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10篇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1

1、秋风萧萧;秋风萧瑟;秋风瑟瑟;金风送爽春花秋月;秋月春风;秋月春花;秋月寒江;晴云秋月;天高云淡;红衰翠减;霜天红叶;枫林尽染;一叶知秋;霜叶知秋;秋阳杲杲;丹枫迎秋;秋风红叶;天高气清;秋高气爽;秋高气肃;秋高马肥;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无边落木萧萧下;春华秋实。

2、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3、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麦子香味四飘,那亩亩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麦子,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地里的人忙及了,"唱一曲呀收获的歌,收了麦子,收高梁啊,收了玉米,收大豆啊,收获完了送国家啊。"悠洋的歌声道出了农家秋收的喜悦。

4、秋,收获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5、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6、话说的好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瑟瑟的秋风中透着丝丝凉意。看,路上的行人在不经意间已换上了厚厚的毛衣,穿上了夹袄,有的还穿上了羽绒服呢。

7、喜欢秋雨的纡缓细腻,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间显现出的大家风范,点点飘落的不是雨丝,而是心灵上的甘泉,不知洗涤去了人身上多少的俗情杂念!漫步于乡间幽静小路上,听雨轻挠片片绿叶,无由地生出对乡村无限的向往,真想告别人际上的纷争,寻一偏僻所在,盖一所别致院落,其间种上各种菊花,深秋之时,采得菊花置于杯中,品菊之隐逸,人生之苦短。

8、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9、公园里,菊花开了,五颜六色,争芳夺艳,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红的似血,蓝的似天,白的似雪,美不胜收。金黄的桂花开了,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一群群蜜蜂,给公园带来了几分生机。

10、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11、田野里,稻子一片金黄,在秋风中,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棉花苞笑裂了嘴,吐出雪白的棉花。白菜绿油油,风儿吹来,摇摇摆摆,好像在跳集体舞。

12、秋风像一个小女孩——天真、稚气、可爱。你瞧,你刚到树林,翠绿的枝叶便发出“沙沙”的声响,伴着鸟儿们的歌唱,放声问道:“风妹妹,风妹妹你来干什么呢?”你喜盈盈地回答:“伙伴们,我给你们带新衣服来了。”树林高兴地换上你送给它们的衣裳,霎时间,叶儿们都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衣”。个个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前推后挤,闹成了一团。

13、你悄悄的走来,带来一见黄衣裳,一见红衣裳,瞧着边的山,象是渡上了一层金色。飘飘悠游从上面飞下无数黄蝴蝶,一伙在半空中盘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深黄的衣裳变成了浅黄;浅黄又变成了赫石,你看,它多像一个顽皮的小鬼,瞧那边的山上,高梁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的像火焰似的燃烧。这一黄一红的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甚至都忘了在过几天,寒冬就要来临了。

14、秋姑娘慢慢地来到了,把大地打扮得一片金黄。地上的小草黄了,像披上了一条黄地毯,树上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一片片叶子像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15、登上山头,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细观察,便看到金黄中夹带着一片片红、一片片绿的。红的得像玛瑙,绿得像翡翠。还有山下那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16、凉爽的秋天到了,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柳树叶和鲜艳的枫叶飘落下来,就像天空中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虽然,天气有些冷,但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翠绿。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树叶都落了,可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树枝上,像一个个黄澄澄的灯笼。山楂树上的树叶都落了,可是,红彤彤的山楂还在树上,像一颗颗充满活力的爱心。

17、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18、进了果园,我们看见果园里的果子各种各样,五彩缤纷。每棵树都是硕果累累的。你看那葡萄,在太阳的照射下像一颗颗珍珠似的;红枣像一个个小灯笼,坠弯了树枝;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苹果,把树枝都压弯了,一阵轻风吹来,树枝不停地晃动,枝头上的苹果也跟着一起“跳舞”呢!

19、多明媚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风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望在稻田里缓缓飞翔。

20、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21、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虽然许多树木掉光了叶子但也有很多树木是硕果累累如:梨、葡萄、柿子、石榴、苹果等。田野里有金黄色的稻谷、粒粒饱满的大豆、成群集队的鸡鸭在田野里争着食遗落的稻谷。连池溏里的鱼儿都很肥美……啊!秋天是那么的美好,我爱你秋天!

22、果园里,鲜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高的挂在枝头,树枝看起来快要被折断的样子,还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着晶莹的露珠,像水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五彩斑斓的光。

23、果园里,橘子成熟了,一个个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

24、秋高气爽:秋天空气清新,天也显得很高很蓝。

25、雨打秋叶,如离人幽语,窃窃相闻,如泣如诉:此一别又当是山高路迥,会面无期,山重水复,望断秋波。纤影微动,漫游秋意,向雨幽咽的口边聆听秋韵秋声。昔年的小伞又撑起了,仿佛流动的温情的居所,朵朵彩云飘飞,追忆逝去的春梦。天空阴翳,暮色裹住层云,连同风雨一并落入夜的深邃。风更猖獗起来,雨也变得震怒,无边的黑夜落入恐惧中。

26、田野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玉米,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割玉米,他们实在忙不过来了,连他们的孩子也都来帮忙了。帮大人收玉米的孩子们干累了,就聚在一起捉迷藏。玉米地里真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高高的玉米秆正好可以当他们的屏障,那声声的呼应和阵阵的欢笑,在田野上久久回荡。啊,这又是个快乐的秋天。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2

