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的故事篇1
在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学生略一思考后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有三个: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大作家为什么会拜小老师呢?这第三个问题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我把它放在了第二课时去解决。在第二课时,我先抛出这一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自由读,还可以默读,但要带着这一问题去读书,边读边思考,尽可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再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流。大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两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我要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彼此获得更多的信息。
在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对萧伯纳的印象很差,都认为他是在小姑娘娜塔莎面前炫耀自己,几乎是傲气十足了。我立刻意识到学生误会了萧伯纳,对他的认识有失偏颇。在指名读萧伯纳与小姑娘临别时说的一句话“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时,学生用很得意的语气来读,我再次意识到学生误会了萧伯纳。
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萧伯纳的误会呢?我灵机一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作家萧伯纳果真像你们说的这么骄傲吗?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你会有新的发现。”一段时间的阅读、思考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萧伯纳听了娜塔莎的话后,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说明他刚才有点自夸。”有的说:“萧伯纳意识到自己刚才有点自夸了,因为娜塔莎的话让萧伯纳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有的说:“萧伯纳称娜塔莎是他的老师,说明他还是很谦虚的,立刻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那萧伯纳在说这样的话时是不是特别得意呢?”我随即又问了这样的问题。仍有学生认为萧伯纳当时是很得意的,后来意识到自己错了,才改正的。为了彻底消除学生对萧伯纳的误会,我追问道:“临别说那句话时萧伯纳心中是怎么想的?他在脸上表现出来了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立刻又沉浸到课文中,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惊喜万分。”文中“暗想”一词,让学生明白了萧伯纳只是在心中暗暗得意,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得意。“那看看他是什么时候亮出他的大作家身份的?”我趁热打铁又抛出一问。学生齐声回答“临别时”。“是啊,萧伯纳与娜塔莎玩了好久,临别时才亮出自己的身份,不过是想给小姑娘一个惊喜,让孩子高兴高兴,并不是真的要在娜塔莎面前炫耀自己。”我立刻补充了一句。
萧伯纳的故事篇2
一天,有几个作家朋友相约一起来看望萧伯纳,一顿闲聊之后,其中有一人问他在苏联有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萧伯纳想都没想便答道,有。然后便讲了一个故事。
萧伯纳说,有一天,自己在街上遇到一个聪明又可爱的苏联小女孩,于是便饶有兴趣地跟她玩起了游戏。两人玩了很久,直到暮色开始降临。
“临别时,我对他说:‘回去后,如果你妈妈问你今天跟谁在一起玩,你就告诉她是跟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萧伯纳!”
萧伯纳停了停,然后问几个朋友:“你们猜小女孩会怎么说?”
“她一定会说,我太激动了,太幸福了,请给我签一个名吧。”一个朋友们抢先一步答道。
“她一定会吃惊,没想到跟自己玩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另一个朋友回应道。
“她肯定会极力邀请你去她家做客,让父母用最好的酒菜来招待你!”又一个朋友自信满满地说。
“她必定会告诉你,她读过你很多的作品,喜欢地不得了,她身边的伙伴和同学们也都无比喜欢你的作品!”最后一个朋友这样猜到。
听完了朋友们的猜想后,萧伯纳摇了摇头:“你们猜得都不对!”
“那她究竟说什么了?”有人着急而不解地问。
“可能是我说话的语气太傲慢了吧,小姑娘竟也学着我的口吻说道,‘请回去告诉你的夫人以及孩子们,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姑娘娜达莎!她既聪明又可爱,比你年轻、灵活多了!’”
朋友们听完都笑了,然后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年幼无知呀,多么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哦,不,不,她虽年幼但却有知,噎得我无话可说,”萧伯纳感慨地继续说道,“她说的一点没错,看来,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绩,都应该以平等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别人,因为任何一点的趾高气扬和自以为是都可能会引来别人的反感。我今后一定要保持谦虚和谨慎。这个叫娜达莎的小姑娘,给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课!”
