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1
【关键词】吟诵;揣摩;切己体察;培养语感
【中***分类号】G613.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36-01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
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这里的诵读,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词。开课时,赵老师没有任何引导语,直入新课,让学生对全词先读五遍,试背两遍,齐背一遍,抽一人背。自行背3分钟,全班一半读,另一半同步背,反复进行两次,齐背一遍,再快速齐背一遍。这样一来,该词在不到十分钟,十五六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便记住了。在诵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赵老师要求学生要诵读出词人因时光流失而伤感的情绪。
二、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点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枯瘦、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如教学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时发挥想象,在读者的大脑里便会很容易绘出四幅令人惊叹的奇特画面。第一幅是听觉和视觉共同构成的“潭水奇画”,奇在水声悦耳动听“如鸣佩环”,奇在“水尤清洌”,奇在水清到“(鱼)影布石上”。第二幅是“潭石奇画”,奇在潭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蔚为奇观。第三幅是“潭源奇画”,奇在小溪“犬牙差互”的峭拔多姿。第四幅画是潭的“氛围奇画”,奇在“四面竹树环合”的清幽,奇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清与凄凉。如教 《拿来主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语境,仔细体味“孱头”“昏蛋”“废物”“ 大宅子”“鱼翅”“鸦片”“烟***和烟灯”“一群姨太太”等关键词语的意义、色彩和 作用,深入挖掘这些表象的隐含意义及相互联系,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文学遗产的批判与继承这一抽象道理得到形象化的凸现,进而体会鲁迅的辩证思想和战斗情怀,掌握比喻 论证的写作方法和体味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
三、揣摩、比较、切己体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清华附中的韩***老师说“诵读的诵乃心在支撑,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他在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对文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的品味时,将它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来对比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对原句读得低缓,语气中包含诗人不愿意回家的情绪,对改句读得快而兴奋,并把重音落在“终于”上,从而语气中就透出诗人急切盼望着回到父母家而高兴的心情。类似的“换、调、增或删”等多种方式的对比诵读揣摩语言,可以说是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对冰心《纸船――寄母亲》一诗的作课。胡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来品读诗文,完全与诗人心灵形成共鸣,读出自己类似的情感。胡老师不但注重诵读,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为实现这一点,胡老师是分三个步骤来训练的。首先,学生写出对诗歌鉴赏的心得或评点。其次是让学生分对子组讨论,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制作成“MTV”,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评出哪一个组的构思最有创意。最后一步是“QQ连线”, 即以句式“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和“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说话。胡老师的这三个设计,有力地将学生的生活与与文本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所思、所感、所悟是培养学生语感核心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对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孙老师说:“笑声真的能陪‘我’回到住地吗?”于是,有学生说“是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影响着‘我’。”也有学生的说“是老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着‘我’。”••••••这时,孙老师说“大家体会得真好!现在我发现最后一句还不太好,你能不能改一下,比作者的更好的吗?”这时学生们在书上改写,有改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的,有改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将陪伴我一生一世”的,也的改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教育我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这些都迎来的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孙老师说:“同学们的改写非常精彩,比作者的还要棒。我仿佛看到我们班上将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这里孙老师并没有就此停止,他接着激励道:“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请用一名精练的话写出自己的感悟、启发。类似于自己的名言,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大名。”于是,同学们情绪激动。“自信、豁达、开朗的人健康长寿”,“服务别人,快乐自己”,“生命不止,我们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人”等等。类似的名言无不是学生智慧的结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浓厚的激励、启发氛围,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2
关键词:禅悟法 应用 案例
【案例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选有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然后把画面的内容描述一下。
生:一棵高大的松树,下面站着一位穿着古装的大人,和一个背着小背篓的小孩子在说着什么话,小孩子手指着层层叠叠的山峰,山峰弥漫着浓浓的云雾。
师:每一幅画都蕴含着美妙的诗章。这幅画蕴含着这样的诗章(出示课件:***画下面出现全诗内容)——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觉得自己把诗歌的韵律感悟准确了之后,就大声地朗读出来。
生:默读。朗读。
师:哪位同学把诗歌正确、流利地朗读一下呢?
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的朗读,不但正确、流利,而且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缓急断连、强弱长短等方式,表达出了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哪位同学能把画面和诗句结合起来,比较详尽地描述一下诗歌内容呢?
