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情的近义词篇1
格外的近义词及造句
中文发音:格外[gé wài]
词语解释:指出于常例之外。特别、更加。
近义词:特别、非常、特殊、十分、分外、尤其
用格外造句
1、一阵大雨过后,大树显得格外精神。
2、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迎春花开的格外的鲜艳。
3、今天下了场大雪,外面的天气格外的冷。
4、跟陌生人说话时要格外小心.
5、妈妈的一声叮嘱,令我格外暖心。
6、经受过苦难的人才能格外的珍惜和平岁月。
7、今天心情格外的好,因为心情的好,世界也变得格外的美丽。
8、今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显得格外热闹。
9、现在的孩子们格外的懂事,尤其是从上小学就开始慢慢的体现出来了。
10、春天来了,花朵格外艳丽,树木格外柔嫩。
11、我们老师格外的美,以至我格外的喜欢这科。
12、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我的心情格外的舒畅。
13、听说明天要放假一天,丁丁显得格外兴奋!
用格外的近义词造句
特别:我向往大自然,特别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非常:今天天气非常好,非常适合外出郊游。
特殊: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所以我准备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准备送给妈妈。
十分:马上期末考试了,小明十分认真的复习功课。
分外:小明在今天的数学考试得了满分,所以他分外高兴。
尤其: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尤其小明的,很有独创性。
【扩展阅读:怎么做好近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1、近义词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近义词是意思相近,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近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简单”强调难易程度低,结构简单不复杂,人比较单纯之类的;“简洁”可以强调不拖拉不繁琐。“毕竟”与“究竟”都是副词,意义上有区别,但也有相近点,都有“终归、到底”意思,只是“毕竟”强调不管别人怎么说,终究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重;“究竟”强调不管条件怎样,结果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轻。
4、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鼓舞、鼓动、煽动都是有激发人的情绪而让人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舞是褒义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却是贬义词。
动情的近义词篇2
关键词:近义词;汉语教学;语素;语境;主客观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202-0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辨析是难点也是重点。进行近义词辨析,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对于不同的比较对象,我们需要采取不一样的比较方法。随着留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增加,碰到的近义词会越来越多,学习者在习得大量生词的时候也会把意义相近,特别是有共同语素的近义词语联系起来对比记忆。尤其到了中、高级阶段,近义词辨析的任务会越来越重。近义词能否被有效且准确地辨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是否能正确得体地用汉语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依据不同需要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际。研究近义词辨析,首先要明确如何选定辨析的词对或词群。严格地讲,近义词应该指那些词义部分重合或相近的词,“近义词从字面上看,是意义相接近的一些词,从本质上看,则是所指不同一而又在意义上有某种相近关系的一个词群”(周荐1990)。刘叔新先生也认为:“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如果指的不是同一对象,都不成其为同义词,只能是近义词。”两位学者都将近义词从同义词中抽离出来。从形式逻辑的概念意义上讲,概念非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同义词两者则是概念的全同关系,内涵是两个概念但外延重合;而近义词则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部分重合,是一种交叉的关系。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近义词的辨析范围要适当宽泛一些,对外汉语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不做太严格意义上的区分。我们选取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从平时教学中留学生容易提出问题的词对入手。留学生往往容易出错的近义词是那些词义部分重合且含有相同语素的近义词。通过近义词进行词汇扩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而本文选取的近义词案例也都为有共同语素的且词义部分重合的词对。对外汉语的近义词辨析已有学者研究(敖桂华2008;洪炜2012,2014;刘缙,1997;孟祥英,1997),但是,近年来对于语言本体的研究也促进着近义词辨析方法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以新的视点和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近义词,不仅要说清辨析的理据,更应该以学生为导向试***使近义词辨析的方法简化、有效。本文试***归纳出几种近义词辨析的方法和辨析理据。
一、考虑语素:词义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界近年来为解决汉语词语易混淆的教学问题,提倡进行语素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考察留学生在积累了一定量的汉语词汇之后能发展出语素意识;反之,语素意识对留学生的汉字学习也同样有所帮助。首先,语素意识对汉字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在汉字教学中,我们先教会的是单个的汉字,然后再用汉字组词;而对于词汇来说,他们往往能够把含有相同语素的词汇建立起联系。相比较同音异形词,他们更容易对含有相同语素的词产生困惑。他们常常把语素相同的词汇进行对比联想,比如相同语素的“学习/实习/练习/温习”中“习”是相同语素,他们往往会比较这几个词且同步记忆。在他们的心理词典中,储存的不仅仅是学过的单个的词,还有从这些词中抽取出来的语素。比如中级水平的学生往往并不会对读音相近的“时间”和“实践”两词的异同产生困惑,而会对“实践”和“实习”产生困惑。由此可见,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语素意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从语素的角度区分近义词更是行之有效的。比如“状态”和“状况”,两者都是联合式的合成词,合成词的语素之间的关系是联合式的,即“状+态”;“状+况”。“状”都表示的是样子,两个词汇的不同主要在于“态”和“况”的不同。“态”常常形容的是精神、状态、态度、神情;而“况”形容的是情形、形势。因而,“状态”是一种抽象的精神面貌,“状况”可以是具体发生的条件、情况等。
