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古诗篇1
1、分别是白日、山、黄河、楼。
2、《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3、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4、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治和外交场合。
(来源:文章屋网 )
登鹳雀楼古诗篇2
关键词:花萼楼;不为人知;原因
花萼楼是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建筑 “花萼相辉楼” 的简称,始建于唐代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兴庆宫(今日西安市兴庆宫公园)之内。 盛唐时代,花萼相辉楼位列四大名楼(即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之前,当时与四大名楼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
千百年之后的今天,四大名楼可谓是尽人皆知,而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名楼”的花萼楼却很少有人知晓,同样经历过辉煌灿烂的岁月,花萼楼怎么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建造时间
黄鹤楼和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代,滕王阁建于唐初,而花萼楼是唐代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造的,也就是始建于盛唐。也就是说在五楼之中,花萼楼建楼最晚。虽然花萼楼建成后,整栋楼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但是在其成名之前,其他四大名楼早已被世人所耳熟能详,因此花萼楼没有其他四大名楼历史悠久。
二、地理位置
黄鹤楼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背倚武昌城,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其素来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3],优美的诗句精准地道出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
由此可知,四大名楼或临江或临湖,皆交通便利,顺畅通达,游人如织,自然易于名声的传播。而花萼楼位于唐朝帝都长安的皇宫里,相当于今天***的紫光阁。显然皇宫不是一般人能随意进出的,自然花萼楼就鲜为普通大众所津津乐道了。所以花萼楼与其他四楼相比由于深居皇宫,只是被一些王公大臣偶尔光顾,缺乏易于流传的群众基础,自然就较容易被普通百姓所遗忘。
三、建楼功用
在功能使用上花萼楼也与其他四大名楼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如,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致使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
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所以工艺美术家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因此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黄鹤楼随着江夏城的发展,由“***事楼”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鹳雀楼亦是如此,沈括用八个字概括鹳雀楼全景:“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吸引历代文人学士来此登楼赏景赋诗。
花萼楼在功用上与以上四楼大相径庭。它是唐玄宗为感念哥哥让位于自己的德行义举而建,唐玄宗常携弟兄们登临此楼一起畅饮、游玩、谈论天下大事,后来花萼楼成为外交接待、国宴举办的场所。可以说花萼楼承载了大量的***治因素,而其他名楼具有的更多是娱乐的功用,这样花萼楼与其他名楼相比,自然就缺乏群众基础。
四、名人效应
唐宋之际很多文人学士登鹳雀楼赏景,然后留下许多不朽诗篇,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2]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更是堪称千古绝唱,提起滕王阁,使人不由想起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起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说起岳阳楼,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很容易便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黄鹤楼更是有这样一段佳话,据《唐才子传》记载崔颢的故事: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1]
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远望,顿觉胸襟开阔,然后诗兴大发,正要写诗抒情时,却抬头看见崔颢的诗,觉得美妙绝伦,于是搁笔,黄鹤楼从此名声大振。
而位于帝都长安皇宫之中的花萼相辉楼,则没有那么幸运了,鲜有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为它做宣传工作。事实上《全唐文》中也保留有张甫、陶举、高盖、敬括等人做的应试赋《花萼楼赋》,但是,一则,此五人实在没有多少名气,二则,所作之赋也不易传唱,所以,自然就不为世人所知了。
五、重建工作
滕王阁历经宋、元、明、清,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二十八次之多,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那天胜利落成。
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至民国末年,楼身已经破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和***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人民***府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 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
黄鹤楼虽曾被毁多次,自三国时建成以来,屡毁屡建,如今的黄鹤楼经过修复,和原来相比,除地址变化外,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只是更加雄伟了。
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辉煌成就的五大名楼除花萼楼外,其他四楼在各朝各代都多次重建重修,而长安的花萼楼自不幸毁于战火以后,千年沉寂,一直没有得到重新修建的机会,这恐怕是花萼楼之所以不被世人所知的重要原因。真希望花萼楼也能得到重修,那样现代人就也能感受到“天下第一名楼”的那令人震撼的雄伟了。
六、结语
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却在不幸毁于战火以后千年沉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虽说花萼楼已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但是其毕竟辉煌过,所以,每一个文史学者都应该知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史长卷中,曾有一座融合了***治、历史、文化、外交等诸多因素在内的顶峰级建筑¬——在大唐盛世的皇宫中熠熠生辉的花萼相辉楼。