2、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棉桃像小树,绽了鸡蛋似的花絮。啊,不是稻田,是黄金的大海;不是棉田,是白银的世界。

3、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4、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

5、金秋十月,树上那稀稀拉拉的叶子,干得像旱烟叶一样。大地妈妈敞开宽阔的胸怀像是在迎接、拥抱归来的孩子,落叶回到大地妈妈的怀里,甜蜜地跟泥土睡在一起。

6、金色的秋天来了,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美丽。

7、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飞掠过山谷离开。

8、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9、千树万树的红叶,愈到秋深,愈是红艳,远远看去,就像火焰在滚动。

10、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11、秋,劳绩的季候,金黄的季候--同春一样心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诱人。

12、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13、秋风,凉丝丝的,吹拂着花草树木,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正轻轻地哼着催眠曲把自己的子女送进甜蜜的梦乡。

14、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着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15、秋风萧瑟,层林尽染,一片金黄;阳光下,走在这密林之中,确有一番别样味道。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3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 相同点 不同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都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小令,千百年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而贺新辉先生在他主编的《元曲鉴赏辞典》中,则称誉白朴的《天净沙・秋》“可与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相媲美”。 但是,在游国恩等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册中,只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提白朴的《天净沙・秋》,于非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下册也是这样。都具有重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而轻视白朴《天净沙・秋》的倾向。

笔者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固然具有许多优点,但白朴的《天羯场で铩返拇醋魇奔湓缬诼碇略兜摹短炀簧场で锼肌贰R虼耍白朴的《天净沙・秋》有开创之功,功不可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后来居上,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们一脉相承,各有千秋,二者之间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一)标题相同

从标题来看,两首散曲用了相同的宫调,都是“越调”。“越调”是南北曲所用的十三种宫调之一。曲牌也相同,都是“天净沙”又名“塞上秋”。题目都有一个“秋”字。

(二)体裁相同

两首散曲都是散曲小令中的“寻常小令”,单支曲子,共计五句,二十八字。句式相同,都以六言句式为主,作“六六六”的格式。押韵方式也相同,一韵到底,不换韵,都按照元人周德清编订的《中原音韵》,押第十三韵部“家麻”韵。都没有衬字。

(三)景物相近

两首散曲所描写的时令相同,都是描写秋景,开头两句都呈现出一幅萧瑟凄清的秋日黄昏山村羁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或有相同之物,或有相近之物。相同的如“老树”;相近的如“昏鸦”与“寒鸦”,“夕阳”与“落日”。

(四)手法类似

在表现手法上,两首散曲都运用了意象叠加法来写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一共选用了十二个意象,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叠加了三个意象,全是定中结构的偏正名词短语,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这是这首散曲小令最大的特色。而白朴的《天净沙・秋》全曲选用的意象也恰好是十二个。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和末句“白草红叶黄花”。加起来也是三句,都运用了意象叠加法来写景,和马致远的小令一样,真是巧合。

(五)对仗方式相同

马致远的小令前三句,运用了独特的鼎足对法,即三句连续不断的相对偶的句法修辞法。白朴的小令虽然开头只有两句相对仗,但是他在末句又补上一句“白草红叶黄花”,与前面两句遥遥相对,凑成了散句的鼎足对。所以,这两首小令的对仗方式基本是相同的。

从以上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许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这决不是这两位散曲家无意识地偶然的巧合,而应该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受到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的影响,有意识地师承、借鉴或者模仿然后写成的佳作。

二.不同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受到白朴《天净沙・秋》的影响,与白朴的散曲小令有许多相同点,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抒发的情感不同

这两首散曲虽然内容相似,描写的都是秋景,但它们抒发的情感却截然不同。白朴《天净沙・秋》通过描绘山村秋天傍晚优美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山野自然风光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金朝灭亡过后,无心追求功名富贵,甘心归隐田园,享受山水之乐的隐逸思想感情。因此,它是一首山水田园散曲,也是一首隐逸散曲,属于歌颂文学。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它虽然也描写了秋天傍晚山野的自然风景,但是它并不是歌颂这些山水田园秋色的单纯写景曲,也不是看见这些萧条、凄凉、冷落、昏暗的自然景色,引起自己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羁旅思乡悲伤感情的游子羁旅思乡诗,而是马致远运用暗喻和象征表现手法,艺术地概括了当时元朝社会衰败、昏暗的现实,曲折地抒发了乱世难民飘泊天涯,、有家难回,、国破家亡的悲凉情绪。同时这首曲子还折射出这位游子对当时元朝暴虐昏暗统治的不满,引起当时千千万万南宋遗民的共鸣,流传广远。因此,它是一首***治抒情诗,又是一首寒士悲秋诗,属于骂世文学。

