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亮的作文篇1
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本身不发光,由于发射太阳光而被人们观测到。
月球表面上自由落体重力速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有众多环形山、山系、月海、月陆、辐射纹等结构;无水,基本无大气;温度变化大,在太阳光直射下高达127摄氏度,夜间降至零下183摄氏度。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球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像;月晴月阴,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于是,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别称。
指导教师:卢月红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2
关键词 月亮 诗人 精神寄托 相思之物
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The Moon - Eternal Theme, Difficult and Complex Piece
Abstract In ancient classics there are lots of poems chanting about the moon. This paper explores ancient poets' moon complex from two aspects. Namely, the mo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spiritual reposing for those frustrated scholars, but the lovesickness things for those wanderers and parting people.
Key words the moon; poet; spiritual reposing; lovesickness things
翻开古代诗词典籍,吟咏月亮的诗词数不胜数,有的描绘其柔和清幽的美,有的借其抒发相思之情或寂寞孤独之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境。古代诗人为什么如此钟情于月亮?笔者认为这与月亮本身具有的特性及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纯净的审美内涵有关,更与古代诗人的思想、处境、经历有关,特别是借月亮抒情的作品尤其如此。
1 月亮是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
首先从传统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人们就赋予月亮优美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到唐代已流行中秋赏月、登台观月、拜月的活动,宋太宗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赏月及吃月饼的习俗。源远流长的月文化内容丰富,对文人墨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主要在作品的题材和思想方面。如杜甫的《月》诗中说“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诗人想象嫦娥在月宫中孤寂冷清,难耐寒秋,其实因为自己年老孤身,漂泊西南,有家难归,和嫦娥的处境非常相似,慨叹嫦娥就是慨叹自己。李商隐在《月夕》中写到“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表面上看,诗人是在诉说嫦娥的孤独寂寞,实际上诗人是联想到自己不幸的经历:本来想“蟾宫折桂”却被牵入牛***李***之争,无法施展***治抱负而落魄终身,诗人借嫦娥来抒发自己的孤独与后悔之情,仕途坎坷之无奈。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因为他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相同,被贬到山东密州任太守,现实的冷漠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他想离开尘世飞到月亮中去,因为那里没有***治斗争。这些诗歌中所描写的对象都与古代神话密切相关,抒发的情感无不与诗人的艰难的处境、不幸的经历有关。
其次从月亮出现的时间和月光的特征来看。月亮和太阳同为宇宙中的星体,与人类的关系都很密切,但是失意文人很少借太阳来抒感。因为太阳光线比较强烈,白天人们要忙于各种事务,很少有时间或不便去思考个人的不幸。而月亮于夜晚照亮大地,与太阳光相比显得柔和清幽,夜深人静之时一人独处,与清冷的月光相伴,便于打开情感之门,怀才不遇的愤怒,仕途坎坷的无奈等情感就会涌上心头,因此失意文人常把这些情感寄托于月亮身上,月亮成了他们的忠实听众或同病相怜者。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邀月亮、影子一起饮酒、唱歌、起舞,要和月亮结成好友。李白他具有远大的***治抱负,但是不能施展才能,这种痛苦的心情因为月而得到了宣泄。柳宗元也是一个不得志的文人,他被贬永州时写了《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中写到“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他半夜醒来看到一轮寒月越过东岭,倚柱看月一直看到太阳升起。因为是戴罪之人,自然少有朋友交往,内心的孤独寂寞只能与月亮诉说。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因“月色入户”才“欣然起行”,当时苏轼被贬官到黄州,无人愿意与罢黜之官交往,因而门庭冷落,他只能与月亮为伴,此时的月亮就像一个忠实的朋友陪伴失意的他。这些诗歌中月亮本身的美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水融的境界。
2 月亮是漂泊者、离愁人的相思之物
首先从月亮与地球的关系看。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离家在外的游子或异地做官的文人在孤独的夜晚仰望明月,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或朋友,产生缠绵而深远的情思。而且古代交通落后,通讯条件简陋,离家在外的人很难及时得到亲人、朋友的消息,只能借明月抒发相思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对故乡的思念就是“举头望明月”产生的,如水的月光照在床头,照在李白的心中,思乡的惆怅慢慢产生了。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很形象地写出羁旅异乡的游子思乡的情景,本来对月饮酒是一件乐事,但因为思念亲人,看着明月,饮下的酒都变成了相思之泪。
再如杜甫在《月夜》中也曾写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身在长安,却写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思念妻子,反而写妻子独自看月。这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设想妻子也在望月思夫,此时月亮成了夫妻二人感情的交点。中秋之夜,苏轼与客人在超然台上饮酒赏月,欢乐之余,不免思念同在济南为官的弟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夜已经很深了,思念弟弟之情却越来越浓,无法入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借助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和祝福。月亮成了人们寄托相思之情的载体。
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如此,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被贬到湖南龙标县,与李白相隔千里。李白愁思万千,他想到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于是就“寄愁心与明月”,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它能把李白的思念带给王昌龄,李白的愁思也就得到了缓解与释然。
其次从月亮的形态看,月亮有圆缺的变化。由缺到圆,由圆到缺,自然勾起人们的无穷想象。圆月如盘,让人想起团团圆圆。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写到“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中秋之月最圆最亮,更能勾起人们对亲朋好友的思念,诗人仰望明月,感觉那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洒落到人间,洒落到被思念的人身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轼在中秋之夜“无眠” ,因为他与弟弟长期不相见,看到一轮圆月高悬于夜空中,月圆人不圆,自然生出无限的思念,只能让月亮带去自己的祝福。
残月如钩,让人产生了多少离愁别恨。欧阳修在《望江南》写到“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圆月像镜子但不能梳妆打扮,残月如钩但不能挂起门帘,只能照着离愁之人,只能生出更多的愁绪。南宋吕本中的《采桑子》 写到“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用月亮残缺的特征写出夫妻间聚少离多的情形和妻子的痛苦。月亮的圆缺变化与人间的聚散离合是多么的相似。从以上这些诗词我们发现月亮是漂泊者、离愁人最恰当的抒感的载体,这与月亮的特性是相关的,更与诗人自己的思想相关。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亘古不变的月亮,丰富多彩的情感。千百年来,古人对月亮的情结无比深厚,留待我们今人去咀嚼、品味。仰望夜空中的明月,你也会产生无限的感慨。
参考文献
[1] (清)衡唐退士.唐诗三百首.崔钟雷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3
1,让学生了解月亮在中国人民情感生活中的影响.