萧伯纳的故事篇3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楚汉争霸之时,有个人叫韩信。他先投靠了项羽,虽满腹才华,却其貌不扬未被重用。他一怒之下,投奔刘邦,亦未被重用,只做了一名小卒。后来宰相萧何与他谈论几次,发现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便屡向刘邦举荐,均被拒。韩信知道后,于夜晚骑马而走,萧何发现后,心急如焚,连夜将他追了回来。又力荐韩信,刘邦终于采纳了萧何的意见,封韩信为大将。后来果真战必胜,攻必取,为汉朝建立创下汗马功劳。
韩信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雄才,完全以为他遇到了伯乐??萧何,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反之,若韩信未得萧何赏识,那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曾经有韩信这样一个人。
无论多么有才能的“千里马”,都要遇到伯乐识的他,才能尽挥所长。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此。当今社会之中,怀才不遇之人比比皆是。有的人运气佳,能够碰到伯乐认可他,最后让他的才华淋漓尽致。而运气稍差的人,却因无人发现他的长处,而终生碌碌无为。
我们的国家需要“千里马”来释放他们的能量,需要“千里马”为国家做贡献,但更需要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人生在世,知音难求,伯乐难求。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萧伯纳的故事篇4
萧伯纳是英国作家。作家可以虚构、编写从未发生的故事,然后用“为什么不能这样?”问自己,有利于使自己的故事更符合生活逻辑。
仔细想来,萧伯纳的话适用于很多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画家创作的,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想象;音乐家创作的,也都是从未有过的乐曲;科学家需要大胆的想象,才有可能发明、创造。
最初的科学家一定曾经在想,既然鸟可以飞上天空,那么人也应该能飞上天空;那么,人“为什么不能这样?”这就明白了:人没有翅膀。到了今天,人类已经可以飞向月球、太空。一切皆有可能,包括从未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这句话可以促使人们去思索,并完善自己思索。
世界不可能永远只是,先有太阳、月亮,然后是人类的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太阳、月亮总是东升西落。人类需要创造,我们不能等有了电灯、有了汽车、有了电脑,然后才去想它们“为什么会这样”。人类必须去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
但是,可悲的是,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总在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的这种创新思维,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在引导人们胡思乱想。人类历史上,也确有人将具有如此思想的人看作是疯子、精神病患者,更有人将他们看作是造反者、叛乱者。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的科学家、改革者因此被杀害。屈原、布鲁诺就都曾经被骂为疯子。古今中外,被杀害的改革者更是数之不尽。
人类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必然会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发明、创造。
“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的故事篇5
然而,在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却有三位作家拒绝接受这举世瞩目的荣誉和丰厚的奖金,他们别分是英国的萧伯纳,前苏联的帕斯捷尔纳克和法国的萨特。
萧伯纳: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个金铃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幽默大师之一。他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创作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剧,代表作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真相毕露》等。鲁迅对萧伯纳十分欣赏,说他在作品中“撕掉了绅士的假面”。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降临到他的头上。当70岁高龄的萧伯纳接到瑞典文学院以“他那些充满理想及人性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励性的幽默常常蕴含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的评价而获得大奖的通知时,他没有像往届的获奖者那样欣喜若狂,而是出人意料地表示出一种冷漠的态度。他非常幽默地说:“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个金铃?这件事情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从这位大师的幽默感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据说,萧伯纳对其他荣誉和头衔也是这样,他始终认为,追求名誉和头衔有损于自己的人格。
一位朋友对他说:“亲爱的萧,你这样做是不行的,瑞典文学院要奖励你,你却以侮辱来回报他们,将诺贝尔文学奖像小石子一样丢进波罗的海。”在朋友的劝说下,萧伯纳最终收下了得奖证书,但那笔高达6500英镑的奖金却没有领取――他用奖金建立了一个英瑞文化基金会,以奖掖和扶持本国的青年作家。
萧伯纳没有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却于5年后,访问了十月***后的苏联;紧接着于1932年,他又来到中国访问,在上海会见了***、蔡元培、鲁迅等人,并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
帕斯捷尔纳克:我不得不拒绝此项奖颁赠于我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前苏联著名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和哲学家,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
1958年,在前苏联盛传《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萧洛霍夫将夺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却将它颁给了一位不受前苏联***府和文学团体欢迎的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获奖的作品是他的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十月***后的1918年,出生富家的日瓦戈医生原来在沙***队中服务,十月***后,他被红色***权遣送到远离莫斯科的乌拉尔,在乌拉尔又遭到红***游击队的“绑架”,被迫在游击队中为红***服务。最后他历尽艰辛,逃回莫斯科,而此时,他已是妻离子散,莫斯科在他眼中是一个“阴沉、饥饿、黑暗的莫斯科”。有一天,他在电车上意外地发现在战争年代结识的情人从人行道上走过,他慌忙跳下电车去追赶,不料却导致心脏病发作,倒毙在街头。
这部小说由于对十月***和前苏联社会流露出怀疑和反感的倾向,被苏联各出版社拒绝发表。1957年11月,帕斯捷尔纳克请人翻译成意大利文在意大利发表。不久,该作品就被译成了英、法、德、瑞典等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与此同时,前苏联文学界则对这部小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厄斯特尔林评价这部作品有“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贯穿全书,毫无空洞的***治宣传的色彩。……我真难以相信,苏俄竟会禁止这么伟大的作品在它的诞生地出版。”但是,瑞典文学院在颁发给帕斯捷尔纳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中,却只字不提《日瓦戈医生》的书名,而只是笼统地写道:“由于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小说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帕斯捷尔纳克在颁奖仪式举行之前,用法文给瑞典文学院发了一份电报:“由于考虑到对此项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不得不拒绝此项奖颁赠于我,而我也不配荣获此项奖。请你们不必误会,请勿因我自愿拒绝而不快。”尽管如此,瑞典文学院仍然按照既定计划把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列入了获奖者的名册之中,那笔巨款也按规定存入诺贝尔的基金中。
