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古诗10篇

中秋团圆古诗篇1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中秋团圆古诗篇2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团圆古诗篇3

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2021年中秋节的菜谱推荐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节的菜谱推荐,请您阅读!

2021年中秋节的菜谱推荐清蒸大闸蟹

材料:公蟹母蟹各三只、生姜、白糖、醋、啤酒

做法:

1、大闸蟹用牙刷刷净

2、蒸锅添水,将姜片放入水中,再倒入少量啤酒。

3、将绑好的活蟹放入,盖盖,冷水大火蒸15—18分钟(蒸的时间视蟹的大小决定)

4、生姜、葱切末,并调入白糖和醋,即成为姜醋蘸汁(蟹性寒,须加姜醋才可食用。

)

蚝油木耳蒸鸡

材料:鸡1只、黑木耳、葱、姜、耗油、花雕酒

做法:

1、事先准备:鸡肉切小块;

木耳泡发后去蒂撕小朵;姜切片,葱打结或切段。

2、鸡块内加入适量酱油膏。

加入适量蚝油。加入少许花雕酒。

3、加入葱姜后抓匀,冷藏腌制30分钟以上以便入味。

4、腌好的鸡块内加入木耳拌匀。

5、开水入锅,蒸约20分钟至熟即可。

清蒸迷你狮子头

材料:猪肉、马蹄、姜、葱、耗油、香油、胡椒粉、盐、白砂糖、水

做法:

1、取4分肥肉6分瘦肉分别切成细丁,再剁成颗粒状的肉蓉(细切粗剁)。

2、将葱白和马蹄分别切成碎,生姜用磨泥器磨成泥。

3、将肉蓉放入碗内,加入所有调味料及马蹄碎,葱白,姜泥。

4、用筷子顺时间搅拌至肉起胶状,(夏天需移入冰箱冷藏2小时)。

5、将肉分成两份,分别在一大盆内用手摔打50下使肉变的紧致。

6、取一小份肉馅,用双手交替摔成圆球状(夏天要移入冰箱冷冻片刻)。

7、将有些变硬的肉馅,再次用双手搓圆,放入深盘内。

8、锅内烧开水,放上盘子,加盖大火蒸10分钟。

9、蒸好的成品,倒出里面的汤汁,和少许水淀粉重新下锅内加热至浓稠,淋在肉丸表面即可。

中秋节传统食品的喻意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团圆古诗篇4

范文一

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代表公司向所有的同事们说一声节日快乐,也祝福我们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聚在了一起共同努力,一起为了公司的成长壮大,在此我向为了公司付出青春与汗水的员工道一声谢谢!在今天这个花好月圆的美好夜晚,我们难免会有思念亲人的感想,但是也为在我们这个团结奋进的大家庭而感到高兴。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自己情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皓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事悦人。昨天的成绩造就今天的辉煌,今天的辉煌又是明天新的起点。当前,我们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多个项目的快速推进,为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机关是公司实施有效管理的中枢神经,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内外沟通的枢纽作用,其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对内对外形象和发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以更加勤恳敬业的态度、严谨扎实的作风和热情充沛的劲头,不断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让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为了公司的大力发展而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谢谢大家!

范文二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明月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中秋赏月,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也都是在祁求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随着中秋节的即将来临,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节,也接踵而来,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在我们欢庆这双节之时,我们也应该在学业上来个双赢,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我们共同去努力吧!

范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中秋团圆古诗篇5

甲:第一项出旗。

乙:第二项升国旗、奏国歌。

甲:我是**

乙:我是**

合:今天我们的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甲: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秋意已经布满了床边。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乙: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请**同学介绍这一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乙: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请**同学介绍古人过中秋节的传统: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至今尚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乙: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团圆古诗篇6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整理的2021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_中秋节的发展历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祈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1、团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民族凝聚的促进剂,有着强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团圆”是老子“道法自然”的产物,是“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高度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花好月圆之夜,就是骨肉团圆之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在兵荒马乱、饥馑连年的岁月,白居易一家兄弟姊妹抛家离乡,天各一方。在凄凉的月夜,诗人举首望月,联想到漂泊各地的兄弟姊妹们此时此刻也会像自己一样望月垂泪,共生乡愁,于是写下这情真意切的思亲名句。

人世间总是离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与人生的失意总是难以避免,因此,追求团圆就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需要,还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2、和谐

