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1
关键词:计算机阅卷 主观题试题 自动评分
中***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1-0113-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考试渐渐成为新兴的考试方式。计算机考试中的一个很重要过程是试卷考试后的评分工作,例如现在广泛使用的考试答题卡,就是利用计算机和读卡器来完成大批量、重复的评分和成绩登记工作。把计算机自动评卷技术应用到考试中去,使得阅卷工作有可能只需计算机自动完成,于是考试自动阅卷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计算机阅卷的效率高、速度快、准确率高、不会产生疲劳,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大批量考试试题的自动阅卷。自动阅卷评分和自动试卷分析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阅卷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可以真正实现无纸化考试。
2、系统需求分析
考试中主观题的自动评分功能涉及到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相关的理论和知识,计算机还需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本文所建立的主观题自动评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所建立好的试题库及答案库对用户所提交的试卷进行自动评分。这里的试题库主要是指《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知网、自动评卷和查询。
(1)知网信息获取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知网》知识库中获取适合本系统使用的词语信息库和用于计算语义相似度的义原库。
(2)自动评卷模块中包括分句分词子模块、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子模块、句子语义相似度计算子模块和评分模块。
(3)评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评分结果进行查询,并以友好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主观题自动评分系统还应具有界面清晰、结构良好、使用简便、系统维护性强等特点。
3、系统概要设计
3.1 系统的总体框架
系统的总体框架***如***1所示。
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3.1.1 知网信息获取模块
知网信息获取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知网》知识库中获取适合本系统使用的词语信息库和用于计算语义相似度的义原库。
3.1.2 建立题库及答案库模块
将用户提交的试题和答案组织和题库和答案库的形式,用作对所提交的试卷进行自动评分的标准库。
3.1.3 自动评分模块
自动评分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负责对用户所提交的主观试题进行主动评分。该模块首先对试题答案进行分句分词操作,将其分解为计算机所能处理和识别的中文单词。然后计算这些中文单词和标准答案中单词的语义相似度,再根据这些单词相似度计算各个句子和标准答案的语义相似度。最终根据所有句子的语义相似度计算整个答案的准确度,并根据该结果进行评分。
3.1.4 查询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评分结果进行查询,并以友好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3.2 知网信息获取
3.2.1 知识库提取
要建立用于语义相似度计算所需要的《知网》数据库,首先创建一个空的词库结构,用于存放提取出的《知网》数据库。然后建立一个结构体,用于暂存每一条概念的词条信息,从中提取出NO(词条号信息),W_C(汉语词性信息),以及DEF(定义信息)项。接着逐条导出《知网》词目并提取其中有用信息,直到所有词条相应信息全部被提取。最终生成基于《知网》知识库的数据库,作为下一步义原数据库建立的输入。
3.2.2 义原层次树和义原数据库的建立
首先建立一个用于暂时存放实体条目的entity层级表结构体,存放实体的重要属性。然后创建基于义原的实体层次树,用于存放各个义原的结构,表示概念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接着将创建的义原实体层次树导出到数据库中,将义原实体层次树中每个节点存入数据库的字段中,最终生成义原数据库。
3.3 自动评卷模块
3.3.1 分句分词模块
为了减少试题答案中无效的回车、换行等符号,首先去除答案前面和后面的回车换行,然后对答案进行分句处理并去除答案中间的无用空行。最后在把分好的句子片段存储在相应的子句存放数组中。分词本文采用的是最大词长匹配算法。最大匹配算法需要一个已知的词汇数据库作为支撑,本文以知网数据库作为该算法的词库。
3.3.2 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块
(1)词语相似度计算:从词语Wi和词语Wj间义项的任意组合计算相似度值中取出最大义项相似度作为词语Wi和词语Wj的相似度。
(2)义项相似度计算:《知网》中义项间相似度的计算,均要基于义项的概念表达式(DEF)进行计算。对DEF中的四元组对应部分的相似度加权求和得到两个义项Ci,Cj的相似度Sim(Ci,Cj)。但是运用该模型计算的整体相似度对某些主要元组的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考虑不周,可能会出现主要元组相似度非常小,但因为其他元组相似度较大而使整个相似度变得很大,从而导致相似度计算不准确,不合理。因此本文对公式做出一定的修改,提出如下公式:
Sim(Ci,Cj)=( Simt)
其中Simt表示Simt的阶乘,这样可以减少次要义原相似度对结果的影响提高主要义原相似度对义项相似度结果的影响。
(3)义原相似度计算:
Sim(Mi,Mj)=
该式中,L为词语在义原层次树中的距离dis(Mi,Mj),H为层次树的高度,两个义原节点在同一类型树的层数差值。引入节点的层数差和节点的层数因素之后增加了相似度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和合理性,基本上考虑到了影响义原相似度结果的主要因素。
3.3.3 句子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块
为了匹配标准答案与考生答案词语,必须获取至多一个最佳匹配词语,本系统采用改进的匈牙利算法完成句子语义相似度的计算,原有的算法可以求出句子相似度计算的最小值,对于本系统没有实际的意义。本文对匈牙利算法进行改进。
不平衡问题的解决。当出现任务多人少,或者任务少人多的情况时,通过在词语相似度矩阵中加入其元素为0的新的一行或者一列,从而矩阵平衡化,接着利用匈牙利算法获得标准答案与考生答案词语最优匹配。匈牙利算法可以求出短语相似度计算的最小值,而本系统中需要求求得相似度最大值,可对该算法进行变化求解相似度极大值。下面对相似度极大值求解。
令
其中M的值为,保证其足够大,使得bij始终为非负数。则符合匈牙利算法条件。
经变化后解:最小值。
又因为:bij Xij=(M-Cij )Xij
=M Xij-Cij Xij
=nM-Cij Xij
=nM-Z
其中nM为常量,当Zk最小时,Z为最大值。从而将匈牙利算法转换成为本系统中利用的算法。
3.3.4 评分模块
对于第i个标准答案句子来说评分方法如公式所示:
Scorei=
其中Score为该句的实际分数,Similar为该句的最大相似度,Num为该句包含词语的个数,SScore为该句自动或手动分配的分数。
考生一道题的得分即为所有句子的考生得分相加求得,如下公式所示:
Total=
其中Total为该题考生的具体得分。
4、系统实现
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系统主要分为知网信息获取模块、试题库及答案库的建立模块、自动评卷模块和查询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4.1.1 知网信息获取模块的实现
本系统中初始《知网》信息是以文本文件的格式导出的,文件中包含多个概念的词条信息。本文首先将这些信息转换为数据库文件,然后逐条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最终生成基于《知网》信息库的数据库。在该模块中需指定《知网》导出的文本文件路径和《知网》数据库文件的路径。
4.1.2 试题库及答案库的建立模块的实现
试题库及答案库建立模块主要的作用是供教师录入试题及试题答案使用。教师需要录入的信息包括试题的题干、试题的类型、试题的分数、试题的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等试题相关信息。教师首先使用试卷信息录入模块填写试卷的相关信息。
设置完试卷信息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该模块继续进行试卷具体内容的提交,以确保试卷的正确生成。在该模块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查看试卷及答案功能对试卷及标准答案进行查看及修改。除此之外还包括评分标准录入功能的实现。该功能主要用于评分过程中答案语句权重的确定。
4.1.3 自动评分模块的实现
自动评分模块主要根据学生所提交的答案进行。系统根据指定试卷编号或者调用随机抽题模块,获取学生的答案进行自动评分。并在评分完成之后将成绩等相关信息显示在评分界面上。当评分模块进行工作时,会依次进行中文分句处理、中文分词处理、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和句子语义相似度计算等步骤,最终根据评分标准获得该题的得分。
4.2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主观题自动评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实验选择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的50份试卷的6道题目共300个答案进行了自动评分。这50份试卷学生分别进行了手写和机打两种答题方式。并在评分完成之后将自动评分的结果和人工阅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
对答案分数的手动评卷和自动评分得到结果进行统计,则获取误差统计表,其中ф表示手动评卷和自动评分的分数差值绝对值。从结果可以得知:
手动评卷和自动评分的分数误差大于5分的共1例,误差在4分至5分之间的共4例,误差在1分至3分之间的共19例,手动评卷和自动评分的分数相等的共276例。
通过实验结果和分析可知,本系统的评分结果基本上可以接受。本文所选取的样本空间还不够全面,不够规范,所以测出的系统精度比较好。在真实情况下可能准确率可能会有所降低。如果对知网词库进行完善并对匈牙利算法进行进一步改进的话,应该会得到更好的评分准确率。
5、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考试逐渐成为新的考试方式。计算机考试具有快捷、方便、高效、安全等许多优点。计算机考试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自动评分。由于受到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等理论与技术发展的限制,目前,针对主观题型诸如名词解释、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等的自动评分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缺乏比较通用的自动评分系统。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知网》知识库的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主观题的自动评分系统。
参考文献
[1]卢星旭.考试系统的主观题自动阅卷算法设计[J].硅谷,2011(16).
