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庆节的诗歌10篇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1

国庆有感

红旗随风舞翩翩,

灯光溢彩映亮天。

举国同庆数十载,

千家万户习开颜。

关于国庆节的短诗歌(2)

国庆

举国上下庆国庆,

遥想当年战鼓惊。

全国人民齐祝兴,

皆出儿女爱国心。

关于国庆节的短诗歌(3)

喜迎国庆

金秋十月好心境,

举国欢腾迎国庆。

四十九年风雨径,

共祝未来更光明。

关于国庆节的短诗歌(4)

国庆兼颂抗洪胜利

华夏河山遍红旗,

中原内外皆兄弟。

南辗北转实不易,

念往昔,

岁月峥嵘应有忆。

洪魔肆虐似无敌,

众志成城经有计。

***民共筑卫国堤。

关于国庆节的短诗歌(5)

庆祝国庆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

灿烂前景世人夸。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2

论文关 键 词:诗史 风范 浪淘沙 诗歌发展 新诗 诗话 传统诗歌 编纂 品格 地方

传统诗歌多诗话,而无诗史;今日诗歌多诗史,却无地方诗史。{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正是弥补了这项空白,成为全国第一部区域诗歌发展史,其创新意义自不待言。而能让这部煌煌巨著初一面世即好评如潮,乃在于它兼备了诗的品格与史的风范,可为日后诗史之典范。诗史编纂,应是海纳百川,却又如大浪淘沙,沙里淘金,是一项非常耗人心血与心智的艰巨工程。《发展史》的编纂历时四年之久,终以其灵动而不散漫,严谨而不呆板,厚实却非堆砌,宏大却不落虚空的诗史风范,对2O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做了一次完满的,也向中国诗坛、中国研究界呈上一份丰厚的世纪贺礼。“治史者不必是诗人,但不能没有一颗诗心”,编者对诗歌的透彻理解、精辟见解和准确的评价,正是“诗心”跳跃、诗之品格的充分表现。编者对诗歌的鉴赏更多是从“诗何以为诗”的诗学本体观出发,从题材的选择、诗体的建设到诗情的体验及观念的演进等多方面着手,对20世纪重庆的优秀诗歌、诗人及诗评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在史的源流中重新开掘出重庆新诗的另一番境界。从崇本尚先、择善而从的白屋诗人吴芳吉,“墙里开花墙外红”的田园小诗诗人杨吉甫,到以八行体创作闻名而被誉为“沙八行”的沙鸥,微型诗创作的重要人物穆仁,以及辛勤耕耘于诗坛的“五色土”诗人,他们在诗歌创作或诗歌理论上都颇有建树,但至今尚未引起诗界的足够注意。对这些诗人、诗作的长期淡漠,大大削弱了重庆诗歌的整体实力和影响。而《发展史》正是在文学审美的“诗心”关照之下,对这些品进行了及时的“抢救”,让其重见天日、大放异彩,展现出重庆诗坛真实而又更为完满的艺术风貌。

写诗史,除了诗之品格,更须具备史之风范,正如王国维所说“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编者高屋建瓴,从史的高度出发,在掌握了大量重庆新诗史料的基础上,从时间坐标轴上来纵览20世纪重庆新诗的流变,以全新的审美角度对重庆20世纪新诗作了全面而细致的整体打量,进而挖掘重庆新诗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固有的本土特色。《发展史》还将诗歌、诗人与诗评家一并纳入诗史的视野,诗与诗人参照,诗与诗论相印证,在诗歌史的体式编排上独具新意也更为合理。20世纪重庆的诗歌兴衰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编者将诗史发展放在社会***治这一大背景之下予以观照,紧紧抓住抗战和新时期重庆新诗发展的两大高潮,将重庆新诗的流变有条不紊的铺展开来,不仅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而且思想先锋,将重庆本土诗歌、诗论的独特的区域特色凸显了出来。吕进先生指出“重庆新诗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既吸收了东部的先锋性,又包容了西部的边缘性,颇具研究价值”。正是在对重庆新诗独具慧眼的认识之下,本书不仅着重介绍了像梁上泉、傅天琳、李钢、梁平、李元胜等已在全国诗界较有影响,曾获得全国大奖的诗人,还对少数诗群作了重点扫描,对冉庄、何小竹、冉冉、冉仲景等代表诗人作了专节讲述。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第一家大型诗歌网站的《界限》也纳入了诗史的视野,并对这批上世纪末依托网络崛起于当下诗坛的中青年诗人予以了必要的关注,体现出治史者眼界的宏廓与气度的恢弘。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3

活动宗旨:

在全校营造欢度中秋、国庆的喜庆气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中华传统与诗文魅力,力求全员参与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承办,分期举行,即减轻承办人员的压力,又能让节日气氛延续。

一年级:

主题活动:“唱经典,颂祖国”歌咏比赛

一、初步方案:

1、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歌咏比赛;

2、歌曲以歌颂祖国的爱国歌曲为主,每班一首参赛歌曲;

3、自己编排造型、指挥,自己统一服装,学校不作统一要求,力求突出创新与特色;

4、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有现场的评委进行当场打分,最后评出一、

二、三等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时间及场地:

1、地点设在学校文化小广场;

2、时间定于国庆节前夕某天下午的三四节课。

二年级、三年级:

活动主题:“我的青春我做主”风采展示

一、活动方案:

1、以“唱红歌、迎国庆”为主题开展学生的个性风采展示活动;

2、各班积极动员,认真推荐,选出班里有文艺天赋的苗子,参加学校的节目选拔;

3、从众多参与的选手中选拔出参加最后决赛汇演的学生,强化训练后参加最后的汇演;

二、活动时、地及要求:

1、节目以红歌为主,但可以有少量的语言类节目,歌曲必须要有伴奏,节目相关需要由节目所在班级负责准备;

2、在最后的汇演中要对学生的汇演进行打分评比,最后对优秀的节目时行奖励,也为元旦的汇演准备素材;

3、地点在学校操场,时间定于一年级主题活动之后。

四年级:

主题活动:中秋赛诗会

一、活动方案: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诗词创作,也可以有少量教师作品;

2、格式不限,但内容要积极向上适合于学校这个大环境;

3、对上报的诗作进行初评,初评通过的才可以参与我们的中秋赛诗会的比赛;

4、初评通过的诗作,在诗作的基础上找演员进行诵读,加入后期的包括背景音乐、参与人员、服装等包装与创新;

5、优胜作品将做成版面进行公示和保存。

二、活动要求及时、地安排:

1、作品必须要原创,要有作诗的背景与说明;

2、赛诗会上要有诗作者及背景的介绍,最后打分时也应该有对诗词的打分和对表演的打分,最后根据整体打分结果评选出各类奖项。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4

关键词: 抗战 陪都 古典诗人群 癸未年展上巳雅集

抗战时期陪都古典诗人群体蔚兴,各种群体雅集结社频繁,古典诗歌的脉络在陪都重庆绵延不绝。诗人的雅集活动彰显了陪都时期诗歌创作的存在样态,诗歌创作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具有“群”功能的社会行为,让古典诗歌的创作可以在新诗蓬勃兴起的压力下获得旧体诗群体的认同。抗战时期陪都的古典诗歌群体或以地缘,或以学缘,或以职官相区分,形成规模不一的群落,如果说“壬午年重九雅集”是以职官为关系网络形成的诗人群体典型的话,?譹?訛本文关注的“癸未年展上巳雅集”便是以地缘为关系网络的雅集群体典型。

癸未年展上巳雅集举行于1943年的农历四月初三,因是上巳后一月,故称展上巳。此次雅集地点在重庆七星岗,雅集者共四十二人。雅集以兰亭序文分韵赋诗,后集为《癸未七星岗展禊诗录》。“癸未四月三日,渝州西郊七星岗展禊,以兰亭序‘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四十二字分韵。”?譺?訛雅集诗歌本为诗人群体的应景之作,往往雷同而乏新可陈,然正是这种相似才可窥见诗人的群体心态。此次雅集赋诗呈现出一种对于地域的偏好,较为集中于会稽、重庆、南京这三个地域概念,诗歌中的地理名词透露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当下心情以及未来期待,可由此切近陪都古典诗人群体在1943年的心态。