获奖消息传到前苏联后,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帕斯捷尔纳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威胁,甚至有被开除国籍的危险。帕斯捷尔纳克被迫终止了创作,两年后,在莫斯科郁闷病死。那一年,他70岁。
1986年6月,在第8次前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大会***正式宣布,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而此时,帕斯捷尔纳克已离世26年了。
萨特:谢绝一切来自***的荣誉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的父亲是一名海******官,在萨特1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随母亲一直住在外祖父家。萨特16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毕业后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
1938年,萨特发表了长篇小说《恶心》,在这部作品里,主人公罗康丹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他感叹道:“一切都毫无道理,这花园,这城市,以及我自己。一旦你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使你反胃,晕头转向,这就是‘恶心’。”在这部作品里,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虚无的。这部小说为萨特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从而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界的地位。
萨特在哲学领域的扛鼎之作是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这部著作的思想体系和小说《恶心》所表现的思想主题基本是一致的,它强调人生“存在先于本质”,人生的课题就是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绝对自由的。萨特所宣扬的这种存在主义思潮,由于迎合了饱受战争之苦的知识分子对自由的强烈渴求,在20世纪40年代风靡一时。
萨特还是一位非常活跃的戏剧家。他从1943年开始,陆续发表了《群蝇》、《密室》、《肮脏的手》、《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等剧本,在这些作品中,他为剧中人物同样注入了存在主义的思想。
1964年,当萨特发表了别具特色的自传《文字生涯》后,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他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由于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这位具有奇异思想的作家,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即刻向全世界发表了一个声明,拒绝接受此项桂冠。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谢绝一切来自***的荣誉”。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已经“随风而去”,只有“未来在吸引他”。
在萨特拒绝领奖的声明中,还有一段话颇令人费解,他提到了1958年第二位拒绝领奖的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他认为把奖项颁给一部在国内禁止而在国外发行的作品,是非正常行为,对《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萧洛霍夫未能获奖感到遗憾。这个声明含蓄地表达了萨特对诺贝尔文学奖评价标准的指责。
萧伯纳的故事篇6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丰***肥臀》等,其中《蛙》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当有记者问及是否获奖后会迁居海外时,莫言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离开了国家干吗?我连高密都不想离开,我就想呆在高密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生我养我,我熟悉这个地方,这里的食物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话音未落,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莫言接着说:“作家跟故乡的关系,实际上跟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你在这个土地上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跟你有多密切的联系,一旦当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你就会产生一种魂牵梦萦的感受。当然,对于作家来讲,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像我这样以乡土为主要风格的作家。”
■ 【素材解读】
1. 百年梦想。这个时代,天下大事总会疯狂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可没有哪一件事会如此令国人欣喜和震撼。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构建了百年的梦想,一个争议了百年的命题,今天终于让一个叫莫言的作家破解了。这是他的幸福,更是中国文坛的幸福!
2. 感恩故土。成功的理由,或许各有各的不同。然而我们没想到,在莫言心中,最让他魂牵梦萦的竟然是他的那片故土。正是这种爱,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我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样温暖的话语。
■ 【警世名句】
1. 不能靠名声来判断价值,还有比名声更有价值的东西。(莫言)
2. 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莫言)
■ 【适应考题】
成长路上、震撼、铭记、心灵的故土、心愿、那句话、感恩。
年轻的罗曼·罗兰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酒会时,邂逅了一位美女。这位名叫索菲娅的美女,一袭雪白的礼服长裙,气质高贵,谈吐不俗,令罗曼·罗兰眼睛一亮。伴着皎洁的月光,他们在酒会宽大的露台上攀谈起来。他们从16世纪意大利文艺的复兴谈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又从《马赛曲》谈到了雨果、孟德斯***、司汤达和巴尔扎克。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已近午夜,两人都为彼此的投契而兴奋。
有一天,罗曼·罗兰终于忍不住内心灼热的情感,向索菲娅吐露了真诚的爱慕之情。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索菲娅居然非常有风度地拒绝了。“我们这一生只能是朋友啊!”索菲娅喃喃地说道。这还需要什么理由吗?望着索菲娅远去的背影,罗曼·罗兰简直崩溃了。他从此一蹶不振,觉得生命在那一刻已然没有了意义。他整日茶饭不思,学业不继,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好几个月的光景。终于有一天,罗曼·罗兰清醒了,他明白,“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人,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从此,他振作精神,刻苦攻读,一切生活的挫折都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加油站。他从1898年开始写作,陆续发表了长达10卷的不朽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正是凭借这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的作品,罗曼·罗兰于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代文豪就这样诞生了!
