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诗句古诗篇1
" 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话题,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 (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 二、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即人们把汉浯四声分为两类, “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第二,律诗格律中的“孤平”禁忌。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那就必须采取补救(见下文)的办法。 第三,律诗格律中的“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第四,关于“—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三、对仗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对偶就是将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其形式主要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独自的规则,即: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而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尾联一般不用对仗(但也有例外,这里不作详论)。 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掉序”练习。一般说来,在进行这类工作的时候,我们有以下一些规律可以遵循:(为了方便讲解,我们以《钱塘湖春行》一诗为例) 钱塘湖春行(诗句己打乱) (唐 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 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一步,找出“韵脚” (“同韵”的平声字)。本诗中“韵脚”有:泥、西、低、堤、蹄。 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本诗的四联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谁家新燕啄春泥/几处早莺争暖树”、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 第三步,依据“联”的乎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因而将上边四联调整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四步,本诗只有两联对仗,因此,对仗的两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即为“颔联”或“颈联”。 第五步,本诗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所以,带有两个韵脚的联“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应为首联。剩下的一联自然就是尾联了。 第六步,依据诗歌内容,诗人由“水面初平云脚低”开篇,先写“高、远”之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再写眼下“低、近”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后与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相合。因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为全诗颔联,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萆才能没马蹄”则为全诗颈联。 第七步,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本诗押“i”韵,首句入韵,中两联对仗。诗句在平仄上符合“粘对”规则。 原诗顺序应为; 钱塘湖春行(原涛)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外,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还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补白”练习。例如: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登庐山 (***)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 吴起白烟。 陶 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 ? 选项:A 东 公 田 B 东 公 耘 C 三 令 田 D 三 令 耘 解答;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 “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 (音“an”)同韵。故答案为c。 古诗格律相当复杂,单就“律诗”而言,也不是可以仅借数言可蔽之的。我们高中生应该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多多诵读古诗,培养古诗语感,以便更好地加以掌握,从而有利于对古诗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
立春诗句古诗篇2
1.用读、唱、吟、舞四种方式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达到自主学习古诗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导古诗
小朋友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名句吧?今天我们开一个“小小赛诗会”,希望每位同学能背一首古诗。孩子们,你们背得真好!老师也来背一首,请大家认真听。(师背诵《春雨》)请问这首诗是写那个季节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春晓》。
师生共同写课题。
二、趣学古诗
(一)读诗
1.正确读,读得流畅。
师:请打开《经典伴我成长》第6页,仔细看拼音,把这首诗读准确、读流利。
学生读古诗。
2.节奏读,读出韵味。
师: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也很重要。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上的节奏***读一读这首诗。(出示课件)
学生根据节奏示意读古诗。
3.平仄读,读出意境。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读诗的吗?(播放音乐,师加手势范读)
师:我和你们读得有什么不同?是呀,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五言律诗讲究一三不论,二四五分明。请大家看着大屏幕上的平仄规律试着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生看着大屏幕上平仄规律,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古诗。
(1)生读第一句。(加手势)
师:为什么把“眠”字读这么长呢?那你能读出这长长的一夜吗?
生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师:我听着你把“觉”也读得很长,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把诗人睡得很香很沉读出来吗?
学生开火车读。
(2)学习第二句。
师:发挥想象,春天来了,__飞回来了,__飞回来了,__飞回来了。(出示课件)
生完成填空。
师:这么多的鸟儿发出各种各样动听的声音,好像是在开一场音乐会,诗人听了心里会感到非常――高兴、开心。
师:(相机板书“高兴”)你能把诗人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生分组读第二句。(加手势)
(3)学习第三句。
师:听着动听的鸟叫声,诗人突然想起昨天夜里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加手势)
师:风雨声怎么没把诗人给吵醒呢?这就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所以我们要把“声”读得长而轻。
女生齐读。
(4)学习第四句。
师:这时诗人突然想起了什么?现在请大家推开窗户,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家院里都种了些什么花?
生想象回答。
师:此时,诗人最担心什么?(相机板书“花落”)那究竟落了多少花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全体学生跟老师手势读最后一句。
师:看到那些掉落下的花瓣,诗人心里觉得很――
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惋惜”)孩子们,学完这首诗,你知道“晓”是什么意思吗?那么“春晓”就是――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晓》,去感受那个春天的早晨吧!
生齐读古诗。
(二)吟诗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这么好,真像一位小诗人!如果把这首诗吟一吟,就更有趣了。
生自由练习并展示。
师:孩子们,你们吟得太精彩了!老师告诉大家,古诗还可以一唱一和地吟。
(三)唱诗、舞诗
师:孩子们,古诗不光能读、能吟,而且还能唱、能舞呢!想不想试试?
