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哥”是因网络上“犀利哥”而流行开来的一种语用形式,这种结构来源于“哥”表示称谓的常用格式,但在意义上只保留了“哥”原有的指称男性的语义特征,其具体用例是通过借代方式产生的,同时通过仿词手段产生了一些衍推用例。
关键词:“××哥” 来源 词义演变 借代
从2010年2月23日流行于网络的“犀利哥”开始,一时间,各大网络报纸跃出了各种各样的“哥”,诸如“胜利哥”、“三轮哥”、“奔跑哥”、“咆哮哥”、“信义哥”、“熨斗哥”、“专拍哥”,世界杯期间神奇的“未来哥”和“章鱼哥”,其他的还有“怕冷哥”、“人民币哥”、“维权哥”,等等。“××哥”的来源是什么,它的意义有什么特殊之处,它是怎样产生的,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哥”用例均通过百度搜索而得,文中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哥”结构来源
“哥”是现代汉语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个称谓,《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哥”的释义是:①哥哥:大~|二~。②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③称呼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含亲热意):李二~。④(Gē)姓。《应用汉语词典》对“哥”的释义是:①[名]弟弟妹妹对兄长的称呼,哥哥。弟弟妹妹当面称呼兄长常常只叫“哥”。②[名]亲属中同辈而比自己年龄大的男子:堂~|表~。③[名]尊称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张大~|杨二~。④[名]年轻女子称自己的情人(多见于民间歌谣):~呀慢些走,妹子有话要开口。⑤(Gē)[名]姓。两个词典中义项③的解释说明,哥可以做称呼语用来称呼和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根据具体的语用经验,“哥”在这样的语境中可以单独使用,其前也可以加被称呼的人的名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较少用三个字的。如称呼一个叫刘伟山的人,可以直接叫“哥”,也可以叫“山哥”“伟山哥”,而叫“刘伟山哥”的就相对较少,这和“哥”本身用来表示亲近的语用特征有关。一般而言,共同语中的一个新词的构型,通常有源于共同语内部、源于共同语外部以及源于共同语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等几种模式。可以说,“××哥”是源于共同语内部沿用汉语中“哥”原有的表示称谓的功能和结构而产生的。从“犀利哥”开始,大量的“××哥”都倾向于选用双音节词与“哥”组合,较少使用三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词,目前出现的只有“人民币哥”“林肯盒饭哥”。这和汉语中双音节词占多数的词汇特征有关,从音节结构上说,“2+1”是汉语中常见的韵律格式,采用双音节而不是多音节也符合语言学上的经济省力原则。比如:世界杯期间因提前发帖预测比赛结果而出名的“未来哥”,连续4年参加高考皆考取高分而又不去读的“高考哥”,在铁轨上跳来跳去奇迹般躲过两次火车的“火车哥”。从指代的确定性来说,这些事件用“预测未来”、“重复高考”、“躲避火车”来概括相对可能更具体更明确,而网民在概括传播过程中只选择了“未来”、“高考”、“火车”这些事件中的关键词,可以说是在沿袭相传中遵循了“××哥”多用双音节词构成“2+1”韵律结构的特征。“人民币哥”的产生与“人民币”是一个专名不好缩改不无关系,而“林肯盒饭哥”也被称为“盒饭哥”,这恰恰体现出了双音节词的常用性。
此“哥”非彼“哥”:“哥”的词义演变
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应用汉语词典》的释义,“哥”用来称呼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时,含有亲热意,是一种尊称。这一释义包括这样一些语义特征:第一,男性;第二,年龄和自己差不多;第三,表达亲热感;第四,表达尊敬;即[+男性+年龄和自己差不多+亲热+尊敬]。观察这些新兴的“××哥”所指称的对象,可以分析出其中“哥”的意义内涵。第一,“哥”指称男性,这一点和其常规意义相同;第二,“××哥”只是对具有某种突出特征的男性的一种统称,不考虑其和呼叫者的年龄对比关系,因此,“哥”本身不含年龄方面的要求,例如,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学生也可以被称为“装醒哥”;第三,在情感表达上,“××哥”可以表达尊敬之意,如“信义哥”“情意哥”,也可以表达鄙视之意,如“咆哮哥”,而更多的并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只是传递出一种大家对这些特殊人物的感叹、惊奇之感,如“三轮哥”“火车哥”“未来哥”等。可以说,“××哥”中“哥”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其常规意义而只保留了“男性”这一语义特征,但还要加上一个限制,那就是在某个方面有独特之处,即[+男性?摇+独特之处]。这种语义内涵使“哥”可以用来概括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男性,具有非常高的能产性,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是一个类词缀。
