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杜甫篇1
1、杜甫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泰山。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来源:文章屋网 )
望岳杜甫篇2
“杜甫 ? 你难道是杜甫 ?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诗圣杜甫 ?”我诧异道。
“ 正是不才, 我怎敢与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呢 ?又怎敢玷污诗圣的名号? ” 他连连摇手。
我随杜甫来到山顶 , 杜甫面对高山下:“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一定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这时我想到曾经听老师讲过关于杜甫的事 ,可是朝廷奸臣甚多,到头来他什么也没得到 ,尽管他写诗 ,考科举 , 献上三大礼赋 ,可还是被那个宰相给害了,我劝他 : “ 杜甫求官之路极为险峻 ,请你三思啊 ! 到不如写写诗 ,过过田园生活不很好么 ?”
“ 谢谢你 , 姑娘 , 如今朝廷腐败 , 国家有难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我一定要为国家献一点绵薄之力 。”
“ 既然你执意如此我也不好阻拦 , 只劝你官场之争 , 敌暗我明 , 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啊!我先告辞了,再会!”
与杜甫再次相遇是在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世界,这次我看见满脸忧愁的杜甫,不禁叹息道:“杜甫,可否记得我?”他看见我点点头说:“姑娘,好久不见!”
我再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你当初为什么没听我的劝告呢?要不,你怎落得如此下场?”
他昔日炯炯有神的眼睛写满忧愁,昔日英俊白净的脸布满皱纹并黑黝黝的,昔日的黑发仿佛是一夜之间变白了,他望向天空说:“姑娘,你有所不知。杜某为了唐朝能像昔日那样繁荣,拼死拼活的辅助皇帝,却落得皇帝的不信任。你说我该咋办?该不该写信给家人呢?”
我记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是自安史叛乱以来 ,直到如今春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杜甫始终关心著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他深深体会到人民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我便说:“如今的你怎敢见乡亲父老?你应当游览各国,感受人民的苦难,并写一些诗,记录安史之乱的事。可能这样做,能把人们从苦难中走出。”
“多谢姑娘的忠言,杜某会把人们从苦难中走出,告辞!”看着他的眼睛又炯炯有神,我不禁为他的旅程担忧。不过他这一游,却成了今后有名的‘诗史’。望着他的背影,我说:“下一次再见,我只能默默看着你了。”
最后一次看见他是经过嘶杀拼搏后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著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著安史之乱带给人民不尽的灾难。只听见他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他抬头看寒月,又说:“姑娘,你不用躲藏了。”
望岳杜甫篇3
关键词:意象 抒情主人公 安史之乱 人性 登高而赋 诗风
王国维融会贯通了中国历代文论和西洋哲学、美学理论后,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拈出三组相对命题:“造境”与“写境”、“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写实家”与“理想家”。“主观之诗人”即“理想家”“造境”,“客观之诗人”即“写实家”“写境”。我们持此理论返视唐诗这个浩渺山系中对峙的两大主峰——李白诗和杜甫诗,当会发现二者的共通与歧异。为便于比较,我们捡出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登岳阳楼》两首诗,旁及其他,解析归纳,淘洗出二人的诗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两首诗都是登岳阳楼的五律,但它们的物态层、形象层、生活层、人性层、作者意识层、集体无意识层却各具特点。
严羽《沧浪诗话》云:“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李白此诗正是这样,开笔便写在岳阳楼上的所见然后是所闻所感。所见者,天岳之南、川、洞庭;所闻者,浪声、雁鸣、夏十二与“我”等人豪饮语;所感者,开阔、渺远的视野和胸襟。高张扬厉,夸饰铺排,意象繁复却不嫌冗杂,似醉后之语却又以能一贯之,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酒气,无不冲斥着豪气,大有“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之感。
杜甫《登岳阳楼》却不同,首先拉长时间、记忆的线段,沉稳厚重地起笔,然后描写登临之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恢宏雄大。史料记载,洞庭湖广圆五百多里,日月若出没其中。杜诗虽不如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崇高(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但因寄寓了江山纷乱之事,又比孟诗来得凝重,来得有神。
透视李白、杜甫这两首诗,我们完全可以剥离出两个丰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李诗一、二句深层处隐然可见一胸襟博大之人,唯其胸襟博大,方悠然而觉宇宙宽;三、四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点明登临前胸有块垒,睹物移情,被物感染;五、六句说不敢也不能辜负良辰美景,纵酒助兴;《唐诗鉴赏辞典》中何国治这样鉴赏七、八句:“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如此看来,则全诗应散发着一股喜气、一股轻快。我们以为不然。李白遇赦后是惊喜交加的,旋即放舟东下江夏,《早发白帝城》可证。在江夏活动的那段时间内,他还奢望朝廷起用,但现实是“我独不得出”,幻想的破灭,使得他不得不“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况且,此诗当作于肃宗乾元二年秋,一方面他逗留江夏时期写的“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诗句,无不流溢出千古愁、万古愤;另一方面“凉风”即“秋风”,自屈原“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王勃“肃肃凉风生”、陈子昂“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直到欧阳修《秋声赋》、范仲淹《岳阳楼记》、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都借“秋风”说悲愁,说现实羁绊。这是人与自然的合一、对应,同为万物,自有其血脉相通之处,所以人与自然方能生生不息、互相观照感应。尼采的话或可作为历代文人借“秋风”说事的别解:于是,也有人走进大自然,不是为使自身显现于其中,而是为了沉迷于自然,忘掉自身,这种“置身度外”乃是所有弱者和对自身不满者的愿望。因此,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应是情感跌宕、断续开合经历了“愁—喜—愁”的人了。纵观李白诗歌,以诗证人,他正是这样一个大悲大喜、个性张扬的人。