生自由创编并展示。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老师也给这首诗创编了动作,想不想跟老师学学?
(播放音乐)
师:孩子们,请全体起立!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生跟音乐边唱边跳。
三、趣结古诗
(音乐渐弱)
立春诗句古诗篇3
一、以诗句为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情感的浓缩和凝聚。好的题目,语言简洁,典雅含蓄,耐人寻味,光彩夺目。引用古诗文作标题,正好符合这方面的要求。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天地一沙鸥》、《孔雀东南飞》、《感时花溅泪》、《归去来兮》、《一蓑烟雨任平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等。这些标题均是借用古诗文来拟定的,不仅精妙、恰当,而且给人口有余香、赏心悦目之感。
二、以诗句作题记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文中巧妙设置题记,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揭示文章内容,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恰当引用古诗文作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刻隽永,而且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一学生写《化蝶》,把自己比喻为一只毛毛虫,盼望着有蝴蝶那样优美的舞姿。他以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题记,直接说明了文章所寓的人生理念,表达出作者的挚爱与不懈的追求,让读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
三、以诗句作开头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在文章开头引用古诗文佳词丽句作全文的总领,不仅使文章有一股厚重的文化气息,而且还能先声夺人,使读者产生极强的阅读期待效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选择;“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是王勃的选择。历览前贤,我发现选择竟有如此丰富的蕴涵。背负着五岳的沧桑与巍峨,我们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声音呼唤:“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这是《选择》一文的片断。作者引用古诗文作开头,不仅简洁地说明了观点,而且为全文立下总纲;不仅增添了文章的理论色彩,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气势。
四、以诗句作结尾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文章结尾,不是文章的终结,而是全文内容的归纳和深化。它应余味无穷,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如《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结尾:
诚信,又回来了……不再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希望你不再离去,永远留在这温暖如春的世界!
作者巧妙地借用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用三言两语表达了对诚信的呼唤,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
五、以诗句喻人
借物喻人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借用古诗文的意象比喻身边的人,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位学生在《春雨》中这样写道:
面对无声而降的春雨,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啊,我们辛勤的老师,不正像春雨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他们付出了无数心血,终于换来了桃李满天下。
其实,这样的比喻还很多,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等,均可用来刻画人物,如能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巧妙应用,便可点石成金,妙笔生花。
六、以诗句绘意境
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练,往往一句诗就是一幅画面,就蕴含着一片深情。借诗入文,不仅能增添作品的诗情画意,而且能给人美的享受。一考生在《把美带给人间》一文中这样写道:
雨后的山乡,宁静祥和。我踏着蜿蜒的小路,缓步徐行。
月亮升起来了,银白色的月光泻下一地的柔美,不甘寂寞的溪流在青石上淙淙流淌,丁丁,哗哗,当当,水珠敲击石板,弹奏着迷人的乐章。
“回家喽!”一群洗衣女嬉闹着回家去,银铃般的笑声在竹林中回荡,一只只渔舟悄悄驶向湖面,乃的桨声和着满湖月色……
我陶醉在这迷人的月夜中,王维的诗句从心窝中飞了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考生借用古人诗句,用优美的语言营造诗的意境,诗意盎然,文笔清新,让人耳目一新。
七、以诗句说理
作文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借助古诗文叙事说理、传道解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断:
早晨一进教室,我看到语文老师正在聚精会神地背诵英语单词,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我便跑过去,问道:“老师,您是教语文的,怎么还背英语单词呢?”老师笑着对我说:“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我也得不断充实自己呀!趁现在年轻,得多学点知识嘛!”我接着又问:“那记单词有什么窍门吗?”老师说:“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是读书的好方法,也是背书的好方法……”
瞧,一件小事,用上一两句古诗文,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八、以诗句抒情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是文章的血液。“心”明才能“眼”亮,情真方可动人。灵活运用古诗文,既能巧妙揭示文章中心,又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写《我爱梅花》,有位学生是这样抒情的:“我爱梅花,爱它‘一树寒梅白玉条’的纯洁,爱它‘凌寒独自开’的坚韧,爱它‘隔墙分送一枝香’的襟怀,爱它‘为春传信息,不怕雪埋藏’的高洁,爱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韵致,爱它‘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谦逊……我愿做祖国大花园中的一朵小小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她活用了古诗词中咏梅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特别是引用《卜算子・咏梅》中的句子,以梅言志,有画龙点睛之功效。
此外,利用与古诗文相关的历史人物或故事进行故事新编(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借用古诗文的写作技巧表情达意,都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立春诗句古诗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典诗词;诗情画意;乐感;艺术氛围
中***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2-0037-04
从《诗经》时代的诗乐舞三位一体到后代诗画一体,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绘画美,诗中有画,讲究意境;还具有音乐美,多押韵,多骈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乐感;更具有情感美,情是文学的根基,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的上上之品,诗歌便是典范。
