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美文篇1
——题记
喜欢雨,一直喜欢着。
昨天心里还期盼着能下场雨就好了,没想到今晨天就阴郁郁的。还没到正午,就下起了绵绵地小雨。
喜欢这样的雨,空气中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玻璃窗上带着透明的雨珠,丝丝清凉,沁人心脾。
想了许多关于形容小雨的诗句,最后还是觉得韩愈的这首《早春》最有韵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近了,我知道,她也会悄无声息的离去。春的短暂,就像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青春与容颜一样,美好却易逝。
似乎属于春天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短暂,就如这场小雨,这篇文才写了一个开头儿,它就停了,像它开始的时候一样,无声无息。天空已经呈现散漫泛白的阳光,天,要晴了。没关系,即使这样,也不妨碍我继续写它的热忱。
记忆中关于雨的印记似乎很多。因为喜欢雨,所以关于雨的记忆都是那样的清晰透明。
小时候,每逢下雨,就会披着透明的粉红色的小雨衣,踩着小雨靴,去街道上踏雨玩儿。头发被雨水淋得湿漉漉,裤脚也湿了一大块儿,也不妨碍在雨中嬉戏的兴致。
小学时,每逢下雨,因为离家远,路不好走,我们中午就会留在学校,不回家吃饭。每个人都去学校边上的小卖部买一袋方便面,干嚼着吃。现在想来,觉得那时的生活苦涩而艰辛。但在那时,一袋五角钱的方便面,在幼小的心灵中却是一顿美味佳肴。
中学时,每逢下雨,会和要好的同学,同披着一件雨衣,课间跑去厕所,路过隔壁班的那个定定地看你的男孩。
大学时,每逢下雨,会和要好的同学,一起撑着伞,相拥着,去学校外边的小河边散步。
…………
现在,关于雨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那首著名的钢琴曲——《KissTheRain》,翻译成中文是《雨的印记》。KissTheRain,出自韩国最擅长描绘爱情的音乐家YIRUMA之手,写这首曲子的时候,是在一个布满星辰的夜晚,忽然间一场雨悄然而至,让YIRUMA有感而发,写下KissTheRain这首曲子。KissTheRain描写屋檐低落雨滴的感觉,和屋檐下等待自己美好的爱情。
曲子唯美而浪漫,像是雨滴滴落心间的声音,那声音像是来自天际,真应了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余音缭绕,娓娓动听。
对于这首曲子的喜欢,就像是喜欢雨一样的痴迷,手机铃声一直在用这首曲子,很久没有换。每每听到这首曲子,心就会变得平静而柔和。
春雨催花,落红铺径,小雨霏霏。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那些关于雨的美好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一个只属于她的角落,延绵成久远。
关于雨的美文篇2
摘要:场所与文化是我们在景观设计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文介绍如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雅安市三雅园的文化内涵,以及三雅文化的表现方式。我们通过三雅园项目的成功尝试得出一种新的场所与文化相互呼应的景观设计构思方式。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地关系
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hendricks.willemvanloon在其著名的地理学著作《vanloon''''sgeography》中写道:“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它将时间和意义赋予地理”,这句话在四川省雅安三雅园的景观设计实践中产生了影响。
1四川省雅安市“三雅园”项目提出的挑战
雅安市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口不足200万,是四川省西部生态旅游环线的过境地,与青城山、四姑娘山、海螺沟、西岭雪山、天台山等共同构成四川西部生态之旅黄金游线。雅安有成都后花园之称,驱车到成都仅需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到夏季成渝两地的人们把这里当作避暑休闲的胜地。在雅安的旅游资源中共有五大文化最具有影响力,第一个是三雅文化,第二个是茶文化(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第三个是汉文化(高颐阙),第四个是熊猫文化(第一个熊猫发现地),第五个是红***文化(大渡河)。雅安市***府希望我们能将“三雅文化”(雅雨、雅鱼、雅女)用园林的形式表达出来。拟建三雅园占地总面积6.7万平米,位于雅安市青衣江北岸,雅安市南北旅游交通干线与318国道的交汇处。成都进入雅安的必经之地,一江三河的交汇口,是雅安市景观格局中最为重要的位置。雅安市是一个山地城市,城市内的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服务于市民的公共绿地均在城市周边的山上,城市内部没有一块像样的公园。三雅园的用地位置是城市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地段,市***府将六公顷的场地从开发商那里买回,据说价值五千万人民币,所以市民们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建成为一处优秀的园林景观。但是,对于设计方来说压力并不在这里,而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三雅文化这三个看起来风马牛互不相关的文化主题。
1.1曾经走过的弯路
由于对这个项目的背景和整个城市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我们首先给这个公园一个错误的定位,仅仅把它定位在服务于雨城区的满足市民休闲的区级游园,对三雅文化的表达也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在第一次方案讨论之后,雅安市市长给我们讲了这个项目的背景以及他对这个公园的定位,他打了一个比方,三雅园的用地面积尽管只有6公顷,但对雅安人民来说其地位不亚于北京的颐和园。三雅园不仅是服务于雅安市人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服务于全国来雅安旅游的人们,三雅园应该是整个雅安优美自然风光的缩写,三雅文化实际上想表达的主题就是:雅安是一个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浪漫之城。
1.2来自人文地理学的启示
为什么三雅文化是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呢?带着这个问题,设计人员游览了雨城之心—蒙顶山,中国熊猫繁育中心—碧峰峡,夹金山藏寨等风光秀丽的风景区,大家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三雅文化不就是人文地理学中所要研究的人与自然的综合关系吗?(当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19世纪传播开以来,他就具有关于空间和地方这双重兴趣中心,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存在着垂直和水平两种关系;垂直关系把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因素连接起来,而水平关系则把不同地方的各种因素联接起来。在这一学术范围内,人文地理学只研究某些关系,而把另一些关系留给自然地理学者。在垂直课题方面,人文地理学者们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水平课题方面,他们研究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重点放在遍布地球表面的人类创造物和人类本身的流动上。整体或综合的课题则把这两方面揉合在一起,强调组成一特定地方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体)。
于是一个新的构思在脑中形成了,下面介绍对三雅文化的简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1.3对三雅文化的表层认识与深层认识
1.3.1雅雨文化
表层认识
降水量居内地第一,年降水日,夜雨量,日暴雨量均居国内首位。北东向和南北向两列八字形山岭利于兜揽东来海风,位于盆地升上高原的第一梯,背靠高原形成地形雨,是雅安多雨的地理学因素。巴山夜雨,雅安雨水以夜雨为主。
文化传说
女娲补天“漏天”传说:女娲补天时,由于精力耗尽,正好留下一道裂缝在雅安的上空,从此这里便阴雨连绵,据说这道裂缝就在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的顶上。
宋:陈与义《观雨》“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深层认识
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造就雅安雨城的特色,雅雨是整个雅安生态环境特征的“待言人”。
温暖湿润夜雨多的气候非常适合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繁衍生息,孕育了古老的长江上游文明。
水资源丰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景观。全市除两江五河外,支流小溪多达210多条适合鱼类的繁衍。巴山夜雨多雅致,夜雨为雅安平添许多浪漫的因素。
1.3.2雅鱼文化
表层认识
雅鱼:学名重口裂腹鱼,古名"丙穴鱼"(因孔坪乡柏香村丙穴产鱼较多),产地周公河,因周公河又称雅安河,故俗称雅鱼。
川农大已有人工繁育雅鱼的技术。雅鱼作为经济鱼类历史很悠久,为百姓喜闻乐见品种。
文化传说
杜甫诗:鱼知丙穴由来美。
宋:宋祁专门为雅鱼的美味赋诗一首:二丙之穴,厥产嘉鱼。鲤质鳟鳞,为味珍腴。
鱼骨剑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周公河里出现了一河妖,声称必须选送一美女给他做妻子。一位美丽女孩站了出来,愿意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乡亲和家园。最后女孩用宝剑智取河妖,自己也受伤坠入水底。河里的鱼感念女孩的舍身精神,汇游到一起,托起女孩。从此人们发现,河里的鱼头上都多了一块剑状的骨头。人们传说,那就是女孩用过的宝剑。
