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1
【关键词】古诗词 景物描写 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典诗词中经常表现的内容,展示了我国古典诗词文化博大精深的创作内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针对能够融合自身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的具体艺术描绘。从文学角度来说,诗词景物的描写,必须注重诗人写景状物的语言表现形式与技巧。本文结合自身对文学诗词的认识,阐述了古典诗词景物描写的表现形式。
一、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将形容词用做使动动词,是动态描写的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做了不少文章。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了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二、正面与侧面描绘的融合
古典诗词的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三、虚实对比与变化的结合
古典诗词中的虚实,具体地说就是景物的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意象与现实的体现。诗人在诗词创作中常常运用虚实相生的方法,去表现各种景物,实现借景抒情达意的文学艺术效果。诗词中的“虚”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的虚像和空灵境界,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实”是指诗人描写的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与实往往是相对的,虚实相生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为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虚写叱咤赤壁的周瑜:雄姿英发,年华方盛却卓有建树,实写诗人自己光阴虚掷,早生华发,“虚”“实”对比,有志报国与壮怀莫酬之情溢于言表。
四、远近层次变化的结合
自然物象的再现,由于观察者所处的方位、远近、角度不同,造成的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古典诗词中诗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能够引导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全面、完美的感受。如杜牧的《山行》,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诗中分别描绘了秋山远景与近景,生机勃勃,清新刚劲,给人一种视觉变幻的层次美感。
五、景物对象点面形体概括的描绘
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对象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由不同的点线面形体元素构成的概括性物象。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往往不单独表现主体景物,还运用点面结合的衬托手法,描绘出相关的景象,使主体形象更丰满。如柳宗元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通过对人、鸟、孤舟的描写,烘托出千山、寒江的辽阔,运用了点面结合方式,刻画了诗人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六、声与色的结合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93分)
1.
(4分)认一认,连一连
dòu
qiáng
wēi
dǎi
逗________
逮________
蔷________
薇________
2.
(2分)《望天门山》不但写了长江水势的________,更借水势写了天门山的________。
3.
(3分)我会选择划横线词的解释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
A.中午的时候断开
B.从中间断开
C.从中间拉开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
A.水中的灯光
B.湖面波光
C.水面上的灯光
③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__
A.天空迷蒙
B.空洞而迷蒙
C.云雾迷蒙的样子
4.
(10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绿油油)的禾苗
________的脸蛋儿
________的小手
________的麦穗
________的山洞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挺拔—________
调皮—________
犹豫—________
喜欢—________
特别—________
明亮—________
5.
(14分)读古诗,填一填。
(1)《望天门山》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绘的景物有________,本诗共四句,前两句侧重于写天门山的________(①山川之势
②行船感受),后两句侧重于写天门山的________。(①山川之势
②行船感受)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人对________的景色进行了赞美。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________。
(3)《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________
________。
6.
(3分)判断对错。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楚江”指的是楚国的一条江。
________
②小红用抹布擦去了玻璃上的污物。“抹”的读音是“mā”。
________
③《凉州词》的作者是杜甫。
________
7.
(5分)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捐献
②耐心
9.
(4分)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5分)改变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改变原意,把句子换个说法。
①我天天坚持给鸟儿喂食。
②小明是我最好的朋友。
11.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12.
(5分)我会把意思相近的词语选出来。
妈妈________
生日________
吃饭________
害怕________
收拾________
A诞辰
B恐惧
C母亲
D整理
E就餐
13.
(5分)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②晴天,西湖水波荡漾,波光艳丽,美极了。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显得非常奇妙。
③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
14.
(4分)根据解释写诗句
①雄伟的天门山好像是被从中间冲断了一样,让长江浩荡的流经这古代楚国的旧地。________
②滔滔东流的江水,在天门山遇到巨大的障碍掉头向北流去。________
③分列长江两岸的天门山,就像迎着江水扑面而来。________
④在那水流湍急的地方,有一只小船乘风扬帆,从太阳升起的东边驶过来。________
15.
(5分)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16.
(5分)《山行》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________”。
17.
(5分)翻译句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8.
(4分)默写《望天门山》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写眺望天门山所见,始终描绘了哪些景物?
20.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诗人为山川景物抹上了哪些色彩?
21.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
,
回答问题
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是以什么景物为主体的?其它景物起什么作用?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
22.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怎样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3.
