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姨的故事篇1
1.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含义,学习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3.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安排故事情节的能力。
【概念阐释】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故事情节是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所谓故事情节,就是作者写入作品中的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情节安排除了故事内容要典型要感人外,还要考虑怎样安排故事各部分的写作顺序。
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按照事情发生的自然顺序安排情节,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变动这四个部分的顺序。依据总体构思,可以省略某个部分,还可以颠倒或者交错这四个部分。
【阅读指导】
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又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高明的作者都重视故事情节的安排,力求情节曲折生动,看似出人意料,细细揣摩又在情理之中。情节的安排,是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
的。如果离开这一点,情节的安排就失去了意义。同学们阅读小说时,在弄懂主题的基础上,要着重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同学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否完整。
故事情节分成哪几部分,每部分的的内容各是什么。
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为什么要重点写。
文章有没有线索,如有,线索的作用是什么。
情节安排有哪些巧妙之处,如设置悬念、预设伏笔、欲扬先抑,等等。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站
布衣粗食
“木根桥”火车站,离我家只有一公里的路程,所以有空的日子我也常来。
来小站的次数多了,我惊奇地发现,住在我家单元楼对面的阿姨每月都去小站,每次都会在那待几个钟头,然后若有其事般的回来。难道,这几近消失的小站还有很多东西值得留恋?莫非,孤单的小站里有道不尽的情缘?我一直怀着忐忑的心猜测着。
直到去年年底,阿姨病倒了,我去探望她的时候,她郑重地请我替她去小站看一位老大爷。嗯?小站的旧房里还会有一位值得阿姨每月都去关怀的老大爷?看着我诧异的样子,阿姨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阿姨和老大爷的儿子一同去参***,报效祖国。那年,阿姨和老大爷的儿子是从小站踏上火车,奔赴到祖国各地去。很不幸的是,老大爷的儿子在一次扑灭山火的抢险中牺牲了。老大爷中年丧妻,严重的双腿风湿,行动迟缓,和儿子相依为命。这样的噩耗要是传给老大爷,他是否经受得住呢?部队在百般考虑下,决定要阿姨撒下一个弥天大谎。要阿姨回家后经常照顾老大爷,还告诉老大爷,他的儿子因为在部队表现好,被指派到遥远的***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因为工作特殊,需要为国家保密地质资源情况,多年都无法回来。
阿姨转业后,觉得自己无法自圆其说,于是决定每月以儿子的名义写封信给老大爷。时隔几个月后,老大爷要求搬到小站来住,只为等待凯旋的儿子,
只为可以看到儿子戴上红花从火车上跑下来的样子。老大爷说,儿子是从这里去部队的,就一定会从这儿回来。在阿姨和民***局的努力下,老大爷搬到了小站居住,这一住就是三十多年。
在一次探望中,阿姨发现,老大爷只拆开了第一封信,后面的信都原封不动地摆在家里显眼的地方。阿姨以为老大爷老眼昏花,也没有读过书,看不了信,于是决定每月把信读给老大爷听。久而久之,每月都去给老大爷读信成了阿姨生活的部分。每次去小站,阿姨都会带上很多生活用品,讲一些部队里的故事,读完信后就收拾屋子,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帮老大爷按摩一下双脚。即便阿姨坚持去照顾老大爷,老大爷还是下肢瘫痪了,只能坐在轮椅上过日子,双眼也几近失明。
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我欣然答应了阿姨的请求。那天早晨,我提上一些日用品,怀揣阿姨写好的信,找到老大爷的家。
“你好,老大爷,我来看望你,还有你儿子来信了,先前来看你的阿姨有事情耽搁了,今天就换我来了。”我尽量大声说话,怕老大爷听不见。
“哦。”老大爷指了指屋里的老式八仙桌:“放这吧,找个地方坐坐。”
我找了一张条凳坐下,拆开信封:“爸爸:你好,这次我随部队里的勘探队到了塔里木盆地,你知道吗?这儿到处都是沙漠……”
“唉!算了,小伙子。我都知道了。”老大爷摆摆手示意我停下来。
我很不解地问道:“怎么啦?老大爷。”
“什么都别说了,我儿子已经死了三十多年了!”老大爷开始哽咽。
