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10篇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1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 改变观念 更新知识 改变教学策略 开发课程资源 困惑及思考

【中***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90-01

一、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过去我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教师是园丁,其实,不管是工程师还是园丁,都明显地认为教师是传授者、管理者,是居高临下的,包括什么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一定要有一桶水,这都是陈旧的概念。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应抛弃过去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的观念,以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课堂上,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习或讨论时,我积极地看,积极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量采用竞争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自主学习有关新课程实施方面的理论,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培训;阅读优秀的人文杂志和名著;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普通话、书法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但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课程改革50讲》并作了一些记载。广泛阅读新课程实施方面的论文,并打印成册,随时翻阅。对于人文杂志和名著方面,首先要自己进行阅读,然后再要求学生读。其次像《读者》、《青年文摘》等优秀的人文杂志,也是每期必读的,以使自己的心与时代贴得更紧。自学多媒体制作技术,通过了《多媒体制作》的自学考试,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也以较好的成绩获得通过。

三、教给学生新的学习形式,改变教学策略。

1.新的学习形式

(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4)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收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2.新的教学方式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4)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根据以上变化,笔者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四、努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大语文教学。

语文校本教材内容,以阅读、实践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根据实际,我觉得课程资源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校内的教学管理、***书馆等教学设施,以及花草树木的植物环境;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家庭藏书、电视台、电台的有关文学节目、各种广告、店名、春联等;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只要以阅读、实践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去关注这些资源,在开发校本教材工作上,还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让学生观察校园,结合校内植物,到***书馆搜集有关花草的诗词文章,写作《街头的语文》的调查报告,欣赏中央三台的《电视诗歌散文》等文学节目,让学生自己寻找在生活中遇到的美文美段或名人名言,抄到黑板上进行背诵欣赏等。另外,我还经常从网络资源上***一些时文美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五、困惑及思考

1.考试不改革,课改难以突破。

考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考试改革力度不够,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仍有很大阻碍。比如:“阅读分析”考书上的语段,问题的答案就在参考书上,那么,所有的语文课都会紧扣参考书,向学生灌输。再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考书上原句的标点,那么大家就会到书上划一些重点句子,猜题压题。考话题作文,于是作文课都是以话题作文为主。如果考试考盲文,学生在课堂上肯定会学盲文的。

2.物质条件制约课改的进一步发展

课改的教材,配有电脑光盘资料,课改也需要利用多种辅教资源。现在教室的所谓“三机一幕”不能用来放光盘及大文本的内容,从而使一些教学设想得不到实现。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2

从2001年开始,课程改革已过去了很多年,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新课程体系也日益成熟起来。近年来关于新课改中学生情绪、学生学习等问题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同样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关注却比较少。本文基于此,从教师身份认同及情绪问题的角度来了解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找出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情绪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经历了8次课程改革。第8次改革从2001年至今,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此次课程改革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它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中,创生出了许多新式课堂,教师的教学更加自由、灵活,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新课堂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比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等。现代科技发展之迅速,使得教师与学生有了同样的身份――“学习者”,因此给部分教育工作者造成了困惑,难以适应自身身份的转换,因而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另外,教师的情绪问题也较少受到关注,大部分人只是把教师作为一名“授课者”、“学生知识的给予者”来看待,其实教师作为个体的人他的情绪也是应当受到关注的。一旦教师的情绪处于低谷时,那么他的工作效率、工作热情都会大打折扣。

一、相关概念的解析

课程改革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性、体验性、问题性”的转变过程。课程改革注重改变理念、观念,打破传统“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同样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却从传统的“掌控整个教学活动”变为“辅助者”,他们难免在心里会产生落差。

身份认同是人们对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的理解[1]。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个体的身份,二是作为群体的身份。作为个体这一身份具有差异性,而作为群体这一身份又具有同一性。

情绪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中包含了三个成份,分别是:身体变化、有意识的体验、对外界事物的评价。教师情绪也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身体的唤醒状态,即教师对课程改革能否有一个饱满的精神、充沛的体力和积极向上的劲头;二是有意识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在清醒状态下感知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三是对外界事物的评价,就是说外界事物能否满足我们的需要的一种体验。

二、理论基础

1.弗瑞德的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2]对教师身份认同过程的解释

从***1模型可知,外界对教师的影响和改变是分成不同层次的。首先是环境,其次是行为和能力,最后是信念、身份认同和使命。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是使命。在这个模型中,内层与外层之间相互影响,外层环境的改变相对容易,内层的改变相对较难。教师的改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归根于内层的改变,即信念、身份认同、使命的改变。

2.关于教师情绪研究的基石

近几年关于教师情绪的研究比较多,本文的理论基石主要是:(1)建构―诠释取向的教师情绪。强调的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情绪体验。简而言之,建构―诠释取向的教师情绪要求我们在看待教师情绪时超越个体心理的范畴,在特定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诠释教师的各种情绪活动,从而在整体上理解教师情绪蕴含的个人意义[3]。(2)Hargreaves提出了“情绪地理学”的概念,主张从社会文化、道德、专业、***治等方面分析教师与他人的情绪互动,从而加强教师与他人之间的情绪理解。所谓情绪地理,它是指空间和经验上的***像,尤其是指人类互动和人际关系的“远、近”,用以构造、代表和创造人们对自己、世界和相互之间的情感和情绪[4]。

三、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

1.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过程

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

案例:欧汉文:“泥腿”中职教师变身大学教授[5]

1989年,18岁的欧汉文从当地一所中师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偏远的永州柳溪石板村小学任教,成为该校唯一的一名公办教师。他用“几乎让人绝望”来形容自己去学校第一天的心情。办公室和寝室没有电,寝室还漏雨,地面有多处积水,“一踩一个坑”,水缸和杂物都被厚厚的灰尘覆盖。他不得不用一个半月的工资购买电器,重新整理寝室。

1990年,欧汉文调入柳溪乡中学任教。欧汉文说:“当我拿起上师范时学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书本,才发现里面的观点多么精辟。”从那时起,他就养成看书隔一段时间再看第二遍的习惯,甚至是第三遍都是可能的。乡初中教学任务繁重,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既教好书,又能发展对电子专业的爱好?欧汉文说:“没有捷径,只有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2002年,肯钻研、能吃苦、懂理论、会实操的欧汉文被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原永川松溉职中(现已并入永川职教中心)发现并顺利调入该校。在中职学校,欧汉文如鱼得水,很快又把眼光瞄上了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产业。后来他又把关注重点放到既有难度、又有应用价值的电脑主板维修上。学校安排他参加重庆市骨干教师培训、部级骨干教师培训,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习电子产品设计,去德国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凭借突出的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去年欧汉文被破格评为正高级工程师,重庆文理学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欧汉文现在承担学校理实一体化实验课程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实验,非常敬业,大家都很认可他。

“洋葱头模型”中环境对教师改变的作用体现在欧汉文从小学到初中再到职中直到最后大学的岗位变换历程,这一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得教师本身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然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还是其对自身的思考,教师的责任感、使命以及自我的价值的实现。

2.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

(1)相关制度。首先,课程改革制度本身就影响着教师的身份认同。教师的改变包括“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两种[6]。大部分教师期望进行“渐进性改变”,而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进行“根本性改变”。这种改变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往往导致教师身份认同困难。其次,教师的评价制度影响着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国家对教师评价多从职称、学生的升学率等方面考虑,以此来评判一名“好老师”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负担。最后,教师培训制度也影响着教师的身份认同。学校规定教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培训却没有针对性,这又给教师增添了无形负担。