雅鱼进贡:雅州地方官员以雅鱼进贡皇宫,相传大约始于清乾隆年间,而犹以光绪帝、慈禧时代为甚。进贡时将鱼放在圆形的木桶之中,由于道路遥远,送到京城之时能有十分之一的鱼活下来就算多了。
深层认识
雅鱼因其味道鲜美而远近驰名,曾经作为贡品,所以在民间地位很高。
因雨水多,河流密布,渔业成为雅安人们群众生活的支持产业之一,故因雨文化而生鱼文化。
鱼者,余也,裕也,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了人民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之情。
1.3.3雅女文化
表层认识
雅安妇女普遍皮肤白嫩,身材娇好,明眸善睐,美丽动人。是勤劳,善良,热情的劳动人民形象。
文化传说
夏代亡国之君的妃子-妹喜传说即为古青衣羌国之人,可见雅女之美,古已有名。
在雅安民间故事中,关于女性的传说并不多见,除了女娲的传说和鱼骨剑的传说中的无名雅女外,还有一个蒙茶仙姑的传说,故事中讲的是茶祖吴理真在蒙顶种茶,多次失败,羌江龙王之女爱上了这位勤劳的男子,于是在蒙顶甘露井旁化身为一位美丽的少女,帮助吴理真成功驯化了野生茶树,后来两者白头偕老传为佳话,人们把这为龙女称为蒙茶仙姑,现在蒙顶山上还立有蒙茶仙姑的雕像。
深层认识
雅安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区,血统复杂,口音和长相都有别于临近区域,在人种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地位。雅安多雨多云雾,空气湿润,自然女人们皮肤白嫩,明眸善睐。雅安多山,雅女的身材自然娇小健美。雅女是雅安人民总体形象的代表,山美,水美,人更美,只有人的活动才令山水充满灵性。古人多少诗词赞美雅安的山水,其中点睛之笔无不落实在人的活动上。比如一首平羌渡(张祉滋)中说到:四面青山启笑,兴来不解新愁何?苍坪绣障风光丽,蒙顶仙芽雨露多。铁锁桥头人影乱,金华庙外橹声和。平倾岁岁沉秋月,对月几人有庙歌。
雅女是浪漫的象征,也暗喻山水美如画。
1.3.4关于三雅文化思考的结论
通过对三雅文化的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雅文化表达了雅安市劳动人民对哺育自己的这块土地的热爱和歌颂。
三雅的提法表现了雅安人民的智慧:他们先赞美苍天,感谢上苍带给人间丰沛的雨水,而实际上雅安之雨完全得益于这里的地理特征--没有这块特殊的土地,苍天不会送这么多雨水下来。因此感谢雨水也就是感激这片土地。然后赞美鱼,赞美鱼也就是感谢苍天送给百姓丰富的物产。为什么选择鱼而没有选择水稻、茶叶、熊猫、飞鸟等物产呢?其原因很简单:因为鱼类的生产经营活动起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时期,其他物产的利用起源于农业文明,时间稍晚;因此人类对鱼的崇拜要早于其他农耕文明的物产,这在考古学上有充分的证明。另外,由于雅安雨水多,才有鱼类的大量繁殖供给人类取食,因此其实质还是对土地的敬仰。最后,雅安人民赞美自己,因为作为长江文化的发源区域,雅安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公5000-6000年,每个雅安人都为拥有自己的悠久的历史而自豪。那么,为什么会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呢,还是要感谢这片最富特色的土地。
2最后的解决方案
2.1设计概念:山-水-田-神话
山:地理因素是雨城的成因,雅雨文化的根基。
水:雅鱼文化的依托,山水城市的灵魂。
田:人类文明的符号,雅女文化的物质摇篮。
神话:浪漫城市的魅力源泉——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古人对雅安自然环境的浪漫解释)。
2.2景观设计方案的四大特色
2.2.1“神话——中轴文化广场”
该广场位于公园的中部,背倚青鼻嘴山,前临青衣江,其设计内容包括:
公园的形象主入口:与318国道相连。
是青衣江,周公山观景台:广场呈西北-东南走向,面向青衣江,可远眺周公山迷雾,有人说只要周公山山顶上有雾,那么雅安今天一定有雨。这是体现雅雨文化的一个景观节点。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雅雨文化核心故事:在广场的中间设计了一条裂缝,裂缝中间布满五彩卵石。本设计采用暗喻的手法,以地裂喻天裂,以五彩卵石比喻女娲炼石补天,同时在地裂的尽端设计一水火交融园林小品,以此来纪念女娲补天事业之伟大。
市民集会广场:为满足人们日常休闲以及特殊节日或演出等大型活动设计此广场。
雅女雕像:在中轴广场的滨江一侧安排一雕像为雅女梳妆,雅女的形象倒映在江水中,充满生活气息。山光、水色、人影在此溶为一体,以此象征雅安是"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人间仙境。
2.2.2“八字形山体——雅安地形的象征”
整个公园的地形设计采取台地的形式,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现场地形北高南低,延续青碧嘴山体的山形地势,恢复已经破坏的山水格局
对雅雨起因的比喻:雅安市是山地城市,北东向和南北向两列八字形山岭利于兜揽东来海风,位于盆地升上高原的第一梯,背靠高原形成地形雨,是雅安多雨的地理学因素。八字形山体的谷地就是中轴文化广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风水的格局。
2.2.3“雅鱼之溪-讲述山泉的故事”
雅安市山多雨多溪流多,将这一特色引入到园林中来以形成浓郁的地域山水特色。在设计中溪流的水源地是现场内部的一条灌溉暗渠,水流常年不断,水源来自碧峰峡,水质非常清洌。将这条暗渠改造成明渠,以卵石衬底,溪内放置雅鱼浮雕石,由于碧峰峡的溪水水温较低,或许可以放养一些冷水鱼,以增加游客的雅兴,这条主渠道定名为“雅鱼之溪”,溪旁置石,上面浮雕雅鱼进贡,杜甫诗词。来自雅鱼之溪的水流被分成八股,分别流淌到位于中轴文化广场两侧的中央水系,泉水叮咚,使身居城市的人们感受到山林的亲切。
2.2.4“田间的风景-讲述雅安的故事”
山林与溪流保育了雅安这片坡地,肥沃的土壤带来勃勃的生机,人们不断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神话,在公园内部山丘低地我们模仿当地的农田肌理来表达对山林土地的敬仰。人们在茶余饭后在田埂上休息聊天,和朋友们讲述身边的故事。
3一种新的景观构思方法的诞生?
对于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引入有很多种形式,最方便的情况就是在设计现场本身就有文化载体,最不方便的就是外来引入的文化(和场地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如何恰当的表达这种外来引入的文化,三雅园的方案设计构思方法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人文地理学对景观设计的启发就是:场景(地理)与文化相融合,人们通过感受场景而领会文化及文化的来源。
作者简介:
韩毅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景观设计三室主任/风景园林硕士
参考文献:
关于雨的美文篇3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一组表现秋雨美景的动态画面,创设意境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的雨中,去享受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自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可借助字、词典解决,也可在小组内交流。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试着读给大家听。
[为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也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3.初步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你眼里,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秋天的雨在大家眼里各有不同的样子,而每种样子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请大家再次走进这秋雨的美丽***画之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十分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有关的词句下面做上记号,说说理由。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入境生情,在感动中抒怀,获得对文章的感悟。]
2.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随机点拨。点重抓住三幅画面理解感悟:
①“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在秋雨里点着头”等词句体会树叶、果实、鲜花的动态,并联系自身的经验,带着情感去品读。)
②“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
(引导学生从“甜甜的”,“香香的”,“把小朋友的脚勾住”等具体描写香味的词句入手,联系“非常好闻的气味”展开想像。)
③“秋天的雨有一只金色的喇叭……”
(引导学生抓住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小树叶的动作体会它们的心情,想像画面。)
[在品词析句汇报及与他人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碰撞、交融,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
3.在秋天的雨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课文中没有描绘到的画面?介绍给大家,好吗?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走出教材,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四、潜心品读,享受美文
1.大家描绘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对美的向往,融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秋雨之中吧!
