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气势大的词语10篇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1

突然,随着乌云铺天盖地的翻涌,一阵泼墨画似的狂风急速袭来,周边脆弱的树木立时被折断,相继传出震耳发馈的劈啪声。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表示风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表示风的词语11、飞沙走石:形容风刮得很猛烈火情景。

例;“顿时狂风大作,昏天暗地,飞沙走石,路人掩面。”

2、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3、阵风:时起时歇的风。

4、旋风:打转转的空气涡旋,是由地面挟带灰尘向空中飞舞的涡旋,这种涡旋正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旋风,它是空气在流动中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旋风共有三个解释。1.作螺旋状的疾风。2.形容迅疾的动作。3.喻来势猛的某种运动或活动。

5、杨柳风:杨柳发芽的时候吹的风,指春风,风力微和。

源自“吹面不寒杨柳风”

6、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7、轻风:风力很轻的风。

8、小风:风力弱小的风。

与“大风”相对。

9、疾风:风速很快,风力大的风。

10、强风:风力强的风。

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11、狂飙:狂风。

多用于书面语,本词还有其它意义。

12、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

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13、狂风:风势巨大,似发狂的风。

14、台风: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也就是说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东亚一带叫台风。

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天气。风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中心气压最高而气温最低。

15、暴风:风力很大,风势很强的风。

16、飓风: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

飓风一词源自加勒比海言语的恶魔Hurican,亦有说是玛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

17、微风:风力微小的风。

18、烈风:风势很强的风,常用于形容一阵一阵的强风。

19、顺风: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

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表示风的词语21、春风风人:风人:吹拂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2、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3、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4、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

5、扶摇万里: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风势急且大。

6、风和日美:微风和畅,阳光明丽。

7、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8、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9、狂风恶浪:恶浪:凶猛的浪头。

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

10、飞沙转石:飞:使飞扬;

转:滚动。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迅猛。

11、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

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12、打头风:指逆风。

13、风娇日暖:娇:柔媚。

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14、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

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15、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

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表示风的词语31、骤雨狂风: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2、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3、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

多用来形容恶劣的寒冷天气。

4、寒风刺骨:寒风通常是指冬天的风,寒风刺骨意思是说冬天的风吹透我们的骨头。

5、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

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6、春风拂面:春天的风。

拂面:吹打着脸。表示感觉很舒服,像春天的风吹打着脸。

7、风流云散:犹如风和云一样自然的散开了。

8、风云变色:意思和叱咤风云差不多,都是形容威力巨大,让事物或人彻底改变。

9、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

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0、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

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11、风调雨顺:风的力度比较适宜,下雨的时间也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12、飞砂走石:砂土飞扬,小石翻滚。

形容风力迅猛。

13、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14、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5、微风拂面:威风吹到你的脸上。

表示风的词语4凉风习习: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节中的风一阵阵迎面吹来让人体会到清爽舒服自如的畅快感觉。

不正之风:风指是社会风气,不正之风指的是不好的社会风气。

风娇日暖: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东风浩荡:东风大多指的是春风,因为一般来说只有春天才会刮东风。所谓的东风浩荡是形容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了。

通风报信:这里的风指的消息,风声的意思。所谓的通风报信是指把消息告诉别人。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寒风凛冽:冽:寒冷。形容寒风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风雨交加:1:交;相交融。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2: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

闻风而动:听见一点风声就开始行动。

春风化雨:春天的风带来雨。

八面威风:威风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非常的强盛强大。

风和日暄: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乘风破浪: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表示风的词语5斜风细雨: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秋风送爽:秋天的风带来一些凉爽舒服。

斜风细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春风和气: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风和日暖: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特别的大,可以让风云变色。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2

关键词:“给我” 主观性 增益

一、引言

吕叔湘(1999)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给我”加上动词短语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思,需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一是“为我”“替我”,这种祈使语气比较缓和;二是加强语气,表示说话人的意志,此时,“给我”不再表实义,祈使语气较强烈。据此,隋长虹(2003)、胡晓兰(2011)、王宁婕(2012)、孙文静(2013)等对“给我”动词短语句的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句法语义限制及语用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以往研究很少涉及主观性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加强语气,表说话人意志的“给我”。“给我”与动词短语构成“给我VP”,其意义不再是要素相加之和,而是成为一个特定构式,本文意在分析该构式的主观性及主观化。下文如不作特别说明,“给我”均为加强语气用法。

二、“给我VP”的构式要素

(一)“给我VP”的主语类型

因构式的独特语用功能,“给我VP”对主语具有选择性。且因该构式常用于口语、或书面语已给定上下文,这样的句法环境使构式主语可省略。交际者面对面,听说双方及观众都可从已有知识中提取出被隐去的主语所指。但构式默认的主语多是强指示代词,即单数或复数第二人称。如:

(1)王夫人伸手在她肩头一推,喝道:“给我好好坐着!”刀白凤被点重穴后,力气全失……(金庸《天龙八部》)

句中王夫人是让“她(刀白凤)”坐好,从上下文中可提取出这个信息。

(2)“你给我走,出去!”(冯德英《染血的土地》)

(3)他把笔在桌子上一搁,说:“不行,你们给我出去!工作夹着我的手,没有时间和你们聊天儿!”(梁斌《红旗谱》)

主语也可以是由表称谓的专有名词与第二人称代词组成的同位复指短语。此时,说话人想突显受话人,并表达自己的愤恨、发怒等情感。如:

(4)赵大婶喊道:“满堂,你给我回来!(韩文洲《两个媳妇》)

(5)“伙计,你给我走!”( 乔雪竹《荨麻崖》)

V的受事也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前面可补出受事的领有者,仍以第二人称居多。如:

(6)邪手,你眼睛给我睁大点!(网络语料)

(7)版主!你们眼睛给我睁大点!(同上)

(8)你嘴给我放老实点!(同上)

(9)嘴都给我老实点!(同上)

(二)“给我”的性质

“给我”处于句中状语的位置,但其性质问题存在分歧:韩其峰(1992)认为“给我”是加强语气的附加成分,属助词;隋长虹(2003)认为加强语气的“给我”是一个强势语气副词;倪劲炜(2009)认为“给我”用在祈使句中已经虚化为语气副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语用成分,去掉之后也不会影响语义的表达,“给我”内部结构相当稳固,无法被其他词替换,如果将“给我”中的任何一个成分替换成别的词,语义将发生改变;张恒君(2013)也认为“给我”搭配较固定,已经词汇化,结构要素不能被替换,“给”的实义淡化接近消失,“我”被突显。“给我”在句中不是必需的,去掉后不影响句子的概念义,但影响说话者主观情态的表达,因此认为“给我”相当于一个情态副词;尹海良(2014)也认为“给我”是语气副词。针对倪、张的说法,需要指出的是,“我”还可用“老子”“老子们”替代。如:

(10)何正堂火了:“你们给老子滚!”(映泉《百年尴尬》)

从句法结构上来说,“给我”不是必需成分,单独使用并不能产生加强语气的功能,它必须进入一定的句法环境并得到上下文的支持,才会发挥该语用功能。可见,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意志的功能,是构式赋予“给我”的。因此,“给我VP”是作为一个构式整体表现出的意义,只有在祈使句中,“给我”才可看作强化祈使语气功能的标记。这种强化的语气彰显了说话人的权威语势,但“给我”本身并不具备祈使语义,只是引出VP动作行为的要求者。本文认为,在强势祈使构式“给我VP”中,“给我”已经带有语气副词的性质,但还不能作为***的语气副词使用,因为其脱离该构式,它就会产生歧义。因此,“给我”是在语法化途中的、带有语气副词性质的语用标记。

(三)VP的成分构成

VP成分大多数是动词,少量为形容词。根据隋长虹(2003)进入构式的动词必须是自主动词,需具备[+指人][+自主][+动作]的语义特征。如:

(11)你给我滚!(王树元《杜鹃山》)

如果“给我VP”是否定祈使句,那么VP也可以是贬义的。如:

(12)少给我胡闹!(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一些形容词也可进入该构式,如例(8)。但这些形容词须具有[+可控]的语义特征。“可控”指说话人可以控制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如“谦虚”“大方”,人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使自己尽量谦虚、大方。可控形容词后常加衡量程度量的“点(儿)”,否则句子难以成立。

“给我VP”构式相对短小,但VP可有修饰语;也可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习用的动宾结构;或是动补结构,且多数是趋向动补结构。如:

(13)李秀侠一声令下:“给我往死里打,打死最多赔点钱。”(2000年《人民日报》)

(14)程谓奇冷冷一笑:“你少给我来这一套……”(周梅森《人间正道》)

(15)“给我滚回去!”(陆文夫《人之窝》)

(四)“给我VP”的变式

“给我VP”构式可进行扩展,但仍是短句。当VP带受事时,这个受事往往不直接充当动词的宾语,而是用“把”引介置于VP前,或提至“给我”之前。例如妈妈命令儿子穿鞋时:

(16)给我把鞋子穿上!

