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游戏;实施策略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童心未泯,天生喜爱各种游戏。游戏能开发智力,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并让学生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的概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可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探讨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游戏设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1.游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已经由“师本教育”理念转变到“生本教育”理念,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工作应当符合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展开。体育游戏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前应该备好课,以便有计划性地掌握课堂,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游戏内容,并考虑游戏教学如何开展,如何既能增强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有效的体育锻炼,还要考虑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况,做到有备无患。
2.游戏要兼具趣味性和有效性
体育教学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体育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增强体质着想。因此,教师选用的游戏一定要具备这两方面的特征,并且是学生喜闻乐见、能够接受的,一定要保证游戏的可行性。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体育课中进行的游戏,一定要体现体育的本质属性,切不可和体育学科脱离联系。
3.合作性原则
体育教学的项目,很多都要依靠多人的力量和配合才能完成。否则,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无法完成。如篮球运动、足球运动、接力跑都需要多人配合。体育游戏也是需要多名学生合作完成的。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提前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并且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促进课堂教学节奏的紧凑性,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神和持久的热情,在合作中有效提高体育素质,培养体育精神。
二、小学体育课中运用体育游戏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比较容易模仿和接受新鲜事物,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侧重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寓教于玩。小学生的情趣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和游戏相结合,且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能在游戏中体现教学内容,并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如“织鱼网”,教师先创设情境,“海上有很多鱼,我们要去捉它们,怎么办呢?”学生说用鱼网捕捉,教讲解游戏方法,“织个鱼网”捕鱼。可以把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六个小组,进行织鱼网游戏,学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条,教师预先拿两根标***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着两根绳子,让学生听到口令后,跑过去织鱼网,看哪一组最先把布条系完哪组为胜。然后再让学生把织好鱼网的布条解下来,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反映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使游戏活动的气氛更加活跃。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用织好的鱼网捕鱼,先让三名同学手拉着手做鱼网,其他学生分散在半块篮球场上当鱼。用两张网同时捕鱼,捕后连接起来,三人的手不能分开,接着由五人组成鱼网,用两张网同时捕鱼,要求:①不出圈,不破网;②碰到就算抓到。通过教学,教师采用了多样的游戏方法,能激活同学们的活动情绪,即提高了同学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敏性。
(二)做好游戏设计,引导学生参与
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这些技术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得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地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事化的训练更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类教材应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 “滑雪橇走”等。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毫无变化,孩子也会很快失去兴趣。在教学中加一些游戏,如“邮递员送信”“抓尾巴” “迎面接力”等,这样孩子们就会自发地在教师的引导下玩着、奔跑着、欢笑着。
(三)利用游戏材料,训练学生想象力
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使用运动场地,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使学生能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展开教学,废物再生地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没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造。鲁班发明锯子是从树叶的形状联想到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落地联想到的;我们利用废旧报纸进行教学,提问:旧报纸还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会想象出很多再利用的实例:如撕、拍、抛、吹、卷、折……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展开活动:①顶报纸(头顶报纸,边跑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平衡能力);②拉报纸跑(边拉报纸边跑去兜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③贴报纸跑(让学生利用报纸往同学的背上粘贴,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④利用报纸做成纸团做成冰雹(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各种各样的抛接练习)。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就不一样,它是以求异思维为主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旧报纸可以做成纸棒、纸球、纸飞机等做投掷练习,利用这些简易、安全、实用的器材资源,一物多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美术 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 游戏 手工
一、背景分析
本课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深蓝色的海水中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多样的鱼类,它是儿童最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本课就设计了“对称剪刻、游戏活动、绘画表现”三个教学活动,我讲课内容是第一课时,它是一节手工课,属于设计应用教学领域。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美丽的鱼形纹样。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他们对自然界的各种景色都感到好奇和有趣,孩子喜欢上美术课,尤其对手工制作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是造型能力有限,所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对剪纸鱼形状像与不像没有做具体要求,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想象,去发展个性思维。
三、教学理念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强调美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我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与发现,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设计四个闯关大比拼,贯穿整堂课,展示学习全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一)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鱼的特点,掌握剪纸鱼的制作方法。(三)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操,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的内容特点确立以下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对称与不对称,用对称法剪刻各式各样的鱼。难点:画出鱼的不同形状以及使用剪刀剪出鱼形和花纹。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堂课,采用观察比较法、谈话法、演示法、讲授法和辅导练习法等组织教学。
(二)学法: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想象、表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手创作欲望,制作出美丽的剪纸鱼。
六、教具和学具
教具有:多媒体课件、剪纸示范作品、一幅海底世界***等;学具有:收集的各类与鱼有关的文字、***片剪刀、彩纸等。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前进入课堂,检查学生的学具准备情况。
(二)情景导入:1.播放动画《海底总动员》,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海底景色,从而揭示课题;2.教师以挑战性的语气询问学生:今天,海底总动员的小丑鱼尼莫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它想带领我们去闯关,敢不敢?