中秋期待着丰收,也期待着和谐。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饭吃也;谐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讲话也。希望我们的祖国“***通人和”,社会“和谐有序”,外交上要坚持“和平共处”,国与国之间要“和而不同”,干事业要“和衷共济”,处世要“和光同尘”,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做生意信奉“和气生财”,待人要注意“和蔼可亲”,说话要“和颜悦色”,批评要“和风细雨”,夫妻之间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敬老

中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种文化生发于夏商周之时,并与古代养老实践相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敬老、养老文化。《礼记》有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因为仲秋时节“月至四阴,阴已盛矣。时以阳衰阴盛为秋,人以阳衰阴盛为老。”三王顺应时令,于仲秋举行养老仪式,对身疲力衰的老人,赠予手杖行路,赐以糜粥饮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

4、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来历中秋节来历一

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

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二

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

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三

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

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发展历史"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期,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

中秋节传统习俗1、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中秋团圆古诗篇7

中秋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下面是精心推荐的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民间有哪些习俗中秋节民间习俗一: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民间习俗二: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民间习俗三: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民间习俗四: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中秋节寓意什么(一)团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二)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三)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中秋节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那个时候人们有祭拜月神的习俗,而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因此选择在秋分这个节气的月圆之夜朝拜,以显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期待来年还能有好的收成。随着时代的演变,祭月的日子,慢慢成为了人们团聚的契机。到了唐宋时期,各种庆祝中秋的习俗也由此衍生,吃月饼、赏花、观赏灯笼等等,在民间逐渐流传下来。

中秋团圆古诗篇8

一、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团圆美满的主题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神的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神。太阳是光明的源泉,统治白天的宇宙,是最高的神祗;而夜晚则属于月亮,故月亮成为第二位的神灵。《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帝王希望通过神的保佑来达致国家稳定、百姓安康、人寿年丰。如此,中秋月亮的圆满形象,自然就引申出象征团圆美满的社会意义。贵族和文人仿效帝王祭祀月神活动,把拜月的习俗推广至民间,到唐代,中秋已经作为节日固定下来。

每当中秋,九州同庆,家家团坐。举头望天,天上明月皎洁可爱;低头看地,地上供桌红烛高照,檀香缭绕,供品罗列;环顾身畔,身畔亲朋好友喜气洋洋,高谈阔论;放眼四野,四野处处弥漫着庄稼成熟的香气。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备感人生之幸福美满。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并不总是和平与美满。中秋月满,而人生却往往漂泊不定,备受天涯孤旅的煎熬。在月的清辉下,游子们心底里那根最柔软最脆弱的琴弦被有力地拨动着,弦音里回荡着对家人朋友、故土家园的无限相思意。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发思乡之幽情;苏轼则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望的美好却无法取代现实的残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正由于此,团圆美满令人备感珍惜与向往。

由渴望团圆而引发思念,由思念而引发对家国的深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中秋佳节累积起中国人独特的思念亲人的文化情怀以及爱国爱家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无论是久居海外的华人,抑或是海峡两岸的同胞,每当圆月高挂的时刻,彼此心中都流淌着共同的情感与渴望――团圆和思念。

二、月亮传说: 惩恶扬善的启蒙教育

八月十五的月亮与许多美妙的传说相联。巍峨的广寒宫、温柔的嫦娥、可爱的玉兔、执着的吴刚和高大的桂花树都是传说中必不可少的物象。这些故事,不仅装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童年梦,而且在其幼小的心灵上引发了关于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最初体会与判断。这种来自于童年时期的审美体验,对于成年后的心灵走向和性格形成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嫦娥奔月:版本演变中的审美转向

在所有的月亮传说中,嫦娥奔月是最为著名,也是最广为人知的。在民间流传的多个版本中,其情节颇有差异,而嫦娥的形象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第一个版本是说嫦娥贪恋奢华,窃药弃夫,最后成了月精白蛤蟆。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就慨叹:“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在第二个版本中,嫦娥则由虚荣女人跃升为体恤万民的女中豪杰,她勇吃灵药以救众生,随之奔月成仙,成了人人崇敬的月神。第三个版本是流传最广泛的版本,说后羿学生逢蒙趁后羿出门打猎,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药。危急之时嫦娥把药吞下去,立刻直飘云霄。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在这一版本中,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了嫦娥。这样,经过多个版本的不断演绎,嫦娥的形象渐渐与人们的美善品味相符,表达了人们对美善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嫦娥也奠定了其月亮女神的地位,代表了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表达女性优美的品格。