生:有一位诗人从家里出发,一路打听自己的好朋友。有一天,他在一棵大松树下碰到一个准备上山采药的小孩,诗人向小孩子打听自己的朋友,小孩子一听打听的是自己的师傅,就对诗人说,我的师傅上山采药去了,这深山,云雾缭绕, 我师傅像神仙一样地游荡,他现在到底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诗人望着这山峰、这云雾,知道自己找不到朋友,就返回家中了。
师:这位同学描述得很具体,也很精彩。谁能从这位同学的描述中,解释一下题目中的每一个词语呢?
生:“寻”就是“寻找”的意思;“隐者”就是“隐藏的人”;“不遇”就是“没有遇到”的意思。
生:“不遇”不能理解成“没有遇到”,要理解成“没有找到”。 “没有遇到”是没有碰着,诗人是专门去寻找的,不是去“碰”的。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真深刻。怎样理解“只在此山中”中的“只”的?
生:“只”字就是“只有”的意思,说师傅就在这山上,没有去别处,你不要到别处去寻找了。
生:这个“只”字说明这个小孩很肯定师傅的去处。
师:“只”字强调师傅唯一的居所——此山中,即告诉来访者,我师傅就在这座山里,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这个“只”字,还表达出了童子对师傅隐秘的住所和神秘的行径感到很自豪。
师:师傅就在这山里,但为什么找不到他呢?
生:因为师傅是个神仙一样的人,腾云驾雾。
生:不对,因为这里的云雾很浓,这里的山峰很多很险,这里草木茂盛,到山上是不容易找到师傅的。
师:“云深不知处”中的“深”也是一字千金,这个“深”字,道出了山的高远、草的丰茂,云的浓密。这个“深”字,是“不知处”的根本原因:层峦叠嶂的山峰被浓浓的云雾缠绕,神秘莫测,师傅飘然若仙,来去无踪,哪里能找到他呢?正因为师傅就在此山又在此山中找不到他,才显示出“隐者”之“隐”,寻者“不遇”的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然后静静地展开想象,想象出诗人与小孩的衣着、相貌、他们对话的内容、神态、语气,想象诗人听了童子的叙说之后的那种怅然失措、无可奈何的心绪。
生:闭目想象。
【案例评点】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3
[展示一]诗歌朗诵会
一、活动计划
1.准备朗诵材料: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课本中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读过所喜爱的。
2.确定朗诵形式:可以小组合作参加班级的朗诵会,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可以个人朗诵,或男女对诵,或小组合诵,还可以是配乐朗诵,形式要丰富多样。
3.安排人员分工: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等,力求每个学生或小组都有任务,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二、活动片段
生1:通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认识了很多当代诗人,如余光中、顾城、席慕蓉、舒婷等,我很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呢。
生2:我也很喜欢这首诗。《乡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大陆和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发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生3: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对应着人生的四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生4:这首诗还曾被音乐家谱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呢。
生5:现在就请我们全班同学,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来朗诵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
……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诗歌朗诵)
[展示二]知识竞赛
一、活动要求
本次竞赛共有四关,第一关“名句荟萃”,为必答题;第二关“诗情画意”,为抢答题;第三关“妙语生花”,为抢答题;第四关“诗海PK”,为必答题。每组选出一名记分员,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本次竞赛将决出冠***组、亚***组、季***组。四关过后,看看哪个组是冠***组。要求各组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二、竞赛例举(第二关:诗情画意)
1.当我们感怀母亲的恩情时,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诗句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3.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4.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的景象,我不禁想起“______”的诗句。
5.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
[展示三]自主创作
活动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首诗,你们想写诗吗?老师就来教你们写诗。(引导学习《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师:这两首诗写得好在哪儿?