“不会的,不会的……”我脑子里嗡嗡作响,不知道该如何劝说。
“你知道吗?我儿子去的时候和我有个约定,只要是我儿子写的信,一律称呼我为‘老爹’,要是改变了,那一定不是儿子的信。”老大爷泣不成声:“当我拆开第一封信的时候就明白了一切。”
“啊?那你怎么没有拆穿那位阿姨,还固执地要搬到小站来住。”
“因为这些年,我失去了一个儿子,却得到了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外甥(他指的一定是我)。我搬到小站来,是我的心还没有死,每当听到火车经过时的‘咔哒咔哒’声,我都会梦见儿子回来了。可前些年,‘咔哒咔哒’声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几天都不曾听到。我的心渐渐死了,儿子回来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从老大爷断断续续的话里我听懂了这些。
我一时无法用语言来安慰老大爷。我收拾好屋子,做好饭菜,心如秋后的悲凉。看着老大爷吃饭后轻轻地睡着了,胸口滑落下一张旧照片,是当年儿子带上红花站在小站月台上的样子,笑容依旧灿烂,声音回荡在耳边,身影清晰如初。
我离开车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选自《微型小说阅读》,有改动)
1.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如果把“我”替阿姨看望老大爷当成中心事件,请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把故事分成四个部分,并总结层意。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2
活动目的:
1、学习1和许多。
2、认识高低,感知上下、前后、等不同方位,以及从不同的方向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中物体所处的位置。
3、体验帮助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师自己画的小区情景***一张。自制虫子若干条
注:画面上有高低不同的楼房(认识高低);一只母鸡和一群小鸡(认识1和许多);有一座楼房是三层,一、三层可以画任意小动物,第二层画一只。
活动过程:
一、活动手指,做一个关于本活动的手指操,集中幼儿注意力。例:《小小鸡》
二、教师:小朋友刚才做了一个叫做《小小鸡》的手指操,所有的小朋友做得都很认真,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听故事,老师就讲个故事做为奖品奖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鸡做客的故事。
三、故事引入:有一天,小鸡的妈妈接到了鸭子阿姨的电话,说她搬新家了想让他们去新家做客。鸡妈妈记下了新住址,第二天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发了。
四、出示情景***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指出鸡妈妈和小鸡宝宝,让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我们看看,就是这些小鸡们去做客,我们一起看看,有几只鸡妈妈?
幼儿:一只。(认识1)
2、教师:那看看有几只小鸡宝宝?
幼儿点数小鸡并回答数量。
教师:小朋友就是厉害,数一次就数对了,刚才老师好不容易才数对。(培养幼儿自豪感)“小鸡多不多呀?”“多”“那小朋友,这个多还能叫做什么?”幼儿讨论思考并回答。(很多,太多等)。教师最后引入‘许多’告诉幼儿,那么多,叫做许多。
3、教师:小鸡和鸡妈妈一起来到了这个小区里,妈妈停了下了,有一只小鸡问:“妈妈到了吗?这几这么多楼房那个是鸭子阿姨的家呀”妈妈说:“孩子,鸭子阿姨说在最低的那个楼里住。”你们看看那个楼是呢?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看看那个楼房高那个楼房低。幼儿观察。(认识高低)
4、教师:鸡妈妈说:“孩子们,妈妈忘记了问鸭子阿姨住第几层了。这怎么办呢?”小鸡们都在想办法,好办天都没有想出来,小朋友你们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并说说自己的办法。教师最后说出一个办法讲给幼儿听,办法:让鸡宝宝们一起喊阿姨。阿姨听到就会推开窗户,这样就能看到她在几层里住。这个办法好吗?“好”我们和小鸡们一起喊吧!幼儿集体喊“阿姨,阿姨。”(集中某些幼儿的注意力)
5、教师:窗户是开口了,不是一户打开了,是三户都打开了。分别出现了,第一层小花猫、第二层鸭子阿姨,第三层小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幼儿思考问题。
教师:原因是我们只喊了‘阿姨’两个字,忘记加‘鸭子’了,所以的小动物都以为在喊自己呢。
6、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鸭子阿姨她在第几层住?(第二层)
小熊在第几层住房?(第三层)
她在鸭子阿姨房子的什么地方住?(认识空间方位‘上’)
小花猫在第几层住?(第一层)
她在鸭子阿姨房子的什么地方住?(认识空间方位‘下’)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3
