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新课标准 教学反思 理念 过程 方式 实验方法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当前,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国家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它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下本人就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其教学理念,依据化学学科特点,结合我国目前化学教育教学现状和要求,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反思的层面有很多,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是教学理念上反思:"新课标"要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本人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在《氯水》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按学习小组制定探究设计内容,课堂教学中也安排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分析的环节,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既预测又体验,既观察又思考,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人,它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发现和发展。又如在讲到乙醛得氢还原为乙醇,得氧氧化为乙酸时,我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上述两过程中乙醛醛基碳原子氧化数的变化,然后自主思考与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统一性,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得氢是还原、得氧被氧化,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他们终生学习能力。
二是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过程反思包括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课前思主要是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课中思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瞬间反思,它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至于课后思则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内容最广、形式最为多样的一个反思过程,其主要类型有"课时思"即一堂课下来就进行总结思考,写好教学日记,这对第一轮高中教学最为重要;再有为"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一周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接着为"月后思"对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为教学承前启后作必要准备;最后是"期中思"或"期末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分析,通过对考试情况的分析以及与学生座谈等形式对教学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当然还有时间跨度更长的一个学年甚至于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对于宏观反思本人认为要注意与时俱进,使自身教学经验与"新课标"要求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境界。
三是教学方式上反思:常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无一变动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法基本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新课标"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基于上述要求、本人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大胆采用先讲授中学化学理论知识即原子结构、电解质、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等内容、然后在已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主体、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将发展学生的素质置于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面貌,要求我们要以生为本,这就将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教”?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反思。《走进新课程》一书中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下面我想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
的看法。
一、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过程
1.在新课标下对高中化学教学观念的反思
要想对教育的方法实行改革,首先要对教育者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教育和训练,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观看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的机会。但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改变,要与时
俱进。
2.在新课标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讲到底”的坏习惯。教师如能利用好现行教材中的实验或教材实验的改进实验及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另行设计一定的探究实验,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更喜爱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分组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在新课标下对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的反思
(1)课前的反思: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课前反思主要就是对自己备课的反思,这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综合拟定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要备教法,更加应该备学法。
(2)教学中的反思:注重教学中的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经常我们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设计好了教学思路,但事实是:学生经常不按我们的思路走,这说明我们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时我们就得改,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要经常换位思
考。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启发引导―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五步导学式教学模式,并且每节课有备课组精心编制的教学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的反思:回忆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思其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我们要在每节课后进行及时的反思,我们不仅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我们要将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的启发,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怎么和学生配合比较默契,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的……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积累经验。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写教后感中得到的反思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写教育日记、随笔,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我们应该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
“财富”。
2.从作业布置中得到的反思
我们的课本中有“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每个单元还有练习,这些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另外我们学校还在课堂上使用教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对于作业要做到有做就有改,有改必有讲,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3.从公开课中得到的反思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教学反思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自己开设公开课,不论结果怎么样,对自己都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课后要及时地反思,将所得和不足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必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得到的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如有可能,请老教师对自己的课进行“打磨”,从中获得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加大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
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新的教学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1.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全面思考,明确教学的方向,及时调整策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3.教学反思还可以提升教师的理性认识,将平时的教学经验不断积累下来,增强教师个人发展的后劲。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3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以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2.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
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鉴于学生能力训练的不同要求,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模块时,有时方法可以较为灵活,不一定都是先观察后思考或先活动后探究,还可以颠倒处理,应有效地创设好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工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的处理方法,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1.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一路铺垫化难为易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方式值得推敲,学生是否真正克服了难点,能力得到了升华还是个未知之数,而且违背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年轻教师不妨试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争论中丰富认知。最后由教师高屋建瓴地加以分析,排解学生存在的疑问。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让学生突破了难点,而且使年轻教师掌握了大量不同学生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只需顺势而发,而不用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节奏性等问题。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1.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限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反思不足之处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 导学案教学;备课能力;自学能力;反思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转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一、高中化学导学案的价值
导学案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价值是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导学案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以往教师备课书写教学设计,主要是考虑“教什么”“如何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来备课。而导学案的编写,则要求教师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客观上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化学教师作为专业的化学人员,脑中的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学过程中很多细节处会有“理所当然”的想法,故很容易忽略学生的特点。学生作为初学者,头脑中对化学的认识基本是从零开始,缺乏相关的化学思维方式。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并运用化学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缺漏,知道学生哪些地方认识不全、哪些地方认识错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
例如,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此时溶液酸碱性如何?这道题从教师的角度觉得很简单,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故溶液有可能是酸性或碱性,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内容理解混乱,习题中重复出现,但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就是对酸碱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的分析能力差,理解不到位。而学案的设计可以引导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
案例一:水的电离(片段)
【思考问题】
1.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为什么?