生1:《致老鼠》作者把老鼠当做人来写,很有趣。
生2:《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师:那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生:写诗可以写各种事物,要发挥想象,用上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
(师指导以《雨》为主题写诗;生自选主题写诗)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4
【关键词】中职 语文 主题活动课 教学设计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69-02
《定风波》这篇课文,出自外语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第四教学板块,作品短小精悍,附有翻译,只需多读几次,词中那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便可历历在目。该词为苏轼在黄州谪居时期所作,是那个特定时期苏轼的自我画像。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发词人苦乐随缘、开朗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之作。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计算机应用班的学生。这个班级是一个女生占60%的班级,对朗诵有一定的基础和爱好,朗诵的积极性、参与性高。班上70%的同学来自城市,性格开朗、热情,有一定的表现欲。经过高一的学习,大部分已经掌握了幻灯片的制作方法,能***完成简单的幻灯片制作。因此,在课堂上,活动的开展,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能锻炼他们的胆量、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的他们,精神生活却空虚、浮躁,甚至斤斤计较、心胸狭窄,遇到各种挑战、挫折,无所适从,心理承受能力差,十分需要学习《定风波》中苏轼那种豁达的胸怀、淡定的心态。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本文试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来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优秀词作,品味优美的语言;能力目标:提高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并学会整合资源;情感目标:感受词人淡定从容的形象,以及豁达的胸怀,学习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人生态度。
二、教法学法
本次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提问法,学习方法是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将班级的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人数8~9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课前发给每组一张大***纸,让学生提前进行美化。这样通过分工合作、互相交流,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阶段分解为十大环节。
1.情景导入。首先为了能带给学生一种视觉的冲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导入课文,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可一边播放下雨的视频,一边让学生想象:
在某个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此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很多年以前的苏轼,也曾有过这样的遭遇,但是苏轼的态度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当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游玩兴致全无,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时,苏轼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地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由此引出课文――苏轼的《定风波》,感受他那别样的情怀。
2.朗读感知。组织学生齐读、听录音范读,正音,再分小组练习朗诵,组员间互相切磋、发现优点,指出不足。最后,教师再点评,指出朗诵的基本要求:语音准确,情感流露,抑扬顿挫。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读”回归语文课堂,通过“读”体会诗意,通过“读”体现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3.解读深意。在学生兴趣盎然之时,继续带领大家探究。
首先是介绍《定风波》的写作背景: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30里的沙湖购买田地,结果道中遇雨,于是正如词中所说“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其次是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词作。可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什么样的特点来写?“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在这一环节,除教师的讲解外,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整合学习资源,并把答案写在课前准备好的大答题纸上。
这样设计的意***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亲自参与课文的分析与讨论,学会整合学习资源,避免教师一言堂,从而更为深入的理解课文。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4.展示成果。组织各组张贴讨论结果,并请各组代表简单讲解本组答案,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的意***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走向讲台,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积极性,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5.点评小结。教师点评小结,并引导学生从《定风波》看苏轼的淡定人生,点明词作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人生态度,深化主题。《定风波》一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这个特定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把苏轼身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的是人生的淡定、心灵的超脱。
6.拓展作业。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提供3个故事,给学生课后用小组自主合作的方法来分析,并整合资源,在下一课时时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本组的感想和收获。这3个故事分别如下:
故事1:农夫和驴
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一开始,驴子悲哀地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很快,驴子便跑出了枯井。
故事2:笑话一则:约翰的儿子
约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乐观、积极,小儿子悲观、消极。一天约翰将大儿子放入堆满牛粪的牛圈里,将小儿子放入堆满玩具的房间里。谁知,大儿子乐滋滋地玩着牛粪,小儿子却在玩具堆里愁眉苦脸。约翰便问他们:“为什么?”小儿子说:“这些玩具坏了怎么办?”大儿子却说:“我猜爸爸肯定在牛粪里给我藏了玩具。”
故事3:鹰的重生
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奇迹般的活到70岁。然而,有一部分的鹰却在40岁的时候就会死亡,只有大约3成可以活到70高龄。当一只鹰活到40岁左右,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双翅的羽毛也会粗大沉重。这个时候,鹰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到巢穴等死,一是通过150天的煎熬获得重生。如果一只鹰选择了重生,那么它必须艰难的飞到山崖顶端,在那里筑巢。然后,它要忍着饥饿和疼痛,在岩石上日复一日的敲打它的喙,直到脱落。等到新的喙长出来,老鹰必须更为决绝的用新喙将磨钝的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在这两件工作完成后,老鹰还要把那些粗壮而沉重的羽毛从翅膀上一根根拔掉,好让新的羽毛长出来。当这150天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以重又获得3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在天空。