我在书橱里、在高的低的书堆里,寻找着我能够看懂的书,终于找到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镜花缘》的线装绣像本。面对着厚厚的四卷《水浒传》中一百0八张面容、神态、服饰、举止都相殊相异的人物绣像,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惊讶和惊喜,就入迷地、仔细地端详着每一个人物,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地猜度,自由地想象。竟有了许许多多自己想出来的故事。
当我看到母亲和姨母闲空时,就会拿着书去给他们讲我看了书自己编排的那些故事。我讲的时候,虽然常常前后不相连贯,有时还凭空变幻,莫名其妙,但母亲和姨母总是耐心地听着,总说我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我看四卷《水浒传》看了大约有三个多月。从天高云淡的秋日看到北风呼叫的冬季,等到快过春节时,姨父从南京回来过节和休养,看见我每天抱着那四卷《水浒传》看人物绣像***,就对我说:“光会看***,不会看字,那不算看书。我现在就来教你识字,认识的字愈多,能看懂的书就愈多。”
于是,在过了三周岁生日以后,就跟着姨父识字、读诗。这期间,每天晚饭后,姨父总要给我讲一个《水浒传》中的人物故事。从阳光明媚的春天讲到电闪雷鸣的夏季。我终于似懂非懂地记住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个好汉的名字和那些广为流传的关于他们的故事。到了过四周岁生日时,我已经能够按顺序背诵《水浒传》里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的星名、人名了。
这以后,姨父带我去看京剧《武松打虎》、《林冲夜奔》、《野猪林》等等,我居然也能够大概地懂得。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绣像***把我领进了文学艺术的殿堂,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永远地记在了我的心间,至今仍印象清晰。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4
我的弟弟叫尼莫,他今年三岁了。因为小姨怀弟弟的时候,看了一个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喜欢动画片里的小鱼尼莫。所以就给弟弟起名尼莫。
弟弟想象力很丰富,比如:弟弟听完一个故事,就让你和他表演这个故事里的情节。弟弟演过:灰姑娘、狼和七只小羊、小红帽、三只小猪等许多故事。弟弟表演灰姑娘的时候,里面的人物他都要当。
弟弟还创作了两首打油诗,一首是《一个小猪猪〉。内容是:一个小猪猪呀!整天不走路呀!光让妈妈抱呀!抱呀!抱呀!抱到大门口呀!。这是说他自己不想走路。还有一首是《一个小土匪》,内容是:一个小土匪呀!整天放鞭炮呀!放呀!放呀!放到大中午呀!。是说我爱放鞭炮。
弟弟的名字还会变呢!小姨给弟弟讲了一个小小猫的故事,第二天,弟弟就叫小小猫了。小姨又给弟弟讲了三只小猪的故事,第三天弟弟又叫三猪了。小姨还给弟弟讲了小鹿斑比的故事,第四天弟弟就叫斑比了。
我写《我的弟弟尼莫》的时候,弟弟说:“不对,应该是《我的弟弟斑比》。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5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小男孩的。我在马里兰州居住时,邻家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我感觉,他总是盯着我,我一出来浇花,他赶紧提个塑料筒跑过来,找我要肥料:“阿姨,我也想喂喂我们屋里的花,等我们有了花园,就去买肥料。”对他的要求,我虽有想法,但我总是一次不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
一天早上,我到信箱去邮信,小男孩跑了过来,甚是兴奋地指给我看:“阿姨,我家也有玫瑰花了。”
猛回头,一棵尚未栽种的粉玫瑰在风的吹拂下,正极其娇美地摇曳在小男孩的前窗下。我信步凑上前去,托起一朵:“这么漂亮的花,在哪儿买的?”
小男孩眯眼笑:“不是买的,昨天晚上,是我姨夫从一个花园里抱到我爸车上的。”我脱口直问:“没花钱?”“没有。”
“你姨夫要是被人抓到怎么办?”我压低了声音。
“我爸爸说,就说我们不知道在哪儿交钱不就没事了。”
对答如流,五岁的小孩!
我本能地四下张望,生怕让谁听到。我忽地清醒了,这里是美国,一左一右都是美国人,即便听到他们也听不懂中国话。
小男孩扯了一下我的衣角:“阿姨,你能给我两勺绿色的肥料吗?我想喂喂玫瑰花。”小男孩的表情,小男孩的“机智”与纯真,着实弄痛了我的心。我不知该跟他说什么,好像我说什么都没用。我不知该不该给他肥料,好像给也不对,不给也不对。
我后退一步仰头上望,目光正好与小男孩的妈妈相遇。她正趴在窗台上笑呵呵地往外看,看我、也看她儿子。她笑得从容,笑得幸福,也笑出满心的期待,等我给肥料。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老家一个小女孩的。在小女孩六岁的那年夏天跟母亲去大连看大姨。一天晚上,小女孩去找小伙伴刘翠花跳皮筋,下楼出门右转,一扭头便看到大姨、姨夫和他们的儿子正在自家开的木匠铺门口吃西瓜。见此情境,小女孩赶紧退到墙角,心想,可不能从他们面前过,要是让他们看见了,该以为自己是特意下来馋他们的大西瓜呢!