■ 【素材解读】
1. 友情之美。爱,是一个简单的字,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罗曼·罗兰用痛彻心扉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恋爱虽然美好,却断然不是生命的全部。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生或许会少许多痛苦与烦恼。
2. 战胜挫折。人生路上,没有谁会一帆风顺。有意思的是,那些越是遭遇了重大失败与挫折的人,取得的成就往往越大。看来,有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在挫折面前你能不能获取超越的信心与力量。
■ 【警世名句】
1.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罗曼·罗兰)
2.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罗曼·罗兰)
■ 【适应考题】
与美同行、战胜自己、超越、清醒、成功、学会爱、境界、友爱。
他,多智且多情,1950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更是一位哲学巨匠,其思想传遍全世界,影响深远。他就是那个从英国剑桥走出的多情才子——伯兰特·罗素。罗素一生几乎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与通常的隐居书斋远离俗世的纯学者不同,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罗素曾经于上个世纪之后来到中国讲学,并于1922年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书中所反映的诸多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罗素在该书中发表的关于中国***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意见,让他在当时便获得了“中国问题专家”的美誉。一般来说,通才与专家往往是对立的,正如鲁迅所说,“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但罗素大概可以免于此讥。罗素乐观地预言:“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成就。”他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工业将会有迅速的发展,完全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如果中国的改革者在国力足以自卫时,用全副精力投入于科学和艺术,开创一种比现在更好的经济制度,那么中国对世界可以说是尽了最恰当的义务,并且在当时那种令人失望的时代里,会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希望。他称,正因为这一希望是能够实现的,所以中国人应该受到所有热爱人类的人们的极高崇敬。
■ 【素材解读】
1. 智慧之光。所谓的预言,其实都是思考的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来自异国的哲学家,百年之前思考的那些问题,留下的那些预言,后来竟然多成了事实。透过那束惊人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位哲学巨匠的智慧之光。
2. 心怀世界。一位学者,他的心里不能仅仅装着自己,还得装着祖国,装着整个人类。罗素百年之前对中国的那份希望与担忧,折射出的无疑是一种心怀世界的美好情怀。
■ 【警世名句】
1. 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伯兰特·罗素)
2. 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伯兰特·罗素)
■ 【适应考题】
胸怀、最美的情感、回首、思考的魅力、生活的方式、致敬、记住。
沉默,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大特色。当客人来时,一般人不管怎样也要找些不咸不淡的话题,陪客人闲聊。川端康成则不然,他只是瞪着两只大眼睛盯着对方,半小时、一小时一言不发是家常便饭。时间一长,客人只得起身告辞,而这时川端康成则好像猛地醒过来了似的,方才开口:“急什么呀!”然后双方又是长时间的沉默对坐。
川端康成打发采访者的方法也与众不同。人家记者请他说点什么,他总是以“我没什么可说的”而加以拒绝。如果你要拍照,他倒是不拒绝,但一旦照完相,无论你怎么问,他都会哼哼哈哈,从不认真回答。等你觉得可能写不成稿子了,要告辞时,他却突然冒出一句:“你随便写吧!就当我说的。”据说,一位年轻的女编辑来到他家向他约稿,川端康成又是一言不发地长时间枯坐。女编辑感觉不对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川端康成还是不开口。女编辑终于耐不住这种沉默,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川端康成这才大吃一惊,开口问道:“怎么啦?”还有一次,川端康成应邀到神户讲演,他居然来了这么一段开场白:“我讨厌讲演,可又被请来了。因为邀请者说只要露个脸就行,那我就将脸展示喽!我现在开始在此***一小时,你们看个够吧!”说完便瞪起他那双大眼睛开始沉默,惊得听众目瞪口呆。
■ 【素材解读】
1. 学会思考。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总能与美邂逅,写出“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之类佳句的大作家,在众人面前竟然是如此沉默而笨拙。其实这并不奇怪,他只是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之上。大智若愚,说的当是这种境况。
2. 本色自我。生活就像是一个舞台,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众不同的是,像川端康成这样的大作家,他们无论在失败还是成功面前,都能保持自我本色。这种本色,也不失为他们的一种人格魅力。
■ 【警世名句】
1.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2.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川端康成)
■ 【适应考题】
做回自己、寻找、与众不同、生活的哲学、本色、最美、也是风景。
英国杰出的文学家、剧作家乔治·萧伯纳,一生完成了51个剧本。因作品《圣女贞德》的巨大影响,192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即使遇到误解与攻击,萧伯纳也总是用镇定自若的态度和机智的语言去解释或回答。
萧伯纳的戏剧《武器与人》首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他应邀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一个人冲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停演吧!”观众大吃一惊,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这个人的挑衅。谁知道萧伯纳不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然后,他指着场内的其他观众说:“可惜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出戏剧演出吗?”两句话,引起全场一阵响亮的笑声,紧接着响起暴风骤雨般的热烈掌声。
还有一次,萧伯纳在一家旧书店翻看削价处理的书,看到了自己的一本剧作集,而且该书的扉页下方有他给朋友亲笔书写的“乔治·萧伯纳敬赠”。他当即买下这本书,在赠言下写道“乔治·萧伯纳再次敬赠”,然后将此书又寄回给那位朋友。
萧伯纳视死亡如同叶落归根一样自然。他一直活到94岁,墓碑上风趣地写着:“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 【素材解读】
1. 宽容之美。成功的人很多,但成功之后能够像萧伯纳这样宽容的人却很少。无论是他礼待挑衅者的那个深深的鞠躬,还是再赠友人作品时的那份雅趣,都将他伟岸的人格展示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也正是他人格魅力之所在。
2. 淡然处世。生活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候,你刻意地去追求,获得的反而是无尽的烦恼;你淡然地面对一切,美好或许便会悄然地来到你身边。
■ 【警世名句】
1.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乔治·萧伯纳)
2. 成功网罗着大量的过失。(乔治·萧伯纳)
■ 【适应考题】
语言的魅力、情趣、态度、面对、微笑、礼节、有一种美、淡然。
美国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这位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海明威非常勤奋,每天早晨六点半,他便开始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十二点半。为了便于修改,他喜欢用铅笔写作。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也只用了7支铅笔。一天写7支铅笔,令人惊叹吧!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独具一格。
海明威每天开始写作时,会先把前一天写的文章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还得改一遍。他认为,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六个月,修改花了五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丧钟为谁而鸣》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其间他一直没有离开房间。
■ 【素材解读】
1. 勤奋追求。成功的途径或许各有各的不同,但勤奋几乎是所有成功共有的特点。一个能够一天写完7支铅笔的人,一个能够连续改稿96小时的作家,会不成功吗?