2,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
3,把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的过程,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1,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月亮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每当你看见大如银盘的月亮,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让生自由回答)那么当你看到月亮时,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小结:由这些古诗或歌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月亮多被人们寄寓了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二,整体感知课文:
①快速阅读课文,把你收集到的词语展示出来.
款款倏忽袅袅酥酥掬水面面相觑
②找出本文中寻找月亮的地点,其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明确:镜中――院中――杯中――河中――眼瞳中;寻月
三,研读课文.
1,本文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月亮运行之迹.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作者详写的是寻月.作者们是在哪里寻月的呢月亮每时每刻都有什么变化呢其中孩子们在寻月过程中情绪有什么变化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内容说一说.
板书:
地点踪迹心情
镜中白道-圆-亏-无踪迹失望
院内玉玉,银银有桂树,嫦娥羡慕,嫉妒,争执
杯中一人一月,月亮入心人人拥有
河中哪一处水里都有处处都有高兴
眼中哪个人眼瞳里都有竟是这多
2,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标注方法在文中标出.
3,对于不同地点的雨量的景象个不相同,这样不同的景致,你最爱哪一处,找出来读一读,并简要说明你喜爱的原因.
(1)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道白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2)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
(3)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4,课堂小结:
作者抓住孩童的视觉和触觉来写,想象奇特而又惟妙惟肖,如此高超的创造力,又非得有一颗童心不可,文章有一股浓厚的孩童生活气息,写月亮运行之迹,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
5,齐读最后一部分,说说月亮在"我"眼里究竟是什么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思考:这三种说法各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弟弟,妹妹的回答含着喜爱,赞美,热烈渴望之情.稚气的语言,显得拙朴而有诚挚."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有诗意的回答,运用比喻的修辞,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6,学了文章之后,可见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稚气可吞长虹.此刻的我们还争执吗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7,是呀,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寄寓了美好的意愿,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人们把月亮比作什么寄托了什么样的意愿
8,孩子的心是一块净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整篇文章让我们觉得未经成人污染的童稚的可爱.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自己.作者就在文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奶奶.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三,总结归纳: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4
关键词:月光 散文 知识分子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0-01
《荷塘月色》作为散文名篇,长期以来对其分析的文章不胜枚举。由于作家写作时的特殊背景及朱自清本人的家庭影响,人们对《荷塘月色》的主题探究一般按照三条思路:(1)作者身处白色恐怖笼罩的历史时期,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故而寻求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2)作者因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无法走出抑郁的情绪,故怀恋江南之地的自由与舒畅,并对自由世界充满了强烈渴望;(3)荷塘的遗世***正代表了作者的品性及主张,作品传递了作家的处世态度。这三种观点追根溯源都是因为顾及作家身处的时代背景,从而自然地将作品中的所思所想都烙上了时代的印痕。背景援证――作品证明――作品主题,这样的知人论世的推导符合我们既往的文本分析的手法,但也常常丢失一些关键的信息,或是陷入一种僵化思维。
《荷塘月色》被定义为名篇,其散文的美韵是不言而喻的,而散文往往是流露作者的心扉,阅读散文正是心与心的碰撞,交织,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应该出现在散文“阅读”或是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帮助学生克服与文本间的情感经验落差,建立与本课文的知识情感链接”是教学设计者应当考虑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情感经验的落差,带领他们走进作者思想的后花园,助他们立体地看待文本与作家,这是教学设计者在研读文本时应当仔细斟酌的,这也依赖于教学者本身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
文字即思想,通过文字可以感知作者的思想,但在阅读或是教学时大家常常忽视了这点。由之前说的三种常规分析来看,当“荷塘月色”这组词同时出现时,阅读者的视角一般落定于荷塘,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荷花承载的意蕴为人们熟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依照个人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关系,阅读者便将触角伸向自己熟悉的领地;另一方面月色属于“模糊”语言――即弹性语言,月色到底如何,什么样的月色,这些在词语中是无法给阅读者以详实感受的,正因为它的模糊性,也就易为人忽视。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于可说可不说的事物常常选择视而不见。但这忽视的信息却是进入作家隐秘内心不可缺少的要素。
1 月亮于知识分子的普世意义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是一个块冷冰的石头,比起太阳的光芒万丈,柔情似水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抒情的对象。无论是它的形体还是它的色彩都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泉。日月山河是自然对人们的恩赐,也是最公正的财富,作为更具母性气质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寄托情感的载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飘逸心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流露了苏轼的旷达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增添了王维的淡淡禅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留给我们一份凄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更是演绎了君主的人生绝唱。我们不难发现:月半盈满,月初空损的变与不变像极了人生百年的各种遭遇;而月亮作为自然中的璀璨永恒之光,它的跨越历史的无边无际、生生不息正增加了其丰厚的意蕴。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从屈原开始就热衷于向月亮发问,向自然求助,这正跟我国的传统文化观照是不可分开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系统,当李白、苏轼、柳永、李商隐一批知识分子遇到困境或是痛苦时,他们的诗词中便开始出现日月山河的意象,他们的旷达或是淡然的能力常常是求助于自然而获得,这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西方作家从土地中寻找解药一样,东方作家更愿意从天空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慰藉,天空的浩瀚与神秘更能带给知识分子自我安慰的力量。这一点在今天依然如此,当我们遇到苦痛时,许多人都会选择抬头仰望星空。
