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李白10篇

行路难李白篇1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主旨:作者拥有远大的***治抱负,并且有着坚定的信念,将来一定可以成功。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人的一生碰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要坚信,一定会达到最终的目的。

(来源:文章屋网 )

行路难李白篇2

李白可谓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李白气质如山、性情如水,他的人生旅途像山一样起伏不断――时而陡峭、时而平缓,又像水一样源远流长――有时奔放、有时回旋。李白诗中的山,有名山――“将登太行雪满山”,也有无名的小山――“青山横北郭”;李白诗中的水,有大川――“欲渡黄河冰塞川”,也有无名的小河――“白水绕东城”。李白山水诗的风格和意境虽然较难把握,但诗中的山水一看便是李白的山水,就像毕加索的画一看就是毕加索的画一样。李白有主宰或驾驭山水的能力。他既能描写山水的细节,又能描写山水的气势,而描写山水的气势正是在表现他本人的气势,李白把自己的气势扩张到山水之中,给人的感觉既是山水感染了他,也是他感染了大唐的山水。

一.胸怀抱负出蜀去

5岁时,李白随父移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号青莲居士。李白不安分守己地做他的“青莲居士”,25岁时,他带上一壶足以点燃青春热血的白酒,仰天一笑,潇洒地离了家,出了蜀,开始漫游地球。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于开元13年离家出蜀的途中写的一首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连用5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清溪、渝州、三峡,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诗中可见诗人正在旅途,正在日夜兼程。诗中一个“发”字,一个“下”字,可见船速之快,可见洒脱的诗人一路行色匆匆。无独有偶,李白的另一首诗可谓与此异曲同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玄宗开元14年,26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志和建功立业的幻想,离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诗情满怀,他从两岸绵亘的重山峻岭中一泻而出,面对渐离渐小最后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李白以新奇的感觉和酣畅的醉意,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阔。其实,这首诗跟《峨眉山月歌》一样,都是在寄情于山水,抒发诗人的远大理想。

二.壮志未酬行路难

在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李白热烈地追求光明和自由,他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陷入困境,陷入郁闷,陷入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见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的这首《行路难》描写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诗人由孤独而邀月,时而同饮,时而歌舞,充分表现了诗人放浪形骸的个性,他竭力把本来寂寞的场面营造得热烈而欢快,以此排忧解愁。但是,热闹是表面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怀才不遇、世无知己的孤傲和寂寞;同时,“行乐须及春”,表现出诗人面对困境,无可奈何,只好苦中作乐,急于自我开脱的心绪。更有那首《行路难》,极言路难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踌躇满志却走投无路,因此心绪纷乱,非常苦闷和矛盾,以至于在宫廷里,面对的“金樽清酒”,面对“玉盘珍馐”,却没有一点食欲:“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不过,浪漫诗人就是浪漫诗人,李白并没有消沉,他依然坚守梦想,等待时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许在世人眼里,“渡黄河”和“登太行”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但这对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李白来说,恰恰是最伟大的事业,也正是他出蜀要施展的伟大抱负;只是这奔腾的黄河不该被冰塞住,这巍峨的太行不该被雪封住,而这坚固的冰、惨白的雪,也就是当时的黑暗现实。李白为黑暗的现实所难,他最终深深地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既然有那么多岔路,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李白就必然会选择一条通往梦想的浪漫之路,这条路上应该柳暗花明、山清水秀。路难行就改道,这样不失为明智之举。有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不愿做“蓬蒿人”的李白在“抽刀断水”、“借酒消愁”之后,为了排除心中的郁闷,就毅然决然地“仰天大笑出门去”,或者干脆来个“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浪漫非同一般,他的浪漫其实就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而这种发泄“飞流直下三千尺”,正好成就了他桀骜不驯的浪漫。

古往今来,因“人生在世不称意”而浪迹天涯的文人墨客不胜枚举,他们的游历和结果不尽相同。李白像陶渊明那样不愿摧眉折腰,但他不去隐居一处;他也有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但他没有投江自尽。李白就是李白,一个拥有山一样坚挺、水一样柔韧的李太白。