当代中学生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学习唐诗宋词,这些易于记诵的诗歌,到上中学时也积累了不少。好多学生背诵是背诵了,但有些不求甚解,很难融会贯通,具体地说,很难将自己的诗歌积累运用到语文课堂生活中去。这时,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寻找契机将一些熟悉的诗歌融入语文课堂,使课堂充满浓浓的艺术氛围。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乐于学习背诵,还能将诗歌运用到写作当中,从而为自己的写作锦上添花。
我十分喜爱古典诗词,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主要结合诗画、诗乐、诗情、诗境、诗理、诗艺、诗风等,探究如何将古典诗词融入具体教学实践,效果很好。
一、诗画融一体
古典诗词具有绘画美,最为典型的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然古典诗词中还有许多诗、画融一体的杰作。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一课中,我播放了许多春夏秋冬的美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词语或诗句来给每幅四季***片命名,学生纷纷举手,他们喜欢选用诗句。
用于描述春天的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
用于描述夏天的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俞静,鸟鸣山更幽。”等。
用于描述秋天的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用于描述冬天的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
我鼓励学生,如果能将这些诗词在写景时恰当引用,将会为文章增添韵味。这些诗词同样适宜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抒情文教学,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等。尤其是给《春》里的春草***配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花***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风***配“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雨***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迎春***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相应的古诗词,很精彩。
再比如上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文《落日的幻觉》时,我先让学生根据***片回顾自己积累的有关落日的诗词名句,学生脱口而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这也为部分学生感到枯燥的说明文增添了诗情画意。后来在上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从构***、线条、色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诗中有画”的特色,再让学生自己做一幅简笔画再现其诗画美,部分有绘画功底的学生画得很不错!
又如教郦道元的《三峡》,我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引入,学生立刻联想到与山水有关的诗词佳句。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等。
再比如教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学生都能联想起与雪有关的古诗词,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
所谓形美以感目,面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学生怎能不触景生情。
二、诗乐韵无限
古典诗词又具有音乐美,音美以感耳。
我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时,一开始我以“烦恼是人的多种情感之一,从古到今人人皆有,我们先来感受古人的烦恼”切入,诗词配乐唱。这些诗词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这些吟唱着愁情的诗词带给师生们美的感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荟萃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运用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为背景音乐,同学们在古诗新唱中理解背诵,效果极佳。
诗词吟唱出来才更能传情,这些唱词不仅为课堂增添了许多趣味,也带给师生们美的感受,让学生轻松乐学。
三、境似情共鸣
古典诗词又具有诗情诗境美,意美以感心。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乡愁是漂泊游子们永恒的话题。我在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时,从诗的思想感情方面作了拓展延伸,设置了“抒发乡愁的诗词佳句还有哪些?”的问题,学生都积极从自己的大脑里搜索有关乡情的诗词佳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这是漂泊游子们的情感共鸣。
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苏轼的《记承天 寺夜游》时,除了让学生积累与有月亮有关的诗词外,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我从情感角度入手,联系此时的苏轼与张怀民都是被贬黄州,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再恰当不过了。
在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杜甫诗三首》中《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我设置问题“存者且偷生”还能为安史之乱中悲苦的老妪带来一丝安慰,用《春望》里哪两句诗作回答最好呢?同学们都能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为《春望》、《石壕吏》均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诗作,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
古典诗词往往营造意境来抒情,其实,许多诗词在思想情感方面都能找到其共同的地方,这源于抒情者相似的人生境遇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诗中有真理
许多诗歌也是蕴含哲理的。
例如我在教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时,让同学们联想与山有关的诗词。有学生联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我赞许地评价:“看来你把文章的主旨用这两句诗概括了,人生的路上即使‘山重水复’,有恒心就能‘柳暗花明’”。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所以我也经常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劝勉学生不断读书,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提醒学生珍惜时间。
诗中有真理,经得起时间和生活的考验。
五、赏诗探艺术
诗歌又是讲究艺术技巧的。
我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刘禹锡的《陋室铭》时,给学生介绍了文章的前几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比兴”手法引出文章中心“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并明确“比兴”手法就是先言他物,再言其事。接着,我提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多用“比兴”手法,请问同学们《诗经·关雎》那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大家异口同声说出了前两句“关关雎***,在河之洲”,可见大家已经掌握了“比兴”这种诗歌的表现手法。
《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我引导学生回忆积累的诗词还有哪些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有个别同学立即想到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随即介绍了这首诗如何“托物言志”:诗人咏物抒怀,通过对洁白石灰的描述和赞扬,表明自己为国家建功立业、不畏艰险、纵有千辛万苦也视若等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处世要清白正直的志向。
