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1
一、企业财务危机识别的方法
财务状况分析是危机识别的主要方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财务弱点,找出财务失败的征兆。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获利能力,是财务危机识别分析的核心指标。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弱,资产管理能力越低,盈利能力越高,发生财务危机的机率越大。著名企业家李嘉诚也说:“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我一直最关注的环节,这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针。任何发展中的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达到正数的现金流。”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
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到期的债务,企业清偿到期债务要以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偿债能力分析应重点关注四个比率:一是流动比率。流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二是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影响速动比率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如果该比率偏低,则可能造成企业急需出售存货带来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三是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现金流动债务比反映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债务总额比反映企业用经营现金流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若该指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说明公司营业现金流不足,举债能力差。四是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在不久的将来60%~70%,比较稳健合理;达到85%以上,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
2.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由于应收账款、存货不能直接用来偿还债务,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周转速度,以判断其变现速度、偿还能力。如果应收账款、存货变现速度慢,企业可能会出现财务危机。管理资产能力分析应该关注三点:一是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低,存货的占用水平越高,流动性越差,转换为现金的速度越慢,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100%,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回收越快。反之,则说明营运资金过多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周转及偿债能力。三是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金赚取利润的能力,经常和盈利指标综合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体现了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盈利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获利能力及资产获利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应该关注以下四点:一是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该指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销售净利率可分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二是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报酬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该指标越低,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差,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效果很差。三是净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权益)×100%,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若指标过低,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不足。四是经营指数。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净利润,该指标可直接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机制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正通过外贸、金融等途径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其“作用点”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外贸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企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
2007年,我国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5%,其中机械、纺织、钢铁、化工、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出口额名列前茅。但2008年前三个季度,这些行业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出口增幅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此前被高速增长的出口销售额所掩盖的财务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1)坏账风险。据商务部数据,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坏账率增长了3倍左右。我国企业对外出口八成以上采用信用销售形式,欧美国家付款期一般在交货后方90天,有时长达120天~150天,拉美地区甚至长达360天。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容市场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企业出口形成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汇率风险。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给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出口造成压力,还使企业应收账款等外币资产相对贬值。据中国人们银行数据,自2005年7月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了19.25%,自2008年初以来就升值了7.41%。金融危机使得未来美元对人民币继续走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3)筹资风险。有些行业民营和外资企业居多,其中又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所需资金,较少来源于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更多依赖于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受前期紧缩货币***策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暴跌,金融机构惜贷,企业正常融资受阻。
(4)现金流量风险。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本息,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上财务风险的共同作用,使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难免陷入倒闭破产的境地。目前,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外向型加工企业,因现金流量不足而导致关闭破产的问题已经显现。
2.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企业财务费用大涨,利润空间被挤压,导致投资信心不足
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石化、汽车、施工及房地产,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比较大,因此财务费用对其利润的影响十分重大。受前期货币***策收紧的影响,这四大行业中国有企业的财务费用,2008年1~9月同比分别增加62%、71%、65%和73%,而2007年同期增幅为39%、-6%、22%和33%。由于非国有企业债务资金成本往往更高,因此其财务费用的压力也更大。受此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外投资者新增资本投资步伐明显放慢。据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仅增长1.7%,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同比下降26.2%。
3.汽车和房地产两大行业面临消费信心下降的严峻考验,其财务风险向上下游传递
经验表明,当外部经济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时,消费者一般会改变家庭支出决策,并首先考虑推迟甚至取消汽车、住房等特定产品的购买计划。这已导致汽车和房地产行业连续数月的销售低迷。而汽车和房地产普遍被视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其对零部件制造、钢铁、建材、施工、装修、维修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甚高,使其财务风险通过上下游转递而被放大,形成连锁反应。
三、企业财务危机防范路径
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以预防与控制为主,以危机管理为辅。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与管理者危机防范意识的淡薄直接相关。为了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财务危机管理意识,对潜在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具有识别与控制各种财务危机的能力。
1.优化财务结构,适度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结构优化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优化目标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存量和变量调整的手段,不断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进行结构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首先是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保持合适的结构,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结构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是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第三要优化资产结构。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2.抓住现金流量生命线,确保资金流动性与安全性
企业最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该目标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的。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利润或是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不能停留在账面盈利上,而是要以价值的可实现性和变现能力作为前提。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呆帐和坏账。企业应根据现有业务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手持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3.注意国家***策变化,预防可能的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产业***策、投资***策、金融***策、财税***策等变化,关注其对企业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因市场格局、市场需求、供求关系等变化,使企业采购成本和市场投入增大,而引起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而出现经营亏损。
4.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及时防范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增长周期波动理论奠定了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企业财务危机的渐进性使构建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成为可能。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一是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及时分析预测企业盈利能力,及时减少财务危机的隐患。二是通过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对流动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权益比率,以及负债权益比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及时预测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杠杆所产生的风险。三是通过对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所有者权益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的跟踪监测,分析监测企业的活力性,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先兆。
5.谨慎提供资产担保,减少企业损失与财务风险
企业经营者在向存在隶属关系、投资关系或业务关联单位提供资产或信誉担保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对被担保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到胸中有数,且在符合国家***策规定的前提下,方可结合本企业的情况适度提供一定期限内的担保。这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在自身不具备到期偿还债务本息能力的情况下,才向外寻求担保。这些企业一旦经营不善或者不能到期偿还债务本息时,担保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负责偿还被担保人的债务本息,给担保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而增加财务风险。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2
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一:本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在学科老师的要求下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实习工作.我是在__医药有限公司财务部实习的,实习时间是两周。__医药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团公司属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医药经营为龙头,科研生产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依托北京***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强大地域优势,依靠集团公司雄厚的实力支持,秉承济民惠民,信待天下的经营理念,以务实,诚信,客户至上的宗旨立足和服务于北京医药市场。
我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主要的实习内容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账凭证的制作,记账凭证的钉制,银行电汇单的填写,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等等。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按其反映的内容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简炼,概括, 以满足登记账簿的要求,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科目.科目使用必须正确,不得任意改变,简化会计科目的名称,有关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要填写齐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加计合计数, 以检查对应账户的平衡关系,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考查且避免凭证散失,每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附件张数,以便于日后查对.这家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财务软件,所以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
1、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2、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
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
4、过账符号栏,是在根据该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以后,在该栏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表示已经登记入账,避免重记,漏记,在没有登账之前,该栏没有记录.