2. 办事严谨。最美的雕塑,往往要经历千万次雕刻。同样的道理,最美的文学作品,往往也离不开反复地严谨地修改与完善。当我们看到海明威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他为此付出的那些严谨而辛苦的劳动。
■ 【警世名句】
1. 人不是因失败而生。你可以被摧毁但是不能被打败。(海明威)
2. 心灵愈加严谨,外表愈加简单。(海明威)
萧伯纳的故事篇7
一、尊重认知偏差,激励唤醒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偏差或错误,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要多一分接纳和诱导,多一点关注和呵护,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关爱和教育。学生在平等对话氛围中敢于表达、敢于张扬,在表达和张扬的过程中或许能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教例1]人教版第二册《两只鸟蛋》
课堂上,教师正在引导学生理解“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意在让学生感悟鸟是鸟蛋孵出来的,体会一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要珍爱野生鸟类。
生甲(突然插嘴):我妈妈说吃了鸟蛋聪明。
师(赶紧追问):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敢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那你觉得妈妈说得对不对呢?
(生甲一脸茫然。)
师: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不妨说说各自的想法。
众生:不对!鸟蛋不能吃!
师(稍犹豫,没有及时评价,而是轻声问第一个孩子):能告诉大家,妈妈让你吃的是什么鸟蛋吗?
生甲:是鹌鹑蛋、鸽子蛋。
师:(追问)“这些鸟蛋可以吃吗?”
(课堂出现冷场,孩子们的认知偏差进一步凸现)
师:想想这些鸟蛋怎么来的?
生乙(举起手):我知道,我老家有养鹌鹑、卖鹌鹑蛋的。
(学生们受到启发,创新思维活跃起来)
众生:“鹌鹑蛋、鸽子蛋是人工饲养的鸟生的蛋。它们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我们课文中要保护的是野生的鸟类,不能吃的也是野生的鸟蛋。那位小朋友手上拿的是野生的鸟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
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偏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的。尽管学生出现错误甚至他的思维与教学设计意***截然相反,教师也不要“踢皮球”“泼冷水”,要倍加关注、循循善诱。孩子由于经常听妈妈说“吃了鸟蛋聪明”,对文中“应保护鸟蛋”产生了疑问。孩子尚小,知识面狭窄,当然不明白妈妈说的“鸟蛋”与文中的“鸟蛋”是不同的。教师之所以不断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想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这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同时在尊重中创设了平等的对话氛围。孩子们在对话交流中澄清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容错”意识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充分激励、唤醒、张扬学生的个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平台,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探究认知偏差,引发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因学生认知偏差而更显灵动与精彩,它的出现能促进学生自主的探索,这恰恰是学生创新意识萌发的土壤。
[教例2]《萧伯纳和小女孩》
萧伯纳和小女孩临别时有这样一句话――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陪你玩的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学生一致认为:萧伯纳太傲气了,从“把头一扬”,说自己是“世界闻名”的大作家等表现可以看出来。事实上通过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这里作者是紧扣“幽默”一词来写的,现实生活中的萧伯纳就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是学生对幽默一词视而不见,一直认为萧伯纳太傲气了,这就形成了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上的偏差。这是课前所没预设到的,此时如果生硬地否定或者强硬地牵引学生理解萧伯纳的“幽默”,则很难达成。当时我灵机一动,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萧伯纳和小女孩玩得很开心。再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在一起喂鸽子、讲故事等场面,学生便找到了第一段的“萧伯纳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同她玩了很久”这句话,学生从中萌发出惊人的创新思维:萧伯纳太喜欢这个小女孩了,把小女孩当作朋友甚至自己的孩子了;由于他很高兴,同小姑娘玩了很久很久;因为时间太晚了,小女孩的妈妈肯定会责怪小女孩的,萧伯纳是在替小女孩着想呢,为小女孩晚回家找理由呢;他说话多有趣、多有意思啊!萧伯纳多幽默啊……
这是由于学生的理解偏差而引起的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巧借偏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相互碰撞,从文本内涵中品味出萧伯纳的幽默,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积极探索。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态度和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将这种探究的过程转化为时效性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就能演绎成为师生一段全新的历程和体验。学生在自我创新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会感到成功与丰收的快乐,这往往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苗,在一次次创新思维的历练中,为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超越认知偏差,鼓励质疑批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出现认知偏差是一种必然。教师一定要关注这种可贵的问题意识,要保护这种潜在的批判意识的雏形,要催发学生灵动的创新意识的生成。
[教例3]人教版第四册《绝句》
笔者在教学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一个学生提问:“诗人为什么说‘两个黄鹂’而不说‘两只黄鹂’?”