2 月光于《荷塘月色》的独特意义
《荷塘月色》在文中第一段便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以往我们总是关注本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他信息基本舍去,但如果从月亮出发可以看出作者是精心挑选了一个月色宜人的夜晚出游荷塘,“满月”不同于半月或是钩月,满月为圆月,对照中国传统文化中满月之夜的团圆,作者是对荷塘有几分期许的,随着“月亮的升高”,作者才有了出游的兴致――作家的“不宁静”正是期望借助月满时分的通透、明亮而得以排遣。因此当作者“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时,他的内心是充盈的――和所有的知识分子相同,此时的朱自清感受到月亮是属于他个人的,他的烦躁与不安都在银白的月光下被冲淡了,月亮母性的包容与柔和的色调都让饱受精神折磨的朱自清感到超脱,作者由衷感叹“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因此由这句可以看出,荷塘并不是作者唯一或重点的抒情对象,荷与月不是二元的对立关系,而是同一的有机整体,荷花宽大的叶面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天空的月亮一样都具备柔美包容的特点,作家的消极情绪企***在这片安谧静美的***画中被消融。圆代表圆满,荷花同月亮在文本都以圆融姿态站立,正是作家希望获得精神世界的圆和与平静。当作家继续观赏荷塘时,他仍不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对月亮的描写并未停止,只是此时的喻体“流水”也是值得玩味的意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流水的一去不返常常与愁苦联系,作品将月光比作流水,并用“泻”这个字,将天上的月亮与水中的荷叶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作者的忧愁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隐藏罢了,如果按照通常的说法――描写荷塘的三个自然段属于朱自清全然忘却烦恼的时刻,这样看来是不准确的,也是阅读者难以理解的。作家由始至终试***去大自然的怀抱寻找宁静,忘却忧愁,但是并没有如愿,荷叶与月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但作者仅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他的不宁静时时会涌上心头,因此“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圆月不亮,作者不觉遗憾,还钟爱此情此景,只有一种解释――与他的心境完全吻合――作者的哀愁没有被消解,但是却也不呼之欲出,是可以隐藏于心的苦痛,是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矛盾时的内心的挣扎情绪的反应,这样的分析也许更能建立阅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对话。哀而不伤――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朱自清一样,在现实的社会中,在与生活的胶着中,有着自己莫名的忧愁与无可奈何,月光可以陪伴作家却不能真正带走作家的隐痛。故而作品的最后以归家告终,即整篇文字仅是作者一时的心绪流动,它记载的也是作家彼时的心境,散文的独特美正在于此。
3 月光于阅读者的审美意义
不论是从自然意义还是文化意义,月亮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月亮的美往往体现在它与周围事物如太阳、星空、季节、江河、花草的联系中映衬对比出来的,如“众星拱月”“彩云追月”“月上柳梢”等,月亮本身也必然和特定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意味的形式。比如“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朱自清将月亮设定为整晚的灵魂,夜空中的满月能够给作家带来暖意,尽管是“淡淡的”,但阅读者的视角跟随作家的笔触也能感受到月光的珍贵。当作家描写荷塘时,他没有忘记今夜的灵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朱自清反复强调月光的如影随形,结伴出现的月亮和荷塘是作者构建的精神磁场,阅读者从“满月”到“淡淡的月光”到“不能朗照”再到“隔了树照过来”,每一次月光的变化都是以日日走过的荷塘为背景,我们不仅欣赏到画面中月光的淡雅,也感受到作家心绪的律动,而这种感受才是能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对接的纽带,当作家最终无奈归家时,与苏轼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的“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尝不是惊人的相似?向自然求助的愿望其实最后获得的是暂时的超脱罢了。“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的愉悦”,月光高挂于天空,抚慰万物生灵,以柔和的姿态触动我们的灵魂,给予人类情绪感染,朱自清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遇到疑惑或是忧愁时问道于山水自然,汲取自然的精华来治愈创伤,带着这样的情绪体验来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是不是比呆板单一的背景主题先行来得更为符合认知规律呢?
4 结语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去南楼月”,“长恐浮云至,夺我西窗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同的作家对待月亮的认知态度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都将月亮作为自己的抒情对象,月亮或为道具,或为背景,或为文化符号,或为审美意趣,都成为灵魂铸就在作品中,根据月亮我们可以直抵作者的心灵深处,同时在分析文本时也决不能视若无睹。负载民族文化内蕴的文化象征,恰恰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心灵空间的吟唱。
参考文献:
[1]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5
尽管月球上是死寂的黑暗,但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芒,因而在中国人的眼中永远是亮着的。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像中国人一样怀有如此深厚的月亮情结,月亮在中国已形成了一种与中华民族的伦理、审美、哲学等密切相关的文化,它可以入诗、入文、入歌、入画,可倾听、诉说,吟之、唱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月亮的确比别国的“圆”。
夜深人静,视野无限,自然易形成与月亮的对望和交流。幅员广阔使得中国的月亮具有神变的魔力,清辉洒向山中林间、大漠边关、江海平原,思家者、孤寂者、伤怀者、壮志未酬者,或沧桑悲凉,或凄迷哀婉。月亮被赋予了血肉和情感,能随人心沉浮,喜则“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悲则“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
乡愁的月亮。“家”是长在中国人心头的一个结。自古就“父母在,不远游”,儿行千里母担忧。挥之不去的乡愁是游子歌唱的主题。游子离人征夫憧憬团圆,抬头望月,低头思乡。南朝陆琼《关山月》写战士守着凄清肃穆冷峻的边关月亮,过着单调寂寞艰苦的戍边生活:“团团婕妤扇,纤纤秦女钩。乡园谁与共,愁人屡益愁。”望着圆月,想到婕妤巧手做成的团扇,望着月牙,想到美丽女子罗敷的笼钩,使人由此联想到征夫对妻子的思念。宋词人蔡伸《苍梧谣》:“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不言之中,也尽是一片深挚的思念。