5、凭证编号栏.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分别编号,对于收,付款凭证还要根据收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编号,如银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6、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按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
7、记账凭证右边附件张,是指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在凭证上必须注明,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
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二: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当夏的炎热代替了冬的寒冷,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缺点。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中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三个月试用期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06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二)其它工作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二、学习方面
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与学校学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灰心和气馁,不会的地方不断向赵姐请教。4月份与赵姐一同去济南学习最新的《企业所得税》。财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还需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三、思想方面
工作与学习很重要,但良好的心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不断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不仅使我的工作开展很顺利,同时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
以上是这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当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1.知识方面的匮乏: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
2.记账: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漏写和填写方面的错误,更改时比较麻烦,在业务不断熟悉的过程中,类似的错误出现率也越来越少。
偶尔的时候在记账凭证上会漏写附件多少张,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检查,出错率逐渐减少。
3.单据的填写:在填写单据方面曾出现过不同的小问题,如填写不规范、盖章不合理等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此类问题已很少出现。
以上是我在试用期的工作总结,感谢赵姐和刘经理在工作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和鼓励,感谢其他同事的鼓励与合作。在以后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将会熟悉更多的相关业务,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成长。
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三:时光荏苒,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三个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将跨过三个月实习期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财务工作十余年,也写了近很多份的总结,按说,定期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作为大华集团子公司的___公司的财务,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三个月里在领导的支持,在同仁的配合下我终于将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本人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三个月,在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
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 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 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 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 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4) 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是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外的一个窗口。要想做好财务工作,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本人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这样,就足以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精做细。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归集。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虽然,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的人还看了:
1.会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6篇
2.会计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范文
3.财务人员转正工作总结
4.财务会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3篇
5.财务工作转正申请书3篇
6.公司会计人员转正自我鉴定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3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工作重心逐步向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化策略转变。其中,财务管理指以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开展购置资产、融通资本、营运资金及分配利润的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管理原则为依托,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环节,其管理目标为相关方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及产值最大化。鉴于此,本文针对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财务管理强化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1.管理价值
集团企业的价值不仅体现于经济效益,还与企业凝聚力、影响力、诚信力及信用等级相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集团企业应转变传统理念,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树立行业诚信力,形成良好的外在形象,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集团企业做好下属企业财务统一管理工作,以集团名义完成信贷活动,下属企业无法单独参与银行信贷活动,银行无法考虑下属企业的偿债能力,削弱集团企业的信用等级,客观增加集团的信贷风险。
同时,保证下属企业的融资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为集团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来源。集团企业必须积极与下属企业沟通,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弥补集团企业信息资源不足,有利于提高集团企业的决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及时了解下属企业的经营及财务概况,集团企业可适度放宽管理范围,便于传达集团企业决策,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2.管理风险
为了保证集团企业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状态,减少集团总部及下属子公司的务经营风险,采取财务统一管理的方法,促使企业加大对于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做好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估工作,严格规范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财务监督的方法,掌握下属企业的投资及负债规模,有效预防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集团总部应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于下属企业资金流动的控制力度,便于判断下属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预防非法的财务活动,避免营私舞弊,减少集团总部的经营风险。
3.管理流程
集团总部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步改变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运营、融资及投资等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例如:针对对外投资项目,财务部门应做好项目提前考察工作,评估资产及财务概况,得出详细的评估报告,完成审批流程。一旦投资项目结束或退出后,财务部门以文件为依托,开展审核资产、审计财务及回收款项等工作,登记资金流向、出资及验资手续。值得注意的是,集团企业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转变传统理念,定期审查下属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风险,提出审查建议。
二、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化策略探究
1.制度管理
集团总部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下属企业的发展情况,逐步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制度。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集团企业的起步晚,发展迅速,理论机构基础薄弱,特别是权责问题,尚不存在健全的财务制度,现有的法人制度利用董事会统一管理下属企业的财务。因此在董事会决策的过程中,以公司利益为主,做好财务委员会的监管工作,保证财务委员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有利于下属企业长远发展。
2.资金管理
集团总部利用管理下属企业的资金,监督下属企业的资金流向,控制下属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统一财务管理,其具体措施为:集团总部逐步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财务管理体系,控制下属企业的资金流转周期,监督下属企业的资金流动走向,便于及时解决财务管理的现存问题;集团总部加大对于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在下属企业经营规划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核算分析工作,能有效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率。
同时,集团企业对下属企业的预算控制措施不拘于事前预算,更是涵盖项目进行预算,便于解决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建立健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统计分析分享集团总部的资金运转概况,了解下属企业的财务信息,便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属企业的发展进程中,集团总部适度放开管理职能,便于制定发展战略,保证下属企业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一步规范下属企业的财务行为。
3.人员管理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4
一、引言