[2]田甜,张振国.主观题自动阅卷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6).
[3]肖明,王兴兰.主观题自动阅卷研究进展[J].中国考试,2010(7).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2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
中***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077-02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些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从2014级开始,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基础技能实训》全面取代原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新课程1个学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答疑方式完成。该方案在2014级新生中开始实施,已初步取得一些经验。
1改革的出发点
原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由理论知识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含进制转换)、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数字媒体与应用、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等多方面的知识,知识的覆盖面广。学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的基础有一个粗线条的全景式的了解,对该部分的要求是学生可以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实践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IE浏览器等常用软件的使用[1]。理论知识涵盖范围广,但知识浅,教师在课堂上较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计算机的教育已从中、小学开始实施,无论是理论还是操作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削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2改革的基本思路
虽然进入大学的新生大多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但由于中学教育长期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信息基础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并未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由于新技术和软件新版本的出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引导。为此,我们希望为学生自主学习该课程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引导和帮助,我们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1)为课程设计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是现代年轻人必备的一种技能。我们将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设计一个专用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一种类似真实的环境,促进学生在其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行知识的主动学习。学生可***查看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平台还将以***文及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发展简史以及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平台将提供课程相关的自测题,学生可***测试并及时获知成绩;同时平台将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相关视频,学生可以边学习边练习;学生可以凭借电子邮件和论坛与他人进行沟通,探讨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为学生自主学习编写一个引导性的教材教材将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出发,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为重点,主要介绍windows7、office2010系列软件的操作及应用。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将打破了从基础、原理到各项内容的常规教学体系,突出操作能力训练,以各部分的知识点为基本划分,设计若干实验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结合较详细的***解,引导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操作。同时在每一个知识点适当添加讲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将分为基础型和综合型两种,学生通过基础实验,在向导的引导下熟悉基本操作;综合型实验只提供样张为学生设定操作目标,由学生自主完成,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3)开放实验室,并为学生提供答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省级重点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免费上机机时,同时安排教师进行答疑辅导。4)采用无纸化的上机考试利用现有的考试软件,组织实施无纸化的上机考试。考试内容同时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上机操作,并侧重操作。为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每年拟组织2次考试,期中和期末各一次,取高分为最终成绩。
3方案实施
2014年9月,我们对2014级的新生初步实施了此套方案。学院专门安排了3个固定机房(约200台机器)给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每个新生分配了24个免费机时,学生可在本学期内自行分配该机时使用时间。为了引导学生,每日安排2名专职教师在固定机房值班,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机房开放的前几周,来机房学习的人数很少,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我们在期中(第11周)安排了第一次考试,第一次参考人数是5650人,考试均分是53.6分,及格率是40%(成绩分布如***1所示)。第一次考试成绩公布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来学习和参加答疑的同学明显增加了,为满足同学的需要,学院又临时增加了开放的机房数。期末(第17周)我们组织了第二次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第一次考试成绩选择报名或不报名。第一次参考人数是4306人,考试均分是67.8分,及格率是72.1%(成绩分布如***2所示)。取两次成绩的最高值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4小结
通过这一轮的实践,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让学生自主学学计算机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机房资源的利用率。改革前,无论学生基础如何,都要求学生同步参加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学不多,机房上机时,一个班级会有过半的同学在玩游戏,使想认真学习的同学也无法安心学习,同时老师要花很多的精力来维持课堂秩序。在自主学习的机房,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同学都在认真练习,几乎没有一个同学在玩游戏。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目前的试题结构中,理论题偏少(只占15%),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后继的程序设计课程留下知识的空白点,增加后续课程的学习难度。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网站内容、改进教材,为学生构建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学习平台。同时改进考核知识的比例,增加理论知识的比例,使学生真正夯实基础,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3
关键词:组件;VBA;自动改卷系统
中***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9-4594-02
Desig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st Paper Automatic Correction System Based on VBA
LIAO Li-ro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puter teaching, realize the goal of paperless test and score automation of basic computercourse,the automatic correction system based on VBA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by using the VBA com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automatic correction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
Key words: component; VBA; automatic correction system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任务重,实验批改量多,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实验或试卷的批改,为了减轻教师重复的工作压力,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研究开发基于VBA的自动改卷系统。
1 VBA简介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是一种Visual Basic的一种宏语言,主要能用来扩展Windows的应用程式功能,是最常用的构建Office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采用VBA作为基本开发工具,可以将其用宏录制的代码移植到VB中,从而加快开发进程。
2 总体设计方案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Word、Excel等内容,由很多知识点组成,每个知识点的对应属性不同,但是处理方法大体相同,即:先打开OFFICE文档,读取需批改内容,与标准答案比对,得出分值,具体如下:
1)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试卷的特点进行分析,改卷系统分为: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等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试卷中所有的知识点的批改程序。
2) 分析试卷中每个模块需要考察的具体知识点,并利用Office的宏录制功能取得该知识点对应的VBA属性。
3) 将学生提交的试卷文档与正确答案文档中相应的知识点属性进行比较,得出分值。
4) 将最后分值写入数据库。
具体工作流程***如***1。
3 具体方案实现
3.1 打开指定的Office文档
在Word文档使用之前,必须先打开该文档,Word、Excel对象模型是按层次顺序排列的,顶层对象是Application对象,表示Word、Excel应用程序本身,Application提供整个应用程序的包装,即打开Word、Excel应用程序。所以首先,使用CreateObject方法创建创建一个Word 的Application对象:
Set WrdApp = CreateObject(“Word.application”)
然后通过WrdApp对象的.Documents.Open 方法,打开一个文档对象:
WrdDocFile = WrdApp.Documents.Open(sFlnm)
sFlnm为题目表中的文件名,创建Document的对象名为WrdDocFile;
同样,在Excel文档使用之前,首先,使用CreateObject 方法,即
Set oexcel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创建一个application对象oexcel。 再使用
SetcrtBook = oexcel.Workbooks.Open(Filename)
打开题目表中取出的文件名所对应的工作簿。
3.2 各模块知识点对比
首先,录制各知识点标准答案的宏代码,取得相关知识点的对应属性名和属性值。然后,将所有需考核知识点的对应属性进行对比,然后按照不同的试卷定制标准答案,实现任意试卷都能实现自动评阅。
3.2.1 Word模块开发实例
首先根据定制好标准答案,确定需要批改的知识点的区域是字符、段落还是页面,创建一个字符区域对象:
Set rngWorkDoc = docWorkDoc.Range(Start:=CInt(sRangeBegin)
或创建一个段落区域对象:
Set rngWorkDoc = docWorkDoc.Range(Start:=docWorkDoc.Paragraphs(CInt(sRangeBegin)).Range.Start, End:=docWorkDoc.Paragraphs(docWorkDoc.Paragraphs.Count).Range.End)
然后验证指定区域的格式与标准答案的格式是否相同,将对象属性中的字体、字形、字号、字体颜色等属性值与定制的标准答案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对字符格式化的比较:
Select Case sOperationSort
'字符格式验证
Case "NameFarEast", "中文字体"
If rngWorkDoc.Font.NameFarEast sOperationValue Then bIsError = True
Case "Italic", "倾斜"
If rngWorkDoc.Font.Italic CBool(sOperationValue) Then bIsError = True
……
End Select
将最后的得分汇总,写入到数据库中保存。
Word中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表格、***文混排等,每个大知识点下又包括很多小的知识点,比如表格有行高、列宽、表格的边框和底纹等,所以将每个知识点分成不同的模块,通过模块来实现各知识点内容的判断。
3.2.2 Excel模块开放实例
首先创建或打开一个工作表对象:
SetcrtSheet = crtBook.Worksheets(sWorkSheet)
然后,通过工作表对象的Range 属性,获取对应单元格区域:
SetrngXls = oworksheet.Range(mycell)
验证指定区域的格式与标准答案的格式是否相同:
Select Case sOperationSort
Case "数字"
If rngXls.NumberFormatLocal = sOperationValue Then bFlag = True
Case "水平对齐" '判断水平对齐方式
……
Case "列宽" '判断列宽
If rngXls.ColumnWidth = sOperationValue Then bFlag = True
End Select
Excel中有些知识点比较复杂,例如函数,需要使用Range 对象的Has-Formula 属性来判断指定的单元格是否包含公式,公式不同函数名不同,参数也不同,不同类型的函数,操作也不同,***表知识点包括***表类型、数据源、***表选项、***表位置等,需要用到子对象和属性,所以各个知识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4 结束语
利用Office的宏录制功能提取计算机基础试卷中Word、Excel文档中的各知识点的属性,结合VBA组件技术实现计算机基础试卷中Word、Excel的改卷功能,经过实际运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任务,使教师不需要再陷入批改实验和试卷的繁重工作,节省了更多的时间,使得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或进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磊,姜薇.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7):4285-4289.
