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小儿辩日篇1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2、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俩小儿辩日篇2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晚上,外出饮酒归来,一进家门,儿子从他的房间出来,抱着一个毛绒绒的大哈巴狗,假的,对我说:“爸爸,刚才来了个姑娘,给你送来了礼物,你看,就是这只狗,这有一张贺卡。”说着将贺卡和狗一起递过来。
是谁呢?我陷入了深思,交递地看看那狗,又看看那贺卡和贺卡上的字迹。那狗足有两尺长,通体驼色,大耳朵,长舌头,额头上还有两道深深的皱纹。造型生动活泼,比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上的那位布鲁特先生还要可爱。那贺卡很是精美,折叠式,素净的画面上,一只玲珑剔透的小花猫,正瞪着大大的眼睛瞅着我,下面是一首印刷字体的小诗:“捎去一份友谊的礼物,捎去一声轻轻的祈祷,这吉群的时空,感应着我们心灵的合唱。”旁边的空白处是四个手写体的字:“生日快乐”。翻过来,封面中部镂空,正好露出了那只小猫,下面还有一行印刷体的字:“惦记着往日的微笑,忆取那温馨的友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物,须知昨天是我的生日,而我的属相恰恰就是狗啊。可送礼人是谁呢?
别叫儿子捉弄了。女儿一向厚道,该问问她。
“真的吗?”
“真的。”女儿一本正经地边说边比划,“个子有这么高,白白净净的,披肩发,穿件红颜色的薄呢子大衣,可漂亮啦。” ,
是谁呢,我仍在苦苦地思索着。女孩子,我还是认识几个的,有那么两三个交情也还不错,可又觉得都还没到给我送生日礼物的份上。但也说不定,如今的女孩子真有胆子大的,她知道昨天是我的生日,今天送来礼物也不能说迟,即便名份是学生,给她亲爱的韩老师送来这么一份厚礼,又挑了这么一张情意绵绵的贺卡,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可是她是谁呢,她?她?还是她?都可能,又都绝不可能。这是要出大漏子的,没到那个份上嘛。
但是,我又多么希望有个姑娘能给我送个生日礼物啊。
“谁呢……”我不由地喃喃自语。
嘻嘻,女儿偷偷地笑了。啊,此中必有诈!我恍然而悟,忙改口说道:“哼,别捣鬼了,绝不会有人给我送这种礼物的!”
此刻,儿子去了里间,女儿对我说了实话。那狗是儿子的一位女同学方才给儿子送来的,那张贺卡是去年家里买下没有送出去的。至于手写体的四个字,则是兄妹俩怕被我认出字迹,特意找对门的老钟写的。儿子出来了,连声说妹妹太沉不住气,说不定后头还有好戏看呢。我忙分辩说:“我本来就知道绝不会有姑娘给我送这种礼物的,不是吗?”
“噫噫,”兄妹俩一齐嘲笑我,“还嘴硬哩,刚才眉头都皱成一疙瘩啦,不晓得想到哪儿去了,大概把你认识的女孩子都想了一遍吧!”
俩小儿辩日篇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周游讲学,见两个小儿辩日,问其故,一个孩子说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中午时离我们远;而另一个孩子却反之。大名鼎鼎的孔夫子被俩小孩问住了,孔夫子老老实实地承认说:“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俩小儿嘲笑孔子。看来,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够知道一切,孔子是一个知识渊博,学富五车的人,他也有不知道的东西,但可贵的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向孩子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无知。我们应该像孔子那样,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唯有这种诚实的态度,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何况,我们是孤陋寡闻的小辈,在求学的路上,更应该抱着这种诚实的态度。
人应该以诚实为本,茄子不开虚花,小孩子不说假话;大人一诺千金,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脚蹋实地,实事求是。记得一个作家曾经说过:“做一个诚实的人,胜似做一个有名气的,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人生在世,若无诚实的品德,那么,就如尸走肉,与动物没有什么样区别。
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的义务,一个民族要兴旺,首要的是民族的每一份子都应该做诚实的人。
俩小儿辩日篇4
午饭,对着老公读了这条微信,他突然就泪流满面,把没吃完的一块馒头丢在碗里,起身离开了饭桌。我低头想:没想到,他的反应还这么大。我的伤感,似乎已经被三个月来,粘贴广告到奔波于各种手续,到不断的回到旧屋去处理废旧物品的种种具体行为中消耗殆尽。今天回头用手机拍下最后一张小杏树的照片时,心里竟然是一种如释重负的释然。人的情感,原来如此不堪冲击。