二、考虑词类:词性不同
词类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时出现的最基本的偏误类型,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副词、动词以及虚词的偏误。利用词类对近义词进行辨析是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手段。词性的不同可以是两者词性完全不同,还可以是一个词有兼类的用法。“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黄伯荣、廖序东2002:57);“例如:“尊敬”和“尊重”。“尊敬”比“尊重”的词类更多,“尊敬”既可以充当形容词,也可以充当动词;“尊重”只能充当动词带人宾语。我们可以说“尊敬的老师”、“尊敬的先生/女士”,也可以说尊敬某个人;但是只能说“尊重某个人”,却不能说“尊重的老师”,即“尊重”不做定语,“尊敬”却可以做定语。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特别”和“特点”,也常常是留学生容易混淆的词汇,很容易说成“很特点”,特点是名词,只能说“很有特点”;“特别”是形容词,应该说“很特别”,所以描述一个东西与众不同应该说成是“很特别”或“很有特点”。再比如“勇气”和“勇敢”。
再如“害怕”、“恐怕”和“可怕”。三者有一共同语素“怕”,两者本义都表示主体对象的一种畏惧担心的心理,但是“害怕”是比较单一的心理动词,“恐怕”显然已经发展出了情态意义,常常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推测,而且这种用法更常见。因而,“害怕”后面常常出现的是人/动物之类的,而“恐怕”是高谓语,其实是一个副词,后面常常可以跟一个句子表示不确定的判断。“可怕”则是形容词,可以跟“可爱”、“可恨”联系起来教学。
三、考虑语境:词语共现
学习者在遇到生词时常常利用相关的知识和线索猜测词义(Hulstijn,Hollander,& Greidanus,1996),从实验研究来看,语境线索是学习者用来猜测生词词义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语境是指一个生词或短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毗邻它们的字词、短语、句子或段落,甚至是整个篇章,以及读者自身的背景知识等。语境经常可以用来限定目标词或短语的意思,帮助读者理解目标词或短语。所以语境对学习者猜测词义是至关重要的。目标词所在的语境常常包含学习者熟悉的成分,能为这个生词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学习者把这些熟悉的成分和目标词联系起来。如果共现的成分跟目标词高频出现,则常常会在学习者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模式化,以后再遇到同样的语境,大脑中就会激活相应的***式,帮助学习者理解目标语的语义和使用方法。就近义词辨析来说,考察与目标词共现的词语就是利用语境来解读目标词的方法。与目标词共现的词语搭配有多种情况。对于动词而言,很多近义动词的区别在于其共现搭配的宾语有所不同。比如“具有”和“拥有”。“具有”的语素中不仅仅是一种所有,而且还涉及到的是“具备”,常常搭配的是具体的事物,具有某个特点/本领/技能等;但是“拥有”就是事物的归属,指的是所有,常常搭配具体的事物,比如拥有某个东西/物质等。再比如“理解”和“了解”,“理解”是表示感情的认同,“理解”后面的搭配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比如理解了某人的苦衷,理解了某人的所想所思;但是“了解”主要侧重在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熟悉度,相当于“知道、明白”,因而搭配更广泛。动词前后的施受关系也常常是区别对象。比如“赡养”和“抚养”,“赡养”只能是子女对父母;“抚养”则是父母对子女,两者的施受关系不同。动词还有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之别。比如“举办”和“举行”,“举行”是自主动词,其主语常常是受事宾语,比如:(1)a.运动会如期举行。b.*运动会如期举办。(2)学校举行/举办了一场运动会。
四、考虑情感:褒义-贬义
褒贬意义是凸显的评价意义,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褒贬态度。褒义词语是构成正面评价的词汇资源,贬义词语是构成负面评价的词汇资源。搭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热菔怯镆逶希semantic prosody)。卫乃兴指出:“语义韵是指相同或相似的语义反复与节点词在文本中出现,使整个跨距内弥漫了一种特殊的语义氛围。”“嗜好”和“爱好”。“嗜好”指特别深的喜爱,常用于“、抽烟、饮酒”之类耗财伤身的事情,含有贬义色彩,但也可用于对一般事物的喜爱,不含贬义色彩。“爱好”表示一般的喜爱,语义较轻,是中性词。“充斥”是表示容纳关系的动词,后面常常跟贬义色彩的词汇作宾语。例如:(3)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但是“充满”则多为搭配积极色彩的词汇,比如:(4)房间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可见,用色彩情感意义区分近义词,其褒贬义可以是词汇本身,还可以是其所在的语义韵。李斌,陈小荷(2009)把一个褒贬词语所关涉的对象限定为一个三元组:评价者―褒贬态度―褒贬对象,把“评价者”和“褒贬对象”称为“评价角色”,进而把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定义为:由褒贬词语的褒贬义所决定的,评价者对褒贬对象的态度在语义角色上呈现的指向性。这条规则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近义词辨析,比如:(5)开发商牟取暴利。牟取的贬义指向的是施事开发商。(6)他为人民谋取利益。“牟取”和“谋取”的褒贬之分在于受事。牟取的宾语对象是贬义,“谋取”是设法取得,可以是积极义的。(7)他抹杀/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抹杀”和“扼杀”这两个贬义词的贬义都指向施事,但是后面的宾语成分反而是积极的语义色彩。这两种区别需要跟学习者讲述清楚,不仅仅是分清褒贬,还需要分清褒贬的语义指向。
五、考虑情态:主观-客观
张谊生(2000)将汉语副词分为描摹性副词、评注性副词、限制性副词三个大类。评注性副词就是一种典型的主观性副词,表明说话者的态度。评注是主观性的概念,远非传统意义上的褒贬所能涵盖,评注表明或隐含说话人或作者立场、情感、态度,是语言人际功能的体现。张谊生将评注性副词分为全副评注和半幅评注;全幅评注是对整个命题进行评注,半幅评注是对述题部分进行评注。全副评注充当高层谓语,表达说话人对所表达命题的主观倾向性或态度。很多评注性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难讲解,学生使用时也会出现很多偏误。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主观性副词的使用上明显比非主观性副词的偏误要多。比如:“简直”和“几乎”,简直表示的是说话人不敢相信事实,含有强烈的主观性夸张语气和色彩;“几乎”则是一种对事实的客观陈述。表示程度的副词也有主客观之分。如果仅仅把“很/真/太”等同起来而没有区分它们的主客观之别,留学生是无法自由选择使用的。程度副词“太”“真”用在形容词前面都具有主观性,用在不同的形容词前面有不同的感彩。用在含有褒义的形容词前面,带有赞叹的意味,如:“太美了”,“太精彩了”、“太棒了”等等。用在贬义前面则有贬斥的意味,如:“太脏了”、“太恶心了”。两者都带有说话人的主观色彩,强调了说话人的语气。但是程度副词“很”是一种客观陈述,客观量则是一种理性判断,是一个陈述性的命题,主观量是从说话人的主观感觉方面说的;客观量则是从说话人的理性判断来说的,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用主观性和主观量来对上述形容词谓语句作出区分,从而让学生们灵活运用,依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子来表达。
六、考虑体貌:现实-虚拟