2.c(H+)>1×10-7mol・L-1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吗?
3.关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常温下)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水=1×10-12 mol・ L-1,则该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并求算该溶液中c(H+)的可能值。
2.导学案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仅是教师,学生也从导学案教学中受益。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要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即可,纯粹是知识的接受。而利用导学案教学,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的机会,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枯燥的听课。采用导学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提升了***思考能力,学习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提高导学案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导学案的栏目设置多样化
一般认为,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知识回顾新知探究总结巩固提升。很多导学案的设计都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应该明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三维目标,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从而进行新内容的探知,学习结束后对章节内容做一个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导学案的设计可以遵照一定的基本模式,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有所调整,省略一些栏目或是增加一些栏目。
比如,未必一定要在导学案设计中都设置相关内容的“知识回顾”栏目,可以通过一些“拓展视野”引入或是直接问题导入或是情景设计导入。从新的信息入手,有时反而有利学生的兴趣激发,而且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导学案设计,可以查找一些新型电池(如心脏起搏器、海水电池、高铁电池等),设计问题,引入原电池的学习。这些新型电池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多习题的载体。
案例二:化学电源(片段)
【新闻链接】金属-空气电池(如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高体积比能量、放电电压平稳、低成本和操作温度范围较宽等特点,能够用于以后的环保节能型汽车中。锂空气电池作为一种全新的电池体系,在多孔空气电极上,氧气在固-液-气三相界面还原成 O22-或 O2-,接着与电解液中的Li+结合产生Li2O2或Li2O。
对于惰性电解质体系(有机、离子液体)和全固态电解质体系,电池反应为:
2Li + O2 Li2O2 2Li + 0.5O2 Li2O
对于水性(分酸性和碱性)电解质体系,电池反应为:
2Li + 0.5O2 + 2H+ 2Li+ + H2O
2Li + 0.5O2 + H2O 2LiOH
思考:(1)你能判断出正负极材料么?(2)请写出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
导学案的栏目设计可以多样化,一味地遵循固定的模式可能形成定势思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栏目设置也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的可实施性。
2.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引导性
受自身能力水平限制,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不够全面细致,启发性不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知识或技能上的障碍,设计好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困惑,最终探知新知。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引导性、思维性,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案例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压强(片段)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中有关压强的影响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勒夏特列原理: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将向着压强减小(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体系的压强,平衡将向着压强增加(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对于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提问:对于2NO2(g) N2O4(g) H
红棕色 无色
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
减小压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
引导思考:(1)采用什么措施使压强增大或减小呢?(2)压强的变化引起浓度怎样的变化?(3)浓度与速率有关,请问速率又发生怎样的变化?(4)最终平衡如何移动?