再比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在解释题目一方面指“爸爸所栽种的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暗含爸爸的辞世”时,给学生介绍“双关”这一修辞手法,“双关”即一语双关,语音双关或语意双关。举例说明时,我举了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学生立刻明白“双关”通俗来讲就是指一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既是语音双关又是语意双关。在学习本单元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时,学生朗读诗歌后便能悟出题目中的“路”,既指“自然界的路”又指“人生之路”。再后来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宋诗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白头吊古风霜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中对“风霜”一词的理解时有个别学生立即想到了“双关”,这点非常好,我就势引导他们:这里的“风霜”即指自然界的风霜,又指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
不少文章中有“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映衬手 法,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点拨学生:“词人以乐景来写哀愁,倍增其哀,请同学们从我们已学过杜甫的诗歌中举出几例。”有同学就立即说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样一来,既归纳了写作艺术技巧,又温故知新。
可见许多诗歌在写作的艺术技巧上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善于思考,善于联系就会发现其妙处。
六、沐浴古诗风
在诗歌风格上,许多诗词也有相似之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诗语言平淡,质朴如画。教学中,我提问道:“我们知道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他的哪首诗与这首诗的风格相近?”同学们立即想到曾经学过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是平淡质朴,淡中有味。这类诗也给我们吹来了清新质朴的田园风。
在教学宋代周密的《观潮》时,我让同学们先联想与江涛海潮有关的诗词,有些学生说出了“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我又趁机设置问题“这些诗歌从风格上来看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有答“大气豪放”的,有答“奔放豪迈”的。这些诗歌给我们吹来了豪气奔放的江河湖海风。
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设置问题“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风格与曹操、苏轼作品等风格相同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风格?”学生们有答“凄美”的,有答“哀婉细腻”的。的确,他们感受到了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楚雨凄风。
沐浴着古诗词不同的诗风,也就能够大致把握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赏析诗歌。
立春诗句古诗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读诗作画,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学生自画。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面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迭嶂,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从而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景后,胸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做:
由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我教古诗,常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该曲以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热爱祖国、热爱春天的感情。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他们胸中禁不住勃发出一股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学习结束时,学生纷纷发言:“啊!春天,我爱你!”“我要为贺知章的《咏柳》配幅美丽的画。”学生的发言表明,他们已深深体会到了诗中的情感美。
立春诗句古诗篇6
现在上了小学,听着老师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因此也认识了李白、陆游、王安石等许多著名诗人。现在,我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词。我惊叹古诗词的驾驭艺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用简简单单的言语便把一幅江南的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面前;我更敬佩古人那高尚的情操,我曾经读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而被陆游的爱国热情感动的热泪盈眶。是的,古诗词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我遨游其中,痴迷不已!
古诗词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 ,还给我天真烂漫的童年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乐趣呢!
记得去年有一次,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太阳刚刚探出头来,路边的小草还含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小鸟在树上欢快地跳跃着,花儿展开着笑脸,一群群小蜜蜂也开始忙碌起来。看着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说一句赞美春天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村烟”……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我突然想到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便不慌不忙地说:“太阳才探半边脸,早有蜜蜂采蜜忙”,大家都让我这句不伦不类的打油诗逗得捧腹大笑。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片竹林地里,有一只蝴蝶扇动着五彩斑斓的翅膀,慢慢地停落在一片竹叶上面,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想捉住它。“嘘”,我怕惊动了蝴蝶,示意大家不要出声,自己却不经意地说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因为有古诗词一路相伴,那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们也玩得特别开心。
立春诗句古诗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美韵
我们对鲁迅笔下的这样两个画面都很熟悉:一位老先生坐在孔子的画像下面,摇头晃脑地念着“关关雎***,在河之洲……”;还有一位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先生会写四种茴香豆的“茴”字。自古以来学习古诗无外乎不明其意地记诵和一个字的多种讲法。现代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还是将好端端的美文妙诗肢解成只见实词虚词的树木,不见文章的森林。学生对深奥抽象的诗义和单调的讲解深感寡然乏味,他们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呢?