三.浪迹天涯情意长

浪漫的诗人不是浪荡的人――浪漫的诗人爱想家,浪荡的人不一定想家。李白无论多么浪漫,尽管浪漫到天涯、到海角,他也会想家,而且他的思乡之情比山高、比水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在《峨眉山月歌》中,李白一出蜀地就想家:“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轻舟疾驶,来到楚国,李白又想家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故乡的山水来送自己的万里行舟,虽然看不见故乡,但是饮水思源,看见故乡的水,也能涌起对故乡的眷念之情,可见李白的乡情很浓。

浪迹天涯,得知朋友遭贬,李白特意赋诗一首,从远道寄赠给他:“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切景语皆情语。“五溪”本五道风景,而在诗中却恰似残留在心头的五条疤痕。李白珍视友情,在极度孤独的时候,他会把明月想象成朋友,与明月对饮,希望“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四.热爱山河当导游

李白不仅是个大诗人,他更是一个旅行家。他的浪漫思想及其不平凡的经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不朽的话题。李白的诗是诗也是画,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李白作为伟大的旅行家,他在诗中旅行,在画中旅行,他以独特的感悟,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他是诗仙,也是酒仙,他用爱和酒来排遣人生的失意,在旅途中释放心中的郁闷,追寻精神的寄托,他一路留下浪漫的足迹,一路也留下了多彩的诗意。古往今来,世人仰望这位飘逸的诗仙,便会化郁闷为振作,抬头笑对人生,心中情不自禁地升起与他同样的浪漫和豪放。李白一生游历的时间长、地域广、景点多,而且他是诗情飞扬的诗仙,我极力推荐李白去当中国的第一导游,以便让更多的人与他一道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充分享受美丽的自然和美好的人生。

李白的山水诗应该就是精彩的解说词。欣赏他的山水诗犹如在游览山水,又如在欣赏山水画,而且多了一份深刻的人生感悟。李白留恋于美酒和山水,以至于唐玄宗赐其金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传为千古佳话。诗人杜甫有一首诗大赞酒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李白漫游名山大川,寄情于清风明月,留下许多含而不露、意境深远的山水诗的名篇。李白一生游历范围很广,入蜀中,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佳句;出三峡,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空谷绝响;南行江浙,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长河剪影;上庐山,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画卷;东至齐鲁,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景象;西游华山,留下“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的雄奇篇章。钦提奥说:“诗人在给人教益的本领上远比历史家优越。”我要说,李白还比地理学家优越。李白游历的地方多,见识多,他的诗以一种艺术唯美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综合的文化魅力。唐玄宗若是让他当个旅游局长,他一定会干得很出色,会让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名胜。

行路难李白篇3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的感知能力;通过探究,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赏析、探究后,尝试运用演唱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资源开发的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

四、教学准备

本课课件及朗诵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李白的故事——高力士脱靴、国舅研墨。

2.我了解的李白(生发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充实李白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诩,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后由友人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了一名文学侍臣。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加入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其诗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揭题、新授——分层推进式诵读品味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地烘托教学气氛。(设计意***: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经过反复的诵读,自然就能体会诗人的用意和诗歌意境。吟诵还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体悟诗歌神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练读(播放朗诵视频):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译读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教师解疑。生再用现代白话文将诗歌大意串述出来。如: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3.品读:生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阅读回答问题。(展示课件)

问题一:透过诗歌我读到了……

如:透过诗歌我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透过诗歌我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问题二: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

示例:《行路难》是一曲交织(彷徨苦闷)与(激情豁达)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与(激昂)。我们应学习诗人追求理想、乐观自信、笑对挫折、乘风破浪的勇气与精神!

最后,讨论问题三: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生分组讨论后小结得出:

(1)巧用历史故事。(姜太公知遇周文王、伊尹梦游)

(2)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4.师点评(课件展示)——【诗歌特点】

(1)叙事开篇,化用刘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的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2)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他们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抱有“辅弼天下”的愿望,却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故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5.竞读:男女生比赛,学生自己说说朗读效果、自己评价竞读学生情感的处理如何。

6.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7.背诵。(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三)拓展延伸

古诗新唱,快乐记忆。(播放视频——桂坤领唱的李白《行路难》)

(四)作业

1.课后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感悟他的诗风和思想特点。

2.试为喜欢的古诗词配曲或搜集名诗现成的配乐,演唱记忆。

附:板书(可用课件展示)