解析:压强变化体积变化浓度变化速率变化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一样化学平衡移动。
在平衡移动应用的教学――工业合成氨。在这节内容的设计中可由工业上合成氨的条件入手,设置信息的形式告知学生“合成氨可采用下列条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提高氨气的产率?”“这些条件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而移动”等等,借此也可巩固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中要注意科学性、启发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不要跳跃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太突兀,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3.导学案使用的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提出了“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几个环节: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预习,课堂上依据疑难信息反馈讨论解疑,教师精讲点拨启发引领,归纳小结形成网络,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巩固提升。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 反思性教学 元素化合物
前言
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完善,在推进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重视,反思教学就是改良自身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的途径。对于反思教学,国内有很多教授学者对其理解都较为准确,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根据自身行为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探究其中的原因,并反馈回自身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和学习在一定层面上统一起来,很多的教师都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更加完善了自己。
通过新课标下的反思教学的宣传和改进,很多高中化学老师都具备了反思的能力,不仅在教学理念上不断反思,使化学教育的大方向不变,还会针对课堂上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备课阶段和结课后都有反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反思内容有很多,最重要的当属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反思思维也要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1 反思化学学科特点,优化课堂设计方案
化学式一门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科,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要想有所成效,必须要推陈出新,把以前那种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彻底的去除,要牢记课堂中最主要的部分永远是学生,课堂时间也是属于学生的时间。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地记住知识点,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果发现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还可以引起学生们探索的好奇心,对这些现象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和学习,这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某些情境下对化学亲自去理解和感悟。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化学。教师要尽量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灵活地安排课程学习,尤其对初级知识的引导,化学教育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中化学初级阶段的概念性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旧的概念对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发现其中的联系,在引入的新概念中有更加完善的知识总结框架,不对已经记忆理解的知识进行反思的话,在接受新概念的时候无法完全理解,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影响的。例如,在进行离子反应学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发展的看待问题,对复分解反应发生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概念死记,拘泥于此。通过实验可以促使认知有新的冲突,已有的复分解反应相关概念不再适应新的实验现象,这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欲望,深化概念的同时获取对应的知识。
3 反思教材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学习的基础是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充分的基础概念后才能从根本原理上进行思维的创新,化学概念是人类根据自然界中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总结出一些化学属性,对其进行法充分的分析和高度的概括,得到的一种文字性的知识产物。它对人类了解自然界的化学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完全掌握和理解化学相关概念,通过这些基础的知识,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物质和反应有清晰的认识和解释。不能对文字死记硬背,没有自己的看法是不行的,要深入了解化学概念中的原理性知识,对化学思维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教材中的元素化合物部分是高中化学教育内容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块,除了是基本理论、概念的载体,还要学生们通过对它的学习来对科学探究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对科学研究方法会熟练的运用,对科学本质有更大的求知欲,令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此部分的教学内容较多且知识量较大,容易理解,但是要求强化记忆,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此部分教学的发展,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针对课程内容、课程指标,对教学模式计划进行优化处理,反思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总结相关措施,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总结过程中批判性思考,使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理念有了新的理解,在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式是不是紧扣新课改的要求,是不是能够令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能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不能再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6
一、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
“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师要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在《钠》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按学习小组制定探究设计内容,课堂教学中也安排按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分析的环节,让学生总结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既预测又体验,既观察又思考,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人,它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发现和发展。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我们从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中得到启示:既然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制定,那么任何人都是依托自身的经验去建构知识,这一理论迁移到教师的专业学习中,无论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都是建立在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之上。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也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如果我们从元认知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而反思性教学就是对自我教学的反思评价,这和元认知理论是相吻合的。
开篇我就提到课堂变化很大,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要靠教师自己的经验(经验的重要性)。经验从哪里来?教师的经验主要从实践中来,是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以及所思所想。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反思后教师再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新课程别提出了四个关系和四个强调:一是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二是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三是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
由于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能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因而知识掌握更为牢固,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化学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1.解决反思容
教学是一门艺术,对教师来说,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当然也包括自己的行为。是否体现了学生为本,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学习效果,预设是否合理,生成是否有考虑,如何应对课堂可能的突然事件,学生回答不上来如何及时处理,是让另一个学生回答,还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等等,具体比如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个别辅导、师生交流、学生表现等,如反思备课,备课是否全面, 化学课堂上还有反思实验为什么做得不成功,为什么学生是如此喜欢化学实验。而没有实验的课堂又如何将课堂效果体现出来,这些都要求我们老师课后要进行各项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化学是一门非常关键的基础学科,不过,很多学生都觉得化学知识相当难学,想要取得学习的进步十分困难。和其它科目对比的话,化学有着强烈的自身特色,而且也确实有许多难点。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特色,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化学会难学、哪里难学;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化学的学科特色,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化学知识,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收效与更理想的考试成绩。
