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江碧鸟逾白10篇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1

一、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我首先让学生试读、质疑。读后,学生提出:生字“逾”应读什么音?我就立即引导他们借助字典认识生字。于是,学生采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逾”

为加强学生对“逾”的理解和记忆,又进一步引导:“逾”字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意思相通?学生借助字典比较与“愉”读音相同,和“愈”的意思相通,是“更加”的意思。把“逾”放在“江碧鸟逾白”中,又如何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呢?通过朗读思考,有同学回答出:这句诗的大意是:碧绿的江上飞翔着白色的小鸟。碧绿的江水更加衬托出鸟儿的洁白。肌睜中“欲”是“将要”?还是“好像”的意思。到底该取哪种意思呢?联系诗句,引导学生讨论后,某生回答:盛开的花儿好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红。“花欲燃”中的“欲”是“好像”的意思。

就这样,通过质疑、讨论,学生初步了解了诗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抓重点词语,深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及作者写作意***的能力。在《绝句》这首诗里,通过试读、质疑,学生已对待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写作目的;在反复诵读后,一个学生回答出: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你是从哪句诗看出的?学生找出“何日是归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意思的?学生答出:哪一天才是回家的日子啊!在这句诗中,哪一个词更加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呢?学生积极思考,一会儿有一学生答出是“日”,又一学生答出是“年”,是“日”还是“年”呢?引导他们查字典、讨论、比较。一位同学比较后回答说:“日”和“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年”表示时间长久,表明作者归期还很遥远,因此,“年”更加流露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作者写作意***的能力。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4、《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3

1、吃一堑,长一智。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言必行,行必果。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11、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1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谦受益,满招损。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2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1、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2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25、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4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4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7、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4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0、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然。

5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3、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5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6、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57、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蓃少一人。

5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6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6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6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6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6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6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5、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7、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7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8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4

描写立春的唯美诗句

1、雨打梨花深闭门,误了青春,忘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平《春怨》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

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____陆凯《赠范晔诗》

1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杜牧《赠别》

1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王维《鸟鸣涧》

1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____王维《相思》

2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2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2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____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24、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朱熹《春日》

2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____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____宋祁《玉楼春·春景》

29、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3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杜甫《绝句二首》

3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高鼎《村居》

3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3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3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杜甫《绝句》

37、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____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38、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____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9、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____杨巨源《城东早春》

40、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____苏轼《蝶恋花·春景》

4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____秦观《春日》

4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4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46、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____杜牧《江南春》

4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5

要分析景情关系,就要首先明白物——物象——意象——意境的关系。知道,自然界的物,进入人们眼界的,即看到的是像——物象;写入诗歌的物象,就带有作者本人主观的感彩,就称之为意象。几个意象组成的***画、氛围情景就构成意境。

古人创作诗歌时是十分注意意境的创设,努力做到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的有机结合。简而言之,就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当然,情,就是思想感情;景,就是艺术境界。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二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正如古代诗词评论家所说的,情与境谐,思与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够情景相映,也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但细致分析起来,就会发现作者描写之景和抒发之情有两种关系:

一是正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这在古诗别常见。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光下落,乌鸦啼叫,寒霜满天,江边枫树,点点渔火,写出清冷的水乡之夜,让人感到清冷凄凉。而这正与诗人羁旅在外的孤寂心灵相应。再如“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诗人借秋夜将晓时星光寥落、归雁避寒、笛声哀婉和人倚危楼的凄清景象抒发了孤寂惆怅情怀。以乐景写乐情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乐融融,暖色调,一派春光。生活多美好!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亦是如此。

一是反衬关系: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最典型的《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离妻别子春风里,征人那得不伤悲;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九死一生多苦难,忍饥受渴把家归。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征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再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情景关系从手法来说,都可以说是借景抒情,但细致分析起来,又可以分为:

1.触景生情,或称为缘境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诗歌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融合。如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看到风起云涌而自觉的联想到功业,景情十分融合。再如黄巢《题》。

2.以景结情。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例如,王昌龄《从***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许浑《谢亭送别》中“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末两句,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3.缘情写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即古人所说的“有我之境”。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染有自己的感彩。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处的花也成了作者同感情一致的东西。

4.情景分列。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这在词中比较明显。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5.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例如王维的诗歌《鸟鸣涧》。

6.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了,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景虽略了,但情在。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6

关键词:题目;注释;意象;情语

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这其中也是有迹可寻的。抓住其中的重要切入点对理解诗歌具有重要作用,试举几例。