伤痛的月亮。无处可遣的伤痛情怀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南唐后主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中的亡国之痛才是最凄惨的;宋代的苏轼“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月下的失妻之痛才是最苦楚的:宋女词人朱淑真爱情不幸,只有对月抒怀:“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在无奈中企求月亮同情。
审美的月亮。宁静安闲中看月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美学家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盛唐时期孟浩然、王维早年求官不遂,退而寄情于山水之间,所作田园诗多有清丽淡远之作。二人的诗中月亮的形象是秀美安谧的,自有鸟鸣山幽的意趣,如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尤其是他的“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更是他“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生活的写照。
旷达的月亮。文人的旷达常表现在借他人之杯,浇自己之块垒。邀月、赏月、吟月、玩月、眠月,文人离不开月亮,就像他们离不开酒,“拟把疏狂***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宋朝柳永《蝶恋花》),于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朝柳永《雨霖铃》)。
李白是个典型,虽然难以猜测他到底把酒问月多少回,但是抽掉他诗中的月亮,他就不成为一个完整的诗人,他的热望、他的追求、他的忧愤、他的恣肆、他的浪漫情怀就要大打折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有寄友情于自然的清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有从蜀地初到平原的喜悦;“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梦中畅游的放达,这些都在一片月辉中得以渲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明月在这里被比作晁衡高洁的人格。至于“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更是古代文人抒发郁闷的点睛之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素洁的月光照出了对老妇诚挚款待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居然还有一首描写工人月下冶炼的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皎洁明月和火热的炉膛及工人被映红的坚毅的脸,组成了一幅生动壮美的***画,诗人的平民情愫昭然可见。
民俗的月亮。月亮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宰婚姻,象征丰收和团圆。月老是神话传说中主管婚姻之神。李复言《续幽怪录》中记载:“杜陵韦固,少孤,旅次宋城,遇异人,依囊坐,向月检书。固问,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6
摘要:魏尔伦的《月光》、郭沫若的《霁月》、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三首包含“月亮”意象的诗歌。虽然时间上有古今的区别,空间上也有东西方的差异,但是这三首诗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相似性之下又具有差异性。本文通过三首诗的对比,旨在从意象、诗境、创作方法等方面探讨这三首诗的异同。
关键词:月亮、移情入景、象征主义
一、月亮意象的同与异
月亮在诗人笔下呈现出跳动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性格美。三首诗中,诗人都选取了“月亮”作为主要意象。其中,月亮都有孤独之意甚至都透露出“月亮―女性”这一文学原型。但是,同一个“月亮”东西方诗人所寄寓的内涵是不同的。西方的月亮大多表示孤独、忧郁之意,而东方的月亮意象与西方相比显得更为丰富。它除了表示孤独、思乡外,还隐喻美好的事物,表达洒脱、旷达的情怀。
魏尔伦的《月光》描绘了村野里的假面舞会***。漆黑的夜晚、惨淡的月光与狂喜悲泣的喷泉、大理石雕像等交织在一起。这些意象虽有出场次序先后之别,但无不带有冰冷、忧郁之感。甚至村野里唯一的热闹――假面舞会,舞蹈者跳啊、唱啊、弹着琵琶,奇幻的面具下透出的却也是一丝凄清。表面上的狂欢、狂喜却难掩实际内心的凄清、忧郁。
郭沫若的《霁月》创作于1920年前后,诗人留学日本却心系祖国。诗人笔下的月光是淡淡的、幽幽的,照得人在月光下觉得清寒。其诗看似宁静,宁静之中却透露出浅浅的忧伤。但是,忧伤并不是诗人情感的主流,忧伤背后更多地寄寓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祖国的美好心愿。诗人追求和自然融为一体,他更需要的是月亮“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他将月亮隐喻美好的事物,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
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意象除了孤独之意,更多了洒脱、旷达的情怀。李白是孤独的,在花间、在月下,本该是文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喝酒赏月。但是却只有李白一人独酌。月亮是高洁的,世事混浊,李白不屑为伍,他宁愿亲近月亮。皇帝的疏远、世人的嫉贤妒才、“济苍生”的愿望不能实现,李白通过月亮来排遣。月亮是李白失意时的精神寄托,是他“积极的乐观主义的精神的化身”。①它在李白的笔下是近人情、懂人心的、是旷达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在现实孤独的情况之下却能想到自己和月亮结伴同游,哪怕是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
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同与异
我们这里谈到的是区别于象征主义流派的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如果对本来要反应的主、客观世界都重在间接表现,而另外创造一个能从差异中见同一的双关性形象,去暗示所要着重表现的事物,情感,那就是象征主义了。②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月亮在形象总体上是象征性、牵动全局的,这就属于古典象征主义创作方法。郭沫若的诗受到了西方泛神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有现代象征主义的色彩。被称为“诗人之王”的魏尔伦是早期象征派的代表人物,他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古典象征主义有一类为明志型,即借物抒怀,间接表现自己的洒脱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情怀,《月下独酌》应属于此类。天宝元年,李白再次来长安,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为了实现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但很快,李白便遭到了玄宗的冷淡和疏远,官员的嫉妒,对他大加排挤、谗毁;玄宗也只是让他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他感到孤独、愤懑,乃以酒销愁。天宝三年,他写下了《月下独酌》,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郭沫若的象征主义既有传统的诗学背景,又与其泛神论的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就他的《霁月》而言,他可能从李白的《月下独酌》和魏尔伦的《月光》中汲取了营养。他“曾将象征派作家梅特林克作品的格调与他所喜爱的泰戈尔的作品格调相提并论,并将波特莱尔、魏尔仑、叶芝等象征主义诗人列为自己所喜欢的诗人。这都表明了他对象征主义的某种认同。”③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升华过的一个象征的世界”说明他自觉运用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
《月光》是象征主义诗歌萌芽时期的一个代表。但是,就《月光》本身包含的情感而言,相比其他两首诗,它更为复杂和矛盾。该诗透露出来的诗人的感情既狂喜又悲戚,这些都与西方象征主义认为美和忧郁并存、着意设造神秘、追求晦涩深奥不无关系。而“我国的象征主义作品,一般都不猜哑谜,不卖弄玄虚,而是既讲究含蓄,又避免晦涩,力求达到‘隐而不奥’”。④