一、招邀雅禊仿兰亭:会稽—重庆

陪都癸未展上巳的雅集,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晋的癸丑上巳兰亭雅集。兰亭雅集因兰亭序及诗成为千载之下文人追摩的风流的典范。上巳修禊也成为一种文人诗歌活动的常态,历代绵延不绝。时至抗战时期,陪都的古典诗歌活动也盛而未衰,修禊赋诗也是古典诗人们的习惯延续。当然,此时修禊相较于兰亭之会已经时过境迁,诗人们对于兰亭修禊的追怀也有了当下的陪都心情。在诗人们的诗歌中,兰亭之会的会稽与当下的重庆,成为一对对举的空间概念。

雅集文人不少曾游览会稽兰亭旧址,所以当下的空间对比是记忆中的会稽山和陪都的七星岗。“昔余游会稽,兰亭展清眺。曲水但陈迹,流风怀逸少。今情挟古欢,异代有同调。山城隐冈峦,七星长炳耀。群贤盛江左,声气剧虎啸。”(简易,得少字)记忆中的会稽山风景秀美,羲之风采宛在。而现在的陪都山峦叠嶂宛,七星岗也层峰如翠,让人怀想浙中山水。而此时陪都的人文景观更让人有当年兰亭群贤的联想。俞友清的诗歌也包含了这样的时空追怀:“髫龄游会稽,临风仰昔贤。山秀风物佳,人以地灵传。中年客南北,饥驱人事牵。未忘山水游,蜡屐意忻然。海上动干戈,吴门染腥膻。挈子仓皇逃,西行百忧煎。清秋入三峡,神女拥髻妍。何来古巴州,谋生溷市廛。潇湘多词客,邂逅识钝禅。长沙王君祖柱。同抱孤僻性,喜结文字缘。展禊招良朋,冈畔七星联。禁酒断杯■,■就茶塌烟。我辈穷书生,祓愁擘吟笺。荷戈虽无力,同仇志弥坚。旦夕收两京,高咏归来篇。休明谱铙歌,狂欢唱凯旋。觞咏继兰亭,乐见泰平年。”(俞友清,得贤字)这首诗歌更清楚地交代了这种空间置换的原因。会稽山在记忆中是一种美化的乌托邦,有着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美幻。但是战争的烽火却很残酷,诗人不得不离开故乡。所以入巴蜀的经历变成一种逃难,加上到重庆后诸事不易,有“谋生溷市廛”之谓。但是所幸陪都的诗友尚多,于是雅集的活动成为客中的慰藉。诗人们的诗歌雅集成为互相激励并坚定战争取胜信念的机会。于是,诗歌最后又回到对兰亭雅集代表的祥和悠游的文化活动的向往之中。

在上述诗人们心中,兰亭雅集被幻化为一种文化乌托邦,他承载着诗人对于田园牧歌似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自然与文化的双重幻境,是诗人们的一种隔着时空的遥远想象。和这个会

兰亭相对的是陪都重庆,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生存困苦的环境,这种对举中,诗人要树立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但是兰亭的时代背景如果被拉近了看,也是“尚想永和年,亦非太平日”。(沈兆奎,得毕字)如果剥离幻想的沉醉,我们回到东晋的现实,那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所以在这样的时空对举中,会稽和重庆又有了不一样的空间感悟,且看雅集诗歌:“癸丑溯永和,癸未客重庆。遥遥千载下,禊事同斯盛。会稽与渝州,禹踪互辉映。遭时虽■,嘉会且觞咏。清谈岂伊误,涕泪何须迸。但使心国家,风起中流榜”。(林德符,得映字)对于诗人而言,对两个雅集行为的比附,也是对两处时空的比附,癸丑和癸未,会稽和重庆,相似的是修禊之盛,不同的是修禊之人。晋代文人常常遭到清谈误国的讥评,但是诗人却要扭转这样的印象,心系国家便是文人风流的根本,这样的论调与当下的陪都抗战便融为一体。傅醒华的诗也持相同论调:“笑傲沧州五岳摇,伊谁夺得兰亭最。清谈误国永和时,长使千秋伤束带。我辈巴渝敌忾同,殊途共策皇***泰。乾坤终古几悲秋,卧听松涛传万籁。”(傅醒华,得会字)诗人们对于东晋文人的清谈终难释怀,但是时空转换下的陪都文人却担负了更多的家国责任,他们致力于出谋划策,也抱有同仇敌忾之心,文人所承担的是一种努力开泰平的重任。

一旦意识到兰亭雅集背后的文人无奈和当下诗人们所应有的担当,诗人们的诗歌就变得更为激昂和刚果一些:“我偕诸燕集山城,偏向新亭悼风景。不羡夜宴桃李园,要识渡江风鹤紧。嗟哉吾***二三子,东方生数三为准。好将华林射马文,换作凯旋铺地锦”。(曾大椿, 得岭字)诗人对于渡江风鹤的体认,也是对于当下战争情势的思考,这是所谓“吾***二三子”所必须懂得的社会状况。因为雅集诸人并非纯粹的文人,他们的身份大多是民国***府的官员,他们对于战争形势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们心态和反战态度,将影响到这场战争的胜利。  黄立也写道:“十年尝胆共黔黎,重庆而今忆会稽。甲■五千屏越北,貔貅百万振巴西。群贤赓举兰亭禊,三峡长留杜甫题。指日凯歌须纵酒,一觞一咏醉如泥。”(黄立,得稽字)这首颇有杜甫《闻官***收河南河北》风采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也有着兰亭精神的影子,这种信念不是来自于兰亭的文人风流,而是来自昔日越国的三千将士吞吴的豪情。那种在越北和巴西的空间对举中,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意***援引的历史精神。

会稽和重庆,相距着遥遥的时空,诗人们在这两个空间中进行着自己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思考,兰亭雅集带给后人的是一种文化的怀想和现实的行动力,而对于兰亭雅集的历史背景开掘,也让诗人在时空的对举中获得更多抗战胜利的信念。

二、招邀湖湘客:湖南—重庆

陪都的雅集诗人身份决定了雅集的样态,至于诗人的地域身份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陪都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意味着一种去地域化的特征,诗人们的汇集是由于战争所造成的地域迁移,当时陪都被认为是“人文荟萃”,涵容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而古典诗歌的诗人群体构成,有着地缘的传统,但是我们关注到陪都雅集常常不具有地缘的明显特征,陪都这个特殊文化空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们往往在按照新的关系网络建立诗歌联系。但是我们也要追问,传统的地缘关系对于陪都这样一个开放的更为多元的文化空间来说,其意义真的就淡化至此?

在对癸未年展上巳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地缘在陪都也是一个重要的诗人网络编成机制,尤其对于向来倚重传统的古典诗人群。参与这次雅集的人数为四十二人,参与诗歌创作的为九十五人,其中湖南籍人士四十八人,湖北籍人士十一人,湖湘籍人士占此次雅集的大半。对于这种地缘身份,诗人们在诗歌中已有所涉及。“晤言多喜来三楚,俯仰何由托一丘”。(成惕轩 得修字)注曰:“与会者多湘鄂人。”“招邀湖湘客,裙屐各纷萃。”(李澄,得禊字)诗人们自己也关注到主体群体的“三楚”“湖湘”身份。

在诗人们的空间观念里,重庆和湖湘再次成为一组对举的概念。当湖湘作为故乡的概念出现,重庆作为一个战时的栖息之所,其间的空间转换就成为了一种思乡之情的表达因由。 “年来见性供伊兰,糙米藜羹可作餐。随分勉劳螳臂力,遂心犹羡鹿皮冠。巴山一脉千峦障,字水平流百尺澜。湔■及时莫惆怅,故园东望独凭栏。”(凌惕渊,得兰字)在该诗中,交代了陪都生

活的一些细节,“糙米藜羹”的餐食,可见在重庆战时生活的不易。巴山蜀水的景色虽然足供湔■,诗人也自道“莫惆怅”,但是最后一句故园东望却把一种客中的心态刻画无疑。凌惕渊为湖南长沙人,供职于重庆上清寺***总务司,诗中重庆和湖南的空间转换就在乡思东望的一瞬间。

