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词佳句10篇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1

皓月闪烁,星光闪耀,中秋佳节,美满时刻!

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举杯望明月,天涯共此时。

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愣愣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明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悦人。

月白风情两岸亲人同望月,牛耕女织双星伴侣偶牵牛。

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圆圆。

三五良宵秋澄银海,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华夏九州同祝福,中秋两岸盼同圆。

九夏芳辰八蜒共庆,一轮明月两岸同圆。

中秋应节名诗佳句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柳永]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2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代诗词;结合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喜爱传统节日,喜爱古代诗词,更喜爱描写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在笔者看来,传统节日是一道道大餐,那古典诗词便是盛放这大餐的精美的餐具。如果没有这些精美的餐具,传统节日就失去了华丽的载体,成为散落的珍珠,同时也会失去很多很多诗意。在我国,有节日就有诗词陪伴,传统节日与古代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隆重热烈著称。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是岁首,因而是一个象征希望、充满喜庆的佳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是一首最有名的春节诗。他对春节这样描写道:“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欢乐喜庆之情溢于诗人言表,诗中“屠苏”是一种药酒,“桃符”即今天的对联。不难发现,贴春联、放鞭炮是至今仍然保留着的两大习俗。清代孔尚任写有《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的前四句说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作者一颗赤诚的童心。从古到今,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关于春节(古人或称之为元日、元旦)的诗词。

最浪漫的传统节日我以为要数元宵节。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日,人们早晨吃元宵,晚饭后举家出动,逛街赏灯。届时,“花市灯如昼”,“一夜鱼龙舞”,男男女女,流连观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正是这样的放灯赏灯的开放时节,男女青年能够比较自由地相互接触,从而为他们表达爱情提供了绝佳机会,创造了一个古代的浪漫时空。元宵节还有一项集娱乐与智力于一体的活动――猜灯谜。这游艺活动无论谜面、谜底还是猜谜方法,都显示典雅的诗意,洋溢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如“傍晚”(打一字),可用会意法想到日落西山,得谜底“晒”字,都富有诗意呀。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此节应属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风俗沿袭至今,并且人民群众仍用这个节日来祭奠***先烈和先辈们。正是这样,清明节自有其特殊的气氛。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诗将清明时节氛围渲染殆尽。南宋诗人高翥《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直击墓地凄然情景,气氛沉重,令人难忍。至于清明节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出自春秋时代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据记载,晋文公在烧山找到介子推尸体时,发现了写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诗句的血书。可以这样说,原始意义上的清明节,既有祭祀之意,又有统治者执***自省之功能。

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目前,大部分人接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词人屈原的说法:相传屈原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沉身汨罗江,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蛟龙伤害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唐诗人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便很吻合这一说法:“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但只是诗人很天真,他认为后人对屈原的纪念不够庄重,殊不知以一种欢乐的方式纪念先贤其后一直流传着。且看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中秋佳节,举家团圆,畅叙亲情,人人向往。中秋首先是赏月玩月,此风俗由来已久,文人尤盛。李白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谓妇孺皆知。“月到中秋分外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更把情感融入赏月之中,创造了天人合一意境,让人产生深远美妙的遐想。苏轼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写得淡然、豁达,实际上月圆人不圆时,思念之情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便直率地道出了一般身处异乡之人的落寞心曲。中秋的另一乐事吃月饼。月饼是中秋“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同样是苏轼,他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两句诗,“小饼”当就指今天的月饼。至于“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就这样我们与古人一样体验着,赏明月、吃月饼、享人伦的美满乐事。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3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花”的记载。秋天万木萧疏,群芳零落,而却凌霜傲放,芳香四溢。由此,它牵动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崇尚其隐逸的情怀,有人借它抒发淡淡的闲愁,于是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流传开来。

是重阳节的象征物,古代重阳节有个很雅的名字:菊月。九月九日,草木枯萎,独傲霜独秀,每逢重阳,不少人都在家堆叠菊山,饮酒赏菊作乐,不少文人雅士还写有关的诗表情达意。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也说:“古人咏白菊之诗甚多,而能写得如此有情有境有趣者罕见。”