表示让步关系的前项连词有很多种,比如“尽管”、“即使”和“就算”。它们均表示对某个条件的让步,但是不同在于后一个分句搭配的词语上,如下所示:
1.尽管今天下雨了,我还是要出门逛街。
2.即使今天下雨,我还是要出门逛街。
3.就算今天下雨,我也要出门逛街。但是在体貌上这两个词有所不同。“尽管”的后续成分往往是已经发生的,是现实的情形;而“就算”表示的是说话人虚拟的状况,是非现实的。“不管”跟其他让步相比,“不管”后面表达的是一个量级概念,常常用下面的句型:
4.不管今天下不下雨,我都要回家。
5.不管今天雨下得多大,我也要回家。“不管”虚拟的情况不仅是非现实的,而且是对非现实世界任何情况的否定。
七、考虑语体:书面-口语
人们在运用全民语言进行交际时,由于交际目的、对象、内容、方式、场合等的不同,因而在选择表达方式和运用语言材料等方面形成一些各具特点的言语表达形式,即语言的功能变体,简称语体。语体区分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必要性已被很多学者论述过(胡明扬,1993;丁金国,2005;李泉,2004)。很多可以用在口语的、非正式场合的词汇用在书面语体中不恰当,反之亦然。近义词的辨析中也会涉及到语体因素。很多近义词的区分体现在适用语体的不同。比如“畏惧”、“惧怕”和“害怕”,“畏惧”和“惧怕”用于书面语体,“害怕”适用的语体范围更广。
有些不仅仅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还有其他具体语体的区分,比如“收养”和“抱养”的使用语体是不同的。“收养”,是在无血亲的人之间建立合法的拟制血亲关系,享有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是法律语体常用词汇,我国有《收养法》;抱养,则不产生上述权利义务关系,不用于法律语体。
八、考虑语篇:复句之间的关系
很多词汇的用法必须理清前后复句的关系。“当然”、“必然”和“固然”,三者都是表示确定义的副词。但是三者所连接的复句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当然”除了表示确定义,还可以表示一种追补性的让步关系,比如:
1.不论多么长的句子,我们都可以加上一些成分,使它更长。当然,实际说话的时候,句子并不会太长。
刚好相反,“固然”除了表示确定义以外,也能连接复句,但是连接的是让步关系复句的前项,例如:
2.对于提高效率而言,课程工具固然重要,但丰富而易于检索的资源库也很重要。
“固然”一方面表示对前项的肯定,另一方面还有引出转折后项的作用;“当然”则常常是用于后项的转折。
本文辨析的近义词大多还是以相同语素为基本前提的,因为相同Z素的近义词留学生们最容易混淆。但是在分析易混淆词时,不能完全拘泥于相同语素的一对一混用,在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师还需要从语义出发对近义词进行聚类观察,很多并不具有相同语素的词汇也有相同意义或某个义项的近义混用。比如:了解/懂得/明白;表扬/称赞/鼓励……还有一些词汇跟结构的近义误用也常常出现,比如:都表示假言判断的“如果…就”和“要是…的话”。都表示选言判断的“或者…或者”和“要么…要么”等。这都需要我们根据词语或结构所表达的相近语义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再对比出它们的不同进行举例说明。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我们在近义词辨析中需要有一定的容忍度,承认一些近义词的模糊地带。虽然近义词的定义是其词语对在内涵上是两个概念,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近义词如果非要解释得过于清楚,非要当成是两个概念的话反而会加重教学难度且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荐.近义词说略[J].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0.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李泉.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J].汉语学习,2004,(1).
[4]敖桂华.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汉语学习,2008,(3).
[5]洪炜.语素因素对留学生近义词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1).
[6]洪炜.汉语二语者近义词语义差异与句法差异的习得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3).
[7]刘缙.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漫谈[J].语言文字应用,1997,(1).
[8]孟祥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3).
[9]杨黎黎.认识情态词向让步标记的发展[J].汉语学报,2012,(4).
[10]杨黎黎.假设条件句的现实性和非现实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5,(1).
[11]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12]丁金国.语体意识和语言应用[J].修辞学习,2005,(3).
[13]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2).
[1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Hulstijn,J.,Hollander,M.,and Greidanus,T.(1996)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by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the influence of marginal glosses,dictionary use,and reoccurence of unknown word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0:327-339.
On the Synonym Discrimination in TCFL
YANG Li-li
(School of Humanity,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123,China)
动情的近义词篇3
中文发音:陶醉[táo zuì]
词语解释: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近义词:沉浸、沉溺、迷恋、沉迷、耽溺、沉醉、着迷、入迷
用陶醉造句
1、悦耳的音乐令人陶醉。
2、美丽的九寨沟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地方啊!
3、他为邻人们的羡嫉而陶醉。
4、九寨沟的景色真是美极了,令我久久陶醉于这美景之中。
5、这是一种易使人陶醉的经历。
6、他们完全陶醉在音乐中。
7、这令人陶醉的地方被开发商建成旅游区了。
8、他们为光明的前景而陶醉。
9、我早已陶醉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中,让我仿佛置身于幻想中。
10、看着满山苍翠,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不禁陶醉了。
11、桂林山水令人陶醉,旅客们一个个流连忘返。
12、美妙的旋律总能令人陶醉其中。
13、我看这,满山苍翠,呼吸这,清新的空气,我不禁陶醉了呢!
14、在这微风吹拂和波光闪烁的河上溯流而上,真是令人陶醉。
15、我陶醉于被浓厚文化色彩点缀的人生!我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流连忘返。
16、她那歌喉的魅力令观众陶醉。
17、面对这么多美丽的风景,我们能不陶醉其中吗?
18、花园中,我被这清新的花香陶醉了。
19、在这空旷的原野上,遍地织满金黄色的菊花,令南来北往的游客陶醉其中。
用陶醉的近义词造句
沉浸:有时候我觉得,沉浸在灯红酒绿的夜生活里是一种精神的放纵,虽然有效,但不持久。
迷恋:这里的风景如此优美,怎能不让人迷恋?