(5分)阅读诗文《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本诗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93分)
1-1、
2-1、
3-1、
4-1、
5-1、
5-2、
5-3、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阅读理解题
(共5题;共25分)
19-1、
20-1、
21-1、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内)(6分)
这道题考查扩展词语,题干中的“生动描写”是答案得高分的关键。要将 “南山”这一情景描摹出来,需要同学们把握诗句创造的意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能运用形象的语言。
许多语用题,如***文转换、拟写广告词,都需要生动描写。要使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可以――
(1)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能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一个巧妙的比喻胜过大段呆板的说理,一个生动的拟人胜过满篇平直的描述。例如:
傍晚的天空一片绯红,整个天地也朦胧了;远处的南山被薄雾笼罩,雾气氤氲,使南山更添几分神秘;远远地飞过两只归雁,怅然消失于朦胧之中。
这个答案描述了南山的晚霞、雾霭、归雁,有几分悠然之味。但是如果作如下修改:
当天空中最后一抹绯红舔过天边,天地便朦胧了;远处的南山仿佛蒙上了一层柔和的面纱,那深深浅浅的墨蓝漫上山峰,像是谁打翻了墨汁;远远地飞过两只归雁,暗红的天空把它们的身影连同那颗归巢的倦心一同湮没。
修改后的文字,通过拟人、比喻等形象的修辞,使文字更富感染力,形象地表现了南山的幽静和诗人的悠然之情。
(2) 添加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词。给中心词更多的修饰,再给修饰词以修饰,使描写形象生动起来。例如:
阳光洒进山里,给葱绿色的山染上了一层金色的边。沿着山路走进山中,光线从茂密的古木的缝隙中斑驳地泻下,映入我的眼帘。草无边无际地蔓延,耳边传来阵阵沙沙的风声。
这个答案中,阳光、古木、秋风构成了南山的风景,我们能感受到阳光洒向茂密的山林的景象。如果可以再添加一些修饰词,表达出阳光的温暖、古木的葱郁、风的柔和,意境就会更优美。例如:
阳光暖暖地洒进山里,给浓郁的葱绿色染上了一层金色的边。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山中,参天的古木有着遮天蔽日的绿荫,光从枝叶间斑驳地泻下,掉进我平静无澜的瞳孔里。草无边无际地蔓延,耳边似乎传来树叶在微风中沙沙的笑声。
(3) 用想象法写心理感觉,即通过合理想象描绘人物的感受。写感觉时,可以借助通感的修辞,使语句生动,具体可感。例如:
寂静的山野中嵌着盛开的,目光斜切过绵绵细雨,恍然遁入云雾朦胧的山间。倏而忘却手中盈握的花朵,放下蓝色鸢尾***案的篮子,遥遥望向沉在雾色中的山峰。这一刻,忘却了所有的牵绊,任思绪飘游在这别样的世界。
这个答案用心灵独白的方式,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一系列行动,把诗人面对山间美景时那种悠闲忘我的心境展现出来。
(4) 注意层次感和色彩感。如果是要描写景色,可以先构思出景物之间的关系,譬如远近、高下等,写出景物的层次;然后关注画面的色彩感,注意色彩的搭配,营造出和谐的感觉。
在墨色的山峰之下,眩目的枫叶把一切都染红了。在木叶遮掩之中,一片碧湖若隐若现,红叶凋落下来,飘荡在湖面上。湖岸小径环绕,蜿蜒曲折,小径的尽头是一座茅草屋,屋顶炊烟袅袅。屋外有悬泉瀑布,瀑布之上,灵峰若隐若现。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4
描写春天的诗句(一:
1。《春晓》
作者:孟浩然年代: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2。《春望》
作者:杜甫年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年代: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4。《相思》
作者:王维年代: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5。《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年代: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命题“古原草送别”颇有意思。“古原草”看来平常,却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枯荣”与“荣枯”大不相同,前者是“春草”,后者就成为秋草了。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就能重新发芽,很快蔓延原野。那“离离原上草”正是胜利的旗帜,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一旦春风化雨,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如果说三、四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但把重点落在“古原”,以引出来“送别”题意。用“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大地回春,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友人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场景,令作者惆怅,也富于诗意。萋萋芳草增添了作者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着别情,作者用这种意味深长的诗句写完了结尾。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把“古原——草——送别”连在一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描写春天的诗句(二):
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2、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5、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6、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8、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10、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13、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子规》
14、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6、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17、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18、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20、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2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2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2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25、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26、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2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3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2、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3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34、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36、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3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9、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4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1、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4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4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47、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8、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49、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5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5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53、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54、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5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6、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7、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5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59、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6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61、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6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63、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6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6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66、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8、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6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7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71、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7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73、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4、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7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76、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77、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7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79、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8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月夜》
81、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8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8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8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8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86、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87、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88、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89、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晏殊《玉楼春·春恨》
9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9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9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96、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9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9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0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描写春天的诗句(三):
描写春天的诗1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景中寄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轻松地情绪,以及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描写春天的诗2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描写春天的诗3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描写春天的诗4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同时也蕴含他重返***治舞台、推行新***的强烈欲望。