一、读题目

诗歌讲究精练,所以古诗的题目是很讲究的,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如2004年全国卷是唐朝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问题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联系标题“秋思”(“思”即思念之意),就不难看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2003年全国卷的诗歌鉴赏是王维的《过香积寺》,题目中的

“过”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过”相同,与第六册教材《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过”的用法也相同,意谓“访问”“探望”。诗题的显性信息就是探访著名的香积寺。

由此可见,审“题”在诗歌鉴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决不

能忽视。

二、看注释

细心的人会发觉,古诗鉴赏中往往会出现“注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解题的难度。从命题者的角度看,如果不是涉及诗歌的重要内容,不影响对诗歌的理解的话,他也决不会多此一举。所以,注释的提示作用也不可忽视。

试举两例:宋朝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释:愁杀,极为忧愁;离亭,古代驿路上的亭子,因人们多在亭里送别,故有“离亭”一说。

鉴赏这首诗歌,下面所给的“愁杀”和“离亭”的注释极其重要。可以说,通篇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愁”字而写的。作者将与友人分别时的愁情赋予扬子江畔的诸多景物之中,不言愁而愁自现。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唐朝韦庄的诗《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的地方。问题是:“从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此诗。”若没有这处注释,恐怕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思想感情”将无从谈起。

三、抓意象

“诗的国度”“诗的王国”,这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的最好概括。诗人们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了某些意象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有待于我们平时的不断积累和总结,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试列举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

高山、奔流、大海、雄关、长风等多与抒写壮志豪情有关;

梅、兰、竹、菊、松、柏等多用来表达高洁的情操;

沙漠、古道、落日、寒风等多传递孤独惆怅的感觉;

雎***、鸳鸯、鹊桥、蝴蝶等多喻幸福、爱恋;

大雁、青鸟、双鲤等多寓传书信使,表现离人思绪;

客、旅、羁旅、断肠人等多表达离家在外的孤独;

此外还有“杜鹃”喻哀怨、乡愁乡思;“乌鸦”喻衰败荒凉;“喜鹊”喻喜讯;“羌笛”“胡笳”喻凄切;“哀鸿”喻哀伤苦楚、流离失所的人;“红豆”喻爱情和友情……

例如:宋朝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一个“客”字揭示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作者作客他乡的孤独凄凉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抓住“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的意蕴就不难理解作者客滞江汉的孤寂和壮心不已的悲壮了。

可见,在诗歌鉴赏中,抓住其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可以事半功倍。

四、悟“情语”

“情语”是指诗歌中直抒胸臆的词句。准确地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作者的情感脉搏。

如唐朝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很明显,“何日是归年”是全诗的情语,是点睛之笔,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再如刘羽的《一鹭***》:“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抓住这两句的信息才能准确把握作者塑造的形象:一个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的悲剧人物形象。

2002年全国卷24题,诗末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便是诗人的点睛之笔,抓住了这个“情语”,便是抓住了解题的钥匙。而题干中要求回答的“折柳”的寓意,也就不难悟出。因为“故园情”就是思乡之情,就是惜别怀远之情。

除以上列举的四点外,诗歌鉴赏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切入点,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7

关键词:看题目 看注释 看两端 看意象

诗歌鉴赏是历来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也是不少考生容易失分的考题之一。读不懂诗歌是考生不会鉴赏的根源所在。根据这一题型的命题规律,以便提高答题的准确度,笔者认为应该让考生做到四看。

一看题目

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从题读诗有助于诗歌内容的把握。这种方法的运用多集中在律诗绝句中。如杜甫《登高》,从题目看暗含两条信息:一是写高处之景,二是写登临之感。从题入诗可发现:

前四句:写景 写题目的 高 所闻所见的景色

后四句:抒情 写题目的 登 百感交集的感触

再如《春日登楼怀归》,从题目“春日登楼”得知即要写春天登楼所见,“怀归”是要抒发思乡之情。

春日登楼怀归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前三联写春日登楼远眺、俯瞰、抬眼所见,尾联由见闻而怀归,全诗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二看注释

命题者所提供的注释,往往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语,以降低理解诗歌的难度。因此考生答题时应充分利用注释的解释和提示作用。

三看两端

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诗词,是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抒情方式,这类诗词往往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抒情议论性的句子,放在诗词的开头或结尾的位置,点明主旨,这些句子中往往蕴藏着诗(词)眼。如冯延巳的《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开头句“谁道闲情抛掷久 ”中“闲情”一词,就是该词的词眼,笼罩全篇。从全词看描写了闲情的苦恼不能解脱之苦。杜甫《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愈燃。今春看有过,何日是归年?后两句中“归年”就是诗眼,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从全诗看,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四看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以诗歌的具体意象为依托,通过对具体意象的解读,体味作者的情感,做到对诗歌的准确理解。