(17)把鞋子给我穿上!

这种情况需借助语境进行辨析,否则有歧义。例(16)(17)中,需要穿鞋子的是孩子,此时,“给我”可作强化语气标记理解。相反,若需穿鞋子的是妈妈,那么“给我”则应理解为“为/替我”。两句的区别在于说话人的焦点信息的不同。例(16)中,说话人强调的是“我”命令,突出强化命令的祈使语气,而例(17)的焦点目标是“鞋子”。

为强调受事,可将受事宾语直接提至句首,句子的主题信息就变成了受事宾语。如:

(18)后来老大爷抄得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把我叫到传达室臭骂了一顿:“全都给我搬走!”(陈鲁豫《鲁豫有约・红伶》)

句中“全都”代指全部信件,受事置于句首,突出信件之多。

“给我VP”前可出现状语,但一般比较短小,实际作用是修饰VP。如:

(19)快(点儿)/赶紧给我滚!

(20)先给我把郭亮抓走!(赵清学《郭亮的故事》)

(21)(以后)别/甭/少/不要给我装糊涂!

三、构式的情感语气分析

(一)“给我VP”构式的语气功能

祈使句的基本义包括命令、要求,即“给我VP”的原型意义。“给我”在发挥语用功能的同时,不同情境下的构式在原型意义基础上还有不同的情感语气及功能,甚至有说话人的负面情感宣泄,并且说话人可能伴有肢体语言。

(22)他指着门口说:“你给我出去。大门在那边。”(严歌苓《花儿与少年》)

(23)突然把手一挥,愤怒地喊道:“你给我走!”(孟子为《相片与糖葫芦》)

“给我VP”还有警示义,进而产生提醒功能,以引起听话人注意,同时可蕴含“恐吓、威逼”的语气特征。如:

(24)你给我听好了!

(25)你给我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26)公社这边的人……喊道:“有刀、有***。都给老子们丢过来,不然格杀勿论。”(彭荆风《绿月亮》)

说话人也可能带有“催促、愤怒、斥责、不满、嗔怨”的语气。

(27)老太婆气得把竹篙一顿,冲口骂道:“你给我滚回去!”(胡英《澧水艄公》)

(28)玉德爷爷抱紧孙女,一边怒喝着儿子:“出去!你给我出去!没完了?”(张炜《秋天的愤怒》)

由于说话人处于一定的话语权威地位,因此,说话人可能含有一定的“蔑视、讽刺”语气,尤其是“给老子VP”构式。如:

(29)他朝努尔哈赤一瞪眼:“你算什么东西!快给老子滚开,不然……”(李文澄《努尔哈赤》)

(二)“给我VP”的语调信息及语气整合

从语音上看,“给我”具有整体性,不能分开来读。“给我VP”句子短促,同等强度的气流发出短小的祈使句,自然会使语气强烈,语势加强。句子一般采取降调,句末基本用感叹号,语气较缓和的情况下,也少量使用句号,但句意与“为我”“替我”仍有一定的区别。隋长虹(2003)分析了“给我VP”的“节奏快”及“发音力度大”的语调特征。这种语气并不是构式本身就具有的,而是经过高频使用,逐渐将语气特征整合进该构式的结果,如***1:

四、构式的主观性及主观化

(一)“给我VP”的主观性表现

构式的整体意义大于构式要素意义之和,这种不一致关系是主观性的体现之一,是由语言使用者赋予的。“给我VP”的主观性还体现在:

1.强调标记

“给我”在祈使句中还有强调功能,“给我VP”强调的是:说话人即“我”命令听话人“你”去做某事。“给我”在此可看作一个强调标记,说话人即标记命令者。即吕叔湘所说的,“给我”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志,说话人想凸显自己的权威地位,强制命令听话人发出某一动作行为。

2.权势标记作用与人际功能

相对于听话人,说话人在身份、社会地位、年龄、财富、道义、情理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给我VP”表现出一定的权势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临时建立起来的,即使处于同等地位或较低微的地位,说话人仍可使用祈使构式“给我VP”,表达自己的愤怒、责备等情感。

正因如此,构式“给我VP”对主语有一定的选择性。敬称类主语不能进入该构式,表尊敬行为的动词如“请”也不能进入构式,否则与构式的整体语气功能相违背。

3.对说话人的增益作用

“给我VP”无论用于肯定性祈使句还是否定性祈使句,对说话人来说,他本人都是受益者。说话人命令之后,听话人执行命令,达到说话人的预期目标,此时,“给”表现出一种增益作用,如***2。但对听话人来说,这是一个损益的过程。构式“给我VP”对说话人的增益作用与说话人的权势地位有一定的关系。

(30)说着忽然又立起来大声说:“给我说!”(雪克《战斗的青春》)

(31)你这个梁平呀,以后少给我说谎。(柳建伟《突出重围》)

例(30)是肯定性祈使句,听话人的“说”对说话人是一种增益,说话人正是要借此知道某事;例(31)虽为语气较缓和的否定性祈使句,但对说话人来说仍是一种增益,听话人“少说谎”或“不说谎”是说话人的预期目标。

而在“小明把书包给我弄丢了!”中,说话人的利益显然受到损害,“给我”在这类句中则是损益标记,与本文所述不同。

4.对礼貌原则的违背

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会遵循礼貌原则,顾及对方面子。构式“给我VP”甚至出现“给老子VP”的替代形式,说话人不顾及对方面子,违反了礼貌原则,拉远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确立自己的话语权势地位,表明个人意志不容质疑与改变。该构式因此产生加强祈使义的功能,并在构式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责备、蔑视”等其他情感。

5.“给我VP”表说话人预期目标:以言行事

根据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给我VP”的现实功用是以言行事,属言外行为中的指令类。说话人希望通过祈使构式使听话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这种语句都有一定的语力。在“给我VP”构式中,“给我”起到增强语力的作用。

(二)“给我VP”的主观化

“给我VP”的语法化是主观化的结果,语法化过程必然伴随主观化。“给我”从“给予”义开始虚化,最终语法化为介词“给”,表“使役”义。但强势祈使构式“给我VP”的语法化路径并不是由表“使役”义的介词“给”演变而来,而是介宾短语“给我”(“为我”“替我”)通过语境吸收,将说话人的语气和意志与构式进行整合,并在高频使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表强势祈使命令式的“给我”。“给我”成为一种话语标记,增添了表说话人权威、责备、蔑视等其他多种情感的功能,“给我”已经分析不出实义。

虽然“给我”已分析不出实在意义,根据石毓智、李讷(2001)的研究,虚化为语法标记后的词语,其用法和使用范围还会受原来词汇意义的影响,这在说话人的增益结果上得到解释。“给我”的动宾义表“给予”,对“我”来说是受益方,“给我VP”也给说话人带来了某种增益结果。这是以“给”的基本义“给予”为语义基础,在强势祈使语境下逐渐主观化而来的。

语言中同类功能的成分有很多,“给我”的主观化不是自发的,而是在同类语法成分的类推下衍发的。洪波(2004)认为“给”在“与”的类化作用下发展出虚词用法。“与”可用于表强烈命令语气的祈使句,最早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在《醒世姻缘传》中也相当常见。《红楼梦》时“给”开始大量替代“与”,这一点很有启发性。经调查语料发现,“给我VP”最早大量出现在晚清小说《九尾鱼》中,口语中应出现得更早。

五、结语

强势祈使句“给我VP”在违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得到语气的强化,说话人的负面情绪也得到宣泄。其语法化的过程不是瞬间的,必须在时间量与使用量上都达到一定的量变才会发生质变。这些过程都需语言使用者的参与,说话人的主观性整合进入语言成分,使语言也具有了主观性。

(本文为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项目[0118401026]。)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隋长虹.“给我”动词短语句的多角度考察[J].临沂师范学院学

报,2003,(4).

[3]胡晓兰.表祈使义的“给我+VP”的句法、语义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1.

[4]王宁婕.现代汉语“给我+XP”构式的考察与研究[D].上海:上

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孙文静.“给我”祈使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6]韩其峰.谈“给我”的助词性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2,(1).

[7]倪劲炜.祈使句中的语气副词“给我”[J].皖西学院学报,2009,

(6).

[8]张恒君.汉语的权势标记“给我”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

(4).

[9]尹海良.强势指令义构式“给我+VP”探析[J].汉语学习,2014,

(1).