[2] 曾红,陈晶,周杨.一个VB 开发的试题库系统[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23(4):552-554.
[3] 孙永科,寇卫利.机试题目自动分发及收卷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8489-8491.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4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实行了计算机考试,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2009年实施新制度考试以来的重大变革。从这次的改革来看,机考作为国内考试方式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性变革,其象征着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相信这将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也将成为未来考试的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将从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两方面人手,结合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谈谈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
一、报考技巧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对于专业阶段考试的报考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考生可能会难以抉择,其实考生可根据自身对各科目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试的反馈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恰当安排。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比较费精力,笔者建议考试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动力。因此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可以采取每年报考两至三门,并争取在三年之内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相信这样既可以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应对综合阶段的考试。
再来谈谈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虽然各自自成一种知识体系,但它们之间的知识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为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来服务的。在这当中,考虑到会计和税法之间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例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都贯穿于两个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选择两科搭配的报考方式。而对于审计,由于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会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建议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来报考审计。就公司战略和审计这两科,考虑到公司战略中有关内部控制内容的介绍更为详细具体,建议报考审计的考生可以结合公司战略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此外,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中的风险管理实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建议将审计、公司战略及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一起报考。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比较***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报考。
二、复习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向来以多、杂、难著称,因此想要通过该考试必须下一番苦功。若考生从报名开始时复习,则有将近五、六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是这比较适合于报考两至三门或基础很好的考生,对于报考科目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较长而缺少复习时间的考生来说,建议提早复习,不必等到报名开始之后再来复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的状况等制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阶段。在该阶段,考生需要将考纲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过一遍,争取弄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并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习题进行练习。该阶段的学习是最艰难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了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对大量枯燥的内容,因而该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很多报考考生最终选择放弃考试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该阶段坚持下来。但事实也证明,能够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虽然该阶段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但是我们要相信,这就如同盖楼房一样,只要地基(基础)打牢了,上层建筑就很容易盖起来,而上层建筑盖得结不结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要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记忆。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记忆知识点时我们应更加强调以理解为主的记忆。当然最好是可以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总结、有联系的理解性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二是巩固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对前一阶段知识的学习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巩固提高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和做题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切勿仅仅是看题,一定要习惯记录下自己的答案,这样既方便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应在整个题目做完后再参考答案。且做题时应将错题标注,决不可轻易放过,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第一阶段学习的误区,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冲刺学习阶段。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所复习的科目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还需要第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对于记忆内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并将第二阶段中标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即使觉得很简单也要把关键点写下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几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培养考试感觉。而对于记忆内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过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错题和模拟题即可。有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这三个阶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雾里,看两遍摸出门道,看三遍融会贯通”。
(二)注重学习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这种考试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谈到学习方法,首先,除了准备一本教材,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也是必要的。好的辅导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编者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好的引导考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辅导书也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认为一本辅导书就可以了,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辅导书中的题目是值得多次练习的,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个考点,笔者认为考生可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将这本辅导书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觉得复习的时候很吃力,或时间较紧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听老师讲课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找准考试重点,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比自己埋头看一遍书的效果可能还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对于计算机考试还比较陌生,因此很多时候,考生能在纸质答题环境下做出来的题目,在计算机环境下却不一定能做好做对。在这里,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机环境下做题的感觉,这一环节可以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再进行相关练习。下面将就不同的科目来谈谈学习方法。
《会计》:该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一个基础,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较难的一门。要学好会计这一科,要理解会计账目中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只是单纯的做题,否则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题目。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一遍,这些题不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当中的某些处理原则也正是考试标准。建议考生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合并财务报表),在预习过一遍书之后听听辅导课,这样可以帮助考生很好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辅导课,考生通过辅导课学会的不应只是如何做会计分录,更应学习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审计》:该科目内容十分抽象,对于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十分难学的,而且审计教材中的大多内容都是从国外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最好还是参加审计辅导班,通过辅导班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发现学习审计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学审计关键要抓住审计的脉络,牢记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始终在头脑中牢牢记住审计的整体框架。在学习时,考生还应放开思维空间,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并始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考生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财务成本管理》:从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这是计算量非常大的一个科目,该科考试要求考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运用。从2012年的考试情况反馈来看,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考试中,考生不仅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提高答题速度,而且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环境下的有关操作,如快速输入计算式。对于平时练习的题目,应注意不要钻研太难的题目,可以选择以往年度的考题或一些经典例题,反复做反复分析。还是那句老话,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科目的考试是在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中新产生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管理学思想,其希望教予考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考试答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否则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要抓住考点的关键处即可。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考题越来越多的与案例结合起来,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案例题,对案例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题带考点,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对案例题的练习可以跳出教材的内容,接触更多的案例资料以拓宽视野。