如今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古诗教学受之影响,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就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我们应充分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打开经典诗词教育的宏观视野,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诗人的情思,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与圣贤对话,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从而让经典诗词润泽学生的生命,使学生拓宽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一、再现诗画,感受内容之“美”
画家是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物象的,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也有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千古名作,可谓之“诗中有画”。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缈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而学生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对古诗内容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如果能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具体而形象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内容美。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之“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的思想感情却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而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色彩明丽,轻快悠然,由四幅***的景色描绘而成。教学一、二句时,多媒体展示由“黄”“翠”“白”“青”等丰富的色彩构成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这美丽的画面所吸引:地面上柳枝嫩绿,黄鹂鸣叫,犹如抱春,柳树后一行白鹭轻飞上天,好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呀!古诗的第三句中“含”字用得十分精当,教师在设计这个画面时,可从诗的视觉角度出发,在岷山雪景画面前装上一扇可以打开的窗户,然后关上窗户观看岷山雪景,使远处雪山景色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CAI的强烈视觉效果,是教科书上简单的插***难以比拟的,能使学生更易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课件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细细地品味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境之“美”
意境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那么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活动。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江上迷人的景色,赞美了清新和谐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和悠然自适的心情。在理解全诗后,我让学生戴上耳机,闭上眼睛,随着轻柔和缓的乐曲,在脑海中想象深秋江景***:渐渐西坠的斜阳,红绿相映的江面,晶莹透亮的露珠,弯弓似的新月……这时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诗人,正久伫江边,日落前那奇丽的江景,日落后这醉人的夜色,使人目悦心清,流连忘返!在学生随着音乐想象的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相机诱导,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诗的意境美。
再如,白居易的古诗《草》,极力写草的生命力顽强,暗传出少年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也喻示同友人的离情不绝。诗歌富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其中的哲理,欣赏哲理美。因此,课前我按句意设计“草的四季变化”的课件,教学“一岁一枯荣”一句时,让学生观看小草由荣到枯、再由枯到荣的变化。之后,课件再配合演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景象:到了秋天,小草枯黄了,给人作为干草烧了,可到了春天,小草又从泥土里钻出了小脑袋——嫩嫩的绿芽。这样的画面出现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小草在冬天遇到那么多困难,可春风吹一次,小草又生长出来,说明小草有什么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诗中广袤草原的无限生命力,感受“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压不垮的”这一哲理。
四、指导朗读,体验情感之“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视频、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的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时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五、启发想象,感受创造之“美”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古诗语言精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好阵地,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教《望庐山瀑布》时,让学生根据诗句去想象瀑布的声音、颜色、样子,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引导学生具体地说。在教《游园不值》时,当学生理解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我启发学生想象: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景象呢?随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这样一幅画面:(伴着舒缓的音乐)一扇门缓缓打开,满眼呈现的是开得红艳艳的杏花,一团团、一簇簇,你挨我挤,花丛中蝴蝶翩翩,莺歌燕舞。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畅所欲言,“满园春色”溢于言表。
六、拓展阅读,享受积累之“美”
古诗的“海洋”辽阔无边,要在这海洋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需要不断积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果能让学生自行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寻找他们觉得类似的诗歌进行阅读、背诵,那么学习的空间将会无限地扩大,甚至在互相交流、共享中让古诗学习抵达心灵。相信只要把学生的精神释放到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站在高处赏析那些情韵悠长的诗,那么他们一定能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将古老的文化一览无余!
如借助信息技术,把收集的古诗根据所描绘的季节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制作成“春诗”“夏韵”“秋思”“冬吟”版块,让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学习相应的古诗。春暖花开时,安排学生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从不同的诗里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晚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苦满腔的雨春;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赏心悦目的晴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春;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在学习中,学生既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春天,体会到诗人因心情不同而对春天有不同的看法,又感受到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沉郁朴实,有的清雅自然……从而从整体上学习古诗、理解古诗。
一首古诗就是一个美的世界,只要教师注意去探索、发掘,就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学生发现古诗美的第二双眼睛,让我们适时、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领略古诗的美韵!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立春诗句古诗篇8
一、激趣,诗意的渲染
渲染本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技法,运用到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渲染往往是通过对讲述内容进行突出的形容、烘托。其本质就是要在古诗教学之前,为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运用诗化的语言来描绘古诗的内容,并借助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之中,从课堂伊始便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产生一种内心期待。
如,《游园不值》教学片断。
师:当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你们想不想出去踏踏春,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醉人的春色呢?
(学生齐答)
师:是的,诗人叶绍翁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是什么让他如此的心驰神往?他有没有见到自己的朋友呢?这又是一次怎样的踏春之行呢?今天,我就想和大家一起,跟随着诗人的足迹,去看、去闻、去想!
