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1
-----读杜甫《绝句》
春天来了,大山里景色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碧波万倾的江水随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在江水的上空,海鸥展示自己那雪白的羽毛,轻轻地掠过江面。连绵起伏的山脉托着碧绿的江水,在青山的身上,艳丽的桃花争相开放,红艳艳的一大片,从远处看,似乎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山上,不时有几群燕子飞过,剪刀的小尾巴,黑白相间的身子为春光增添了不少情趣。
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春回大地,燕子南归,思乡之情一下子涌了上头。他心想:唉!今天的春天又将过去了,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回家乡呢?于是,杜甫就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字数未到故重复粘贴:
赏景思乡之《绝句》
-----读杜甫《绝句》
春天来了,大山里景色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碧波万倾的江水随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在江水的上空,海鸥展示自己那雪白的羽毛,轻轻地掠过江面。连绵起伏的山脉托着碧绿的江水,在青山的身上,艳丽的桃花争相开放,红艳艳的一大片,从远处看,似乎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山上,不时有几群燕子飞过,剪刀的小尾巴,黑白相间的身子为春光增添了不少情趣。
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春回大地,燕子南归,思乡之情一下子涌了上头。他心想:唉!今天的春天又将过去了,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回家乡呢?于是,杜甫就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2
2、出自《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3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谢眺《王孙游》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4
一、修辞手法
古诗中最常见的修辞有四种:比喻、对比、拟人、夸张。教学时可重点介绍它们的作用。
1.比喻。诗歌中的比喻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事物的特征,使其形象生动,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水光,用“青螺”比喻山色,写出山水之美。二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用“一江春水”比喻“忧愁”,使得本来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2.对比。对比可以使比较的双方特点凸显,从而使情感更鲜明,主题更深刻。有今昔对比,抒发今不如昔的感慨,如很多咏史诗;有空间对比,如吴融的“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两句,通过宫中与四郊气候的对比,揭示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能体察民情的社会现实;有人与人的对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现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实,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愤慨;有人与物的对比,如杜审言的“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诗人拿自己和湘江水对比,表现了被贬南下的无奈;还有物与物之间的对比,苏轼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3.拟人。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喜爱之情,如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二句,写出了春雪的活泼可爱。二是移情于物,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诗人的情感已转移到花和鸟身上。
4.夸张。古诗的夸张主要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表现了诗人和友人的深厚情谊。
二、表达方式
由于考试中基本不涉及说明、记叙和议论,因此这里主要介绍描写和抒情。古诗中的描写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李凭箜篌引》一诗就是采用以侧面描写为主,正面描写为辅的方法。白居易的《夜雪》则完全采用侧面描写,从触觉、视觉和听觉三个角度对夜雪作了描绘。
2.动景和静景的结合。很多诗在写景时爱将动景与静景结合起来。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刘的《雨后池上》一诗,前两句“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极写水面之静,后两句“东风忽起垂杨柳,更作荷心万点声”则以动衬静。李白的“遥看瀑布挂前川”化动为静;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则化静为动。
3.远景和近景的结合。诗人在写景时,常既写远景又写近景,使得画面更加开阔,景物更有层次感。如张籍的《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诗的第二句写的是近景,其余三句都是远景。