(二)表现的主题不同

白朴的《天净沙・秋》,选取了秋季典型的景物,由远及近地描绘出来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写了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而接下来的“一点飞鸿影下”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变得明朗起来,给寂寞的秋景带来了鲜活的生气。而最后一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者用了五种鲜亮的颜色,把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如春日一般的美丽多姿。曲子的感情基调从萧瑟寂寥逐渐变得明朗清丽。表达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笔者认为马致远在这首《天净沙・秋思》中所描写的景象,并不是纯客观的、不带任何感彩的自然“物象”,而是主观的、带有强烈感彩的“意象”。这首《天净沙・秋思》继承了战国末期楚辞大家宋玉的著名辞赋《悲秋》的意旨,抒写寒士末世怀才不遇的悲哀,又继承了唐朝杜甫的七言律诗《秋兴》八首的诗意,抒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它描写的秋景,并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而是社会的***治形势。标题的“秋”字,并不只是自然气候的秋季,而是象征当时元朝***治气候的秋天。“思”,并不只是马致远一个人的“小我”的悲伤思想感情,而是概括了当时千千万万个浪迹天涯、无家可归的“游子”(实际上指南宋流离失所的难民)的悲伤思想感情。

(三)意象同中有异

白朴的小令选用的十二个意象中,属于冷色调的意象有六个,它们是: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白草;属于暖色调的意象也有六个,它们是:轻烟、飞鸿、青山、绿水、红叶、黄花。色调不够统一,其中的青山、绿水、轻烟,应该是春天的景象,与标题《秋》的题意不相吻合。而且安排的位置,也比较杂乱。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运用意象叠加法方面也比白朴的《天净沙・秋》更完善。他的这首小令所选用的十二个意象中,有九个都是冷色调,它们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只有三个意象是暖色调,它们是:小桥、流水、人家。但是,这三个暖色调的意象,并不是眼前的秋天景物,而是抒情主人公回忆往日在南宋时期温馨的家园春天的景物,作为抚今追昔的对照景物出现的。因此,马致远做到了多样统一的和谐美,并不脱离题意。这一点,也是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后来居上,不同于白朴小令的成功之处。

(四)对偶稍有不同

马致远这首散曲小令在运用对偶方面,也比白朴的散曲小令更加谨严、精工。白朴的《天净沙・秋》开头两句“孤村落日残霞”与“轻烟老树寒鸦”,对仗很工稳。但是,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却没有和前面两句对偶,因此没有形成三句互相对偶的“鼎足对”。一直到末句,才用“白草红叶黄花”与开头两句遥遥成对,气势不够连贯,韵律也不够流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不同,它一开头就连续运用三个对偶句,像连珠炮似的凌空而来,具有泰山压顶之势,气势连贯,韵律流畅,产生了一种整体美的音乐性效果。这充分表明马致远一方面善于学习白朴用对偶句开头的优点,但是,另一方面又能扬弃白朴曲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

另外,在遵守散曲小令的曲谱方面,白朴的《天净沙・秋》也不够谨严。如末尾两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其中的“绿”字应该作平声,他却用了仄声;“水”字,应该用去声,他却用了上声。都不符合规定。虽然曲谱注明这一句句末,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白朴却选择了不押韵,音乐性不够强。尾句曲谱规定是:“仄平平仄平平。”但是,白朴的尾句却是:“仄仄平仄平平。”违背了曲谱的规则,“草”字应该用平声,他却用了仄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却不同,它严格地遵守了曲谱的规则。如末尾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下”字,曲谱规定用去声,他就用去声;曲谱规定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他就选择了押韵,因此,句句押韵,音乐性很强。曲谱规定尾句是:“仄平平仄平平”,他就用“仄平平仄平平”,完全符合规则,丝毫不差。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有着许多相同之点,这充分地表明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是受到白朴的散曲小令影响而写成的。但是,马致远的这首散曲小令,又和白朴的散曲小令,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这又充分地表明马致远又善于创新。这种相似而又不相似的文学创作现象,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够更好地创新。

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之所以被人们誉为“千古秋思之祖”,就在于他善于继承白朴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中的长处,扬弃它的短处,然后精益求精,锦上添花,运用新的审美理念和新的写作技巧,不断改进,因此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儆诶丁

参考文献

1、贾传棠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词典》,文心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

2、贺新辉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8月第2 版

3、霍松林等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4、王一川主编《文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4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6

一、引导学生在语文教材中提高写作技巧

教材每个版块的设计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版块的设计都有其深刻的寓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是让语文教材简单地发挥着传授基本语文知识的作用,对于语文中包含的其他知识内容仅是一带而过,只要学生能够取得高分就完成了教学目的。鉴于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先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然后,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把秋雨人格化。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拟人手法、比喻手法等进行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词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

水平。

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因受到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词汇量小,阅读面窄,词汇匮乏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水浒传》(少儿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扩大词汇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对不同人物的描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程中一些好的词汇,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积累,让学生动手摘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好词好句,给自己的作文增添亮点。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7

一、 聚合――以词构句,以句构群

第一学段的学生刚接触写话,教师应指导他们从写好一句话开始。句子由一个个鲜活的词语构成,为了降低写话的难度,在进行写话练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词语,由词构句,聚合能量。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参观动物园猴山”的看***写话为例:

第一步:观察***片,用好词语。通过观察,教师引导:你看到这些猴子在干什么?学生交流后,抓住关键动作的词语:荡、望、吃……教师继续引导:哪些词语可以把这几个动作写得有趣生动?结合学生平时的积累,引出:荡来荡去、好奇地、津津有味……

