历了民国时期,建国17年以及新时期文学三个明显的历史阶段,而每个阶段所产生的经典电影,都有着显著的时代特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借鉴的电影文化宝库。笔者选取儿童电影的三大经典并做出简要分析,以***管中窥豹。为新世纪儿童电影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与教训。

一、《三毛流浪记》:民国时期儿童电影发展的颠峰之作,是时代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由阳翰笙根据漫画家张乐平创作的漫画《三毛》改编的电影《三毛流浪记》,于1949年在全国上映,不仅在本国备受赞颂,盛演不衰,而且在国外也广受欢迎: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上映该片,接着在巴黎六家影院连映两月。誉满全城,好评如潮,1983年又荣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三毛流浪记》是时代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就是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刻化出一个活灵活现流浪儿的艺术典型。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贯穿了左翼作家常有的社会责任意识。这部电影在反映时代,抨击时弊的同时又具有了非常高的艺术性:“三毛头发的奇异造型保留了漫画风格,从而创造了假定情境,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效果。三毛虽然寒无衣,饥无食。”居无定所,买报不成,推车无俸,只能流浪街头,但三毛不想学偷窃,不愿成宠物的倔强,和他乐观诙谐顽皮滑稽的性格,却赢得了人们的加倍喜爱和珍惜。影片的风格并非一味的凄苦,而是保持了讽刺和幽默的漫画特色。这在当时过多的承载社会问题的儿童电影中,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这也使这部电影成为民国时期电影发展的颠峰之作。

二、《小兵张嘎》:十七年儿童电影中的杰出代表。它既切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又非常注意塑造儿童经典人物形象,成为儿童***题材电影的典范

1963年,由徐光耀编剧的《小兵张嘎》公映后,反响十分强烈,不仅深受小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受到成人观众的欢迎,至今屡演不衰。尤其是年仅十二三岁的主人公张嘎子,成为儿童故事片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张嘎是在抗日******队的大熔炉里,通过长辈悉心引导和根据地群众的教育,逐步成长为既有思想觉悟、又懂得斗争策略的八路***侦察员,其身上最令人喜爱的是混身洋溢着宁折不弯的“嘎劲”,也就是那股倔强、机敏。但同时又人小鬼大、淘气任性,既可气又可笑可爱,从而使得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并使影片成为广大青少年生动的教科书。这部电影既切合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又非常注意塑造儿童经典人物形象,终成为儿童***题材电影的典范,无论是在思想上的深刻程度,人物性格塑造的丰富性以及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4月,由孙立***教授创作改变。耗时六年、耗资1200多万元创作出的大型动画电影精品《小兵张嘎》又在全国巡回演出,并先后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同时又在首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高峰论坛上被评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十大国产动画片之一,对现在的儿童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代表作。

三、《我的九月》:以“儿童为本位”创作观在电影中的第一次明确体现,对以后的儿童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0年,由杜小鸥、罗辰生编剧、尹力导演的《我的九月》,不仅将儿童片,也把中国电影的制作推向新的制高点,影片获1991年中国电影第11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这部京味十足的影片。通过小主人公安建***(人称安大傻子)由失败到成功,细致地刻化出自身原本怯懦的孩子,在尊重个性、爱护并发展个性的老师(人称高二傻子)的启迪下,如何消除心理障碍,走出低谷。重新发现和认识自我。获得自信并敢于竞争成为强者,从而具有了典型的意义。

经典儿童故事篇10

关键词:安吉拉·卡特;女性主义;颠覆 ;经典童话;人物形象

安吉拉·卡特,这位英国文坛上的宠儿,提到她的名字,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后解构女性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恐怖主题,暴力,***,超现实主义,幻想,滑稽模仿以及童话改写。由于她竭力颠覆传统经典作品,比如说:颠覆经典童话中一些经典人物以其找出其中暗指的含义;褒扬传统所诋毁和蔑视的;贬低传统所颂扬的;或者是亵渎传统认为神圣的东西;所以她被冠以传统文学领域另类的称号。

本文试***从后解构女性主义对安吉拉·卡特的短篇故事集《血窟和其它故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这位女性主义代言人,通过戏仿或改写经典童话,颠覆经典童话人物形象,从而修正现有的男性主导权利倾向,让边缘人物(女性)中心化,主体化,进而突显女性主观能动性,寻求男女平等。

一、颠覆童话经典女性形象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中,比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等等,女性要么被丑化为心如毒蝎的“魔鬼”, 要么被塑造成善良,无知,软弱的“天使”。而不论是“魔鬼”还是“天使”,她们最终的悲惨结局或是幸福天堂无一能离得了男性。残忍,毒辣的继母,巫婆终会被正义的王子,猎人消灭;而善良,无知的美女终会被王子拯救,“占有”,永久成为王子的附属品。这些美丽的女子并非***的个体,总是被置于“他者”地位。她们不能积极自救,总是以“沉睡”,意即“失声,失语”的方式等待自己的救世主—王子或是猎人的出现。