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虽然此诗中只是点缀物,不算真正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咏颂的对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进入文学作品,使之益彰的,应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一身傲骨,不为权贵折腰,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归田,躬耕田园二十余年,他爱菊、种菊、摘菊、饮酒,为此,留下了关于菊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留给世人传颂千古的名句。他以诗人 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他以的品格和气质自励,菊从此成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遭馋受贬的谪客、崇尚隐逸的文人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的象征,菊从此有了隐者的灵性。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佳节思念外地做官的丈夫,认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比秋风摧残下的还瘦,“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多次出现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即指代,丈夫过世留下她孤身一人,国家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她随***南下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于是有了憔悴、飘零的悠悠情思,由此,在李清照笔下表达的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情思。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抒发思妇情怀的诗中常见的影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后两句点明作者爱菊的原因: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菊的这种神韵正和作者历经贬谪而心志弥坚的风骨相一致。可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是说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也不愿被北风吹落在泥沙中。作者借菊言志,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其实,很多诗人都爱菊,看重的就是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菊又成了志士的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丛菊两开”说明诗人离蜀历经两秋,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作者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作者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诗人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在诗人眼中成了游子感时伤怀的代表。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4

关键词:蒲松龄;重阳诗;古诗二首;七绝五首;七律六首;艺术风格;思想境界

中***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因《聊斋志异》誉满天下,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而他在诗词方面同样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在二十岁时与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结郢中诗社。他作诗开始于写小说之前,结束于去世前二十二天,时间超过五十五年,有一千二百多首诗、一百多阕词留于后世。其诗博采众家之长,既体现了同时代大诗人赵执信提倡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兼有同乡诗坛盟主、神韵派代表人物王渔洋之空灵神韵。他效法李贺的熔铸辞采、想象奇幻,又学习汉乐府的质朴古拙、通俗浅显。其诗风格多样、诸体皆备,而其格律诗――七绝与七律尤为精彩。

自古以来,每年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是中国人极为重视的节日。如今成为法定的老人节,敬老节。国家尊重民俗,弘扬孝道,深得民心,因而选择了赏读蒲松龄重阳诗这个题目。古人有不少重阳吟咏,其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广为传唱,蒲松龄重阳诗写得同样精彩,而知之者不多。《聊斋诗集》存有重阳七言古诗二首、七言绝句五首、七言律诗六首。今试对其重阳诗分类进行赏析并恭和二首。

一、重阳古诗二首

《重阳毕莱仲邀集石隐园》《重阳载酒柳亭作》这两首古诗均记写了蒲松龄与朋友毕莱仲之间的交往:

重阳毕莱仲邀集石隐园

宴会遥定重阳前,深感高义凌云天。

名园主人除胜地,岸帻蹑屐来群仙。

荒年酒贵沽不易,一E三百青铜钱。

一醉真堪饱十口,况复列鼎烹肥鲜!

今年虫蝗害禾稼,君独与我同。

帝天遣怒方未已,过享恐]为尤愆。

丘子久别各憔悴,握手谀噱开愁颜。

诸公琴声罢雅奏,雏僮度曲能清妍。

老夫倾觞为大叫,顿忘晨^无炊烟。①

这首古诗写于甲申年(1704)重阳节,先生六十五岁时,描写了灾荒年的重阳节,与自己同样处境困难的朋友毕莱仲邀请赴宴之事。诗人既感激朋友深情厚谊,又为荒年的残酷现实而焦虑,几乎不忍心享用这丰盛佳肴、美酒和雅奏。但他不能辜负朋友美意,只好强颜欢笑,只有在开怀畅饮时,才暂时忘却了早饭还没有着落的家人。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既愁苦焦灼又无可奈何,只好借朋友之酒浇愁。

重阳载酒柳亭作

彭泽人去东篱摧,重九未见黄花开。

……

凭几四顾水清浅,置身疑在小蓬莱。

仿佛舣舟西湖岸,丝丝垂杨蘸酒杯。

……

君自别成锦绣队,骏马玉勒登高台。

翘首东望群徘徊,不见小车花外来。

为念旧游罹奇灾,胜地蒙冤为罪魁。

我醉癫狂歌落梅,曲肘支颐卧莓苔。

明年玉烛调九垓,一笑为君破疑猜。

该诗写于丁亥年(1707),先生六十八岁时,抒写了重阳节蒲翁邀请毕莱仲等朋友来柳亭饮酒,而毕君负约未来之事。聚会后以此诗赠毕君。诗中描绘了柳亭自然景色、友人欢聚饮酒盛况,还有诗人翘首盼毕君而不见的心情。他指出毕君认为在此游宴不吉利而不来赴宴的想法很可笑,使得“胜地蒙冤”。两朋友亲密无间的感情洋溢诗中。两首古诗皆情景交融,文采斐然,真切感人。