[10]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

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3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也是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和基本的方法。它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和师生合读等。这是一个眼、脑、口协同活动的过程,它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它还能加深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近几年重问轻读,偏论贱读的现象比较严重,更不用说朗读了。语文课呼唤“朗读”的回归。

那么如何搞好朗读呢?在此 ,我想谈一谈自己几点粗浅认识。

一,确定好感情基调:朗读要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感情基调。这个基调定准,朗读的音律就容易把握了。如《***,你在哪里》这首诗的朗读,既不能悲悲切,又不能读得高亢激越,应带着无限怀念,无限赞颂的感情去朗读。

二,力求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腔圆就是读得流利自然,注意标点、停顿、节奏的表达。

三,快慢要适当:朗读太快,容易“吃字”,没有抑扬顿挫,来不及表达感情;太慢,死气沉沉,形成“单字崩”,破坏了文章的语音结构。

朗读速度是由写作体裁形式和思想内容决定的。就体裁来讲,诗歌总比小说,散文读得要慢;就内容来讲,一般紧急、热烈、欢快,兴奋的内容就读得快一些,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读得慢一些。朗读的速度快慢应模拟播音员的播音速度进行。

四,停顿要正确:正确的停顿对正确的反映语言逻辑,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作用。停顿不正确,不仅把句子弄得支离破碎造成语言的混乱,甚至会把意思弄反。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一般说来,段落间停顿最长,句子间的停顿较长;段落间的停顿最短,逗号、顿号、分号后面的停顿较短。

五,高低要适度:太高,发出噪音,让人觉得刺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一般来说,高音响亮,表示兴奋、喜悦、活泼、明快的感情就要读得响亮,低音幽沉,表示沉痛、悲愤、安静、迟疑的感情就要读得幽沉。

六,重读要正确:1、语句重读:①谓语比主语读得较重一些;②宾语比动词读得较重一些(代词作宾语例外);③定语、状语、补语读得稍重一些;④疑问代词和数词比别的词读得重一些。2、逻辑重读:把特殊含义的词语有意重读,以表示强调,叫做逻辑重读,如①今天,我不想看电影。(另外的日子再看)②今天,我不想看电影。(他想看)3、感情重读:即表示强烈的爱憎感情的词语要重读,如农人说:“哦,你就这样的报答我吗?你这该死的,你早就该死了。”(早字重读表达了农人对毒蛇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七,细致地表达语气情态;语气情态是千变万化的。同样是疑问句,都有不同的语气,有的疑而不问,有的反驳、斥责,还有的有讽刺或含有某种言外之意。这些不同的语气状态必须在朗读中确切表达出来。文章真正不具有任何感情的中性语言是没有的,即便是陈述句,也有委婉、肯定、悲伤、轻快、强烈等不同的感情色彩。这些在朗读准备时都要细细体会。

八,注意语调:语调即说话的声调。语调与语气有直接关系,语气不同,读得抑扬曲直不同。同样的一句话语调就不同。如陈述:你好。(平调,叙述情况)疑问:你好?(升调,礼貌地询问)怀疑:你好!(弯调,讽刺地质问)肯定:你好。(降调,是你好不是他好)。

九、确切地显示表情:朗读时面部表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作品的思想内容、感情、语气、语调、重音等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朗读悼词,表情就庄重、严肃、哀伤、惋惜,甚至痛不欲生;朗读喜报,表情就欢快、赞美、恭喜,喜形于色。总之,作品的感情喜、怒、哀、乐、悲、恐、惊,朗读时在表情上确切地显示出来就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4

【关键词】手势语 英语课堂教学

手势语的涵义。手势是指一个人表达意思时手的运作姿势,手势语是“人们使用手的指式、动作、位置和朝向,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表达特定意思的交际工具”。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许正是因为手势具有形象、指示、会意等多种功能,所以又称之为讲课的“第二语言”。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都非常重视掌握和运用手势语。

一、手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特点

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举止和手的基本动作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比其它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手势语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因此,手势语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英语的课堂教学。

3.暗示性。学生对英语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的手势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动词时,教师常常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学生一点儿暗示就可以了,而且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英语反复解释更加准确。

4.灵活性。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手势有7777种,这些都是口头语言无法直接表达的内容,却可用手势灵活而形象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和运用手势语的灵活性。就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手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上每一课前,我针对教学内容做认真的准备,期望通过一系列手势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教monkey一词时,如果教师模仿猴子举目远眺的动作,并学猴子顽皮地眨眼,不仅使所授内容简洁明快、通俗通懂,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模仿和参与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势语做与本课相关的动作,学生在听听、做做的热身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做了自然铺垫并大大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控制和调解课堂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而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就可丰富课堂,调节气氛,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与和谐。教师的手势语还是有效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通过自己的手势来表达他们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肯定和否定,从而达到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目的。反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手势语言取得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发出“Please,stand up.”,“Sit down.”。“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指令时,学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就能从学生的手势动作中判断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或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此外,学生还可根据教师手势语言的变化来判断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教学重点、难点,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足够量的语言输入。在我们农牧区就更是缺乏这样的条件。因此,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显得格外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少说汉语。而学生用英语交际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羞于启齿,教学中给学生以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都可以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动和做、玩和乐的氛围中全身心积极投入,促使他们抛开胆怯心理,大胆交往。例如:在教学“jump”一词时,如果用“move quickly”去解释,学生难以分清它与“rush、run”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教师用“手势语”做一个“跳”的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起到语言交际的效果。生动的“手势语”引起了学生交往的兴趣,使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与人交往,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表面上,手势语看似哑语,但是当它与英语的单词、短语、句子、课文联系起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积极效应。而且学生操练得越多,理解就越深,表演就越生动、形象。随着理解的加深和表演的娴熟,学生对不同的题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手势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5

关键词:诗词翻译 三美论 意境美 许渊冲

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要能在翻译中传达出中诗中的优美意境,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艺术热情和文学创造力,才能够将古诗词的意境和味道展现在译作中。

诗词翻译的标准及相关理论。翻译大师许渊冲,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过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就是在翻译中展现诗词的特征――通过传神的描写展现意境美、通过音韵的和谐(如押韵或叠词等)展现音韵之美以及通过工整的对仗或长短展现篇章形式之美,使得整篇译作再现原诗的美感、意境和情感等等。在许老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意美”,因为诗词意境之美是其非常重要的构成,因此要先力保意境美,其次是音韵美和形式美。另外,他还提出过诸多创造性翻译的理念,如“优势论”和“竞赛论”――通过运用译语言的优势刻画诗词的意境美或者甚至译语言可以以其优势超过源语言所表达的美感,更进一步地彰显意境之美;“以创补失论”和“再创论”达到译作等于甚至胜过原作的效果。

通过译作中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塑造出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很难在译作中通过词句或意象来完全地表现原诗意境,因而许渊冲就借着诗歌的一大特征――音韵和形象之美,来传达原作的意境美。例如,在他翻译的柳永名作《雨霖铃》中,他用工整的对仗及和谐的音韵表现出一幅离别时的凄凉景象: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icadas chill. Drearily shrill. We stand face to face in an evening hour,Before the pavilion, after a sudden shower.

由于中文中的“寒蝉凄切”这种声韵感和凄凉感在英文中很难有词语对应,因此译者用英语中的押韵“chill”“shrill”来表现出这种寒蝉悲鸣的凄凉气氛,营造出离别时的萧瑟气氛。

二、巧用动词、叠词等,营造原诗中的气氛和意境

锤词炼字是中国诗词学的古老传统,大凡中国诗人都非常注重炼字炼词,一首好诗或好词,常常都是通过一个传神的词语,就将整个画面、意境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许渊冲在翻译诗词时所用的英文词语,往往都形象、传神、精炼,可称为是“诗眼”,有力地增进了诗词的意境美。例如,李白的《菩萨蛮》中: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The dusk invades the tower high, where someone sighs a longing sign.

在这首词的翻译里,许老用“invade”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傍晚时分夜色要开始降临、笼罩四周的景象,衬托出悲凉、萧瑟的气氛。

三、巧用“优化论”“竞赛论”“再创造”等翻译技巧,用创造性的翻译营造出诗词的优美意境和丰富情感

许老非常看重诗歌翻译的“三美”,尤其是意境美,常被他认为是不可缺失的。他认为意译的境界是比直译要高得多的,在“形似”与“神似”之间,他多追求“神似”,即如果创造性的翻译传达原诗的意境美的话,那么就算是成功的翻译。 “优化论”和“竞赛论”都可以归结为“在翻译中发挥译语的优势”。在翻译古诗词时,别出心裁的译者会发挥译语优势,直接在翻译中进行再创作,虽然无法完全对等原文,但是却能更生动、传神地展现原诗意境。

例如,《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落

The autumn breeze, oh! ripples and grieves. The Dongting Lake oh! with fallen leaves.