(三)讲授新课:运用闯关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1.出示第一关(播放课件 --眼力大比拼),认识鱼儿的基本形状。(播放课件)学生先交流,教师再总结:主要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方形等,除此之外还有不规则鱼形;2.然后,进入第二关。(播放课件,智力大比拼)这一关主要介绍鱼儿的身体组成部分(播放课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回答,之后由教师揭示:鱼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部分组成,还有美丽的花纹;3.紧接着进入第三关(播放课件:记忆大比拼) (1)出示一条对称的鱼形剪纸,让学生观察红线分成的两部分是否完全相同,然后教师引出对称***形的含义。(即:对折之后上下或左右能够重合的便是对称***形。)(出示不对称鱼形)反之为不对称***形。(2)强化记忆,分辨对称与不对称。 指生回答,以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接着出示剪纸范作。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让学生自学教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1分钟后请学生回答制作方法,学生说,教师做。)(3)师示范制作过程:首先示范对称型鱼的制作方法。①折 (把一张纸对折一下)让学生思考对折的原因:因为对折之后剪出的鱼是对称的。②画a、画鱼的外形。因为对折过了,所以只需画半条鱼形即可,提示学生鱼的形状要美观大方。b、画鱼的眼睛和花纹。花纹要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线条有大有小,有宽有窄。③、剪a、先剪鱼的外形,慢慢沿边线剪下来。(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 b、再剪出鱼的眼睛。c、最后剪出各种美丽的花纹。4.接着进入最后一关,动手大比拼。
(四)学生作业:在作业过程中选出优秀作品,让学生自己贴到范画上。然后让学生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欣赏自己创作的美丽海底世界。教师对个性创作和优秀作品进行评价。
(五)课堂延伸:播放海洋污染***片,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宣传保护海洋、保护大自然的意义,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我抓住本节重点,梳理剪纸鱼的制作步骤,加深学生记忆。而贴满学生作品的海底***画,则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快乐。
九、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是艺术领域核心的价值。因此,在开展幼儿民间手工活动中,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使幼儿获得对民间手工活动的持久兴趣,创作出充满灵性与个性的幼儿作品。我们尝试创设了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运用情境之“巧”点亮幼儿的创造。
一、生活情境
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源自生活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在幼儿民间手工活动中,有关民间手工的技能问题,教师不能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进行介绍,必须将其转化为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为幼儿所理解。在民间手工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就是将幼儿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加工为特定的情境,把民间手工的表现手法融入情境,使抽象的、无意义的空间转变为具象的、有意义的空间,使民间手工活动生活化、形象化。在“小厨师做比萨”的泥塑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做比萨的生活情境。教师先引导幼儿揉面团,在面团上抹上一层黄油(黄色胶泥做饼),然后放上红色的火腿和绿色的青椒(胶泥搓小条),最后放在烤炉里烘烤。就这样,孩子沉浸在“小厨师”的角色中,享受着泥塑活动的快乐。
幼儿对剪纸常常感到枯燥。在“轻轻推开春天的门”的剪纸活动中,围绕春天的变化,教师和幼儿一起剪出了形态各异的跳舞小人,请小朋友们给跳舞小人设计舞裙。(剪出圆形团花,对折变成舞裙)。大家将剪出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和跳舞小人过好塑,用大吸管和小吸管穿插在每个场景中,表现出春天里的人、景、物,孩子们在贴近生活的场景中快乐剪纸。
二、用故事情境
与现实生活不同,故事情境中可以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孩子不仅喜欢听故事,而且还会在听故事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因此,将故事情节进行加工和设计,把民间手工活动与故事情境融为一体,就成为教师常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蝌蚪找妈妈》《拔萝卜》《三只小猪》《龟兔赛跑》《小猫钓鱼》,这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故事深受幼儿喜爱。讲完故事后,老师请幼儿一起来分析故事中的主要动物形象,打破以往单纯的橡皮泥造型,而是与辅助材料相结合,将故事中的动物角色趣味化,生活化,赋予角色生命。比如:在故事《小猫钓鱼》中,幼儿用酸奶瓶来做小猫的身体,在酸奶瓶上用胶泥捏小猫的头,装饰身体,有的幼儿找来了纸盘做鱼塘,有的幼儿捏出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小鱼,有的幼儿做鱼竿。幼儿边讲故事边捏泥,在泥塑的故事情境中,幼儿对创作更加有兴趣,同时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
在以“畅想未来”为主题的农民画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能根据现实中的车、房子、机器人等形象进行大胆想象,并通过组合构成各种画面。“开着什么样的车?去什么样的房子里做客?房子里都有着什么样的新奇东西?”以这类对未来的畅想启发幼儿运用线描、夸张、色彩鲜艳渐变等农民画的创作方法,体会***像与背景的美感。在这个情境中,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发展。
三、游戏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民间手工活动中创设游戏情境就是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游戏,让幼儿的民间手工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最为关键的是教师不仅要在导入环节设置游戏情境,更要在活动过程中保持游戏、推进游戏的展开,从而完成活动目标。
1.根据材料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要根据游戏材料本身的特性设计相关的游戏。比如:以“泡泡的畅想”为主题贯穿游戏始终的材料是白色泡沫球,同时加以民间颜色渐变的涂鸦方式,教师便以此推出“七彩泡泡”“泡泡的舞蹈”“泡泡变形记”等生动的游戏情境来设计。“泡泡会跳什么舞蹈?”这一分题就以“跳舞”为游戏情境来设计。
2.运用游戏情节推进游戏。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4
一、在童话剧表演游戏中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幼儿天***听故事,每学期教师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讲述和表演的童话故事,年级组教师共同编写园本课程,让孩子们在三周的时间里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绘画故事、设计演出海报、和家长一起制作演出服装、道具、头饰,到各个班级进行演出等多种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通过优美的故事启迪,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优美的主题环境中打开想象之窗,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环境之美、用耳朵倾听故事之美、用声音表现音乐之美、用心感受生活之美,感受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在童话剧表演游戏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在童话剧表演游戏中,第一周是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来了解故事的内涵,并根据故事主题来绘画与故事主题相关的美术活动。如大班的园本课程《爱爱美美遇险记》,第一周是绘画美丽的海底世界,设计制作海底动物头饰;第二周是制作美丽的珊瑚林、亲子制作海底动物演出服装,第三周则是情景画战胜大巫婆和设计演出海报。每个年级组选择的童话剧故事不同,表现的内容和主题就不同,幼儿用自己的画笔表现着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用心在感受着美、表现着美。同时通过创设优美的表演情境,他们能把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用语言、音乐、动作、表情、舞蹈等在童话剧中表现出来,不但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其艺术创造性的发挥。