二、咏重阳绝句五首

重阳送定甫北上 (绝句四首)

九月九日登高台,易水风寒酒一杯。

红树不缘愁客醉,黄花专为远人开。

白衣送酒不曾沽,莫惜酣歌倒玉壶。

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犹及插茱萸。

行人班马系斜晖,醉把刀头问早归。

时有霜风下黄叶,行行鸿雁向南飞。

金城杨柳已堪攀,道上黄花照客颜。

人趁斜阳浮绿蚁,风吹离恨满青山。

这四首绝句写于癸丑年(1673),先生三十四岁,是为即将赴北京的友人王定甫所写。诗中描写了重阳节诗人与众友登高为王定甫送行的情景,既描写了重阳节特有的自然景物,也抒发了他与王定甫的深厚情谊。这组七言绝句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如“红树不缘愁客醉,黄花专为远人开”,“红树”对“黄花”,“不缘”对“专为”,“愁客醉”对“远人开”。诗中巧妙用典,如第二首中“幸喜登高兄弟聚,一人犹及插茱萸”。化用了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定甫与友人及兄弟一同登山郊游,还来得及与大家一起插茱萸,而不像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第三首的首联:“行人班马系斜晖,醉把刀头问早归。”谐用民俗:“刀头”上都有“环”,“环”与“还家”的“还”谐音,表达家人朋友盼望出门者早日归来的心情。组诗的末联“人趁斜阳浮绿蚁,风吹离恨满青山”,表达了他与王定甫之间的离情别绪。四首绝句格律谨严、语言典雅淳朴,感情充沛,极为感人。我觉得唯有第一首的第二句“易水风寒酒一杯”用典似乎欠妥。因为王定甫去北京是为探望在京为官的兄长王敷正或办理捐监等事。此时是“幸喜登高”为他送行,虽是惜别,但不同于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高渐离去刺杀秦王那样生离死别、凄凉悲壮。但瑕不掩瑜,这组绝句整体来看还是极为精彩的。

再看第五首:

重 阳

中秋恨是在天涯,客里凄凉负月华。

今日重阳又虚度,渊明无酒对黄花。

此首写于壬午年(1702),先生六十三岁,作于济南客邸中。重阳节时诗人远离故乡,在简陋旅馆中,面对凄冷的月光,想到自己才华横溢、勤奋苦读半生却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倍感凄凉。首句中的“恨”字,极为贴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蒲松龄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但此后却是屡试不第,三十一岁离妻别子,随孙蕙到宝应任上当幕僚,一年后归来,又到缙绅家当塾师谋生,课余仍然勤奋苦读,以求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然而却总是榜上无名。这对于热衷科举的蒲松龄来说,是极大的打击。诗中尾联说,今年中秋节又失望了!又虚度了!他把自己比作陶渊明,而且是“无酒对黄花”的渊明。陶渊明是晋代诗人、文学家,他因厌倦了官场生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印去职,归隐田园,常把酒赏菊赋诗开心不已,至死不仕。而蒲公则是一心入仕却不得志,被埋没在乡间。因此,他这个“渊明”,当得很不甘心也很不开心。

这五首绝句真实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一位重情重谊、醉心科举而不得志的落魄文人形象站立在我们面前。诗论家赵执信“诗之中要有人在,诗之外要有事在”的现实主义主张在这组诗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重阳七律六首

赋得满城风雨近重阳

山城秋色半苍苍,露染枫林晚气凉。

泽雁未能忘故国,篱花犹自认重阳。

千家野哭闻墟舍,几点渔灯近柳庄。

劫种三生宁可避,只令空忆费长房!