沉醉:他沉醉与大自然的美好中,将所有烦心事抛于脑后。
着迷:北京奥运使一些不关注体育的人也开始着迷运动了。
入迷: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陌生但又令人入迷的社会。
【扩展阅读:怎么做好近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1、近义词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近义词是意思相近,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近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简单”强调难易程度低,结构简单不复杂,人比较单纯之类的;“简洁”可以强调不拖拉不繁琐。“毕竟”与“究竟”都是副词,意义上有区别,但也有相近点,都有“终归、到底”意思,只是“毕竟”强调不管别人怎么说,终究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重;“究竟”强调不管条件怎样,结果还是这样,语气相对较轻。
4、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鼓舞、鼓动、煽动都是有激发人的情绪而让人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舞是褒义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却是贬义词。
动情的近义词篇4
关键词 “看” 近义词语 综述
1非实词“看”的研究
1959年,陆俭明首次提出了现代汉语中“看”作为新的语助词登上了学术舞台(《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从此语言学界就出现了很多关于语助词“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助词“看”本身发展及其特点的研究,例如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年12月)对“看”的产生和演变作了初步的历史考察;郭莉琳《语助词“看”字探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对语助词“看”做了简要探讨,从“看”的句法特点、“VP看”的语用特点、“看”的性质等方面做了分析;刘国燕《语助词“看”及其组合浅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2月)对“看”的来历、形式和意义、组合、句法功能、语用功能等都进行了分析。第二,对“VP看”的研究。朱宇明《说“VP看”》(《汉语学习》1985年12月)对“看”的性质、语用特点、及其前面的动词和动词结构进行了分析;孙淑娟在《尝试态语助词“看”的语用效果分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4月)一文中对“VV看”和“VV”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第三,对语助词“看”话语标记的研究。李宗江《“看你”类话语标记分析》(《语言科学》2009年5月)从语境分布、音段特征、形成过程、形成机制等方面对“看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汉语学习》2005年4月)从“我看”“你看”的分布、结构、演变历程描写了其主观化。郑娟曼《“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4月)对“你看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考察;第四,对方言语助词“看”的研究。阮桂***《宁波话语助词“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12月)从宁波话语助词“看”的语形、语义特征、历时演变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关于非实词“看”的语法化研究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高增霞《汉语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1月)、张秀松《情态标记词“看”的语法化》(《南华大学学报》2006年6月)、郭莉琳《试探语助词“看”的语法化》(《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6月)、张爱玲《近将来时态标记词“看”字的语法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6月)等文章从发展脉络、演变过程等角度论述了非实词“看”的语法化问题。
动情的近义词篇5
中文发音:霎时[shà shí]
词语解释:形容极短的时间。霎,短时间;一会儿。
近义词:转瞬、顷刻、瞬息、刹那、瞬间、顿时
用霎时造句
1、风和日丽的早晨,霎时间天就阴了起来
2、刚才老人的委屈在一霎时间一扫而空
3、雨过天晴,霎时间出现了一条彩虹
4、一阵乌云来,霎时间树木东倒西摇,飞沙走石,天暗下来。
5、走在路上,我被一霎时的小雨淋湿了衣服。
6、天灰蒙蒙的,霎时间,下起了暴雨,路上的行人纷纷躲避起来。
用霎时的近义词造句
转瞬:小学的生活还来不及我们的细细品味,就已经转瞬即逝了。
顷刻:顷刻间,地动山摇,整座城市变化成了一片废墟
瞬息:就在瞬息间,一只小狗被撞到了
刹那:取得好的成绩需长期的坚持,不是一刹那时间就能实现的。
瞬间:瞬间他就消失在我的眼前了。
顿时:他顿时愁眉锁眼,露出了无限深沉的忧郁。
【扩展阅读:浅谈近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四、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动情的近义词篇6
关键词:汉语教程 词性标注 词义范畴 时间义 语法意义 近义词意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科学、实用的对外汉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尤其是在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科学的生词释义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使用者汉语基础薄弱,如果生词释义不准确或不恰当,学生很容易理解不当,产生偏误,这对汉语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汉语教程》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要讨论的是2009年6月第2版。该教材的生词释义由“词性注释、语音标注和英译”三部分组成。总的来说,其生词释义的结构是比较科学的,翻译语言也较为精炼,但在具体注释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以《汉语教程》第一册和第二册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外汉语教材在生词注释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词性标注不规范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词性的标注,有助于留学生在自学生词时,在词性这一层面上快速把握一个词,为全面掌握生词的意义及用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词典往往会列出一个生词的所有词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注释则不需要,因为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一个生词的词性大多是唯一的;列出生词的所有词性,反而会降低学生对生词词性的掌握效率,甚至会对该生词的运用产生偏误,导致事倍功半。因此,我们既不能不标或少标生词词性,又不能标注生词的所有词性。
另外,部分生词虽然词性已标注,但标注的英汉词性不准确。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准确标注词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李晓琪(1997)指出:“词类标注必须准确。如果词类标得不准确,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甚至会误导学生对该词的使用。因此,准确性是标注词类时第一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词类标注不规范包括五个方面:不标、少标、多标、错标、英汉词性标注不准确。根据对《汉语教程》与其他基本教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不标、少标、错标这三种情况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少,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多标和英汉词性对应不准确,尤其是英汉词性对应不准确。因此本部分将重点分析“英汉词性对应不准确”这一问题。如: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十二课中生词部分的“倒”注释为“(动)inverted; upside down”。小括号中的“动”意义为“动词”,但后面英译的“inverted”的词性为“动词的过去分词或形容词”,“upside down”的词性为形容词。虽然英文注释与被注释的中文词在意义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的词性相差甚远,这极易导致留学生在使用“倒”时产生偏误。