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暂时忘却痛苦饮酒作乐,杜诗却不同。他永远排遣不了痛苦,痛苦已融进他的血液中、他的追求中、他的生命历程中。即使是早闻大名的洞庭水、岳阳楼今方得一睹,他固然有点滴喜意、点滴快意,却只是淡淡的。他胸中装着满满的对家国的思念、关爱,于是,我们感受到他的博大,他始终是愁的,因他愁,于是万物都愁,皆著他之色彩;我心伤悲,于是万物皆是黍离之悲,皆是自然的拟人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人说:王者的盛衰决定着文学的盛衰。这话未必全对。回顾李、杜时代,李白生活在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盛唐时期,安史之乱的罡风他虽也领略了一些,但盛唐奋励向上、可进可退的社会哲学已内化为他的个人人生哲学;杜甫《登岳阳楼》作于大历三年,此时,安史之乱已告结束,但边塞又重点烽火,内战外争,国家离乱,百姓羸弱,“小我”飘摇。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为哲学思想,就必从社会中来,必从主宰社会的人类中来,然后再返回来指导、制约人类的思想、性格。李、杜的思想、性格就是儒、道思想投射出的模式,二人又把自己的个性渗入自己的作品中,使作品放射出斑斓夺目的光辉。李诗有悲愁,杜诗也有悲愁,悲愁本是人的本性,然而李白的“愁”较收敛、含蓄,杜甫的“愁”较张扬、直接。有志难伸,报国无门,于是李白人性中宁静的因素拖引着他“舞袖回”。庄子出世,屈原入世,而李白把二者集于一身,“入世”无功便“出世”,“出世”又为下一次的“入世”铺垫,顺则进,逆则退,正是人性使然。杜甫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抱本守一,愈挫愈奋,不回头,不旁顾,“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也是人性使然。
李白从小就种下了“桑弧蓬矢,射乎四方”的情愫,二十五岁时认为“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并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曾作《大鹏赋》自况:“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长安三年遇挫后,仍矢志不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上李邕》)直至《临路歌》仍高吟:“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他一生都想入世,都想伸展拳脚,于是他漫游、任侠、隐居待诏、进长安、投永王,终其一生,适如庄子《逍遥游》的大鹏“有待”。他始终立于大地而仰望苍天。
杜甫是“文章四友”之一杜审言之孙,早年也漫游各地,为应举从***作准备,开元二十三年归洛,应试不第,复漫游。为求仕困居长安近十年,终入蜀,再出蜀,大历三年登岳阳楼。他先后写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句无不以诗教“温柔敦厚”为纲,“发乎情,止乎礼义”。即如《登岳阳楼》一样,诗人把“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小我大而化之为大群:“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把个体的小宇宙拓展为整体的大宇宙,这是何等胸怀,何等气量!年老,多病,感时,思归,正是杜甫晚年诗歌的主题。“有待”是杜甫一生入世思想、行为的核心。他始终立于大地、俯视大地。
登高而赋的风气始于《诗经》时代,李、杜这两首诗是题岳阳楼、写洞庭水的名篇,其实写洞庭的诗作最迟该起于屈原的《湘夫人》。而岳阳楼旧址本来是三国东吴鲁肃训练水兵的***台,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建之,到宋朝庆历五年滕子京重建,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庆历六年九月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当是自古诗文写岳阳楼、洞庭湖的神品,庆历六年九月前的可在范文中找到归宿、找到积淀,之后的可在其中找到影像、找到衣钵,即登岳阳楼必把洞庭湖作为审美对象,必引发“悲”“喜”之情、“进”“退”之思,又必点染而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志向。
赵翼《瓯北诗话》说:“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李白诗正是以才气、抒气胜,因而诗作如一片神行,随手写去,自然飘逸,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又“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因而内容丰满,气象雄浑,诗风雄奇俊逸;杜甫则因多作近体诗,自觉在格律上下功夫,且又把自叹身世与忧国伤时一并打入诗中,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制约,所以他的诗风沉郁顿挫。
望岳杜甫篇4
钱钟书先生曾把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的主题,归结为以下三个:登高望远、在水一方、暝色起愁。诗人,作为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者,他们的行踪和心迹往往异于凡夫俗子。有奇山,有高塔,必有诗人捷足先登;面朝大海,漂流长江,或是一弯小溪,一泓清泉,在水一方总有诗人的清影;暮色苍茫,倦鸟归林,最先触动的总是诗人的情弦。翻开唐诗画卷,“望”字随处可见。有野望,有春望;望五岳三江,望平川高原。登高一望,拓展了诗人的视野,开阔了他们的胸襟,也丰富了那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公元736年,贵为五岳之尊的泰山迎来了一位24岁的年轻人,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尽管参加科举考试失利,他壮游之情未改。读万卷书,与古人交谈;行万里路,与大地对话。面对这东方平野上的好一座大山,他写下了这一首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因为这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诗,我们开始认识了一个不朽的名字——杜甫;因为他的这首诗,泰山五岳之长的地位也烙在后世的每一个读者的心中。《风俗通》一书中说:“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拜谒这位东方的长者——
立于齐鲁大地上,泰山山南山北峰峦连绵不断,青青翠色一望无际。大自然将神奇秀美给了这座山,因其高峻,山南山北晦明变化,好似清晓与黄昏。山中层层云生,舒展飘拂,心胸像经过洗涤一般;凝神远望,山中的飞鸟已归山林。此情此景,诗人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应当一登泰山之巅,俯瞰众山皆小矣!
