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文学10篇

美文网文学篇1

由于文本载体的不同,网络文学的作品结构与传统文学的作品结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一切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与传统文学相比变得多样化、差异化。首先,网络文学的作品形式由传统文学的单一文字形式发展成为多元的形式。尤其是博客、空间等发表平台的多媒体化,使得部分网络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文学,音频、视频、漫画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成为众多感官参与的综合审美体。如作家韩寒就会在自己的博客设置音乐播放,阅读他的博客就变成了阅读和音乐共同欣赏的状态。其次,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浅阅读,这种浅阅读导致网络文学的深度和思考性远远比不上传统阅读的深刻。浅阅读导致了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更倾向于幽默、零散、短篇以及情节的最大起伏化,平实的文字在网络文学中的受众远不如其他具备第一眼吸引力的文字。2014年卓越亚马逊书籍销售量第一的是网络作家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张嘉佳发表在自己微博的十几篇长微博故事构成。他的短篇小说采用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多掺杂网络语言,讲述身边青年人的故事,情节和叙述都很吸引人,但整本书的思想深度远不如经典作品。这种短篇集合体的畅销,正是网络阅读模式倾向浅阅读的一个最好的示例。最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出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渠道,发表过程中省去了编辑审阅检查的过程,网络作者发表自由化。网络在降低阅读门槛的时候也降低了写作门槛,各种门户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便利的发表平台,也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体。这种发表难度的降低一方面的确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百花齐放,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垃圾文学。国家网络管理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网络文学中的***、暴力、违法文学的清理,净网活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是网络文学的过于自由化的弊端体现。

二、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传播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影响不可控性等特点。这种传播方式对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有直接的形象,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互动性增强。一旦网络文学出现在网络平台,立即就被审美主体所关注,网络文学的生成和审美显示出较小的时间差,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网络文学主要构成部分的网络小说,大多采取连载的模式,读者在每一章节后面可以进行评论,这种大众审美评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会影响小说的情节走向及人物命运。可以说,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之频繁和及时超越了传统文学作品,读者对于作品完成的参与度十分高。互联网时代的文学被称作快餐式文学,文学作品从创作到审美整个过程都显现出快餐文化的特点。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时间是零散的,对作品的审美也是在快速的阅读中完成的,并且这种审美会受到大众化审美的影响,在审美的***性方面远不及传统文学。网络的高速传播使得网络文学失去了时间沉淀的机会,作者急于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创作过程中迎合观众心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审美主体失去***性的同时,网络文学创作的***性也在逐步被削弱。天涯社区的“莲蓬鬼话”专栏是许多悬疑文学作品的摇篮,风靡一时的《诛仙》《鬼吹灯》《谋杀官员》等作品都是最初在“莲蓬鬼话”进行发表和连载的。在网络论坛这种作者读者高度交流的地方,许多作者为了迎合读者审美或者刻意避开读者猜出的情节,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随时改变作品发展方向。连载式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全部结束再呈现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造成的。

三、审美思维的网络化

美文网文学篇2

一、网络文学的定义

并不是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都可以被称为文学,网络上的文字也有文学与非文学之分。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经过几次修正,有学者认为,符合以下三个特征的文字可以算作是网络文学:第一,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将已经存在的纸质文学作品载入到互联网中;第二,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相关的文字;第三,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这是从技术领域出发对网络文学进行的定义。广义上,网络文学指的是运用网络这个媒介进行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的文学形式;狭义上讲,指的是一种超文本文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平面感,使得文学变得立体化。虽然我国的网络文学出现的时间比较长,也催生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文学作家,但是我国的网络文学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

(一)互动性的审美方式

网络文学的欣赏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网络为读者和作者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一方面,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另一方面,读者也可以利用网络联系到作者,向作者提问。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BBS小说《风中玫瑰》就是一部读写互动小说,体现了网络文学的互动审美特性。互动性的审美方式相对传统的文学而言,是一种完全的变革与颠覆。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给读者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将自己带入一个虚拟的时空幻境中,在这个环境里去经历各种事情。当然,这种体验也蕴含了一种复杂的心灵感受,实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在互动性的审美空间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被模糊了。对于读者而言,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作品发表见解,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作品进行修改和补充,创造出一些符合自己审美取向的新文本,这种功能是传统文学阅读过程中不可能实现的。对于作者而言,作者在网络上发表了自己的小说,也就说明他构建了与读者进行沟通的渠道,通过网络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可以得到读者最迅速的反馈,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更趋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讲,互动性的审美特性,使作品变成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共同创造的结果,实现了写作和阅读的民主、平等发展。

(二)式的审美体验

相对于传统文学形式而言,网络文学的要求较低,并没有太多硬性的规定,比如题材随意、字数随意、形式随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网络文学拥有了传统文学所没有的活力,展现出一种另类的生活气息,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走进文学殿堂的广阔空间。在平民化的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创作者体验的是一种存在感,一种可以畅所欲言的。网络作者常常以谐趣幽默、充满个性的语言,用明快的节奏以及清晰的结构将文本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也不必去深究文字中的含义,只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宣泄情绪以及放松身心的目的。网络文学用率真、感性、碎片式的文字消解了传统文学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让进入到这个虚拟世界中的人们可以产生最简单的体验。有人认为,这种体验的层次较低,不能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也谈不上什么美感。但是和美感之间是没有优劣之分的,美感是建立在之上的。对于阅读而言,只有首先体会到阅读的和乐趣,才能对人的心灵产生一种震撼的力量,从而产生一种阅读的美感。比如网络上的很多诗歌作品,究其本质,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并不符合诗歌创作的要求,但是优美的语言以及网络便捷的阅读方式可以让读者在短暂的阅读中产生片刻的精神享受,也为阅读美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生命本真的审美内涵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迄今为止,网络给人带来的广阔空间,是其他载体所无法取代的。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中,人们运用各种形式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是多元化创作的一种集合,这也为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人们所认为的虚拟世界中,反而有最真实的存在,有最自由的言论。当然,网络文学的自由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平民化的题材上,很多怪诞题材的出现,也反映了网络文学的多元化。传统文学中的作品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大多不会偏离主流的创作意识。但是在网络中,由于人们有机会宣泄各种复杂的情绪,使得生命的本真得到了抒发,所以出现了许多怪诞的作品,也出现了许多对人的灵魂进行挖掘的作品,这其实是在揭示人的内心,是在还原生命。只有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才能让人坚持读下去,这是阅读的一种过滤,也是对作品的一种过滤,这种过滤很好地体现了自由的本质——不强迫,让创作者和读者都拥有一种敞开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下对生命和文学进行深入的体验。

