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培斯10篇

格罗培斯篇1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建筑师,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他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世界建筑大师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有精湛的艺术,创新的思维。还因为他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更表现在他尊重他人,为人着想的人本思想。我们感谢格罗培斯,他送给我们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不知怎么办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也许就是最佳路径。”

(来源:文章屋网 .wzu)

格罗培斯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 油画教学 油画创作 文化传统

2013年5月,笔者和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的同事重返俄罗斯,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美术院校和师范大学美术系进行了考察和走访。有着千年以上历史的俄国美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艺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俄罗斯就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工作,不惜重金聘请当时意大利和法国的一流建筑师、音乐家、舞蹈家来俄罗斯创办艺术学校,教育培养人才,营造了浓厚的艺术环境。这为以后持续培养俄罗斯艺术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圣彼得堡的艺术教育条件和环境是俄罗斯引以为傲的地方,那里有世界著名的三大艺术学院,即列宾美术学院、里姆斯基・科萨柯夫音乐学院和瓦加诺娃芭蕾舞学院。在美术方面,除列宾美术学院外,圣彼得堡还有穆希娜工艺美术学院和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的美术教育专业,其历史也相当悠久。

列宾美术学院是我们这次出访考察的重点,它是俄罗斯文化部艺术科学院直属的艺术院校,其油画教学和油画创作代表了俄罗斯艺术的主导方向和水平。同时我们也考察了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油画教学与创作,并对两个学校的相同内容做了比较。我们深感在最近20年来,欧美的现代艺术观念及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俄罗斯的文艺领域,有非常多的艺术家到欧美国家进行艺术考察与艺术创作,有的甚至一去不复返。

俄罗斯从来就不缺乏与西方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渠道,但在当今这种环境中,俄罗斯的大多数艺术家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坚持自己民族特色和精神的艺术,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才有自己的价值和地位。至今在俄罗斯文化部下属的艺术院校中,始终坚持经典的素描与新的色彩观念来教学,秉承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在继承前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之上,总结艺术规律,探索艺术创作的新形式。

俄罗斯艺术对中国的影响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30年代,鲁迅和徐悲鸿就对十月***后的版画和油画做过介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俄两国的美术界就有交流。当时苏联就曾派出多个美术展览到中国各地举办,同时也有许多介绍俄罗斯艺术家的画册和书籍在中国出版,对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影响很大。两国的美术家进行艺术交流也十分频繁,有俄国的人民艺术家A・盖拉西莫夫、A・梅尔尼科夫、M・阿尼库申、茹科夫等来华访问;与此同时,中国也派出了多个美术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并办展交流,有艺术家华君武、王朝闻、吴作人、刘开渠、董希文等人,他们先后访问了苏联。

20世纪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当时我们面对的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美术教育体系,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借鉴的国外教育模式主要是西欧和苏联。其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中国青年学子到西欧留学,以法国巴黎为主,学成回国后基本上都在教学单位服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有成绩卓著的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和吴作人,他们为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新中国成立后,美术教育建设主要是两个重要课题:一个是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一个是中国油画的建立和发展。后面这个课题需要得到国外艺术家们的帮助与支持,当时我们主要邀请了苏联专家到中国讲学、办班,以及派出留学生到苏联艺术院校学习。经过前后将近15年的交流与培养,建立起我国最初的比较正规的美术教育体系,使得我国美术教育发展有了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各艺术院校对中国留学生的培养和艺术教育理念的传授也是非常重要的。从那时起,我国美术院校里也有了工作室制度,例如,中央美术学院,有古典风格的第一工作室、俄罗斯东欧风格的第二工作室、表现性风格的第三工作室、民族风格的第四工作室等,这也是受到国外艺术院校影响后建立起来的模式。

俄罗斯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文化培养和文化交流的国家,有着一整套非常系统而严谨的教学制度。每位在其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或在省内外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几年之后,还可回到学校的高级培训班进行培训,再次接受专家级的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其中的优秀者可以继续深造读博士研究生或读艺术科学院创作员培训班,艺术科学院的创作员相当于实践型博士研究生,学制同样是三年。这一套体系使得俄罗斯的艺术院校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有了质量保证,学习艺术的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也比较全面,这是我们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比较乐意看到的情况。

在俄罗斯文化部下属的艺术科学院有两所学校:一所是莫斯科的苏里科夫美术学院,19世纪中期由一座美术专业学校逐步发展为莫斯科美术学院,1948年定名为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一所是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原为俄国皇家美术学院,创立于1757年,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1947年定名为列宾美术学院。两所学校的油画教学大纲和工作室制度大体相同,但莫斯科的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对现代风格关注多一些,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则比较重视传统,这与圣彼得堡当地的文化环境、地理位置有关。圣彼得堡靠近芬兰湾,十分优美安静,人们崇尚艺术品位和格调,从事艺术工作的人较多;市内群集了非常美妙的拜占庭建筑、哥特建筑和巴洛克建筑,这在世界上很少见,这样的人文和历史环境很自然地诞生了列宾美术学院的油画风格。而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位于首都莫斯科,是***治、文化中心,交通发达,人员流动性大,世界各地信息灵通,学术气氛比较活跃开放,讲究对外交流,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更多一些。所以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与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的风格稍有差异,各有特点。

列宾美术学院以其历史的厚度和写实教学的世界知名度,成为我们考察的重点。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体系非常严谨科学,学制6年,毕业生获得的是硕士文凭,相当于我国的本硕连读情况。入学后前两年在基础部学习相同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写生、创作和文化课程;进入三年级开始根据自己的成绩和爱好来选择不同导师的工作室,当然得到导师的认可是最重要的条件。

1993年在笔者上学时,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有6个工作室,都是以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它们是:梅尔尼科夫工作室、法明工作室、湟普林采夫工作室、列依赫特工作室、萨卡洛夫工作室和古画修复工作室。各工作室绘画风格、创作题材都不太相同,像梅尔尼科夫工作室主要创作大型壁画,而法明工作室则以架上绘画的风景题材为主,湟普林采夫工作室多以人物创作为主。目前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七个工作室是:贝斯特洛夫壁画工作室、谢尔盖列宾①壁画工作室、叶利梅耶夫工作室、别西科夫工作室、扎贡尼克工作室、戈留达工作室和古画修复工作室。

一旦学生选定了工作室,那就要从三年级一直学习到毕业为止,一般是不允许更换调整的,这与欧美国家的艺术院校有很大的不同。而六年级一整年都是毕业创作时间,学生集中到毕业创作工作室进行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的准备。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可以去***书馆查找资料,也可以去外地收集自己必需的创作素材和资料。在两个月之后向导师交出三幅不同题材、不同材料语言的创作小稿,听取导师的意见,并商讨从哪一个方向继续深化或扩展创作内容。在六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前半段时间都是与导师一起反复推敲创作小稿,充分打开思路,探求多个可能性和手法。只有到了第二个学期后半段时间,才会将确定下来的创作小稿进行深化、细化,绘制成毕业创作的正式大稿。第六年是尝试创作多种构思、构***、材料构成的一年,不仅仅是绘制最后大稿的时间,这套毕业创作顺序与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大致相同。

关注现实、关注生活是俄罗斯美学思想的中心。20世纪中国人民之所以十分喜欢俄国美术作品,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从中可以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方法,特别是俄罗斯艺术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的技巧。歌颂正义与劳动人民的主题至今不变,笔者这次参观了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贝斯特洛夫工作室、谢尔盖列宾工作室和别西科夫工作室,许多学生的毕业创作内容还是反映现实人民群众的生活。他们不是直接使用照片,而是用文学创作性思维提炼加工形成的写实语言,来表现、歌颂善良的人民群众主体。当然,也有同学采用宁静的装饰风格描绘神话传说,也有采用深沉压抑手法反映生活的另一面,突出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凸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

至今,列宾美术学院的创作方向是一致的,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治变革以后,宗教的影响增强了。俄罗斯境内新建了许多东正教堂,从客观上形成了对宗教性艺术品的需求,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等。同时,列宾美术学院在教学中也增设了宗教题材的创作与修复工作室。该工作室的学生对宗教也都很虔诚,他们认为只有走进宗教的精神世界,才能创作出好的宗教性题材作品。

在列宾美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相比欧美国家留学生要勤奋和刻苦一些,对俄罗斯油画的教学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也许跟在中国的大学、中学里的教学思路有关。中国学生能在列宾美术学院得到正规的基础训练,遵循严谨的教学规律,了解并掌握对教学成果的评鉴等都非常重要。

俄罗斯有许多具备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和实施教育方案的院校,这是其培养优秀师资的基础。俄罗斯教育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年)一直是俄罗斯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他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做了很多贡献和研究,使得今天俄罗斯教育科学研究水平进入世界领先地位,成为教育大国之一。俄罗斯各省市都有师范大学,在莫斯科有一所国立师范大学,在圣彼得堡也有一所非常著名的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师范大学和我国师范大学一样是综合性的各个学科齐全的大学。美术专业油画教学和油画创作也是非常规范和严谨的,笔者注意到,他们培养师资,一个是注重学生品德、人文道德修养;二是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三是不但自己能够艺术实践,而且要学习各种理论,学会表述;四是注意艺术视野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些方面在国立师范大学中是必须做到的。

赫尔岑师范大学位于圣彼得堡市,与列宾美术学院同在一个城市。美术专业的学制也是六年,相当于我国硕士毕业,油画专业教学的导师许多来自列宾美术学院,所以在油画教学和油画创作风格上与列宾美术学院十分相似,也是以写实具像为主,学生也可采用装饰方法、写意方法等作画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思路。

这次在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访问后,结合笔者在国内师范学校中担任油画教学、油画创作的工作,就有关人才培养理念对照比较,有三点感想:第一,与俄罗斯师范院校相比,我们的教育理念在稳定性上有所不足。教育是百年大计,要相对稳定一些,对待传统、对待历史、对待经典要保持一贯性;第二,与俄罗斯师范院校相比,应该加强树立长远服务国家的整体意识。不是一招一式,而是贯穿整体的人格培养;第三,与俄罗斯师范院校相比,想快出人才和成果固然不错,但人才培养是有科学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积累沉淀的过程。在人才培养上不能急躁和功利,而是注重品德和修养。俄罗斯艺术院校与其他国家的艺术院校有所不同,他们对学生的入学条件标准非常严格,要经过考试和筛选程序,尤其是著名艺术院校录取学生的条件更为严格。他们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优秀的,能够给学校争得荣誉。