钢铁行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本结构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资产负债率水平过高、融资成本偏高,制约着钢铁行业的发展。需合理确定良好的资本结构,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充分利用筹资成本较低的长期债务融资。因此,对钢铁行业财务杠杆与资本结构的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企业中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以及各项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研究结论。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我国的理论研究进展和成果十分可观,钢铁行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得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重视。孙艳、王玮(2009)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在企业获利能力很强的时候,企业的留存收益也会相应增加,对债务融资方式的依赖性不是很大。乐菲菲等(2010)以上交所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得出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而负相关关系显著存在于公司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资产担保价值、总资产周转率、企业规模等财务相关指标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不大。张扬(2012)的研究以23家上市***2000年至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认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举债是非常普遍的筹资方式,负债经营产生了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的节税效果和降低资本成本等共同发生作用的正效应,成为负债经营偏好的动机,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收益,发生作用的过程是: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从而使股东收益率大于投资收益率。企业必须首先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预测,对财务杠杆负效应实行有力的管理控制。
资本结构的概念是企业各种资本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最佳资本结构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企业资本结构决定企业的偿债能力、再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企业科学合理的债务与权益的比例关系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作用下提高自有资金收益率,最终,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有重要影响。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钢铁行业全体上市公司,共42家企业为样本,以2011、2012、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三)财务指标选取
本文的研究选取的财务指标有:财务杠杆系数、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选取这些财务指标的理由如下:
(1)财务杠杆系数体现财务杠杆作用程度,判断企业财务风险;
(2)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
(3)总资产收益率用来评价企业对总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单位的总资产实现的息税前利润体现;
(4)净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单位净资产实现的净利润,可以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全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共42家企业,把2011、2012、2013三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将其财务杠杆系数、资产负债率、ROA、ROE列示如下。
由表1可以看出,2011-2013年,整个行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总体水平保持在2.5左右,个别公司畸高的财务杠杆系数拉高了总体的财务杠杆系数;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较稳定,保持在0.6左右;2013年总资产收益率为负值,另两年为正值。
资产负债率对财务杠杆系数也有影响。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系数和资产负债率是正相关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低,财务杠杆的负效应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相应较低。各年度的财务杠杆系数总体水平和资产负债率几乎同时达到了最低水平,财务杠杆效应最弱,同时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是最小。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保持着较高水平,说明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十分普遍,举债融资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收益和节税收益,对提高盈利水平和企业价值产生了有利影响。行业总体表现出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通过所收集的数据还可以发现,ROE总体高于ROA,说明目前钢铁行业财务杠杆发挥的是正财务杠杆效应,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会使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
但债务融资比重过高会增加财务风险,更有甚者会使企业陷入严重经营困境,对正常的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破坏,破产的可能隐患也在增大。在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中,发现个别企业存在着畸高或畸低的财务杠杆水平,这时总资产收益率比净资产收益率要大,因此财务风险也较大,其结果最终会影响股东权益,不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保持合适的资本结构和财务杠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我国钢铁行业财务杠杆系数总体水平比较稳健,大约在2.5上下且变动幅度不是很大。但绝对数据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仍然偏高,低财务成本带来了较高的负债融资风险。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存在一些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畸高或畸低的现象,增加了企业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会影响其投资意愿,最终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失去投资偏好。分析发现,ROE总体高于ROA,这说明行业总体表现出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正效应大于负效应的,体现出财务杠杆在该行业中发挥的正效应。
(二)建议与启示
1、钢铁行业需优化资本结构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基本上都认为企业负债水平存在一个最优值,但在在理论上和实务中最右资本结构的确定和实现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影响企业负债水平的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应及时调整,必须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自身调节能力,不能被动接受变化。比如在初创期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来保证厂房建设和工业生产,同时不得不面临过高的财务风险;在快速发展期依旧可以保持偏高于平均水平的负债比;企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内源融资的作用和影响应逐渐被重视,保持60%左右的负债水平为宜,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才能可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债务结构框架。
2、灵活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钢铁企业对未来发展应有长远规划,对经济和***策变化采取不同对策。权益融资和储备再借款的能力要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负债压力过大的钢铁企业,可通过削减储备债务资本或增加未来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来缓解财务杠杆的负效应。比如,选择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等期权性融资工具,适合财务杠杆正效应充分发挥的企业使用;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转换可转换债券及可转换优先股转化为普通股的措施可以代替高财务杠杆***策。同时,举债抵押规模可以相应扩大,企业发展中若需要负债资本,可以把抵押的如不动产之类的资产转化。
3、警醒管理层注意潜在的财务风险
钢铁行业作为老牌重工业已属于夕阳产业,发展势头已不如从前,过高的财务杠杆容易导致企业未来发展的成长性较弱,容易使企业在自由市场价格战和营销战中的财务风险承担能力低下,企业很可能陷入财务危机,导致不得不缩小资金规模,从而降低了竞争能力,更严重的甚至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为了防止钢铁行业在与新兴产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十分重要,出现财务问题后管理层能尽早发现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现有风险和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尤其是为了提高财务弹性或保持较高的财务弹性,企业应对偿债能力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1]唱晓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J].财会通讯,2013(24):58-63
[2]董永灵,许革委.浅谈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J].经济师,2010(10):32-39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5
一、围绕履职大局,明确转型方向
要紧紧围绕中央银行履职和基层央行中心工作要求,把转型实践自觉融入到科学履职的工作大局中。要追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步伐,强化会计反映、分析、管理、研究、评价、参谋等作用,实现会计财务工作向“主动型”、“管理型”、“研究型”转变。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借鉴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规模、结构等方式,应对危机、实施宏观调控的经验,密切关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变化给货币***策带来的效应和影响,做好辖区金融机构会计财务信息收集、监测及分析、研究工作。持续加强对宏观调控***策成本效应、社会资金运动情况的分析,及时反映辖区经济金融形势及影响。
二、明确项目任务,掌握转型重点
要落实转型具体项目的选择,明确转型的重点及切入点,确保转型取得实效。要在综合考量基层央行会计财务工作实际需求、资源配置、风险管控、会计队伍力量、管理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关键领域和具体项目作为转型对象,并做好立项、审核、评估、总结等工作。重点关注会计风险评估、财务绩效评价、会计监督体系、资产效能管理、会计文化建设、深化调查研究、复合人才建设等转型任务,解决当前会计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眼宏观,细处入手,顺应形势,积极有为。
三、拓展会计视野,探索转型路径
要探索转型的有效路径,须在健全规范会计财务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夯实会计财务工作基础的前提下,摆脱固有思维桎梏,以扎实的态度和创先争优的精神,探寻转型工作规律,开展转型实践。要拓展、延伸会计财务视野至整个金融体系,探索开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中央银行财务实力研究、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商业银行会计创新业务、央行会计参与宏观金融决策等重大问题和新课题的研究,并结合辖区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与金融机构运作态势,落实课题跟踪调查,充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数据资源,开展定量或定性的前瞻性调查研究分析,促进会计财务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同时积极构建和完善会计财务信息
交流机制,共享最新信息,共商典型问题。
四、提升队伍素质,凝聚转型合力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6