行路难

李白

追求理想 乐观自信

行路难李白篇4

一、通过对比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通过对比,把事物之间相似性方面想起。在美术知识的各个体系中,每一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或相似形态。这样学生学习时,运用原有认识结构中储存的知识信息,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其次,通过对比,把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即把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出现的第一个问题。第三,通过对比,把具有相反的事物想起。例如,第十一册第四课《冷色与暖色》一课的教学,该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冷暖色,在教学时,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已掌握蓝绿青为冷色,并能体会到冷色使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通过绘画《海底世界》引导学生从相反的色彩感受暖色,再以《温暖的阳光》为题出示大面积的红、橙、黄的色彩与之对比,并体会到暖色使人感受到热烈、欢快、兴奋、刺激,有了这种感受,学生对色彩的冷暖就有了初步接触,他们就能凭直觉经验辨认,鉴别,分析色彩了。

二、寻求因果关系,培养想象能力

美术创作教学的形式即包括添画,记忆画,想象画,又包括组合画和画面改错。因此美术作品与题目存在一致性,又包含因果关系。利用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的因果关系,要求学生进行推理,让学生通过有条理有概括的合乎规律地进行思考,从而判定作品的题目或内容表现得准确性。这样,通过推理,学生的因果想象能力就会提高。例如,《童话、古诗配画》其目的就是掌握插***的基本要点和方法。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原因(文字)仔细研究文字的内容思想情感,抓住文字内部的典型、主要情节及形象,然后运用造型手段将分析出来的情节,形象地描画出来,同时运用到色彩上,通过造型和色彩两方面的分析与表现,其结果(插***)就产生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结果(插***)反推原因,看画面是否准确、形象地表现文字的内容及思想。这样,通过多次的推理强化了想象能力。

三、发散思维 培养想象能力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第一册第六课《十个太阳》本课的意***是使学生大胆的想象,表现太阳想象。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十个太阳是什么样子?具有什么能力?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想象能力不同,他们所描述太阳便各种各样,多姿多彩。教师允许学生大胆想象,表象各异不同太阳形象。这样进行异体多画的训练,学生能力自然提高。

李白的理想是远大的,像鲲鹏那样高远,像姜子牙、诸葛亮那样潇洒纵情。但李白又是孤傲脱俗的,他万万不肯走科举考试的路子,尽管屡屡碰壁受挫,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亲事君王,实现自己救济天下苍生的理想。然而,纵观李白一生,他似乎一直行走在奔赴理想的路上,却从未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连那样的机会都没有。理想的远大和理想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李白诗歌创作的底色,本文从此出发梳理探讨他的诗歌创作风格。

一、李白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酒气。如果我们用“酒气”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的话,应该是一件能够自圆其说的事情。他的诗歌充满了酒的热情,文字下是澎湃的激情,真正像是水火一般的交融。他的诗又宛如酒一般的超尘脱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中国历代文学史上,能将酒与诗的结合推向无敌的高峰的当推李白。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自此,李白成了诗酒风流的象征,太白醉酒成了李白为人所熟知的形象。

庄子说“醉者神全”――醉者可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足***――此后,酒便成了历代不得志才士的精神寄托和创作灵感的催化剂。 李白便是这其中的代表。然而,李白的醉酒是现实与理想的苦闷中,是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李白的诗歌魅力也正是处于这种状态中的。透过酒,我们看到了李白的焦虑感,更看到了李白的热烈、豪放、悲壮、迷狂、清逸的独特诗风。

二、酒和诗是李白排遣焦虑的手段

在李白灿烂的诗篇中无处不飘着酒香,这份酒香之中有飘逸洒脱,有豪放迷狂,有焦虑愁苦,也有自由和突围。且看他“酒隐安陆与初入长安”时期(727―740)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中感叹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无论如何的醉生梦死也难与现实、与时代的节奏合为一拍,诗人由悲转喜、转狂放、俱而激愤、再转癫狂。理想的难以实现社会制度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悲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在酒中暂时找到了自由与解脱。