清代学者如此分析:“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本诗前六句实写泰山,后两句是想象之境。作者借歌颂泰山之雄伟,抒发自己的阔达胸怀,自信终能攀越顶峰有所成就。所以古人以为此诗“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公元761年,饱经战乱的杜甫定居成都草堂。草堂并非富丽堂皇的建筑,杜甫诗中描述“柴门古道旁”,连木门都做不起,简陋至极。但诗人大半生颠沛流离,现在终于有了安居的空间,茅屋虽陋,环境却得树木清幽之致,内心喜不自胜,幽树繁花,细雨微风,游鱼飞燕。这一切,怎能不让诗人的困苦的心灵赢得些许宁静闲适呢?《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蜀中乡村***景: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诗)草堂周围有水无山,极目远眺,没有村庄阻隔,视野开阔。江水清澈,涨时几与江岸齐平,草堂四周,佳木繁阴,春日黄昏,繁花似锦。蒙蒙细雨中,鱼儿欢跃,时不时跳出水面;微风吹拂,燕子斜飞。城中有十万户人家,而此地只有两三户人家。
首联远望,突出一个“敞”字,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远眺。接下来写眺望之景,远近结合,动静相宜。“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澄澈清明的一江春水,似乎和江岸齐平,这是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春日黄昏,草堂四周树木蓊蓊郁郁,那枝头的花朵如一个个音符跳动……可谓人生难得的一刻欢愉。
五、六两句赋予画面以动感,鱼儿在细雨中,欢快地跃出水面;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飞舞,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因为雨细,鱼儿才跃出;因为风和,燕子方斜飞。“细雨微风”与“鱼跃燕舞”相互映衬,各得其妙。尾联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同时照应开头远离城郭旁无村落的幽美环境,更凸显草堂的闲适幽静。
古人登山则思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清朝学者姚鼐风雪中登泰山:“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风雪迷雾之中,石阶冰冻易滑,但没能够阻挡姚鼐及其同道登山的愿望。登上山顶,望夕照雪山,风景如画,非坚毅者怎能有此眼福?登高,需要燃烧生命激情;望远,需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地平线。
今天的我们,登高已无需付出体力和毅力,一架电梯,一根缆绳,就能在几分钟之内让你跃上高山之巅,却也无法享受途中的无限风光。望远,更成了一种奢望,不是眼前的高楼大厦阻碍了视线,就是当下的人情世故名利追求挤占了宝贵的时间。登高,是一种高贵的人生姿态;望远,是一条避免“近视”的闲适之道,不可不察!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这位曾经“一览众山小”的青年英雄,53岁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岷江、长江,在《旅游书怀》中心生感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辗转江湖。山河寥落,贫病交加的诗人在长江之滨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艰难苦恨涌上心头;晚年漂泊西南天地间,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岁月变迁,江山易代,杜甫的一生都在远远遥望而徒生叹息,虽有凌云之志,却一直没有飞翔的机会;纵有老骥伏枥的壮心,却始终无法施展才华。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我们读杜甫的诗歌,不仅在读唐朝由盛转衰的那段历史,也在品读那颗历经艰难苦痛却始终热爱土地和人民的高贵灵魂。
名家·名作
《望岳》赏析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萧涤非)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赏析
杜甫定居草堂后,经过他的一番经营,草堂园亩扩展了,树木栽多了。水亭旁,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现在得到了安身的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本诗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这儿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诗人遣词用意精微至此,让人叹服。“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真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从这二句诗中,我们不是可以感受到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
望岳杜甫篇5
杜甫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从三十五岁开始,他到长安谋求***治上的出路。在参加进士考试时,时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幌子,一个也不录取。他在长安城中,追随达官贵人,希望进入仁途。整整十年,毫无希望。最后,改变办法,直接向唐玄宗进献(三大礼赋),才引起注意。几经周折,终于得了个 “左卫率府兵曹参***(管理***械)”的小官。这时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夜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先被安禄山俘获,后只身逃出,才被肃宗李亨任命为左拾遗。由于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从此,他永远地离开了朝廷。公元七五九年,关中大旱,他随灾民流亡。随后,杜甫和家人一起,经由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进入四川,在成都暂时安居下来。由于得到严武、高适等人的资助,在四川前后生活了共九个年头。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正月,杜甫离开四川,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公安和湖南的岳阳、长沙、衡阳流浪。公元七七0年,这位天才的诗人,终因贫病交加,死在汀江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的诗惯以生动逼真的细节、精雕细刻的语言、铿锵流畅的音律、一唱三叹的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反映时代的呼声、人民的苦难和他自己的种种感慨,使他自己成为唐代诗坛的伟大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着不灭的光辉。