(2)校园文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教师生活最常接触的圈子就是学校,因此一个学校的文化对教师的影响不言而喻。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方针与一名教师的追求目标、人生价值相符合的话,对教师来说他生活在这个圈子中就会感到舒适,若不相符的话,那么生活就会产生困扰。

(3)教师个体。教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对于一名想在教育事业上大展宏***、实现个人抱负、努力做好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毫无疑问是一次机遇。而对于一名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一种可以供给衣食所需的职业的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对他们是一种冲击。

3.构建教师身份认同策略

(1)为培养教师认同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首先,从改变制度的角度来考虑,要以教师的生存需要为基础来夯实教师职业规范。要合理地编制依法执教操作引导手册等来供教师阅读,以增强教师的敏感性与严谨性。学校可以请些名师专家来开展专题讲座,教师根据个人所需去学习。另外,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对社会、对教育、对学校、对自我的认知,组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增强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教师信念。其次,从教师团队来考虑,依靠学科组为单位来巩固教师专业的思想深度。教师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专业分组,相同学科之间探讨专业深度,而不同学科之间可以探讨教学模式、授课方式等。

(2)触发教师对已有的认同进行深刻反思。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就是要提高个人的价值,增强教师事业的信仰。首先,引导教师把学校与社会比较,让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学校之中,而是放于社会之中思考自己的价值。其次,引导教师把自己所在学校与区域内外同类的学校比较,客观分析本校的所长与所短,增强自信心与危机感。最后,引导教师把学校的过去与现在比较,把现在的积累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比较,规划自己的发展,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

(3)培养教师的使命感。教师在改变过程中作用最大的还是自身的使命感。要促进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就要从教师的使命上做文章。第一,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去向优秀的同行学***验,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二,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第三,教师应该多多思考,为自己确立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它。

(4)开通教师评价系统,提高教师自我认知。很好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对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有帮助的。首先,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信息档案,在学校网站上开通教师评价系统;其次,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些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的活动;最后,教师对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可以改进的地方等。

四、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情绪

1.课程改革中教师出现的情绪问题

(1)极端敌对和过分热情。极端敌对和过分热情是情绪过分的表现。极端敌对的教师通常表现为无视改革理念,认为改革都是上面说了算,自己只是试验品,是被差遣的工具,改革只会破坏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学到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不去运用,还是按照“老路子”来工作。而过分热情的教师则表现为对教学改革充满了希望,认为改革都是正确的、好的,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去学习、都去尝试,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是一味地接受新东西,而忘记了加工,时间久了,对课程改革也就迷茫了。

(2)困惑与迷茫。困惑和迷茫是情绪偏差的表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措施对教师本身就是一次冲击,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感觉其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差甚远,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无所适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引领。很多教师培训过于形式化,教师难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这就使得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法真正理解新课改理念。经过一段时间改革,一旦发生预期的变化,教师就会对课程改革失去信心和热情。

(3)冷漠。对于新课程改革这一新鲜事物,大部分教师都会抱有一些好奇和希望。但是由于对理念理解得不够深刻,以及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很多教育工作者失去了信心,从而变得冷漠。而对于一些积极参与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改革之后,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这也使得同行开始变得畏首畏尾,慢慢失去了对改革的热情,继而对改革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2.影响教师情绪的因素

(1)课程改革自身的原因。首先,我国教育变革的推行基本上是***府主导型的,这种变革体现出“自上而下”的外部控制特性[6]。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往往要求教师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发生与变革相一致的改变,相反很少关注教师的内在情绪。其次,新课程改革从国外引进很多新的教学理念,而这些教学理念由于传达力度不够,教师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因不能灵活运用而产生迷茫、困惑等不良情绪。最后,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编写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很多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加注重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教师来说,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运用新教材就会有些吃力。

(2)教师本身的素养。从专业素养来看,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的教师在应对新课程改革时能更加从容,他们更需要改变的是授课方式。而专业知识较薄弱的教师,他们一方面要去夯实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学习新的授课方式,对他们来说,任务比较多,自然负担比较多。从个人素养来看,适应性较强的、灵活变通的教师能更快地进入课改的角色中,他们能较快地接受新课改的理念,适时地改变、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之下结合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相反,适应性较差的教师,更愿意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生怕新的教学模式、理念会冲击自己,让自己处于“不适地带”。

(3)新课程与原有评估体系的矛盾。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掌握,它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种隐性的、目前还无法与之匹配的隐性评估系统。而传统的评估就是升学率、学生成绩的显性评估体系。教师所付出的努力、获得的成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时,教师就会失去信心,没有成就感。当这种新课程和原有评估体系产生矛盾时,教师就会出现困惑:到底是求升学率呢,还是要执行新课程的要求呢?

3.应对教师消极情绪的策略

(1)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一是要重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培训,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二是要强化学科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要主动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之中;三是要加强课堂指导,邀请课改专家、教研人员作现场指导,以此加深教师对新课程本质的理解,全方位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挑战的能力。

(2)做好教师情绪疏导工作。首先,让教师有积极的认知。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教师可以看到新课程改革的优势,积极地思考问题,那么就会获得快乐的体验。其次,要提升教师的抗压能力。教师要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主动去挑战、迎接新机遇,而不能逃避。最后,教师要学会有效地调控。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和压力,教师可以通过转移注意、自我安慰、合理倾诉、自我宣泄、运动调节等方式来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3)培养教师的幸福感,提高教师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才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和最终价值。”教师的幸福感源于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其源于课堂。教师一旦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而不是一种职业,那么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良性互动,教师能从中体会到被需要、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能为此感到幸福,那么教师的生活、工作都将会非常顺利。教师为自己是教育工作者而感到自豪,这样会增强教师的信念。

(4)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丰富的业余生活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而且还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学校多组织教师进行一些活动,比如教师拔河、赛跑、歌唱大赛等等,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很好地释放自己的压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会增进不少,教师整体的生活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教师在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心情自然会好很多。

(5)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净化教师的工作环境。教师的基本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只有教师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的工作。首先,国家应该注重教师的薪资待遇,为教师的生存、生活做好保障。其次,学校可以对教职工的住房环境、工作环境进行改善,让教师处在温馨的工作环境中,以便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学校为教职工选择的居住环境要尽量避免噪音,让教师得到充足的睡眠。最后,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喜欢抽烟的男教师不要在办公室抽烟,女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着装(不要穿太过暴露的服装),教师可以动起手来装扮自己的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

[2] Fred,A.J.Korthagen.(2004).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a good teacher:toward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V01.20,77-97.

[3] 尹弘飚.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4] 李子建,尹弘飚. 教师情绪与课程实施[J].新课程,2007(2).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3

【论文摘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语文作为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作为我们在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转变教学行为和评价方式是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明确的一个事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的改革是发展史必不可少的。所以,语文的改革和发展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从我读书到现在教书的十几年中,语文课程改革,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改的根本前提。语文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语文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激烈竞争的年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必备素质。思想开阔、视野开阔,有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我们不能光教会学生如何读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社会。教师的教育观念、理念、思维方式、培养人才模式都应具有创新意识。如教师在上初一语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跟着进入课文内容。接着老师提问:"山中友是指人还是物?如果要你写出这样一个题目你会如何选材?作者为什么把山中的一些自然景物看成自己的一些好友?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思维方式是否得到转变?"然后带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并问,"三年以后,你再次漫步在校园中,你会觉得学校的一切都是你的朋友吗?"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上课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语文教材有广泛的社会内容,教学时要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学有成效。语文教师除需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能力外,还需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教育是用已有的知识去为未来培养人才,教师必须继承和借鉴前人所创造的知识,然后才有可能更好的履行传道的职责,但是知识绝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它不断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量和质的变化,所以教师桶中的水必须是流动的水,是和知识河相连,保持其更新、更替、更换的状态。否则,一桶死水,因其不流动而终会走向腐化。因此,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教师拥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才能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本领,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把教育当做职业还是事业?这是当前教师应该明确的问题。记得有位校长曾经说过,"不要把教书当做养家糊口的职业,要把它当做一生奋斗的事业。"语文教师的劳动既繁重又艰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就会得过且过,年年拿着老教案去上课,出工不出力。这样的教育行为,是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所以作为一名现代中学语文教师,面对着一张张渴望得到知识的脸,我们必须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1世纪的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教师从教之日,就是重新学习之时。所以,教师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除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人文艺术修养外,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只有这样,现代语文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2. 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趋向人文化,以人为本。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口号。传统教育有"三个中心论",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整个一堂课,都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框架展开的。学生只是像"道具"一样,被动地配合。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从教育思想到教学行为,都要有一系列的转变。