2.玉兔捣药:济危扶困的侠义讴歌

根据屈原的《天问》,人们推知,月宫中不仅有一只蟾蜍,还有一只玉兔。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成仙的兔子看到嫦娥被关在月宫里无辜受罪,非常同情,于是让他最小的女儿去陪伴嫦娥。汉乐府《董逃行》中就有“玉兔捣药”的掌故。玉兔传说,尽管情节繁多,但玉兔的侠义精神贯穿其中。在人们的美丽遐想中,玉兔已然成为美的化身、善的化身。或许正是因为玉兔的高贵品格吧,玉兔被称为“太阴君”或“兔儿爷”。每年的八月十五,过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人们都要郑重其事地对其祭拜。

3.吴刚伐桂: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

《酉阳杂俎•天咫》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李白也有诗:“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仔细品味吴刚伐桂的故事,会发现其中饱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哲学意味,带有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既以罪与罚的残酷表达对世人的严厉警戒,又以悲壮的英雄式意志力来激励后人。吴刚的努力和行为本身就浸透着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也正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虽经历无数苦难却从未屈服,并随着时光流转而日益闪耀光彩的不竭动力。

以上列举了流传广泛的与月亮有关的部分神话传说。神话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原始认知和体验,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习俗乃至整个民族心理价值体系的初源。我们从中清楚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美善情感,深切地感受到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对于假恶丑的极力鞭挞。其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他们以恒久的美的熏陶、善的培育。

三、中秋习俗:道德规范的养成

节日都有许多仪式,强调着某种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中秋节也不例外,通过其独特的仪式和风俗习惯,传达着其独有的道德意蕴。

1.祭月仪式

远古时期,人们对月的祭祀,表达了对月的敬畏情绪。到了后来,对月的畏惧心理减弱,而尊敬的态度仍在继续。只不过这种尊敬的背后被赋予了世俗伦理的意味。《国语•周语》说:“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古时天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所以天子祭天地有示孝的意义,祭日月有示悌的意义,因而以此教民。这说明祭月的目的在于给百姓作个孝悌的示范。

最初祭月是皇家的专利。古代皇家祭月有一套完整的祭祀规则,借以表达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其中,既有***治的意义,更有道德教化的意义――既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又教化万民遵守秩序,和谐共处。到了唐代,祭月仪式走向民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继续承载团圆美满的世俗伦理观念,并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时间内,有了特定的内容。如全家团聚、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赋诗等活动,这已完全符合了民俗节日的性质。至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日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到了近现代,祈求心事达成的祭月习俗仍在民间流传,同时又辅以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成为中秋节的一道情趣盎然而又充满无限憧憬的美好风景。

2.赏月、饮酒、赋诗

月亮在人们心中是美丽、温柔、恬静和可爱的,集所有阴柔之美于一身。其表情极为丰富,每天都给人新的形象,而其形象又在不断轮回,既引人无限遐想,又令人充满期待。

人们对月亮情有独钟。赏月之俗由来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晋代就有了,东晋权臣庚亮就曾南楼赏月,南朝梁元帝赋有《江上望月》诗。到唐时,赏月成为文人时尚,而到宋时则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盛大活动。中秋节可谓赏月的最佳时日。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这一天恰逢秋收季节,人们满怀丰收在望的喜悦与欢畅,其情绪充实而愉悦;同时,此日的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人们兴致盎然,情绪高涨。亲人团聚,对美景饮美酒,举杯邀明月,把酒话桑麻,亲情款款,其乐融融。情由境生,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赋诗抒情成了中秋节的重要娱乐形式。所以,古往今来有关中秋的诗词不计其数,多有传世的名篇佳作。

在循环出现的中秋明月光的笼罩下,“赏月”培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对圆满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饮酒”促进了亲友间的交往,增加了亲密感;“赋诗”则在抒感的同时营造出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围。

3.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

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聚”乃是中国人最向往和最珍贵的人间美景。看着天上的圆月,就自然联想到人间的团圆。这一天,已经结婚的女儿一定要返回夫家,以喻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就说:“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多重多重的心事、多浓多浓的忧思都一并放下,脸上透露着幸福,空气中弥漫着轻松,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一种愉快的心境。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继而,大家边吃边聊,也许是相互介绍一下生活知识,或谈论一下生产经验,如果恰巧有从外地归来的家人朋友,必然会谈及外地风光、文物和传说,让大家听得新鲜而有趣,当然,长辈们也会指点着明月,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这其间,或许还会穿插吟诗作对,制谜猜谜等活动。

4.分食月饼,共享亲情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仅赏月拜月,而且还要吃月饼。时至今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各地仍盛行不衰。