(播放轻松优美的乐曲,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们现在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雨点,请伸出手来,与身边的朋友握个手,再热情地打个招呼,用心听听你的秋雨朋友对你说了些什么。
3.让我们带着这美美的感觉再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在美读时,孩子们自然融入其中,达到物我同一、文我合一,从而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进行着精神世界的建构,使孩子们的认识、思想,在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深刻,情感变得灵动、丰盈而美好。]
五、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把你认为最美的词句摘录在你的小本本上。
2.用彩笔画出你认为最美的秋雨***。
3.如果你就是秋雨,你准备把什么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呢?请以“秋天的雨有……”开头,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4.课外阅读有关描写雨(春雨、夏雨、秋雨)的文章。
上面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做。
[尊重差异是教育的前提。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和兴趣的题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一、创设情景、品读感悟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结合课文特点,我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以读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以想带读。
2.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如: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3.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缤纷”一词的含义,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美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继而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以演激趣,读中品味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此,我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怎样让学生置身于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我采取了以下策略:表演前,学生充分地朗读,积极为自己的出色表演奠定基础;表演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表演后,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美读,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演”是为了读,一个“演”字,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再现了动物、植物们准备过冬的快活、忙碌的场面。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超越了文本。
关于雨的美文篇4
【关键词】春雨意象;古代文学;惜春;离别;思乡
风花雪月,雨露冰霜是我国历代文学作品常描述的对象[1]。由于我国古代经济来源以农耕为主,而春雨对农耕的影响尤为重要,风调雨顺意味着今年粮食的丰收,反之则表示会有灾荒降临,因此,春雨对于古人来说非常重要。而正是因为春雨与古代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文人对春雨更是尤为关注。这就使春雨不仅是一种气候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文学意象。
一、春雨意象的基本含义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人们所崇尚的是靠“天”即大自然气候生活,在农业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是春天耕种,秋天收获的生产模式,这就使得人们把一年的经济收入以及生活希望都寄于春雨之上。人们认为,只有雨水浸润土壤才能带来五谷丰收,使得农作物春天生秋天成熟。时间越往前推移,春雨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就越重要。正是由于春雨与古代农耕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才使得古代文学作品中对春雨的寓意更深刻。早在《诗经》中就对春雨有所描绘,但早期文学作品对春雨的描绘并不是直言其为“春雨”,而是将其称之为“甘雨”或是“灵雨”等,如在《小雅•甫田》中写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这主要是描述人们在祈求春雨时的情景。在魏晋之前,文人还常用“喜雨、时雨”表示春雨,该说法最早出现在曹植的作品中,其有一首《喜雨诗》中写到“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诗中的大致意思是说:春雨果真是知道时节的,它在该下的时候还是来了,并且还是下在夜晚,伴着阵阵的雷声。人们听到后便可期待秋天的丰收了,这样的雨就是“喜雨”吧。虽全诗中未有“喜”出现,但其表达的喜悦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文学作品中,作者把春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将人们对漫长的农耕生活感受在字里行间充分体现,春雨意象的基本意义形成,这基本意义也可称为描述性意义。这就是早期古代文学作品中春雨的意义,在唐代之后,文人、作家又在描述性意义的基础上对春雨景色之美与意境美进行了更为具体的描述与表达,这就使得春雨的情感内容与文学意象更为丰富。
二、春雨意象的形式与艺术表现
前文说到,自唐代起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春雨意象不断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其表达的方式或载体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不仅在诗词文赋中对春雨有描写,而且专题题咏也相继出现;除此之外在作品数量上亦从宋代开始不断增加,各种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在对春雨的描绘上也从早期的直白、简单变得更为细腻、角度更广。例如,在描写春雨的形态时,可将其称为“细雨、烟雨等”,而在描写春雨的感受时则可称其为“酥雨”,在时间上又有“夜雨”之说,而在时节特色方面,还可将其称为“杏花雨、桃花雨”等[2]。通过这种细腻、多角度的描法不仅能够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征,而且还能体现出不同景色特征和意境之美。其中,“细雨”主要是用来描述春雨雨量较小、淅淅沥沥犹如丝缕的一种别具美感的画面,因此是文人常用该词语对春雨进行描绘。例如李商隐的“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又如杜甫的“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例中的“细雨”不仅描绘出春雨的特征,还传递出一种象征生命的春天气息。“烟雨”则表现出春雨迷离朦胧的特征,该词主要是文人用以表达春雨给人梦幻般的视觉美感与享受。“酥雨”表达的是一种感受,所体现的是春雨给人带来温暖舒润和身心愉悦的情感,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比喻手法,如韩愈曾写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用这种比喻的手法表达出春雨给人带来的美妙感觉。“夜雨”则是对春雨细细飘洒、默默滋润世间万物,使得世间万物在春雨的洗礼下一夜之间突然生机勃勃,让沉寂已久的大自然骤然美丽如画,令自然充满生机的一种赞美。而“杏花雨”主要是我国北方文人常用的一种描绘春雨的方法。因为杏树主要是生长在我国北方,其在春天盛开,是春天极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在杏花盛开时,其颜色为粉色,非常鲜嫩,文人将春雨喻为“杏花雨”,主要用于对春雨为自然带来鲜艳亮丽之美的一种描绘与称赞。“桃花雨”则与“杏花雨”相似,桃花属于春天较为常见的一种花卉,多开于清明节前后天气较好的春天里,其以“占断春光”的独特景色成为春天的象征,在桃花盛开时,雨量往往较小,而桃花盛开时的灿烂娇美以及凋落时如雨般飘洒的美丽场景,给人一种十分美丽、惊艳的既视感。所以文人将其用来描述春雨所带来的那种鲜明靓丽的生机之美,给人一种引人注目的视觉美感,体现的是一种暮春意象。
三、春雨意象的情感蕴意
虽然从表面上理解春雨只是一种自然气候现象,但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文人生活经历以及创作环境的不同,其对春雨描绘时所融入的情感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古代文学中春雨意象成为了文人别具一格的抒情载体:文人会因春雨伤花而惜春,可因春雨绵绵不尽而心生离别愁绪,又或因身处异乡突遭春雨而想念故乡、怀念亲人等,不管将春雨与以上的哪种情感融合,都能够为春雨的文学意象增添文化内涵。“惜春”是文人把对春雨两种不同心理感受的描绘,是古代文学对春雨两种不同情感的表达。一种是对春雨滋润万物、惠泽人间的由衷赞美,而另一种则是对春雨将盛开的花朵摧残的感伤、对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以及时光易逝的哀伤。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春恨、惜春”的意识最早体现在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作品中。直至唐宋时期,以春恨为主题的文学达到了创作的高潮,充分表达出对春雨滋养了万物、催开了百花,但同时又作为摧花者的悲悯之情。“离别相思”则是将文人细腻柔软的性格以春雨绵绵、淅沥的特征衬托出来,表现出春雨对其敏感心理的触动。同时在人的所有情感中,离别相思之情是最让人觉得迷茫和伤感的,这种情感就如同春雨来临时那种如丝如缕、如烟如雾的形态极差不多,因此,古代文学中将离别相思之情用春雨比喻,使其别具情感蕴意。“思乡怀人”其实与“离别相思”所表达的情感相似,只不过前者是利用春雨意象细腻的情感韵味以及明媚的春色为背景,通过清丽的文笔来表现,使其与自身落寞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在南朝何逊的《临行与故游夜别》一诗中写到“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就利用对夜雨的描绘表现出离别之情。除了上述几种情感蕴意之外,春雨意象还包含了一种闲暇意趣。这主要是由于一般春雨来临时,许多农耕活动或是其他户外工作都不能进行,这就使得平时忙于劳作的人们能够在春雨绵绵的日子里“偷”得半日的清闲。所以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春雨来体现闲暇、愉悦的生活与心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基于我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以及人们靠“天”生活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将生活的希望都依托于春雨之上,只有春雨滋润土壤才能保证五谷繁盛、春耕秋收[3]。而春雨作为生活希望的意义在人们心中不断加深,使其成为春雨意象形成的基础。而经过古代文学作品的描绘,春雨意象的文学内涵以及情感蕴意不断丰富,使春雨逐渐从一种自然气候现象发展为能够唤起全民族共同记忆的一种符号。
参考文献:
[1]渠红岩.论梅雨的气候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57-161.
[2]潘小文.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杜甫《春夜喜雨》赏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7):162+166.
关于雨的美文篇5
——七上第一单元《春》《雨的四季》联读
一、设计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四时之景”,共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三篇写景散文,天然适合组文联读。初中生虽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长期被学业和电子产品所牵制,很少能有时间、心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写作选择时,常常避开写景类型。再加上考试题目往往是写人或叙事,缺少训练,即使面对美景,情动于中,也往往无从下手。但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获得审美体验是身而为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学会写景是学生应学、必学之技能。故借助教材,解构例文,训练学生学会写景。
二、学习目标
1. 朗读《春》《雨的四季》,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解构例文写景顺序秘密;
2. 选读《春》《雨的四季》开头和结尾,朗读赏析,解构例文首尾秘密;
3. 美段美读,聚焦细节,解构例文绘景秘密,并尝试创作。
三、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四时美景,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随朱自清、刘湛秋两位散文家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请同学们齐读作者相关信息:
屏显: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景》《欧游杂记》《你我》等。
刘湛秋:当代散文家,诗人。
师:请同学们在课下注释中圈画批注,齐读。
(二)活动一:绘导***,学顺序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两篇课文,遇到不会的字词,参考导学案资料,批注掌握,然后划分段落,完成课文内容结构***。
生自主朗读,完成绘***,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向同桌说明你的绘***,在交流中补充完善。
生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来吧,请同学们在两篇课文中任选其一,对全班同学说明你的成果。
生1:我选择《春》,朱自清的《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两段“盼春”,3-7段“绘春”,最后三段“颂春”。
师:谢谢你的回答,段落划分非常好。谁能把“绘春”部分再具体细分一下?
生2:“绘春”部分可以分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
师:请同学们再思考,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编排呢?能不能把这几幅***换一下顺序?