想到这里,小女孩调头回家了,忙着跟妈妈解释自己为何没去跳皮筋的原因,完了还不忘补上一句:“妈,咱不馋大姨的西瓜哦。”正说话间,在小女孩大姨隔壁开自行车铺的孔大哥抱着一个大西瓜连呼带喘地来到了小女孩面前。
孔大哥把一个长圆的大西瓜往膝盖上“砰”地一磕,一半递给了妈妈,一半塞给了小女孩。
妈妈与小女孩各捧着半个西瓜,不知所措地一起发愣。
孔大哥摸着小女孩的头,“你刚甩着皮筋儿下楼,大哥全看到了。”
“你那两只小眼儿,光注意你大姨他们了,哪还顾得往别处瞅哇!其实,大哥就坐在另一边扇扇子。”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我在北京的一个老熟人。他们夫妇二人都有份极其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可纵观他们的人生,除了吃,还是吃。平时一听说哪儿有饭局,他们是该去也去,不该去也愣要削尖了脑袋地往里挤。而挤进去的理由只有五个字:不吃白不吃。日出日落中,不吃白不吃,已成了他家的文化,变成了生命的灵魂、行动的指南,且代代相传。听朋友说,他们那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孙女,一听到“吃”,就鹦鹉学舌般地瞎叨咕:“不吃白不吃。”
我母亲生前常说:“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在肚子里留一辈子,能留一辈子的是一个人的名声。”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6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我决定去奶奶家避暑。我在公交站牌的阴凉底下,好不容易等到了专线车,可车上被塞的满满的,我想了想,还是上去了。上车后不到两分钟,我已大汗淋漓。奶奶家离这儿远,要坐两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可怜的我只好在这拥挤的车上站两个小时了。半个小时过去了,我有点站不住了,腿在发抖。旁边坐着的一个阿姨看见了,亲切地对我说:“小姑娘,来,阿姨抱着你,看你的腿都站发抖了。”我红着脸说了声谢谢,并轻轻的坐到了阿姨的腿上。好心的阿姨还帮我揉了揉酸痛的腿。几十分钟过去了,阿姨一边和周围的人挤在一起,一边是我坐在她的腿上给她增加热量,豆大的汗珠一颗颗掉在了我的腿上和地上。我也如同浸泡在熔岩里一样,恨不得立刻钻进冰箱里,冷冻一天。
在剩下的路途中,阿姨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在我口渴时,她把她冰镇果汁给我喝,还给我讲《小故事大道理》中最好的几个故事。到终点站了,乘客们向马蜂一样,冲出了车外,我急忙下了车,在人群中搜寻着她的背影,可是个个都像她,但又不是她。
我遇到的这位阿姨,她是多么的好呀,对待我,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女儿。她就像是一位任劳任怨的母亲,让我感受到了妈妈的味道。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阿姨,为了让我坐下,在炎热的车上再热上加热。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7
“妈妈,抱我,我长大了,再下楼梯,我还小呢……”
听,那是我的小妹妹——妞妞又站在楼梯口,用那稚嫩的声音和我说话 。
我的小妹妹比我小九岁,说起我的宝贝妹妹来,那有趣的事儿可海了去了。
在她刚出生不久的时候,听我弹钢琴,就表现的非常愉快,如果偶尔她不高兴,一听琴声,就立刻停止哭闹,那挂着泪珠的小脸扭来扭去寻找着,六七个月时,就喜欢坐在琴凳上,用小手加上胳膊在键盘上乱拍打,偶尔出现好听的音,就更兴奋了,到了八九个月,那坐在琴凳上,不仅手和胳膊舞动,全身都扭动,哈哈,真专业,用全身的力量在弹琴。再大点,我弹琴,她没意见,很羡慕的在一边“欣赏”。
你看现在吧,那可不得了,我一弹琴,她就赶紧跑过去,喊道:“我的,我的!”我故意逗她,说一句:“一边去!”你瞧她不服气的样,连声说一串:“我的我的我的我的……”虽然,她还小,样子很逗乐,但我还是忍着,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妈妈说道:“妞妞,姐姐弹完了,你再弹,来,我们吃好吃的。”这招最灵,没有那个孩子不爱吃好东东。有时,妈妈做家务,顾不上的时候,她就和我一起“弹”,她一会儿在高音区摁会儿,一会儿又跑到低音区摁会儿,有时故意把手插到我的两手中间捣乱,可谓是四手联弹了。哈哈!