龚声溢写道:“结侣登高冈,天风醒宿酲。兰蕙吐芳菲,修竹正青青。麦秀盈畴野,康济我庶蒸。长江天际来,蜿蜒下沧溟。日夜涛声急,若为鸣不平。回首望荆楚,兵戈正纵横。烽烟迫霄汉,四海苦飘零。观彼累累冢,恻然念忠贞。疾风识劲草,千古留香馨。慷慨发我歌,湔■继兰亭。”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呈现为一种对于故乡战事的关切。回首荆楚大地,此时正是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在尸骨遍野的故乡,那些为国牺牲的英烈进入了诗人想象的视野,他的悲歌慷慨成为了对忠贞之士的褒扬。让诗人联系起重庆和故乡的是长江之水,宛若鸣不平的涛声让诗人将空间置换于长江彼岸的故乡。

对于重庆和湖湘而言,这是两个对举的空间概念,也是两个对举的文化概念,因为陪都的人文之萃是历史的被迫,而湖湘的文化传统,从屈原忠贞到楚歌婉转,都是一种经历了历史积淀的文化因子,在这些流离播迁的湖湘文人身上也打下了深深烙印。向惺写道:“骚人千载缅灵均,荆楚自昔英才富。”(向惺,得又字)在重庆和湖湘的空间关系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的对比。

“大雅久不作,颓波日以坠。安得追风骚,***蛙息鼓吹。欲浼象教力,元音期广被。忆昔江汉滨,名流多荟萃。俯仰无古今,瑰奇抒妙思。南风今不竞,韶■嗟谁嗣。”(程保华,得事字)这首诗歌沿用了传统的文道一体的观念,认为诗歌的风雅与***哇关系到世道的盛衰,而如今的九州烽烟,正是和大雅不作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责任便是扬■风雅,诗人很自然的回到自己熟悉的湖湘诗歌传统中。在诗人的回忆中,荆楚之地便呈现出和战争时期相对的一种文化的清明状态。那时名流如鲫,且古今入怀,妙思无穷。现在却是风雅衰微,道无嗣响。

湖湘文化传统中既有屈原、贾谊的文采风流,也有楚虽三户亦可亡秦的民风激越。故而当重庆和湖湘成为对举的文化概念时,湖湘的文化历史积淀固然为陪都诗坛的浓墨重彩,而湖湘的尚武精神在此时也颇为切合实际。林德符写道:“况乃湘泽间,英灵非遐■。先***有遗型,文教武功并。辞赋思屈贾,虾烈多剧孟。即今三户存,已然百战劲。”(林德符,得激字)对于文教武功的强调,使得湖湘群体在陪读充分地发掘出了自己的群体价值溯源。这也成为他们在陪都的一种精神支撑。王祖柱也写道:“烽火暗湖■,虏骑窥巴丘。道污国亦痱,坐蒙不祥羞。列座多楚士,三户切同仇。停杯感苍茫,击筑发商讴。愿言祓氛■,重奠旧金瓯。胜践追永和,■歌生绸缪。”(王祖柱,得修字)重庆正在发生的战火纷扰成为激发诗人产生空间跨度的缘由,“虏骑窥巴丘”写的正是当下的抗战之实,所以在座的具有三楚身份的诗人应该也必须怀有当年那种三户同仇的情感,这是抗战时期一种需要被强烈唤起的爱国热情。当三户同仇的概念因为抗战的现实被从历史的抗秦转换为抗日时,湖湘这个地域化的概念也被消弭在抗战的爱国情绪中。

湖湘和重庆这两个地域概念在雅集诗歌中成为一种切入陪都诗人群体地域化概念的极佳途径。虽然陪都并不需要依赖地缘来建立诗人的关系网络,但是传统的地缘关系却能让诗人们强化自己的地域身份,熟悉的湖湘文化背景,带来的是共同的诗歌宗尚、共同的话语背景以及共同的朋友圈子。这便是维系古典诗人群体关系的重要因子。

三、愿早还行在:南京—重庆

在雅集诗歌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域概念就是南京。重庆作为陪都,其***治地位相对应的城市便是国民***府的首都南京了。南京作为江南人文荟萃之地,其诗人群体本就丰富,雅集活动也于春秋佳日在金陵山水间上演。当这些雅集活动移植到陪都,不知在诗歌中会如何呈现?  且看黄右昌之诗:“我昔旅金陵,爱梅等爱竹。吟梅冕国花,抛砖期引玉。中有王子(钝禅)诗,意远词芬■。浩劫典籍沦,孤本犹在篾。忧乐天下心,游豫岂关独。纷吾去首都,板荡天地覆。倾侧扰攘间,崎岖入巴蜀。筚路启山林,蓝缕开■屋。射隼盼高墉,浩歌响幽谷。荏苒逾六载,河山犹未复。”(黄右昌,得竹字)在该诗中,金陵和重庆的关系正如历史呈现的那样,南京的

梅花让人留恋,钟山本是王气所钟,但是战争来临也不得不迁都西南,而诗人们也不得不纷纷入巴蜀。“崎岖”一词道出蜀道之艰,也透露了诗人的入渝心态。诗人已经在重庆生活了六年却始终未能等到战争胜利。但是希望还在,所以在诗人雅集诗歌的末尾写道:“来岁聚石头,修禊钟山麓”。这种畅想支撑了诗人艰难的陪都岁月。

苏启良的诗歌也在战火纷飞中寄托着乐观的向往:“沧海正横流,烽烟来北地。鲸浪起东溟,势欲移神器。天西有高楼,建瓴如泰岱。江汉双带流,四方具形势。沃野称险塞,中兴惟此利。名士过江来,新都成暂憩。倏忽吾春秋,乡关多苦思。觞***集兰亭,赓绍前朝事。风景颇不殊,河山终有异。日夕望东旋,收京同饮至,人定可胜天,莫洒新亭泪。”(苏启良,得地字)所谓的沧海横流,烽烟北起,写出了战时的乱离,而重庆正是乱中暂时栖止的最佳去处,无论地理环境还是战略考量都是作为陪都的最佳选择。所以才有了当下“名士过江”的情况。陪都虽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思乡之情和对于国家战乱的苦思。所以在重庆和南京之间产生了一种空间的向往,那就是还都。诗人的笔触也坚定而充满希望,“人定可胜天”。于是诗歌的空间便转移到长江之尾的南京。

吴学衡的诗歌也表达了这样的心情:“六载春光羁旅情,昔游胜地忆神京。寻芳玄武樱桃熟,泛艇秦淮风月清。别后江山怜折柳,樽前烟雨怯啼莺。明年白下同修禊,收取鲸鲵见太平。”(吴学衡,得清字)对于南京这个地域概念而言,它既存在于记忆中,是秦淮风月,也是玄武樱花,这是旧京的美好***景;它也存在于未来,诗人希望能在第二年回到南京,在那里相聚雅集。在记忆和未来之间,需要完结的是战争。

卢前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细节的想象力:“南山不满眼,云气何■。闻歌春梦婆,去年落岭外。梦中长江水,嘉陵一衣带。流过我家时,莫涛益澎湃。儿正望爷来,***倚门待。坐我涟湖上,■底发深慨。悬知朋簪乐,尚有挑菜会。胜事未及与,随缘掉书袋。更琢五七言,写此流民态。献我海■吟,愿早还行在。”这首诗颇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空间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让诗歌更具有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从前容纳的是爱情,此时容纳的是亲情。诗人看到了盼望父亲归来的孩子,看到了倚门相望的***亲。这双眼睛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己之亲,这是千千万万战争中分离的家庭。诗人还看到了朋友们的聚会,那也是无法参加的了,诗人全用手中的笔书写着三吏三别之后的民间疾苦。诗歌最后,也是以回到南京作为收束。

如果说会稽—重庆这对空间概念连接的是过去和现在,那么金陵—重庆这对空间概念更多连接的是现在和未来。历史的追怀固然能带给现实以动力,而未来的期望也能带给现在以温暖。我们回望历史,知道1943年的雅集之后,并不能在“明年”便还都金陵,但是却也距之不远。1943年的战争已经进入最艰难的时候,也即将进入尾声。所以金陵的地域空间置想就带有一种积极的色彩。“金陵明岁会,举国共期之。”(钟德基,得之字)“明岁会金陵,中兴颂必有。”(龚张斧,得有字)在一种期待中,雅集的作品完成了它的空间想象。