古代诗歌中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常见的大致可分为送别类意象,有长亭、南浦、柳、芳草、酒、阳关;感伤类意象(或表达孤独悲伤的心情,或表达离愁别绪,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氛围),有黄昏、夕照、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鸟、羌笛、寒蝉、鹧鸪鸟等;思乡怀人类意象,有月、鸿雁、青鸟、双鲤等;品行高洁类意象,有松、菊、雪、竹、梅、兰等。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8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广东省广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3、(内蒙古赤峰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应用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儿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5、(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6、(山东省淄博市)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面题目。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7、(湖南省娄底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8、(浙江省温州市)古诗文阅读

送友人

薛 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四川省乐山市)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0、(浙江省金华市)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江西省)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3、(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早梅

[唐]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14、(湖北省仙桃市)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面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

15、(山东省菏泽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6、(浙江省嘉兴市)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7、(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18、(湖北省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一(2)题。

【甲】 绝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之情。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__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贵州省遵义市)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20、(海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1)高、直、陡、险(答出两点即可)

(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2、(1)示例:“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①这两句诗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途渺茫时,往往会绝处逢生。这两句诗,道出世间事物变化的哲理,超出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因而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②这一句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教育后人要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③这句诗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忽然眼前一亮的惊奇与惊喜之感,并且后来从中引申出了在绝境的尽头,往往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的哲理,具有很好的励志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引用。

3、(1)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花开的先后具有一定的影响。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归”“觅”“转”三个动词,赋予了春天具体可感的形象。

4、(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2)绿杨阴里白沙堤(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

5、(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6、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7、(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2)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9、(1)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2)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0、(1)天冷、声杂、城孤。

(2)思乡之情。

11、(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

(2)凄清孤寂。寂寞幽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12、(1)上阕写待月的心情下阕写赏月

(2)桂花西风

(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13、(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14、(1)望西都,意踌躇。  (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对即可。)

15、(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16、(1)巢空、闲行 (2)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

17、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

18、(1)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2)拟人化 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象景(未来景)

19、(1)词语:愁(愁杀)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9

1.正面衬托。不直接描写所要写的事或人,通过别的事或人,从正面来进一步显示所要写的事或人。如在苏轼的《念奴娇》中,作者以壮阔雄伟的江山来衬托风流人物的业绩,用绝代美女“小乔”、势崩山川的赤壁之战以及在鏖战中的许多英雄豪杰,从各个方面来衬托周瑜的英雄气概。

2.反面衬托。用凄苦写快乐,用美好写悲哀。在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作者以“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以边界不平常的平静来反衬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人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前六句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四句写恐扇之衰,由前面之盛反衬后面之衰,表现出一种难以摆脱的怨情。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用“花鸟”反衬“边愁”,因为当时诗人正在流放赴边疆途中,鸟语花香只能更加引起他远去边疆的哀愁。

3.烘云托月。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写陆地,以星光遥挂如垂来烘托,愈显出平野的茫无际涯;一写江水,用月光似奔涌倾泻来烘托,愈显出大江的浩瀚渺茫。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用“尽”、“迥”、“开”的渺茫辽阔的景色,旁敲侧击地衬托出楼高,虽没有直接写楼高,但楼高已自见。辛弃疾《青玉案》突出运用衬托手法,前面极力铺张描写元宵之夜的灯火华丽辉煌,各种各式的华灯争奇斗艳,达官贵人和美女也尽可能讲究排场,装饰华丽地去赶热闹。但这些都是为了反衬下文描写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4.互相衬托。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以“直”之空阔反衬“圆”之苍茫,再以“圆”之苍茫反衬“直”之空阔,两相互衬,相得益彰。在互相衬托中,有以大托小,将大者作为小者的背景。如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小者“孤帆”为局部,衬托在天边大背景上;黄庭坚《达观台诗》“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以小者“白鸟”为局部,衬托在“青天”大背景上。有以小衬大,将

大者坐落在小者的某一方位上。如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北斗柄高天渐转”,似整个天空围绕北斗转,北斗为轴心不动。有以大托小和以小衬大一起使用。如张耒《和周廉彦》“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新月”、“飞鸟”、“落霞”、“夕阳”互相衬托,构成美妙的晚景。