记得那天晚上终于决定卖了这房子时,我们俩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在那房子里的种种。儿子从小学到大学,到上班的成长;我前前后后送走的那七八届的学生,那些大年初一拜年的拥挤和热闹;老公事业的奔奔波波的深夜回家的足音……想起搬家后,谁也不愿意去收拾那满屋的旧物,随意拾起一个纸片,都能想起许多细节和故事。可,日子终究是要向前的,我带着流泪后浓浓的鼻音说:小杏树屋就叫做:成长屋,现在的家,就叫做养老家吧。
因为房子是在这座城里最好的学区,所以很快我的电话就打爆了,接下来,无数的看房人以各种形式蜂拥而来。老公各种忙事业,只好我亲自一次次的打开门,看各种人以各种的神态在我充满美好记忆的屋里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我,除了微笑,淡淡的微笑,其余的动作、表情、言语全都做不出来。我本就不是一个会表达自我感觉的人,更不是一个会在金钱上和人争辩的人,更何况,这间房子,对于我是情感大于物质,而买家此时又怎么可能感受到我情感层面的种种。所以,我只能微笑,备受折磨的微笑。最终,我的微笑成了抵御一切砍价的最好装备,实在不是我有意为之,实在是我无能为力。房子以我们出的价格,一分没让的成交了。老公笑说,这是我一生不会砍价的回报,其实,那个过程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苦楚。有情总被无情伤。
因为买家需要贷款,各种手续大约又比别人麻烦,只是我对这些事务性的事情,一窍不通,他们指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说签字就签字,说按指纹就按指纹,有老公把关就好。
可笑的是,有一天大约是在一家什么银行,先是发现我和老公的结婚证上的年龄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不相同,我们俩才记起,当时因为奶奶得了癌症,想赶在奶奶过世前结婚,所以找单位开了个假年龄证明领的结婚证。于是银行说,必须去办理一个和身份证年龄相吻合的结婚证,方式很简单,就说结婚证丢失了,去民***局补办就好。于是驱车赶往民***局结婚登记处,俩人蓬头垢面被要求要先去照结婚照,好无奈啊,这把年纪办结婚证,大约不是三婚也是四婚了,卖个房子竟然这么难。可没想到,相片照好了,人家一看户口本,说是我们俩的户口本还不是正式登录的户口本,必须先到派出所去进行户口本登录……我们俩面面相觑,房子这还没卖的,我们竟然成了“黑人”,找不到户口,还没了结婚证……
俩小儿辩日篇5
插班生二萍
方女士 52岁
电大职工
【诉说】二萍是我的小学同学,四年级时才转来,到我所在的班插班,跟我同窗一年半。她父母离异,一直跟姥姥生活。我曾陪她去父亲处取抚养费,那男人站在门前,没让我们进屋。在他转身开门的瞬间,我瞥见了昏暗不洁的室内,阴霉之气扑面而来。再看二萍,她望着屋檐瓦缝中长出的小草,面无表情。这一幕印象太深了,每次想起,都如在昨天。
那时我是二萍家的常客。她家屋子不宽,但很长,有张大床,还有两张旧木椅子。我俩一边一个,有说不完的话。她姥姥在窗前坐着,埋头做针线活,说是在忙,其实是在监听。这让小女生的私聊有点儿欲说还休。有一次,听说那个我俩共同喜欢的男生要随父母迁回长春,我俩便说起他,不知是谁先起的头,都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但我喜欢那个男生一定比二萍多一些,言语中都流露出来了。一转头,看到姥姥犀利的目光,正透过老花镜的上端投向我,像一只老花猫的脸,哈哈,那真是一段好时光。
还有一个抹不掉的记忆。一个起风的日子,二萍上学迟到了,告诉老师是去送在外地工作的母亲。她在众目睽睽下走进教室,走到自己的座位,安静地放下书包,打开了课本,看不出有什么事发生过。可是我开始想象起来,她穿着那件心爱的紫色罩衫,被母亲紧紧地攥着手,在风里跟母亲一同走向小城另一端的长途汽车站。车子未开动前,母亲隔着车窗的玻璃对她摆手,让她回去,说风里冷。车子开动后,母亲的脸紧紧贴在窗玻璃上,看着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一点点变远、变小。外人一眼就能看出,那眼里是有哀伤的。只是在那种已然习惯了送别的时刻,她与母亲谁都没有掉泪。
小学毕业后,二萍进了对口接收的中学,我“走后门”去了另一所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我俩彼此好像都忘了打招呼,就不辞而别了。到了新学校,我快速适应环境,新同学个个鲜活生动,小学生活被渐渐淡忘,对二萍也不像开始时那么想念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被那个叫“谋生”的家伙绑架,不断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头脑里最活跃的,都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和事。小小的二萍,不足两年的同窗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被删除,抹鼻涕的小孩子岁月,放之生命的长河,真就是过客而已。