《税法》:纵观税法整本教材,其实税法是比较简单的一门,其基本的计算均比较简单,只要将各税种基本的考点记清楚,计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要说整本书的难点可能就只有出口退税和涉及重组的税额计算。但是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这两处所涉及的考题均只要求简单的计算,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对难点的地方过细琢磨,掌握其基本的计算即可。对于新类型的题目考生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如当前实务中的热点话题——税务筹划,考生可以在平时做习题的时候对该类型的题目多加留意,抓住该类题型的突破口。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考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而近两年的考题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了这一目标,因此考生需要对实务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税法所包含的知识点多且杂,笔者建议考生对于每个税种的学习,主要从征税对象、税率、税基和税收优惠等四个方面来掌握,当中的相关考点需要牢记。
《经济法》:该科目是从有关法律条款延伸出来的,因此记忆在这个科目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必过早的开始该科目的学习,考前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学习是差不多的。在复习时根据有关辅导书来抓住关键考点,重点记忆即可。从经济法的整体内容来看,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票据法等应作为复习的重点。现在的考题体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题目新颖、跨度大,这种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培养做题时思维的跳跃性。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由于前面专业阶段考试已经让考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综合阶段的复习考生而言,这一阶段已不是很难,建议考生不必开始的过早,否则可能会导致复习到后面失去动力,考前三个月再来准备是比较合适的。由于综合阶段的考试举行的次数不多,因此以往的考题是十分宝贵且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考生切不可忽视对以往真题的剖析。首先,在准备复习时,最好先将前几年考过的试题分析一遍,记下以往考试的重点,务必要将以往的考题吃透。然后再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重点的复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综合阶段的考试并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范围,其他未注明的知识点也要留意。再者,对于英语题这一部分,考虑到英语题在综合考试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考生必须对英语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英语考试情况来看,考题难度基本没多大变化,但是英语题的考试范围却变化多端,这对综合阶段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建议考生可以收集部分各专业的英语词汇来记忆,只要专业词汇记牢了,考试时将各个词组串连成句子就比较简单。最后在考前大概半个月的时候,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来进行模拟训练,其中的英语题也要做,实在不会做的就多读一读,练练语感。考前的几套模拟题是十分宝贵的,考生一定要细细品味,对于反复出现的考点甚至要背下来。
三、机考下的答题技巧
在计算机考试方式下,考生可以减轻文字书写的负担,但是对于计算量大的科目,这一优点却被输入带来的不便所掩盖了。因此,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答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5
关键词:***考试系统;RIA;物种入侵动态遗传;文本相似度;单向贴近度
中***分类号:TP311.52
1 现状及分析
***考试系统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与推广,必须针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高职院校课程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纯理论知识概念型,非常适合使用***考试系统进行测试。第二类是知识技能型,并不完全适合使用***考试系统进行测试,考试系统无法针对实际操作进行评分。第三类是纯操作的实践、实训课程,系统不便模拟实际操作,不适用。总体看来,***考试系统还是能够应用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课程中的,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纸质考试做法已经沿袭多年,同时它的弊病也越发凸显。首先,试卷涵盖知识点难以做到客观全面,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性,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评价。其次,对于教师而言,出题与阅卷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为保证公平性,在同一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多套试卷,这显然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而在有限的试卷中,考生较易掌握出题规律或者试题,大大缩短了试卷寿命。再次,因为试卷内容相同或者相似,学生作弊成本低,考试公平性低。总之,传统试卷组卷成本高、周期长、寿命短、效果差、效率低、公平性也低。
为了解决传统考试的弊端,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便有学者开始研究计算机考试系统,经过几十年发展,基于web技术的***考试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发展前景最为宽广。
2 ***考试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基于web***考试系统的基本架构大都为B/S型或者C/S型;简而言之就是由***考试系统的服务器端进行数据管理,使用终端机上的考试系统客户端或者浏览器进行答题。在服务器端,教师通过对具体课程试题库的管理,来实现考试系统自动组卷。首先,通过使用随机算法、遗传算法等由系统在题库中自动组卷。随后,学生在终端的客户端/浏览器上进行答题。结束后,客户端/浏览器将结果上传服务端,进行自动评分,统计考试成绩。
客观题的答案简单,自动评分易实现。主观题由于自然语言的复杂性,答案语意纷繁、内容复杂、不确定性大;服务器端主观题自动评分算法繁杂低效、计算量巨大。在大规模测试当中,主观题的自动评分对系统服务器硬件配置要求高、负载压力大,大大限制了***考试系统的应用于推广。
在以往的架构当中,系统越完善功能越强大,其运算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制约了系统的发展。而在web架构中采用基于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联网应用技术,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
RIA是新一代网络应用程序,最突出的特点为“Rich”,同时RIA最核心的部分也体现在“Rich”中。“Rich”包含了两层含义。丰富的数据模型、丰富的界面元素。
将RIA应用到***考试系统中简单讲便是将系统中由原本的服务器完成的大部分运算量,调整成为由所有参与考试的客户端完成,大大降低服务器的负载,整体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适用性。在考试的过程中,先由教师进行组卷、分发,学生答卷后,由客户端进行自动评分,并最终上传学生答案和成绩。从而大幅度降低服务器的运算量,减少了评分时间,优化了系统架构。
2.2 系统界面的设计与优化。***考试系统的界面设计应友好、人性化。学生在登陆系统后,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试题。界面经过优化后,应能增加学生的作弊成本。例如:系统自动组卷后,不仅卷卷不同,而且系统界面中每次只显示3-4道试题,完成答题并确认后,才能显示新的题目。如此一来,在不同的试卷中寻找相同的试题需要时间大幅增加,加大了学生的作弊成本。最终,学生将自动放弃偷窥试题。
3 系统实现中的难点
目前,web***考试系统实现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难点;主要集中在系统自动组卷、主观题自动评分这两个方面。首先,由于题库中试题数量有限,应如何组卷,使得试卷既有较低的重复率又能把握考试重点?其次,由于自然语言的复杂性,主观题中自动评分功能的算法及实现一直都困扰着研究者们,其结果仍然无法做到“令人满意、取代人工阅卷”。
3.1 遗传法自动组卷。在国内外关于自动组卷的研究中,算法策略大致分为如下几种:基于随机搜索、基于深度及广度搜索、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基于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基于遗传算法。相较前面几种而言,遗传算法具有操作简单、收敛速度快及鲁棒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解决组卷问题,获得了研究者们的广泛认可。
同时,遗传法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Gordberg M.W的寻优模型、戴文华等提出的十进制编码、陈志等提出的启发式遗传算法、赵苓提出的物种入侵的动态遗传算法SIDGA、葛宇等提出的免***遗传算法等。其中,物种入侵的动态遗传算法SIDGA的观点较为新颖,在实验应用中也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物种入侵的动态遗传算法SIDGA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遗传法流程中,加入模拟生物物种入侵概念,保持种群多样性,控制收敛速度。其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法中收敛过快的问题。
其步骤如下:
Step1:确定组卷的题型、数量、分值、难度等基本要求,并用非负的适应度函数表示,并确定选择策略;
Step2:选定一种较好的编码策略,并对所求问题的可行域中的所有可行解进行编码;
Step3:按照一定的种群初始化方式,产生一定个体数量的个体作为算法的初始种群;
Step4:按照所设定的适应度函数,计算出群体中全部个体的适应度;
Step5:按照个体的适应度,结合算法所选用的终止条件,判断是否达到收敛准则,如果达到,则输出最优解即组卷完成,否则转Step4;
Step6:按照算法选用的选择策略对当代群体中的个体进行选择操作;
Step7:依据设置好的入侵条件判断是否满足入侵操作条件,如满足,则转Step8,否则转Step10;
Step8:随机生成m个个体替换掉当前群体中较差的m个个体;其中,m=种群规模M×入侵率rP;
Step9:计算刚加入群体中的m个个体的个体适应度;
Step10:用交叉率进行交叉操作;
Step11:用式变异率进行变异操作;返回Step4。
3.2 主观题自动评分。在主观题自动评分中,涉及人工智能、自然语言、识别模式等领域,所以一直限制着考试系统的发展。目前,国外典型的系统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开发的Course Master;国内也有一些成果,李阳明等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算法,李少芳等提出似串匹配算法,程传鹏等提出文本相似度算法,郭扉扉、尹文生提出改进型单向贴近度算法。在这些算法中文本相似度算法和改进型单向贴近度算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也依然避免不了它的一些局限性。
所谓文本相似度算法:就是先计算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特征值的相似度,这部分的实现主要是基于哈工大的《同义词词林》进行的。然后用二部***匈牙利算法构造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特征值相似度的完备二部***的最大权匹配,在此基础上计算学生的最终分数。
具体步骤如下:
Step1:把标准答案按词条切分,以集合A的形式保存;同理,把学生答案切分为集合B。
Step2:参考二部***匈牙利算法,把集合A看作二部***的子集X,集合B看作二部***的子集Y。
Step3:针对标准答案中的每个特征字,在学生答案中查找是否有意思相近的,并计算它们的相似度。即根据文献[3]第二部分所描述的方法,计算A每个顶点和B每个顶点的相似度Sim(ai,bi)。
Step4:用二部***匈牙利算法将A集合的顶点,B集合的顶点和上文的相似度Sim(ai,bi)构造成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特征字相似度的完备加权二部***,并求此二部***的最大权匹配M。
Step5:根据上文的最大权匹配M,使用文献[3]3.2中的公式,依次带入相似度值和权重便可算出学生答案和标准答案的相似度。再将此相似度和试题满分相乘,即可得到学生的分数。
此算法直接以相似度计算答案得分,为自动评分算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此算法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计算量大,二是由于自然语义的复杂性,在文本相似度高的情况下依然存在语义不同的现象。即此算法无法计算、考察答案中的逻辑语义。
所谓改进型单项贴近度算法:就是先根据标准答案遍历学生答案,计算标准答案中每个词串和学生答案的单项贴近度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学生的分数。
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将标准答案划分为词串集合Keys,集合中的元素是标准答案的关键字。
Step2:用文献[3]第二部分的算法,为集合Keys中的每个词串遍历学生答案,查找出学生答案中相似的词串,并依次计算出它们的单项贴近度。以集合形式保存。
Step3: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文的单项贴近度值进行调整,如调整阈值等。
Step4:参照评分标准,为标准答案的每个词串分配相应的分数。最后将每个词串的单项贴近度值和它对应的分数相乘,再将所得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学生的分数。
此算法相较文本相识度算法更加简单有效,且计算量更小。其基于语义脉络的单向贴近度字符串匹配算法,既考虑了以句子为单元的结构信息,同时加入同义词的语义信息,并运用动态规划算法,按照字符串顺序进行匹配,使算法较符合人工卷思维。但是,其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没有考虑较复杂的语法等逻辑语义,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文本可能结果不准确。
3.3 主观题评分自动纠正提示。由于现存主观题自动评分算法的缺陷性,能够对自动评分进行纠正提示对***考试系统而言尤为重要。其基本思想是横向对比每一主观题的分数,在统计该题所有得分后,其分值的分布应符合正态分布;系统自动标记出得分偏差较高的答案,以供人工复核之用。即,找出答题得分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答案,提示教师进行二次阅卷,提高准确度。
4 系统应用的前景与展望
越来越多的各类考试,开始摆脱传统的纸质模式,向无纸化网络化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及考试本身的需求。一些考试系统在各类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中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例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等级考试系统及西安交大等联合编制的“高等学校工科大学物理课程试题库系统”等。基于web技术的***考试系统因其成本低、周期短、寿命长、效果好、效率高、公平性高的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功能更加强大、算法更加完善、界面更加友好的web***考试系统将悄然出现在我们身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无法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少芳,车艳近.似串匹配算法在自动评分系统中的应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3):25-28.