学生这一问,我着实紧张了一下。我反问道:那你说说为什么要用“只”呢?学生说:一般情况下,说禽鸟类都用“只”,爸爸帮我查了辞海,我觉得用“只”更合适。我及时给予鼓励:“呵,你真会学习,善于发现问题,还积极动手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求学问的态度。”
“只”,原本作“”,现在简化了,写作“只”。《说文解字》:“,鸟一枚也。”由此可见,“”确实是用作鸟类的量词的,但我们也看到,鸟类的量词不仅有“”,还有“枚”。“个”是古代常用的量词,也可以像“”、“枚”一样来称鸟类的。语言是发展的。现代汉语中,量词非常丰富,譬如灯以“盏”论,纸以“张”论,笔以“管”论,书以“卷”论,刀以“把”论,等等。有的甚至专门化的趋势,正像这位同学讲的,禽鸟类是以“只”论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可以有多种说法,而“个”正是常用的量词。现代汉语中称竹竿,多是用“根”或“枝”作量词,可是古人也用“个”,《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古人有时甚至不用量词,直接在数词之后接名词,如《口技》:“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现代汉语里其实依然存在这种现象,譬如,笔也可以以“枝”论,书可以以“本”论,郭沫若还曾经以“匹”来论鸡,这可见其散文《鸡之归去来》,那鸡也是鸟类的。所以,古人用“”或“个”来论鸟,都是可以的。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来要求古人,让他们用现行的白话文来创作,那是不合宜的。
有的学生把“个”字换成“只”字对比读,感到用“个”字更加朗朗上口,节奏更明快。还说:听姐姐说古诗配上乐就可以唱,所以一定得顺口。可不是么,古诗就是讲求音乐美的,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萧伯纳的故事篇8
第一,动作描写。
【阅读选段】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选自《掌声》)
【技法点拨】
善良的小朋友,当你看到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的女孩子时,是不是内心会有好多的疑问,当得知她有残疾才会这样时,是不是内心有很多的痛,是不是很想去对她说:“我理解你,这不是你的错,你应该跟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我们做朋友吧!”
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写英子,着重写了她的行动。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感受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英子默默地坐,早来晚走。
第二,语言描写。
【阅读选段】
“你想把它拿走吗?”听到说话声,查理才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
“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你可以拿下来看看。好汉查理,我叫杰西。”
“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他抽刀出鞘,仔细地看着。
杰西说:“这刀是我爸爸的,要不然我会送给你。好汉查理,能推我到外面晒晒太阳吗?”
“好吧。”查理恋恋不舍地把刀挂回墙上。(选自《好汉查理》)
【技法点拨】
这个说话掷地有声、干脆利索的男孩子是谁?猜对啦,他就是我们的好汉查理。他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喜欢帮助别人,举止言行很有“好汉”的做派。相信小读者们也愿意和这样的小伙伴交朋友吧!
我们在写人物的时候,往往离不开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容易“泄露”人物内心的秘密,所以抓住那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语言来描写人物,可以充分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从而让读者对这个人物有一个直接的了解。如果掌握了这个写法,你笔下的人物一定会生动活泼,让人喜欢。
第三,心理描写。
【阅读选段】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选自《争吵》)
【技法点拨】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任何心理活动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把引发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与好朋友争吵后的安利柯,内心很不平静。聪明的小读者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朋友的各种好一幕幕地浮现在自己的眼前,想主动承认错误,却又说不出口的矛盾心理折磨得我们好难受。作者的这一段心理描写,真是精彩极了。
温馨提醒一下,描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确切知道的。
第四,典型事例。
【阅读选段】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神!”(选自《***神》)
【技法点拨】
哇!这位不用就敢让医生动手术的人是谁?真心地想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一声“大英雄”。年轻人的话语、神态和动作,充分展现了他坚强、无畏的品质,用***神来形容他,简直太恰当了。
写作中,写人与叙事是分不开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无不展示着他的性格特点,但写作时事件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所谓典型事件,就是那些能够充分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三件事。同学们注意喽,典型事件可不一定是大事件哦!