转眼38年过去了,2014年5月,当年的班长建了小学同学群,用人盯人、人找人的方法,很快就将全班同学找齐。我入群是最后那批,第一眼就在头像里找二萍。果然,在一张风景照下,我发现了她的名字,我俩就这样在群里重逢。
春节前夕,群主张罗聚会,我俩终于见了面。她已是市***府的副局级官员,衣着端庄得体,说话滴水不漏,为人亲而不昵。回到各自生活中后,我突然觉得,38年改变的,岂止一个模样?我俩跟刚相识的陌生人相差不多,儿时那点儿模糊的记忆,咀嚼之后,就再无共同的东西了。
曾经那么的亲密
赵女士 45岁
主妇
【诉说】17年前,我供职的公司摊上一场官司,成了被告。朱大姐是老板聘的律师,在业内很有名望。能请到她,是公司的荣幸,老板安排我做她的助手,协助准备庭辩,我俩就这样认识了。
她看上去像女强人,但近距离接触,却很有大姐样,跟她在一起工作,很舒服自在。一天,办公室就我俩,一位50出头的男人敲门进来。朱大姐一看,马上把他请进了里屋。那是大姐的卧室,有床有卫生间,设施齐备,若忙到深夜,她就会住在这里。平时房门是锁着的,现在竟让一男人进入,我很吃惊。
两人在里面待了一小时,出来时,朱大姐脸色惨白,眼睛血红,显然是哭了,而且哭得还挺厉害。那男人离开时,向我点点头,门刚关上,朱大姐就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嚎啕大哭。
我不知所措,只能坐到她身边,不停地递纸巾。她边哭边拉住我的手,说:“小赵,今晚别回家了,陪大姐一宿,我心里难受。”我一口应允,晚上,躺在里屋的大床上,她说那男人是她的初恋情人,现在是省直某机关的局长,得了晚期肺癌,日子不多了。两人是当知青时相恋的,男人是走资派的儿子,黑五类。朱大姐根红苗正,***员、知青典型,前途无量。巨大的***治差异没能阻挡炽热的感情,两人爱得相当投入,但一直处于地下状态。
“”后,男人父母得到,他本人也顺利考上大学。朱大姐则受到审查,历时大半年,最终没什么问题,却错过了高考。本想第二年再战,报考恋人读的大学,但男人却在这时提出分手,两人从此分道扬镳。
“我能有今天,太难了,经历的坎坷太多了,早就把他从生活中抹去了。但在10年后,我俩在一次省直机关大会上相遇,他已是宣传处长,我在报社当记者,但已考取了律师证,准备辞职当律师。”朱大姐边说边流泪,我的鼻子也开始发酸。重逢的两人,事业上都有了一定的成绩,年富力强,前程看好,各自也都有了和谐的家庭。百感交加之余,便是岁月缔结的温情和默契了。过去的恩和怨,朱大姐没说,我也不好问,只知从此两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相当亲密的战友、知己。
那晚聊到凌晨2点才睡,第二天继续忙碌。不久,朱大姐说男人去世了,那天是最后一面。她不愧是大律师,庭辩非常精彩,案子最外和解,她的工作也画上完美句号。但我俩的交往没有断,那段时间,我经常去她的事务所做客,偶尔也在那住上一宿。但我怀孕后辞职做了全职妈妈,跟她的联系就渐渐断了。直到去年的一天,我偶遇原公司的同事,热聊过后,她随口说你知道不,当年咱公司案子的朱大姐,已经去世了,心梗,特别突然。
我大吃一惊,然后陷入深深的内疚。朱大姐以过客面貌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一度我们处得那么好,亲如姐妹,本该成为一辈子的朋友,却被各自生活裹挟着失联。现在,她真成了划过我夜空的流星,往日难再了。
行囊里的花衬衫
刘先生 36岁
厨师
【诉说】20出头时,我在广东打过一段工,认识了拉长老郑。他48岁,人高马大,面相憨实,在东北一家国营工厂当电工,厂子转制后买断工龄,为生计,在奔五高龄抛家舍业来到这里,在流水线上当拉长。
我也是东北人,乡音让我俩一张口就很亲。白天一起工作,晚上在上下铺睡觉。休息日一起去街里逛,然后找家小馆吃顿便饭,喝口小酒。他上有父母,下有妻女,妻子也是个买断工龄的工人,女儿正读高中。他来这里是亲戚引荐的,月工资3000来块,工厂管吃住,他每月的花销不出200块,这样每月能寄家2800多。到邮电所汇款那天,可能是他一个月里最有价值感的日子。我跟他有年龄差,活法自然不同。但在广东每月花销才200块,听着像传奇吧?看着他人高马大的样子,看着他往家汇款后的满足感,我觉得只有200块钱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一个休息日,他突然打开床头的大木头箱子,让我看看他的宝贝。我伸长脖子一看,是一叠花哨的女孩子衣服。见我不解,他说,这都是女儿的,从出生到16岁,衣服不断更新淘汰,他每年都会留下一两件女儿最喜欢穿的,洗好熨平放到箱子里,俗话叫“压箱底儿”,文化嗑叫收藏。
来广东前,他从没出过远门,这些收藏一直静卧在家中的箱子里,每年都拿出来跟妻子欣赏一番。从出生时的襁褓、围嘴,到逐渐增大号码的花裙子、花衬衫,单件看平淡无奇,甚至还有些土气。但连起来再看,便成了女儿成长最生动的记录。离家南下时,他把自己的用品减到不能再减,但行李中,一定要带上这些宝贝。
我傻眼了,什么叫浪漫?很多人觉得一定要出新招、奇招,一定要有大把大把的钱,玫瑰、宝石、美酒一样也不能少。但老郑,这样一个憨实朴素的汉子,这样一个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男人,偏偏把那么家常、那么平庸的东西,通过“坚持”这个家伙,包装得这么新奇、别致、感人。老郑啊老郑,你才是个非常非常浪漫的人啊!