第二步:以词构句。引导学生讨论,猴子是怎样“荡来荡去”的?第一个学生回答:“小猴子在树上荡来荡去。”第二个学生补充:“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在上面荡来荡去。”第三个学生继续补充:“小猴子应该是像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于是“荡来荡去”在课堂上生成的句子是:“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像荡秋千一样,快活地荡来荡去。”同样的方式,“好奇地”可以生成:“小猴子站在假山上,好奇地望着来猴山参观的小朋友。”“津津有味”生成:“小猴子安静地坐在假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或是:“调皮的小猴子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一边抓着假山石摆造型。”

第三步:以句构群。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把这么多小猴子写清楚?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可以用上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或者“这边……那边……”学生最后构成的片段是:“有的小猴子用尾巴勾住树枝,像荡秋千一样快活地荡来荡去;有的站在假山上好奇地望着来猴山参观的小朋友,还有的坐在假山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苹果。”

从词语到句子再到句群,学生仔细观察***片、积累词语,学习练说较为生动的句子。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积累的词汇的增多,他们会尝试着从自己的大脑数据库中搜索出更生动的词语,来服务那一个个鲜活的句子,这种“聚合”发挥的能量是无限的。

二、 撷英――贴近生活,盘活素材

学生有了基本的以词构句、以句构群的能力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写话练习转向更广阔生活空间,从生活中捕捉“微写话”的素材,让同学们将发生在身边的素材及时记录下来。这也是“微写话”的优势,它不是长篇大论,不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教师的指导只需要小而精即可。

学校食堂每天都有各种汤,最受欢迎的就是牛肉粉丝汤。下午第一节语文课,教师引出话题:“今天中午,老师在食堂吃饭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一下子眼睛亮晶晶地望着老师,期待得知这个奇怪的现象是什么。教师问:“午餐时,你们为什么排着长长的队伍等食堂阿姨分牛肉粉丝汤呢?”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罗列了以下几个原因:汤特别鲜美;粉丝又细又长,吃起来很有趣;……教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下:鲜美、又细又长、有趣……写完后继续引导:说了那么多牛肉粉丝汤的优点,如果让你用上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词语,来为这么好喝的牛肉粉丝汤“做广告”你能吗?同学们显得非常兴奋,异口同声地说:“能!”学生拿起笔,在“微写话”本子上写起来,其中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食堂的牛肉粉丝汤真是太鲜美了!雪白的粉丝又细又长,吸进嘴巴里发出“辍钡南焐。我喝完一碗还想再喝,就排在长长的队伍中,阿姨盛汤的速度太慢了,我等得花儿都谢了。

教师即时评价:这位同学会用“辍闭庋的象声词来写他吃粉丝的有趣,学会用“!”这样的标点来表达他对牛肉粉丝汤的喜爱,还把大家说的那么多好词写进去了,活学活用,多么能干啊!

最后,教师选取几篇“微写话”作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边读一边议论一边修改,相互取长补短,似乎那鲜美的牛肉粉丝汤再次回到了嘴中。

三、 破点――抓住要害,集中指导

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写话,缺乏全局观念,往往是想到什么便写下来,完成写话后,也很少会回过头仔仔细细地再读一读。因此,他们写话的障碍往往是局部的障碍。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要害,集中指导。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单元主题是“秋天”。尽管这单元的部分课文都在描写秋天的美景,可是学生的写话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个障碍:

1. 视角混乱,随心所欲。学生会在文中一开始写山野变化,接着写果园的丰收情景,可果园还没写清楚,又跳回山野的变化。

2. 季节混乱,审题不清。部分学生会在秋天的变化中,掺入像“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同学们忙着放风筝”之类不属于秋天变化的景色。

3. 主次不分,轻重颠倒。有的学生开头在描写秋天的变化,笔锋一转,转到秋天过去,冬天来了,然后大篇幅地描写冬天的景色。

结合这些“病症”,教师作出如下指导:

1. 学会分类,重点描写。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和生活的观察,讲述关于秋天的变化,把这些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类。主要有山林的变化、田野的变化、果园的变化、校园的变化、小动物和人的反应等。

2. 学会定点,有序介绍。引导学生讨论,怎么介绍才能把这么多的变化写清楚,学生总结出:分成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写。比如可以由远及近描写山林,可以抓住水果的颜色、形状、滋味描写果园……一旦学生有序地写好了其中一个部分,写话的难点就突破了。

3. 补充拓展,帮助提升。教师补充阅读小诗《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

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小诗,以提升写话质量。教师提问:诗中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学生经过朗读发现:作者写庄稼和果子都经过仔细观察,能抓住它们的形态、颜色写下来。如此一来,也教会了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经过这样分步指导,教给第一学段学生用几句话写好景物的方法,让手足无措的他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写起话来就顺畅多了。

四、 类化――凸显主题,整理归类

为了让每次“微写话”练习都具体且集中地针对不同的写作主题,教师尝试着结合单元主题或校园活动,设计写话练习,不贪多求全,目的是培养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来服务自己的“微写话”练习。

比如,教师在布置每次的写话练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提炼“关键词”来明确写话的主题。例如,可以整合单元主题和校园活动开展“微写话”练习,以二年级上册为例:

有了词语的铺垫,教师再将学生所学的句式进行分类,提供可供借鉴运用的方向,以训练学生有序表达,使写话言之有“格”。例如:

这样,做到课文学习、校内外生活与写话紧密相连,主题、词语、句式高度整合,形成了结构化的“微写话”序列。当整个学期下来后,各个主题又可以串联成一条写话发展的脉络。

总之,短平快的“微写话”练习实现了三个重要的转型:

1. 从指向“结果”转为指向“过程”。“微写话”主张在课堂上写,写几句话,重视教给思维的方法,激活个体的写话思路。

2. 从关注“文”转向关注“人”。充分关注写话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要素――“人”,即儿童,尊重儿童的特质,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特点。面对刚刚接触写话的同学,不要求大而全篇幅的“文”,而是从写好一句话开始,消除了学生对写话的畏难情绪。

3. 从“教”的本位转化为“学”的本位。“教”不是霸权,而是一种因学情需要而设,因学情变化而随时调整的活性的“教”。“微写话”考虑的是儿童在写作过程中的需要,在课堂练习中儿童碰到难点,适时讨论,及时解决,清除障碍,教给的方法是学习写话中需要的方法。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8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远来应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较默写

1.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着的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默写

1.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隐《无题》句)

5.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来。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8.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四、开放型默写(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二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9.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9

一、腾挪跌宕的变化美

一切艺术之美,贵在变化。

中国书法是东方特有的艺术,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用毛笔写出的字具有线条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特点,体现了典型的变化美。

国粹京剧何曾没有变化?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中国画的笔法竟然有“十八描”,可见其变化之丰富。

中国的诗歌,自然也不乏变化之美,有起承转合的变化,有虚实的变化,有动静的变化等等。

在中国诗歌中,即使简单的一个“以景结情”的结句,也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之美。下面浅析“以景结情”的变化之美。

1.表达方式的变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也不例外,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才能体现出诗歌的变化之美。先看下面的例子。

从***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起句写***中宴乐弹奏琵琶。宴乐中不停地转换弹奏琵琶的曲调。可是,琵琶弹奏的内容并没有多少变化,“总是关山旧别情”。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使用了描法。在***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幅优美静谧的画面,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正是因为末句使用了景物描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读者据此会产生出各种丰富的感情:也许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是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结句的描写,是绝处生姿的一笔,使表达手法不显得单调贫乏,让诗歌具有了腾挪跌宕的变化之美,也使诗歌的意境也得到极大的拓展。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2.动静的变化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处:“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前两句是精彩动人的动作描写,是精彩的音乐演奏,当琵琶声戛然而止,诗人没有多说自己内心多么激荡起伏,却描写了一个美丽空蒙的静景,“唯见江心秋月白”,多么静谧空灵的景色,多么宁静。诗人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将动静的变化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再看黄裳的《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此词上片先写端午自然风光,接着使用动作描写铺叙种种风俗:尝角黍、品香蒲、戏斗草、结彩丝,竞龙舟。末尾写景,以景结情。

此词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最富变化的诗歌之一。全词有点有面,有叙有议,声与色齐作,景与情交融。前面的热闹场景和后面“以景结情”的“寂静”场面截然不同,是典型的“动静对比”。此词突出体现了变化之美,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3.视听触感的变化

视听触感等多种感觉的综合运用,也会使诗歌富有变化之美。先看下面的这首诗。

瑶?摇瑟?摇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是一首闺怨诗,抒写别离的悲怨。起句“冰簟”点明时令是秋天,地点是闺房。着重从触觉去写。“银床”形容床之精美,从视觉去写,也表明了的身份。“梦不成”是因为相思,希望在梦中和久别的丈夫相会,但虚幻的梦境也成泡影,可见其悲苦哀怨之情。以上是叙事,次句写夜空景色,也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因为夜长不寐,好梦难成,于是在窗前仰视青空,只见万里长空,清澈澄碧,秋月在天,清辉似水,几缕白云,飘浮空际,这是一幅秋空夜月***。面对这良宵美景,这个独守空闺的,更加会感到孤寂凄清。第三句是从听觉感受来写景。在这月色朦胧的秋夜,雁声凄厉,更能勾起的无限惆怅。

结句描绘在月光照耀下的“十二楼”,表面看来纯系写景,实际上是“以景结情”。属于描写,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此词动用多种感觉,将月夜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赵彦端的《点绛唇途中逢管》: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作者久别重逢老朋友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他联想起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作者此时惆怅万分,因为“我是行人“,却“更送行人去”!

结句“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以景结情,将无边无际的愁苦巧妙地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写声音,是从听觉方面写的;“斜阳暮”是色彩,是从视觉方面写的。如此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以景结情”的变化之美,远不止这些,还有色彩的变化,空间的变化等等。

二、含蓄蕴藉的委婉美

古人云:“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想旁通,伏采潜发。”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也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也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可见,古人为诗,多喜欢追求含蓄美。能够起到含蓄效果的艺术手法可谓门类众多,但“以景结情”却倍受人们推重。因为它可以创造一种意味深长、余味无穷的意境,使诗歌含蓄蕴藉,言浅意深,创造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含蓄蕴藉让读者于“有尽”里见“无垠”,能够拓展艺术空间,激发审美情趣。下面我们通过具体诗句来阐释“以景结情”的蕴藉美。

并?摇州?摇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烽火起云间”属于“以景结情”。这末尾的诗句究竟包含多少丰富的意蕴?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垂泪之时,烽烟忽起,边塞战事残酷。作者见到眼前此种情景,自然也会对征人产生无限同情。以景结情的含蓄蕴藉之美,可见一斑。