描写春天的诗5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咏柳》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描写春天的诗6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枊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赏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局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描写春天的诗7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描写春天的诗8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偏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描写春天的诗9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描写春天的诗10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诗,构思新巧。新年紧挨着立春,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但这一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描写春天的诗11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描写春天的诗12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
描写春天的诗13
风波·三月七日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送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三月七日,忽逢大雨,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
描写春天的诗14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片,是一幅充满生机、生意盎然的农村生活***画。
描写春天的诗15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勃地发展起来。读者将诗的最后两句赋予生活的哲理,诗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描写春天的诗1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春处,绝胜烟柳满唐都。
【赏析】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描写春天的诗17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偏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此诗可谓印证。
描写春天的诗18
忆江南词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洲;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赏析】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三首词各自***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
描写春天的诗19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五代】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赏析】此词追昔抚今,在对生机盎然的春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深沉怨痛,在对往昔的依恋怀念中也蕴含了作者不堪承受的痛悔之情。
描写春天的诗20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直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赏析】归飞的燕子,飘落的梨花,池上的碧苔,清脆的鸟啼,映衬着笑靥如花的少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描写春天的诗21
新雷
【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赏析】“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诗人借助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
描写春天的诗22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酒趁年华。
【赏析】诗人登超然台眺望曼城烟雨,触动了相思情,词中饱含着春未过而人将老的痛楚,强作“超然”以自我安慰。
描写春天的诗23
临安春雨妆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描写春天的诗24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万春的繁丽景色,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的思考。
描写春天的诗25
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赏析】白居易遭到变着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描写春天的诗26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镂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赏析】“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愁本无形,却言“抱”,可见此愁对其来说有多浓,多重,清词论家贺裳评这两句为“入神之句”。
描写春天的诗27
春夜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赏析】诗人面对良宵春色,剪剪轻风,金炉香烬,月移花影,一派风光,激起了思想上难以自制的波澜,为自己***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
描写春天的诗28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戌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
描写春天的诗29
王孙游
【南北朝】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赏析】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的点染,巧笔对比,着意渲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制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创为佳构。
描写春天的诗30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旅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描写春天的诗31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在诗人笔下,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形象跃然纸上。
描写春天的诗32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赏析】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可以看成是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描写春天的诗33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赏析】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描写春天的诗34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赏析】春天是万象更新,景色动人的季节,极易牵动人们最微妙、最深沉的感情,此次,诗人被春光唤起的,是人生至死不渝的乡情。
描写春天的诗35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赏析】春回大地,引起我无限春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描写春天的诗36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唐】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锁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赏析】全词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描写春天的诗37
玉楼春。春恨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赏析】此词抒发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
描写春天的诗38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赏析】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描写春天的诗39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赏析】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
描写春天的诗40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描写春天的诗41
水槛遣心二首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长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赏析】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描写春天的诗42
如梦令
【宋】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赏析】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伤春念远之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描写春天的诗43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语如酥,春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暮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赏析】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描写春天的诗44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渏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赏析】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描写春天的诗45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诗人抓住了柳的特色,将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46
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赏析】诗句写暮色春色,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描写春天的诗47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唐】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醒。
当杯已入手,歌妓暮停声。
【赏析】作者与友人就着美景良辰,来此畅饮,并希望歌女的歌声莫停,不露痕迹的表达了惜春的心情。
48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换不回来的,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描写春天的诗49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景物,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和生机无限的意境。
描写春天的诗50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赏析】三四两句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周,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描写春天的诗51
更漏子·柳丝长
【宋】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赏析】全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发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语境。
描写春天的诗52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宋】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难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赏析】最后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描写春天的诗53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赏析】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描写春天的诗54
大德歌·春