2.1 由教师权威的教授向师生平等关系的人文关怀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学生有一种观念:老师是厉害的,要听老师的话,否则就不是好学生。

2.2 由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一堂课如何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老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地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教师只是解决了自己的"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并不能保证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教师只有同时重视"育",即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每个学生本身的情况,综合地协调利用各种因素来影响,来"培育"学生,以便让学生自己会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2.3 由注重教学的结果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3. 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里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共和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这些评价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3.1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碰到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议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考试不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为惟一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3.2 考试的改革重点

3.21 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内容。传统的考试多以答案惟一的记忆性、技巧性或速度性地内容为主,考试内容的这一变革使传统的题海战术,大量练习这种通过增强技巧的熟练性和速度、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的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

3.22 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的传统做法。传统的考试以纸笔考试为主,这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它无法适应考试内容方面日益重实践、重创新等的变化。比如,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不能单凭一张考卷加以说明的,它需要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加以操作,才能较好地做出评价。因此,新课程倡导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应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自考、试卷、辩论、论文、特长、情景测试等。在非毕业、升学的考试中鼓励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综合应用中考查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这些多样、开放的动态考试方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语文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我们既不能有惧怕思想,害怕不能适应,被新课程改革淘汰,也不能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更不能认为新课程改革与自己无关,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诚心接受,热情投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钻研教材,敢于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决心、充满信心、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主编:朱慕菊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主编:苏立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版

[3] 《现代教育思想》主编:刑永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4

从某种视角来看,指导教练的实际工作是一个各方面人员共同寻求改变的一个过程。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各方面人员包括新手教师本人、教育机构的主管、指导教练、受教育者的监护人(通常是指家长)。四方力量可以从各自的立场去看待新手教师在指导教练的培训下达到的改变以及这种改变所具有的价值。比如,作为教育机构主管,希望新手教师转变为熟练教师,从而确保机构教育质量的提升;指导教练希望新手教师完成改变,从而完成自身的工作计划、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孩子的家长希望新手教师发生改变。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孩子的成长,等等。不同方面对改变结果的期待最终均需要落实在新手教师的实质性变化上面。为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核心也必将围绕怎样促使新手教师的改变而展开。

一、改变的维度与改变发生的基本条件

既然指导教练的核心工作在于促动新手教师发生改变,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改变到底涉及哪些方面。根据先前的多种实践积累,我们倾向于指导教练在其工作过程中应该促使新手教师在三个方面发生明显的改变:获取新的知识、调整自身的态度、发展新的行为与技能。从人类的心理与行为稳定性的视角出发,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改变自己都是一个挑战。实践证明,在一定时期内要让一个新手教师在上述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时候甚至会遭遇相当大的阻力。为此,我们必须确保促动改变发生条件的满足。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将新手教师可以发生改变的条件概括为两个方面。

其一,他们必须确信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围绕这个关键,我们又将改变的条件细化为几个分支:(1)在这个环境中,新手教师时刻能够感受到自己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信任:(2)新手教师可以明确体验到自己处于一个讲求公正、彼此认同、没有闲话的环境之中:(3)新手教师任何关于职业发展的言论与行为方式都不会遭到消极的中伤性的评价或批评;(4)新手教师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就总是会及时地得到认可与鼓励:(5)无论遇到何种程度的分歧,都会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包容;(6)新手教师不仅可以与他人自如地分享个人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有系统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评定。

其二,指导教练必须明确新手教师各自的学习风格。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不同人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于通过阅读相关书本来***地进行学习;有的人喜欢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淡、与他人进行协作式的学习;有的人喜欢在操作中学习;有的人倾向于在想象中或者是对现实的模拟中进行学习。要想让新手教师切实获得有价值的改变,指导教练必须明晰他们各自的学习风格,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高效率的指导。

二、改变的过程及其相关因素

从促成新手教师发生改变(或者说促使指导教练履行其工作职责)的动力源来说,改变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别,即由下至上的改变和由上至下的改变。

由上而下的改变通常是指因为机构主管的要求而对新手教师进行培训,改变本身带有一种强制性的味道。而由下而上的改变动力则多缘起于新手教师自己,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寻求指导教练的帮助,其改变带有明显的主动性特征。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由上而下的改变还是由下而上的改变。实际都构成了一个新手教师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的一次学习过程。其具体的组成部分如下***所示:指导教练首先根据自己对新手教师所处状态的了解,与他们一起指定改变的目标,而后再围绕目标去设计各种可能的与适宜的策略,之后,对所达到的改变状态进行周密而准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关于进行适宜性改变的设想。

因为这个改变过程是由指导教练所引导、一步步带动着新手教师并与他们共同经历的,所以指导教练在这个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行为种类有很多种,概括起来有说服(Persuades);训练(Trains)、组织(Or-ganizes)、示范(Models)、反馈(Re-flects)、挑战(Challenges),等等。各种行为根据需要在整个改变过程的不同时段由指导教练分步实施。抛开这些具体的行为不谈,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贯穿于整个变化过程、反复被指导教练和新手教师所共同使用并共同经历的一个关键行为过程――“头脑风暴”。

三、头脑风暴的原则与步骤

与其他种类的培训不同,指导教练在促动新手教师发生改变时特别关注彼此对结果的共同建构,而非将之视为单向度的推拉变化。为此,指导教练在其工作开始便确立了采用头脑风暴、与新手教师互相激励的工作方式,并将这个方式运用于整个变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清晰地了解指导教练的具体工作,我们还必须准确地把握头脑风暴及其实施过程。

指导教练之所以能够如此注重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头脑风暴,是与他们对学习的基本看法相呼应的。前文我们曾提到,指导教练将其所负担的培训任务看作是一种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一种要将某一种知识或技能完整复制或掌握,在指导教练的理解中,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学习者和引导学习者感到安全的环境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先前准备与自己对其需要的认识去寻求最适宜自己的变化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们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获取某个准确的答案(实际上也根本没有准确的答案),而只要尽可能

地去发表自己的主张,并倾听他人的看法,而后在权衡之后设计出自己的行为路线与方式。为此,头脑风暴可以依据其任务特点而划分出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有鲜明的行为原则,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对参与人员的角色进行定位。(!)记录者――负责将头脑风暴中的各种观点写在大纸张上;(2)发言者――针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汇总之后对大家进行报告;(3)监督者――切实保证每个参与者都能聚焦于头脑风暴的内容,每个人都能发言;(4)贡献者――坚定地相信每个人都是这一次头脑风暴的贡献者,而非旁观者。

第二阶段:(1)每个人都要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观点;(2)没有人会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批评;(3)将所有人的观点都写下来,放置于每个人都可以看得见的地方,