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的财***转移支付总额增长很快,1994年为2389.09亿元,2008年增长到2.294561万亿元。在这10多年里,财***转移支付制度一直是我国学者理论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转移支付目标、转移支付模式和方式、转移支付效果实证检验以及转移支付方案设计等四个方面。本文将在理清已有文献思路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均等化、矫正辖区间外溢效应、增强国家***治控制力和完成中央委托地方事务(王元,2009)。其中均等化目标是最主要的,也是国内学者探讨的重点。均等化准确地说应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明确:一是确定需要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二是确定均等化程度。
关于需要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将***府提供的全部公共服务纳入;二是只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李金珊等(2008)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概念,会随着时间、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渡到“一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后进入“最终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学者在早期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刘溶沧,1996),但对公共服务的范围并未强调,随着探讨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公共服务的范围应该有所限定,所以之后的文献主要是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朱玲,1997),在***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也正式确定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此,国内学术探讨的重点落在了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的具体范围上。
国内学者对基本公共服务应包括的具体范围存在争议。刘尚希(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与低层次消费需要有直接关联的;二是人们无差异的消费需求。基本公共服务范围随时间、地点变化,当前主要为教育、医疗和住房。马国贤(2007)认为,基本公共服务是指那些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相关的,由***府提供,并由***府财力切实加以保障的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诸项目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的公共服务。安体富等(2007)将国内有关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表述总结为三种观点:一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二是指纯公共服务;三是指一定发展阶段上最低范围的公共服务。但他本人并不认同其中的任何一种观点,而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是指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纯公共服务。许多文献还用例举的方式表达了我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关于均等化程度,马国贤(2007)将各国的做法总结为人均财力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公平等三种基本模式。中国财***学会课题组(2007)认为,均等化目标初级阶段是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级阶段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是实现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并提出了五种运行模式:财***收入能力均等化模式、财***支出均等化模式、人口均等化模式、财***收支均等化模式、有限的财***收入能力一支出需求均衡模式。安体富等(2007)则将其总结为三种标准:最低标准、平均标准、结果均等,并认为这三个标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一开始首先是低水平的保底,然后提高到中等水平,最后的目标是实现结果均等。
笔者认为,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均等化程度的确定是一个动态过程,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基本公共服务应只包括那些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并采纳较低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拓宽,标准也不断提高;当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时,基本公共服务最终可拓展为包括所有公共服务,并采纳结果平均标准。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基本公共服务各个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即在同一时点上,有的项目采用最低标准,而另外一些项目可能采用结果公平。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国家可控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全部公共服务纳入均等化范围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应该有所限制,并且不同的公共服务项目均等化程度应该有所差异。当前我国真正意义上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因此,我们可以从《2008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找出我国在实践中执行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在计算标准支出时,该《办法》选取的项目主要有:行***、公检法、教育、文体广、卫生、农业、林业、城市维护、基本建设、离退休、村级管理和其它支出,这可理解为均等化目标下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在计算每个项目支出标准时,采用的是全国平均支出水平标准,这正是均等化目标下的均等化程度。笔者认为,我国实践中的做法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将林业、离退休作为单独项目列出,但环保、社会保障和科技等重要项目却未单独列出;所有项目都采用全国平均水平标准,没有根据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项目确定等。
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程度来确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均等化程度。第一,明确中央***府可用于均等化目标的转移支付总额。从理论上讲,公共品和私人品有一个最优组合,据此可计算出***府应控制的资源,然后按中央掌握财***收入的比重计算中央***府财***收入,再减去中央本级支出和其它目标的转移支付,剩下部分就是可用于均等化目标的转移支付总额。在实践中可以利用gdp和宏观税率计算***府控制的资源。第二,在转移支付总额约束下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各项公共服务对人们的影响不同,对那些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应优先提供,其次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后为影响人们享受需要的。从程度上讲,影响人们起点公平的公共服务都应达到较高水平,而其它方面的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可采用较低水平。
根据上面思路,笔者对我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判定。
二、我国转移支付模式和方式的选择问题
财***转移支付的基本模式只有两种:纵向转移支付和横
向转移支付。从理论上讲,纵向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由于***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上下级***府之间存在的财***收入能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的问题;横向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由于各地区之间的财***收入能力差异以及提供相同的公共服务所存在的成本差异而造成的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衡问题(刘溶沧等,2002)。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财***能力强的地区既可能直接向财***能力弱的地区横向转移支付,也可能在财***收入初次分配时中央***府获得较大部分,使得财***能力强的地区已通过中央***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向财***能力弱的地区转移支付。因此,实践中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转移支付模式:单一纵向模式和纵横交错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单一纵向模式在操作上比较简便易行,完全以上级***府作主导,但是,强制性色彩较浓,透明度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纵横交错模式在中央***府的主持下,对部分转移支付的实施吸收地方***府直接参与,且由作出贡献的地方***府按依法计算的结果向接受援助的地方***府直接划拨财***资金,增加了地区之间相互支援的友谊色彩,使作出贡献的地区产生一种荣誉感,对接受援助的地区也会产生鞭策效果(李杰刚,1995)。国内学者对我国应采纳的模式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单一纵向模式(钟晓敏,1997),有的主张纵横交错模式(刘溶沧,1996),还有的主张纵向为主、纵横交错模式(安体富,2007)。
笔者认为,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府拥有较大的财权(基本上在50%以上),而事权主要由地方***府承担(基本上在70%以上),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转移支付模式应以纵向为主。当然,现有转移支付后,我国各地区财力还相当悬殊,所以,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也有必要,但应以具体项目的帮扶为主。
关于转移支付的方式组合,刘溶沧(1996)将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三类,并认为我国应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作补充。安体富(2007)将我国的转移支付划分为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其它转移支付四类,主张我国应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王元(2009)将我国的转移支付划分为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并认为一般转移支付用于实现均等化目标,而矫正辖区间外溢效应、增强国家***治控制力和完成中央委托地方事务等目标则主要由专项转移支付来完成,所以,我国应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并重。王雍君等(2002)主张建立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以专项拨款为辅的体系。
国内学者对财***转移支付各种形式的统计分析是按大类展开的,从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税收返还等照顾地方既得利益的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增长较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如2007年各类形式的总额和所占比重分别为:两税返还3214.8亿元(18.6%),所得税返还906.3亿元(5.2%),财力性转移支付7017.2亿元(40.5%),专项转移支付6186.9亿元(35.7%)(孙开,2009)。但按大类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转移支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王雍***(2006)认为,我国现有转移支付形式中真正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由于需要地方配套和中央管理能力问题而具有逆向均等化效果;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有违均等化本意;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三奖一补”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是不确定的。另外,中央***府对省级***府的一般转移支付也不能保证地方***府用于提供本辖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所以有学者指出,转移支付的重点对象应是管辖乡村行***的县乡***府和生活在乡村的低收入人群(朱玲,1999);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对象应该明确规定为县级辖区,至少应该主要针对县级辖区,尤其是贫困县(王雍君等,2002)。
笔者认为,我国现有转移支付方式中,税收返还与转移支付目标并不相符,理应取消。当然,在改革中为减少阻力,可以在财权划分中给予补偿,比如共享税给予地方更大比例、开征新的地方税种等。专项转移支付应完善度量指标,减少资金分配自由度。一般性转移支付最为正规,应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转移支付方式。总之,转移支付方式选择应根据转移支付目标而定。
三、我国转移支付效果问题