借代:“××哥”的产生方式
按照“哥”用来称呼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子形成的常规结构规则,其前的词语应该是被称呼对象的名字,这个名字和其后的“哥”之间是同位关系。而在新兴的“××哥”结构中,“××”是被指称对象显著特征的概括,其和“哥”之间是修饰关系,用来界定这个“哥”的独特之处。从产生机制上来看,“××哥”中的“××”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它不是被指称的人的名字,而是用其某个方面的独特之处来代替他的名字。具体来说,这些借代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形象类。即用特殊的形象代替人名。“犀利哥”即属此类,网络中对犀利哥的经典描述是“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神乎奇迹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地迷住了我”,这种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犀利”,值得指出的是,“犀利”本来只能用来修饰人的眼神、目光等,用“犀利”来修饰人的形象属于一种语义嫁接,这本身又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品质类。用突出的品质来代替人名。2010年春节前夕,武汉建筑商孙水林为了抢在大雪封路前赶回家为农民工发工钱,在河南境内遭遇车祸身亡,这种重信义的品质被众人称颂,于是就有了“信义哥”这个名字。
场所类。用人物出现的特殊场所来代替人名。如“胜利哥”因经常在胜利广场出现而得名。
工具类。用人物被人关注所凭借的工具来代替人名。骑三轮车奇迹般躲过车祸的“三轮哥”、在卖场用花式熨烫法熨裤子的“熨斗哥”。
行为类。因某种特殊行为而被人关注,就用这类行为来代替人名。这一类有身为公务员在办事大厅对人咆哮的“咆哮哥”,有专门拍摄公务车照片的“专拍哥”。
事件关键词类。有些人因做了特殊的事件而被人关注,他的人名就被这一特殊事件中的关键词所代替。“未来哥”“高考哥”“火车哥”皆属此类,还有开着林肯卖盒饭的“盒饭哥”。这一类和行为类的不同在于,它只是挑选出特殊事件中的关键词用来代替人名,后者用以借代人名的词语则是直接表示行为的动作性词语。
拟人类。把动物比作人而冠以“哥”的称谓,这就是神奇的“章鱼哥”。
仿词:“××哥”的衍推效应
“××哥”是最先起源于网络而流行开来的一种语用形式。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传媒形式,网络在信息的传递交流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速度和范围。由于其话语表达的高度自由特性,网民常常创造出一些新型的语言形式或新型的用法来表达某种生动形象的思想。我们发现,由“××哥”开始,传媒语言中又出现了其他的这种用借代方式概括某种独特之处再与称谓语组合来称呼某个特殊对象的用法,如替“信义哥”给众乡亲发放工钱的“信义弟”、在三轮车后面贴“你酒驾,爷担忧”的“担忧爷”等,从产生机制上看,这些是在“××哥”的基础上换用类义语素即称谓语的方式而来的,属于修辞上的仿词手法。未来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姐”、“××奶”、“××弟”,这些称呼方式会不会被规范语言所认可吸纳,还有待于对语言实践的进一步跟踪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3.于全有、裴景瑞:《“晒”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语言文字应用》,2007(3)。
4.孙瑞:《“犀利哥”来了》,《语文建设》,2010(5)。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为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编校:张红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传媒新语“××哥”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