【元】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燕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赏析】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久久盼望离人归来,而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抒发女主人公的哀怨情愫。
描写春天的诗55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语
【宋】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表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与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赏析】这首词袭用传统作词法:上片写景,下片写情。结局“而今乐事他年泪”,一意化两,示遣愁不尽,无限感伤。作者亦以“而今”句化为得意之笔。
描写春天的诗56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宋】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赏析】这首词作于建中***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描写春天的诗57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禾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凋怅远行客。
【赏析】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
描写春天的诗58
山房春事
【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赏析】写得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不仅山野处处万紫千红,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反映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前途充满信心。
描写春天的诗59
和乐天春词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赏析】诗的最后一句含蓄地刻画出闺中女子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神态,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没人当花朵,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
描写春天的诗60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云当面化龙蛇,夭娇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赏析】此词作于词人贬监处州酒税时,全词题为“梦中作”,系写梦境,先写出中漫游,再写飞云空中变幻和醉卧出藤阴下。
61
怅诗
【唐】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赏析】从诗中可以体会到一种哲理:机遇的稍纵即逝固然增加了人们把握它的难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机遇本身的不可把握或存在。
描写春天的诗62
春远
【唐】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赏析】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长。此诗上半,当想其虚中取意之妙。
描写春天的诗63
渡湘江
【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赏析】这首诗以押韵对起,又以对作结,俱有整齐美、和谐美以及反复咏叹的韵味。杜审言这首《渡湘江》有相当影响力,说它“具有开启诗坛新风的作用”,也不为过誉。
64
子夜吴歌·春歌
【唐】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赏析】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描写春天的诗65
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赏析】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昚虚的代表作。
描写春天的诗66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赏析】此词写出欧阳修与民同乐,同庆春天莅临的情怀,在词中他忘却了贬官颍州的烦恼,他愿在春日中沉醉,一如他的雅号“醉翁”。
描写春天的诗67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赏析】此为作者暮年遣怀之作,词中以及其凄婉的笔触,抒发了作者的垂暮之感和***治示意的感伤。
描写春天的诗68
春风
【清】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赏析】诗人袁牧笔下的春天活泼而富有活力,春风吹拂之处,积雪融化,万物复苏、花香遍野,自然界呈现欣欣向荣之景。
69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赏析】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显示出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描写春天的诗70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上
【宋】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秋寒犹未放。
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空向花灯、翠被,禁不止独褰秀幌,极哀艳,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艳丽处忽生清淡,自是欧工本色。
描写春天的诗71
登池上楼【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狗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赏析】此诗以登池上楼为中心,抒发了种种复杂的情绪,有孤芳自赏的情调,***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等等,虽然语言颇觉隐晦,却是真实地表现了内心活动的过程。
描写春天的诗72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赏析】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婉转含蓄,情致缠绵。
描写春天的诗73
春草
【唐】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赏析】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是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的生长,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久在客外地强烈的思归情绪。
描写春天的诗74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赏析】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鸣的愁绪。
描写春天的诗75
春晚
【宋】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仗对斜晖。
【赏析】全诗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晚春***,晚春是一季之终结,依仗于晚霞中的老人心中充满了寂寥哀伤之情,抒发生命短促的无限感慨。
描写春天的诗76
春日京中有怀
【唐】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赏析】杜审言这首《春日京中有怀》,结构齐整平密,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波澜起伏。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很有影响。
描写春天的诗77
折杨柳
【唐】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赏析】此首诗抒写得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描写春天的诗78
落花落
【唐】王勃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群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赏析】落花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随风飘进了屋子,在飘飘的帷幕中飞舞,又如人生终于舞作了一生中最美的姿态。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渐远去,这是一首伤春之作。
描写春天的诗79
清平乐·风光紧急
【宋】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
绿野烟愁雾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赏析】贾岛《三月晦赠刘评事》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尤是春。”命意新奇,女词人朱淑真因其意而用之于词,构思更奇。
描写春天的诗80
青门引·春思
【宋】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赏析】此为春日怀人之作,全词抒写了词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的情怀和忧苦心境。
描写春天的诗81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赏析】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
描写春天的诗82
钓鱼湾
【宋】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焦急的等待着情人的到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意***。
描写春天的诗83
代春怨
【唐】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赏析】这首诗句句写景,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尤是意的流向。
描写春天的诗84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宋】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卿旧寒。
【赏析】此词写早春思乡之情,但此人并未明言,只写夜来窗外春雪迷蒙,炉烟静炷,继而角声中,天色渐明。
描写春天的诗85
惜春词
【唐】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绿空迢迢。
【赏析】诗中的女子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催落,实际上她是自言自语,花就是她自己的象征,她是在借花自怜,借花伤春。
描写春天的诗86
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赏析】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描写春天的诗87
苏幕遮·草
【宋】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庚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赏析】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具备。
描写春天的诗88
春思二首·其一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赏析】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描写春天的诗89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唐】柳宗元
宦臣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围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赏析】一场意外的暴风雨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对谪居柳州的诗人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冷酷无情的现实、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描写春天的诗90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赏析】“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描写春天的诗91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尽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描写春天的诗92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宋】张淑芳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
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
【赏析】词句之间融情于景,借春草、流水、落花、江柳、修竹等意象,向我们传递了她隐约波动的情绪。“花枝惊堕绣衣裳”,拟人生动,想象力丰富,意境极其优美。
描写春天的诗93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宋】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
【赏析】全诗以“万里”一句为界,分为两部分:前半写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后半写自己异乡逢春的新鲜见闻和落寞情怀。诗中春景写得明媚可喜,感情写得真挚动人。
描写春天的诗94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日阴阴正可人。
【赏析】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繁花似锦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春天也一样迷人!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描写春天的诗95
春思