生3:不可以,由脚下的春草,想到春花;有吹在身上的春风联想到春雨,最后是人。
生4:老师,我也觉得不可以,但我的理由和他不太一样。我认为是由低到高,最后聚焦到人身上。
师:同学们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作者行文构思,特别好。第一个同学重逻辑分析,第二个同学从空间位置出发,都有理有据。
师:写景就像我们朋友圈的九宫格***,哪个***放在哪个位置是有讲究的。我们接下来分析《雨的四季》。请同学们说说你对《雨的四季》的结构划分。
生1:《雨的四季》属于总分总结构。开头总起作者对四季的雨的喜爱,结尾再次抒发自己对四季的雨的喜爱之情。中间分别写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师:不同于《春》,《雨的四季》明晃晃的告诉我们它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作者开头结尾都在表达对四季的雨的喜爱,那题目应该改为“四季的雨”吧?同学们先思考,再讨论。
生2:我觉得题目应该是《四季的雨》,因为作者全篇都在写雨,通过描写不同季节的雨表达对雨的喜爱。
师:有思考,敢质疑,非常好!
生3:我不认同,我觉得应该师《雨的四季》作者开头结尾只是引出和总结,主体部分在强调不同季节雨的不同特点,强调的是雨在四季的不同。
师:两个同学分析的都非常好。作者不但写四季的雨,更写雨带给四季的不同。另外,雨怎么会有四季呢?这是什么手法?
生:拟人!
师:对,《雨的四季》更灵动,更有情趣和意境。
师:那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发现写景作文构思的秘密。
生七嘴八舌的说:总分总结构,按照一定顺序。
师:是的,写景有绝招,我们齐读。
屏显:
总起总结有首尾。
分段描写有顺序。
(三)活动二:读首尾,学抒情
师: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两篇文章的首尾,我们先来大声朗读。
屏显:
《春》
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家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雨的四季》
开头——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结尾——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生大声朗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再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说说你发现的秘密。
生1:我发现开头和结尾作者都写得很有感情。
师:谢谢,《春》营造意境,发挥联想,把我们带到作者得情感中;《雨的四季》直接抒情,情味很浓。
生2:我发现结尾比开头字数更多,篇幅更长。
师:文字背后是作者浓烈的情感,结尾的情感浓度远远高于开头。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结尾,反复品味,学习怎么强烈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赞美。
师:好,我们先来分析《春》
生3:《春》结尾连用三个比喻,反复强调春的美好。
师:三个比喻句也是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形成排比,全面深刻的表达春之新、春之美、春之力。
生4:这三句还有拟人手法,还有动词,春天好像就来到我们身边。
师:你品读的非常细致,结尾处“我们”二字很容易就把我们带入作者创设的意境。第一人称抒情浓郁。
生5:老师我想说《雨的四季》。《雨的四季》也是第一人称,拟人手法,还连用三个“你给我……”带来,形成排比句。
师:这和《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6:《雨的四季》中有非常多的叹词,像“啊”,“我爱恋的雨啊”,“使人爱恋的雨啊”。
师:还有感叹号,强烈的直接抒情。
生7:《雨的四季》结尾处还有对比手法。用北方天气的干燥、雨的稀少表达雨的珍贵,让我们更加强烈感受到作者对雨的渴望。
师:强烈的感情不仅在对比中,还在“只有……才……”这样的关联词中呢!
师:我们在聚焦首尾段中有了新发现,请同学们读——
屏显:
表白利器
语气助词+第一人称+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比衬托+多角度多层次=浓情蜜意
师:情同学们再次大声诵读这两篇课文的首尾两段,感受作者的抒情之妙。
(四)活动三:读美段,学绘景
师:请同学们认真品读作者绘景的段落,鉴赏批注,诵读积累。
生诵读、批注、积累,师巡视。
师:来吧,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1:我发现作者虽然在每一段都围绕一个中心,但写的东西却很丰富。比如由草到人;由花到果,由果到蜂蜜。写风也是,由风到母亲的手,到泥土气息,到鸟儿和牧童。
师:你的观察真敏锐,我们请其他同学接着你的话往下说,行不行?
生2:由雨到灯,到人,到草屋。
生3:由风筝到孩子,由孩子到大人,由城市到乡下。
生4:由雨到树枝、树叶、花苞、小草、果子。
生5:由雨到人到大地到荷叶到蝉声蛙鼓。
生6:由雨到人们的情思。
关于雨的美文篇6
母亲喜欢养花,院子里摆放了好多大盆小盆的花草。大部分我是叫不上名字的,近处就有一盆绿色长叶子的,叶子从根部抽出,亭亭玉立,像优雅的舞者伴着雨的节奏翩翩然摇曳生姿;远处有一种碎花叶子的,拥着团满花盆,青翠盎然,像一群孩子在雨中欢呼雀跃着;我最喜欢这盆玻璃翠,有一米多高,缀着雨珠,一簇一簇的晶莹剔透,开了一树的玉翡翠似的,甚是喜人。
渐渐地被触动了,如此静谧的美在心头倾泻开来。倏地想起川端康成的《海棠花未眠》,高中时候没有机缘去欣赏她的美。于是从书架上取了课本,静静地赏读: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里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着,有一种哀伤的美。《海棠花未眠》
优秀的文章就像窖藏的好酒,初入口品味时,并未觉得特别,待下咽之后,甘醇向外透,犹如空山新雨,清泉泛石。“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老人用细腻敏感的笔触带给我们的,就像是恋人守候在你的床前,静静地望着你,当你不经意的醒来,发现相爱的人就在你的眼前,彼此的双眸凝视在一起,该是怎样的美不胜收和感动!“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简单的一句话,却给了我美的感动。
人们跑到敞亮的走廊上观看着火场面。庭院一个角落里,一排菊花的枯枝,说不清是借着客栈的灯光还是星光,浮现出它的轮廓,令人不禁感到那上面映着火光。就在那排菊花后面,也站着一些人。《雪国》
石榴已经烂熟,被丰满的子儿胀裂了。放在走廊上,一粒粒的子儿在阳光下闪烁着。亮光透过一粒粒的子儿。《石榴》
这两段文字同样出自川端康成的作品。历经世事的老人就像一位禅师,深潭轻澜地告诉我们“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然而人必心中有美,才能看到美,进而去享受美。关于美是什么?我不想去繁琐地说明,那样太煞风景。宁可稚嫩地认为,美就是赏心悦目。如此,美也就分了境界,悦目的美是外在的美,而赏心的美是发乎于情的,是与心灵契合的美。所以悦目者未必赏心,赏心者未必悦目!我想这应该就是《海棠花未眠》的美不同于后两段文字的美的特别之处吧。
世间的美是无限的,对于心中有美的人而言,所能感受到的美也是有限的;至于心中没有美的人,再多的美也是空无一物!