此诗写于壬戍年(1682),先生四十三岁时,以宋代潘大临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题,全诗写出了故乡深秋萧条凄凉的景象。第一联,概括出故乡的整体环境与气氛,第二联写出了重阳节的特点:鸿雁南飞不会忘记故乡,篱笆上盛开在重阳。语言形象生动。第三联“千家野哭闻墟舍,几点渔灯近柳庄”。把灾后的乡村景象如一幅漫画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一年因为先旱后涝颗粒无收而至于千家哭于野,只有几点船上渔灯,靠近村庄。尾联道出了诗人的感想:《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人,得仙方,教徒弟挂茱萸囊以辟邪免灾。他感到:苦难是三生注定的,即使至今使用这仙术也难以避免灾荒,只能空忆费长房了。客观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故乡淄川那年先旱后涝的凄惨景象,重阳佳节人们却没有一点喜悦和轻松。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个时代,诗人的宿命观可以理解。这首七律格律严谨、用韵和谐、对仗工整,巧用典故,全篇语言既朴实生动又浪漫夸张。根据淄川地形,即使是水灾,水也会很快流失。“几点渔灯近柳庄”之句,就像其诗中的“愁随白发添千丈”一样,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这是首极好的诗篇。

再看甲子年(1684)先生四十五岁时写的《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次韵呈寄》(七律二首)

其一:

午夜敲门贵客残,登堂喧笑礼仪宽。

未分胜友名山座,犹得奚囊妙句看。

去就依人常似鸟,功夫化鹤不成丹。

高斋萧索惟秋树,李郭仙舟望亦难。

诗的一、二联记写了:重阳节半夜,好友王次公(广铨)与唐太史(梦赉)、高少宰(珩)登山归来来访。虽未能与友人同游名山,却能欣赏到友人游山佳作也很开心。第三、 四联说自己就像是依人小鸟,行动由主人说了算,不得自由。并借用了《搜神记》中丁令威化鹤成丹的典故。隐喻并非自己没有功力,只是怀才不遇,声未达于天庭,故只化为鹤而未成丹顶。末句活用《后汉书・郭太传》典故,李指李膺,郭指郭太,是古代两位仙风道骨的名儒,借指好友唐梦赉、高珩。身为富家塾师,无缘同致仕好友唐、高等悠闲舒服地登山同游,很羡慕、很遗憾,但也很自负,除了“化鹤不成丹”句外,和诗本身就是自负的表现。

其二:

词人车马北山游,日暮携归诗句遒。

爽气长存黄叶下,逸思欲抱白云留。

重阳无酒怜新菊,九月迎霜恋敝裘。

兄弟茱萸应插遍,年年为客负清秋。

重阳节,诗词家友人们游北山日暮携诗归来,佳作的豪爽气长存于黄叶,超脱高洁的诗意欲抱白云;而我穷困潦倒,无法以酒肉招待你们。为谋生年年辜负清秋,不能与友人、兄弟子侄一起享受佳节。诗中既有对友人重阳节出游的羡慕,也有对友人佳作的欣赏与赞美,又抒发了自己处境的悲哀。重情重谊与自悲自怜的情绪浸透在诗中。这两首七律,诗意浓浓,语汇丰富贴切,严守格律,对仗工整,用典巧妙,情景交融,读后深深感受到先生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

再看写于甲申年(1704)的七律二首:

其一:

重阳前一日作

残禾刈罢朔风吹,白草烟寒未下犁。

垅稼至芟终望雨,肩锄才释便啼饥。

愁随白发添千丈,饮断荒年益一痴。

腊底春前当何似?于今乡社已流离。

诗意是收割完了残禾后,寒风吹来,因为干旱,耕种很困难。直到秋收还在盼着下雨,才放下锄头就喊饥饿。让人愁白了头发,收秋不久就缺粮,到腊月春前可咋办呢?现在乡社已经有不少人逃荒流浪去了。蒲松龄的处境虽略优于普通农家,但在灾荒年也极为困窘。他既关心个人身家,也关心乡亲父老的疾苦,那种极度忧愁,都从这首诗中宣泄出来,极为感人。

其二:

重阳犹似去年秋,里社相看涕尽流。

逃似雁行飞不断,绪如蚕茧老方抽。

或疑是病贫非病,人未言愁我欲愁。

衰遇奇荒逸兴减,懒随年少做清游。

重阳节还与去年一样,但乡亲们相见涕泪交流。逃荒者如大雁纷离故土,灾荒年的重阳节,我愁肠百结,“或疑是病贫非病,人未言愁我欲愁”。晚年遇到奇荒,兴致大减,重阳节也懒得与少年人一起出去游玩。

写这两首诗时先生六十五岁。此时他已不再追逐科举梦,而是把梦想寄托在了儿孙后辈身上。关心并抒写民生疾苦,成为他诗词文之重点,读后催人泪下。

我六十五岁那年,重阳节前曾带儿孙随夫回乡看望亲友(老家距蒲家庄仅三里之遥)。所见所闻,感慨万千,归来依蒲公韵恭和一首,以抒情怀:

重阳犹似早年秋,里社欣看喜泪流。

百业俱兴财不断,衣食丰厚幸方稠。

脱贫致富农家喜,重教尊师后代优。

翁媪金秋多雅兴,欢随晚辈乐悠游。

重阳节还是早年的重阳节,但如今回到故乡,却是喜泪直流。新村楼房林立,乡镇百业兴旺,乡亲正在脱贫致富。教师倍受尊敬,晚辈成才者越来越多。老年人欣逢盛世多雅兴,重阳节大都快乐地跟随晚辈出游,与蒲翁当年的困境相比,真是天上地下!而这只是步入小康的开端,更美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再看蒲公的第六首七律:

重阳前一日

节近重阳叶渐红,客窗又一听飞鸿。

愁添小雨新寒后,被拥秋声漏滴中。

既为伤农忧谷贱,尤缘多累祝年丰。

苦逢敛薄加官税,民隐谁将达帝听!

这首写于丁亥年(1707),先生六十八岁。诗人在重阳节,看着日渐变红的秋叶,听着飞鸿远去的鸣声,年景不错而诗人仍忧虑难眠:既担心丰年谷贱伤民,又盼望丰年以使众多家口得温饱。最苦的是,灾年天子在各地减税,本乡贪官却偷偷加税,这民间疾苦谁又能报告给皇上听呢!宣泄了诗人“灾荒年愁,丰年也愁”的内心痛苦。一位忧国忧民的优秀诗人形象矗立在我们眼前。

今年此时,我与亲友登山归来,入夜再赏这首《重阳前一日》,依韵恭和:

节到重阳叶渐红,抬头又见过飞鸿。

佳诗再赏登山后,感念书于习作中。

国靠运筹平贵贱,民凭科技创年丰。

农逢盛世无三税,富裕祥和曲动听!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5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重阳节来源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

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

今天的重阳节,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巧妙结合,已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我国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间有许多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在民间,茱萸为“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两者结合,给重阳习俗以吉庆之兆。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据文献记载,当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

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

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重阳节喜悦之情重阳节更带给人们无数的欢歌与喜悦。诗人孟浩然就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整篇文章轻快活泼,洋溢着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中,表现出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喜悦之情,并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赏美丽景色。

重阳节思亲之情重阳节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思亲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在两篇作品中深切表达出词人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令人恻然。

重阳节忧愁之情重阳节也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悲伤之情。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虽然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在重阳佳节的喜悦之情,但却又透露着丝丝的忧伤,暗喻了诗人在官场受挫,壮志未酬的无奈唏嘘。南唐后主李煜在成为亡国之君时又到重阳节,写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不禁让人愁从中来。无数诗人们在重阳佳节留下华彩乐章,激扬文字,这些名句伴随着重阳节一起流传下来,那些诗句有的欢快喜悦,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泪下。我心想这不就是重阳节的最好写照吗?重阳为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愁,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

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农耕文化产物的重阳节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它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面临着诸多危机。

今天,重阳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虽然仍旧存在,但其核心的习俗已经很少能见到。今天的人们很少为驱邪祈寿去“插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或者说自己酿酒;即使大家很喜欢的登高活动,也已经不再是重阳节的专有名号。因此重阳节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被弱化和边缘化是必然的。

但重阳节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无疑是我们民族的一份重要历史遗产,其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价值仍然值得世人的尊重。由于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故此有长久长寿的含义。重阳节在长期的发展中,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重阳节新主题,而这无疑增加了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国壮族仍把为老人祈寿祝寿看作是重阳节最重要的内容,并且称重阳节为“祝寿节”。重阳节的这一内涵为我们所重视和发扬。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既延续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习俗,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许多新的实质内容。老人节的设立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成为我国老龄工作的一个媒介,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xx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重阳节的认识。随着一些保护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古老的重阳节必然会为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其自身也会以新的民俗形式继续流传下去。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清)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赏析:

词的上片以低婉的叹息起笔,既是叹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接下去写往日的夫妻恩爱情景,反衬出今日永别的苦情,梦醒后的凄清难禁。结穴处再点梦中“只灵飙一转”,为之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恨憾。下片进一步刻画苦苦追寻亡妻的踪影和追寻而不可得的沉痛心情。这里用料想之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结处又以幻境谱叙衷肠。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动人。