(四)艺术欣赏的多维审美角度

与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也有很多种形式与体裁,比如诗歌、小说、散文、多媒体、超文本等,后两种属于比较特殊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的载体是互联网,互联网本身就具有一种动态属性,网页之间的链接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超文本。对网络超文本作品进行阅读,可以发现其中的魅力。比如网络上《平安夜的地铁》就是一部十分成功的超文本作品。一开始打开文本的时候,读者可以对整个故事的背景有所了解,即一个人在平安夜坐上了回家的地铁,坐上地铁之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接下来就有几种选择摆在你的面前,选择不同的地铁通道会有不同的故事,读完任意一条通道中的故事,又可以获得新的权利来阅读下面的故事,在这样无限循环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全面的阅读,甚至会感觉是阅读了好几个故事一样,有的比较恐怖,有的比较温馨,有的比较神秘。在超文本的艺术世界中,读者可以有多种阅读体验。

三、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的成因以及缺陷

(一)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的成因

1.网络开放性的传播机制网络是一种低门槛平台,其中充斥着各种复杂的信息,人们时常会使用虚拟的信息进行交流。在网络文学领域中,任何知识水平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文字,这是网络的特性。读者通过网络可以接触到很多以前接触不到的文学作品,与作者实现快速地交流。这种传播机制有利于文学的深入发展,促使更多符合人们欣赏水平的文学作品出现。但过度的开放也会导致文学作品的质量下降,一些低俗作品在网络上出现并且传播,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负面影响。

2.创作主体赋予网络文学的当下性传统平面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而完成的,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有独特的见解和感悟。相比起来,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一般都是社会中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有另外的工作,只是在工作生活之余利用网络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进行讲述,因此使得网络文学一开始就具有介入当下生活现场的意义,例如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具有都市生活的烙印,或是打上各种鲜明的日常生活矛盾。

3.创作动机的功利性降低对于网络文学创作而言,很多创作者只是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讲述,并没有考虑到文字会获得什么大奖或者得到什么利益,当然也不排除现在很多网络以网络文学创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将网络文学创作与利益挂钩,因此动机比较单纯。所以网络文学作品中会有更多直接反映当下现实的特点,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缺陷

1.审美心态媚俗、取宠当前网络上的很多文学作品,大多有媚俗取宠的通病,尤其是一些网络小说,涉及更多的是爱情、穿越、武侠等题材,人们喜欢看什么就创作什么,很少有突破。而且为了获得更高的人气,有的作者还背离了真实的原则,胡编乱造,使得很多作品只是随波逐流地存在于网络上,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主旨与内涵,让人们在阅读时受到一定的困扰。

2.审美取向过于消极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尤其以描述都市生活的作品为主,其情节的跌宕起伏确实吸引了大批读者,但其主题却宣扬了太多的灰色基调,这对阅读人群而言,是一种消极的影响。很多时候,作者刻意地伤春悲秋,反而会得不偿失。

结语

美文网文学篇3

1.生涩诡异的时髦美学特色

传统文学衍生至今,有着一定的规律、相应的模式与语言,可谓之,文学艺术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象的世界,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构成这个特殊审美世界的基本材料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有别于社会交际中人们通用的语言,是一种修饰了的高雅、精炼、规范于社会生活中通用言语的语言。当今的网络文学语言强力地冲击着传统文学语言,不为传统文学语言所束缚,只需符合诗意逻辑中的人类体验的真实即可拿来所用,极力彰显语言的表现功能,使之蕴涵作家独到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想方设法的创造新鲜诡异的时尚语言,将普通语言进行变形、扭曲,让读者从创意的生涩中感受到时代语言新奇奥秘的气息,领略创作者的“创造发明”。如用“520”表意“我爱你”;用“04551”表达“你是我唯一”用“2014”表意“爱你一生一世”。用字母的形式替代汉字表情达意的做法虽早已有之,但不及网络文学中使用得如此有创意和有蕴义,且节奏动听上口,流行速度极快,约定俗成般的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语。还有用字母“MM”“GG”“DD”谐音妹妹、哥哥、弟弟的意思等等。网络语言生涩与时尚的登场亮相招惹得语言学家大声疾呼,网络语言需要整肃,汉语文字需要抢救,面对着语言学家的权威教化,网络文学语言生涩抢眼的诡异美魅力不减,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于变本加厉、推陈出新的在惊诧于网民和国人的视听,带来一轮又一轮让人不由自主人的赞叹和效仿的美感。

2.野性杂糅的粗犷美学特色

网络文学的欣赏行为是一种浏览行为,浏览意为粗略地看一遍。适合于粗略看一遍欣赏行为的网络文学作品必定是一种速食文化,或谓之简约文化。网络文学作品是速成的,常常是创作者有感即发、一蹴而就的,是在随时随地情况下的一气呵成般的产物,所以,它不可能如同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样,进行主旨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的反复推敲,常常可能是有着某些思维混乱的、错白字不乏的,甚至于内容表达不够完整的,但网络文学的功能则显现出一种超越传统文学的感染力和“杀伤力”,其根源在于网络文学的收放自如的简约美,网络文学语言简约、轻松、幽默、欢快、高涨的外显风格会给读者以休闲般的轻松和愉悦。发展速度极快的网络文学仿佛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千树万树梨花开”般的创作出甚多合许多甚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更有佳作不仅被网民们广为推崇,而且进入大雅之所的文学殿堂,被传统的名作家所认可,被社会主流文化所认可。在陈思和、严锋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最佳网络写作》一书中,即对网络文学作品从内容角度归纳为尘世篇、幻想篇、戏拟篇、私语篇、杂论篇等五大类。作为网络文学的文字,在包容量上相对于传统文学必定是简约的,因为在这些作品中,带有纪实性的心情告白、网恋故事、琐屑人生、旅游笔记、校园写真等作品占有很大比例。网上燃情、心情告白、武侠天地、失恋况味、小说杂文、散文随笔、诗词韵文、文学评论、菁菁校园、旅游笔记、留学生活、科幻世界等类别都可让读者在相对于阅读传统文学作品所用的实践要减少得多的情况下一睹为快,网络文学的点击率呈高效率便是自然的道理。从网络文学的题材和具体内容看,不在意作品的长度和深度,不把意义的深刻性作为审美追求的终极目标,它所追求的是让压力过重的现代人能够在浏览简约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得到情感上的方式和宣泄。因此,网络文学的语句构成简单,杂糅、甚至于粗犷、野性渐成趋势。