关于雨的美文篇7
关键词 雨花石色彩 “景” “境” 设计 演绎
中***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项目立意)
1.1雨花石文化
雨花石的成分是以二氧化硅为主的多种有色矿物质,形成的不同色彩、材质形状成就其“雨花玛瑙”的美名。无论是实物,还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雨花石文化”都是融合于其中的一部分,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1.2雨花石色彩解读
正如民国收藏家王猩囚作出“色为雨花石第一要素”的定论。雨花石的色彩审美具有其特殊性,要结合它的特质,即色、形、纹、质。
雨花石的色彩是色中神物,更是“无色不显”;雨花石的形态总体上比较圆润和谐,这种圆润加上色彩的绚丽与纹理的变化,形成了非常绚丽之“景”;雨花石的纹理具有抽象、灵动的特质,鬼斧神工,具有意“境”;雨花石的质地对色彩审美也有很大影响,它兼有水晶、玉髓、蛋白石、化石等各种矿物的质感,使色彩兼有透、细、润、老等多种特点。
1.3创新点
1.3.1雨花石研究背景
(1)理性的纯科学研究色彩类:客观地融入科学的色彩原理来分析雨花石色彩,却失了传统鉴赏的独特韵味。
(2)感性的纯鉴赏审美类:比较主观地将雨花石色彩进行分类并解读。
(3)抽象地将雨花石色彩的理性研究和感性鉴赏结合:对“景”――具象的色彩风格,和“境”――抽象的意境艺术都解读较为完整,但未能将两者联系,且未能运用于实践。
1.3.2项目创新点
在雨花石色彩研究基础上,此项目创新点是将雨花石色彩的“景”和“境”两者联系起来,以独特的视角将其转换成具象的表现形式;并且以形式美的法则,应用在平面设计中。
2雨花石色彩在设计中的演绎
2.1雨花石的“景”在设计中的演绎
2.1.1“拗色”之“景”在设计中的演绎
包装中的色彩与产品基本色是一致的:雨花石为自然的产物,“无色不显”的雨花石中涉及多种色相、纯度和明度的色彩,因此能够很好地将其色彩进行设“景”与设计。在包装设计中,选择的包装产品――南京特色糕团,其拥有红、黄、绿等多种色相,以及不同色相延伸的不同纯度和明度的色彩,设计中都能将雨花石色彩与之和谐地搭配。大自然将雨花石色彩之“景”打造得各有特色,连现代设计如何苛求完美也比不上雨花石色彩之“景”的巧合之“境”,平衡之“境”。
古代律诗中常有拗句,“拗“有不合常规之意,律诗中常有拗句,雨花石中的“拗”色却是一种出奇之“景”;在现代设计中,“拗色”指的就是色彩的色相强烈对比,一般是用来表达效强烈的效果、极有力的力度和强度,但雨花石“拗色”与之不同的是,即使这样奇特之“景”,确实和谐、平衡的;在麦汁莲子蜜糕的包装设计中,选用的“拗色”之石是将绿色与红橙黄色相拗的,我们将雨花石直接蒙版于设计***案之下,可见之色既突出产品色彩,也可达到“垂涎欲滴”的视觉感受。
2.1.2“内透色”之“景”在设计中的演绎
这种色彩出现于半透明或透明石质的雨花石中,包裹于石中之色会因外层石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明度和纯度上的变化,“透”出或艳丽、或淡雅、或清晰、或朦胧之“景”;在现代设计中,“内透色”就是产生色彩的渐变,包括明度和纯度渐变,但雨花石的色彩渐变相比平面中的推移,多出一种纵深的、空间上的渐变;在芝麻马蹄糕的包装设计中,便运用了“内透色”造就出一种有空间感的通透之“景”,配合产品所需设计***案,突出芝麻马蹄糕晶莹剔透的特色。
2.1.3“艳色”之“景”在设计中的演绎
此色彩的雨花石“置如水中,满盘皆暗”,让人一眼望去印象深刻,即“摄人魂魄”之感,形成一种“热烈”之景;在现代设计中,“艳色”指的就是色彩色相明显且纯度高的色彩,相比于设计中的高纯度色彩,“艳色”常有同色系但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彩加以修饰,使之产生“透气感”;在“艳色”主题的招贴中,直接运用石中玫瑰花之“景”,表现一种热烈纯净之“景”。
2.1.4“墨色”之“景”在设计中的演绎
招贴中的色彩同样是雨花石色彩的直接运用。但与包装不同,其***案是雨花石内容的直接运用,以此直接突出雨花石色彩之“景”。张轮远先生将色彩划分“五类十色”,其中一类根据色所在位置,将雨花石色彩划为透明石或半透明石之内外色和浮于石面之“染色”,墨色”的黑色常有浓淡和疏密变化,与传统跃与之上的中国水墨画或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得名“墨色”;在现代设计中,“墨色”就是平面构成中的渐变构成形式,其黑色经过灰度、疏密和虚实变化,有力度地给人视觉节奏感;在以“墨色”为主题的招贴设计中,直接运用石中似僧人树下听禅之“景”,加之这种天然的虚实节奏感使设计有一种有章有法的“起承转合”之“景”。
2.1.5“内透色”与“墨色”的“景”在工艺品设计中的演绎
工艺品中对于雨花石色彩“景”的运用,将重点放在“突出色彩特点”之上。为了突出“内透色”的通透之“景”,和“墨色”的虚实之“景”,选择了使用灯光效果的工艺。
2.2雨花石的“境”在设计中的演绎
2.2.1包装
首先在包装设计中,雨花石的色彩之“境”与所设计的产品***案及其意思相关联。
(1)“色点”:“色点”是收藏界常用词,但色彩研究的众多文章里却不常见,大多是因为在色彩之“景”中,这一抹颜色是在是太渺小了,但表现雨花石色彩之“境”时,这一点突兀之色可成为点睛之“笔”,更有甚者成为主角呈“惊为天人”之姿;在吉祥如意糕的包装设计中,选择的是名为《南海观音》的“色点”雨花石,所设计的是含有“吉祥如意”寓意的“持如意骑象”的传统***案,此***案一与产品所需美好寓意之“境”统一,二突出《南海观音》之神秘之“境”,三运用移情的手法引起赏石者或购买者的审美愉悦和内心美好期望。
(2)“艳色”:“艳色”的特点在““景”在设计中的演绎”已说明。雨花石色彩的“艳色”之“境”整体上是热烈的,但雨花石“火成”、“水成”、“沉积”的特色石质使“艳色”多了或深或浅、或沉或浮之色视觉感受,使其产生或成熟、或清纯的“境”,由此,雨花石色彩的“意境”需要从整体上考量;在玫瑰白果蜜糕的包装上,选择的是名为《红玫瑰》的雨花石,内容完全一致,但这颗雨花石的“艳色”具有艳而不俗之“境”,意味着即将发生的爱情是热烈而纯净的。
(3)“实色”:“实色”为雨花石中极普通的颜色,在不透明体石质中比较常见。但朴素之色也有独特的“意境”,作为不透明体石质面上之色,其有自然矿物质形成的色彩有着史前壁画的古风、原始、朴素之“境”;在桂花卷心糕的包装设计中选择的是名为《西厢记》的“实色”石的色彩和“境”,《西厢记》体现的是道家中上善若水、朴素之美、冲破封建障碍的思想,与“实色”之“境”相符合,也与包装***案“桂花、蝙蝠”追求美好、自由爱情的寓意相统一。(***4)
再者,雨花石色彩之“境”与产品所需色彩感受统一。
(4)“复色”:虽雨花石收藏界对稀色和颜色多样性都有追求,但不合时宜的稀有色彩和杂乱无章的多色混杂,绝对算不上精品的“复色”雨花石,一块值得细赏的“复色”石是具有很高的整体性和均衡性的,每种色相的色彩相互影响,却也相互融合,正如石泉先生所述的阴阳五色般“阴阳强调动静,核心是平衡。”;我们将名为《梅岗春晓》的雨花石之“境”运用于五色小糕的包装中,表现出产品色彩艳丽、多样且纯天然的特点,在一种亲切的自然之“境”中,引起购买者的信任感和购买欲。
(5)“墨色”:“墨色”的特点在“景”在设计中的演绎”已说明。“墨色”的“境”可直接从所挑选之石《古树听禅》中感受:“墨色”一类的雨花石,对其“境”的感受常常离不开“禅”,因为“禅”是中国水墨绘画精神之所在,正如杨江波在《平和简丽,遒丽天成》一文中所说“禅的自性需悟,画的意境也需悟,所谓一切本领都是“由其技进乎道”,同样“墨色”之“境”也需悟;将这样一种“心境悠远”的色彩运用在糕点的包装中,意欲告诉购买者产品的食材和制作很不一般,需要细细去品位,去“悟”。
2.2.2招贴
从石面之“景”延伸***案,使之更好得呼应其名字所展现的取名之人的心境。
“内透色”:“内透色”的特点在“景”在设计中的演绎”已说明,招贴所运用的是名为《冰肌映翠》的雨花石,招贴中以水表示清凉、纯净之“境”,对应“冰”字;以水纹对应“肌”字;以阳光下正在波动发光的水纹表现动态之“境”,对应“映”字;以水中绿植的充满生机之“境”,对应“翠”字。
2.2.3工艺品
观赏雨花石和观赏国画时的方式巧合的相似,两者都是在一个昏暗的环境下用一盏或者几盏灯打光欣赏:前者是因为雨花石的观赏一般都是入水观赏和保养,且其颜色会因加热或在强光下曝晒而变质;后者也同样是因为国画色彩材质不宜曝晒。因此在工艺品的选择环节选择了灯,且灯罩上的***案选择的是“内透色”和“墨色”之“景”,光的作用使得“内透色”的通透明亮之“境”以及“墨色”的淡雅、禅悟之“境”完美展现。同时也将雨花石色彩之“境”以一种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突破“色彩组合不符合常规,无法而有法,天然、淡泊、虚寂,文人气息比较浓,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局限。
3总结
雨花石色彩中的“景”、“境”两字相伴相生,“景”生“境”,“境”升华“景。“雨花石色彩美石首先进入人们眼球之美。”,只有“人”是评定雨花石色彩之“景”是否美观,感受雨花石色彩之“境”是否触动内心的唯一标准,但人会因不同地域文化、文化素质和性情性格而对同样的“景”产生不同的“境”,因此不同观点的存在也无可厚非。我们这次的尝试,便是以一种设计的形式,将雨花石色彩的“景”与“境”两者联系起来:使“景”生“境”的过程明显化、简单化;也使“境”直接作用于观赏者或者消费者的感官感受,使不同“心境”的人以“殊途同归”般的方式去理解“景”。这次的设计并非一种商业上的手段和技巧,而是其转换成雨花石色彩中的“景”与“境”之间的纽带和“升温器”的一种演绎。演绎出“雨花石自然美的独特性、艺术美的创造性、人文美的传承性和科学美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1] 周德麟,赵启斌.略论南京雨花石文化的历史演化[J].长江文化论丛,2011(00).
[2] 袁维芳,石泉.论雨花石的抽象美[J].东南文化,2003(06).
[3] 池澄.雨花石谱[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
[4] 石泉.论雨花石色彩的美学风格[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08(04).
[5] 石灵.雨花石色彩与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2(02).