4.实景和虚景的结合。虚实相生,是古诗写景中的绝妙境界。因此,诗人在描写实景的同时,常常会插入虚景。虚景主要有五种。一是印象之景,即过去存在、发生过,但现在已不复存在,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燕”及“百姓家”是实景,而“旧时王谢堂”则已成过眼云烟,是虚景。二是不见之景,即因条件限制,目光无法触及之景,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属于实景,而“满园春色”则由于围墙的阻挡无法看到,是虚景。三是猜测之景,这种情景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如杜甫的“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和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都是诗人猜测之情景,借助这样的猜测想象,更加流露出诗人思家心切。四是假设之景,这种情景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全是诗人主观愿望,如柳宗元的“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五是梦幻之景,如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古诗中的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常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一般在诗的后半部分及词的下阙。这些句子常带有叹词或“悲”“愁”“思”等体现诗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物,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万里悲秋常作客”“烟波江上使人愁”“低头思故乡”等诗句,都是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诗词中非常普及,诗中写景的句子,一般都用了这种手法。如李商隐的“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就是借景抒情的典型例子。托物言志主要用在咏物诗中,如张潜的《早梅》,诗人以梅自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三、表现手法
侧重介绍用典和衬托。
1.用典。古诗词中引用的典故可分为字典、句典和事典三种。字典是指化用某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字词,如柳、杜鹃、梅花落等。韩琮的“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中的“暮云”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江东日暮云”,用来指友情。句典是指化用前人的诗句,如辛弃疾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事典是指在诗中化用故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功的运用了五个典故,借这些史实,作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使用典故,在文字上可以以少胜多,在表意上可以含蓄委婉。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5
[关键词]改写理论;翟理斯;古今诗选;英译杜诗
[中***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22
杜甫(712―770)是中国唐代中期以前古典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元稹评价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真实记录了唐帝国由盛转衰时期的***治局势和社会面貌,有极高的史料性,故称“诗史”。另外他还是一位极富人文关怀的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有“扶君至尧舜”的***治抱负和理想,体现了民胞物与的儒家品格。其诗文深沉蕴蓄,感情曲折抑扬,也因此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杜甫及其诗歌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广为传颂,在英语世界也不断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外交家、著名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是将杜甫诗歌译成英文的重要先驱。其在1898年出版的《古今诗选》(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1],选译了从周秦到清代的诗歌共200首,其中杜诗10首。其译作“诗味浓郁,严谨典雅,在西方风行一时”[2](P39)。施觉怀曾夸赞翟理斯有诗才,称“Giles译中国古诗可算一绝”[3];北大教授许渊冲在《谈唐诗的英译》一文中也对翟理斯的英译汉诗持肯定态度,指出“宁可继承Giles诗体译文的传统”[4]。
相比于翟理斯的杜甫诗歌英译对杜诗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及接受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略显单薄。李特夫[5-6]在2001年发表的关于杜甫诗歌在西方译介情况考论的两篇文章中仅对翟理斯英译杜诗的重要地位有所提及;郝稷[7]在《翟理斯〈古今诗选〉中的英译杜诗》中也只是对翟理斯英译杜诗予以简单介绍和评析,而对翻译过程及译者本身的研究并未触及。另外,传统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理论着重分析文本之间的“忠实”或“对等”,对翻译中的改写现象无法做出明确解释。勒菲弗尔改写理论超越了传统语言学层面的规定性研究,把翻译研究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极大地扩展了研究视野,为翻译中的改写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本文拟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视角研究翟理斯英译杜诗中的改写现象,并探究其原因。
一、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潮流的主要提倡者和推进者,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地位及作用,认为“基于原语和目的语文本层面的‘对等’不存在,译者面对的是大量难以理解的且容易被误读的文化材料;翻译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文本,还需对翻译带来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制度进行研究”[8]。
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一书的序言中,勒菲弗尔明确指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他还强调“翻译是最明显的改写形式。它是最有影响的潜在力量,能够跨越始发国的文化疆界,将作者或作品的形象投射到新的文化场景。通过翻译投射的文学作品的形象基本上由两个因素决定,这两个因素按重要性排列分别是译者的意识形态(无论是译者主动接受或是由其他赞助人强加的)和译者所处时代的主流诗学”[9]。下面我们具体阐述决定译者翻译策略使用的2个因素:意识形态和诗学。