这样设计的意***是因为:教育教学是不分家的,在这篇课文中苏轼那种淡定、豁达的人生观,应该更加深入的渗透到学生身上。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制作分析幻灯片课件,让学生亲自参与分析、整合资源,达到的效果,将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7.分享感悟。各小组代表展示幻灯片。设计的意***是: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加强专业技术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8.评奖激励。这一环节由教师点评、学生根据评价表打分部分两个组成。评价表见表1。
表1 教学评价表
分析得当(40分) 幻灯片精美(30分) 大方得体(30分) 总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根据得分,评出最佳作品奖,再以送笑脸贴纸的方式评出最佳展示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分析奖。这一环节应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日后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堂活动奠定基础。送笑脸贴纸的方式,能使课堂更为活跃。
9.总结提升。再次重申主题――淡定人生,愿大家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提升大家对《定风波》理解,并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用音乐唤起大家“直面风雨,笑对人生”的共鸣。
10.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
淡定人生
――《定风波》主题活动课
环境――雨骤风狂
心态――闲适、坦然、超脱
四、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的情境活动和教学方式多样,课堂上学生也很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小组的展示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情感等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展示后的及时点评和评奖,能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多维的评价标准能让学生更充分的了解自己,激发潜能。实际教学结果也显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性都很高,师生在默契配合中完成教学任务。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5
诗词的语言精练,遣词造句有很大的跳跃性,所以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是学生要跨越的第一关。那么,怎样理解字面意义?那就一定要仔细研读注解了。一般来说,注解为学生提供很多信息,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产生的背景,诗词中的生涩用典,了解一些较生僻词的意思。虽然疏通诗词内容,不必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字字落实,但借助注解可以消除阅读的障碍,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二、了解作者,知人论诗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句话是说:只有了解古人所处的时代,了解他的为人和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而古人作诗,绝非无聊、消遣而为之。他们的创作往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常常是诗人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因此我们学习时要掌握诗人的生平和诗词风格,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风貌,这也即“知人论诗”。
三、分析意象,体会意境
意象是诗词中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也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而创造的富有艺术情景的画面,领会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
意境是意象组合而成的综合效应,它通常是融合诗人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能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在其中的艺术境界。只有读者展开自己的丰富想象,才能把诗歌的深刻内涵和诗人的内在情思体味出来。如鉴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表面写景,其实写情。我们不难想象,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渐行渐远,消失在天尽头,而只能空对一江春水,怅然若失,字里行间充盈着依依惜别朋友的深情。若我们只关注字面信息,对作品的理解必然空洞肤浅。
古诗词较少直抒胸臆,它的基本特征是含蓄蕴藉,它通常借助意象与意境来表情达意。学习古诗词时,就必须把握意象,深入意境。
四、抓住诗眼,感悟诗情
清代文学评论家李调元在《赋话》中说:“诗家以炼字为主,句中有眼,则字字轩豁呈露矣。”因此,古人评论诗歌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其实就是指一句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或者一首诗中最能概括全诗要义的一个字。抓住了这个字,就等于掌握了解读全诗的金钥匙。
诗是字字写,也要字字读。“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诗人炼得诗眼,读者要有慧眼,四目相对,方能含情脉脉,心心相印。抓住古诗词的诗眼,一方面可以体味作者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也有助于我们对整首作品的理解。
诗词是抒情的艺术。学习诗词,首先是理智引导下的感情的投入,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不能感情地对待诗词,不能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忧作者所忧,悲作者所悲,就不能真正进入学习阶段。投入感情,其前提是深味作者的感情。我们只要找准了诗眼,准确捕捉诗词的情感基调,动情地入“境”,进而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将不是难事。
五、品味名句,享受美感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常有一联名句引出一首好诗、一首好词的传说。因为在这些作品中,常常有一些句子脱颖而出,闪闪发光,它们备受推崇,久负盛名,即使离开整首诗,也能一枝独秀,具有***的审美价值,名句带给人的美感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语言美,名句的语言美通常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的巧妙运用、词语的精心锤炼等。
情感美,名句所抒写的情感能使人在心底引起共鸣。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6
一、首先谈谈语言上春意盎然的特征
历代文人在描写送别场景时即使没有直接描写凋零的秋色,也总是难掩秋日的落寞与哀愁。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唐朝特别是盛唐的离别诗中在用语上却春意浓浓,大部分作者倾向于以欣欣向荣的春色为背景描写离别,或者以春色为比喻来衬托自己乐观明朗的心境;即使是那些描写边塞恶劣天气的送别诗,因其用语的豪放同样透露出春天的热烈与张扬。王维在其赠别朋友的诗中描写了清新动人的春色,如《渭城曲》:“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整首诗虽然是在描写给友人送别的场面’,但轻盈的语言让我们没有丝毫的沉重和忧伤之感。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开头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即给我们展现了烟花烂漫的春色。在《赠汪伦》中,“桃花潭水”的比喻空灵、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春天一般生机勃勃的友情。
二、接着谈谈雄厚道劲的意境特征
唐诗在陈子昂、李白的倡导下,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从而创造出唐诗所独有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风骨美,1这就使唐朝的送别诗摆脱了以往文人描写离别时哀怨忧伤,浅吟低唱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感情上的豪迈奔放,意境上的雄厚道劲。由于盛唐文人心境乐观向上,大部分诗歌不论是否带有感伤都体现出雄浑悲壮、刚健昂扬的风骨美,展现出明朗健康、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人们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在送别诗中俯拾皆是。如王昌龄的诗作《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人运用化远为近的笔法,用“流水”、“青山”、“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人分两地,情系一心,山川又怎能阻隔”的观点,将离别的深情表达的豁达而洒脱。