【宋】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赏析】方岳这首《春思》,用拟人化的笔调,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热情地赞美了富有生机的春风。
描写春天的诗96
三月晦日送春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赏析】三月本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三十日又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诗人此刻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了最后一天,让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
描写春天的诗97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赏析】诗中描绘出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酿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
描写春天的诗98
曲江对雨
【唐】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赏析】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描写春天的诗99
出郊
【明】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赏析】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首二句写水田的形态,欲之以楼梯、期盼,都属整饬之美;后两句写一片绿油油的秧田,忽飞来了白鹭,让秧田添上活气与亮色,让画面带动态。
描写春天的诗100
春夕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描写春天的诗句(四):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3、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晏殊《玉楼春·春恨》
4、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6、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7、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8、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9、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0、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11、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如梦令·春景》
12、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13、湖上春来似画***,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14、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1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16、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
17、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8、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19、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20、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21、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2、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2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24、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25、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2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7、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28、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29、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30、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3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3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33、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34、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35、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36、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37、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38、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春夕》
39、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0、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41、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4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43、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4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45、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 ·
· ·
· ·
· ·
· ·
· ·
· ·
· ·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5
关键词:古典诗词;园林意境;感官分析;昆明
收稿日期:20130525
作者简介:姜书纳(1983—),女,河南漯河人,助教,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方面的研究。中***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13102
1 引言
中国园林艺术也是一门造型艺术,它反映的是园林中几大物质实体要素与非物质虚体要素之间的园林空间和谐美,并由形、色、声、香共同构成虚实对比的园林场景[1]。形、色诉诸于视觉,声诉诸于听觉,香诉诸于嗅觉。因此,本文选择描写昆明园林艺术感官的典型诗词,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昆明古典诗词中园林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结合手法,为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营造手法提供参考。
2 园林意境分析
2.1 形
形是表达园林艺术特色最直观的形式,园林景观中的形是通过泉池、花木、山石、亭阁、曲径、天空、云雾……组成园林场景来再现自然美,也就是中国园林文化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再通过诗词的提炼概况和写仿寓意等手法,把种种自然美景通过单体或群体组合集中到有限的实体空间场景中来,通过人的视觉观察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进而产生丰富的园林意境。
在昆明古典诗词中,“形”是指所描绘景致的单体或群体的景象,即以此情此景。“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拳石勺水,亦有峻山阔水”,便有人们的性情怡养在艺术意境的甘泉中,脱去尘劳,得到精神的***,心灵如鱼得水地徜徉自乐[2]。如:园林假山寄寓着山居崖栖、高逸遁世,园林池水象征着十里风荷等,借此获得遗形忘忧、愉悦的感官愉悦,获得一种道德判断的满足。
昆明古典诗词在对形的描写上有:(清·朱衣《湖心亭晚眺》)中“小雨舟横杨柳岸,斜阳人坐藕花天”。主要描写藕花深处,杨柳岸边,烟雨楼台依旧是沧海茫茫,园主人在放生池的湖心亭观鱼,不觉触景生情,产生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的描写:“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短短几句诗文描述,将滇池的广度、金马山、碧鸡山、蛇山以及鹤山的形都展现的淋漓尽致,不觉诗人浮想联翩,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由此可见,昆明园林的“形”是轮廓分明而壮观的,由此组成的园林场景是多种多样的,进而升华的园林意境是多样的。
2.2 色
色是指诗词所描绘的景观给人整体的色调感受。色彩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通过人的感官后,就具有了表情特征,人们常把一种色彩与某种情绪联系起来[3]。如:红色代表热烈和兴奋;橙色代表热情、严肃;黄色代表明朗、活跃;绿色象征美丽、自然;蓝色象征清秀、广阔;白色象征淡雅、纯洁等。色彩对园林艺术的体现也是通过人的视觉起到传达色彩信息的作用。
昆明古典诗词对色彩有比较多的描述。如(明·杨慎《山茶花》一诗:“绿叶红英斗雪开,黄峰粉碟不曾来。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这组由红花绿叶及黄色共同营造的植物景观是春天的象征,黄绿色是情调春天特征的颜色,因为它能让人联想到植物的发芽。(明·辛联芳《螺峰春游》):“枝头红紫浅渐深,陌上笙歌断复续。”这是一种对渐变色过渡是的表达。
如前所述,相比较其他园林而言,昆明园林的色彩主要体现了“七彩云南”的丰富变化,“色”应该是昆明园林的特质之一。把自然景象的色彩表达得淋漓尽致。色境之奥秘在于,比文学、绘画多了一层三度空间,那就是旷与奥、高远、平远等视觉感受。
2.3 声
声是园林艺术听觉上的意境表达,它们构成了园林的虚景,营造了虚境[4]。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鸟鸣声使园林空间感觉千变万化,此种天然交响曲是音乐家和游人墨客难以效仿、难以表达的。在园林景观中,经常利用听觉的途径来创造幽然的意境,如“禅榻空尘梦,秋声杂夜泉”。但闻“昏钟鸣”,“宿鸟惊栖,忽喧互寂”。在香梦中听秋声以及泉水叮咚声,非常惬意;近鸟则鸣,远鸟则啼,这种远近结合,不失为一种情趣,也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开阔和宁静[4]。这种通感无形中拓展了园林景致的深度,增强了园林意境。自然山水以其美妙动听的声音召唤着人们,去听瀑落深潭、惊涛拍岸、溪流山涧、泉滴清池、林间鸟语、寂夜虫鸣以及风声、雨声、涛声[5]。
(清·彭印古)“落叶带秋声”以落叶声写尽深秋的韵味,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是满足游人听觉美的最好表达,该表达多为以动衬静的表达。
(清·彭印古)“林咽蝉声犹忆夏,天横雁字漫题秋。”以蝉声忆夏,雁飞题秋,精练的描写了林中蝉声幽,天飞大雁迎秋的夏末秋初的景致。
(唐·道南《玉案山》)“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表现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组合,松树晃动声、风声、银铃般的天籁声,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声乐。
(明·杨慎《太华寺江风山月楼次叶道亨韵》)谷响林风早,潮音水月期。钟铃有玄韵,猿鸟也清规。在诗词展现的场景中,风声、水声、钟声、鸟鸣声交相辉映,用声音反衬出寺观环境的安静。
在昆明古典诗词对声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声的载体是由风声、雨声和大自然的天籁声共同组合来营造的,并借助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季相和时相来表现。在园林艺术中,这种声的组合是听觉美的含蓄表达。声境中,诸如激流飞瀑、惊涛拍岸等喧闹之声为动境,而滴泉、涓涓细流、雨打芭蕉声多为以动衬静境。
2.4 香
香味以植物的花或果所散发的芳香为主要表现手段而达到的某种艺术境界,香味浓淡对园林意境的表达各异,浓香营造出园林的动境,所谓花香袭人;淡香使园林产生静境。景观中表现香的感官感受,常常配置桂花、梅花等香味植物,给人一种嗅觉美的体验,营造暗香浮动的意境。昆明园林植物众多,自然其馨香植物的应用较广。
如明·杨九龄的《梅花村》:“村里居民十数家,树边多是种梅花。香浮院落风初动,影到门庭月半斜。”描绘了梅花村种梅,清风浮动梅暗香的境界。清代徐崇岳写唐梅“唐梅发古香,来入罗浮梦”。将梅之香写入梦中。(清·陈荣昌《池上初霁》)“云破日光直,风来花意颠。但闻香似海,无复雨如烟。”写尽云、日光、花、烟雨与花香,实与虚的浪漫景致。明·王琦《曹溪夜月》有:“葱笼山半古招提,石秀泉香宝树奇。”一幅青山、古寺、秀石、香泉所构成的幽静清爽的意境。诗词中描写了空间中的虚实关系,明暗关系,借景手法等等,用园林中的物质生态建构要素“建筑、植物”和非物质建构要素“香味、光影”形成虚实对比关系,月光照在门厅上形成了明暗关系的对比,这种明暗关系的对比手法是含蓄美的表达,园林艺术中的香味儿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花香和果香来表达的。
3 结语
“诗由景现、景由诗活”——构造诗文的“园林情境”,营造园林的“文人情趣”是中国文人造园艺术的特点,昆明古典诗词也有这一特点。园林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特点,诗词提升园林的精神层面内容,同时,园林物态实体要素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等给人提供一种审美的精神享受。当这种精神享受通过人的各种感观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审美境界时,可以借助诗词的艺术表达来体现。这是中国园林的特点,也是是昆明古典诗词中园林艺术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彭 巧,傅德亮,徐剑锋.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6).