会稽、湖湘、重庆,这三个地域概念的关系在《癸未七星岗展上巳雅集诗序》中可以得到发掘:“巴子故国,天眷在西,名士过江,衣冠麟萃。爰于癸未夏四月初三日命俦选胜,分韵赋诗,都九十四人,各有所述,数帙山阴,襟题汉上,古今异体,兼善其长。竞病无余,顺以为次,观乎南金东箭,荆楚多材,亦有玉洁兰幽,闺闱挺秀,马工枚速,王后卢前,各摅襟怀,俱呈芳润,扬风■雅,相期调协工商;念乱忧时,故知语多悲愤。可怜渝水,竹枝半是,新亭涕泪,固已同笙磬之清音,极玄黄之大观矣。”

该序对雅集缘由交代颇详细,也历数了陪都重庆的文事之胜。陪都文采所萃,不输王扬卢骆;而终究是名士过江,难免凄楚,这也道出了陪都癸未展上巳雅集的情感基调。而所谓的“数帙山阴”“新亭涕泪”则奠定了癸未展上巳雅集的历史基调,重庆与会稽相对举,陶抒历史胸怀。而“荆楚多材”也涉及了此次雅集的群体地缘关系,颇见此次雅集兴会的空间背景,重庆于湖湘构成了一对地域的关系,可以追索陪都诗人群体的地缘结构。而名士过江,终盼还都,这正是身在重庆心念南京的所在。此次雅集赋诗,便呈现如上的时空转换观念,可以此观察陪都重庆的诗人群体的心态。■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5

阅读《中华之歌》始终伴随着一个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时不时的,有一些诸如“用诗来传递知识可行吗”的疑问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不为它的丰富而驳杂(我避免用“渊博”这个词汇)的叙述所吸引。我们面对这部篇幅巨大、内涵丰富的长诗,首先是由于它的缜密的构思和宏大的架构以及充盈其间的激情和气势而受到感动。

《中华之歌》是一曲对于中华祖邦的倾情的礼赞,在它奔涌澎湃的旋律中跳荡着发自肺腑的对我中华民族山川灵秀和灿烂历史的自豪感。我把它定位为抒情性的长诗。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抒情诗的体式包容和吸纳了咏史和咏物诗的品质、从而拥有并产生了史诗的效应。这部长诗着力于展现诗的两个基本层面的功能:其一,它充分发扬我国诗歌的颂诗的传统;再就是,它又有效地承袭了自古绵延而今的诗教的品质。长诗对这两方面作了较为完满的融合。

广泛的阅读、观察和积累形成的丰博的知识,上自天文历数,下及山川河海,历代帝王将相,节庆习俗,文明礼教,史籍典册,上天入地,无不赅备,使全诗具有了诗体的百科全书的性质。

作为抒情诗的《中华之歌》,其中蕴涵着抒情主人公的主观的情感抒发。在字里行间,经常出现“二百万年的野蛮时期是多么的漫长和艰难,每一步进化发展都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这样的感慨,有时在叙述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个节庆是一首诗赋,一年的节庆是一部诗书”这样的抒情性很强的诗句。这使长诗能够摆脱单纯的讲史叙事的性质,而赋予它强烈的主观抒情的色彩。

《中华之歌》的写作有鲜明的特点,它的最主要的特点当然是源于诗人由衷的爱国情怀,以及颂扬古老文明的强烈愿望。作者自述,这是“发自内心的歌”。全诗贯穿着对传统“诗韵”迷恋的精神。此诗的构思有着多方面的考虑的话,但“从韵出发”却是其中最重要的考虑。正是由于对长诗创作的这个认识,我坚定了我对作者创作支持的立场,并基本认可了这部存在着某些缺陷的长诗的写作。这不仅是由于他所尊崇的传统精神(这一点很多人都能拥有),而仅仅是由于他的“诗韵情结”。

人们都知道,构成汉语传统诗歌的持久魅力的,有诸多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乃是它极大地张扬并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而且把这种情怀点化成了诗中的意境和韵味。这一点,是其他国家的诗歌,甚至包括中国新诗在内所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的。而这种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是由于汉语诗歌极大地发扬了语言内在的音乐性,其中包括音响效果、对称效果、鲜明的节奏感等。长诗作者对于诗韵的倾心,正应和了上述的这种认识。

《中华之歌》的写作确定以传统诗韵为出发点,无视于可能有的“过分重视形式”的责难,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是非常可贵的。从而把汉语内在的音乐性充分开掘、并发挥到极致,使它的诗行充满了铿锵的音韵和和谐的节奏:你建设了多少恢宏的城镇村寨/你哺育了多少杰出的中华英才/你创造了多少灿烂的古老文明/你留下了多么厚重的历史记载。有明显节奏的长句,加上有规律的韵脚,造成了汉语新诗可吟可诵的音乐效果,《中华之歌》的实践弥补了我们普遍感到的新诗的缺憾。

《中华之歌》可以看作是一部规模巨大的诗体的中华文明史,而《新中国之歌》则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的献礼之作,它是一部同样诗化的当代中国史。正如诗人自述的那样,它不仅是一部“发自内心的歌”,而且是一部诗人自己的“我的生命之歌”。前一著作与我们民族和文明有关,而此时的《新中国之歌》,则与诗人自身的生命经历有关。这部长诗的创作与《中华之歌》一样,全诗的章节结构和韵律安排,悉依前著,依然是恣肆,音韵铿锵,且规矩井然。像这样的句子:你的名称是用真理蘸着生命和鲜血书写/每一个笔划都凝聚着英雄的生命和鲜血/你的名称是中国***带领全国人民共同书写/每一个字的笔划都是那么坚强和团结……

诗人充分运用并发扬中国传统诗韵的魅力,绘声绘色地展示建立和缔造新中国的坚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他看重的是史实,着意于历史事件的评说和再现,下笔之初,首重理路的厘清。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写六十年风雨途中中国人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字里行间充盈着一泻千里的激情。但他在充分展现作者的知识和学养的过程中,依然坚持着诗歌的优美抒情的品性,章句间依然时时涌现如下的美丽精妙:“奔赴漠河迎接第一声晨钟――纵驼戈壁追逐前人留下的大漠孤烟”,“攀上云贵高原采一段高原云霞――击水万里滚滚长江一路奔流东去”。这些描写,综合起来,构成了长诗华美、璀璨、明亮而极尽铺排的风格。

华文峰显然找到了舒展他的学识与才华的恰当方式,他积蕴于心的情感的火山岩浆,似是在这样气势雄大的体式中找到了喷火口。他的史诗写作也如开闸的激流,一刹那喷涌而出,腾空激荡,遍地漫流,繁丽满眼,蔚成壮观。继《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之后,诗的灵感踵至,书写更迅捷、也更流畅,视野更拓广,场面也更宏阔。中华史诗的第三乐章《天地人之歌》的相继问世,再一次带给人们以惊喜。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6

一、内容选择策略

1、从生活中挖掘,大家都知道,孩子从出生起,妈妈唱着摇篮曲伴随孩子入眠的都是一些清新隽永的儿歌,而从咿呀学语起,孩子接触的也就是一些短小的儿歌,儿童是伴着儿歌长大的,听儿歌,读儿歌,儿歌是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语言,亲近语言的方式,挖掘生活中的儿童诗,让学生诵读、欣赏,例如我们每个人都会吟唱: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请你下来,吃个馍馍(《拜月亮》)月亮光光,装满筐筐,抬进屋去,全部漏光(《月光光》),诵读这些有关月亮的儿童诗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对天上那一轮月亮产生无尽的向往,对月光的爱,对月亮的探索,大概就是从吟唱这些儿童诗起的。那么,有关太阳,有关小鸟,有关虫子的,有关花朵的,等等,许多内容都是以儿童诗歌的形式呈现,可以说孩子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一首儿童诗。

2、从教材挖掘。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这段时间,他们所学的课本上的内容,大多是儿歌,在儿歌中识字,在儿歌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儿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是低段孩子的主要任务。你看看这些儿歌:“小黄鸡,小黑鸡,高高兴兴在一起,刨刨土,捉捉虫,青草地上做游戏。”又如:“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读着这些儿歌,孩子们从身理到心理,不是一次冲击吗?利用好每一首儿歌,让孩子们反复读,尽情咏,就在这读这咏中喜欢上这些儿歌,进而产生自己也想创一创的欲望。