勒菲弗尔改写理论中所指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包含惯例、传统、信仰等文化形态在内的广义的意识形态,而不是***治思想意义上的狭义的意识形态,它是制约人们信仰和行为习惯的总的因素。作品的形式风格和内容主题都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翻译不仅依赖于语言文化,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意识形态的预期。当原文本的意识形态与译者的意识形态发生冲突时,大多数译者都会倾向于采取各种手段改写原文本,从而使其与目的文本所在文化的意识形态相融合,以贴近目标读者的心理期待。
除意识形态外,决定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还有诗学。根据勒菲弗尔的理解,一种诗学形态包括2个方面:一是各种文学手段、样式、题材、原型人物、场景、中心思想以及象征等文学要素;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体制中的功用。前者从技术层面对原文进行改写;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译者选择主题与社会体制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改写,借以博得大众注意。
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首先是比较文学理论的一种,但是它对翻译研究,尤其是对翻译文学研究也有重大意义。根据勒菲弗尔改写理论,“意识形态主要从***治、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来操控译者,诗学则是译者翻译过程的文本表征”[10]。一些看似不忠实的翻译,可能不是语言文字的原因,而是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探究翟理斯译改杜诗的原因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翟理斯《古今诗选》中对杜诗的改写
杜甫一生写下1 500多首诗,其诗多涉及***治黑暗、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表达了其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尚的儒家仁爱精神,即使在一些咏物写景诗中,甚至在有关朋友、兄弟及夫妻的抒情诗中,也渗透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然而在《古今诗选》中,翟理斯所选译的10首杜诗除了《石壕吏》直接触及当时的社会波澜,其余9首诗都指向杜甫的个人生活世界:《绝句・江碧鸟逾白》反映的是羁旅异乡的惆怅;《落日》是一首即景抒情诗,描写村居田园之乐;《月夜忆舍弟》抒发思友怀亲之情;《江村》描写家庭之乐;《琴台》歌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题张氏隐居》和《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描写寻仙访隐、宴饮郊游的场景;《曲江二首》则突出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译文所呈现的杜甫不再是一个动荡时代的颠沛流离者,也不再是一个于困苦中依然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儒士。这种对杜甫形象的改变和对杜诗内涵的弱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翟理斯在翻译过程中的特殊处理所致,以下只具体谈两点。
1.译文对诗题和历史地理文化信息的处理
翟理斯在翻译诗题时有意偏离原诗题。杜诗拟制诗题之妙,历来为诸多杜诗学研究者所称赞。比如清代的金圣叹曾评论《江村》:“题曰江村,诗曰江村者,非江边一村也。乃清江一曲,四围转抱,既不设桥,又不置艇,长夏于中,事事幽绝,所谓避世之乐,乐真不啻者也。”[11]“江村”之题与全诗主旨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微妙联系,然而翟理斯却将该诗题目译为“Home Joys”(合家之欢)来概括全诗大意,从而尽失曲折之美。对比原诗可知,翟理斯所译的杜诗没有一首与原诗题目相一致。《绝句・江碧鸟逾白》译成“In Absence”(不在场),《落日》译作“Wine”(酒),《月夜忆舍弟》题目译为 “To My Brother” (致吾弟),《琴台》则直接以故事主人公之一“ SSUMA HSIANGJU” (司马相如) 为题,《题张氏隐居》译为“The Hermit” (隐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的题目译为 “A Picnic”(郊游),《石壕吏》译成 “Pressgang” (征兵队)。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翟理斯同时选取了《曲江二首》,却将其分别翻译成两首韵律形式不同的诗,并分别以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为之译题。总体来看,翟理斯的译文题目,即诗题主要是依据他对原诗大意的理解而自创。翟理斯译诗中题目的偏离使得原诗作者杜甫的形象越来越生活化、田园化、浪漫化。
此外,翟理斯还有意淡化杜诗中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背景知识。杜甫诗歌号称“诗史”,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历史、地理等社会信息。然而这些重要信息在译诗中却消失殆尽。例如《石壕吏》和《琴台》,原诗题特地标明诗歌所描述事件的发生地点“石壕”、“琴台”这2个重要地理信息,而译诗诗题为《征兵队》《司马相如》;另外,诗句“急应河阳役”被译成“to journey the seat of war”,河阳这个地理信息也被一笔抹去。翟理斯译诗对杜诗所蕴含的文化典故基本不予说明。翟理斯的10首英译杜诗中只有2处注解,一处是对《琴台》中的司马相如进行注解,解释非常简短,偏重于他与卓文君的风流韵事,诗中凭吊古迹之感转化为杜甫本人心中情感渴望的表现;另一处是对《题张氏隐居》的尾句“对君疑是泛虚舟”给予说明,指出杜甫对自己能否接受隐士生活产生怀疑,而并未对其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说明。翟理斯在译文中对杜诗原文中的历史地理文化信息的淡化,降低了杜诗的史料性和文化内涵,削弱了杜诗的历史厚重感。
2.译文对诗歌样式的选用
从诗歌体裁样式来看,杜甫是一个众体兼长的诗人,绝句、律诗、古体、五言及七言,他都能运用自如,行文比较多变。然而,通过对照原文和译文2个文本,发现翟理斯的英译杜诗,在诗歌形式上以诗译诗,力求对应,以传达诗歌的美感。翟理斯为创造与原诗的某种对应,译诗的句数均与原诗保持一致:绝句以四句译出,律诗则以八句译成。此外,译诗还特别注重押韵,或隔行押韵(alternative rhyme,又称交韵)或两句一韵,或用抑扬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或用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这些都是传统的维多利亚英诗格律特点。