俩小儿辩日篇6
他心疼岳母。
有几次,我看见岳父情不自禁地拉岳母的手。屋子里那么多人,他俩就那么拉着。有时候是岳母,隔着被子抓住岳父的手,然后,又是很长时间。我们赶紧找话说,假装没有看见。我说,爹,这不春天了,天暖和了,你去院里晒晒,一晒病就好了。他点头。然后,我说,要不给你买个轮椅吧,坐着晒。他摆手,说,不用,有你娘呢,让她扶着我。说完,他盯着岳母看,眼里是无限的信任以及无限的依赖。
前两年,岳母有一次突然晕倒在炕沿旁,不省人事。当时,屋子里只有他俩。岳父一下子不知所措,一边掐人中,一边呜咽咽地哭。嘴里不停地念叨,快醒醒,你快醒醒,我跟你做伴还没有够呢,你可别吓我。那一刻,他竟忘了打电话,也忘了叫人,就这样抱着岳母一直把她喊醒过来。
事后,岳父说,当时他也傻了,怎就忘了叫人了呢。岳母在旁边笑,说,挺大的人,还要哭成那样。岳父说:“其实,当时我也没胆小,我知道你没事,因为,炕沿旁有炕神呢,再不行,有他老人家接着你呢。”
他狡辩,还误不了幽上一默。
他俩是一对苦命人,岳父小时候没了父亲,岳母小时候没了母亲。两个人走到一起,我一直怀疑他们有过爱情没。早年间,忙完地里的农活,就忙家里的活,陀螺一般。除了吃饭可以说上几句话外,其他时候都忙得焦头烂额的,彼此连个笑脸也不见。那些年,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是靠卖猪仔。于是,每年到母猪产仔的日子,岳母要整宿整宿待在猪圈里,守在母猪旁,生怕它压死一只小猪。岳父呢,则在屋子里呼呼睡大觉,从不过问一声。后来,我们为此曾集体“讨伐”过岳父,哪料,岳母说,他累得一躺下就睡得跟死猪似的,也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凡俗的爱,看不见爱,只有心疼。
老了之后,岳父喜欢看的电视只有两类:一类是唱戏,一类是抗日剧。他小时候,曾经被日本人撵得四处躲藏,所以格外爱看日本鬼子被收拾的剧目。他爱看,岳母就陪他看。但常常是,岳父看得兴高采烈,岳母在一旁睡得鼾声如雷。等到岳父看完了,关了电视,岳母便一下子醒了过来,问,完了?岳父说,嗯,完了。好,完了那咱就睡觉。
岳父放疗之后的很长时间,除了吃饭吞咽困难外,其他都没有问题。每天晚上,他俩睡一会儿醒来就开始说话。说罢,再睡一会儿,醒来又继续说。几十年里发生的事,反反复复要说上好多遍。岳父说,同样是苦命,跟着母亲活和跟着父亲活是不一样的。于是,岳父大谈小时候母亲如何娇惯自己,当岳母谈及自己小时候去姥姥家被其他姊妹撵得不让进门时,岳父眼圈就红了,然后,摸着岳母的头呜咽着哭。
到后来,岳父变得越来越爱激动了,眼里常常噙着泪花。他总对岳母说,这辈子我报不了你的恩了,下辈子我再报你的恩啊。要不,就央求岳母,这辈子咱们在一起,下辈子也要在一起啊。岳母说下辈子我才不跟你在一起了呢,我自由自在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听到这话,他就一下子变得怯怯的,盯着岳母看半天,眼神里满是惶恐和不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岳父闹病前一年,岳母刚做了***癌手术,身体也不大好。自从岳父闹病之后,她的身体一直很棒,连个感冒也没闹过。岳母是这样解释的:“也许,合该我好好伺候他,这是老天的安排吧。”
俩小儿辩日篇7
廖沫沙结束十多年的监禁生活,刚刚回北京不久,刘茵去朝阳医院拜望了他。当刘茵告诉他人民文学出版社打算结集出版《“三家村”札记》时,他突然迸出笑声,继而大笑,激动起来:“哎呀,你不怕成为我们‘三家村’的走卒吗?”刘茵答道:“你们‘三家村’四海扬名,连小孩都知道,只此三家,别无分店,想参加而不得呢!”“是是是,臭名昭著!”“你要听一首儿歌吗?小姑娘跳猴皮筋时唱的,一跳一蹦地,痛快淋漓地,唱的是:‘吴晗邓拓廖沫沙,一根藤上仨黑瓜,打!打!打!我们坚决打倒他!’”听完这首儿歌,廖沫沙前仰后合,笑出了眼泪:“哈哈哈……这……这得感谢那些阴谋家,她竟使我这个小人物举世闻名、童叟皆知了!哈哈哈……”笑声爽朗,刘茵被笑声震撼了。