5.以景衬情。有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绝句漫兴》(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虽然周围景色是美丽的,但诗人心情却是优愁的,因此望江中春*是“无赖”,见花开是“造次”,听莺语嫌“丁宁”。杜甫《绝句》(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二句状写了江、山、花、鸟四景,景象清新,极写春光融洽,是为了反衬下面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厚和愁苦。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不写梁园颓败来表心中沉痛,而是诉说无知花树依然开出当年繁花,春*不减当年,更可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吊古伤今之情。孟云卿《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前一句写江南美景,后一句状心中悲苦,在悲苦的处境中面对繁华似锦的春天,悲感其哀。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用春天盛开的红花反衬白发宫女的凄寂心境,突出了宫女被禁幽的哀怨。李商隐《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诗人以春天的绚丽,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使其隐痛更加难以去怀。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迴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面对周围可喜之乐景,词人却“心情少”,可见其哀之深。写景设色愈富丽,愈反衬出词人伤心黯淡之情。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全词极写清明前后的鸟语花香,用春光明媚反衬词人的愁怨。李彭《春日怀秦髯》:“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前半部分极写春*美好,以反衬诗人的极度苦闷心情。

有以“哀景写哀情”,如李商隐《代赠》(其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用“楼上黄昏”、“如钩残月”、“蕉心不展”等所见凄伤之物,反衬出诗中女主人公因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微雨燕双飞”,用“落花”、“微雨”等凄清的景物反衬愁人黯然神伤,用燕子双飞反衬愁人***。

(二)比喻

1.明喻。明显地以彼物比此物,在彼物与此物之间多用喻词连接。明喻虽说较显露,但也不乏奇警、新鲜、形象之句。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用黄花高雅细弱的特点,形象地展示了人的状态和神情;秦观《鹊桥仙》中的“柔情似水”,用悠长的流水,写出了两人的情意深长;李商隐《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以流水比君王的恩宠,流水是流动不定的,君王的恩宠也是变化不定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西湖之美,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来。

2.暗喻。以此物暗比彼物,明说此,意在彼,但二者间在某方面有相通之处。在李清照《醉花阴》中,作者明写黄花的堆积、僬悴、无人堪摘,暗比自己落魄、憔悴、无人理睬。在辛弃疾的《水龙吟》中,作者明写登临之处已“落日楼头”,暗比南宋局势已日薄西山。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用经过“沧海”、“巫山”后对别处的水和云难以看上眼,暗喻夫妻之间感情之深,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不可能再对其他女子看上眼。冯延已《采桑子》“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用双飞舞的蝴蝶和燕子,暗喻对对情侣;其《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以“行云”暗喻行踪飘荡的浪子。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用片片碎金比喻林中斑驳月光,用积雪崩落比喻江中白浪,生动形象。

3.借喻。以此物来代彼物,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如:苏轼《念奴娇》中的“卷起千堆雪”、柳永《望海潮》中的“怒涛卷霜雪”,都是以“雪”形容白色浪花,?陆游《钗头凤》中的“满城春*宫墙柳”比喻作者与唐琬间的鸿沟;贺铸《鹧鸪天》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是用半死的梧桐,借比失偶的自己;崔国辅《怨词》(其一)“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借惜罗衣喻指惜人,罗衣与人本是不相同的两种事物,诗人借罗衣“秋来不堪著”,喻指宫女好景不长、朝不保夕的遭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词人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别具一格;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形象地写出了愁之长、深,并不断添加,没有尽头,可称为喻愁的名句;林逋《点绛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用无处不生的萋萋春草,比喻不可抑制、无时不增的离情;欧阳修《渔家傲》“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用“红菡苔”、“花底浪”比喻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无论风雨多大也无法阻拦,可谓别具一格。

有的诗词是通篇作比,其中或明喻为主,或暗喻为主,或交叉使用。如郭璞《游仙诗》(其五):“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前八句句句运用比喻:一、二句用善飞者和善行者欲飞欲行,比喻有才能的人希望施展其才;三、四句用重浪才能使大鱼游动,比喻客观环境对有才能的人施展才华的重要;五、六句用圭璋、明月需人赏识,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无人赏识,则如明珠暗投;七、八句用植物成长与时机关系,比喻机遇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最后两句抒发生不逢时的感叹。陶渊明《饮酒》(其四),也是通篇运用比喻手法,以鸟的失群离所而托身孤松,比喻自己因误落尘网而归隐田园。姚宽《生查子》“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词中有六句使用比喻,如将郎和妾比为飘荡无迹的尘与絮,借春风比酒后脸上情态,用秋雨比喻泪珠等。姜夔《疏影》用五位女性来比喻梅花,把梅花人格化。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梁栋《野水孤舟》:“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诗人以雨后野水比喻国事不可收拾,以行路间断比喻困难重重,用济川不果喻抱负难以实现,用鸥鸟浮沉喻有志之士只能随波逐流。虽不言国势,其国势颓微已见其中。