这三首诗都运用了象征主义创作方法但是这三首诗的象征主义也是有差别的。“我国象征主义的主流,一向是注重思想倾向与社会效果的……都很注重思想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其基本倾向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而极少个人主义与颓废主义的色彩。”⑤而西方的象征主义有明显的颓废主义倾向,其基调是哀伤的。
三、均为“移情入景”式的创作
李白的《月下独酌》、郭沫若的《霁月》、魏尔伦的《月光》均为移情入景式的创作。
《月下独酌》首句就写了一个“独”字,诗人的心境已经自陈开来。“独”字不仅仅写的是酌酒的孤独、现实环境的孤独,更是诗人内心的孤独。为了排遣这份孤独,诗人笔下塑造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景。诗人的感情是流动的、变化的,孤独感在诗仙李白身上并不会长久。几杯酒下肚,其洒脱、旷达的一面就显露出来了。于是诗中的景物又发生了变化“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整首诗表现出李白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李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孤独。”⑥“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意识到了和月亮、影子的聚会只是暂时的,醒了之后自己就会与它们分别。尽管如此,他还是旷达地期望自己可以和月亮再次同游。所以,此诗是“移情入景”式的描写,诗人为自己产生的情感塑造了笔下一系列带有“我”之色彩的景物。
《霁月》和《月光》也是如此。《霁月》中的景物一出场就是“淡淡的”、“幽光”、“寂寥深深”。景物本身不含情,景物的疏淡、幽昧、寂寥皆是人的主观看法。诗人眼中的景物是淡淡的,幽幽的说明诗人的心境是柔和的、宁静的。有这样的感情,诗人笔下的月亮才是“云衣重裹”、“团鸾无缺的明月”、“雾帷深锁”。诗人乐于把“悠悠的诗之精灵付托于婉丽而朦胧的意象。”⑦但是,诗人宁静的心中有淡淡的忧伤,“身上觉得清寒”、“眼中莫有睡眠”。他需要表达圣洁而美好的人生理想,需要月亮做他的精神依托“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而魏尔伦是象征派诗人,他认为美和忧郁并存、不可分割。所以,他笔下营造的景是“透出一丝凄清”、“忧伤、美丽、静寂”和“狂喜悲泣”。
指导老师:詹冬华
注解
①林艾菲《浅谈李白〈月下独酌〉中月的意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月,第11卷第1期,第61页
②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57页
③张林杰、龙泉明《郭沫若诗歌的象征主义》,《文艺争鸣》,1998-07-15,第26页
④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75页
⑤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文艺思想研究》,1987-02-28,第174页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7
[关键词]李白;月亮;意泉
[作者简介]陈洪清,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文学硕士,湖南衡阳421008
[中***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142-03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秦晋之缘。自先秦故人在《诗经・陈风・月出》中触景生情发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咏叹始,历代文人墨客,目睹美妙月色,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写月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在他现存的千余首诗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亮;写月写得最好的也还是李白,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
月首先就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唱的。她朦胧美丽、静谧皎洁。晶莹澄澈的月光世界是美丽纯洁的象征。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是以一种与太***神相对立的审美意象而存在,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上洁白玉兔、美丽嫦娥的传说,明月意象以其独特的灵性魅力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又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李白一生遍历祖国名山大川,最热爱自然,他常常用山水等各种自然意象来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境界。许多自然界的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咏过,但在李白的笔下又有了新的创造,新的生命,成为新的形象。明月,是经过李白的再创造,才变得格外富有诗意。对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诗人丰富的情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因而给后人留下了一轮作者对其热情赞美、真心喜爱的自然月亮形象:“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总把月亮放到自然大家园里加以描绘,处处赋予月温馨胎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使月亮与舟、山花、山峰、绿水、海鸥、石等结缘,相辅相成,灵气贯通,共同创造美的境界,展示着一个又一个蔚然大观的自然景致。这些自然月亮意象不管是清新的,还是豪迈奔腾的,都是作者自己丰富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充满了激情与追求。
二、月的情爱意象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一直以来,月就是人间各种情爱的最好寄托。“月上柳梢”的意境,“晓风残月”的低吟,“月照高楼”的孤寂――那一轮明月牵动了人间多少的情与爱!这里有缠绵悱恻的男女爱悦,有对家人的相思眷恋,有朋友间的殷殷祝福,更有高洁志士对社稷苍生的真切关怀……在月光的温抚下,任何人都还原出了人性的本真。李白同样是一个具有细腻情感的普通人,他虽然在诗中没有给后人留下关于他的动人爱情,但李白笔下的月亮却体现了一种极为高尚的情与爱――那就是对亲友的深切思念与对普通人民的关怀与同情!这从他笔下构建的情爱月意象中可窥见一斑:“谢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等诗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分别的无限大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等诗句,表达了作者这种对朋友的深深牵挂;“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等诗句,抒发了对朋友的的怀念之情;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等诗句则凸现了诗人的那种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三、月的边塞意象
古往今来,荒漠的边塞唯有明月是深受战争之劳与孤独之苦的战士们看到的永恒而又最有情感散发力的物象。因而,各种边塞诗的问世往往离不开明月意象的塑造。无论戍守边疆的征夫;英勇善斗的战士;还是苦待闺中的思妇,月都是他们的一种寄托与思念,千里与共,流照亲人。众所皆知,唐代是对外用兵十分频繁的一代。李白作为盛唐诗人,他笔下的明月一方面赋予了边塞诗博大阔远的意境,如《关山月》一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妇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境界壮阔,展现了一幅容纳明月、天山、边邑、幽闺的边塞风光***,赋予了明月以盛唐的雄浑,体现的是一种游侠豪情,读之不禁使人心胸一震。
另一方面,李白也赋予了明月以情思绵绵的万种风情:“自马金羁辽海东,罗帏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藉闺迟”;“日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风催寒梭响,月如霜闺悲”……这类诗歌在李白的写月诗中
为数不少。一个以飘逸风格著称的诗人,能够设身处地的以一个女子、战士的身份如此真切地描绘出人间最牵肠挂肚的思念,如果这个诗人他自己本身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对下层民众的关心,那么就不可能有这样情真意切的诗篇。