二、网络文学的流行元素

1.网络文学的屏幕话语体制流行元素

网络文学的屏幕话语体制给予了文学创作者可直抒胸臆、尽情抒怀的创作机会和创作自由,打破了传统文学精英化、专业化的话语体制,撼动了传统文学流传自今的稳定的话语表述系统,可谓是在网络媒介这个创作平台上,传统文学的表达形态被打开了一个缺口,由这个缺口掺杂进了新的话语美的元素,这种话语美的元素是民间的、即时即兴的、贴近百姓欣赏美的话语平台,撩开了文学话语体制的别样面纱———自由的尽兴的屏幕话语体制,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网络文学作者可以放飞创作的想象,自在的翱翔于文学创作的意境之中。同样,读者的阅读活动不再被阅读纸质文学作品的条件所局限,只要有一部***的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都可利用屏幕阅读,还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会随时随地的发表于网上。

2.网络文学的平民化色彩流行元素

网络文学是一个人人平等创作和阅读的广阔天地,容得下任何有兴趣或有志于文学的各类人士,不拘年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均可展示;不拘水平,老手、新手、高手与拙手均试身手。它具有普及与提高并重的特点,更倾向于普及推广;它雅俗共赏,更偏向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它的读者群体最广泛;而人们的参与性也是其他任何报章刊物、广播电视、各色媒体无法与之比肩。当然其读者、作者群体必然是庞杂的,他们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思想品格及情操各不相同,甚而有可能呈天壤之别,这是毫不为怪的。我们在网上会看到一些拙劣的、幼稚可笑的、甚而是“虚妄”的作品。其实,这样的现状并不会伤及网络文学的大雅,这些作者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创作的不断品味和比较中取得进步。至于某些网上的“文痞”,会被读者逐渐冷遇,没有了阅读市场的作品,生命力自然难于保持。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平民化色彩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平民化的著作群、平民化的读者群和平民化的参与,使得网络文学迅速流行起来,

3.网络文学的时尚性元素流行元素

美文网文学篇4

关键词:新异化 功利化 低俗化 娱乐化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53

1 网络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点

网络文学,是指新近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为展示和传播,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

网络文学有很多新的审美特征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注和研究。首先,它有超强的传播力,审美感染力和影响力非常大。据统计,中国网民总数已达4亿,其中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占网民总数的40%多。其次,它有巨大的自主性、互动性、娱乐性;最后,网络文学具有无限大的自由空间。

网络文学不像传统文学那样,使作者与受众之间易产生强烈共鸣,它以崭新的姿态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且又具备大众文化的许多特征。同时,网络文学具有刺激、新奇、娱乐的审美感受,它不断冲击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受青年群体的喜爱,也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治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风貌、审美标准。

网络文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都应引起我们重视。比如,网络在文本创作中大量存在过分追求感官刺激的现象,以为谁能抓住这一点,谁就能得到读者的响应。对于这一现象,某位网络文学创作者认为原因很简单:第一是新奇,读者从来没有看到或听到过;第二是悬念,读者很难猜到情节。刚看开头就能预测到结尾,这样提不起读者丝毫的兴趣;作品如果没有了悬念和想象力,就很难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就更谈不上是好作品了。如果只追求阅读感官效果,只考虑眼球经济,这样的作品就谈不上价值和意义了。网络文学创作者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猎奇心理,如灵异小说等恐怖题材,一味追求情节的离奇和场面的血腥、人物行为的怪异等,完全不适合成长中的青少年阅读,反而只会对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暗示。

此外,平面化且无深度,追求阅读和感官刺激是网络文学作品最主要的审美缺陷。大量数据表明,网络文学创作者主要由都市年轻人组成,与传统作家相比,他们的年龄偏小,阅历稍浅,其作品时尚浅显,流于形式,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主题,在艺术上和思想层次上很不成熟,缺少深邃的人生感悟和深层的文化积淀,社会意义不够,缺少责任感与理性思考。所以,网络文学作品现在还难以满足更多文学爱好者深层次的审美需求。

2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审美冲击

网络文学是把双刃剑,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且在一般情况下,后者多于前者。审美情趣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它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又决定着人的审美标准,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的综合。

2.1 审美需求的新异化

在当代大学生看来,美是一种个性化风格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即追求“个性”,追求“新”“异”,他们喜新厌旧,标新立异,在追求流行时,强调突出个性,渴望在经济和思想意识方面保持绝对的***性和自主性;他们在思想意识上不轻易受人蛊惑,有自己独有的想法,以自己独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渴望绝对自由。在流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会从流行元素中找到认为适合自己风格与个性的部分,再融入自己的喜欢、特色和感觉,及时尚创意的风格元素,创造出自己的个性。也是在这种崇尚个性、自主的自我意识推动下,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文化、传统的审美观是不屑一顾的,而网络文学在大学生看来,是追求自我的个性,是美的体现,这是一种标新立异,洋溢着想象力、热情动力和青春不羁的情怀,在生活中冲击着每个人的视觉,是一种对主流文化的挑战和反叛。