三、在童话剧表演游戏中提高幼儿对美的创造力
园本课程中所选择的童话故事都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经典故事,有的故事甚至是老师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创编的故事。如教师创编的故事《爱爱美美遇险记》,美丽的海洋动物是我们长海县的孩子熟悉和喜欢的,因此让他们绘画海底世界时,笔下的小鱼五彩斑斓,海星、海马、贝壳、螃蟹、章鱼让他们的画面丰富多彩。通过发挥想象,他们会利用绘画的形式来反映故事情节,如大班幼儿制作的《战胜大巫婆》故事小书,非常有创意。打开任意一本幼儿制作的小书,你都会被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吸引。他们笔下的小鱼小虾用网拖住大螃蟹,大蚌和扇贝用壳夹住恶章鱼的腿,小鱼爱爱去向海底的龟爷爷要果酒战胜大巫婆的故事情节,让每个人看后都为之赞叹。幼儿的创作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增强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幼儿的想象范畴更宽广,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排序、整理、讲述。幼儿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园本课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在童话剧表演游戏中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力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5
初中生物课程是非中考科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课上打瞌睡,考前突击背"是常见现象。甚至不少老师也认为该科目只要照本宣读,帮助学生掌握该掌握的知识点,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事实上,这些看法违背了生物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所特有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课程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科学素养"的一门学科。然而在缺失了中考压力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一件易事。笔者认为不妨从"兴趣"二字入手。
1.趣味导入,创设良好氛围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都十分讲究,它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设计的环节,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趣味又精彩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觉得整堂课都精彩,从而让学生回味无穷。
笔者认为,鉴于生物学科的特性,使用趣味游戏巧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达到"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例如,在学习《人体的消化道》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三个消化道疾病名称写在卡片上,一上课就请同学上台扮演病人,由台下学生来猜病人得的什么病。一位扮演胃溃疡的学生按他的理解,做出呕吐状,台下的学生,纷纷猜测他是喝醉了……笔者通过这个趣味游戏,很顺利的抓住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消化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好奇,顺利的进入到本节新课的学习当中去。又如,学习《食物链》这一章节时,笔者所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纸牌游戏:学生每人制作6张纸牌,分别是青草、毛毛虫、鸡、青蛙、蛇、老鹰,然后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纸牌游戏,看谁能胜出。这个游戏看似很简单,但是蕴涵着食物链的规律,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是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纸牌胜利者进行总结,有效引领学生初步探讨了食物链的规则,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忱,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当中去。所以,趣味的导入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一种活跃、轻松、和谐的气氛,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趣味问答,加固教学成果
师生问答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行为,问题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师生交往、互动是否有效,进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课堂问答,设计问题时应把握好难易度及提问方式等,以便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在生物家常课进程中,许多知识点较难记忆,笔者认为此时如能借助一些趣味问答,精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则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巩固教学成果。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内容时,笔者提问:有看见过小白兔戴近视眼镜吗?学生笑答:没有阿。笔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笔者:因为它们爱吃胡萝卜阿!胡萝卜富含能预防近视眼的维生素A呀!所以呀,要预防近视,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阿!多啃胡萝卜!又问:大力水手爱吃什么?学生齐声回答:菠菜!笔者:为什么呀?学生:菠菜富含铁质,能补血,强壮身体!这样富有趣味型的问答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扣,能帮助学生很快记住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及其功能,有效的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又如,学习《水中的动物》这一内容时,在总结了鱼类所具有的特征之后,笔者提问:什么鱼不是鱼?学生:鲸鱼不是鱼(哺***动物),墨鱼不是鱼(软体动物),娃娃鱼也不是鱼(两栖动物)。又问:什么鱼长得不像鱼?学生:海马是鱼不像鱼。这类似脑筋急转弯的趣味问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还大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诸如此类精心设计的趣味问答,迅速而巧妙的缩短了师生间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又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有效加固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成果。
3.趣味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6
通过开展美术教学,不但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也能够让幼儿掌握绘画、手工等多种技能,这也提升了幼儿发现美的能力。以下是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彩绘活动设计,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1活动目标:
1.能仔细欣赏名画并发现其色块造型,大胆猜想米罗叔叔画上的故事。
2.尝试用线条和***形创意自己的抽象画。
活动重点:
1.在感知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对米罗作品的猜想。
2.在创意活动中能使用棉签进行勾画色块。
活动难点:
1.能顺延色块的轮廓进行勾画。
(预测:幼儿在圈画时可能会找不好色块的范围)
2.能有创意地对色块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米罗作品《红太阳吞噬蜘蛛》;水粉彩画《小刷子跳舞》;黑色颜料;棉签活动
活动过程:
一、“猜画家”欣赏《红太阳吞噬蜘蛛》。
(1)参与感知过的米罗作品、波罗克作品比较,引导幼儿用敏锐的目光去辨别不同画家的作品风格。
(2)寻找米罗作品中的“星星”标志,帮助幼儿巩固对米罗作品特征的辨认。
二、“猜画谜”。
(1)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猜想《红太阳吞噬蜘蛛》的故事,并启发幼儿产生不同的想法。
(2)告诉幼儿作品名称,让幼儿根据作品中的角色去猜想,这样可引导幼儿感悟画家的心灵。
三、“寻找色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用棉签将颜色宝宝找出来,看看他们到底是谁?(此环节出示幼儿初次作品《小刷子跳舞》,引导而后再进行创作)
(1)请幼儿按红、黄、蓝、绿的色彩顺序勾画色块。
(2)观察色宝宝的造型,猜想他是谁?