我国转移支付已有15年的实践,国内学者利用我国实际的转移支付数据检验了转移支付与经济收敛、地方财***努力的关系以及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具体检验方法和结论如表4所示。
可见,大多数实证检验表明我国的转移支付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在我国现有转移支付方式中,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效果不佳;转移支付考虑的因素不太合理等。
四、转移支付方案设计问题
大多数学者主张根据各地区的财***缺口来分配转移支付额,这里主要有三个关键点。(1)确定可用于各目标的转移支付资金额。从已有文献来看,很少有学者进行详细探讨,笔者的主张已在上文中提出,在此不再重复。(2)确定各地区的标准收入。国内学者提出的具体方案中,许多采用相关替代指标来推算,但笔者赞同《2008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中的估算方法,即采用按税种分别计算方法,这样既准确又切实可行。(3)确定各地区的标准支出,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大多是将我国财***支出分成几个类别,设定权数,再分类别选取指标计算。笔者主张根据转移支付目标,接应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及其应达到的服务水平来计算标准支出。具体为:对于均等化目标的转移支付,标准支出=∑(某项公共服务总量×该项公共服务单位成本)。其中公共服务总量不能简单地由人均公共服务数量与人口总量的乘积得到,因为大多数公共服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所以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总量与人口总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比例关系。公共服务总量不仅与人口总量相关,还受人口密度的影响;公共服务单位成本也受多个因素影响,如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国土面积,经济发展程度等。对于矫正辖区间外溢效应目标的转移支付,需要找出影响外溢效应大小的因素,比如,农林水事务可选取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等指标,科技可选取专利数量和科技人员等指标。对于增强国家***治控制力目标的转移支付,则需要明确国家照顾的利益群体,如少数民族可选取人口、面积等指标,落后地区可选取人口、人均收入等指标。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中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问题和改革建议[j],财***研究,2007,(1):2-5
[2]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8):48-55
[3]安体富,任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别视角的量化分析[j]财贸经济,2008,(6):79-82
[4]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1):43-45
[5]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中国财***经济理论前沿(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6]黄解宇,常云昆,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5,(8):111—123
[7]贾康,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积极推进但不能急于求成[j]审计与理财,2007,(7):5-6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7
转轨经济的特殊背景也使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企不分离。具体体现在:一是***资不分导致***企难以根本分离;二是***府习惯全面干预,企业经营中***策作用大于内在机制作用;三是***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财***补贴,使企业提高效率动力不足。
其次,产权不清晰。不同所有权主体之间权责关系不明确问题,导致国有财产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不能得到合理的法律保护、约束和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国有财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高风险。
再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功能不强、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缺乏、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这已成为增大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制约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后,垄断。在行***垄断的保护下,国有垄断企业往往出现高价格和高利润,但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垄断企业始终是在边际成本大大高于边际收益的状态下进行生产,因而往往产生效率损失和福利损失,企业也容易陷入寻租和技术停滞的困境,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
影响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因素包括:一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经营效果、发展能力的综合测度,也是偿还债务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越强,则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指企业利用其自身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三营运能力,营运能力的各项指标揭示了企业的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财务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四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五发展能力,发展能力较好的企业,往往需要增大投资、扩大生产,盈利状况良好,往往能够筹集到较多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小;反之,发展能力较弱的企业,或者由于盈利状况较差,或者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往往筹集少量的资金,财务风险较大。六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它首先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结构,进而决定了其内部治理机构的构成和运作,并通过内部治理机构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产生影响,在我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有其特殊性,在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八市场份额,很多企业为了在产业成长时期获得抢先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在运用抢先战略时遇到利润的“增长陷阱”,即市场占有率提升过程中利润率迅速下降,未来却难以提升的困境。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根据上文分析本文选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量、发展能力、股权结构、市场份额七个一级指标和21个2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以下:
表1 财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指标 息税前利润率 X1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 X2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成本费用+财务费用)
每股收益X3 净利润/股本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X4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X5 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X6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
总资产周转率X7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现金流量指标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X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股本
销售现金比率X9 经营现金净流入注营业务收入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X10 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
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X11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
速动比率X12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X13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X14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流动资产负债比率X15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
发展能力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X16 本期固定资产总额/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总额―1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 本期总资产/去年同期末总资产―1
净利润增长率X18 本期净利润/去年同期净利润一1
股权结构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 第一大股东股权/总股本
国有股比例X20 国有股股东股权/总股本
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 X21 企业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40个2012年到 2013 年间实际控制人为发生本质变化的沪深 A 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中ST或*ST公司70家,非ST公司70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和 RESSET 金融研究数据库以及新浪财经网站。通过对选取的20个财务指标在财务困境发前1至5年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各年的Z统计检验量,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除总资产周转率X7、速动比率X12、产权比率X14、净利润增长率X18之外的17 个财务指标具平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且Z值随着ST发生时间的临近而显著增大,证明这17个财务指标有较强的时效性。
表2 各指标Z统计量
指标 1 2 3 4 5
息税前利润率X1 1.724 2.742 2.003 1.433 1.883
成本费用率X2 2.001 3.288 2.987 2.275 3.095
每股收益X3 2.1 2.086 2.563 1.868 2.059
应收账款周转率X4 3.741 3.715 3.669 3.676 3.596
存货周转率X5 4.04 3.953 3.938 3.95 3.836
流动资产周转率X6 4.403 4.009 1.829 4.538 5.012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X8 4.754 3.487 2.628 4.012 3.118
销售收到现金比率X9 0.878 1.42 2.076 1.782 1.794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X10 3.811 4.409 4.352 4.447 4.753
流动比率X11 3.831 3.393 3.476 3.571 3.656
资产负债率X13 4.197 4.208 4.159 4.18 4.242
流动负债比率X15 3.521 3.535 3.545 3.574 3.597
固定资产增长率X16 4.038 3.708 3.644 3.326 3.516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X17 1.564 1.478 1.793 1.528 1.545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9 3.556 3.273 2.263 3.029 3.205
国有股比例X20 3.392 3.394 3.281 3.397 3.497
市场占有率 X21 1.758 3.516 4.25 4.063 1.782
(二)判别模型
1.logistic模型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其中m是自变量的个数。.该模型中,P介于 0~1 之间,取0.5为临界值,当 P 值大于0.5时,认为该公司是财务非正常公司,P 值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越不好,越容易发生财务危机。P 值小于该临界值时,认为该公司属于财务正常公司,P 值越小,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越不容易出现财务危机,当 p值处于临界值边缘时,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不加以控制,企业很可能会面临财务危机。