再看他“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时期(740―744)[6] 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自称是“酒中仙”,酒当真是他不离左右的朋友。他乐时以酒助兴,愁时以酒消愁。本诗主题就是以饮酒为线索展开的。李白抱负极大,曾自比姜子牙、诸葛亮,但却没能遇到伯乐之人,二入长安均未得到重用。结合其余诗作,如“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以花自况,不禁想到三月过后,繁花又将怎样呢?盛年一去,人生又当如何呢?诗人愁苦焦虑之情读来令人唏嘘。

再说本诗,“独”饮而无人“相亲”,不免寂寞,此时与群朋相伴饮酒又是不同;李白是浪漫的,忽见月光照身,身影又投向地上,于是在寂寞中忽生奇想,邀月,对影,凑成三人。诗人虽有情邀请月和影对饮,然而月儿不见举杯,影子也只是空学着我的样子,姑且不理会它们的无情,及时行乐吧,莫要辜负了良辰美景。诗人歌,诗人舞,欣喜若狂之间,忽然想到:醒时,月、影与我同欢共乐;大醉之后,不是又离我而去么?不觉间悲从中来。诗人已是酩酊大醉,却还想紧紧抓住虚无的“月”和“影”,当真是对于孤独的焦虑了。

三、浪漫主义背后的无奈感慨

说起李白,人们往往会说到“浪漫”、“怀才不遇”、“乐观”、“飘逸”等词语,可只要多读几首他的诗作,多了解一些他的生平,很有可能你也会觉得这些标签其实并不见得完全适合李白。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犹豫,是情绪起落间的人生感慨。

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后,创作《行路难》,抒发心中郁结,感慨人生路之艰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感慨:“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虽然感叹行路之难,但李白的骄傲和飘逸又让他蔑视这一切坎坷,他仍然坚信自己能够平步青云。李白的情绪波动起伏很大,他又在《行路难・其二》中说“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三》中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从这三首行路难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长吁短叹。相比于天宝元年秋,李白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奉召而入长安时的心情,差别是如此的大。半生求索,干谒、漫游,不惑之年才得以实现心中夙愿;玄宗恩礼有加,李白也得以常伴君王身旁。怎奈好景不长,谤声又起,接着赐金放还,诗人便“五噫出西京”。二入长安,李白一生中最风光的两年半的岁月,也就在“噫”声中结束了。

此后的南北漫游时,李白对于仕途的渴望,对于统治者的留恋仍可见于作品中,如《登金陵凤凰台》(天宝六年,747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安为何处?君王所在之处。诗人在诗中感慨六朝兴衰,也用典故并融入自身的经历,言说馋臣当道如“浮云蔽日”,才智不得施展,蹉跎岁月,马齿徒增,使人不免忧愁。此时的诗人已经年近五十,按照孔子的说法,知天命之年,思想过往,岂止是“长安不见使人愁”,理想中的人生不得见才使人焦虑使人愁。

由此可见,李白并非是超脱的。结合他之前的漫游、上书高官、干谒等所为,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出身,在乎世间的功名,想要通过亲近君王来实现自己的***治理想,然而,这个理想是如此的浪漫主义,在社会世俗的生活中,缺少实现的条件,李白也只能在诗歌中借酒让自己神飞物外了。

参考文献:

[1] 孙秋克.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2.

行路难李白篇5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诗句。

2、行路难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行路难三首(其一)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

(来源:文章屋网 )

行路难李白篇6

枕着书香,闻着油墨,我回到了大唐,见到了才华横溢、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日。”是李白,他正在桌前与好友对酒吟诗,又一杯美酒入肠,听他那得意之作。驿外断桥,野渡舟横,江边酒楼外,面朝江水,白袍加身,且看他仰头畅饮,大作“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举手投足间大气凛然,好一位豁达的诗人。人生路漫漫,总有悲欢离合,行路何其难,且看李白如何走他的人生路“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醉酒邀明月,他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不知影响了多少后世文人,就连乾隆皇帝也为他折服。

李白的潇洒令人羡慕,杜甫的沉郁却让人锥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的反差,是一种多么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飘零的山河下,一封小小的家书,却比万两黄金更珍贵;好在“安史之乱”后,国家收复了失地,此时的杜甫又喜极而泣,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闻官***收河南河北》,一喜国家统一,二喜游子归乡,他那颗拳拳的爱国心怎能不激起我们的深思?

现实的笔触更发人深省。那一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也是对唐王朝的期盼;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是多少个同道中人的香花安慰!