八年监禁,三年流放,饱受折磨,没有沮丧,没有消沉,通脱大气如廖沫沙者,国中能有几人?廖沫沙一九三〇年入***,入***后三次被捕入狱,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的宣传工作,“”前,任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长,“”开始,拿北京市委开刀,廖沫沙被打成“‘三家村’集团”,广播和报纸上的批判文章黑浪般地向他涌来,他知道大难临头,但不惊慌,突发狂怒,直奔北京市委,质问有关人士“《北京日报》批判‘三家村’一文所加的编者按语符合事实吗?”随后,即被关押,遭批斗,死去活来。
廖沫沙约我下次一块来家闲聊,我和刘茵到前三门大街趋前造访。廖沫沙一见面就和我交换起学习心得来。他说他熟读马列,酷爱哲学,出狱后埋头重温马列,收获大得不得了。他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很值得研究。说着,便从身后的玻璃书橱取出《自然辩证法》,让我们看他画满圈圈点点的地方。
一九六七年夏秋之交,廖沫沙和吴晗同台遭遇批斗,“同村之情”加上“同台之谊”,廖沫沙备感滑稽,窃笑又自嘲。中午,俩人被反锁在一间屋里,见吴晗垂头丧气的样子,他反倒乐了起来,偷偷跟吴晗打招呼道:“老吴,咱俩成名角了!”吴晗将头抬了起来:“什么名角?”“演戏呀!我们是梅兰芳、程砚秋,如果一台戏没有我们出场,那可就唱不成喽!”吴晗的眉头舒展了,书生般憨憨地问道:“那我们唱的是什么戏呢?”“《五斗米折腰》呀!”
可不是吗?昔日的官员、专家、学者,今日的黑帮、***权威、走资派,一同被扭着胳膊、坐喷气式,此乃谓“折腰”,但他俩谁都明白此刻“折腰”非为“五斗米”啊!批斗结束,返回的路上,廖沫沙想起刚才苦中作乐的一幕,自觉有趣,暗自凑成一绝,诗曰:
书生自喜投罗网,
高士如今爱折腰;
扭臂栽头喷气舞,
满场争看斗。
太有性格太有趣!
在铁冷的监狱里,廖沫沙依然流露出真性情,一身正气,宁折不弯。一九六七年三月十八日,来人向他外调一位同志的情况,在一言可以丧命的恐怖环境中,廖沫沙竟然较起真儿来,义正词严地说:“我不熟悉×××这个人,如果让我胡说八道我是不干的,你们这样逼供,什么材料也得不到。我已经罪恶滔天了,再多添一些也‘滔’不到‘天’外去……我是等人判我死刑的,死,吓不倒我!”
丙寅仲春,廖沫沙赠刘茵一挂条幅,一吐当年的心曲,像是“打油”,却是真正的诗——直追鲁迅遗风,上写:
岂有文章惊海内,
漫劳倾国动干戈;
三家竖子成何物,
高唱南无阿弥陀。
公审“”,大快人心,次日,廖沫沙向我们备述一切。
不可一世的“”终于坐在被告席上接受人民的审判。公诉人指出,诬陷陆定一是“***统特务”,诬陷***“叛变了”,诬陷周扬是“内奸”,诬陷齐燕铭、王昆仑、荣高棠、田汉、钱俊瑞、廖沫沙、孙泱、陈光、陈荒煤、刘白羽、阿甲、王昆是“特务”、“叛徒”、“反***”、“里通外国分子”,致使他们遭到残酷的迫害,有的被关押长达六七年之久,有的含冤去世,有的老婆孩子都遭受株连,家破人亡。
廖沫沙出庭作证。他非常愤怒,说:“诬陷我是‘特务’,而且是‘很厉害的特务’,完全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廖沫沙说:“我从十几岁在湖南当学生的时代起就参加***工作,一直在***的教育培养下长大,一天都没有停止为***和人民工作。一九三三年,我在上海左联的时候,刚到上海就认识我,不久又同住在田汉的楼房里,她多次到我住的房间闲谈。一九五五年初,我生病住在北京医院里,还到我的病房来,谈起过去在上海的情况,津津乐道,达一两个钟头之久。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完全了解。可见她是故意制造冤案诬陷我,我被无辜关押了八年多,流放劳改了三年,挨批斗也有几百场,肉体受尽了酷刑,我的满口牙齿都被打落了……”
介绍完法庭血泪交织的一幕,廖沫沙又像往常一样忘情地笑了,依然笑得那么天真。廖沫沙被无辜监禁八年,独居幽室,面徒四壁,连舌头都变得僵硬了,成为会说话的哑巴,今天,在正义的法庭上,将他满腹的怨愤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慷慨陈词,何其快哉,能不开怀大笑?