而卡特一反这一传统,在她改写的童话短篇中,女性不再是懦弱,无助的“他者”。相反, 她们积极,主动,勇敢,睿智,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欲望。在“血窟”,这个以“蓝胡子”故事为蓝本的短篇中,女主人公一反以往懦弱,被动,顺从的形象,摇身变成了一个充满好奇,敢于反抗的新女性形象。故事是以女主人公第一人称展开的,改变了以往他人讲述的传统,首先赋予女主人公话语权。当她意识到在侯爵眼里她只不过是个无知,顺从的“性玩偶”时,她起身反抗,敢于违背侯爵旨意,径自打开那扇禁门。同时,她还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勇士,看到血窟中的血腥场景时,她并非惊恐万分。相反,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激动。并且,当侯爵要置她于死地时, 并非像“蓝胡子”中的妻子那样无助地等待死亡。相反,她想着在床上将丈夫勒死,从而自救,尽管未能如愿。同样,在“与狼为伴”中,故事一开头便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敢于追求幸福,敢于打破夫权禁锢的新女性形象。当丈夫(实为狼人)突然离奇消失后,她并未盲目地忠于丈夫,独自守活寡。相反,她“擦干眼泪并立即给自己找了一个丈夫”(Carter, 112)。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小红帽也被塑造成为一个机智,勇敢,具有七情六欲的真实女性。在森林里,她敢于和陌生青年男子(狼人)调情,故意放慢脚步只为了赢得一吻。这里的她并非经典童话中被动等待爱情,远离尘世的“天使”。相反,她是一个对性充满好奇的现代摩登女郎。后来,面对凶残的人狼时,她表现出了非凡的镇定和机智,主动投入“狼/郎”的怀抱,用性征服了凶残的“他”,从而和“他”幸福而和谐地“相伴”。

综合上述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卡特在改写的经典童话中,颠覆了传统的“天使”或是“魔鬼”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勇敢,机智,***,强有力的新女性形象。

二、颠覆童话经典男性形象

传统经典童话中,男性一般出现在故事的结尾并且被塑造成为勇敢,充满冒险精神,无所不能的形象。如将灰姑娘救出苦海的王子,勇敢杀死大灰狼的猎人,一吻唤醒沉睡百年“睡美人”的王子等等,他们无一不是女性的的救世主。

而在卡特改写的故事中,他们被驯化,“”成为懦弱,无能,可怜的乞求者,失败者。在“血窟”中,当英姿飒爽的母亲骑着高头大马,手持手***前来营救女儿时,侯爵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正如文中所描述的“the Marquis stood transfixed, utterly dazed, at lose.” (Carte 39)。 这里的侯爵被刻画成了一个无能,胆小如鼠的懦弱之辈。同样,在“老虎新娘”中,“老虎”全无王者气势,在“美女”面前锐气全无,并且饱受欲望煎熬。“他”实则是精神上被的男性代表。面对“美女”,他是那么的卑微,懦弱,甚至于有些怕她,正如书中写道“he was always far more frightened of me than I of him.”( Carter 67).

总之,卡特故事中的男性一反传统英勇,冒险,主动的英雄形象。相反,他们是无能的,被驯化,了的,“女性化”的形象。

三、颠覆经典母亲形象

传统童话中,我们看到的母亲通常是以邪恶的后妈形象出现。同时,为了维持传统男权思想所倡导的慈母形象,亲生母亲往往是已经去世。而且,在故事中,母女之间的关系总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比如说“灰姑娘”中的后妈,这个心如蛇蝎的恶妇总是竭尽所能地折磨灰姑娘;“白雪公主”中的后妈由于嫉妒“公主”的美貌,试***将其毒死,等等。这里的母亲无一不是“魔鬼”形象。

而在卡特改写的故事中,母亲不再是以后妈的角色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勇敢,充满母爱,勇于保护孩子的慈母形象。在“血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胆大, 机智,充满冒险精神的母亲,正如故事所说:“She outfaced a junkful of Chinese pirate, nursed a village through a visitation of the plague, shot a man-eating tiger with her own hand.” (Carter 7)。 同时,卡特在改写的故事中采用了露丝·伊里加蕾的女性谱系理论,认为母女情,女人间的姊妹情是应该被强调的,女性之间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宿敌。相反,她们心心相惜,心灵感应,在危难的时候能够互相救助。比如说 “血窟”中的母亲,当女儿处于危难时,她能够心灵感应,及时出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护女心切的慈母形象。

一言以概之,卡特塑造的母亲一反以往的“魔鬼,妖妇”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母爱,与女儿心心相印的慈母形象。

四、结论

卡特,这位“颠覆女神”,通过改写经典童话,从而质疑男性主宰的传统观念;挑战传统的二元对立;颠覆传统男女性别角色和男女两性关系格局,以表达自己的女权思想,进而颠覆存在已久的男权以及相应的男权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帮助长期失语的女性获得话语权,实现女性身份的认同。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Bray .Abigal. Helene Cixous Wrting and Sexual Difference . [M]. Palgrave. 2004

[2]Beauvoir, Simone de, The Second Sex, [M]. Trans. and ed. H.M.Parshley. London: Jonathan Cape, 1953.