2.2 审美需求的功利化

在近期一次关于高校大学生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偏向于电子产品的消费,通讯消费开支过大,且过分追求名牌时尚,当然恋爱消费和学习消费也占一定的比重,而互联网的消费则是每位大学生每月必需。在当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只追求单一的物质享受,精神层面的消费也非常注重。大学生的社会资历尚浅,人生观、价值观等不够成熟,在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他们以利益为基础,对功利主义极端推崇,崇尚绝对个性。他们急于摆脱主流价值观,摆脱传统道德引领的价值倾向和审美观,追求所谓的非主流。

2.3 审美需求的低俗化

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迎合了无数青年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这种交互性质下,越发导致泥沙俱下,各种低俗的“黄段子”、“黑段子”频繁出现于电脑屏幕。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非法收入,通过上传***片和视频等吸引网络用户点击浏览,大量涉及不良信息的网站充斥其中……如此形成的“文化亚健康”将对手机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腐蚀作用,失去了文化自觉的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世风败坏的“帮凶”。大学生们试***摆脱束缚,任意驰骋,发展自己的个性,互联网络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因此受到青年学生的极大欢迎。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容易互相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将会走入歧途。

网络文学的功能虽然越来越趋向于消遣,但它承载的教化作用和审美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果积极引导,那么,欣赏网络文学的过程就会成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净化、生命品位的提升过程,受众能够在感知文学的享受中得到精神的愉悦。若是将文化责任弃之不顾,大量粗制滥造低俗的文化,这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不仅无益,反而是毒害。

2.4 审美需求的娱乐化

被称为网络文学界“三驾马车”之一的宁财神曾说过“写作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影响他人的需要,练习打字,骗取美眉的欢心,或在网上度过美丽而绵长的夜晚”。实际上,很多网络是抱着玩或游戏的心态来写作的,没有了神圣感,丧失了严肃性,根本不会像传统文学创作者那般去追求文学的审美性。

网络文学娱乐化的特征的确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许多欢乐,但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及时行乐或无厘头的游戏心态,因为网络从来不会尊崇什么经典与永恒,它更注重娱乐性、流行性和消费性。它虽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其表现方式和内容使当代青年大受影响。如网络语言的使用,使言语表达越来越不规范和正式,甚至导致人们传统语言能力的退化。另一方面,这群深受影响的网络青年很少有时间去深刻思索,或对自己的人生做长期规划,“月光族”、“啃老族”等,便是典型的代表。

3 规范网络文学,构建和谐的校园审美文化

对于现阶段来讲,网络文学还处于一个孩童时代,它是一种涂鸦文学,网络文学对于大学生最大的影响就是引发了当代大学生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但这种随心所欲往往带有一种不成熟、不理智,就像网络文学中所充斥的大量的不成熟的作品一样。

青年学生在当代流行文化的传播中是最活跃的,他们从网络文学中学到了快节奏、求时尚、逆传统、尚个性的理念。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校园青年学生群体的阅读与分享需求,在文学交流中扩大视野、权衡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建设也因此而进入一种活跃流动的状态。另外,有些网络文学作品创作思维过于简单,机械移植与重建的现象较多,甚至有颓废消极的倾向,使读者难以获取有意义的信息,无法树立精神风骨,没法唤起远大理想,更不利于审美情趣的提高。文学因此而失去了引导航向的作用及为人文建设服务的内涵。

文学的本质就是写人的世界观,好的作品是作者探索出的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作品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现在网络文学发展时间还很短,对人的影响还不十分深远,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来说,它的成熟与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网络文学也不例外。要使网络文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这个社会,也能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所有的一切还要看网络的管理者如何去把握这个门槛,这对于今后的网络文学发展来说,是个主流方向。

美文网文学篇5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课 网络资源 优势 要点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以及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门课程目前在高校的地位不容乐观,处在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境地。英美文学课在高校被边缘化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当下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使然。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高校在师资严重不允许的情况下仍硬性增设商务英语、经贸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实用性强、见效快的应用型英语课程,而尽可能地把英美文学课的课时数减到最少。另一方面就是英美文学课本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李公昭教授所言:“除了从社会环境、教育思想找原因外,我们更应该从英美文学教学自身去找原因。比如,我们应自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地吸引最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2]P11

一、目前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英美文学课的教材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大部分教材取材、风格单一,可读性不强,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二是教材更迭速度太慢,很多教材在内容和观点上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学生了解最新东西的愿望;三是教材过多地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启发性,忽略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根据程爱民等人的调查显示,在英美文学课上,“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的要求不高”[3]P16。这种“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沉闷单调,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英美文学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使用多媒体,但很多只是把教材上的内容以课件的形式放映出来,这种“课本搬家”式的课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照样没有什么吸引力。

3.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在教学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往往决定了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调查显示,英美文学课“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4]P14,而一些国外常用的过程性考核,如学生在讨论、辩论、陈述、课堂发言、小组研究中的表现则很少被纳入评价体系,这无疑会引导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本内容,严重挫伤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与英美文学课相关的网络资源

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一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针对目前英美文学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很有必要利用当前丰富的网络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发挥其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摆脱其边缘化的困境。

1.各高校英美文学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5]。根据***的精神,精品课程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便其他高校在实施同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鉴、使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近年来,英美文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此列出几个国内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http://www1.gdufs.edu/jwc/bestcourse/kecheng/30/index.html

吉林师范大学:http://jpk.jlnu.edu/jpkpx/ygwx/kcms-1.htm

南京大学英国文学:http://jw.nju.edu/jingpin/ygwx/jxdw.htm

山西师范大学:http://202.207.160.42/jpkc/new081115/ymwx/kcsm.htm

湖州师范学院:http://wgyxy.hutc.zj/wlkc/mg/index.asp

2.***书馆网络资源。

***书馆除了有丰富的藏书之外,还有大量的电子资源。***书馆的电子资源主要包括电子***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数据库、多媒体资源等。对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常用到的数据库有Gale、Jstor、EBSCO、Proquest、PQDD等。对于在本校***书馆无法找到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书馆的电子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服务等找到。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国内外的数字***书馆或网上虚拟***书馆里找到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