参考文献:
[1]元•辛文房著,李立朴译注:《唐才子传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登鹳雀楼古诗篇3
一、领略诗人精神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了解了诗人,对其诗的把握也就能高屋建瓴,收放自如了。
在教学《登鹳雀楼》之前,笔者首先了解了王之涣其人。在大量参阅《唐诗鉴赏词典》《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文献资料以及百度百科后,王之涣的形象渐渐明晰:出身望族的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不到20岁,但能精研文章,穷经典之奥。但对仕途不感兴趣,喜好与高适、王昌龄等饮酒论诗,击剑悲歌,素有“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之称。
读着王之涣,一个活跃在盛唐旺世,热情豪放,胸襟宽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我们解读他的诗作奠定了基调。
二、叩击诗之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是“兴发感动”,了解了诗人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回溯诗的本源,涵泳诗的本质,体悟诗的精神,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相遇,更是精神上的相遇。
比如,《登鹳雀楼》,我在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被“白日”二字所缠绕。有读者认为读“白日依山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惆怅之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慢慢欣赏啊,一轮落日沿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白日/依山――尽。
生(轻轻地):白日/依山――尽。
师: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黄河滚滚的声音。
师:对,黄河咆哮而来!
生: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
生(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再回到诗中来,王之涣有没有因为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壮观景象而满足呢?
生: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是啊,看来王之涣也被这景色给迷住啦!还要看呢!要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
生:更上一层楼。
师:诗人是不是就是告诉我们,要爬楼啊?
生:不是的――
师:孩子们,你们上学期上的是几年级啊?现在呢,上二年级了,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就叫――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更重要的是成为后人用来勉励自己或别人不断进取的格言。比如当我们的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当你的好朋友获得了“写字小能手”称号时,你会对它说――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是千古名句,却是即景生情。没有刻意,纯属“偶遇”。所以,课堂上的对这两句诗的处理也是“自然”的,从诗人的积极向上,自然过渡到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儿童的精神与诗人的精神悄然相遇。
三、遭遇古诗文化
古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体教学。古诗言简意丰,博大精深。传统的解题、释词、译句能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但古诗特有的文化价值却将如海底的小石子,沉沉睡去。《登鹳雀楼》是唐诗中最有名的五言绝句之一,它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我这样教学:
师:大家看,这上下两句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白日对――
生:黄河。
师:依对――
生:入。
师:山对――
生:海。
师:尽对――
生:流。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那么上下两句读的时候哪儿不一样了呢?
生:上面一句读得轻轻地,下面一句很有气魄。
师:孩子们能够边想象边读,把诗的画面读出来了。
……
师:我们来看,这两句诗的节奏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欲”对“更”;穷对上……
师:但读的时候感情是一样的: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什么叫“对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这首诗体现出来的“对仗”美。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濡染,是古文化的熏陶,是审美情趣的培植。
古诗的美不仅在形式,还在韵律。在小学课堂上,我们不必将“韵律”一词带给学生,但是可以将“韵律”的美传递给学生。方法就是“读”。回归历史,回归诗人,想想诗人当时会是怎样“读”这首诗,才能试着走近这首诗。于是,我把吟诵带进了课堂:
师:配乐按格律范读古诗。
生:鼓掌。
师: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听呢?因为我是按格律读的。我们知道,一声二声读平声,读得长,三声四声为仄声,读得短些。
师:(屏幕出示标了平仄的诗)白日,依山――尽。谁来试 一试。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入海/流――
生:黄河――入海/流――
……
登鹳雀楼古诗篇4
中华民族中曾经有无数的故人在黄河之上用目光和心光来丈量人生和人世的深度,也曾经有无数个先贤们依着黄河之水吟诉人生之大悲大喜……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不屈足迹的一道绵延数千里的回声,也许古代诗人就是沿着这个回声的韵律来沉湎于诗的歌喉的。
三国时期的魏国诗人阮籍,生长于河南黄河岸边,投生于曹魏乱世,其“悲愤哀怨”之心曲,多寄托于黄河“隐晦曲折”之辞章来表达。阮籍面对滔滔的黄河,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千古慨叹。后来面对源远流长的黄河回看一生隐忍,已知功名难恃,人生如云,自可释然,于是不再幽怨“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而是米看世事,有了“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的达观情怀。(阮籍《咏怀》)在黄河身边,有时才情傲然的阮籍却是一袭布衣的小子,他的思想和心潮是和黄河的波动一脉的共鸣,黄河是自己的母亲,阮籍和黄河两岸的子子孙孙都是黄河母亲的孩子。
王之涣肯定是位黄河的知者。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黄河之美尽矣。作为盛唐时代的不称心者,他高才远志,也唯有借助登临鹳雀楼聊以抒发了。站在鹳雀楼上,王之涣天目顿开,既实话实说,也假话真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鹳雀楼笔者是登临过的,今人修建的鹳雀楼巍峨硕大,远比王之涣登临的彼时鹳雀楼更高迈。即使如此,也只能北望中条山,南见河如带。王之涣目接千里,心随河走。河归海去,终得其所,苍茫楼头,诗人多少悠悠难舍情,该是缭绕于“一片孤城万仞山”之上啊!