第五,以小见大。
【阅读选段】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可是,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选自《大作家的小老师》)
【技法点拨】
萧伯纳的故事篇9
一、七出
“七出”即指妻子触犯了法律规定的七项出妻理由之中的任何一项时,丈夫即可休妻。“七出”古已有之,这七项出妻理由在汉代《大戴礼记》卷十三《本命》载为:“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到了唐代,七出依然是离婚的主要方式,只是在顺序上有所改动,《唐律疏议》中载:“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辽代刑法对此并无明确记载,但依然有零星史料可供借鉴,如《辽史》记载:“挞不也少谨愿,后为族嫠妇所惑,出其妻。终以无子。”如上记载,挞不也被嫠妇所惑“出妻”,虽无明确记载为何出妻,但从其“终以无子”中可推断,或是以“无子”之名出妻。按照唐律,无子为七出之首,也符合古代婚姻传宗接代的目的性。
二、和离
和离即夫妻之间感情不和、无法和睦相处,双方协商同意后即可离婚。《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犯义绝者离之,……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唐律疏议》对其解释为“:‘若夫妻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这种形式的离异在辽代史料中所见颇多。如《辽史》卷十《圣宗一》记载:(统和元年六月)“己丑,有司奏,同***事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卢俊与公主不协,诏离之,遂出俊为兴国***节度使。”此事在《辽史•公主表》中亦有记载:景宗第四女淑哥“与驸马都尉卢俊不谐,表请离婚,改适萧神奴”。再如圣宗第二女岩母堇“下嫁萧啜不,改适萧海里,不谐,离之。又适萧胡睹,不谐,离之。乃适韩国王萧惠”。此事在《辽史》卷一百十四《逆臣下》中也有呼应:萧胡睹“尚秦国长公主,授驸马都尉。以不谐离婚,复尚齐国公主,为北面林牙”。再有兴宗长女跋芹“下嫁萧撒八。与驸马都尉萧撒八不谐,离之。清宁初,改适萧阿速。以妇道不修,徙中京,又嫁萧窝匿。”等等。总体来说,和离这种离婚形式,将夫妻双方平等相待,在父权制和夫权制的社会里,是对女性权利和地位的一种肯定,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是,囿于史料,我们所知的辽代的和离,几乎都是公主所为。我们不能就此判定和离这种离婚方式,在辽代社会是否具有普遍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因公主这一阶层地位的特殊性和身份的显贵,和离对于她们来讲,其实施的难度可能要小于普通的民众。
三、义绝
《礼记•礼运》记载:“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其中,涉及夫妻的为“夫义、妇听”,可见,传统观念上认为夫妻的结合以及夫妻之间关系的维持,主要是基于“义”,这也是“夫妻基于基本的人伦对对方及对方家族所应承担的道德上的义务”。而离异中的义绝则是指夫妻之间“义”的断绝。这种因“义”的断绝而离异的方式即为义绝。所谓“夫妻义合,义绝则离”。《唐律疏议》记载了义绝的几种情况:“义绝,谓‘殴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若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及妻殴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杀伤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与夫之缌麻以上亲、若妻及欲害夫者,虽会赦,皆为义绝。’”辽代的离婚也有义绝的情况,如《辽史•萧酬斡传》载萧酬斡“貌雄伟,性和易。年十四,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祗候郎君班详稳。年十八,封兰陵郡王。时帝欲立皇孙为嗣,恐无以解天下疑,出酬斡为国舅详稳,降皇后为惠妃,迁于乾州。初酬斡母入朝,擅取驿马,至是觉,夺其封号;复与妹鲁姐为巫蛊,伏诛。诏酬斡与公主离婚,籍兴圣宫,流马古敌烈部”。这里“,诏酬斡与公主离婚”的理由,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是因二人不谐,而是萧酬斡的家人“为巫蛊,伏诛”,从其为巫蛊,最后“伏诛”条来看,巫蛊的对象或许应为皇室,若如此,这与唐律中所载“若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杀”条相符,故两人义绝离婚顺理成章。再如《辽史》载耶律庶成“方进用,为妻胡笃所诬,以罪夺官,绌为‘庶耶律’。使吐蕃凡十二年,清宁间始归。帝知其诬,诏复本族,仍迁所夺官,卒。庶成尝为林牙,梦善卜者胡吕古卜曰:‘官止林牙,因妻得罪。’及置于理,法当离婚。”就《唐律疏议》的义绝内容而言,耶律庶成之妻诬陷自己的丈夫,致使其夫被夺官,“使吐蕃凡十二年”,符合唐律义绝中的“欲害夫者”,损害了其夫的自身利益,故《辽史》载“及置于理,法当离婚”,这里的“理”,应为“义绝”之理无疑。
再如《辽史》所载列女耶律奴妻萧意辛的事迹,“初,奴与枢密使乙辛有隙。及皇太子废,被诬夺爵,没入兴圣宫,流乌古部。上以意辛公主之女,欲使绝婚”。萧意辛之夫耶律奴因卷入***治斗争中,被夺爵流放,虽与义绝的各种情况并不相符,但也涉及家族之间的纠纷,加以“陛下以妾葭莩之亲,”欲“使免流窜”,故“欲使绝婚”,这种也应属于义绝的方式。其他如道宗第三女特里“以驸马都尉萧酬斡得罪,离之。大安初,改适萧特末”,也属于义绝这种离异方式。从形式上看,义绝不像七出那样只对女方进行限制,也不像和离那样由双方协商解决,它更能显示古代婚姻的实质,即婚姻是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因为义绝是夫妻及两方家族之间发生纠纷之后的衍生物,倘若没有义绝行为的出现,也就不存在义绝这种离婚方式。很多时候,义绝这种离婚方式既是维护婚姻双方家族关系的一种警告,也可以作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工具。
四、特殊情况的离婚
辽朝史料中有一条关于离婚的记载,不属于上述所说的任何一种,这种离婚方式比较特殊,不具备普遍性,应该说是***治利益驱使下的一种离婚方式。《辽史》记载“:后妹斡特懒先嫁乙辛子绥也,后以宜子言于帝,离婚,纳宫中。”这里的“后”即指辽道宗惠妃萧氏,大康二年,因“乙辛誉之,选入掖庭,立为皇后。”而后“居数岁,未见皇嗣”。皇嗣是一位后妃及其家族在***局中站稳的基础之一,故而惠妃萧氏将其妹斡特懒推荐给道宗,理由便是“宜子”,而当时斡特懒已与耶律乙辛之子耶律绥结为夫妻,惠妃萧氏为乙辛派,为了家族利益和***治需要,斡特懒与耶律绥离婚,被道宗纳入宫中。通过对辽代离婚方式的梳理,可以看出辽朝文化的双重性。
萧伯纳的故事篇10
关键词: 思想***治课 幽默 教学艺术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因兹雷曼麦曾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思想***治课讲授的正是“严肃的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幽默与思想***治课教学无缘,思想***治课教学也需要运用幽默。不少师生认为思想***治课单调、枯燥、无味,其内容大多具有理论性、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平淡无奇,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疲劳、厌倦感,甚至昏昏欲睡。如果采取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就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则可以化平淡为新奇,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轻松,化呆板为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幽默教学艺术,适时地使用幽默技巧,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思想***治课才更生动、更精彩。多年来,我在思想***治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幽默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用幽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典故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具有艺术性、含蓄性、启发性,能给人以幽默的美感,既富有情趣,又意味深长。