李白的边塞诗有的宏阔豪迈,有的幽怨缠绵,但隐穿其中的却总是一颗火热的心。他的内心是火热的,对纷纷世事的观照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怀正是作者明月边塞意象的丰厚内涵。
四、月的时间意象
生命有限,月光永恒。古往今来,人们常以月伤感生命的短暂与岁月的流逝。太阳的光辉使人想到朝气蓬勃的生命,而出现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候的月亮引起人们的则是对生命易逝时间难留的惆怅与伤感。不管一介平民还是帝王将相都摆脱不了生死循环的自然界限。那一轮苍茫明月,曾引发了无数文人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深沉反思。情感丰富的李白同样如此。他笔下的月亮,探索宇宙人生,忆古怀史,显示了诗人深邃沉郁的一面。
《把酒问月》可谓是李白所塑造的时间月意象中最为典型的一首。诗人以笔下的月亮,抒写了自己对月亮的独特感受并以形象的语言出之,曾经引起了千秋万代无数文人的共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令月曾经照古人。令人古人若流水j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诗中,诗人因明月而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思考,并在时间永恒和人生短暂的体悟中,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处世态度:“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是啊!既然人生苦短,韶光易逝,难以相伴永远的明月,就让月光长远照在自己当歌对酒及时行乐的金樽里面吧!这可说是诗人在对宇宙人生深沉思考之后的一种自我解脱。
《劳劳亭歌》同样也是借月亮时间意象以抒写自己的无限愁思: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诗人选择了秋月这个时间意象,把“悲哉秋之为气也”这种传统的悲秋主题加入月意象,甩“蔓草离离”“白杨悲风”“苦竹寒声”“独宿空帘”等一系列意象***景表现了作者像东流水一样不尽流淌的离情别绪。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8
和瞿秋白的友谊
1925年10月,吴亮平奉***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瞿秋白也在莫斯科,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
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共产国际为了纪念孙中山和培养中国***干部而设置的一所学校。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外语水平编班,吴亮平被编入第一班,即英文班。经过一年学习,吴亮平掌握了英语和俄语,并当上了俄语翻译,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著名的《斯大林和中山大学学生的谈话》就是吴亮平记录整理的。由于吴亮平外语水平较高,所以常被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请去担任翻译,因此与瞿秋白接触甚多。
吴亮平对瞿秋白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文人气质和学者风度。瞿秋白虽然担任过***中央的最高领导职务,却没有一点领导人的架子,待人和蔼可亲;二是实事求是,勇于修正错误。1927年八七会议后,瞿秋白任***的***,犯了“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的六大对他进行了批判,此后他常常进行自我反思,公开作自我批评;三是爱憎分明,主持正义。吴亮平曾多次向瞿秋白反映王明一伙在中山大学搞宗派活动的情况,并为受打击的同志申诉。瞿秋白听后,亲自到中山大学做调查,弄清情况后,旗帜鲜明地批评了王明。但王明反诬瞿秋白是“半托洛茨基分子”。在193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攫取了***中央的领导权,把瞿秋白排挤出中央***治局。
1932年10月,吴亮平来到中央苏区。次年冬,瞿秋白也到达瑞金,1934年1月,中央苏区召开第二次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新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选出了11名人民委员,吴亮平被选为国民经济人民委员,瞿秋白被选为教育人民委员。两人住处很近,经常在一起讨论国际国内和***内的各种问题。吴亮平把他所作的《关于苏维埃建设的报告》草稿送交瞿秋白征求意见。瞿提了三点:一要强调苏维埃的人民民主;二要反对;三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治教育。这些意见都被吴亮平采纳了。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主力准备作战略转移。长征前,中华苏维埃***府***召集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开会,宣布走、留名单。当瞿秋白听到自己留下的决定后,心情有些激动,但没有吭气。吴亮乎看出了瞿秋白的苦闷,会后邀瞿吃饭,席间瞿秋白酒喝得特别多,激奋地说:“你们走了,祝你们一路顺利,我们留下来的人会努力工作的。我个人的命运以后不知怎么样,但是可以向战友们保证,我一定为***奋斗到底!”吴亮平想让瞿秋白也同行。他先找反映:“像瞿秋白这样的同志怎么可以不带走,让他听候命运摆布?”回答:“我也提了,但是我的话不顶事。”吴亮平又去问,回答:“这是中央局集体决定的,我一个人做不了主。”
1935年2月,瞿秋白不幸在福建长汀被***逮捕,于当年6月18日英勇就义。吴亮平闻讯感到万分痛惜,引为一生憾事。
几遭王明打击陷害
王明是1925年11月和吴亮平同时到达莫斯科中山大学的。由于王明熟读马列本本,善于投机钻营,当上了学生公社***,以后又攀附校长米夫,控制了学校的***组织――***支局,当了副书记(书记是苏联人)。王明在留学生中间大搞宗派活动,企***控制整个留学生。
吴亮平最初对王明好出风头、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作风看不惯,不愿与他为伍。王明看到吴亮平学习成绩好,有发展前途,几次试***拉拢吴亮平加入自己的小圈子,遭到吴亮平拒绝。王明碰了钉子,十分恼怒。吴亮平还和左权、陈启科等一起,在墙报上对王明一伙欺上压下、打击同志的行径提出批评,更引起王明的极大不满。吴亮平向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瞿秋白、邓中夏反映王明一伙在中山大学的所作所为,事后被王明得知,更加把吴亮平视为眼中钉。王明一伙自恃有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支持,不仅不接受瞿秋白、邓中夏等领导同志的批评,反而变本加厉,在中山大学制造事端。有一次,王明终于找到了打击吴亮平的机会。一天,几个江浙籍的同学给***写信,同他开玩笑说:“我们要成立一个江浙同乡会,选你当会长……”这封信放在***的抽屉里,被同宿舍的一个人看到,交到了中大支局。王明借此大做文章,把大批反对他们的人,包括吴亮平在内都打成了“江浙同乡会分子”,扬言要加以惩处。以后,共产国际监委、联共中央监委、中共中央代表团三方组成专门审查委员会,经多方调查,才弄清真相,去掉了吴亮平等人被王明强加的所谓“集团分子”的罪名。
王明抓不住吴亮平的把柄,竟别出心裁,给吴亮平扣了一顶“老机会主义”的帽子。吴亮平当面反驳:“是不是机会主义姑且不说,我不满20岁,怎么能称老字号,真是天大的笑话。”王明被驳得哑口无言,但怀恨在心,蓄意报复。
1929年10月,吴亮平回国,通过赵毅敏同当时在上海的***中央接上头,被分配到中央宣传部工作,主编《环球》周刊,并作为代表指导中央文化委员会的工作。1930年初,王明回国,担任***中央宣传部秘书,主持日常工作。冤家路窄,王明凭借职权,罗织罪名,与2月下旬将吴亮平撤职,下放基层。吴亮平被转到上海一个区的支部,1930年11月又被捕入狱。王明知道后,幸灾乐祸。后来王明重返莫斯科任驻共产国际代表,临行交代别人,在吴亮平出狱后,就将他杀掉。由于吴亮平所在的***组织没有理睬王明这一“指示”,吴亮平才没有遭到暗害。
1935年10月,红***到达陕北,吴亮平担任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37年12月,王明从苏联乘飞机来到延安,看到吴亮平还活着,而且身居要职,害人之心再一次萌发。他制造谣言,罗织罪名,千方百计陷害吴亮平。王明当上中央书记处书记以后,再次撤销了吴亮平的领导职务,把他下放到《***》周刊去当编辑。在此期间,吴亮平先后撰写了《论民族主义***》一书及70余篇文章。
1940年,***代表***中央与吴亮平谈话,说中央已经查明,王明诬加的罪名毫无根据,决定取消对吴亮平的怀疑,并报告了共产国际。同时,通知吴亮平已被选为***的七大代表。1942年,吴亮平担任中央晋绥分局委员、晋绥一地委书记。1945年吴亮平参加七大后,想留他当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局长,但他要求到前线去。当时东北战场需要大批干部,中央就派他到东北去开拓***区,任新***的东安地委书记兼***分区***委。出发前,为他饯行,席间对他说:“你对***是忠诚的,工作是积极的。”