出生地濒临黄河的杜甫似乎一生都倾情于长江。可是当他闻知官***收复萧关陇地一带,长达7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这一消息后,喜不自禁挥笔写下了“青海黄河卷塞云”的赞叹诗句。(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李太白眼中的黄河则是最为丰富也最为多姿的。李太白面朝黄河的时候会经常抬起诗意的头颅,在微醺中诗情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有时还会满怀犹豫,踌躇无措,把心中的郁结都倒给黄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太白心高,但绝对不是迂夫子,世间万千纠葛,他都懂,只是不屑为之而已。所以,他懂得“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太白豪迈,所以他眼中的大河更带有绝世的性情和气势,“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太白多奇思,大河生异象,“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李白《北上行》)太白情纵横,大河任填塞,“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太白雄心在,黄河做试场,“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耻作易水别,临岐泪滂沱”;(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太白情无忌,遥遥千万里,“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李白《寄远其六》)
生于渤海蓝(今河北沧县)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的高适曾经与李杜相会于汴京古吹台,他的《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最为可赏:“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殊为难得地表达了他“睹楚汉城而厌战,吊禹迹而兴叹”的忧患心境。
韦应物面对黄河时却表现出了另一种情怀:“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诗人是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新官赴任,本当是春风得意,势如大河东去,韦应物却觉得自己既非巧者,亦非智者,只是一个无所求也将无所作为的随波逐流者。这就很有意味了。积弊既久,大厦将倾,韦应物只能做如此感伤语了。
登鹳雀楼古诗篇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王之涣咏出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那么这诗中的楼在哪儿呢?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这楼在山西蒲州(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即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以为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正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诗中所说的“山”即今中条山,“流”即此段由北向南的黄河急流,“千里”是指由此向西略南的中条山、华山、西安一段。这里地处山西的西南端,面临黄河湾,周围群山环列,风光甚佳。
唐时的鹳雀楼因河水泛滥冲淹,早已湮没不存,但这里的无限风光依旧。每当夕阳西下时,登上鹳雀楼旧址高处,但见西边黄河宛如金带向南倾泻,南端中条山横亘百里,莽莽苍苍;蒲州城田园风光历历在目,落日如盘,苍山点黛。好一幅千里苍茫晋南景,万端唐时山水情。
小溪何能泊“吴船”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一首对仗工整的绝句历来为人称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写于何处呢?原来,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于唐乾元二年(759年)移居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当时他心境很好,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便以“绝句”为题.其中之一就是上面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可是在成都草堂门外,仅有一条小小的浣花溪,那些要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东吴的大江船停泊于小溪河畔似乎不可理解,杜甫何以会写出“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呢?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疑问总算有了答案。当时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在青羊宫修贮水池时,发现了一座古时的水磨坊遗址,其规模很大,与现在的小溪水流量很不相称。经著名科幻作家、考古专家童恩正等人的考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水磨坊建于北宋。当时这里河床宽大,水流远比现在深且急,足以推动水磨,那么去往东吴驶行万里的船只停泊于此也就不足为奇了。早于北宋的唐代杜甫写出这样的佳句,自然就是真实的写照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家在哪儿
每当游子回到久别的故土时,总是禁不住吟诵起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如口语,淡淡道来,却将人们久客归来的人生感慨、老而弥笃的乡土眷恋挥洒得淋漓尽致。那么,这“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究竟在哪儿?据史料记载,唐天宝三年(744年),86岁的贺知章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居住在今绍兴市五方门外的道士庄。此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50多个年头了,家乡的儿童当然不认识他,从而使他感慨万端,提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由此可见,“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当为绍兴市五方门外的道士庄,如今这里仍留有一些遗迹,如贺知章撰写的“龙瑞宫记”摩崖题刻、名闻遐迩的贺秘监祠等。
神州何处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传诵千古的七绝《清明》。数百年来,人们对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争论颇烈。据统计,全国至少有19个杏花村,其中最著名的有4个。一个是山西汾阳县城北15公里处的杏花村;一个是江苏徐州丰县城东南7.5公里处的杏花村;一个是南京城西南隅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的金陵杏花村;还有一个是安徽省贵池市以西的杏花村。那么,在这4个杏花村当中,究竟哪个是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呢?