三、谈谈自信乐观的思想特征
盛唐的经济文化繁荣发达,***治环境相对宽松,诗歌地位得到了制度保障,这些优越的外部环境使得文人们自信乐观,求取功名之心也相对强烈。盛唐的送别诗中体现出的思想往往是对离别者的祝福和羡慕,而离别者本人通常也是乐观、自信甚至是自负,充满了建功立业,求取功名的雄心壮志。例如高适的《别董大》,虽然是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恶劣天气里和友人分别,但诗人并是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豪爽地对劝慰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在李白受到唐玄宗召唤之际所作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中,诗人的骄傲与自负更是溢于言表。此诗写作的背景“本是令人感伤的清秋时节,但此诗开篇便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扑面而来的是一片丰收喜庆的景象。”2最后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将诗人踌躇满志、得意忘形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谈谈盛唐诗形成的特定的经济文化***治环境因素
大唐王朝结束了近四百年的纷争***,实现了人民所渴望的国家统一,并在开元、天宝年间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辉煌的顶峰。强盛的国力,繁荣的文化,这对唐诗的繁荣与兴盛,对诗人地位的提高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唐朝实行的以诗取仕制度使唐诗对于***治的介入产生了难以预料的作用,为诗人们猎取***治功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在这种优越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诗人们大多自信乐观,纷纷抱有跻身仕途求取功名的***治愿望。由此而产生的离别不仅没有感伤的基调反而还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比如一生有过三次大范围漫游的李白一直抱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不论其本身是否具有***治才能,一直都在期盼得到玄宗的重用,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五、谈谈盛唐诗形成的对特定的民族边塞的***治交流的作用
隋唐以来,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于边塞生活日渐关心,对于边塞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一些诗人对边塞的风光以及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特别到了开元前后,朝廷开始形成了以征战为荣的风气。到了盛唐时期,许多著名的诗人都亲赴边塞,入暮参战。例如岑参就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的豪迈之语,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建功立业精神。而对于那些科场失意的文人来说,去边塞参战不失为踏上仕途的另一条出路,因此才会有“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这样的诗句。正是盛唐诗人这种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襟以及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给送别诗抹上了一层豪迈浪漫的色彩。纵观盛唐时期的文学史不难发现:诗人们在仕进之前或者求仕受挫之后往往周游南北,广泛结交,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们同游胜景、吟诗作赋,这在盛唐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风气。正是因为盛唐的诗人通常云游天下,广泛结交,相聚和离别频繁,送别诗中才会给我们展现出其开朗豁达、进退自如、积极向上的一面。李白在他三次大范围的漫游过程中,足迹遍布全国,接触了形形的人物。如:耳熟能详的《赠汪伦》即是李白在漫游过程中与偶然相识的朋友告别时的即兴之作。据考证,杜甫从二十岁开始,高适在五十岁以前也都有过长期漫游的经历。
因此在漫游期间结下的深厚友情,至今还成为文坛流传的一段佳话。但最可贵的盛唐诗情怀是澎湃的建功立业之情远远掩盖了依依惜别之感。这才是盛唐诗最可贵的大气之点睛之处。
综上所述,盛唐的送别诗犹如那个奋发有为的朝代一般呈现出豪迈浪漫的美学风貌,其语言、思想、意境令人耳目一新。究其原因,盛唐的***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繁荣发达赋予了文人们优越的心理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内外因的影响下,送别诗的哀怨伤感之风在盛唐文人的笔下大大削弱。而这种明朗的格调、乐观的精神、刚健的风骨使盛唐的送别诗独具一格,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道奇观。
参考文献:
[1]蒙爱英.《略论唐代送别诗的美学特征》.《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6月
[2]张瑞君.《李白送别诗的构思特色》.《伊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孙琴安.《唐诗与***治》第2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了明显改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而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应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加以解决,让初中生能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获取充足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1.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生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部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古诗文教学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古诗文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相关内容的考试,思想层面的懈怠,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懈怠,进而失去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古诗文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具体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诗文内容和现代生活内容相差甚远;第二,语法知识的应用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第三,古诗文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死记硬背的环节比较多。
1.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乎都是以“单向式”知识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古诗文相关知识,只注重如何去理解陌生字、词、句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却忽视了古诗文内容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由于没有充分挖掘,再加上不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只注重学生的记忆理解,导致古诗文教学效率的低下,进而造成了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不理想。
2.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探讨