再看下面这首唐诗:

秋 雨 夜 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任河南尹时,当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结句“霜叶满阶红”以景物结情,照应首句,使诗歌浑然一体,并运用反衬手法,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突出老翁的清净淡泊。“霜叶”运用双关手法,既指自然环境,又指***治风雨,诗人对***治风雨的毫不在意,***治上的心灰意冷、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全部包含在结局的景物描写之中,可见此诗结句的含蓄蕴藉之美。

三、天马行空的想象美

“含蓄蕴藉”是就诗歌“以景结情”这种表达方式作者提供的丰富意蕴而言的,空白艺术则是就在读者提供的这种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上读者产生的丰富想象和联想而言的。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

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任何种类的艺术所能直接再现的生活范围都是有限的,不管它有多么独特的风貌、范式或技巧。因此,空白艺术就不可或缺,陆机在《文赋》中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是这个意思。

“以景结情”是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典型的空白艺术,这种空白艺术给读者有意或无意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读者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展开理想和想象的翅膀,在诗的国度里自由翱翔,实现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感。

“以景结情”,这种空白艺术借景抒情,使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产生了表达的空白,产生“此时无情胜有情”的作用,显得意犹未尽,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下面,我们赏析一首唐诗的结尾,体会“以景结情”的空白艺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结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清丽明快的诗句,借景写情,是典型的“以景结情”式的空白艺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丰富的联想想象的再创造空间。

诗人的惜别之情,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无限依恋的感情,诗人的愉快之情,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孟浩然所去之地――扬州又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的地方,诗人的向往之情,面对未来的聚会,诗人产生的聚少散多的感慨,扬州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难道不会产生人生之无常,天地之悠悠遗憾?凡此种种不都尽包含在此结句之中?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篇10

柳永善于向民间汲取营养,学习通俗的语言和铺叙手法;同时还善于把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在内容上,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展示市民阶层的生活状态,描写爱情生活的缠绵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寂寞,表达热衷功名的急切愿望,调侃仕途漂泊的无奈想往,表现底层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失意文人的人生际遇。其中,爱恋歌伎和悲叹羁旅情感相交织的作品最为突出、最富感染力,如《夜半乐》《八声甘州》《临江仙引》等;其次,描写都市生活、歌咏锦绣河山、暗表进献之意的作品,也颇具特色,如《望海潮》《抛球乐》《木兰花慢》等;当然,也不乏蔑视权贵或触犯统治阶级、书写仕途失意的作品,如《鹤冲天》《醉蓬莱》等。

描写都市生活、致达进献之情的作品大都是他早年的应时之作。比如,在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十五六岁的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就写下了《望海潮》这首投赠和进献之词。

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官员的,所以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下片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社会之太平繁荣,从而达到盛赞一方官员的优秀***绩,以博地方高官愉悦。应该说,这首《望海潮》是柳永描写都市繁荣景象、表现山水自然美景、表达粉饰奉承意旨的代表作。虽然后来有人对此作有一些微词,如南宋陈振孙在他的《直斋书录解题》中所说“柳词格固不高”,南宋沈义父在他的《乐府指迷》中也说“柳词有鄙俗气”,但作为一个十五六岁的青年,全词的结构谋篇之严谨、遣词用韵之和谐、笔墨渲染之酣畅、写景抒情之浑然,堪称上乘之品,实乃当之无愧!难怪陈振孙在他《直斋书录解题》中说:“(柳词)音律谐婉,词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尽致。”现代作家郑振铎在他的《插***本中国文学史》中也说:“花间的好处,在于不尽,在于有余韵。耆卿的好处,却在于尽;在于铺叙展衍,备足无余。”清代宋翔凤在他的《乐府余论》中也说:“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

《望海潮》这首词,虽为投赠之需,却充分展示了柳永的少年才情,真可谓“妙笔浓情画盛景”。

首先,结构缜密,“顾盼”生辉

词首三句,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总领下文。入手擒题,气势恢宏,统摄全篇。“东南”介地理方位,“三吴”示着笔视点,“钱塘”点人文胜景,“自古”明历史古韵。起笔开阔,落笔有声。整首词都扣住此三句宕开行文,泼墨浑成。上片极写钱塘“形胜”与“繁华”、“三吴”重地“都会”盛况。如果说前两句八个字是从横的角度概写其地理优势、自然条件、风景优美、繁盛现状;那么第三句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又是从纵的角度极写“钱塘繁华”的历史。接下来几句就分别从“都会”“形胜”“繁华”三方面具体铺陈。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照应“都会”二字,形象描画都市风光。烟柳画桥处,微风拂帘幕,十万人家住。垂柳含烟,薄雾缥缈,虹桥如画;楼阁鳞次栉比,亭榭高低错落,好一个繁华都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顾盼“形胜”一语,词人把视线投向了江岸和江潮。江岸绿树如云,郁郁葱葱;江上怒涛似雪,水花如霜;江面宽阔无边如天堑,潮水翻卷吞天日;一“绕”一“卷”一“树”一“涛”一“绿”一“雪”(白),写出了钱塘江堤迤逦曲折、古树葱茏之“美”,写出了江水澎湃、江潮浩荡之“胜”,形象可感“形胜”东南。“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自古而今“繁华”的再次铺展。词人抓住“珠玑”“罗绮”,用“列”“盈”二字表明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实,强调玉帛珍器之丰富、色彩之绚烂;珠玑、罗绮皆女性服着之物,又珠玉珍宝之器,暗示都市声色之盛;紧接着一“竞”充分表现街市商品琳琅满目,暗写经济繁荣――市场珍宝丰赡,家家披罗着锦,富商比阔斗豪,市民物阜财丰:好个“繁华”钱塘啊!此种先总后分,句句照应,处处“顾盼”,行文“瞻前顾后”,何等缜密天然!