(3)为你的色宝宝添画其身体缺失的部位(如:为小兔宝宝添画耳朵,为汽车宝宝添画车轮等)。
(4)启发幼儿为自己新作品起名字,并引导他们讲一讲自己画上的故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针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以及幼儿缺乏经验的特点,降低了活动目标,重点放在使幼儿尝试欣赏名画,初步感受抽象画的艺术风格这一点,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大胆的学习抽象作品的夸张和变形,在观赏名画的过程中,适当的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也尝试引导幼儿从作品的色彩、构***、***形等方面讲述自己对于抽象画的理解,最后,还让幼儿尝试进行了抽象画的创作。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2活动设计背景
深秋来临,一片片树叶往下落,本班孩子捡拾树叶玩,为了孩子的兴趣,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加深孩子对树叶的认识和感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力和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
1、认识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特征,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
2、学习画树叶,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
3、游戏“帮树妈妈穿衣服”,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关爱树木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画树叶
活动难点:怎样帮树妈妈穿衣服才美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的实物,课件《美丽的树叶》,画有大树轮廓的***画纸
幼儿准备:彩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幼儿听儿歌《小松树快长大》进入课堂,教师问:“小树快长大离不开谁呀?”(树叶,树根,树干)“那大树的宝宝是谁呀?”(树叶)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学画树叶好不好呢?
二、观看树叶
1、教师出示树叶:几种形状不一的树叶:枫叶、竹叶、梧桐树叶、槐树叶、银杏树叶等。
2、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红、黄、绿)
3、让孩子观察树叶的形状(扇形、心形、手掌型……)也可让孩子意会一下,不需要都说出形状的名字。
4、让孩子摸一摸树叶的构造(叶柄、叶脉、叶片)
5、导入画树叶
三、学画树叶
1、让孩子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画树叶的步骤
2、孩子学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孩子练习画树叶
四、游戏“给树妈妈穿衣服”
1、教师播放课件《美丽的树叶》让孩子观看树叶的美丽。
2、大树因为有了树叶而美丽,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大树不再那么好看,而小树叶多想念自己的妈妈呀!他们都想快快回到妈妈的身边,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好吗?
3、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画有大树轮廓的***画纸,让孩子在上面添画树叶,可以进行创意性的绘画,看谁画得最美丽。
4、作业展示:评选出好的作品进行鼓励表扬,把作业粘贴在好孩子园地上,以供大家观赏学习。
五、户外寻树叶
在音乐声中领孩子到外面去捡拾树叶。
教学反思
在《画树叶》的活动设计上,我首先考虑到中班孩子注意力不能长久的特点,利用了课件,实物,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学画之前,先让孩子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摸一摸深化感知树叶的构造,为孩子的绘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环节,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同时让孩子心中有关爱树木的意识。
本活动教师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易接受,富有童趣,师幼配合默契,互动性强,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3设计意***:
丰富的想象力是孩子特有的魅力,他们可以在想象空间里驰骋,甚至天马行空。陶行知提出“创造教育”理论,旨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活动中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用简单的线条和***形,以他们的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油水分离的美术方法让他们的想象神秘的展现出来,既符合幼儿好奇,求知欲强的特点,又满足了幼儿游戏的兴趣需要,同时促使孩子自由想象,自我表达,寓教于乐,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奇景,了解油画棒和水粉颜料一起画画的新玩法。
2.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形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象,并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展现出来。
3.在想象、创作、展现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旅行》,音乐《飞舞的芬多精》一段,已调好的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报纸若干,刷子、白色油画棒、素描纸人手一份
已有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国庆节去旅行的所见所闻
三、活动过程
1.回忆假期的旅行,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国庆节放假有没有去旅行啊!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去哪里旅行了,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哪些好玩的的东西?(请个别幼儿举手回答)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已有了经验,感受旅行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兴趣。)
2、欣赏PPT,感受眼睛旅行看到的美丽,奇特的景色
师: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旅行,不过是带你们的眼睛去旅行,所以小朋友们的眼睛要准备好了,紧紧跟着我,好朋友机器猫带着我们一起去。
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并以“你看到了什么”让孩子边看边自由说说,亦可适当的提醒。
(评析:课件中孩子们欣赏到了很多大自然的奇景,有太空,海洋,各种各样的奇异山水风景,梵高的《星月夜》,世界奇观等,从各个方面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同时在一些事物的***形上也有一定的认识,如月亮的圆,海星的五角星形状,金字塔的三角形等。这在视觉感官上给了幼儿一些初步的印象,为下面的创作做铺垫。)
3、引导和鼓励幼儿伴随音乐,大胆的想象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眼睛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旅行,看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东西,开心吗?还想不想去旅行?
师:这次我要请小朋友们的眼睛闭上了,我们要去好玩的想象旅行。那里可好玩了,小朋友可以自由的飞到空中旅行,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河里旅行……
师: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去想象旅行啦!