行路难李白篇7

李白的《静夜思》应该是大多数人最早接触的诗歌之一,明白如话,简洁晓畅。很小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个了不起的人物――李白,因为他的诗气度不凡,因为他的故事(铁杵成针)恒者定成。

读李白的《行路难》胸中如有万马奔腾,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向你汹涌而来。

诗歌一开篇就用极其奢华的器具侧面点明了这是一桌极其昂贵的酒席。先不表那酒菜有多昂贵,单看那蓄酒的器具----“金樽”,盛菜的器皿――“玉盘”,就可以想象得出那“金樽”里的酒是如何地甘醇,如何地迷人,再加上那清洌的质地,更让人垂涎三尺。那“玉盘”里盛载的食物,也定是世上少有的珍奇,但这非同寻常的器物里价格不菲的美酒珍肴却丝毫不能引起嗜酒诗人的酒兴,诗人放下金樽,扔了筷子,离开餐桌,不是他不想吃,是心中烦闷,实在难以下咽呀!

能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的烦闷呢?

――舞剑!

可拔出佩剑,四下里望去,内心里却一片茫然。

诗人用极具撞击力的画面,突显了人物内心的苦闷和无法排解这种苦闷的痛苦。

这首诗应该是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之后所作。回顾诗人一路颠沛走来的路,不难透视出诗人内心的痛苦无奈与失意茫然。他鄙视科考,但却渴望能施展才华,实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于是,他弯弯曲曲,终于通过结识虔诚于道教的玉真公主(玄宗之妹),才得以公主向皇上举荐。“知人善任”嘛,皇上终于“知”其“人”,于是就“任”其职――翰林待诏,谁会知道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诗人,竟不知摧眉,不会折腰,伟大的抱负还没有实现,便被“赐金还山”。皇上还是很开明,没有因“存心在讽刺、毁谤娘娘”而降罪,反而还“赐金”,估计皇上也觉得这才华横溢的李白是不合适供奉翰林的。但一心要建功立业的诗人从此却没了施展抱负的舞台,这怎么能让人开怀!因此,纵有斗十千的美酒,值万钱的珍馐,又如何能下咽?这就让难读者不难理解了。

离开皇宫,身后那高大厚重的朱门一定不会向他再启,抬望眼,敢问路在何方?诗人又如何能不茫然!

为何“不能食”,为何“心茫然”,诗人一开篇就用设悬的手法道出其内心世界极其复杂极其悲愤的原因:“欲渡”有“冰塞川”,“将登”却是“雪满山”!这就是诗人眼前所面临的处境呀!人生的路,在此刻几乎以临绝境。

然而,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诗人虽然经受着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打击下,但却并没有绝望: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那个八十岁才得以重用的可爱老头――姜子牙闪过;还有那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为商汤做出贡献的贤臣――伊尹跳动。他们才是他人生的航标,有他们在心中,人生的希望就不会泯灭;有他们在心中,我们的李白就不会因此沉沦!这两个历史人物,又点燃了诗人眼中那希望的光芒。在最失意的时候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在最绝望的时候能找到点燃希望的火把,纵观千古,也许只有我们的李白才如此大气。诗歌起伏跌宕,让读者在此也得以欣慰。

诗人从远处收回目光,举目四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轻轻浅浅的低吟,又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焦虑,一起不安,一起跌入深谷。是呀!“今安在”?“今安在”?也许,这是千千万万个处在低谷者的自问,也许,这是万万千千个人生道路上遇到坎坷时,发自内心深处的叩问,问谁?问天,问地,问自己。也许没有答案,也许答案形形,五花八门:或许是“一了百了”的消极遁世;或许是“天无绝人之路”的自我安慰;或许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顺其自然;或许是“绝处也能逢生”的积极乐观……但却只有李白能用万丈的豪气和磅礴的大气唱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铿锵之歌。

读这首诗,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正徘徊在酒桌前,青衫隐隐,长带飘飘,他挥舞着长剑,时而动作缓慢迟疑,时而如疾风骤雨,他的内心一定是波涛起伏,狂澜如怒。面对坎坷,诗人有他的无奈,有他的痛,但我们更多看到的他是:不失望,不灰心,不气馁,是用磅礴的大气来诠释人生的挫折。