笑的背后,是狷介之士的轻蔑和悟道者的清醒。最后一次同廖沫沙分手,他赠给儿子一幅字,然后打开一个纸烟盒。题字:“有容乃大无欲则刚阎力小同志留念廖沫沙年月日”。
烟盒可能是他从监狱带出来的,上面是字迹模糊的一首诗,题“读某期刊有感”,可谓谏诗,最后两句是:若道文章皆祸水,兴亡何须动吴钩!
俩小儿辩日篇8
素材:同样的画儿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儿。画儿画好了,画家把它拿到市场上展出。画儿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儿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儿中标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儿,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儿拿到市场上展出。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儿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 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张弛:画家的想法太不现实,别说他的画儿,就是毕加索、凡・高的画儿,也不可能人人都喜欢,因为世间本就没有人见人爱的东西。可见,不切实际的追求,只会得到莫名其妙的结果。
“敢为天下先”奖
张成旺: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材料中的观赏者,凡事因循守旧、畏首畏尾、生怕越雷池半步,别人叫他提优点,绝不敢提缺点,只会说一些毫无意义的假话。而真正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是那些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为正义执言的勇敢者。
“走自己的路”奖
李美:画家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受到打击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另想办法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别人的意见左右。
王芬香:画家的画儿能找到很多缺点,也能找到很多优点。同样,一个人,也是既有缺点又有优点。可见,任何事物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看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才能全面透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柳暗花明”奖
邵金:观赏者是被动的,他们的表达是为了满足画家的诉求。画家叫观赏者指出画儿中的不足之处,观赏者就会从“不足”这个角度来审视这幅画,指出的当然全是缺点;画家叫观赏者指出画儿中的妙笔,观赏者就会从“妙笔”这个角度来欣赏这幅画,指出的自然都是优点。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你会发现世界的美。
苗苗: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画家不可能画出两张完全一样的画儿。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画家在摹画的时候,无意识地对大家提出批评的地方做了修改。
“我是葱”奖
柳畅:观赏者中一定有不少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才会导致这种好坏不分的尴尬结果,让画家一头雾水。可见,不懂装懂,不仅无法抬高自己,还会给别人制造麻烦。
梦想家:这个画家太虚伪了,让大家提意见,提完了却不虚心接受,还嫌意见多,不高兴。所以,做人还是实诚点儿好。
“看得起你”奖
朝月:画家的画儿受到大家热烈关注,证明他的画儿非常具有市场价值。因为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无论是受到批评还是褒奖,有人关注的东西就是好东西。
好的素材,请提供给我们,一经采用,即奉送精美礼品一份!对“下期素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一经发表,即赢得“创见”奖一份!获奖的同学,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你!可以写信到:天津市南开区迎风道18号《同学少年》编辑部(邮编:300191),或者发电子邮件至:。还可以编辑短信M加上你想说的话,移动、联通用户发送到106693891138(信息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
俩小儿辩日篇9
紧急出动 岳母为救“双博”婚姻危机亲自上马
张惠娟听后感到非常震惊,虽然心急如焚,但她明白:无论如何要冷静,如果自己慌了阵脚,女儿的这个家恐怕真的要“鸡飞蛋打”了,她很快镇定下来,在电话中安慰好女婿,收拾衣物,向老伴作了简单的交代后,就匆匆忙忙赶往女儿家。
女儿梅兰是张惠娟4个子女中唯一的女儿,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长大后更是好学上进,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直至拿到博士学位后,在武汉最大的医院工作。梅兰很孝顺,心疼父母,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昨天张惠娟还按到梅兰打来的问候电话,听不出有丝毫的异常。5年前梅兰和女婿万深结婚,婆家在外地。万深也是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在某局机关担任处长。婚后小两口的感情一直很好,儿子都已经4岁了。这样的美好姻缘会出什么问题呢?