在翟理斯《古今诗选》选译的10首杜诗中,有1首五言绝句(《绝句・江碧鸟逾白》),4首七言律诗(《曲江二首》《题张氏隐居》《江村》),1首五言古诗(《石壕吏》),4首五言律诗(《落日》《月夜怀舍弟》《琴台》《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这4种体裁都有各自的字数韵律形式限制。然而翟理斯却将它们一概译成英国维多利亚诗歌样式。这样译文所传达的作者杜甫只能是一个文风拘谨、风格单调的诗人形象。
综观《古今诗选》,翟理斯的杜诗译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文的改写,这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凸显了杜甫关于个人生活的诗歌题材;二是大规模删除杜诗中的历史文化地理信息;三是利用维多利亚格律诗体翻译杜诗。这种改写,在形式上,改变了杜诗众体兼长及行文多变的特点;在内容上,使原文中的那位有着济民安邦抱负从而忧国忧民、积极入仕的儒者,变成了译文中耽于寻仙问道、宴饮游乐、思亲怀乡、田园村居、家庭之乐的隐士;在总体风格上,一改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使其转变为轻松、明快、简洁的诗风。
三、从勒菲弗尔改写理论视角分析翟理斯改写杜诗的影响因素
下面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翟理斯《古今诗选》改写杜诗的原因。翟理斯历经了整个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因而他的翻译行为深受维多利亚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
1.意识形态对翟理斯的影响
在意识形态层面,维多利亚时代经历了重大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英国民众过去坚定的,特别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与《人类的进化》(1871)动摇了传统信仰的理论根基。1880年代初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使得维多利亚王朝推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纷纷瓦解,至1890年代几乎彻底崩溃。随着艾约瑟的《中国的宗教状况》(1859)、理雅各翻译的《道德经》(1885)、翟理斯撰写的《老子遗存》(1886)在英国的出版发行,道教思想开始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流传。宣扬“天人合一”、“自然无为”、“返璞归真”的道家哲学思想正好契合了当时人们追求自由与和谐社会的渴望。因而英国人迫切地想要揭开东方古国的神秘面纱,感受历史悠远的东方文明,窥看中国的芸芸众生和社会百态,并从中寻求精神慰藉和出口[12]。翟理斯作为英国驻华外交官和汉学家,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赋予他以特殊使命:传播中国文化、迎合英国读者期待。鉴于当时道教思想的盛行,为迎合当时英国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翟理斯仅选译了杜甫诗歌中描写求仙访道、郊游宴饮、田园村居、和谐家庭生活等蕴含道教哲学思想的题材,而对反映杜甫忧国忧民和“扶君至尧舜”***治理想的儒家题材的诗歌则少有涉及。通过自创偏离原题的诗题和淡化历史地理文化等信息,翟理斯的英译杜诗营造了一种道家的清净无为氛围。
事实上,勒菲弗尔改写理论中的意识形态,除了包括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外,还包括译者的个人意识形态,后者包括个人性格、教育、生活和工作经历等因素[13]。翟理斯的父亲约翰是英国国会的牧师兼基督圣体学院的院士,在翟理斯小时候,其父亲就督促他抄写拉丁语和希腊文名篇,并教导他广泛阅读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和历史书籍,这种古典式的教育和他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实践,造就了翟理斯严谨的英国学院派作风。因而我们可以推断,翟理斯对古典文化的精通和爱好,是《曲江二首》之二的诗题被译为拉丁语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翟理斯古板的英国学院派作风也为其以严谨、典雅的维多利亚体诗歌形式翻译杜诗提供了一种解释。
2.诗学对翟理斯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代及文化中,对于不懂原文的读者来说,译文文本是否符合当时的主流文学规范,是其接受和评价译入诗歌的基本依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仍然盛行传统英诗风格,诗歌读者仍习惯于格律体的传统样式。作为维多利亚时代诗歌主导形式的格律体,在遣词造句和音韵节奏方面都有比较严谨的固定格式。因此,立足于英国当时的诗学规范,翟理斯采用维多利亚诗体形式翻译杜诗便是很自然的事情。另外,译诗中偶然使用希腊和拉丁文典故,在当时的英语世界被公认为是增强译文文学性和感染力的常用手段。[2](P44)遵循上面提到的两点诗学规范,翟理斯的英译杜诗显得典雅、整饬而严谨,从而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易被当时英语世界的诗歌读者所接受和欣赏。
四、结语
翟理斯《古今诗选》中的英译杜诗在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改变了杜诗的形式、内容和整体风格,也改变了诗人杜甫的形象。译者所处的时代特点、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等诸多因素,都以某种方式影响了译文的产生。
翟理斯虽然并非首位杜甫诗歌的英译者,但是与早先理雅各的翻译相比,“翟理斯的译作将杜诗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7]。翟理斯的研究和翻译,为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认识和欣赏杜甫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推动西方学习和翻译中国古诗,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译文对原文的种种改写,偏离了中国传统中杜甫及其诗歌的固有形象。尽管如此,翟理斯《古今诗选》中的英译杜诗在留下诸多遗憾的同时,也为原诗的重译开辟了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Giles H.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M].London:B.Quaritch,1898:99-111.