面向21世纪,中俄两国还有许多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我们两国艺术家共同努力。在艺术教育方面,我们作为师范院校教师应不辱使命,在艺术教育的诸多方面做更多的探讨和努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为培养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人才做贡献。

注释:

①谢尔盖・列宾不是巡回画派的主将,伊里亚・列宾(即以他名字命名的“列宾美术学院”)两个列宾同姓而不同名,但常被人们错认为同一个画家。

格罗培斯篇3

我的前排坐了一对青年伴侣,男子穿一件带斗篷帽子的绒衣,裹头缩肩,只露出嶙峋的脸部正面,一双显得夸张的滚圆眼睛,加一只鹰勾红鼻子,大部分脸面长了胡髭。见了他,我立即想起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这位“别里科夫”先生似乎拒斥周围的一切,一入座就放下遮光板,掏出一罐空气清新剂,旁若无人地朝四周喷射一番,然后一直“唏唏嗦嗦”地努力包裹自己。我看着这位“别里科夫”的表演,感觉时间过得很快。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明斯克机场,机舱内响起热烈的掌声,乘客鼓掌如仪,这种礼仪习惯值得尊崇和学习。

飞机降落前,透过舷窗俯视大地,开阔的东欧平原被森林覆盖,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明斯克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崭新”,楼房、马路都像刚刚建成,干净明快。明斯克是被东欧平原的原始森林包围着的城市,这座将近千年的古老城市历来都是欧洲大陆重要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有“交易重镇”之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里被德国***占领达三年之久,战争的炮火将这座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以至于几乎没保存下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建筑。二战胜利后,人们以斯维斯洛奇河为中轴,在废墟上重建了这座城市,目前人口达到了190万,形成了完善的城市交通与服务体系。

白俄罗斯人普遍重视 艺术素养的培育,明斯克有很多艺术学校,由国家建设和管理的著名文化设施也很多,如明斯克大剧院、共和国宫、国家艺术博物馆、白俄罗斯历史和文学博物馆、明斯克交响音乐厅、明斯克音乐剧院、明斯克音乐厅等,都是人们十分喜爱并经常光顾的场所,每周听一场音乐会或者看一场芭蕾舞是很多人崇尚的艺术生活。根据出访日程安排,我们可以到明斯克大剧院观看一场芭蕾舞。晚餐过后,我们兴高采烈地齐聚剧院大厅,却在进入剧场安检通道时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原来,负责接待的糊涂蛋拿到的是昨天晚上的演出票,而昨天晚上他却带领我们去吃烤肉、欣赏当地民谣了。大家有点失望,只观赏了一番大剧院的外景就打车返回驻地。

打开电视,没有能听懂的节目,有一个频道是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国民议会接受质询,似乎在谈论应对乌克兰危机的有关***策。从表情上看,有几位议员很激动,似乎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但是卢卡申科口才很好,滔滔不绝。因为听不懂,难免昏昏欲睡,一觉醒来,答辩仍在继续。于是去冲澡,发现周围全是“中国制造”。回想起白天在拜访崔启明大使时所闻,中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互利合作领域广泛,在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白俄罗斯一直坚定地站在支持中国的立场上,我们经常说巴基斯坦是铁哥儿们,是“巴铁”,其实白俄罗斯也可以称得上我们的“白铁”!

明斯克最大的***广场(PI Nezalezhnastsi)号称欧洲中心的中心,我们要访问的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就坐落在广场西侧,面向广场的主楼入口有一尊高大的女教师雕像,她的容貌看起来智慧慈祥,手捧象征知识的书卷,颔首注视着走进校门的每一位师生。的确,当我从她的膝下经过,仰望她的容颜、注视她手中书卷的时候,心中激荡着对“师范”二字的崇敬。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创建于1914年,前身是明斯克国立高尔基师范学院,1931年7月,根据白俄罗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改为国立师范大学,成为白俄罗斯最大的科学、文化及师范教育中心。

1995年,以白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唐克(Maxim Tank)的名字命名,因此,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又称“国立马克西姆・唐克师范大学”。诗人马克西姆・唐克(1912~1995)出生在白俄罗斯西部农家,诗作丰硕,获得多项国家奖励和列宁奖金,被授予白俄罗斯“人民诗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是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说起来,这位诗人与中国的渊源也十分密切,1949年春天,他作为苏联和平使者参加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会议期间,他听到了中国人民渡过长江的消息,凭着在中学地理课上了解的长江,以及对中国劳苦大众的祝福之情,写下诗篇《蓝色的大江》。1957年,他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参加建国八周年庆典,并到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洛阳等地参观访问。他在参观武汉东湖屈原纪念馆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垂柳呀,你们为什么弯身探向水面?

天空吐霞光时,你们在水中有何发现?

……

垂柳悄悄地向我开言:

你亲自向湖水深处看一眼,

不过,千万不要惊醒风儿和芦苇,

你会在湖心里看见活的屈原。

现在,马克西姆・唐克已经成为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的灵魂和象征,他的塑像被安置在主楼会议室外的大厅,所有到访的宾客都会在这里合影留念。与塑像相伴的是正前方楼道长廊两侧悬挂的历届教授的大幅油画肖像,他们形象儒雅,目光深邃,彰显出这所大学的学术力量和精神气质。这是一个崇尚英雄、崇尚学术、崇尚成功、崇尚荣誉的国度,这种精神状态从很多细微的地方体现出来,让人回味不绝。

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库哈尔奇科(Peter D. KUKHARCHIK)教授等学校负责人与我们进行了会谈,西北师范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有着比较密切的交流关系,近几年建立了联合培养学生互换学习的机制,目前正在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合作建设“中国文化中心”,两校领导及教师互访交流频繁,库哈尔奇科校长也多次访问西北师范大学并做学术报告。因此,会谈一开始就互致老友的问候,回忆互访的经历,总结合作的成果,气氛十分融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巩固合作成果,在互派教师访学任教、交换学生、学习培养、加强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提升。西北师大要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力度,特别是要为“中心”提供更丰富的音像资料和***书,扩大“中心”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会谈后,我们参观了“中国文化中心”,并与白俄罗斯师范大学的相关教师、学生以及西北师范大学派出的交换生进行了座谈。座谈由学生主持,首先由中、白学生回顾学习两国文化的体会,白大教师介绍双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表演节目。白大学生演唱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令我们大受感动,因为西北师大地处黄土高原,演唱“黄土高坡”,体现了白大同学精心待客的友谊之情,而且演唱得有板有眼、高亢有力。西北师大同学演唱了白俄罗斯歌曲,这十几位同学刚到明斯克不久,处于人生地不熟的状态,因此比较露怯,不善言谈,看起来气质有点羸弱。这恰恰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缺少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涵养气质的训练,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人文交流就是这样如涓涓细流般润泽万物,看着两国青年学子相互学习、其乐融融的情景,我感到实现“民心相通”确实是一项迫切的伟大工程。而大学是促进青年交流最重要的平台,如何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构建好这个平台,吸引全世界的青年学子来交流学习,是各国大学正在积极拓展的领域。

白俄罗斯的大学有以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的名字命名的传统,我们接着要访问的格罗德诺国立大学,位于白俄罗斯西部毗邻波兰、立陶宛的格罗德诺州,以著名诗人扬卡・库帕拉(Yanka Kupala,1882~1942)的名字命名。1947年,中国文光书店曾出版了扬卡・库帕拉的诗集《芦笛集》。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扬卡・库帕拉国立大学校长科罗利・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Andrei Dmitriyevich Karol)教授接待了我们,他在致辞中引用了许多孔夫子的话,谈到了孔子关于“有教无类”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是可以跨越国界、不分种族的,中国和白俄罗斯的大学应当从孔子的思想中得到启示,满足两国青年相互学习和国家发展交往的需求,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借鉴。他还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强调了在大学开展博雅教育的重要性。后来了解到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校长是教育学博士,前苏联的教育学理论和高等教育模式在上世纪50年代曾风行于中国,影响了一个时代。在这样的国家遇到崇尚孔子教育思想的大学校长,真是令人高兴。我们商谈了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的事项,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希望双方共同制定一份培养计划,完善课程方案,经过双方评估审核通过后,再选派学生交换培养。同时,希望在兰州建立一个办事处,为双方联系工作和互派学生服务。实际上,两校关于交换培养学生的工作商谈已经开展了几年时间,但实际派出的学生寥寥无几,中国学生去白俄罗斯大都留在了明斯克,而格罗德诺学生缺少对中国西部高校的了解,同时也存在家庭收入的制约。

格罗德诺是位于东欧平原涅曼河低地的著名边城,建成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0世纪,曾为格罗德诺公国都城,是一座具有防备力量的贸易中转站。它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这座历史古城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欧洲许多贸易路线的交会点;二是频遭各种***事势力的威胁。因此,历史上的格罗德诺曾经遭受过鞑靼人的入侵,曾经成为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曾经是商贸发达的犹太人社区,曾经是波兰王国的领地,曾经隶属于俄罗斯,也曾经被德国人占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波兰、立陶宛和苏联在格罗德诺展开了拉锯式的武力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格罗德诺几经折腾,频遭破坏,繁华不再,直到1945年才再次隶属于白俄罗斯。历史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性格,就像我们一路走来看到的景象:浮云低垂,阴雨绵绵,森林静谧,秋叶绚丽,城市里没有高耸入云的宏大建筑,街两边都是精巧整洁的低矮楼阁,显现着红绿相间的底色,映衬着精心打理的花卉绿植。小河上构思别致的小桥,河岸上自然延展的小路,青松苍翠,白桦丛立,橡树葱郁,枫叶飘逸,整座城市展现着对自然的崇敬与退让,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沉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让人感觉到 “轰轰烈烈”或“热火朝天”。谈论起与当地合作建工厂、办农场时,我甚至担心是否会毁坏这种静谧的自然和人们恬静的生活。

格罗培斯篇4

一、俄罗斯新旧教育

俄罗斯,作为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国家,对教育采取了与时俱进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俄罗斯人传承旧式教育的优点,辅以新式教育,进行了教育改革。

(一)教育概述

俄罗斯是原苏联的法定继承者。原苏联学制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包括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的研究生教育)。原苏联高等院校的学制结构有其特殊性,其中全日制大部分专业修业年限为5-6年。而在当今世界教育制度中,普遍实行了学位制。凡是受过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人,都持有证明自己通过高等教育达到相应水平的学位证书和享有相应的学位称号。在欧美国家,学位的级别划分非常严格,尽管不完全相同,但大致上都设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资格。而原苏联在研究生教育中只设副博士和博士两级学位,不设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授予学士学位。