二、课堂教学策略

1、激发“赏”,儿童诗是很多的,如何选择一些好的儿童诗。这里所谓的好,就是指那些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儿歌,它能唤起儿童的美感。在“读”时,要运用多种方式,激发赏“美”情趣。如通过范读、赛读、合作读、运用卡画读等等,从而展示儿歌的节奏美,音韵美,语言美,在充分的读和赏中,利用儿童的天生就爱想象的功能,彰显儿歌的情境美,动感美,内涵美。

2、巧妙“导”。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引导学生真正体验诗人的感受,还需要一个“导”和“化难为易”的过程。这些需要教师找寻恰当的结合,巧妙地引导学生赏诗,品诗,由想到说再到写。如我在教孩子们读高士琪爷爷的《蜜蜂的歌》时,就让学生反复读,蜜蜂是孩子们熟悉并喜欢的小动物。读后学生也就产生了自己说的欲望,于是,这样的创造就产生了:“小蜜蜂,嗡嗡嗡,你是小小舞蹈家,跳得大地穿彩衣,跳得云彩笑嘻嘻,人人夸你小精灵”;“小蜜蜂,嗡嗡嗡,你是天气预报员,知天晴,知下雨,人人夸你小专家”……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感受“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快乐。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达到了“有意插柳柳成阴”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儿歌是我们快乐的纸上游戏”。

3、大力仿。每一首儿童诗都是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都是仿说仿写的范本。我们要从儿童诗入手,随文而入,随诗而仿。让孩子走进儿童诗,学写儿童诗。

如《欢庆》这是儿童诗,文字丰富,节奏感强,学生读来琅琅上口,“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这首儿童诗贴近孩子的生活,读着读着许多欢庆场面就在孩子们眼前浮现。于是另外的许多《欢庆》就诞生了,如“欢庆中秋”——月亮露出圆圆的脸蛋,星星打起金黄的灯笼,云儿悄悄躲进幕布,人们摆出香甜的月饼,全国人民,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八月十五日,家人团圆的节日。又如“欢庆六一”——小树穿上绿色的衣裳,小草摇动柔软的身资,彩旗跳起欢快的舞蹈,气球升上蓝蓝的天空,全校的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六月一日,我们大家的节日。这些欢庆场面实际就是孩子们的生活,就在与朋友说话,聊天时,诗作就产生了。

三、评价策略

1、不求高。童心贵在无忌无暇,在儿童诗的创造上,我们只要求学生敢说,敢写,敢于展开想象,不要给太多的框框来束缚,不要苛求于韵脚多么整齐,构词多么精美,结构多么和谐。只要是学生说的,我们都应该发现点滴精彩,高度评价,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肯定,小眼睛发光,小心灵发颤。每次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诗作后,我都会送给他一张小诗人名片,名片正面是著名诗人的一首短诗,后面就是持卡人的名字。告诉他:“你也是未来的诗人,以后名片后面有可能就是你。”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他能不产生对写诗的热爱吗?

2、不求全。孩子创作儿童诗时,我们不要求他作完整的诗篇。我经常降低难度,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读完一首诗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说一说,而孩子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孩子也不愿开口的。怎么能调动全部孩子的兴趣,激发每一个人的创作欲望。我经常采用小组分析的形式完成整首儿歌的创作,你说一句,他说一句,孩子天性是好强的,是不甘落后的,当一个人说时,自然点燃了别人也想说的激情。于是,许多诗歌就在合作中诞生了。学生创作的,一节小诗即可***成文,也可以整合成篇,收和放尽为孩子服务。我经常把学生的创作整理出来,在班上朗读,并常常夸张地进行评价:二、一班大诗作发表了。(实际就是我把他们的创作归成书集)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7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感受叶挺将***对***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对***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的内容。重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的选择,体会诗歌两个“自由”的内涵。

作者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的创建者之一。曾当面称他是“***第一任总司令,人民***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导入课文

1941年的“皖南事变”叶挺被无理扣押后,被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多后,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到重庆后,当面劝他\''''悔过\'''',还许以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人员。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直到1946年才在中国***的营救下释放,可是,一个月后,他同夫人一起坐飞机回延安,因飞机失事而牺牲,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今天我们要学的《囚歌》,就是叶廷在狱中写的诗歌。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首诗。

内容分析

1.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

叶挺同志不畏高官厚禄不畏严刑拷打,最后他写的这首诗由狱中难友传唱。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里还能写下这么激昂的诗篇,到底作者是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第一节

2、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答:“人”指坚定的***者,“狗”指***队伍中的叛徒。

3、读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答:“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指***派在声嘶力竭地叫喊诱骗***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

过渡:这一节诗揭露了***派对***者。当时摆在狱中***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将得到自由。作者选择哪一条路呢?第二节诗告诉了我们。

第二节诗。

4、思考: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做出怎样的回答?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者是决不会向敌人屈膝投降当叛徒的。

5、这节诗中也有一个“自由”,它跟第一节诗中的“自由”有什么不同?

第一节诗:所谓的自由;第二节诗:真正的自由。

6、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者坚贞不屈的***气节。

过渡:为什么叶挺同志有这么强烈的决心,是什么支持着他为***事业而献身?我们来看第三节。

第三节诗

7、自由读第三节。找是什么支持他为***事业而献身?

是“地下的烈火”也就是***的烈火,即***领导的人民***的力量。

8、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说说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1)“地下的烈火”比喻***的烈火,指***领导的人民***的力量。

(2)“活棺材”指囚禁***者的牢房,又指***派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9、一个真正的***者决不会向敌人屈服,因为他心中充满对***事业必胜的信心。所以,诗人决定怎么做?

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自己连活棺材一齐烧掉,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精神和壮志豪情。

10、叶挺将***想要自由么?叶挺将***能要自由么?

答:第一小节:能,不能;第二小节:想,不能;第三小节:不能,也不想。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8

经过两天综合论坛和专题论坛的交流与争鸣,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即将降下帷幕。

“新诗二次***”仍然是本次论坛的主题。骆寒超先生在前两次论坛的基础上,以“尊西方的新诗传统”为切入点,第四次阐发了“新诗二次***”的理念,参加本次论坛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一主题。比如朱先树、王珂、潘颂德、万龙生、葛乃福、沈用大、毛翰、王端诚、陈玉兰、段乐三、王艳玲、曹丙燕、雷斌、泰国的曾心、新西兰的林爽、中国台湾的林于弘等从诗体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的“诗体重建”;蒋登科、向天渊、谭五昌、陈福成、陆飘、中国台湾的林芙蓉、邓艮、李冰封、乔琦、任毅等从诗歌精神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的“诗歌精神重建”;李震、梁笑梅、于怀玉、杨继晖、袁仕萍等从诗歌传播方式建设的角度深化了新诗二次***的“诗歌传播方式重建”。

“当代华文诗歌的现状与走向”是本次论坛的第二个主题。叶延滨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概况与面临的境遇的论述,古远清对两岸诗歌诠释权力论争的深究,赵毅衡在《从文化符号学看当代诗的走向》的发言中提出了华文诗歌可能的诸多发展路向,林静助从台湾立场来阐释台湾现代诗的当代意义,新加坡的方然对“新华”诗歌的分析,张德明对迷恋“先锋”的诗歌创作路向的批评,晏红对诗歌存在空间的透视等,显示了本次论坛对华文诗歌现状与走向的关注。华文诗歌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相似的机遇和挑战,华文诗歌资源的整合与跨语境交流是促进华文诗歌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本次论坛的旨趣所在。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诗歌研究”是本次论坛的第三个主题,郭小聪对抗战新诗的反思、钱志富对胡风诗学思想的阐发、张传敏对七月诗派重庆经验的描述,张立新对重庆抗战文艺报刊 “诗歌场”效应的挖掘等显示了大后方诗歌的丰富性和研究价值。除了以上涉及到的三大主题之外,本次论坛谈论较多的还有“歌词研究”,傅宗洪、陆正兰、童龙超的发言显示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成果;“现代诗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孙基林、曹万生、段从学、朱美禄、雷文学、冬婴、赵东等诗家的发言中;“现代新诗特质和创作技法”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的傅天虹、中国台湾的台客等人的发言中。此外,也有进行诗人诗派进行研究的,比如木斧对艾青《火把》的“重读”,熊辉对冯至十四行诗创作的文体原因透析,熊家良对阿毛作品的研究、江腊生对“打工诗”的关注,台湾锺顺文对谢佳桦诗歌的解读,陈祖君从“节日体验”的角度来分析以闻一多、何其芳、李瑛的诗歌等。