附: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难李白篇8

李白是以风驰电掣、大刀阔斧的手法达到的;而杜甫则是以体贴入微、精雕细刻的手法实现的。李白使人惊叹,杜甫使人亲近。李白写安史之乱,是从大处着笔,既写实,又想象夸张,如《古风》第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表达了诗人无比沉痛的爱国心情。而杜甫写安史之乱却是具体细致地写出了战乱的各个方面,如《三吏》《三别》等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治局面的忧愤,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李、杜的一些以个人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也都有广阔的社会意义,意境阔大,情感深沉,但是都不只是写自己的哀愁,而是与***治社会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揭示了诗人在坎坷仕途上茫然失路的痛苦。但是,他并不因为失败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杜甫的《茅层为秋风所破歌》《闻官***收河南河北》等诗,也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

李诗雄奇豪放,而杜诗沉郁顿挫。时代环境的急剧变化、思想感情的博大精深是形成李杜诗歌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杜甫却说“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同是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堆”。李诗豪放,直抒胸中奔放无已之情;杜诗沉郁,情寓笔下人生无常之事。

李诗语言清新豪放,而杜诗语言则苍劲、凝练。李诗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单纯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语言表达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往往冲破格律的限制,而出现散文化的诗句,如“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有的诗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有深厚的民歌风味,如“一回一叫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而杜诗则是经过千锤百炼,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毫发无遗憾”。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用字准确有力,每个字都含有很重的分量和很深的含义。

李白的两句诗到杜甫手中可能会成一句,杜甫的一句诗到李白的手中可能拆为两句。李诗语言单纯到一句一意,甚至两句一意;而杜诗的语言往往是一句两意,甚至一句三意。李诗感情炽热,个性强烈,具有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而杜诗则善于选取典型,进行高度概括,寓主观于客观。

李白很早就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负,一直期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能像吕尚、范蠡、乐毅、诸葛亮等风云人物那样,干一番大事业。在《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等诗中充分表现了他的***治抱负和雄心壮志。李白一生不断追求、不断失望,在深沉的矛盾中,他经常以激越的热情,抒发他内心的苦痛。像“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是他这种感情的真实写照。

杜诗则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高度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奢侈荒***和贫苦百姓的凄惨生活状况。

行路难李白篇9

1.《行路难》是一首()

A.叙事诗

B.怀古诗

C.抒情诗

D.讽喻诗

2.李白《行路难》中“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是()

A.心绪茫然

B.壮志难酬

C.前途暗淡

D.世路艰险

3.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

A.七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七言歌行

D.近体诗

4.在下列作品中,采用了乐府旧题的是()

A.王维的《山居秋暝》

B.李白的《行路难》

C.杜甫的《蜀相》

D.岑参的《白雪歌》

二、填空题

1.李白,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我国诗歌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在本诗中使用了关于吕尚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

4.在本诗中使用了关于伊尹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玉盘珍羞直万钱。

2.多歧路,今安在?

3.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简答题

1.本诗哪句用了比兴手法?含义是什么?

2.本诗哪些地方用了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本诗体现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和不平?

参考答案:

一、1.C2.D3.C4.B

二、1.太白;青莲居土

2.李白

3.闲来垂钓碧溪上

4.忽复乘舟梦日边

三、1.羞:同“馐”,菜肴。直:同“值”,价值。

2.安在:在哪里。

3.直:径直,直截了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过。

四、1.“欲渡黄河……”二句用了比兴手法,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诗人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寄寓了诗人***治上遭受挫折后壮志难酬的愤懑。

行路难李白篇10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来源:文章屋网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行路难李白10篇

学习

听力教学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听力教学论文,内容包括听力教学论文参考文献,高中听力教学论文。***式理论是认知心理语言家们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最早由著名哲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应用并发展了***式概

学习

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10篇,内容包括议论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程。正确认知良好公文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的修炼及修养,掌握公文写作的职场意义;掌握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特点和行文规范规则,自觉规范

学习

我的美丽日记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美丽日记10篇,内容包括写美丽风景的日记,我的美丽日记100篇。Thepictureonthecoverofmydiaryisalittleboyandalittlegirl.Therearemanycountlesslotusflowers.Thelittleboylieson