[2] 李元洛.诗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
[3] 陈熊俊.苏州古典园林中色彩的运用[J].时尚颜色,2006(6).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6
诗人为什么要塑造人物形象呢?是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有的诗是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表现自己的是非爱憎、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如陆游的《书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有的诗词是作者设置一个“代言人”,来抒情言志,或表现自己对某事的看法、态度。如金昌绪《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作者借助闺中怨妇,表达对连年征战的痛恨之情。
怎样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呢?这就需要弄懂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的。一般来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的手法,或者说是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神态描写等,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情志,使之血肉丰满。侧面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或他人言行等,起烘托或衬托作用。诗词中更多是运用景物来侧面烘托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古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并不像小说、散文中那么详细、具体、鲜明、直白,在篇幅短小、寥寥数语的古代诗词中,诗人往往通过一个肖像描写或情感字眼,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神态、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我们在解读此类诗歌时,要善于明辨和决断,应迅捷辨认出诗中描写人物形象的字词。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就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前两句重在写形,后两句重在写神,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伶俐的山村小孩形象。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也跃然纸上。有的诗中写形象的词语并不明显,就需要我们去深思挖掘出描写人物形象的“隐性”词语。如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表现动作神态的词语,如首句中的“逐”,就刻画出诗人不惧寒冷寻觅美景的形象。次句中的“立”字,勾勒出诗人在春风中、夕阳里欣赏美景的姿态。其次也要善于抓表现心理状态的词语,如第三局中“最爱”,则是直抒胸臆,把是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悠闲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通过解析这些信息,我们对这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除了正面描写外,古诗中还常用侧面描写,如衬托、烘托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就借童子的回答,借助苍松、深山、白云的景物描写,把隐者的超凡脱俗、品行高洁的形象烘托了出来。若用“‘花’下问童子”,则形象大跌了。在柳宗元的《江雪》中,创设了这样一个环境: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寥廓寒江,一叶扁舟。作者借助这样一个自然环境,塑造了一个形体孤寂却又卓然***的老渔翁形象。这正寄寓了柳宗元革新失败后不屈又孤愤,渴望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此手法在托物言志诗中也常见。如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的开头三句:“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天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借以表达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7
关键词:意境;哲理;审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独创的概念,也是艺术批论或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但是它的语意非常抽象,因此一些西方美学或艺术理论中,几乎找不出一个同等的用语来概括和解释。今天我们从古典诗词创作中所感受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境界,领悟到诗人通过语言营造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并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时候,对意境中所涵盖的独有价值更应给予肯定。
一、意境凸现精神与修养的境界
我们在赞美文学家或艺术家的境界很高的时候,往往把他们的精神与修养包括其中,同时表现为灵魂的圣洁:也表现出他们行为与谈吐的优雅:更表现出他们的心胸、才学、气度或意志的高尚,与完美的人格联系在一起。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总是带给世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诗言志”的“志”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郭小川说“诗要有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陆游、辛弃疾都生于南宋,当时,淮河以北的半壁河山为金人所占领,国难深重,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难,中原北望气如山。”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抒发了爱国诗人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情怀。现代诗坛的闻一多,他的两部著名诗集《红烛》和《死水》,爱国主义贯穿作品的始终,表现了“五四”时期积极向上,进取追求的精神风貌。《红烛》这首诗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境,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他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一览无余。诗人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二、意境中蕴含着“情”与“景”的哲理
情因景而生,景随情而移,这样的相互关系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源于客观外物的感受,并随着这种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充满着深厚的哲理。陆机说:“遵四时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种触景生情关系。表现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黄河之水起兴,引起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叹。
情虽因景而生,但情对景也有反作用,称之为“景随情移”。外界景物的美与丑,乃是客观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同一景物对不同的诗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就是同一诗人,在不同的思想情绪之下,所产生的感受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景随情移的典型例子。鸟语花香,这是乐景,在乐时的情况下,人们对此是以娱人的景色,定会抒发出喜悦的心情,可是在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家人离散的处境下,杜甫产生了反常的变态心理。见花开流泪,闻鸟鸣惊心。花香鸟语这种美好景物。此时却勾起了诗人痛苦的情怀。
三、意境中丰富的审美体验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悟也。”诗人在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决不是纯客观地、毫无选择地对自然景物的机械描摹,而是凭着诗人的某种审美观念,带着诗人的感彩去摄取、描写的,产生了融情于景,寓景于情的艺术效果。所以面对同一景物,不同的诗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描写。譬如对秋天的景色,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中是这样描写的“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万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他把“秋风”、“寒蝉”、“原野”、“落日”、“归鸟”、“孤兽”这6种景物层层渲染,构成了一幅深秋曰暮凄凉的情景。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把秋光写得胜于春光,使秋色充满着生机。曹植与杜牧两人笔下的秋景是“有我之景”,都是赋予了不同个性的景色,恰到好处地表达他们不同的思想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中情和景是相互渗透的统一体,情能融于景,景自然地可以寓于情,但后者的审美趣味更浓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原是一首登临之作。可是全诗无一字直接写登临所见的景色,金是抒情,是一首强烈的抒情诗。诗人以借古伤今的手法,表示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诗中作者自我形象十分鲜明,爱国主义者陈子昂屹立幽州台上,满怀悲壮的激情在眺望苍茫廖廓的宇宙和广阔的北方山河。所以好的抒情诗,情中有景,是文学审美感受的很高境界。