[2]朱徽.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施觉怀.略论译诗[J].翻译通讯,1982(4):21.
[4]许渊冲.谈唐诗的英译[J].中国翻译,1983(3):5.
[5]李特夫.20 世纪英语世界主要汉诗选译本中的杜甫诗歌[J].杜甫研究学刊,2011(4):79.
[6]李特夫.20 世纪前杜甫诗歌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考论[J].中州学刊,2011(6):201.
[7]郝稷.翟理斯《 古今诗选》中的英译杜诗[J].杜甫研究学刊,2009(3):83.
[8]Susan B,Lefevere A.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Pinter,1990:4.
[9]Lefevere A.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Routledge,1992:9-42.
[10]刘***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31.
[11]曹方人,周锡山.金圣叹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72.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6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四季歌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四季歌。
2.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四季歌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四季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四季歌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歌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与白,青与红,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历历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天,碧绿的莲叶,茂盛而广袤,阳光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的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色调明朗、充满生气,充分展现了秋季的美丽;“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眼中的冬天,则因为有了梅雪争春而更显活力,色彩鲜明。
那在儿童眼中的四季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本课以《四季歌》为题,意在通过观察、欣赏一年四季的典型美景,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有关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习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诗画融合创作的能力。教材提供了春天的樱花、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梅花的***片,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四季的特点,体会四季色彩象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诗画融合的名家大作或同龄作品,教材还提供画家笳咏的《春江水暖》、徐英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潘天寿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及一些学生作品,并以此激发创作欲望。那么,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加强生活感悟呢?让学生游览、观察,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这样,学生的创作才会更有生机,教师的教学也更显得有本有源。
2.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四季的特点,进行四季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创作。
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4--6人为一组。
要求:①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知识水平、家庭环境等情况分组;②选好组长,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和责任(实际上本学期学生的分组都可以参照这样的要求来安排);③各组做好主题描述、过程分析、总结工作;④发挥组长的作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片等)
对四季景色的描述
3.畅谈感想。
学生间互相讲述四季的特点及色彩特征。
4.创作作品。
(1)主题:画出四季的象征色彩。
(2)技法:运用蜡笔水彩画、钢笔水彩画、水粉等形式作画。
(3)配一句或几句表达自己感想的话或诗歌。
5.课外拓展。
设计四季故事,进一步探索你喜欢的季节的特点。
课外资料
1.四季诗歌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雪梅二首
(宋)卢梅坡
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虽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四季基本常识。
为什么说四季轮回在于地球绕太阳公转?