学习

述职述廉制度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述职述廉制度模板,内容包括2022述职述廉报告模板,述职述廉ppt模板免费。第五条述职述廉分别在届中和换届前一年结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行。没有届期的领导班子参照有届期的执行。各地区各部门可以从实际出发,适当扩大参加

学习

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10篇,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原文及译文注释,荆轲刺秦王翻译及原文。首先,与时局背景不符。商鞅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与之相随的是,秦国横扫天下统一六国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公元前228年

学习

冬天的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冬天的诗10篇,内容包括冬天的诗词十篇,描写冬天的诗。古诗词中,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可谓是一个冷寒的画面。但冬天虽至,却不凄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作,结构至为精巧。虽写江雪,但不

学习

企业公共管理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公共管理论文,内容包括企业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公共企业管理硕士论文。然而公共关系究竟是什么?由于公共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给出一个确切、科学的定义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论题。“资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三个关

学习

形容女孩子的词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女孩子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女孩子顾家的词语,形容高中女孩子的词语。娇艳美艳丽质俏丽艳丽窈窕动人温柔倾倒杏雨梨云千娇百媚仪态万方林下风气姹紫嫣红绝代佳人及笄年华唇红齿白人老珠黄愁眉啼妆冰清玉洁夭桃秾李回

学习

学会倾听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学会倾听10篇,内容包括学会倾听最好的方法,学会倾听金波。倾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做一个学会倾听善于倾听的人。在我身边有一个人,我想倾听她的心声把唠叨解剖;用心灵去倾听。会发现一股无法阻挡的爱,它其实就包裹在唠叨

学习

乡村游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游10篇,内容包括乡村游的经典,乡村旅游攻略书目。1乡村旅游的起源1.1国外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出现在工业***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度假还不是真正

学习

药物制剂技术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药物制剂技术,内容包括药物制剂技术书籍推荐,有关药物制剂技术的书。一、几种新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中药制剂为例(一)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中药也获得了巨大成就,主要

学习

美好愿景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美好愿景10篇,内容包括美好愿景的故事,美好愿景沈阳。你一定要放弃汽车,能不乘飞机就不乘,当然,家里最好不开灯、也要少用电器;能一周洗一次澡最好,上超市最好能带上布袋,最好不要用一次性的东西――那实在太浪费资源……去年底,美

学习

向量平行公式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向量平行公式10篇,内容包括向量平行公式,两坐标向量平行公式。1.1研究背景向量(或矢量),最初被应用于物理学.很多物理量如力、速度、位移以及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都是向量.大约公元前350年前,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知

学习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我最喜欢的小动物10篇,内容包括我喜欢的小动物兔子十篇作文,我最喜欢的小动物300多篇。小白兔最喜欢吃红萝卜和大白菜,只见它们低着头,张着嘴,两颗大门牙露在外面,用两只前爪不停地往嘴里送食物。不一会儿,笼子里的食物就被它们

学习

行路难其一李白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行路难其一李白10篇,内容包括行路难其一李白节选,行路难其一李白经典语录。

学习

李白的古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李白的古诗词20首,李白的古诗大全100首。后人多论及张咏传奇的剑侠经历和卓著的***绩,对其文学上的成就却关注甚少。宋人郭森卿《乖崖先生文集序》言:“天下诵其事业,而鲜有知其文者。”事实上,宋人

学习

塞下曲李白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塞下曲李白10篇,内容包括李白塞下曲六首,李白塞下曲原版。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翻译: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

学习

李白的诗风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的诗风10篇,内容包括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有哪些,李白著名的诗一百篇。李白成为一个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决不是偶然的。盛唐时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庶和在时代精神孕育下形成了他的豪迈性格,炽烈感情,对自己才能的高度

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0篇,内容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心路历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1至真——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人评论李白,说他充满了天真。也就是说,李白诗一个活的坦率、洒脱的人,他面前的世界,无不美好又无不令人沮丧,

学习

李白古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古诗10篇,内容包括李白蜀道难十篇千古绝响的古文,李白写的最美的十篇古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

学习

独坐敬亭山李白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独坐敬亭山李白10篇,内容包括李白的诗大全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节奏。4、“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

学习

李白行路难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行路难10篇,内容包括李白行路难有几首,李白诗100首行路难。(来源:文章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