《紫萸香慢·近重阳》

(宋)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赏析:

此词从重阳入笔,抒发了遗民不忘故国的忆旧情怀,语言平实,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词从出游始,于登高处终,章法浑成,意蕴丰厚,读来凄怆感人。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宋)吴文英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赏析:

《霜花腴》,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句五平韵。这是吴文英的一首自度曲。南宋周密《萍洲渔笛谱》中有《玉漏迟·题吴梦窗词集》(一题作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将《霜花腴》作为梦窗的词集名。南宋张炎《山中白云词》中有《声声慢·题吴梦窗遗笔》(一题作题梦窗自度曲《霜花腴》卷后),以此词作为梦窗词的压卷之作。这些都说明梦窗的这首自度曲在南宋末年已受到广泛推崇。“石湖”,据《舆地纪胜》说,在苏州盘门西南十里处。

全词语言明快,无晦涩之感。陈邦炎《梦窗词浅议》一文,引蔡柯亭《乐府指迷笺释》中语:“(梦窗)四稿中不晦涩之作,细绎之,亦实在不少。”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6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从此,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首诗中,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将菊花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一直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如岑参的《行***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

三、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菊花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

四、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菊花的诗歌。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花开不并百花丛,***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他们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7

明天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就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表达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在这月圆之夜凝望着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与家人团圆的时候,你是否知道祖国还有一个游子——台湾?让我们共同祝愿,台湾——这位饱经风霜的游子,能早日回到祖国妈妈温的怀抱中。让我们共同期盼中华民族从此团团圆圆,不再骨肉分离!到时候,让我们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举杯邀明月,共谱团圆曲”!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8

今天晚上,人民网网友联谊会、联谊文学社在联谊会馆隆重举办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

四海举杯,相聚联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得一年前的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联谊首次成功举办了春之韵赛诗会,高手云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联谊网友的实力、勇气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

从此,每逢重大节日,网友对联对诗大会便成了联谊的保留节目。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共和国的伟大生日……

今天的联谊,已走过了两载岁月。

如果说当年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网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网友的惊喜与自豪……

各位的关爱、鼓励是联谊成长不竭的动力!

联谊长大了,但联谊的友爱精神没有变,“联谊相长,亦庄亦谐”的服务宗旨没有变,联谊网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变。

——我相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今晚的对联对诗大会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今晚的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是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起,联谊文学社组织进行的。

一、活动内容:以发表对联、诗词作品为主。对联长短不限,诗词形式不拘。支持原创,支持幽默。原创或转贴作品请予注明。

二、活动方式:两种方式穿行。一是网友发表完整的诗词、楹联作品,此间集中上贴。二是即兴表演,现场对诗、对对联。出句与对句,你来我往,珠联璧合。

三、活动结果:今天晚会的对联、诗词作品将整理成集,转贴涟漪泛舟,供网友跟帖品评。联谊文学社将根据网友和编辑人员的意见,评选出一系列最佳作品和最佳作者。选出的佳作将入选《联谊文学·国庆专辑》,最佳作者将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送纪念品。

最后友情提示——今晚的大会现场诚征对联、诗(古体、现代、打油)、词领队,欢迎志愿服务晚会的网友踊跃报名!

超凡创意,尽情挥洒!联谊期待您的佳作!

欢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诚挚的祝福、真情的诉说、坦露的表白,那不尽的话语,那连绵的情意,一直萦绕在耳边、激荡在心头,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又有收获了!佳作连篇,好句纷呈,一幕幕精彩热烈的场面,将联谊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收获的还有浓浓的真情。这真情,正是联谊网友以赤诚之心一点一滴铸就。

感受这真情,如同畅游在碧波翻卷的海浪,深沉而舒展;如同徜徉在温暖细软的沙滩,柔润而充实。

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逢。泛舟摇桨,把酒临风,波光涟漪,忘返留连!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9

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

在晚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代表人民网网友联谊会送上节日的良好祝愿和真诚的问候!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祝在座的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今天晚上,人民网网友联谊会、联谊文学社在联谊会馆隆重举办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

四海举杯,相聚联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得一年前的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联谊首次成功举办了春之韵赛诗会,高手云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联谊网友的实力、勇气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

从此,每逢重大节日,网友对联对诗大会便成了联谊的保留节目。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共和国的伟大生日……

今天的联谊,已走过了两载岁月。

如果说当年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网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网友的惊喜与自豪……

各位的关爱、鼓励是联谊成长不竭的动力!