[3]Carter .Angela. The Bloody Chamber And Other Stories. [M]. Vintage. 1995

[4]张中载《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小说研究》.[M].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经典儿童故事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经典儿童故事10篇

学习

河长履职报告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河长履职报告,内容包括县级河长履职报告,河长履职尽责报告通用六篇。六圩港公殿段全长约2200米,主要流经营四东、营四西、朱小、严小、毛圩五个小组,现以上五个小组均已经拆迁,六圩港附近主要有以下几家工业企业,圣达电气、宏峰

学习

枫桥夜泊的诗意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枫桥夜泊的诗意10篇,内容包括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意,枫桥夜泊的诗意和感悟。唐代诗人张继,是唐代诗人中的及普通的一个诗人。诗作流传也不多,由于一首诗的缘故,张继享有极大的声誉,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我想把我对这首诗的点滴

学习

秀逗糖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秀逗糖10篇,内容包括秀逗糖口味总结,秀逗糖介绍。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把一颗糖放进嘴里去。没想到,瞬间,一股酸汁在我嘴里流淌。这种酸,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品尝到的,简直无法形容,比青苹果、杨梅和没有熟透的草莓还酸。

学习

优美文段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优美文段10篇,内容包括优美文段摘抄,优美文段30个字左右。3、曾经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然后有一天,发现那只是我浪掷了最多光阴的一部分。曾经以为,即使爱上了你,我也可以全身而退;然后有一天,发现我退得满身伤痕。曾经以为,爱上

学习

村晚古诗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村晚古诗10篇,内容包括村晚古诗,村晚雷震古诗。

学习

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10篇,内容包括仓库发料员岗位职责是什么,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招聘。3、物料先进先出管理。4、仓库日常5S维护。5、仓库操作工的培训和管理。6、物料账务记录。(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10篇,内容包括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范文赏读,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水果篇。二、五彩缤纷成语反义词一成不变[yīchéngbùbiàn]《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原指刑法

学习

乡镇公务员面试内容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乡镇公务员面试内容,内容包括乡镇公务员面试完整过程,乡镇公务员面试汇总版。(一)实行村账乡管形式的试点乡镇1411个,占试点乡镇的59.41%.主要做法是乡镇成立集中记账专门机构(村账乡管办公室)集中管理核算村级财务,各村设报账员(

学习

读书心得怎么写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心得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危机领导力读书心得,读书心得怎么写例文。一本书很长,你不可能把整本书都抄一遍;你会抄得累死,老师也会改得发疯。所以,你只要把书读完,合上书,写几句话告诉大家,这本书在讲什么就够了。这就是大意!第二

学习

自然之道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自然之道10篇,内容包括自然之道是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自然疗愈之道。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

学习

走进秋天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走进秋天10篇,内容包括走进秋天歌曲,走进秋天调查表。走在秋天,公园里金桂,银桂,丹桂竞相开放,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初夏的玫瑰,寒冬的腊梅,初春的樱花。走进秋天,菊花开了,红似火,白若银,黄似金犹如一件件工艺品,精致而玲珑。秋风吹红了苹

学习

申论怎么写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申论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申论必背十大最好的十篇,申论省市必背十篇范文。参考例文《命脉》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未得

学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10篇,内容包括典点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辅导答案。1)7/125/62/71/521/2012512)(1)(2,4)36(2)(6,8)3)略第2页4)(1)***略(2)连成的是平行四边形,底4厘米,高2厘米,面积是42=8(平方厘米)5)(1)少年

学习

云字开头的成语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云字开头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云字开头优美成语,云什么什么什么成语。二、云布雨润:1、解释:比喻教化远播。2、出处:《宋书·夷蛮传·诃罗驼国》:“敷演正法,云布雨润。”三、云窗雾槛:1、解释:为云雾缭绕的窗户和居室。借指高耸入

学习

动物故事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故事10篇,内容包括动物故事大全,儿童故事动物。

学习

人生哲理小故事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哲理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人生哲理100个小故事大全,人生哲理幽默小故事。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

学习

生活小故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生活小故事简短100个,日常生活故事大全100篇。有一晚,他的妹妹刚走,小吴正等着接太太的车,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他笑容诡异地说:「先生,你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她们逮到吗月晕效应和别人相

学习

名人故事手抄报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名人故事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名人故事手抄报特别简单,名人故事手抄报五年级。生性耿介的陶潜本来已十分痛恨官场黑暗,想离开这个肮脏之地。现在听说这个督邮就是本县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马得到太守宠爱,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还

学习

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诗句经典古诗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诗句古诗屈原,小学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mdash

学习

儿童鼻塞怎么办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鼻塞怎么办10篇,内容包括儿童鼻塞偏方大全,专治小孩鼻塞的妙方。(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董永和七仙女相遇完整版,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是民间传说。大家进门后,迎面看到的就是这座假山了,这是摹拟孝感古八景之一的“双峰瀑布”大假山。据考证,董永其实是山东人博兴人,后来是随父亲逃荒

学习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中国历史简单的成语故事18篇,写出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3、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4、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5、惊弓之鸟:被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