[2]郭扉扉,尹文生.改进型单向贴近度主观题自动评分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7):172-177.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6
关键词:高考阅卷;文综试卷;规范答题
中***分类号:G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77-01
网上阅卷的程序是:高考结束后,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将考生的答题卡通过高清晰高速扫描机,以***像的方式扫描到主数据库,不允许做任何的修改,评卷时,考生的主观题部分的***像通过网络自动调配给阅卷人员,阅卷人员只能通过浏览器进行打分,评分完后系统将会自动提交下一份试卷。
网上阅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多评制”。一份试卷要经过二评、三评、甚至四评,这样有助于阅卷教师把握评分标准,提高阅卷质量。
(二)引入误差控制机制。网上阅卷时要实时控制误差,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阅卷公平、公正、准确。
(三)简化答卷回收、存放、装订等环节。考生的试题必须答在统一的答题纸上,再进行***像处理,这样,即减少劳动量又提高考务工作的效率。
(四)采用计算机管理。网上阅卷采用全程的计算机管理和操作,减少了传统阅卷方式的人工登分、核分、合分等诸多手工环节。
(五)有效地监控教师的阅卷质量和阅卷进度。阅卷时要对阅卷人员进行直观的了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从而保证阅卷员掌握标准的一致性,确保对阅卷的管理力度。
正因为实施网上阅卷已经成为全国阅卷的趋势,因此,我们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更需要对网上阅卷知识进行了解,做出相应的准备,扩大非智力因素得分,以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网上阅卷对我们教师和高三的学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规范我们的答题,迎难而上,争取更大的辉煌。
一、学生答卷存在的误区及应对措施
(一)答题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答题纸的版面设计不规范,许多学生在考试中,将答案写在规定答题范围之外;字体书写的太小或太大;关键字或关键词写错别字;答题版面格式不规范。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学生在考试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强化训练。文科综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选择题部分、材料解析题部分,在一般情况下,材料解析题耗时大约在90分钟,平均在历史题上的时间也就固定在30分钟左右。学生在考试中必须合理安排时间,避免答案书写太多而浪费时间,造成版面设计不规范;字体一般占用所在格的2/3,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高考文科一般采取“踩点”取分,所以,关键的字和词千万不能有错别字,否则,一分不得;文科答案一般应分点、分段回答,列出序号一目了然,便于阅卷人员很快找到答案点。
(二)语言不“历史”。主要表现是学生答题时往往使用口头语,全都是“大白话”,缺乏学科性术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同学在组织语言时千万要用历史专有名词术语,保持历史学科的特色,日常学习要求我们同学要多品读史料,多揣摩历史素材,充分理解教材,做到历史语言精炼、准确、专业,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失分。
(三)表述不“逻辑”。学生在答卷书写时用词模棱两可、时间顺序颠倒、历史逻辑混乱,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要在书写前,组织好语言,要有逻辑性,想好后再下笔,争取一遍成型,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训练中勤加练习、多加磨砺。
(四)基础不“扎实”。主要是学生对一些基础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史实掌握不清、不透、不会用,造成基础题得不到分,文综总分低下,直接影响了高考的成败。在高考命题中,文科综合至少要有60-70%的基础题分,这些分值想得到并不难,只求知识稳固。在基础题精准的情况下,谋求尖端进取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同学必须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能力,特别是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师在冲刺阶段应该急切去做的事情
(一)要重视“教材”。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教材和理解教材,在对教材的解读和品鉴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千万不要“以题为纲”,陷入题海战术而不能自拔。
(二)要精讲“考题”。高考前,大型模拟训练、小型评测,我们老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按照高考的要求去答题,否则一律不给分;考完后,要及时讲解,并且要依据答题纸规范进行精讲;同时,还要将标准的答案(由教师进行书写)贴到班级前面,要求学生参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7
【关键词】远程教育 题库建设 命题模式
前言
题库建设作为传统命题模式的改革,正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题库是以单个试题为基本构成单位的,通过对单个试题进行科目、属性分类,按题目的定性、定量指标作出编码及索引,从而使全库试题能够类似于***书室藏书一样有序地存贮起来,以方便使用计算机系统随时检索和抽取试题。题库的建设还应包括试卷的生成方案,并且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如一个题库可以通过多个试卷生成方案,编制出不同要求的试卷,用于不同类型的考试。题库中的单个试题除了有***灵活的特性之外,还应有较高的质量要求。试题在进入题库之前要经过专家的层层审核、测试,以保证试题性能良好、结构完整,并且在命题的模式上能够体现出校方考核的标准和方式。本文即是针对题库建设中命题模式的研究,笔者的研究方向是远程教育,学生群体中多为在职学生,他们对于教学以及考核的要求往往更偏重于实践。因此,如何能够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建立创新、发散性思维的命题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和实践的效率,打破传统命题枯燥、单调的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1 远程考试系统的特点
远程教育主要依靠互联网、电视等通讯媒体进行远距离遥控式教育,它不受时间、地域等客观条件的约束,方便不同年龄的人群接受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远程教学模式的特点,远程教育在未来要普及网上考试,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测试、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教育平台。远程考试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试题覆盖面广,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水平
传统的卷面考试中,通常只有几套试题以备更换使用,其试题的覆盖内容有限,不能面面俱到,这就容易造成学生猜题、押题的现象泛滥,学生为考试而考试,或者是为证书而考试,对于知识学习不透彻,在实际应用当中更是无所适从。而通过网络考试,计算机随机从题库中挑选试题或题组卷,试题的覆盖范围相对来讲更为宽泛,类型较为全面,可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
1.2网络考试及评分效率高
传统的卷面考试结束后,评分过程对于学生及教师来讲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校为了加快批卷速度,找其他专业的教师或者行***人员帮忙批卷,阅卷质量大打折扣,评分过程中因个人疏忽而导致分数加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考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采用网络计算机考试时,对于有标准化答案的试题,可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快捷、精准评分,评分过程公平、公正,老师只负责批改一些问答或者需要主观评价的试题。这样可以有效节约时间,大大提高了考试及评分的效率。
1.3便于大规模组织考试
远程教育的学生群体多为在职工作人员,且全国各地考生都有。学生在平时主要通过自由时间安排学习课程,在考试时如果也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模拟真实的考试现场,对于考试来讲无疑是最大的福利。全国各地的考试只需在拟定考试时间,坐在家里准备一台电脑,即可参与到学校的考试中来。如有个别考生因事耽误考试,可提前申请,在方便时间内安排计算机再抽取另外题库统一进行补考。这种模式可最大程度的为考生带来方便,提高考试的效率。
2 远程教育命题模式的创新性
2.1命题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学生或家长抱怨“学习无用”,能够实际应用到工作中的知识非常少等问题。这其实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看表面问题,没有全面了解知识的缘故。其实,如果从事技术性行业的工作,多数技术困难就是书本例题在新环境中的变式表达,是完全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的。而传统的考试命题模式,如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为书本上知识的翻版,其中计算题也多是书本例题的变形。这种命题模式往往会压制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对此,在远程教育考试中,其命题模式应当极力避免这些问题。可以在保证知识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放入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来教学或考试,这样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远程教育对象中的上班族,一方面他们为了获得证书而参加教育、考试,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实践经验的渴求度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利用互联网教育的优势,转变教育及考核的形式,使之与考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切实地为学生服务,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学生也会感到学有所获,而非简单的为一本证书。
2.2命题模式创新的原则
远程教育新式命题模式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命题应体现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在教育的根本,只有基础扎实,步步为营,才能在所学领域有所创新和发展。而创新模式也只是基础的一种体现方式,其根本问题不能偏废。(2)命题要突出体现知识的发展性。知识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的,因而任何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都应注意其未来的发展,要和社会的发展主题,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才是完善的学科系统。(3)命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实践,重视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这点对于参加工作的远程教育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如一味传输理论教育,传统卷式考题,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即使最终学生拿到毕业证书,也多是有名无实。(4)命题要体现人文精神,形成良好导向。现代化教育理念中,除了书本知识之外,教师和学校还有责任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在远程教育考试中,校方也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将价值观问题植入考题中,通过考试的形式加以引导。