第三阶段:(1)将所有被写下来的观点进行整合;(2)将共同认为关联不大、过于离谱的观点剔除;(3)对每一个被保留下来的观点进行反复推敲与反思。

第四阶段:(1)以可能性作为标准,将所有观点按其可能性大小由大到小进行排列;(2)以新手教师自身所认识到的需要强度为标准,将最想达到的状态排在有限地位;(3)反复仔细分析自身当下所具有的各种资源及其数量。涉及时间、知识、人力、物质、权力、金钱等各个方面。

第五阶段:根据前几个阶段的多重信息的汇总与衡量。确立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包括阶段性内容与时间,力求做到越详尽越好。

四、头脑风暴操作举例

为了给大家一个相对明确的关于头脑风暴的认识,我们需要结合变化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对头脑风暴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制定目标。通常情况下,当人们决定针对某件事情要制定一个目标的时候,总是将注意力投在对行为变化或者事件进展的愿景上,以“我们将会达到怎样的状态”来对之进行表述,但在指导教练所主导的头脑风暴中,在制定目标这个步骤时,人们需要思考并最终形成答案的应该是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我们所设想的状态跟目前所处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具体是什么?其二,我们将在什么时候看到这样一种不同?如果能分出具体的阶段性不同更佳。其三,当我们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那种不同的状态,我们应该/可以凭借什么来衡量那种不同的确存在?评价的方法及可能运用到的资源有什么?经过这样三个问题的分解,关于新手教师在接受指导教练的培训过程中所预期的目标绝不只是一个想象中的存在,相反,它将带有浓厚的现实与客观性色彩。而这种现实与客观性色彩也总是同样充分地体现在培训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头脑风暴之中。我们不妨再来看两个例子:

关于人力。在探讨变化过程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时候,通常要立足于变化的实际需要去筛选、聚集切实可行的人力支持。针对某个计划,我们必须思考我们需要寻求什么样的学习者?寻求什么样的训练者?他们可以锁定在哪些人、哪个人身上?这些人或这个人来自于哪里?在本研究计划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5

覃于晏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翻阅后不禁爱不释手,它的内容充满了人生中关于变化寓意深长的真理,一个可爱的故事便轻松愉快地澄明了混沌的生活。

书中主要讲述的是两只老鼠与两个小矮人寻找奶酪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奶酪的得到,失去,寻找展开。在发现奶酪不见之后,嗅嗅和匆匆迅速去寻找他们的第二处奶酪,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唧唧则在自怨自艾了几天后开始出发去寻找奶酪,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始终也不愿意离开他曾今认为是天堂的奶酪C站;"奶酪"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每每细细品味,心灵的火花便生机盎然。

生活和学习中有太多的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就必须要面对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着的变化,一个人只有懂得改变自己,学会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掘出自己的潜力,获得最充实有意义的人生。所以,当变化来临时,我们必须学习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行动,快速找到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如果否认变化,害怕变化,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已经改变的残酷现实,我们将会步哼哼的后尘,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而度日,一事无成。

伟大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在。"变化时永恒,只有在适应变化,成就自己才是真英雄。英国***界最有权威的女性康多莉扎·赖斯,从小学习钢琴,非常刻苦,梦想当一个钢琴家,但苦练的结果让她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著名的钢琴家,所以,她改变自己,转攻***治领域,最终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同样地,美国的著名影星乔安娜,也是在认识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不可能有所建树,才改投表演行业,最终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使自己表演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青年作家史铁生,青年残疾,被厄运打得措手不及,但他在母亲的息心照顾和鼓励下,改变自己,适应身残的事实,改投文学之路,用自己的生命去写作,把血和泪都倾注在文章里,最终成为一代名作家,并留下了《我与地坛》等不朽篇章。生活中许许多多鲜活的例子同样告诉我们,面对变化,我们要像嗅嗅、匆匆迅速应对变化,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摆脱安逸,超越恐惧,恃机而动,寻找新的"奶酪".

在我们的护理工作及学习中,我觉得"奶酪"更像我们要进步的目标。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还要善于用多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细细品味的新"奶酪".南宋大学问家朱熹,1300多年前曾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做人做学问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个人来说,运动变化才是生命所在;对于商业贸易来说,资金的变动流转才是盈利的关键所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适时调整***策适应国发展才能使***权充满活力。所以,在事情没有变化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好应对变化的策略,像老鼠嗅嗅和匆匆,不时闻闻自己的"奶酪",看看有没有变质,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奶酪"是人生存的资本,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奶酪"将无法生存。如果自己舍不得放弃旧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会失去意义,人生也会失去奋斗的目标。改变,需要我们拥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取舍勇气;改变,需要我们拥有永不止步的精神;改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改变,更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简单的心,简单的看待问题。回首书中第一章"我们多面的人性—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作为简单的人性的一面,对变化的反应是最迅速的。可见,面对问题时,有时需要我们简单地看待,以及灵敏快速地行动,不必把事情过分复杂化,或一味地让恐惧的念头使自己感到心慌意乱,这样,面对变化才会轻松自在,得心应手。有句歌词唱得真好:简简单单才是真。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6

1.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有很多方法,我个人主要是深挖文本,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个资源

"文以载道",不管课文怎么变,它只是一个载体,不变的是这个"道"。我告诉学生,读课本我们如果能读到现实,读到人性,读到自我,这样,你就会对课文感兴趣了。我上课也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的,以课文为载体,同学生一起对现实、人性、自我进行探讨。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就了作用,有了效果。

2.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尤其是高三班主任,要迅速转换自己的班主任角色

把学生看做自己事业上的伙伴,心灵上的朋友,尤其要提醒自己,学生是与班主任平等的公民,要牢记当班主任不是"管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进步,坚决摒弃"慈不掌兵"等荒谬的班主任理论。高三班主任要加强学习,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科交叉的知识,关心学生关心的话题;要借助各种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心理状况亚健康的学生,真诚与之沟通,平等与之对话;在班级事务上,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权益。

3.更新学生观

新课改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三个要点:统一性、规范性、主动性。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尤其是高三班主任,要更新学生观:不要把"听话"作为评定学生素质的主要依据,而要把有没有新见解作为评定学生素质的重要依据;不要用现成的"知识"把学生"撑死",要留给学生继续学习的空间。一言以蔽之,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新知识的创造者;学生不只是来受教育的,更是来创新教育的。在真理面前,学生与教师是平的。

4.更新备考观

到了高三,组织备考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要变狭隘的备考为广义的备考。那么,何谓广义的备考呢?我认为,备考首先要"备"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高三班主任要协助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还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匀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锻炼身体;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情绪有变化的学生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第二,高三班主任除了对自己担任教学任务的学科有深入研究之外,对其他学科的课改进程也要了解,尤其是要注意各学科新旧教材的变化--体系变化,理论变化,名词术语变化,还要注意试课程的变化--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实施,选修和必修的选定,也要关注高考试卷的变化--题目顺序的变化,题型的变化。总之,高三班主任要成为信息全面的专家。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7

关键词:个体心理学 旅游企业 新生代员工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代表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这第三次浪潮也被称为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时代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促进了旅游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的必要。

二、旅游业新生代员工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

在体验经济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员工,在本文中被称为新生代员工(特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员工)在信念和价值系统上,已经和80年前出生的员工有了极大的不同,传统管理模式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效率正在下降。这些都为旅游业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1.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商业模式及价值链的调整为代表的转型升级,直接带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1)旅游业中行业与岗位的调整。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与岗位的逐渐萎缩,新兴行业与岗位的井喷发展上。比如自驾车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旅行社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社区意见领袖将引领细分客户圈,为旅行社提供后续发展的客源动力。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将直接取代旅游业中的一部分传统服务岗,比如迎宾导游等;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旅游营销和宣传的模式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增加了新媒体营销岗。