再如,《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十六课中生词部分的“恐怕”注释为“(副)be afraid of; probably; maybe”。对于这一注释,汉语词“恐怕”的词性为副词,这是正确的,但后面的英语注释不是很准确。“be afraid of”与“恐怕”的语义相近,但两者词性不同,“maybe”虽然词性与“恐怕”相同,但语义不够准确。建议注释为“probably(something that most people expect tend to happen)”。这样,词性方面,“probably”与“恐怕”相同;意义方面,括号中的补充说明使得整个注释更为准确。
当然,词性标注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如,一个生词的其他词性在该课中也会涉及到。比如“姓”,在“贵姓”一词中为名词,在“我姓张”中为动词,此时把这两个词性都标注出来并加以比较和解释,是十分必要的。若一个生词的其他词性在之前的课文中学过,不妨将已学过的词性与需新学的词性一起罗列出来,通过对比分析加以巩固,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若一个生词的其他词性在之后的课文中才学,在本课中只列出课文中的词性即可,以免学生混淆。
此外,对一个词平时几乎不会涉及的意义可以先不加以注释,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如,“发音”和“跟”的动词词性,以及“团”的量词词性在学生初级水平里并没有学到,并且也不太常用,不必列在词性标注范围之内,可以到中高级教材再出现这些词性。
二、注释词与被注释词的相关语义范畴不对等
汉英词语即使语义相近,在范围大小、词义搭配上也会有所不同。很多教材在注释时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习者在理解上产生偏差。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其语义范畴不可能完全对应,因此,在用英语注释汉语时,出现注释词与被注释词的语义范畴不对应是很正常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在英语中寻找与汉语相对应的词,而应灵活采用各种对策,最常用的是使用一些限定语。注释词与被注释词的相关语义范畴不对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搭配词的语义范畴不对等,二是注释词与被注释词本身的语义范畴不对等。
(一) 搭配词的语义范畴不对等
对搭配词的语义范畴不对等,我们主要从词性角度来分类分析。首先是形容词,同一个形容词,在英语和汉语中,能修饰的事物范围大小往往是不同的。如:
(1)漂亮(形)beautiful(《汉语教程》第二册(上)第1课)
课文例句:“上海比过去更漂亮了。”
问题:“漂亮”只能与“人、物”类名词搭配;“beautiful”既可与“事件”类名词搭配,又可与“人、物”类名词搭配。
修改:漂亮(形)beautiful (can not delicate nouns which means "incident")
同样地,这时用英语中意义相近的形容词来注释汉语中相对应的形容词,就会导致学习者产生理解上的偏误。
另外,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动词,英汉语言中,动词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还可分为行为动词、连系动词、能愿动词等等。语义相同或相近的动词在英语和汉语中并不一定属于同一类的动词。如“成长”与“grow”,“成长”一般只作不及物动词,而“grow”既可作不及物动词,又可作及物动词。如“He grew up.”“I grow rice in my country.”。再如“变成”与“become”,汉语中的“变成”属于实义动词或行为动词,英语“become”属于连系动词。《汉语教程》中存在问题的例子如下:
(2)做(动)to do(《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15课)
课文例句:“你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
问题:汉语中的“做”不能和具体名词搭配,而英语“do”皆可。
修改:做(动)to do(abstract thing)
(3)罚(动)punish; fine(《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14课)
课文例句:又被公园管理员罚了五十块钱。
问题:汉语中“罚”的搭配与英语“punish”并不十分相符。“punish”一般可用作“punish somebody”,而“罚”则不用作“罚某人”,除非在“某人”后再加一个宾语,用作“罚了某人100元钱”。“罚”后面大多单独跟事物宾语,而不单独跟人宾语;或者用作被动语态,同“fine”的用法“be fined”,即“被罚”。
修改:罚(动)fine(passive voice or used before object, barely a person)
再如:
参观(动)to visit(《汉语教程》第一册(下)18课);教(动)to teach(《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17课)等等。
(二) 注释词与被注释词的语义范畴不对等
对“注释词与被注释词的语义范畴不对等”这一问题,出于方便,我们也主要从词性角度来分类分析,这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动词和名词。这里的语义范畴不对等侧重于词义不对等,其根源是由于词语多义性的存在,包括:“汉语一义对英语多义”的“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如:
1.动词
(4)知道(动)to know(《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10课)
课文例句:“您知道他的***吗?”
问题:英文中的“to know”除了有“知道”义,还有“认识”义;而汉语中“知道”无“认识”义。
修改:知道(动)to know (sth)
2.名词
(5)门铃(名) bell (《汉语教程》第三册(下)14课)
课文例句:“张太太家的门铃坏了。”
问题:“bell”有以下义项:①钟,铃,电铃;②钟声、铃声。“bell”并不能准确地注释出“门铃”。
修改:“bell”为“doorbell”
有论文将以下这个也归入语法类,笔者觉得不是很准确,认为这应列入语义这一大类中词语的文化意义部分。因为这类词的引申义是基于各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文化而产生的。
(6)绿(形)green(《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21课)
课文例句:“你从这儿一直走到红绿灯左拐。”
问题:汉语“绿”只表示颜色义,而英文词“green”既可以表示颜色义,还可以表示“春天,希望”义,甚至可以表示“嫉妒”义。
修改:绿(形)green (commendatory sense)
有些生词注释,在涉及到用法问题时,通常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全面详细地讲解,注释不可能包含用法讲解。因此,英语注释需要细致,也要把握好“度”。
三、时间义不足
英语时态用动词的词性变换表现出来,时态很容易区分;而汉语的时态(为了表达得准确,我们使用时间义),则通常是通过时间状语、助词和一些“时态词”(如“原来、曾经、了、掉、完成、将、正在、己经、开始、结束”等)来表示。对于第一语言为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正确地判断与表达汉语的时间义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需要对这些词加以确切的注释。对教材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主要从四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汉英都为多义,对应义为不常用义,英译需一定的限定,以下简称“多对多”;其次,汉语单义,英语多义,英译需一定的限定,以下简称“一对多”;再次,汉语多义,英语单义,英译需一定的补充说明,以下简称“多对一”;最后,是汉语在英语中的对应词不存在,以下简称“一对无”。
(一) “多对多”
(7)以后(名)after(《标准汉语教程》上册・三,第21课)
课文例句:“他来了以后,我跟他好好聊聊。”
“after”指时间时,意思为“在……之后”,如果用于注释“地震以后”中的“以后”是可以的;但课文中的意思并不是指“在他来了之后”,而是指“等他来了,我跟他好好聊聊”。“以后”在这里只是一个虚指,指的是“将来的某一时刻他来了,然后我跟他好好聊聊”,因此在生词的注释中应该体现出时态,且该生词的词性注释也不准确。建议注释为:after(usually indicating future)[1]。
(二) “一对多”
(8)又(副)again(《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26课)
课文例句:“你们队又输了吧?”
“又”表示“同一类事物或情况重复发生”,往往表示己经发生过的事情或情况。“again”既可用于己经发生过的事情或情况,也可用于还未发生的事情或情况。建议注释为:again(used to describe things or situations which have happened)
(三)“多对一”
“时态注释不足”除了体现在时间状语、助词和一些“时态词”的注释中,也体现在动词的注释中,尤其是一些既表示实义动词,又表示能愿动词的动词上。如:
(9)要(能愿)to want to;to wish to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九课)
课文例句:“我要去银行换钱。”
(10)要(动)to want; to desire (《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七课)
课文例句:“你要几个?”