3 创新型命题模式在远程考试中的具体应用
科学实践证明,人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单靠一种感官运作,记忆和学习的效率非常低。而如果能将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结合起来,记忆效果会十分明显,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显著加强,这就需要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官全面积极工作。将这种观念应用到远程考试中,可得出以下一些创新命题模式。
3.1模拟环境 (适用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
对于英语专业的教师来说,要想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真实的口语对话,并且模拟实际的某个情景,是最好不过的方法了。
现实的职场环境中,如学生甲到某外企公司应聘,通常会遇到口语测试的题目,面对外企主管纯正的英语问话,甚至一些平时英语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都会手足无措。这一方面是传统卷式考题弊端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于新环境的紧张。而远程考试中则可以利用互联网络,真实模拟这一场景。由专业课老师负责扮演外企主管,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职业的外企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视频交流对考生进行测试。其中,一定要保证模拟环境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如提问人员要像真正的主管一样身着正装,视频中看到的办公环境要模拟真实情景,同时也可要求考生饰演角色,并为其角色的状态进行评分。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有效考核,另一方面也可丰富考生的实践经验。
除真实环境模拟之外,还可以通过编写程序,虚拟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测试。例如,在英语基础听力测试时,可以将书本上简单的问路、对答、问好等情节通过电脑画面展示给考生,而考试则需要用语音作答来完成题目。
同样,在古代文学科目的远程考试中,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的模式,将学生放入到具体的古代环境中。以文言文《触龙说赵太后》为例,可利用计算机编程,虚拟古代环境和人物。将触龙或某一角色留给考生担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显示场景对话或者翻译古文,以达到古文考核的目的。
3.2项目设计考核(适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Visal basic程序设计、Delphi 程序设计)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Visal basic程序设计等应用性强的课程,一些理论内容的考试根本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
方案1: C语言编程试题,老师规定一个项目范围,比较简单的游戏设计,同时也规定必须用到的知识点。在规定时间内,考生自由发挥编写程序。老师根据其项目中应用技术难点以及项目设计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方案2: 校方老师事先做好若干个问题网站,考试时分给不同的考生。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网站的漏洞,对网站未完项目进行开发、建设以及维护等工作。
3.3论文答辩式题目(适用于***府经济学、金融法规、国际公法等研究性学科)
针对***府经济学、金融法规等较为枯燥的理论学科,可以采用论文答辩式题型进行考核。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之初,按照论文的形式布置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寻找答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方案:以***府经济学科目为例,杨宏山主编的2007版教材共有10章内容。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其进行划分,比如根据每章内容划分为10个不同题目的小型论文,规定每篇论文字数在6千字左右,论文以每章的题目为研究课题。然后再由章细分为节,由节细分为小节,以此组成论文的提纲。老师负责编写论文的提纲,分发给学生(因为老师对于教材非常熟悉,知道课程的重点在哪里,由老师负责编写提纲,相当于给学生划分课程的重点范围)。学生接到课题后可参照书本知识、知网以及电子***书馆资料进行论文的撰写。论文的撰写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书本整体内容的归纳和总结,总结成自己的知识反映到论文中。而且,教师还可以在编写论文时加入一些教材中没有的题目,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而触类旁通,对于该学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学生完成论文之后给老师以批阅,经过修改之后,定稿交给学校。考试时只需要按照论文内容进行远程视频答辩即可。
3.4自助餐式答题(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经济数学基础)
自助餐式答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考生的自主性,在传统卷面考试中,考生往往只有被动接受的责任,而没有主动选择试题的权利。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考试系统中,应当充分利用自动题库的优势,可以将不同类别的题型放在考生面前,任其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作答,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编程对其所选题目的难度范围进行限制。比如低等难度的试题最多只能选择5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只能选3道,而高能难度的题目则根据考生条件不加以限制。试题依据不同的难度,其分值也对应增加,因此对这类学科擅长的同学甚至可以全部选择高难度试题作答,从而取得最高分数。这类型的试题适合用于经济数学基础、实验设计与生物设计等技术类型的学科,学生可针对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根据不同环境,可以设置几种不同的自助餐方案。以经济数学基础为例:
方案1: 在远程考试自助餐模式中,应该考虑到不同考生的口味以及个别考生的“偏食”现象。偏食的考试往往是针对某一领域有着极大的兴趣,远程考试中可以将试题库的目录表直接呈现给考生,任其挑选自己擅长的题目作答,从而完成考试(前提是题库中的题目都有对应的分值,考生选题时也能够看到所选分值,在规定时间内任意选题作答)。
方案2:考生在选完试题之后,题库有自动网上搜索同类型试题的功能,试题难度逐次递增,鼓励学生针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
方案3:考试前给考生1个小时时间叙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经过后台计算机模拟,将这些问题转为理论试题呈现给考生选择作答,以强化书本与实际的结合。
3.5益智游戏类试题
益智类游戏可以使人身心放松,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的压力,并且增强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
方案1: 传统的选择、填空题设计为连连看小游戏,此类型试题可在考试中广泛应用。在中外广告发展科目考试中,原题目:新闻界名人戈公振在1927年出版了《中国报学史》 ,系统论述了广告学的原理和观点。我国唐代灯笼广告逐渐兴盛,下列属于灯笼广告出现的基础有商业贸易发达、出现商业夜市、具备灯笼制作技术。将上述两道题目打散,组成若干个词汇,如戈公振、唐代灯笼广告出现的基础、《中国报学史》、商业夜市、1927年、商业贸易发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词汇的连接。
方案2: 以水果忍者为参考,对传统判断题或双选题进行修改。如屏幕上显示题目“我国最早出现的广告研究团体是何机构”,从屏幕上方坠落2个答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清华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选手操作游戏将错误答案切碎。
3.6换位思考题型
换位思考通过对考生角色的转换,或者将考生定位在教师的角色,或者将考生定位在公司领导的位置上,使考生站在对方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方案:社会医学科目试题:请站在出题老师的角度,结合教材内容,为学期测评出具一份考试题。考生则需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弄清楚每章、每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种类型的题目测试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考试时间,考生甚至可以带着问题,先去翻阅教材,3天内交付答案。同时,老师也可以将考生的交题时间计入到考试成绩中,因为如果考生对教材各章节有准确的掌握,出题效率也应该是很高的。
3.7导入实际工作案例
在职考试进行远程教育,多数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化知识,而如何将教材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对学生来讲无疑是最为关心的。
方案:在“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科目考试中,导入具体工程案例的试题如:某小区自来水泵房内电机年久失修,运转噪音大,泵房内原有打更人员夜间无法入睡。现提出如下问题,希望考生予以解决。1.对泵电机进行养护、维修,解决噪音大的问题;2.设计报警联动系统,泵房内设备如出现故障或漏水现象,第一时间报警装置启动的联动方案;3.如打更人员搬到对面屋中休息,设置简单的监控系统,夜间能对泵房进行实时监控。
4 结语
远程考试的考场环境不必局限于多人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计算机视频技术、远程协助技术、语言技术来实现。而现在智能手机业务发展之迅速,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正在逐渐取代电脑。因此,远程教育的新式命题模式也应当考虑到今后长期的发展,更多的人正在使用手机上网,来代替计算机,故而今后的远程教育平台很可能也由手机取代计算机网络。利用智能手机上网,在校方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考生可以在地铁上、旅途中、***书馆等地方随时接受学校的远程考评,大大优化了考试的效率。再者,根据智能手机触屏的优点,考试中可允许考生切换触屏考试,这样对于繁琐的数学、物理公式来讲,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考生动动手指,便可进行复杂公式的输入,考试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对于一些“闭卷”考试的要求,学校可以开发专业的远程网络考试平台,通过插件的形式对考生的外部网络进行屏蔽,或者也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远程监控,实现“闭卷”考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张正祥.远程开放教育“论文式”考试模式的操作范式[J].科技与教育,2009(07).