许译在此发挥了英语精确的优势,以两个非常准确传神的动词“ripple”“grieve”,将“秋风吹皱湖水,激起一片涟漪”的画面生动地刻画出来,还将“涟漪”拟人化,似乎带着愁容,这本身在原文中是没有的,但是作者发挥译语优势,创造性地翻译原诗,以此将原诗中难以对等的朦胧、柔和的意境美表达出来。

四、结语

许渊冲先生追求诗歌翻译的“音美、意美、形美”,他巧妙地塑造诗词翻译的“三美”――和谐的音韵、华丽的篇章形式和优美的意象。另外,许老也善用传神、精准的词语来画龙点睛,用一个词就可以点亮整篇译作。此外,他倡导“优势论”“竞赛论”等创造性的翻译手法,通过发挥译语优势,进行二次创作,将原诗的神态、意境和美感临摹到译作之中,从而使译作读者拥有与原作读者相同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著. 译笔生花[M]. 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2]许渊冲著.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张智中著. 许渊冲与翻译艺术[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郭航乐. 诗歌翻译中音、形、意三美的再现――基于《雨霖铃》两种英译本的评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刘安***. 从李煜词的英译看意境美的再现[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6

论文摘要:根据对五篇危机时刻***治演讲的初步研究,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有关人际意义的理论为框架,本文选取了语法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四个层面—情态、语气、人称代词以及时态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旨在丰富功能语法对语言人际元功能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使人际意义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另外通过对***治演讲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各种实现手段和方式的研究,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讲和写作水平,同时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交际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论文关键词:危机时刻***治演讲;人际意义;系统功能语法

一、引言

语言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语言的人际功能,即人际意义。所谓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和动机的功能(Halliday 1985,1994)。近年来,对某一特定语篇的人际功能研究似乎成为语言学界的一种潮流,如对广告英语、自传话语、学术书评等语篇的人际意义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对***治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视角和经验。公众***治演讲,特别是危机时刻著名***治家的演讲,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大多利用演讲这一武器,阐明***治主张,申述***治纲领,宣传鼓动群众,攻击驳斥***敌。***治演讲者在维护自己地位、吸引听众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还期望达到其多重的***治目的,如说服听众取得同情和支持,影响听众对事件或情形的态度进而左右听众在危机时刻的行动。根据对五篇危机时刻***治演讲的初步研究,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中有关人际意义的理论为框架,本文选取了语法中实现人际意义的四个层面—情态、语气、人称代词以及时态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二、危机时刻***治演讲的人际意义实例分析

(一)从情态的角度分析危机时刻***治演讲中的人际意义

情态系统也是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情态和意态两部分组成的。情态系统是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或是表达一种可能性。情态是讲话者对自己讲的某以话语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做出的判断;而意态是说话者对某一话题命题涵盖的义务和意愿做出的判断。在材料中多次用到情态动词will。如: 2、…and I will simply try and tell you the information as best I can at the moment. (Blair,2005)

3、Our objectives are clear: Saddam Hussein’s forces will leave Kuwait. The legitimate government of Kuwait will be restored to its rightful place,and Kuwait will once again be free. (Bush,1991)

以上例子中,will是用的最多的情态动词,演讲人试***招引观众目的是显示他们***府的信心,这些消息发表的基调是积极的。使用情态动词是用来反映说话者的意***,观点和态度。此外,在频率使用方面,中值居第一,低附加值第二,最后是高价值

(二)从语气的角度分析危机时刻***治演讲中的人际意义

在交际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言语角色,但主要有两个言语角色:即给予和要求。如果把两个交际角色和两种交换物组合起来,便构成了提供、陈述、提问和命令这四个言语功能。在韩礼德的论著中的语气系统(Halliday1985),大概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在演讲中,给予和要求这两种言语角色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演讲者向听众提供某种信息,表明自己的态度和主张;另一方面要求或呼吁听众采取行动,按照演讲者的意***去做事。从分析可以看出,演讲语篇涉及“信息”和“服务”两种形式的交换。同演讲的两种作用紧密相连的是语气系统,包括直陈式和命令式两种。一般原则是:陈述语气起提供信息的作用,而疑问语气是要求取得信息的;命令语气是要求采取行动的,体现命令的是祈使语气。由于演讲的主要作用是给予“信息”和要求“服务”,因此在演讲语篇中,完整的陈述句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数量较多的祈使句了。如:

1、let me say to everyone listening or watching tonight: When the troops we’ve sent in finishing their work.

2、“Let’s free these people,so we can go home and be free again.”…

在演说中,“Let….”句型结构的祈使句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祈使句的作用是向听众进行直接的呼吁,激起他们的热情让听众执行演讲人的意***。另一方面,祈使句的使用也体现了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表现讲话者的身份和地位即,说话者的一方处于权势地位。但在演讲中,演讲者又希望与听众保持一种平等信赖关系,“Let…”祈使句型来弱化权势关系。通过分析语气的选择,我们能较好的解释交际双方之间的人际关系。

(三)从人称的角度分析危机时刻***治演讲中的人际意义

语篇中的代词指称能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看待语篇涉及到的人物的。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演讲话语的人称代词同样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人称代词具有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在演讲中,使用得最多的代词是第一人称代词,其次是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则很少使用。这是因为演讲人经常要提到自己,提到自己的主张。在英语中,we可以包括讲话人和听话人,使用we意味着把讲话人放到听话人的同一立场,或更精确的说是把听话人拉到自己的一边,这样就会使听众感到亲近,更容易得到听众的支持和合作。在材料中I/me的使用是56次和5次一共是61次;We/us的使用分别是85次和13次一共是98次。在演讲时中演讲人都是在恐怖袭击后立即向他们的民众表示同情的。作为最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国家在危机时刻,他们必须站出来为国民表明他们的同情,慰问,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态度。

(四)从时态的角度分析危机时刻***治演讲中的人际意义

演讲是演讲者和听众面对面的交流。演讲者向听众传达信息,表明态度,提出主张,劝服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并敦促行动。时间表达的是演讲者说话的现在。因此通常情况下,一般现在时在演讲语篇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是主要的辅助时态。现在时给人以亲切之感,拉近了演讲者和听众的关系。但是哪种辅助时态出现频率的多少又依演讲者的讲话内容的着重点不同而有所偏重。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7

气概是一个名词,意思是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者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关于词语气概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词语气概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气概解析1.[lofty

quality;mettle;spirit]∶豪迈的态度

要具备先烈们具有的那种气概

2.[stuff]∶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气势

表现出男子汉气概

气概近义词气势 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民族***运动的磅礴气势

气魄 ∶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好大的气魄 ∶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以***家的气魄 ∶气势天安

气派 态度作风;气势;气概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派多么气派

魄力 ∶临事的胆识和果断作风做事要有魄力心地厚,魄力大 ∶气魄;气势文章的魄力之厚薄…古文

气概造句1、博大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宽容;

博大是一种容纳百川的气概;博大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境界。

2、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这支歌表达了中国人民豪迈的气概。

4、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5、人民******在抗洪救灾中显示了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6、《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支歌唱出了中国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概。

7、形容形象高大,胸怀宽广,气概豪迈。

8、长江,你从雪山走来,又向东海奔去。

一路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和气概。

9、中国人民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勇气概。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的气概。

11、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是战斗胜利的保证。

12、他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13、我很喜欢你这种大义凛然的大男子气概。

14、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敌人大为震惊。

15、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我。

16、***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17、他那种不怕牺牲,勇拦惊马的英雄气概,令人永志难忘。

18、中国人民志愿***以气壮山河的气概横扫美国侵略者。

19、即使环境恶劣,他仍旧不改壮志凌云的气概,终于开创出一番事业。

20、***舍己芸人,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1、他以叱咤风云的气概深入虎穴,勇斗顽敌。

22、所谓的胆小鬼是那些大丈夫气概被胆怯了上风的人。

23、而唯有俄罗斯人民和***队的英雄气概方能力挽狂澜,获取胜利。

24、无畏的气概可去这避难。

25、他宁折不屈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概,震慑了所有在场的人。

26、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27、他是一个懦夫,一个分不清蛮力和大丈夫气概的恃强凌弱者。

28、这些人都登上了荣誉之颠,好像生来就具有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

29、养路工人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英雄气概。

30、酒癖的英雄气概闪着光彩在翱翔。

31、***旗旁那位有须眉气概的古罗马女司理具备须眉器宇。

32、他们的首领要他们奋勇作战,以此显示男子汉气概。

33、我们要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34、大敌当前,他表现出了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35、他没有那种顶得住舆论的气概。

36、道士头戴道冠,冠上嵌着一只铁八卦,气概不凡。

37、老师见其命意新奇,气概不凡,大为赞叹。

38、风度翩翩气概不凡的艺术家,更不同于手执教鞭粉灰沾身的教书匠。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8

关键词:“没有比X更Y的(了)” 构式 主观性 主观量

沈家煊(2001)认为,“主观性”是指语言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语义是主客观的结合,在人际交往当中,人们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态度、立场和情感。