“一个。”
分析:在两课中出现了“要”的两个不同义项,但翻译大致相同。第一个义项“要”为能愿动词,表示“没有做而将要做”,因此,建议对第一个“要”应标注其时态特点:“will;be going to”。
四、语法意义不足
(一)离合词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词,英语中没有,叫作“离合词”。其特点是:1.不能带宾语,因为其本身有宾语;2.可以分开,中间可以加入动态助词、数量词补语等成分,有些动词可以重复。常见的离合词有“理发、见面、谈话”等。在对外汉语教材中,有些离合词的释义,从注释角度看来,并没有什么错误,但仍然会导致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产生不少偏误。如:
(11)出汗to sweat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15课)
课文例句:“刚爬了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
分析:因为英语中没有离合词,学生很容易把“出汗”当成一个普通的动词来使用。在英语中,“出汗”的用法是这样的,“He sweat a lot.(他出了很多汗。)”。按照教材注释,学生就极有可能这样使用“出汗”一词:“他出汗了很多”。因此,教材编写者在给这类词做注释时,应作特殊说明。
类似的例子还有“理发、结婚”等等。因此,在注释这一类生词时,必须注明它们是“离合词”,以避免偏误的产生。
(二)语法位置
汉语主要通过语序的变化和虚词来表达自身的语法意义。但很多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注释却忽视了这一点,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生词。如:
(12)光(形)used up; empty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17课)
课文例句:“汉语差不多都忘光了。”
分析:“光”在文中的用法是用于动词后,表示什么都没有,如“吃光”指“吃没了”,“用光”指“用没了”。但是“used up”的意思是“筋疲力尽或用光”,注释并不准确,且没有注释出“光”的语法位置,即常用于动词之后。
建议注释:“used after verb indicating nothing left”
类似的词还有“亲手、之一、以内”等。
五、近义词解释
汉语词汇中存在不少近义词,《汉语教材》中也涉及了不少近义词,甚至有些出现在同一课里。如,《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第1课中的生词解释部分同时出现了“盖(大楼)”与“建(小区)”,在解释这两个词时,该教材都用“to construct; to build”来解释。
其实两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否则课文中的句子 “大楼越盖越多,住宅小区也越建越漂亮”,也可以改成“大楼越建越多,住宅小区也越盖越漂亮”,显然这样的改法是不恰当的。
再如,同一课中的“意见”和“建议”,这两个词是近义词,但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编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注释“意见”和“建议”这两个词的时候,分别注释为 “opinion; different opinion”和“proposal; suggestion; to propose; to suggest”。试看这两词的解释,对于后者,如果不讨论词性,其注释是比较准确的;而对于前者,试从留学生的角度来看,看到释义“opinion; different opinion”,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观点、看法;不同的观点、看法”,而这与被注释的汉语词“意见”的意义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这里的“意见”若解释为“opinion with unsatisfaction”,或许会更恰当些。
类似的词还有“俩”和“两”,“我们”和“咱们”等等。
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注释,要注意与其近义词词义的区别,以提高教学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注释需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加以考虑,不断加以完善。需要注释限定比较的地方,不能省略,需要简略之处,绝不累赘,尽量做到详略得当、准确、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静.《汉语教程》生词释义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陈冰.《汉语教程》英译部分的问题考察及应对策略研究[D].哈
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3]王鹤楠.《汉语教程》中的英语生词注释问题解读[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11,(2).
[4]刘佳.《汉语教程》英语注释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
学,2012.
[5]刘航.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存在的问题及由此导致的习得
偏误[D].长春:吉林大学,2013.
[6]矫***杨.《汉语教程》中的英语注释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
江大学,2012.
[7]侯嘉.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的考察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
大学,2012.
[8]王鹤楠.《汉语教程第一二册(上下)》英语翻译问题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对外汉语系,2011.
[9]窦洪霞.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文注释问题研究[D].哈尔滨:
动情的近义词篇7
关键词:动量词;差异;运用
“回”、“次”是现代汉语乃至近代汉语里最为常见的两个动量词,自元代开始二者就是一对近义词,到现代,二者差不多发展成了一对等义词: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是在语言交际中,有时候又不能互换。所以,如果不弄清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无法在语言实践中准确使用这一对近义动量词。
一、现代汉语动量词“回”“次”的差异
“回”“次”是现代汉语中语义最为单纯的两个动量词,既不表达事件的具体特征,也不包含主观量的情态特征或时间量度特征,[1]仅仅起着单纯计数的作用。因此适用范围极为宽泛,能用于称量所有的有量动词 。
根据对大约1.15亿字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发现动量词“回”“次”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
(一)搭配上的差异
1.有些前置词语一般只能与动量词“次”组合使用:首、本、各、多、屡:
(1)在这本诗集中首次发现一首名叫《国际歌》的诗。(戴厚英《我的旅途》)。(2)在本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3)一般的意见认为,在最初识记时,各次识记的分布应密些。(方富熹《儿童的心理世界——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4)这学期他多次逃课。(5)他的脚步很轻,近乎于蹑手蹑脚,因而虽屡次摸至帐前但未惊动屋里人。(王朔《我是你爸爸》)。