(2)改变了原有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除了行业和岗位的逐步调整外,很多岗位的岗位职责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直接带来了胜任特征模型的调整与变化。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需要提升自己对环境的敏锐度,准确构建经营战略与思路;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以系统的模式将企业战略准确落地,是急需提升的能力;对于基层管理者而言,大量涌现的新生代知识型员工,要求管理层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和管理能力;对于所有员工而言,如何更好地调整好心态,将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有效优化,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企业宣传任务,都是需要努力提升的地方。

(3)新的价值链构成改变了原有组织结构。为了顺应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传统的价值链发生了重心转移和重构。以旅行社为例,过去旅行社价值链中的交通、线路设计、门票、住宿、导游服务、媒体宣传都是重心,但在如今自驾车时代,旅行社变成了自驾游的的贴心小助手,新价值链取决于各家旅行社的战略重心。有的旅行社实行低价策略,侧重于优惠的门票、住宿、餐饮;有的旅行社实行高品质高价位策略,侧重于各类朋友圈意见领袖的特色线路规划与活动策划。这些价值链的调整,直接改变了旅行社原有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2.新生代员工自身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所带来的挑战

(1)新生代员工的职业价值选择与传统员工有很大不同。成长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独生子女一代,家庭经济条件相对80前的员工而言,宽松一些;成长历程与改革开放过程基本吻合,都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西方文化思想的接受度远高于父辈,职业价值观也变得更为多元。总体来看,新生代员工对经济报酬的重视程度低于父辈,而对自我发展空间与工作软环境的舒适程度更为看重,因此,新生代员工会因为一个欣赏的上司而努力工作;也会因为一个复杂的人际环境而离开企业。也正因为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多元化,使得职业忠诚度较老员工而言显著下降。

(2)新生代员工对权威的认知带来了全新管理模式的需求。新生代员工成长于相对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里,相对于80前员工而言,新生代员工更渴望平等、自由、尊重的民主管理氛围。传统管理模式强调权力和权威,通常通过命令的方式与下属沟通,而这却成为新生代员工比较反感的做法,因为新生代员工渴望可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渴望了解命令背后的原因,渴望在权限范围内主动自发地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说,在权威模式下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往往也直接习得了强调职权的管理模式,以新的管理模式来面对新生代员工对于很多管理者而言是挑战。

三、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概述以及实践价值分析

1.阿德勒的生平及理论概述

阿尔费雷德・阿德勒(1870--1937),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和佛洛伊德、荣格一起被人们称作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阿德勒早年受佛洛伊德的影响,后因不赞同佛的理论导致了双方的决裂。阿德勒由此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佛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他所倡导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精神,对后来西方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等。

理论概述:个体一词在德语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之意。阿德勒认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从社会中脱离。他们依据自己创建的人生哲学,去追求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功等目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个性的关键,是看他赋予生命什么意义。主张提高人的社会兴趣,改变人在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活目标,超越自我。

2.个体心理学体系介绍

(1)整体论。阿德勒认为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肉体与心灵相辅相成,思想、情绪、行为是一个整体,头脑、身体、灵性是一个整体;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整体。我们通过局部可以推断整体,所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推断出他的信念系统。

(2)社会性。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只有在社会背景中才能被解释。对社会是否有兴趣,可以将人群做出划分,所有人际关系的问题都集中体现在家庭系统、社会系统和工作系统中。

(3)目的性。人类的行为都是目标导向的,目的总是以个人提升为方向。只是在服务这个大目标的过程中,出现了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之分,有效行为是可以达到信念目标的行为,而无效行为则是认为实际上却不能达到信念目标的行为。而在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均有生活目标存在,我们只能清晰地感知意识层面的目标,很难感知到潜意识层面的目标。

(4)现象学。阿德勒强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统,当我们无法在现实的情境中找到与自己信念系统相符的意义,我们就会尝试用自己的信念系统去赋予情境以意义,使得情境与我们的信念系统相一致。

(5)自卑感。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弱者将这种自卑感扩大到自卑情结,将自卑作为自己不成长的借口。另一部分人保留了这份自卑感,以努力勤奋和自我突破来对抗这种自卑感,来获得优越地位。

(6)追求优越性。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需要获得优越性。只是在如何获得优越性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需要价值感和归属感,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7)垂直与水平之争。在人际关系中,垂直与水平是两极。垂直关系只关注个人的地位和成功,变成达到卓越或失败的工具;水平关系则追寻相互尊重,贡献和突破自己寻找自己的勇气。

(8)生活方式。一个人潜意识里的信念系统,就是他生活方式的体现,为行为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信念系统通常在儿童时期的家庭和社会中形成,可以通过对童年时期故事的回忆与描述,来窥视出生活方式的轮廓。

3.个体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贡献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而这是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的基础。个体心理学影响了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精神分析等理论的发展。

四、基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旅游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体系构建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旅游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需要采用新体系新方法,阿德勒心理学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并不是零散的,也是成体系的。

1.框架结构

阿德勒心理学在旅游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的应用体系,包含企业文化层面、管理理念层面、管理技巧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四部分。

2.企业文化层面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有关于生活方式的论述,说的是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生活方式的概念,而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生活方式而展开的。因此,如果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得看到他行为背后的生活方式,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引导与改变,一个人行为才会持久改变。

在旅游企业中员工内心里的生活方式也有多种,比如力争优秀型、控制型、安逸型、取悦型等。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地位,需要一个力争优秀的企业文化。除了在企业文化的打造上下功夫这种传统方式外,通过生活方式的不同将员工区分开,深入到信念层面,针对不同生活方式类型的员工进行生活方式重塑,能有效地打造企业文化。

3.管理理念层面

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对纵向和横向人际关系有细致的阐述,在纵向关系中,关系的本质是一方高人一等,另一方则低人一等;在横向关系关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价值,即便他们在生活中有不同工作、角色、技能、经历和兴趣。

基于职权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纵向人际关系,而建立在横向人际关系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才是新生代员工所需要的。

纵向人际关系和横向人际关系的基石不同,纵向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价值建立在职位之上,横向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价值建立在自己身上。如果我们希望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可以以横向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管理模式,就得从提升管理者强大的内心入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再辅以管理技巧方面的培训。

4.管理技巧层面

用横向管理理念替代纵向管理理念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管理技巧层面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新生代员工的内心需要。

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命令的方式分派任务,将行为改变的着眼点放在行为改变本身上。面对新生代员工,管理者应明白行为-感受-信念之间的关系,沟通的重心应放在行为背后的感受,辨别行为背后的感受,改变感受以带来行为的改变;如果希望员工行为能够持久改变,就需要改变员工潜意识里的信念。在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时,应先关注感受,再对员工行为进行战略化引导。

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努力营造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帮助员工在企业里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让信任成长的管理环境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美)琳.洛特,芭芭拉.曼登霍尔.花莹莹译.做你自己的心理***师[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日本)岸见一郎,古贺史健.渠海霞译.被讨厌的勇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日本)小仓广.杨明绮译.接受不完美的勇气[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修改;意识;能力;培养

【中***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68-01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其中表达能力是更为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为作文而作文”,做完交给老师就了事。老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分数或等级,并不重视老师所做的批改,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忽视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反应出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重视讲评,以评促改