[2]刘***谊等.从国际开放教育视野审视自学考试制度[J].中国考试,2008.
[3]杜四清,何丕廉.远程教育中的题库建设探讨及其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2(1).
[4]韩晓东.基于网络课程考核与传统课程考核比较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价;改革建议
21世纪网络系统的大发展,网络资源的共享,网络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计算机技能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评价当代大学生毕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唯一标准。课程评价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师通过收集教学各方面的信息,也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的过程,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对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评价是我们所要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国外调研――英国GCSE试题的研究
一、英国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的简介
英国的信息课程是将中小学生按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以等级水平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能力及其表现的依据;只有第四个阶段才用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作为评估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手段。
二、英国GCSE考试试题的分析
(一)终结性评价的目标
英国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能使用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理解信息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二)终结性评价内容的形式
英国GCSE试题基本是依托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主,英国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1.超越教材
评价并不仅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只要是满足课程目标规定的要求、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养成的方法和知识都可以是评价的选材。
2.超越具体工具
不采用单一化的工具,而是注重学生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的能力,并且强调对相同类别工具的共性的评价。
(三)终结性评价的试题风格
在GCSE考试中部分试题是以纸笔考试方式进行的,他们在试题设计中更注重过程化与人性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过程化
首先在脑海中虚拟地架构需要解决的问题环节或步骤,不断地去引导学生,从而实现对方法与过程掌握程度的评价。
2.贴近生活
试题通常是贴近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
3.判分宽松
评价标准宽松且人性化的原则:其一,客观题答案不唯一,可以多选,并且容许学生有个性化的选择;其二,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主观题列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说出合理的回答也能得分。
第二章 国内计算机信息技术评价体系的现状
一、目前国内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大学毕业生所能掌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旧的课程评价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注重纸笔考试,忽略实践能力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平时的评价和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实际能力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掌握和应用。但是有些学校还是采用纸质试卷测验方式,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忽略了计算机课程特点,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
(二)评价形式单一
平时的考试虽然运用上机测试,但考试题内容不多,只出一份电子稿的操作题,评价方式也过于简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偶然性较大。
(三)知识模块掌握不全
计算机考试题都来源于题库,但是因为随机抽取的缘故,需要考核的知识点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不平均,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仅仅通过这一次测试也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及掌握情况。
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建议
评价方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建立良好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
(一)改变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
根据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实用性特点,不再用笔试考核作为这门课程的总成绩,而采用考核,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注重平时成绩在学期总成绩中的比例,从而实现考试内容、考核形式和成绩评定的统一。
(二)建立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是细化平时成绩,包括对学生出勤、上机实验、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考核;其次是要完善考试系统,使题型更丰富、全面。另外,每一个重要章节结束后,布置课外大作业,学生回家自主完成,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和上交作品,将这部分成绩也算入到总成绩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实行阶段性分模块测试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成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几大模块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只有每个模块通过了才算是合格,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加强对自身薄弱环节的练习程度,真正实现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实施,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教材、教法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性评价在继承原有积累的基础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评价原则
首先,学生必须有相应实际使用经验;其次,学生必须根据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虚拟地架构出操作步骤后,得出结论。
三、试题类型
根据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将试题类型从分为客观题、半客观题、微型主观题、主观题四类。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通过改变单一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评价体系,从而建立灵活多样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可以综合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各知识模块的掌握,而且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全面提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
下阶段主要研究和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将设计出的方案进行实践,对实践后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再指导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艳,梁艳,袁凤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施[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02):55-56.
[2]於跃成,生佳根,华伟.计算机专业课程评价方案的思考与对策[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12):103-105.
[3]赵辉.高职学生能力培养与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2-13.
[4]何典,刘济波,罗新密,等.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07):64-65.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9
关键词:试题库;题库结构;试题表
中***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9-4374-03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在高校的广泛应用,自动组卷系统被很多学校研究和使用。组卷系统可以减轻教师出卷的工作量,克服传统出卷中易出现的片面性、随意性,而且实现了教考分离,促使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规范教学,还能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自动组卷的效率和质量取决于试题库设计及其抽题算法的设计[1]。其中试题库是组卷系统的基础,一个结构合理、试题质量高的试题库不仅能减小系统冗余度而且能够提高组卷的速度和成功率。
1 试题库建设理论基础
1.1 理论基础
试题库建设常用的测量理论主要有经典测量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2]。其中CTT理论体系成熟,可操作性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教育测量理论。在CTT中,测试样本的选择很重要,只有选择区分度好、难度适中的试题,才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水平。
1.2 设计思想
在设计试题库时,既要考虑其结构的合理性及易用性,也要考虑系统读取数据库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主要的设计思想如下[3]:
1)试题数据库要易于组卷算法操作。
2)题库中要包含大量试题,并且各种题型和知识点分布比例要合理。
3)题库中的试题除了题目内容本身外,还应包括能反映试题本质的各项属性,如题号、题型、知识点、难度、区分度、答题时间等。
4)能动态地维护题库。随着教学内容、学生层次的变化,能对试题进行删除、修改和添加。
2 试题库结构设计
2.1 试题库组织结构
组卷系统应能实现对多个科目生成试卷。所以为了便于题库的管理,题库设计为每一个科目对应一个数据库,每一种题型对应一张试题表。这样当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时,每种题型的试题就会定位在相应的库表中搜索,能缩小查询的范围,同时也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科需要方便地创建所需要的数据库及表文件。并在每个库中还增添一张专门的题型表和一张知识点表,题型表用于记录当前科目的题型,知识点表用于记录当前科目的知识点层次结构。其相互关系如***1所示。
2.2 试题表设计
试题表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数据表,为了能全面客观反映试题本质,通用试题表字段结构为:表名(题号,题型,知识点,难度系数,区分度,答题时间,试题内容,试题答案,分值),如表1所示。
1)题号
题号是所有字段中的主键。因为试题库设计中,把试题按题型放到不同题型表中,因此题号就在不同的题型表中***进行编号。
2) 题型
按试题的类型,如选择、填空、计算、判断和简答等分配相应的顺序码(00,01,02,……,09)。
3) 知识点
知识点即是考核点,它标识了试题的考核内容。知识点按章、节和点从上到下进行三个层次的划分,每个层次由两位数字字符表示,前两位表示章号,中间两位表示节号,后两位表示知识点号。如010204表示试题的考核点是来自第一章第二节第四个知识点。
4) 试题区分度
区分度是区别被试能力的量度,针对测试试题,如果高水平被试能得高分,低水平被试得低分,则说明试题区分度高。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4]:
D=[XHK]-[XLK]
其中,D为试题区分度的估计值,[XH]和[X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试题上的平均得分,K为试题的满分分值。当D的值大于0.3时,试题便具有合格的区分度。
5) 难度系数
试题的难度是指参加测试的考生在该题上的失分率。难度低意味着比较多的考生能答对试题;相反,难度高答对的考生就少。试题的难度系数定义为[4]:
P=1-[XK]
其中,P表示难度,[X]为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该题上的平均得分,K为该题的满分分值。一般要求试卷的整体难度应为中等(难度系数0.5左右),这样学生考试成绩才能服从正态分布,成绩才有参考价值。
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是两个较难描述的属性,区分度和难度最初可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定,再通过学生多次的考试情况进行适当修正。
6) 答题时间
解答题目所需要的时间。该字段数据类型为整型,数值范围在0~30分钟之间。教师可根据教学经验和客观测试分析后进行设置。
7) 分值
试题库中各试题的满分值。分值的数据类型为整形,通常一份标准试卷的满分值为100分。
8) 试题内容
试题内容中记录了包含试题内容的文件的存储位置及文件名,为不参与组卷运算的结构。
9) 试题答案
试题答案中记录了包含参考答案的文件的存储位置及文件名,同试题内容字段一样,也不参与组卷运算。
例如,基于SQL Server 2000设计的试题库中单选题的数据表内容如***2所示。
2.3 数据库实体关系
在试题数据库中还应建立试卷表(用来保存每次生成的试卷,包括科目名、出卷时间、文件名、文件路径等)和用户表(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数据库实体的关系如***3所示。
3 结束语
合理高效的试题库能很好的配合算法实现自动组卷,是组卷的基础也是组卷的关键。为进一步完善试题库的建设,还需在试题导入和更新、知识点的分布和数据库的安全性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测试。
参考文献:
[1] 谢飞翔.一个智能试卷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贵阳:贵州大学,2007.