正确引导,岳母和女婿结成拯救同盟
张惠娟走进女儿家门,看到家里零乱不堪,冰箱是空的,灶台上的碗筷落满了尘土。而女婿垂头耷脑地坐在沙发上。
张惠娟问女婿:“究竟是怎么回事?你慢慢讲。如果是梅兰的问题,我会狠狠地批评她。我会为你作主,要保住这个家庭。”女婿听到岳母的这番话,镇定下来,将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
几个月前,女婿出差回来,发现梅兰像变了个人似的,没有了往日的热情迎接和笑脸。他百般地哄她开心,可是梅兰不但不领情,反而和他分床而卧。丈夫在家的日子里,梅兰就早出晚归,双休日干脆就不着家,最近还提出离婚要求。他无计可施,这才有求于岳母。
张惠娟试探性地问女婿:“那你认为,她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我怀疑她外面有了情人,我曾经问过她,但她否认了。可是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别的理由令她不顾一切。”
张惠娟接着说:“如果真是你估计的那样,你会怎么样?”
女婿回答:“我想过,她要是真的有了情人,我就同意离婚。可是一旦离了婚,儿子怎么办?又有些犹豫,想到这些我就头疼欲裂。”
张惠娟开导女婿说:“你们能走到一起很不容易,是缘分,若一方有了错,只要能改正,就应该原谅。一旦离婚,对谁都不好。家庭破裂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最大。我想,梅兰如果真是有错,也只是一时糊涂。你若能宽容对待她,她终将会加倍地回报你,何况夫妻之间出现问题,往往不只是一个人的责任,你也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说呢?”
张惠娟见女婿不停地点头认同,就说:“你去打电话告诉梅兰就说我来看她……屋内要保持原样……”
女婿奉旨而行,女儿打来电话,张惠娟若无其事地问女儿:“兰兰,你什么时间回来呀?”女儿抱歉地说:“妈妈,我不知道您要来,没有去车站接您,请您原谅,一班我就回来……”张惠娟没有再多说就放下话筒,心想无论什么时候女儿还是很尊敬母亲的,就感觉多了几分胜算。
以静制动,慈母“迫使”女儿吐露秘密
下午5点多钟,女婿将儿子从幼儿园接了回来,当张惠娟抱着衣着不整的外孙时,老泪纵横,想到外孙的处境,更加坚定了拯救女儿家庭的决心。
梅兰回来了,张惠娟装着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梅兰看到屋内脏乱不堪的情景和儿子的邋遢样,一阵脸红耳赤,只好打马虎眼说:“我最近工作很忙,没有顾得上家里。”边说边赶紧收拾屋子,做饭做菜。张惠娟和女儿拉家常,女婿给欢蹦乱跳的儿子洗澡,家里恢复了应有的生机。
一晃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张惠娟从不正面问女儿的任何隐私,她想“以静制动”,不露声色地迫使女儿主动道出秘密。经张惠娟仔细观察,小两口间的话语虽然不多,女儿毕竟还能做到按时上班准时回家,且和女婿同床而眠,这恰恰说明有药可救。梅兰原以为母亲只是小住几天,想方设法暗示母亲早点回家陪父亲,张惠娟窥透了女儿的用心,干脆告诉梅兰:“我要在这里多住一阵子。”
听说母亲要长住久留,梅兰禁不住焦急不安,主动找妈妈谈心,这正中张惠娟的下怀。母女一起来到公园,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交谈,女儿终于道出了隐藏甚深的“绝密计划”。
釜底抽薪,慈母和女儿的情人正面交锋
原来,梅兰有个叫袁彪的大学男同学。在校期间,袁彪就一直倾慕于梅兰的聪明美丽,梅兰对他也颇有好感。毕业后,袁彪留在武汉工作,梅兰则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几年后,梅兰回到武汉,见袁彪已有家室,就和现在的丈夫结婚。
没想到一次同学会上两人重聚,重燃爱火。说起各自的爱人,他们都掩饰不住心中的不满:袁彪的妻子在德国进修,他得不到家的温暖;梅兰的丈夫过于频繁的出差,使她的情感也经常处在“干旱少雨”状态,俩人同病相怜,相互慰藉。他俩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很快就突破男女间的最后防线。梅兰沉醉其中,认为这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爱情。她不想再错过,一心盘算:等自己离婚后,再告诉袁彪,他一定会喜出望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婚,一起白头偕老。
张惠娟听完女儿的讲述,只觉得女儿在感情问题上真是愚蠢至极:袁彪明摆着只是在女儿身上寻找暂时的情感慰藉,而女儿却当了真。她沉住气,没有当即指责,也不表态,只说自己想见见袁彪。梅兰听母亲说要见袁彪,以为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就通知了袁彪见面。
寒暄过后,张惠娟就一针见血地向袁彪指出:“我知道梅兰和你的特殊关系。你这是破坏梅兰的家庭。”对于突如其来的指责,袁彪连忙辩解:“我们是两厢情愿……”张惠娟用犀利的目光紧紧盯住袁彪,突然话锋一转:“既然这样,那你肯定是打算做我的女婿喽?”袁彪赶紧申辩:“我可从来没有说要和她结婚。”张惠娟说:“你既然不打算和梅兰结婚,你们的越轨行为是对各自家庭的背叛。”袁彪小声争辩道,自己和梅兰只是情人关系。张惠娟没有理会他的荒唐说法,只是说:“那好,打电话告诉你的妻子,看她怎么说。”瞬间,袁彪脸色苍白,结巴起来:“您千万不能打电话,我的妻子肯定不会原谅我。”
张惠娟见他害怕了,就马上给他敲警钟:“为了能和你长相厮守,梅兰正在家里大闹离婚,你还不赶紧悬崖勒马?”