联谊长大了,但联谊的友爱精神没有变,“联谊相长,亦庄亦谐”的服务宗旨没有变,联谊网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变。

——我相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今晚的对联对诗大会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今晚的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是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起,联谊文学社组织进行的。

一、活动内容:以发表对联、诗词作品为主。对联长短不限,诗词形式不拘。支持原创,支持幽默。原创或转贴作品请予注明。

二、活动方式:两种方式穿行。一是网友发表完整的诗词、楹联作品,此间集中上贴。二是即兴表演,现场对诗、对对联。出句与对句,你来我往,珠联璧合。

三、活动结果:今天晚会的对联、诗词作品将整理成集,转贴涟漪泛舟,供网友跟帖品评。联谊文学社将根据网友和编辑人员的意见,评选出一系列最佳作品和最佳作者。选出的佳作将入选《联谊文学·国庆专辑》,最佳作者将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送纪念品。

最后友情提示——今晚的大会现场诚征对联、诗(古体、现代、打油)、词领队,欢迎志愿服务晚会的网友踊跃报名!

超凡创意,尽情挥洒!联谊期待您的佳作!

欢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诚挚的祝福、真情的诉说、坦露的表白,那不尽的话语,那连绵的情意,一直萦绕在耳边、激荡在心头,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又有收获了!佳作连篇,好句纷呈,一幕幕精彩热烈的场面,将联谊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收获的还有浓浓的真情。这真情,正是联谊网友以赤诚之心一点一滴铸就。

感受这真情,如同畅游在碧波翻卷的海浪,深沉而舒展;如同徜徉在温暖细软的沙滩,柔润而充实。

中秋节诗词佳句篇10

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

在晚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代表人民网网友联谊会送上节日的良好祝愿和真诚的问候!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祝在座的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今天晚上,人民网网友联谊会、联谊文学社在联谊会馆隆重举办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

四海举杯,相聚联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得一年前的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联谊首次成功举办了春之韵赛诗会,高手云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联谊网友的实力、勇气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

从此,每逢重大节日,网友对联对诗大会便成了联谊的保留节目。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共和国的伟大生日……

今天的联谊,已走过了两载岁月。

如果说当年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网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网友的惊喜与自豪……

各位的关爱、鼓励是联谊成长不竭的动力!

联谊长大了,但联谊的友爱精神没有变,“联谊相长,亦庄亦谐”的服务宗旨没有变,联谊网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变。

——我相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今晚的对联对诗大会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今晚的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是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起,联谊文学社组织进行的。

一、活动内容:以发表对联、诗词作品为主。对联长短不限,诗词形式不拘。支持原创,支持幽默。原创或转贴作品请予注明。

二、活动方式:两种方式穿***行。一是网友发表完整的诗词、楹联作品,此间集中上贴。二是即兴表演,现场对诗、对对联。出句与对句,你来我往,珠联璧合。

三、活动结果:今天晚会的对联、诗词作品将整理成集,转贴涟漪泛舟,供网友跟帖品评。联谊文学社将根据网友和编辑人员的意见,评选出一系列最佳作品和最佳作者。选出的佳作将入选《联谊文学·国庆专辑》,最佳作者将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送纪念品。

最后友情提示——今晚的大会现场诚征对联、诗(古体、现代、打油)、词领队,欢迎志愿服务晚会的网友踊跃报名!

超凡创意,尽情挥洒!联谊期待您的佳作!

欢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诚挚的祝福、真情的诉说、坦露的表白,那不尽的话语,那连绵的情意,一直萦绕在耳边、激荡在心头,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又有收获了!佳作连篇,好句纷呈,一幕幕精彩热烈的场面,将联谊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收获的还有浓浓的真情。这真情,正是联谊网友以赤诚之心一点一滴铸就。

感受这真情,如同畅游在碧波翻卷的海浪,深沉而舒展;如同徜徉在温暖细软的沙滩,柔润而充实。

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逢。泛舟摇桨,把酒临风,波光涟漪,忘返留连!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秋节诗词佳句10篇

学习

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第一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本学期班级计划书,制定班级计划和总结情况汇总。管理措施:1文明向上的班风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树立学生以高尚的品德、超人的才能、深厚的学识为目标的人生追求,逐渐形成文明礼仪,奋发向上班级