四、意境中的“乐”与“哀”具有很强染力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一般情况下总是以描绘赏心悦目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愉快心情,以描写凄凉的景色来衬托人物的悲哀思绪,“乐”与“哀”在景色中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农村田园景色:“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詹,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诗人以此乐景来抒发自己“复得返自然”的无穷乐趣。阮籍的《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独伤心”。在寂静的深夜,一片凄凉的月光下,孤鸟在野外哀号,翔鸟在北林悲鸣。以此凄绝的暮色来描绘诗人孤独、苦闷、彷徨、忧思如焚的心情。这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的方法对营造感人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8
一、节令诗
节令诗顾名思义是指在节日场景和某些特殊时令所作的诗歌。
二、鉴赏节令诗
应了解不同节令所蕴涵的民俗活动:
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怀友的感情。如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东汉年间,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风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到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从立春那天开始,第五个以天干“戊”搭配某个地支纪日的那一天),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清明前两日,此日禁火吃冷食。
清明,是祭祖扫坟或到郊外踏青的日子。如杜牧的《清明》。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
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月色最好,是合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重阳,九月初九,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之时。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意为除旧布新。是日,阖家团圆,共迎新春。如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三、节令诗的思想情感分类:
1.表现节令风俗,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
明代的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纵观,万众同乐,更民间爱重节序,好修故事……遇逢诸节……朝士词人有赋,翌日即流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由此可知节日风光,助长了诗歌的发展。如《全唐诗》中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两京新记》记载:每年的元宵节晚上,长安城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诗歌的前两句写满城灯火流光溢彩,璀璨烂漫。桥上灯火,密如繁星,夜禁解除,锁链打开,任游客通行。人马过处,尘土飞扬,灯光为之暗淡。明月照时,只见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此诗即表现游乐蓬勃旺盛的活力和高涨的气氛,据说唐武后神龙之际,写诗赋元宵灯会的有数百人,以此诗为最佳。
2.借节日表达感遇伤怀之情。
大多数的节令诗较偏向于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佳节,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意、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于诗文之中。又如刘辰翁的《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诗人写明月如洗,普照万里江山,虽然两地分居,却能共赏中秋圆月。从古到今,中秋的良辰美景是年年如此,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人间就有了这种在离愁别恨的寂寞中度过良宵的不幸。句中化用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用月来慰离情。不过诗人没有满足以月光联系亲人的感情,还通过质问来表达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
阅读训练一
忆秦娥
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注]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阙。
[注]鳌山:堆叠彩灯作山形,称为鳌山。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阕怎样描写元宵节欢闹的场景?
2.简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二
二月二日[注]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二月二日:蜀中风俗为踏青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颔联的抒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阅读训练三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寒食为清明前两日。今日便是寒食,民间春游祭扫之日。江南有赛龙舟、荡秋千之习俗。此词作于乙卯年,张子野年已八十六矣。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两句话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节日气氛?
2.最后两句词人是如何描写出月色的清明?
阅读训练四
客中守岁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守岁”的“守”字有什么意义?
2.这首诗的尾联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训练五
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颔联中“乱”和“孤”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简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阅读训练六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园、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③。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叶,宋亡后,隐居不仕。②银花:明亮的灯烛。③“海上心情”,苏武牧羊典故。《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景物。
2.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表达效果。
阅读训练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的金波、飞镜比喻什么?
2.“被白发欺人奈何”是什么意思?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叹?
3.本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试从这一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阅读训练八
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中哪些意象体现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2.作者写中秋夜景有什么特点?
3.试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赏析本曲。
阅读训练九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有更深层的内涵,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析这首词蕴涵的思想感情。
《古诗阅读之节令诗》
阅读训练一: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词人先从正面描写彩楼上搭起的灯笼山,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游人熙熙攘攘,胭脂香气随尘飘荡。然后描写晓月斜挂柳梢,闪现着淡淡的清光,天将放亮,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这是从侧面写出节日的气氛。
2.在鳌山结和笙歌歇两处运用顶真的方法,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
阅读训练二:
1.二月二日江上踏青春游,伴着和煦怡人的东风和温暖的旭日,一切都散发着浓浓的春意,就连那动听的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洋洋的情意。表现了诗人愉悦的感受。
2.移情。“各无赖”“俱有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花柳和蜂蝶上,极写春游之乐――风和人乐。
阅读训练三:
1.这两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动作描写。词人写到水面上龙舟竞渡,少年手中桨叶翻飞。郊外,少女站在竹制的秋千上,像燕子似的飞起飞落。这段人物的动态烘托出欢快热闹的气氛。
2.运用衬托的手法。词人写到月亮升到中天,清澈明亮的月亮照着庭院,月光把无数飞舞的杨花照得晶莹剔透,月光下杨花飘过也看不见影子。词人用“杨花过无影”衬托月色的清明,工巧之至!