师:我们都有了翅膀,飞到了空中,看到了太阳和小鸟在一起游戏,看到了风筝和风儿在游戏;我们又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小鱼和河水在游戏,还看到了……又飞到了……看到了……(省略部分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
师:我们想象旅行回来啦,谁来告诉我你去哪里旅行了,看到了什么?(请幼儿举手回答,可以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评析:音乐和美术都是美的表现形式,我把两者结合起来,让孩子聆听《飞舞的芬多精》,在童话般意境的音乐声中大胆的想象旅行,给孩子充分感受美的意境,想象出一幅幅童话色彩的画面,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
4、老师示范操作油水分离,神秘展现想象内容,再次激发幼儿兴趣。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想象旅行,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看到了些什么好玩的?悄悄的告诉你们,其实好玩的都已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看的清楚吗?这支笔会让他们神奇的出来,看的更清楚,仔细看。
(加儿歌:小刷子,手中拿,盘中转一转,跳个圆圈舞,扁扁舞,再去纸上走一走,向左走,向右走,到处都走遍。让孩子一边说一边也做动作)
(评析:以儿歌的形式表现刷子的刷法,既清楚的表达操作的方式,又符合幼儿的兴趣,给活动增添乐趣,使之更完美)。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我到了哪里旅行(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师:神奇吗?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其实我已经用白色的油画棒把我的旅行先在这张纸上画好了,然后用有颜色的颜料涂上去,它们就会出现。
5、幼儿在音乐中,大胆想象、创作并展示,相互欣赏
师:你们想不想玩?怎么玩,每个小朋友先用笔在白纸上画好你的想象旅行,再涂上你喜欢的颜料
师:要求:1.你们各自的想象应该是不一样的;
2.涂颜料的时候要把整张纸涂满,但是不能涂的太多,纸会破的;
3.注意颜料不要弄到身上,衣服上;
4.涂完后把作品放在旁边窗台上晾干,然后把手洗干净;
5.可以互相欣赏别人的作品,但是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别人
6、评价结束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小朋友的画,说说他们去哪旅行了,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今天的旅行顺利完成,你们开心吗?下课后可以拿着自己的作品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去哪里旅行了。
总评析:
整个活动过程突出的是:神秘、有趣、五彩斑斓。不需要画出多好的作品,只要你把自己的想象用简单的线条和***形表现出来,然后让他们神秘的展现出来,就是一个完美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美术的神秘和有趣,看到了自己想象的精彩和五彩缤纷,调动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大胆地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没有一幅好与不好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每幅作品都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孩子不须要求对色彩配置的考究,强调的是想像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须担心形象造型的可笑,强调的是心灵之窗毫无顾忌的敞开;不须要求构***形式的变化,强调的是随心所欲大胆任意的挥笔;不须害羞表现方法的稚拙,强调的是全心投入乐在其中的玩耍。***孩子,让孩子想象飞起来,身体动起来,大胆说出来,在充足的空间时间里驰骋,让孩子们任意涂鸦,说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4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深海里的各种怪鱼,大胆地发挥想象,具有初步的想象力。
2、愿意动手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3、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课件),各种各样的怪鱼卡片,彩色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条怪鱼,引发兴趣。
2、引导幼儿说出这条怪鱼怪在哪里。
二、交流讨论
1、带领幼儿到海底世界寻找出各种各样的怪鱼。
(观看课件)
2、幼儿自由找怪鱼并说出找到的怪鱼怪在哪?
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怪鱼的外型特征。
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三、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幼儿试着用笔绘画出自己想象的怪鱼。
2、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怪鱼名称、告诉老师,一起把怪鱼画出来。
四、体验成功
1、找同伴或老师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怪鱼。
2、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
中班彩绘活动设计5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描画方式绘画秋天的动物,再以油画棒形式勾画外轮廓并涂色。
2、能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体验在纸盘上作画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盘范画。
2、人手一个纸盘、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小动物们也都很忙碌呢?你们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啊?它们都长什么样呢?
二、出示范例,教师讲解。
师:小朋友看,这些小动物都是画在哪里的?是怎么画的呢?画好以后还要怎么样?(先用勾线笔在纸盘上画出自己喜爱的秋天的动物,然后再用油画棒勾画外轮廓涂色)
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在纸盘上画时要注意把小动物画的大一些,把它们的样子画清楚。可以为它们设计漂亮的服装穿上。在用油画棒添画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及涂色的均匀。(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7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以下是精心收集整理的区角活动方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区角活动方案1一、幼儿园区角游戏内容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玩沙玩水区等。
二、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化原则。
三、各年龄层区角安排
小班: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自然角、操作区。
中班: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自然角、操作区。
大班: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益智区。
幼小衔接班:表演游戏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益智区。
四、各年龄层进区时间
进区时间:小班每天保证2小时,中班每天保证1个半小时,大班每天保证1小时,幼小衔接班每天保证40分钟。
进区时间参考:餐前、餐后、下午游戏时间、离园活动等等。
五、区域活动要求
1.各班教师设计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区域活动,并根据主题活动的更换不断更新区域材料。
2.教师要保证每天幼儿进区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六、各年龄层区域活动内容参考、目的及教师指导
区角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材料与活动伙伴,体验与同伴合作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活动难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材料投放:
能干的小手:做柳条、春天的花、打扮春天
小小建筑师:建构示意***、各种积塑、建构春天的公园
缠绕的本领:各种材料做成的花、毛线、彩纸、皱纸
发现秘密: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
听听讲讲:给字找朋友、***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
动动脑筋:数字卡片、吸铁石、***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
小舞台: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激发兴趣
我们又要开始玩分区活动了,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材料,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好,玩得开心!