自南北朝以来,山西汾阳即以产酒著名。相传唐代最兴旺时,杏花村共有72家烧锅酒坊。该村所产的“山西汾酒”享有“甘泉佳酿”之誉,1916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天下杏花村之多难以胜数,而有这般名酒的杏花村确实独在汾阳,所以许多人倾向于诗中所指的正是这个杏花村。但据《杜牧年谱》及四川大学缪钺教授对杜牧生平的详细考察,证实杜牧从未到过山西境内,因此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不可能在山西汾阳县了。
有人认为是江苏丰县杏花村,查《杜牧年谱》,杜牧一生自外郡迁官赴京共四次,有三次路过丰县境。唐大中二年(848年),杜牧曾作宋州宁陵县记,丰县杏花村即在运河至宋州(河南商丘)道上,所以杜牧过丰县境写一首杏花村的诗是合乎情理的。而且自明代开始,《丰县志》版版皆收杜牧《清明》一诗人“艺文”。然而,如今丰县城东南数公里一带并无杏花村,只有一村名为张杏行,至今家家门前院里尚植杏三五株。可是该村一向不产酒,看来丰县说亦难令人信服。
登鹳雀楼古诗篇6
一、将古诗词编成故事
鉴于小学生不易理解古诗词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所述内容,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编入一个小故事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内容描述出来。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可编成这样一则故事:唐朝时,有个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傍晚,他去登游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站在楼上,诗人极目远眺,向西看,只见一轮红日已经接近了山头,并且正在逐渐往山后落下去;向东望,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直向遥远的大海流去。于是便得到了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在楼上看到了这么壮观的景色后想,如果还想看得再远些、再多些,就像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要再取得更大成绩,该怎么办呢?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于是他又得了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这样的故事内容将《登鹳雀楼》一诗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了解了诗句是如何写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诗歌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远离生活实际的古诗创造了一个感性的环境,使小学生感受到古诗中隐含的道理和韵味,在这“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理解”和“品读背诵”,所花力气不大,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
二、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喜好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所写对象以***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文字为***像,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一心理特点来为古诗这一抽象学习材料的学习服务。画***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可以在“引入”“讲授”等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学完全诗后作为“巩固”手段而采用。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结合自己的介绍、讲述,在黑板进行简笔画:柳树上有黄鹂、青天上有白鹭、窗外可见积雪的西岭、门口停泊着的船只(要注意所用粉笔的颜色必须和诗中所述一致)。此时我的板画首先可让学生感知歌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在两者的同化中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首诗以区区28个字容纳了这么多事物,感受到中国古诗巨大的容量,感受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三、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表演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充分利用直观动作思维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死记硬背了。
登鹳雀楼古诗篇7
一、以兴趣入诗文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我在教《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先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紧接着运用多媒体,播放鹳雀楼的***画,并配以音乐,在音乐声中让学生自己去领略这优美的景色,紧接着我说到“唐代有位名叫王之涣的著名诗人,也来过这里,并且还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写了些什么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说到这,就已经激起学生想读这首诗的兴趣了,为下面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于是趁机引出新课。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以兴趣引学生入诗 ,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二、以诵读体诗味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诗的重要性。古诗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记忆力也处于黄金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而在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运用恰当的语调带领学生朗读,体味诗味。