2.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方面,认识到只有学生兴趣有了提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学才能更好地开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唯美情境,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水调歌头》一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之前,收集和文章有关的资料,如文章、***片、视频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由于《水调歌头》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逐渐能够感受到文章蕴藏的意境,进而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尤其是关于苏轼背景的介绍时,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了古诗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好开展。
2.2朗诵古诗文,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文作品拥有自身的特点,通常都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在语言上具有极其丰富的韵律,每一个字每一词甚至每一个音节都存在节奏上的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3]。所以,初中语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通过不断的朗读,引导学生对古诗文作品的韵味进行体会。以《水调歌头》为例,在学习这篇古诗文的时候,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文此文,正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见”,通读多变之后,学生逐渐把握了苏轼“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之后,语文教师再对文中难以理解的、比较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剖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体会苏轼复杂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水调歌头》的形式之美,有利于今后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理解。
2.3特殊节日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展教学,通过民俗文化,学生能够很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进而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容易,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中秋节前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事先收集好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然后在课堂上以朗诵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3.结语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8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扩展思维;培养思维品质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19-01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意境优美的诗词,篇章虽短,意境却大,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再加上附录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0首,小学阶段古诗词总量已经是相当大了。小学语文教材以分散的形式按不同学龄段将“新课程”所指定的古诗分别选到各册教材之中,使古诗文的教学成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较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制定的总体目标,笔者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以读为主,培养学生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诗词朗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诗词朗读教学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为此学生诵读要读出“三感”:第一,读出语感;第二,读出情感;第三,读出美感。
例如《江雪》这首古诗可以这样来设计:在引导学生知晓诗人生平、理解诗词大意之后,可以问:“他真的在钓鱼吗?他到底在钓什么?”抓住“钓”这个字进行分析,学生读懂了柳宗元虽困难重重却无所畏惧,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豁达情怀。“钓”显然是这首诗的诗脉。在师生共同交流中,也理解词人渴望和平、向往安宁生活的深意。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记诵的“过程”。
二、感受高尚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融合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的特点是通过形象的艺术概括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情感,情和景的高度融合形成诗的意境。正因如此,语文教学就要通过诗人捕捉的流动多变的形象画面,“披文入情,沿波讨源。”领略诗人美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在读古诗词中感知其意境美,引导学生自我开展个性的审美情趣;细读诗文,在读中使学生有所体验,感受语言美、艺术美等内容,并注意挖掘有任何价值的审美情感;精读诗文,在读中受到美的情感熏陶,感悟并扩展审美情感;回忆诗文时,努力提高自我审美能力,发现古诗文中的审美情趣,升华自己的个性化情感,丰富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感悟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力
古代的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等,除了识字的作用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大量积累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要求,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增强和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
纵览教材所选的古诗文,很多名句脍炙人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在心口相诵的不断积累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的敏感力和鉴赏力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说话写文章自然也会逐渐适当运用这些名句,体验美的意蕴和情感,感悟语言的优美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渴望学习语言的兴趣。
四、拓展想象空间,培养思维品质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 古诗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优势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古诗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初中阶段不仅要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创作年代久远,且内容抽象概括、精练含蓄,阅历尚浅、文学素养不高的中学生在理解和欣赏作品时有很大的困难。多媒体的运用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认识事物的相对完整有序的动态表现,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情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因此,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运用于古诗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困难,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的同时感悟美,提升审美能力。
一、巧用多媒体,渲染氛围,品味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精炼含蓄、意境深远、音韵优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秋词》,这首诗不仅一、二、四句押韵,而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语言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尽管古诗的语言优美,教学地位重要,但古诗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却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教师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引入多媒体技术,在示范朗读或播放名家经典朗诵录音时配上能够体现古诗优美意境的古典音乐,就能使学生在认真聆听、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品味出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