在小学,老师们都比较重视习作的指导,但对讲评却重视不够,认为讲评作文既花费时间,又训练不了写作,往往习惯于老师批改后,等到该写下一个作文时发给学生就是,学生也习惯于翻开作文本看看成绩或等级就完事,或者老师发下作文本,简单地说说批阅作文的情况就开始了新的作文。这样,学生就养成了作文写完就完成任务的习惯,用没用心,质量如何,如何去提高等,就不去关心了。演员演出后还重视观众的观感,而学生作文老师批阅后,不做讲评,就像演员演出后听不到观众的意见,还有兴趣去花心思写作吗?又如何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因此,老师要重视学生作文的讲评,讲评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首先是,老师很重视作文,讲求作文的质量;其次通过讲评,让学生明白该次作文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学生去总结提高;再次,如果老师注重的话,还可以选出具有相似性的写得好的语段和欠缺的语段(征求学生意见同意否)进行对比讲评,以便让学生借鉴,或者选择写得好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点评赏析(对于学差生选择写得好的句子也可以),这样,用心了的孩子,他会看到自己通过努力,收获了进步、快乐,这也会激起其他孩子去用心作文。同时别忘了让学生明白:好的文章(语段、语句)不是一下子就容易写成的,是经过反复修改改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仅用心去起草还不行,修改也同等重要,从而重视写作后的修改。

二、面批面改,以批促改

无疑,老师是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的,批改的方式可以是老师自己独自批改,可以是叫上学生面批面改。老师独自批改的,学生需要有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效果才会好,否则就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是不容易得到提高的,就更谈不上修改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了。面批面改就是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让该生陪同自己一起来改,这样不仅让学生能更直观和具体地看到自己习作上的长处和不足,还能学到一些写作上的技巧。同时,也能让学生看到,经过自己和老师一起修改后,文章的确变得更美了,这会让学生感受到修改的作用不容小觑,从而在今后的习作中重视修改。只是老师在面批面改时,要因人而“改”,不能将全部的学生作文用一个等级标准来改。就是说,优等生的作文修改后可以追求更美、更精彩,而学差生的作文呢,就不能追求美和精彩了,就只能是语句改通顺,意思改清楚,用字、用词改准确等,让学差生认为是自己用心后基本能做到的,否则学差生会认为作文修改难不可及而望“改”兴叹,这样老师面批面改就价值不大了。

三、互助批改,以助促改

现代教学,强调合作学习,学生作文的批改也应该进行合作。作文在老师批阅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批改。同学之间的互相批改不管是交换本子独改,还是几个同学集体改,都是在互相帮助。他们在互相批改的过程中都会感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还能从中借鉴一些东西并吸取一些教训,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收获和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批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几个同学集体修改带给大家的这种感受会更强烈些。只是互批互改,老师在倡导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它作为任务来安排,而且要给学生选好时间,让学生从容地进行,避免学生在仓促中把它当任务来完成。

四、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凝聚着作者心血。我们平时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多种方法,并且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认为:“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且有效的。”“修改稿子不能光是看,要念。”平时上习作课时,学生写完作文,不要急着让他们上交,让其自己小声读读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与同学交换读,通过读,发现自己或别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改。在作文讲评课中,引导学生应用“四读四步”自改作文:一读立足中心看选材;二读紧扣中心定增删;三读调整语序改病句;四读修改标点与错字。只要坚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9

关键词:小说改编 电影 通俗化

文学和电影一直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复杂关系。文学著作为大量电影剧本提供了蓝本,导演从文学著作中发觉素材,寻找灵感。电影使文学著作变得更加鲜活,也让文学著作多了一种表达和传播方式。在影视产业发展之初,对小说著作的改编多遵从忠实原著的改编原则,文学对于电影的“霸权”地位突显,但随着市场经济对文学的不断侵入,电影制作愈来愈看中经济利益,小说改编也难免在文学、艺术与商业之间徘徊漂移。

2005年傅敏导演企***采用通俗化与文学性平衡的小说改编方式,对方方中篇代表作《桃花灿烂》进行改编。本文通过对该小说改编前后对比,从文本修改、艺术表达、商业诉求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对当下小说改编倾向大众化、通俗化的不当程度进行反思。

一、从小说到电影

1991年,方方创作中篇小说《桃花灿烂》。虽然方方被公认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但是这篇小说的故事背景锁定在“”后,整篇小说充满了“”的伤痕:小说中年轻的主人公身上都或多或少打着“”的烙印,他们的性格特点、人生世界观都受到了父辈遭遇“”所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桃花灿烂》并没有对“”进行直接控诉,而是通过构建下一代的悲剧命运来影射“”伤害从而进行反思。特定时代背景的精巧构思,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厚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加深了小说内涵。在《桃花灿烂》中方方延续了浓郁的人文关怀传统,把关注现实社会存在状态作为自己的写作使命,在一个爱情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她们在社会、时代、历史、道德多重挤迫下无力选择的生存困境做出了深刻揭示,思考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小说通过以星子和陆粞为主人公的故事刻画人性的挣扎:欲望与理智、束缚与叛逆、理想与现实的多重矛盾最终造成了悲剧。陆粞因出自“”被打倒的知识分子家庭而自卑,面对父母无端的争吵以及父亲对自己的不满而性格懦弱。面对星子父母因自己出身而不满的目光无法正确对待自身价值。加之正处青年,面对水香的诱惑最终在肉体上丧失理智,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在精神上忠于对星子的喜爱。在工作中陆粞又急于改变自己身份,重塑自己,虽然踏实肯干,但不乏投机之心,为了事业不惜在自己的爱情中“掺沙掺水”,为攀上沈可为的高枝,宁可娶有些神经问题的沈小妹为妻,从而为自己的事业铺路。陆粞身上充满了人性的纠结与矛盾,直到离婚,升职破灭,癌症晚期,才肯回头发现自己一直所坚持的固执都是错误。与陆粞一步步固执地走向歧途相反,星子是方方笔下的新女性,在星子身上女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变得***、自主,渴望重获自己命运的掌控权,同时通过陆粞的肉体背叛、亦文的介入体现了新女性对于两性关系的思考。一路上星子也受尽磨炼,用最初的单纯美好换来成长。

其次,在叙述视角上,小说《桃花灿烂》采用了“俯视”视角。“俯视”视角更为宏大,产生居高临下之感,让读者可以获得最宽广的视角,更易从小说中有所思有所感。这种视角充分融合了各个要素:时代烙印、观念意识等,从历史和现实中表现人的生存状况中的矛盾冲突。而小说改编后把这种叙述视角下降为“平视”视角,从故事本身进行叙事,把重点集中在故事本身而忽视其他繁杂但和故事密切相关的其他要素,从而也削弱了一些本该重点标书的矛盾冲突。“平视”视角所忽视的看似无关紧要的要素恰恰是能够构成这一故事的支架。这导致了电影《桃花灿烂》不如原著厚重,变得平庸,叙述视角的改编使得整个重心发生偏移,这一偏移无论在文本内容还是思想表达上都造成了一定损失。

女性的主体地位在小说改编中也逐步消逝。在小说《桃花灿烂》中,作证对星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塑造出一位复杂纠结的新女性形象。一方面,女性悲剧成为重要讨论命题之一。女性意识自身觉醒,对男性的依赖情感最终走向绝望,对于男权挑战,反抗束缚却在现实中往往陷入困顿,不被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作者的性别经验也使得小说对于各个女性的塑造倾入了更多的关注。而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更多是被赋予了男性审美标准,极大地弱化了女性自我养成的描写。女性在小说改编后更多的是作为突显男主人公的陪衬,对于女性自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取而代之的是男性中心地位的重新出现。这一改变对原著主旨的表达产生了较大影响。