一、反思学生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是当仁不让的主体,是课堂绝对的主角。因为处于好奇心非常强烈的年纪,所以高中生总有很多灵光一闪的新想法,化学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应该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不但能够将学生的新想法向其他同学传播与推广,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另外,有些富于创意的新想法也是对教师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为化学教师提供教学的新思路,从而令教学更加完善。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就好像根雕艺术家拿到一个树根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急急忙忙的就开始雕刻,而是要仔细揣摩这个树根与什么比较神似、它的形态比较适合什么风格、存在哪些结构上的不足等,之后才会慢慢的精雕细琢出一件完美的作品。教学也是一样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也要先认真的分析与反思,之后再采取富于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的实际效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认真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他们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基于这些信息,找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二、反思教学内容
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内容是上课之前的重要工作,因为教学内容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只是熟悉这些并不足够,教师必须深刻反思的细节还有很多,这也正是每个教师对相同的知识点都有自己独到见解,进行的教学过程完全不同的原因。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可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教材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一项关键资源而已,绝不是唯一的、仅有的资源,教材再也不是教师一切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引导文本,而是一种教学的参考以及知识提示载体,是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的教学资源;另外,高中化学教师不但是重要的教材参考者,也是重要的教材完善者。这次课改中提出的一些全新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仍然处于试行的阶段,带有一定的实验性,因此很多东西都不是成型的定论,更不是具有规范性质的教学新要求,教师完全可以对其提出质疑,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找出具体的改进与完善方法。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中有用资源的同时,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单独设立一个专题,记录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与疏漏,这样不但能够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为教材的增补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建议。
三、反思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实际运用的教学模式千差万别,不过,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欠缺与不足,有人推崇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人推崇更加专注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最佳模式。不过,只要是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运用得当的话,都会有不错的教学收效;不过,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因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不相同,而且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具体教学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期待简单的套用了哪些教学模式就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未免有些异想天开。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的时候,一定不可以限制于某些模式之下,而是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灵活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神秘的化学世界。我在为学生进行例题讲解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先将自己的大脑放空,然后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研究题目设计的意义以及考查的知识点,一起研究解题的方法,一起找出最终的答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教学风格独特、方法新颖,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将刻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精彩。
四、反思课堂教学
(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反思。高中化学教师应让学生在自己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反思。化学教师可以随机向学生提问或者通过临时小测验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据此调整教学安排。化学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一定的自学时间与空间,不要自己从上课开始一直不停讲到下课。不过,这里要注重学习效率的问题,要将教学重点摆在突出的位置上,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新课标 课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课后反思
我们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已四年,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报章书刊,还有专著都说了很多很多,让人看了为之鼓掌,但就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结合每节课如何做,却没有现成的答案,何况学习的主体(学生)各不相同,他们的学情各不一样,这都给教学带来难处。在新形式下如何“教”,我感觉教师首先要做好教学反思,我想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在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反思,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内容。《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带来的是教育教学的新气息,同时将教育者的责任上升到了新的境界。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教学更应富有创新性、探索性和指导性。
一、课前反思: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课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反思主要反思过去的得和失。我们总感觉新教材内容不多,却有说不完的话题,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教材中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是在“科学视野”中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吗?我们打开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化学.1》,在第二单元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节中有讲解,并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那么这部分知识我们能不让学生掌握吗?因此“我们研究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将它放在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中,来合理制定这一节课知识点的落实与拓展计划,综合拟定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目标)”。我们必须查阅相关教材(各种版本),综合拟定一个单元、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中反思:注重学生反馈,控制教学进程,优化师生行为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看起来有点为时过“早”,其实是我们调控教学过程的最佳时机。课前备课了、准备了,课前想好了你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却“一问三不知”,这说明你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你就得改,就得变。我们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我在教学中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我实践―讨论深化―归纳总结”的情境导学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沿着一级级的情境台阶去养成“问题意思”,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营造学习氛围
魏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绝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么都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都商量着进行。这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习惯,也是他在教育教学中刻意追求的境界。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的动向,重视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不顾学生的情趣。让教学过程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