杜甫和泰山关系密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到山东,是省亲的必楠。其次,唐人诗人率皆重视旅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他们共同遵循的准则。杜甫青年时期先游吴越,次游齐赵,可以认为是增加阅历、开扩眼界的必不可少的行动。其三,友情所系。天宝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适在河南洛阳相识,随后,结到河南东部和山东游历,并与李、高二人同宴于北海太守李邕家。此外,杜甫的另一好友苏源明亦在泰山读书(相传苏源明读书处在泰山山顶)。其四,山东文化的吸引。山东是孔孟的故乡,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蓝,源远流长的文化,给杜甫以强烈的吸引。我们知道,杜甫曾多次游山东。其中,开元二十七年,杜甫在山东时,正是唐王朝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改变孔子配享周公的位置,使孔子南向坐,与周公并列,大大提高孔地拉的时候,不会是偶然的巧合。据我们简略统计,从开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年,从天宝三年至四年,杜甫前后共有七年的时间在山东一带游历,山东风物对他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杜甫关于泰山的诗,首先和他到兖州看望父亲有关。他的《登兖州城楼》诗写道:
我到兖州来接受父亲教训的时候,
才第一次登上兖州城上的南楼。
远望天上的浮云连接着泰山和东海,
一望无际的平川连接着青州和徐州。
孤单矮小的周峄山上秦人的碑刻还在,
荒凉的城中鲁人的灵光殿依旧存留。
齐鲁在寺上演出过多少历史的活剧,
我凭眺历史的遗迹有无限感慨和忧愁。
这首诗的第一句原诗是:“东郡趋庭日”。东郡,指兖州,趋庭,是用典。据《论语·季氏》记载。有一次,孔子一人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疾走而过。孔子问孔鲤:“你学习‘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教训儿子说:“不学‘诗’,是无法把话说好的。”孔鲤就遵教学“诗”。又一日,孔子一人站在庭院里,孔鲤又疾走而过。孔子问孔鲤说:、你学习‘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又教训儿子说:“不学习‘礼’,你怎么会处世呢?”孔鲤就遵教学习‘礼’。因此,后来,“趋庭”一词就成为父教训儿子,儿子接受教训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杜甫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当是青年时代来山东省亲时的作品。其次,在这首诗里,杜甫对山东有良好的印象。山东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以及壮伟的风物在他的心灵中增添了感慨的情思。
在山东的游历,使杜甫对山东风士人情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山东的感情也逐渐加深,他在诗中称赞“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方位的历下人物;描绘“泰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的泰山形胜。特别是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时进在他的诗中出现。《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说:
巍峨的泰山上浓云四起,
泼墨乌云在满天空翻腾。
轰轰的雷声使人心胆颤,
濠沱大雨吓得鱼下沉。
座中陈列的是贤人白酒,
门外传来的是长者车声。
相邀时恰值雨后的泥泞,
骑马到您的阶下来相迎。
前人以为,许主簿是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的主簿(掌管文书印鑑),杜甫和他屡有交往。这首诗写泰山云雨雷鸣,十分有气势。我们知道,高山易聚云兴雨,所以《公羊传》上有“泰山的云彩,遇石崖而兴起,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连合成大片云团,不一会儿就可台布雨于天下”的记载。泰山云雨,清人叶燮在他的《原诗》中,借以形容写诗作文,别具风味。兹转译如下,以博一粲:
天和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风、云、雨、雷。大自然中的风、云、雨、雷变纪莫测,无边无际,是天地的神巧,也是极好的文章。试以一例为论:
泰山上的云彩,刚地极少极少,但不一会儿就遍布天下。我曾约有半年的时间住在泰山之下,熟悉泰山云彩变纪的情状;有时云兴起时只是极少极少,转眼之间,便充塞天地;有时候呼个山峰同时云出,气势甚大,但升至峰顶即自行消散;有时候浓云密布,连阴数月不散;有时候一顿饭的功夫,便云散天睛;有时云如黑漆;有时候云如白雪;有时候云大如鹏鸟(这当然是《庄子·消遥游》中的水击三千里,翘如天边之云的大鹏)的翅膀;有时候云丝散乱,状如人头上的乱发;有的庞然大块飘浮天际,别无相继;有的纤细连绵络绎不绝;忽而黑云大作,当地人以占卜预测说,将要下雨,然而终于不雨;忽而睛云展现,当地人又以占卜预测说,将要天睛,忽而终于下雨。云的形状动态,千变万化,没有一次是相同的。至于云的色彩、云的性情,也没有一次是相同的。泰山兴起的云有的归山,有的竞一去不返,有的全部归山,有的一半散去,一半归山,也没有是次是相同的。这就是天地自然的文章,也是极妙极工的文章。
假如以作文的法则去约束天地自然的文章,那就等于说,泰山将要出云的时候,一定要把各种云召集在一起商量,说:我将要出云使云成为天地自然的文章;因此云出要有规则,先出某一云,再出某一云,用某云为起始,以某云为伏线,以某云作为全篇的照应,以某云为波澜转折,以某云为插入,以某云为虚笔,以某云推开一层,以某云为收勒一笔,以某云为结尾。按照这个规定“放出”,再按照这个规定“回归”。一一不能所错失,这样,天地自然之文章就完成了。这岂不是说,天地自然之文是依靠泰山,泰山之文是依靠云彩,而云彩的出入就一定没完没了。苏轼曾经说过“我的文章好象水质丰富的泉水一样,随地形而流的。”
此话可以和上述比喻互相说明。
叶燮的文学观点之一便是:文无定法,要在自然。但是,他以在泰山居住半年的时间,细心观察泰山云气变化,描述准确,形象生动,由云气变纪而形容文章之道,出神入化,颇得诗家之真谤。游泰山者,不可不留意于泰山之云,亦不可不由云而联想社会人生诸事,游而有得,目遇自然之景而神思飘逸,浮想连翩,是为真游者;足涉山川而神游哲理,飘飘欲仙,其乐何如哉!
当然,杜甫的泰山诗最著名的还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岳》:
声震遐迩的泰山是什么形象呢?
踏上齐鲁大地就饮餐她的秀色。
她是天地自然钟爱的神奇尤物,
她高大巍峨把阴阳昏晓来分割。
浩荡的白云在她胸前奔腾翻卷,
自由小鸟从四方向她皈依拜谒。
我一定振奋精神登上高高绝顶,
看众山涉小才使人有无限快乐!