关于雨的美文篇8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
这里余秋雨用了一个相当偷懒的手法,也是当代许多作家常用的、几乎成了通用的手法,那就是回避直接描写对象。懂得这一点,才算得上是文学写作的内行。然而我们一些论者、一些资深教师,甚至教授对此却常常讲些外行话。每逢分析到经典杰作之时,往往归结为作家善于观察之类。以为有眼睛看清楚了,有了真情实感,语言就随之而生。殊不知语言和人的感知和情感并不对应。首先作为听觉声音符号,不要说视觉的颜色、嗅觉的气味、触觉的冷暖无法传达,就是表达声音的词也是不完全的,所谓象声词,其实也并不像。例如,汉语里羊叫是“咩”(mie),而英语里则是“baa”;大笑,在汉语里是“哈哈”,而在俄语里则是“3axaxaTb”,读音用汉语拼音来拼则是“zahahadaqi”。俄国有一个关于语言的谚语:“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其实,语言不能粘住一切,用来表现音乐的优美旋律就无能为力。因为语言不能表现音乐之美,才有了五线谱和简谱。白居易写琵琶女演奏之美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鸣”,如果真把“急雨”“私语”和“银瓶乍破”“铁骑突出”都用录音机录下来,那将是一连串刺耳的噪音。但这并不妨碍白居易的诗句成为美的经典,原因乃是语言虽不能直接指称音乐,但是,作为象征符号,借助约定俗成的功能,可以唤起美好的经验。语言符号并不直接指称对象,而是唤醒经验。从这个意义上,余秋雨说“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不但是句老实话,而且涉及了语言的局限性,同时又涉及了语言的优越性。这里就存在着一种规律,简单地说,不管它是什么样的声音符号,只要能唤醒、调动读者经验的,就是好语言。
余秋雨自知,写三峡要和古典山水散文最高的杰作相比,是不明智的,所以干脆宣布,在词汇上下功夫是吃力不讨好的。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太周密。当代作家关于三峡的自然景观并非没有杰出的描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在模山范水方面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他的长处在于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治抒情、鼓动结合起来。这显然不是余秋雨所长。
不以自然景观打动读者,以什么东西取胜呢?这样的问题,只能从文本中寻求答案。
文章的题目是“三峡”,一开头,余秋雨却没有写三峡的奇山异水,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写他少年时代对于李白写三峡之旅的诗歌《下江陵》的误读。接下去,还是没有写三峡,而是写在白帝城的广播中听到京戏《白帝托孤》。一首李白的诗、一出有关刘备的京戏,这和三峡的壮美有什么关系呢?再说,刘备和李白两个人根本不相识,相隔五百多年,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可能把他们在文章中有机地联系在统一的情思中呢?
余秋雨的创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刘备和李白联系起来: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第二,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方法是很有讲究的。目的是联系,但没有直接联系,余秋雨就反面着笔,把二人对立起来,放在矛盾的两个极点上――情诗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二者是对立的,没有联系,但是,都发生在白帝城,于是联系起来,对立面就构成了统一体。如果光是这样,就肤浅了。
第三,余秋雨在进一步的生动阐释中,把这两种关系,在空间上拓展开来――不是白帝城,而是整个“华夏河山”: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这就不仅仅是李白和刘备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中华文化历史了。
第四,这么广阔的文化历史背景,和三峡的自然景观怎么联系起来呢?余秋雨的神来之笔就在下面这一句上:
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三峡的自然景观终于出现了,但是,对它的描述很简约――仅仅四个字(滔滔江流),可是并不单薄。因为,这里的内涵并不是自然景观的内涵,而是具有文化历史的性质。滔滔的江流发出的声音不是大自然的,而是人文的。这是两个主题――诗情与战火――生命和死亡,这二者是矛盾的,因而,江涛之声被赋予了“争辩”的性质。这个争辩的性质,也是余秋雨所理解的中华文化性质。
第五,余秋雨写的是散文,但,这不是散文式的写实,而是诗意的想象。余秋雨写到了三峡的自然景观,但是,意不在自然景观而是以人文景观赋予其内涵,对自然景观,加以人文性的阐释。而这种阐释,是对中华文化历史内在矛盾的高度概括(对自然美的崇拜和对***权的争夺),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智慧。这样,余秋雨在《三峡》中,就把诗的激情和散文的智慧、把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水融地结合成艺术的形象,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
余秋雨笔下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以刘备和李白为象征的矛盾的永恒的斗争。对于大自然的朝觐,当然是生命的享受,但是,争夺***权则免不了要“尸横遍野”。余秋雨散文向来以生命作为价值准则,他既肯定华夏河山,“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然而,对于刘备的事业,余秋雨也并不简单地否定:“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注意,这里并不单纯是“熄灭”,同时也有“燃亮”。这说明余秋雨智性的严密。就是封建统治者集团中的人物,也并不是没有生命的火光。但是,这一点,并不能改变他的价值重心在于诗人的生命、文化的生命。在他笔下,李白式的诗人的生命才是自由的,虽然他认为他们写诗“无实用价值”。但是,他们“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呢?在余秋雨看来:
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而是这些诗人。余光中《寻李白》诗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就是说,虽然争夺***权的帝王和诗人一起构成中华文化历史的内涵,但真正不朽的,并不是那些显赫一时的权贵,而是诗人。余光中的诗,把诗人李白的重要性强调到这样的程度:“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凭这些句子就可以把余秋雨的核心思想归结为“文化中心论”。这种思想,是不是过分天真?是不是符合实际?这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因为余秋雨说过,他把已经弄明白的思想交给课堂,把可能弄清楚的思想交给学术论文,而不十分清楚的交给散文。这就是说,在散文中,他是比较自由的。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情感的审美价值,较之实用理性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多的超越理性的空间。
文章写到这里,情感是放开了,思想的领域是扩大了,但又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离开了三峡的自然景观。如果就这么写下去,讲诗人的永恒价值,与文章的题目“三峡”毕竟不太合拍。下面要分析的是,余秋雨如何把诗人的生命和三峡的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起来:
李白时代的诗人,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道路就在哪里。……一到白帝城,便一振精神,准备着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
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思索在新层次上水融地结合在一起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结合中,余秋雨对于自然景观并不太愿意多花笔墨,几乎非常草率地一笔带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他注重的是沿岸的人文景观。到了王昭君故乡,他发了一通议论,说她远嫁匈奴,终逝他乡:
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这是用三峡的历史文化人物性格来阐释三峡自然景观的特色,而经过屈原故里,他的议论是:
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
这里显示出来的倾向,则是用三峡的自然景观(险峰)来阐释三峡出来的文化历史人物(屈原)。综合起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的艺术追求就是把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性格进行相互的阐释。这样的阐释是充满智慧的,又是充满诗情的,这就使得他的散文不但富于情趣,而且还富于智趣。也正是这种情智交融的趣味,使得他超越了中国古典散文情景交融的传统,为中国当代散文开拓了一种情智交融的空前广阔的艺术天地。
在现代文学中,山水游记散文,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五四”时期,现代散文被周作人归结为“叙事与抒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叙事与抒情几乎成了游记散文的潜在的规则。诗性的美化、审美的抒情成了唯一价值,情趣成了不约而同的追求。此倾向走向极端就难免作茧自缚,甚至趋向滥情、矫情。余秋雨对当代散文的贡献,就在于对此倾向抗流而起,突破了对自然景观的美化和诗化,另辟蹊径,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进行智性的相互阐释,创造了一种以文化人格批判和建构的文化散文风格。此风一开,文化智性散文蔚然成风,遂取抒情主流而代之。
当然,在余秋雨声誉日隆之时,严厉批判余秋雨的思潮随机而生。他一个人写文化散文,引来了十倍以上的敌人对之“咬文嚼字”,甚至闹到出书“审判”的程度(指的是《审判余秋雨》一书,作者注)。但,余秋雨没有被攻倒,原因就在于,他在文化人格的建构和批判上,在艺术情智交融的开拓上,为中国当代散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余秋雨被报刊炒得风风火火的主要“罪状”乃是所谓“硬伤”,其中不免有些吹毛求疵。本来,和他的贡献相比,那些小毛病、小“硬伤”微不足道,但是,余秋雨对那样明显的失误,一概讳疾忌医,这就引起了更大的风波。
关于雨的美文篇9
语文必修2《绿》赏析
一、以瀑衬潭
浓墨重彩地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是全文重点所在,但作者却用几乎二分之一的篇幅来写梅雨瀑,可见瀑与潭的密不可分。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作者先简写与梅雨瀑有关的景与物,再详写梅雨瀑。一个“冲”字,写瀑流的气势;一个“扯”字,不仅描写出瀑布流下时被突出的岩石分割后的形状,也绘出其形状不规则之美,其线条之美。这就比远眺时的形象更具体、生动、鲜明了。“飞花碎玉”一词,体现了瀑流的撞击力之强;“乱溅着了”,描摹了瀑水落地之美;“晶莹而多芒”,是显水之色泽;“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是绘水花的形状,同时又在不经意中,点破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作者之所以不惜以一半的笔墨来具体描写梅雨瀑和梅雨潭得名的来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潭周围景色的迷人,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梅雨瀑本身之美,而是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的需要。譬如一个盛装待嫁的美丽的新娘,当然需要一个亦是美丽的伴娘一样,红花要绿叶来陪衬嘛。