2.具体实证分析
该部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解决变量之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提取影响财务危机的主要因子,实现变量的顺利降维。
(1)首先进行KMO 和 Bartlett 检验,结果如下
表3 KMO 和 Bartlett 检验
样本充分性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Bartlett球形检验
近似卡方 Df Sig
0.689 66.152 70 0.000***
通过进行 KMO 测试,得到测试系数为 0.601,大于0.5,球形 Bartlett 卡方检验值为 676.867,表明各变量间相关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确定公共因子。通过公共因子提取后的各变量的共同度可以看出5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2.399%,因此提取5个主成分。
(3)得出因子载荷矩阵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Component
F F1 F2 F3 F4 F5
X3 .914 .147 .224 .056 .111
X5 .101 -.023 .107 .975 .066
X9 .599 .588 -.148 .225 .069
X14 .132 .129 .951 .109 .018
X17 .151 .906 .214 -.093 .114
X18 .108 .111 .018 .067 .985
由此可以得出5个主成分的得分函数:
F1=0.914X3+0.101X5+0.599X9+0.132X14+0.151X17+0.108X18
F2=0.147X3-0.023X5+0.588X9+0.129X14+0.906X17+0.111X18
F3=0.224X3+0.107X5-0.148X9+0.951X14+0.214X17+ 0.018X18
F4=0.056X3+0.975X5+0.225X9+0.109X14-0.093X17 +0.067X18
F5=0.111X3+0.066X5+0.069X9+0.018X14+0.114X17+0.985X18
(4)构建模型
利用SPSS17.0软件对以上5个主成分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不显著的F2、F6变量,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表5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因子 系数 标准差 Wald值 sig
F1 -.272 .147 3.398 .015**
F2 .175 .061 8.268 .004***
F3 .045 .026 2.960 .035**
F5 .004 .009 .206 .0 40**
C -3.599 1.185 9.230 .002***
Chi-square 91.063
Sig. .000
-2 Log likelihood 18.340
Cox & Snell R Square .648
Nagelkerke R Square .913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 0.05 水平上显著。
构建logistic模型为:
其中t=-3.599-0.272F1-0.175F2-0.045F3-0.004F5
模型以0.5作为判别分界点,p值大于0.5时,判别企业为非正常企业,P值越大,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当p值小于0.5时,判别为正常企业,P值越小,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资产越安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小;若p值等于0.5,则说明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够明朗,处于灰色地带,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表6 回归检验结果分类标准
非ST公司 St公司 误判率
种类 非st公司 65 5 7.14
St公司 3 67 4.28
误判率合计 5.71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对于非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 7.14%,st公司的预测误判率为4.28%,总体上误判率为 5.71%。从判别结果可以看出单纯财务指标变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为理想。
四、对策建议
(一)树立高度的财务风险意识
国有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将风险意识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握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发现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预测、评估、控制和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二)合理安排负债规模
企业应合理安排负债规模,使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维持在合理的比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保证负债能够给企业带来避税、约束激励经营者的正面效应。企业应考虑到自身行业的竞争程度、本企业的成长阶段、自身的经营能力等特征,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确定使风险最小、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三)提高公司营运和盈利能力
实现盈利是企业分配利润、偿还负债、实现增长的前提,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长远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加强投资管理,企业应加强资金回收管理。
(四)合理安排公司股权结构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8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各种资料,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状态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化分析模型,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经营者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的管理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预报功能。即跟踪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 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上市公司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 对上市公司营运状况做出预测, 找出偏差, 进行核算、考核, 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上市公司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之时, 可以进行预报, 让上市公司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 以减少财务损失。
2、诊断功能。即根据跟踪、预报的结果对比分析, 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对上市公司营运状况的优劣做出判断, 找出上市公司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3、预控功能。即通过预报、诊断, 判断上市公司存在的弊病, 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 预控上市公司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 消除隐患, 使上市公司及时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
4、保健功能。即通过预警分析, 上市公司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风险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 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 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 将上市公司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上市公司管理活动的规范, 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 不断增强上市公司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比较
市场经济的瞬变性和不可准确预见性,加之决策者决策水平的影响,促使上市公司必须卓有成效地规避和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否则势必使企业的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由于诱发财务危机的各种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资金运动的晴雨表――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值的变化上体现出来,因此通过观察这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优劣变化,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便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发挥预警作用。
1、单变量判定模型
最早研究公司失败问题的是美国的威廉比佛,他通过比较研究1954-1964年期间的79家失败企业和相同数量、相同资产规模的成功企业提出了单变量预警模型,并提出了几个预测财务失败的比率:
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100%。
他首先以单变量分析法发展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使用五个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79家经营未失败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公司进行一元判定预测,发现债务保障率预测的效果最好,资产收益率次之,在失败的前五年可达70%以上的预测能力,失败前一年更可达87%的正确区别率。其中,“现金流量”来自“现金流量表”的三种现金流量之和,除现金外还充分考虑了资产变现力,同时结合了企业销售和利润的实现及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分析,这个比率用总负债作为基数,是考虑到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转化关系,但是总负债只考虑了负债规模,而没有考虑负债的流动性,即企业的债务结构,因此对一些因短期偿债能力不足而出现危机的企业存在很大的误判性。
2、Z 计分模型
最早运用多变量区别分析法探讨公司财务危机预测问题的是另一位美国学者奥曼(Altlan,1968)。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
Z=0.012 X1+0.014 X2+0.033 X3+0.006 X4+0.999 X5其中: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
X1 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持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
X2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累积税后利润而形成,对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累积余额。一般说来,新企业收益较少,因此相对于老企业来说X2 较小,而财务失败的风险较大。
X3即EBIT/资产总额,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EBIT/平均资产总额,分母间的区别在于平均资产总额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EBIT 是指扣除债务利息与所得税之前的正常业务利润(包括对外投资收益),不包括非正常项目、中断营业和特别项目以及会计原则变更的累积前期影响而产生的收支净额。原因在于,由负债与资本支持的项目一般属于正常业务范围,因此,计算总资产利润率时以正常业务经营的息税前利润为基础,有利于考核债权人及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的使用效益。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测定的是财务结构,分母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账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对于上市公司,分子应该是:“期末未流通的股票账面价值+流通股票期末市价×流通股股份数”。 X4 的分子是一个较难确定的参数,尤其对于股权结构较复杂的企业。