“主观量”是语言主观性在数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带有主观感受、态度和评价意义的量。本文对主观量的考察主要指主观评价自身所显示的程度的量级,即说话人在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自我表现的量性的程度的大小。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很强,它所表现出的主观量是主观程度大量,量多且超过标准。

一、“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主观性

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方面。

(一)说话人的视角

“视角”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沈家煊,2001)。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情感态度或认识,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不同“视角”的产生也是由于我们对事物抱有不一样的情感态度或认识,所以说视角、情感和认识互相影响,对“视角”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语法形式来实现。

(1)他跑了。

(2)他已经跑了。

例(1)和例(2)表达的客观事实是一样的,都是“他不在这儿,跑了”的意思。但是我们从两个例子中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句子只是说明发生一个动作结果“跑了”,第二个句子中用时间副词“已经”修饰“跑”这个动作,不仅表现出动作结果“跑了”,更涉及到说话人的“视角”。以“现在”基点来看这个动作所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他什么都来不及做就跑了。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个句子的主观性程度比第一个句子强。

在语料分析中,我们发现,“没有比X更Y的(了)”的构式一般用于主观评价的极限程度量,在评价的过程中常常是言者主语与句子主语不同,即使言者主语和句子主语统一时,也会表达出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主观评价性。所谓“言者主语”是在语言主观性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个句子除了它表达的命题意义之外,还包括说话者表达对句子命题的主观态度认识。如果表达者没有在句子中表达自己的态度,那么这就是存在于句外的“言者主语”。

(3)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物资送给别人,别人未必很欢喜。

例(3)中,说话人对“什么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做了评述,是站在角度对这一事物的性状程度义进行评价。事实上“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是说话者自己的主观评判,主观性很强,但是在话语中并没有出现“我认为”或“我觉得”之类的字眼,这是因为站在的角度去评判,传达意义明显,使话语接受者对说话者说出的信息接受度增加。

综上,说话人的视角在“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中始终存在,大部分是说话人站在角度评判,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二)说话人的情感

“情感”一词从广义上说,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前两种是指称功能和表述功能,第三种就是表情功能(Halliday,1975;Lyons,1977)。人们话语交际时,往往要借助说话语境中的情感成分参与语言交际。

人们用语言表达一个命题时,或多或少会带有感情。“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所表达的感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是构式整体结构带来的。

(4)他是个可靠的人。

(5)没有比他更可靠的人了。

例(4)说明一个客观事实“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个可靠的人”。例(5)用了我们研究的构式,表达出的意思除了“他最可靠”之外,还带有说话者对“他”的相信与赞赏。

(6)没有比不用制度强求,而给予正当动机的教育,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例(6)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说话者对“不用制度强求,而给予正当动机的教育”方式的强烈赞同。

对“情感”研究比较深入的是“语用移情”现象。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的用意并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和解码。成功的“语用移情”不仅能使交际正常进行,还能加深说话者和听话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使交际顺着气氛友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当听到有人说“没有比他更可靠的人了”时,听话人就会意识到说话者对“他”的是十分信任的,下面如果想接着话题继续说下去时,就要考虑到说话者的感受,不应该说“他不值得信任”,即使真的认为“他不值得信任”也应该用委婉的方式,避免破坏交际气氛。

(三)说话人的认识

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时,对自己所说的话一定有所认识。“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主观程度最高,语义所表达的量是极值。一般来说,说话人对程度量的评判标准一定是主观的,对同一事物的评判不同人会有不同认识。所以“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所表达的主观评判标准体现了说话人的认识。

二、“没有比X更Y的(了)”主观性的表现形式

(一)否定比较句的主观性

比较句本身就表达出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性,说话者用比较句表达时体现出他对客观事物的某种主观认知。否定比较句表示比较的语义属于差比,比较的主客体在情感表达量上存在差别,这样比较才能进行下去。

(7)没有比职工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

例(7)中,是用“别的任何事情”与“职工对企业有信心”这件事进行比较,其结果“更重要”把情感表达量展现出来,这种差比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

(8)对他来说,没有比看到一代新人超过自己更高兴的了。

从视角认定上看,例(8)中比较的前提语境是“对他来说”,说话人从“他”的角度看问题,最让他高兴的事情是“一代新人超过自己”,也就是说这个情感量是对于“他”来说,对于别人来说最高兴的事可能是别的好事。说话者视角的不同表达的事情状况不同,我们看出比较句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9)一位明智的作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比勇气更温文尔雅的,也没有比怯懦更冷酷无情的。”

说话人的认识产生于说话人看问题的视角和他情感的相互作用。例(9)出自“一位明智的作家”说的话,所以表达的是这个“作家”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的产生首先基于说话者的视角,这个“作家”看问题的角度应该是从人的性格出发,这样限定比较的范围,比较才会有意义;然后带着说话人的“情感”出发,听话者可以感受出“作家”觉得“勇气”对于他自己来说十分有意义,且“怯懦”不可取。

上述的比较句都是否定比较,即否定词“没有”+比较句,表示说话者认为不存在比X更Y的事物或现象存在,这种看法的产生都是有特定的视角和情感,从而产生极强的主观性。

表现“差比”的比较句,比较的主客体在情感量的表达上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是通过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这三方面表现出来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二)程度副词“更”的主观性

构件“更”作为相对程度副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表达了说话人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们知道“更”是相对程度副词,所谓“相对”就是有所比较。

(10)你比他来得晚。

(10′)你比他来得更晚。

例(10)说明一个事实,“你比他晚到目的地”,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带有任何感彩;例(10′)增加了程度副词“更”,句子的感彩立刻丰富了,我们利用“移情”的手法可以体会出说话者的画外音:说话者认为“他来得已经很晚了,没想到你比他还要晚”,话语中带有一定的“责备”意味。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种主观情感的出现是程度副词“更”带来的,所以“更”是个有主观意义的词。

(11)我比你美。

(11′)我比你更美。

例(11)带有说话者的主观情感,说话者觉得自己比对方美;例(11′)在比较时增加了程度副词“更”所表达的主观性含义更加丰富,说话者认为“对方已经很美了,但是自己比对方还要美”,这种“移情”手法让我们感受到说话者对自己的赞赏之意。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两个都带有主观情感量的句子中,如果用了程度副词“更”,主观性会明显加强。

当程度副词“更”出现“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中,这种语用预设义和程度加深义更加显著。

(12)当你站在6000米的冰峰上,看到没有比你高的山峰,你就会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2′)当你站在6000米的冰峰上,看到没有比你更高的山峰,你就会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例(12)中没有“更”字,这句话只是说明一个客观事实,“当你站在6000米的冰峰上时,不存在比你高的”,也就是说“在这附近最高的山峰就是你脚下的这座6000米的冰峰”,这个句子表达的是客观事实,没有主观感情;例(12′)“没有比你更高的山峰”,表达了说话者的主观感受“站在这个山峰上你已经很高了,不存在比这更高的”,用了“更”所表达的语用预设义是“已经很Y,不存在比这还要Y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相对程度副词“更”具有较高的主观性,在一般差比句“A比B更Z”中,“更”的语用预设义是“B已经很Z,但是A还要Z一些”,并且用了“更”句子所表达的程度义加深。在我们研究的“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中,“更”也具有语用预设义,表达的预设义是在说话者心目中“X是最Y”的,所以该构式是一种极比,表现出的预设义的量是极值,表现出的程度义是最高的。

(三)构式变项Y的主观性

现代汉语的词类首先根据是否充当句法成分,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只具有语法意义,所以它们基本不包含主观情感量。

在现代汉语中,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和加词,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由区别词和副词组成,在这些小类中数量最多的有三类: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程度副词“更”修饰,也就是可以进入“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能够充当变项Y的词语,数量最多的是性质形容词,其次是心理动词、能原动词、有无动词和一些表示量度义的双音实义动词,还有一些谓词化的名词。

性质形容词本身就具有感受性、评价性,如“美丑、冷热、勇敢与怯懦”等都具有感受性,一个人是美还是丑、是勇敢还是怯懦,天气是冷还是热,这些都会因人而异,也就是说人的体验不同、视角不同得出的主观感受也就不一样。还有一些性质形容词,如“高矮、胖瘦”等,这些词虽然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但主要依据还是人的主观感受,从而做出评判,所以主观性也是很强的。综上,这些具有主观感知和评价性的性质形容词,进入“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之后,表达出说话人主观上对其所描述对象的主观情感态度和认知。如:

(13)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江先生的事更重要的了。

(14)没有比她更胖的人了。

例(13)中,在说话人“我”的情感角度上看“江先生的事是最重要的”,例(14)中的“她”体型上客观上说应该是胖的,但具体是不是“最胖的”不同的人看是不同的。

能够进入Y的动词最多的是心理动词,心理动词具有丰富的感彩,表达了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如“爱恨、喜欢和讨厌”等,具有主观能动性。比如现在也许“我喜欢你”,经过一些事情后很可能就是“我讨厌你”这种感情了。这种心理感受不仅有性状义,主观性也很强烈。如:从“没有比我更喜欢你的了”到“没有比我更讨厌你的了”从喜欢到讨厌都是人的主观情感,都可能随着时间随着事情的发生有所变化。

还有一些谓词化的名词也可以进入Y,这些谓词化的名词已经具有其本身名词所带有的特点。如:

(15)没有比他更娘的男人了。

“娘”在这里指的已经不是“妈妈”,而是“女性的特征”,说的是“这个男人的行为特征像个女人一样扭捏”。

这类名词在语义语用上更像性质形容词,同样表达出说话者对其描述命题的主观性认识。

综上,能够充当Y的成分所表现出的主观性,是使用这些成分的说话人所赋予的评判标准,这种程度性的评判标准是主观的。

三.“没有比X更Y的(了)”主观量的表现

关于什么是主观量,我们采用李善熙博士的理论:语言的主观性表现在量范畴上,就形成了“主观量”这一概念。“主观量”是语言的主观性在量范畴上的具体体现。人类认知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量,而是经常带有主观的感受、态度和评价,使客观量带上一定的主观性。

主观量具体表现为说话人对量大小的掌控,即说话人对客观量的夸大或者缩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李宇明指出,主观量的表达有语表手段和语境手段,语表手段指结构本身带有主观量标记,语境手段指结构本身不带有主观量的标记,但通过一定的语境可以把握。我们研究构式的主观量主要从语表手段出发,语表手段包括数量标、副词标、句末标、框架标。

(16)这个包竟然一万多元。

这个句子通过使用语气副词“竟然”表达说话人对这个包的价格“一万多元”的认识,认为非常贵。

(16′)这个包要一万多?

这个句子则是通过语气语调来表达说话人主观认识“一万多的包”很贵,认为这个量是主观大量。

现代汉语形容词有一定量性,比如: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是在量的程度上是有差别的。由于状态形容词的量性比较强,它们本身已经包含表示程度的成分,所以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雪白、冰凉”等词本身表示的量性就很强,有“很白、很凉”的意思,所以状态形容词不能进入我们研究的构式(Y受到副词“更”修饰),只有部分性质形容词可以充当Y,这些性质形容词也是具有量性的,只是它们的量性没有那么强且是弥散、隐形的。除了性质形容词,能充当Y的还可以是心理动词、能愿动词、有无动词、一些双音实义动词和一些谓词化的名词,这些词语或短语都具有性状义,性状义有量性特征,而它们所具有的量性特征和性质形容词具有的量性特征是一样弥散、隐性的。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的量性主要隐含在变项Y中,其主观大量主要通过副词标、句末标和整个否定比较的构式整体来表现,除此之外,语势语调也对主观大量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一)程度副词“更”的主观量

现代汉语副词的意义很多都已经虚化,基本上不再是单纯地传达客观、具体信息,而是用以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是主观量的标记。人们描述“量”一般有数值计量和非数值计量两种方式,“更”表示主观量时用的是非数值计量,即以自然语言中其他词语为值的方式来表示量。

程度副词“更”在句子中修饰谓词,前后句又表示递进关系。性质形容词单独使用时表示基本量,当“更”修饰性质形容词时表示较高级的量性。如:

(17)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小涛的病更厉害了。

(18)明***容易对付,暗箭的中伤则更恶毒。

例(17)、(18)中的“更厉害、更恶毒”是表示基本量的“厉害、恶毒”较高级量性,基本量和较高级量性之间有差量,即较高级量性是基本量上的一个增量。

当“更”修饰一些动词短语时表示动作或事件在某个维度上量的增加。如:

(19)人们在旅游时已不再只满足于简单的视觉感受,而更在乎对深远意义的探寻。

(20)他除了会拉小提琴,更喜欢引吭高歌。

例(19)表明说话者主观判断出人们对旅行的意义的在乎程度增加,句子(20)表示说话者在喜欢程度的增加。

程度副词“更”所展现出来的增量也包括言语情感的增量,即语势增量。语势是说话人的情感在语言中的反应。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同,看待问题的态度情感方式也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情感,从而造成不同的语势。语势所反应出的是言语情感的“量”,语势不同言语情感也会不同。

(21)上海比北京漂亮。

(21′)上海比北京更漂亮。

例(21)、(21′)中语势逐渐增高。第一句只表明说话人对上海的喜爱,觉得上海漂亮,语势不强,反映主观情感的“量”也不强;第二句首先表明出说话人喜欢北京,觉得北京漂亮,但是在说话人的主观情感中,更喜欢上海,觉得上海更漂亮,语势增高,言语情感量饱满。可见,使用程度副词“更”使后一分句的言语情感量增强了。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程度副词“更”表示增量。其修饰形容词时表示较高级的量性,修饰一些动词短语时表示动作或事件在某个维度上量的增加。“更”所展现出的增量,也包括言语情感量的增加,即语势增量。

在“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中,“更”的这种表示增量的性质亦是如此。

(22)担任这个职务,没有比她合适的人选了。

(22′)担任这个职务,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例(22)没有“更”,主观情感量级较低,可以说是在表达一个客观事实“她很适合”;例(22′)加上“更”修饰“合适”,首先把基础量“合适”的量性增高为表示较高量性的“更合适”,然后在语势上将主观情感量加深,使句子带有较高的情感量,表示“合适的人有很多,但是我(说话人)认为她是最合适的”。两句对比,第二句明显语势增强,主观情感表达得更加明显。

(二)构式变量Y的主观量

能够充当Y的成分无论是形容词、动词还是名词,都具有性状义,这性状义都有量性特征,有的是词语本身就带有性状义,有的是特定语境赋予这些词临时的量度义,能够进入“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被程度副词“更”修饰,其表现出的量性为主观大量。主观大量指的是对量的评价为多或超过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言式大量,表示量多、量级强;在我们研究的构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大量属于第二类目标式过量,表示超过原有量。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中最重要的构件是Y,因为整个构式的语义都是通过Y这个词或短语的语义表现出来的。张国宪认为量性是形容词的典型特征。构式框架有主观程度义的约束,可以充当Y的词语一般具有量性特征,这些量性特征的状态是弥散、隐性的,表现为无界特征。事物的性质状态有“有界”和“无界”的区别,比如“甜”,表示事物的性状(味觉),“有点儿甜、很甜、最甜”都是表示事物的味道甜,“甜”是对不同程度的甜的味觉的概括,所以“甜”在甜这一性状表示的范围内没有一个量点,是无界的。进入“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中的程度副词“更”限定其量点,使“甜”的量度义变为有界的。

充当Y最多的是性质形容词,其次就是心理动词。心理动词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具有描述性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也可以展现出不同量性差别,这些心理动词是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比如“讨厌”,有“有点儿讨厌、很讨厌、太讨厌了、没有比你更讨厌的了”,这些“讨厌”在有程度“量”上的差别,所以能够进入此构式的状态心理动词如“喜欢、爱、恨、开心”等都有量性特征,这些词语进入“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后,其性状的量性固化,呈现出主观大量。

整个构式框架的作用是确定Y性状义的量点,通过主观大量的语势,用强语势迁移影响Y,使Y表现出主观大量。

(三)句末语气词“了”的主观量

句末标“了”是语气词,语气词是一类主观性比较强比较抽象的词,是说话人表达自己主观情感量的重要手段。因为语气词不会影响句子的实体意义,但是它影响句子的语气程度,所以有时候可以省略,省略后句子的真值意义不变,但是句子所表达的主观情感量会减少。

(23)这个包一万多元。

(23′)这个包一万多元啊。

例(23)没有句末语气词,表达了一个客观事实;例(23’)加上语气词“啊”表现出说话人的主观情感上认为“包一万多很贵”,表示“一万多元”是一个主观大量。

李善熙认为语气词“了”用在句末一般表达主观大量,“啦”是“了”的变体,发音时“啦”开口更大,表达大量的程度更高。

(24)现在晚上八点。

(24′)现在晚上八点了。

(24″)现在晚上八点啦。

例(24)客观地叙述了一个事实;例(24′)末尾加上语气词“了”表示认为“晚上八点已经很晚了”,所以说话者认为“晚上八点”是一个主观大量;例(24″)句末用的是比“了”程度量更深的“啦”,表现出的量级也进一步加深。