3.英美文学的学习网站和论坛。

国内外很多网站和论坛有专门的英美文学资料可供阅读和***,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此列出几个与英美文学学习相关的网站:

http://en8848

http://sparknotes

http://gradsaver

http://cliffsnotes

http://novelguide

4.搜索引擎的使用。

通过利用搜索引擎,如Yahoo、Google、Baidu等,可以找到大量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资料,它们对英美文学的教学和学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传统的单凭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跟上课内容相关的文字、***片、音频、视频或动画等资料,然后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等软件将这些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出***文并茂、音色俱全的课件,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肯定会提高,求知欲自然也会增强。比如说,在讲授美国诗人Robert Frost的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时,教师可以播放这首诗的音频,并辅之以乡村雪景的动画,在这样的情境下,诗歌的格律、意境等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

2.能丰富教学内容。

大部分英美文学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但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整理一些满足学生需要的资源,有选择性地将英美文学的最新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讲义中。比如,教师可以把当年获得大的文学奖项(如诺贝尔奖、美国国家***书奖、英国布克奖等)的作家和作品适时地介绍给学生,这远比讲授那些他们不再感兴趣的作家和作品有效得多;在讲授一些生态意识较强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补充跟生态批评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批评能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因此,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使英美文学的教学突破一本书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转贴于   3.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仅靠语言的解释很难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东西。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前在讲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时,不管怎么解释,学生都是一头雾水,但如果教师在网上***一些反映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色的绘画作品和建筑***片,制作出PPT展示给学生看,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然后阐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就相对容易很多。

4.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国英美文学课多年来一直习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主宰,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而网络资源的利用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网络的便利使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构建自己的英美文学知识体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大胆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共同完成任务,下次上课的时候各组在短时间内作出汇报。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利用网络资源应注意的要点

由以上可以看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应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如果不懂得找资料的方法,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学会相关资料的检索技巧,从而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

2.应用网络资源应合理选择。

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教师在资料的查询过程中应提高信息的鉴别力,注意筛选,不能不分情况地拿别人的东西直接使用,而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最合适的和最好的资源。

3.应用网络资源应重点突出。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有的教师确实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找了大量的资料,但他们制作出来的课件片面追求花哨,看似资料很丰富,刺激性很强,一堂课下来,学生说不清楚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再者,太多的***片和影像资料,长时间的刺激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反而不利于学习。因此,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不能过度,什么内容应该在上课的时间作详细的讲解,什么内容应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把握好度,将网络资源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4.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还不是很强,大部分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具体的资料检索、筛选、整理和应用过程,等熟悉之后,再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题材,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资源很容易获得,相应地也催生了一批懒惰者,有些学生不是很认真地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而是直接在网上找答案,然后交差了事。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免他们养成不良习惯。

五、结语

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全球信息化进程在教育领域的必然结果。把网络资源运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是每个英美文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在英美文学课上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克服教材、信息资源不足的困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提高。不过,要恰当地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也并非易事,因此,如何把网络资源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从而使英美文学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仍然是广大英美文学教师需要长期摸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2]李公昭.现状与忧思.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外语研究,2002,(1).

美文网文学篇6

一、网络时代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不仅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还是很多我国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我国高校通过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文学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可见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塑造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锻炼英语交际能力、探究英美文化和文学的专业化途径。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非同寻常,英语及文化欣赏和学习出现两种极端心态和学习模式:实用性和娱乐论文联盟性。此种状况的出现过多受到当前网络时代的影响和引领,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盛行和传播,网络的影响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无限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和引导,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高校教师对英美文学课程重视度不足,没有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单方面地向学生讲授,学生也只是时刻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教学效率每况愈下。

二、网络时代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英美文学课程定位

大学生是极具青春活力的一代新人,正是广泛摄取知识的大好时光,教师和高校应认识到大学生这一特点,深入调查和分析不同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学素养整体状况,充分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之前的办学和教学经验,在深入分析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适当地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和定位,将课程设置调整到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和心理特点的方面,适当地将课程教学中的实用部分与素养塑造部分有机整合起来。注意不要过多使用说教的教学方式,避免无形之中引起年轻人的反感,而应该注重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规划有效引导学生,或适时结合所进行的课程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或辩论,以这种更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过程中来。以课程常有的《简爱》这一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课程相关资讯和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当前年轻人普遍抱以热情又怀有困惑的“爱情”为题,通过影片的欣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再适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简爱》整个故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如此将课程定位在学生感兴趣又值得深思的内容上,事半功倍。

(二)有效整合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

当代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生活在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极易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和引导,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导致当前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止步不前的一大原因。教师在明确网络时代下英美文学课程现状同时,又要认准网络资源的巨大潜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将无限的网络资源充分应用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去,如在《简爱》部分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首先提问:大家看过《简爱》的原著或影视作品吗?经过教师简单的描述和讲解,很多学生的好奇心都被带动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搜集相关资料,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三)紧贴网络时代思潮进行课堂教学

网络时代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还有瞬息万变的潮流变化特点。教师应适应网络时代变化和发展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选取更贴近学生思想和观念的教学内容。如课程设置中常见的《呼啸山庄》的教学部分,传统的教学重点在作品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等方面,而新时期的《呼啸山庄》主要在心理学方面引人入胜。教师应事先了解文学作品学习和分析的最新趋向,以及时调整教学重点,顺应学生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心理及对整个情节发展的潜在作用,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同时,教师也可将切身的教学体验分享到无限的网络中去,丰富网络资源、增进相互沟通交流。