袁彪听后如坐针毡,急得团团转:“哎呀,谁叫她离婚啦?!”他赶紧请求张惠娟制止梅兰的离婚行动。张惠娟以长者的身份对袁彪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要他断绝和梅兰的来往,袁彪都一一应允,他既不能当面辜负一位母亲的善意请求,更害怕事情不可收拾。
出师不利,女儿拒绝停止荒唐行为
一回到家,张惠娟就给女儿上起了婚姻家庭课,严肃地表明态度:“我坚决反对离婚,袁彪和你互为破坏对方家庭的第三者,你们只贪***自己的一时享乐,忽视了对家庭对孩子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张惠娟一席话如一记闷棍击打在梅兰的心上,然而,梅兰非但没有被说服,反而痛哭流涕地表述对袁彪的爱恋和对丈夫的不满,糊涂地认为袁彪一定会和她结婚。一番激烈的争辩过后,谁也没有被说服。母女俩的第一次交锋在伤心中收场:女儿流着泪倒在床上,母亲气白了脸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喘气。
第二天,梅兰再次离家出走。经打听,张惠娟知道女儿住在附近的亲戚家里,主动将女儿接回家,耐心等待她醒悟……与此同时,张惠娟教女婿不要只顾工作,应该多和妻子交流,教外孙对妈妈说“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用外孙唤醒女儿做母亲应尽的责任。
生死线上,成功挽救女儿的生命和婚姻
袁彪自从听了张惠娟的教诲后,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幸福,不敢再越雷池半步。然而,梅兰却并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给袁彪打电话,约他见面。袁彪说,自己不想离婚,更没打算和梅兰结婚,但梅兰不相信袁彪说的是真心话,她认为肯定是妈妈给他施加了巨大的思想压力,才促使他口是心非。为了挽救这来之不易的“真爱”,她天天都要找袁彪谈话,企***用自己的柔情攻势感化他,可是效果恰恰适得其反:袁彪不但不领情,反而害怕梅兰总是这样喋喋不休地缠着他不放。俩人不再有甜言蜜语,矛盾一天比一天激化。这时,袁彪的妻子从德国归来,袁彪毅然断绝了和梅兰的一切联系。
梅兰想到过去数月来对丈夫的伤害和对家庭的破坏,心中愧疚难当,无脸再面对母亲、丈夫和孩子,害怕丈夫嫌弃她。悔恨交加的她万念惧灰,于是在下班途中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回到家后一声不吭,倒在床上就睡。张惠娟觉察到女儿神色异常,果断地护送女儿到医院抢救……
当梅兰醒来,看到了焦急的母亲和丈夫。张惠娟含着泪水说:“女儿,你不该这么傻,你不该这样不珍惜自己的身体,丢下我和家庭不管。”女婿也泪流不止地握紧梅兰的手真情地说:“兰兰,没有你,我和儿子怎么活呀!”
梅兰再也掩饰不住自己发自心底的悔恨,放声大哭起来――是妈妈的关爱和丈夫的宽容深深地感化了她。出院后,梅兰一心一意地回到家中。张惠娟看到小两口重归于好,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这才踏踏实实地回到老伴身边。
2006年8月28日是张惠娟70岁生日。梅兰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地赶回家给母亲祝寿。在给母亲的生日贺卡上,梅兰用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妈妈,您不但生育了我,培养我成材,还在最关键的时刻挽救了我的生命,拯救了我的灵魂和家庭,教我如何做一个合格妻子和好母亲,您是我心中最伟大的妈妈!”
俩小儿辩日篇10
南都讯 记者刘黎霞 实习生 陈炫瑛 通讯员 王丽霞 产后第7天,她走下病床回校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产后第35天,一家三口一起参加学位授予仪式!这位母亲叫白丽吉,塞舌尔籍,前***与丈夫带着1个月大的女儿来参加中山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引来同学们好奇的眼光。
白皙粉嫩的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地蹬着腿,睁着一对蓝眼睛东看看西瞧瞧,十分可爱。当校长黄达人叫到“白丽吉“的名字,小家伙居然心灵感应地“呕奶”了!
白丽吉是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生,丈夫伯纳德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专业硕士毕业生,夫妇俩都是塞舌尔籍,都在今年夏季领到学位证书。不过白丽吉拿到证书可比普通学生辛苦得多,今年5月28日,白丽吉在红十字会医院剖腹诞下女儿鸣霞,女儿的出生比预产期早一个多月,白丽吉在产房里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