(三)拟人

拟人即将事物人格化,这是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如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草树”原为无情物,在诗人笔下能“知”能“解”还能“斗”,与“杨花”、“榆荚”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人此中来。”诗人将桃花替代春光,又把春光拟人化,可以躲进山中,让人无法寻找,似有小孩顽皮惹人性格,天真可爱。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将自然界的夕晖写成“脉脉”含情不断,将流水写成“悠悠”含恨无穷,借以表示思妇的凝愁含恨。鹿虔雇《临江仙》“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藕花被赋予生命和浓烈感情,不仅相向而泣,还暗伤亡国,泪湿香红。欧阳修《玉楼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词人笔下游丝在苦苦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欧阳修《啼鸟》,则通篇赋予啼鸟以人之性情,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李觏《残叶》通篇将残叶赋予感知,寄以诗人自己情感。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将“一水”、“两山”赋予有生命的形象,亲切动人,传诵千古。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诗人将雪、柳赋予人的性情生命,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乡愁。方岳《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通篇将春风拟人化,先总写其太忙,再从不同方面写极忙之状,富于动感,极有韵致。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直接将“雨’’赋予“恨”,“云”赋予“愁”,将“江南”称为“佳丽”。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花圃围栏上的菊花充满愁感,兰花上露珠迸出泪珠,也是为了表达诗中女主人公的愁感,词中赋予蔷薇以人的体态和动作、人的灵魂和情感,使读者实难分辨哪里是花,哪里是人,真是进人了物我交融的境地。

(四)重叠

1.单对叠字,用以表示重复、连续。如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的“去去”,表示走了又走;姜夔《扬州慢》中“年年知为谁生”的“年年”,表示连续多年。用以形容事物、情理: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悠悠”,形容笛声之悠扬;柳永《雨霖铃》中“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沉沉”、辛弃疾《摸鱼儿》中“脉脉此情谁诉”的“脉脉”等都是叠字的运用。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霏霏点点迪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词中句句用叠字开头,用得贴切自然,毫不生硬,并产生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仅很好地表现了内容,还使声调谐婉。

2.用叠音词形容或补充所状之物,使读者加深印象。如无名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词,全词情趣盎然。谢姚《游东田》:“戚戚苦无悚,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诗中三处运用叠字,增加了诗的形象和音乐美。何逊《下方山》“鳞鱗逆去水,弥弥急还舟”,用两组叠音词,状写诗人心潮的不平静。王褒《高句丽》“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盌漼灌,垂手奋袖娑娑”,后两句“漼漼”是形容涕泪齐下,“娑娑”是指舞姿轻扬,都是对前二句的形象化的描写和渲染。雍裕之《江边柳》“嫋诚古堤边,青青一树烟”,“嫋嫋”形容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青青”形容其葱茏苍翠之色,写出了柳的轻盈和春的秀丽。

3.两对以上的叠字,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或者表示强调、连续等。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秦观《鹊桥仙》中的“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是属于叠字的妙用。

4.重沓与重叠交替出现,造成一种回环优美的句式。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其中“黄鹤”、“去”皆为重沓,“悠悠”重叠,但读者不仅不感到重复,反而感到巧妙。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鹈鹧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相问”重沓,“霏霏”重叠,将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曲折而又详尽。

(五)精警

即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含义深刻、丰富的情理,使人读后感到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例如有工整对偶的警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有意境深远的警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有将物理和人事等量齐观的警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有寄希望于想象的警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有充满深刻哲理的警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有比喻极为新鲜、形象的警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有愿望与现实相违的警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有化用典故的警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警句常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被广泛引用。