由此可见,原苏联与我国及欧美国家的学制结构存有差别,学位制度也不尽相同。学位这种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各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俄罗斯人认为,他们的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相当于甚至超过欧美国家,他们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修业年限相当于或超过欧美国家获得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已经达到欧美国家的硕士水平,尽管没有设立这一级学位。而俄罗斯的副博士学位完全不逊色于欧美的博士,因为都需要3-4年的学位学习,都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和答辩。至于俄罗斯的博士学位同欧美的博士后资格规定在原则上也是大同小异。

(二)教育类型

俄罗斯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具有特殊性,这反映出俄罗斯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但这种特殊性也给其在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近年来,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学制结构和学位制度的改革,也就是实现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高教体制一体化,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以便参与国际教育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并适应国内推行私有化和实行市场经济后的对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1.不完全高等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由高等院校按照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大纲实施教育,学制2年,完成这一阶段学习任务并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继续接受教育,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领取《不完全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后就业。本阶段毕业生大概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或略低。

2.基础高等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中间阶段,由高校按照专业基础教育大纲实施,学制4年,其中开始2年系不完全高等教育阶段,后2年系系统专业知识教育,是前2年基础上的继续,按我国习惯可成为2+2学制。学生毕业后可获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同时获得学士学位,并可以继续接受下一阶段教育。学士学位仅限于人文、社会、经济、理科等专业。

3.完全高等教育。这是高等教育的完成阶段,由高校按教学大纲在基础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再实施2年的专业培养,学制为6年,即4(2+2)+2年,学生毕业并经过答辩后获《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同时获得硕士学位。

4.大学后教育(高等教育后教育),几乎完全与老学制相同。

二、俄罗斯高等院校专业

俄罗斯高校种类繁多,各自有其独特的特点。俄罗斯院校大体分为八个类型,各类院校又有其各自的学制特点。

(一)院校类型

1.综合大学:综合大学在俄罗斯教育体系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俄罗斯强调这类大学应是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科研、教学和教学法研究中心,培养专门人才和师资的基地,普及科学的宣传中心,并要求在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方面发挥作用。综合大学有较好的物资设备,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经费也比较充足。

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最古老的一所综合大学,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几所大学之一,共开设有17个系,300多个教研室及各种教学研究所、科研所、计算中心、博物馆、***书馆、天文台、植物园、各种大型实验室等等。

2.高等技术学院:高等技术院校是俄罗斯数量最多的一类院校。它包括多科性的工学院和单科生的专业学院。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如圣彼得堡加里宁工学院、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等。专业技术院校中,多数专业只面向某一个共有主管部门。技术院校共开设专业约200多种。

3.高等农业院校:高等农业技术院校培养农业高级技师和专家。专业有农学、兽医、农业机械、农业经济等。农业院校开设专业30多种。

4.师范院校:俄罗斯师范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的师资。目前,设有20多个专业。多科生的师范学院的主要系科有历史哲学系、数学物理系、自然地理系和外国语系等。在大型的师范学院,除上述系外,还有工艺美术等、音乐教育系和体育师范系。比较著名的师范院校有圣彼得堡赫尔岑师范学院。莫斯科外国语学院等。还有一类工程师范学校,专门培养中专、中技教师。

5.医学院校:医学院校包括多科性的医学院和专门性的医学院(如儿科医学院、药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学制一般为7年。

6.文科专业院校(经济和法律学院):多科性的经济院校设有很多经济专业,如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院等。专门的经济学院只设有关或几个专业,如财***经济、工程经济、商业经济等。

7.文化和艺术院校。

8.体育院校:通常体育院校中设有两个主要系,即体育师范系和体育运动系。

(二)学制设置

1.四年制高等教育计划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以及一些专门课程和实践与培训,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取得职业经验。

经过4年的学习,通过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

2.五年制高等教育计划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经济学、自然科学和其他一些专门职业培训。

经过5年的学习,学生需通过考核和评估,提交自己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通过者可获得所学专业的工作资格证书,如工程学工作资格、教师资格,农业(家)资格,经济(工作者)资格等。

3.六年制高等教育计划包括本科4年的专业学习和两年专门的研究学习与实践,学生需要在4年的本科教育结束后接受深入研究教育和进行科学实践活动。

格罗培斯篇5

关键词:俄罗斯;高等教育;教育理念

中***分类号:G649.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1-0068-0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不仅体现在***府 对教育拨款额度的增加上,也体现在俄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关注和回应上。 最直接的就是1995年俄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策性文件》 中 提到的高等教育三个核心理念,即“针对性”、“质量”、“国际化”的回应。当时任俄 联邦***长的弗•金涅列夫曾指出,在向21世纪的过渡中,俄高等教育面 临 着三项任务:一是满足当前俄罗斯***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需要;二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三是达到国际化[1]。

1996年8月俄颁布了经联邦委员会批准的《俄罗斯联邦高等及大学后专业教育联邦法 》,这是苏联解体后俄颁布的第一部有关高等教育的全国性法律。从此法可以看出,俄比较 关注和重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作出回 应。如该法在《总则》中强调:“俄罗斯联邦高等及大学后专业教育系统在保存与发展俄 罗斯教育机构的成就与传统中,贯彻与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一体化的原则”,“如果俄罗斯联 邦的国际条约采用与本法不同的规则,则以国际条约为准。”[2]

在理念层面,俄高等教育变革的出发点就是要改变高等教育对***府的被动依赖,使之能 够主动地去拓展办学的主体,多方位地筹集资金,直接面对由市场经济主导的、充满竞争的 社会,接受“市场”的观念,适应市场社会所需,让文化教育与经济交融,更新办学理 念,加快俄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

一、教育私有化――满足当前俄罗斯***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需要

高等教育私有化是俄罗斯高等教育对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

在长达近70年的时间里,苏联的非国立高校的数量一直为零,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因此, 1991年7月10日叶利钦就任俄总统伊始,就表示了他对教育,尤其是私立教育的关心。7月12***的第1号总统令就是《关于发展俄罗斯教育的紧急措施》,其 别责令俄***府在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要在显著位置上明文规定支持私立教育机构(第 1条第1款)。俄***立即于7月25日了《为发展私立和非国立教育机构网络 创造条件的重要文件》,对发展私立教育的法律依据、财***物资、师资干部、信息出版等项 保障及其落实期限、执行单位、拨款数额一一做了具体部署[3]。

1992年7月7日叶利钦总统签发俄罗斯第一部教育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该法明确 规定:教育机构按其法律组织形式可以是国立的、非国立的(含私人、社会、宗教组织设立 的)。教育机构的创办者可以是国家***府管理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本国、外国、境外的企 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机构及其所属团体和协会;本国、外国、境外的各种民间和私人基金 会;在联邦境内注册的各种社会、宗教组织;本国及外国的公民个人[4]。此法 改变了苏联时期国家或***府单一举办高校的格局,使非国立高校在俄有了合法存在 的理由。

1994年9月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领域非国有化非垄断化法(草案)》。对俄私立高 等教育的发展更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尽管1996年经修改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与《俄罗 斯联邦高等及大学后专业教育联邦法》中都坚持国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都不允许将现有 的国立、地方高等教育机构转为私有,但是后者仍“鼓励非国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办和运 营”。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私营化的解释之一(鼓励私人、团体和私有公司创 办高校)是基本一致的。

据俄***统计,1993―1994学年,通过鉴定获得合法办学资格的私立高等学校只有78所、 学生7万人;1997―1998学年猛增到334所、学生25.1万人;到2002年,在全国1 008所高 校 中,私立高校已达387所,在全国542.7万名大学生中,私立高校的大学生有63万人,在全国 高校64.41万应届毕业生中,私立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88万人,分别占当年全国总数的3 8.39 %、11.61%和7.6%[5]。俄现有70%的非国立大学是人文科学类,主要培养 法律工作 者、经济学者、心理学者、文化工作者、历史学者和各种外语专门人才。此外还有一些开设 医学、电脑技术、理论物理、应用数学等课程的院校[6]。

由于经济私有化,俄出现了一个富有阶层,他们中有些人的子女成绩不符合进入国立高 等学校的条件,私立高校迎合了他们的 需求,维护了这些新贵的教育利益,为维护公民的高等教育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 用。

二、层次多元化――俄罗斯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选择

苏联时期大学本科毕业不授予学位,只授专业资格文凭和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研究生分为副 博士和博士,博士学位必须是毕业后在岗位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副博士才能申请。与世 界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显著差别。2005年在 德国柏林召开的欧洲***长会议通过决议接纳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该进程的目标是 到2010年创建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成员国内互相承认大学文凭及其他高等教育 的普遍标准。该会议的最终公报强调现在40个国家都将参与创建统一的欧洲高 等教育认证制度的行动。这些参与国几乎包括了土耳其、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在内的所有欧 洲国家。此举符合俄罗斯全体师生和高校的利益。到时俄罗斯国内大学的毕业证书将会 得 到欧洲的承认,教育质量也会在欧洲范围内得以评估。根据博洛尼亚国家集团组织的条款, 俄必须在大学教育中引入学士和硕士两种学位[7],因此,俄已将高等教育分为 两个阶段五个层次。

第一阶段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根据俄在1996年8月颁布的《俄罗斯联邦高等及大 学后专业教育联邦法》中的规定,这一阶段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不完全高等教育 。学制3年或3.5年,包括学士教育计划的前2年和1年或1. 5年相当于中 专水平的职业培训,完成前两年学业者,可获得不完全高等职业教育证书,完成全部第一层 次教育计划者,可获得不完全高等教育文凭(相当于大专)[8]。2.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学制2年或4年,前者以不完全高等教育为基础,后者以普通 中 等教育为基础。学校向经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高等教育毕业证》,同时授予相应专业的“ 学士学位”。学生可以继续接受完全高等职业教育。3.完全高等职业教育。一种 是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专家;另一种是培养具有“工 程师”、“教师”等资格的专家。硕士学位教育是在学士学位教 育的基础上再接受二年专业培养(包括科研或教学实习),专家资格教育保留原来5年的学制。学校向经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高等教育毕业证》,同时授予相应专业的“ 硕士学位”、“工程师”等专家资格[9]。获“硕士学位”或“专家资格”的高等 院校毕业生可报考研究生,进入第二阶段大学后高等 专业教育的学习。