动量词“次”能与“首”“本”“各”“多”“屡”等词语组合使用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但是动量词“回”却不能或很少能与它们组合使用。这可能与动量词“回”口语性强这一特点有关。以上组合,除“多次”外,其它组合形式皆主要见于书面语中,相同的意思在口语中一般地会换一种表达形式,如例(1)“首次发现”在口语中一般会说成“第一次(回)发现”,例(2)“本次比赛”口语中会说成“这次(回)比赛”,例(3)“各次识记”在口语中会说成“每(一)次(回)识记”,例(5)“屡次摸至帐前”在口语中会说成“好几次(回)摸至帐前”。可见,二者在搭配使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似乎没有这种区别。
2.修饰名词性词语时,二者有较大的差异。动量词“回”“次”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计量动作行为,不过,有时候也可以用于计量名词性的词语,用在名词性词语前作定语。在这种用法中,二者在语义和适用对象方面都有差异。
次:计量可以重复出现的事情:
一次机会 / 两次会议 / 三次事故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取得了无数次胜利 / 几次失败他都没有灰心
回:(1)计量事情:怎么一回事 / 有那么一回事 /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你们俩说的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
(2)计量章回小说中的一章或书中的一个段落:
《红楼梦》一共有一百二十回 / 《西游记》第二十回 / 今晚说了两回书
修饰名词性词语时,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可以计量事情,不同点一是语义侧重点不同。“次”用于计量事情时侧重于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而“回”则侧重于表示事情的段落,相当于“件”。二是适用对象和组合方式不同。“次”不能直接用于由独“事”字构成的词语前面,比如不能说“一次事”“那次事”;而“回”则相反,一般只能用于“事”字前,构成“回事”的形式。三是“回”可以作章回小说或评书的一个单位,而“次”则没有这种用法。
(二)重叠方式的差异
动量词的特点之一是能重叠使用。动量词“回”“次”都能以“一AA”形式出现,如:
他们一次次背着冬梅去医院,一点一点地积攒着钱。(丁丁《一个日本遗孤和她中国的父母》)
一次次的采访,其实就是一回回接触社会,熟悉人事并了解自己的过程。(***《走过长弄堂》)
不过,动量词“一回回”出现的频率很低。在现代汉语语料库里找到“一次次”的用例687处,而“一回回”的用例只有8处,其中有4处是与“一次次”在同一句中以对举形式出现的,有1处是指章回小说,另3处皆出现于诗歌语言的环境中,可见,“一回回”的使用主要是出于修辞效果的需要。
另外,“次”还可以大量地以数量结构重叠的形式使用,如:
(1)学校领导逼着我一次一次检查。(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2)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伍惠珍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了。(张清渝《跨越大海的爱》)
(3)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去看一部法国电影。(潘虹《虹独语》)
而“回”则较少或不能以这种形式出现。通过在1.15亿字包括报纸、文摘、杂志、散文、小说、戏剧、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中,仅仅找到“一回一回”的用例2处、“一回又一回”的用例3处,且未发现“一回又一回地(的)”的用例。我们的语感也能证明这一点:如我们可以说“他一次又一次地问我借钱,我都烦死了”,却不大能说“他一回又一回地问我借钱”。
总之,动量词“次”能以各种形式重叠着使用,而动量词“回”除非是出于特殊的需求目的,一般都不能重叠着使用。
(三)语用方面的差异
1.出现频率差异很大。动量词“次”在现代汉语中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动量词。据刘街生对近三千个专用动量词用例的统计考察,动量词“次”的出现频率占了40%,而“回”只占总用例的大约6%多一点。[1]
2.使用语体方面,动量词“回”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作品或场合中,动量词“次”则没有这种限制,各种场合都可以大量地使用。通过对近15万字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作品的考察,未找到动量词“回”的一处用例,而动量词“次”则出现了201次。再如***论性的作品《***文选》,该书中动量词“次”共出现了198次,而动量词“回”仅出现了6次,且全部用于修饰名词“事”,以“回事”的固定形式出现,没有一处用于计量动作行为的用例。我们的语感也是这样:“次”既可大量用于书面语中,亦可在口语中大量使用;而“回”则一般用于口语中。
二、现代汉语动量词“回”“次”的运用
根据对大量语料的考察,并结合一般人习惯性的语感,可以做出如下小结:除了与名词性词语组合使用的情况外,现代汉语中用动量词“回”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动量词“次”,而用“次”的地方则不一定能换成动量词“回”。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某些词语的搭配、重叠及使用语境方面;在语义、适用对象、句法位置和功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鉴于这种语言事实,动量词“回”“次”在具体运用中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一)从语义出发,把握动量词“回”“次”的基本用法
表达的语义要求是准确选用动量词的首要依据,如果没有具体的语义要求,则同一种动作行为可选用不同的动量词来计量。比如:“看了一( )”,在没有具体语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括号的动量词有“次”“回”“下”“遍”“场”“会”“番”“通”“年”“天”“分钟”等。特殊的语义需求来自具体的语言环境,所以,正如“名量词的选用必须进入语境”[2]一样,动量词的教学也必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具体要求,选用适当的动量词。
动量词“次”“回”在语义上都是单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所以如果具体语境需要单纯计量动作行为的次数时,就可选用动量词“回”或“次”。
(二)从用法出发,把握两个动量词的基本句法格式
1.几乎所有的动量词都有两种基本的句法格式:
其一,动词+数词+量词,如:
看一次(回)/去一次(回)/找一次(回)/ 打一次(回)
如果同一句中有宾语,宾语又有两种位置:
(1) 位于动量词后面,如:去了一次(回)北京 / 买一次(回)菜 / 捐一次(回)款
(2)位于数量结构前面,如:看他一次(回)/ 打了他三次(回) / 捐款一次(回)
现代汉语中,如果同一句中既有动量词又有宾语,除宾语是人称代词的情况外,动量词一般都位于动宾之间[3]。记住这个规律,动量词与宾语的位置先后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诸如“捐款一次(回)”之类的表达形式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比较少用,它是汉语文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印记,而在语言实践中,更应注重普遍的现象和规律。
其二,数词+量词+动词,如:
一次(回)也没去 / 头一次(回)访问日本
一次(回)买了三本书
现代汉语中,动量词以位于动词后面最为常见,故最重要的是掌握“动+数+量”的各种用法。
2.与其它动量词不同的是,“回”“次”还有表示时间的用法,基本格式是“有一次(回)”、“这(那)次(回)”,如:
有一次,记者采访我,让我谈攻读博士学位的体会。
有一回在西湖边闲步,碰着一鱼挑,他兜卖混鱼。(俞平伯《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
这次我输惨了。
怎么样,这回该满意了吧?( 宋学武《干草》)