2.优化教和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进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赋予我们课堂教学全新的使命。据科学测算,现代学校只能使学生获取一生所需知识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和指导,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让学生在吸收知识时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发现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习、领会和应用知识,鼓励学生在观点、见解、方法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变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讨论、多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产生激情的冲动。
3.发展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在教学中学生不合作、不理会,启而不发是常有之事。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的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上,要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创新力的开发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更应采用多样活泼的方式,借助多种媒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对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以养成学生全面进取、不断创新的习惯。有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假信息,从反面刺激学生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论证的根据,在反复磨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中的模块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
三、课后反思: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得和失,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课后反思,总感觉是亡羊补牢,其实不然,我们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化学 反思 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变革。因此,能否通过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是影响新课改成败的关键。
一、反思性教学的起源
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教育工作者提出,并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研究、认可和升华的教学理论。它以探究为基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通过强化教学主体的反思意识,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反思性教学,我们来了解一种常见的反思性教学模型――埃拜教学模型:包括反思性计划、反思性教学、反思性评价三方面。其中反思性计划是教师思考筹划的阶段,反思性教学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阶段,反思性评价则要收集教学资料并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是本轮教学的终点,同时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开始,因此这三部分既相对***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
二、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有效地推进新课改,教师是关键。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已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反思,那么他的原有理念中的不适当之处就很难改进,其结果就是他的教学很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杜威说过:“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反思性教学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作出评价,从而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真实情景间的差异,得到体会和经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中,使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发展。“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进步”。
三、教师应如何开展反思性教学
1.反思性备课,坚持教学目标三维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质量教学的必要条件。反思性备课必须坚持教学目标三维化,这三个维度是课程目标、目标要求和目标性质。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层次;目标要求包括认知性、技能性和体验性三要素;目标性质有传承性、探究性和生成性三种属性。
以“金属钠”为例,从课程目标的维度看,教师应考虑本节课,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是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目标性质看,教师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定位为传承性,否则课堂就会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也不能把所有的目标都定位为探究性,因为探究教学需要的时间和场所要求较高。教师还应注重目标的生成性,要预留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完成预设任务过程中产生智慧火花,获得 “新”的体验。从目标要求的维度看,教师还应明确三个目标要求所应达到的水平,即钠的哪些性质应达到“了解”水平,哪些技能应达到“理解”,哪些体验应达到“综合应用”水平等。
2.反思性上课,创设最佳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反思起源于问题情境。教师应该精心创设最佳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思维。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保证所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 “苯酚的性质”教学,学生已经学习了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的知识,但现在羟基连接苯环,性质已发生了明显变化,我从溶解实验引发学生对酚羟基性质的思考,进而去探究其酸性强弱,再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学生来探究分析苯酚的酸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后话锋一转,既然苯环对羟基性质有影响,那么另一个新的疑问也就随之产生了:“羟基对苯环性质有没有影响呢”?自然下一个苯酚的性质――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就可以着手解决了。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篇10
一、反思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分析讲解一定要细腻、透彻,例题训练一定要到位、深入,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得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会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境,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其拥有发挥想象的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也要给学生创设能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问、多方位地交流,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
2.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地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来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得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然后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成共识。
二、反思教学技能
1.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
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线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化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如果经常出现口误,就会令学生对你失去信心,听课就无法专心了。另外最好能做到推导流畅,过渡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板书精当,书写工整。
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大多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碍于美育教育。我记得我的高中化学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漂亮的烧杯,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及时改正错误,错的地方不要用手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化学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的基本功,学会如画试管、烧杯、酒精灯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装置***,等等。
3.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化学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三、反思教学方法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
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材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得太少,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这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极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2.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
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二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化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