第二阶段是大学后高等专业教育,即研究生教育,分为两个层次:1.研究生。学 制三年,毕业后发副博士学位证书。与中国不同的是,俄目前 将硕士生的培养列入大学教育层次,因为苏联不设硕士学位,现在仍沿袭。因此,在俄研 究生专指攻读副博士学位的学生,俄认为他们的副博士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博士,所 以在发证书时,对本国人的证书写副博士,对外国人的证书用英文写Ph•D。 2.博士生。学制三年,毕业后颁发博士学位证书。苏联有博士这一学位,但没有 博士生。当时要获得这个学位相当难,申请人一定要在某一领域有相当的学术成就 和影响,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和专著,甚 至发明创造,才能获得博士头衔。近年来,俄为了与国际教育接轨,在新的高等教育法中 ,出现了博士这一层次,并且 降低了对博士学位的要求,但对博士论文的要求还是很高的,目前大多数国立高校对博士生的培养 还未进入成熟阶段,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寥寥无几[10]。

俄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现为“俄普通和职业***”)为推进高教体制改革, 顺应国际潮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了培养各级专业人才的原则,确定了多级高 等教育学制结构,但不作硬性规定必须执行,允许高等院校自主决定,在新旧两种高等教育 学制结构间作出选择。

三、合作与交流――国际社会对俄罗斯高质量教育的认同

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潜能,俄的教育制度要求加强同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 作。为维护国家经济和***治利益,在当今世界教育日趋国际化、一体化的环境下,俄***府决 心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和潜力,鼓励各大学将扩大招收外国学生的数量作为自己在 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重点,将教育服务出口作为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通过 签署宣言加入博洛尼亚进程的同时,俄罗斯也为自己融入欧洲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长期以来,俄积累了培养外国留学生、专家的丰富的经验,解决了外国公民的教学方法 、师资和法律问题,成立了保证接受外国公民,并组织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据 统计,1945年在苏联学习的只有20个外国学生。2000年6月在俄联邦的大学中有57 645 个外国留学生,他们中间5 465人是公费学生,52 180 人是自费生[9]。俄罗斯的教育水平较高,加上特殊的地理、文化、艺术和区域 优势,决定了它有 不 同于美国、日本、西欧、澳洲的优点,费用低廉、入学考试容易,更使其吸引 了大批外国留学生。目前俄大学中约有35万名外国留学生,其中公费生与自费 生各占一半,所学专业有150多个[10]。

(一)留学生情况

有资料显示:在俄读大学本科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72.5%,预科生占16%,进修 生占7%。攻读硕士学位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始的,目前只占留学生总人数的4%;攻读副博士学 位的人数在逐年减少,只占留学生总数的3.8%;攻读博士学位的更是凤毛麟角,2004年只有 104人,占留学生总人数的0.4%。目前,在俄罗斯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和独联体国家,占 总数的75%,其中亚洲国家的留学生占37.7%,独联体国家的占37%,其余依次 为中东、非洲、西欧、东欧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等国家。

(二)留 学生选择专业情况

尽管俄在教育和科研领域仍居世界前列,但限于保密,不少学科对外国留学生仍不开放 。因此,到俄学习最强专业的人数仍较少,如航空航天专业的留学生只占总数的0.5% ,留学生选得最多的专业依次是:医学(19%)、财经及管理(17.5%)、人 文社会科学(10.5%)、俄语语言文学9.5%;信息自动控制5.8%; 其他(均低于5%)。

(三)俄罗斯***府对留学生的资助

目前在俄罗斯的留学生有8万多人,其留学资助金提供的对象为:俄罗斯***府与其他国家按 对等原则签订交流协议的研修生、学者;独联体及亚洲、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以及自费生中成 绩优秀者。2003年至2004年间,俄罗斯***府共资助了25 000名外国留学生。

(四)俄罗斯***府对已毕业的留学生的后续工作

在俄罗斯(包括苏联)高等学校学习过的外国留学生,目前分布在150多个国家,共有65万人 左右,他们中很多人在各自国家的***治、经济、文化、教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 ***府一贯重视对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的后续工作,充分利用不同渠道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有一 套成熟的工作机制和经验,通过毕业留学生来加强和巩固俄罗斯与各国的***治、经济、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俄21世纪国际高校毕业生协调委员会在59个国家设有分会,经 常召开地区性的毕业生 联谊会,目的是推动和加强外国毕业生与俄罗斯母校的联系与交流[11]。

通过对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的积极回应,俄罗斯正逐步融入世界教育的舞台,推动着国 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俄罗斯联邦发展高等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国家***策[J].世界教育信息,2000 ,(3).

[2]俄罗斯联邦高等及大学后专业教育联邦法[J].教育参考资料,1999,(18).

[3]三年等到了所承诺的东西吗? [J].[俄]私立学校,1994,(3).

[4]王义高.对俄教育私有化战略的考察与思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1,(1).

[5]肖.社会转型 期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变化[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6]俄罗斯的自费高等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0,(3).

[7] [俄]梅捷列夫. 俄罗斯联邦的教育制度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EB/OL].(2006-06-22).[ 2006-09-11].hljic.省略.

[8]汪宁,向丽华.俄罗斯教育改革评析[J]. 俄罗斯研究,2005,(4).

[9]俄罗斯教育现状[EB/OL]. [2006-10-01]. 省略.

格罗培斯篇6

关键词:中俄商务谈判;文化差异;谈判风格

一、中俄文化特征

我国处于亚洲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既有陆地又有海洋的国家,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原因,使得我们中华文化拥有一种凝聚力和包容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跨越欧洲和亚洲两大洲,所以使其文化既有东方魅力,又有西方的某些特征。所以俄罗斯文化既不是单纯的东方文化,也不是单纯的西方文化,它是东西文化双重作用、又兼有两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的文化体系。

二、中俄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俄物质文化差异

饮食文化多样性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别是用竹筷进食,被欧美人士赞为是艺术的创造。中国饮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是茶的故乡,俄罗斯的茶就是从中国传入的。

俄罗斯以吃俄式西餐为主,大多都使用刀叉用餐,也有个别人习惯用手抓饭吃。他们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俄罗斯主食为面包。一般上菜的顺序为:头盘、汤、副菜、主菜、蔬菜类菜肴、点心、甜品、水果、热饮。俄罗斯人在饮食上,一般都不吃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等食品。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是钟爱烈酒伏特加。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2.中俄行为文化的差异

农业经济培养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农业经济培养了中国人注重实际的务实精神和酷爱和平的性格。

由于俄罗斯有太优越的自然条件,俄罗斯人又显得非常懒散,他们喜欢晒着太阳在大街上、公园里唱歌跳舞。但俄罗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磨练了俄罗斯人意志,培养出了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

3.中俄精神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庸哲学,而俄罗斯文化呈现出宗教性。中国文化推崇的中庸以过犹不及为核心,做人处事追求适量、守度、得当,不偏不倚,越位和缺位都不合适。中庸既不是简单地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它追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寻找最佳方案。

俄罗斯文化是深受宗教影响的文化。"罗斯洗礼"将俄罗斯带入基督教,不久后东正教又被奉成为国教。对真理的不懈探索、对精神自由的无限追求是俄罗斯精神的核心内容。俄国人可以因神圣的理想而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也可能因理想的受挫而心灰意冷,懒于行动。

三、中俄文化差异对商务沟通的影响

1.霍夫斯坦德文化分析

下面根据霍夫斯坦德文化五维度系统、克拉克洪与斯多特贝克的价值双向模型以及霍尔的文化分析框架,我们将文化分为十个方面:交流方式、工作方式、讨论方式、商业态度、领导方式、商业关系、决策方式、决策基础、时间态度、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下面从这十个方面对比中俄的不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俄罗斯和中国在交流方式、讨论方式、决策方式有较大差异,在决策基础、时间态度、工作与生活平衡方面有小的差异,而在工作方式、商业态度、商业关系、领导方式方面很相似。

2.商务禁忌。商务交际中俄罗斯人也有许多忌讳,在交际时必须注意。俄罗斯人最偏爱“7 ”,认为它是成功、美满的预兆。对于“13” 与“星期五”,他们则十分忌讳,对某些俄罗斯人来说,OK的手势是没有礼貌的。他们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西方人都忌讳数字13,若13日恰逢星期五,则为最不吉利,称为黑色星期五。对俄罗斯人来说,OK手势是没有礼貌的。

3.商务礼品。俄罗斯商人认为礼物不在重而在于别致,一般送些精致的小礼品即可。一般来说,可以向俄罗斯朋友赠送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小工艺品,另外,也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送一些其它礼物,如应邀到俄罗斯朋友家中做客聚餐时,可以带上白酒、香槟酒或蛋糕等。而且还要亲自为对方挑选礼品,这样表达了对对方重视的程度。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这也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礼物之一。然而太贵重的礼物反而使受礼方过意不去,常会误认为送礼者另有企***。俄罗斯人给亲朋好友送花要送奇数,参加葬礼送花方可为偶数,以奇偶数区分场合。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

4.商业礼仪

俄罗斯商人有着俄罗斯人特有的冷漠与热情的两重性。商人们初次交往时,往往非常认真、客气,见面或道别时,一般要握手或拥抱以示友好。俄罗斯商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片,一般不轻易散发自己的名片,除非确信对方的身份值得信赖才会递上名片。在进行商业谈判时,俄罗斯商人对合作方的举止细节很在意。许多俄罗斯商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古板,固执而不易变通,所以,在谈判时要保持平和宁静,不要轻易下最后通牒,不要就想着速战速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性、关联性,非常注重总的指导原则,总是在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条款和细节。

四、应对中俄文化差异的谈判对策

1.谈判前做好准备

谈判既是竞争又是合作,谈判过程中是竞争的关系,而谈判结果追求的是双赢的合作。谈判前一定要做好“知己知彼”。不仅要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

2.风俗习惯的对策

要多了解对方的文化,但不能只是一味地仿效。不了解对方风俗习惯,会使得谈判过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商务交流和谈判过程中,灵活也是很重要的。国际业务中有两条铁的原则:一是卖方相对较需要改变,自己往适应买方。二是访问人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就是俗话说的“入乡顺俗”。

3.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掌握一国的语言并不难,但是要知道这些词语在一定文化中隐含的特殊意义却很难。所以谈判时要避免使用俗语和习语,同时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比如表情、语气、动作等。

4.加强中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文化沟通是我们深度合作和长远合作的基础。中俄两国民间文化交流近年来明显活跃,双方民众对对方国家的文化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像友城之间的交流,各种专业协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本国的文化舞台。(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杜萍.中俄贸易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