两周时,妞妞就已经可以坐在琴凳上,认真的弹她的“曲子”了,现在,两周三个月了,有时,她觉得琴凳限制了自己,不能像我一样,从低音到高音,来回弹,干脆,她就撅着小屁股,一边推琴凳,一边喊着:“起来,起来,让它起来。”我会笑着帮她移开琴凳,你猜怎么着,小家伙可以像我一样从低音到高音,再从高音到低音,来回的“走”着弹,你见过吗?最让人“佩服”的是,别看年龄小,手型很是标准,先声明,我们可没刻意的教过,她就总是看我弹琴,可真是有心,是个“人精”。
对了说起“人精”,更让人好笑,我的女儿,说话很早,同龄的孩子,还在单字蹦时,她就能说简短的话,不到两周时,就能完整的一句一句的说,最重要的是,她理解能力太强,不仅大人的语言能理解,而且还会察言观色,一点不夸张,妈妈的同事们在一起,就故意逗她,你瞧:
“叫她大仙姨。”一个阿姨说。
“大仙姨。”妞妞随叫还用眼瞄那位阿姨。
“嗯——”那位阿姨故意装作生气。
“大姨,不叫大仙姨。”妞妞一见这位阿姨生气了,马上改口,而且,一边摇手,一边一字一句的点着头。
哈哈哈,……
“听着,我问问:‘打奶奶不?’”一位爱开玩笑的阿姨把妞妞抱过去说道。
“不打。”
“嗯——”这位阿姨把头一歪,“严肃”起来。
“打”妞妞见阵势不妙,马上大声说道,而且眼睛都立起来了。
“还打谁?”她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我妈妈朝她使个眼色,她就领会了,“谁都不打,都喜欢。”
哈哈哈,……
大家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其实,我的妹妹可乖巧了,妈妈接我放学时,我说:老师再见。妞妞也说老师再见。有的学生说:老师好!她也说老师好!老师说:你好!妞妞也说你好。我写作业,她也拿着笔和纸在一边“写”半天,如果单独和我在家,有时她自己坐在茶几那儿,看书或者写字,半天不动,有时,抱着布娃娃,嘴里念念有词,像妈妈哄她一样哄布娃娃睡觉,有一次,她竟然和布娃娃一起睡着了。哈哈,把自己给哄着了!
对了,还有,妞妞不到两周时,就会念二十来个字,数数更是小菜一碟,让我惊讶的是,她数到十后,我给她接着数十一,你猜怎么着了,她竟然接着数十二、十三、十四……一直数到十九,我再数二十,你猜,她又接着数二十一、二十二、……只要我说三十、四十、五十……她都接着数下去,大家都夸她真聪明!
在我眼里,妹妹有趣的事儿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8
我并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世上是否正确,是否会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青鸟”在哪儿驻足了?
我知道幸福是甜的,就像在甜蜜罐里一样!小时侯,我比村里的穷孩子拥有更多的玩具;我还会穿漂亮的衣服,在他们之间当王子!我也常到城里去玩,因为我的外婆住在城里!我有更多的机会去见识新事物,我跟他们炫那灯火辉煌的游乐园,炫那有趣的动物园,炫那多姿多彩的照片!那些刻录下幸福时间的照片,我还保存得很好呢!瞧,我笑得多甜蜜呀!
时间爷爷缓缓地推着时间轮,而我的青鸟却飞远了!长大了,爸爸妈妈争吵的次数也多了。爸爸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妈妈偶尔也会向我发脾气。可是,我不懂得大人复杂的感情,我才三岁,我能懂什么?
那段日子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我住在外婆家里,跟姨姨和舅舅一起玩。可是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那是暴风雨来临的预兆。终于,我知道我爸爸妈妈要离婚了。可是“离婚”这个词对我而言,太陌生了,根本是一无所知。我只知道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要不,姨姨脸上为什么难过?爸妈为什么不高兴?我趴在窗口,轻轻地说:“人们说,我爸妈要离婚了。”姨姨听后,很惊讶地望着我,说没这回事。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知道姨姨不想我难过,不想仅三岁的我就经历这种凄惨的事。可我知道,姨姨跟我一样不安,她也不过十一岁!