我在每堂课之前,都根据讲课的内容精心准备了导入新课的材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譬如,在讲授“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时,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是一个十分消瘦的人。有一天,他漫步在伦敦街头,碰巧遇见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取笑萧伯纳:“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听后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找到了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同学们一听就笑了,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此时,我讲道:“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是萧伯纳讥讽资本家的肥胖,而从实质上分析,该故事则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造成劳动人民贫困的根源。那么,资本主义剥削是怎样进行的呢?本节课就将揭开这个秘密。”教学实践证明,引人入胜的幽默导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并能为学好新知识或开展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开端,让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因而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二、用幽默讲授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黑格尔说:“真正的幽默,要有深刻而丰富的精神基础。”幽默所要表达的不是幽默本身,而是严肃的主题。思想***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它包含着很多深刻的内容,更不乏诸多严肃的主题。在思想***治课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幽默语言,使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在笑声中使学生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使学生在开心一笑的过程中接受与理解新知识。譬如讲到“善于认识自己,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时,我巧妙地引用了大家都熟悉的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中的一句歌词,说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就应“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学生哄堂大笑,我不失时机地紧追问一句:“为何要这样看?”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全面。”接着我趁热打铁,分析为什么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认识自己。学生意犹未尽,听得津津有味。[2]
又如,在讲“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时,我用投影仪映出漫画――《这怎样赛跑》(画面是两个人的腿绑在一起赛跑),同时提出:“请依据按劳分配的理论,剖析漫画的寓意及实质。”由于画面本身就是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言,因此,画面一出现就使学生情趣盎然,精神大振。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的实质不是奖勤罚懒,而是奖懒罚勤,这同按劳分配是相悖的。显然,通过创设形象逼真的幽默情景,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真情实感。同时,幽默的事例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三、灵活把握幽默时机,巧妙调节课堂气氛
在***治课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个别同学伏案入睡的情景,即使没有睡着的同学也多半神情倦怠,抑或小声嘀咕。面对此情此景,我就轻轻地走到打瞌睡的同学面前,抚摸着他的头,而对窃窃私语的同学说:“小点儿声,别把同学的美梦惊醒喽!”同学们低声笑了。此话一箭双雕,既批评了说话影响课堂纪律的同学,又批评了打瞌睡的同学。笑过之后,打瞌睡的同学醒了,说话的也不好意思再说了,困倦懈怠之气息一扫而光,我便顺利轻松地上完了这节课。又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我让大家举些事例。比如: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省用水等。学生回答得都很好,有些同学的答案还很新颖。正当我要结束这一环节的时候,听见一个同学在下面说:“洗脚的水烀地瓜。”周围的同学都大笑起来。这时,我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批评他,只说了一句话:“别把你家的事情都说出来,家丑不可外扬!”大家都笑了,他也尴尬地笑了。仅仅这一句幽默的话,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没有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如果老师一味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就会更加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堂课、这句话,我和他的距离反而拉近了。
四、用幽默结束新课,用智慧启迪学生思维
如果说好的导入环节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讲授环节是成功的另一半,那么好的结束环节则是锦上添花,是“更上一层楼”。常言道,编筐织篓,巧在收口;画龙画凤,妙在点睛。恰当运用幽默结束艺术,能起到巧妙“收口”和精彩“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到某些领导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作风严重时,我随口吟道:“朝辞宾馆酒楼间,乡镇视察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轿车已停舞厅前。”套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使教学语言产生了令人深思的幽默感。又如,批评有些人缺乏远大理想“一切向钱看”时,我讲道:“在这些人的眼中,‘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这种谐音曲解使教学语言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幽默效应。[3]这种用幽默结束新课方法,使学生课后回味无穷,也使学生对思想***治课产生了眷恋情感。
总之,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指出的是,幽默不可滥用,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学内容,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浑,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愉悦,又能触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只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就一定能为思想***治课添彩,使思想***治课堂成为学生神往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杨长春.幽默艺术在思想***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互联网,200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