一句简单的导入渲染起一种氛围,几句贴切诗文内容的提问激起学生的思考,加之教师与学生间亲切地沟通,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陡增了几分。
二、绘景,诗意的物化
古典诗词从创作之始,便注重诗、书、画的融合。因此,教师应根据古诗自身的特质,回归诗词本源,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构思诗歌里表达出来的物像,另一方面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多角度展现出诗歌里所描绘出的物象,帮助、引导学生理解。鉴于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有所发展,因此在绘景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绘画。
请看《如梦令》的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首多么轻快、活泼的小令。就是因为是酒醉之后忘记了回家的路吗?
生:不一定,也许是因为确实荷叶荷花太密了。
生:还有可能是高兴得忘记了回家的路,要不就是作者随船漂流,觉得这更有趣。
师:如果让你们来创作这幅沉醉***,你准备怎样画?
生:我想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很有诗意,可这是日暮,得画成夕阳哦。但我觉得绝不仅仅是静态的荷花呀!
生:还要有几只惊起的水鸟。
师:不错,如果再画出一点船桨激起的波纹,那“争渡,争渡”的味道就更浓了。
一边是学生的语言描述,一边是教师不停地启发,词里所描绘的画面在每名学生的脑海里被勾勒出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逐渐加深。
三、推敲,诗味的解析
古人作诗,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通过对诗句中经典词句的分析,让学生领悟诗句用字之精妙,进而“牵一发动全身”,理解诗词的用词。
下面是《所见》一诗的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个词写得最生动形象?
生:立。
师:刚才是“骑”,现在是“立”,而且还“忽然”“闭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牧童特别想捉到知了。
师:是的,一个“立”字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骑”黄牛的闲适与捕蝉前的灵动,一下子显现出了牧童的天真活泼,真是一字传神。
立足于关键词进行分析,尤其是借一个字来突破全诗,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这,也更符合古诗以多胜少的特点了。
四、品悟,诗味的咀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古诗教学一定要给予学生朗诵的指导,让学生读得通、读得懂,更要读得妙。
请看《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片断。
师:瞧,眼前的景色多么美好,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径直伸向远方……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怎么读?
生:用平静的语气读,读出对春天的赞美。
(学生试读)
师:很好。突然,作者听到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捉蝴蝶。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飞走了。等女孩反应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有趣的画面。这里你们想怎么读?
生:这里要读出活泼的感觉,写的是孩子们的活动。
(学生试读)
师:下面,男同学读捉蝴蝶,女同学读景色,看谁读得更精彩。
立春诗句古诗篇9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对比;炼词
中***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97-02
1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体诗(格律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唐诗语言优美、文字流畅、意境高雅、情感真挚、思想开放而深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埃斯库马克盛赞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美时曾说:“世界上哪些作品能与中国的唐诗和《红楼梦》相比呢?”
《春晓》是中国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此诗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中外许多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都曾将其译成英文和其他文字。本文选取了其中三种有代表性的英译文,并对每篇译文的特点及其炼词略作剖析,以期对古诗英译有进一步的了解。
2 原诗与译诗的比较与分析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一:Witter Bynner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The Jade Mountain, Witter Bynner and Kiang Kang-hu, New York, Knopf, 1929)
简评:Bynner是英译中国古诗的名家。对于他的译文,评论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吕叔湘在这首诗的《赘言》中写道:“通首言之,仍是译中佳品”。
从炼词的角度看,Bynner在译文的前两句中使用了“light-hearted”和“singing of birds”,勾画出百鸟欢唱令人心怡神爽的美春景象,体现了原诗前两句的悦春之情。在三、四句的译文中引进了两个功能词“But”和“And”,分别表明了转折、并列的逻辑关系。汉语是意合语言,古诗的语言则是意合语言之极致。这不仅仅是汉语意合性的客观表现,更是诗人人为的结果,是与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传统相一致的。我国诗歌的思维形态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而绝少逻辑思维。从形式上看,古诗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使用语篇衔接手段。古诗总是抽去一些连结的媒介,依赖事物间的一种潜在的应合,而不在语言的表面求得逻辑关系的建立,其知性活动是隐秘的、“诡奇”的,而这在英语诗歌里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给古诗英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译诗中使用连词则会使知性活动物化于语言表面,使译诗带上浓重的逻辑思维色彩。而原诗中这些逻辑关系是隐性的,深藏在诗人的潜意识中,并没被刻意显现出来。这首诗的语言和结构对于一个具有听说能力和基本自然现象常识的中国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而且,尽管诗中没有使用连结媒介,但汉语重含蓄、重模糊和意境美的特质使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的神蕴和魅力。而诗的英译文却不能用这种模糊的手法来增加诗的意境之美。英语语言重逻辑分析及以形合表意义完整连贯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原文诗中省略的各种关联词在译文中必须加上才能反映原诗的情感,让说英语的读者领会诗的真正意境。
译文二:
Spring Dawn
Sleeping in the spring, one hardly knows its daylight.