这首诗几科是尽人皆知。但是,因这第七句的“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字,使铨释家们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议,或以为“会”字是“未然”之词,因而推断杜甫并未登上泰山;或以为“会”字是“必然”之词;因而推断杜甫一定登上了泰山。杜甫到底登上泰山没有呢?研究泰山和关心泰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研究杜甫的学者指出:杜甫确实登上了泰山。他晚年写的《又上后园山脚》中说:
早年我曾漫游山东,
欣赏嬉戏泰山之南。
深秋中我站在日观峰,
抬头眺望遥远的八方。
日观峰,即今之泰山山顶东侧的山峰。因为看日出最为壮观,故名。杜甫自己说他于“穷秋立日观”,可见登上确凿无疑。此外,尚可补充一条:杜甫的好友苏源明在泰山读书,确要的地点,据有关记载,是在泰山顶上天街附近。为了访友,杜甫登山也是十分近情的。
望岳杜甫篇6
1、杜甫写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用岱宗指泰山是因为它是五岳之首。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出自杜甫《望岳》一诗,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3、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4、泰山贯穿山东中部,泰安市境内,绵亘于泰安市、济南市之间,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大海,西靠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来源:文章屋网 )
望岳杜甫篇7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乃天下之壮观,诗人之胜域,游客之福地。今人从左侧的坡道拾级而上,可见道门两侧立柱上,镌刻有书写过《岳阳楼记》的清人张照的联语:“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而在古代,岳阳楼两侧大书的是两副诗联,其一是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另一联则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们是何年何月高书于其上的呢?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选录并提及孟浩然之诗,说:“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①门②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即使从元代算起,这一景观至少在800年前就闪亮登场了。
孟浩然与杜甫的上述诗句,是壮哉洞庭的诗的注册商标,纵然有诗胆大如天的后人敢于复题,如刘长卿有“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之句,元稹有“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之语,许裳有“四顾疑天地,中流忽有山”之辞,但都无法颠覆前贤。且不要说诗圣杜甫的大作了,孟浩然之诗也是高踞众生的心头不可取代,千百年来风雨不动安如山。
湖北襄阳人氏孟浩然,是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而号称“王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孟浩然希求援引,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一作品是所谓“干谒诗”,唐代的文士常呈献自己的诗文请求有力者援引,但它的巨大的知名度,绝不是因为后半首中希望当权者引荐的寓意巧妙自然而不卑不亢,不像是某些想往上爬的小人低声下气人格卑劣,而是因为前四句确实不同凡响。如果没有前四句永恒性的轰动效应,这首诗很可能就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泡沫都没有一个。
这首诗的前四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主要的艺术奥秘就是大小相形,巨细相衬。在诗歌创作中,既要有如椽大笔写出大的境界(大景),也要有精细的笔墨写出小的景观(小景)。一味粗豪,就会空无依傍,大而无当;一味工细,则易流于琐屑,格局狭窄。只有概括“大”而刻画“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才会大而不空,小而不碎。尤其是要创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更非单打一的“大景”所能奏效,而必须注意以“小景”去衬托。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如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如余光中咏汉代的名将李广:“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飞将***》),如洛夫写唐代名诗人李贺:“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与李贺共饮》),均是如此。而孟浩然此诗,就是艺术上的大小结合、点面相映的典范之作。
孟浩然首先写俯视所见,接着写仰视所感。“八月湖水平”的境界本来不能称小,但和“涵虚混太清”相较,前者景小而后者景大,因“太清”就是“天宇”之意,这样大小交融,巨细映照,视觉艺术效果就十分强烈。诗人如此起笔已不同凡俗了,但他觉得还不足以为洞庭写照传神,于是百炼精金,化为颔联光芒四射的诗句。古代有二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颔联的出句着眼于“云梦泽”这一个浩浩荡荡的平面,一个“蒸”字,诉之于视觉,写足了洞庭的浩瀚风神雄伟气派;颔联的对句落笔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实体“岳阳城”,一个“撼”字,不但诉之于听觉,也因“通感”手法的运用而诉之于触觉,补足了洞庭湖摇山撼岳的巨大力量。出句写“气”,对句写“力”,前者景大而后者景小,大小映衬,相辅相成。大因小而神气充塞,小因大而精神飞动,构成了一幅大小相形而多姿多彩的可以传之千古的***画。后来者写洞庭虽然不乏好句佳篇,但从大气魄大手笔而言,只有杜甫一人能与孟浩然分庭抗礼甚至后来居上。
望岳杜甫篇8
关键词:杜甫 夔州时期 交游 晚年心迹
杜甫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暮春从云安行船移居至夔州,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正月出峡东下至江陵府,杜甫的交游高峰期与创作高峰期是高度一致的。夔州时期无可争辩地成为杜甫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时期之一,亦是其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期(第一次是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起到《同谷七歌》为止)。[1]143
杜甫一生交游广泛,据吴汝煌《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统计,[2]杜甫一生总共交游412人,共有747首赠出诗,占杜诗总数一半左右。夔州时期是杜甫交游的高潮期,据仇兆鳌《杜诗详注》[3]提供证据,其在夔州期间交往的人物至少有103人,约占其一生交游人数的四分之一。移居夔州时杜甫已年届55,距离他去世的年纪59岁(大历五年)相差四年。55岁在现代属于人到中年的阶段,而这个年纪在唐代约略接均寿命,属于晚年。据张国刚教授的研究,得出唐代人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9.3岁。[4]8-49举杜诗为证,杜甫48岁时所作《赠卫八处士》中有一句“访旧半为鬼”,意即亲朋好友平均在这个年纪已多半去世。对于55岁的杜甫而言,此时的心境已完全进入暮年。