(25)在目前的中国,没有比一部奋斗史更吸引人的了。

(25′)在目前的中国,没有比一部奋斗史更吸引人的。

例(25)中有句末语气词“了”,所表达出的主观情感量更明显,可以更好的感受出这句话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例(25′)则删去了句末语气词“了”,句子的真值意义没有改变,仍然是说“在中国,奋斗史最吸引人”,但是没有了语气词“了”句子的主观情感量就降低了,但是由于构式整体框架也是有主观情感量的,所以例(25)的主观情感量仍然存在,只是量性降低。

(四)构式整体框架的主观量

李宇明认为,主观量表达的一个主要手段――语表手段包括数量标、副词标、句末标和框架标。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该构式中的副词标“更”和句末标“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整个框架结构是如何表达主观量性的。

“没有比X更Y的(了)”构式是“否定词+比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否定比较句,整个构式所要描述的对象是X,构式表达意义的重点在于修饰X的Y,整个构式的语义都是通过Y这个词或短语的语义表现出来的。构式所表达出的语义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X某种性状程度上是最Y的”,量性特征是极限型主观量和夸张型主观量。

极限型主观量是说构式中虽然没有出现量的极值“最”,但是整个构式所表达的语义却是量的极值“X最Y”,这种认为“X最Y”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量的表达。如:

(26)没有比毁掉这样的传统构架更危险的事了。

(27)没有比它更好的理论,也没有比它经受住了更严格检验的理论了。

例(26)表达的语义是“毁掉这样的传统构架最危险”,句子(27)表达的是“(这个理论)它最好、最能经受住严格检验”,这些都是量的极值的表现,而且这种极限量的表达都是说话者主观情感上的认识,也就是说“最危险的事情是不是就是毁掉传统构架”“最好的理论是不是就是它”这些都没有定值,只是说话人在一定语境下主观情感量的表达,所以我们说整体构式表现出的第一个量性特征是极限型主观量。

夸张型主观量是指整个构式所表达的量的极值带有说话人主观夸张情感量。如:

(28)***全部压力的英勇战士们以鼓舞,对于这种重担,在贵国以外,谁也没有比我知道得更清的了。

例(28)中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贵国以外,我最知道最了解这种重担”,这种意思只是说话人自己的想法,是说话人的主观感受,说话人想通过这样的说法获取听话者的相信进而被委以重任,事实未必是这样。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说话者通过夸张放大了X(我)在某方面(对这种重任的了解)的特点。这种夸张表达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给听话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夸张型主观量只存在于双方都接受的具体语境中,保证交际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小荷.主观量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J].世界汉

语教学,1994,(4).

[2]金立鑫.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汉

语学习,1999,(5).

[3]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2003.

[4]李晓.“没有比X更(还,再)Y的了”句式研究综述[J].中学生

导报(教学研究),2013,(20).

[5]王石蕾.“可X了”构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3.

[6]邢福义.否定形式和语境对否定度量的规约[J].世界汉语教学,

1995,(3).

[7]徐燕青.“没有(没)”型比较旬的初步考察[J].世界汉语教

学,1997,(1).

[8]肖奚强.相对程度副词句法语义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6).

[9]杨惠芬.表比较的”没有(没)”旬句型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

究,1998,(1).

[10]杨万兵.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J].语言文

字应用,2006,(3).

[11]张亚***.程度副词与比较结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9

一、朗诵可以帮助歌唱声音平穗自然、连贯统一,充分合理的运用共鸣

声音的艺术是听觉艺术,要人们听得舒服、悦耳、获得美感享受,除了处理好声音与感情和环境的关系外,声音的本身要优美,这就要求演唱者首先要做到声音自然连贯,合理运用共鸣,朗诵很容易帮助演唱者做到。如歌曲《沁园春·雪}的第一句:

此句音乐风格宏伟壮阔,从其旋律的进行来看,气势豪迈,层层递进,歌词中字与字之间音高连续跳跃,达到一种较高的意境。音域宽广,音区较高,要求演唱者必须情绪饱满,气息控制自如,各共鸣腔充分打开、声音浑厚激昂,充满韧性,充分展示出那种宏伟宽广的气势和伟人博大的胸襟。而在实际演唱时很容易气息上提,喉部用力捏挤,拉紧喉部肌肉,使声音不能自如运动,共鸣腔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结果发出的声音尖而细,缺少气息的支持,显得单薄乏味;或是为了把高音唱响,用气量很大,而声门又闭合紧,发出高而直的声音,缺乏弹性,听起来生硬,给人一种“喊”的感觉,破坏歌曲要表达的意境。而朗诵时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朗诵要求对有声语言进行化妆,但毕竟还保持着自然语言本色,其停顿、节奏、抑扬、徐疾、韵律、语势等,基本上还接近于说话。用朗诵的方法“说歌”无论速度快慢、音调高低,声音都较自然。这种方法就是很多意大利声乐教师所谓“要说,不要唱”的声音理论。朗诵时首先确定了歌词昂扬的基调。“北国风光”四字,速度稍慢,语调也较深沉舒缓,这使得气息很容易沉稳,胸腔打开,声带、喉咽腔、口腔等自然而放松,声音的走向浑厚宽广。“千里冰封”四字语调上扬,声音有一定的力度和响度。“万里雪飘”四字声音更加激昂饱满,每个字之间的时值拉得稍开。“万里”二字后稍作停顿,“雪飘”二字有韧性的发出,增强句子的动作感和形象感。整个句子呈上山类语势,情感层层递进,因朗诵语势所致,自然的用到了深呼吸,并能很好地控制气息的运用,达到扩展音域、充分运用共鸣的目的。因不受歌唱中曲谱的限制,朗诵时更能体会到声音连贯、气沉丹田的感觉。

二、朗诵可以帮助歌唱者准确把握用声色彩,增强声音形象感

要获得优美的声音必须讲究发音的技巧,要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同时也要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运用不同的声音色彩,体现出作品本身的音韵之美。要如《文心雕龙·声律》所言:“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苏轼《西江月》云:“花雾萦风漂渺,歌珠滴水清圆。。听之使人心神动摇,快意无尽。朗诵是帮助演唱者准确把握声音色彩的有效途径。如:歌曲《春晓》

这是一首抒情优美、恬静婉转又略有感慨伤感的歌曲。歌词意境清远脱俗,颇具风韵,清新自然之中流露着留春、惜春的淡淡叹惋。旋律委婉质朴,与诗句结合贴切,节奏平稳,速度徐缓,力度在中弱与很弱之间,前半部分带有喜晴的感觉,后半部分反复咏唱最后的两句诗,在音区、力度上作变化,把诗人为花木担忧感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演唱时,一般不存在发声困难,但声音色彩上较难把握,要求声音线条含蓄柔和,半声演唱,头声较多,给人一种宁静、朦胧的美感。朗诵时,高低急缓恰当的语势、语速,明暗适中的音调色彩,虚实相间的用声,能充分帮助演唱者体会那美好的意境,感悟那柔和细腻的情感。旋律第三句在第二句的结束音上提高了八度,很容易使演唱者气息控制不好而改变自然的歌唱状态,声音发虚或发紧。应多体会朗诵此句时那种稍急的语速,渐强的力度,较明较实的声音色彩,着重内心情感的抒发,气脉一贯,用连贯的语势将其表现出来。第四句诵时下行缓慢的语音态势,充满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与旋律情绪一致。朗诵比歌唱更容易体会正确的发声方法还在于:1.歌唱时从—个音高到另—音高,必须连贯的跳跃,一音唱毕,再唱一音,越过间隔,如爬梯子。朗诵则可以从—个音高溜滑至另—音高,一路滑去,音音相连,不见间隔,如走斜坡,既与歌唱中声音的连贯相符,又易于做到。2.歌唱时,高{氏疾徐,行止吞吐,一板—眼,必须准确合谱,不得走调离谱,任意发挥,朗诵虽也有一定的声调,但无须像歌唱那样拖音耍腔。

“说诵是心灵指导的艺术,歌唱是耳音指导的艺术”。(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但无论朗诵或歌唱声音的优美,都在于咽、喉、胸部等诸肌体的发育与协调,歌唱时的发音比朗诵更须着力,所以从事歌唱的人,练习朗诵,实有裨益。况且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中,唱词多为韵文、诗词曲之类,语言简洁、音韵铿锵,更适合于朗诵。将它们谱为歌曲,唱时对其字音、声调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古人对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则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诵注重语言的节奏,歌注重语言的音韵。“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朗诵比自然语言夸张,韵味较浓,也有一定的音乐性,接近于唱又容易于唱。对声乐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沈祥源著《文艺音韵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8

[2]洪深著《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0

[3]李红岩著《诗歌朗诵技巧》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5

[4]王宇红著《朗读技巧》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5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10

关键词:副词;修饰;名词

中***分类号:H0;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07-01 从意义上看,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示人和事物,例如:朋友、人民、道德、阳光等。二是表示时间,例如:秋天、早晨、明年等。三是表示处所,例如:河岸、东郊、里屋等。四是表示方位,例如:前、后、之上、以西等。