在具体指导朗读时,第一步,要求学生读正确,就是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落字,不重复,发音清楚响亮。读后进行检查,不能想当然的读,每个字都有注音的,但是古诗文中读音,有些与现代文是不一样的,一定要认真看注音。第二步,要读出节奏感,按一句三顿的读法,读出诗的节奏。第三步,要读出韵味,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的情况下,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朗读时应注意的重音,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充分利用诗的韵律美去感染学生。最后,通过配乐诗朗诵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模仿古人读诗时的样子,配以适当的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以想象悟诗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象,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如“古道西风瘦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都可用来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展开想象,训练说话
登鹳雀楼古诗篇8
跟着唐诗游山西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山川秀丽,名胜古迹自然数不胜数,正因如此,唐代的文人骚客到此必然免不了一番感慨!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水则情溢于水,咏诗作赋,为壮美山河增色不少。因为所处盛世,他们眼中的风景是壮丽的、广阔的、豪情万丈的,透着勃勃生机。
五台山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幸,飞动摧霹雳。陶谢不枝梧,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驳谁翦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晋祠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节选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
五台山风景优美,位于五台县之东北,环周250公里,在重峦叠嶂之中,有五座山峰耸立于苍天白云之间,峰顶宽阔平坦,形如垒土之台,所以叫五台。山势高峻突兀,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
五台山的自然风光集中在五个台:东台望海峰以观日出望大海闻名;南台锦绣峰以鸟语花香著称;西台挂月峰则以见月似银盘徜徉在岩壁间而神奇;北台叶斗峰可仰视斗杓观星宿方位;翠岩峰乃四台山脉之源。五座台顶之内,地势开阔,涧泉清流,常年不息。其间山峦起伏、溪流环绕,寺庙建筑穿插其中,楼台佛阁散布其间,一派佛国景色。
古代山西由古唐国改为晋,正是因水而名。晋祠建于晋水之阳,因祭祀北魏西周晋国***君主叔虞而建,又名唐叔虞祠。这里风景如画,林立着近百座堂厅台榭,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浑然一体,环境优雅舒适,被历代游人赞为“三晋第一名胜”、“山西小江南”。
李白诗中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的交往,写到了诗人在太原时,受到元参***父子的热情款待、相偕游览晋祠的情景,“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更点明了晋祠水的清澈。在此“浮舟弄水箫鼓鸣”,更有“美人更唱舞罗衣”,是何等的一种享受,何等的悠闲,何等的快意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古蒲州城西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是黄河流域远近闻名的古代楼阁。建于北周时期,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元朝初年毁于战火。
山西太原人王之涣,以《登鹳雀楼》最受世人推崇,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堪称千古绝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气势宏大,笔意高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现出诗人不凡的胸襟和抱负。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2000年9月26日,在历史云烟中消失700多年的鹳雀楼竣工剪彩,重现天下。新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气韵和时代风格,楼分六层,以壁画、陈设、展览及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亘古的黄河文明和黄土地的风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节选李白《将进酒》
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南25公里处,此处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洪流,到这里极速收敛,声似雷鸣,数公里外可闻;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倒卷半天烟云之势!每每夏秋之际,彩虹贯于晴空,分外秀丽。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使人不能不为之陶醉。
如此壮美的黄河之景,也只有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与这番气势相符合。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了舒卷往复的咏叹调。