一、英雄迟暮而“致君尧舜”之情至老不灭
杜甫“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也”(《进雕赋表》),而且世代“列之以公侯伯子男,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先祖杜恕、杜预以及祖父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是一种家族文化基因式的影响,他一生也为延续这一传统而努力。这在其旅食京华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而成其千秋“杜工部”之名的事件发生在成都严武幕。自严武卒、蜀中乱,杜甫于永泰元年结束了幕僚生活,大历元年春寓居夔州。夔州期间的杜甫,诚如浦起龙之言:“叹老嗟悲之意轻,主忧臣辱之四切。在江湖而忧魏阙,所谓每饭不忘者。”[5]在《送十五弟侍御使蜀》杜甫对这位从弟寄予厚望:“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别崔因寄薛据孟云卿》写从弟崔将赴湖南幕职,“夙夜听忧主,飞腾急济时”一句渴望其兼济天下,他朝必能飞黄腾达。在《奉送王信州北归》杜甫“处处夹入自己,萦拂生情”,[5]虽望其北归后“九重思谏诤,八极念怀柔”,实则兼抒己怀,欲在迟暮之年匡扶中兴,这一点在杜甫的交游诗中是基本统一的。
二、栖身出处之间――儒家***治理想的幻灭与皈依宗教的尝试
玄宗在位中后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乱象逐渐消磨着杜甫的***治理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接近儒家***治理想中的治世,但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与儒家***治理想的再次破灭。出于对时局的失望与理想的破灭,杜甫对自己坚持了一生的信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怀疑与动摇。从交游角度考察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其交游诗中持续透露出的对时局的评价上。如《奉酬学十二丈判官见赠》写“龙蛇尚格斗,洒血暗郊”、《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中的“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还有《郑典设自施州归》“时虽属丧乱”等等。理想的幻灭加上久滞夔州造成了杜甫心灵的苦闷与郁结,心中郁结总需要抒发、排遣,于是杜甫开始了皈依宗教的尝试,主要是道教和佛教。此外,杜甫还与一些隐士如覃山人、惠二等人有交游。从这些与友人交往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夔州期间杜甫与宗教人士进行了较为频繁的接触特别是进行了主动地接触。考其原因,从主观上看,一是由于儒家***治理想的破灭造成了内心的郁结与苦闷;二是由于人到暮年,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宗教思想;三是早年便有与佛教、道教接触的经历。从客观上看,一是由于唐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背景,诗人容易接触到各种宗教的思想;二是友人中本就有宗教人士。但是,对于杜甫而言,皈依宗教至终止限于一种尝试,他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纾解内心苦闷的手段,并不是真正从内心达到对佛教或者道教思想共鸣与体认的高度,杜甫所体认的世界观最终还是儒家的理想,游离出处之间,最终杜甫“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刘熙载语)。
三、怀旧情绪的空前放大
杜甫夔州诗几乎浸润在一种怀旧的情绪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园、故人、故事的怀念感伤之意。这种怀旧的情绪在夔州诗中主要表现为三类:一类是怀古诗,游览名胜古迹、凭吊夔地先贤,如《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谒先主庙》。第二类是伤悼诗,包括伤己和悼人两种,前者回忆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具有自传性质,如《昔游》、《壮游》;后者回忆、悼念去世的故交旧友以及当时的社会名流,如《八哀诗》、《存殁口号二首》。第三类是具有“史诗”特征的怀旧诗,回忆开元盛世等社会历史画面,如《往在》、《秋兴八首》。从交游角度考察夔州时期杜甫怀旧情绪的空前放大,主要关注的是伤悼诗。杜甫在夔州之所以创作了大量的伤悼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从客观上看,到夔州时杜甫已经55岁,已经接近了唐朝人的平均年龄59.3岁,这时很多故交旧友都已经去世,如挚友郑虔于广德二年逝于台州司户参***任上,杜甫夔州诗中有三首是伤悼郑虔的,包括《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存殁口号二首(其二)》与《九日五首(其二)》。此外部分故交与杜甫是忘年交,年纪都比他大,《壮游》中“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之句可证。再来看主观原因,人到暮年之时,阅历愈加深厚,世事人事也逐渐洞明,一个人的一生进入了总结自我的阶段,通过回忆、怀旧的形式来回观自己的一生,夔州时期正是杜甫自我总结的时期,所以出现了诸如《昔游》、《壮游》等具有自传性质的怀旧诗。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怀旧情绪促使人们去寻找心理掩体,上文提到,由于杜甫***治理想的破灭和英雄迟暮之感的增强,使其时常感受到心灵的苦闷与压抑,与尝试接触宗教一样,杜甫通过怀旧这个方法来排遣内心之郁结。
四、乡关之思与故园情结
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弃官,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的羁旅生活。他先后客居秦州、成都、梓州、阆州、云安等地,在大历元年春寓居夔州,一年零九个多月后出峡东游,又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衡州等地,最后在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殁于潭岳途中。在这个本该尽享天伦的年纪,杜甫却至死都处于羁旅漂泊之中,始终没能回归故园终其天年,其晚景之凄凉令人扼腕。杜甫流寓夔州期间,流露乡关之思的诗作不胜其数,其中《秋兴八首(其六)》中“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深情缱绻道出了杜甫暮年的乡关之思与故园情结,亦可总括杜甫暮年这一心迹。从交游角度看,几乎所有交游诗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入诗人的这一感受,或直抒,或曲笔,或伤羁旅,或叹衰年,或怀亲友,或忆往昔,之中共同传达的都是杜甫胸中一片赤诚的“故园之心”,那种渴望回归故乡与亲友团聚、并过上安定生活的巨大情怀已经无法遏制与收敛,尽情释放在字里行间。《熟食日示宗文宗武》写清明将至而自己不能回洛阳老家扫墓祭祖,又叹体衰多病,为此耿耿于怀;《又示两儿》自恨归乡无望,兼怀远在长葛、江州的弟妹;《元日示宗武》“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一句抒发了常年客居之愁绪;《寄韦有夏郎中》感叹自己百病缠身,而峡中药物匮乏,遂偶思归北方之意。在寄赠于舍弟杜观的多首诗作中更将这一情绪表露无遗,《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末道“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说明杜甫有重返皇都之意,浦起龙曰:“大旨谓身将就南,心终恋北也。”[5]
五、“情圣”杜甫的人文关怀