美文网文学篇7

现代大学生对网络已经非常的熟悉,而网络、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化的教学中也已经非常的普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必将成为现代乃至以后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大学英语也已经融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中,我们的英语课程也可以享受制作精美、***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快速地传递着教学信息,并不断地更新着教学手段。因此,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再随着网络信息化在不断的改变,英语教学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转变思想,把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来的目标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是著名英语教育家张饶学2000年大北京大学发表演说时的著名论断。但从实际的英语教学来看,我国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美文学仅仅是被列为英语学生的专业必须课,但是它实际的作用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我们的教育者忽视。在我国的实际课程中和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学的内容不是地道的英文文化的缩影,而是经过修改的名家的短片小说,有的学校的教材内容注重的只是词汇和基本句法以及英文写作的技能训练,而没有真正的根据英美文化的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存在很大偏颇,而在形形的英语教学软件中,几乎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英美文学的原版。虽然***早在2007年9就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中明确的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但直到现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仍旧是停留在重词汇和重写作技巧上,而没有真正意义上把英语作为实际的交流工具去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我们应该明确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现代化国际交流之间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大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用英语有效的进行日常的工作沟通和书面沟通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自主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上的改革,同时也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随着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加强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入大学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这就为大学阶段英美文学内容的融入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者,文学作为人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文学素养作为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来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英美文学之所以受到重视,就是因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意义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体会英美文化和英美的文化传统,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是从事翻译或者其他行业,都能在更深层次体会到语法-翻译的精髓,才能自如的使用英语这个工具。虽然我们的教学都是以阅读形式进行的,教师在阅读上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英语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而学生也比较注重词汇量的积累,认为只要有了词汇量,就是学好了英语,其实这是错误的思想。这就忽略或是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英美文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来说更是可以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美文网文学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 文艺传播 美学特征

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文艺已成长为中国当代文艺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网络生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改变着人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网络文艺是中国人生存状态真实影像的审美折射,是人与世界对话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态,他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样式。在此形势下,人们有兴趣探究网络文艺传播的美学特征也就成为必然了。

一、网络时代电子传媒语境的表现特征

1.电子传输信息的丰富多样性、无限性、易复制性和多媒体性等特性。电子传媒语境是由多种媒介交互作用共同构成的,这使得信息量无限丰富多样。尼古拉・尼葛洛庞蒂认为信息社会的基本要素是比特。比特没有重量,易于复制,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在传播时可完全消除时间障碍。他说:“比特会毫不费力地相互混合,可以同时或分别地被重复使用。声音、***像和数据的混合被称作多媒体。”使多种媒体的功能在这里得到整合,传播信息的功能得到极大地发挥。电子传媒的这种超高速超容量的传输特征,有人称之为“信息超级高速公路”。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中描述了电子传输信息的特性,“文字与***像以光速穿梭,其繁殖之快令人类难以驾驭,按德勒兹和仅塔里的术语说,它们不是按树型方式(arborially)繁殖,如在中心化的工厂中那样,而是按根型方式(rhizomically)在任何一个非中心化地点繁殖。”根型方式正是对电子信息传输丰富多样性、无限性的形象说明。

2.电子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和传播时空的消融性。在电子传媒语境中,传播速度异常快捷,文字与***像都“以光速穿梭,其繁殖之快令人类难以驾驭”。信息传播也不受意识形态、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洛特非・马赫兹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在穿越这些辽阔的现在可以接触的空间时,不再留意边界,并无视垄断。”好像地理位置和时间在电子传媒中消失了一样。这种传输的迅捷性和时空消融性催生了传媒主体的交互性,也就是说,在电子传媒语境中信息在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以双向互动的方式传播。传播主体在传送信息给接受主体的同时,接受主体也及时地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传播主体。

3.信息接受的自由性与个体性。在电子传播语境中,接受主体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间与地点接受信息、消费信息,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二、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新的美学特征

1.文艺传播两大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双方是面对面的,两个主体是平等的,同时在场的,信息流动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对话性特征;而在文艺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往往具有不同时在场性。这种主体的不同时在场性使得双方的地位也并不对等;在某个传播节点上,文艺信息也呈现出单向性流动 。文艺信息或文艺产品是为那些基本上不在生产与传播现场的人们生产的,接受者参与或介入传播过程的能力极其有限,从而也就很难影响传播的内容。文艺信息传播并不像日常交流那样具有即时性和现场感。比如,“读者对一部小说的评价,可以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至少发生在读者阅读欣赏了作品之后”。不过,文艺传播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在电子传媒语境中有所改变:不仅接受者与文艺作品之间,接受者与创作者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与互动,呈现出“日常交流”的态势。

2.传播信息的非确定性和流向性。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对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但是,文艺信息是“不可靠”和“非真实”的。它是与认识文艺情况有关的音信、情报和知识的总和,是创作主体饱含着感情接收和获取的、并以自己的审美经验以艺术的方式通过符码进行加工整理的信息。因此,生产出来的文艺信息总是关于一个多少变形了的世界,纵使这个世界也许和真实的世界十分相近。文艺不承诺人们可以寻得历史事实和作品内容之间严格的对应关系。作为“刻意编造”的信息而非信史,文艺以生动感人而不是确有其事为成立的指标。因此,文艺传播的信息具有明显的非确定性。这种非确定性为其信息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反过来增加和丰富了文艺信息的内涵和所指。

在文艺传播活动中,文艺信息具有明显的流向性。一般来说,它总是由强势语境向弱势语境传播。何谓强势语境传播、弱势语境传播呢?根据廷***米的定义,弱势语境传播是指那种“具有线性的逻辑互动、直接的言语交流、公开的意向表达以及传者的价值取向等特征的交流方式”,而强势语境传播是“一种具有螺旋性的逻辑互动、间接言语协商模式、微妙的非言语辅助符号、对意***的反应性推断以及以释码者的敏感为价值取向等特征的交流方式”

3.文艺传播劝导作用的间接性和隐含性。劝世教化功能历来被看成文艺最主要的作用。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就看到了文艺作品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的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而我国,早在上古时期的尧、舜时代,统治者就自觉利用音乐的特点来施行***治教化。可见,劝世教化是文艺本身就具有的功用。勿庸置疑,传播具有协调社会内部力量适应环境,促使人们选择行为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劝服和诱导的作用。