宋金词里看山西
山西在两宋时期处于我国南北民族大冲突、大融合的要冲之地,连年征战使山西先后由烽火连天的战场变为沦陷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故而山西在爱国词人的眼中是金戈铁马的边塞景象,慷慨悲凉。词人所咏也多与战争相关,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大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首词是苏试40岁时所写,其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云中”即指今天的大同、内蒙古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大同,面临诸多强悍的游牧民族的侵扰,为抵御外敌,因而修筑长城、屯***堡、城堡、栈道等多种***事设施,这些***事设施遗留到今日便成为大同旅游的一道风景线,其中白登山、德胜堡、平型关等地,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事要地,曾经发生过多次重大***事行动,而且大多已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旅文化游别有一番韵味,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旅游者。
雁门关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北宋时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陆游因坚持抗金主张,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初衷,这首词即是写他在梦中仍然念念不忘抗金大业。雁门关在今代县西北,燕门山古称勾注山,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北依燕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燕门古塞就在峻拔的燕门山脊,与宁武关、偏头关并称“三关”。现在的雁门关是明代重修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三门峡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元朝时,山西为金人所占,金词继北宋余绪,受南宋豪放词家影响,其代表人物正是忻州人元好问。元氏于金末饱经丧乱,词风慷慨雄爽,低徊顿挫,不仅为金词之冠,亦足与两宋大家媲美。词中所咏正是位于平陆县的黄河著名峡谷三门峡,河中旧有人门、鬼门、神门,水流湍急,仅人门可通船,是黄河十分险要的地段。
现今,三门峡下游的垣曲一带,修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内形成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以及曲折蜿蜒的河湾、烟色浩淼的湖面,景观美、幽、奇、胜,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放气魄,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游人可由垣曲县古城镇乘船进入库区,饱览大好河山。
并州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淡淡,事往情留。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严城笳鼓动高秋,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元好问《木兰花慢》
词中的“并州”即指太原,全词从太原之秋写起,抒发了词人理想未酬,功名未就的感慨,但笔墨中仍掩不住一腔救国热情。虽然元人入主,但他认为全晋山河并未有衰亡之气,依然是“未减风流”,他甚至梦中都要“锦带吴钩”,为国杀敌。这正是故乡热土任侠尚义的豪气熏染所致。他的词的确为金末的山西增色不少。
听着元曲赏山西
在中国文化史长卷中,元曲是继汉赋、唐诗、宋词之后,再创耀眼的辉煌。元代是中国戏曲群星璀璨,佳作如云的黄金时代,三晋大地涌现出一批举世瞩目的戏曲大师。而在“元杂剧四大家”中,山西就占了三位: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从他们的曲风中,能更进一步的领略山西的风光和文化。
普救寺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端正好》
热闹情景,记录了古晋人民的纯朴风俗,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自适心情。
尧庙在山西临汾市南4公里处。相传陶尧建都平阳,有功于民,后人为祭祀尧王所建。始建于晋,历经重修,现存为清代遗物。规模雄伟,布局疏朗,前有山门,碑列两侧,内有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庙内存有碑十余通,载陶尧功绩及庙宇建造经过。
蒲津渡遗址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地势高敝,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一座千年古刹,一首爱情绝唱,《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每年9月在普救寺举行中国永济“世界情侣日”活动,数十对新人在这里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具有浓郁黄河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西厢婚典,让对对新人在西厢文化的气氛中度过自己终生难忘的时刻。
临汾尧庙
社坛烟淡散林鸦,
把酒观多稼。
霹雳弦声斗高下,
笑喧哗。
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
西山爽气,
不羡日夕佳。
王恽《小桃红・尧庙秋社》
王恽是元时平阳(今临汾)的平阳路府判官,曾跟从元好问学习,擅长小令。在这首小令中描写了秋社日(立秋后第五日)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在尧庙祭神的
行路之间,
早到蒲津。
这黄河有九曲,
此正古河内之地,
你看好形势也呵!
九曲风涛何处显,
则除是此地偏。
这河带齐梁,
分秦晋,
隘幽燕。
雪浪拍长空,
天际秋云卷;
竹索缆浮桥,
水上苍龙偃。
东西溃九州,
南北串百川。
归舟紧不紧如何见?