梁启超1922 为诗学研究会作了《情圣杜甫》的演讲,他将杜甫奉为“情圣”。杜甫是个高情商之人,其“情圣”的雅称亦可以从其夔州交游中管窥蠡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与朋友交而诚。杜甫一生知交众多的原因大抵在此。对于新知,杜甫坦诚相交,不假情矫饰,如孟氏兄弟和杜甫既是邻居也是忘年交,《九月一日过梦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写杜甫拄杖相访孟氏兄弟,《孟仓曹布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写孟氏兄弟携酒酱送予杜甫,可见邻里关系十分和谐。对于故交,杜甫任真直率,不忘旧情,他曾经写“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客夜》),在羁旅期间他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朋友的接济和帮扶,如严武、高适,夔州诗中各有两首诗追思二人。第二,与亲人交而真。这一点在夔州时期更加明显。夔州诗中,可以统计出杜甫的亲属(包括远亲)的至少有23人。这一时期杜甫与亲戚交往的增多,体现了杜甫暮年渴望早归故园,过上与亲人共享天伦的安定生活的愿望。杜甫看重手足之情,夔州期间他有六首诗提到杜观,提及杜丰和杜颍的各一首,此外还有两首诗提到从弟杜位,多首诗提到崔十六评事等其他族弟。第三,与底层人民交关系和谐。杜甫在夔州期间也与一些下层人民接触,如《信行远修水筒》写仆人形信行冒着酷热远修引泉水筒,杜甫体恤其辛劳干练,“浮瓜供老病,裂饼尝所爱”,主仆融洽之情溢于言表。
杜甫于大历三年正月出峡,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如转蓬一般,随时代、历史之风辗转漂泊于湖北、湖南一带,较夔州时期而言,杜甫在出峡之后的交游有所回落。大历五年,杜甫病逝于潭岳途中,结束了自己传奇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吴汝煌.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3] (唐)杜甫.杜诗详注[M].(清)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4] 张国刚.中国家庭史・第二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望岳杜甫篇9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9、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3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3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3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8、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4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4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5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7、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6、林暗草惊风,将***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9、关关雎***,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7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7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7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7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6、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7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7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0、风劲角弓鸣,将***猎渭城。王维《观猎》
8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8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8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9、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9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望岳杜甫篇10
关键字:杜甫 诗歌 体育文化 体育
杜甫的一生在仕途上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的才华。他7岁学诗,15岁扬名,他所创作的诗歌中也延伸到了体育方面,并且数量繁多,可见体育活动在杜甫的人生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的。
一、一生以体育结缘的杜甫
杜甫在诗歌方面的才华是被世人公认的,然而他对体育方面的爱好在后世却是鲜为人知,若是对他的诗歌稍微进行研究,不难发现杜甫的一生几乎都是与体育联系在一起的。从年少到青年,最后是晚年,他的诗歌都在向我们揭示他对体育的热爱。
(一)年少多病,以体育强身健体。杜甫的童年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在他幼年时期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又远在山东做官,根本无法顾及,于是他从很小就被寄养在了洛阳建春门内仁风里二姑母万年县君家里。杜甫幼时体弱多病,幸亏得到这位姑母体贴入微的照料抚养,才能够生存下来。加上他又爱好体育活动,使他的身体逐渐强健起来,也恢复了同龄儿童应该有的活力。
在杜甫姑母家的院子前面栽有两棵果树。每当果实成熟的时候,小杜甫便邀上自己的小伙伴一起上树摘果子。杜甫晚年的时候回忆起童年这件趣事,还写下了《百忧集行》一诗,“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由此可知,孩童时期的杜甫是多么的充满活力,身形又是多么的轻巧呀!
(二)青年壮志,以体育丰富人生。杜甫长大后,对体育方面的喜好非常广泛,包括有漫游、骑马、射箭、击剑等体育运动。
古人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从古时候起人们便重视以游历四方来充实自己。杜甫从十九岁到三十岁,前后共花了十年时间外出远游。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的大小山川。若非当时海上交通艰险,他甚至将到达扶桑(今日本),即走出国界。而在这一路上,杜甫也为后人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是时仓禀实,洞达寰区开”(《昔游》)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另外,杜甫还经常和友人们骑着马儿去野外弯弓狩猎。开元十九年,杜甫正值二十岁,他在洛阳遇见李白,之后又相识高适。于是他们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策马奔腾,与天上的飞禽为伍、和地上的走兽作伴,尽情释放自己生命的活力,过了一段没有仕途失意的惆怅、没有生活压力的伤感的幸福生活。为了纪念这次快乐的经历,杜甫还创作了《昔游》、《遣怀》。
“把臂开樽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可见杜甫还是一位击剑爱好者。诗的大概意思是说杜甫和他的友人们在一起饮酒,在喝得酣畅淋漓之际便会以击剑助兴。击剑发出的声音如同蛟龙在怒吼一般。可见这项体育活动带给杜甫身心的愉悦,让他的身体得到舒展,心情也变得更加快乐!