因而蒙冤
“”期间,各种“帽子”满天飞。其中有一顶罕为人知的“帽子”,那就是“余***”。惟一戴过这顶帽子的是与有过40余年亲密交往的吴亮平。
1925年10月,吴亮平和等一起乘一条苏联客货混装的运煤船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入校后两人又被编在同一个班,同班的还有王稼祥、沈泽民、***等人。当时,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负责人瞿秋白、邓中夏去中山大学了解情况,要求有翻译能力的留学生多译一些马列著作,以便于那些对原文阅读有困难的同学学习。于是,学校组织了英语、俄语两个翻译班,吴亮平和都在其中。吴亮平和合译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吴亮平还翻译了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参加翻译了《国家与***》、《两个策略》、《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马列经典著作。1927年,吴亮平由共青团员转为***员,是介绍人。
红***长征到达陕北,任中共中央***兼宣传部长,吴亮平任副部长。***战争时期,先后任牡丹江地区中共中央东北局代表、合江省委书记、东北局***兼组织部长、辽宁省委书记等职务。在他担任合江省委书记期间,吴亮平任合江省东安地委书记。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被错误地打成“***机会主义分子”,定为“彭、黄、张、周***事俱乐部”的重要成员,被撤销领导职务,下放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当时吴亮平任国家经委委员,与的住处相邻,因而时相往来。由于吴亮平和有这样长期而亲密的合作关系,所以,“”中蒙冤也株连到了吴亮平。
吴亮平对有比较深厚的友谊和深刻的了解。在历史上虽然犯过错误,但他是一位犯过错误的***家。
吴亮平还曾几次亲耳听到对的赞扬。在陕北,有一次吴亮平列席中央***治局会议,在会上说:“洛甫是‘明君’啊!他能让大家都充分地发表意见。”洛甫是在中山大学留学时所取俄国名字中最后两字的译音,以后熟悉他的人都以洛甫称呼他。当时他任***中央***,***治局开会由他主持,所以以“明君”比喻他从善如流。在***的七大期间,吴亮平又听到在一次讲话中说:“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记在我的名下,但我不能忘记这两个人。”
“”粉碎后,强加在头上的“老牌机会主义”的罪名得到昭雪,***称他是“***的一生,是忠于***、忠于人民的一生”。吴亮平也恢复了名誉,肯定他是“无产阶级***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战线上的杰出战士”。
受到的器重
以“大禹治水之功”比喻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的功绩,又说“功不在禹下”。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代表作,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930年,吴亮平受王明打击,离开中央宣传部,住在一间小小的亭子间里,靠在一所大学代课挣点钱维持生活。就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22岁的吴亮平,冒着酷暑,用3个月时间,翻译了《反杜林论》,由江南书店出版。
1932年,吴(下转第45页)(上接第42页)亮平来到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开始担任红******事学校***治部宣传部长兼***治总教官。一天,中央苏区集会庆祝苏联十月***节,也参加了。***校***治部主任欧阳钦向介绍了吴亮平。非常高兴,说:“你就是翻译《反杜林论》的吴亮平,久闻大名。你的译作我早就看过了,那是在福建漳州打土豪时从地主家里缴来的。”
这次会见后,还多次邀请吴亮平到自己住处谈《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对吴亮平说:“恩格斯这本书写得好,批得全面彻底,深刻有力。你译得也好。”赞扬“哲学编”第11节末“大过沉溺于杯中”这一句译得有味道。还说:“你的名字叫亮平,我看还是黎平好。”所以吴亮平翻译的这本书,再版了几次,具名一直是“黎平”。
长征到达延安后,吴亮平在关怀下,将整个译本重新校阅一遍,于1940年由延安***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次校订本。1954年,吴亮平对《反杜林论》译本再一次作了校订。这次校订,除了依照英文、俄文本外,还参照了德文本,于195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次校订本。1973年,吴亮平又仔细地对译文作了校订,于1974年10月出版了第三次校订本。曾以“大禹治水之功”比喻吴亮平翻译的《反杜林论》。他说:“吴亮平翻译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译得好,对反修有意义。其功不下于大禹治水。”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9
一、基础知识(36分)
1.根据拼音写句子。(7分)
Bǎo jiàn fēng cóng mó lì chū , méi huā xiāng zì kǔ hán lái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去错的)(3分)
一唱一和 (hé hè) 深恶痛绝 (wù è) 挑拨离间 (tiāo tiǎo)
打折了腿 (zhé shé) 系好衣扣 (xì jì) 露出笑脸 (lù lòu)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打"。 (4分)
①一***打中目标。 ②去商店打一斤酒。
③打明天起我就要上学了。 ④妈妈给我打毛衣。
4.分别写出含有风、雨、日、月的古诗各一句。(4分)
①含有风的: ②含有雨的:
③含有日的: ④含有月的:
5.写出含有"虎"字的四个成语。(4分)
6.依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仿句:《西游记》--
7.在原句改正病句。(6分)
①成都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城市。
②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会上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近出土的珍贵文物。
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题。(30分)
《创造月亮》
①唐传奇当中,有这么三个小故事,叫做《纸月》《取月》《留月》。《纸月》的故事是讲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照照;至于《取月》,是说第三个人,他能把月亮放在自己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
②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
③自然惊叹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将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冷冰冰的卫星想成了自我的襟袖之物;更慨叹那不知名的作者"创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够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无比澄清清明。那神异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辉,即可生出一万个月亮。
④叩问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经常犯"月亮缺乏症"?阴晦的日子,天上的月亮藏匿了,心中的月亮也跟着消亡。没有月亮的时候,光阴在身上过,竟有了鞭笞的痛感。"不是我在过日子,而是日子在过我"。我沮丧地对朋友说。回忆自己走在银辉中的模样,是那样的神清气爽,是那样的诗意盎然,是那样的海阔天空……但今天的手却是绝难伸进昨天--我够不着过去沐浴着月亮清辉的自己。行走在没有月亮的灰暗的日子里,我发现世界陡然缩小,小到只剩下了我和我的烦恼。
⑤我常常想,苦的东西每每被我们的口拒绝,苦口的药,也聪明地穿起讨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们的嘴,便来攻我们的心了。而我们的心,是那样容易失守。疾患之苦、耕耘之苦、挫败之苦、误解之苦……苦,在我们的心里奔突,如鱼得水,尤其是夜晚来临,只有枕头知道怀揣了诸多苦情的人是怎样地辗转难眠。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无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无可逃遁。这时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没有月亮,心空呢?