(六)点染

所谓点染,即借用画家手法,先点明中心物象后,再从各个方面进行渲染。如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晴碧”句为点,指明春草之广阔,“千里”两句为染,前句从广阔的空间加以渲染,后句从时间上加以渲染,都是极言春草之无根、之丰盛。陆游《初发夷陵》:“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先总写船过三峡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再从江面的壮阔、江面的奇景等方面进行渲染,展示了一幅长江***。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白发征夫泪!”词人先点出“风景异”,再从雁无留意、四面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悠悠等方面渲染其“异”。柳永《雨霖铃》被认为是“点染”的成功范例。上片“念去去”先点明这次分别是去而又去,远而又远,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样景物来渲染。下片“伤离别”是点,下面“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渲染出一种凄清意境。柳永《望海潮》上片先点出“钱塘自古繁华”,再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等进行渲染。

(七)兴起

“最早的所谓兴,是借一物来引起他物,像借关雎来引起淑女,诗里先写关雎后写淑女,两者都写。”(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后兴的意义扩大,比和兴开始混淆,故称比兴,但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特点没有变。鄆炎《见志诗》(其二)“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灵芝”生在河流的洲渚之中,常受洪波冲击,诗人以此寄寓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无名氏《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兴起”的手法,表示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以此笼罩全篇气氛。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萁”(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来煮与自己同根生的豆子,诉说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说明人生穷达的各殊,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前二句以生长缓慢的枣树起兴,隐喻姑娘年复一年没有出嫁,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前二句用斑竹和鹧鸪起兴,斑竹也称“湘妃竹”,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因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诗人以此表达思妇思念情郎的愁绪;鹧鸪常相对而啼“行不得也哥哥”,触动了思妇的愁怀。刘禹锡《竹枝词》(其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人借红花易衰表示对男方是否易变心的担优,用“水流无限”表示自己由上句而产生的烦忧无法摆脱。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全词运用比兴,表爱国情思。词人借眼前景“清江水”、“无数山”,将家国之悲、今昔之感托景而出,极为深沉顿挫。

(八)夸张

夸张是诗歌的重要因素。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但艺术是从生活中高度概括而来,所以更能表达事物的本质。李延年《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对佳人的美好作了极度的夸张。潘阆《酒泉子》“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成功运用夸张,突出了潮水的声势和弄潮儿英勇善水的气概。一些被夸张的事物看似不可信,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如李益《宫怨》“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字面上好像讲宫漏接了大海,怎么也滴不完,夜长无期。这当然不可能,但却更真实地表现了愁人知夜长的深切愁苦。陆龟蒙《新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鹃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写官家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渤海边上出现了一片沙荒地,但官家却比海鸥更早发现这片新荒地,打起榨取赋税的算盘。虽极度夸张,却又合情合理。

(九)双关

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说甲,实际却指乙。其主要形式有两种:

绝句江碧鸟逾白篇10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都市第一名山——梅岭风景名胜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也可以叫我×导,此次梅岭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梅岭旅游目前主要推出的线路有:观光型(1)长春湖—狮子峰—神龙潭;(2)长春湖—紫清山—神龙潭;文化型(1)洪崖丹井—天宁寺—铜源峡;(2)洪崖丹井—翠岩寺—紫阳宫;娱乐休闲型的有:梅岭主峰—狮子峰—洗药湖等几条旅游精品线。今天我要带大家去的是××线路。

从英雄城南昌到梅岭风景名胜区有18公里,40分钟车程,其东面有三条公路连接南昌,南面可以通赣湘320国道,北面可达昌九高速公路。我就利用这段时间简单介绍下梅岭风景区概况:

梅岭,江南最大的“飞来峰”,中国音乐发源地。它东南邻新建县,西毗安义县,北接永修县,(湾里)行***国土面积238平方公里,景区规划面积1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73.1%。人口80752人,GDP收入近16亿元,森林覆盖率为73.1%。她原名“飞鸿山”,在浩淼的赣水之滨,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隔江呼应。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珠帘暮卷西山雨”来描绘梅岭,在古豫章(南昌)十景中梅岭就有洪崖丹井、西山积翠两景。1985年被省***批准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梅岭——滕王阁”风景区被***批准为第五批部级风景名胜区。

梅岭有自然和人文景点 120多处,主要景观有:中国音乐鼻祖——黄帝乐臣伶伦断竹而吹、创制音律,晋代以来就声震神州,使南昌改名为“洪州”的海内最古老的名胜——洪崖丹井;有绵延五公里,由大小80多帘瀑布串联起三百多轮原始水碓,墓塔成群、梯田如挂、候鸟翔集的铜源峡;有石海排空,气势磅礴,生动再现了梅岭地区绝特的花岗岩倒石堆成山历史的狮子峰;有长逾170米的整块花岗岩崩析叠架而成,上下两层、洞中有洞的潘仙洞;有江南最大的尼姑庵——天宁寺;有江西最大的地表皇室墓葬——皇姑墓;有“天下第八泉”;有名列全国十三大避暑胜地,有“小庐山”美誉而降温幅度实际超过庐山的洗药湖;有真实记录着二十世纪中国***治风云的***别墅;更有杂糅其间的种种神奇美妙的传说,如秦穆公女儿弄玉与萧史在海拔799米的萧峰之巅相守以老,演绎出的“吹簘引凤”、“乘龙快婿”等一系列情爱经典,而由梅岭“三海”——云海、竹海、杉海幻成的“梅岭积翠”更是文人骚客争相题咏的古今南昌著名景观。