[2]张振山.浅析俄罗斯人的礼仪与谈判特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

格罗培斯篇7

刀锋:为了满足广大***事爱好者的要求,我们经过半年时间的收集整理,终于整理出较为完整的世界各国特种兵院校的资料,但愿能让你们满意。在收集的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朋友的支持、帮助,在这里表示诚挚的谢意。因为我们资料有限、时间仓促,很多内容还不完善,甚至可能还有错误的地方,希望朋友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同时也希望喜欢《***营武苑》栏目的朋友,把你们的想法讲出来,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我们都将尽力去满足你们。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

来到俄罗斯古比雪夫东南约100公里的地方,一座奇特而神秘的“间谍城”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就是俄罗斯特工学校中规模最大、课程设置最多的“卡兹纳”间谍学校。

走进间谍城,就像来到了世界建筑博物馆,整个学校面积达42平方公里,分成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区域,每个区域都按照该国的某个地区模拟设置,区内的所有商店、储蓄所、电影院、宿舍楼等建筑物,均按模拟地区或城市的风格设计或布置,与原地几乎一样,可以说是那些城市的微型景观,学员要在这里学习和生活5至10年,毕业后直接去某个国家,此时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了,学员的毕业分配是秘密进行的,采取单独通知的方法,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动向,这所间谍学校专门培训将来可能派遣到英语国家的情报人员。新学员进入间谍学校后的第一件事是脱胎换骨,姓名年龄出生地爱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职业及姓名都要换新的,因此对许多特工来说,做情报工作与其说是一种职业,还不如说是换一种生活方式。

如这样的学校在俄罗斯还有好多,如情报侦察学院位期科的科佩尔街,主要培训高级情报人员与管理干部。据资料显示,这所学校设置有侦察反侦察技术***官进修轮训和外语等五个系,如果招来的学生是中学生,要在这里学习五年,如果招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则学习两年,这里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学院的条件非常好,愿意报考的人特别多,每年招生时,考生先向当地安全机关报名,由地方安全机关初步筛选,然后经过考试由学院决定是否录取。

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学校专门培训将来到国外从事间谍活动的特工人员,该局下属的学校按将来派往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设置。

这些学校大都位于非开放地区,在地***上根本找不到,当地的老百姓即使在那里生活了多年,也不知道那里有一所间谍学校。没有特别通行证,外人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学校。学校的有安全部的精锐部队驻守,整个间谍学校都在严密的保卫之下。

在特工业务课程中学习时间最长,要求最严的是“电报术”和摄影,因为发报、破译密码、加密、拍照是特工最基本的技能。特工学校还特别注意训练“特色间谍”如“燕子”(女色间谍)和“乌鸦”(男***间谍)。一位克格勃退役中校在回顾自己的间谍生活时说,派到国外的特工人员都是从高等学校的学生中选拔的,被选定的情报人员的外表应该与对象国普通居民十分相像,有健康的体魄和敏锐的头脑,至少精通三门以上外语,其中一门外语水平应与母语水平一样娴熟和纯正。所有候选人的档案和家庭背景都不能有丝毫污点。

俄罗斯安全机关下属的特工学校汇集了国内擒拿、格斗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学、侦察和计算机等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继承自己独特的培训方法的同时,还大胆借鉴美英两个国家的间谍训练经验,培养出了大批技艺精湛的高级情报人员,为维护国家安全以及获取外国重要情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在原苏联时期,克格勃是集情报、安全、保卫等职能于一身的超级安全机关,是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庞大机构。为了培训出一流特工,克格勃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对外情报总局以及边防总局等。克格勃下属的庞大间谍学校网也相应缩小了规模,但所保留下来的各类间谍学校仍继承着克格勃时期的独特训练方法。

格罗培斯篇8

关键词:中国早期专业钢琴教育;俄罗斯钢琴家;教学特点;教学贡献

鸦片战争后,键盘艺术随着欧洲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门户也传入了中国。起初,钢琴这种乐器出现在欧洲人开办的教堂和教会学校中,大部分钢琴教学由传教士来任教,由此形成了中国早期钢琴教育的雏形。1927年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萧友梅先生在上海创立了国立音乐学院――中国第一个***建制的音乐学院,萧友梅任校长,并于1929年9月,高薪聘请俄罗斯钢琴家鲍里斯・扎哈罗夫教授来主持已被降为“音专”的国立音乐学院的钢琴教育工作。

1 鲍里斯・扎哈罗夫的生平介绍

鲍里斯・扎哈罗夫(Boris Zakharov)1888年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兄妹众多的大家庭,父亲是一个富有的木材商人并是世袭的荣誉市民。1906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鲍里斯・扎哈罗夫与俄罗斯钢琴学派著名钢琴家、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相识在作曲家里亚多夫的大师班,之后他们一起跟随俄罗斯早期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钢琴教育家安娜・叶西波娃(Anna Esipova)学习钢琴。1915年起扎哈罗夫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1919年被评为教授。

1916年扎哈罗夫与小提琴音乐家汉森・塞西莉亚(Cecilia Hansen)(丹麦裔俄罗斯人,圣彼得堡里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家奥波里德・奥尔的学生)结为夫妻,并为1917年生下女儿塔基亚娜。1920年始,扎哈罗夫夫妻开始世界巡演,在日本巡演时扎哈罗夫厌倦了这种生活与妻子分道扬镳,之后扎哈罗夫独自来到中国上海巡演。

2 鲍里斯・扎哈罗夫在中国的钢琴教学

1929年9月由当时工部局乐队首席小提琴家富华先生的引荐,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校长萧友梅多次登门拜访鲍里斯・扎哈罗夫教授,希望他担任国立上海音专的特聘教授兼钢琴组主任,主持上海音专的钢琴教学工作。起初由于扎哈罗夫对中国的钢琴教育并不抱有希望,并予以拒绝,但在萧友梅先生三顾茅庐、真诚的邀请下扎哈罗夫教授最终被感动而应聘。

2.1 扎哈罗夫钢琴的教学特点及方法

恩师安娜・叶西波娃是一位非常有能力并且在教学中非常细致耐心的老师。鲍里斯・扎哈罗夫的钢琴教学法传承了她的教学特点。他的钢琴教学除了对技术的训练严格要求,对于音乐表现力的加强也非常重视。钢琴教学中由传统的钢琴演奏方法开始训练,从手型及手指的***性开始结合掌关节及手臂肩部,使身体的力量通过手臂平稳的手掌以及结实的掌指关节可以畅通无阻的到达指尖弹奏出具有穿透力的音响。注重演奏技巧:指尖是发力点,肩、肘、手臂、手腕都要放松从而使身体的力量流畅的聚集到指尖,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僵硬紧张的情况,都会阻碍力量的传达,弹奏出的声音干涩、枯燥、苍白、缺乏歌唱性。

而音乐表现力的训练则需要通过实践来提升。不但数次举办专业讲座及公开的大师班,并积极举行各种专业性的音乐会。专业性的教学讲座,从理论上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举办音乐会则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应接不暇的演出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及钢琴表演能力。

在扎哈罗夫任教之前,我国的钢琴教学教材仅限于《拜厄》、《小奏鸣曲》等初级钢琴教程,扎哈罗夫将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浪漫主义时期的舒曼、肖邦等钢琴家以及苏联本国作曲家的作品运用到在上海音专的钢琴教学中,增加了不同类型的乐曲类教材,如:复调作品、奏鸣曲、变奏曲、协奏曲等,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层面,丰富了我国钢琴专业教学的教材。

2.2 扎哈罗夫培养的学生

扎哈罗夫专家班,成就了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吴乐懿、丁善德、易开基、江定仙、巫一舟、李献敏、李翠贞等等。这些钢琴教育家长期工作在我国的钢琴教育领域,在钢琴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并成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2005(11)的《音乐生活》期刊中王鹤霏的文章《中国钢琴家素描》中,对这些钢琴家是这样评价的:“丁善德――中国音乐史上的两个‘第一’(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录制唱片的钢琴家,第一个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钢琴家);李翠贞――神速毕业的钢琴女才子;顾圣婴――薄命的钢琴演奏天才;周广仁――坎坷中走出的杰出女性……”

3 结语

俄罗斯钢琴艺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世界钢琴教育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俄罗斯钢琴学派以其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与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着世界钢琴艺术不断发展并且为其做出重要的贡献。中国与俄罗斯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从最初的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以及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钢琴教育体系,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教材上,无不体现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我国的深远影响。大批受俄派教学理念影响的中国钢琴家为我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中国的钢琴教育在俄派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并且对世界钢琴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为我国钢琴教学略尽绵薄之力。近年我国的钢琴教育一直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在中外友好交流局面下,中国钢琴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更多优秀的钢琴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D].上海音乐学院,2003.