Birds are heard everywhere trilling.
Thereve been sounds of wind and rain in the night,
How many blossoms have been falling?
(Ta Kung Pao, May 10, 1979)
简评:
译文二对诗题“春晓”中“晓”字的翻译有所不同。《辞海》中将“晓”定义为“天亮”,并援引“春眠不觉晓”为例,可见诗题之意应为:春天天亮的时刻。在英语中,“morning”指“beginning at 12 oclock at night, or especially at dawn, and extending to noon”其涵盖的范围明显大于“晓”,所以笔者认为,译文一将“晓”译为“morning”,忽视了“晓”的概念意义。
在人称上,原诗遵循汉文化的思维模式,强调“天人合一”,故而刻意将人称消隐;文章通篇未点明“谁”在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而且汉语句子是主题句,只要把事情本身说清楚,不一定要主谓宾各个句子成份齐全。尤其是古诗写作要求文字高度浓缩,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广阔的意境,抒发深厚的感情。但是,英语句子是主语句,语法结构较为严谨,主语不可缺。所以,古诗英译中增添主语就成了普遍现象。在翻译原诗时,译文一直接将消隐的主语译为“I”。可是笔者认为,原诗将主语消隐的目的在于激起读者的共鸣,孟浩然和其他中国诗人一样,以诗言志,以诗警世。所以,译文一的译法排除了读者,译文二中译者在增添主语时,将主语泛化为第三人称,从而与原文的思维方式相协调,因为使用“one”给读者的感觉是:某个人在讲述自己的认识,更利于与读者产生共鸣。
译文三:翁显良译,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马红***著《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简评:
翁显良先生是自由派翻译家,主张把格律体诗翻译成散体。他在《古诗英译》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译诗不是临摹,似或不似,在神不在貌……更不必受传统形式的约束,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岂不自由得很?”。由此可见,翁先生对中诗英译的原则是在翻译过程中强调传达原诗意象,而不是模仿原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从译文看,他的确没有逐字逐句直译,而是极力将原作的精神传递给英语读者。
对于这首《春晓》,传统的理解都认为是悦春之情掺杂着花落春残的怅婉,原诗前两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和极富代表性的事物描画了诗人于春晨苏醒,并觉察到万物复苏的场景。三、四句对风吹雨打、花开花落的自然变化,流露出一种岁月易逝,生命衰老的哀愁和伤感。
还有一种理解认为,这首唐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喜春-惜春-爱春的感情,层层递进,勾勒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春景。
“啼”字是这首诗的诗眼。Bynner将“啼”字译为“singing”, 表达鸟欢叫声,给人以美好的联想。译文二采用了“trilling”这个词,除了强调鸟鸣的喧闹,想必也是出于和最后一句中的“falling”押韵的考虑。
而翁先生的译文选用了“cry”一词。他曾说过:“孟浩然写的虽则是一日之晨,却已到三春之暮,‘啼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悲鸣……高卧松云的孟夫子,一朝梦觉,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然而他毕竟是风流天下闻的名士,……发而为绝句,更要讲究含蓄,于是有这首以清新婉约著称的《春晓》。五言四句,一声叹息:晚了!晚了!今天醒来晚了!春光难驻,风雨难堪,落红难缀……”。译者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出发,从“不觉晓”体会到诗中暗含着“醒来迟了”的由衷喟叹,又根据“花落”联想到“风雨”的无情,还将“(鸟)啼”与“花落”相联系,从而感悟到诗人笔下的“啼鸟”不是在高兴地“啼啭”,而是在为“花落”哀伤地“啼哭”,故而才选定了兼有“叫喊”与“啼哭”两重含义的“cry”一词。该词作为诗眼出现在译诗中,能把诗人淡淡的感伤之情巧妙而又准确地蓄含在译诗里面,译者炼词的良苦用心也自见其中。
笔者认为,诗本是触景生情,由情而生的。不同的理解,只要说得通,不妨存异。理解原诗是译诗的第一步,理解的准确只是相对的,那么译文的准确也是相对的。唐诗语言凝炼、意蕴丰富,常常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而诗人竭力构造和渲染的诗化的意境,浪漫的氛围也就蕴藏在这一模糊之中。以本诗为例,由于对“啼”这一模糊性较强的词语的看法的分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译法。颂春则“啼”为愉悦的高歌,惜春则“啼”为悲凉的“哀泣”。不同的译法出于对“啼”字的不同理解,都可谓佳译。然而无论是 “singing”,“trilling”还是 “crying”,都不能像原诗的“啼”字那样,赋予读者多重联想,令人觉得可惜。同时译文三在措辞上添加了较多于原作的解释性手段,例如,译文开篇的第一个词“Late”。原诗中的愁绪很平淡,诗人是在慵懒的春眠觉醒后,听着窗外的鸟啼声,记起夜晚有过风雨,便想到该有一些花瓣被打落了吧,诗人的愁绪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思维中滋生出来。但“Late”一词直接突出了原文中没有的表明的深层信息,破坏了原诗不尽意、在言外的美感。这样把译者对这首诗的理解表达出来,虽有助于外国读者理解本诗,但似乎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读者似乎过早地被点化,原诗中原有的独具匠心的“含蓄”一扫而空。
3 总评