恰便似弩箭乍离弦。
登鹳雀楼古诗篇9
一、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悟诗歌大意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往往把一首好诗比作一幅画。可见,诗歌和绘画都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的。画能使词语表象化,使诗句简单化,简单的几笔,就可以把诗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采用了分小组画文本的方法。第一小组的学生把课题的意思画了出来:画面上有一家旅店,旅店的左侧竖着一个招牌一样的标志物,上书“徐”字。可见,这是姓徐人家开的店。第二小组将“儿童急走追黄蝶”表现了出来:画面上的儿童在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但“树头花落未成阴”表现得不够好,只画了光秃秃的树枝,还要点缀几片新叶才比较符合诗意。第三小组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了奔跑的儿童,从儿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学生通过绘画、读词、悟词,无需多做解释,他们已然明白了诗中“篱落疏疏”“未成阴”“疾走”等词语所表现的意境。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音乐、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触,也能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更深刻。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及其周围景象的***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想呢?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对于有一定描述性、情节性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使他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加强诵读,引发学生的感悟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能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指导朗读时,就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学生确定感情基调,确定感情基调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与节奏,看看哪些是表达诗文感情的关键字,重音就可以落在这些关键字上,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读多了,自然就能背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在教《暮江吟》时,我给诗歌配上了***片和古典音乐,视听结合,将学生带进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了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耀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黄昏景色!配以古筝独奏,学生仿佛置身于优美的秋江暮色中,美好、愉悦的情绪油然而生,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也慢慢地融为一体。此时,再让学生体会诗中江边傍晚和夜晚的美好景色,学生就不难理解“可怜”二字,以及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了。
三、感悟意境,激发学生的诗情
诗,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的诗情画意,就是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诗歌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情感联想。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时,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再适度启发学生领悟: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而且是在启示人们,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这样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诗句,还应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哲理: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鼠目寸光。教学《示儿》一诗,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后两句,体会诗人渴望“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到来的强烈心情,从而深切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登鹳雀楼古诗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经典诵读 有效教学
低年级学生心智发展尚不完善,教师要注意利用经典著作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格建设和品德等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篇幅,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及其他经典读物对学生进行教学。目前我国对经典诵读的教学比较关注,要求小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读物。然而目前对于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和价值体现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加以研究。
一、低年级课堂经典诵读的作用
诗词、名作等之所以成为经典,其必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价值和优良的传承精神,且对人们有一定的引导和熏陶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通过经典诵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化及其他经典名作的内涵,体会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意义,起到培养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部分课堂时间和课外时间诵读古诗词,如《登鹳雀楼》、《青松》等,学生通过感受诗词所表达的含义和精神,体会和学习积极向上和坚定挺拔的精神。
另外,经典诵读是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教学方法,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校及语文教师要注重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加强培养学生喜欢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注重课堂、课外、教材、课外读物等全方位的经典诵读教学。
二、低年级课堂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
虽然目前我国较注重低年级课堂经典诵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提高低年级课堂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教材选择
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最适合学生反复诵读的内容便是古诗词,但教材需要注意综合性,因此无法加入较多的古诗词。如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只有《登鹳雀楼》、《青松》两篇古诗词,虽然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意义较为简单,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还是有些难以理解。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诵读一些课外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都是非常经典且传承悠久的读物。另外还有《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这些书籍的内容虽然较多,但处处经典,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一些比较简单易懂的内容,重新编排成更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读本,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打好基础,促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及其他文章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如《弟子规》主要通过“孝”、“信”、“亲仁”等多个方面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面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且其中古代化用语,能够让学生适应古代语法的表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舍弃一些有不良思想的内容,如《三字经》中有一段关于读书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当官的思想理论,这样的理论不适合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古诗词也不太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经典诗歌《长恨歌》,其不仅篇幅长,而且描写的内容主要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不太合适小学生学习和诵读。
(二)诵读方法
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最常见的诵读形式便是以背诵文章方式,督促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然而学生在没有兴趣,且对文章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诵读产生厌倦心理,从而使经典诵读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如今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主体转变为学生,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兴趣为主,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诵读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诵读感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本文就最常见的几种诵读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①自读,小学教材及读物中,一般汉字上都标注有拼音,学生可以根据拼音了解该字的读音,对文章进行诵读。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②个读,即学生自愿或教师点名,由单个学生进行诵读的方式,如教师在教学《登鹳雀楼》时,可以通过个读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诵读。③配乐读,音乐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音乐搭配古诗词进行诵读,不仅能够使学生提高诵读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④诵读评价,经典读物在断句、用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标准,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读物能够提高自己的发音、对字词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制定诵读标准,保证学生读音、断句等诵读的准确性。针对制定的诵读标准,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诵读评价,发现学生诵读的缺点,促进学生进步。⑤情感带入,经典读物中都蕴含非常深厚的文化和思想,学生理解经典读物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向学生简单解释文章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诵读时带入相应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教师指导
虽然经典诵读主要是由学生完成,但教师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学《青松》时,首先要保证自身读音的准确性,如“雪”、“青”,以及声韵的感染性,否则学生模仿教师,从而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而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发音的准确和清晰,语调的起伏和生动性,字词的读音轻重,以及节点的停顿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读物非常熟悉。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小,无法理解经典读物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片和文字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形成具象的画面,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经典诵读的教学方式比较普遍,然而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如文章的深度、教师的指导等都会影响诵读效果。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语文教师注重诵读教材的选择,运用多种诵读教学方式等,能够提高经典诵读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