二、实践操作
1、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师观察幼儿与新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重点观察:美工区,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操作。
三、分享快乐
1、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幼儿评一评。
你觉得他今天成功了吗?什么地方最成功的?(为什么没成功?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区角活动方案3指导思想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区域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学习活动,让幼儿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探索,掌握知识。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边教边玩。我们把区域活动看作是能给幼儿提供一个优化的有利于幼儿活动与表现的良好环境和机会,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项活动,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儿活动的材料,建立和谐、自由、轻松的气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一、区域设置,适合幼儿
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科学探索区、美工区、娃娃家、点心店、阅读区、音乐表演区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
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本着合理布局便于流动的原则,根据活动室的特点,将阅读区、点心店、娃娃家等区域设为固定区,其余设为活动区。
二 有计划地投放材料
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
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三、区域活动的总目标
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自由的、开放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个性,促使幼儿乐意和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区角活动方案4一、主题区域活动名称
《动物的家在哪里》
二、主题背景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幼儿与动物更是有着不解之缘。中班幼儿已有了对动物的认知基础,并表现出对动物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经常在讨论“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小动物的家在哪里?”、“蜜蜂的家是怎样造的?”、“蜘蛛宝宝住在蜘蛛网上么?”,一串串的问号,吸引着幼儿不断的去发现、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如此令幼儿着迷,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着幼儿去探索、发现“动物的家在哪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使幼儿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我们创设了《动物的家在哪里》主题区域活动。根据主题内容,我们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发现区、建构区来进行活动。
三、主题活动总目标
1、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了解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丰富对“动物的家在哪里”的认识。
2、通过操作、探究、制作等多种活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愿意和动物做朋友,懂得爱护动物和动物的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观看“动物的家”的***书、***片及影像资料。
家长还可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鸟巢、蜂巢、蜘蛛网等动物奇妙的家,和幼儿一起探讨怎样保护动物的家园。
2、家长可和幼儿一起用拼插玩具进行盖房子的活动,感受亲子活动的愉悦。
五、主题环境创设
1、收集关于动物居住环境的***书、***片、音像等。
布置“动物的家园”主题板。
2、将幼儿开展的“给小鸟做窝”“给小动物盖房子”“海底世界”等活动过程进行拍照,布置在活动区。
六、主题区域活动创设
(一)美工区
活动内容
手工活动《给小鸟做窝》,绘画活动《有趣的小蜗牛》、《能干的蜘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插接、剪贴、泥工、绘画等不同形式大胆探索、表现小鸟的窝及蜗牛、蜘蛛的形象。
2、尝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愿意和动物做朋友,懂得爱护动物及动物的家。
材料准备
1、知识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鸟窝的特征及蜗牛、蜘蛛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2、物质准备
***片: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片、草地背景***、“蜘蛛结网忙”背景***、蜗牛、蜘蛛***片
材料:彩色卡纸、纸盒及半成品、旧报纸、树枝、“大树”
工具:橡皮泥、剪刀、彩笔、油画棒、胶棒、***画纸、勾线笔
活动玩法
1、仔细观察鸟巢、蜘蛛、蜗牛***片,了解其特征。
2、选择喜欢的活动和材料,如需合作,进行协商,做好分工。
3、利用选择的材料,大胆想象,进行探索、操作活动。
4、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表现,必要时进行适时适度的协助与指导。
5、作品展示。
相互讲述自己的作品,并把做好的鸟窝放在“大树上”,蜗牛和蜘蛛粘贴在相应的背景***上,懂得生活中关心爱护小动物,能够保护动物的家园。
活动规则
1、合理使用材料,懂谦让,不争抢。
2、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注意安全。
3、安静活动,协商时不影响他人。
4、活动后物品归原位,保持区域整洁卫生。
区角活动方案5目的:
学习数物对应,比较数字的大小,学习6以内的加减法。
准备:
磁性钓鱼竿若干,写有数字或式题的纸。
玩法:
1.把钓到的鱼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鱼池中。
如:钓到写有数字4的鱼,就把鱼放到4号鱼池。
2.把钓到的鱼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鱼池中去。
如:钓到写有数字3的鱼,就把鱼放入4号或2号鱼池中。
3.根据钓到的鱼身上的加减式题,把鱼放入相应得数的鱼池中去。
如: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1+2”,就把鱼放入3号鱼池;钓到的鱼上写有式题“2-1”,就把鱼放入1号鱼池。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8
很显然,教师安排这样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即发展幼儿手腕动作的协调性。然而,这样的活动只持续了五六分钟,我就看到有的幼儿停下了手,东张西望起来;有的幼儿向教师表示“我不想玩了”;有的幼儿哭丧着脸对教师说:“我不会”;只剩下几个幼儿面无表情地继续卷着报纸。
在这里,我们虽然看得出教师用心良苦,但活动过程“单调乏味”却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也深感困惑,原以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吸引孩子全情投入,却不料被孩子冷落,怎不叫人沮丧呢?
其实,在实践中,这样事倍功半的现象并不少见。原因很简单,教师在设计、投放材料时,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不仅“紧紧围绕”自己拟定的教学目标,如“认识***形”“学说完整的话”“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推理能力”“培养观察力”“掌握相邻数”“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设计活动方案,而且“兢兢业业”地安排活动操作流程,却不习惯于深入思考“幼儿需要吗”“幼儿会怎么操作材料”“幼儿喜欢怎样的过程与结果”。要知道,同样的目标,不同的过程,或许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同样的目标,加上一个“充满玩兴”的过程,可能会让幼儿乐此不疲。
“夺鱼大战”“摇摇晃晃”是教师设计的两个活动。显然,这两个活动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教师还努力追求过程的趣味性。
以“夺鱼大战”为例,我们看到幼儿拼命转动自己的绕线器,目标只有一个“快点!快点!再快点”。在这样的情景中,所有参赛的幼儿无论是面对教师、家长还是伙伴,都抱着“争取胜利”的信念,“耶!我赢了”“我赢了两次”“我们再来一次”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摇摇晃晃”中,我们的眼前是一个个全神贯注的孩子,他们手捧盘子,小心翼翼地看护着乒乓球,生怕它在不经意间掉落下来;他们屏住呼吸细心调整盘子,希望能把握住乒乓球的走向;他们最渴望看到的是乒乓球粘住了每一张粘纸,安全地在盘子里滚动……这样的过程或许会让孩子产生失败的遗憾,也或许会引发孩子由衷的喜悦,但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过程让孩子们“想玩”“能玩”“会玩”“玩了还想玩”。
我们不难发现,“夺鱼大战”“摇摇晃晃”这两个活动和本文开头所举的案例有相似的目标指引,都有发展幼儿手腕(手臂)灵活性及控制能力的目标定位。然而,相似的动作练习背后,由不同的玩法设计所带来的过程体验却有着天壤之别。你若是孩子会更热衷哪个过程呢?相信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我们开始反思:我们是否可以有些转变呢?