最后,我爸爸妈妈还是离婚了,那天究竟是几号,我不知道。因为那时的我还未学会看日期。爸妈离异后,我跟奶奶一起住,年少无知的我依然跟村里的孩子玩得很开心。只是,见到爸爸的次数少了,他住在城里的宿舍里,很少回家;见到妈妈的次数更少了,她住在外婆家。奶奶说她不会回来了。可是我不相信,我依然固执地坐在家门前等待我最爱的妈妈。我知道,她不会让我孤单一个人的,我相信她会回来的!我想念我妈妈,我怀念妈妈给我讲故事,在睡前轻轻给我一个吻,然后慈爱地说声晚安。我很想去找我最爱的妈妈,可是我并不认识去城里的路。
时间爷爷又跑了两圈,我也懂事了。听说我有个表妹了,我兴奋极了。于是,这年的五一前夕,我又到外婆家去住了——那是个多温馨且充满回忆的地方。小表妹出生才几个月,整天就只会睡觉,因为婴儿需要更多的睡眠。噢,她还会撒尿呢!我是大表哥了,所以我有时也替她拖尿,也常给她拿干的裤子!这一切让我如此高兴——我还是被人需要的!小表妹长得很可爱,脸颊红通通的,鼻子小而端正,唇嫩嫩的——我也偷偷地亲过她呢!眼睛小小的,这像我,我的眼睛也是小小的!我常轻轻摸她的额前的头发,轻轻地呼唤“妹妹”,我知道只有轻轻地才不会打扰她的美梦,我知道只有轻轻地才能让她感觉到我的爱!我从来没像这样疼爱一个人,这让我很高兴,让我有种长大了被需要的幸福!
可是,青鸟陪伴我的时光是如此短暂!五月二日,我踩着湿湿的地板,站不稳就摔倒了。我的头疼得很,我的泪不断地涌出来。妈妈说,一个男孩要勇敢,流血不流泪。可是脑子里那股剧痛让我怎么也止不住泪。外婆来哄我,我不听,我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呼唤我最爱的妈妈,“妈——”
后来,我到医院去***了,医生说我的脑子里出血了,需要做手术。做手术?做手术!我的内心恐惧到极点。我总是躺在床上,妈妈终于来看我了。她削苹果给我吃,她讲故事哄我睡觉,这一幕多熟悉呀!妈妈有多久没给我讲故事了?而在我生病的时候,我才能受到这种优待。我的泪又脆弱地流下来了。妈妈问我是否疼了,我摇摇头。妈妈,我想你啊!妈妈——
病好后,爸爸不让我再见妈妈了。原来在我生病的日子里,爸妈发生了争执,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医药费。当我知道这一切,我是如此伤心。爸爸带了个女人回家,说让她来照顾我。邻居们说她会成为爸爸的新老婆,我的新妈妈。可是,我不喜欢她,我只叫她“阿姨”,我的妈妈只有一个——生我的妈妈。我牢牢地记住妈妈的名字,我牢牢地记住妈妈的长像。这一切,我是记得那么清楚的……
青鸟归来了,在我生日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了毕生的第一个蛋糕,还有漂亮的衣服,及精美的卡片。卡片上贴着妈妈、舅舅、姨姨和小表妹的照片!我久违的妈妈呀,再次见到你竟是在相片上?这些都是由姨姨送来的,为什么妈妈不来见我?可是我并没有问姨姨,我只是叫姨姨转告妈妈,我学会数数到一百了,我也学会计算了。我抱着蛋糕转身回家,泪水一滴滴地打在蛋糕盒上
妈妈,我想见你呀!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9
成天的疯玩,而如今却要规规矩矩地坐着,这简直是太强人所难了。刚开始的前几天,几乎都是背着小书包,边大哭边抹眼泪的回家了。可是到了家里,无论我哭的再撕心裂肺,姨姨还是坚持一定要我去上“学前班儿”。“哇……”我还是不住的哭,并且很专业,姨姨到哪,我就跟着她哭到哪。姨父从堂屋出来,实在不耐烦了,就提起我,“啪、啪”,给了我的屁股两巴掌。我不敢哭了,只不过还是在不住的抽噎。“打孩子干嘛?”姨姨听到巴掌声,慌忙转过身,一眼就看到了姨夫。我又呜呜的小声哭了起来,姨姨拉着我给我洗了洗脸,哄了我一会儿,就抱我到床上睡了。