梅岭的山体是飞来的。梅岭像一只鸿雁,向着鄱阳展翅飞翔,梅岭没有“飞来峰”,但整个山体是“飞来”的。梅岭原是(也称西山梅岭)属赣西北九岭山脉东端的一座滑脱构造山体,山体从西北往东南推移了几十公里。在地质词典中把这一山体称为“推覆席体”。因为这个原因,梅岭明显地分为两层,上层是江西最古老的地层——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绝对年龄值为15.5亿年,被双桥山群覆盖的地层是2.85-3亿年间的石灰岩和白云质灰岩。15亿年以上的“双桥山群”,好比是一位爷爷,压在比它年轻得多的“孙儿”身上。梅岭周迥三百里,不与它山接,自成一山系,被人们称为“飞鸿山”、“飞来峰”。不仅这本身是一个地质奇观,由于特殊的区位环境,自身成山时地壳运动的隆起、沉降、褶皱、断层、侵蚀,以及后来崩析、风化等因素的作用,形成许多被中国旅游地学研会及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

梅岭是座历史名山,早在汉朝初年,就辟有驿道。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专***,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唐朝以来,有张九龄、张商英、周必大、王安石、张位五位丞相,欧阳修、曾巩、黄庭坚、陈师道、汤显祖等文学家,岳飞等武将,慕名而来,或游览赋诗,或题刻留记,或凭吊古迹,或隐居修炼,留下了许多名诗佳作和人文景观,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

梅岭是佛道两教的圣地之一,道书“云笈七签”称梅岭为“第十二洞天”、“二十福地”,足见当时梅岭道教之盛行,梅岭在道教中的地位之高。鼎盛时期寺庙宫观遍及全山,多达136处,僧道数千人。较为有名的有翠岩、香城、蟠龙、云峰、奉圣、双岭、安贤、六通“八大名寺”:玉隆、紫清、天宝、凌云、栖真、太虚、太霄“七大宫观”。但由于众多原因,大多寺庙、道观已被毁,目前保存较好的有全世界万寿宫祖庭(即道教净明宗祖庭)西山万寿宫、道学德教一脉的发祥地紫阳宫、法雨寺等处,现重修了天宁寺(江西第一大尼姑庵),翠岩寺、法圆寺、观音殿等寺庙。

梅岭上百座山峰,各具特色,相传为“九龙聚首、凤凰饮水”之地。梅岭头翠竹生幽,狮子峰险峻难攀,紫阳山秀丽多姿,主峰罗汉岭海拔841.4,利于观景。梅岭有许多古树名木,雄伟俊俏的迎客松,姿态万千的陵上古松林,苍老遒劲,嵯峨挺拔的千年银杏树、神龙潭红豆杉,尤以“盆景樟”、“石中兰”、“树生竹”为奇,被誉为“梅岭三绝”梅岭无山没洞,无洞不奇。梅岭岩洞于山巅之上、谷壑之中、巨岩之下,皆天然而成。有形似庐山仙人洞的云隐洞,长逾百米的潘仙洞,弯曲多变的造钱洞,洞中有瀑的秦人洞,还有形态各异的尖刀石、龙爪石、礁臼石、穿剑石、佛名石等,景色各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绝句江碧鸟逾白10篇

学习

自学考试学习计划模板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自学考试学习计划模板,内容包括自学日语的学习计划,自学考证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要从四个方面下手。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确定每天学习时间。二、总结考试,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三、根据自己学习上的漏洞,制定

学习

纸花瓶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纸花瓶10篇,内容包括纸艺花瓶推荐,纸做花瓶教程。***解步骤:很有创意的想法,利用折纸制作花瓶。在精心的设计下,最后完成的折纸花瓶也是挺漂亮的,跟鲜花搭配起来,别有一番美感~可以在这款花瓶的内部放置一个加有清水的小玻璃瓶,让