[2] 孙晓敏,关丹丹.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的比较研究[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9):10-17.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篇10
关键词:C/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方法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07-0095-04
中***分类号:G642
1 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C/C++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二门计算机课程,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抽象,概念和语法规则较多,特别讲究适用技巧。长期以来,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关于“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依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不能将实验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很好地相互连贯,相互印证,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某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无从下手,缺乏编程和调试的能力;实验教学中的多数实验内容是验证性的,学生机械式的运行程序,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理论和实验课时数较少,上课信息量大,学生接受知识的进度不一样,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步调不一致。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高校对“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文献[1]提出“通、实、新、联”的教学理念;文献[2]提出教学设计原理;文献[3]提出项目教学法;文献[4]提出案例教学法;文献[5]提出“机房授课+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文献[6]提出将“以应用为背景,以知识为主线,以提高能力和兴趣为目的,变应试为应用”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这些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为了探究出适合成都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课程特点,“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和对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以应用为前提,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着力点”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一套教材体系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评价合理、考核方式差异化、精品课程网站新颖的教学体系。下面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
2 教学设计及课程内容组织
2.1教学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每年有4000名以上的学生参加“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为实施因材施教,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并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上实施了多种改革举措。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变“教学”为“导学”。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提示学习资源,讲重点、解难点、释疑点,讲评作业,指导学习方法,辅助小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要在理论课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与课程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生在实验课的表现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掌握的程度等信息,从而确定后续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和辅导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对于部分优秀学生和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的学生,我们要加快他们的学习进度,增加学习难度和深度,使他们可以很快在自己的专业中使用程序设计来解决相关问题。
2)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程任务执行的重要目标。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会让教学效果产生明显的差别,因此每位教师都应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引领学生跨入程序设计大门的第一节课是极其重要的。学生所关心的是所学课程对自己的专业和今后的工作有什么作用,教师可从不同的专业角度,结合当前最热门的IT话题和实际应用为学生介绍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介绍一些往届学生将所学程序设计知识用于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竞赛、专业课程学习等方面的生动实例,这些都是教师第一节课的良好素材。
3)培养学生系统化的程序设计思维。
程序设计课程长期存在着注重语句、语法和细节的特点,基本上是以程序设计语言自身的体系为脉络展开的。许多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时会觉得枯燥难学,学过后又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虽然学了一定的程序设计知识,但编程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依旧无从下手。而系统化程序设计思维培养模式是从本科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教师在教授学生程序设计课程、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系统化程序设计思维。
程序设计课程不仅教学生如何进行计算机编程,而且教学生如何像程序员一样思考问题。系统化的程序设计思维的培养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学生对未知问题的探索、研究与创新,不仅可以教会学生解决在程序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锻炼思维,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密,这对一个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程序设计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现实意义。
4)互换角色思考与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提问,有时是学生提不出问题,有时是不知该如何提问。这时,教师需要站在学生位置上,思考学生可能会有什么问题,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再为学生解答。教师备课时不再只是准备我要讲什么,而是思考学生会遇到什么难点,需要向学生提什么问题、解答什么问题。基于此目的,教师需准备大量经典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问题中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思考原因,并进一步思考如何修改错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2.2理论课程设计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强。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已将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作为了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一年级大学生开设的。与计算机专业不同的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一般只学一门语言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就担负起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重要责任,成为了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
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各学科的培养目标,“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理论课程内容设计上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融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重点突出学以致用。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由C语言简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控制结构、数组、指针、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变量的存储类型、文件、结构体与共用体、***形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基础、查找和排序12部分组成。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函数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因此在理论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函数的使用提前讲解,让学生尽早接触函数,理解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掌握函数的基本设计和操作。在讲授第2章有关输入/输出库函数时,可同时结合第8章文件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实际问题中涉及不同数据的不同输入/输出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C语言后不能熟练掌握文件操作的问题。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易用性。每章的开头设置本章学习目标,之后设置本章学习指导,包含“课前思考”“本章难点”和“本章编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每章后的练习题涵盖了程序设计中的常见算法,涉及简单程序设计、较复杂程序设计、易于举一反三的程序设计问题等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大大地提高编程能力。
2.3实验课程设计
“C/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近几年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实验课程注重理论课程内容与实验内容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C/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现象,使设计性实验内容占了70%以上。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从而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
实验课程配有实验指导书,共设计了11个实验项目和一个综合程序设计,其基本出发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体实验内容包括:C/C++简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控制结构、数组、指针、函数、编译预处理、文件、结构体与共用体、***形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基础。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3.1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但掌握高级编程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更要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问题求解和编程的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能力,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主要做了以下改革。
1)课内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内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引导学习,加强典型例题的启发式讲解。在分析常见错误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程序测试方法以及程序调试和排错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错误发生的原因和实质,掌握纠错的方法和解决的对策。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为每堂实验课设计相应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计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强调大量程序设计的训练。教师在网上为学生一些经典、实用、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鼓励学生课外多训练,倡导学生课后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为了激励学生参与程序设计的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软件技术水平,成都理工大学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范围的程序设计大赛。大赛采用初赛和决赛制,要求学生在2~4小时内完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程序设计题目,或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个综合程序设计题目,然后进行答辩。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师要积极使用多媒体实验室的教学设备,进行启发、引导式的实验指导,将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结合,测试学生在1个小时内调试和正确编写程序的能力,引导和督促学生重视实践教学。开放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
3)网站互动学习。
课程组建立的教学网站、精品课程网站、课程资源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了网络课程、网上答疑、作业提交、理论试题及答案、上机试题及答案、教学录像、视频节目、精品课程网站链接、相关学习网站链接等资源,扩充了课堂教学区域。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互动学习。这种方法及时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4)改革考核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考核实验成绩。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求解和编程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能力,我们采用了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开卷考试,完成一个综合编程题目。经过实践,参加开卷考试的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编程能力上得到了很大提高。
3.2教学手段
多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C/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多方位地应用了以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课堂多媒体理论教学。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同时,继续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我们不仅制作了幻灯片,还利用Autherware、Flash等工具,制作了具有较强动画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将程序的执行过程利用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地模拟了计算机执行程序的真实情况。
2)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
我们开发课程网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同时提供讨论和***答疑,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
3)网上考试系统。
网上考试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和考试环境,实现了系统自动组卷和评分功能,为学生课后自学和自测、提高教学效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4 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可以采用开卷和闭卷2种形式。
1)闭卷考试由笔试和机试组成。
(1)笔试(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核语言基础、基本的阅读和编写程序的能力。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程序阅读题和程序填空题。
(2)机试(占总成绩50%)主要考核程序设计能力,包括上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和平时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
2)开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通常只有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参加开卷考试。这些学生必须是按时完成了每一次的实验项目,且中期考试合格。开卷考试要求学生提供源程序、开卷考试报告并参加面试。
5 结语
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理念,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网络教学为辅助”的全新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又培养了他们自主研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措施,教学效果取得了显著提高。在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中,学生通过率较往年大大提升。当然,实际教学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开拓,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珊,贾宗璞,“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探讨[J],科技资讯,2011(35):185-187。
[2]黄群,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5):78-81。
[3]陈洪超,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3):29-30,36。
[4]左永文,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75-17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