[2]卞萌著.卞善艺译.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格罗培斯篇9

一、利才教育产生的基础及特点

1.利才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世界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化学家、符号学家、塔尔***—莫斯科符号学派的奠基人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在其著作《思维世界》中阐述了“文化对话机制”理论。他认为,吸收外来文化是较为复杂的过程。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过程中,接受者接受外来文化通常经过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外来文化依旧保留“他人的”形态,在接受者一方的文化中被认为是高势文化,而先前的文化则被看作为低势文化;第二阶段,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相互改造,相互适应;第三阶段,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第四阶段,在同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接受方开始产生新文本;第五阶段,文化接受者为文化输出者。在交流过程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是必须遵循的。众所周知,从18世纪彼得一世执***开始,俄罗斯统治者通过各种和平方式或强制性手段,使俄罗斯接受西方文化,彼得一世亲自带领使团出访欧洲,广泛学习西方文化,与欧洲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其目的是为引进和接受欧洲文化奠定基础,回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俄罗斯走上了西方化之路。利才教育经历了前三个阶段。19世纪初,俄罗斯教育体系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的精神需求,急需发展高质量教育,通过建立利才培养精英人才。利才教育倡导个性化发展理论,即发展***教育过程,制定培养实践技能指南,首次使用了个性化改革体系,其创新性在于学生除了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外,还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根据自身爱好和兴趣选择侧重专业式教学方向,在课内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1802年俄罗斯成立了国民***,1803年通过的《国民教育规定》及1804年的《大学章程》标志着国家教育体系改革的开始。改造小型国民学校,规定了大学(高等学段)、集美纳佳(中等学段)、县立学校(过渡学段)、教区学校(初等学段)四个学段。学段之间密切衔接,教区学校1年,县立学校2年,集美纳佳4年,学习拉丁语、地理、历史、统计学、逻辑学、诗歌、俄罗斯文学、数学、动物学、矿物学、商业、工艺学,不开设神学和俄语。这是吸收外国文化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以利才群为主要标志。1808年集美纳佳开设了神学,出现了私立学校,如敖德萨的黎塞留耶夫斯基利才、亚拉斯拉夫斯基利才、莫斯科的拉扎列夫斯基东方语言学院等。还产生了新型大学,如哈尔科夫、喀山和彼得堡大学。20年内国家将古典集美纳佳、新型集美纳佳的国民学校、小型国民学校改造成县立学校,首次确定了普通教育方向,学段的衔接以及人文教育的任务,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勤劳、诚实、善良的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1818—1822年在彼得堡开设了4所学校,贵族把孩子送到外国人授课的私立寄宿学校,后来利才成为了贵族的专门封闭型学校。第三阶段,利才教育吸收了外国文化的精华。皇村利才学生接受等同于大学的教育。1812年,格利津公爵任俄罗斯圣经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为贫民开设了多所初等学校。1816年任***部长,反对世俗教育,主张大学应培养神学教师。尼古拉一世试***制定维护社会稳定的学校***策,1828年任命利文伯爵为***部长,通过了《初等与中等学校新章程》,规定了四个学段及教育原则。教会学校为底层学校,县立学校为商人、手工业子女学校,集美纳佳为官员和贵族子女学校。1833—1849年乌瓦罗夫任***部长,主张教育的人民性、东正教和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将世界学校经验与民族生活传统结合,强化行***区督学的一长制权利,废除选举大学校长制度。贵族特殊封闭学校——集美纳佳古典教育学校得到了发展。1849年开设了自然课程、希腊语和拉丁语。1839年***在***拉、库尔斯克、里加的集美纳佳学校开设了实验班,司法部在维尔纽斯、瓦罗涅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开设了集美纳佳法理学班,国有财产部为农民开设了多所学校。1848—1852年建立了希腊语、拉丁语语言集美纳佳,自然、法律集美纳佳以及专门法律集美纳佳学校。在***监督下私立学校作用扩大,教师获得了权利、地位、工资资助以及与国立学校同样的退休金。乌瓦罗夫保留了西欧大学的教育模式。19世纪初教育的人民性占主导地位,大部分教育行***区中的教育教学都为提高公民智力和道德创造条件。斯别拉斯基倡导全面教育:“只有发展教育,国家才能实现法治,危险时刻保卫祖国和同胞是最高信仰。”别林斯基、赫尔岑、奥多夫斯基支持西欧教育,反对俄罗斯农奴制层级教育,坚持自我实现的个性权利及***民主主义教育学。2.利才教育的特点及管理方式。俄罗斯1917年***前的利才是专门培养官员的中学或高校,利才教育的类型取决于教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方向,1873年巴黎开设的利才是第一所“世俗”大学,满足培养较高修养、忠诚于沙皇、推行沙皇***治的人才需求。19世纪初,俄国依托私人捐助创建了利才。当时技术迅速发展,亚历山大一世要求摒弃教育以宗教宣传为目标的基督教思想,培养大批视野广阔、思维灵活的有修养人才。俄国利才在沙皇的特别关注和庇护下,***治色彩浓厚。第一批利才被誉为集美纳佳或“高等科学”学校,从产生之初就自相矛盾:大学水平但又不像大学,这是后来关闭利才的主要原因。利才应培养“新型”人才,改变俄罗斯人的面貌。1803年1月24日,《国民教育拟定条例》规定建立利才、大学和集美纳佳三种类型学校。19世纪开设了皇村、黎塞留耶夫斯基、沃伦斯基利才,后来增设了杰米多夫斯基和涅任斯基利才中学。利才教育为集美纳佳与大学的过渡阶段,其结构类似大学:校委员会有权选副校长、督学、自主管理教学和日常生活。利才生享有大学生的权利,利才毕业证与大学毕业后获得的官职级别文凭等同。利才高年级开设神学、哲学或法律科学等大学课程。“利才开设大学课程,确定了其仅次于大学的特权。”19世纪末,利才开设了侧重专业式教学,等于大学的系。其管理与众不同,黎塞留耶夫斯基和涅任斯基利才由哈尔科夫行***区监管,皇村利才直属国民***管辖,而杰米多夫斯基归莫斯科大学管辖,黎塞留耶夫斯基利才由敖德萨市长领导的学生家长委员会管理。利才还建立了师范学院和法律、商业两所学校。利才产生的原因:远离大学的区域文化中心的需求,集美纳佳和大学的数量不足,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需要;贵族避免子女与平民子女共处。20世纪初仅保留3所利才,1917年后关闭,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以中学形式恢复了利才。

二、利才教育教学过程的组织

1.皇村利才。1810年,为强化国家的教育发展,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提出实现俄国现代化目标,创建精英利才。1811年10月19日创建了皇村利才,这是俄罗斯教育史上的大事件,皇村利才形成了人文、道德、创新、思想自由、***精神、尊重个人荣誉、崇尚友谊、尊重个性、精英、平等、爱国主义、范例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实验室教学、全面发展、教育教学结合、传统与创新育人等利才教育原则。国民***倡议建立特权高校,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批准利才与俄国高校地位平等。年龄在10~12岁身体健康的男孩通过初等俄语、法语、德语、代数、物理、地理和历史考试后可入学,学习时间6年。皇村利才是封闭型高校,注重对青年的宗教培养,沙皇重视利才,每年需要的毕业生、教授和官员的数量可观。1843年11月16日,沙皇尼古拉命令将高校转由君主监督,将利才从皇村迁至圣彼得堡市,更名为皇家亚历山大利才,将利才变成世界级精英高校。2.黎塞留耶夫斯基利才。19世纪,敖德萨工业蓬勃发展,俄国决定建立培养高水平的官员学校。1818年1月19日,建立了黎塞留耶夫斯基利才,学制为8年,用法语授课,利才生的兴趣广泛,1819年创建了文学协会,普希金于1823—1924年间在此创作诗歌。化学家门捷列夫等在此授课。利才的第一阶段(1817—1837年)接近中学;第二阶段(1837—1864年)类似高校。黎塞留耶夫斯基利才为大众化学校,乌克兰南部贵族,圣彼得堡、莫斯科的公爵子女在此学习。敖德萨市长主管利才,利才开设物理数学系、法律系、语言系、商务系。

三、启示与借鉴

格罗培斯篇10

关键词:

古罗马;教师法令;普罗提乌斯;西塞罗

中***分类号:K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6―0019―07

罗马共和国早期,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个人之事,国家很少像希腊那样颁布强制公民接受教育的法令。然而,当罗马传统教育受到希腊文化的强大冲击时,***府曾多次采取干预措施,禁止对现存社会秩序造成“威胁”的教师和学者开办学校,甚至将其驱逐出罗马城。共和中后期,罗马***府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主要体现为两项教师法令。第一项颁布于公元前161年,目的在于驱逐常住罗马的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教授希腊演说术和哲学;第二项颁布于公元前92年,禁止希腊教师开办拉丁语演说术学校。如果说前项法令是为阻止希腊人侵蚀罗马的传统文化,那么后项法令禁止希腊演说术教师在罗马城开办拉丁语演说学校,似乎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其实,这两项法令都是罗马统治阶层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对希腊文化入侵的策略,体现出身为***治、***事霸主但文化相对落后的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爱恨交织的微妙心态,其间充斥着紧张与忧虑、推崇与批评、反思与对照、选择与摒弃等无法完全排解的复杂情结。

一、公元前161年的教师法令

早在公元前8世纪伊特拉里亚时期和南部意大利的大希腊时代,希腊文化就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罗马人。不过,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大规模“侵略”发端于后者***事征服地中海世界的公元前3世纪初期。这场文化入侵首先开始于教育领域,是由来自希腊的第一批教师揭开序幕的。当时,不少来自希腊的演说家和文法家在罗马广场发表哲学演说、开办演说术学校,并受聘为贵族家庭的教师。罗马社会也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希腊热”,学习希腊语及其文化蔚然成风。社会上流人士钟情于希腊的道德、哲学和文学艺术,而平民更倾慕希腊的宗教和喜剧。希腊文化的“征服”步伐显然势不可挡,正如西塞罗所言:“自希腊流入我们城市的不是一条小溪,而是文化和学问的一条巨川。”贺拉斯也慨叹:“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它粗鲁的征服者,把艺术带进了具有乡村气息的拉丁姆。”

这股希腊化风潮很快引起罗马贵族“保守派”的恐慌和抵制,他们心存紧张和忧虑,尤其担忧希腊化世界的道德衰落和浮华的社会风气会腐蚀罗马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于是,***府开始强制性地驱逐常住罗马城的希腊哲学家和演说术教师。早在公元前173年,元老院就驱逐过两个伊壁***鲁派哲学家,即阿尔吉乌斯(Alcius)和菲利斯库斯(Philiscus.)。公元前161年,元老院颁布驱逐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的公告:

盖乌斯・法尼乌斯・斯特拉波和马尔库斯・瓦列里乌斯・麦撒拉执***时(161B.C.),大法官马尔库斯・庞波尼乌斯向元老院提出了一个建议。元老院讨论了哲学家和修辞学家问题之后做出决议,“要求大法官马尔库斯・庞波尼乌斯提高警惕,保证为了国家的利益遵守自己的就职誓言,不许哲学家和修辞学家居住在罗马”。

上述法令并非摘自原始文献,而是取自苏维托尼乌斯(Gaius Sueto Anius Tranquillus,约67―120年)的《罗马十二帝王传》。考虑到苏氏曾担任学者型皇帝哈德良的秘书,管理往来公文信件,有机会阅读和抄录罗马的***档案,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应当比较可靠。该文件也在奥鲁斯.格鲁利乌斯(Aulus Gellius,约125―180年)的《拉丁语法家》中出现,可作为苏氏的记载佐证。目前,学术界对其真实性基本没有异议,认为它是苏维托尼乌斯为证明修辞学在罗马城遭受到比语法更大的阻力而援引的元老院公告。根据目前所见的资料,这是罗马共和时期国家首次颁布垄断高等教育的法令。

然而,就此后的形势来看,该法令形同一纸空文。公元前159年,帕加马的著名文法学家及演说家克拉特斯(Crates)出使罗马。他精彩的演说令钦羡希腊文化的罗马人大开眼界,继而掀起了学习希腊文化的新热潮。公元前155年,雅典为抗议罗马驱逐希腊哲学家和演说家,向罗马派谴了由三大哲学派别领袖组成的使团。他们的精妙演说使罗马人对希腊文学的热情再度进发,“就象狂风席卷了整个城市……人们不再谈论其他的事情”。尤其是柏拉***学派的卡尔奈德斯口若悬河的辩才令无数罗马年轻人为之倾倒。普鲁塔克曾这样评论说:“尤其是具有无穷魅力的卡尔奈德斯赢得了大量崇拜他的听众……,他那神奇的雄辩化解了所有的非议,……而且在罗马年轻人的心中融汇成了一股强大的狂热,结果他们摈弃了其他的兴趣和追求,而完全被哲学迷住了。”