如果说上片是表现自古繁华的钱塘都会,盛赞环境秀美和城市繁荣,那么下片则用浓墨重彩描绘社会承平清明、人民生活美满,进一步照应和表现上片的“形胜”“繁华”之“都会”。词人在下片以“西湖”为着笔点为杭州美景的代表,极力展示了杭州黎民百姓的生活甜美和山水秀美,再次照应开头。词人抓住最能代表杭州盛景的“重湖”“叠”因水碧山青、秀美无限所以“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杭州桂花,自古闻名。“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之人的。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西湖荷花,令人叫绝。苏轼说,“无主荷花到处开”,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桂花,花期之长;“十里”荷花,花开之阔,高度概括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紧承而下,“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明轻轻飘荡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吹奏羌笛的垂钓渔翁悠然自得,吟唱菱歌的采莲姑娘愉悦爽心。“嬉嬉”二字,欢乐神态,栩栩如生,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卷。“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达官贵人出行游乐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品酒赏乐,吟诗作画,赏山玩水,何等风流惬意,何等儒雅潇洒!从而,全方位多角度表现了自古繁华的都市盛景、百姓生活的祥和安乐、地方官员的治正风醇!既是词人的尽情夸赞,又是作者的美好祝愿!

其次,点面相携,虚实成趣

少年柳永,满怀壮志。进京科考,途经胜地。热血奔涌,激情洋溢。目睹繁华,欣喜难平。幸临佳景,无限自豪。面对自古“繁华”之都,身处三吴“形胜”之境,感受自然人文,置身清明***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禁挥毫腾游,描摹眼前美景,联想天上人间,体味都会今昔,放任才思泉涌,落笔锦绣河山。词人为表达自己拜谒孙何之虔诚、赞誉治所之太平、愉悦官员之身心,采用了点面相携、虚实成趣的写作技巧,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信手拈来,妙手偶得,开合自如,写意点染,充分展示了他的才情胸臆和另类豪放。

《望海潮》词调为柳永所创新声,写法上,匠心独运,行云流水。总写杭州,细描西湖,由面及点,明暗交融,铺陈大气,形容尽致。写景之壮伟,声情之激越,可与东坡相并。钱塘古都,在他笔下,更放异彩,更见光芒,美不胜收,言至意妙。作者大处落笔,词开“东南”“三吴”,景起“烟柳”“翠幕”;小处着眼,由杭州而西湖,由都会而珠玑列、罗绮盈以至豪奢竞;由堤岸绿树而桂子荷花,此乃以点带面也。眼睹“钱塘”笔及“自古”,目见“画桥”“风帘”,心想“十万人家”,“桂子”是“三秋”、“荷花”遍“十里”,耳目“菱歌”“钓叟”,更见“弄晴”“泛夜”,恰遇“千骑乘醉”,遥望听箫赏霞,而且联想“异日***好景”,希望“归去夸凤池”,此乃由实而虚,虚实成趣也。

好一个慢词柳永,好一个新曲柳永,好一个才情柳永!就这样,在一首百余字的词调中,能巧妙地点面共色,虚实同辉!

再次,音韵铿锵,情文并茂

柳永的《望海潮》,比起他后来因科考失意、离京恋别、情动肺腑、深感世事沉浮而创作的《雨霖铃》,委实略有逊色。但作为少不更事而心怀梦想的柳永,在此词的遣调用韵上也充分展示了他通晓音律、才情充沛、出语大气、胸怀阔大、眼观山水、笔写美景的功力,写得音韵铿锵,情文并茂。

词首“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八个字,开阔厚重,音律整齐,接着一六言句“钱塘自古繁华”,顿挫有声,力度非凡,既展空间寥廓,又叙历史悠久,底蕴深婉,沉雄大气。“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又一个“四四六”句式照应前文,而且平仄相间,韵味悠长。柳桥相拥,帘幕轻舞,风烟俱柔,楼舍参差,人家熙攘,声色融融,气韵袅袅,好一派都市盛景。读有琅琅之声,吟有舒爽之味。“云树”对“怒涛”,“堤沙”又“霜雪”,“市列”对“户盈”,“珠玑”并“罗绮”,句句工稳,意趣横生,情涌胸间,文秀画卷。更不要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千古丽句,听音悦耳,看色悦目,难怪金主完颜亮闻此声歌,欣然慕于“此番美景”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有诗为证:“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谢处厚《鹤林玉露》)。更有晴好清气朗天,空灵静美之夜,羌管传情,菱歌抒怀,老翁垂钓悠闲,莲女欢歌嬉趣。词作字字有声,句句含情,真乃文质彬彬,如诗如画,让人“沉醉不知归路”,“留恋不怨春歇”。“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多么惬意的情趣,多么高雅的乐事!好一派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之景啊!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10篇