小说和电影作为拥有不同特质的两种艺术,在语言系统和表现方式上都有所不同。电影把小说的抽象变为具体有形有声的画面表达,很难做到在改编过程中原封不动。但是要注意,改编并不等于可以随意改动,在《桃花灿烂》的小说改编中,无论叙述视角还是对于主旨表达方式的新表现方式都未对表现原著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和帮助。

二、小说改编中的通俗化倾向

小说和电影在审美艺术形态侧重上也有所不同。小说与电影相比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注重文字背后的蕴含和思辨哲理感悟,而电影因为面临市场所以为追求更广泛的接受群体,更加侧重从人们所熟知的生活化角度入手,具有通俗化倾向。虽然小说和电影在审美上有一定的不可通约性,但是并不代表小说改编要完全遵循电影的通俗性、明白化,而牺牲小说原有的特色和主旨。

小说《桃花灿烂》绝不如以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通俗小说一般,而是意在引发读者深思:“”伤痕、人性复杂、新女性命运等等。虽然这些问题意识也是构建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之上,但在电影中只保留部分故事“外壳”、弱化“灵魂”的改编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为了迎合观众,尤其是获得更多的年轻女性观众,在改编时刻意增加一些情节来增加爱情故事的浪漫意味。如,电影中“火车”作为元素加入,其中陆粞在车站对星子的深情告白更是制造了原文以外的新高潮。其次,在改编中把一些较易起争议的片段向大众易接受方向改编,从而减少矛盾冲突。例如,小说中对星子进行说教的女同学在电影中变为有长辈身份的张姐。这是一定程度上为了迎合大众认知心理:关于两性问题,应有长辈对晚辈进行说教。再次,对于小说人物,在改编中删去小珍、华、娟等人物。其中小珍及其和志勇恋爱及结婚情节的删除,使得星子和陆粞的情感生活少了一份对照对比。简化人物,简化故事。在小说后半段对星子和陆粞产生重要影响的亦文在改编中被简化,其实亦文正是星子思想转变的转折点,在他的影响下星子才开始对原有的爱情观、两性观念开始质疑。亦文和星子的感情纠葛对星子自身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因为在改编中亦文被视为旁支,以至于星子的思想转变中的纠结和挣扎没有得到很好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原著重要蕴含之一。还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对小说背景的有意淡化,在涉及主人公父母一代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都做了谨慎处理。陆粞复杂家庭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交代,因此在电影中陆粞复杂的人物性格没有得到突显,受其父辈影响形成的自卑懦弱性格被他单纯的外在形象所覆盖。最后,对于小说结尾的改编让人感到有所牵强,小说中星子在陆粞病逝后产下很像陆粞的孩子,并由陆粞的母亲取名为“”这一结尾被电影中星子站在船头的一段独白所代替,本来具有的激烈矛盾冲突被舒缓平和。通俗化大众可接受的平实结尾,看似可以避免对于伦理道德的争论,其实严重损害了原著对于人性的思考。

《桃花灿烂》整部小说的改编具有明显的通俗化倾向,无论是人物设置、情节设置还是相关的背景交代等,弱化了有关人性、伦理的矛盾冲突,转而向单纯的爱情片发展。情节世俗化、语言大众化,让影片获得最大的受众,期待更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一改编对原著精心的故事编构和思想主旨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三、反思电影《桃花灿烂》

改编是小说到电影的必经之路。电影的改编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移植式”,即直接在荧幕上再现一部小说,其中明显改动较少,完全忠实于原著。代表作是20世纪80年代根据古华小说《芙蓉镇》改编的同名电影,高度与原著保持一致,无论是现实主义创作思路,还是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在小说删减过程中并不会改编文学作品的叙事进程、中心思想、主要人物特征及环境背景等元素。第二种是“注释式”,即对原著某些方面进行改动,或是重新安排结构。在“移植式”的改编所侧重的是导演所抓住的小说特有的特点或线索,加以自己的一定认知,形成一种导演和作家之间的交流和共鸣。

对于具有丰富人物关怀和思想内涵的小说,应更偏重于前两种改编方式,保持作品原有滋味,把电影当做是一种媒介,更加生动地表达作者思想。但是,现实恰恰相反,考虑到电影本身具有的商业属性以及市场因素等,大量的小说改编采用了第三种“近似式”的改编方法。越是知名作家的作品越具有叫卖的噱头,卖点愈加倾向于“名”,而非“实”。原著所要表达的精神被忽视。电影改编已不再是为了文学表达诉求而是***的商业制作,为了保证票房收入而不惜植入商业广告,加入世俗化情节,削弱语言艺术,叫卖元素,对于原著的文学素养弃而舍之。

《桃花灿烂》的小说改编重点放在“情爱”二字,妄***以情动人,忽视人物性格的塑造,淡化复杂背景环境,削减原文主旨,极力避免与大众认知争议的情节和较为激烈的视觉冲突,以温和之态让大众易于接受,把故事变得通俗直白更加保证了电影的收益。而《桃花灿烂》由深刻的时代背景、人性塑造和悲剧命运感所构建的作品灵魂,有关人性和女性生存的深刻思考被忽略。但是从电影影评来看,《桃花灿烂》并未达到预期的设想高度,虽有值得肯定之处,尤其是对武汉城风貌的表现方面,但是情节有漏洞、感情过于煽情、节奏稍显拖沓等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黄有发.准个体时代的写作[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 方方.方方读本[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2011.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篇10

关键词:事件;人物关系;改变;情境;行动

中***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277-01

《天黑黑》的梗概:重点大学历史系三年级的学生小龙,与同是贫寒出身的艺术学院导演专业学生小婷是多年的恋人。两人与一个野鸡大学的大一女生媛媛合租在一所小公寓里。紧巴巴地日子,倒也自有情趣。这一天,小龙先是在电话里拒绝了替大四的师哥捉刀撰写毕业论文,接着就赫然发现小婷已然把自己的私人物品,全部悄悄放进了一个储物箱里……小婷回来提出分手,小龙按照惯常的逻辑认定她“傍大款”,几乎脱口而出的一句“不要脸”瞬间将事件引爆。紧接着,小龙又后悔自己的冲动,不断试***让小婷改变心意。岂料,小婷之所以离开小龙真正的原因仅仅在于:两个普通家庭出身的普通智商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而又没有游戏规则可言的丛林般的社会注定只能一起成为时代的牺牲。在故事结尾,小龙终于接受小婷离开自己的事实,转而改变了自己的“行动”――同意替师兄毕业论文:“(木然)……(拿电话)师哥,就按你说的价,先预付20%,初稿完成后付50%,截稿付20%,尾款的10%在你毕业典礼的时候付……师哥,如果,你还能帮我介绍别的活儿,你负责谈价,每篇我付你15%……(背身,肩膀抽搐不知是哭是笑)!”