当我们花费功夫将一份份材料做得精致完美时,我们是否可以斟酌一下材料的有效性?如果通过简便的方式也能达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效果,那就拒绝繁琐,带领孩子去领略“简约”。
当我们看到班级里有大量的材料需要更新时,我们是否可以对原有材料作一个客观评估:有多少材料让孩子爱不释手?有多少材料对孩子的经验获得极富价值?有多少承载着教师期望的材料却是孩子只玩三五分钟就会嚷嚷“我好了”“我会玩了”的……
当我们认定某个材料具有教育意义时,我们是否还能转而站到孩子的角度去反观一下:孩子拿到这份材料会最想做什么?孩子是否会投入这样的操作过程?这里,我们在明确不同结构的材料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过程体验的同时,更应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围绕目标巧设玩法,这是决定材料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关键。
让我们更多地寻找孩子痴迷、热衷的形式,设计孩子喜闻乐见的玩法,让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充满童趣与快乐。只有看到孩子们专注探究、津津乐道,我们为材料所付出的智慧与精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附:
夺鱼大战(适合4~6岁幼儿)
上海徐汇区果果幼儿园/设计
目的:
尝试用卷线等动作快速捕捉“小鱼”,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及准备:
彩色绳子若干、布制鱼若干、绕线器若干,自制一条脚印道路。
玩法:
场地上铺上自制的脚印道路,在其中点处放上两条布鱼,鱼尾上各系一根绳子布到道路两端。游戏开始,两名幼儿手拿绕线器站在道路两端相对而立,先将系在鱼尾上的绳子的一端穿过自己手上的绕线器并打结固定。接着,两名幼儿分别一边用绕线器快速绕线,一边沿着脚印道路向前进。最后,谁手上的绕线器先触碰到系在绳子上的鱼,谁就为赢家。
规则:
1.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游戏。
2.先要将绳子在绕线器上打结固定,绕线时手不能直接触碰绳子。
3.前行时要踩着道路上的“脚印”。
摇摇晃晃(适合4~6岁幼儿)
上海杨浦区控江四村幼稚园/设计
目的:
通过控制盘中乒乓球的滚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上肢控制能力。
材料及准备:
1.材质、大小不同的盒盖若干个,如饼干盒、蛋糕盒。
2.将若干贴纸粘面朝上均匀放在盒盖上。
玩法:
幼儿取一个乒乓球放在盒盖上,轻轻晃动盒盖,控制好乒乓球的走向,以将所有贴纸粘到乒乓球上且乒乓球不落地为赢。
规则:
1.可1人进行,也可2人竞赛,率先让乒乓球粘上所有贴纸者为胜。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9
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绘画基础,这个年龄的孩子思维往往出现异想天开的现象,这是多么宝贵,我抓住这一特点,培养孩子想象、联想、创新、求异的多角度思维意识。我设计的活动,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塑料积木”为切入点,采用情境添画的方式,对镂空积木进行“借形想象”。引导幼儿以积木外部轮廓,展开联想,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支配下,在绘画中游戏。孩子们在玩中画,画中玩,大胆创新,充分体验着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鱼的形状、颜色、外形特点。
2.借助简单的镂空积塑片形状,尝试创意表现各种鱼游戏时的情景,体验想象与创作的快乐。
3.能够大胆想象并表现池塘舞会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镂空积塑片,双面胶、美术纸、记号笔。
2.布置场景:各类鱼的大***片布置活动室墙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欣赏***片“美丽的鱼”,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鱼的外形特征。重点观察鱼身体上的花纹、尾巴、鱼鳍的形状。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最喜欢哪条鱼?它长什么样子?”
教师引导幼儿从鱼头、鱼身、鱼尾巴颜色形状来描述。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看,积塑片躺在这里,小朋友选一片喜欢的积塑,等会来介绍自己选的积塑片是什么样子的?像鱼儿身体的哪个部位?”
二、讨论积塑片的新用途
1.教师进行添画,幼儿观察。
教师出示范画(金鱼)并提问:“这幅画上的积塑片像鱼儿的什么?(身体)添画了鱼儿什么?”(眼睛、嘴巴、鱼鳍、尾巴)
2.教作画,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拿的镂空积塑片,它像鱼儿什么?它能变成一条什么样的小鱼呢?”
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讨论讲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择幼儿的一种想象进行添画,添画过程中介绍怎样用双面胶、记号笔。
教师出示海底世界的添画。
小结:原来在积木上面添上几笔可以变成美丽的鱼,有趣吗?一个***形积木可以变出这么多有趣的鱼儿,有的鱼是根据***形积木的外形像什么变出来的;有的是在***形积木上面添上几笔变出来的;有的是将***形按不同的方向转一转变出来的。
三、借形想象,创作表现
1.请幼儿自由选择积塑片,初步尝试拼摆。
教师:“小朋友,池塘里要开个舞会,我们每位小朋友的画纸上都有一个可爱的小池塘,你想邀请哪些鱼儿来参加你的舞会哩?你最喜欢哪个积塑片,你就用它来表现什么样的鱼。”
请幼儿自由选择积塑片,构思自己选的积塑片像鱼儿什么部分,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积塑片是鱼儿的什么部位,准备怎么添画?相互启发得到更好的创意。
3.幼儿创作,老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积塑片,可以“变”作鱼儿的身体,也可以“变”作鱼儿的尾巴,提醒幼儿别忘了添画上小鱼的眼睛、嘴巴、美丽的外衣。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组合好积塑片的位置后,进行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双面胶粘贴在积塑片的反面,轻轻压,防止破坏画面。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鼓励其在画面上添上水草、海贝丰富画面。
(评析:幼儿有了先前的视角经验,我没有过多干预,而是鼓励幼儿求异、求新,整个过程中,以鼓励和肯定为主,给幼儿几个发散性问题:“你画的这个东西会是什么?在哪里?在干什么?”这样幼儿就会有灵感。)
四、集中讲评个别幼儿完成的作品
将个别幼儿自由添画的作品拍照上传至大屏幕,采用教师点评、幼儿自评、互评的方法,让幼儿从中扬长避短,为下面的合作创作打好基础。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舞会”最热闹?”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镂空积塑片尝试添画其他动物或者合作完成更加丰富的海底世界、动物家园等主题,并将作品办成“会变的积塑”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活动评析:
一、快乐
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又感兴趣的“积塑”作为活动主题,并将其与绘画相结合,充分利用绘画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游戏为美术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服务”。启发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孩子们在积极思考,快乐交流,专注创作中体验绘画的乐趣。在充满挑战以及趣味性的活动中,幼儿既学会了添画技能,又体验了创意绘画的乐趣,完全释放自己的天性――大胆想象,认真创作,真正做到快乐玩,有效学。
二、收获