本届论坛也旁涉到现代诗学的许多问题。比如吕进先生的主题发言《论“新来者”》提出了“新来者”一说就教于各位,认为在新时期有三个诗歌群落:归来者,朦胧诗人和新来者。江弱水在《一辞有两面,两面各一辞——关于两篇诗评的文本互参》的发言中对诗评文章的互参阅读及新诗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思路,陈本益先生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了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干天全先生的《诗歌批评与研究的误区》发言对我们从事新诗批评和研究敲响了警钟。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这次论坛中的发言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学风和学术规范,使本次会议彰显出浓厚的学术气氛。这次论坛产生的优秀学术成果将在《西南大学学报》、《诗学》辑刊、《中外诗歌研究》等刊物上陆续选登。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9

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六一"期间举行系列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力争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活动主题

阳光下成长 快乐中飞翔

三、活动内容

1、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

2、"好孩子"、"学习先锋"、"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

3、"在***旗下成长"诗文大赛。

4、"颂歌献给***"歌唱大赛。

5、"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诵读大赛。

6、"名诗名言"书法大赛。

7、"多彩家乡"绘画大赛。

四、活动对象

学校全体师生。

五、组织方法

1、各项活动每个班都必须有学生参与。

2、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每个班节目不得少于2个。

3、各项活动均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奖励以学生为主,分设部分教师辅导奖。

六、节目要求

(一)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

1、以反映"六一"儿童节欢乐为题材,要健康向上、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富有感染力,突出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

2、节目形式以舞蹈、健美操、童话剧、课本剧、小品等节目为主,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创作编排。

3、每个节目要体现"精"、"新",时间不宜过长。

4、演出服装、伴奏带、道具各班自行解决。

(二)"好孩子"、"学习先锋"、"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

1、"好孩子"、"优秀学生干部"每个班评选一名,当选的学生必须是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平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

2、"学习先锋"每个班评选三名,当选的学生必须是在2011年秋学期期末测试中综合成绩(包含语、数、英、综合科)排名本班前三名的学生。

(三)"在***旗下成长"诗文大赛。

1、此项活动每个班选派两名学生参加。

2、活动形式为朗诵诗歌或文章。

3、主题为"祖国好、家乡美、迎接***的十召开"。

(四)"颂歌献给***"歌唱大赛。

1、此项活动以小合唱或独唱的形式开展。

2、主题为"祖国好、家乡美、迎接***的十召开"。

3、每个班选送两个节目参加。

(五)"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诵读大赛。

1、此项活动每个班选派两名学生参加。

2、活动形式为诵读中华经典优秀童谣

3、主题为"祖国好、家乡美、迎接***的十召开"。

(六)"名诗名言"书法大赛及"多彩家乡"绘画大赛。

1、书法内容为诗歌及名人名言,时代不限。

2、绘画主题为"家乡美",内容为素描画或水彩画。

3、书法及绘画每个班各选送两名学生参加。

4、组织形式为现场书法或绘画。

七、活动要求及时间安排。

(一)、要求:

1、各个班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积极宣传发动,认真作好准备工作,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2、注意活动过程中的材料收集,特别要注意收集***片,存档备查。

3、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做好安全紧急预案。

(二)时间安排。

1、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及"好孩子"、"学习先锋"、"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暂定在2012年6月1日上午8:30组织。

3、"在***旗下成长"诗文大赛及"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诵读大赛暂定在2012年6月8日上午8:30组织。

4、"颂歌献给***"歌唱大赛暂定在2012年6月8日下午8:30组织。

八、表彰与奖励

1、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

2、"好孩子"、"学习先锋"、"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活动。

3、"在***旗下成长"诗文大赛。

4、"颂歌献给***"歌唱大赛。

本次活动共评选一等奖1名,奖金80元,教师辅导奖1名,奖金50元;二等奖1名,奖金50元;三等奖1名,奖金30元。

5、"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诵读大赛。

6、"名诗名言"书法大赛。

7、"多彩家乡"绘画大赛。

九、组织及活动安排。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篇10

一、把握正确导向,努力发挥社会主义文艺的引领作用。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重点围绕市委、市***府“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全省十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原平”的发展方向,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有影响有特色的主题文艺活动,进一步展示我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证明:文联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1、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

1月份,由市文联精心组织书法家协会的老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市民义务书写春联。翰墨飘香,春意融融,一副副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多彩的春联把美好的新年祝福及和谐之声送进寻常百姓之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展示了我市书法家现场作业的高端技艺。

2、继续***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结合文联实际,坚持以深化“继续***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大讨论为载体,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思想,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活动中,文联全体人员在学习研讨了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讲话、摘要、讨论以及长远意义,提升了自身素质。

3、落实科学发展观,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文联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行创作,这更是时代立场、生活态度及其创作取向,是“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真正得以实施的创作源泉和创新动力。

4、原平市地方特色文化诗歌创作迈上新台阶。

4月份,市文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组织、联络、服务的职能作用,为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文艺交流平台。上旬,市文联在楼板寨举办了农民诗歌大赛,开阔了农民视野,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旬,组织文艺骨干会同忻州市、区、五台文联及我市的摄影、书法、美术家协会代表到梨乡同川赏花采风,捕捉创作灵感,进行文艺创作交流,极大的丰富了文艺家们的创作素材。下旬,文联依托我市传统梨花节,组织举办了中国·原平梨花诗歌艺术节,活动主旨是邀请吸引全国各地当代著名诗人和我们山西诗人通过看梨花来走进原平,撰写诗文,起到赞美原平,宣传原平的社会效应。活动迎来了来自北京、重庆、南京、西安、济南、长沙、太原等省内外100多名诗人、学者、记者,大家参观了郝隆故里,观赏了万亩梨园,游览了天涯石鼓,近距离感受了我们原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创作出大量宣传我们原平的诗文和摄影作品,在网上得到广泛点击和转载,极大展示了魅力原平的风采。是山西近年来一次规模较大的诗歌盛会,既促进了交流,又扩大了影响。艺术节上,原平荣幸的被山西文学院授予“诗歌之乡”荣誉称号。一年来,通过对外联络,对内组织,收集整理原平特色的地方文艺作品,有望在2010年初付梓,对建设文化原平、增强原平美誉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成功举(协)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书、画、摄影展览赛事。

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面展示我市六十年来经济文化发展成果。(1)市文联组织市书协、市美协、农民书协、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二百多名作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创作出书法、美术作品200余副,从中筛选出参展作品80副作品在老年活动中心展出。其中书法作品55副、美术作品25副。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市六十年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新跨越,融现实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展出获得广大市民和社会各届好评。(2)五月份,由市文联发起,与***等相关单位组织了数期“青年歌手大赛”等一系列活动。(3)六月一日,文联、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了“六一,我们一起献爱心”大型摄影作品展。(4)六月中旬,我们组织了洪洞·原平书画联谊活动,20位原平中老年书画家带书画作品60幅、手工篆刻21幅、21位洪洞中老年书画家带作品59幅,分别赴洪洞、原平为期8天的实地交流学习。活动受到周部长、梁书记、张志哲市长、王书记、史书记、牛部长、陈市长、高秘书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董洪运书记的肯定,他亲自看望了来宾,并说“文化需要交流,原平和洪洞开了好头,经验要在全地区推广,”当场指示忻州·临汾搞次联展。这些活动不仅对于原平文学艺术的继往开来,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强原平文艺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原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八月二十五日,市文联与市委宣传部、总工会、共青团原平市委、晋剧团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梦想舞台》特别节目。(6)九月六日,市文联为迎接祖国60华诞,纪念新原乡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太平街村近几年经济文化发展成果,协助太平街举办了以“同庆祖国华诞,共创太平盛世”为主题的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查看更多>>