阅读训练四:
1.守岁的“守”,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的希望之情。
2.运用了对写法。不说我思念故园亲人,而是想象故园亲人在除夕夜里惦念着我,含蓄委婉地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阅读训练五:
1.诗人羁旅他乡,除夕感怀,“乱”“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烦闷、孤寂之情。
2.这首诗写出了巴蜀之路和客中除夕夜的特点,看似寻常、平淡的语言,却写出了客居他乡人共有的感触,充满了异乡漂泊之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具有普遍意义。
阅读训练六:
1.元宵节(或“上元节”),银花、戏鼓、明月。
2.①“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寂寞而漫长的岁月;“海上心情”指自己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②三组名词性意象叠加,对具体内容不着一字,只用抒情感叹之笔虚点。③这首诗读来别具沉郁苍凉、吞咽悲苦、欲说还休之意味。
阅读训练七:
1.月亮
2.旧时代的文人每当仕途坎坷或壮志难酬时,便有叹老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词人的那种追求完美事物的理想。
3.这首词的上阕,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想到嫦娥以及月中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出怀才不遇的内心惆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词的下阕,词人又放飞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这首词的主旨。
阅读训练八:
1.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
2.景象开阔,凄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相融合,写景手法多样。
3.本曲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引发了游子的离愁别绪。
阅读训练九:
1.“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象征小人,明月多被云遮,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含冤被贬的愤懑之情。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9
1古代诗歌对气象的关注与表现
气象描写在古诗词中最早出现并发展成熟。大量的古代诗歌或以一种欣赏的闲情描写风云雨雪,或借自然气象抒发抑郁不得志的感慨,不仅真实地记录了由于四季更替形成的风雨变化,而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据专家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具有一定气象意义的诗歌就有四十多篇,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殷其雷,在南山之侧。……殷其雷,在南山之下。”这说明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观察并总结出雷雨形成与地形的关系,认识到雷雨是有它的发生规律的。人们由此进入一个认识气象的新境界。又如《邶风·终风》:“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阴,虺虺其雷……”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景:狂风挟裹着暴雨,汹涌而至,乌云蔽空,不见天日,天空漆黑一团。紧接着雷声轰鸣,由远而近……。这首诗形象地再现了暴风骤雨来临时的景象,堪称经典。
在《诗经》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诗歌共有三十几首,汇集起来可以构成一幅先秦时期的自然气象***。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描写气象的诗歌。唐诗不仅是文化艺术的高峰,也有非常丰富的气象描写。有学者通过分析和统计《唐诗三百首》中用到云、雾、雨、雪等字的百分比,占总首数的45%;这说明唐诗中所体现出的气象类内容数量巨大。早在我国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就把物候和农时结合起来,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从那时起人们就关注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自然气象。唐代中叶诗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诗有句:“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这是诗歌中对“物候”一词的最早记载。大诗人白居易十几岁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了一年一度的季节交替。诗仙李白“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们都用自然气象描写来抒情、遣怀。刘禹锡《竹枝词》:“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以杨柳始绿来标志春天的到来。气象描写又是诗人性情所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气象描写。同是写雨,或温润如酥,或寒凉如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雨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雨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雨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雨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们可以看出杜甫雨中的焦灼抑郁,韩愈雨中的喜悦洒脱,王昌龄雨中的孤苦凄凉和李商隐雨中的迷惘缠绵,各有深味,余韵无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雪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中有英豪之气。陆游所作《初冬》:“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他借雪表达一种人生思考:人生当然最好是成熟后壮年,但是人生不能嫌老,也不要嫌少。“老”愈好,“少”已香。古代诗歌中气象描写十分丰富,尤其是唐诗创作和发展中,伴随着对气象的高度关注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2气象描写在词中的审美意蕴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篇10
第一招,读诗题,明确描写内容。
诗题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浓缩,除少数词曲外,大多数诗词的标题都或明或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明诗词的描写内容。有“送”“送别”“饯别”字眼的为送别诗,一般抒发惜别之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读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朋友是杜少府,送别的事由是杜少府到蜀州上任,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达了作者宽广博大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这样全诗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有“望”“游”“登”“过”“行”字眼的为山水田园诗,一般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壮志豪情,如《望岳》《游山西村》《登飞来峰》《钱塘湖春行》等。以《钱塘湖春行》为例,题目就直接告诉我们作者是在春天游览钱塘湖的,交代了游览的总地点和季节,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本诗主旨就豁然开朗了。有“塞上”“塞下”字眼的为边塞诗,一般描写塞外风光,表达思乡爱国之情,如《塞下曲》《使至塞上》等;有的标题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甚至还点出人物的心情,如《春夜喜雨》,一个“喜”字透露出诗人惊喜激动之情。词曲中的题目往往就是所写对象或中心事件,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沁园春・雪》等。
第二招,察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诗人的生活遭遇等息息相关。通过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诗歌的主旨和表现形式。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如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要准确鉴赏该词,必须结合词人的身世来理解。本词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由于江山易主,昔日威风凛凛、享受荣华富贵的帝王,突然变成了失去人身自由的阶下囚,其生活的强烈反差,激起了词人深沉的忧愁,所以李煜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和无边的忧愁。该词是李煜自述其囚居生活的名篇。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情景,一个“锁”字,透出了囚禁生活的痛苦与不自由。下片写离愁,词人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点明全词主旨,真切感人。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第三招,抓诗眼,把握主旨。
诗眼者,诗歌之灵光汇聚的核心词语也。打开这个词语,便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跳,窥见诗人的心境,进而测量到诗人的心温。“诗眼”既可以是具有点题作用的关键词,也可以是具有独特的辅助诠释功能的“第三只眼”。擦亮“诗眼”,就是找到了诗歌的主旨,找到了解读诗歌的曲径、幽径、妙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融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静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诗眼呢?
一、注意位置。词曲中,诗眼一般在下阕、下片中,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注意表达方式。绝句律诗中,诗眼一般为议论句、抒情句,如《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论诗》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