二、以景衬潭
作者真是一个善于调朱弄丹的能手,在着力描绘了梅雨瀑的灵动可爱之后,作者对全文描写的中心――“绿”作了精心的刻画。“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我们”,你看,作者还远远没有看到绿本身呢,梅雨潭的绿色就是那么迷人了。“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移船相近邀相见”了。通过“揪”、“攀”、“鞠躬”和“探身”等动词,写出了我对这“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的神往和急切想看到并享受潭水之美的心情。作者终于来到潭边了,“瀑布已在襟袖之间”了,但“作者心中已没有瀑布了”,因为“绿”占据了“我”整个心灵,使“我”已顾不上去欣赏瀑布和飞溅的水花,而只陶醉于潭水奇异的绿中了。接着作者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梅雨潭水绿的静态美,动态美,使人对她一见钟情,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与梅雨潭水亲切接触。但作者还意兴未尽,又用比较的手法来大力衬托潭水的醉人,你看“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不能说不可爱吧,但跟梅雨潭水相比较,杨树的绿,“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不能说不俊美吧,但与梅雨潭水相比较,那“丛叠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绿,又“似乎太浓了”;至于西湖的波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明了;拿秦淮河的水与梅雨潭水相比,又显得太暗了。作者以彼景衬此景之后,感情越发不能自已,终迸发而出,变为直接呼喊:“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抒发了对梅雨潭水之绿的无限依恋之情。
三、以人衬潭
作者面对奇异的绿,倾情呼喊之后,推想梅雨潭水这般迷人的原因:“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既然蓝天融在潭水里了,这就激发了作者更进一步的推想:这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圣水;既为圣水,它就一定有不平凡的力量;既然具有不平凡的力量,就应该有着不平凡的作用。这样,就自然完成由物衬潭向以人衬潭过渡。将水“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你看“绿水”简直等同于神话里的仙衣,可以使人具有特异功能了;将水“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绿水”,就是圣水,它可以普救众生了。读到这里,我们以为观止了,然而正如《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说书那样“于那极高处尚能环转折”,“盘旋穿插”。作者思想感情的潮水就象那打开的闸门,滚滚滔滔,不可遏抑。他又奇妙地把潭水想象成“如同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她活泼,她可爱,她清纯,她亮丽,她充满生命的活力。作者忍不住想拍她,抚她,亲她并命名为“女儿绿”。这是多么奇艳瑰美的画面啊,多么妙趣横生的情怀啊。就在这层层铺垫与烘托中,文章到达了高潮。作者那勃勃向上的激情也升腾至最高点,作者不但人醉了,心醉了,而且神醉了。作者终于完成了以人衬潭这最精彩的一笔。
语文必修2《绿》原文
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人教版语文必修2《绿》赏析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囚绿记》鉴赏
关于雨的美文篇10
[内容摘要] 电视剧文学名著改编水准良莠不齐,过犹不及,必须把握合适的度或标准。名著改编既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又须切合电视剧艺术自身的传播特点,把握受众观赏时的审美心理。基于上述要求,现代文学的名著改编应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本文通过现代文学名著《围城》、《雷雨》改编的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具体分析了适度原则。 [关键词] 电视剧;名著改编;大众化;审美心理;适度 在我国电视剧的创作领域,由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创作的电视剧为数不少,如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二马》、《四世同堂》,曹禺的《雷雨》,钱钟书的《围城》,郁达夫的《沉沦》等。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电视剧发展史看,以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为电视剧的创作素材,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因为许多现代文学作家的名著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情关注,因此进一步探讨现代文学名著电视剧改编的规律和特点仍有其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截,只有三十几年的长度,从时间角度看它也许不长,但其深层的内蕴却是迥异于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其突出特点是由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中西兼容,突破、创新及强烈的个性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学少有的现代气息。中国现代文学家大多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又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们大多生逢新旧交替的时代,有着更复杂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相应地他们笔下的许多文学名著也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具有文学名著“说不尽”的特点。 以《雷雨》为例,近七十年来常演常新,倍受观众钟爱,有其作为名著的许多显著特点。 第一,《雷雨》是一首蕴涵丰富悲剧寓意的情感诗,“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诗不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必须给读诗的一个不断的新的感觉”。⑴ 作者把“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⑵艺术化为在雷雨式强烈的情绪渲染中推进的戏剧情节,通过八个人物错综交织的关系,透现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爱与恨,诱惑与恐惧,困惑与憧憬,挣扎与无助,表现“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⑶ 剧本中“序幕”和“结尾”的精心设计,“那序幕中的音乐是Bach作的High Mass in B Minor, Benedictus qui venait Domini Nomini,那点音乐是有用意的” ⑷(巴赫《b小调弥撒曲》)。它就像电影的远景镜头把一个极悲惨的故事推向了遥远的过去,距离感产生了悲悯的欣赏效果和神秘感,同时如祝红《〈雷雨〉的诗化意象》一文所述:“一个霹雷暴雨般原始情结下的悲剧故事,就在这悠远宁静的结尾中消解了,远去了……” ⑸ 《雷雨》全剧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白也表现出诗的意韵。 剧中最能代表作者心声的周冲的语言,他美丽的梦及梦的破碎,谁能说不充满着忧伤的诗情画意呢? 第二,人性复杂的内涵。《雷雨》人物数量很少,只有八个人,但它又像许多文学名著一样,人物的分量是很重的,有挖掘不尽的内涵。 现在谈到繁漪、周朴园、周萍等人物,仍会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这也是《雷雨》作为名著的显著特点。正像钱理群先生所述:“《雷雨》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者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入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 ⑹ 像《雷雨》一样,许多现代文学名著都有着深刻的哲理意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如鲁迅《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人类共通性;钱钟书《围城》中人生困境与无奈的普遍性;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在北京市民文化背景上姿态各异的人生状态和人性批判;张爱玲《传奇》世界的苍凉意蕴,都有极其丰富的蕴涵。 二 电视剧是以电视屏幕上的视听形象作为媒介的艺术,除媒介物与文学作品不同外,还有一些特别突出的特点: 其一,是大众化的传播特点。 中国的文学艺术自古以来大都有曲高和寡的倾向。五四以来胡适、鲁迅、老舍等许多文学先辈都试***朝着文艺大众化的方向努力,在不同的时代进行过许多可贵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或许是汉语言文字难解和文学文人化的特点,使五四以来的文艺虽追求大众化,但姿态各异。有的是高处不胜寒,试想鲁迅写农民的作品如《阿Q正传》等,有几个农民能够看得懂呢?这是一条趋雅的路;有的是走工农兵的方向,虽然当时影响很大,但再度审视,许多作品失去了文学艺术特质,这是一条通俗但也不无缺憾的路;有的是俗中求雅,如老舍曾说“通俗文艺的内容需丰富充实”,要“设法使作品有趣”,“趣味有高下之分,这在善于择选”,⑺他的作品吸引了范围广大的读者;有的是雅俗共赏,如张爱玲就出入于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之间,独创一格,别具韵味。 另外,还有各类通俗小说、言情、武侠等等。各种类型中定位各异,雅俗互动,受众多少不一,影响强弱有别。 随着现代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传播范围愈加广阔,电影、广播、电视,直至今天的网络,而目前尤以电视传播面最广。好的文学作品充其量也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读者,而电视剧一夜之间就会有上亿的观众,而且有些观众也许不识字,但他们也可以成为某些电视剧的忠实观众。电视剧大众化的特点要求电视剧走雅俗共赏的路。 其二,是瞬时性及被动接受中的主动选择性特点。 电视剧作为主要在家庭环境中欣赏的艺术形式和电影、文学、戏剧都不同。视听艺术的瞬间性使电视剧欣赏不像文学作品欣赏那样可以反复咀嚼,也不像电影和戏剧那样受欣赏空间(电影院、剧场)的约束而会一心一意地观赏。电视频道有多种选择,家庭环境可在看电视的同时兼顾其他,电视剧在接受时是被动的(指时间上),但被动中有主动权,(不喜欢可随时换频道或关机)。 以上两个主要特点给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利弊兼有的条件。