月饼,又称作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它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感,祈盼丰收和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共同心愿,同时,月饼也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以联络感情。

中秋团圆古诗篇9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

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咏月饼》诗对饼师精工制作月饼有这种描绘:“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从诗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做月饼的工序,还可看出古代中秋节就形成了互赠月饼的习俗。在福建等一些地方,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对此,施景琛的《中秋词》咏道:“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真正的起因,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古代的人们用新谷物、果子做一些新鲜可口的食品尝新,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首《淞南乐府》便描绘了这一情景:“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品尝,更是对来年丰收的祝愿。

到了明代,月饼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月饼上已经出现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案。其设计之精美、构***之巧妙、花纹之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既体现出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彭蕴章《幽州土风俗》赞月饼曰:“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可见心灵手巧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了。随着时代的推移,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杨光辅在《凇南采府》中有诗为证:“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和今天的颇有些类似了。

中秋月夜,合家团聚,纳凉赏月,尝饼品诗,戏饼作乐,的确是雅致非凡,别有情趣!

中秋团圆古诗篇10

跟中秋节有关的散文篇【1】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诸位要问我为什么特别介绍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诉你们的。我不单为今天是兔儿爷的生日,不单为今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我为的是从我们的远祖起,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跟中秋节有关的散文篇【2】***以前的中国,富贵人家,寻欢作乐,以多数人的苦难酿成他们的蜜甜。中秋,是他们的佳节,天上的明月,在他们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穷苦无告的人民呢?食无粮,穿无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们的泪痕,使他们叹息、悲伤。别人的天堂,就是他们的地狱,别人的佳节,就是他们难堪的日子。

看,今宵月色多美好呵,它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中秋月色。十亿人民心中装着个暖秋。当空皓月,举头共仰,她给人欢乐,给人光明,给人佳兴,给人幽思……

跟中秋节有关的散文篇【3】立秋有些时日了吧,还一直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到是连天的阴雨平添了许多绵延的愁绪。今儿,天猛的放晴了,傍晚过后弦月半弯,和着一阵阵的桂花香味,挽着关于中秋的情怀让思绪从那些天的雨中开脱出来,转身走入有关月的情境。每到这个时节,都会不免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诗人一生坎坷、仕途不畅,而这首千古绝唱另多少后人在无数个月圆月缺的日子吟咏,也用这种方式把诗人祭奠。天上的月儿,圆缺有时。地上的红尘,也在悲欢离合中往复。诗人亦如此,诗意自酣畅。“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诗人应该没有料到,醉书至兄,竟成为后世对情意的不朽思念。

中秋就是让人心生思念的吧,否则它又怎么会中居古代历法中的孟、仲、季三部分呢,它似乎在顾盼,也是在等待,等待回归的圆满。这个时节,人们总是让思念越来越浓,路途的旅人,他乡的游子,无论学业是否有成,仕途是否有望,都怀着一颗同样的归心,在月圆时,与亲人举杯望月。所以在古代,当归乡的路遥不可及时,有泛舟浅唱,有对酒当歌,都是发泄这一腔情愫吧,都付于月,在这中秋。

中秋团圆古诗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秋团圆古诗10篇

学习

我睡不着的时候10篇

阅读(17)

那一晚之后我每天都会特别的小心蚊子,不让蚊子再次进入我的床来折磨我,为了让自己能够睡一个好觉,我再也不会那么懒惰了,不能够被蚊子折磨,因为这样真的很痛苦。

学习

如何写创业计划书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写创业计划书10篇,内容包括怎么写好创业计划书的方法,少儿体适能创业计划书。

学习

我和姐姐电影10篇

阅读(12)

傅锦华:一生情系《刘三姐》傅锦华,国家一级演员,是广西彩调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1960年,傅锦华在广西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中饰演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故事片《刘三姐》时,傅锦华又被选中饰演“电影版”的刘三姐。1960年4月,

学习

水保环保监理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水保环保监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环保项目监理工作总结模板,环保监理年度总结。广州地铁环境监理过程涵盖了施工前期征地拆迁、临设构筑、施工项目部进驻、管线迁移、施工场地围蔽,施工阶段围护结构施工、提升系统安装、土石方

学习

爱情美文欣赏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美文欣赏10篇,内容包括十大经典爱情美文,爱情文章美文精选篇。一、美术欣赏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打下良好的基础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而衡量学生