一年一度,冬去春来,四季更迭。这一自然规律,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根据太阳运行的位置制定了24节气,其名称和顺序都同现今通行的基本相同,24节气告诉人们太阳在运行中有节气意义的位置和日子。据记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用圭表测日影的办法,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子,从冬至开始,等间隔地安排各个节气。这24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人们还把24节气编为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每月有两个,上半年来六、二十一,下半年来八、二十三,相差不过一二天。”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7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 情景关系 动静结合 虚实相衬
一、情景关系
1.以景衬情。
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蜜意时,往往通过写景来衬托。“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一一对应,人之常情。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通过景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实现情景交融,最佳妙境在于“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
绝 句?摇?摇?摇?摇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色彩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以眼见之美景引发对家的回忆,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以景衬景。
诗歌离不开景物描写,同为写景,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次要之景在行文中是用来衬托服务于主要之景的。“万绿丛 中一点红”,使用“绿”就是为了衬托“红”,突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诗人写景时用“星垂”衬“平野阔”,“月涌”衬“大江流”,使得写景雄浑扩大,“开襟旷远”。这种以景衬景的写法使主要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鲜活。如:
宿建德江?摇?摇?摇?摇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以情衬情。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摇?摇?摇?摇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此诗以水的自然流淌的无情反衬人的无比情思,同时又以自己被贬的苦闷写友人被贬之地的遥远和途中孤寂的担忧,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牵挂和别时的恋恋不舍,达到了以情衬情的艺术效果,不仅显示了情之真,而且流露了情之浓。又如:
壬戌清明作?摇?摇?摇?摇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颔联以落花与啼鸟各自情感的对比,凸显受到打击的抗清志士的伤感,极言清廷帮腔的小人的麻木不仁,感情表达得含蓄委婉。
二、动静结合
1.以声衬静(幽静)。
钱钟书先生说:“寂静之幽深者,每得一声音衬托则愈加其静。”如:
鸟鸣涧?摇?摇?摇?摇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显示了春涧的幽静。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声音衬托山涧的幽静,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不仅是生活体验,更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又如:
题破山寺后禅院?摇?摇?摇?摇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本诗自始至终静得让人掩卷之余,也受到禅心的洗礼,特别是末句以钟声写幽静,与“时鸣春涧中”可谓异曲同工。
2.化静为动(生机)。
化静为动,对本来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感,静物写活,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机,充满活力,情趣盎然。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将静态的视觉形象动态化,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摇?摇?摇?摇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山衔好月来”一句,十分巧妙,它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句诗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化静为动,与上句大雁带走愁心,相互映衬,使诗人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更加突出,且富有新意,耐人寻味。
3.化动为静(形象)。
化动为静,是将动态之景转化为静止状态,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新奇效果。如:
望庐山瀑布?摇?摇?摇?摇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突出水势之大,犹如白练,没有间隙。在李白的另一首诗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也有类似的意境。“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前一句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山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后一句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景象。
三、虚实相衬
1.按虚景与实景的关系,虚实结合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和虚实衬托。
虚实对比是虚景和实景相反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主旨,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常运用虚实对比手法。如:
越中览古?摇?摇?摇?摇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着重写越王破吴后富贵威武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的无常之感。
2.虚实衬托是虚景和实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委婉含蓄抒情。
如《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帽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借少年耕者锄者等人的失常反应(实写)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虚写),虚实相生,突出了罗敷的美艳绝伦。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摇?摇?摇?摇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实写作者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情,后两句虚写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由实入虚,以虚衬实,充分反映作者孤寂思家的心情。又如:
除夜作?摇?摇?摇?摇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8
《杂诗(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忆东山二首》李白: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流莺》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放言五收(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绝句二首(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首先看王维的杂诗,作者纯用白描记言,简洁的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态,口吻等表现地十分生动,显示出我急欲知道故乡人事的心情。写的十分传神。二末两句看似突兀,怎么不说亲人,而单单谈起一株梅花呢?其实,窗前的寒梅已然成为作者心中的故乡的象征。因此,“寒梅”即成了对故乡思念的寄托。然而,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这一问,全部寄托了心中那对故乡的思念,这一问,实则省去千言,而又胜似千言,把作者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王诗《相思》也属于这一类,以富于情致的事物寄托情思,而寄语设问又亲切,令人神远。此外,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以发问表现诗人内心复杂强烈情感的还有如《咏蝉》《寄夫》《绝句》(杜甫)等。