学习

得意洋洋造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得意洋洋造句10篇,内容包括得意洋洋造句,得意洋洋造句子10字。3、他们一行人就要到达目的地了,心想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者不免得意洋洋起来。4、纵然是考了全班第一也不至于这样得意洋洋。5、他拿着那幅的柳州山水画,一副得意洋

学习

工作室工作计划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室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作室工作计划模板,工匠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二、组织成立组长:倪玮玮成员:蒋玉园刘多廷逯华林二、明确职责⑴认真制定“读写绘工作计划”,并负责切实实施计划;⑵指导授课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去收集、

学习

笑冰心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笑冰心10篇,内容包括笑冰心赏析论文1000字,冰心散文笑。③“这笑容仿佛在哪..①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

学习

想念圣诞节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想念圣诞节10篇,内容包括想念圣诞节,想念圣诞节演唱。3、圣诞悄然而至,多变的永远是天气,不变的永远是情意,愿淡淡的凉风拂去你的疲惫,暖暖的阳光传递我真诚的祝福,让快乐天天与你相伴。4、圣诞的钟声敲响,鹿儿的蹄声回荡,温

学习

冬天的诗句有哪些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冬天的诗句有哪些10篇,内容包括有关于冬天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冬天的诗句有哪些诗。译文: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3、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唐崔道融《梅花》译文: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

学习

企业承包合同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承包合同,内容包括企业承包合同纠纷,企业内部承包合同。法定代表人:____双方根据,经协商签订本合同。一、承包形式为上交利润递增包干。二、承包期限自__年__月__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共__年。三、上交利润数额1.承包方上交利润包干基数为2.承

学习

开学第一课歌曲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第一课歌曲10篇,内容包括开学第一课歌曲完整版,开学季歌曲。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小喇叭、小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

学习

成语庖丁解牛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成语庖丁解牛10篇,内容包括庖丁解牛成语大全,庖丁解牛成语习题。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例句: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来源:文章

学习

整体管理论文模板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整体管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项目整体管理论文,流程管理论文十篇。多年来,我国的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但在经营管理中实行企业化管理,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医院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大、中型医院拥

学习

小学安全教育课教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安全教育课教案,内容包括小学安全教育课教案怎么写,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教案。(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有老师、有保育员,但是,毕竟不能和家里的一对一照顾相比。如果孩子还不会自己穿衣、穿鞋、洗脸、刷牙,这几天开始试

学习

社区防汛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社区防汛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社区汛期防汛工作总结,社区防汛工作汇报发言材料。总结20__年安全迎汛工作,我们街道从总体上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看,从落实市、县防汛指挥部立足“防大汛、抢大险、

学习

姐姐和我10篇

阅读(28)

我和姐姐比起来,虽然是双胞胎,但性格却不一样。我比较开朗,整天开开心心,没心没肺,可是姐姐却不一样,跟你们说一件她的趣事吧!我和姐姐英语不算太好,去补课。那是星期六的上午11点多,补课两小时,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在那段时间姐姐充分体现了木...

学习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10篇,内容包括杜甫江碧鸟逾白绝句解析,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翻译。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春回大地,燕子南归,思乡之情一下子涌了上头。他心想:唉!今天的春天又将过去了,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回家乡呢?于是,杜甫就挥笔写下

学习

绝句的诗意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绝句的诗意10篇,内容包括绝句全部的诗意,绝句诗意10字。4、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过华清宫绝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过华清宫绝句10篇,内容包括过华清宫绝句,过华清宫绝句其二朗读。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荒***误国,杜甫以来的不少诗人已作过充分反映。此诗也表现了这一主题,却选取了新鲜角度,收到了独特效果。(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夏日绝句的意思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夏日绝句的意思10篇,内容包括夏日绝句的意思解释10字,夏日绝句的意思和诗句解释。莺莺小姐唤红娘。说“红娘啊,闷坐兰房嫌寂寞,何不消愁解闷进园坊?”花街回廊绕曲折,纱扇轻举遮太阳。九曲桥上红栏杆,湖心亭旁绿纱窗。小姐是她身

学习

杜甫绝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杜甫绝句10篇,内容包括杜甫绝句诗句,杜甫绝句讲解。《绝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绝句古诗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绝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绝句古诗跟读,古诗绝句数十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学习

绝了!《绝句》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绝了!《绝句》,内容包括绝句全解,绝句全诗。李重华认为“诗有三要: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音”为诗之首要。所以,诵读,是经典古诗教学之根本。本课教学,以绝句的特点和本诗的艺术特色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