学习

春天来了日记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来了日记10篇,内容包括春天来了日记一年级,与春天有关的日记十篇。春天的脚步越走越远,而思念的味道愈来愈浓,同样的天、同样的地、同样的日月星辰却孕育了不一样的情愫。不知从何时起,心头多了一份眷恋,在没有春天的日子里

学习

有关中秋节的文章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有名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关于中秋节的文章里面有优美词句。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所有家庭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亮是最园的,月

学习

般若蜜多心经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般若蜜多心经10篇,内容包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般若蜜多心经全文繁体。4、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

学习

竞选班长演讲稿五年级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竞选班长演讲稿五年级10篇,内容包括竞选班长演讲稿100字五年级,竞选班长演讲稿合集15篇。我得的奖也不少,如:作文竞赛得过一,二等奖、英语竞赛广西一等奖……假如我当上了班长。如果在同学之间出现了分歧,我会用我的方法去调节;

学习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本土音乐文化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音乐鉴赏论文及参考文献,音乐论文广东地区音乐文化。2.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自近现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一直沿用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本土音乐所具有的课程体系未进行深入探讨,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

学习

完善部门工作思路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完善部门工作思路,内容包括部门工作思路及规划怎么写,部门工作流程梳理思路。1、公路部门思想***治工作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目前,由于我国***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路部门职工的

学习

新年祝福语短信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祝福语短信10篇,内容包括新年公司短信祝福语大全,好看新年祝福语短信大全。身壮力健大吉大利;如意吉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出入平安;笑口常开学业进步;福星拱照鸿运当头;年年有余周年旺相。新春好,好事全来了!亲人朋友笑,喜气围你

学习

我的怪癖10篇

阅读(19)

怪癖1掏耳朵我是《私房心情》的老读者了,之前看这个栏目的时候,看到过这个怪癖,可是我的情况不一样,请帮我解答一下吧。我喜欢掏耳朵,自己的别人的都不放过,还因为手法好,很得人心哦,同学们都排着队让我掏。有一次帮一个朋友挖出好大一

学习

微活动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微活动10篇,内容包括微活动策划案,微朗诵活动方案。语文教材本身提供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系列的拓展微活动,如:专题故事会,读书报告会、阅读整本书的交流、幻灯放映故事会

学习

有关中秋节的文章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有名的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关于中秋节的文章里面有优美词句。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所有家庭都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亮是最园的,月

学习

思念亲人的古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思念亲人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思念亲人逝去的古诗,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2.理解内容,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重点难点1.理解内容,背诵古诗,体会情感。2.“诗文对照,以问带诗,感

学习

中秋祝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祝语10篇,内容包括中秋十个祝词,领导中秋祝语。4、中秋佳节,我愿化身五星,伴你这颗明星:一颗周星星,带给你欢乐;一颗幸运星,带给你好运;一颗吉星,送你吉祥福禄寿;一颗流星,助你实现愿望;一颗红星,将你前途照耀!愿这

学习

中秋国庆黑板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国庆黑板报10篇,内容包括中秋国庆主题黑板报方案,国庆中秋黑板报内容可以写什么。企业国庆节黑板报***片2企业国庆节黑板报***片3企业国庆节黑板报内容:十月,许我做回曾经的自己一晃眼,又一年的国庆节。一晃眼,又一年的中秋

学习

中秋节的祝福语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的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对女生中秋节祝福语,送女儿中秋节祝福语。4、洁明皓月逢佳期,挚手共享两相依,爱深情浓甜似蜜,翱之清风何求兮。誓与君相伴月缺至月圆共度此时至此生!5、今天当我把神灯擦三下神灯便问我要什么愿望我

学习

祝福语国庆中秋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语国庆中秋10篇,内容包括国庆中秋祝福语简洁大方,大气国庆中秋祝福语大全。3、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的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我们要面对太阳,生活才会感到幸福。国庆节快乐!4、一个微笑,一杯薄酒,托

学习

春夜喜雨古诗10篇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春夜喜雨古诗10篇,内容包括春夜喜雨古诗100首,春夜喜雨古诗朗诵。乌云从头顶飘过,在田野上空休息,笼罩着整个田野上空,变得黑沉沉的,诗人准备回家,这时无意中瞅见江边的船只上还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像是在等待着黎明的来临。清晨,

学习

赠刘景文古诗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赠刘景文古诗10篇,内容包括赠刘景文古诗朗诵,赠刘景文苏轼古诗。根据“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句可以看出,荷花已经凋谢了,连那擎雨的荷叶也已经枯萎,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据此推断,是在秋末冬初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