⑥想没想过,剪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
⑦创造一个月亮,其实是创造一个心情。痛苦来袭,我们习惯慨叹,习惯呼救,我们不知道,其实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个女孩掩埋在废墟下达八天之久,在那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着一首一首的歌,开始是高声唱,后来是低声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终于幸存下来。她不就是那个剪纸月亮给自己照明的人吗?劝慰着自己,鼓励着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怀里取暖,上帝也会殷勤地赶来成全。
⑧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是心理历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扫除心中的阴霾,给月亮一个升起的理由,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机缘。让我们揣着月朗月润的心情,走在生命的风景里。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6分)
慨叹( ) 阴晦( ) 藏匿( )
废墟( ) 逃遁( ) 诗意盎然( )
2.阅读一至三自然段,指出"我被这样的故事折服了"的原因。(6分)
3.第①段中的"纸月亮"是指
第⑥段中的"纸月亮"是指
4.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创造月亮"? (5分)
5.你如何理解作者说的面对痛苦"其实自我的救助往往来得更为便捷,更为有效。"这句话?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受。(9分)
三、写作(40分)
有关月亮的作文篇10
近日,科学期刊《自然》刊登了月球起源的新观点,指出远古时期地球存在两个月亮,它们发生了低速撞击,最终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月球。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月球正反两面地貌、矿物分布的明显不同,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加州大学艾瑞克·阿斯帕(Erik Asphaug)和瑞士伯恩大学马丁·彻奇希(Martin Jutzi)共同提出的。
“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
关于月球的起源,很多学者认同“撞击说”,即地球早期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撞击碎片散落在太空中,最终形成了月球。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当时的撞击产生了一大一小两个月球,它们的体积比是3:1,质量比则为25:1。它们一起围绕地球旋转,却在45亿年前发生了“追尾”事件,融合成现在看到的月球。
艾瑞克认为,这“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两个月亮在同一轨道运行了数千万年,由于小月亮处于拉格朗日点(受两大物体引力作用下,能使小月亮稳定运行),两个月亮一直“相安无事”。可是当大月亮的轨道离地球足够远,不稳定状态产生,最终导致小月亮撞上大月亮,并融合到大月亮里。
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艾瑞克认为两个月亮相互靠近的速度约为8000千米/时,这对于天体撞击是个很慢的速度,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岩石融化,而是“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其结果是小月亮消失了,而大月亮体积增加了3%,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畸形月亮”。
为什么说月亮是“畸形”的呢?因为月球表面极不对称:近地端地势平坦,且富含磷、稀土等元素;而远地端高原山峦密布,据测量,远地端海拔高出平均水平1900米。
艾瑞克认为这正是由于两个月亮相撞产生的:当时小月亮撞上大月亮的背面,大部分的物质留在其表面上,这些物质就构成了今天月球背面的高地。同时撞击还压扁了位于月球表面之下的地层,将大量的钾、磷和稀土等元素推向了月球的正面,所以今天的月球矿产分布才如此不平均。
“双月”理论需实地证实
“双月”理论一经提出,引来很多关注,除了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改良版月球形成说之外,也有质疑之声。网上就有天好者表示怀疑,认为月球不是气态或液态的星球,而是一个内部不存在液态岩浆活动的死亡星球,其实就是一块圆圆的固态大石头,这样的两块大石头相撞,不论冲击力大还是小,都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合并成一个圆圆的完整的新月亮。
对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表示,现阶段对这个观点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天文学理论可以是假设、假想,但是要证实还要靠实地观测结果。这个新理论的提出,为将来探月工作提供了一个目标,为了证实这个理论,可能专门设计某种仪器,来检测其真实性,比如月球是否真发生过剧烈撞击。
如果真的发生过“双月相撞”,在月球内部应该存在撞击痕迹,这是验证其相撞真实性的关键。王俊杰举了一个例子,以前一直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致使恐龙灭绝的证据,直到在墨西哥找到了巨大的陨石坑,通过科学验证,证实撞击发生在6000~7000万年前,而恐龙正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而“双月”理论要得到证实也需找到类似的证据,比如预测在月球某处有何种特征,再通过探月计划去验证。
作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艾瑞克认为实地验证也很关键,美国宇航局(NASA)将在9月8日开始新的探月计划,届时会有两个航天器加入月球研究,分析月壳结构并带回月球远端的样本,这些都将为今后验证“双月”理论提供帮助。
月影重重,可否再现
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球一直备受科学家和天好者的关注,也曾产生过“两个月亮”的设想。在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就有“一旦踏入虚拟世界,天上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情节。而网上更是多次流传“某日,火星离地球很近,将会呈现最明亮的样子,用肉眼来看,它会像月亮那么大,如同天上有两个月亮一样”这样的传闻。不过实际上两个月亮的奇观并未如期来临。
为此,天文学家曾多次辟谣,表示地球处于太阳与火星之间时,火星离地球比较近,也是最亮的,但是看起来仍与月亮相差甚远,就像是月亮旁边的小黑点,因此不可能出现“两个月亮”的视觉效果。
既然远古可能存在的小月亮早已消失,“火星伴月”的传闻也属子虚乌有,那么在未来是否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景观呢?
其实如果不考虑月亮的视觉效果,而只考虑其围绕地球转动这一点,那么第二个月亮已经被发现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院王思潮研究员认为,现在已经证实除了月球以外,还有一个小天体围绕地球转动,只是它很小,肉眼无法观测到。而且这个小天体的运行轨道也不像月球那样呈圆形,而是离地球时近时远,类似马鞍形,这种奇异轨道的成因还有待探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月亮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