其实我到家里哭,到学校却不哭,因为哭了也没法,又不能回家。可我们班偏偏就有那么几个,女孩不说吧!却竟然有几个长得比我还壮的男的成天哭哭啼啼的,唉!这可从何说起啊!只有一个老师,又不能边哄那几个小朋友,边教我们算术。于是老师总是在他们哭的时候让他们玩玩具。是不是哭就可以玩玩具?于是“哇……”我也哭了。毕竟身为小孩,哭谁不会啊!最终我如愿以偿,乐呵呵的的和他们几个小伙伴们玩了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那儿的大人们都是如此,上学前班上习惯了,也就不再哭闹!放学都很早,大约四点多就放学了。我就“啪嗒”“啪嗒”的背着书包回家,照例家里都是没人。我就到菜地里随便拔一根只有拇指大的胡萝卜,用水一冲,便叼着它跑向大人干活的农田里,找大人了。有时候我会边啃萝卜边坐在田垄上看大人干活。有时候我也会帮帮忙:“帮大人们束好的稻草都一束束地搬到拖拉机拉的板车上。等报完,天已擦黑,大人们也干活干的差不多了,于是大家都坐在稻草垛上,由姨夫开着拖拉机拉回家。而我每次都筋疲力尽,大家坐在草垛上,我早已躺在草垛上,随着拖拉机的颠簸,渐渐入睡了。等到家里,姨姨把我抱下草垛。我迷迷糊糊的下了车,实在是困累交错,有时候只喝了一碗米汤上个厕所就睡了。有时候喝完一碗米汤清醒了,姨夫会把我扛到肩上去村头看电影,电影看不懂,看着看着就瞌睡了,头一栽一栽的,甚至还经常砸着姨夫的头,每到这时我就不瞌睡了。有时候喝完一碗米汤有点撑,睡不着了,就坐在姨夫身旁看电视,姨夫爱看新闻联播,不一会儿,我就又睡着了。
我和小姨的故事篇10
听着对白,也许你眼前自然浮现出如电影镜头中的青年男女耳鬓厮磨的场面。不过,你或许没想到,对白中的“阿四”是位98岁高龄的老爷子,“阿芝”也已经是53岁的阿姨了。
就是这对恩爱夫妻,当年在双方子女的一片反对声中,经人介绍,认识了仅仅一个星期,就登记结婚,如今相依相伴已整整12个春秋了。
拿出放在箱底12年的结婚证,阿四与阿芝为他们的婚姻感到幸福。
相识七天结连理
98岁的老人名叫高四,53岁的阿芝姓林。2月14日中午,笔者来到了这对老人的家。他们的家住在二楼,进入家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有点古色古香的纯朴,里面随便摆着几件看上去已经年代相当久远的棕色木质家具,但擦得很干净,摆放得很整齐。
阿四老爷子正坐在一张简陋但很精致的小木桌上吃饭,身上围着一条蓝色的大围裙,样子很好笑,看起来像个顽皮的大孩子。老爷子脸色红润,脸上皱纹并不多,如果不说,看起来还真不像是98岁高龄的人。穿着朴素的林姨听明笔者的来意,竟有些害羞地笑了,轻声对老爷子说:“阿四,有人要给你拍像了。”林姨边说边红着脸帮老爷子摘掉围裙,她说这样子会把老爷子拍得更漂亮些。老爷子笑着说:“阿芝,我明白。”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称呼对方,林姨说,12年来,他们一直这样亲热地称呼对方,已经习惯了,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林姨给我们泡了一杯浓浓的香茶,然后端个小椅子坐下来轻声细语谈起了他们的婚恋故事。
和阿四结婚前,她也有过一场幸福的婚姻,并且生有儿女,但不幸的是,她的前夫身体状况不好,患有活动型心脏病,经常不定时地发作。家庭的贫穷,使得丈夫不得不出去劳作,因为农活的辛苦,林姨的前夫终因心脏病复发于1990年离开了人世,留下林姨和年龄尚小的一儿一女。那年,林姨才36岁,正值女人的大好年华啊!