三 由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又要加一些限制条件,这里主要从审美欣赏心理的角度探讨一下。 1. 文学名著审美心理的主要特点 语言:文学语言影响着读者的审美心理。语言文字印在书上,可长期保留,反复阅读,阅读中呈现的是较自由的个人欣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作品本身的绝妙语言就会给欣赏者提供美不胜收的审美体验。很多文学名著的作者又同时是语言艺术大师,于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享受。 内容:胡经之先生曾论述:“接受理论认为, 文学本文的接受是一种阐释活动”,“伊塞尔认为‘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就成了本文的基础结构或审美对象的基础结构——‘召唤结构’”。⑻ 许多文学名著都有构成“召唤结构”的特点,几十年上百年后仍使读者有强烈的热情去欣赏它,研读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名著高出于一般作品所具有的“说不尽”的特点。 所以文学名著的审美心理特点更多地是通过作品感悟人生,细细品味。这种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精神领域的延伸。 文学名著的读者大多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知识阶层,这和电视剧欣赏就有很大的不同。 2. 受众在观赏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时的审美心理的主要特点 电视剧语言:钱钟书先生说:“从美学原理上讲,媒介物就是内容。” ⑼媒介物的不同决定了欣赏方式和特点的不同。 电视剧的媒介物是视听语言,它是“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⑽这种语言的特点是生动、形象、真切,但普通观众在欣赏电视剧时不会刻意保留(录下来),所以这种语言是瞬时性的,不能反复品味的,因此电视剧欣赏重在由这种综合性形象化的语言所表现的内容上。 电视剧的内容: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一般都是连续剧,有点像长篇连载小说和小说连续播讲,所以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以情动人是至关重要的。但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已为多数电视观众所熟知,在欣赏这类电视剧时就有一个审美心理的定势问题,读者常常先入为主,容易发生欣赏上的心理距离。 电视剧传播媒介的生活化、真切性也使观众容易从生活本身出发做出道德评判,而不像欣赏文学名著,常会产生形而上的哲理思考。 电视观众的大众化,不同层次群体对名著改编电视剧的欣赏效果迥异,这就涉及到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定位问题。1990年两部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同时播出,《渴望》可以说定位在市民阶层,《围城》则主要定位在知识阶层。 四 基于上述特点,现代文学的名著改编应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 所谓适度原则,具体地说就是文学名著的“雅”(原著丰富的内涵及文化品位)与电视剧大众传播方式形成的“俗”(大众化)之间的适度问题,文学界有诸多关于雅俗共赏的论述。 朱自清先生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论述“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还提出“以俗为雅”,“俗不伤雅”⑾的雅俗之间的平衡问题。这对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性。 电视剧是一种大众化的文艺形式,而由文学名著改编成的电视剧应该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雅俗之间寻求一个恰到好处的尺度,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 电视剧名著改编的适度原则应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定位 根据名著的内容确定应定位在哪个方面,偏雅或偏俗,应尺度恰当。 如电视剧《雷雨》改编的定位就有偏颇。导演李少红女士说:“原著实际上是一部结局戏,我们的改编重在把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表现出来,把人物的情感经历细腻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得比较过瘾。”并要“给周朴园一点理解,给繁漪一点敬意,给周萍一点青春的光彩”,全剧以繁漪为核心“着力描写了她与周萍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直到最后分手的全过程,让人看到了年轻漂亮,热情活泼,有追求的繁漪是怎样一天天变得粗暴、乖戾,神经质的过程,并给了她一个自杀的结局,凸现了这位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甚至敢死的反封建的女性形象。”⑿ 而《雷雨》原著矛盾冲突最本质的核心是在周朴园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家长制那种压抑、禁锢、令人窒息的环境下所产生的,但这一内容不是概念化的。 曹禺先生凭着多年深切的生活体验,以及他过人的艺术感觉,把这一内容浓缩进雷雨之前那自然界的郁热、憋闷,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氛围之中,而离开了这个矛盾的核心,其他冲突都将不复存在。 电视剧《雷雨》的重心从上述主要矛盾移到了繁漪身上,以繁漪和周萍的关系为情节主线,以繁漪自杀为悲剧结局,这就偏离原著太远。 定位的偏差使电视剧《雷雨》的“乱伦”恋情看似合理实为荒唐。原著中繁漪对周萍恋情的产生是极度封闭、专制,备受压抑而心有不甘又不能冲出家庭的具有“雷雨”性格的旧式女性的畸形恋情,她虽然敢爱敢恨,但“雷雨”式的性格是长期压抑下的蓄势爆发,是在过于死寂的状态下情感的一种非常态的表现,但她还算不上是反封建的“英雄”。而电视剧中的繁漪,行动自由,可在家里开Party,到外面喝咖啡,给周萍介绍女朋友,引得小报记者对她着迷。这样的自由女性与周萍关系的发展似乎有电视剧中发展的逻辑,但这毕竟是由名著《雷雨》改编的电视剧,对原作改动过大,失去了产生这段畸恋的基础而流于俗套,也失去了所谓“现代人的理解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⒀的基础。在现代人的道德观念中,繁漪和周萍的恋情也有它的不可思议性。反而在话剧《雷雨》中,他们的畸恋有偶然之中的必然的可思议性,因为繁漪可接触的男人屈指可数,只有周萍能令她动情。 因为缺乏对《雷雨》原著实质内容的精心解读和严谨把握,对原著人物应有的内在逻辑破坏过大,失去了原著撼人的悲剧力量,内容定位偏“俗”的一面,想“让观众看得比较过瘾”⒁而把一部高深雅致的情感诗剧改成言情剧,是大失水准的。这就失去了雅俗之间应有的平衡。 第二,再造有序 从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要经历一个“有序——无序——有序”⒂的转化过程,即从原著的有序中,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之上,根据电视剧的要求和特点取舍,达到改编后电视剧的再造有序。 一般有两种方法,或只以原著的故事构架和人物关系为基本素材,然后进行再创造;或基本忠于原著,尽量发挥电视剧的特长。 前者可挥洒自如,后者则较受约束,但对名著改编定位前者是不够科学的。 在这方面黄蜀芹的《围城》做了正确的选择。历经五载,把十集电视剧当作五部电影来拍,极其认真、严谨。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视剧艺术的特长,不拘泥于形式,把一部长篇小说由原定的十一集压缩为十集,两集为一个单元,以方鸿渐为中心视角,叙述他“回上海”,“进沙龙”,“去内地”,“在三闾”,“小家庭”⒃的人生经历,演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⒄这一深刻的人生内涵。电视剧《围城》是在虔诚地求教于原作者钱钟书先生,编、导、演通力合作之下产生的现代文学名著改编雅俗适度 得体的典范,既有很强的观赏性,又极具文化品位。 而《雷雨》却把一部四幕话剧拉长成二十集的电视剧,过于冗长,前后两部分衔接牵强,许多人物的穿插也有画蛇添足之嫌,虽注意了设置悬念,吸引观众,但这只是表面文章,改编后并没有形成再造有序。就像杨新敏在《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一文中所述:“戏剧《雷雨》前面三幕蓄势,到最后达到高潮,使作品极富于结构的张力。但电视剧《雷雨》中,这股子张力却完全没有了……在这里,这场雷雨不是到最后在高潮处落下来,而是动辄就下一场……事实上到作品结尾处,也早已没有什么让观众惊心动魄的高潮。”⒅ 第三,扬长避短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各有短长,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在重内容的基础上扬其所长。电视剧的优势在视听直感,生动传情。 如《雷雨》的改编,某些硬件形式很讲究,整部剧的用光利用了电影的表现手法,非常精致。每位演员的选择恰当,主要演员赵文、王姬、归亚蕾、鲍方、雷恪生的表演有很多可赞赏之处。全剧的音乐也很成功,片头、片尾蔡琴唱的两首歌,旋律低沉、幽怨,耐人寻味:“……你无波的心情,比我的泪还冰凉……夜那么长……听我的爱断情伤。”有些场景,如“闹鬼”一场,侍萍一袭白衣,梦幻的情境令人印象深刻。 全剧的各场景安排也很真实得体,但因全剧的软件——内容的缺失,演员表演得再好,形式再精致也无济于事,因为电视剧的所长在内容而不是形式。 另外,改编中也并未发掘原著中可发挥电视剧特长的内容。 如《雷雨》剧本的“序幕”和“尾声”,因舞台时空限制从未演出过,而电视剧容量很大,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和调动非常自由,但可惜编导者并未把它引入电视剧中。 对于现代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应重内涵,追求高层次的雅俗共赏,这样才能拍出像《四世同堂》、《围城》这样的电视剧精品。 注释: ⑴⑷转引自《曹禺年谱》田本相 张靖编著 第29、17页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⑵⑶《曹禺文集》第1集《雷雨·序》第211、213页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年版 ⑸《雷雨研究论集》主编 田本相 刘绍本 曹桂芳 第203页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著 第415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⑺《老舍文集》第15卷 第333、335页 《谈通俗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年版 ⑻《文艺美学》胡经之著 第356、357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 ⑼⒂⒃⒄《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剧》主编 解玺章 《钱钟书杨绛谈改编》孙雄飞 第41、43页 《我们选择了艰难――谈的改编》孙雄飞的i68、72页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版 ⑽《影视语言教程》李稚田著 第22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⑾《朱自清散文选集》主编 林呐 徐柏荣 郑法清 第281页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⑿⒀⒁《导演李少红谈第一部》鄢利平《北京广播电视报》1997年第12期3月25日出版 ⒅《中国电视》杂志 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