二、巧用多媒体,展现***像,感受古诗画面之美
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 画所以似诗,是情在其中;诗所以成画,是读者或作画人用情的结果,因此,读书品诗全在一个“情”字。透过画面去看诗意,画中之意才能突现出来。例如,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高山流水之曲,再展示王维的形象,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再展示山林自然风光,薄暮之景,皓月当空,山泉清洌,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山林风光自然会浮现在学生脑海当中。这些声、画无疑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体会到山水的魅力,更好地感受到古诗的画面之美。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领悟古诗意境之美
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抒情性、语言的跳跃性和深远的意境。所谓的意境就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景和其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舒缓、轻悠的旋律,优美、和谐的诗画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唤起丰富的想象,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可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多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之美,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一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对于这一句诗的理解较为困难,因为学生从未体验过边塞地区独特的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体味诗中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恰当地运用媒体播放与诗意相符的古筝乐曲《送别》,展示漫天飞雪的塞北风景***。深情的乐曲、苍凉的旋律,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然张开,思维的空间无限扩大,学生的视野一下子被拉到了古代的塞北雪原,只见在那寂静、空旷的塞北雪地上,友人已经远离,唯有渐行渐远的马蹄印,但是诗人还在深情地遥望友人离去的方向。在媒体的辅助下,再加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揣摩,那幅依依不舍、怅然若失,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送别诗意***便会跃入学生的脑海,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感悟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雪景与友人送别浑然交融的意境之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巧用多媒体,再现画面,引领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之美
抒情言志是古诗的一大特色。生动的景物描绘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物”“人”“事”“生活”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经典哲理名句。由于诗中蕴含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学生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道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诗句“山水萦绕,山路弯弯,林中垂柳成荫,山花绚丽耀眼,一条山路穿林而过,更有美丽的村庄隐藏在树林深处”的动态画面,将抽象变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诗句蕴含的哲理通俗化、直观化,学生自然会豁然开朗,稍加思考之后,便能很快说出诗句之意,进而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适当地运用***像、声音、动画,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对理解诗中含蓄的诗意很有帮助。所以,教师应在古诗阅读教学中巧妙、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古诗抽象的语言文字同具体可感的真实事物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进而优化古诗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孔维宏,高瑞利.关于中初中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
[2] 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改革策略.
[3] 王倩.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篇1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诗句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竹子一片,桃花疏疏落落三两枝,横出竹林外,临水而开。苍翠竹幕上点缀着数枝粉红桃花,分外艳丽。春来冰开,群鸭戏水……这里写鸭“先知”水暖,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普通而客观的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发现水温的上升,春天的来临。它告诉人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内部的发展变化,发现新生事物的萌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诗人因厌恶仕途辞官,在己亥年离京返杭途中所作。诗人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以“落花”自喻,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尽管脱离官场,却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时刻不忘报国之志的高尚情怀。其诗借“花”寓理,给人以启迪:人生起伏,如花开花落,花开有情,花落也不无情,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南宋诗人朱熹《观书有感》的名句。全诗以方塘作喻,借景喻理,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情景如同一个人在读书中不断地获得新知,提高认识,搞通一个个疑难问题,明白一件件事理,头脑愈来愈清晰……诗歌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它告诉人们若要心灵澄明,必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也启发人们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叶绍翁《游园不值》的后两句。看似纯然写春景,要你由这“关不住”的一枝红翠欲滴、鲜艳透明的杏花,去遐思联想那争奇斗妍,万紫千红的春光是多么无限,多么美好。而实则蕴含凝重,不仅仅要你赏其春色,而是境与意合,借“杏”象征小园主人其品:虽隐居不仕,不求闻达,但洁身修行,品德日隆,正如红杏,傲然一枝,卓尔不群!还不仅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思想:“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写自己虽长期受到贬谪,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但并不消极悲观,相反地却是以“千帆过”“万木春”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他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诗句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邃的哲理。现在人们又赋予它新的意义:在腐朽事物即将消亡的同时,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起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