X5为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Z 分数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奥曼教授通过对Z 分数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 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的Z 值的临界值为1.8,Z分数模型具体判断标准是:当Z大于等于3.0时,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当Z大于等于2.8小于等于2.9时,有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当Z大于等于1.8小于等于2.7时,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大;当Z小于等于1.8时,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
3、F 分数模型
由于Z 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有学者拟对Z 分数模型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 分数模型。F 分数模型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特点:
第一,F 分数模型加入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自变量。许多专家证实现金流量比率是预测公司破产的有效变量,因此它弥补了Z 分数模型的不足。
第二,本模型考虑到了现代化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及其有关标准的更新。比如公司所应有的财务比率标准已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现金管理技术的应用,已使公司所应维持的必要的流动比率大为降低。
第三,本模型使用的样本更加扩大。其使用了Compustat PC Plus 会计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的4160 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检查;而Z 分数模型的样本仅为66 家(3 家破产公司及33 家非破产公司)。
F 分数模型如下:
F=-0.1774+1.1091 X1+0.1074 X2+1.9271 X3+0.0302 X4+0.4961 X5
其中:X1、X2 及X4 与Z 分数模型中的X1、X2 及X4相同,这里不再进行分析。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未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F 分数模型中的五个自变量的选择是基于财务理论,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特定的F 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 分数高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
三、运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一些现实问题将会影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实用性,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1、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
几乎所有的财务预警模型都是以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构建的,若财务预警模型所采用的信息都不真实可靠,那也无从谈起模型预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已开始由“脱离业绩炒个股”的状态向注重公司业绩的投资理念转变,投资者会越来越关注披露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失真将误导投资者的决策,从而损害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虽然近年来我国财会界乃至整个经济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层面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2、行业的差异化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9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行预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对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公司内部员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都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因此,能够利用财务信息准确预测财务危机,对于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危机(financial c risis)又称财务困境(flnanciaidjstress),国外的学者一般以破产为标准展开研究。由于我国的破产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内的学者绝大多数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朱家安、陈志斌。2007)。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一)国外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fitzpatrick(1932)开展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他以19家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他发现判断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beaver(1966)提出了单变量判定模型。他使用现金流/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净收入/资产、资产负债率、营运资本/资产等5个财务比率作为变量,运用实证分析得出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率能够更好地判定公司的财务状况。其次是资产负债率。aitman(1968)提出了多元z值模型。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用z值进行判定,结果表明。在破产前一年的预测准确性较beaver的研究有很大的提高。aitman、haldeman和narayanan于1977年又提出一种能更准确预测企业财务失败的新模型——zeta模型。bium(1 974)以现金流量观点来评估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他以多元判别分析为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流动性、获利性及变异性等共12个财务比例与6个变异性指标”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模型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前5年的预测正确率较高。1977年marttin在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首次采用了多元logit回归法,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ohison(1980)利用9个财务比率建构3个log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其中4项财务资料对评估破产概率具有统计显著性。odom和sharda(1 990)首先成功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财务危机预测。coats和fant(1991)对47家财务危机公司和47家正常公司运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判别时。对财务危机公司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元判别法的准确率。
(二)国内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陈静(1999)使用beaver和altman的模型。选用了1995-1997年3年的27家危机公司和27家同行业、同规模的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预测模型对中国市场有效的结论。陈晓、陈治鸿(2000)将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引入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测。张玲(2000)以1 20家上市公司为对象,使用其中60家公司的财务数据估计二类线性判别模型,并使用另外60家公司进行模型检验。发现模型具有超前4年的预测结果。吴世农、卢贤义(2001)应用单变量判定、多元线性判别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危机公司预测模型。结果证明。这些模型均获得较高的判定精度,在财务危机发生前4年的误判率在28%以内。张爱民、祝春山(2001)将主成分分析与z分数模型相结合建立预警模型。实证检验表明通过此法处理研究变量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杨保安(2001)、薛锋(2002)探讨了基于b p算法和l m算法的神经网络在企业财务危机预测上的应用。何沛俐、章早立(2002)建立了以时序立体数据空间为基础的财务危机判别模型,他们在logit回归分析之前使用全局主成分分析,从而增强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的准确率达到71.3%。吕长江、周现华(2005)采用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2年4年的数据分别运用多元判别分析、逻辑线性回归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财务状况处于危机的公司进行预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各模型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前提条件,但3个主流模型均能较好地在公司发生危机前1年和前2-3年较好地进行预测。其中。多元判别分析法要逊色于逻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最高。肖艳(2004)将传统财务指标与现金流指标结合起来,利用logit方法构建了一个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建模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98.1%,检验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为91.1%。张鸣(2004)研究认为审计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潜在的风险。在财务危机预警方面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华(2005)采用logit回归对沪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现金流量权与表决权的偏离等治理结构变量确实与财务危机存在相关性,引入这些指标的模型能够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李秉成(2005)利用归纳法总结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通过管理记分法(a记分法)。将定性因素定量化,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a记分法”分析模型。吕峻(2006)认为以非财务指标构建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不会随时间的向前推移而降低.非财务指标可以更本质地反映危机公司的特征。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
从上述文献回顾可见,国内外对财务危机公司的研究主要利用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本文也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三、研究样本和研究变量
本文选择了在2004—2006年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13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时采用配对样本设计方法选取同行业(按证监会行业代码分类)、规模相近(资产总额)的131家正常公司作为配对样本。由于危机公司是在年报公布后,因财务状况异常而导致被st的,因此.在选择观测年限时。设被st前1年为t年,前2、3、4年分别为t-1、t-2和t-3年。取t-3到t年的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对应的配对样本取同期的财务指标。
本文中的数据来自csmar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数据库(2006)。首先从csmar数据库中列出样本公司被特别处理前1 4年度绝大多数财务指标数据。然后再提取配对样本4年的财务数据。对已列出的样本公司财务指标数据。按年度分危机公司与正常公司进行归类,分别得到各年各项财务指标的两组数据。运用spssl 4.0进行数据处理。
本文选择财务指标作为研究变量。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营运能力差、盈
利能力差、现金流不足和发展能力有限等。因此.本文分别从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中选择了19个主要财务指标。作为构建财务危机的预选指标,通过计算财务指标的均值及衡量均值差异程度的t值.研究危机公司。
四、统计研究
(一)偿债能力指标研究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两类。
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营运资金对资产总额比率3个指标来分析财务危机特征,这3个指标的均值以及衡量差异程度的t值见表1。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t-t-3年。危机公司的流动比率平均值与正常公司有显著的差异;t-t-3年。危机公司的速动比率平均值与正常公司也存在明显的差异t-t-3年(除t-1年外),危机公司的营运资金对资产总额比率平均值与正常公司有显著的差异。