从意义上看,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表示程度如很、最、非常;表示范围如都,总、仅仅;表示时间、频率如已经、曾经、就要;表示肯定、否定如必须、不、没有;表示处所如四处、随处;表示情态、方式如肆意、忽然、悄悄;表示语气如难道、究竟、果然。

黄伯荣先生和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中,在名词和副词的语法特征方面提到,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副词都能作状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只这几家商店开始营业;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单单这一点就够了”。另外,“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例如“用了恰好500元;一下子进来了好几个;将近30户住在山头上;工作已经三年了”。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

一般来说,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是,近年来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特现代”,“副+专有名词”的“很***、很中国”。而且这种特殊用法仍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副词修饰名词的特殊用法一般会在哪种情况下出现,都有哪些常见例子。

一是名词在对举时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如“人不人,鬼不鬼。这是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但是数量很少,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类似歇后语和俗语的语言固定用法。

二是有序名词入句后,可以直接受副词修饰,如“已经清明了,小河还没有解冻”、“都中午了,他还没有回来”等。在这些句子中,一般都包含一个事实上的前后顺序,名词多为时间名词,有标志事件发生先后的作用。第一个例句中,“已经”修饰“清明”,表明清明这一天发生在小河解冻之前,清明节已经到了,但是小河还没有解冻。第二个例句中,“都”修饰“中午”,表明中午出现在他回来之前,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到中午的时间了。

三是部分名词前加程度副词不用于指称,而表示相关的性状,如“太流氓”、“很中国”等。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即,副词加名词,名词被活用为形容词。如“很淑女”, 就可以被视为形容词。形容一些具有淑女气质和风范的女性。当一位女性在气质体现的优雅,谈吐举止和行为习惯上于一种独特的中国女性魅力,真正的表现出女人的纯洁与真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称此女很淑女’淑女原是名词,在这里就变成了形容词。陈一民认为这是一种省略现象,他认为“名词前的副词有一部分是修饰隐含的动词”。如很有气派――很气派、非常像绅士――非常绅士、越来越懂诗意――越来越诗意。在这里,副词“很、非常、越”被视为修饰动词“有、像、懂”。另外,“化”也是表达动词概念的一种形式,一旦失去了词尾“化”,便有可能产生“程度副词 +名词”。“毕业时,他已经变得十分城市了。”“他是一个极其家庭的男人。”“十分城市、极其家庭”实际为“十分城市化、极其家庭化”的省略。

所以说副词修饰名次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的,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

副词修饰名词这种特殊用法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由于汉语的某些概念没有相应的形容词,人们就会将名词当作形容词用,如“很专业”、“很营养”。由于形容词的数量或者是某些现象和特点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十分准确的形容词,而有一些名词却是准确地表达这种现象或特点,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副词修饰名词的特殊组合来当作形容词,以求语言表达的准确、贴切。

第二,出于语言表达的求新求变的修辞目的。同样的意思用一种超常的手段表达,效果更好。如“很青春”、“很现代”。正处于青春年华的人富有生命活力,因而“很青春”可以很新颖地表达出这一特点和性状,不仅使人一目了然,而且形象生动。现代的事物总是包含有先进、创新、与众不同等众多方面,若是总用这一系列繁杂的形容词来一一描述,严守陈规,则失去了语言的活力。

第三,能被副词修饰的名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如学生有单纯、清纯等特点,绅士有懂礼貌、讲礼节等特点,所以可以用副词修饰。

副词修饰名词的特殊用法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语言现象的不足暂且不论,它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新颖程度上的作用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也是它之所以广泛地运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的原因,而且这种运用有增多的趋势。本文简单分析了副词修饰名词的语言现象出现的条件和原因,希望大家对这种语言现象有正确认识的同时能够规范地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陈一民.关于名词前的副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9,(01):69-71.

[3]刘锐.基于规则的现代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10篇

学习

拾金不昧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拾金不昧10篇,内容包括拾金不昧的独特道理,拾金不昧的故事和感悟。那是一个阳光灿烂,万里无云的日子。我们做完了一天一度的课间操后,同学小余找到了班主任,从书包里掏出一百多元钱和一部手机,说是她早上上学拾到的。一百多元钱

学习

可研报告编制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可研报告编制10篇,内容包括可研报告编制方案怎么写,编制可研报告范文。近年来,中央、地方各部委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支持***策,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创新基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软件与集成电路发展资金

学习

农行心得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农行心得,内容包括农行案例警示心得,农行入行以来感受与收获。7月2到8月2期间,我通过面试有幸进入中国农业银行莱阳市支行实习,虽然实习的时间不长,我却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学到了好多东西,丰富并实践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深感自

学习

关于雨的美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雨的美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雨的美文摘抄,关于雨的美文和感悟。昨天心里还期盼着能下场雨就好了,没想到今晨天就阴郁郁的。还没到正午,就下起了绵绵地小雨。喜欢这样的雨,空气中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玻璃窗上带着透明

学习

抓小鸟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抓小鸟10篇,内容包括捉鸟的文章,关于捕捉小鸟的杂事。

学习

初三叙事作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叙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作文叙事范文,初一优秀叙事作文。一阵风过,飘落下些许落花,落在他们的发间,耳畔…那香又钻入了我的心房,控制了我的思绪,它也随着风慢慢的飘,飘到了我的童年。每当桂花开时,我总爱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

学习

安全标语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标语模板,内容包括关于安全的宣传标语,安全标语可编辑。5、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幸福生活。6、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学生健康保护伞。7、手牵手维护食品安全,心连心构筑和谐校园。8、食品安全你我同创,和谐健康大家

学习

环保手抄报题目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手抄报题目10篇,内容包括环保手抄报内容100个字,环保小卫士的手抄报。中学环境保护手抄报***片2中学环境保护手抄报***片3中学环境保护手抄报***片4中学环境保护手抄报***片5中学环境保护手抄报的资料:环保标语1)既要金

学习

严冬里的春天10篇

阅读(9)

本文为您介绍严冬里的春天10篇,内容包括严冬里的春天,严冬里的春天的诗。冬;一个兢兢业业、无微不至的保姆。你用自己的那一只手��雪,把那青绿的麦苗搂在怀里,给它们以和关怀。麦苗在那层雪白的棉被下静静地期待,期待着来春生长发育。蛇

学习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10篇,内容包括唐代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祖国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一、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

学习

建材联盟活动总结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建材联盟活动总结,内容包括建材活动个人总结心得,建材联盟活动每天个人总结。鉴于对下阶段工作的推进和完善,力求每次活动都有所进步,特总结一下经验供大家探讨学习、其中的教训望大家都引以为鉴。本总结按时间跨度分为三段:准

学习

人才工作履职报告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人才工作履职报告,内容包括人才工作情况自评报告,专业技术人才履职报告。二、目的不同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行文的目的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述职报告是群众评议组织、人事部门考核述职干部的重要文字依据,不仅有利于述职者进

学习

逆境成才的名言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逆境成才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关于逆境成才的名言故事,孩子逆境成才的名言。3、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4、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5、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信泊,破浪的

学习

小学春教研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春教研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学春季教研工作计划模板七篇,教研工作计划具体到每周安排。二。主要工作: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1)认真学习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采用理论联系

学习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经别人点拨豁然开朗对应的诗句,形容开朗的诗句和名言大全。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

学习

胀的词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胀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胀开头的词语,胀的词语怎么写。通胀文化不是中国独创。黄灿然在《格拉斯的烟斗》这本书中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前几年过世的琴键喜剧演员维托克・博杰,他不仅是一流的钢琴演奏家,还是个幽默表演大师。博杰

学习

形容变化快的成语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变化快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变化很大的成语及句子,形象变化快的成语。4、日新月异5、转瞬即逝6、变幻无穷7、风云变幻8、鬼出电入9、白驹过隙10、白云苍狗11、变化如神12、日异月更13、日异月殊14、大起大落15、稍纵

学习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雨的四字词语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雨的四字词语带意思和造句,十个描写雨的四字词语。

学习

团结的词语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团结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团结的词语有,团结的词语还有句子。(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含有绿的意思的词语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含有绿的意思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含有绿的词语十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哪些。研究颜色词在习语中的应用,我们在看到其翻译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民族文化具有相通的一面。接下来分别就两种颜色在中外颜色习语

学习

形容中秋月亮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中秋月亮10篇,内容包括形容中秋月亮的成语有哪些,形容中秋月亮特点的句子。4、露珠干净透明,天上的月亮投影在她的波心,映射出又一轮月亮,草儿看着这一切,眼睛发直,眼珠一转也不转,俨然呆了的模样。在他眼中,披上月亮***案纱裙

学习

形容山的成语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山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山的成语大全,形容山一层一层的成语。2、巍然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3、高耸入云: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4、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