学习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可看看你们的学校吧!一间间破旧的房子,一张张用泥土堆起来的桌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没有电灯,没有书本,甚至没有

学习

鹿茵翠地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鹿茵翠地,内容包括新世界鹿茵翠地,深圳鹿茵翠地。麋鹿苑的动物种类也很多。我们站在桥上往下看。放眼望去,好大一片平坦的、渌草茵茵的湿地。两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野鸭、灰鹤、丹顶鹤等十多种飞禽在水面嬉戏,一只丹

学习

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10篇,内容包括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优秀案例解析与交流稿。(一)《游击队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所作,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二)《苗岭的早晨》是由作曲

学习

文明美德伴我行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文明美德伴我行10篇,内容包括文明美德伴我行演讲稿100字,关于文明伴我行的文章。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雨点

学习

快乐六一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快乐六一10篇,内容包括快乐六一随笔,快乐六一节目文案。我们在六一节也玩了很多的游戏,这里有一种是五(B)班的功夫顶,这可是比上次我们自己玩的还要难的很多,还有一个班的什么来着,哦,记起来是天罗地网,其他班的男生,女生都不能过去

学习

诚实的名言警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诚实的名言警句10篇,内容包括诚实的名言警句儿童,诚实的名言警句孔子。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4、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

学习

爱不放手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爱不放手10篇,内容包括爱你不放手文案,爱不放手原唱。放手三大误区第一误区:过度保护就是犯罪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到摇摆的学步,父母都随时伸着两手准备保护这个小生命。但是从学会爬和行走开始,孩子已经表现出主动探索周围世界

学习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内容包括失之淡然得之坦然顺其自然,失之淡然得之坦然完整。我,曾经站在人生的眺望台,远望着即将前行的漫漫长路,然后低首凝望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深思回味无限,人生能有几次重来?如果可以,我想我将会走不一样的路

学习

开学感受作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感受作文10篇,内容包括开学感受作文,开学感受10个字的作文。开学第一课的感受作文【二】今天,我在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看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收看这期节目,让我了解到,在70年前,我们的祖国虽然国土辽阔、物产丰富,但是她非

学习

新年的诗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的诗10篇,内容包括新年的诗元日,关于新年的诗歌和诗句。在火红的太阳底下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它们版权所有惊喜地叩响了春天的第一道门扉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久违的问候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那些沉甸甸的欢笑像父亲母

学习

交通研究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交通研究论文,内容包括交通论文研究方法,交通论文征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的执***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

学习

教师节语录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语录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辅导员语录,教师节祝福语录中学。暖暖的春风拂去你的疲惫,炎炎的夏日点燃你的激情,凉凉的秋雨洗去你的伤悲,皑皑的白雪收获你的喜悦。老师,你为我们掏心掏肺,送你祝福愿你愉快!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

学习

国旗下讲话感恩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国旗下讲话感恩10篇,内容包括国旗下的讲话感恩小示例,国旗下讲话稿精选10篇感恩。我们知道:没有人生来就应该为我们付出什么.我们身边的人对我们付出他们的爱,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感,他们善良,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他们希望这世界

学习

我的中秋节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中秋节作文10篇,内容包括十篇中秋节作文,我的中秋节作文范文。一听到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人们首先跳入脑海的便是那又大又圆的月亮,随后想到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赏月、吃月饼等,到后来也会慢慢联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故

学习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10篇,内容包括唐代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祖国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一、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

学习

小学生写中秋节作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写中秋节作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中秋节作文范文10篇,中秋节作文开头神仙句子。

学习

咏雪诗词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咏雪诗词10篇,内容包括咏雪怀旧诗词,咏雪山诗词。一、咏梅诗歌在中日的发展自弥生时代,梅花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后,梅花的身影便在和歌中频频出现,梅花最开始在和歌中被日本人歌咏是受汉诗中梅花诗的影响。梅花虽然并非日本原产植

学习

踏青的诗词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踏青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适合踏青的诗词,踏青春游诗词。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

学习

中秋节的日记怎么写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日记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日记100字左右,中秋节日记100字一篇。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

学习

中秋节的月亮作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月亮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月亮作文150个字,关于中秋的月亮作文12篇。三年级:糖彩心虹

学习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手抄报内容资料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手抄报诗歌内容大全,英语手抄报中秋节内容大全。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20xx年。是年,一些***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xx年5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