6、成功举办文艺创作研讨会,打造本土艺术精品

(1)十一月六日,市文联在原平画院成功举办了画家原存根先生书画艺术展暨创作研讨会,弘扬了民族艺术,促进了文化交流,打造了本土艺术精品,使我市文化艺术创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十二月十六日,《马增祥诗词赋》被评为“忻州60年来百部优秀***书”,市文联和山西省作协、文化艺术出版社、忻州市文联、原平市委宣传部共同为马增祥举办了“马增祥诗词赋” 作品研讨会。山西省作家协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机关***书记秦溱,山西省作家协会***团成员、《黄河》杂志主编张发,《山西文学》副主编鲁顺民,山西省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骏虎等出席会议,秦溱书记代表山西省作家协会在会上作了讲话。原平市委书记梁洁,忻州市市长助理、诗人贾真,原忻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克敏,原平市委副书记史国宾,原平市委***、宣传部长牛凤荣,原平市***协副***、作家、诗人王海英,原平市***府秘书长、诗人雷霆,原原平市人大主任潘文才,原平市新原镇***书记、作家王卫东等领导出席座谈会。省、市电视媒体和报纸都进行了报道,这次座谈会将掀起原平诗词创作的新高潮,能以点带面,营造了出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创作群体,打造一批文学精品,激励我市文艺创作者潜心创作,力争拿出更好更多文艺精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7、各书法、美术协(学)会积极参与各展览、赛事及创作活动,成绩突出。

(1)十月份,市文联组织选拔的市书协、美协、老年书画研究会及少儿书画班的优秀作者们,参加了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参赛队伍有老、中、青、少四代书画艺术爱好者,他们分别代表了原平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在书画现场,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美好明天的憧憬。(2)十一月二十四日,市文联与市人大共同举办了纪念地方人大***会成立30周年书画摄影精品展,共展出作品70余件(幅),原存根、吕锋、刘开元、张存堂等书画名家挥毫泼墨,现场创作,令到场的嘉宾饱受艺术熏陶,为市领导及人大代表们奉献了一道精美的视觉盛宴。(3)十一月底,市文联与市爱心助学站共同举办了书画捐赠活动,期望尽我们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文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从文联工作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促进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紧紧围绕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进一步焕发文联组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抓文学刊物

针对近年来我市文学艺术良好的发展状况,市文联主办的机关刊物《梨花》杂志,克服了人手不够、经费不足的困难,今年全新改版,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关爱下,新改版的《梨花》以丰富多彩的栏目版块和文艺形式,展示了原平纯朴的风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在第五期特设“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专栏,记录和歌颂了改革开放以来原平又好又快发展的辉煌成就,力***展现魅力原平、和谐原平的崭新面貌。受到广大文艺爱好者及全市人民的好评,为我市文学艺术工作者创建了必须、必要的刊物平台,起到了与全省、全国优秀作家、作者交流的预期效果。另外,市文联与范亭中学合办校报《范亭园》,长期以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好评,迄今已出版发行了70多期。我们将一如继往地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抓文学创作

今年市文联推出了近10部文学作品集,其中包括: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呈现诗丛》套装,含雷霆《大地歌谣》、韩玉光《一九七零年的月亮》、赵泽汀和麻小燕合著《与一只蝴蝶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马增祥诗词赋》。长征出版社出版的贾良田游记《旅途雨》。香港天马***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天涯丛书系列》之《神水扬波》等优秀作品集。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屡屡发表我市文学作品。

一月份:《诗选刊》下半月刊第一期刊出“原平诗群”诗歌作品。《西北***事文学》第一期诗歌栏目头条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刘小雨诗作《油画中的女子》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2010年中国诗歌精选》。韩玉光诗作《邂逅》入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丁页诗作《牵牛花只开一早上》获“华夏情”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

二月份:《梨花》杂志影响版“2010中国诗歌档案”出刊。《北京写作》发表丁页的组诗作品。《山西文学》第二期发表刘小雨诗歌作品。《诗刊》上半月二月号发表刘小雨组诗作品。

三月份:《人民文学》“瘦西湖杯”风物扬州全国征文大赛中刘小雨获优秀奖。《黄河》双月刊第二期发表王海英散文《酒事随笔》。《华夏散文》发表王海英散文作品《凤凰》。在《山西文学》发表《一个人和他的城》。《诗刊》上半月三月当代中国女诗人专号发表我市诗人丛林、麻小燕作品。

四月份:《诗刊》上半月四月号“每月诗星”重点推出诗人雷霆诗歌作品及评论。韩玉光获选2010年度中国十佳诗人。赵泽汀、韩玉光主编的《超超主义诗选》由长征出版社出版。《诗歌月刊》举办的“桃园杯”全国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二等奖。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宁波四明山红枫诗会。《诗选刊》下半月第四期发表诗人刘小雨诗歌作品。 (2)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查看更多>>

五月份:在第二届国际红叶节“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中刘小雨获诗歌一等奖。《诗选刊》下半月第五期“第二届中国诗歌节陕西诗歌专号”发表刘小雨诗作。《黄河》双月刊第三期发表王海英诗歌作品。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二届太行山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韩玉光、帅树森赴西安参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在“屈原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中韩玉光获二等奖。雷霆、刘小雨诗作入选四川文艺出版社《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

六月份:《读者》第六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诗选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诗人雷霆、帅树森诗歌作品。《诗歌月刊》下半月第六期发表韩玉光诗歌作品。《五台山》发表张爱凤散文作品《云中谁寄锦书来》。由山西文学院与《诗选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韩玉光诗歌作品研讨会在太原举行。

七月份:《五台山》第七期诗歌专号收录我市诗人雷霆、赵泽汀、麻小燕、王海英、田长水、尚文才、丛林、刘小雨、帅树森、韩玉光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七期“五台山诗群”发表我市诗人苏志刚、杨妙川诗歌作品。

八月份:《读者》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温暖的棉被》。《华夏散文》第8期发表郑建芳散文作品《醋乡的日子》。《五台山》发表了王海英的散文《夏天记忆》。《星星诗刊》上半月8月号文本内外头条发表诗人雷霆诗作及创作谈。

九月份: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家协会、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彭城晚报社、扬子江诗刊社承办的“诗咏徐州”诗歌大赛中刘小雨获三等奖。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0—2010年中国最佳诗选》收录雷霆、赵泽汀、韩玉光、刘小雨诗歌作品。《诗选刊》下半月第九期发表诗人丛林作品。《黄河》双月刊第五期发表帅树森诗歌作品。《五台山》第九期刊出丁页诗作《玻璃上的歌声》、李肖峰中篇小说《山的诱惑》。

十月份:茹建堂应邀参加201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并获“2010百篇散文奖”。韩玉光应邀参加“21世纪中国诗歌十年东海峰会”《娱乐化背景下的诗歌写作》。《诗刊》上半月十月号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刊》下半月十月号发表诗人韩玉光诗作。《文学港》第五期发表刘小雨诗七首。《诗选刊》下半月第十期选发韩玉光组诗《罪己书》。

十一月份:《人民文学》第十一期发表诗人雷霆诗作。诗人麻小燕赴湖南株洲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大型诗歌刊物《诗人村》在我市出刊。

十二月份:诗人刘小雨应邀参加第三届国际红叶节暨“巫山红叶”散文诗歌大奖赛颁奖仪式。《五台山》第十二期发表韩玉光小说《苏州往事》。《诗刊》青春诗会专刊发表麻小燕诗歌作品《祖国之书》。

3、抓艺术精品

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推出的很多优秀作品,经由市文联选送,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大奖。

在“鱼水情”全国第二届双拥书画作品展中,李卯生的书画作品《紫气东来》荣获优秀奖。在山西省双拥书画作品展中,刘开源的国画获一等奖、李海屿的国画获三等奖,李卯生、郭建扬、弓权的国画获优秀奖,李膺昭、杨满才、孙志刚的书法获优秀奖。