以王建诗为例。诗人写“秋思”并未采用正面抒情,直抒心切,而用疑问语气。可是明明是诗人怀人,诗人却用“秋思落谁家..”,仿佛“秋思”唯有诗人才有。这看似无理,却表现出了诗人的情痴。这种“似放实收”的手法,还有礼李白的《忆东山二首》。那么,从另一种角度看,这种由眼前景以发问形式将读者引向更广阔地方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也是属于类似
另外一类――借外物之口,写自己之心。以骆宾王《咏蝉》为例,诗人以比喻说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他不是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品性却不为时人了解。须交待一点,这首诗是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解忤武后,遭诬以贪赃之罪下狱后写的。诗人借蝉之口,表达了不被人理解的悲慨。诗人这一问,似与蝉浑然一体,而又明明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内心。李商隐的《流莺》属类似。
另外一类,以问发人深思。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全诗是想说:对人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用漫长的历史去衡量判断,否则极易出现错误。末句一句既警醒了人们,也启示了人们,这正是问句使人深思的作用。
总之以例概全,虽失偏颇,但也能大概的概括问句在诗中的作用:更深入的表现诗人内心,更广阔的转移视线,更委婉的表达道理。这一深入一广阔既可以将诗句进入读者的内心,也可以将读者引向更广阔的视野,而读诗的韵味其实全在这一进一出中。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9
一、赏析诗歌语言
(一)赏析语言
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中的金子,它含蓄、委婉,或激情奔放,或纯朴淡雅,令人回味无穷,只有品味好诗歌语言,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美的意蕴。
赏析诗歌语言,重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品味分析,领悟其中的韵味,古人写诗大多十分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时要认真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中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诗歌表现手法上的妙处。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出,它要比“浓”、“暖”、“多”等强的好多,通过联想,能感觉出红杏枝头,蝴蝶翻飞,蜜蜂嗡嗡叫的大好春色,也联想到整个春天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姜夔)
一个“仍”字,让人联想过去,“二十四桥明月夜”时,歌女在桥上吹箫,红男绿女,歌舞升平,扬州十分繁华。今昔对比,令人感慨万分。一个“冷”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烘托了人物心境的凄凉。
(二)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在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感情奔放,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各有其妙。
①直接抒情:
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无衰绝,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乃敢与君绝。”这首诗表现了怀春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表白,可谓热情奔放,毫无矫饰之情。
②间接抒情,一般包括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
如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借美景难留诗人,表现诗人思念家乡心切的感情,正如王国维说:“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
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写了诗人登高所见,表现了诗人在晚年四处漂泊,贫病交加,但仍不忘忧国忧民的可敬又可悲的感情。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方法。
2.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起兴、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烘托、对比、白描等。
①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开头“君不见黄可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运用了起兴手法,使文章雄浑奔放,气势不凡,同时引出下文所要抒写的不满之情。
②虚实结合,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都门帐饮无绪”等是送别的实景;下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晓风残月”等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这样实景重渲染作者悲凉的心境,而虚写着意写诗人的孤寂之感,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③烘托,烘托也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如苏轼的《赤壁怀古》开头“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用气势不凡的景象来反衬周瑜这个英雄人物。为英雄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还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正面衬托诗人与汪伦深厚的友谊,形象生动。
④对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中“赵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⑤用典,如姜夔的《杨州慢》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运用了王勃的“豆蔻稍头的月初”、“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诗,表现了扬州如今的衰败不堪。
⑥白描:绘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是艺术上不加渲染烘托的写法,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几句就写出农民的艰辛和官家的贪婪。
⑦动和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中“明月”是静景,“泉流”是动景。动静结合,风景优美。
表达技巧还包括修辞手法,而古代诗歌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对偶、拟人、对比、夸张等。
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
故人云:“诗言志”。古人在写诗时,一般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而发,也有直抒胸臆意,表达自己情感,所以把握诗歌情感时,一定要抓住意象来分析诗人情感,同时注意作者本人,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身世遭遇,进而推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通过意象把握情感
如“十里楼台依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崖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文中有“楼台”、“杜鹃啼”两个典型意象,这两个意象都是表现思念的,抒写主人公思念亲人和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
(二)借事抒怀
如杜甫的《咏怀五百字》作者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中表现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看着自己小儿子被饿死,自己也辗转漂泊,于是发出“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其中含有诗人多少激愤之情!
(三)知人论世推情感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篇10
风气开放、血脉酣畅、元气淋漓的唐代,尽情尽性的光辉照耀之下,花花朵朵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开得从未有过的鲜润、艳丽、恣肆,而且“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并不是“都付与断井颓垣”,直至今日,她们依旧在唐诗里盛开着,芳香四溢――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娇俏可爱的桃花、梨花、李花、杏花,风韵天成的荷花,香染衣襟的桂花,孤标自持的梅花,花中君子的……
历朝历代,爱花的人何其多!