一、什么是事件

首先,事件的爆发,毫无例外在任何一个剧目中,都是重要的“关节时刻”与“重点场面”;其次,一系列事件的依次引爆,才能真正意义推动情节的发展,继而揭示人物在不同维度上的真实面目,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再次,事件是联系一二度创作的桥梁,对剧本中事实与事件的划分是导演进行构思与阐述的基础。

上文所圈定的概念似乎很清晰,无非是――人物关系的改变和人物行动的改变――但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却显得非常的含混。这是因为对于“人物关系”和“行动”本身的界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由此可见,唯有触及到人物之间具体地乃至于“独一无二”的特征,才能把握住所为舞台上的人物关系。改变人物关系,亦同样需要从实质上去看,有时候婚可以不离,但夫妻间的爱依然湮灭;朋友可以不翻脸,但是彼此在心底却早已分道扬镳。把握住人物关系的实质变化,是鉴别事件与否的关键。

二、情境要尖锐

规定情境的尖锐,事件有张力的前提。所谓尖锐,意指人物都不堪忍受当下的状况,迫不及待谋求改变。或者换个说法,主人公的生活陷入一种强烈的失衡状态,正在竭力试***重新获得平衡。在《天》中,小龙此前已然感受到了彼此间隙的存在,但在看到小婷收拾好行囊的储物箱之后,情境陡然变得尖锐。很多在生活中可以忽略过去的矛盾或芥蒂都可以在一个很细小的信息量的揭示后,积累的能量迅疾被引爆,从而造成人物间积极地相互行动。尖锐的情境,一方面来自外部,另一方面则更来自人物自身性格中的不轻易妥协的特征。小龙原本很有些传统士子的清高与淡然,对捉刀不仅是“零容忍”,更是上升到对整个时局的不满与唾弃。正是人物性格中这些决断性,使得事件的推进充满能量。

三、任务要明确

《天》中,表面上看,小婷的任务就是上场来分手的,但是实际上恋人分手并不需要什么签字认可,从情感的本质看,只要一个人心里做了决定不继续一起生活下去了,分手就已经实现了。

那么所谓明确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了?明确,在于任务的执行者得让任务的对象产生明确的改变。分手,在自己心里做决定即可,根本不用去改变对手。要做的无非是个告知义务。改变,简单的讲,就是让小龙从自命清高变得“识时务”,或者干脆“同流合污”。 “唤醒”与“分手”相比,任务无疑明确了许多。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小婷还需要做什么呢?

四、行动要积极

为了实现任务,必须借助于一系列手段。我们往往在明确了任务之后疏于去发现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办法――积极的行动。在《天》里,为了规避二人陷入情绪化的相互指责,以及车轱辘话一般的磨叽,小婷在回家面见小龙与之“摊牌”之前,就已经用短信叫回了合租的媛媛。这样做,一来她知道媛媛和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有相通的地方;二来,媛媛在二人面前更似个孩子,倘若孩子都能明白的浅显道理,作为大哥哥的小龙岂非更难以拒绝承认。在二人的情感纠葛进入胶着阶段几近偏离的主旨之时,小婷突然改变“攻击方向”,“逼迫”媛媛承认心里一直暗恋小龙。分外委屈的媛媛在突如其来的压力下,给了小婷关键的帮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件的构思与排演离不开尖锐的情境,明确的任务,以及积极的行动等若干要件,而鉴别事件的关键即在于对人物关系实质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改变自己的作文10篇

学习

描写冬天的故事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冬天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描写冬天的故事连载,描写冬天的古诗自创。例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与《年年依旧的菜园》(5)(6)段,请从语言、写作手法角度分析其中你喜欢的一个选段。(4分)(2010年柳州市中考《年年依旧的菜园

学习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内容包括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实例,事业单位有哪几种劳动合同。地址:乙方(受聘人员)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学历:何时毕业于何校何专业:何时获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何时获何技工等级任职资

学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内容包括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合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七版。比如,讲到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时,为什么电动机机芯用纯金属、纯铁丝、纯铜丝而不用合金?为什么家用厨房小铲要木质手柄?在制定各类热加工工

学习

法学家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家论文,内容包括法学论文作品摘要,20篇最佳论文法学。1924年10月1日,肖蔚云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小学毕业后入学私塾,研习四书五经。上中学后,他接触到***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及朱光潜和钱端升等著名学者的文章,开始接受民

学习

新型玻璃课件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新型玻璃课件,内容包括新型玻璃课文ppt课件,新型玻璃ppt课件。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写的哪几种新型玻璃,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用途﹚是什么。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4.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学习

门面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门面租赁合同范本模板,内容包括门面租赁合同承租方的合法范本,租门面租赁合同的合法范本。二、租赁期限双方商定房屋租期为_____年,自_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__年__月__日止。三、承租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方可以中止合同

学习

旅游景区申报材料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景区申报材料,内容包括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试点,景区申报材料模板。全省命名表彰20家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各市推荐申报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名额分配附后。二、申报条件1.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或AAA级及以上旅游景

学习

喜欢你冷冷态度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喜欢你冷冷态度10篇,内容包括喜欢你的冷冷的态度文案,喜欢一个人对方总是冷冷的语录。//是喜欢居高临下还是不喜欢与人为伍因为人是难懂的动物//也许天生喜欢孤独一个人来来去去阳光下悠然打呼黑夜里独自跳舞//冷漠是你一贯

学习

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利益高于道德的名人名言,外国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3、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治上的美德。4、感情有着

学习

档案信息化管理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信息化管理,内容包括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案,档案管理学档案信息化。1.1定义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利用服

学习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总结

阅读(15)

1农村师资培养的特点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因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地域差异,农村师资职前培养具有自身的诸多特点。1.1对职业精神的渴求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工作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教师的待遇比较低,从

学习

一株紫丁香课件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一株紫丁香课件10篇,内容包括人教版一株紫丁香ppt,一株紫丁香书写格式。声、色与人的两个器官有关,一个是人的耳朵,另一个便是人的眼睛。但当声色贯通所有神经的时候,人身体上所有的器官都受益,同时也包括最具抽象意义上的感情

学习

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知足常乐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知足常乐作文600字初三议论文,论知足常乐作文。懂得知足就是学会放弃。现在越来越多的黑心厂家为谋求利益,不断地欺骗消费者。从最先的三聚氢铵到现在染色馒头,达芬奇家具,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

学习

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手抄报内容简单10篇,内容包括端午英语手抄报内容大全,端午手抄报内容句子。4、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先民以“龙”为*

学习

推荐一本书的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推荐一本书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推荐一本书作文范文大全,作文推荐一本书十篇。《智慧满行囊》以小见大,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以小经历中阐发大哲学;出浅入深,自平凡的琐事中挖掘伟大,自日常的生活中造就永恒。对于写作,这是材料的

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范文小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作文演讲稿。有些欣喜的发现,除了自己每天写的作文之外,还能够看到好多新作者也在这边开始了写作,还有好多,一直和我一样坚持了很久的人。我也写从

学习

5年级作文大全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5年级作文大全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十篇短作文,围绕中心意思写六年级作文十篇。其次,教育教学方面。2003至2004学年度中,我担任初一(5)班和初二(7)班两个班的语文课,同时还担任初二(7)班的班主任工作。期末统考中,初一(5)班人均分为54.9,

学习

重庆高考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重庆高考作文10篇,内容包括重庆市高考作文范文,重庆2022高考作文题型。

学习

中秋节英文作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英文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用英文怎么写,英文作文中秋节100字左右。Ontheeveningtherewillbeabigfamilydinner.Peoplewhoworkfarawayfromtheirhomeswilltrytocomebackfortheunion.Af

学习

与书为友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与书为友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与书为友的作文,与书为友作文精选19篇。书籍陪伴我走过了每一个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它把什么也不知道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山峰;把我带

学习

以青春为话题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以青春为话题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我的青春寄语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把奋斗写进青春里作文。4、那些韶华与单纯中,总有一些记忆让我们难以忘怀。难忘朋友。曾经一起笑过哭过痴过恨过爱过,曾经在失落的一个安慰,在伤心的一份温暖,深

学习

写清明节的作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写清明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清明节的作文十个字,写一篇清明节的作文。第二天,先把艾草在热水里煮半小时。用漏勺捞出,再把艾草在大铁碗里用擀面杖捣烂,注意是一点一点捣。大约一次捣2-3分钟,直到捣烂为止。差不多的时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