学习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包括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答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在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这一测试,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充分的发挥

学习

考试反思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考试反思10篇,内容包括考试反思与收获,考试总结反思。通过这次的反思,我想我下个单元的考试应该会有所进步的。

学习

白发三千丈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白发三千丈10篇,内容包括白发三千丈武功,白发三千丈诗词。4、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然而自己要知道白发,必须对镜。现在诗人在清亮的铜镜里,

学习

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内容包括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比如说可以采取玩游戏、聊天等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从

学习

没有你的冬天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没有你的冬天10篇,内容包括没有你的冬天高进,没有你的冬天伴唱。4、冬天到了,我送你一分温暖,两分温馨,三分真诚,四分热情,五分感动,六分快乐,七分安逸,八分甜蜜和九分开心,愿你度过十分幸福的冬季!5、冬天喝红茶养胃:红茶是经过发酵

学习

给教师的建议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给教师的建议10篇,内容包括给青年教师的建议,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书中第22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能力、志向才能自愿地

学习

春天来了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来了10篇,内容包括春天来了日记汇总十篇,春天来了小学作文十篇。春天来了,蛇也悄悄地舒醒了,只等草绿了游窜四处寻觅食物,不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下跑的,觅到的就是美味。冷血动物就是冷血冷心肠。春天来了,小蚂蚁也要出洞了。

学习

初升的太阳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初升的太阳10篇,内容包括初升的太阳日记,初升太阳文案。……背上那沉重的书包,去迎接今天的新挑战。马路上,车来车往,五彩缤纷的小轿车给城市又增添了几幅靓丽的***画,而在学校的西边若隐若现的出现了几座小山。它们与雾为伴,不

学习

婚礼祝词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婚礼祝词10篇,内容包括婚礼祝词的写法,儿子婚礼祝词。2.吉日良时做大小,夫唱妇随入洞房;相敬如宾家兴旺,永结同心心相同。3.新娘生水兼伶俐,亲像牡丹花一枝;捧茶相请真好意,恭喜福禄庆齐眉。4.好田也著好种子,播种著爱应时机;尪

学习

重阳诗句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重阳诗句10篇,内容包括重阳日诗句,重阳10首诗词。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九日题涂溪【唐】白居易蕃草席

学习

调查取证申请书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调查取证申请书,内容包括调查取证申请书写法,调查取证申请书注意事项。申请事项:请求许可调查取证申请理由: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____的辩护人,因案情需要,本人拟向被害人(被害人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__________收集与

学习

秋天的落叶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落叶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落叶歌词,秋天的落叶散文随笔朗诵。我最喜欢漫步在那秋叶飞舞的小路上,那是秋天最迷人的地方。小路的尽头是一片幽静的小树林,走进林中,只见各种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实的地毯,也许是秋伯伯为寒

学习

关于成长的作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成长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成长的作文十篇600字,关于成长的作文范文大全。现在的我,已经步入了初中生活,回忆起往日的点点滴滴,顿时,在一次小学六年级学校的一次讲故事比赛中,脑门一下次卡住了,时光倒退,我仿佛已经回到了当

学习

五角星的剪法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五角星的剪法10篇,内容包括五角星的简单剪法10种,五角星的剪法慢动作教程。你便可以剪出很标准的五角星。1、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2、对角折叠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3、对折两边的锐角,在底边中点处摁一个折痕。4、折痕摁过

学习

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10篇,内容包括心态自然快乐的句子,希望你简单快乐的心态句子。4、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5、别总是抱怨生活不够幸运,是你欠生活一份努力。未来美不美,取决于你现

学习

描写桂花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桂花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桂花作文300字大全集,描写桂花的作文三年级。4、桂花不跟在春天开放的花争奇斗艳,它只是在八月悄然无声地开放,给人带来一阵阵清香。5、我爱桂花。(来源:文章屋网https://www.wzu.com)

学习

描写水的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水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水和天的诗句,描写水的诗句六年级。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滞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2、《游山西村》宋代-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学习

早上好的句子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早上好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早上好高情商句子,早上好最暖心句子。4.有时候我真的好想把心掏出来然后一把甩出去,然后说:你疼啥疼?没出息的东西。5.走进沙漠水最珍重;沉沉夜幕灯火最珍重;茫茫人海友谊最珍重;愉悦生活健康最珍重;愿您

学习

描写秋天的景色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天的景色10篇,内容包括描写秋天田野的景色,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诗。3、秋天是欢乐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喜悦的季节。说不尽秋天的好道不完秋天的美。这篇描写秋天的句子为你收集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段落,描写秋天

学习

描写雨的四字词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雨的四字词语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雨的四字词语带意思和造句,十个描写雨的四字词语。

学习

描写猫的作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猫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猫的特性的作文,描写猫的小作文。Itisroundwitharoundhead,apairoftiger-likeeyes,whodressedinaroadbetweentheyellowandbrownhair,athicktailisalwaysu

学习

描写清晨的句子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清晨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清晨的优美句子10字,关于写清晨的句子大全。3、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云空高啭着歌喉,而在遥远的遥远的天际,则有着一颗巨大的最后的晨星正凝视着,有如一只孤寂的眼睛。4、山村的黎明,在鸡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