希腊演说术在罗马的风行引起了以监察官老伽***为代表的贵族“保守派”的强烈不满。老伽***曾斥责一切希腊学问(包括文学、哲学、医学等)都是“伤风败俗”的。公元前154年,他在元老院振臂斥责官员竟允许这样一个使团长期留驻罗马,并强烈建议尽快遣返他们。他说:“我们无论如何必须下定决心,投票通过这个使团所提的要求,以便于这两个人(即卡尔奈德斯和第欧根尼)回到他们学校去教授希腊子弟,罗马的青年要一如既往,倾听法律和官员的教诲。”上述建议在元老院获得广泛的支持。翌年,伊壁***鲁派哲学家也因向罗马年轻人讲授自己的学说而被判有罪,继而被逐出罗马城。

当然,老伽***对希腊文化的“***”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民族自尊心作祟,对优秀的希腊文化一概排斥。据普鲁塔克记载,他儿子就有一个希腊奴隶教仆;他晚年也学习希腊语,经常阅读修昔底德和德摩斯梯尼的作品以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然而,当看到希腊演说家、哲学家在罗马名声日盛,怀疑主义和享乐主义日趋流行时,他还是担心罗马年轻一代被引向靠言词博取声名而不愿再以征战为荣的歧途。他指出:“那些巧舌如簧的人对所有的事务都拿来评论。人们一旦听信了他们的学说,就分辨不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由此可知,正是担心希腊哲学家、演说家对罗马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父亲即教师”教育理念构成威胁,对青年人教育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促使罗马元老院采取了上述举措。

事实上,“旧式”罗马人抵制希腊文化新潮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推崇古典希腊的优秀文化成果,但希腊化世界的道德堕落和生活腐朽不能不让他们深感焦虑。传人罗马社会的一些希腊思想对罗马人确实也产生过一些不良的影响,如特利维尔(Trever)指出的那样:“斯多噶主义取代了传统保守的思维,而蕴含于其中的道德力量慢慢地涌现出浅薄庸俗和强烈的个人主义;启发想象力为卖弄学问和虚伪的炫耀开辟了道路。”这些负面的影响显然是素以严肃、保守著称的罗马贵族阶层难以接受的。

然而,当时不少罗马贵族已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如演说术、宗教、哲学和文学等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逐渐形成了影响很大的“亲希腊派”。例如,老格拉古(Sempronius Gracchus)曾于公元前164年在希腊的鲁德斯发表著名的希腊文演说,他的妻子科涅利娅也通晓希腊哲学并擅长演说。后来,他们还专门聘请著名的希腊哲学家和演说术教师教育格拉古兄弟。亲希腊主义者阿米里乌斯・保罗斯(Aemilius Paullus)也让自己的儿子费边(Fabius Maximus Aemilianus)和小西比奥(Scipio Aemilianus)接受完整的希腊式教育。总体而言,连绵不绝的希腊化风潮激起了罗马人对希腊学术的兴趣和热情,催生了他们参与讨论与批判公众事务的意识。由此,罗马社会上层逐渐出现了一群全新的罗马文化精英,并形成了著名的西比奥文化圈。

对于希腊文化,西比奥派已经没有老伽***等人的过度焦虑,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此时,罗马已成为疆域广袤的大帝国,霸主的气魄需要容纳四海的开阔胸襟,以取代原有狭隘的爱国主义和虔诚敬神的家庭本位主义。当然,西比奥派并非无条件地把希腊文化全部奉为圭臬,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其精髓部分,而把不符合罗马社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体操、音乐和跳舞等视为“不健康”活动而加以排斥。实质上,他们与老伽***做法的根本目的并无二致,即实行拿来主义,让罗马文化建设保持“门窗洞开,蚊蝇少见”的局面。

二、公元前92年的教师法令

自公元前3世纪初始,希腊的修辞学和演说术历经2多个世纪的重重困难,最终确立了在罗马教育中的至高地位。以理性、务实闻名的罗马人虽然善于学习外来文化,但是第一所拉丁语演说术学校却迟至公元前1世纪初期才悄然出现。照理说,新兴的拉丁演说术学校理应受到以拉丁语为母语的罗马人的欢迎。然而,公元前92年监察官格涅乌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尔布斯和鲁基乌斯。李锡尼乌斯・克拉苏斯却针对拉丁演说家教师联合了一道禁令:

我们听说有一类人引进一种新的学问,而我们的年轻人常常成群结队地去听他们讲课。这些人自封为拉丁语修辞学家,年青人整天与他们混在一起,不干实事。我们祖先已为自己的子孙规定了要上的学校和要学的课程。这些违背祖先规矩和习俗的改革,既不受我们欢迎,看来也不合适。因此,看来有必要把我们的看法告诉那些人――开办此类学校和常去听课的那些人,他们是不受我们欢迎的。

对上述监察官法令的真实性,有学者怀疑是苏维托尼乌斯伪造。奥波利证明了其真实性,其理由是苏维托尼乌斯没有伪造该文件的动机,而且在苏氏之前也曾有两人记载过这一法令。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让克拉苏斯独自承担了这一禁令的责任,并说“我通过法令取缔这些新教师们的学校”,“作为一个监察官制止这种危险是我的责任”。塔西佗在《演说家对话集》中提供了另一个细节,即该法令是克拉苏斯和米提乌斯共同颁布,这可作为苏氏记载的佐证。

迄今,学术界对该法令的真实性基本达成共识,但就其颁布的动因尚存争议。以奥波利为代表的早期学者认为,该法令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治动机,即贵族保守派代表克拉苏斯以普罗提乌斯办学违背祖先传统为借口,打击以马略为首的民主派。这种观点遭到现代学者的质疑。例如,邦纳和马丁反驳说,就在该法令颁布前不久,克拉苏斯把女儿嫁给马略的儿子,两家的***治联姻很难解释双方***治上的敌对。

确实,把精通希腊文化的克拉苏斯看作贵族保守派代表,或是把***人出身的马略看作民主派代表都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其实,这项法令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希腊罗马教育文化之争,涉及罗马年轻人的道德问题,并折射出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复杂态度和矛盾情感。

对于公元前92年法令提到的“自称拉丁修辞学家的教师”,目前只能确定一位名叫普罗提乌斯(L.Plotiu8 Gallus)的人。由这个名字可判定他是来自大希腊世界的文化奴隶。由于他在古典文献中始终是个“失语”者、被表述者,我们只能从西塞罗的《论演说家》、《布鲁***斯》、瓦罗的著作残篇,或昆体良的片言只语、苏维托尼乌斯带有偏见的记载中了解他的基本情况。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只是把普罗提乌斯作为完美演说家的一个粗俗的反面衬托角色。事实上,后者并非傲慢自负、行为怪异、刻意求奇的“小希腊人”,而被昆体良称赞为是克拉苏末期把当代事件作为练习演说主题的最优秀的拉丁语修辞学教师。苏维托尼乌斯根据西塞罗给马尔库斯・提提尼乌斯(M.Titinius)的一封信证实,普罗提乌斯是第一位在罗马使用拉丁语教授演说术的教师。

普罗提乌斯改变了以往雇佣家庭教师教授希腊修辞学的传统模式,开创了一所使用拉丁语培养专职演说家的新学校。他利用罗马现实生活事件当作训练主题,采用当时希腊流行的声音训练(voice training)方法(西塞罗蔑称为Asiatic)。这种教学模式大受罗马青年学子的欢迎。西塞罗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有一个名叫普罗提乌斯的人首先开始拉丁语教学。当时,成群结队的学生上门求教,所有勤奋的学生都在他那里接受训练。”他本人也“曾遗憾自己没能如此”,因为“一些经验丰富的学者的忠告安慰了我,他们认为,希腊语的训练能更好地发展一个人的心智”。

据其自传推测,西塞罗入学时间应在公元前93或94年,即13或14岁时,而当时最著名的演说家克拉苏斯就是他的导师。西塞罗把他看作最完美演说家的代表,并让其作为《论演说家》中自己的代言人。在该书中,西塞罗借克拉苏斯之口表现出把希腊文化与罗马传统完美结合的愿望。他既对希腊演说术的很多“陈腐规则”表示蔑视,又说自己花费大量时间模仿并练习希腊演说,再将之翻译成拉丁文,逐渐形成自己的演说风格。这实际上阐明了他心目中理想演说家的标准:既熟谙希腊文化又具有罗马民族道德,既能领略哲学和演说艺术的魅力又要精通法律和历史,既举止优雅庄重又具备处理国家***务的能力。那么,普罗提乌斯的拉丁语修辞学校能否培养出如此高素质的演说家呢?克拉苏斯和西塞罗的答复无疑是否定的。

首先,普罗提乌斯开办学校、使用拉丁语培养演说家不符合罗马一个多世纪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共和中后期,罗马贵族秉承“父亲即教师”的教育理念,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求他们虔诚敬祖、遵纪守法、尊父为师、在生活中学习等,而对希腊理论式的学校教育长期持排斥态度。但是,希腊演说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在罗马落地生根,成为其新的传统(mos maiorum)和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公元前92年法令提到的传统惯例显然就是指罗马贵族家庭内进行的希腊式演说术教育的方法。乍看起来,该法令抵制拉丁演说学校的理由令人奇怪,特别是把希腊演说术教育制度看作是罗马教育传统的言辞。其实,这并非是对希腊文化的“谄媚”,而是对业已成为传统的希腊修辞学教育的认可。

然而,罗马人当时并不赞成希腊人在罗马城开办修辞学学校,一是由于希腊奴隶或被释奴身份低下,罗马人普遍对他们及其从事的职业持鄙视态度,因而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尊学贬教”的风气。老塞涅卡曾哀叹:“这种风气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学习是令人尊敬的,可教学却被认为是可耻的。”二是罗马人认为希腊式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和实践训练。西塞罗强调实践经验和演说家基本素质的培养应优先于对希腊演说术教材中规定的枯燥辩术规则的掌握。演说能力并非来源于演说术,而是演说术产生于演说能力,演说术理论建立在演说训练经验的基础之上。罗马贵族家庭往往雇用希腊学者为家庭教师,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希腊文法、修辞、哲学等知识的教育和训练,然后让他们跟随经验丰富的罗马雄辩家到法庭或广场做学徒。例如,西塞罗曾被送到希腊学习,回罗马后跟随经验丰富的***坛人物――著名法学家斯卡沃拉(Scaevola),观察并模仿其在广场、法庭、元老院的***治活动。学徒期满,他才有机会登上***坛发表演说,进入社会名流的社交圈。这是一个长期的、耗资甚巨的训练过程,多数情况下还需要私人或亲戚关系才能完成。