关于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众说纷纭,就形式与内容问题,有的译者主张以保存内容为主,有的则重在保全形式。从译诗的方法来说,有直译派、意译派;有散体派、诗体派;有现代派、改译派等,真是见仁见智。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诸多译本往往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美中不足之处。总的说来,每译文都不能给读者欣赏原诗的全面的感觉,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缺憾。所选各个译文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他们在中诗英译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均堪称译界高手。即使这样,他们的译文与原诗也有着一定的距离。可见,中诗英译的确很难。译者或是因为缺乏理解,或是因为保全格律,或是因为体现神韵,从而使得原诗的特点难以全部重现。但正如刘重德先生所说:“诗可译,但难译”,译诗者都需要有一股知其难为而为之的精神,无论多么艰难,都应力求做得更好,译得更贴近原诗。作为诗歌爱好者,我们通过对多种译文的比较,学会正确看待各种译文的得失,又能欣赏到各种译本的不同风格,不失为提高翻译水平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之义译. 谢尔《埃斯库马克.诺贝尔文学奖内幕》[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2]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New York an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3] 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3).
[4] 张冬贵 从《春晓》两个译本看中诗英译的不可译成分[J].东南亚纵横,2002,(7).
[5] 陈爱钗. 中国古诗英译中不可译的处理[J]. 福建外语, 2002,(2).
立春诗句古诗篇10
【关键词】诗境;咬文嚼字;诵读涵咏;诗画交融;拓展想象;提炼写法
【中***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诗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重视意境教学,关注内在的神韵,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在古诗的教学中有效地“导”和引导学生“悟”,下面浅谈几点看法。
一、咬文嚼字,探讨诗境
古诗语言的凝练,韵律的特点,里面蕴涵的美与艺术表现的规律又是学生学习、领会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教给学生诗歌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自己欣赏古诗,领悟这种语言艺术的美,从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审美趣味。
抓住古诗中感彩浓厚、含义深刻的重点词语进行领会是古诗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诗歌以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等,语言不仅具有鲜明形象,而且极其凝练,含义深刻。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警句和妙句分析。透过诗歌的语言形式把诗歌中包含的感情和内在的思想含义阐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二、诵读涵咏,深化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多读不仅可以释词析句,还可以深化理解和背记好词好句。要“其义自现”就必须“书读百遍”,要“下笔如有神”,就必须“读书破万卷”。我在教学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句时,我是这样做的,“我先通过现场作画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明白这是作者的想象。‘生紫烟’的‘生’字,形象生动,须用肯定的语气强调奇景让人产生真实感,好像诗人在赞叹:‘这哪里是云彩,简直就是香炉里冒出来的缕缕春烟啊!’在深入挖掘诗意后,我指导学生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美景:在‘照’字后要有小停顿,这是诗歌的音节停顿;在‘炉’字后应有一个较长的延长音,表示作者在观看、想象;‘生’字要重读,但要用虚音,表示惊叹,不能读得很生硬。全句读成‘日照/香炉——生紫烟。’如此一来,诗境毕现,学生的情感被富有感染力的诵读激发出来,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三、诗画交融,体验诗境
诗,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韵律的美;画,则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培养儿童的美感。教学时,让学生用画再现情境。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例如古诗《绝句》,诗中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天空,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远景、近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教学时,我提醒学生:如果要将这首诗变成一幅画,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分别画成什么颜色?讲清楚原因,在诗句中找到依据。然后,让学生动笔作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启发学生体味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四、拓展想象,丰富诗境
古诗语言的精炼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让读者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以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虽然诗人最终没能进园观赏,但从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园内的美丽景色吗?”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许多美好的画面便会喷薄而出,让人叹为观止。“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五、提炼写法,延伸诗境