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的练习作品上传至大屏幕,一方面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欣赏到别人的作品,获得启示,还能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给每位幼儿可表达和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们通过活动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并树立自信心。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篇10
一、优选幼儿喜闻乐见的内容
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将最本真的一面展现出来。当孩子最爱的游戏与美术相遇时,自然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兴趣及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所以,用心优选幼儿感兴趣又有趣的活动内容是主题创意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前提。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有趣的袋袋”。在开展美术活动时,选择了幼儿喜欢的动物――狮子作为活动内容,借助信封袋开展了“疯狂袋袋狮”的创意美术活动。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趣味活动:猜一猜(狮子谜语)――听一听(狮子吼声)――看一看(狮子形态)――学一学(狮子动作)――做一做(信封袋袋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正因为活动内容是幼儿喜欢的,幼儿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并积极表现。最后每个孩子都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袋袋狮作品。一个创意美术活动轻松愉快地结束了,可孩子们意犹未尽。在延伸活动中,孩子们将信封袋袋狮套在自己手上,随着音乐跳起了狮子舞。
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了合适的、幼儿喜欢的内容,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所以幼儿美术活动要遵循兴趣性原则,以内容唤起幼儿兴趣,以游戏活动满足其情感需要,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
二、提供丰富可玩的创意材料
与传统美术相比,主题创意美术活动采用游戏化指导策略,旨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创作。具体表现就是创作过程中幼儿能与材料积极互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可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性活动,支持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当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深入了解对象,产生表现愿望时,教师也要深入主题,充分挖掘创作材料,为幼儿提供多N多样有趣的材料,整合多种表现手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创作。
生活材料,多样表现显趣味。生活是幼儿创作的源泉,生活中可利用的美术创作材料也是随处可见。例如:绘本主题活动“小黑鱼”中的创意美术作品《神仙鱼》,就是把生活中的废旧纸杯作为鱼的身体,幼儿用各色彩纸剪出鱼鳍、鱼尾,以及色彩绚丽、不同形状的花纹,粘贴于纸杯上,一条美丽的立体纸杯鱼就做好了;主题活动“蔬菜大本营”中,幼儿用切去叶子的青菜头蘸颜料进行印画后再想像添画,一朵朵绽放的美丽玫瑰立马呈现眼前等。经过师生共同挖掘,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成了有趣的创作材料。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多种多样的美术创作材料,唤起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其沉浸其中尽显奇思妙想。
现有材料,组合使用添趣味。在寻找丰富创作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尝试组合利用现有的材料。例如,将幼儿常用的油画棒和水粉颜料组合使用,油水分离呈现出的独特画面让孩子们新奇不已。我们还尝试将本是规格一致的白色画纸进行改变,变为有大有小,且底色多样,幼儿可根据自己喜好自主选择所需纸张。表现方式也进行了调整,不再是单一的绘画,折、撕、贴、印等不同方法都可表现作品。
特殊材料,有效利用强趣味。在有效利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种类的材料:如沙皮纸,由于表面粗糙,呈现的线条比较粗犷,画面另有一番意境;刮画纸,操作中幼儿发现刮掉上层的黑色,就会出现发亮的彩色,刮画笔刮出的线条和块面合理组合,形成色彩绚丽的画面;我们在画笔方面也进行了改进,记号笔、喷喷笔、炫彩棒等深受孩子们喜爱;还有纸浆、彩色浆糊等较特别的材料。
三、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由于幼儿期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使活动过程更加趣味化,促使幼儿对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和积极性。
趣味故事情境,点燃热情快乐参与。在一次大班春游活动中,老师带领孩子们去了奶牛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回来后老师延续孩子们的兴趣,开展了创意美术活动“开心奶牛场”。活动中,教师创设奶源紧缺,需要帮助扩建奶牛场的故事情境,引导大班幼儿画奶牛,画好后剪下来和同伴一起拼贴,并添画栅栏等来合作扩建奶牛场。有趣的故事情境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更点燃了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要帮助别人的热情,孩子们感受到了创意想象、助人为乐的喜悦和成功感。
音乐游戏情境,渲染气氛快乐绘画。在开展主题活动“特别的我”时,我们设计了主题创意美术活动“运动达人”。活动中我们运用音乐,带领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在音乐多次的继续、停止过程中,孩子们快乐地随音乐走动、摆动作,并互相交流。最后大家分组合作,请一位小朋友躺在大纸上摆出一个运动姿势,其他小朋友沿轮廓描画出他的动作,然后一起对轮廓进行线描装饰。孩子们在音乐游戏的情境下,愉悦地游戏,进行想象和创作,轻松又快乐。
创编趣味儿歌,轻松掌握创作方法。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听见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不会画”。教师往往这样回应:你拿起笔试试,勇敢一点,试着画一画。然而教师这样的指导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在主题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尝试结合主题内容,借助游戏化的指导语言,帮助幼儿掌握创作的方法,即把绘画主题编成一个故事或一首好听的儿歌,帮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会如何绘画。例如:小班的一次绘画活动“三只熊”,在幼儿学习画熊时,教师将绘画步骤编成了儿歌:“圆圆圆圆一块饼,啊呜用力咬一口,一根小棒往下戳,变成一根棒棒糖,放到弯弯嘴巴里,掉下两块饼干屑,拉手跳个圆圈舞,先开一朵半圆花,又开一朵半圆花,哇哦!一只小熊画好了。”趣味性的游戏化指导语,使得幼儿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轻松掌握了熊的绘画方法,从而快乐、积极地投入活动,参与创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