(三)晚年艰苦,以体育保健身心。杜甫的晚年除了在成都梓州依靠好朋友帮助度过一段比较安定富足的生活外,都是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如果不是他在少年和青年时注重了体育锻炼,使体质得到了加强,恐怕杜甫这颗明星早就陨落了。
晚年的杜甫在成都梓州这段时间,他还是不忘将自己的生活与体育联系在一起,他经常栽树养花、登山垂钓、泛舟观景……并在这段日子里记叙下了自己的收获,且有大量的诗歌传于世,比如:种树养花的《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登山的《登高》、《登牛头山亭子》,钓鱼的《解闷十二首》、《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观景的《绝句漫兴九首》《江畔独步寻花》……
晚年的诗歌中有很多是饱含为百姓生于水深火热的担忧之情,诗人寄情于景,或在体育活动之中之后抒发这种感情,无疑是在排遣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
二、杜甫诗歌中体育文化的特点
杜甫的一生是与体育结缘的,杜甫的诗歌在体育方面涉及的也是很多的,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找到关于体育文化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杜甫一生创作的诗歌作品不计其数,涉及到体育的方面也是极为广泛的。单指体育诗歌就已经很多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内容丰富。
为纪念儿童时期攀爬比赛的《百忧行集》和观看舞剑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再到青年时丰富的人生阅历,包括登高的《望岳》、狩猎的《壮游》和《昔游》、舞剑的《相从行赠严二别驾》、踢足球的《清明二首》……最后到晚年时栽花种树的《肖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赏花观景的《绝句漫兴九首》、钓鱼的《解闷十二首》等等。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泛舟诗、散步诗、下棋诗。
从这些诗歌中所提到的体育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是一个很广阔的范围,它不是一项单一的运动,它包含了很多的项目,比如踢足球、钓鱼、下棋、散步……
(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从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是一个很广阔的范围,包含的项目非常广,而这些项目又在告诉我们体育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是杜甫为钓鱼所做的一首诗。我们都知道钓鱼是项比较休闲的体育运动。在垂钓之时只是***,不需要什么力量,然而当鱼上钩时,则必须用力往上拉。可见钓鱼是一种动静结合,且变化力道的体育活动。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进艇》)这是描绘划船的场景,众所周知,划船是项体力活,逆流而上,若是不努力划船,那么船只只能往后退,所以说没有充足的体力应对是不适合划船的。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是一首有关种树的诗,“闻桤木三年大”写出了桤木生长时间需要耗费三年的光阴,而我们认知里更有“十年树木”之说。所以栽花种树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之心的事业。
三、杜甫诗歌中体育文化的作用
体育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那么它给予人们的好处又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体育文化?要参加体育活动呢?
(一)形体的舒展。体育锻炼能使人身姿轻盈、灵活自如、刚柔相济,让身体得到完全的舒展,这些特点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出来。
杜甫喜好击剑,也喜欢看人舞剑。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物。创始于轩辕黄帝时代,可称得上是历史悠久。舞剑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剑术不断完善,舞剑也获得了大众的喜爱。
杜甫最有名的关于舞剑的诗篇我认为非《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莫属。“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一个“矫”字表现出了表演者的身姿轻盈,“来”和“罢”则突出了动作的娴熟,可见公孙大娘和她的弟子在舞剑时身体的舒展是多么的灵活自如,而观众们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齿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中双飞翼。”(《哀江头》)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
“快意,西归到咸阳。”(《壮游》)
出游一直是杜甫的最爱,从他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出行不只是杜甫这般的文人墨客所喜好的,就连深受封建礼教教化,向来足不出户的女子也是乐在其中的。出游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得到放松,让每一个细胞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明显感觉到自己年轻了好多。
(二)情感释放。人们的生活总是避免不了喜、怒、哀、乐的情感,杜甫曾经向往仕途,渴望通过应试能走进官场,将自己满腔为国为民的抱负实现,然而事实并不如意,他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这种情感无法找人排遣,所以往往寄托在诗歌中。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也跟随着诗人一道感受了他的情感变化,又随着他在体育运动中将自己的情感释放。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选谢两相催。”(《九日五首》)这是诗人登高观景时所作,重阳佳节,他却漂泊在异乡,又怎么会有节日的喜悦之情呢?只能在这抱病登高伤怀。
(三)审美情怀。审美情怀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终极目的,不管是形体的舒展还是情感的释放,都蕴涵了对美的追求,最终都是希望达到一个审美境界,“酒酣击剑蛟龙吼”、“拔剑欲斩且复体”、“酒阑插剑肝胆露”不仅展现了击、拔、插的刚柔并济、灵活自如的形体美,同时也抒发出一种豪放洒脱的情感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种细腻柔和的美,它将因为下雨,渔船在岸边停泊,第二天一早花儿因春雨的滋润而朵朵盛开的场景描绘出来。这是诗人外出所看到的景色美,并由此感受到了生命之美!
其实,在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得到了舒展,得到了锻炼,从而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也就是达到塑造形体美的目的。另外,在运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情感的释放,或快乐、或悲伤。
四、结束语
杜甫是伟大的诗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能从他的诗歌中看到他对于体育方面的涉猎,从而明白杜甫也是位体育爱好者,他的诗歌中所蕴涵的体育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本文探索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对杜甫诗歌中的体育文化蕴涵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张伟.体的舒展与情的释放――论唐诗中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