普罗提乌斯侧重于青年人修辞学后期阶段的教育,把希腊修辞学的理论和知识用拉丁语教学,带有职业培训学校的性质。这种学校教育方式打破了上述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关系的链条,或多或少地为那些想成为演说家的平民子弟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在克拉苏斯看来,普罗提乌斯提供的是一条学习希腊传统课程和训练的捷径,培养的演说家是“速成”的和不健康的。这样的演说家可能为沽名钓誉,在法庭、广场、元老院中夸夸其谈、好斗争狠。因此,“那些自称拉丁演说术教师的人教授的东西并不比广场上民众性的武器好多少”。显然,这种学校教育目标悖离了他们要求演说家文德兼备的理想目标,也打破了“家庭――广场――元老院”培养演说家的传统模式。

其次,他们反对普罗提乌斯的学校采用希腊流行的“声音训练法”(voice training)。在罗马贵族保守派看来,真正的演说家应该声调抑扬顿挫,姿态优雅,情感饱满,“具有论辩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思想,几乎如诗人般的语言,法学家的记忆,悲剧演员的嗓音,差不多是最杰出的演员的表演”。到共和中后期,尽责的罗马教师仍以维护修辞学既有的规则为己任,避免风格过于华丽。而普罗提乌斯让学生像在法庭和公共集会上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大声地抨击和激情地演讲,其教学风格兼具东方式(Asiatic)的快速演说、词藻华丽和希腊式的口若悬河的特征。

克拉苏斯虽然赞成采用希腊演说术的原则,但对希腊教师使用东方式的演说风格提出严厉的批评。在他看来,普罗提乌斯用这种方式训练学生丧失了演说术本身的优雅,“绝大多数学生,仅是使用不正当的方法练习他们的声音,加快他们演说的速度,陶醉于一连串的用语中”,“我们的语言和事物的本质完全允许把希腊人的这种古老而杰出的智慧移植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但是这需要富有教养的人,而在这方面富有教养的人还没有出现,如果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出现,那他们应该受到比希腊人更大的尊重”。西塞罗让克拉苏斯在《论演说家》中为自己惩罚普罗提乌斯的做法进行辩护:“不想让年轻人变得愚钝,激发他们的厚颜。在希腊教师那里,不管他们怎么样,除了这种语言练习之外,我也看到存在某种学术理论和值得研究的知识。至于这些新的教师,我认为他们不可能教什么,除了狂妄之外。”就此而论,克拉苏斯反对的不是普罗提乌斯利用罗马当代事件进行拉丁语教学,而是反对那种没准备好文稿就快速且大声发表演说的特殊方式。

其他许多社会名士对普罗提乌斯的这种训练方式也多有批评,尤其是西塞罗主义者认为,普罗提乌斯法培养的学生将成为“讼棍”、“饶舌者”,其暴怒的和恃强凌弱的演说将对无辜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瓦罗用双关语嘲笑他“这个公鸡(拉丁语Gallus,有公鸡之意)唤醒了一群粗鲁无礼、吵闹不休的家伙(brawler)”,“他叫得像赶公牛的人”。他认为这样的教育只会产生疯狗而不是自由人。

西塞罗也强烈地谴责他们是“来自广场的无名的辩护人、喊叫者和疯狗式的演讲者”,与那些真正有文化修养的演说家形成鲜明对照。马尔库斯・卡尔乌斯讽刺他是一个“大麦做的修辞学家”,并嘲笑他“文体夸张、内容空洞、语言粗俗”。昆体良公开指责普罗提乌斯的情绪高亢甚至即席演说的训练法,认为即席演说过于受到推崇,而笔头书写和理论训练反倒相应地受到轻视。

上述批评都可以在《论演说家》中找到源头,因为西塞罗主义者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是演说家最重要的素质,“如果我们把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给予了不具备公正和明智的美德的人,那么我们将不是把他们培养成演说家,而是把武器交给了狂徒”

共和中后期,罗马已成为一个大帝国,局限于家庭培养演说家的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特别是由于***局动荡、谋杀等事件急剧增加,加之苏拉时期没有***府公诉人,为很多年轻人提供了参与刑事案件诉讼的机会。普罗提乌斯的拉丁修辞学校正是适应了罗马社会现实的需要,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发展方向。他的学生很可能会进入罗马法庭作为辩护人。晚至公元前56年,他还在为年轻的辩护人准备法庭辩护词。例如,他为年轻的阿特拉提奴斯(Atratimus)辩护词反对西塞罗的学生马尔库斯・卡尔乌斯(M.Caelius)。据说,罗马著名修辞学家弗龙托(Marcus Cornelius Fronto)曾亲眼见过一本出自普罗提乌斯之手的格拉古演说词手稿。实际上,西塞罗本人也表现出对拉丁演说学校的浓厚兴趣,在出任大法官后还经常到马尔库斯・安东尼乌斯-格尼佛那里学习拉丁修辞学,年事已高时还常与学生练习拉丁语演说。

因此,普罗提乌斯让修辞学校的学生专注于拉丁语演说的做法受到其他教师的欢迎,并在奥古斯都时期盛行开来。

至此,我们基本理解了克拉苏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制止招收那些将成为罗马法庭危险因素的年轻演说者,如果他们学习拉丁语修辞学,人数很可能越来越多,而这将败坏罗马青年人的道德,甚至危及到罗马法律的公正。至于禁令颁布后普罗提乌斯的学校命运,目前并未发现它被***强制取缔的证据。当时其他开办拉丁语修辞学校的马尔库斯・安东尼乌斯・格尼佛和庞培的老师鲁基乌斯・沃塔西利乌斯・普罗***斯的教学行为也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因而,我们认为公元前92年的法令只是传达了***的学术观点和道德原则,即修辞学教学必须扎根于希腊学问的人文主义传统之中,不能违背罗马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公元前161年法令相比,该法令反对的不是异族文化的入侵,而是本土用异族的“不合时宜”的手段影响教育过程的行为。它是罗马民族自信心明显增强的体现,也是对希腊一罗马文化融合的接受和认可,因而格鲁恩认为它成为罗马文化成熟的“真正标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格罗培斯10篇

学习

励志教育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励志的论文,激励的教育论文的参考文献。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将不同形式的励志教育内容运用到正式上课前、课堂授课过程中和授课结束后这三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及提高教

学习

校园健康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健康10篇,内容包括健康校园生活120字,完美校园健康日志。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建全各种制度(一)提高认识。打造健康校园环境促进健康校园建设,首先是要提高认识,把全院上下的思想统一到打造健康校园环境促进健康校园建设上来,

学习

开学工作安排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工作安排,内容包括开学工作安排汇报,开学工作安排美篇题目。1、领导带头,三线联动,运筹帷幄,靠前指挥。2、发动教师,振奋精神,明确分工,各司其职。3、狠抓落实,严格考勤,上门走访,招生控流。三、领导小组:学校成立由肖金武同志任

学习

岁月的礼物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岁月的礼物10篇,内容包括岁月的礼物结尾摘抄大全,岁月的礼物文案。岁月其实也是毫无心机的单纯,所以他让我变得更加实在,让我懂得了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成功。他毫不犹豫的告诉我想要实现心中的理想,想要达到目的,就

学习

广州高校排名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广州高校排名10篇,内容包括广州高校名单大全,广州高校排名2020完整版。一、前言...........................................3二、调查分析.......................................4(一)优势点.....

学习

商场服务台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商场服务台10篇,内容包括商场服务台案例分析范文,商场服务台效果。4.高山上弥漫着思念,房梁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张扬,节日的激情在释放。我愿化作菊花、茱萸、重阳糕,给你载来开心、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5.重阳节送您限

学习

美育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美育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美育的作文范文,美育作文标题大全。一美育是灌输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诗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必

学习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育专业论文,内容包括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选题推荐,语文教育专业论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针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竞赛在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

学习

高级课培训结业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高级课培训结业总结,内容包括培训个人结业总结,培训课程结业总结讲话内容大全。中***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44-022013~2015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

学习

生态扶贫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扶贫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生态扶贫成效简介怎么写,生态扶贫年终总结。1.目标任务。11个贫困村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总面积115142.2亩,按每亩14.75元,总投资169.83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85.13亩,按每亩155元,总投资36.96

学习

实训总结报告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实训总结报告10篇,内容包括实训报告万能总结大全11篇,实训报告总结与体会。组织准备工作是erp沙盘模拟的首要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分组和职能定位。我所在a组共八名成员,分别担任ceo、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与物流总监、现

学习

银行贷款申请书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贷款申请书,内容包括办理银行贷款申请书怎么写,银行贷款申请书表格。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本人申明该套房产是家庭以贷款(不含公积金贷款)所购的第xx套住房。本人按照贵行要求在所在分(支)行开立了还款帐户,帐号为xx,并保证

学习

与朱元思书教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与朱元思书教案,内容包括朱元思书法教案,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精选9篇。朱熹的教育学说距离嵇康将近1000年以后,又出现了一位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皖籍大教育家,他便是南宋时期的朱熹。朱熹以其自成体系

学习

小学数学结题报告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结题报告,内容包括小学数学例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结题报告结束语。(1)新课程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

学习

英国首富格罗夫纳:执掌房地产帝国的王公贵族

阅读(22)

尽管他早早继承家业,却绝非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十余年来,他使家族资产成倍增值,被称为英国最精明的房地产商之一。杰拉尔德・卡文迪什・格罗夫纳,今年63岁,英国最富有的地主,通过其私有的格罗夫纳集团(GrosvenorGroup)2014年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

学习

法比奥.格罗索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法比奥.格罗索,内容包括法比奥·格罗索哲学,法比奥格罗索教练。国籍:意大利出生:1977年11月28日位置:后卫国家队数据:47场/4球由高大到伟大身高1.90米的格罗索,在2006年以前并不为人所熟知,很多球迷看到他的第一反应是:意大

学习

雷·约翰·格罗夫斯

阅读(50)

雷·约翰·格罗夫斯(RayJohnGroves,1935~)是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之一,因其对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杰出贡献,成为1999年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的两位会计大师之一。一、个人生平简介1935年,格罗夫斯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Ohio)的克利夫兰市。1957年,格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