影家协会樊乐园的一幅作品,在省级书画摄影展中获得优秀奖。

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张存堂、张舒文、王喜宽、郑亮分别在省级书画大赛中获奖。

农民书画研究会的郑田红、陈高楼在“国庆60周年山西省农民书画展”中获奖。

石莲印社荣获五月份山西省举办的“首届印社联展”优秀组织奖。

在忻州市第一届电视书画大赛中,张存堂、郭建扬荣获一等奖,兰岩山、杨霁、刘永青荣获二等奖,武九在、张晓凤、王紫殿荣获三等奖,聂存贵、丁页、李文光、郑田红荣获优秀奖。

4、抓文艺队伍

截止目前,市文联发展了摄影、书法、美术、石莲印社、墨友社、民俗研究、青年诗词学、诗词联研究、老年书画、青年书法、农民书画共11个文艺家协(学)会。各文艺协会积极向上级协会推荐会员。今年,王海英、贾良田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金所明、茹建堂、赵泽汀、麻小燕、付春林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有十余人申报加入省书协,1人申报加入省美协,为文学事业输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文艺创作队伍体系。文艺人才的大量涌现储备,已成为全市文艺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和一大亮点。

三、立足实际搞好基层文艺建设,扎实有效拓展文艺工作

一是主观能动性强。全市11个文艺家协(学)会,立足实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各协会围绕今年的主题活动,配合开展了各类采风创作、展演活动。二是职能发挥较好。各文艺家协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中积极参与,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发挥了突出作用。书法、美术、农民书画协会为进一步活跃全市农民书画艺术创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太平街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暨首届书画摄影展”和“农民书画协会大库狄分会”的成立,拉开了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篇章。事实证明,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文联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才能有实效性。

四、加强***风廉***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绩

一是加强文联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组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改进作风、提高素质、强化服务上下大力气;坚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推动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认真落实***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做好监督防范工作。把反腐倡廉纳入全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三是组织文联全体人员引深学习宣传贯彻***的十七大精神,积极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原平市“两会”精神,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实际相结合。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是加强单位档案、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改善了工作、生活环境。五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广大作家、文艺工作者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修养,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的特殊作用。六是加强机关建设。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注重创新文联体制机制,机关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改进了***员干部和职工思想、工作、生活、组织作风,加大了联络协调服务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着力为文艺家分忧解难,使文联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3】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查看更多>>

通过以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使文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创了2010年的新局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秀作品、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市的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改进。

主要包括:一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文联的服务功能;二是文联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活动上有待创新;四是业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产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探索。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以务实的作风,出色的工作予以解决,使文联工作更上新台阶。

更多关于2010年市文联工作总结的文章 >>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国庆节的诗歌10篇

学习

相信自己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相信自己10篇,内容包括要相信自己呀,相信自己完整篇。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病危时让助手给他找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半年后,助手泪流满面的说:我真对不住你,没给你找到合适的人,让你失望了。苏格拉底却说

学习

资金申请报告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包括资金使用申请报告范本,资金申请报告题目。(二)农业综合开发资助农业发展的项目;(三)科技型创业投资项目;(四)***府支持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项目;(五)***府鼓励的风险投资项目;(六)具有经营性质的科研开发项目;(七)国家鼓

学习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的作文500字,国庆节作文300字左右十篇。国庆节的夜晚更加美丽,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宫灯,五彩缤纷,还有人行道上火树银花星星点点,闪闪发光,使人看后流连忘返。关于过国庆节的作文篇【2】国庆节

学习

重阳节的诗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重阳节的诗10篇,内容包括重阳节的诗王维,重阳节的诗书法。寒光闪闪人们煞有介事地把它定义为星星有人说它玲珑剔透有人说它熠熠生辉有人说它是亲人凝望的双眸有人说它是过往伟人灵魂的归宿我不能界定但它的冷它的清恰如我的

学习

工作能力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能力10篇,内容包括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的文章,个人工作能力总结十篇。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是违背人性的。从人性来说,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精神能力的发展和实现应该是快乐的最重要源泉,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

学习

桃花潭水深千尺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桃花潭水深千尺10篇,内容包括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桃花潭水深千尺读法。“除了我的母校湖北保康一中外,我最爱的学校就是广西大化高中,因为这里有我许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晓苏先生开始讲课,“今晚我很高兴,也很紧张,高兴是老朋友

学习

慈母情深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慈母情深10篇,内容包括慈母情深经典词句,慈母情深稿件讲解。我问孩子们,作者母亲工作的环境如何?他们说,很恶劣。我问,你们去过自己的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吗?班里,大半学生举了手。我教的是外地的孩子,全班47人,来自不同的省份。他们

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总结,内容包括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总结范例。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可是还有一些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孤单一人度过春节,所以团支部开展了一班一老人的活动。计划给这些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

学习

你的背包10篇

阅读(34)

在牵他的手之前,最先牵住的,是他的背包。那时我们在同一条铁路线上,漫长的兰新线。逢到寒暑假,学校统一订票,两人便是一个车次,一位座位。青春狂放的年纪,他喜欢穿那个年代流行的雪花牛仔服。在熙攘的火车站里,他的衣裳格外鲜明,每每被人流挤散了

学习

英文面试自我介绍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面试自我介绍10篇,内容包括外企面试自我介绍英文,面试时的英文自我介绍。该放弃呢?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关?我思忖着,仔细分析了一下所面临的处境:其一、我所应聘的职位是办公室文员,说英语的机会应该不多,没理由考难度大的专业类

学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走一步再走一步10篇,内容包括走一步再走一步给你的启发,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优美语句。这风景是我通过坚持,通过再走一步所看到的。只要再走一步,就能看到更壮美的风景!接下的途中,我冲着那最壮美的风景一步走着,对自己反复的说

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寡人之于国也10篇,内容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经典语录,寡人之于国也的文章特点。我们知道,本文记录的是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既然是对话,就应该有问答。有问答,那谁问谁答、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等都应该是我们在进行教

学习

汽修毕业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汽修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汽修毕业论文冷却系统,汽修论文10篇。[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史先焘,徐***.PLC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

学习

咏雪文言文翻译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咏雪文言文翻译10篇,内容包括咏雪文言文单个字解释和句子翻译,咏雪文言文翻译朗读。

学习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节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的作文500字,国庆节作文300字左右十篇。国庆节的夜晚更加美丽,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宫灯,五彩缤纷,还有人行道上火树银花星星点点,闪闪发光,使人看后流连忘返。关于过国庆节的作文篇【2】国庆节

学习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模板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模板,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自创。2.《秋颂》诗歌鉴赏诗歌《秋颂》是诗人济慈留下的最后一首诗,该诗的创作正是诗人生病期间,当诗人走进庭院,秋日夕阳余晖洒在田野之上,显得格外温暖,此时,身

学习

优美诗歌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优美诗歌,内容包括优美诗歌简短100篇,优美诗歌摘抄大全。优美的诗歌在考场的试卷里它只是一道普通的试题优美的诗歌在感情丰富的人的眼里它只是一本谱写情绪的乐谱优美的诗歌在诗人的眼里它是生命的全部优美的诗歌在我的眼

学习

关于国庆节的黑板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国庆节的黑板报10篇,内容包括有关国庆节的黑板报素材,关于国庆节的黑板报主题题目。关于教师节黑板报***片2关于教师节黑板报***片3关于教师节黑板报内容中国人历来尊师重教,但是我敢说,关于教师节的相关知识,你肯定知道的

学习

国庆节优秀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优秀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国庆节作文集锦10篇,小学生国庆节优秀作文。就连前一天,大家似乎也沉浸在第二天的欢乐中。国庆节那天,更别说了。各种大商场门前都飘扬起了大红汽球,汽球下面的红布上还写着一些庆祝国庆节的标语。

学习

国庆节的经典句子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的经典句子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庆节的句子经典语录有哪些,国庆节的句子简短十句。4.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让我们共同祝愿国兴家和!5.民生丰裕达三江国运昌盛,安邦有道通四海国威大振!6.牡丹向阳繁昌盛,雄鹰鸾

学习

国外诗歌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国外诗歌10篇,内容包括国外诗歌精选,外国人诗歌经典100篇。我们以近年来的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入选的外国诗歌篇目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那就是所涉及的作者华兹华斯、普希金、莱蒙托夫、

学习

庆国庆诗歌朗诵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庆国庆诗歌朗诵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庆国庆诗歌朗诵稿最新的,小学生庆国庆70周年诗歌朗诵。大同市城区三十一校,三一班三年级:闫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