丈夫走后,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林姨的身上,林姨咬紧牙坚持着,但在农村根本赚不到什么多余的钱,可孩子渐渐大了,吃穿要钱,读书更要钱。无奈之时,林姨想到了出去打工。1992年7月,抱着打工赚钱的初衷,她毅然只身从家乡广西来到广东西樵打工。出来后,她才知道外面的钱也不好挣,更何况她已经是快40岁的人了,很多工作都做不了,并且她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她不会说粤语,遇到过很多尴尬的事情。
或许是命中该有这么一份缘分。1992年底,林姨在给一家人家做家***工的时候,别人问起她的家事,非常同情她。后经人简单的牵线介绍,林姨认识了同在一个社区当时已有86岁的高四。高四的妻子也因病早已离世,而子女们都大了,都在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意,很少回家看望他,阿四的晚年生活就显得颇为孤单寂寞,他就一直想找一个老伴,一起共享晚年。
或许是相同的命运……
晚年开起夫妻档
阿四和林姨结婚后,日子过得格外有规律,心情也充实舒畅多了。但林姨心系着家乡的儿女,不能就这样在他乡享福。她对阿四说了心中的苦闷,并说自己还要出去找份工作做。
其实,阿四家里不愁吃不愁用,儿子手头都比较富裕,每年也给自己不少,他心里还是不太希望阿芝出去受苦,但考虑到阿芝的心思,他提出拿出自己的积蓄让阿芝寄回去,被阿芝拒绝了。没有办法,阿四就提议在家门口开一间小商店,经营一些烟酒副食和日常用品,害怕阿芝又要拒绝,阿四故意事先说明:商店由自己投资,但自己不去看档,一切由阿芝全权打理。因为一时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林姨也就勉强同意了。
没有想到,小店开张后,因为地理位置好,生意还不错。这个夫妻档成了老夫妻经济来源的一部分。此后,大家各忙各的,林姨每天出去看档,老爷子阿四就在家专门做饭。别看只是做饭,那可是件不容易的差事,阿四一口假牙,一般的做法吃不了,他能吃的菜大多以炖为主,可林姨则喜欢吃炒菜。这样一来,往往一餐要做两次菜,阿四总是先做好了妻子的,再来为自己炖菜,虽然多了不少麻烦,但阿四却乐此不疲。就这简简单单的做饭,浓缩了夫妻俩深深的爱!
“阿芝对我照顾得非常周到,我才那样长寿健康。”对于妻子,阿四总是赞不绝口。好像怕我们不相信,阿四还翻起自己身上穿的毛衣,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他感动的故事。
那是1996年11月……
12年来一如当初
12年的耳鬓厮磨,林姨从根本听不懂粤语到现在成了阿四的私人翻译,这其间少不了阿四的帮助。为了让林姨快点学会粤语,老爷子也俨然成了老夫子,每天都定时定量地教林姨学习,有时候连林姨都感到厌烦了,阿四反而想出诸如一个小时练习一句话、一个小时复习一句话等等各种办法来引导老伴,表现出了诲而不倦的教学精神,连林姨现在回忆起来都感慨,没有想到他教起书来还那么认真!她还笑着说,要是阿四去当个书堂的老师,肯定很有耐心!
当问起阿四最让林姨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时,林姨意味深长地说,她至今记忆犹深的是2000年5月的一天,她突然咳嗽不止,继而发了39℃的高烧。阿四担心得不得了,召回儿子赶紧把她送进医院检查。她患了急性肺炎,在医院住了几天,阿四一大把年纪了还跑前跑后。林姨怕累着阿四,同时也嫌药费太贵。病情稍微稳定就决意要出院,可阿四开始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林姨说想回家乡到儿子工作的那间医院让儿子好好看看,没有办法阿四才勉强同意。可阿四怕林姨路上没有人照顾,他不顾90多岁的高龄,坚持要陪林姨一同回去。林姨害怕阿四的身体受不了路途的颠簸,毕竟他是高龄老人。可阿四哪肯,最后在林姨苦口婆心地劝说下,阿四才放弃了这个念头。临行那天,老两口也着实浪漫了一回,阿四一直把林姨送上火车,还拉着她的手千叮万嘱恋恋不舍……
林姨在广西住院***一个月期间,阿四一天一个电话,询问病情,叮嘱林姨康复后早点回来,他想念她。这份深情的牵挂让林姨一直感动到今天。待病情稳定后,林姨马上回到了阿四身边。阿四提前几个小时到车站迎接,抑止不住心里的激动,见面后,两人相拥一起,凝视着对方久久无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和小姨的故事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