在这类用法中,动量词“次”“回”与数词(指代词)组成的动量结构更倾向于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
(三)从二者的差异出发,分清“回”与“次”相异的用法
1.在某些词语的后面只能用“次”不能用“回”。这些词语主要有“首”“本”“各”“多”“屡”等。
2.以重叠形式出现的一般是动量词“次”。
3.修饰名词性词语时,适用对象有些差异:“回”用于计量事情时,一般用于“一回事”格式中,如:怎么一回事/是这么一回事/没那回事;“次”则不能直接位于由独“事”字前,即不能构成“一次事”的形式。
4.在一些固定用语中,二者不能互换。如“一回生,二回熟”,“七次量衣一次裁”等,这类表达形式是古代汉语直接流传下来的,其中的“回”“次”不能互换。不过这类固定用法,可只记住几个比较常用的熟语即可,不用作过多的深究。
三、余论
动情的近义词篇8
中文发音:忽然[hū rán]
词语解释:副词,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近义词:突然、蓦地、猛然、忽地、蓦然、骤然、猝然
用忽然造句
1、这辆车忽然失去控制滑了出去。
2、我睡觉睡得正香,忽然一阵雷声,把我惊醒了。
3、今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忽然下雨了。
4、他曾一度兴高采烈,但忽然又情绪低沉下来。
5、忽然间他说出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6、忽然,她在公共汽车站附近看见一个男人。
7、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天暗下来,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8、晚饭后,我正在认真写作业,忽然停电了。
9、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10、优异的学习成绩必然属于那些勤奋好学的同学。
11、松果忽然掉了下来,砸到了我的头上。
12、我正在思考问题,忽然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
13、我正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想起今天要到学校参加小队活动。
14、我在静静地写作业,忽然,电话铃响起来了,我只得去接电话。
15、公交车忽然停了下来,原来是红灯亮了。
16、他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17、忽然一阵风吹来,把风筝吹得无影无踪。
18、小狗忽然叫了起来,原来是有人来了。
19、他站在那儿,这道瀑布忽然越来越大了。
20、小饼干站在雪坡上,雪坡忽然动起来。
用忽然的近义词造句
突然:正在我束手无策之时,老师突然来到了我身边。
蓦地:经过小明的开导,我陡然省悟,蓦地眼前一片光明。
猛然:鱼群倏而凌空跃起,带出一串串水花;猛然直插入水,溅起高高的浪。
忽地:晴朗的天空,忽地下起了雨来。
蓦然:我蓦然回首,望见了那个离别多年的身影
骤然:今年春节过后,天气骤然变冷。
猝然:一场大雨,猝然使整个山庄被淹没。
【扩展阅读:学会正确辨析及使用近义词】
1、近义词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近义词是意思相近,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近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预定”和“预订”,两个词都有预先约定的意思。“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它所支配的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如预定筹资计划、前进路线、预定年度财***赤字等;而“预订”则是指预先约定购买,它的后接对象均为商品等具体事物,如预订牛奶、房间、报纸等。
4、从感情色彩上来分辨: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区别语体色彩的不同,也是一个辨析方法,如“溜达”与“散步”,“聊天”与“谈话”就可以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加以区别。
动情的近义词篇9
一、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其中两个字相近):
(1、3近义词)
惊天动地 胡言乱语 呼风唤雨 改天换地
豪言壮语 争分夺秒 欢天喜地 见多识广
(2、4近义词)
眼疾手快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千辛万苦
三年五载 左邻右舍 七拼八凑 兴国安邦
二、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含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
惊心动魄 争奇斗艳 生龙活虎 添油加醋 降龙伏虎
高楼大厦 狂风暴雨 满山遍野 翻江倒海 怪模怪样
五颜六色 千言万语 无边无际 一清二楚 火烧火燎
唉声叹气 接二连胜 星罗棋布 翻云覆雨 道听途说
如花似玉 慈眉善目 争分夺秒 地动山摇 无忧无虑
报仇雪恨 酒囊饭袋 咬文嚼字 无依无靠 山崩地裂
无精打采 流言飞语 谨言慎行 赤手空拳 日积月累
品头论足 心灵手巧 口干舌燥 心旷神怡 难分难解
欢蹦乱跳 风平浪静 千姿百态 不声不响 涂脂抹粉
大摇大摆 颠三倒四 捕风捉影 添砖加瓦 平心静气
不偏不倚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争权夺利 民脂民膏 千变万化 摩拳擦掌 风驰电掣
海阔天空 添枝加叶 感恩戴德 伤天害理 抓耳挠腮
调兵遣将 千辛万苦
三、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含有两对近义词的成语)
层峦叠嶂 心烦意乱 崇山峻岭 奇形怪状 惊涛骇浪
装模作样 摇头晃脑 文丛字顺 改朝换代 通风报信
能说会道 甜言蜜语 分门别类 追根究底 虚情假意
幸灾乐祸 通情达理 丰功伟绩 歪门邪道 生擒活捉
离乡背井 豪言壮语 ***大海 琼浆玉液 斩尽杀绝
深思熟虑 真凭实据 灵丹妙药 凶神恶煞 心满意足
街头巷议 翻山越岭 精雕细刻 生拉硬扯 琼楼玉宇
风言风语 全心全意 必恭必敬 呆头呆脑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暴饮暴食 非亲非故 怪模怪样 诚惶诚恐
敢作敢为 古色古香 戒骄戒躁 尽善尽美 见仁见智
克勤克俭 疑神疑鬼 偏听偏信 倾国倾城 群策群力
如痴如醉 如火如荼 任劳任怨 十全十美 土生土长
同心同德 先知先觉 各种各样 载歌载舞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无影无踪 不卑不亢 不慌不忙 不屈不挠
不伦不类 自吹自擂 一朝一夕 一针一线 五湖四海
朝三暮四 四分五裂 丢三落四 四平八稳 五颜六色
七拼八凑 七嘴八舌 五光十色 千娇百媚 千呼万唤
动情的近义词篇10
全身心记忆法:根据测试,参与记忆单词的器官和身体部位越多,单词在大脑中的印象就越深刻,记忆的时间也就越长。边读边写边记,除读记所使用的发音器官和身体的其它部位外,大脑中枢还要指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掌,手掌带动手指,从而正确地书写单词;联系记忆法:联系记忆法就是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不去孤立地记一个词或词组,而是把它与同义词、反义词、相关词、句、篇等联系起来记忆;同义记忆与近义记忆:掌握一个词或词组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或者其解释是掌握该语言重要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初步做到用英语进行思维,而用英语思维是掌握英语的一个标志;同类记忆与比较记忆:同类记忆的涵盖面很广,如词性同类、动物同类、植物同类、事情同类、物品同类等,如我们可以把边际从属连词放在一起记忆,比较记忆是把词形相近或意义相近的词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这样记忆可以辨别词义,准确使用词汇。
(来源:文章屋网 .w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