4.文艺传播内容的混成性和娱乐性。文艺传播内容的混成性是指它不是单一的、纯粹的某一门类的知识,而多门类知识的合成品。人类传播促成人们交换消息,借鉴经验,传递文明成果,获得各种知识、社会生产与生活技能。在这方面,文艺传播无可厚非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精神生产依附于物质生产,传播内容未及细分,文艺信息和其他非文艺信息是结合无间的,天文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宗教、道德劝诫、哲学观念混合于文艺性的想象创造中。文艺传播出现后,虽然经历了和非文艺传播的明显分化,但文艺信息中仍常包容着大量人类生活的经验与知识。《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就有中国封建时代的百科全书之说。可见,文艺传播的经验与知识通常不是以严谨的理性规范和学理抽象的形式出现,而是活生生地撒布在生活形态的反映里。文艺传播给我们的最集中的一种知识,乃是人类多种多样的世俗状态、心理过程、情感表现和审美感知方式。文艺传播必然具有极强的混成性。

文艺传播信息的非确定性和流向性、文艺传播劝导作用的间接性和隐含性、传播内容的混成性又展示出文艺传播的自由娱乐性。文艺以它的美学设计得以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使我们得以在现实规范之余闯入、感受另类人生。换句话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轻易进人别人的私生活,但在小说和戏剧中却可以;我们的一些行为和情绪涉及现实的社会禁忌,但通过电影、美术、雕塑和歌曲等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表达。我们于实际人生中的感情缺失,可以在文艺欣赏中获得由想象替代的补偿。这就是文艺学家姚斯(H.R.Jauss)所谓的“艺术的解脱作用”,即文艺的娱乐性。正是这种文艺性的解脱娱乐性提供了一种让个人与社会、幻想与现实在对峙中调适的心理空间,在这种空间里,文艺传播得以发挥其特殊的现实认识、潜移默化的劝喻和文明教化的功能,从而以娱乐的特殊方式完成着平衡一般传播和丰富人生的功能。正如黄会林指出的:“在娱乐文化中,文化的***治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而强化和突出了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快乐成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文化标准。”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文学文艺美学研究”(编号:2006C01)]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美文网文学篇9

一、网上探究活动方案及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世界范围内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已经越来越普遍。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bernie dodge于1995年将该活动首次命名为网上探究活动(webquest),提出该活动是一种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习者与之发生互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来源于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这种理论的提出,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加入这一队伍,不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充实完善这一计划。虽然现在网络技术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友好而简单的对话界面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但是网上探究活动与其它网络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它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在网上浏览查阅信息,而是给予学生一个可行性的任务,引导他们积极的思考,有目的的查阅检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教师所给予的任务。

网上探究活动的理论依据便是现在教育界广为推崇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同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的材料主动进行学习、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这是一个积极体验的过程,是一种非程序式、非事先设定的活动,它促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去探索和建构语言的意义,从而建构对语言新的理解。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提倡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本文由收集整理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最大的贡献在于强调了人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在网上探究活动方案及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应合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使学习者的认知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最终完成意义建构。

二、网上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环节

网上探究活动的理论依据便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是通过网上探究活动来得以实施的。活动各环节如下:

1、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主要对于即将进行的活动进行介绍,并对于其涉及的主题以及相关的领域做详细的介绍,使学生明确将要研究什么问题。

2、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主要是根据要研究的主题,对于学生明确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最终需要得出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研究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技能。

3、规划过程。这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活动具体进行的研究路径,从而使其在探究路径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任务。

4、推荐相关的网络资源,使学生直接进入与主题相关的资源,而不至于因为学生自己漫无目的的搜索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5、实施探究活动。学生集体协作或单独完成实施小组的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集体研究活动的主题,自主分工实施探究并最后提出探究成果。

6、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估。在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网上探究活动中,学习者在评估自身学习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活动评价标准由教师启发学生参与制定,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学习过程以及通过学习所建构的意义。

三、英美文学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这一表述比较笼统,缺乏指导教学实践的层次感,但我们可以看出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再结合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把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的经验层次。它的重心是把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亲身阅读体验,逐渐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判断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文学原著,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理性认知的知识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史的发展概况和脉络,了解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学现象、流派、作品和作家,从而获得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审美层次。它的重心是通过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介绍,通过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四是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和国民性格。这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层次。它的重心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进而胜任跨文化交际,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基于人文关怀和道德塑造的哲学层次。它的重心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认识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目前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由于课时有限,上文学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在传统的文学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上探究活动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与文化素养,达到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

四、网上探究活动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实施

把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网上探究活动引入英美文学教学能更好的把“教——学”过程扩展为“教——学——研究”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对某一个作家作品开展广泛而且本文由收集整理有一定深度的探索,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文本,了解形成这种文本的历史、哲学和社会背景,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思考,运用文学理论对于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具有创新性的思想。采用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当务之急,要求学生对某一专题开展综合性的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用最有效的手段完成学习任务。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这种活动的过程甚至比活动的结果更为重要。

在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这一方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网上探究活动与英美文学教学目标之间高度契合,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模式。可以把教材中的经典作家作品作为活动的主题,在原来的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开展网上探究活动。老师提前要求学生去读某部作品,网络的发展,让***书馆走入历史走入网络。现今网络服务已是***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同学们可以透过远程的期刊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轻松地取得所需数据。

以美国文学史中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老师提前让学生阅读菲茨杰拉德简介及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课堂上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推荐给学生网络资源对于这一经典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其语言和写作风格中的某一项进行网上探究活动,最后要求学生以课堂陈述或者书面文字的方式汇报探究活动的成果,从而对其进行评估。从而使学生在网上探究过程中深入的分析鉴赏这一经典力作,使学生在欣赏其优美语言的基础上,提高了科研能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美文网文学篇10

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塑造学生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时代,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具进,研究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适合现代学生性格特征的新教学模式。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高中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 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和***片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以上只不过揭示了网络的资源观、工具观、媒体观,也就是说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应当是强调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即生命观。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 术欣赏课程的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

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以及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 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这就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2. 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 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①课题选题的指导②研究思路的指导③研究方法的指导④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有的学生就自定了如: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在确定的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

料,***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课题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潇湘***》、《庐山高***》、《华山***》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了这些山水画***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的研究报告,他们还将课题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

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 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 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

式,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这样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两种艺术形式联 系起来,我们的高中生在学习时感觉到了这一点。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此建立研究性课题,学生们成立了课题组,作了具体分工安排,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不但查阅了著名园林建筑的***片和建筑结构***、研究了园林在中国的地域分布状况、考证了园林主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情况、***了山水画***片与园林中的假山、水池、花木、建筑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甚至连园林建筑内部陈设和匾额、楹联的内容都不放过,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 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说明高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达到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美术欣赏的终生学习,从而达到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