杜甫。这位“肠热心清,圣德之至”的诗圣,是多么喜欢花草啊。在他笔下,简直花影处处,花香不绝:“风含翠筱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因为惜花,难免伤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因为爱花,自然抗议折损花木:“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底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集中体现他一片爱花心肠的,当数《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中一首是这样的:“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面对满树盛开、娇艳动人的桃花,白发苍苍的杜甫居然产生了一个孩子气的问题:到底要爱深红色的,还是要爱浅红色的呢?另一首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那茂盛浓密的花朵,那被压得低垂下来的枝条,那时时飞舞的蝴蝶,那客来正好啼鸣的黄莺,组成了一幅动感迷人的春日画卷,蕴含着欣喜之情。
最见诗圣爱花之情的是这首:“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第一句解释自己是爱惜流年时光,不是仅仅爱花爱得要死(其实恰恰证明爱花爱得非比寻常),后面两句说,花一旦盛开就会纷纷凋落,所以还没开的可要商量斟酌着慢慢地开啊。这两句是他对花爱怜的叮嘱,他甚至觉得花苞们懂得“商量”,这里的花不但解语,简直是一群机灵乖巧的小精灵。
白居易。仅看他诗集的标题,便能感觉到他对花的感情到了何等地步:《京兆府新载莲》《赏花》《惜牡丹二首》《秋题牡丹丛》《山石榴寄元九》《大林寺桃花》《采莲曲》《惜花》……而他脍炙人口的名作《忆江南》第一首就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美景不胜枚举,但在白居易的记忆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江畔的鲜花。对花的眷恋,已不需要更多的证明。
在我看来,爱花的白居易的另一个伟大功勋,就是他影响了苏轼。凡喜爱古典文学的人,几乎没有不热爱苏轼、崇敬苏轼的,大家都习惯称他“坡”,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东坡”二字恰恰和白居易有关。元和十三年,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几年后改任忠州刺史,任期三年,忠州是个偏僻的小地方,诗人自然思乡且寂寞失落,但他能自我排解,他排解的方式就是种花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种桃杏》)在没有花草和园林的地方,自己种下桃和杏,耐心地等待它们开花。他还写了《东坡种花》,其一为:“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自己种花,自己赏花,独自在花树下终日徘徊,这是何等诗意而忘忧的境界?他又有《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终日流连,关切的无非是东坡之上的花花叶叶。就是这些诗,让苏轼给自己取了“东坡”的号。《二老堂诗话》载:“白居易为忠州刺史,有《东坡种花》二诗,又有《步东坡》诗……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王直方诗话》亦载:“东坡平日最爱乐天为人,故有诗云,‘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又,‘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坡。这位“赏遍洛阳春”的大文学家,写到花草的笔墨分外清丽动人:“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萱草》)“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赏花》,这是一首回环诗)而《次韵子由岐山下诗》是组诗,共21首,其中写花木的占了14首,诗前有序,说他到了岐山下,要居住一个多月,因为所住的地方北边有一块空地,于是他在这里既凿池又建亭,同时遍植花木。诗人特意说到,“又以斗酒易牡丹一丛于亭之北”,如此苦心经营之后,诗人就在这个世外小桃源中与花共语、细推物理、乐而忘返了。
坡最钟爱海棠花。在 《记游定惠院》一文中,开篇就是:“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诗中也多次写到:“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被贬黄州后,他仍然对海棠旧情不移、爱之更甚:“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痴绝,亦韵绝,遂成赏花惜花的千古绝唱。
张岱。这位小品文集大成者,本就是明末的贾宝玉,极性情、极风雅妙人,对花草自然不会不耽溺。《陶庵梦忆》中《天台牡丹》描写牡丹花团锦簇之美;《朱文懿家桂》记载了一株特别茂盛、自开自谢的桂树;《金***生花草》写种花高手金***生,勾勒传神;《梅花书屋》记录自己的梅花书屋四周为牡丹、海棠、茶花、西番莲、蔷薇等密密环绕;《不二斋》的内外则有翠竹、腊梅、建兰、茉莉、、水仙、芍药;《一尺雪》写芍药的异种(珍稀品种);《菊海》是赏菊的惊叹;《范与兰》写植兰高手与他的兰花……张岱是如此的爱花,以至于即便是写风土人情时也常常花影摇曳、花香漂浮:“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深惬。”(《西湖七月半》)
周瘦鹃。当代爱花而得名者,大概就数这位苏州文士了。可怜他生不逢时,亲手创建的“周家花园”在“”的风暴中被摧毁,他本人也如兰草被风雨摧折,但是他深爱过的花草们至今在他写的《花木丛中》一书里径自芬芳,风雨不惊。幸亏这位爱花人、种花人,不然国人爱花的风雅传统,要中断更多年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终于进入可以光明正大种花、堂堂正正爱花的时代。人性回归,性灵复苏,花草明媚,摇曳春风,尔来三十年矣。到今天,谁能说清天下有多少爱花人?
比起祖先和先贤,今天的爱花人是更有福了。不用说可以踏遍世界各地的千山万水寻芳赏花,单说今年秋天,盛大的第八届花博会就在江南开幕――恍若仙笛一声,云霞飞降;花径花山,花岛花田,花溪花谷,满眼花光,目不暇接;呼吸之间,香沁肺腑,举步之际,如入梦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