2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表2列出了st与正常公司2个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均值以及衡量均值差异程度的t值。
从表2来看,在显著性为0.05时,t-t-3年危机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都显著大于正常公司,t值均大于3。t值变化趋势表明,随着亏损的临近,t值增大,这说明。随着亏损的临近,相对正常公司而言。危机公司负债增加。由于资产负债率和负债与权益之比反映关系具有密切相关性,故只选择资产负债率。在t-3-t-2年危机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均值与正常公司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t-1-t年差异明显,t值分别达到2.32、6.02,显示越是临近被st,t值差异越明显。
财务危机公司在偿债能力指标方面表现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与正常公司差异明显,反映危机公司长短期偿债能力很弱。
(二)营运能力指标研究
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常用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笔者以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这3个指标比较危机公司和正常公司的差异。这3个指标的均值以及衡量差异程度的t值见表3: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危机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显著小于正常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小于正常公司,但存货周转率在危机公司与正常公司之间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差异。财务危机公司在营运能力指标方面表现为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小于正常公司,这表明危机公司资金流动速度慢。资产利用效率低。
(三)盈利能力指标研究
选择营业毛利率、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财务危机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与正常公司比较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情况下,危机公司的营业毛利率、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小于非正常公司。特别是在t-1-t年4个指标t值均大于3。财务危机公司在盈利能力指标方面明显小于正常公司。且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负。可见。危机公司资产运营效果极差,盈利能力极弱,没有给股东带来回报。
(四)现金能力指标研究
现金能力不足是危机公司的主要特征之一,笔者选择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比率、每股现金净流量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这4个指标来比较两类公司。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来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危机公司明显低于正常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和每股现金净流量在t-1-t年差异明显;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比率在危机公司与正常公司间差异不显著(除t-1年外)。财务危机公司在现金能力指标方面表现为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指标明显小于正常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和每股现金净流量在临近被st时差异明显,这表明危机公司销售账款差、收益质量低和资金不足。
(五)发展能力指标研究
评价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较多,笔者选择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这3个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重要指标。两类公司比较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来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指标在t-1-t年差异明显均低于正常公司,且大都均值为负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在t-3-t年下降趋势明显。这表明,危机公司发展能力极弱,靠自身的能力很难摆脱危机。
五、结论与应用
(一)研究结论
危机公司在财务指标方面主要表现特征为:1.在偿债能力指标方面,危机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与正常公司差异明显;2.在营运能力指标方面,危机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小于正常公司;3.在盈利能力指标方面,危机公司该类指标明显小于正常公司;4.在现金能力指标方面,危机公司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指标明显小于正常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和每股现金净流量在临近被st时差异明显;5.在发展能力指标方面,危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指标,在t-1-t年差异明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在t-3-t年下降趋势明显。
(二)应用
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对相关利益者影响广泛。但由于财务状况恶化而陷入财务危机是一个渐进过程,可以通过事前分析帮助相关利益者提早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变化,避免财务风险。概括地讲,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当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时,股东的投资价值会大幅度减少。因此,如果投资者能够事前获取公司财务状况变化的信息,提前预知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就能避免损失。
2 有助于债权人对债权安全性进行评估
通过财务危机预测,有助于债权人事前预知债权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危机,判断其是否具备偿债能力,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清收债权的力度,避免贷款损失;同时也有助于潜在的债权人事前发放债权的决策。
3 有助于公司间的业务合作决策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例10
1、加强XX项目竣工后的财务管理工作,积极为XX项目竣工的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积极有效的财务支持。
2、加强XX项目竣工的财务统计结算工作,完善新的统计方法,掌握新的统计程序,确保统计信息真实可靠,为领导财务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计算机网络,丰富各种信息的传递,全面做好XX项目竣工财务分析,为项目服务,为人民服务。
3、加大投入力度,为努力提高“两个比例”“三个增长”,做好相关的项目竣工财务各项工作,如调研、检查、监督、督促等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加大检查财务监督的力度,确保XX项目竣工的财务结算正确。
加强协调沟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XX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工作成绩
200X年XX项目正式动工兴建了。项目的正式动工兴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由于***策性增资又需要大量资金,因此,经费显得十分紧张。在财力有限,收支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我始终坚持把用心、仔细、科学、负责的财务人员态度作为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保证XX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工作顺利完成,我审时度势,积极研究***策、研究办法,在狠抓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地全面完善财务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耐心细致的协调工作,先后完成XX项目专项资金财务结算统计**万元总表、***策优惠资金**万元财务总表、这些财务表为保障XX项目的正常运转和竣工后的全面财务结算,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加强对XX项目基建资金的管理,规范财务工作,我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国家一系列有关项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并结合系统实际,制定了《XX项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制定,从基建资金的申请到资金的按投资计划拨付,从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到年度财务决算,从项目预算到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等各个环节都做了明确规范,保证了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三、XX项目竣工后的财务工作亮点
1、规范票据管理手续,全面提升票据管理水平
一是清理了旧票;二是启用了新票;三是实行了票据微机管理。为全面提升票据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2、作为财务人员,在工作量大、琐碎繁杂、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各项财务结算工作的前提,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是强有力的保障。有时甚至需要个人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才能做好每一项财务份内份外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才使我的工作井然有序,忙中不乱。
3、完善XX项目竣工财务规章制度,强化经济核算机制
为了使XX项目竣工后的财审工作有一个新的气色,确保各项经费财务管理合理合法,我首先从完善制度、考核细则入手,完善了《XX项目竣工财审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目标考核奖惩细则》,比如:计算机操作按岗位各自设置了密码,当日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下班前就制作好会计凭证。现金、银行做到日清月结,现金日余额均能控制在规定范围。总账及明细账能及时打印,月季报表均能准确无误的按时上岗。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的参与XX项目竣工财务分析,提合理建议,协助分管领导做好XX项目竣工财务结算的检查与监督工作。
4、注重业务学习,提高作为财审人员业务水平
我始终把财审人员的业务学习放在首位,争取熟悉业务,正确使用会计财务科目,主要学习了《会计法、审计法》《XX单位核算办法、新中大财务软件》,学习一套MIS型财务软件,既能满足XX项目财审人员的正常核算工作,又能用于正常的财审管理工作。作为财审人员不仅认真的学习,而且还针对工作中的实际进行探讨,遇到难题一是查找书本,二是请教行家,直至弄通弄懂为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作为财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XX项目竣工工程是实行报帐制,财务采用如下帐务处理
1、在收到市基地办的拨款时
财务人员在“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反映,并设明细科目,同时相对应的“银行存款”统一反映到位资金。
2、施工单位工程完工后,在县基地办报帐或拨付工程款时
财务人员在“预付工程款”科目进行反映,并按工程类别设明细,同时减少“银行存款”科目金额或增加“应付工程款”科目金额,并按施工单位设明细。
3、群众的投工投劳折资后,在“预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反映
市基地办验收同意报帐后,转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冲抵“预付工程款”,同时将“其他应付款”转入“基建拨款科目”,并设明细。
4、工程完工时经县基地办验收后,再申请市基地办验收
核实,同意报帐,按工程项目分别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待摊投资”科目中核算,同时冲减各工程的“预付工程款”,同时将“其他应付款”转入“基建拨款”科目。
5、工程竣工决算时
财务人员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投资”中形成资产的部分,转入“交付使用资产”科目,同时将“待摊投资”按比便摊入“交付使用资产”。
五、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核算,专人管理。按规定严格执行,按时做帐、结帐、上报报表,会计财务记载清晰,核算管理有条不紊。出纳做到结帐时手续完备,票据规范,资金调配使用合理,现金无差错。层层把关,严格财纪。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财务经理转正总结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