四.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 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

如下***模式: (略)

现在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BBS、QQ、E—MAIL达到交流。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譬如全国著名的七彩网美术论坛等,当然还有更加专业的艺术论坛,譬如建筑论坛里的美术论坛等,都是人气极旺的优秀论坛;QQ犹如网络电话,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镇江教育网里热门网页教科教研里的艺术教育就有专门的留言板,为全市美术教师的业务交流、师生对话提供了交流平台。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网络技术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供了资源库,为高中生围绕美术欣赏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是高中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坚强后盾,为我们所有高中美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方便。那么我现在思考的是如何结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课程优化网络资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作为网络时代的美术教师,我现在正在学习网络技术,准备建立自己的网页,内容涵盖高中美术欣赏各课,针对教学内容建立美术欣赏***片库、编写自己的欣赏性文字、链接其他优秀的美术专业网站、建立网络留言板,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教学思想和个性。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但极具意义的工程,但我愿意在新时代美术教学中对教学模式作新的探索,我们已经把眼光放眼到计算机远程教育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在internet环境下学会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美文网文学10篇

学习

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10篇,内容包括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大全,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简短。3、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4、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

学习

地理八下知识点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八下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八下地理塔里木盆地知识点,八下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

学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10篇,内容包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规定大全,建设施工合同国家标准。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定解除分析(一)发包单位行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定解除1.承包单位确定说明或者用实际行动证明不执行合同规定范

学习

顾城的诗门前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顾城的诗门前10篇,内容包括顾城的诗门前原文,顾城的诗推荐语。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顾城《避免》2、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3、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

学习

宝贝莫文蔚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宝贝莫文蔚10篇,内容包括宝贝莫文蔚精彩音乐汇,莫文蔚的宝贝完整版。由莫文蔚(Karen)参与主演的影片《一路有你》正在热映,同时Karen参与创作的全新国语专辑《宝贝》自上市后,更是占据各大音乐排行榜榜首;新的一年,莫文蔚在影视、

学习

立秋吃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立秋吃啥10篇,内容包括立秋后吃什么对身体好,立秋吃啥有说法。立秋饮食宜祛暑滋阴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

学习

母亲节快乐祝福语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节快乐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母亲节快乐祝福语一段话,母亲节快乐祝福语录。3.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落日起,母亲的厚爱渗入我的心底,在这节日之际,敬上一杯真挚的酒,祝母亲安康长寿,欢欣无比。4.一条短信送母亲,万分情

学习

昆明小学踩踏事故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昆明小学踩踏事故10篇,内容包括昆明学校踩踏事故判决,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昆明学生踩踏事故、上海外滩广场拥挤踩踏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在人多拥挤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拥挤甚至踩踏。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遭遇拥挤环

学习

小学生日记中秋节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日记中秋节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小学生日记10篇,中秋节小学生日记大全。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

学习

生技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生技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工厂技工实习经历怎么写,生技主管项目经验。(1)自我性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2)回顾性这

学习

丰碑教学设计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丰碑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丰碑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教学设计。设计目的:直奔重点段,意在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将***“吃惊――内疚――感动――崇敬”的内心情感变化,体会将***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对

学习

甜蜜再恋续写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甜蜜再恋续写10篇,内容包括甜蜜再恋续写,甜蜜再恋续写湘琴失明。3、纵无彩凤双飞翼,却有思念绕心头;纵无南国俏红豆,却有眷恋爱心田;纵无一笑倾城之貌,却有真爱永绵绵。白***人节到了,愿我们的爱情甜蜜到永远。4、你是我的那曲

学习

草原课文内容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草原课文内容10篇,内容包括草原课文内容20个字,草原整篇课文的内容。【中***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9-01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烟草企业对烟草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烟草

学习

英语小谜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小谜语10篇,内容包括英语小谜语及答案大全,100条英语谜语大全。小学生乐于表演是天性,英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点,采用表演的方式,指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领悟英语知识技巧,掌握英语知识本领。例如,击

学习

文学艺术形式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艺术形式10篇,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形式归纳,文学艺术形式大全。艺术形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主要四类:绘画、雕塑、音乐、戏剧)按表达方式有:1、语言艺术:戏剧,诗歌,小说,散文2、表演艺术:音乐,舞蹈3、

学习

关于文学的资料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文学的资料10篇,内容包括关于文学的百科知识,关于文学的资料。

学习

文学少女结局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少女结局10篇,内容包括文学少女大结局,文学少女小说的顺序。为确保《蓬安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落到实处,我局多次召开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蓬安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二、理顺思路,明确

学习

华文文学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华文文学论文,内容包括有关中国文学的论文范文,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鉴于传媒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不妨以各自依存的媒介类型作为划分马华文学发展阶段的依据。若将依赖纸质传媒(报纸副刊、文学杂志等为主)的马华文学

学习

当代文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当代文学,内容包括当代文学合集,当代文学作品合集。第三次的学术规范讨论只是虚有其表,它看上去像是一代人深思熟虑大彻大悟的结果,其实则是迷惘、彷徨中的应急举措。在90年代初的特殊的历史氛围中,青年一代的学人反思80年代学

学习

文学硕士毕业论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硕士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文学硕士论文摘要范文。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下简称中职硕士)的问题十分关注。基于此,本文横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借鉴,纵向从学位定位、培养模式

学习

中国文学家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文学家10篇,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家作品推荐,中国文学家作品简介。昨天上小学时,学校在离家较远的镇上,因此我每星期回一次家,那时最渴望的就是星期五的放学铃声。我和伙伴们蹦跳在坑洼不平的小路上,野花迎着笑脸,小草和着歌唱,伴

学习

外国文学作品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外国文学作品10篇,内容包括外国文学作品100部,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可以考虑采用将两种及以上的阅读材料来进行对比交叉的教学,通过为学生们分析两种阅读材料的异同之处,比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